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对公司治理影响的思考

2022-10-10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上市公交公司已经进入到以战略管理、风险管理为主的时代中, 所以要求公司有更高的治理效果。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内部审计是主要的工作内容, 其工作的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公司质量的效果, 因此要采用恰当的审计模式,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为增强公司治理效果提供保障。

2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与公司治理的内涵

2.1 内部审计模式

在上市公司的审计环境中, 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内部的各项要素进行检查与整合, 其最终得出的结果即为审计模式。根据上市公司的规模, 内部审计模式分为五种类型:

(1) 由财务部门领导。内部审计部门主要依附于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 也就是说财务部门要自己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检查, 监督财务工作。

(2) 由总经理领导。内部审计部门并不会依附于公司的任何部门, 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并且能够为总经理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3) 由监事会领导。此时, 内部审计的工作不受总经理、高层的约束, 能够有效地扩大审计范围, 加强内部监督。

(4) 由董事会领导。与总经理领导的审计模式相比, 是独立性更强, 其审审计结果的报告服务于公司的决策组织, 能够增强审计结果的价值。

(5) 由审计委员会领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董事会领导审计模式的不足, 能够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模式的效用, 为公司治理提供依据。

2.2 公司治理

在上市公司中, 公司治理所涉及的范围较广, 且内容丰富, 所以在国际上并没对公司治理的定义达成共识。在分析的过程中, 可以从狭义、广义两个角度阐述。

(1) 狭义的公司治理就是根据一系列规章制度, 确保受托人的能够履行自身的职责, 其工作的焦点是内部治理。

(2) 广义的公司治理主要由外部治理、内部治理组成。其中, 外部治理就是在政府法律的规定下形成的管理结构, 符合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内部治理就是有经理层、董事会与股东之间, 由于工作的需要而形成的相互制衡的权利关系, 而实际上就是对内部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监督, 保证与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3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隶属于不同的部门, 所以对公司治理的效果同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3.1 财务总监内部审计模式

在这一审计模式中, 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并没有成为受托关系中的角色之一, 所以只能开展普通的审计工作, 具有控制与监督的作用, 降低公司中财务部门的风险, 而不是直接服务于决定企业的领导人员。因此, 无法发挥内部审计模式的具体作用, 不能有效地改善内部管理结构, 无法实现公司治理的目的。由于审计工作受财务部门的直接领导, 除了上述的影响之外, 还会引起他人的误解, 不能实现审计工作的咨询功能、确认功能, 容易将两种不同的工作内容混为一谈, 所以这样的方式不符合审计模式的独立性原则。如果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没有较强的权威性、独立性, 就会极大地降低的公司对外发布信息的质量, 最终会影响公司的整体业绩与经济收入。总体而言, 财务总监内部审计模式在上市公式中并不会发挥较强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这一模式基本已被淘汰。

3.2 总经理内部审计模式

由总经理领导内部审计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使审计工作的结果直接服务于上市公司的决策人员。但是,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依然存在以下缺点。

(1) 在这样的审计模式中, 虽然内部的审计工作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权威性、独立性, 但是这一模式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即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无法对总经理的工作内容、管理互动与日常经营进行客观、独立的审计与监督。

(2) 在日常工作中, 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较弱, 虽然其工作的地位在各个部门中得到了提升, 也进入到了委托责任的关系中, 但仅仅处于低层次的位置中。所以, 这一工作模式对上市公司高层的人员、行为等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检查。另外, 及时内部审计机构对高层人员做出了评价, 但受经济利益的影响, 很难实现公正、公平的目标。

因此, 有总经理领导内部审计部门, 虽然能够为其决策、经营做出一定的贡献, 规避了外来投资存在的风险, 但是却无法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评价职能、监督职能, 所以公司治理的效果并不明显。

3.3 监事会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审计机构如果由监事会领导, 则能够提高其工作地位, 增强独立性, 减小总经理、高层对工作的影响, 扩大审计的范围, 充分的发挥自身只能, 避免公司的资源浪费。但这样的审计模式同样存在缺点: (1) 上市公司中的监事会“有名无实”, 无法直接参与管理工作, 与公司的其他部门的关系较小, 所以很难改善公司的治理效果; (2) 监事会的工作重点是事后监督, 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无法及时潜在的风险, 影响企业的治理效果。

3.4 董事会内部审计模式

在上市公司中, 由于董事会的地位较高, 所以由其领导审计机构能够增强审计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与组织性, 有效地制约公司内部高层, 确保会计工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同时, 审计的结果能够服务于决策组织, 为提高公司的业绩提供保障。其缺点主要体现在: (1) 董事会为上市公司的决策机构, 直接影响着整体政策与方针, 所以工作内容较为繁杂, 很可能无暇管理审计工作; (2) 董事会通常会使用投票制的方式选择经营方式, 导致审计工作的效果与效率; (3) 审计机构无法对董事会的工作进行评价与监督。

3.5 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模式

审计委员会在上司公司中具有高的位置, 在公司中是一个独立的部门, 监督公司的各项工作。所以, 有审计委员会领导审计模式, 不仅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专业性, 还你能够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这一审计模式能够增强工作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克服其他部门领导审计工作的不足, 便于审计机构发挥自身职能。

4 优化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路径

4.1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上市公司的竞争较为激烈, 只有充分发挥审计模式的作用,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 健全上市公司内部的审计制度非常有必要, 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 政府要及时修订当前的《审计法》, 对内部审计的作用、地位与内容进行系统的阐述, 区分公司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含义, 尽可能改变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主导机构, 将政府指导变为公司主导。在这样的前提下, 上市公司能够根据公司治理的目标, 适当调整审计的模式与内容, 保证公司稳定发展;

(2) 在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时, 相关部门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制度, 秉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基本原则, 结合我国经济市场的现状、地区经济的发展, 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规范体系。同时, 保证内部的审计工作规范能够适用于当前所有类型的上市公司, 并制定符合特殊行业的审计规定, 保证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据可循、有法可依。

(3) 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与权威性, 即可以通过行政命令、政府立法的方式完成颁布, 使其上升至的法层面。

(4) 监管机构要加大监督与管理的力度, 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 为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保驾护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 才能够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增强公司治理的效果。

4.2 增强内部审计模式的独立性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 只有具有较强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才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但是, 在当前的上市公司中, 依然将审计部门设置于其他部门之下, 并未将其纳入受托责任的关系中, 导致审计机构形同虚设。对此, 为了加深内部审计工作对公司治理的积极影响, 应该要求上市公司内部的审计模式对的公司的董事会负责, 建立强制性的工作规定, 从根本上提高极审计模式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在上市公司中, 内部审计机构所隶属的层次越高, 越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其中, 审计委员会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经济效益, 改善公司治理现状, 而审计委员是由经验丰富的董事会成员组成的, 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负责对上市公司内部的运作、经营、决策与管理进行监督。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 上市公司内部的权利被分散, 加强了内部人员之间的制衡, 保持审计机构的权威性独立性, 为公司的决策提可靠的信息。所以, 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 尽可能选择低地位较高的部门领导审计机构, 保证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促进公司稳定发展。

4.3 加大工作人员对审计模式的认可度

只有工作人员认可审计模式, 才能够将审计模式、审计结果贯彻在日常工作中, 便于内部审计模式发挥自身的职能, 提高公司治理的效果, 主要的方式有以下方面。

(1)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要增强内部审计的工作意识, 具体来说, 公司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与到审计工作的培训中, 转变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的错误看法, 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公司治理、发展的重要性。

(2) 加大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 在公司组织的范围内, 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 转变内部员工对审计工作的认识, 全面提高审计机构在公司中地位, 配合公司的治理工作, 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3) 正确定位内部审计的位置。审计人员应该始终牢记审计机构并非管理机构, 其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结果上交给管理部门, 为董事会的经营决策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所以, 只有管理层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 那么在内部审计中提出的问题、意见与建议才能够切实的落实在工作中, 增强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4.4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避免在上市公司中, 审计人员发生以权谋私的不良现象, 应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1) 优化知识结构。由原本单一的知识体系发展成为多元化的知识结果, 在培养内部人员的同时, 积极引进经验丰富、学历较高并精通相关企业的人才。

(2) 建立业绩考核制度。根据工作人员的业绩, 定期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充分带动其积极性, 保证审计结果的公平行与公正性, 为公司治理提供保障。

(3) 实施奖惩制度。在上市公司内部大力宣传自律、廉洁的工作作风, 确保工作人员以职业得道德为准则, 落实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环节与内容。

5 结语

综上所述, 审计模式可以隶属于不同的部门, 并对公司的治理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效果, 因此为了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审计模式。以此为基础, 在上市公司中, 健全了内部审计制度, 增强了审计模式的独立性, 加大了工作人员的认可程度并全面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素质, 对于优化内部审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 为了加强上市公司对内部的治理效果, 可以将文中提到的方式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摘要:在上市公司中, 财务管理是重要的审计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治理情况, 所以需要加大内部治理的力度。基于此, 本文将具体阐述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与公司治理的内涵, 根据内部审计的不同隶属范围, 深入探究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对公司治理效果的影响, 最后以健全审计制度、增强审计模式独立性、加大工作人员认可程度与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为切入点, 分析优化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路径, 旨在增强公司治理的效果, 避免财务管理失当的发生, 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公司治理,审计委员会

参考文献

[1] 申小梅.浅析内部审计模式对上市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 2017 (15) .

[2] 刘学, 毛轶男, 李瑞娟.董事会独立领导的内部审计模式对上市公司治理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 2016 (16) .

[3] 刘学.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对公司治理效应影响的分析研究[J].商, 2016 (17) .

[4] 钟楚璞.浅析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J].中国市场, 2014 (39) .

上一篇:银行卡清算法律关系辨析下一篇:采购业务人员基本业务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