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自觉

2024-05-17

农村文化自觉(精选八篇)

农村文化自觉 篇1

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 农村文化的建设自然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六大以来, 在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农村文化阵地的政策感召下, 以行政为主导的文化下乡着实给农村文化带来了新的气象, 引领和推进着农村文明的发展, 以农村体育文化为例, 政策指导下的农村体育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 对广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大力繁荣农村体育文化起到了一定地推动作用。但现阶段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文化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现状决定了这种自上而下的送文化, 只是暂时性地缓解了农村社会精神生活的困乏, 从意识文化形态上讲, 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 仅仅依靠经济、制度等上层建筑的支持远远不够, 新时期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思路, 必须要致力于培养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内生机制, 创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 培养正确的农民文化意识形态和体育文化价值观念, 发挥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 文化转型的内在原理分析

一般来说文化形态表现为自觉文化和自在的文化两个方面。文化转型有其特殊的内在机制: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摩擦能使文化转变, 就是说自在的文化被自觉地文化改造和超越。在自觉与内在的两种文化的共存过程中, 自觉的文化对自在文化有较强的批判、超越的能力时, 就通过内在的文化创新转变来实现的文化的转型;当内在文化与自觉文化能够和平地存在并达到一定的默契程度的时候就消除了冲突还能达到相互保护, 这样的方式采取文化的自我批判和整合, 继而实现文化自觉。基于上述文化转型的内在机制分析,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研究农村体育文化自觉?可以说现阶段的农村体育文化已经在动荡、颠簸的思想浪潮中左右摇晃, 失去了固有的农村体育文化根基, 淡化了原有的农村体育文化色彩, 既不能保留住姹紫嫣红、柳絮轻扬、燕子斜飞乡村意境, 又不能吸收城市特色, 在这种矛盾与冲突过程中, 必须将文化进行总结和整合, 这就是实现农村文化自觉的原因。

2 农村体育文化自觉

2.1 现代农村体育文化特点

要实现农村体育文化自觉, 必须了解农村体育文化的特点。对于现代农村体育文化特点的研究不同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既包括结构性特点, 也有表征性特点, 王涛在《农村体育文化特点》一文中将农村体育文化的特点归纳为:不确定性、传统性、不平衡性、封闭性、边缘性。谭震皖等人在《农村体育文化论》一文中提出了构建性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的特点。并对农村体育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等进行概念性的描述。笔者认为, 现代农村体育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农民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 这是由农民的传统“小农”意识决定的, 也就决定了农村体育文化是“小气”的、不能成雅气的;此外,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劳作决定了农民的体育文化是不固定的, 天长日久的劳作导致农民精神和体力的透支降低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导致体育文化开展的不间断性和不平衡性;现代农村社区的自治制度决定了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没有行政强制性和约束性, 大大降低了农村体育文化开展的有序性, 加之大部分农民自我约束性较差, 知识文化程度较低, 对体育文化认识度低, 制约了体育活动开展的畅通性。实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自觉必须对症下药, 所有现代农村体育文化的特点暴露了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 其中包括农村执行层面的自觉的缺失、农民体育文化自觉理念的缺失、文化宣传自觉的缺失等等。

3 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的实现过程

著名学者楼宇烈曾经说过, 没有文化自觉, 很大原因是在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缺乏自信, 就缺乏尊重;缺乏尊重, 就没有强烈的认同;而没有认同, 了解自己文化传统的愿望也就越来越淡薄。恩格斯说过, 文化上的每一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中国要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文化自觉就是一个关键变量。

3.1 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的主体

社会主体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也是文化自觉的主体。提升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性是实现文化自觉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实现文化自觉就是要实现主体文化自觉。为此, 明确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的主体是非常重要的, 在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的实现过程中, 文化自觉首先是农民群体本身的自觉, 农民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和接受体育知识的积极性, 前些年的姚明热和刘翔热让广大中国农民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 农民有了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部分农村家长在农村体育资源十分匮乏的情况仍然积极鼓励自己的孩子参加各项体育运动, 随着农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空闲时间的日益增多, 农村体育文化主体主动接受体育、积极参加体育、感受体育宣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强, 同时要提高主体的自觉性必须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体的需求, 这也是后面讲到实现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的关键之一。同时, 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的主体还包括农村体育文化的推动者, 农村体育文化自觉要靠政府执行层面的自觉, 只有政府执行层面真正认识到体育文化的社会意义和对农村发展的积极意义, 文化是精神事业而非经济手段, 并按照文化的规律去做文化的事, 农村的体育文化自觉才能真正得以实施与实现。

3.2 实现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的关键

明确了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的主体后, 下一步就要探讨如何实现农村体育文化自觉, 重要的是我们探讨一下体育文化自觉实现的关键是什么。从词面上说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自我觉悟。究竟何为“文化自觉”?按照费孝通对文化自觉的描述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 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笔者按照费孝通对文化自觉的定义重新将农村体育文化自觉做一下定义:农村体育文化的自觉是现代农村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思想交融中, 在迈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 对体育文化的自我接受、自我学习、自我创建的过程。

为了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处理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关系的方法:“文化自觉”, 农村体育文化自觉也面临着大的环境, 城镇化进程就是农民面临的重要问题, 农村新社区的建设, 城市文化内容的引入都影响了农民对体育文化接受, 但体育文化本身的娱乐性, 让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略显疲态, 体育文化思想要真正的融入到农民的思想观念中, 一是必须把握住体育文化的可接受度, 必须在农民文化理念的接受范围之内, 显然让农村人练习打高尔夫球就貌似让农村人不务正业一般, 既超越了他们接受理念, 也背离了他们的经济基础;二是必须要有农民乐意学习的内容和主动学习的体育文化技能和知识, 不耽误农忙的同时, 愿意接受各种体育文化知识。三是要让农民有创作意识, 结合农村现实状况, 就地取材, 创建适合农村人的体育活动。上述这三点就是实现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的关键, 接下来我们一一阐述。

(1) 自我接受———文化自觉的前提

恩格斯说过, 文化上的每一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农村体育文化要实现长期健康的发展, 文化自觉就是一个关键变量, 而农民作为文化自觉的主体必须要主动的自觉, 笔者认为, 农民自觉的首要前提就是农民对体育文化自觉接受。体育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 农村体育文化同样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类。笔者通过对山东省潍坊市97个行政村调查结果发现:一、大部分农民对体育物质文化的自我接受度普遍高于对体育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接受度;二、经济条件发达地区农民对体育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更强的接受能力;三、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强调对体育有形文化的学习, 而很少有对体育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辅导。文化自觉, 既包括物质文化的自觉, 也包括制度文化的自觉和精神文化的自觉, 而精神文化的核心, 就是人格, 人格的自觉是文化自觉的终极。为此, 农村体育文化的自觉应以接受精神文化为主, 让农民将体育文化内化为自我意识, 最终形成终极意识。为此, 大力发展农村社区体育广播站, 定时报道体育新闻, 宣传体育健身知识, 引导农民进行适当的体育消费, 有条件的农村可以给农民免费订制各类体育报刊和画报。精神文化的引导是农民自我接受体育文化的前提, 必须大力倡导。

(2) 自我学习———文化自觉的内容

按照费孝通的解释,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 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 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 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从这个概念来说, 文化自觉的重要内容就是文化自觉的主体对自己文化的学习。当前, 在一定的文化接受范围内, 农村人很少去发掘原有农村体育传统文化, 缺乏对传统农村体育文化的学习和发扬, 而是更加注重对城市体育文化的学习和村落流行的体育文化的学习, 在选择某项体育锻炼项目时呈现单一性和盲目性;其次, 农村人学习体育文化知识和获得运动技能具有被动性, 在文化自觉的建构过程中,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对文化的自我学习就是主动的构建过程, 农民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往往是灌输式的学习, 没有主动接受的意识, 这一原因可能与农民对健身的需求和健身的目的缺乏良性动机有关;另外, 农民自我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的坚持性不强, 坚持性的大小与农民的生活作息习惯息息相关, 这与传统的农村风俗是分不开的。为此, 有必要加强农民自我学习的内容性教育, 强化农民体育文化学习的动机性教育, 改良农民学习的坚持性教育。农村传统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农民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内容, 由于与外界接触的比较少, 思想永远停留在被动接受的状态, 农民体育知识的内容性教育就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开展, 体育三下乡为群众送体育健身指导, 送体育科技知识, 送体育器材设施, 前两者都是内容性教育的前提, 指导的好不好, 科技知识受不受欢迎就是内容性教育良性开展的基础, 为此加强专门农村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科学规划和选择农民新闻乐见的体育科技知识就成为解决农民内容性教育的重中之重。体育活动一定要符合地方特色、时代特征、农村特点, 农民体育文化学习的动机性教育大部分与农民的喜好相关联, 农村有农村的传统, 部分地区农村更有自己的地方风俗和习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有些地区甚至有了自己专门的体育活动, 农民希望从自己的这些地方体育文化中获得精神和物质的享受, 这就是农民体育动机的根本所在, 针对这一特征, 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动机性宣传, 加强体育活动开展前的宣传效应, 增加体育竞赛中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扩大体育活动开展后的宣传分散效应, 增强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进一步内化他们的体育动机。此外, 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畅通性除了上级制度的引导外, 更与农民的劳作时间、精神状态、地方风俗、气候天气、节日风俗等息息相关。调查发现, 农民在夏冬季节比在春秋季节有更高的体育学习热情, 这与农民的劳作时间和季节有关系, 农民更倾向于夜晚参加各种活动, 这与农民的劳作时间和精神状态有关, 此外农民更乐意在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里参加各种比赛, 这与地方风俗和中国的传统有很大的联系。为此, 地方组织者和各级行政部门在制定农民体育学习和技能培训以及组织的各类比赛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深层次的制约因素, 确保农民学习的热情和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3) 自我创建———文化自觉的主导

文化自觉, 目的是要实现文化自强。而文化的封闭性, 必然导致文化的落后性。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封闭性和边缘性制约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 凡是在文化发展中不求上进, 不求创新的民族文化都会被历史遗忘, 淡出历史的舞台。农村体育文化则是近期刚刚兴起的民族风俗文化的一部分。农村体育文化起步晚, 发展缓慢是农村体育文化的特点, 也是一大缺点。在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农民有几种表现:一是过大的自我贬损农村体育文化, 认为农村体育文化可有可无, 毫无存在的实际意义。二是盲目的追求城市文化, 认为只有外来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 才是可以值得借鉴的文化, 将传统农村体育文化逼上了悬崖边, 即或淡出人们的视野。三是寄希望于时代的发展, 寻求时代带来文化的革新, 没有主动创造的积极性, 这一特点与传统农村人“逆来顺受”的秉性不无关联, 本身体育文化的娱乐性更是导致了农村人创作的灵感和动力。为此, 引领农村体育文化自觉的关键就是自我创新, 只有自我创新的才是永恒的, 才是传统的, 才是科学的。在英国的某个村镇, 当地农民借鉴体育田径比赛中的标枪、短跑等项目, 进行实地性的改良, 将标枪改为松树, 看谁将松树抛的更远。将短跑改为背装满玉米的袋子跑, 看谁跑得快, 这些都是针对农民的劳动特点和娱乐特点进行的创造性改良, 每年定期举行该类项目的比赛, 可以提高农民的参与热情。为此农民体育文化的自觉要以文化创新为主导, 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结合农民的劳动特点去改良传统的农村体育活动, 寓劳于乐, 结合当地的活动风俗与具有时代特点的运动项目进行整合, 创造具有农民风格的新兴体育活动。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给新农村带来了新的思想, 要针对农村现有的场地、器材、人员进行适合农村人特有的项目的创造, 让农民固有的“崇洋媚外”的思想在创造的过程中加以诠释, 从而创造出既能在农村扎根, 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兴运动项目。三、农村体育文化的创新还在于交流, 增强与不同农村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 学习借鉴先进文化, 注意文化的引入和导出, 取其精华, 去其糟怕, 让农村先进的体育文化在创造的过程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鹏.加强体育建设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EB/OL].http://sports.qq.com/a/20111227/000646.htm.

[2]孟昭武.实现文化自觉须提升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性[J].2012 (3) .

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创新 篇2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绵延不断的文化是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之学”的争鸣,这是中国优秀文化中的原创性文化。秦朝的统一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作出了重大贡献。汉承秦制,儒家与其他学派的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汉代国力强盛与文化软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人口迁徙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着文明的全面进步,提升着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力求构建融通天、地、人的理论,使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和文化会通的精神。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理论学术论坛上关于文化自觉的呼声,反映了人民对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文化自觉没有终极,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前人在文化自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供今日借鉴,但它不能代替今人在文化自觉方面的新创造。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发展促进了人们文化自觉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自觉才是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以自觉创新理念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篇3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农村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特别是近几年,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离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尤其是在乡村, 由于文化工作长期处于“弱势”, 多数农村文化设施比较单调, 没有象样的文化活动室和文娱活动场所, 文化设施简陋, 仅仅是几副象棋、扑克、麻将, 一台电视机。致使一些人三五成群邀集在一起赌博形成习惯;有的狐朋狗友聚集一起酗酒、打架、偷盗寻衅滋事, 有的崇拜迷信, 宗族房头势力等等这些社会丑恶现象借尸还魂。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更增添了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上升。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人在饥饿的时候, 只有一个烦恼, 那就是生存的烦恼。一旦吃饱以后, 便会出现无数个烦恼, 这就是发展的烦恼。”农村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的温饱早已得到了解决, 吃饱了饭的当代农民, 他们想学到更新更多的知识, 想拥有更多的财富, 想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想要打扮得更加漂亮, 活得更加快乐, 同时也想展示自己某方面的才华。这种求知、求富、求美、求乐、求参与的文化心态, 十分明显地表露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新文化的理念不及时地浸润他们, 引导他们, 落后的甚至是反动腐朽的文化残余就会无孔不入。

另一方面, 各级领导对群众文化工作还不够重视, 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工作存在着“重提高、轻普及”, “重热点、轻基础”, “重比赛、轻活动”的现象, 缺乏深入乡村基层, 了解群众、切实为群众服务的理念。对日常的文化工作疲于应付, 被动交差。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突出一个“新”字。要有新招数, 新作派, 新气象, 新风貌。这就要求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更加注重自觉创新, 实现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手段的创新, 努力找准契合点, 不断打造新亮点, 这样才能不断地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要把农民致富奔小康作为实现文化自觉创新的原动力。致富奔小康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也是广大农民最为迫切的愿望。因此, 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很好地与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 努力拓展文化发展的宣传空间, 不断增强文化创新的原动力。我们要主动去适应农民们的“求富、求技、求乐、求美”的愿望。打破文化活动就是“唱唱跳跳”的偏见, 将狭义的文化向广义的文化延伸。在开展文化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经济知识、网络知识等等, 让农民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的致富本领。如: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 传播新产品、新经验、新技术, 让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 真正尝到文化的甜头, 切实体会到文化的价值, 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所在的壶山街道是个产茶之乡, 现有茶园面积一万五千多亩, 其中名茶面积九千余亩。提高茶叶品质,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街道文化站密切配合农办举办名茶种植、管理、制作知识等一系列的培训活动, 参训人员达上万人次;同时还每年开展一次“名茶制作竞赛”活动, 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名茶、制作名茶的热情。打出了“郁清香”、“六杯香”等品牌, 并纷纷上了国家级优质名茶的称号, 为本地农业的发展增加了活力, 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 互联网已逐步走进乡村农户。目前, 我省为支持农业建设专门开通了“农民信箱”工程, 提供一个农民发布和获取致富信息的平台。互联网是个大世界, 如何教育、引导农民们更好地掌握、利用网络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内容。

二是要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农村文化自觉创新的最佳切入点。农村有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舞狮、舞龙、斗牛、走马灯、扭秧歌等等。这些传统民间文化历来深受群众喜爱。积极挖掘和整理农民们这些身边的、现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 让他们在劳动之余不出村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几年来, 壶山街道文化站通过调查摸底, 抓住几个重点村, 开展民间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在保持其喜闻乐见风格的同时, 充实其内容, 创新其形式。如桃溪滩村的民间特色节目“十八狐狸”, 从原来的只适合于广场表演, 改编为适合舞台表演, 添加了一些优美诙谐的动作, 还穿插了结合形势的宣传内容, 具有了灵活性和教育宣传性。利用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办法, 实现了农村文化的创新, 群众容易接受, 也乐于参与。

三是要以队伍建设推动农村文化的自觉创新。首先, 要制定和落实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的鼓励政策, 进一步疏通职称晋级渠道, 关心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 了解他们的疾苦与忧患, 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确保基层工作人员在编在岗, 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 培训的内容也要进一步创新和充实, 不仅要有业务知识, 更要有思想上的先进意识。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不断增强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其次, 要积极扶持、大力加强农民业余文化队伍的建设。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受惠者, 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壶山街道先后建立了舞龙队、腰鼓队、锣鼓队、秧歌队、拔河队、篮球队、乒乓球队、时装表演队、文艺表演队等农民业余文体队伍。他们来自农村各个层面, 活跃在乡村田间地头, 紧贴在农民身边。只有最大限度地、持久地把他们吸纳到文化队伍中来, 才能更好地摸清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因地制宜, 因需而施, 切实提高农村文化自觉创新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 这些农民业余文化队伍的建设, 也具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关注新农村文化建设, 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本单位的工作实际, 通过对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 提出以自觉创新理念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从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形式及组织队伍建设诸方面阐明实现创新的设想。

关键词: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创新

参考文献

解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篇4

一、感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人经历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碰撞、文化冲突、文化迷茫、文化反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曲折道路。通过学习, 我觉得这种认识有道理, 这个道理就蕴含在中国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我认为, 中国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包括:自发的文化发展阶段;自觉的文化发展阶段;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发展阶段;现在我们所经历的便属于第三阶段。

1.自发文化与自觉文化

所谓自发文化的发展阶段, 是专指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只会说话、不会写字的阶段, 这个阶段覆盖了原始社会的绝大部分历程。那时人们的思维水平, 还处于形象化的幼稚状态:如结绳记事、在岩石上刻画各种符号, 等等。所谓自觉文化的发展阶段, 是专指从仓颉造字开始、主要依靠文字积累和传播文化的历史阶段, 这个阶段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开始之前。用文字取代口头传说、岩壁画符和结绳记事, 表明中国先民学会了抽象思维, 进入了自觉创造、自觉利用、自觉宣传、自觉发展文化的时期,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意味着自觉文化达到了高峰。据实而论, 中华文明领先于世界各地文明的基本标志, 就是在这个阶段树立并巩固起来的。由自觉的抽象文化取代自发的形象文化, 是中华文明自我进展中质的飞跃。然而与后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需求对比, 分量仍显不够, 因为那时的中国文化在对外关系中尚未发生重大挫折和失落。

2.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作为第三阶段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阶段, 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 从今往后, 它至少还要延伸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的基本实现。就字面的含义来理解, 文化自觉是指在文化方面的自我觉醒;文化自信是指在文化方面的自我信念。客观的进程告诉我们, 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是在同西方列强之间文化比较与反思中产生和发展的:首先, 是感觉自己的科学技术不行, 于是就有了洋务运动;其次, 是感觉自己的政治制度不行, 于是就有了戊戌变法;再次, 是感觉自己的图强道路不行, 于是就有了辛亥革命;最后, 又感觉自己的思想文化不行, 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一系列自我否定都是自我觉醒的必然步骤, 但由于文化否定中矫枉过正了, 所以又导致了文化自信的流失, 乃至经过种种波折之后才重新找回这种自信。根据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启示:所谓文化自觉, 应当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之优长与缺陷的全面性清醒认识;所谓文化自信, 则应当是在扬长避短基础上再创文化辉煌的长远性坚定行为;文化自觉是先导, 它呼唤着洋为中用的责任感;文化自信是内力, 它激励着古为今用的事业心。

二、感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楷模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属于中华全民族的共同责任, 全民族都必须朝着自觉自信的方向努力。然而在实践操作上, 有两部分人的责任更大:一部分是知识分子——因为各类知识分子都处在各种文化工作的第一线;另一部分是领导干部——因为各级领导干部都肩负着包括文化工作在内的全局工作的组织引领职能。就是说, 这两部分人都应成为自觉自信的楷模。

1.知识分子需尽心竭力

知识分子以文化载体的身份出现, 坚守在文化阵地的前沿, 发挥着文化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的效应。就承担文化载体的角度看,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均需从知识分子开始;就坚守文化前沿的角度看,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均需靠知识分子推进;就坚持文化进步的角度看, 知识分子既是本身自觉自信的闸门, 又是民众自觉自信的酵母。面对当前文化强国建设的滚滚热潮, 知识分子理应积极认同, 主动献身。关于认同方面, 务必找准自觉自信的切入点。如果说历史上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分别从自我否定、自我肯定开始的话, 那么现实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则都应当从对传统文化优势的充分肯定开始。关于献身方面, 务必焕发文化自强的能动性。具体地讲:一是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起来、弘扬开来, 保证五千年的民族瑰宝代代相传, 永远繁衍在后续炎黄子孙的心田里;二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推广下去, 促使五千年的世界奇葩处处争艳, 持续聚焦在全球精神百花园地中;三是要围绕外来有益文化同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下功夫, 千方百计推动文化创新。

2.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

文化方面的自觉与自信, 既取决于国家规划的程度, 又取决于政府执行的力度, 而国家的规划和政府的执行, 最终都要经过各级领导干部之手。由此不难看出:在全民族提高文化自觉与增强文化自信的全过程中, 领导干部的表率形象最关键;领导干部要争当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表率, 就务必要加强三个方面的修养。一是要加强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修养:这方面的根本举措是从掌握基本常识入手, 通过刻苦攻关弄懂弄通传统文化某一点或某一侧面, 并循此磨炼品格、陶冶情操、提升档次。二是要加强改善和增进家庭文化的修养:这方面的根本举措是从充实文化氛围入手, 通过言传身教尽可能疏导家庭成员深扎中华伦理公德意念的根子, 并循此严家教、正家风、消民怨、顺民心。三是要加强组织和引领社会文化的修养:这方面的根本举措是从培育文化兴趣入手, 通过抵制摆脱繁琐应酬的努力, 及时构建、主动投入健康有益的文化圈, 并循此鞭策自身转化成为相关文化领域的行家里手, 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

简言之, 中华民族要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不但必须发挥知识分子的中坚和骨干作用, 而且必须发挥领导干部的统领和先行作用;有了知识分子的自觉自信, 全民族的自觉自信就有了趋动性能量和牵动性能量, 有了领导干部的自觉自信, 全民族的自觉自信就有了凝聚性能量和感召性能量。

参考文献

[1]陈中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人民网, 2011-10-31.

[2]冯骥才.“文化自觉”如何避免变成一个空洞口号.文汇报, 2011-08-26.

关注文化自觉 篇5

自信从哪里来,自信要从自觉中来,从文化自觉中产生。

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苦的历程,只有在认识本国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费先生还以他在八十岁生日所说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我认为,学校发展也是学校对自身文化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以天津市第二十中学为例,二十中学的育人目标是:在文理并举、语商教育为重的育人环境中,培养品质优、品位高、品相佳的健康向上、善于交流、面对未来具有挑战力的未来合格人才。这是学校语商教育的理想追求。我们在梳理、传承中建构,在注入、渗透中丰富,让学校文化逐渐彰显特色。两年来,学校召开了5次教育工作会议,有52人次干部、教师发言,交流分享教育思想和经验成果,目的是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渗透理念、优化资源、积淀文化、丰富传统,保持一种制度自觉。

文化自觉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2013年,我们要让思路清晰起来,要让内心平静下来。因为迷茫无法助推前进,浮躁无法创造卓越。我们要专心致志,凝神静气,在理念、制度、专业、行动的自觉中完善自我。

学校发展可借鉴“斜坡球体理论”,斜坡上的球体能否停住,能否向上移动,取决于向上的推力。这就是管理力与专业力。这一推力保守的作用是不让你变得更坏,即控制和维持,还可以变得更好,即规范和创造。管理力与专业力的高下决定了球的高低。

2013年,我们将关注办学的规范性、创造性和传承性。

关注规范性,就是关注科学性、规律性,按照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办事。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让我们有了很好的基础,提升工程以及高中现代化标准建设将把办学的规范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们在某些领域追求高标准的时候,不能忽视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基本标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是各有其美,不可能完美,但我们应该力求完整,在为人、处事、教育、教学、师德等方面都能从规范做起,进而追求高标准。

制度自觉的基本要求是制度人人遵守,不被破坏,这是起点。教学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师德标准等,是管理底线,是不能向坏的方面发展的保证。伤及制度,就会伤及环境,也会伤及自身。

此外,规范性还涉及尊重、沟通、反馈等原则。要克服情绪化、随意性、盲目性带来的对教育效益的损害。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教育沟通与教学反馈不及时的问题,也存在着与家长沟通中不尊重、不耐心的问题。家长的再教育固然是个课题,但关键是如何教育,尊重是前提,理解很关键。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形成合力,越来越成为我们办好教育、增强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注创造性,就是关注创新性、丰富性。教育需要主动变革,学校需要主动创新。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创新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二十中学要深化语商教育特色建设,使之系统化。这就需要上下一心,主动思考,主动尝试,及时沟通,及时分享,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关注传承性,就是关注历史性、优质性。二十中学从1938年创建,已经走过70多年的里程。1952年改制公立,也已经60年了。保持优势,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持续发展。我们有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敬业精神、专业水平以及严谨的态度、精细有效的策略,成为学校长盛不衰的保证。

二十中学的严格、严明、严谨是有口皆碑的,我们要保持住。只是要处理好尺度的问题,要严得更科学、更符合规律。要加强调研,及时调控。同时,要防止失严过宽的情况。我们要学会坚守。做足“严”的文章,让传统在创造性的工作中更有活力。让管理的精细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认同,文化自觉。

我们要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传递核心价值、学校文化的正能量,传递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浅析文化自觉 篇6

所谓“文化自觉”, 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一九九七年提出来的: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自身的文化有自知之明, 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简单地说, 是文化的自我觉醒, 自我反省, 自我创建。而现在的文化自觉主要指的是一个政党和民族在文化上的觉悟、觉醒、传承、实践是怎样的, 并深刻认识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 从而自觉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从一开始的建党, 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 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地位。

(1) 历史背景

革命的有力武器是革命文化, 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的, 在革命前, 这种文化是革命的思想准备, 在革命中的革命文化就成为了革命总战线当中一条必要且极为重要的战线。1940年1月,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 多年以来, 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 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 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 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 而且有新文化。”同时他还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样就指明了当时中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到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 推进文化建设, 使革命文化有了新的建设内容和发展的方式。新中国建立之后, 开始了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 毛泽东同志指出, 我们不但要将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自由、经济繁荣的中国, 还要将一个由落后的旧文化控制的中国变为由新文化引导的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当谈到我国发展规划和目标时, 毛泽东经常将经济与文化摆在一起。如“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改变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面貌”等等。这充分的说明了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时我们是经济与文化并重, 双向前进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重视文化建设, 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促进了思想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 并把文化建设放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提出了“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任务。

(2) 国内现实

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 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 我们更加需要文化上的自觉。首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速度很快。经济上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政治上我们实施了依法治国方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社会事业上我们在城乡实行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不断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这些都为文化自觉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其次, 光有改革开放是不够的, 如果文化跟不上改革的开放的进度, 那么我们国家就不会发展的顺畅。改革开放需要文化上的指导, 才能依照正确的路线前行。

(3) 国际形势

现在这个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科技发展之迅速、思想文化交流之频繁更是以前不能比的, 所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更加的重要, 迫切要求我们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以及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党有充分的文化自觉, 知道如何应对、如何发展。

二、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

文化的含义不仅指的是在整个的社会实践中, 人类所创造的文治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也同时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这种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的民族性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随之而来的, 不同的社会形态都有与它相对应的文化, 而每一种文化都会随着这种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 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同时还具有历史继承性。在文化发展史上,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取、创新, 从而丰富文化, 这个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中国文化的发展就是按照这条路走过来的。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牵系着时代跃动的脉搏。古代中国, 秦朝之所以可以统一六国, 汉唐之所以雄风盖世, 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文化在世界上是最先进的。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它的发展程度越高, 它的文化发展程度就越高, 文化对国家的支撑作用就越是重要, 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越大。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当中无一不渗透着文化的要素, 文化已经融入了这个发展过程。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最根本、最难被替代的就是文化与经济融合所产生的, 这是巨大的优势。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 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又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的:“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三、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基础

在当前,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成为中国伟大复兴中文化建设的最强音。这其中包含了我们以什么样的角度去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文化、又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者统一于一体, 缺一不可。

只有做到文化自觉, 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这样才能顺利的通向文化自强。文化自信,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念。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文化自信,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自信, 坚持对外来文化实行“拿来主义”的文化自信, 是文化自信题中应有之义。文化自强, 就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经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地总结自己的价值观, 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但只有具备了文化自觉, 才能有文化自信;只有有了文化自信, 才能有文化自强。文化发展问题就是一个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再到文化自强的过程。文化自觉是做到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保证。只有充分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我们才能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怎样建设我们的文化, 从而实现文化自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 就是文化的崛起, 我们必须抓好当前的机遇, 大力发展好自身的文化, 并做到充分的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91.[1]《毛泽东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农村文化自觉 篇7

关键词:文化,甘肃,文化自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正是中国文化伴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从毛泽东同志的“双百”“二为”方针, 到今天的习近平同志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甘肃省被国务院定为华夏文明创新传承新区, 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位置。所以, 我们甘肃的每一位文化工作者必有文化自觉, 提升甘肃文化实力, 承前启后的发展和延续文化血脉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近年来, “走出去”成了各行各业十分热衷的一个关键词, 几乎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问候语, 乃至誓言。中国文化“走出去”更是一个不断升温的热词。甘肃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如何“走出去”, 如何走出甘肃走出国门, 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 我把我的一些想法与看法写出来, 并希望对甘肃省文化“走出去”能引发一些思考与帮助。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之地, 特别是河西走廊, 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又十分突出。按照文化大省建设的总要求, 打破现有行政界限, 统筹全省文化历史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 以文化建设为主题,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 围绕“一带”, 建设“三区”, 打造“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这无疑不仅给甘肃文化走出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给甘肃文化, 特别是甘肃文化工作者赋予了责任与义务。

一、文化自觉的现实依据, 是提升文化实力的客观存在——文化资源丰富, 但文化不正之风也大量涌现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我们甘肃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目前, 我们甘肃省共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6895处, 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6368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5处, 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880处。全省馆藏文物近43万件,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40件 (含30件国宝) , 珍贵文物 (三级以上) 11万多件。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1项, 省级名录项目333项, 450名传承人分别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与长城遗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花儿”被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但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 “丝绸之路”遭到了遗弃, 中国也随之走向了综合国力竞争的尾列, 整个中国文化不正之风也开始涌现出来。所谓文化不正之风, 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庸俗、低俗、媚俗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遗留的传统文化糟粕仍在某种程度上发挥负面效应;二是西方文化渗透对中国主流价值文化构成一定的冲击。这些不正之风的出现, 有损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貌, 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无益于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一言以蔽之, 阻碍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也影响着甘肃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文化自觉的主体要求是提升文化实力的动力——文化认识上的深度认同和实践中的责任担当

从宏观上讲,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 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这突出了对国家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一般而言, 社会的文化自觉程度是从国家角度来衡量, 但是, 全社会的文化自觉由社会中的成员的具体文化自觉表现出来。所以, 微观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涉及到培养个人的文化自觉, 在此, “文化自觉既是一种文化意识, 又是一种文化价值观, 更是一种文化实践论。”首先是社会成员对民族文化认识上的深度认同。对民族文化认识上的深度认同, 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历史、地位作用, 特别是其精髓具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认同, 也包括对现当代主流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 还包括具有一定的文化鉴赏力、文化鉴别力。其次是社会成员在实践民族文化中的责任担当。一个民族文化自觉的程度直接反映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 仅仅有文化自觉意识还不够, 更为关键的是社会成员能够将对民族优秀文化和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内化转换为思想习惯和日常行为方式, 即文化实践。

三、文化自觉的最终目标——提高人民素质, 提升文化实力, 实现美丽新甘肃

文化建设除了创造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帮助人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提升人的素质和品味, 形成文明的社会风貌。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由多年来的8%调低到7.5%, 主要目的就是要真正使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可见, 提高国民素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倡导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 其针对的就是部分人文明素质低、社会责任感低、社会主义信仰缺失以及对本土文化不自信的问题。因此, 培养文化自觉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素质, 既包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也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增强文化自信, 从而提升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

综上可知, 文化自觉关系到社会主义风气和精神风貌, 人们认识上的认同和内化吸收转换为实践, 以及国民素质、民族复兴问题, 因此, 提升全民文化自觉是当务之急, 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自觉努力的长期过程, 不能操之过急, 但也离不开思想指导。今天, 习近平同志有关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其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 有助于启发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提升文化自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上) [J].红旗文稿, 2010 (15) :6、4-5.

浅谈文化自觉与班级文化建设 篇8

一、班级文化的构成

班级文化的构成一般包括三个层面, 即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是班级文化的表层, 是形成班级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条件, 是班级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指班级的环境和教育教学设施等各种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物化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层面是班级文化的中间层, 集中体现了班级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对班级成员的行为要求, 是对全班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精神文化层面, 指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 包括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三者之中,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层, 是形成班级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前提和根源, 它既可以以班风班貌直接呈现, 也可以通过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间接呈现, 它是衡量一个班级是否建立了自己的班级文化或班级文化优劣的标志和标准。

二、班级文化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1. 创新性问题

班级文化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而产生的。因此, 在建立班级文化时就必须有创造性, 否则这种班级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但在现实中, 有些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 不是内容安排缺乏统筹, 就是设计方针完全由自己包办。教室里面的摆设乱七八糟, 而黑板报也不注意及时更新, 这种长期不变, 不仅给人“走形式”的感觉, 更会给学生带来不求上进的消极影响。

2. 规划性问题

班级文化建设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应有方向、有目标, 建设举措的施行必须和班级的长远目标相适应, 可有些班主任的班级文化总体规划呈现随意盲目状态。教室里面布告栏、黑板报、学习园地、名人名言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却缺乏整体规划, 给人一种杂乱之感, 其激励作用的缺失也就很正常了。

三、文化自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

1. 文化自觉的概念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按他的解释, 文化自觉有两层含义:一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 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换言之, 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二是正确处理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 各种文化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都有一定的位置, 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将取决于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处、对话沟通、取长补短、共存共荣。他用“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2]四句话高度地概括了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

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论是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振兴的角度来说, 对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而言, 文化自觉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因为现实生活中, 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如何, 积极性、主动性如何, 即是否具有文化自觉, 决定着一个班级文化发展的宽度和厚度。

2. 班主任是文化自觉的领路人

按照陈玉琨教授“学校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校长、制度与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3], 我们认为班级发展同样具有三个阶段, 其中班主任、制度与文化是班级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班级管理的第一阶段, 班级的管理主要依靠班主任的观念、人格和能力。班级管理的第二阶段, 主要依靠一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班级管理的第三阶段, 主要依靠班级的精神文化。一个班级有了好的精神文化, 并且有好的管理制度作保障, 即使班主任不跟班、不在场, 班级的许多工作照样能正常开展。

班主任要引领学生的行为和价值取向, 要成为班级文化 (尤其是精神文化) 的塑造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文化自觉程度决定其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引导和示范效果, 没有文化自觉的班主任打造不出一流的班级。而一个班级一旦有了长远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 有了精神文化的支撑, 必将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促使学生也产生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将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 进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信念和理想。这样, 班级的管理就从必然走向了自由。

四、努力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三个世界”

班级的师生有了文化自觉, 从操作层面来说, 如何建设班级的精神文化呢?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下面就以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肖战美老师为例。肖老师借鉴上海北郊中学的经验, 努力构建班级精神文化的“三个世界”, 即一个求真的知识世界、一个向善的人际世界和一个优美的心灵世界。

1. 一个求真的知识世界

为构造这个知识世界, 肖老师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 倡导阅读。她在全班组织读书活动, 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中外文学名著, 看一些科普和文摘杂志, 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增加知识储备。 (2) 鼓励表达。首先是口头表达, 肖老师在每堂课前让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 让他们把自己每天的阅读收获跟大家分享;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 或为探究问题而争论。其次是书面表达, 每周除了固定布置学生写作文, 还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写生活随笔。此外还要求学生轮流写“班级日志”, 它是学生发表意见和品味人生的场地。 (3) 大力营造学习的氛围。教室后黑板上开辟的“知识角”“科技园”小板块, 由学生借阅和捐献书籍组成图书角等, 能大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班会、班内知识竞赛等班级活动的开展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各种学习活动的开展, 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意志品质、性格习惯等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而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2. 一个向善的人际世界

为构造一个向善的人际世界, 肖老师平时主要强调几点: (1) 合作胜于竞争。同学之间在学习上要互相竞争, 但不能仅仅只是竞争, 除了在学习上“比”和“赶”外, 还应有“学”和“帮”, 即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培养互助精神。 (2) 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一个班级的管理, 需要所有的同学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为此肖老师将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具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在明确责任的同时, 还让学生意识到:所谓责任, 就是你生活在一个集体中, 你对集体拥有的一份热情、一份关注, 让集体因为有你而变得温暖。

3. 一个优美的心灵世界

为构造一个优美的心灵世界, 肖老师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 用高雅艺术熏陶濡染学生的心灵。例如, 她每个月都利用一个下午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听音乐, 朗读文学作品, 或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让学生进入另一个美妙的世界里, 去感受生命的华彩。这些活动, 可以使学生的心灵更清澈, 更灵动, 更细腻, 更高尚,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2) 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除了让学生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帮助之外, 她在工作之余, 也尽量多接触学生, 关心他们的生活。她知道只有深入他们的心灵世界, 才能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她的真诚,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从而更加热爱班级, 认同班级文化。

这“三个世界”的建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但是随着这“三个世界”的逐步建立, 肖老师看到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效, 它在激励她每天更专注地去行动。

总之,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其作用与力量就像一句诗所言: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班主任应该做个有心人, 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研究、探索并构建班级文化, 努力把我们的德育平台构建得扎实而高效。

参考文献

[1][2]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386

上一篇:化学实验教师队伍下一篇:体育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