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氛围

2024-05-06

农村文化氛围(精选六篇)

农村文化氛围 篇1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以其独特的魅力贯穿于学校的发展始终。它对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淀。笔者认为,校园文化的形成,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一、彰显个性的校训

校训是一个学校全体师生必须践行的行为准则,它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好的校训必须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

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和基本道德素养。它表明,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

北京大学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让人一看就特别容易想到那激情澎湃的“五? 四”运动,想到蔡元培先生的博大胸怀和高远理想,想到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慷慨激昂的演讲,更想到中国近现代民主与科学的策源地———北京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的校训更具特色。“青松”“竹梅”反映的正是林业的特点。而且,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中,“青松”“竹梅”是浩然正气、坚贞风骨的象征。这一校训,将办学特色与育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实乃校训极品。

一个学校,如果有了类似能彰显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校训,那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有了前进的方向,是永远不会迷失自我的。

二、独具特色的校徽

校徽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的形象体现,它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个学校有了校徽,就像一个国家有了国徽,能够让人对它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更能时时警醒全校师生员工,要牢记自己的使命。

如上海甘泉外国语学校的校徽为一呈现为和平鸽形状的“礼”字。它既让人想到了“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的古训,更寓意着全世界人民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望。

再如,白银市第八中学的校徽为两本厚厚的书本中冒出的一枝嫩芽,看到它,就让人想到了学校既是探求文化之所在,更是育人成材之所在。

三、蕴含文化意蕴的校园建设

校园建设中也应突出文化氛围。如常见的体育运动场所有着各种运动员的形象一样,学校的其他地方也应在建设中蕴含文化意蕴,营造出特殊的文化氛围,应该是“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能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育”( 上海甘泉外国语学校校长刘国华语) 。

校园建设应体现出文化感染力。如上海进才中学教学楼大厅内的知识树、英国伊顿中学的立柱及墙上所刻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该校学生名单,每当学生看到这些,难道不会生发读书的欲望,不会产生为国效劳的自豪感?

四、不容忽视的班级建设

班级是构成学校的最基本的单位,班级的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二者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好的班级文化建设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处于其中,能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

江苏省启东中学的班级建设就很有特色。每间教室黑板上方都悬挂着国旗,黑板两侧悬挂着《中学生守则》《启东中学课堂常规》等的镜框; 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方是校训。除了这些统一的布置外,各班教室的其他布置各不相同,有读书角、个性才艺展示、名人名言、微人名言等,整齐划一中又各具特色。学生身处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充满魅力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归根结底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教书育人的工作又是由老师来完成的。周围环境固然重要,老师的言传身教更为重要。当老师时时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时,处处以丰富的学识来教导学生时,整个学校自然会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六、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学校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校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学生展开。校园文化建设自然也不例外。学校应有计划地经常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朗诵比赛、才艺展示等,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试想,当你一走进校园,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体育比赛、青春张扬的文艺演出,听到的是激情澎湃的琅琅读书声,欣赏到的是独具特色的才艺展示,难道你还会认为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贫乏的吗?

营造班级文化氛围 篇2

张辉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在一个班级中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班级成绩,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忽视了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客观事实。我发现:在同一校园文化中,班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不但体现了不同班级的个体特征,更反映出班级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所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必将促进学生发展,促进班集体的发展。下面我就此方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确立目标,明确班级发展方向

目标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几十名学生聚集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的努力目标,缺乏形成合力的动机,就无法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相反,在一个完成目标较好的先进班级中,每个学生都会深刻体验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协作精神,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自己的责任,更能严格要求自己。在组建新的高二(2)班不久,我就班级的现状作了认真的观察与分析,与班干部及班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然后我利用班会课,由班干部组织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出符合我班现状的班级目标——规范、和谐、向上的学习型班集体。而后每人制定出自己的目标,并就自己的目标进行解读,达到学生间相互促进的作用。我们班以后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

二、充分利用活动的整体性,从精神层面打造班级文化

1.注重活动的全过程,在过程中教育学生、塑造学生

班集体扎根的土壤是学生的共同活动,没有共同活动就难形成班集体。若要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就应通过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受到启发,从而提高思想境界。

(1)让班级在活动中逐步成长

片断一:在刚刚组成班级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世青赛”活动。班内需要20名观众。我要求全班学生自愿参加,但是却出现全班半天凑不齐20人的尴尬局面。片断二:在第九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中,我班的学生主动推掉外面报的补习班,参加学校的活动。

片断三:“校运会”我班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可谓榜上有名。但在跑4*100时,四名队员各自独去独来;观众席观众星星点点。

片断四:在年级男子篮球比赛赛场,我班的观众有组织的欢呼呐喊,有的学生从音乐教室拿来鼓敲击助威„„我班在争夺冠亚军比赛进程中输了,班里的女生都哭了„„

学生状况的起伏决非偶然,恰恰是注重活动全过程教育的结果。结合每次活动的始终,我都采用了一些相应的“行动”。

行动一:“世青赛”后,由于学生回家已经很晚了,我并没有要求学生发信息给我,我想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送上我的问候。而且我将学生主动给老师发短信的学生名字

查记下,并折合成百分比,对学生进行公布。目的在于暗示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谅他人。

行动二:在班会课及家长会上我大力表扬了顾全大局,牺牲自己个人利益而顾全大局的学生,从中告诉学生: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行动三:运动会前,我借助外班声音,——都认为二班很有实力,对他们进行鼓励,这是我们展示班级风貌的机会。从中渗透奥运会的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挑战自己;在运动会中,我有意安排了我们班的志愿者,负责照顾运动员,让运动员体会到集体对他们的观注;“校运会”后,我召开一个表彰大会,并不只是在会上给获奖运动员发奖牌,而是将运动会前后的闪光点一一捕捉,列出了“积极策划奖”、“最热心奖”“最佳精神风貌奖”“积极采购运动会物品奖”、“运动会入场式上的突出表演奖”、、“班徽设计活动积极参与奖”、“最佳摄影奖”、“默默无闻地为我班的卫生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奖“、“坚韧不拔奖”、“积极参与,光荣负伤奖”等奖项。颁奖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眼睛亮了„„。之后,我说出了我理想状态的4*100应该是携手并肩、相互鼓励一起走向跑道,而运动员回想你们当时的情景——有的运动员为找不到同伴而着急;再有,在观众席上又有多少人在关注我们的运动员呢?运动会中成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我们班的同学是否团结一心„„

行动四:我将篮球比赛的照片及学生助威、流泪的照片在班会课上播放,再次为我班小伙子叫好,同时让大家再次感受我们同乐同悲的瞬间,并将照片以壁报的形式张贴,让每位同学真切体会,班级会记住每位为班级流汗、流泪的同学。

(2)充分利用活动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淋漓尽致的教育

素材一:学校组织学生听校友李惠芬事迹报告,并结合报告组织演讲比赛。我认为这次报告中所阐述的精神恰好是现在年轻人所缺乏的,所以我抓住了这一契机。听完报告后,我立刻组织学生发表感想。配合学校的演讲比赛,我让全班同学写出自己的体会,从中选出较好稿子,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同学参加比赛,起码他应该是李惠芬精神的“代言人”。参加比赛前,先由此位同学在班内演讲,大家提出问题的同时,对他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成功了——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此后,我将他发烧在家养病,仍然带病将稿子背下来的事迹将给大家听,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让大家感悟这是一种精神,人是需要一种精神的!随着学校把我班授予“李惠芬班”后,我再次召开主题班会——我们距离李惠芬精神有多远?我们全班再次认真学习了《勤奋正直 自强不息》这本书,从中再次感悟到这种精神的所在,它是我们的荣誉所在!

素材二:高二课本剧表演

前期准备:组织学生观看艺术人生采访话剧界前辈的节目,让演员充分理解话剧表演;后期总结:召开“《警察与赞美诗》话剧组走进高二(2)班”主题班会。在大家重新观赏自演的话剧后,将演员进行录音采访,并将排练过程的花絮展示给大家,在对演员及剧组成员给与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幕后的感人事迹,使全班同学受到了感动。学生自己准备的班会非常精致。从中我再次引导他们:要注重过程,将班级目标再次提升到做事追求卓越,提升做人的品位上来。

在班级活动中有许多教育契机,只要班主任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及时提炼,必将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利用榜样的作用,寻找班级的“精神领袖”,培养将康、向上的班集体舆论。我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的时间,坚持由学生自己组织,内容、形式多样化,学生全体参与,为从精神层面打造班级文化提供了时间和场所。先后召开了“高二(2)班风采”主题班会(介绍班内方方面面,诸如区运动会获奖;“春蕾杯”作文获奖;研究性论文获奖;重走长征路的优秀论文的同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思考自己成就什么样的人);“我敬佩他(她)„„”主题班会(目的在于让大家多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更喜欢身边的同学,更喜欢集体);“成功亦有道”、“我是一名理科学生”主题班会(目的在于养成坚忍不拔、勤奋的学习态度)。这些班会都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学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从制度层面打造班级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建设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建设,使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班根据学校“八好班集体”的各项要求以及年级的各项要求,利用班会课,民主讨论、制定高二

(2)班班规。同学讨论很热烈,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后,又将制度公布在制度栏,征求更广大学生的意见。试行一周后,正式将其列为我班的班级制度,这样就能保证制度的相对稳定。

其次,一定要抓好制度的实施。在制定制度的时候,我除了注意到让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外,我们还就每一项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汇总、公布、评比,是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第三,我班还建立了高二(2)班大事记,将我班在不同层面取得的成绩分门别类作以详细的记录,形成电子版,定期将其公布于众,无形中增强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渐渐产生以身在高二(2)班为荣的意识。将来毕业作为资料留给每个学生。

四、从物质层面打造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找的东西。教室内的环境布置是班级物质文化包含的主要内容。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班主任、宣传委员、壁报小组、全班同学共同用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板报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实现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远大目标”。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缩影,与学生有更直接的关联,因此我们的环境布置也力求达到上述效果。我们班环境布置分为:荣誉目标栏;制度公示栏;励志栏;班级活动栏;学习交流栏;英语角几大板块。从中体现教育是积极向上的、具有感召力和鼓动力的。既讲求科学性又讲求艺术性,在颜色搭配上也要和谐,有利于安神和启发思维。

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所以我们要一丝不苟地对待;班级文化也有凝聚功能,它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相联,使学生

农村文化氛围 篇3

一、打造英语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

学校致力打造“幸福童年教育”的文化品牌。幸福的校园是学生开心生活和幸福成长的乐园。为了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校园内做到时时、事事、处处都能看到、听到和使用英语,我们在校园环境和校园活动上做到了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1.讲究校园环境的整体布局

我们充分利用校园资源,从听、说、看等方面打造学生感知英语的语言环境。如:我们利用校园广播每周两次给学生放送英语故事、儿歌和歌谣等;课间活动的背景音乐既有旋律优美的中文歌曲,也有活泼可爱的英文儿歌。校园橱窗、楼梯走廊、生态实践园等设置英语内容,图文并茂地反映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校园活动。

在校园醒目位置,我们贴上了各类名人名言、格言、谚语和公共标志;图书馆内专门设置英语角,征订了大量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英文书籍、杂志和报纸以及一些音像资源。另外,我们还特别为喜欢看动画片的寄宿生安排每周一次的“Movie之夜”,精选学生喜爱的英美原版动画电影和儿童电影。

2.突出个性灵动的教室DIY

为了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学校每间教室两边的墙壁和黑板报上都设有“英语园地”。每月出一些英语小幽默、故事连载、英美知识资料卡,以及一些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语法知识和运用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适当参与设计和制作。教室里每天使用的黑板,除了安排学生用英语书写当天的Daily report,还会提前记录一些与英语课本相关的拓展词汇等。

3.精心组织多彩的英语活动

除了利用好校园英语广播站外,我校还结合“五节一月”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大型的校园英语歌手大赛、艺术节课本剧比赛,母亲节、儿童节、圣诞节等节日主题活动,统一筹划和组织。书写、朗诵、写作、主题绘画等专题活动,则适当穿插。在第二课堂领域开展多种适合学生身心成长的校园活动,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感知、学习、运用英语。这些活动在丰富校园课余生活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打造生动有效的英语幸福课堂

1.丰富英美文化的拓展内容

课堂是营造英语文化氛围的主阵地,要营造浓郁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首先要将英语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建立焕发语言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教师可以结合新版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的Culture time版块教材中的文化知识,还可以拓展更多的英美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地理知识、传统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知识的拓展,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语言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对英语语言内涵有了全面的了解。

2.创设真实有效的情景交际

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有助于真实教学情境的创设。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英语资源或是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创设真实、

自然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地操练和交流。如:教师和学生讨论周末活动时,可以将场景设置在QQ聊天的情景中,学生既感觉形式新颖,又感觉贴近自己的生活。而活动化的英语课堂是学生运用英语实际交流的重要保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模拟情境开展会话、表演或讲故事,甚至可以进行课本剧、童话剧的实践活动。

3.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

生活中的英语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这些资源。如:鼓励学生搜集KFC,CCTV,WC等英文标识,充实自己的“百宝箱”。又如,在学习Sign之后,学生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公共标志进行收集和整理,制作知识小报,定时展览和交流。再如教师还可以将电视、电台、微信等公共服务平台中适合小学生收看和收听的英语资源分享给学生。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更多地接触和学习英语。

三、汇编儿童乐学的英语校本教材

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有限的课堂教学资源,是不能满足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的。为了拓展学生课外学习的资源,我们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搜集、整理,并汇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英语校本教材。一、二年级汇编趣味英语教材,孩子们通过经典儿歌、歌谣初步感知和体验英语,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三至六年级则选择经典英语绘本故事。其中三、四年级以带有原版音频文件的绘本故事为主,如:My Mum,The very hungur

caterpillar,The three robbers等继续感受英语的语言魅力。对于有一定阅读基础的五、六年级则以The Nutcracker,The Town mouse

and country mouse等经典绘本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些生动有趣的英语校本教材将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和自信延伸到了课外,也培养了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享受幸福童年 创造美好人生”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在这个办学理念下努力营造快乐的英语校园文化。我们也期待学生在快乐的英语学习中感悟、发现和创造幸福。

参考文献:

如何营造农村中学英语语言氛围 篇4

一、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常称之为导课,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英语的课前热身活动如果做得好,就既可以巩固旧知识,又能够轻松导入新课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铃响了,教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呢?我认为热身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上课前,我常注意观察学生的课间活动情况。铃响进教室后,我根据观察,认为可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而又易懂的小故事或小幽默,英文歌曲或者是一些容易上演的游戏,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尤其是七年级的同学),因为他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英语还有些新鲜感。同样,英语格言、警句也能让学生轻松扩大知识面,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身运动既给他们提供了语言交际的情景,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短短的几分钟,受益匪浅。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的优劣,尤其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一直认为英语的实用性不大,而且他们小学基础不是很扎实,有部分甚至根本没有英语基础,目前的新课标英语教材对他们来说起点太高,加上每天的词汇量大,当天又要掌握,导致大部分农村学生学起来很吃力,再加上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师也很难教好,常常力不从心,甚至事倍功半。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应该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来活跃英语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上,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情绪饱满,精力充沛,不要过分严肃,目光要和蔼亲切,尽可能面带笑容,语言要简洁易懂,整个教学过程要以鼓励为主,恰当使用下列用语,如:“Good.”“Very good.”“You are very clever.”“Don’t be shy.”“Try again. Don’t worry.”“Try your best.”“I believe you.”“Take it easy.”等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1.“竞赛”二字贯穿其中。

初中学生(尤其七年级学生)集体荣誉感很强,好胜心切,如果我们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优点,课堂气氛就必会活跃。我常采用的是分小组竞赛或男女生竞赛的方式,竞赛的内容有:背诵(课文)、单词、词组听写、造句、对话表演,等等。学生们大多能踊跃参与,课堂气氛较好。我还在教室前面贴一张名单(按小组),对于竞赛中的优胜者,我会在上面画一个苹果,还让同学们及时鼓掌,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高涨。

2.形象、直观的教学。

比如,新词的呈现:传统的单词教学,就是老师让学生根据音标,拼出单词的读音,然后反复多次机械地读、背。这样记忆单词,学生不但印象不深,反而觉得很吃力,虽然当时能背了,可过不了多久还是忘了。平时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利用动作、实物、图片等比较直观的东西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还常利用一些简略的解释、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造句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有时还用讲故事、猜谜语、提问等方法。例如:在学“sandwich”这个单词的时候,我就讲了这个单词的来历。在检查的时候,我根据学生晨读、上课的认真情况,采取听写、抽背的方法(主要针对一些上课不专心的同学)检查所教单词的掌握情况。我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次每组抽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来进行小组比赛。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参与的意识也较浓,所以效果不言而喻。方法多样的单词教学,让他们不再感到学单词枯燥,也不再怕背单词。只要单词过关了,课文的理解及语法的学习难度就明显降低了。

3.用真人、真事打比方。

上课要用到人名时,我一般不采用书上的名字,而是用班上同学的名字,比如在教七年级下册Unit7 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我根据学生的长相,恰如其分地请几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让同学对他们进行描述,这样不但形象而且所教单词的效率高,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和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所以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分数上提高,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

4.鼓励、激发。

我一向在课堂上找寻机会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激发,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也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平时我在班上实行“正”字制,鼓励中下生平时多表现,多加几个“正”字,增进他们学习的动力。我深知,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老师的赞赏、尊重、信任,还有同学的掌声。教师要以热情和接纳的态度鼓励他们,绝不歧视和冷嘲热讽,否则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比如,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师在课前自己制作一些小礼品,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准确率,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回答问题的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还会激励其他同学踊跃发言,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善于利用谐音。

一次我在教“mutton”这个单词时,有个学生用方言“馒头”来读这个音,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此时我正想对那位同学发火,可一听这个音跟“mutton”的读音确实有些相似之处,就告诉学生说这位同学is very clever,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这个单词,但要注意读音并不完全相同。同学听后,觉得确实不错,第二天上课时,用到mutton这个单词,同学的反应就很好,大多数同学都记住了这个单词。还有在教“easy”这个单词时,恰好我们班有个同学的爸爸名字叫“益善”,同学把目光一下子转向那位同学,并且把这个单词念得特别响亮,可以说班里没有一个同学记不住这个单词。此后,我常让学生捕捉这样的单词,使教学既生动又加深印象。利用谐音帮助记忆是有意记忆和机械记忆相结合的方法之一,常把不相干的两事物建立联系,并附加一定的意义来提高记忆效率。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灵活多样的方法与手段,能使学生持久地保持兴奋的状态,注意力不容易转移,那自然会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学效率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我通常采用以下方式。

1.课余时间,通过口头了解、谈心等,掌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看法、态度和需求。

尤其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出现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我们不应该放弃他们,而应该多关心鼓励、真诚地给予帮助,从众多方面着手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2.一堂课中教师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并交叉使用,不只有唯一的教学手段。

可以使用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讲故事、做游戏,还可以在课前作业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课文表演……虽然所采用的方法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

3.巧设课堂问题与情景。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技巧和手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能否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否激起学生思考,能否让他们有话可说,并且乐意去说。课堂提问的量和质,同样影响着教学效果。老师在呈现语言材料前,应想方设法创设新颖可信的情境,然后由此情景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现在的Go for it.英语教材内容很切合现实生活,每堂课都有一定量的听力及课堂交际活动,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挑选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际,另一方面当学生遇到表达和理解困难时要及时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必要时我认为也可以使用中文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解释,使学生的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师生要共同交际,避免学生单向活动。这一切的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而且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比如可将课堂创设成商店、某户人家、公园、www.dylw.net第一论文网医院等场所)。让学生按所学内容进行表演,可单个人表演、小组表演,必要时还可以进行PK,尽管有时同学表演的时候“洋相”百出,但我们还是要多用鼓励、赞赏的语言,切不可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看时机,有的可以当场给予纠正,有的要等他们表演结束才指出不当之处。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功感。

4.有意培养参与意识。

每一堂课,都要让学生有一定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如教Target部分时,我一般让学生先仔细看图,然后讲出图中的大致含义,再听录音完成任务,最后进行口述或自编自演对话。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同时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营造文化氛围 创设教育环境 篇5

在园所课程有力的支撑下,幼儿武术文化环境创设的研究孕育而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武术文化环境具有比较直观、显性的特点,因此,成为研究的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营造武术文化的必要性

武术的教育重心不是武术的搏击招式,而是侧重于它的教育功能,同时能够达到增强体质,强化健康的目的,在这个目标基础上,研究幼儿武术教育环境创设,可以很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思想、刚健有力、重和谐的文化内涵进行表达,促使幼儿园氛围积极向上,和谐奋进。

武术本身就是一项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育项目,因此,需要我们在探索和实践中,从磨练意志、培养武德、弘扬民族文化入手,强调“仁爱”、“守礼”、“信义”、“谦让”的武术氛围,讲究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厚、包容。因此开展幼儿武术环境的创设,可以大大丰富幼儿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得幼儿在武术环境中得到熏陶和教育,使学习生活方式更加科学有序,使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武术文化概念的界定

武术文化: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了环境的创设、活动的开展、课程的设置、制度的建立等,是可以润泽师幼心灵的。

教育环境:宏观教育环境是指与教育这个中心有关的周围事物。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中心是“人”,所以,宏观教育环境即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外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兼容的小环境——社区环境。

微观教育环境是指为培育人而有意识地创设的环境。它包括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狭义社会教育环境。因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不同于宏观教育环境中的自然教育环境,也不同于社会教育环境中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人口环境等等。我们这里所说的教育环境是培养人而有目的创设的环境:幼儿园有目的地开设课程,建立严格的教学秩序、合理的作息制度,设立开展各种学科的场所,以及父母、教师对儿童产生的影响等。

幼儿武术教育环境:是指与幼儿园武术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活动的外环境和锻炼融入幼儿内心世界,提升幼儿意志品质的内环境。

三、武术教育环境的内容

幼儿园武术环境的内容包括:幼儿园的外环境:展示武术活动,介绍武术、体现武术特色的外环境和各班级的区域环境;幼儿园的内环境:幼儿与教师对武术的了解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气神。

幼儿园都是以女教师为主,在一线的教师对于组织教学活动以及创设与主题有关的环境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武术活动中,女教师虽然不占优势,但以老师们的细心、耐心,以及在武术教育功能方面的培养,会给武术的开展带来新的思路,同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武术环境,也会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平台。

四、在实践中探索,丰富环境内容

1.区域环境丰富认知。

光研讨不落实是纸上谈兵,只有将大家思维的结晶落到实处,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环境的价值。结合武术主题课程,小中大班的老师们利用课程的武术内容,在班级中创设了武术区域活动,区域中武术儿歌、武术故事图文并茂,武术动作的照片在运动区格外显眼,彰显武术精神的书籍在阅读区等着孩子们翻阅,武术区域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丰富了对武术的认知。

2.小报展览创意新颖。

活动组的老师在小班级部开展了武术小报的制作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武术小报的展览展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班的老师们利用自己空余时间,在kt板上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了装饰:小一班用中国元素的扇子、回形贴花与武术的中国风格完美结合;小二班老师充分利用了玩具、小棒等,创意拼贴成武术小人,与小报相呼应;小三班老师走在时尚的前沿,用光盘和流行的骑马舞的形象进行展示,现代感十足;小四班采用了两种相似的紫色卡纸,折成大小不同的扇子,展示了版面立体、优雅的氛围;小五班老师将孩子们的武术照片进行剪贴作为装饰,使小报和照片遥相呼应;小六班老师让小报自然地拼贴在用花朵围成的版面中,色彩艳丽;小七班的红色标题醒目而突出,也加入了中国风的元素;这些好的创意都来自于老师们的聪明才智。

3.走廊环境仔细规划。

武术的环境应在不同的场地发挥其不同的作用,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中,每个班级的老师们精心创设了幼儿作品栏,其它地方都比较空白,这正是我们创设的好场地,同时,在这块空白处孩子们走动比较多,能够充分发挥环境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因此,环境的内容与环境的陈设方式,还要经过大家的仔细研究,认真考虑,进一步做出详细的规划和预设。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一张张由孩子练习套路动作的照片精彩亮相,一找一式都规范到位,为孩子和家长练习做好示范。每个班级的老师们还精心创设了家园联系栏和幼儿作品栏,在这块空白处孩子们走动比较多,能够充分发挥环境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因此,环境的内容与环境的陈设方式,经过大家的细心策划和思考,功能全面、家园互动,体现了老师的教育价值。

环境的创设是显性的,也是武术文化长期呈现的一个平台,对于老师们来说,虽然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也有主题与区域环境的创设,但是如何在环境中融入武术的元素;如何使武术内涵的精神有效地体现在环境中;,如何在今后的武术课程中有效呈现武术环境的方位以及相关的内容,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展现武术特色活动。从而通过环境,让幼儿和家长感受园所文化氛围,了解园所的发展。引导幼儿感受环境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的热爱之情,是我们一直不懈努力的工作研究方向。

营造读书氛围 培育文化素养 篇6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和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17部委《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精神,为了落实北京市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深化“儿童阅读促进工程”,研究儿童阅读促进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手段和方法,开展儿童分级阅读实验,探索儿童分级阅读及评价方法,上辛堡小学依标靠本,组织各年级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探索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不同形式的阅读策略。

一、活动目标

学校试图通过营造师生共同读书的气氛,培养全校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师生们的阅读能力;通过开展班级读书会、诵读经典等活动,丰富师生的语言,发展思维,提升水平,拓宽知识面;借助“营造读书氛围,培育文化素养” 这一主题活动,把教室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与课内外读书有效衔接,不但提高了教师语文阅读教学素质,而且使课外书籍成为学生学习最好的伙伴、最佳的启迪者。

学校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的环境建设与布置,凸显校园阅读文化的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

各个班级要加强“阅读书香班级”的环境建设,要建立一些符合本班特点的图书角、读书栏等,利用班内的黑板报、学习园地布置一些读书的名言等,营造教室的书香氛围,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二、活动设想

一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各班正副班主任相互配合,建设好本班的图书角,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的相关阅读制度。

二是保证阅读时间。保证两个方面读书时间的有效落实。一个是学校图书馆开放借阅图书的时间,另一个是师生共同阅读好书的时间。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四是深入宣传,广泛发动。一方面由德育部门采取各种形式的进行宣传,另一方面由教学部门向广大师生做好有关读书好处的讲解及开展相关活动的专题培训。

三、活动措施

1.开放阅览室,走进图书馆

学校阅览室是阅读的主阵地。阅览室引进全新图书管理系统,由学校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摆放整齐美观,分类摆放便于学生借阅。不仅如此,我们还集思广益,整理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书目,推荐给学生阅读。要求亲子共读一本书,抽空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知道孩子不能只会重复机械地做作业,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是教育的误区。为了给学生阅读创造更多机会,学校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每个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与空间。低年级主要阅读绘本及拼音书籍,中高年级则采用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的形式。同时,强化午间阅读效能,教学干部巡视,保障措施落实,营造师生共阅读的和谐氛围。

2.自主阅读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

充分利用“书香时刻”和自主阅读课,在活动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从书的封面、封底、目录等处获取想要的信息;细读章节进行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采用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联动的阅读形式,形成大阅读氛围,践行核心价值观。

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由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阅读传统的经典美文、中外名著、古今诗文。课堂中做到随时交流阅读成果,让学生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构建阅读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践行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师生的阅读文化素养。

教给学生读书笔记的方法(摘录式、提问式、心得体会式),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学校统一印制读书卡、读书笔记,具体由语文教师来负责安排及检查。通过学校的督促检查,让学生能够自主独立的完成阅读,并能认真、细致的做好笔记,使读书成为学生学习的加油站,补充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让他们在读书中成长、在读书中学习、在读书中体验生活、在读书中感悟价值观。

3.诵读经典诗词,体会民族文化

古诗文经典与民族文化能陶冶性情、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阅读能力。学校师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背诵”活动,一年级背诵三字经,二年级背诵千字文,三四年级笠翁对韵,五六年级背诵论语。学校定期因时因地进行阅读反馈,开展经典背诵、演讲比赛、朗读比赛、剪贴报手抄报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并设置奖项对师生进行奖励。此外,还向全体师生及家长公布评选“书香班级”“书香社团”“书香家庭 ”“读书之星”的条件,鼓励他们踊跃参评。

4.读书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要求每班组织一次有关读书的实践活动,如班级读书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教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并将这些材料集中整理、分类编辑,定期进行评比展示。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习作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等核心素养;同时,净化了学生的思想,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

5.师生家长撰写心得,开展征文比赛

学校为教师配置笔记本电脑,提供平台,鼓励教师博览群书,每周上传一篇反思,每月上传一篇教育随笔,期末集中进行评比,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举办“我的核心价值观故事”征文活动,要求各班学生人人参与。学校进行评奖,并在校园广播里播出,努力提高学生的读书学习热情。此外,我们还让家长定期交送阅读心得和育儿经验征文,使家校形成合力,为提高教育成效服务。

四、结语

学校将坚持开展“营造读书氛围,培育文化素养”这一主题阅读活动。我们坚信,学生们会在读书的过程中与书结下不解之缘,终身与书相伴,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祖国、有追求、讲文明、有毅力、善拼搏、勇追梦的时代少年。学校的一系列班级读书会活动必将进一步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

上一篇:初中计算机的教学模式下一篇:神奇的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