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斑点病

2024-05-07

细菌性斑点病(精选五篇)

细菌性斑点病 篇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为害特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主要为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叶片感病, 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划斑点, 直径2~4毫米, 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叶柄和茎秆症状相似, 产生黑色斑点, 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 严重时可使一段茎秆变黑, 花蕾受害, 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 连片时, 使萼片干枯, 不能正常开花, 细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 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 病斑附近果肉略陷。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生规律: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胞菌番茄致病变种, 病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 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 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种子, 幼苗即可发病, 幼苗发病后传入大田, 并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传播, 以致造成流行;在田间只要最初有10%的植株发病, 就可传染到整个地块。在温度25℃以下, 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检疫, 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 采用无病种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传播;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与沟灌, 尽可能避免喷灌。

2.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 或用0.6%醋酸溶液浸种24小时, 或用盐酸浸种5~10小时, 或用1.05%次氯酸钠浸种20~40分钟, 浸种后用清水冲洗掉药液, 稍晾干后再催芽。

金叶女贞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技术 篇2

1.症状

金叶女贞斑点落叶病,属于真菌类病害,危害叶片、枝条。发病初期主要在叶片上散生2~5毫米的圆形褐色斑点或带轮纹的斑点,严重时病斑上有明显的小黑点,有的叶子上同时有几个不规则形状病斑,茎及枝有灰褐色的长条形病斑,后期产生黑色霉层。发病后常导致落叶,严重时枝条干枯,最后整株死亡。在高温高湿、郁闭度高、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畅、通风透气不良地块发病更为严重。

2.防治措施

(1)在秋、冬季收集病叶集中烧毁,修剪整理病枝、枯枝,拔除并烧毁枯死植株。(2)早春在树液流动前后喷洒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连土壤一起杀菌消毒,要求石硫合剂渗透至根部。新叶萌发后的5月底至6月初喷洒一次波尔多液。(3)在萌发前,集栽地撒施有机肥,每平方米撒施2公斤;在新叶生长期叶面喷施1%~3%的尿素溶液。(4)进入高温高湿季节停止修剪,以降低病菌从伤口侵入的概率,如必须修剪,则在修剪后立即喷洒杀菌剂保护剪口。(5)高度密植地,通风条件差,要从最密集地段进行隔株移栽。新栽植时要降低栽植密度,以每平方米栽植6~8株为宜,不要追求当年绿化效果,要为后期留出生长空间。(6)在发病初期,病斑2~5毫米时,喷洒百菌必克1000~1500倍液+10%磷酸二氢钾,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3次,能基本控制此病蔓延,直到不再发生新的病斑。(7)在雨季,要在停雨后立即喷洒1000~1500倍液的百菌必克,可以防止植株因高温高湿而再次发病。

(辽宁省大连翔瑞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管立民 邮编:116021)

番茄细菌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 篇3

一、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为害特点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主要为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叶片感病, 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划斑点, 直径2~4毫米, 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叶柄和茎秆症状相似, 产生黑色斑点, 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 严重时可使一段茎秆变黑, 花蕾受害, 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 连片时, 使萼片干枯, 不能正常开花, 细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 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 病斑附近果肉略陷。

二、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生规律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胞菌番茄致病变种, 病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 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 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种子, 幼苗即可发病, 幼苗发病后传入大田, 并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传播, 以致造成流行;在田间只要最初有10%的植株发病, 就可传染到整个地块。在温度25℃以下, 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

三、番茄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加强检疫, 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 采用无病种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传播;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与沟灌, 尽可能避免喷灌。

2. 种子处理

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 或用0.6%醋酸溶液浸种24小时, 或用盐酸浸种5~10小时, 或用1.05%次氯酸钠浸种20~40分钟, 浸种后用清水冲洗掉药液, 稍晾干后再催芽。

3. 药剂防治

细菌性斑点病 篇4

广西省合浦县地处祖国南疆,属低纬地区。四周多山,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南濒热带海洋。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形成热量丰富、四季宜耕,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比较适合辣椒的生产和种植。但其年平均雨量:1806.1mm,极端最高气温36.7℃,极端最低气温为-0.8℃,比较利于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有关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的研究较多,但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本文尝试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寻找二者之间相关性特点,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分析辣椒细菌性斑点病发生的气象条件。

1 资料和方法

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1936年由Hote lling首次提出,是研究两组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分析中,考察若干个自变量对某些因变量之间的联系,需要把指标之间的联系扩展到两组随机变量,即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之中,典型相关分析是研究这种依赖关系的有利工具,可以较好地揭示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研究指标之间的联系时,引入相关系数的概念,相关系数反映了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程度。

设x= (x1, x2, L, xp) ,y= (y1, y2, l, yq) 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随机变量。利用主成分的思想,分别在两组变量中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综合变量u1, v1,每一综合变量都是原变量的一个线性组合。本文中的x变量即为表1中的U类U类辣椒细菌性斑点病变量;而本文中的y即为表1中V类气象条件变量。这里只考虑方差为1的x, y的线性函数a′x与b′y,求使它们相关系数达到最大的这一组,称a′1x, b′1 y是x, y的第一对典型相关变量。相关变量的显著性利用T检验进行验证,如果是显著的,这一对综合变量就具有了典型代表性,如果不显著,这一对变量就不具有代表性,从而可以忽略。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少数典型变量的研究,代替原来两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从而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

2 分析结果

本研究考虑应用分行业、分地区以及一定时间序列的变量,即为时序与截面混合数据(pooled time series and cross-section data),主要考虑了两大类变量。第一类变量是:广西合浦县1998-2008年(6-8月)10块辣椒十块辣椒生产基地发生细菌性斑点病的植株密度;另一类变量是1998~2008年(6~8月)对应的最高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地面气压、云量和降水量,用以表征不同气象要素组合表征的气象条件变化。经检验有两对典型变量显著相关,第一对典型相关系数λ1=0.6365;另一对典型相关系数λ=014368,这里只分析第一对高度显著相关的典型变量(具体见表1)。

***表示通过1%的信度检验, **表示通过5%的信度检验

表1给出了广西省合浦县气象条件与辣椒细菌性斑点病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由表1中可知各指标在这个典型变量中的相对地位。辣椒病株密度和辣椒病株维持时间的P值分别为0.012和0.001。经过T检验可知,两者分别通过小于5%和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其中辣椒病株密度载荷系数的绝对值较大,说明辣椒病株密度是U类辣椒细菌性斑点病变量这一对组合中的相对主要指标;而V类气象条件变量中,最高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云量和降水量的P值分别为为0.015、0.012、0.326、0.452、0.017。经过T检验可知,除云量和风速没有通过信度检验外,最高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量通过5%的信度检验。这说明在气象条件组合中,最高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量是影响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的最主要气象条件,而云量和风速对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的影响不大。通过P值可知,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最高气温对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的影响程度相差不大,其中降水量对辣酱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病率相对最高,其次是最高气温,最好是相对湿度。

3 防治建议

依据上文的分析,可知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最高气温对辣椒细菌性斑点病发生时病株密度和病株维持时间的影响程度较大,因此对广西省合浦县辣椒除采用化学方法防治外,还需严格注意气象条件的变化,具体说来,应采用如下几点:

1)化学防治法: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病菌附着在种子上传播,防治应严格消毒种子。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新植霉素100万单位5000倍液、52%丰护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瑞毒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气象条件防治法: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需要适宜的气温和湿度气象条件,但是生产所用的蔬菜大棚早在月份拆去,温室的顶棚也已拆去,在6~8月份期间辣椒生产和管理是在露天田间进行的,所以无法从人为调控棚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来生物防治病害,而且6~8月份是广西省夏季高温多雨的汛期,很容易出现适宜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的气象条件。因此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根据未来天气形势,在不利气象条件发生之前,就加强管理,做好连续的化学防治工作。

3)农业防治法:尽量采用轮作种植技术,减少土壤中残留病菌危害;选用抗病品种,增强抗病力,并做好种子消毒;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调控水肥,培育强壮株体,提高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富春.辣椒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细菌性斑点病 篇5

验证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明确其适宜使用剂量和最佳使用时期,为农药登记和推广提供依据。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实验对象为苹果斑点落叶病;作物品种:红元帅苹果。

2.2 作物栽培及环境条件

试验果园树龄8年,亩定植80棵,2014年4月8日施农家肥3 000kg/亩做底肥。6月5日追施尿素25kg/亩,浇水一次。7月28日追施硫酸钾20kg/亩,并浇水一次。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试验药剂

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山东信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1: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833mg/kg;处理2: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000mg/kg;处理3: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167mg/kg;处理4: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167mg/kg;处理5: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25mg/kg;处理6:清水对照。

3.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或植株数):每小区3株果树。重复次数: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24个区。

3.3 施药方法

常规喷雾,上下叶片都要喷匀,重点喷叶的背面和上部嫩叶,喷到药液全部湿润叶片,不滴漏为准。

各小区统一采用利农Jacto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头为扇形喷头,常压均匀喷雾。

3.4 施药时间和次数

施药在苹果的膨大期,斑点落叶病始发期进行,分别在8月8日、8月18日共用药二次。

用药液量1 200L/hm2。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气象及土壤资料

8月8日施药时温度26.8℃,湿度67%,8月18日施药时温度22.9℃,湿度62%。实验地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1.2%,pH值7.8。

4.2 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调查发病基数,第一次药后10天(同时也是秋梢生长期)8月18日调查一次病情指数。第二次药后10天即8月28日调查一次病情指数。

4.3 调查方法

每小区调查2株苹果树,每株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各确定2个新梢,调查全部叶片,按下列分级方法记录各级病叶数及总叶数。分级方法为: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0%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4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1%~65%;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6%以上。

4.4 药效计算方法

4.5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期间没有发现该药对苹果产生有害影响。

5 结果与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833mg/kg、1 000mg/kg、1 167mg/kg三个处理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63.12%、73.28%、77.75%,对照药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167mg/kg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72.95%,对照药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25mg/kg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70.24%。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明: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167mg/kg与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000mg/kg处理之间防效差异显著,与对照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167mg/kg处理之间防效差异显著,与对照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25mg/kg处理之间防效差异显著;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000mg/kg、对照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167mg/kg和对照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25mg/kg三处理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167mg/kg、1 000mg/kg、对照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167mg/kg和对照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25mg/kg四个处理分别与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833mg/kg处理之间比较,防效都差异显著。

由表2显示,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833mg/kg、1 000mg/kg、1 167mg/kg三个处理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60.21%、75.97%、81.51%,对照药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167mg/kg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74.32%,对照药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25mg/kg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71.31%。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167mg/kg与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000mg/kg处理之间防效差异显著,与对照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167mg/kg处理之间防效差异显著,与对照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25mg/kg处理之间防效差异显著;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000mg/kg和对照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167mg/kg和对照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25mg/kg三处理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167mg/kg、1 000mg/kg、对照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167mg/kg和对照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25mg/kg四个处理分别与56%丙森·醚菌酯可湿性粉剂833mg/kg处理之间比较,防效都差异显著。

6 结论

上一篇:尿液检验下一篇:中西医结合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