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微创治疗的护理干预分析

2022-09-11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由糖尿病引发的感染性疾病, 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其死亡率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畏寒等。该研究对治疗此疾病的方法和护理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以该院2012年5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经临床临床诊断,该文所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基本情况: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3例,患者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45.9±9.7)岁,病程周期5~10年,平均病程周期(3.4±0.9)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或寒战,以及肝区有疼痛感;有8例患者多发脓肿,单发脓肿5例,败血症2例,2例酮症酸中毒,以及感染性休克1例。

1.2 临 床特征

其起病急骤, 并伴有发热或寒战, 除腹部疼痛为典型特征外,其余特征均不典型,容易引起败血症和酮症酸中毒等情况。

1.3 方 法

1.3.1手术治疗对15例患者均给予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1],对患者穿刺区域进行消毒 ,采用5~8 m L的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再对患者进行穿刺。利用24G穿刺针穿破病灶,抽吸脓液,并在其中注入少量的造影剂,以此来显示病变的区域,再在病灶内注入引流管抽吸脓液,待脓液抽吸干净后,将引流管拔出,采用抗生素冲洗脓腔。

1.3.2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 , 如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术前护理主要包括:①常规护理,由于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因此,要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护理,以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 对患者的 血糖进行 监测 , 将患者的 血糖应控 制在8mmol/L以下 ,餐后2 h内血糖应不超过11 mmol/L,给予患者保暖降温护理,保持体温正常。对于出汗较多或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应给予饮食护理,指导多食水果蔬菜等营养物质丰富的食品。②术前宣教,由于患者在入院前血糖控制的不理想,在用餐2 h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有明显升高的趋势, 加上患者对手术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易产生焦躁、不安、恐惧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术中护理: 首先建立静脉通路, 利用心电监护对患者进行穿刺术,并详细记录患者术中进出的液量,根据总量注入甲硝唑注射液。在此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随时询问患者的感觉,以及密切观察心电监护。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在术后去枕头平卧,24 h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活动,并给予心电血氧监护,对穿刺部位进行严密观察,看是否有渗漏现象,如出现渗漏应及时换药。除此之外,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尽量食用含蛋白、高热量、低脂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密切观察患者腹部肌紧张、反跳痛、无压痛等情况。并遵从医嘱给予10mg的强痛定注射剂[2]行肌内注射。

2 结果

该组实验中,所有患者均成功抽出脓液,术后当天8例患者出现发热寒战,15例患者穿刺处与肝区疼痛均出现不同程度疼痛, 均为正常现象,3~5 d后自行换缓解。留置导管的患者有1例,抽吸后当即拔管的患者1例,在术中抽取的脓液量为20~250m L,连续30 d的抽取量为10~6 000 m L。术后24 h内有13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一星期内2例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肝功能均有所好转,一个月后患者全部恢复出院。

3 讨论

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为此疾病特殊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所以在护理这一块还比较欠缺。因此,导致了此疾病的高死亡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护理人员的素质越来越高,更多的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对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不仅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微创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3年3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创治疗和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脓液均全部成功抽出,术后8例患者出现发热寒战,所有患者均出现肝区及穿刺处疼痛,3~5 d后疼痛状况得到缓解;1例抽吸后当即拔管,14例留置导管;一星期内所有患者的体温均恢复正常,且肝功能有所好转,一个月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对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微创治疗,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上一篇:日本高校环境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特点探析下一篇: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彩色超声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