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式课堂

2024-05-08

审美式课堂(精选八篇)

审美式课堂 篇1

一、教学内容——取之有道

审美式课堂要求我们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艺术的加工.或抛开教材选内容, 融合学生的经验世界, 使学习过程呈现勃勃生机;或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使之“容颜焕发”.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 从生活中来

数学源于生产和生活, 反过来又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因此, 学生的学习内容, 应该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让他们在非常熟悉的环境里丰富认知、体验成功、发展能力, 一步一步地“长大成人”.

例如, 黄爱华老师在《年月日》一课里, 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奶奶明年过第16 个生日, 而孙子明年过第18 个生日, 奶奶和孙子今年各多少岁? 生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 但出现奶奶过得生日数比孙子的少却是极其罕见的 (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听都没有听过的) . 学生们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急于揭开谜底的迫切心情, 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中, 自觉自愿地、乐此不疲地展开了讨论与探索, 得到了自己最想得到的东西.

(二) 从游戏和故事中来

游戏和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 也是他们的第一需要, 这为教学内容的选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将枯燥乏味的内容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 寓教于乐,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原本并不是“让人生畏、令人生厌”的, 而是“其乐融融、美妙之至”的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好事.

例如, 在《角的认识》一课里, 黄爱华老师将“角的认识”活灵活现地转化成“踢足球”游戏, 在老师的引领之下, 学生不仅对“踢足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精准的射门, 源于‘角’的把握”,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 无处不有”.创设生动的真实情境, 能激发积极的情感, 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取之有理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 审美式课堂教学方法, 可以将其浓缩成一句话: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激情四射的探索研究、意犹未尽的实践延伸.从而使师生都充分获得身心愉悦和美感体验, 实现心灵自由, 个性张扬, 和谐发展.

(一) 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

常言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问题情境创设得好, 就能吸引住学生,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燃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使学生积极思考, 勇于探索, 主动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从心底里产生学习的需要, 处于一种积极的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

(二) 激情四射的探索研究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对矛盾, 怎样调和矛盾并形成合力, 这一直是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小学数学审美化教学正力求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突破口是转变学习方式.首先, 教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其次, 教师营造优美的氛围,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 形成师生合作, 学生合作的良好局面, 在共同的探究过程中, 产生思维的共振, 形成和谐, 共同发展.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黄爱华老师教学《两位数与11 相乘的速算法》, 一开始让学生给老师出题, 学生发现老师竟然“对答如流”.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要么就是老师把结果都背下来了, 要么就是一定有什么秘密.学生通过讨论一致认为:老师不可能把那么多的结果都记下来, 老师肯定有“窍门”.在发现了“两位数与11 相乘”一定有“窍门”的基础上,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师生的合作交流、动手实践, 步步为营, 最后觅得了“真经”——两头一拉, 中间相加, 满十进一.

(三) 意犹未尽的实践延伸

新课程改革视学习为“做”的过程, “体验”的过程, 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强调数学学习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审美化教学正是重视数学应用, 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做好对所学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工作, 帮助他们在实践的同时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使学习和实践同在, 因实践而富有意义. 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解决实际问题,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张扬学生的个性, 这样不仅有利于课内, 更有利于课外, 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提假设, 搜集资料, 解决现实问题, 从中获取知识, 丰富经验.其次, 引导学生将在课堂里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及时转化运用于校内外等各种场合, 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力量, 自然生发出学习的意义.

三、教学氛围——民主和谐

审美式课堂的教学氛围应该是民主和谐的, 其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中.教师语言情感的流露, 对小学生的学习影响特别大, 学生们会随着你富有激情的语言进入到兴趣中去, 随着你鼓励的语言投入到认知中去, 随着你赞扬的语言沉浸到成功之中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除了要准确、清晰、精炼, 更重要的是要亲切自然, 富有童趣, 富有情感, 具有激励性.如黄爱华老师的课堂总是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聆听学生发言, 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

激情9式挑战审美疲劳 篇2

拍一部激情DV

危险指数:★★★

功效指数:★★★★★

别误会,不是叫你闯荡娱乐圈,更不是叫你拍床上动作片。

新婚的时候,我们除了拍婚纱照,也常拍纪录片。音乐、图像、情节的完美搭配,总是能让双方尤其是女方身心愉悦。很多电影都有这样的桥段,对方献上“爱的短片”后便复合。最近让我们见识视频魅力的是,以卖萌图片走红的泷泽萝拉,最后献身影碟。

既然号称“激情”,自然不是拍生活纪录片。这应该是一部有剧本、有场景、有服装道具的高品质剧情片。建议你先写好故事:隆重推荐重现你们从相识到上床的经历,并最大程度把它戏剧化。不妨也邀上三五好友客串演员,或是本色演出,若预算充盈的话可到海岛、沙滩去拍外景,就当是顺便旅游。当然这里面肯定少不了吻戏床戏……面对镜头的亲热,绝对产生让你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你想偷懒,可以直接改编一部双方都喜欢的电影(但愿不是《Avatar》而是《Titanic》)。床戏的部分可以用三脚架多机位分镜头实现——大部分情色片里都有教,事前要多观摩学习。

策划性爱趴

危险指数:★★★★

功效指数:★★★★

在国人的视野里,性爱派对荒淫无比。恐怕这归功于网络上关于这些事件的报道,总是腥膻色的。事实上,这样的派对,若邀请太多人来参与,风险太大,那不如就策划一个只有你们两人的性爱派对。

选一个日子作为“做爱日”,在这一天里,所有的事情都只需围绕“做爱”这个主题。接孩子上学?烦人的上司追魂Call?邻居的狗叫得让你心烦?全部都丢进马里亚纳海沟去。试想一下,只做爱做的事,快乐如神仙吧?

其实年少气盛的时候,很多人无意识但却都践行了这种策划,首要原因是荷尔蒙太多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处理的烦琐事物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你们亲密的时间。其实“寻找时间计划亲热……很快就会变成一件自然而且有趣的事”……

说点实操性的。建议此事不用太频繁(差不多每2~3个月一次),提前商议好时间、地点以及你们的计划。一次短途的温泉旅行或是卧室里的“泰国风情夜”都可以称做不错的主题。让她短信告诉你希望派对情节如何发展,而你可以Email建议她穿一件什么样的性感内衣。

竞争的诱惑

危险指数:★★

功效指数:★★★★★

王安忆大姐在一次讲演中向听众提出了三个“嘱咐”,其中一个嘱咐是“我劝你们不要急于加入竞争,竞争难免会将你们放置在对比之中,影响自我评定”。这也引起不少人对竞争的讨论。但有时候,缺乏竞争可不是好事。夫妻关系是最不包含竞争的状态,你不需要竞争就可拥有跟对方滚床单的权利和义务。久而久之,这种权利偏向义务,对你来说不再那么诱人。

你会怀念当初在一堆“色狼”中脱颖而出,最终揽得美人归的骄傲?

那不妨让她穿上最性感的衣服,甚至可以戴上假发,独自走进那间远近闻名的单身酒吧……当然你要在不远的地方注视着她。不要担心陌生男人的搭讪,他们绝不会让一个爱你的女人见异思迁(如果真发生,你就认命吧),这只会让她觉得有趣和找回自信。而你此时会发现雄性本能的占有欲让你比任何时候都更想“得到她”。

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下,你拉着她的手离开。我敢打赌,这小小的恶作剧一定会让你们兴奋到来不及回到家,甚至用不着脱光衣服,在某个偏僻的角落或者汽车后座就……

“吃斋”一段时间

危险指数:★

功效指数:★★★★

食神周星驰说,他吃过最美味的是那碗普通的叉烧蛋饭。情节虽夸张,却也道出了颠扑不破的真理,饿了才能尝出美味,渴了才能品到甘露。要想重新拾取性爱的乐趣,不放试一下性爱刹车,刻意过上一段无性爱的日子,待双方回到饥渴状态再做。所谓小别胜新婚,因此最理想的方式是出差一段时间。但若没这时机,可以与对方约法三章,可分床、多安排些事情做等来实现。

蜜月期的人当然没有必要去尝试这个,但对于许多面临性倦怠或者不再喜欢千篇一律的“老夫老妻”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新感受“性爱终于回来了”这样激情欢呼的好办法。

但这招可不能乱试。如果你们的做爱频率已经极低,那尝试其他招式更恰当。若你们平均每周做爱3次以上,但已经很久没有尝试那种“大战300回合然后精疲力竭”的感受,开始对性爱有些疲倦,绝对适合这招。建议你们可以选择禁欲一周,考验一下自己的忍耐力。7天以后,一起洗个淋浴恐怕都会让你们欲罢不能。

漫无目的地旅游

危险指数:★★★★

功效指数:★★★★

旅游一向是开启夫妻激情之门的钥匙。在陌生的地方,远离熟悉的自我安全范围,远离熟悉的社会生态,远离熟悉的生态语言、人际关系,你们相互之间的依赖程度会加强,并可以抛弃社会价值体系、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一心一意地从事丈夫或妻子的角色。这显然有利于两人的性事。

如果给这趟旅游再加上点冒险属性,例如在机场上买最快开走的那趟飞机、坐上不知道终点站在哪的大巴,就这样漫无目的地去旅游,你永远不会知道什么事情将会发生,或者你们的将来是什么也无从得知。这好像是刚开始新的恋爱的那种感觉。在灿烂星空下,你们将会度过美妙的夜晚。

每年花上一点时间去作这样的探险,这种神秘刺激的感觉对相互的感情大有裨益。值得注意的事项是,如果你们两人都是路痴或野外生存技能薄弱,不要挑选太偏僻的地方。可以试一下降级版——在宜家家居里漫无目的地游荡。

互换身份

nlc202309011755

危险指数:★★★

功效指数:★★

全职太太不懂上班的丈夫工作的辛苦,丈夫也不太懂太太做家务事的艰辛。用歌词来说是,白天不懂夜的黑。解决这类分歧的最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而将这方法演绎到极致的是湖南的一对新婚夫妇,两人相约去变性,并在手术后仍做夫妻。

当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对方时,你们的感情就会有所增长。

很难做得到互换身份,并借此而体谅和认知对方。如果真去尝试了,绝对是一趟美妙之旅。光是想象以下画面就充满无限欢乐,男人穿着对方的内衣,女人穿着男人的衬衫。其实不需要男人在一群师奶包围中排队抢特价的食物。在真正的操作中,有讨巧的方式,只在性爱过程中互换身份。

平常男人做的事,由女人来完成。女人去迷惑和掌控。男人从支配变成顺从。

这个招式的危险之处在于,平时,女人已掌握了财政大权,到了床上还能做主,那男人的地位搁在哪呀?

变态游戏

危险指数:★★★★★

功效指数:★★★★★

这或许是老调重弹的招式。我们曾花了不少版面讨论过这个选项,如果你是忠实的读者,应该还记得。声明一下,此招有一定的危险性,不是人人都适合。

比起处于甜蜜期的男女,平淡时期更需要玩点极端的性游戏。每个女士的接受程度不一样,甚至有的嘴上说“NO!”心里说“WOW!”,所以男人也挺难判断哪些性游戏是“变态”的。姑且引用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63%的女性喜欢享受男人为她们口交;37%的女性愿意为男人进行口交;42%的女性觉得后进式体位是最刺激的性爱体位;38%的女性能够接受肛交的方式;29%的女性觉得用手指就可以令她们很享受。

以上数据来看,女士接受的程度要比想象中要高多了。角色扮演、捆绑&蒙眼、道具助兴……只要你想得到的游戏都可以玩。奥运会刚结束不久,我们斗胆建议一下奥运的性游戏,例如来一场“花样游泳”;让她躺在“艺术体操球”上;用你的关键部位举重……自己想象去吧。

值得注意一点,保重身体。

耍些小叛逆

危险指数:★

功效指数:★★★

我们形容模范夫妻时,多采用相敬如宾的措词。他们在交往中,似乎没有争吵、闹别扭,客客气气。两人的这种相处状态可遇不可求,更多的状况是一方暗自生闷气或过度包容,并招致心中怨气日渐郁积。其实,只要时间、地点、方式恰当,适时地发顿脾气或做些叛逆的举动,可以发挥很大的效用,因为小小的愤怒,有助于管理及调整两性的关系。

感情生活如一潭死水,就需要扔些石头进去,而一些类似恶作剧的小把戏是最好的“石头”。女孩子会记得小时候偷穿母亲的胸罩、高跟鞋溜出去的心情,害怕之外更兼有刺激和兴奋。现在已为人妻的女士仍可找寻回这种感觉。例如两人一起去看电影,女士可以躲在电影院的最后一排,让对方找半天;或者一起去拍大头照,感觉双方都回到了小时候毫无顾忌的时刻。

总的来说,就是生活需要折腾一下。这招式并没有太多危险,且适合女士来执行。但如果你是姐弟恋,拥有一位女强人,也不妨由男方试一下。

重塑形象

危险指数:★★★★★

功效指数:★★★★

刘德华在电影《阿虎》、周润发在电影《阿郎的故事》都扮演相似的角色。他们为了向儿子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父亲,而再次参加拳击或赛车。我们都懂得,儿子需要英雄的父亲,但另一方面,女人也需要英雄的丈夫。

李敖说他与明星胡茵梦结婚后,发现原来美女也会不修边幅地坐在马桶上。是的,当两人朝夕相对,并且无遮无掩,英雄沦为凡人,美女也变成了素人。据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状态,会在共同生活半年后消失。而一旦停止对伴侣崇拜,最常见的就是失去尊敬,并直接影响到性事。

所以男人要不时检讨自己的行径,而女人也常需要注意自己的尊容。我们建议男士可以突破自己的极限,有恐高症的挑战广州塔;被淹过的努力学习游泳;或在工作上订一个新目标,并尝试完成。这些都能让女方重新认识和发现你的优点,并再一次封你为偶像。而当她知道你做这些有一半原因是为了她,她一定会以极大的温柔来回报你的付出。

专家观察室

保卫爱情,失忆才是最佳答案

当新认识的朋友自作聪明地恭维我和伴侣“你们俩真配,很有夫妻相”的时候,我总会背脊发凉,一番惊悚。“夫妻相”是,由于两个人长期生活在一起,饮食起居、待人接物、喜怒哀乐、价值取向等嗜好和习惯,经长期的潜移默化而趋于一致,往往在外貌上很像。我惊悚的原因是,谁会对长得与自己相像的异性产生性趣呢?这种情节通常只会发生在《科幻世界》或恐怖片。

所以我常对朋友说,有人称赞你们两口子有夫妻相,别笑呵呵,要敲响爱情保卫战的警钟。女人是喜欢浪漫的奇特种类。对她们来说,浪漫不能当饭吃,却充当了核弹功能一样的精神食粮。能满足她们的浪漫需求,爱情之路就会一帆风顺。

先说点科学的。美国作家西珊娜和凯西米勒针对数百位女性做了一份“何谓浪漫”的问卷调查。以下是前六名的答案:

1 温柔地抚触。

2 做爱之后的拥抱。

3 把她当做生命中最特别的人。

4 当她需要协助时,你都在身旁。

5 深情相视。

6 分享你的想法及梦想。

此外,还有一些特质的得分也很高:

1 你知道什么会让她快乐。

2 你在做爱时很温柔。

3 你很用心听她说话。

4 当你们独处时,你很会讨她欢心。

5 没有特殊理由,你也送她花,写诗及情书给她。

不知道读者怎么想,我认为只要做好两点即可:

1 身体。我实在不愿意翻来覆去地讲男女皆好色,我们长着黑眼睛就是用来搜寻帅哥美女的。然而这是事实。两人N次袒露相对,早已弄清楚对方的每一处褶皱,每一处胎记。所以要有新鲜感,就需要积极地改变身体。男的练健身、女的练瑜伽,是最保守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要走捷径,可以去弄一个爱的tatoo,更换常用的香水,使用塑形的器具。

2 内心。不管我们再怎么努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终究不会按我们的意志那样保持下去。好在身体衰老之时,内心的价值能够弥补。尤其需要提醒女士,当你们全身心沉浸在家务活,若干年后就会发现与丈夫渐行渐远。据报道,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设立淑女学院,开设“淑女课程”,只能说这所学校真正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女士们可以订购该学校的教程学习。至于男士,我始终觉得残酷的现实已经逼着男人去上进,他随着工作的变迁而保持学习的心即可。

做到这两点,我们就能打赢这场爱情保卫战吗?那又未必哟。8月5日是玛丽莲梦露逝世五十周年的日子。重温她的经典之作《七年之痒》,七年之痒,说白了就是审美疲劳,也是保卫爱情战。我们都会有点“痒”,于是都想去挠一下。电影里的男主人公心里痒,但最终抛弃梦露这男人梦中的女人,而去找他的老婆孩子去了。扪心自问,我以及99.9%的男人绝对不会做出这事——至少内心是这么想的,谁会不要女神呢?

电影《初恋50次》让我再一次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该电影的女主角因车祸患上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短期记忆丧失症。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她就会把前一天的事情全都忘光。男主角宿命般喜欢上了女主角,为此他上演了疯狂又令人感动的戏码——在每天太阳升起,每一个新的一天来临之时,让女主角再一次爱上他。对于女方来说,每一次的恋爱都是初恋,而对男方来说这永远不缺乏挑战性,他们不会产生任何的爱情保卫战。

或许,只有失忆才是最佳答案。

生态式艺术教育审美感受的融合性 篇3

关键词:生态式艺术教育,感情融合性,认知融合性,体验融合性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继灌输式艺术教育、园丁式艺术教育之后的一种新型艺术教育, 是以生态学的科学观念为价值取向“研究有机体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强调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研究与保护”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

生态式艺术教育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根据《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规定, 艺术课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 是一门综合的课程。艺术课程的综合性构成了审美感受的融合性, 艺术和审美是一种有情感介入的、整体式的思维模式, 艺术审美感受在生态式艺术教育中将多种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生态组合, 通过经典作品与学生之间、作品体现的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感情、认知和体验三方面的心理结构互补、互生、共生, 从而获得全面的审美感受,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进而升华为高尚的情操, 在“春风润物细无声”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感情的融合性

感情是人对客观与现实态度所产生的体验, 它虽然和认知一样, 都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但它们所反映的对象和方式却完全不同。认知是对客观存在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感情是对主客之间的某种功利关系的反映, 是生理心理对客观世界需要的反应。因此, 感情的唤起与生理机能和认知有关, 有明显的制约性。感情又具有两极性, 它可以促进, 或者干扰人的行为。

感情可以分为情绪、情感、情操。情绪是最基本的情感现象, 具有外部表现明显, 持续时间较短的特征, 情绪是行为的原动力, 通过唤醒, 促使主体行动, 并维持主体到达目的。

情感需要是较为高级的感情现象, 具有稳定性、内隐性的特点, 反映着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这是个体为着实现自我价值, 在不同阶段体现出来的需要。因此带有先天的性质,

情操是最高级感情, 着重在它的内容方面, 并且与社会的价值观念相结合。这是情感需要在社会教育和文化影响下后天形成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

感情的表现和宣泄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目的, 而艺术又是最擅长表现感情, 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 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信息, 生态式艺术教育使学生通过艺术与自己情感生活连接并相互作用, 学习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 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

生态式艺术教育强调在课程设计方面, 注重通过特定的教学步骤, 引导和鼓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探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和各种不同文化的经典艺术, 并通过欣赏、描述、解释、分析、反思等活动, 领会其中所蕴含的“爱”、“欢乐”、“痛苦”、“悲伤”等典型的人物情感。只有通过对各种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情感意蕴的融合及整体把握, 才能真正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二、认知的融合性

教育发展到今天, 认知心理学的观念对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当今的认知心理学特别强调知识与各种不同思维水平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艺术教育中, 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认知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三个不同的水平:感觉、知觉和思维;这些不同的阶段中, 又有三种不同性质的认识: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因此复杂的认识过程形成了一副纵横交错的图表。

在感觉阶段中, 外界的信息通过感官被主体接受, 这时得到的是生动、具体的印象, 但也是事物个别的、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 谓之感性意象。

感觉在神经系统和大脑中的生理活动中作名词解释时, (意指人和动物通过感官获取事物基本属性 (或部分属性) 信息的一种能力时) , 它又为人类的知觉和其他更进一步复杂化的认识活动提供了基础。如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课例《爱的表达》, 主要是以人文主题与知识技法相融合, 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 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蓝色天空等——视觉;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爱的音乐——听觉;引导学生触摸大山、河流——触觉等来体验爱、感受爱, 从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人、热爱大自然。

视觉和听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所以认知心理学认为, 对于审美活动, 这两种感觉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由于视、听觉对象——色彩、图形以及音响, 可以作为符号表达信息, 因此它们还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我们知道, 绘画是通过视觉感知的, 雕塑是通过触觉感知的, 音乐是通过听觉感知的, 舞蹈是通过身体的动感来感知的。一种事物往往以几种感觉去接受, 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时, 便出现了“联觉现象”。生态式艺术教育的作用, 就是通过这种“联觉现象”或称之为“联通作用”, 将每个人潜在的联觉能力唤醒并发展。

在音乐艺术诸多表现元素中, 被提及联觉 (听——视联觉) 最多的是有关色彩的表现元素。色彩感极佳的作曲家梅西安, 因长期在教堂弹管风琴, 阳光照在五彩缤纷的镶嵌玻璃窗下, 使他竟然有了听音辨色的特异功能。热衷于音色联觉的作曲家为数不少。1911年斯克里亚宾演出了他的第五交响乐《普罗米修斯》, 在总谱上指定用一个色光钢琴, 每个音高发出一个色光, 投射在白色服装的合唱队员身上。1913年波尔纳德写了一本色彩音乐作曲法, 和与视觉有关的《线条与音响练习》。1922年, 布里斯写了《色彩交响乐》, 第一乐章, 紫;第二乐章, 红;第三乐章, 蓝;第四乐章, 绿。乐器音色也常常被人们以色彩形容。如双簧管是绿色的, 长笛是银色或蓝色, 小号是金黄色的, 单簧管是玫瑰色的等等。

联觉在审美活动中大大扩展了心理空间, 增强了审美感受和艺术感染力。

三、体验的融合性

在艺术教育中, 教师引导学生以一种感性的、整体的方式, 与自然景色和作品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 共同创造一种感受美和体验美的情境, 以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和统一。

在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情感表现, 教师通过表象情感如:愤怒、激动、安静、欢快等, 让学生自创、自编或自选符合某个情感的故事情节, 并通过自身的表演来亲身体验。

生态式艺术教育认为学生创造潜力只有在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中和师生互动中, 才是持续不断的和无穷无尽的。生态式艺术教育正是这样一种师生对话和互动的过程, 它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 在富有个性和开放的艺术课堂中, 学生们尽情体验艺术内涵、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以展示自己的才艺。

生态式艺术教育就是一种充分体现生态智慧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艺术教育。这种艺术教育首先要打破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隔离状态, 建立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艺术活动中, 教师、学生积极参与, 且形成多学科、多要素、多种类型的人之间的生态关系。

参考文献

[1].尹爱青主编.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 人民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9.

[2].郭声健等著.音乐教育新概念,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12

审美式课堂 篇4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古今中外学者对艺术教育意义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 古希腊时的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中国的孔子在其教学体系中将“乐”设置为一门重要内容;民国时的蔡元培提出“美育”的原则。他们在所制定的学科体系中将艺术课程纳入其中并予以重视。当人类社会进入到20世纪后, 如何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研究成果, 更科学、有效实施艺术教育,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思考。

起源于生态学概念的“文化生态学”是在1955年, 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的。文化生态学倡导建立专门学科, 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这一观点提出后, 文化生态学被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所重视, 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我们将借鉴文化生态理论研究成果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艺术教育评价机制, 扩展艺术教育评价标准, 尝试将新型的艺术教育理论运用于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与提高中, 从而为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为达到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以生态学的科学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即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影视等各种艺术学科为载体的综合艺术教育;改变单一、枯燥模式强调多种联系即生态式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情感, 艺术与文化, 艺术与科学的多种教育关系;提倡跨学科、跨专业, 追求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等学科之间的多种教育相互支持的现代艺术教育理论模式。

通过对文化生态学这一概念进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 在以往灌输式、园丁式教育模式背景下, 这一生态式“综合”的趋势将成为全新的艺术教育模式, 它将使人们的艺术教育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改变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由过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过程转向研究人的感性生成、理解和反思过程;把对有限性的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转向对生命价值意义的理解;将孤立的单科教学转向探讨艺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分析不同艺术的共同美学价值, 期待各种相关艺术内容的交融, 以此来发展学生的综合感官作用;改变以往对有限的学校教学资源运用的状况, 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并把这些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这样形成的艺术课程与以往单一的、生硬的艺术课程相比将是一个全新的、丰富的、奇妙的艺术世界。在这样一种理想教育模式下, 学生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创造力都会在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并被激发。

笔者通过对我校近几年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内容安排等分析情况发现教学管理部门设置的目标和初衷是明确的:丰富同学的知识视野, 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这里, 作为课堂专业教学的延伸, 公共选修课起着重要补充作用。以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全校所开设公选课为例, 课程覆盖面广、内容丰富, 其中艺术类课程涉及音乐、美术、电影、电视、文学、民间艺术、摄影等方面内容, 占所开课比例的14%;参与学生数是2339人, 约占全体选修课程人数比例的35%, 而且普遍呈现出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 这与生态式艺术教育观点不谋而合, 当然在教学模式上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除了强调教育内容、模式上的特点, 生态式艺术教育理论还强调一种受众者与多种因素间的有机联系。它强调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种教育互动, 形成一种互生互补和相互支持的有机的生态式艺术教育组合。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感觉、人文素养和创造力, 使学生终身受益,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高级智慧。

传统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过多集中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 而评判艺术教育的成功与否大多是看能培养出多少音乐家、多少画家为标准。而事实上更多情况下, 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可能更多的是艺术的“匠人”, 离艺术教育真正的目标相去甚远。与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想相比, “生态式综合”趋势使人们的艺术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第一, 改变过去艺术教育目标设定以仅仅重视艺术技能的传授为标准而转向关注人的整体生命存在的特点;第二, 通过多种途径扩展艺术知识传递的作用, 改变过去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过程而转向研究人的感性生成、理解和反思过程, 从单纯的接受者变成有机的、智慧的参与者;第三, 从知识的广度上看, 改变对有限性的知识把握目标转向对更广阔的无限性的对人生、人性的理解;第四,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由单纯的集体性教学转向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个人选择、个人参与和个人创造的模式教学;第五, 由孤立性的单科教学转向探讨艺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分析不同艺术的共同美学价值和意义, 研究如何使各种艺术相融, 以发展学生的通感能力, 使其听觉、视觉、动觉等多种感官发生综合作用;第六, 由单纯的学校艺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 (如家庭、艺术社团、美术馆、音乐厅、民俗艺术活动场所) , 并把这些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在这样一些艺术教育理念模式下而形成的艺术课程将会为学生展现出多彩的艺术世界, 由此激发出来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形象必将产生震撼学生心灵的力量, 并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学生的品德、人格和审美意识, 以及他们的感知、情感、想象、思维和创造力, 都会在这种新型艺术课程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滕守尧著.南京出版社, 2008年3月.

[2]《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周来祥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1月.

[3]《魔话: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董宾欣等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年1月.

[4]《谁的蝴蝶夫人》孙惠柱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9月.

[5]《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唐家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

[6]《艺术感觉与美育》拉尔夫.史密斯.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

[7]《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布朗科赞尼克.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

[8]《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伯尼斯.马丁.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

让审美走进语文课堂 篇5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文章的情感美

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作平台。将多媒体引进课堂, 运用其独有的图、文、声、情并茂的特点, 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 从而构建一个活泼开放的课堂, 可以使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丰富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你好!新年》一课时, 教师指导朗读课文, 学生想象画面。然后教师指导反馈:听着优美的朗读, 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哪些地方的景色, 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画面一:春天来了, 冰雪开始融化, 冰河深处, 水淙淙地流淌着……画面二:田野上, 燕子飞来飞去, 一会儿高飞, 一会儿滑翔, 一会儿落在金色的草垛上休息……画面三:祖国的南疆, 万物已经复苏, 到处绿意幽幽, 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出示以上三个画面的同时, 教师语言创设朗读情境。) 教学中这样形与声的组合, 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 让学生与文本共鸣, 奠定感情基调, 再引导学生说一说, 在说中进一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 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作者流露在其间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领略文章的意蕴美

教学应努力指导学生领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那种充满哲理意蕴的艺术境界, 让学生走进作品去领悟, 从而获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然而, 感悟美最好的办法就是直观的感受或是身临其境的体验。如在教学《迷人的九寨沟》时, 学生们前一晚收集了很多有关九寨沟的资料, 对九寨沟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天跟随教师一起领略九寨沟的迷人景色!教师播放九寨沟美丽的山山水水, 让学生随动态的声、像、形入境, 真切地感受到了自然赐予我们的美丽。合理地利用多媒体, 不仅缩小文字、图像的时空, 而且借助具体的形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这样, 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 化静为动, 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 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文字的感知, 并上升为自我情感的体验。

三、让学生“走出课堂”感悟自然的和谐美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课文, 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对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作了深刻细腻的描述。如:迷人的九寨沟、五月的青岛、牧场之国、音乐之乡、水都威尼斯……无不显现出大自然的迷人姿容。可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未能亲眼目睹所写的美景, 只能从课本文字的表述和插图中了解一二, 然而这些都不能直观地、动态地再现景物的自然美。因此, 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跨越时间和空间, 带领学生在课堂内任意浏览、欣赏各地自然风光, 真切感受, 直觉体验自然美。如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南海上的明珠》, 文章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海南岛的优美和富饶, 但是对于远离大海的内地孩子来说, 许多植物和水产都没有见过, 对那迷人的海滩和椰林秀丽的风光缺乏感受和体验, 学生在理解上就有一些困难。这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的图像, 把学生一下子带到生动的直观画面上来, 让学生陶醉在美妙的自然风光中, 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将学生陌生的可感性事物再现出来, 可以填补学生感性认识的空白。这样的教学, 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祖国的美好山河, 而且能引发学生审美情趣, 使学生在感受美、享受美的同时, 心灵得到净化, 情感得到陶冶。

四、让学生在文章中领悟人物形象的品格美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所塑造的优秀人物形象是人们学习的宝贵财富, 他们的思想品质、崇高精神对人们的思想起着净化作用, 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 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与可贵精神, 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渗透的首要内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 学生可以通过再现的英雄形象的先进事迹, 切身感受到他们顽强的意志, 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品格美。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军神》一课时, 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将刘伯承在右眼严重受伤的情况下还能从容镇定, 不需要打麻醉剂就进行手术, 而且在手术中一声不吭, 居然还在数刀数的感人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刘伯承顽强的意志, 感受到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赞叹和敬佩。学生这种真切的感受, 正是由于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 唤起了他们潜在的审美情感, 他们被人物伟大的英雄形象所震撼。教学中利用这种教学方法, 很自然地就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发展, 感受到了人物形象的品格美。

让审美进入地理教学课堂 篇6

一、通过诗词吸引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众所周知, 大家都佩服才华横溢者, 教师如果有广博的知识, 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从而喜欢这个教师教授的学科, 中学生风华正茂, 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旺盛的求知欲, 如果教师学富五车, 在课堂上旁征博引, 激发大家群情踊跃, 必然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对教师怀有一种崇敬之情, 达到良好的就学效果。

比如,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句诗说明了一种地理状况和天气的变化;“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形象地反映了垂直地带性、气温和海拔带来的变化;“明月林间照, 清泉石上流”, 激发人们保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良习;“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阐述生态系统的循环。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为什么有各种不同情况?因为淮河-秦岭一线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大, 足能供给橘之生长所需, 温度适宜, 适合橘之生长;而这一线以北, 降水不丰, 气候干旱, 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柑桔不能很好地生存, 味道也不甘美。教师对于这些诗, 要能信手拈来, 引发学生的情趣, 让课堂气氛活跃。

二、通过歌曲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热情

青少年都比较喜欢歌舞, 教师可以联系歌曲教学。比如, 学习青藏高原时可播放《大青藏》《我的青藏高原》《青藏圆梦人》《美梦成真》, 当然, 最受学生欢迎的《青藏高原》, 有李娜唱的, 还有韩红唱的, 我带头高歌一曲, 尤其是唱最后的高音之时, 我把它演绎得响彻云霄、余音绕梁, 学生们佩服之极, 整个课堂歌声高亢, 掀起了学习地理的高潮。学习云贵高原时可播放《芦笙恋歌》, 至于学习到台湾时, 《阿里山的姑娘》当仁不让。这样教学, 学生对地理的热情有增无减, 经过一段时间, 学生的成绩普遍得到了提高。

三、引用故事寓教于乐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课堂中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 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习“季风气候”的时候, 我以三国演义里的一段话开始:“当时是隆冬季节, 冬季风呼啸, 曹营在江北, 东吴在江南, 若用火攻必然引火烧身, 为此, 周瑜忧心忡忡, 无计可施。正在紧要关头, 诸葛亮因为此前在隆中的时候, 认真学过地理知识, 准确地预测当地冬至前后短时间内会出现刮东南风的天气, 结果助东吴火攻曹营成功, 大获全胜。同学们, 地理知识多么重要啊!你们想好好学吗?”“想!”学生异口同声。这样, 学生乐听乐学, 寓教于乐。

四、利用身边的地理资源学地理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 身边的地理资源都十分丰富,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把学生带到大自然或网络中去, 让学生通过调查或搜索把课本上的知识和身边的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习的内容就不再单调狭隘, 学习的过程也不再缺乏联系和延伸, 缺少合作与探究, 没有体验和感受的了。因此, 地理教师要真正把自己教学引领者的身份利用起来, 做课程的开发者。

让审美教育走进语文课堂中 篇7

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陶冶情感, 具有高尚的情操。那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呢?

一、研读教材, 发掘“美”

要使学生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 由“知学”进入“乐学”的“欲罢不能”之境, 教师需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 处理教学内容, 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因此, 在备课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为教材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所感动, 悠然心会。然后, 对教材中蕴含的各种美的因素细心品味, 蕴涵体察, 反复推敲, 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 将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化到教案中, 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 去分享这种美。教师善于发掘这些审美教育的因素, 就会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受到感染和熏陶, 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比如《西湖》通过文字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意境。让学生张开艺术的翅膀, 运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去表现, 那么它就不再是一篇美文, 而是一幅秀丽的风景画, 一曲悦耳的轻音乐, 一首轻盈的抒情诗。又如《九寨沟》, 诗情画意, 人间仙境;《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似云似雾;还有童话、寓言, 等等, 无不包含着丰富的艺术、人文因素。如果我们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段, 把它们变成赏心悦目的图画, 或委婉或激昂的音乐……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 将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 吸引学生入情入景。学生不仅仅能得到欣赏的机会, 获得审美的享受, 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 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加以描绘的, 扩大教学容量, 对于感知理解课文, 丰富想象, 培养创造性思维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助于发展智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置身情境, 体会“美”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 这些文章有许多可探寻的意境。但由于学生感性经验不足, 知识水平有限, 往往难以直接入境。因此, 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手段, 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 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 从而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内涵。如苏教版第二册第5课《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 一年级学生大都没有去过草原, 课前老师可以给孩子们播放腾格尔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教他们学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悠扬、高亢的歌曲一定会引起他们对草原的神往, 歌虽止, 情已动。此时, 老师轻轻讲述:同学们, 你们见过大草原吗?那里的风光特别美, 那里的人民很勤劳, 让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片, 走入神奇的大草原吧。老师让学生看图听配乐朗读。这样, 学生听完朗读, “草原早晨”的美便在学生心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又如在教《燕子》时, 老师可用剪贴的方法, 以湖面为背景, 把柳树、稻田、燕子、线杆等在讲解中贴到黑板上, 组成一幅壮美的春景图。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就不再有压力, 审美情趣成为求知的动力, 使得艺术思维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想象意境, 体验“美”

刘勰说:“寂然凝思, 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强调的正是想象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审美想象是审美构思过程得以展开的主要心理功能, 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 审美想象是一种既立足现实, 又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的逻辑, 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 或化抽象为具体, 化实物为虚幻, 化静止为动态, 化无声为有声, 塑造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 更集中、更理想地反映现实生活。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 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 凭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 根据事物的发展, 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推理想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中, 狼凶狠狡猾, 而羊弱小善良, 在课文结束时, 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给读者, 狼向小羊身上扑去, 那么小羊到底是被吃掉了呢?还是获救了?在这里让学生展开想象, 有的说:“狼一下子扑了空, 撞死了。”有的说:“正在这时候, 猎人赶来救了羊。”……无一不体现了孩子们对善良的倾情和对恶的深恶痛绝, 也体现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孩子们善的一面, 这样利用生活中的积累、贮存, 并加入了丰富的想象, 使美的感受不断加深。

教师要注重美学分析, 使意境开拓, 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 使他们所引起的思想感情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同, 作品中的人物、情景符合学生的审美理想、趣味。从而使心境做到物我交融、物我一致, 产生共鸣, 让意境开拓学生, 陶冶美的情趣, 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中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 诗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 学生就根据老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蝶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散发着香气, 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 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 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品味词句, 理解“美”

教学时, 我们可通过课文优美语言的本身, 抓住重点词句, 启发学生揣摩, 品味语言美;通过优美的文辞, 让学生审视高远素雅的画面, 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的热爱, 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壮美而喜悦的感情。

如教《九寨沟》时, 为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 我先让学生画一画句子, 找一找词语, 体会这些词句是写九寨沟什么美;再让学生把写同一类美的词语串联起来, 如写景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等) 、写物 (异兽珍禽、憨态可掬、若无其事等) 、写色彩 (银光闪闪、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等) 。这样学生马上知道了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然后, 让学生多读读, 体会到读这些词时有节奏, 有起伏,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用词的美, 具有韵味。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望洞庭》中描绘了秋夜洞庭湖上的幽美景色, 用白银盘比喻皓月, 用青螺比喻君山, 不但贴切传神, 而且创造了一个清新、幽美、静逸的境界。类似的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还有许多, 如柳宗元的《江雪》, 张继的《枫桥夜泊》, 等等, 我们都可以通过教学, 引导学生去阅读、去品尝、去体会, 去理解祖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美。

五、吟诵朗读, 抒发“美”

吟诵朗读是提高文学审美感受力的传统方法。古代文人也十分重视吟诵朗读。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 先须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口;继而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清代学者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 必要放声疾读, 又缓读, 只久之自悟, 若但能默看, 即终身作外行也。”“熟读”、“疾读”、“缓读”之说都强调了吟诵朗读的重要性。而叶圣陶先生则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其实就是通过音声节奏之美的感觉, 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 即神相通, 气相通, 心相印, 情相融的审美境界。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 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 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 富有节奏的朗读, 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如我在指导朗读《荷花》中的一段话:白荷花/在这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第一句话总起句, 句首的“白荷花”起提示作用, 指导读重音, 二至四句起始“有的”读时稍加停顿;第二句描述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 语调轻松, 语音稍低;第三句写有的花瓣全都开了, “全都”读重音, 语调稍高, 语速稍快, 展现荷花怒放的气势;最后一句语音稍低, 稍重, 好似花骨朵积蓄力量, 就要竞相开放。通过这样的美读, 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 体味白荷花的美姿。

六、鉴赏人格, 塑造“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是为提高人文素养打基础的, 也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材的内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 美好的人, 美好的心灵, 美好的品质, 美好的意境……要引导学生体会真善美, 识别伪恶丑, 自觉丰满人格力量, 增强道德修养。

教师要把塑造学生真善美三种人格作为奋斗目标。依据教材内容,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去完善学生美好的人格。如《朱德的扁担》、《孔繁森》、《徐悲鸿励志学画》等文章里的鲜明的人物形象, 如朱德、孔繁森、徐悲鸿……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革命领袖以身作则, 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国家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名人们从小立志爱国, 矢志刻苦学习, 长大为国争光的精神……这些都是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 会深刻在他们的脑子里, 这时候的教育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也正是理想教育、奉献教育、爱国教育的大好时机。

七、课外阅读, 欣赏“美”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开阔学生的审美领域,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通过各种渠道适当增加学生阅读量。同时, 教师还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指导他们选择读物,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审美知识, 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读书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 交流读书心得, 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优化, 能够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 使学生的个性更加全面地发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审美能够使人从低级意识中解脱出来, 培养高尚的精神, 使人的心灵得到超越和升华。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 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 语文教师应是美的使者, 语文教师只有全面加强美学修养, 奠定扎实的美学基础知识, 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 形成较强的审美能力, 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 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 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

摘要: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就是凭借教材, 通过识字、阅读、作文和课外语文活动, 使儿童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 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审美教育的途径主要有:钻研教材发掘美、导入情境体会美、想象意境体验美、品词品句理解美、诵读课文抒发美、鉴赏人格塑造美、课外阅读欣赏美。

关键词:语文课堂,审美教育,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陆嘉明.语文审美教育.香港新世纪出版社.

[3]周一贯主编.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精品录.杭州大学出版社.

创设美的课堂,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篇8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感受课文的灵敏性。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就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感受美, 要感受美就必须去发现美, 那就必须具有感受美的灵敏性。《新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古人也说过“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是以审美感受为基础, 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 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包含的神韵美。让学生与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 把作者的情感通过声音传达出来。例如, 《荷塘月色》中, 作者描述了一幅幅清幽美妙的图画:荷塘、荷叶、荷花、月色、荷香……这些平日里稀疏平常的事物, 在作者笔下都如此娇艳动人。原因是这些与作者当时隐隐的悲愤和彷徨、深沉的孤独与苦闷交融。只有领会了作者的心境, 才谈得上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把握, 才有可能结合读者的体味进行第二次创造, 感受文章的神韵美。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朗读——有表情的朗读。而这样的朗读, 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听者, 都应该是一种美的享受。

有表情朗读课文, 把握审美通感。审美通感是一种在审美感受的诱发下, 萌发出新的审美感受。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听潮》中,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 轻轻地, 像微风指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作者把用作听觉上的海浪声移植到视觉和触觉上, 海浪的声调令人惬意, 海浪的音色令人心甜。海浪的音质那么动听, 海浪的音量轻柔, 这落潮音响多么温柔, 多么甜蜜, 多么动听, 多么和谐。这简直就是一阙优美的令人心旷神怡的轻音乐, 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这种审美通感的把握, 不是教师的简单讲解就能领悟得了的, 它要求学生必须用心, 通过朗读, 用发现美的眼睛, 用思索的每一根神经去体味, 去欣赏。

这样朗读, 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 再现在学生面前, 唤起学生的想象, 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 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

二、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

情包蕴在文章中, 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课堂教学时, 模拟现场或者创设情境, 学生通过感官, 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 再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 精彩的画面以及电教设备等的运用, 创设一种审美情景, 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要旨的欲望。例如, 学习《蒹葭》一课时, 课前反复播放歌曲《在水一方》, 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 初步感受到主人公如痴如醉, 脉脉难言, 求索追寻意中人而不得的情境。于是, 学生急切地想知道原歌词的出处, 在这种情况下把课文展示给学生, 学生们也读得如醉如痴, 教师再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文中那种天长水阔秋景无限, 烟波浩渺的景象和诗人如梦如幻神情恍惚的情愫。这种景致和情愫浑然一体, 诗人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的心情与深秋一派的景象浑然一体。此情此景细细品来, 只觉情调凄婉, 境界深邃, 意象无穷。又如, 《黄河颂》播放多媒体资料:黄河俯瞰图, 感知九曲黄河的源远流长, 播放壶口瀑布的实景片, 真切感受浩瀚壮阔的黄河, 奔腾澎湃咆哮万里的伟大气魄, 这样就把学生带入课文中所描绘的优美情境中来,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诗歌, 学生也必然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课堂也必然充满美的旋律。

三、启发想象, 再现情境, 通过描述美表述美, 培养审美意识, 进行审美创造

在教学中, 根据具体内容, 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也是激发审美情趣的一种有效方式的切入点。如教学《君子于役》时, 叫学生利用课下时间, 根据文中刻画的日常生活细节提供的空间, 通过想象, 置身其中, 用手中的笔把它变成画面, 并进行展示, 然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把画面的构思和内容表述出来。学生在这样的审美活动中, 再去阅读, 从而融入诗中思妇倚门怀人那柔肠寸断悲伤凄婉的艺术氛围, 最终理解诗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和所蕴含的情思。这样, 学生在文、情、理的交融中, 接受知识, 发展语言, 从而升华美的情感, 培养美的想象, 激发美的发现。又如,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仅用84个字, 就表达了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其中包含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而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作者仅用18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 洒落庭中, 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 更妙的是, “水”中还有水草漂浮, 游荡, 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 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 新颖, 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这样, 学生通过想象,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 进行了审美再创造, 同时也得到了审美享受。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能根据具体内容, 切实做到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 教学设计的情境美, 教师的语言美, 教态美, 师生情感融合、共鸣美, 那么, 就能创造一个充满美的旋律的课堂, 体现语文教学的审美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摘要: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就要求教师以教材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 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审美意识, 从而完成审美创造, 形成审美能力。审美意识是解读课文的重要手段, 它比任何记忆性知识更难以掌握。因为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运用, 涉及语感审美能力的认知及运用, 是中学生高屋建瓴地真正进入审美主体的必经之路。审美意识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益发显得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教学实践, 我觉得创设充满美的旋律的语文课堂, 是一个重要途径。

上一篇:太阳眼镜的选择和使用下一篇:改革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