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与就业

2024-05-07

培养与就业(精选十篇)

培养与就业 篇1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2000多家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 大部分的用人单位都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并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在用人单位看来, 他们对于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主要包括了专业基础知识、道德修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工作的态度、责任心、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还有毕业学校的名气等等。

然后当前大学生在这些方面都是有欠缺的地方, 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不专业, 当大学生到企业时, 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上, 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虽然专业基础知识是企业最重视或者是第二考虑的因素, 而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也是企业非常重视的大学生的就业素质[1]。另外, 通过调查显示, 毕业生就业之后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是企业非常看重的一方面, 现在的工作都是讲究团队精神, 只有团队一起进步, 才能真正的发展企业。

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要求

通过调查数据,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大学生形成就业困难的原因就是因为毕业生的就业基本素质差。一直以来, 社会对于基本素质的定义是片面的理解, 特别是大学生本身来说, 他们基本上认为基本素质也就是动手能力。从调研中, 我们了解到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 工作态度, 责任心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这些问题也正是难以走向市场的重要问题。第二, 中层阶段基本素质基本上是用人单位录用的一个基本点, 毕业生的基础专业知识等可以从大学生的简历上看出来, 只要通过建立的筛选之后就可以算是达到了中层阶级的阶段。中层素质也就构成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一个联系, 只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关系, 基本上顺利就业了。第三, 大学生的精英素质阶段[2]。也是学生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虽然基本素质和中层素质可以使得学生顺利的毕业, 精英素质才能使学生走向更美好的发展, 达到持续发展的阶段, 主要表现在交际能力方面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的强势。

由此可见,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素质要求是逐渐递增的, 因此在各色各样的招聘会上, 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情理当中的。基本上企业都想要得到精英素质的毕业生, 但是他们也是一步一步考虑的, 首先是基本素质, 然后是中层素质, 最后是精英素质, 通过这一步步的途径, 用人单位才能全面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 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素质的高低以及就业能力的情况, 因此, 对于高校来说, 大大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是必须的。在调查中, 用人单位也为高校提出了具体的几个方面的建议:

1. 重视大学生的基础课程培养, 提高学生基础专业素质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 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毕业生的基础专业知识, 也就是说, 只有毕业生具备了专业的基础知识技能, 才能被用人单位看上。但是现在的大学生教育中,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这就需要学校很好的督促老师以及学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因为没有那个单位会去录用一个基本专业知识都没有的毕业生, 只有学校统一考虑, 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 才能让学生的知识更加的扎实以及更加的牢固。

2. 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的个性, 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基础知识是学生毕业的基础, 也是用人单位首先考虑的因素, 但是这只是最基本的, 用人单位考虑的因素还包括了其他基本就业素质。另外还有其他的能力也就是学生的独特创新和自身优势的特点, 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专长和特长, 发掘出自身的优势和自身的特点, 多多的参加学校的社团和活动, 积极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3]。

3. 学校实施学生生涯规划的课程, 增强学生就业的意识

从调查中, 我们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培养并不是在毕业那一刻形成的, 主要是通过平时的积累形成的, 因此, 大学生的就业也是需要提前规划的, 高校在大学期间就应该积极的开展一些就业讲座,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以便学生在学生的阶段时期就很好的为未来的就业做好规划, 并提前进行积累等, 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能够自觉地进行生涯规划的建立, 最终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而做好相应的准备。

总之, 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结果已经出现了, 而影响其就业困难的因素也是见仁见智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法, 但是基本的就业素质要求还是要学生能够走向市场。只有毕业生具备了基本素质才能进去市场, 另外对于中层素质和精英素质的要求是学生更上一层楼的体现。

摘要:随着高校不断地扩招,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很乐观, 普遍存在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员, 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出现这样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对市场的研究, 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与市场的需求并不协调。学生的基本素质是学生进入市场的必要条件, 中等阶级的素质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最主要的因素, 只有培养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才能让学生走向社会, 适应社会, 找到理想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素质,就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 2008.

[2]钟一彪.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分析.中国社会学网, 2009.

就业前职业素养、培养与提升计划 篇2

第一节知识经济时代对从业人员素养的要求

一、职业素养的涵义

职业素养,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才能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激烈、人际交往频繁、工作压力大等特点的要求。以下几种素质是对人的职业素质的一般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2、事业心和责任感,事业心是指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3、职业道德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职业中,任何一个具体职业都有本行业的规范,这些规范的形成是人们对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

4、专业基础。

5、学习能力。

6、人际交往能力,就是与人相处的能力。

7、吃苦精神,用人单位认为近年来所招大学生最缺乏的素质是实干精神,占50%以上。

8、创新精神,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

9、身心素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没有健康的体魄很难适应。

10、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它是指自我意识的健全,情绪控制的适度,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3、工程类专业

工程类专业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政治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

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政治素养要体现在具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献身的精神。知识素养由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构成。

专业知识包括基础科学、工程科学知识、综合知识包括人文、经济、法律、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素养由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组成。工作能力主要指除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也称为适应能力,其包括有社会适应力、交流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专业能力方面,主要包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全局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⑴知识素养要求

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要求:工程类工作人员要求能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服务,能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能高效高质地 1

生产服务。

具有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和工程科学知识。基础科学是工程的支撑点,工程科学是工程的知识库,任何工程问题都是以科学技术知识为基础的。同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所需要的分析、综合、思维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积累。

具有广博的知识。现代工程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往往涉及到社会将领域。工程类专业学生不仅要懂得科学、技术与工程,还必须懂得有关经济、管理、法律、人文和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⑵素养要求

专业能力素养要求。主要指吸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把握全局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

工作能力素养要求,主要指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并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工作等方面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职业素养的培养

为了使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更好地衔接,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该以职业发展为目标制订合理的专业学习计划,注重能力的自我培养和身心素养的提升。

1、制订合理的专业学习计划

专业学习计划的内容。通常个人的专业学习计划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明确的专业学习目标。也就是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达到预期的结果,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达到的水平,在专业能力方面和实际应用方面达到的目标。

进程表。即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安排表,包括二个层次.一是总体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安排表,即大学四年如何安排专业学习进程:一般地,大学专业学习进程指导原则是第一年打基础,即学习从事多种职业能力通用的课程和继续学习必需的课程。二是学期进程表,把一个学期的全部时间分成三个部分:学习时间、复习时间、考试时间。分别在三个时间段内制订不同的学习进程表。三是课程进度表,是学生在每门课程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体现。

完成计划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指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科性质、学校能够提供的支持服务、学生能够保证的学习时间等,还要遵循学习心理活动特点和学习规律以及个人的生理规律等。

2、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习计划要求

⑴全面合理。计划中除了有专业学习时间外,还应有学习其他知识的时间和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休息、娱乐、睡眠的时间。

⑵长时间短安排。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干些什么,应当有个大致计划。比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应当有个长计划。

⑶重点突出。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的内容是无限的,所以必须要有重点,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⑷脚踏实地。一是知识能力的实际,每个阶段,在计划中要接受消化多少知识?要培养哪些能力?二是指常规学习时间与自由学习时间各有多少?三是“债务”实际,对自己在学习上的“欠债”情况心中有数。四是教学进度的实际,掌握教师教学进度,就可以妥善安排时间,不至于使自己的计划受到“冲击”。

⑸适时调整。每一个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的内容应包括:计划中规定的任务是否完成,是否按计划去做了,学习效果如何,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检查后,再修订专业学习计划,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⑹一定的灵活性。计划变成现实,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所以计划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使计划有一定机动性、灵活性。

3、能力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在大学应基本上具备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应注重能力的自我培养。大学生自我培养能力的途径主要有:

⑴积累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勤奋是成功的钥匙。离开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而知识的积累要靠勤奋的学习来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掌握已学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⑵勤于实践

善于学习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实践是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检验学生是否学到知识的标准。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主动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又要勇于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既要认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又要热心各种公益活动,既要积极参与校内外相结合的科学研究、科技协作、科技服务活动,参加以校内建设或社会生产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劳动,又要热忱参加教育实习活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学习班、讲学班,担任家庭教师等。

⑶发展兴趣

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事物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对能给个体带来愉快或益处的活动结果发生的兴趣,人的意志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应该重点培养对学习的间接兴趣,以提高自身能力为目标鼓

励自己学习。

⑷超越自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注意发展自己的优势能力,但任何优势能力是不够的,大学生必须对已经具备的能力有所拓展,不管其发展程度如何,这是他们今后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

4、身心素质培养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合称为身心素质。身心素质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大影响,不断提升身心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有:

⑴科学用脑,①勤于用脑。大脑用得越勤快,脑功能越发达。讲究最佳用脑时间。研究发现,人的最佳用脑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就一天而言,有早晨学习效率最高的百灵鸟型,有黑夜学习效率最高的猫头鹰型,也有最佳学习时间不明显的混合型。

②劳逸结合。从事脑力劳动的时候,大脑皮层兴奋区的代谢过程就逐步加强,血流量和耗氧量也增加,从而使脑的工作能力逐步提高。如果长时间用大脑,消耗的过程逐步越过恢复过程,就会产生疲劳。疲劳如果持续下去,不仅会使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

③多种活动交替进行。人的脑细胞有专门的分工,各司其职。经常轮换脑细胞的兴奋与抑制,可以减轻疲劳,提高效率。

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节奏性是人脑的基本规律之一,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有节奏地交替进行,大脑才能发挥较大效能。要使大脑兴奋与抑制有节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⑵正确认识并悦纳自己

良好的自我意识要求做到自知、自爱,其具体内涵是自尊、自信、自强、自制。自信、自强的人对自己的动机、目的行明确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能做出比较客观的估价。

⑶自觉控制和调节情绪

疾病都与情绪有关,长期的思虑忧郁,过度的气愤、苫闷,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大学生希望有健康的身心,就必须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效地驾驭自己的情绪活动,自觉地控制和调节情绪。

⑷提高克服挫折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索与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方法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18-02

【Abstract】The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is the total of various ability of acquiring various knowledge through studying at school and satisfying working demand in the market. Aiming at current work situation and the shortag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orking ability, this essay sets out from three levels in the high school, teacher and student, and inquires into the method and measure of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orking ability. By bringing into play the function of different employment subject, it can promote university students’ working ability, alleviate current employment difficulty, and promote harmon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society.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Training Methods Measures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高校专业的综合化开展,毕业生人数、种类均呈上升趋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不少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怪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究其原因,除社会提供工作岗位的数量与结构不能满足就业的供给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则是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所获得的各项知识技能及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基本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源,即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应用于社会生产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是社会资源,即大学生参与社会互动时包括人际关系、组织领导素质等在内的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1]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其能否成功就业、顺利择业的能力。大学生是否具备就业能力是其能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及用人单位需求的关键所在,所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高质量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如何进行培养、培养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效果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

以“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为主要特征的“就业鸿沟”现象,反映了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当前社会和市场需要的脱节,进而更揭示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2]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大学生自身学业不精

就业能力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与应用,部分学生经历了高考的煎熬,进入大学后过度放松自己,没有很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导致理论知识少、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2.缺乏主动性,沟通、交流、合作和应变能力欠缺。

受传统教育和择业观念的影响,多为独生子女的当代大学生往往家长包办多,主动意识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缺少宽容、谦让、合作的品质。另外,长期处在学校安逸的环境中,面对的人群单一,遇事不多,社交能力得不到很好地锻炼,造成了多数大学生语言表达技巧、应变能力缺失,造成“等、靠、要”的消极就业不良状况。

3.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基于自身综合发展要求和经济效益,盲目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在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均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学生知识面狭窄,结构不合理,与行业市场需求不一致,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4.就业指导教育不到位,导致学生职业竞争力较弱、职业适应性差。

高校往往把就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政策、信息的发布,忽视学生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的指导,培养的針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①就业心理不健康,期望值偏高,只关注未来职业中的薪金、待遇、环境、区域、地位等,就业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不愿去艰苦岗位,不愿去基层、中小(乡镇)企业,更不愿去不发达的西部、苏北等地区。调查显示,现在就业市场不是没有岗位,而是大学生不屑去做位卑、薪低的职业。②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到位,对自己将来在社会的职业定位很模糊,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情况、社会地位、就业范围不太清楚,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缺乏足够的了解,在选择工作岗位时,无所适从,存在盲目和从众性。③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在就业面试、笔试、筛选等过程中易遭受打击,产生“就业灰色心理”。主要表现在:应聘失败后便盲目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对前途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担心畏缩,以致精神不振,意志消沉,不敢竞争,从而错失许多就业良机;在面试过程中逃避,缺乏自信,面临新环境、新工作、新同事时,人际交往能力差,有一定的就业恐惧心理。[3]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法与措施

企业不是培训机构更不是福利机构,他们希望更快的岗位适应能力、更高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更低的成本投入。

1.学校层面

第一,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大学教育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奠基阶段,高校应结合已有的学科专业,对社会需求的人才市场现状和预期作深入调研和正确的预测,根据市场需求重新整合专业,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根据专业社会需求和就业情况调整招生计划,发展和提高优势专业,缩减和优化劣势专业,实行按需招生、按需培养。以经济发展和创新为龙头,高校应重点发展应用型、创新型学科,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增强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应摒弃一贯的枯燥乏味、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差等现象,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采取新颖的课题模式,抓住与学生有关的特征开展,做到生动有趣,渗透力大、实用性强,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真正指导学生的发展。

除了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外还应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思想教育。如进行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班级教育、学风考风教育、生活教育等,旨在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学习、生活及工作态度和素养。

第三,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体系应贯穿大学全程建立分年级、分阶段、有側重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从大一入学开始引导学生逐步对自己的未来做科学、合理的规划,辅导提高学生就业时遇到不同状况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择业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创业教育,使其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

第四,创建各种提高就业能力的平台。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其中高校社团、志愿服务等是大学生锻炼自我的有效平台。①大学生在组织及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既学会了做人、做事,又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锻炼了组织、策划能力,又提高了沟通、表达水平;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又提升了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如果能够重视社团的发展,聘请相应学科教师、成功企业家、就业指导专家等作为社团的顾问,可以增强高校社团组织的综合实力,也可引导社团的良性发展。②志愿服务作为无偿的公益事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自觉地形成吃苦耐劳、不计得失、服务社会、自我约束、多做奉献的就业观;同时志愿服务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具有平和的心态。[4]

2.教师层面

第一,就业指导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领路人。首先,高校就业指导机构需要组建一支专业化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配备整齐的人才队伍,包括专职的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师等。就业指导的从业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和指导,具备就业指导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应付学生具体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专业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计划者、实践者和建设者,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社会化、交叉化、工程化改革以后,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教师队伍必须向结构合理、专业综合化发展。不仅要求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更要有丰富的工程设计和实践经验,要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必然要求任课教师要随着行业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不断进步加强自身学习,巩固理论知识,加强实践和工程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把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同时传授给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课程教学开展的好,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必然掌握的好,其就业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3.学生层面

第一,认真学习,打好就业基础。利用大学四年学好学透培养目标要求的各科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但不拘泥于课堂,开阔眼界,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等级考试、学科竞赛,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和荣誉证书,提升职业技能和竞争能力。

第二,积极参与,锻炼就业综合素质。积极参与班级、院校乃至学校的各项活动,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锻炼交流沟通和应变能力,为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加分。

第三,端正态度,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大学生能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正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做到不眼高手低、不好高骛远,调整好心态,迎接每一项挑战,为能就业、就好业做充分的准备。

综上,从不同层面出发,发挥不同就业主体的作用,以达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学校竞争力的体现,是解决当前就业困难的根本所在,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宋玉彬.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措施和方法的研究[J].经济师,2012(1):130~131

2 沈金峰.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11):145~146

3 贺芳.基于职业适应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25~26

专业硕士就业质量与培养评价 篇4

全日制专业硕士, 在诞生之初, 培养方式多是以自筹为主, 而且学校一般不对其提供奖学金。因此, 学生在报考时, 首先会选择学术型硕士, 专业硕士的录取分数会低于同校同学科的学术型硕士。同时, 由于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不在于学术研究, 在起步阶段, 多数培养单位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思路并不清晰, 导致专业硕士的培养没有重点、质量不高。【1】

随着研究生全面自费及奖学金制度的转变, 资金成本已不再成为困扰学生选择的因素, 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得到了公平认知的机会。但是, 专业硕士规模的短期扩大, 对研究生招生、培养等各个环节都是巨大的挑战, 其就业前景及培养质量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多考生和家长, 甚至有些在读的专业硕士都对自己的未来比较模糊, 认为专业硕士毕业后就业与学术硕士相比肯定会处于劣势, 用人单位尚未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基于此, 本文对2014届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就业及培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给出进一步提高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建议。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所指的专业硕士均指全日制专业硕士, 在职专业硕士不包含在内。

一、调查情况

2013~2015年度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均启动于研究生毕业一年后, 通过电子邮件向毕业生发送答题邀请, 受邀学生为当届全体毕业研究生。从专业硕士的答题情况来看:2012届共有11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 毕业生1827名, 调查覆盖了9个二级学科, 样本总量为230人 (调查占比12.59%) ;2013届共有126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 毕业生8185名, 调查覆盖了114个二级学科, 样本总量为1474人 (调查占比18.01%) ;2014届共有139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 毕业生10798名, 调查覆盖了127个二级学科, 样本总量为2278人 (调查占比21.10%) 。

二、就业质量

本文选择了六个指标进行就业质量分析, 分别是就业率;平均月薪;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现状满意度;离职率。本文所指就业率是按照教育部的统计口径来计算。教育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统计口径包括七类, 分别是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 领取就业报到证, 到用人单位就业;毕业生不通过学校办理手续, 也不需要就业报到证, 直接到用人单位应聘;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单位就业;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 (包括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形式) ;毕业生升学;毕业生出国学习及出国工作;应征入伍。本文调查涉及到的毕业去向包括:在内地及国 (境) 外工作、在内地求学、留学、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应征入伍和待业;除待业外, 其他去向均统计为就业。

从调查结果来看, 2 0 1 2届专业硕士的就业率 (97.39%) 高于学术型硕士 (96.55%) ;而2013、2014届专业硕士的就业率 (分别为97.22%、9 7.9 4%) 则均低于同届学术型硕士 (分别为97.61%、98.12%) 。纵向比较来看, 2012~2014届专业硕士就业率有波动, 2013届最低。2014届硕士生具体去向中, 专业硕士在内地及国 (境) 外工作 (91.14%) 、自由职业 (1.98%) 、自主创业 (1.05%) 的比例均高于学术型硕士 (分别为88.25%、1.31%、0.78%) , 而在内地求学 (2.72%) 、留学 (1.01%) 、应征入伍 (0.04%) 的比例均低于学术型硕士 (分别为5.86%、1.79%、0.13%) , 其中两类硕士生去向差异最大的是在内地求学的比例, 相差3.14个百分点。【3】毕业去向的不同, 直观的反映出两类硕士在培养目标上的区别。但总体来看, 无论专业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 八成以上毕业生会选择工作。因此, 分析两者在求职、就业质量方面的表现, 对提高硕士生培养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余五个指标, 专业硕士均高于学术型硕士 (见表2) 。专业硕士的学科类别更强调实用性和专业性, 其对应的就业领域和职业方向较为明确, 学生在求职时更容易找到对口工作。离职率较高, 说明专业硕士的就业稳定性相对较低;从毕业去向的构成来分析, 其自由职业的比例也高于学术型硕士。

整体来看, 专业硕士就业率低于学术型硕士, 主要是由于求学的比例较低;而月薪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学术型硕士, 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对两类硕士生的认可度基本一致。无论专业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 毕业后工作的比例均达到八成以上, 伴随着硕士生规模的扩大, 就业压力随之加剧, 因此应及时加强对硕士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三、求职情况

求职情况直接反映毕业生找工作的难易程度, 间接反映了人才市场的活跃度。从调查情况来看, 专业硕士的平均求职费用 (2676元) 、平均求职申请份数 (5.6份) 和平均求职花费时间 (101天) 均小于学术型硕士 (分别为2866元、5.8份、110天) , 可见专业硕士找工作的难度略低于学术型硕士。

调查中, 对求职有帮助的因素包括毕业院校知名度、个人综合能力、所学专业、工作经验和实习实践经历、个人综合素质、社会关系、技能资格证书、导师推荐和学习成绩。从硕士生的反馈来看, 2014届两类硕士认为排首位的因素均是院校知名度, 重点高校 (如“985”、“211”高校) 的学生具有更强的人力资本和市场竞争优势。【4】排第二位的学术型硕士认为是工作经验和实习实践经历、学术型硕士认为是个人综合能力。从实习经历来看, 专业硕士有实习经历的比例高达82.88%, 比学术型硕士 (68.09%) 高14.79个百分点, 其中:有与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的比例为68.88%, 比学术型硕士 (49.87%) 高1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 专业硕士更加注重实习实践, 对其求职的帮助作用也较为明显。

四、培养评价

(一) 对自身发展的评价

自身发展情况, 是毕业生对整个硕士修读期间个人诸方面成长发展的总结评价, 是毕业生的主观感受, 会因为个体对自身的认知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 自身发展的好坏, 不仅取决于学校的培养, 还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因此, 自身发展的满意度, 不仅仅是学生对学校培养的反馈, 也包含了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评价。

从调查结果来看, 2013届专业硕士的自身发展满意度 (68.57%) 低于学术型硕士 (69.28%) , 而2014届专业硕士的自身发展满意度 (69.62%) 高于学术型硕士 (67.98%) 。届次比较来看, 专业硕士的自身发展满意度有所提高, 而学术型硕士则有所下降。

调查中, 学生将对自身掌握的知识、能力、素养满足工作的程度进行判断, 知识、能力、素养共分为17个指标 (见表3) 。从满足度来看, 2014届专业硕士比学术型硕士高1个百分点以上的指标是:跨学科专业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环境和做事方式, 低1个百分点以上的指标是:专业前沿知识、情感与价值观。可以看出, 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知识、能力、素养的需求上并不完全一致, 学术型硕士更期望增加跨学科知识, 提高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而专业硕士则更需要增加专业前沿知识。学生在工作后的反馈, 可以为培养单位提供很好的工作改进依据。

(二) 对导师的评价

导师是研究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者、创造性知识的传递者、科研能力的培养者、市场化引路者以及研究生做人的楷模。【5】因此, 研究生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此次调查, 从政治思想教导、人格品德示导、科学前沿引导和科研方法指导四个方面对导师进行评价。其中, 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对导师的满意度最高的均是政治思想教导 (分别为95.17%、94.74%) , 其次均是人格品德示导 (分别为95.00%、94.06%) , 而对科学前沿引导 (分别为89.68%、88.60%) 和科研方法指导 (分别为89.16%、87.66%) 的评价相对低一些。整体来看, 专业硕士对导师的满意度高于学术型硕士。

选择导师的理由包括导师学术成果丰厚、年轻导师更有精力指导学生、导师项目比较多、导师尽职尽责、被分配给该导师。从专业硕士选择导师的理由来看, 2013届专业硕士选导师的首要因素是“被分配给该导师”, 2014届专业硕士则是“导师学术成果丰厚”;选择“被分配给该导师”的比例明显下降 (从30.75%下降到27.22%) , 因“导师学术成果丰厚”的比例升高较多 (从24.85%上升到29.06%) 。导师的选择跟专业选择的关系较为密切, 从一定程度上表明, 专业硕士不再成为学生调剂后的选择, 更多的学生自主报考专业硕士。

(三) 对母校的评价

对母校的评价主要有两项指标, 一是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 二是母校的推荐度。从调查结果来看, 两类硕士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在逐年下降, 其中:2012、2013届专业硕士对母校的满意度低于学术型硕士, 2014届专业硕士对母校的满意度则高于学术型硕士 (见表4) 。

2012~2014届专业硕士对母校的推荐度均高于70%, 并且均高于学术型硕士 (见表4)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母校的反馈意见, 我们对不推荐母校的理由进行了调查, 主要因素包括:学校层次和知名度不够、就业情况不好、专业实力不强、教学质量不高、导师原因、文化氛围不浓、生活服务不完善、校风学风不好等。2015届两类硕士不推荐母校的理由中, 排首位的均是学校层次和知名度不够 (专业硕士为48.15%、学术型硕士为49.63%) , 其次均是就业情况不好 (专业硕士为34.92%、学术型硕士为46.67%) , 排第三位的均是专业实力不强 (专业硕士为32.80%、学术型硕士为29.63%) 。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差别在于, 学术型硕士对就业情况不好的反馈更为强烈, 专业硕士对教学质量不高 (专业硕士为27.51%、学术型硕士为20.59%) 、文化氛围不浓 (专业硕士为20.63%、学术型硕士为12.59%) 的反馈更为强烈。

五、总结

(一) 随着硕士培养规模的扩大, 其就业工作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无论专业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 八成以上毕业后会选择工作。虽然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 但是其发展方向却有所趋同。原因在于:一是社会上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岗位数量不足, 博士的招生人数受限, 能够继续深造的机会非常紧俏;二是经过硕士生的学习, 学生们对科研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但是对于从事科研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 加上年龄及生活压力的增加, 选择工作更加符合实际状况;三是很多学生读研的目的就是要为就业增添砝码, 因此对就业能力的提升需求更为迫切, 特别是学术型硕士面对就业的压力, 由于实习实践不足, 就业情况不好的反馈更为强烈。因此, 培养单位应该重视硕士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加强硕士生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 专业硕士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欢迎, 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优势不明显

就业质量方面, 专业硕士的月薪、就业现状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离职率均高于学术型硕士, 而且专业硕士通过调剂选择导师的比例也在大幅降低, 说明学生对专业硕士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认同感得到迅速提升。整体来看, 专业硕士的受欢迎程度会越来越高。培养评价方面, 专业硕士对自身发展、导师、母校的满意度呈现出超过学术型硕士的趋势。究其原因, 同校同学科的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学习环境、课程教学、导师指导方面差异并不大, 【2】而专业硕士的学制时间却比学术型硕士短, 因此单位时间的收效更高;同时, 专业硕士的论文压力小, 找工作、实习时间充足, 更容易毕业。学术型硕士培养的优势如何得到提升, 需要在培养规模、学制、培养模式等方面, 需要做出适当调整, 比如:适当缩小学术型硕士的规模、缩短学制时长、以系统的科研训练为核心等等。

(三) 专业硕士数量激增的情况下, 培养单位的应对情况并不十分理想

虽然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选择专业硕士, 但是从届次比较来看, 专业硕士对母校的满意度却逐年下降, 近两届的就业率也低于学术型硕士。目前, 国家急需专业化技术人才, 各类高级工程师有巨大的缺口, 而当前的专业硕士教育还没有很好地贯彻高水平、高层次的职业技能培养与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核心理念。如何把专业硕士培养切实符合国家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 需要进一步推进研究, 比如从企业导师、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突破, 搭建实践与科研的纽带桥梁, 切实实现“做中学、做中研”。

摘要:本文基于“20132015年度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数据, 比较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就业情况, 作出研究:两类硕士生的就业质量指标值接近, 毕业生主动选择专业硕士学位的比例也在逐渐提高, 专业硕士对自身发展、母校的满意度及推荐度呈现出逐渐超过学术型硕士的趋势, 说明专业硕士越来越来越受青睐, 社会对专业硕士的认可度有很大的提高。在硕士生培养方面, 由于两类硕士毕业后主要去向均是就业, 因此应加强对其就业指导服务的重视程度, 提高其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专业硕士,学术型硕士,就业质量,培养评价

参考文献

[1]孙阳春, 范智勇.影响应届生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因素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11 (10) :10-12.

[2]高明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加强与职业领域的有效衔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9) :105-106.

[3]潘漫.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 (2015) [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16.

[4]蒋承, 罗尧.专业硕士的就业意愿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 (10) :2-16.

浅析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培养与就业 篇5

关键词:普通高校 舞蹈专业 培养与就业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持续扩大招生,舞蹈专业作为常见艺术形式,在各大高校中发展迅速,舞蹈专业、舞蹈学院是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大学期间,学生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锻炼个人能力,最终走向职业岗位和社会中去,如担任舞蹈教师、进入文艺演出团体或者进入事业单位,组织指导文艺演出工作等等。但近年来来,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培养和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人才质量,延误了就业进程,因此必须要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

一、当前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培养与就业现状

(一)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培养现状

首先,通常情况下,最优秀的舞蹈专业学生都汇集在专业类舞蹈学院中,学生舞蹈基本功和个人素养相对较高,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水平相对弱。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且由于学生水平较差,教学内容难以展开。其次,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大部分高校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舞蹈专业也受到一定影响,一些学校课程设置与安排不合理,实践内容远远不达标。第三,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当前社会人才招聘的重要标准即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普通高校往往将培养学生基本舞蹈水平视为重点内容,忽视了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最终还是要进行独立创作作品,而普通高校学生往往并不具备这一意识与能力。

(二)当前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就业现状

由于普通高校舞蹈学生起点往往低于专业类舞蹈院校生,很少有学生能在经过大学四年学习后,追赶上优秀人才步伐,导致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严峻,工作难找。首先由于普通院校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学生所具备的技能与市场要求不相称,出现了行业人才饱和现象,毕业生人数远超行业所需人数。其次,学生就业面积狭窄,往往将目光集中在教育行业、事业单位和文艺演出团体几个方面,但这些热门岗位标准高,名额有限,落后的理念将毕业生目标限定在此范围内,引发就业困难。第三,由于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分布受地理因素影响,舞蹈专业学生也更愿意在经济发达区域或沿海城市周边就业,相反,经济欠发达区域内,人才缺失。

二、优化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培养策略

面对当前舞蹈专业培养学生时所产生的不足之处,普通高校要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专业素质提升,树立出教学特色。

(一)调查行业需求,准确定位教学方向

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相对专业类院校而言,具有一定差异,从学校设备到教师水平,到学生基本功,往往处于弱势当中,学生竞争力不足。面对这样的背景,高校要准确定位舞蹈专业特色,走上个性化道路。学校首先要定期进行深入市场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市场需求,归纳出企业单位招聘舞蹈人才时所设置的条件具有什么样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学校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保障学生学习内容切合时代要求,满足舞蹈行业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才能与招聘单位对口,具备和专业院校学生竞争的实力。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所涉及的内容极其繁杂,教学中不仅要单纯练习舞蹈,更要结合声乐、乐器等相关行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满足舞台表演要求。因此,学校要优化课程设置,将舞蹈作为基础性内容重点对待,学习更多舞种,同时,把相关行业知识纳入学习范围中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外,优秀的舞蹈作品应当是有灵魂的,舞者能够通过肢体语言的表现,向观众传递出一种情感或一个故事。因此,学校还要加强舞蹈专业相关文化知识讲授,扩大知识面,开拓眼界,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种类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舞蹈作品的深层含义。

(三)针对学生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法

普通院校舞蹈专业学生往往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知识和基本功差距较大。艺术生高考考试制度让很多高考生临时学习舞蹈,因此即使通过专业课程的考试,也并不代表着学生经受了长期的训练,甚至可能只接受过短期的舞蹈课程训练,基本功并不扎实。面对这一局面,教师应当积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入学考试了解学生水平,以此为基础,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为每一个小组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基本功较差的布置基础内容,如进行柔开度训练等,基本功相对较好的学生,接受进阶任务练习。通过这样的方法,能更好的挖掘学生潜力,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前社会处处离不开创意,各个行业都愿意选择有创造力的人才,以此来保证企业单位能够长久发展和行业繁荣。教师要在教学中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合创新思维到教学方法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能在此影响下,提高对创新思维重视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对舞蹈的看法,大胆的推陈出新,学习国内外先进舞蹈理念,最终走在行业发展前端,避免被社会所淘汰。

三、优化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就业策略

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不仅要在四年教学中,一点一滴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要进行应对的就业策略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真正全面的提升就业水平。

(一)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发挥搭线作业

很多学生面临就业时,由于缺乏对信息的了解,所掌握的行业就业信息落后或没有时效性,阻碍了就业进程,因此近年来各大高校都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面临毕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在课程中提供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向学生介绍就业现状和形势,改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缺点,正视自身不足,学会职业规划。同时,虽然现阶段找工作和招聘方式多种多样,招聘会、网上招聘或走进校园的招聘会等等,但是舞蹈专业的学生往往无法通过一张简历或简短的自我介绍展现出舞蹈水平,这就导致很多企业以简历或学校判断学生水平,很多优秀学生由此错失机会。因此高校或教师要发动人脉,联系企业单位走进学校,和学生进行近距离接触,在此过程中,可以进行舞蹈表演等,让企业了解到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也有高素质学生。

nlc202309082250

(二)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传统就业理念中,学生重视专业对口,认为一定要从事与舞蹈切合度高的职位,导致舞蹈教师、舞蹈演员的成为热门,显然这与当前局面严重不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寻求多样化的就业渠道。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与专业类舞蹈院校相比,存在差异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学生要认识到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避免在对专业水平有顶尖要求的领域内竞争,把目光放在更广阔的局面中,普通高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知识面更广泛,这就是专业舞蹈学院所不具备的特点。如普通高校学生可以选择进入文化馆、少年文化宫等领域内,为团队编舞、组织舞蹈训练等等,且由于所涉及到的舞种广泛,毕业生对民族舞、古典舞等不同舞蹈形式的演出都能够胜任。因此,学生要改变传统就业理念,扩宽选择范围。

(三)创造实习机会,累积经验

舞蹈作为形体表达语言,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种实践性的艺术,缺乏实际锻炼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招聘单位而言,希望招聘人才能够第一时间适应工作岗位和内容,尽快发挥出舞者的作用,很少留有时间给毕业生成长,如何为学生提供机会,累积经验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学校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通过与企业公司密切合作,签订协议,让学生能够提前接触社会,在大环境下锻炼自身能力,累积相关经验。此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公益性演出,在广场等公开场合内,创建表演平台,接受围观群众检验,锻炼胆量,检验学习成果。

(四)打破地域限制,提高就业质量

目前受国内整体环境影响,大部分学生愿意留在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内,尽管这些城市内工作机会多,但相应的人才市场相对饱和,普通高校专业舞蹈生需要和毕业于专业院校的学生竞争,压力很大。反而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也在提升,学生要进行适当考虑,打破地域限制,将眼光放长远。同时,毕业生由于对就业期望值较高,导致离职换岗等现象成为常态,不利于长久职业规划和发展,因此学生还要慎重考虑,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舞蹈艺术受到更多人关注,但是普通舞蹈专业和专业舞蹈院校相比,应有一定差距,需要引起人们重视。首先在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培养方面,要了解市场需求,精准定位学校教学特色,掌握学生特点,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其次高校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要积极展开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专业性指导意见和建议,纠正落后保守就业观念,从而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亚.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课程设置思考[J].舞蹈,2014,(08).

[2]夏毅.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与就业分析[J].科技资讯,2012,(09).

[3]康可可.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就业与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2,(12).

[4]郑霞,赵康杰.高等体育院校体育艺术类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04).

[5]唐敏.对普通高校舞蹈理论教学的再思考[J].戏剧之家,2015,(14).

[6]张宏伟.转型发展中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创新探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04).

[7]范文杰.浅谈高校舞蹈教学改革[J].戏剧之家,2015, (20).

[8]李晓燕.舞蹈教育对大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舞蹈与音乐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 (04).

论“订单培养”与大学生就业 篇6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企业与学校双方达成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 形成一种供需关系, 明确双方责任, 达到双赢的目的。

其次,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有哪些。企业若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强大的智力团队和过硬的生产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人才的积累是企业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条件。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既可以从企业内部培训获得, 又可以从对外招聘获得。出于“专业化”的考虑, 企业更愿意聘用长期培养的综合型人才。所以, 每个企业都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潜在需求。另外, 随着高校扩招, 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 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而订单培养能使学生踏上就业的“直通车”, 对学生的前途和对学校的声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 职业学校对订单培养自然具有潜在的需求。

最后, 订单培养有何意义。一方面, 企业通过“订单培养”, 最直接地表达了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最直接地了解每个人才的培养进程, 最直接地深入挖掘每个人才的潜在能力, 因而可以实现企业对人才“即插即用”的要求。一方面, 学院通过“订单培养”, 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从而降低了学校的办学风险和成本, 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人才和利用, 此外, “订单培养”也增强了学校的市场意识,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另一方面, 学生通过“订单培养”从根本上解决了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难题。

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有很多的主观原因, 最重要的是心理问题。

1.茫然心理。现在许多大学生是在踏出校园的那一刻才真正的感觉到就业的压力。而在这之前, 他们根本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任何的规划和研究。没有目标就没有压力,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如此恶性循环下去, 校园生活也就变得堕落糜烂。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于校园活动和一些比赛不以为然, 认为小型的校园比赛不足以施展他们的才华, 不能尽数挖掘他们的潜能, 所以冷眼看着别人竞争。殊不知, 积极参加比赛和活动是一种良性竞争的心理表现, 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竞争心理和实践能力, 也能够使大学生在比赛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从而更好地改进完善自己, 为以后走出校园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另外,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 认为竞争就是关系的竞争, 一门心思地想着怎样拉关系而不付出实际努力, 依赖心理和侥幸心理也相当严重。

2.盲从心理。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人云亦云, 盲目从众, 没有自己的主见, 不去考虑自身条件盲目寻找不适合自己的岗位, 好一点的找到工作, 也只是平平凡凡, 碌碌无为。差一点的就是四处碰壁, 待业在家。还有一些大学生放弃所学专业, 甘愿在经济发达的城市里打工, 也不愿去急需人才的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事业, 导致良好的人才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无益。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订单式”人才培养能够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认真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综合素质, 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素质教育模式。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强大的智力后援军,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这就需要大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不断地学习进步, 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体系。因此有必要进行“订单式”人才模式, 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 不断地为市场输入新鲜的血液,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这种人才培养的改革, 顺应了人才市场的需求, 人才资源也得到了合理的配置, 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实现了企业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提高了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为社会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要:长期以来, 当代大学生、社会人, 因为专业的限制, 很少出现多元化的“人才”, 而那些多元化的“人才”, 都是经历社会的风风雨雨而磨练出来的, 会花很长时间。然而国家、社会, 都急需得到综合性“人才”。所以学校, 为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不断对专业人员进行“补充式” (充电) 的培训。但培训是短暂的, 内容是简便的。以至于从大学里走出的所谓人才, 都是理论且技能单一的人, 是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要求。而综合型人才包含了多方面的要求, 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可是时下许多大学生存在认识误区, 盲目将自己放在高端就业市场, 陈旧的就业观念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思想, 阻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所以说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难的是找不到他们期望的好工作, 渐渐演变成为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单一化的人才培养和不正确的就业观导致了如今的就业困局。就在这种综合型人才紧缺的情况下, 渐渐地出现了这种校企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陈兴德.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N].中国教育报, 2005-04-23.

[2]梓和荣, 沈宏毅, 等.“订单式”职业教育机制研究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04) .

[3]黄金火.人才定制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2006 (18) .

高校课程体系评价模式与就业力培养 篇7

所谓“教育质量”, 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 它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的培养目标” (1) 。探讨高校课程体系评价模式与学生就业力培养的关系, 构建有利于就业力培养的高校课程体系评价模式, 对于提升学校的学科、专业实力, 彰显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就业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其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在完善学分制管理的基础上, 普遍实施了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构成的四级平台课程体系。

(一) 四级平台课程体系的功能分析

1. 通识平台课程体系。

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心理调控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 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方法论课程和工具类课程来实现。目前高校普遍开设的“两课”类及部分公共基础类课程均属于方法论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均属于工具类课程。

2. 学科平台课程体系。

注重培养一般的通用能力、继续学习和迁移能力等, 其功能主要是通过高度概括化的原理类课程来实现。该类课程需要学习者通过对交叉学科知识的整合和综合知识的应用来构建。

3. 专业平台课程体系。

注重专业能力、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其功能主要是通过系列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活动模块课程的合理组建来实现。该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学科基础之上的专业化知识结构和专业基础之上的个性化知识结构。

4. 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注重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等, 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模拟实训课程、校内外实习、实践课程等环节来强化。该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四级平台课程体系与就业力的关系分析

就业力的培养应当以课程为载体, 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其“渗透”应当以针对社会需要和大学生个性发展来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模式的配套实施来实现。

1. 通识平台课程体系与就业力关系分析。

这是以方法论和工具类为主的综合类课程, 以个人综合素养和职业素质提升为主, 具有全面性的特点。课程功能表现为:培养良好个性修养, 提升情感品质, 增强心理调控力, 发展环境适应、人际交往能力等。学生通过通识类课程的学习, 可以从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层面培养就业力。

2. 学科平台课程体系与就业力关系分析。

这是与专业相关联的拓展类课程, 它涵盖专业知识的主要领域和交叉学科领域, 具有拓宽性的特点。课程功能表现为:形成学科间的知识整合, 扩大知识面, 拓展专业技能等。学生通过学科平台课程体系的学习, 可以从拓宽专业口径、增强社会适应性的层面提高就业力。

3. 专业平台课程体系与就业力关系分析。

这是依据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需求而设置的课程体系, 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 具有实用性的特点。课程功能表现为:传授岗位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 (2) 。学生通过专业平台课程体系的学习, 可以从增强岗位适应性、显示专业特长的层面提升就业力。

4. 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就业力关系分析。

这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托, 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融为一体的课程, 具有体验性的特点。课程功能表现为:验证专业理论知识, 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体验, 提高动手能力。这类课程的学习, 可以从应用专业知识、表现专业技能的层面凸显就业力。

二、课程体系评价模式与就业力的培养

就业力不是人的一般能力的泛化, 而是指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开发而获得的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一个人的职业相关联的、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能力的综合化和具体化。主要指求职择业与胜任工作的能力, 是人实现职业理想的本领 (3) 。实施课程体系质量评价, 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教学质量的提高, 是培养学生就业力的核心。就业力的培养应当以课程为载体, 渗透于教学全过程, 它需要借助指向既定目标的评价模式来实现。

(一) 通识平台课程:采用嵌入式目标评价模式, 旨在提高职业素质

对通识平台课程, 我们可借鉴美国许多公立大学所采用的“课程嵌入式评价法” (Course—Embedded Assessment, 简称CEA) 进行评价。这是一种用系统化的方式、按课程目标划分等级, 并用此来衡量学习效果的评价模式。该模式重课程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各学习目标评分准则的设计, 并依照准则记录和反馈课程质量的数据, 及时调整课程及其与社会的适应性 (4) 。

该评价模式着眼于学生就业力的培养, 调整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使学校通识教育的整体目标与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 在学生的思维风格形成、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显现其优势。如《大学英语》课程, 可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结合的原则, 制定不同的课程目标。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有利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对不同学科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 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思维风格和技能技巧。

(二) 学科平台课程:采用多元化目标评价模式, 旨在拓宽就业领域

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 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宽泛、深刻。原剑桥大学校长亚历克·布鲁斯强调:“本科学历应覆盖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科基础知识, 最需要大学提供的, 是教育年轻人足够宽广的知识基础, 以及现代的分析和沟通技巧;但遗憾的是, 现在很多本科课程已经过于狭窄和专业化, 不足以给学生提供灵活的才智来适应多变的环境。”他建议, 大学课程应覆盖面广, 本科教学应保持足够宽度的跨学科 (5) 。学科课程具有内容丰富、专业交叉、知识变通的特点, 我们可采用“多元化目标评价”模式, 将就业导航与社会适应性结合起来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在评价方式上, 我们应倾向于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沟通和应用能力的比较, 以突出职业适应力的考察;在评价标准设计上, 应注重考虑学生信息素养与和谐、创新能力的等级层次等, 以强化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三) 专业平台课程:采用发展性目标评价模式, 旨在强化职业适应力

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训练, 其中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关键。专业设置包括口径的宽窄, 它应与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相适应;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各类知识的数量和层次, 应符合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求。

采用该评价模式, 应着眼于职业适应力的培养, 从两个“相适应”———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时代发展对人才需求相适应、个体专业能力的培养与今后就业岗位要求相适应———来考虑目标评价中的“发展性”。

(四) 实践平台课程:采用体验式目标评价模式, 旨在提升就业竞争力

实践课程具有设计性、体验性、操作性、互动性等特点, 可采用“体验式目标评价”模式进行评价。在评价方式上, 应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适应性特点的凸显, 突出对与岗位相关的实践技能的考察;在评价标准设计上, 应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创新能力所达到的层次目标的考核, 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面, 北京理工大学让本科生“提前就业”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该校的做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与实践技能的培养, 即在对学生水平测试的基础上, 进行企业流程化和个性化的实训课程培训, 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二是通过培训实现教育与企业的和谐衔接, 即将学生置身于以真实职场为背景的实训环境中, 以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完成实战训练, 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6) 。

摘要:实施课程评价, 是高校构建课程质量工程的基础,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高校的通识平台课程, 可采用嵌入式目标评价模式, 以提高职业素质;学科平台课程, 可采用多元化目标评价模式, 以拓宽就业领域;专业平台课程, 可采用发展性目标评价模式, 以强化职业适应力;实践平台课程, 可采用体验式目标评价模式, 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课程体系,就业力,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①OECDReviewifFinancingandQualityAssuranceReforms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CNM/EDU, 2003:2, 45-48.

②郑一筠.学科、专业、课程的相互关系及其建设对策[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8) .

③何军峰, 黄红球.论农科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高[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6, (3) .

④史彩计.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评价的一种方法:课程嵌入式评价法[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6, (10) .

⑤李健, 原春琳, 潘园.原剑桥大学校长亚历克·布鲁斯:现有大学课程不适应培养未来技术专家[N]. 中国青年报,2006- 6- 6.

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 篇8

一、人才需求及职业面向定位

伴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 空中乘务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发展迅猛, 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需要、人才供求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如何、岗位需求、同类院校相同专业的建设及专业特色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要全面了解的问题。因此, 对于学校而言, 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向用人单位征求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意见, 有助于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 以便适时进行完善和调整。

(一) 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形成, 中国被认为是世界民航业中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据波音公司预测, 未来20年间, 中国将需要2, 400架新飞机, 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与此同时, 到2021年中国将至少需要新增40, 000多名空乘服务人员的工作岗位, 民航空乘服务人员队伍将超过25万多人, 规模将是目前的5倍。中国目前正处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伟大转变过程中, 据中国民航调查显示, 在未来五年内我国将新增大型飞机约500架, 20年内将新增支线飞机约600架。每年可提供4万~5万个空乘、地面服务工作岗位。同时, 全国各航空公司有相当数量的自然减员, 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及时补充。航空公司运量的增长、机场吞吐量的扩容、民营航空公司的进入, 这些都带来了对人才的需求, 空乘、空保、运输与管理、安检等专业的服务人员均处于紧缺的状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航空人才都将处于短缺状态,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二) 职业面向定位。

在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空中乘务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国内外航空公司的空中乘务岗位, 此外为了扩大就业范围, 以国内外航空运输企业的民航安全检查、VIP服务、民航客运服务、售票等岗位为补充。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 空中乘务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是一个急速成长的专业。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办空中乘务专业, 但大多结合自身优势, 侧重点各不相同。根据市场调研得知, 外语精、技能通、素质高的职业型人才是目前民航企业普遍需求的对象。笔者所在的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作为外语职业学院, 一直以来秉承“外语+专业+技能”的办学模式, 与民航企业对空中乘务人员的需求不谋而合。在此基础上, 确定适合我院空中乘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客舱服务、客舱安全管理、旅客服务心理、医疗救护等空乘服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备在职业工作环境下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 具有较高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及一定的组织沟通能力, 能够从事国内外航空公司的空乘服务、地面服务及相关行业服务的专科学历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结合高职空中乘务专业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由民航企业的管理人员、知名专家及资深空中乘务人员参与, 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 以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标, 力争使课程体系完整准确地覆盖专业面向职业岗位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遵循“三个结合” (即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的指导思想, 同时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第一, 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办学环境;第二, 外语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恰当比例;第三,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第四, 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力争做到课程组合、课时和开课次序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来合理安排。

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 理论课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尺度, 谋求通过课程整体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和效果;同时, 根据本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明确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课时的分配上, 相关专业课程中安排了实践学时, 大幅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 使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基本达到6∶4, 通过实践教学的改革及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打造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校企合作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空中乘务专业的特殊性, 更加强调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全面合作。笔者所在的学院自2007年与金通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办, 在合作的过程中, 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推进“双证书”教育以及建立一系列灵活的校企合作机制, 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空乘专业人才。

(一)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本专业创建之初就成立了由行业中相关管理人员、教育工作者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召开会议, 征询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商讨有关专业教学、建设的重要问题, 并深入行业、企业进行社会调查, 确定本专业的实习单位, 并通过在这些单位实习扩大本专业在外面的影响力, 也推动了本专业的就业。通过在民航企业的实习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人才需求状况, 职业岗位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及相关信息, 掌握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对促进和深化空中乘务专业的改革实践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 校企合作开发实践教学。

为了保证实验、实训课的有效实施, 一方面保证学时数的落实,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实验、实训课的改革。实践教学课程包括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三种形式。课程实习在课堂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每个学期根据专业课程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进入顶岗实习环节, 学生由合作企业金通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推荐实习、就业, 也可以自由选择实习单位, 在此期间通过学习的网络课程完成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顶岗实习结束返校递交毕业论文和实习报告, 合格者准许毕业。

在金通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的大力帮助下, 本专业已建成航空服务实训中心, 主要包括: (1) 波音737-800型飞机模拟客舱; (2) 飞机模型展厅; (3) 可容纳50人的化妆教室和可容纳50人的形体训练房; (4) 可容纳50人的CBT模拟教学机房。

能够完成以下教学任务:客舱服务、客舱设备、客舱安全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礼仪服务;紧急处置;化妆;舞蹈与形体训练;CBT模拟教学的学习和训练。

五、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主要可以从现有教师的进修培训、积极引进人才和适度聘请外聘教师等几方面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具体如下:

(一) 现有专任教师的进修和培训。

高职院校应在鼓励现有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 制定相应政策, 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和交流, 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技能, 并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努力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 积极引进人才。

积极引进有实践经验的空乘人员和在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士的引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专业教师的成分, 总体上增强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和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能力。同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引进工作的一个矛盾性问题是, 有专业技能的能工巧匠往往不能达到高职院校对引进教师的学历要求, 因此可以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措施, 适当放宽对这些专业人士的学历要求, 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

(三) 适度使用外聘教师。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课程性质, 在充分发挥校内有限教师资源的基础上, 可以适度聘请民航企业的管理人员、知名专家及资深空中乘务人员等专业人员作为外聘教师, 讲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这样既可以节约学校开支也可以保证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的空中乘务专业应以“重技能、懂管理、宽知识、能创业”为专业特色, 构建“文厚、技湛、商慧”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先导, 培养以适应企事业单位要求, 能够从事民航企业服务等应用型人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创业思想。

摘要:高职院校的空中乘务专业作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型专业, 其人才培养模式及定位一直是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对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以便为其他同类院校的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空中乘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匙静, 房荣敏, 尉胜伟.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6.18.

知识失业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篇9

一、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紧迫性

高校扩招后, 需要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搜寻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 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却在持续降低, 这就从总体上导致了工作创造率的低迷, 劳动力市场中出现了明显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务委员陈至立强调, “做好就业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

1.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规模、质量和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及省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公布学校一次性就业率, 并明确提出对就业率低的专业或学校予以黄牌警告、停止招生等举措下, 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实际上也决定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2.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是大学生实现理想与自我价值的阶梯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就要清醒认识到只有练就过硬的就业能力, 今后才能为自己找到理想的生存环境, 进而达到服务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统一。如果大学生不能就业, 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更谈不上自我价值的实现, 更谈不上报效祖国。因此, 对学校来说, 要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具有现实、具体的个人理想和奋斗目标。

3.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促进社会繁荣稳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工作关系全体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必须全力以赴, 各高校领导班子要把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将其作为“一把手”工作, 抓在手中, 落到实处。

二、如何培养大学的就业能力

1. 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

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所谓竞争, 就是在优胜劣汰这一法则面前, 各种事物对生存权利的争取。竞争必然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压力, 任何置身于竞争环境中的人总是要争取优胜, 避免淘汰。竞争还必然推动优化, 使参与竞争的个体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竞争意识是推动个体努力学习, 自觉提高职业素质的动力。所谓创新, 就是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 敢于独辟蹊径, 创造出新的产品、开辟出新的职业领域。创新就是要打破安于现状、听天由命、依赖别人的人生观。

2. 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

职业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新型职业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组织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不仅要求人们具备更高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而且要求人们打破旧的传统观念, 解放思想, 开阔思路, 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合作观念。同时要求人们摒弃过去那种一次选择定终身的传统的职业选择观念, 适时地调整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要求。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关于就业能力具体包括一些什么能力, 至今仍没有定论。有的认为, 在内容上, 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有的认为, 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应具有五个要素, 一是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二是人际关系技巧;三是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四是有效的工作方法;五是敏锐的广阔的视野。还有的研究认为, 就业能力的关键项目包括责任感、找工作和得到工作的技能、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健康和安全习惯、个人特质等等。根据这几年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 笔者认为, 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 基础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正确的就业动机、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 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 相当于“产品的质量”;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 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来说, 基础能力是前提, 只有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力, 就业才有可能性, 专业能力是关键, 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 就业才有可行性, 差异性能力是核心, 只有具有差异性能力, 大学生才能充分就业。

3. 培养广泛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心理动力之一。作为个性倾向的重要内容, 它创设一种积极进取、主动热情的心境, 支持人们去探索和参加各种活动。人们一旦产生某种兴趣, 便会聚精会神地投入其中, 克服一切困难, 直到最后取得成功。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有兴趣, 他才能敬业乐业, 在职业岗位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而在事业上做出成绩。广泛的兴趣可以使人眼界开阔。如果一个人兴趣比较广泛, 就会经常注意周围出现的新问题, 从而大大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许多思想家、革命家和科学家具有极其渊博的知识, 这与他们具有广泛的兴趣分不开。广泛的兴趣, 能使人摆脱狭隘的职业观念, 拓宽职业视野, 在人们面临职业转向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并作为必要的心理动力, 从情感上给予肯定和支持, 有利于人的职业适应。相反, 兴趣过于狭窄的人, 由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太少, 不仅会影响其个性的发展, 而且一旦得不到或失去他们感兴趣的职业, 他们就会无所适从。

4. 培养良好的职业品格

职业道德作为人们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在思想上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 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它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行为方式。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转变社会风气,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

人们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 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 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职业活动中, 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

5.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一个紧张的社会环境, 这种环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心理压力, 加上工作的繁重, 从而导致人们精力不足、体质较弱和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提高。许多现实事例表明, 生活中的挫折、紧张的工作、现代化都市生活使人的心理大为紧张而出现身心疾病。不少人被抑郁、焦虑、紧张、自卑、怯懦等情绪所苦。一个身体孱弱、心境烦闷、情绪低落的人不可能有勃勃的兴致及充沛的精力去从事复杂细致的脑力劳动和适应激烈竞争的职业世界。

身体的强健主要是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机能, 保持体态健美, 可以满足大脑的血液供应, 保持旺盛的精力。同时, 体育锻炼还可以锤炼人的意志, 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心理的健康主要依靠自我的调节, 依靠个人的自身修养和完善。只有通过不断的调节、完善, 使个性心理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才能提高职业的适应能力

高校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大学生就业力;教学改革

大学生就业现实严峻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政府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就业扶助机制等,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纵观各国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无一例外的指向了大学生就业力不足。大学生就业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是导致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就业力提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其以专业基础知识讲授为主要内容,在很多人看来,二者之间即使不是格格不入,课堂教学对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这种观点有待商榷。

1 大学生就业力结构解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关于职业能力提出的“冰山理论”是这样阐释就业力的结构的:“职业胜任能力的结构像大海中的冰山一样,可以分成海面显见部分(知识与技能)和海底非显见的部分(行动特征、思考样式、价值观、动机)”。对此,我们可这样理解,大学生就业力是由社会需求的各种个人素质按照一定结构组合起来的。因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在择业和择人的互选过程中,摆在前面的自然是其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相关专业技能。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使得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方——雇主的眼光不断调高,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具备个人品质与职业价值观、适应社会的通用技能,如社会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组织决策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能力中有些与生俱来,而有些是通过教育获得的。

根据对大学生就业力结构的分析,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就业力这一多维度结构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赫然其中。

2 高校课堂教学之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至关重要

尽管大学生就业是高等教育不可规避的问题,但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还在于培养适应社会的专业人才,就业培训无法喧宾夺主,课堂教学更不能消失。

2.1 就业力中的专业能力主要以课堂教学获取

在各国关于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中,尽管给出的概念不同,但无一例外地没有人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排除在外。构成大学生就业力的众多要素中,通用技能、职业价值观等这些就业能力与高等教育没有必然联系。而专业能力的培养则主要依赖两个途径,高等教育及雇主培训。现今由于压缩成本、毕业生人数激增等原因,用人单位不愿花费更多精力进行雇主培训,因而专业能力的培养由大学主力承担,这本就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高校通过组织课堂教学,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运用角色互换、实验演练等灵活教学模式使学生同时获得专业技能的训练。这是大学生就业区别于社会普通就业的关键。

2.2 课堂教学在就业力培养中更具普遍性

各国纷纷从政府、学校、社会等多角度并发,加大就业力培养力度。哈佛大学最早开设就业指导课,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肯定及效仿;日本大学生就业援助机制已成为其大学生就业培养机制的核心,为大学生提供自就业辅导至就业后追踪跟进的全方位服务。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全国高校也将就业指导课普及化。就是高校学生普通的社团活动,也使学生在平常的大学生活中获得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这些无疑对大学生就业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但若细致分析,就业指导课实效性低,很多时候仅是表面文章;创新创业训练及参加社会实践在实际施行时,其参与主体往往仅占大学生中的一部分,无法实现大学生就业力训练的普及化。相反,课堂教学作为大学普遍进行的培养方式,其作用并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通过课题研讨、实习实践等灵活教学方式的采取,同样可以达到锻炼学生表达与展示、人际沟通、思考及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训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而且是自进入大学即开始的训练。

3 高校课堂教学为适应大学生就业力培养需要改革

传统高等教育以学术研究为己任,重理论轻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传统高等教育体制下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框架消失时,大学生就业成为高等学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正像前文分析的那样,课堂教学若要在大学生就业力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改革势在必行。

广义的课堂教学包括完整的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课程开出、课堂教学、结课考核。尽管我国近几年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课堂教学也不再拘泥于教室教学,而是包含了实验室、校外实习等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考核方式不再局限于笔试方式,但也要承认,仍存在大量培养目标悬空、因人设课、第二第三课堂流于形式等问题。因此,我们现在改革的重心不仅是制度设计,更是重在落实和监督。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抛弃大学教育的本体,而是通过改革,重构高校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关系。

作者简介

陈光(1979-),长春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上一篇:示范性讲解下一篇:社会弱势群体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