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弱势群体现状

2024-05-07

社会弱势群体现状(精选十篇)

社会弱势群体现状 篇1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何平先生所言, 城市弱势群体主要包含以下四部分人:下岗职工, “体制外”人员, 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和农民工。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庆在直辖后, 大量的城市弱势群体产生, 并在单位制解体后大量进入城市社区。城市弱势群体有其特殊性, 表现在两方面: (1) 缺乏可供支配的生产资料; (2) 政府对城市弱势群体的救助, 较对农村弱势群体偏弱。所以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和就业安置不仅关系到重庆市发展和整个西部大开发的深入, 还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目标的实现。

一、重庆市社会性弱势群体现状分析——以A社区为个案

第一, 城市弱势群体经济贫困。

弱势群体的贫困性是最突出的特点, 一方面是自身原因, 如知识水平低、年龄大、技能差等原因, 使城市弱势群体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失业, 再就业成为困难;以下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信息情况:

调查表明, 有的家庭依靠最低社会保障作为主要经济来源, 家庭月收入在100-500比例也大概为63%, 其中有很大程度上被调查者自身条件有很多关系, 如社区中66.7%的人员为女性, 年龄在36-55岁占77.7%, 初中水平占统计比例为48%。另一方面是社会体制原因, 就业再就业政策改革相对落后、社会保障制度缺位、国企下岗职工保障不到位等因素, 使社区弱势群体生活水平急剧变化。问卷显示, 有63%的家庭表示有欠款情况, 子女教育费用以及看病就医费用是主要构成部分, 同时也是导致社区家庭无法摆脱贫困甚至返贫困的主要原因。

第二, 弱势群体的消费结构单一。

城市生活费用高, 刚性消费使生活在城市的弱势群体消费结构单一。社区居民大多成为社会中低收入、无稳定收入甚至无收入的群体, 收入变化直接影响到开支安排: (1) 削减其他消费项目来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2) 看病的费用不能报销一些家庭因病致穷; (3) 部分家庭认为学费负担重, 需要亲属支持、向亲朋借贷以及压缩基本生活开支来筹集学费。对社区居民主要经济支出调查中发现, 家庭基本生活支出 (包括食品、水电煤气等) 及子女教育费用占总支出比例高达67.7%, 医药费用支出比例占24.9%, 其他方面如住房支出, 通讯交往等所占极少。

第三, 城市弱势群体社会参与度偏低、边缘化。

由于政治资本不足, 造成城市弱势群体大多远离权力中心, 尤其是在维护自身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方面存在严重缺位。通过与A社区人员深度访谈统计表明:现阶段享受到信访以及举报政治权利, 被推选人代表的人员比例仅为7.4%, 其原因表现为, 一方面弱势群体信息渠道不畅, 问卷表明, 48%的下岗人员通过看电视、他人介绍以及咨询社区工作人员等传统信息交流手段获得最新的就业信息;10%的人员借助于互联网和人才交流平台获得消息;另一方面与交往的社会环境有关, 在谈及社区人员与外界沟通情况时, 与邻居和居委会联系比较频繁占59.62%, 其余就是在找工作与用人单位联系, 与子女校方或家人生病同院方交往。社会参与度低直接造成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处于社会底层, 意见呼声得不到有效的传递, 在改善社会治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会成为很大的障碍。

第四, 地域的同质性。

城市弱势群体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 社会网络资源匮乏, 是弱势群体的交流或流动之局限于底层社会。同时调查表明社区人员最喜欢的休闲活动是参加社区集体活动占55.6%, 其次以与亲戚和老乡集会、呆在家里看电视为37%, 所以限定了城市弱势群体的交际圈子范围。地域的同质性已经成为该社区居民社会参与度偏低、接受就业信息面窄和普遍存在贫困的间接原因, 所以社区工作的开展对改善城市弱势群体地缘问题有很大的必要性。

第五, 城市弱势群体享受社会保障结构单一, 覆盖面不够。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 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医保改革给广大城镇弱势群体带来了福利, 大多数社区人员享受到了最低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的保障, 其中所享受到的医疗保险以合作医疗为主占76.4%, 劳保医疗次之占17.6%, 大病统筹, 公费医疗以及商业性医疗保险等极少有人享受仅为6%。虽然大部分社区人员参与医疗保险, 但是, 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大方面没有深入城市弱势群体。未被纳入医疗保险的社区居民占34%, 在遭受失业、工作不稳定的变故后, 生病后医药费用无法报销巨大开支成了他们贫困的加速器。

第六, 渴望就业培训, 期待相关政策扶持。

问卷表明有80%的社区人员希望政府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 提供法律援助和就业技能实现就业。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社区中44.4%的人员曾参加过就业培训, 但是要落实工作仍然只能依靠亲朋介绍或外出打工来改善家中困难情况。有38%的女性表示, 有如家庭负担重无法在家庭与培训基地间奔波;培训项目较偏重理论教育, 与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不符;针对再就业接收单位的工作落实不到位, 使“培训上岗”的承诺大打折扣。

二、社区网络支持的必要性与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笔者同意陈成文 (2001) 的观点, 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

(一) 政府支持。

重庆市政府大力宣传正在实行的“阳光工程”政策;开展培训工作、拓宽就业渠道、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等, 这都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政府支持的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方位拓展救助渠道,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方位拓展救助渠道;促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营利与非营利机构的密切合作;建立由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共同分担的社会保障体系, 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格局。

其次, 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深入普及再就业培训, 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解决城市弱势群体创业资金困难问题,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改善城市弱势群体经济收入状况。一方面, 扩大社区服务就业门路, 发展劳动力市场, 完善就业制度、服务体系。另一方面,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所得税制度, 在加大征收高收入者的个人调节税的同时减少和杜绝高收入者偷、漏税现象。

第三, 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及法律援助体系, 使城市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以保护。制定相关的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法规, 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社会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二) 社区支持网络。

构建社区支持网络的关键:一要在科学划分社区的基础上, 改善政社不分的体制。二把“权随责走, 费随事转”的办事机制和“服务居民、以人为本”的宗旨落到实处。三深化社区建设。在不断完善社区基础实施建设的同时, 加强以现代化、信息化为重点的社区网络建设, 实施社区网络管理, 建设“数字社区”。具体构型图从民政部到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社区下设党员活动室来协助其管理警务服务中心、文体娱乐中心、医疗保健中心、社会保障中心、环境卫生中心和就业服务中心 (下设信息化“社区通”和法律援助中心) 。

(三) 个体支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是个体支持最普通的一种形式, 一方面, 人道主义支持或慈善事业的不断在社会中涌现,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社会支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实业家、普通百姓数量庞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 在现阶段也成为不可低估的一股力量。个体支持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是初级社会关系和人生价值取向,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个体支持。这主要是指来自家庭成员和亲戚方面的支持, 这也是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相统一的最典型的个体支持形式。

2.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个体支持。这种支持更多地体现邻里间的互助以及“城市农民工”同乡间的彼此扶持。这种支持在现阶段尤显其特殊的作用。

3.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个体支持。在现代社会, 由于个人的学业、职业生活已在个人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当个人沦为社会弱者时, 就比较容易从同事、同学那里获得社会支持。

4.以人生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个体支持。具体而言, 这是以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社会支持。要在全社会掀起社会支持之风, 必须大力提倡以人生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个体支持。

参考文献

[1]周长明.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9) :7-11.

[2]吴玲, 施国庆.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学研究, 2004, (9) :73-79.

[3]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 (1) :217-218.

[4]程艳霞.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现状分析及社区支持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12.

社会弱势群体现状 篇2

四 川 大 学

理论体系概论》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城乡低收入群体现状调查与思考

【摘要】 党的十七大以来,政府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随着我们党在“十七大”提出的“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执政理念地深入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民生问题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而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切实提高城乡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笔者利用暑期对云南省某县低收入群体生活、医疗、教育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本实践报告首先对“城乡低收入群体”进行了界定,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及党和政府相关举措,论述了调查地区从低收入群体现状,并就调查中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和完善体制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乡低收入群体 生活 医疗 教育 民生 某县

调查时间:2011年7月27日至2010年8月13日 调查地点:云南省某县

调查对象及方法:实地走访低收入居民、民政局(办)了解情况、随机走访

前 言

一、社会实践相关背景

(1)调查地区说明

本次调查地为笔者家乡,云南省某县。会泽地处滇东乌蒙山脚,是出滇如川的重要通道,县城四面环山,多条水流汇集。红军长征时期曾在会泽水城扩军,会泽人民参加红军,补充了红军力量。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会泽至今任然是贫困大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至2010年底,尚有51.9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1.2%。[1]据当地民政部门统计,目前年收入98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任有26.14万人,县城低保达5384户、10761人;农村低保共70200人。[2] 以上真实数据充分反映了某县的发展状况,调查人群均明确为低收入人群,使得本次调查具有了实际的意义性和目的性。

(2)调查相关背景知识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低于国家或省规定的年收入或月收入人群(我国发布的云南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为680元/月左右)。较低收入人群受影响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购买家用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远高于较高收入人群。这个反差十分鲜明,最低收入人群的家用食品开支占总消费的比例为10.5%。[3] 低收入群体只要指收入低收入群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其普遍存在于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时期。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达、富裕程度如何,总有一部分群体处于收入较低或相对较低的状态。一般而言,低收入群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另一部分是收入水平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收入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当地其他人的收入增长幅度,是一种相对的低收入。[4]

我国对于城乡低收入人群始终的给予高度关注和长期政策性扶持的,目前一些具体措施例如:努力稳定物价,防止价格上涨给低收入人群带来更大生活压力;提高低保标准和低保对象补助水,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另外,我们每天在新闻里听到的“保障性住房”也是切实保障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总体来说,城乡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况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对于整天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关注这样一个社会群体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一些政策的深入了解,我深深地体会到我国当前虽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但是人民生活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我们应当承担起这份振兴民族的重任,让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正 文

(1)调查回顾

笔者利用暑假近三周时间,完成了此次调查实践活动。首先,笔者通过网络获取了关于“我国低收入人群” 的相关信息、初步了解了有关政策,对实践的进行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是对调查地状况的了解,通过某县政府办公室得到了某县基本县情,通过某县民政局和金钟镇民政办了解到了我县民政工作开展状况、针对性措施和低收入人群分布。以上工作的开展经过长期真诚的沟通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最终民政部门和笔者商讨了调查方案,使我对调查有了更大的信心。调查关键步骤是走访调查低收入人群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在一次又一次的谈话中,我慢慢体会着、实图理解这个群体的思想,越发强烈地感觉到低收入人群生活压力的巨大,但同时也感觉地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最后,每去一个地方,每走访一个家庭,我都会详细记录感受,进行思考。

调查也并非一直顺利,调查的开始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一方面来自于当地有关部门的不支持、不关注。以前他们接待的很多大学生、媒体记者都是只关注负面的东西,甚至不负责任地夸大、脱离事实,造成了不良影响。自然让他们产生了排斥心理。但经过长时间、多次地解释和真诚地沟通,并且笔者承诺本次报告只用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全过程不拍摄照片、完成该当地提交审阅等。最终,某县民政局、县政府办公室决定支持此次调查活动,使得实践的开展有了很大进展;另外一方面的阻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碍源自于受访者,当地低收入家庭主要构成人员是受教育水平低、农村人口或是无职业者,生活的压力和长期生活在贫困地区,使得他们对外界产生了习惯性的排斥,他们甚至不礼貌地拒绝一切请求。最终,跟随当地民政部门真诚和居民沟通,才得到了他们的信任,顺利开展了调查实践。

(2)调查地区低收入人群现状论述

本部分笔者根据实地调查所见所闻,真实反映受调查地区被访低收入人群现状,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本次调查主要侧重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医疗保障、教育等三个方面,旨在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a.低收入人群生活现状

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长期处于温饱线,他们不会受饿,但是食物质量差,膳食搭配不合理,未能很好满足很好营养需求。本次调查走访,某县金钟镇下岗工人车叔叔一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车叔叔原是某县自来水厂的工人,妻子张阿姨自己经营一家服装店,女儿就读初中。几年之前,车叔叔还在水厂上班的时候,效益还不错,虽然不算富裕,但是能够达到小康水平,一家人其乐融融。后来单位重租,更新了设备,很多流程实现了自动化,这样一来辞退了大量员工,车叔叔就是其中之一。现在车叔叔和张阿姨收入加起来不到1000元,从前父母医病花费了不少钱,家里没什么积蓄。阿姨买的服装是普通的大众消费档次,但由于店面地点比较偏僻,生意也就少了很多。张阿姨说,他们家每周吃一次肉,都是等周五晚些时候去菜市场买的,她笑着说,那时候买是一周最便宜的,第二天就是周末要上新鲜肉,但我们都知道,这个时候的肉质量很差。他们穿的衣服都是很便宜的,女儿很漂亮,但没有怎么打扮,穿着的裤子都洗得有些发白。他们就这样过着平淡的日子,车叔叔也在努力找工作,但是都是打些短工,因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得不到高收入的工作。女儿学习很认真,成绩也挺好的,没有什么爱好,最喜欢去书店看书,因为家里买不起很多书,不到万不得已或者是不能缺少,女儿都不开口向家里要钱买东西。笔者心里深深明白,女儿的这份远远超于年龄的成熟和懂事是生活现实逼迫的,是无奈的。采访过程中,张妈妈反复给女儿说着一句话:“姗姗,要像这位哥哥一样,好好上学读书,上好的大学今后有好工作。’车叔叔在一旁抽着烟,女儿走后,他叹着气说:“怪做家长的没有能力,这么听话的女儿,没有给她很好的教育,充分培养兴趣特长的,但是由于没有经济主持,没能做的。”现在,车叔叔正在学习驾驶,他想之后贷款买辆车跑出租车生意。笔者真心祝愿他们生活好起来!

以上是对一个普通的低收入家庭的真实描述,某县像这样的家庭很多,甚至更加贫困。他们生活在贫困边缘和贫困中,在社会底层挣扎着。

b.低收入群体子女教育现状

要改变贫困最长久和根本的办法是教育,让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拜托贫困的更本。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发现低收入家庭中子女受教育问题上,家长的态度和观念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大致分为两大类:①坚决支持子女多读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子女收到尽可能好的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生存状况;②对子女教育不够重视,只希望今后儿女能养活自己和今后家庭,并不是强烈希望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甚至对其顺其自然。笔者调查中走访了王先生一家,王先生一家以加工出售米线为生,全家每月收入在2600左右,但家里有3个孩子,分别在就读小学和初中。由于加工米线流程较为复杂,家长常常让读初中的女儿和儿子帮着家里干活,他们经常忙到夜里很晚才能入睡,第二天的学习很受影响,学习成绩自然很差。在和家长谈话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家长的真实思想,他们认为接受长久、良好的教育成本太大,且会受到很多阻碍,比如要进县里最好的钟屏中学就读初中,就必须是城镇居民户口,而低收入人群大多为农村户口,这样以来就就限制了他们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和机会。另外,对于很多家庭,每年的学费是很大的经济负担,有的家里的孩子,即使考得起大学,昂贵的学费也使得他们对于读不读的问题上必须考虑再三。另外,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这一系列问题的交织,使得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读相对“便宜”和“实惠”的技校,让子女有一技之长。

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导致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在这个层面上面家长和孩子都有无奈之处,他们也希望摆脱这样的处境,但是这样一个过程是漫长和艰辛的。

c.低收入群体医疗现状

本次调查实践过程中,笔者特意走访了某县人民医院,利用医学生背景和病人直接接触,了解低收入人群的就医环境和条件。另外和医院医生谈话中了解到了现行很多医疗保障性政策的利弊。

下面说的这个真实的事件,发生在笔者在某县人民医院,不论从实践的角度还是医学生本身的身份,它都给了笔者很大的触动。就在笔者去医院走访调查低收入人群患者那个下午,恰好遇到主治医生正和一个患者进行交谈,患者情绪激动,医生只是耐心地给她说着什么,但患者看似很不愿意听的样子。笔者走过去了解了情况,得知那位医生交谈的妇女是患者家属,患者为妇女的父亲,患了食道癌,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接受病人时患者很愿意,但在入院的第三天,医生刚要进行手术,患者就要求出院,唯一要求一个医院开据的出院证明。医生很为惊讶,再三询问后得知患者家庭贫困,他们连生活保障都很成问题,是农村人口,农作物收成决定了每年的经济收入。患者家属向医生解释,其实住院不是为了治疗,而真实目的是想拿到医院开据的住院证明,拿到这个证明就可以到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金,这样一笔几千块钱的资金能够维持这个家庭好几个月的生计。当听到以上这些时,我难以相信这一切是真实的。我不敢再去打扰这位患者的家属,我想每个人都不愿意走到这一步,但生活的压力逼迫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很寒心地写下这段文字,同样祝愿他们安好!

(3)问题*思考*建议

a.加强低收入人群生活保障投入,提高城乡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物价监管,防止不良涨价行为,保证低收入人群能够买得起生活必需品,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有能力买得起好的商品,提高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加大救济金、社会保障金、医疗保障金等专项资金的投入,解决低收入人群直接生活保障问题。解决好困难群体问题,关键在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社会救助困难群体的长效机制。

再次,从长远看,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给予低收入人群更多生存的本领,让他们学会在社会更好的生存进一步加强再就业援助。促进社会困难群体自立、自强,实现就业是改变生活状况的根本途径。对困难群体严格落实国家相应的补助、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助政策,帮助其实现就业再就业。

b.加快建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和教育救助制度

在本次调查中,低收入群体对廉租房政策有很高的评价,大家都认为这是惠民的好工程,减轻了生活压力,是在市场经济下房地产泡沫留给低收入人群的一个生存空间。笔者认为这样的好工程应该加大覆盖面积,加强投入和监管,使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笔者清楚地记得,在央视曾经曝光过廉租房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出现地方官员利用职务之便,使廉租房建成商品房,从中获利。诸如此类案件政府部门必须全程监管,严厉查处非法行为,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

c.拓宽低收入群体子女受教育途径,政策性保障其受教育权利

居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每个人的综合素质,素质越高,就业选择余地越宽,就业能力越强,得到高收入职位的机会也越大。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使教育脱贫致富的思想深入到该类人群心里,让其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应该避免一些地方性限制性政策的出现,使低收入群体子女收到平等的教育。由于低收入家庭没有能力给子女请家教、上辅导班、参加兴趣班等,这样就使得子女不能有同等的教育环境,缺少了很多培养自己竞争力的机会,长期下去,影响孩子发展。这个方面希望学校主动承担起孩子的拓展教育,提供更多空间和更大的平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d.加强完善城乡低收入居民医疗救助制度。

作为医学生,时时关注医学发展的同时,我们还留心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本次笔者调查的地方医院是绝对的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和医生医疗水平都很局限,很多病会因为误诊、漏诊而使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看病难、看病贵是困难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体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切实使百姓得到实际利益!另外,还要加强城乡医疗救助渠道,简化办事流程,避免过程中多余人力物力的浪费。救助标准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等相关的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5] 以上问题和建议的提出均基于本次实践中的发现感悟,有片面和错误的地方,很多内容缺乏现实性和可行性,但都是笔者发自内心的诉求,希望能让这部分群体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让他们应有的利益得到全方位保障。

四川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结 束 语

本次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课本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拓展延伸,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感触是最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尽管我国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各方面综合国力稳步上升,但笔者认为,在为祖国大好发展势头欢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思考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现状,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如何?承受能力如何?稳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才应该是我们永久的追求和不懈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笔者借此次实践的机会,亲身经历和发现了低收入人群生活状况,并开始长久的思考,以当代大学生的身份观察、反思现实社会,并在内心深处衷心祝愿我国城乡低收入人群明天生活更美好,祝愿伟大祖国明天更美好!

【注释】

[1]云南省某县政府办公室提供 [2]云南省某县民政局提供 [3]源自网络

[4] 谢东梅.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变动及其影响因素[J].技术经济,2008(11)

社会弱势群体现状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 城市弱势群体 社会支持

1 和谐社会思想是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价值基础

和谐社会思想是基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为解决当前出现的社会问题而发展得来的。和谐社会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根本。众所周知,在中国社会变革中,一个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边缘性群体,即以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主体的社会性弱势群体逐渐形成,他们表现出与社会断裂的结构性特征。城市弱势群体的存在虽然是特定历史原因造成的,但是他们的存在与不断扩大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基础。

制定合理的社会支持政策,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平,必须首先明确社会支持政策的价值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论述中强调:“社会主义的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共同致富……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正义,扭转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一些人的自由的现状,实现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的目标。

2 目前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

2.1 现行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支持政策缺乏系统性

目前,现行的城市扶贫政策在组织架构和实践理论上考虑不周,社会对城市弱势群体精神需求的关注程度不够,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此外,社会支持主体过于单一。大力发展社会支持主体,由政府引导组建民间性的社区服务主体,同时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持功能,构建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化的社会支持体系,应作为下一阶段政府扶贫的发展方向。

2.2 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支持政策中的不和谐因素——“区别对待”

在就业政策上,地方政府并未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以保障城市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的就业权利,反而对其采取歧视性政策的限制。城市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没有保障,也无法从社会获得精神支持。社会的和谐建设应打破城乡之间固有的界限。

2.3 对城市弱势群体自我支持的认识不足

每个人获得能够独立自由的发展潜力也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题中之义。现阶段,社会支持基本以改善弱势群体物质生活条件为主,鲜少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断裂性的特征。应该坚持强化城市弱势群体自我能力建设,尝试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救助对象的自助能力,从而帮助其自立、自强、自尊。

3 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对策思考

和谐社会思想为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支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其实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追求社会主义的理想,即人人能够自由发展、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1 促进就业进程是解决城市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出路

“有效的社会支持,不仅要‘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社区服务应成为非正规就业的主要领域。根据社区岗位需求针对弱势群体开展职业培训,无疑是增强城市弱势群体自助潜能的有效途径。政府应建立健全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程度,根据社区就业岗位需求,有针

对性地开办一些短、平、快的培训项目,培养实用型的人才。

3.2 拓宽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主体

政府在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政府应加强自身的法律职能、完善政策制定职能,树立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把公民变成消费者,建立企业化政府,提供回应性服务,满足公民的不同需求。

3.3 完善城市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内容

首先,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关怀。

其次,加强对城市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提高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技能、培养参与意识。对强势群体应该侧重于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他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感。

再次,扩大人际交往,竭力为城市弱势群体提供一个扩大社会社交圈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时事出版社,2000.1.

[2]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2003年8月第1版[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8.

[3]杨谊勇.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

[4]Easton,D.,The Political System.New York:Kropf,1953.

[5]Klingner,D.E.& Nalbandian,J.,Public Personal Manangement:Contexts and Strategies.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Inc.,1998.

作者简介:

社会弱势群体现状 篇4

1、和谐社会下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

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是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首先提出的, 他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和谐自然是各方面协调发展, 而体育弱势群体则是在体育锻炼这一方面有所欠缺, 没有实现和谐这一目标。体育锻炼在构建和谐社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民体育锻炼状况与国家总体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国民体育素质也是评价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国民的体质, 还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在预防和治愈疾病上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今学者对体育弱势群体的界定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和范围。一般来讲, 体育弱势群体是指身体状况较差的人群, 如过度肥胖者或瘦弱者, 也有学者认为身体残疾或带有疾病的人群也属于体育弱势群体。高校学生中的体育弱势群体是与拥有正常体育能力的学生相比, 在体育锻炼方面属于相对的弱者一方。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指在高校中体育成绩难以达标并在体育运动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体育弱势群体, 他们主要是由于身体素质以及形态方面的劣势和不足而引起在体育锻炼上的弱势。

2、高校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的参与现状

2.1、高校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高校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体育价值观, 同时也是这一群体对体育需求的主观心理反应。一部分体育弱势学生因为自身身体素质不佳或者心理逃避等因素而不乐意参与体育锻炼, 也未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 这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不利于体育弱势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因此掌握参与体育锻炼的弱势群体的心理动机, 制定合理的锻炼方法, 对研究相关的改善对策有重要作用。从目前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得知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锻炼的首要动机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 增强自身体质, 这一部分占比约为百分之五十二, 由此可以看出体育弱势学生是希望改善自身的身体素质, 并希望自己逐渐由弱变强。排在第二位的动机是为了减轻学习及生活压力, 释放压抑情绪, 这显示出学生对体育锻炼本质属性的认同。接下来的动机依次是预防疾病和减肥健身。

2.2、高校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

体育弱势群体中有一半的人每周参加锻炼频率为一到两次, 这部分人数最多, 约占50%, 但这与国家要求大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还有较大的差距。每周参加三次或以上锻炼的弱势群体约占30%, 另外还有20%的体育弱势学生除体育课老师的要求之外从不参与体育活动。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高校体育弱势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上积极性不高, 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非常少, 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上还有待提高。在体育锻炼的时间方面, 体育弱势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人数约占34%;锻炼时间在30到60分钟的人数最多, 约为40%;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体育弱势群体约为26%。另外, 男生每次锻炼的时间和频率都要多于女生, 运动量也相对较大。而体育弱势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等原因, 锻炼的频率和时间都不及正常学生。

2.3、高校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

体育弱势学生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偏向非剧烈运动的项目, 这也是与其身体素质密切相关。在项目选择上, 体育弱势学生中男生主要选择的项目依次是跑步、步行以及球类运动, 还有一小部分选择登山、游泳、武术、骑自行车和运动健身;女生选择最多的项目依次是步行、跑步和小球类运动, 其他项目则与男生类似。由此可以看出因为身体素质的影响, 男女生都会选择不太剧烈的运动项目, 这类项目在健身的同时不会消耗人体太多的能量, 对于体育弱势者来说比较适合。另外, 体育弱势学生参加的项目和正常学生基本相同, 但是参与锻炼的形式单一, 缺少专业有效的指导。

3、提高体育弱势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对策

3.1、社会应增强对体育弱势学生的重视

高校体育弱势学生相比正常学生来说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重视,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高校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应当全面发展, 以便毕业进入社会后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社会应该高度重视体育弱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为他们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相关部门和学校应为体育弱势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丰富参与的运动项目, 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指导, 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 为体育弱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2、体育弱势学生应正确认识体育活动

体育弱势学生群体要正确认识体育活动,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把体育锻炼当作提升自身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愉悦的情绪氛围中参加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弱势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 但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 因此, 需要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 理解其对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增强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体育弱势群体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内在动力支持, 重视体育锻炼, 才能保证体育弱势者能够坚持锻炼, 拥有健康的体魄, 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3.3、学校应完善体育课程, 延伸课堂教学

相当一部分体育弱势学生木不愿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是体育活动比较单一, 趣味性不强。如今由于社会的发展, 很多新兴的体育项目不断出现, 现代大学应该针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群体的需求来制定有吸引力的体育教学课程, 对传统的体育内容进行调整, 满足弱势学生群体的需求。例如, 针对过度肥胖学生, 设置运动减肥课程等。此外, 学生仅仅通过课堂体育教学不能达到有效锻炼的目的, 因此教师可以延伸课堂教学, 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骑行或郊游, 也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来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4、结语

和谐社会所注重的是社会全方面的协调发展, 对高校里存在的体育弱势学生, 社会应给与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弱势学生自身也应正确认识体育锻炼, 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提高身体素质。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也要以人为本, 注重学生的需求, 给予弱势群体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汉臣, 吕晶红.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促进干预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14 (02) .

[2]廖彦罡.北京市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6 (06) .

[3]闫松.对新时期高校体育弱势学生群体体育教育改革的审视[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 03 (01) .

[4]李新国.高校体育弱势学生群体参与身体锻炼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18 (06) .

[5]王宏.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现状与教学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1 (04) .

关爱弱势群体,共建社会和谐 篇5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中央、市委、县委的统一部署,经乡党委研究决定将基层组织建设年五月的主题定为“关爱弱势群体,共建社会和谐”。党员干部以身作责,率先垂范,在全乡上下形成“热心传、真心帮、积极带”的良好氛围。

一、热心传送科教文卫知识信息,改变科技弱势局面。一是邀请工商局、就业局、农委、科协等相关部门前来讲课,积极组织各村社成员入班学习,提升群众领悟科技、运用科技能力与适应市场规律的能力。近日,工商局于就业局在红椿乡成功完成了小微企业业务与技能培训,88名参会人员全部顺利毕业,红椿村拥有75家小微企业被称为“微型企业村”。二是成立了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科教文卫宣讲小分队,进入各个村社,进行专题讲座,宣传的内容包括农学技术、市场信息、惠民政策等各个方面。三是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做到“两制一提高”:完善村干部坐班制,推行走访登记卡制度,反馈群众意见提高民意调查群众满意度。全面推行“民事全程代办”制度,建立一支红岩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二、真心帮扶弱势群体,提升社会温情。一是建立并完善党内帮扶机制,关心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确立一月一碰头,一月一走访的制度,让老党员切身体验到社会的巨大

变化,重温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激发老党员的生活热情与关心组织的责任心;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使广大无职党员有空间与机会发挥作用,成立腰鼓队、打连响、象棋党小组,让老党员担任组织者与协调者;完善党内一帮一制度,关心困难党员,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关心流动党员,发放慰问信,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二是坚持“大走访”,落实“结穷亲”政策,及时了解村情民意,让全乡群众老有所依、少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带,贫有所帮,灾有所济,提升社会温情,实现社会和谐与“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

三、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实现社会发展之根本。群众富财国富,人民丰则国丰,大力发展适用于群众发展的经济,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是社会发展的职责所在。一是确立农户增收帮扶户,党员干部一带二,农户一带一,通过结对帮扶,形成互帮互带的良好局面。二是优化环境,为群众发展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2012年红椿党委政府耗资60余万元改善烤烟线路与烤房建设,成功申报了“巫山庙党”地理商标,并设立了六名产烟大户与药材大户各三万元的奖励金,极大的鼓舞了群众投身特色产业发展的热情;三是提供便民服务,组织烤烟现场培训会、药材种植现场培训会六次,提供现代化优质地膜、肥料与科技信息,打通市场,引进中药材初开工公司,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关爱弱势群众,一扫因贫而弱、因病而弱、因科技而弱、因文化而弱的困境,优化发展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红

浅谈社会弱势群体的违法问题及预防 篇6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特点;犯罪原因;预防对策

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从伤害程度而言,这种犯罪行为虽然不及成人犯罪,但所产生的危害性却不容忽视。从当前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特点来看,不仅渐具成人化的倾向,且犯罪的手段也更加残忍。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

这是由青少年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强等特点所决定的。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胆怯心理,总感觉一个人作案势单力薄,所以就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围”,一轰而上,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合作。

(二)严重犯罪较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

(三)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四)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

在青少年犯罪中,不少犯罪手段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现在很多制造病毒的“高手”都是青少年。再者,犯罪的低龄化也比较突出。5.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

青少年模仿性强,犯罪学得很快。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可塑性强、易于改造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反复性。在看守所、监狱的“交叉感染”,使其学会了更多的犯罪“技术”,由以前的“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并且胆子更大,反侦查性更强。这恐怕是重大、恶性案件在青少年中不断发生,并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犯罪学界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不同的探讨。从司法实践来看,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在不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有宠爱滑向溺爱,使得他们常常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为我独尊,经常干出出格的事情,严重的就构成犯罪。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学校在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上作了很多努力,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具体表现在:缺乏长期规范的法制教育。教师因此把升学率作为硬任务,思想教育是软任务。有的教师育人方法单一,不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缺少心理疏导的措施和方法。

(三)社会因素

社会上不良风气腐朽思想和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而不稳定的时期,极易受社会“黄、灰、黑”色污染、侵蚀和危害。由于受黄色音像制品和淫秽书刊及不良网络内容的诱惑,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常萌发尝试、模仿的念头,从而逐步走向犯罪。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我们更应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有机结合,进行综合治理。正像《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第2条)所提出的:要成功地预防少年违法犯罪就需要整个社会进行努力;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条)也明确指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针对前文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试总结以下预防对策:

(一)自身预防

青少年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提高青少年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是预防犯罪的基础,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才能使他们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法规规范、道德规范和约束言行。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三)学校预防

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根本作用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具体地说,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

当今,有人甚至将未成年人的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世界三大社会公害。预防和矫治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全社会尤其是执法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呼吁社会各界,不断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筑牢预防犯罪防线,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爱心唤起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文成.青少年违法犯罪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

[2]李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教育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

[3]张思月.关于包头市青少年犯罪现状与预防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吕建星.城市中心地区青少年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10

[5]陈曲.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少年犯罪及不良行为的预防[D].重庆工商大学,2010

社会弱势群体现状 篇7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和谐社会

随着“两会”的落幕, 改善民生, 缩小贫富差距, 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渐成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 这将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社会和谐。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低下, 话语权不足, 他们的生存发展问题尤为突出。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能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 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 致使他们离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还有距离, 社会和各级政府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审视加强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正视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 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真正惠及弱势群体。

一、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

首先, 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最深厚的基础就在于社会公平, 即指要让社会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其它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基本合理而平等的分配。

其次, 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 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生活, 让弱势群体生活更有保障或更好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再者, 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可以使整个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关注弱势群体, 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可以激发他们充分发挥其才能和创造力, 使这一庞大群体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使用。

二、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策略

(一) 推进城乡低保工作,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积极做好城市低保工作。科学调整救助范围, 把符合条件的或者新出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合理调整和提高保障标准, 做到既满足低保对象基本生活需要, 又与政府财力承受能力相适应, 同时又能发挥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自主创业的作用。

实施分类施保和重点施保。对低保家庭中的大病、残疾、老年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 针对不同情况, 合理确定补助标准, 实行分类施保;对重度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70岁以上困难老人等, 实现重点保障, 补助标准高于一般人员50%;

健全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规范低保工作程序, 强化动态管理, 严格执行低保对象评议、公示、审批制度, 将新出现的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现有低保对象困难程度加重的, 提高救助额;收入提高的, 降低救助额;收入已经稳定、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 及时退出。

落实城乡低保资金和工作经费。根据城乡低保人数变化、补助标准和资金需求, 在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应补助资金和必要的低保机构工作经费。

(二) 做好特困群体救助工作, 维护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

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落实《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救助对象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救助站房屋维修改造列入基本建设规划, 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做好救助工作。

加大城乡贫困老人救助力度。制定针对贫困老人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的政策, 落实老年人各项补助金;

实施残疾人专项助困工程。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 努力解决好残疾人在康复、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突出困难。

完善重大自然灾害 (灾难) 应急救助体系。建立各类灾害救济应急体系, 完善应急预案, 提高应对能力;把受灾贫困户和特困户适时纳入救济程序;自然灾害救济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各级预算安排的救灾资金不低于全部救助资金的30%。

(三) 抓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

逐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通过财政补助、彩票公益金和接收社会捐助等渠道, 建立基本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基金, 扩大大病救济覆盖面;对重残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 提高救助额度;对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 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继续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渠道充实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医疗补助标准, 较好地解决大病无钱医治和因病返贫问题。

(四) 推进教育救助, 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认真落实国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政策。保证弱势群体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 对困难家庭学生义务教育寄宿费、生活费, 按标准予以补助。

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加强残疾、弱智等特殊群体教育, 加快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继续做好“希望工程”、“金秋助学”、“春蕾计划”、慈善捐助等专项救助工作, 多渠道筹措资金, 确保贫困、低保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对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爱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责任, 也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运用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正, 建构一个更加完备的能确保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尊严的保障体系, 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只有加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才能减小弱势群体的规模才能改善全体人们的生活水平, 才能促进社会进步,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魏自涛.弱势群体的成因及社会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论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 篇8

第一、经济收入低, 生计窘迫。经济是基础, 弱势群体的根本特征是缺少经济资源, 生活极其困难, 完全依靠自身很难走出困境。据统计, 2001年城镇平均每人年收入为6318元, 占调查户数1/10的最低收入户平均每人年收入为2325元。某市6418户下岗职工家进行入户调查, 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 (117元) 的3303户, 占被调查人数的51%;平均收入相当于最低工资标准 (195元) 的2032户, 占被调查人数的33%;在这一标准以上的有1084户, 占16%。从民政部门的统计测算来看, 政府在全国内给1400万左右的城市贫困人口提供着生活补助, 尽管这个数字在逐年的递减, 但是我国大量的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补助问题还十分的严重。经国有统计局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调查显示, 我国1999年时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大约为2210元, 而且多数收入在1200元以下, 甚至有些贫困家庭的人均收入还低收625元。

第二, 消费水平低, 方式单调。弱势群体成员由于实际收入低下, 绝大部分收入只能用来购买比较普通、粗糙的食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1999年, 城镇弱势群体人均消费支出2175元, 其中用于基本食品项目的支出为1283元, 恩格尔系数为59%, 比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我们知道, 恩格尔系数主要说明食品费用占全部生活费用的比重。条件是价格不变。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渡日;40———50%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20%以下为最富裕。我国目前的弱势群体大部分处于赤贫, 即勉强渡日阶段。这就使他们的消费水平处于社会最低层次。由于经济收入的限制, 在满足生存基本需要之后, 几乎没有能力提供物质条件, 以满足成员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他们终日为生计而奔波, 生活方式单调、枯燥而缺乏新鲜感。

第三, 受教育程度低, 就业艰难。随着科技大潮的到来, 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以体力为主的低素质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 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攀升, 个人素养与专业技能在就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弱势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年龄偏大, 受教育程度较低, 很难找到比较理想的就业单位。就是找到了就业岗位, 由于自身素质偏低, 又没有一定的社会资源, 也容易下岗。一旦下岗, 再要上岗就非常艰难了。据劳动部门调查, 城镇失业下岗职工中, 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0%。而在广大农村弱势群体成员中初中或初中文化程度高达90%, 其中文盲占24%。这些人就业竞争能力十分脆弱, 往往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 这也就决定他们的经济收入低, 社会地位低下。国际劳工组织在《全球就业议程》强调:“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 不仅因为世界上很多人依靠工作而生存, 它还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按劳分配是我国基本的分配原则, 就业仍然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胡锦涛同志在于2003年初全国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一定要高度重就业, 关心人民生活, 这是安邦定国之大事,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其中途径之一, 就是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资, 提高弱势群体的素质, 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第四, 社会权利弱势, 地位低下。社会转型出现的弱势群体, 一般处于社会权力结构网络的最底端, 其没有或很少有能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或应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如8亿农民至今还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数千万进城的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还得不到保障。在有些企业中, 雇工劳动时间长、强度大, 工作环境恶劣, 劳动报酬低, 并且经常被无端地拖欠和扣罚。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就业岗位稀缺的情况下, 弱势成员往往在求职过程中被迫签订含有某些明显不合理或暗含不合理内容的劳动合同, 在劳动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损害劳动者人格尊严和劳动权益的情况, 劳动者由于缺少社会权力资源、经济资源和法律知识, 往往拿不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 抗风险能力差, 心理弱势。由于经济上的贫困, 处于社会权利的边缘, 偶然遇到一点风险, 就无法承受。他们一方面希望社会加速发展, 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 另一方面又对改革政策特别敏感, 害怕新的政策对自己不利。年纪大一点人往往怀念计划经济时代那种绝对平均、十平八稳的大家贫穷的生活方式。年青的弱势成员则埋怨社会不公平, 没有给他们同样的起点和平台, 有的甚至埋怨自己生错了地方, 选错了父母。由于找不到活干, 整天沉溺于麻将、纸牌等赌博之中。有的甚至精神空虚, 对自己的命运无法把握, 求助于封建迷信或“法轮功”。苦闷、焦虑、彷徨、悲观, 心理脆弱是他们精神上较为普遍的特征。一旦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经济压力和心理负荷积累到相当程度, 影响他们的最低的生存保障, 社会风险首先就会从这类弱势群体身上爆发。

在这五个基本特征中, 权利弱势是弱势群体的首要弱势, 经济贫困是弱势群体的根本特征, 而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就业竞争能力弱势和心理弱势则是权利弱势和经济贫困的必然结果。同时, 它们又相互影响,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在一定条件下互为因果, 共同构成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社会弱势群体现状 篇9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已达1.4-1.8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1-15%。弱势群体的大规模的存在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弱势群体,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已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因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我国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一是下岗职工;二是“体制外”的人,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进城的农民工;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除此之外,贫困农民、“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老人(不能将老年人笼统地称为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和部分自由职业者也是弱势群体的组成部分。弱势群体的这种“弱势”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层面,其影响日益加深。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培训班上,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一个温馨的词汇,是党新时期的执政目标。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执政党要做好“公”字文章,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稳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保持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学研究表明,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敌视或仇恨心理,容易产生攻击性心理和报复性心理以及反社会心理,并可能采取非正当的手段或过激行为来达到目的,进而增大了社会动荡的可能性,甚至还会引发一些政治问题,最终将危及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多发,社会犯罪率攀升,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弱势群体的存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二、社会弱势群体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产物

1. 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最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向这一目标推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有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些问题,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竞争法则面前,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人成为弱势群体。

2. 城市化进程。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是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到农村改革能否深入进行,城镇化战略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使更多的人由农村涌向城市,由农业转往工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因为找不到工作成为失业者,从而沦为弱势群体。

(二)公共政策体制的不完善

1. 公共政策利益表达机制上的缺陷。

由此,导致弱势群体缺少正常的表达渠道,即使是已有的表达渠道也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如果弱势群体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机制,其声音就会越来越微弱,甚至丧失话语权。他们的利益受损以后又找不到正常的表达方式,使公共政策无法通过损益补偿机制对受损的利益给予合理的补偿。

2. 公共政策回应机制上的缺陷。

由此,导致对弱势群体本来就被弱化了的利益诉求缺少及时的回应。由于弱势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力弱,公共政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到位,直至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越积越多,到了不解决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威胁到了政府的合法性的时候,才做出已经迟到了的回应,势必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

3. 公共政策对各阶层的价值分配失衡。

由此,其结果只能是强势群体更强、弱势群体更弱。由于强势群体手中掌握的资源使他们具有了较强的社会能量,他们可以一定程度上左右政府的某些公共政策。以上各种因素扭结在一起,形成了以强势群体为核心的政策网络,以瓜分社会资源。这种政策网络是一种有限开放的网络,弱势群体被排斥在这一政策网络之外,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公共政策运行过程中的话语权,堵塞了弱势群体改变自身命运的通道。

三、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公共政策选择

(一)要让利企业减税保就业增长

中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绝大的比重,它们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75%以上,提供的税收能够占到50%以上。由于PPI(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特别是生产下游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由于处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并不能随着生产成本的上涨而提高产品价格,只能挤压原有的利润空间;而一旦企业无法继续生存,将导致数量庞大的企业倒闭。

解决目前中小企业的问题,主要通过财政上的手段。具体地讲就是给企业让利、减税,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减税。只有让这些中小企业生存下去,才能充分保证城乡居民的就业。此外,外部需求已经开始下降,我国经济的增长应该由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转移到依靠内需来拉动增长。只有城乡居民的充分就业,才能保证其收入的稳步增长,进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步快速增长。所以,保就业就是保收入,保收入就是保内需,保内需也就是保证经济增长。

(二)要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标志着我国利益补偿机制逐步健全。但现阶段,存在着资金注入不足和覆盖面不广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通常占到GNP的30%,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仅占GNP的10%,绝大多数农民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在低水平运行。我国要加大社会救助的对象即所有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基本生活水平的特困家庭,以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为目的;主要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为目标,保证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不断增加个人财富的积累,降低改革的社会成本,减缓阻力,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应倾向于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三)要切实解决收入分配矛盾

我国改革以来的收入分配体制彻底地打破了以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的计划经济分配体制,充分地调动了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但新的适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分配体制和格局还远没有形成,初次分配领域的秩序混乱,该市场化的领域没有充分市场化,行政力量该退出的领域没有充分退出,政府既没能有效地维护市场秩序,也没能有效地实施再分配。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无疑会严重影响弱势群体的利益,使他们成为不公平竞争的利益受损者。

我国分配领域制度不完善,规范和制约收入分配和调节收入再分配的法律、法规、经济杠杆、政策措施不健全、不完善,隐性收入、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非制度性收入和非法收入普遍存在,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在初次分配领域,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同时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尤其是要加强劳动法规的维权,规范和约束企业劳动用工、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行为,为弱势群体撑起一把遮风避雨的保护伞。在二次分配领域里,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将转移支付向弱势群体倾斜,重点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体倾斜。

(四)要完善公共政策体制

社会各阶层拥有的影响公共政策的资源和力量是不均衡的,公共政策要更多地关照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因此,就要在公共政策运行和执行诸多环节为弱势群体提供参与的通道,以扩大弱势群体有序的政治参与,并完善其有效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从而使社会公共秩序得到有效的维护。

1. 运行机制的完善。

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和回应机制,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完善制度化的通道,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执政党和公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构建制度化通道的良性运行机制。为此,必须改变现有的部门主导公共政策规划的局面。由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相结合,会同社会相关群体,特别要有弱势群体的代表参与,共同设计公共政策方案。只有这样,弱势群体的利益才能得到应有的体现。

2. 执行体制的完善。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也是利益实现的过程,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性的现象时有发生。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也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的过程,弱势群体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充当失败者的角色。弱势群体提升自己的组织化程度,以在政策网络中争得一席之地,赢得公共政策运行过程中的话语权。加强同政治体的联系,自下而上地推动执行体制的完善。

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时期,现行公共政策和社会管理体制不足以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充分而有效的保护。为此,要提高政府的政策能力,政府政策创新的重点应当是加快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全面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推进旧政策的废止、修改和新政策的制定,摆正人民群众政策主体的位置,使弱势群体既享受政策保障的权利,也承担政策规定的义务。只有这样,公共政策才能反映公众意愿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春福.改善民生与关照弱势群体的公共政策运行机制[J].理论探讨,2008(2)

[2]倪先敏.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

[3]王经洲.当代中国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表达渠道与利益采纳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论文,2005

新时期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篇10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 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8%, 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使得资源配置的方式由行政命令手段为主转向了以市场价格机制为主。这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使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 城市出现较严重的失业、下岗问题, 形成了众多的弱势群体。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且影响了社会稳定, 使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日益艰难。在党和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面前, 弱势群体令人堪忧的生存状况引起了全社会的密切关注, 也引起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我国学者对弱势群体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各种观点层出不穷, 观点的分歧导致了不同的对策建议, 这些研究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为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 体现社会公平, 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们, 政府应成为弱势群体生活保障的主要力量。

二、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和现状

1、弱势群体概念的界定

2002年3月, 时任总理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在分析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时第一次正式提出“弱势群体”一词,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弱势”在经济学上意味着基本生活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的困难者。这种理解是建立在“人是经济人”这一经济学假设之上的。而实际上人自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不再是自然人, 而是一种在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的社会群居动物, 即人是社会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所谓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条件、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本文将弱势群体定义为由于某种因素的缺陷, 导致行为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依靠自身力量无法保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 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帮助的社会群体。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平的社会》中预计, 目前中国的弱势群体人数大约在1.4-1.8亿之间, 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此外, 一下几种情况又增加了我国弱势群体的数量。首先,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口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截至2006年底, 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419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7.9%。其次, 残疾人数的比重也达到惊人的6.45%, 达8000万左右。再次, 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每年不同程度地遭遇各种灾害袭击者要以亿人次加以衡量, 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意外事故受害者。据统计, 每年需要国家给予不同程度的援助才能摆脱灾害和困境的城乡居民, 全国约有4000-5000万人。由此可见整个社会弱势群体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之大。

2、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

社会弱势群体绝大多数在经济上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甚至徘徊于贫困线边缘。经济上的低收入决定了其物质财富的数量低下和生活质量的低层次。在消费结构中, 绝大部分收入用于食品消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1999年城镇弱势群体人均消费支出2175元, 其中用于食品项目的为1283元, 恩格尔系数为59%, 比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在恩格尔系数的一般分类中, 恩格尔系数在58%以上被视为赤贫, 可见我国弱势群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之低。他们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 几乎没有多余的购买力去满足精神、娱乐等其他需要。他们在政治、社会等方面占有的资源非常匮乏, 参与政治的机会少, 对政府形成公共政策的影响力低。就普遍层面上看, 弱势群体大多数没有技能特长, 科学文化素质低, 就业竞争力不强, 改善生存现状的能力差。弱势群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长期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 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 在社会生活中缺乏社会安全感和社会支持感。心理上常处于抑郁、苦闷、焦虑、悲观等负面状态, 出现多疑、自卑的不良心理变化, 使得其社会承受能力十分脆弱, 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的修养观念比较淡薄, 容易走上偏激的道路, 犯罪行为也大多在这种背景下发生。

三、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

1、经济体制转变及其引发社会结构调整带来的冲击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实行的是充分就业制度, 人人都有工作, 保证了人人都有收入来源, 失业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使得众多“弱势群体”隐形化。改革开放后, 整个社会结构开始转型,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充分的就业制度”被“有限的就业制度”和“必要的失业制度”所替代。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 消减了企业内部大量的冗余人员。这些人知识水平较低, 生存技能差, 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这一部分人员原本隐形化的弱势群体特征显性化了, 数目庞大的弱势群体好像突然间冒了出来, 使得政府、企业和社会都措手不及。

2、产业结构的调整, 生产力的提高及科技应用的后果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发达国家和东亚“四小龙”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 一国的发展战略应与该国的资源禀赋结构相适应。违背资源禀赋结构的发展是无法实现的。我国的资源禀赋结构是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 资本相对稀缺。因此, 改革开放的前20年我们国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不仅取得了客观的收入, 而且解决了一部分低技能工人的就业问题, 特别是大量农民剩余人口的就业问题。但当经济体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 调整产业结构, 大量发展第三产业是国家真正走向强大的道路。我国的发展状况是东、中、西发展差异较大, 东部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上世纪90年代时已开始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许多传统的产业开始逐渐萎缩。第一产业成为排斥劳动力的主要部门, 第二产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变化也不明显。一般第一、二产业淘汰出来的劳动力都是进入第三产业, 实现再就业。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却比较缓慢, 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也在一直下降, 甚至于也开始排斥新增劳动力的加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渐渐地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 对劳动者的技术、文化等个人素质的综合要求不断提高, 弱势群体的经济优势在一点一点地消失, 其生存的压力必然加大。长期看来, 弱势群体的规模必然会继续扩大。

3、分配机制的变革

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制度。这种制度割断了能力与收入之间的内在联系, 无形中取消了平等与效率的区别, 起到了抑强扶弱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收入分配的途径来看, 居民收入是通过一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而获得的。我国初次分配领域的秩序还比较紊乱, 垄断行业的存在及我国税制制度的不完善, 使得目前违背市场经济市场原则和法制原则的行为屡禁不止;在再分配领域, 分配政策和福利制度存在着逆向调节和向强势群体倾斜的状况, 形成了在收入分配上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加快了新弱势群体的产生和老弱势群体境况的恶化。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中记载:我国改革开放前基尼系数为0.16, 2000年上升到0.417, 2006年则高达0.47, 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 处于危险的边缘。全国最富有的10%的家庭与最贫穷的1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最贫困的20%的家庭收入仅占全民所得的4.27%, 最富裕的20%的家庭收入却占社会收入的50.24%, 贫富差距极其严重。

4、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安全网脆弱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稳定器, 也是社会弱势群体主要的避风港。近年来,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以“三条保障线”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不能忘记依然存在的许多问题:社会保障对象狭窄、覆盖率低。截至2005年6月底, 城市低保覆盖3782.5万人, 对于总人数接近2亿的弱势群体来说, 所占比重仅为18%左右;保障金低、缴费率高, 2000年下岗职工个人负担的医药费支出在800元以内的占77%, 是下岗生活费的1/4, 还有23%的职工医药费开销在800元以上, 其中5.3%的职工年医疗费开支在2000元以上。

四、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作为改革成本的承担者, 弱势群体已经积攒了太多的愤懑和不满, 他们迫切地要求改变自身的状况。政府作为可以且唯一有能力改变这一现状的主体, 应主动承担起责任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 协调好各方利益, 积极、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1、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法制规范, 加强监管

作为救助弱势群体的中心力量, 政府每年针对弱势群体救助的财政投入和公共政策决策并不少, 且有每年不断增长的态势。可以说政府对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努力是不遗余力的, 各种支持的力度、强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措施对于数目过于庞大的弱势群体来说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但难免有些杯水车薪的味道。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来说, 他们所得到的远远低于政府给予和应该得到的, 根本无望于改变他们悲惨的生存状况。政策是好的, 关键是执行人的态度问题。随着文件的层层下传, 被误解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上海市社保大案就是例证, 陈良宇的行为让国家和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几十亿的社保基金被挪动, 当时竟无人发现, 没人举报, 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即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和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因此, 政府应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统筹管理, 实行商业化运行, 同时完善法制, 加强事前预警和事后监督, 对违规操作者坚决依法处置。

2、建立和完善综合性的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系统

(1) 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救助系统的核心。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从人道主义的层面上升到人权的高度, 从慈善性的救济转变为制度性的救助。而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当前必须着力并首先做好的一项根本性的制度建设。加大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投入, 坚决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弱势群体纳入保障范围, 建立一个有效的、有度的、合理的统计调查系统, 坚决贯彻各项方针政策, 逐渐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 加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化、制度化进程。

(2) 加强弱势群体各项救助措施的执行力度。弱势群体最大的特征是贫困。贫困使得弱势群体产生许多顾虑, 如有病不敢医, 孩子成绩好但却不能就读好的学校, 住房狭窄, 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现象屡见不鲜。弱势群体支出的主要方向就是基本生活、医疗、教育和住房。所以, 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应重点放在医疗、住房和教育上。弱势群体的弱势表现在物质和收入方面是显而易见的,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知识的贫乏。知识贫乏使得弱势群体处于弱势境遇具长期性和潜在性。对教育进行投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于教育救助, 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整合社会资源, 完善各教育救助实施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 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占用, 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有条件地区可考虑提供教育补助;由政府出面联合社会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弱势群体开展免费相关工作技能培训。

3、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主要措施之一, 需要着力加以完善。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保险的三大制度。

(1) 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是老年人最重要的保险制度, 尤其在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后更是重中之重。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点应放在构建制度平台上, 即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最大的特点是三层统筹, 实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大部分是地市级统筹, 因此将统筹层次迅速提升到以省为单位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2) 失业保险制度。随着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着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内在要求, 应当开辟新的资金供应渠道。鉴于我国劳动力资源在长时期内依然过剩, 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应当强化其促进就业的功能和失业保险的培训功能。

(3) 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医疗保险制度推行以来, 效果并不明显, 特别是覆盖面过窄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2004年全国覆盖率还不到20%。因此, 应当尽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改革应当以全民健康保障作为长远目标来落实, 以福利公平为指导原则, 坚定不移地实行医疗保险、医疗 (医院) 体制、医药体制三项改革同步推进。进一步引入市场经济竞争机制, 促进资源利用最优化, 加强医疗管理, 对药品的供应、质量、销售进行计划调控, 杜绝假药、垄断、加价的行为发生, 以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 2003.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中国社会保险年鉴[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3]郭华红: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问题[J].政治与公共管理, 2005 (4) .

[4]王丽英、刘后平: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8) .

[5]陈建华: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3) .

[6]曹小华:构建和谐社会之弱势群体保护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7 (1) .

上一篇:培养与就业下一篇:特色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