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24-05-02

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共8篇)

篇1: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我们不能选择时代.但是我们可以做驾驭时代的水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当代高职学生面临的是世界金融秩序重新洗牌,经济格局大幅调整的大环境,在就业的.选择上,带给学生们的既有挑战但也有机会.只有善于谋划未来的人,才能在职业的选择中拔得头筹,本文希望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这一角度,给处于后金融危机的高职学生一点启示.

作 者:魏燕霞 作者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宁德分校,352108刊 名: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英文刊名:TIME EDUC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473.8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 高职学生 就业 培养与提高

篇2: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马书燮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457000)

篇3: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教育,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机遇

金融风暴在2008年横扫全球, 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华尔街的这场“地震”是对美国金融业的一次重大打击, 也是全球经济金融界的一场噩梦。

然而, 危机既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机遇, 我们更应该寻找和探讨在危机之中和危机之后的机遇。那么, 机遇是什么?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第一, 金融危机如洪水猛兽, 但也是世界经济格局重新洗牌的催化剂。2010年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地位得到提高, 和发达国家的金融比较能力差距明显缩小, 这将有利于我国开展国际金融贸易合作, 并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领域的发展、创新和繁荣, 对于我国一直处于瓶颈状态的金融行业而言可谓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毋庸置疑, 金融行业的重新发力需要大量的金融专业人才, 尤其是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 在这轮金融浪潮中更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这给广东省金融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二, 金融危机大大增强了社会对金融的关注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过去, 因为中国金融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太大, 中国金融得到的关注并不多。时下,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华尔街百废待兴, 中国金融行业面临新的突破, 这些必然要求大量金融类的基础操作性人才为后盾, 也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我国金融行业和金融教育的发展, 这对于高职金融专业来说是一次良好的发展契机, 将有利于整个金融职业教育的推进。

第三, 人们对金融的依赖度增强了, 老百姓想通过保险、储蓄、基金等投资工具, 增加资本收益和规避风险, 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这些主要是通过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来实现的。从这一点看, 市场对一线金融服务工作者的需求大大增加, 但金融服务业本身的发展相对滞后, 金融行业基层员工短缺矛盾依然突出, 无法满足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这为我们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国内金融职业教育如何迎合“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点, 把准市场动脉, 结合自身特色, 培养相应层次的社会急需的金融专业人才呢?这些人才又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呢?

首先, 金融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高, 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强化, 金融人才需求总量不断攀升, 市场对一线金融工作者的需求将持续旺盛。因此, 需要金融职业教育提供大量的具备基本金融理论知识并熟悉各类金融产品的金融服务工作者, 以满足社会需求。

其次, 危机中股市的动荡颠覆了老百姓单一的投资和理财理念, 老百姓不再采用这种“将所有的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单一的高风险的投资模式, 而是更多地求助于理财顾问, 为其提供理财规划, 设计投资组合, 进行理性投资和科学理财。因此, 作为金融服务工作者, 除了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 还要有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再次,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宏观经济的重点依然是在扩大内需上, 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扩大内需自然也包括扩大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再者,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加快发展三产、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必将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从而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因此, 在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 应重点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业务拓展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质量, 进一步扩大金融产品市场需求, 促进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

最后, 随着竞争的加剧, 各金融机构为了扩大市场, 需大量“兵马”储备争夺客户资源, 通过建立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手段, 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 定制服务, 为其提供更周到的个性化服务。因此, 位于金融人才金字塔底层的客户 (营销) 服务和业务操作类人才仍然是两大基层岗位类型和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岗位群, 复合型金融人才更受青睐。

综上所述, 高职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 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操作技巧的训练, 也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两者相结合, 才能使学生毕业以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同时, 能更快速地向更高层次人才迈进。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中心主席姚寿广发出“预警”:“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职业教育而言是契机, 但一轮危机过后,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 必将迎来新的危机。”“后金融危机时代”, 如何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 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变化, 实现与市场的对接, 为社会输送一线金融人才, 成为金融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国情和广东省省情, 调整创新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 人才培养目标

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将当前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 专业知识实用, 实践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能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咨询等公司从事基础性金融业务工作的客户 (营销) 服务和业务操作类人才。这一培养目标除了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掌握金融学、经济学和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之外, 在业务素质方面, 还要求学生必须将金融产品和市场营销结合起来, 熟练掌握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处理方法与操作技巧, 具备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熟悉我国金融企业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方针政策, 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业务管理的惯例和规则, 以顺利开展国内和国际金融业务。

(二) 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并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目标, 进一步探析人才培养模式。

1. 在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上分为四个模块:基本素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1) 基本素质能力, 主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基本的英语听说、计算机操作及文字表达能力, 使学生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基本的职业素养。

(2) 职业基础能力, 主要包括经济数学、经济学原理、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经济金融专业基础课程, 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提高学生职业迁徙能力, 扩宽学生职业发展空间。但考虑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计“轻理论重能力”的特点, 故该模块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重较小。

(3) 职业核心能力, 包括国际金融、证券投资、经济法、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资产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 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和特色, 金融法规, 金融机构管理等, 为今后的实际运用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4) 职业综合能力, 包括保险营销、商务谈判、金融产品营销、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金融服务礼仪、保险业务模拟操作等实操性强的课程, 这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银行柜台业务处理能力, 信息分析、融资、代理等业务操作能力, 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操作能力, 个人理财投资分析能力, 金融保险管理工作能力, 金融产品营销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金融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能力, 即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必须具备的临柜交易、服务营销和业务管理三种能力, 这是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的体现, 也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精华所在。

2. 按照金融专业的三大岗位群——银行、保险、证券, 加强相应的岗位技能培训。以银行为例, 将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几方面技能。

(1) 银行柜员业务, 包括点钞、假币识别、各项业务凭证的填制、现金及凭证的管理、账簿登记、各类业务操作流程等。

(2)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 包括服务沟通能力、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能力、客户关系维护能力、服务礼仪、市场拓展能力。

(3) 个人理财, 包括熟悉各种金融理财工具的特点及风险收益, 具备家庭财务状况分析、理财目标设定、理财组合方案设计的能力, 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理财工具设计目标家庭理财方案等。

3.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是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实践教学。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应从以下三方面有效开展实践教学, 使教学逐步接近岗位实际。

(1)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训课程, 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60%。实训课程采取校内外实训室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从硬件上说, 金融专业实验室的设计、产学研单位的落实, 都是金融专业学生能否得到有用、高效实训的重要保证。从实验室看, 应尽可能把银行、保险、证券的软件应用和工作技能的内容涵盖进去, 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充分训练。另外, 让学生在金融企业上岗锻炼也很重要。但由于金融企业的特殊性, 不可能大规模地接受学生进场实习,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把握机会, 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讲座、课后辅导等多种方式, 拓宽与企业的合作, 尽量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机会。

(2) 积极创办第二课堂, 开展各项业务技能大赛, 如点钞大赛、金融产品设计大赛、模拟炒股大赛、保险营销大赛、信用卡营销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 聘请相关行业的技能专家作为指导老师, 并由学校颁发各项获奖证书, 既增加学生的参赛热情, 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 也可以此为契机增加与相关行业企业的联系, 推动校企合作。

(3) 顶岗实习是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到企业顶岗, 教学活动以学生所在岗位的工作任务作引领, 以所在岗位业务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以工作场所作为教学场所, 是在真实的岗位作为准员工进行真实的工作。顶岗实习以就业为导向, 使学生对所从事岗位有最直观的认识, 通过单位领导和学校老师的共同指导, 使学生具备独立履行岗位职责并走向正式就业的能力。

4. 行业证书是行业标准的体现, 是行业专家对岗位任职要求经过长期调研和反复论证的结果。行业证书的考试要求是借鉴行业标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因此须将职业资历证书授课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所列的专业课程之中。同时鼓励学生考取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类职业证书, 如“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 (初级) 、“保险代理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等, 达到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当前, 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因此, 必须在分析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 根据“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人才需求特点, 提出“后危机时代”的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策略, 以轻理论重技能、轻讲授重实操、轻课堂重模拟为特色, 做到课程安排精细化, 课程实操主导化和教学方式多样化,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业务技能熟练, 并具备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金融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维功.坚持金融创新, 培养金融业高素质的金融人才[EB/OL].中国金融网, 2009.4.12.

[2].黄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1 (5)

[3].满玉华.高职金融专业实施“双证书”制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2)

[4].杨则文.高职金融专业“七个三”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OL].中华会计网校, 2009

[5].杨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专业课程综合化改革[J].新课程研究, 2007 (11)

[6].董瑞丽.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金融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2)

篇4: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然而对于我们大学生,金融危机看起来离我们很远似的。即使我们看到现在中国股市一直低迷,房价大跌,也好像跟我们这些还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没有关系似的。电视天天报道、报纸日日登载、大家时时谈起,其实我们中有些大学生听的太多、看得太多、说的太多而想的太少。其实,金融危机与我们当代大学生是紧密联系的!

1.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最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尤为严峻。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近半单位的招聘计划都有所改变。6%的企业取消了年度招聘计划;9%的企业推迟了招聘计划;30%的企业表示缩减了招聘计划。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调查显示,55%的人感到很迷茫,14%的人表示非常悲观。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经济波动影响就业,致企业校园宣讲会减少

高校毕业生校园宣讲会是各大企业的校园人才争夺战。但从各校统计的数据看,一些高校的到校登记举办宣讲会企业明显减少,有的甚至减少了三分之一。

1.2 大学生求职提前,金融危机影响期望薪资

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大学生求职碰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焦虑之余纷纷降低就业期望值,薪资要求普降500~1000元。有记者现场采访了一些同学,一些重点名校的学生普遍要求是3000元以上,而一般院校的学生则开出2000多元的工资。不少应届生纷纷表示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要找到一份工作已不易,所以只好降低自己的工资要求了。

1.3 企业校园招聘缩水,学生求职转战欠发达地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钱灿平介绍,“粗略计算了一下,目前登记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大概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三成”。据悉,减少的职位主要为一些出口贸易、生产制造型企业,以及银行、证券公司、房地产等职位,一些相关企业甚至取消了招聘会。就业压力使得不少学生将找工作的希望放在了粤西、粤北等欠发达地区,来自汕尾的小倩就打算回家乡当老师,“毕竟当老师的话回自己的生源地机会可能会大一些。”

2.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面对着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形势,大学生也必须从自身出发,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2.1 正面看待金融危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金融危机的确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也得转变为我们学习的动力。在大学,最重要始终还是学习,毕竟用人单位聘请员工时还是得看成绩的。大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就业,就业的形式是贡献社会。而如今,金融风暴危机了这个社会,影响了我们大学生的就业。但危机带来了困扰,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等待我们这些大学生去面对挑战,而战胜危机之后,则是更明朗的前途。

2.2 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基本能力

基础实践能力欠缺、综合素质差成为国内大学生顺利就业的“短板”,为了修补这一软肋,大学生必须重视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训。

2.3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就业提供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首要内容是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能力,职业倾向、个性特征、价值观等等,也就是说,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让学生能清楚明白的问答:“自己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的问题。

这一时期的职业规划教育的主要策略也应偏重于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自我的策略,比如可以兴趣测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天赋和人格特征,还可以请心理专家帮助分析孩子们的个性特征,也可以请企业的资深的人力资源专员开设一些相关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这些都是有效的了解自我的策略。

2.4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冷静应对就业市场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由于阅历有限,学生对未来职业及所在的行业的了解程度相当缺乏,这严重妨碍他们正确地确立人生目标,严重的阻碍他们正确地制定职业路线。在实习实训阶段,学生与企业、与社会面对面的接触,有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社会看企业的条件,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社会的机会,这一时期,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尽快了解社会,了解实习所在企业,继而了解其他企业和整个行业,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社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发生碰撞,使自己的自我认识更加理性,使自己的目标更明确,使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加现实和有根据。这样当他们真正进入社会,就会缩短探索期,尽早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了解自己和了解社会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中同样重要,故充分了解社会的这一时期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也应该重视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高职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古语“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可能可以更好的解释如今中国受金融危机的情况。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大学受金融危机影响,来学校招聘的企事业单位比往年少了,大学生就业率比往年可能也要降了几个百分点,但正是这样,我们大学生才更要认真面对大学的生活和大学的学习。大学教育是培养道德素质的,是学习文化知识的,而不是毕业后的金饭碗,更不是读完大学就是社会精英。我们面对着严峻的现实,要严肃面对。

金融危机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却不是不可战胜。大学生应该拿出自己的勇气,克服困难,为圆自己的大学梦而更加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朱永永.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个方面[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01).

[2]崔影慧,魏娟.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6,(03).

[3]姚夏军,黄新敏.就业市场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

2008,(03).

[4]朱若霞,马小洁.略谈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

[5]汪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2005,(4)

[6]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7]向从武.略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

[8]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

[9]许溪沙,王若光.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浅议[J].中国建设教育,2006.

篇5: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青年就业问题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致使失业和就业方面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国面临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体制转轨中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退役军人和失地农民就业等众多问题。笔者在对大学毕业生、青年农民工和青年白领三个群体的就业现状及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政府的经济和相关就业政策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政府不能包办青年就业,但

有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的当然责任。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青年就业;政策;经济发

展。

绪论

金融危机导致的大规模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依靠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了800万个就业岗位,相对于2400万劳动供给数量来说,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10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约达到9.9%,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青年农民工就业不稳和青年白领就业压力已成为当前青年就业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当前青年的就业现状及问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个“滞后期”,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企业向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劳动供给数量与劳动需求数量上严重不平衡将进一步扩大。很多单位都不招人、少招人,就五百强企业高校招聘会而言,岗位减少40%,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青年人失业(包括待业)占失业总数相当大比率,是我国历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传统的就业制度被打破之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严峻,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基本呈上升趋势。

1978年失业青年人数为249.1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47.0%,1988年245.3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82.8%,与10年前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1997年失业青年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68.9%,与10年前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978年的水平。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中国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十五”期间增加5697.23万人,即每年平均增长千余万人,2006年为1603万人。城镇每年新增的1000万左右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农村有1.5亿~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多数也是青年。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而我国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4%。[1]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派生出新的问题。现在,全球经济虽然出现了逐渐复苏的迹象,但是全面复苏仍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我国很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需要的只是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所以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而且还要持续几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他们与2009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加在一起有860万人。根据以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例,估计有约36%的人能找到工作,还有约500万人面临就业的困难。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海外市场业务的缩减,二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低迷。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求数量矛盾突出。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被迫选择考研,国家也在扩大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以延缓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派生出新的问题: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已经形成。这是由于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将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作为一种资源,大学毕业生也要受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同样要通过使用价值和价值来判断,和供求关系紧密相连。就业状况的变化对培养大学生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及家庭的一种考验。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流入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群体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容易冲动,有可能成为社会冲突的制造者。二是加大受教育不平等。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于贫困家庭绝对是高投资,如果投资没有产生回报,势必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入,由就业问题引发公众教育投资的进一步拉大,会加大受教育的不平等,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2.青年农民工基数大,就业的稳定性不强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监测调查报告指出,2009年内我国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为14533万人,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为8445万人。据预测,未来几年,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从农村劳动力供给看,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有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农民将减少至7亿人左右,这就意味着至少有近2亿农民要转移到城镇;另外,目前中国人均0.3亩以下包括完全失地的农民已接近5000万人,而且每年以百万级的数量在增加,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压力。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到非农领域,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会不断增加,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多为青年人。

由于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是不会长期滞留于城市中,并且农民工对条件较差的工作大多也可以接受,所以,相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率较高,但是就业质量不好,就业的稳定性不高,作为城市的一个边缘群体,他们属地位较低的收入阶层。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承担着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然而,现实表明,由于种种因素,他们始终被排斥在城市社会的边缘,无法平等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无法顺利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城市人”。这不仅不利于城市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目前,农民工群体的人口特征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农民工群体内部代际分化已经形成,主要表现为青年农民工群体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他们占整个农村流动劳动力中的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中的高素质人员,更是未来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后备劳动力资源。

监测显示[2],农民工外出务工目的地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的比重提高。经调查,进城务工青年年龄大多在18—28岁之间,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多。进城打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多挣点钱,增加家庭收入。据上海市金山区团委对来沪青年农民工的调查,[3]青年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青年农民工求职渠道基本依靠熟人介绍。

74%的青年农民工是通过亲戚朋友和老乡的介绍找到“目前这份工作”的,并且学历越低越是依靠这种关系(P=0),初中以下学历占80.6%,没有文化的农民工更是占到100%。通过分析发现,这一现象同来沪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而同跳槽的次数、所从事的行业和工种有直接有关(P=0.008、P=0.000、P=0.000)。也就是说,跳槽的次数越多越是依靠熟人,反之,也是因为熟人之间的强关系,促使跳槽增多,工作环境和待遇逐步改善。

二是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本次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及以下占少数,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绝大多数。

延长工作时间在农民工这里是较普遍的,每月的工作日在20以下的仅占13%。

三是青年农民工最大的烦恼来自于经济收入少。数据显示,农民工的收入大多在1000—2000元之间(77.8%),没有文化的农民工更是100%在2000元以下,1000元以下的占6.4%,虽然长三角地区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可是目前来说全覆盖还需要一个过程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四是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度还有待提高。

关于“如果让您对目前的身份做一下定位,以下那种说法最符合您”的问题,选择“半个上海人”的比例为16.2%,选择“新上海人”的比例高达21.8%,选择“外地人”的比例为51.9%。关于“您离开家乡外出工作多久了”的问题,选择“四年以上”的比例高达41.6%,选择“三年左右”的比例为14.9%,选择“两年左右”的比例为18.6%,选择“一年左右”的比例为16.5%,选择“半年左右”的比例为8.4%。根据人口学关于居住在一个城市的时间达到半年以上的为常住人口,可以认为务工青年倾向于长期在上海生存的意愿和能力都是非常强的。

3.青年白领的职业压力大,对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当前,青年白领(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为工作3—5年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困惑与压力众所周知,作为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在经历选择与被选择的矛盾冲突后,无论满意与否,最终都要选定某一职业,迈向社会,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大学毕业生由“自由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事业成败和价值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在职场能拚得一席之地已属不易,面对金融危机加剧下格外严峻的就业行情,早两年已就业的大学生更感庆幸。但是,生存压力普遍较大,不同群体存在较大差距,渴望破解发展瓶颈愿望强烈。作为高知识群体,当前白领青年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求职群体的压力。我国目前估计有约5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以上海为例,2009年上海高校共有毕业生15.8万人,而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需要数目的同期降幅超过20%,其中以金融、航运、国内贸易和部分制造业的降幅尤为明显,部分上海金融财经类、外语外贸类毕业生的需要数目同期降幅甚至超过了30%。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待就业人员,对已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一些人有被后来者取代的危险,所以,不管目前工作如何,必须加倍珍惜,不能失去,而有跳槽打算的人就更会慎重,大多持保守态度。

二是用人单位工资持续走低的压力。在高校扩招后,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就业供给大于需求。在供需定律的推动下,必然导致大学生的工资价格降低。上海团市委于2010年1月对毕业3-5年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月工资在1000—2000元的占13.2%,2000—3000元的占21.1%。目前,毕业生工资中位数为2492元/月。据媒体测算,一个无房上海大学生要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每月开销大概需要2000元左右。而在上海安家置业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 的梦想。可想而知,在中国一线城市,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可谓捉襟见肘。

三是就业稳定性下降的压力。大学生就业稳定性主要源于高等院校的培养机制,学校没有遵照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大学生,致使学校教授的专业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脱节。尤其是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呈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另一方面,当前“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导向,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首份工作选择上的轻率和盲目,降低了大学毕业生对专业对口的关注和重视。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导致了就业中的专业不对口问题,从而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二、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建议。

今后几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而在现有经济结构条件下,按经济增长保持8%的速度计算,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100万人,供大于求缺口在1300万人左右,矛盾十分尖锐。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变数,也将对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产生影响。青年就业应得到格外的重视。政府部门首先要采取措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青年成长。

1.加大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大学生就业难,技校生职场走俏,九成未毕业就被预订一空。但技校、职校不可能替代大学教育,当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时,拷问的就不止是教育体制,更深层次折射的是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一些重要产业目前仍停留在资本与劳动双密集阶段,接纳的劳动力是大批蓝领工人,对大学生需求有限。白领岗位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像金融、法律、理财、高级家政、高科技还有中高档的服务岗位需求不够,第三产业只占到全部GDP的36%-38%,而一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达到60%,甚至70%。从长远来说,只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解决更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当我们的产业不再高度依赖于外向型,形成自己完整的产业链,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或许能缓解很多。

2.相应提高青年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工作稳定度。

外来人口的就业情况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经济地位。城市居民的工资与福利一直由政府有关部门做出规定,由用工单位强制执行。而外来人口则没有这样的规定,他们的工资完全由企业主说了算。由于中国现存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企业主的短期行为,很多外来务工青年只能接受低薪。同时他们也没有城市工人合法的劳动权益,超时间工作、超强度劳动是城市农民工的普遍际遇。

青年农民工对于增加收入的期望很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增加农民工工资的迫切性。数据表明:收入不能完全维持生活的青年农民工比例较高,[4]因此,有必要适当地提高工资水平。具体的工资提高过程可以依照两个指标进行,一是农村以及小城镇生活水平提高幅度,二是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客观上也要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有所增加。

发展和完善政府部门等正规就业渠道,规范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渠道,是促进青年农民工工作稳定的重要手段。对上海郊区的调查表明,青年农民工进城务工多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偶然找到”、第三才是“职业介绍所”,要依靠法律规范非正规就业渠道,发展正规的农民工就业渠道。要建立全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网,尽快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措施,使他们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享受到公民待遇。其一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在各地设立就业咨询中心,凡有用工必须提前发布公告,招工信息要透明,并开通全国联网,以帮助农民工有序流动,减少不必要的“盲流”。其二必须保证每一个公民有个人的社会保障账户,并实行全国通联制度,便于农民工的职业变动。总之,政府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就业市场,而不能把问题都推给市场。

3.建立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

大学生由于对市场缺乏足够认识,容易“眼高手低”。在职业搜寻的过程中,当意识到工作机会正在一个一个流失而竞争人数却在不断增加的时候,又丧失了冷静和理性,不顾一切地把自己“卖出”,这就天然地为用人单位降低薪水创造了条件。然而,政策空白也是大学毕业生起薪降低的原因之一。现在不少城市针对农民工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大学毕业生却没有相关规定,尽管上海制定了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指导价,但并未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也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因此,建议制定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融入度。有人认为工资由市场决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就无可厚非,但为了约束企业的恶意行为,政府应有所作为。

4.鼓励灵活就业和异地就业。

近年来,国内的就业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灵活就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非全日制就业、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家庭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业、自营就业、临时就业等多种形式。这些相对灵活的就业形式主要吸纳的是青年群体。灵活就业方式在欧美得到承认和保护,并享受到多重优惠。而国内,目前的优惠政策偏重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对于诸如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其他新增劳动力、灵活就业从业者的问题考虑较少。

应对吸纳失业人员或实现新增就业岗位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对青年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政府给予一定的暂时性补贴,以缓解青年就业问题。比如,上海的父母很不希望孩子出去,但是,如果政府能给他们一个保障,就是如果出去,户籍还可以保留,可以来去自由,这样他们就可以放心地出去工作。对于到中小城市、甚至到乡镇、农村,到基层去锻炼的大学生,几年后再回到上海再就业时有关部门可以提供优惠政策,以促进就业。

5.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工作还要加强。

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困难的有效方法,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非常低。问题在于:一是大学生创业有热情没信心,真正创业的大学生少。大学生创业热情来自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高校举办各种创业讲堂、创业比赛。可是,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创业高成本、风险又大,所以真正实现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二是,大学生创业有氛围缺教育,多数大学生是没有创业经历的,急需一批创业指导老师,大学生创业有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对创业了解不多,申请时困难多。三是,大学生创业注重高科技轻“草根”。这是源于创业资金的申请门槛仍然较高,还得有科技含量等硬性条件,这导致了大学生创业不得不注重高科技而轻“草根”的现状。所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前急需要做的事情。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有助于他们在初次就业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了解市场,寻找创业机会。要建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有专业的创业讲师队伍。要调整创业政策,更加切实可行,要多扶持立足于社区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学生创业。发挥大学校区科研园区的优势,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和成本。

注释: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新闻中心-中国网news.china.com.cn,2010-3-2.[2]国家统计局报告。新华社北京2010年3月23日电(记者刘铮)。

篇6: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肖文兴,陶盈,彭应兵.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05):491-495+505.

[4]陈雅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通货膨胀成因与治理机制[D].云南财经大学,2013.

[5]李晓俐.国际热钱的进入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J].经济研究导刊,,(24):144-145.

[6]潘健平.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08):3-6.

[7]刘启云.我国外汇储备存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01):137.

篇7: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总体来说,河北省民营经济呈先抑后扬,逐渐企稳回升的态势。有数据显示:截止底,民营经济经营实体共204.6万户,同比增长3.29%;从业人员14525.3万人,同比增长3.05%,占全省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2/3以上;实现增加值9585.6亿元,占同比增长12.5%,占全省gdp比重56.3%,比上年提高了2.6%;实现税收1152.3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省财政收入比重的57%;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到10891家,从业人员214.9万人,完成增加值3922.1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税收418.7亿元,同比增长1.8%;全省民营经济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60.6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省比重41.9%。

自从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河北省的民营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省有一批民营企业停产或者减产,截止底,河北省仍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停产、半停产企业1087家,涉及从业人员109470人;规模以下工业停产、半停产企业8824家,比年初减少20381家,设计从业人员182958人。在国际需求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河北省外贸出口受阻,全省民营外向型企业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额为1003亿元,同比下降17%,11个设区市中有7个市的外贸出口额处于负增长。

河北省政府为加大优化环境的力度,不仅加大解决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力度,还积极构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服务平台。削减各类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983项,削减率为44.95%;削减各类行政许可盖章2052个,削减率为30.9%;取消、取缔、停止征收和规范管理收费项目281项,清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3.7万多项。河北省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信用担保资金达到92.51亿元,担保机构达到了312家,其中亿元以上的机构24家,全年累计担保总额340.34亿元。

二、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由于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小,信誉透明度低,财务不规范,缺乏专业人员等特点,加上商业银行受经营体制和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使得民营企业获得商业贷款,或者要承担非常高的融资成本。除此之外,市场上担保机构供给少,中小企业寻求担保就更加困难。即使能够拿出好项目,中小企业也往往因自身存量资产不足而找不到合适的担保机构,得不到信贷的支持,转而向民间非正规渠道借贷,其面临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目前直接面向市场的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不具有向社会公众筹资的政策性权利,他们缺少足够的实力来负担其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力,难以担当起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任。

(二)民营经济投资涉足的领域仍然受局限

尽管国家先后发布政策条文,明确指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但是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仍然困难重重。一些国家投资的“铁、公、基”项目基本上都是有国企来承担;能源、医疗、文化教育、城市公共服务等项目对民营企业的开放也非常有限;国家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个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仍然欠缺。

(三)企业生存压力大

河北省民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受危机影响颇重,生存压力很大,如用工成本增加、用工风险加大、用工难度增强、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波动等,使这一部分企业生存困难,发展难以为继。同时,一系列影响出口的因素,如出口退税政策、土地成本、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多次加息等,都对中小企业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宏观上,土地成本升高、城市改造搬迁等都加重了民营企业的负担,加大了经营压力。

(四)企业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

河北省民营企业多为资源型、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生产效率低,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差等中小企业。其在产业结构方面良莠不齐,既存在产业结构合理,附加值高的中小企业,如部分优秀的高科技企业;也存在着产业结构层次低、重复建设严重、模式雷同、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关系差、创新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同时,整个中小企业及整个民营经济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经历危机的洗礼,民营企业凸显核心竞争力缺失、人才不足、经营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阻碍着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京津

冀一体化推进为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突破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智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产业基础雄厚,资源储备丰富。而河北省地处华北中枢,内环京津,交通便捷,是全国重要的物流和交通枢纽。人口、城市和经济消费非常集中,整体市场容量占到全国的1/10以上。河北省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确定的产业定位是在原材料重化

工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京津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北省的民营经济完全可以在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获得巨大的能量,并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国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有序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随之,国家又相继出台“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文件。从政策法规上为广大中国广大民营企业的进军新兴产业敞开了更为宽广的大门。河北省民营企业也不应失去这次深度发展的机遇,在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平上参与与其他省市甚至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河北省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1、支持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5月14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36条”)发布,给民营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其突破发展瓶颈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

2、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为其保驾护航。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快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修订《贷款通则》,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明确对小型企业的扶持政策;制定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办法,提高采购中小企业贷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建立首向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

3、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及其员工的权益保护。组织开展对中小企业相关法律和政策特别是金融、财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政策效果评价。坚持依法行政,保护中小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中小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失业保险补贴。对有困难的中小企业,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政策执行期延长,并按规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在岗培训补贴等。

(二)按照市场规律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革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摒弃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规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1、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1)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损失给予适度风险补偿。(2)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比如完善中小企业授信业务制度,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完善财产低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等;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积极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支持、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3)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如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个业,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4)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的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管,引导其规范发展。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保险产品。(5)发挥信用信息服务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2、政策向民营企业倾斜,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构建对民营经济一视同仁的政策和管理平台。在优惠政策上给予同等待遇,在办事手续上一视同仁。打破行政壁垒,在生产要素配置、商品流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对民营经济主体设置地区、所有制等限制条件。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以民营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以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集群。建立省、市、县三级商标培育体系,鼓励民营企业创立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扩大商标注册领域,培育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对那些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质量型、效益型的民营企业重点扶持,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促其上规模、上档资、上水平。

3、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切实助其发展。政府可以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扶持措施,设立产业升级配套基金,鼓励全民创业,催生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要载体,向企业初创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解决初创阶段的突出困验,提高创办成功率。引导企业利用闲置资源创办创业辅导基地,鼓励投资商投资建立创业辅导基地,加快创业辅导体系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创业人员提供全程服务。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内处市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洽谈会、博览会,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流通现代化建设,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用足用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资助民营经济主体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到境外投资办企业,从事资源开发、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并在财政资金、银行贷款、风险保函、企业用汇、出口退税等方面给予扶持,为民营资本境外投资和民营企业人员出国提供便利的服务。

篇8: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摘要: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金融危机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国际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趋势,提出中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金融信息化;人才

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潘辛平教授(2005)较早就预测了金融信息化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张成虎(2006)指出金融创新需要依靠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并能把握金融业发展脉搏的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在金融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深度密不可分。金融危机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应积极回应信息化人才培养趋势,形成中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新局面,培育和增强中国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活力。

一、 后危机时代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起源于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在2008年横扫全球,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不是一般的经济景气循环,而是全球化时代的第一场全球性危机。

西方经济进入了衰退期,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倒闭,可能会有更多的要倒闭。那么为什么还要考虑加快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后危机时代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预测(以2009年2月为时间点):(1)金融机构首先陷入困境,可能也会先于其他经济部门的复苏而走出困境;(2)没有金融市场,则现代西方经济不可能存在;(3)没有电脑则金融市场无法运作;(4)金融机构需要优秀人才,对最近发生的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路径;(5)鉴于金融机构已经解雇了大量的员工,一旦他们走出困境,会面临没有足够的人才来支持企业的发展;(6)被雇佣的人才将拥有特长——例如,拥有投资银行技术的员工;(7)我们最好的猜测是,大型金融机构将于2010年的4季度起招募技术人才。

在发达国家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进入调整期的同时,中国银行业面临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化危为机,强化自身核心竞争能力,是摆在中国商业银行面前的重大课题。大力推广应用信息化将使我国金融行业风险降到最低,因为,只有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只有实施有效系统,才能推动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业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我们一定要抓住后危机时代的机遇,加快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先进金融业。

二、 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

1.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供求矛盾异常突出。根据欧美银行业的人力配置标准,未来5年,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缺口至少在10万人以上。国内能够培养金融信息人才的院校屈指可数,高校培养的金融信息化人才的数量难以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求,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信息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瓶颈。

2. 金融人才和信息人才的分离。金融信息化人才是既懂金融理论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银行中的业务分析员就是比较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熟悉业务,又能熟练使用复杂的IT工具。介于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产品设计部门,也汇集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他们针对更加具体的新产品开发工作,即根据业务需求和当前系统架构,按照系统化和模块化的思路来设计新增业务需求的技术实现方式。

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有较完善的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了大量的金融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但都具有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却很少,能有效地运用金融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各个高校为了培养相应人才,有的只是简单的把金融学的课程中增加几门计算机的课程,有的学校把计算机科学中增加几门经济学、金融学的课程,对两个专业知识的融合和系统化缺少探索。

3. 研究型人才和业务型人才缺乏结合。金融信息化是理论性兼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领域,人才需求的总量会增加,但是要求会比较高了。不论是复合型金融信息化开发人才,还是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金融管理人才;不论是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并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系统分析人才,还是金融信息化管理人才,都要求是研究型和业务型结合的人才。

业务性人才和研究性人才有很大的差别,前面一种人才要求的是持续跟踪的能力,后一种要求的这个是快速反应学习能力,更多是为了快速满足业务目标。目前我国的研究所和大学培养的人大部分都是研究性人才,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应用,不能很好地把对学生在宏观分析与判断能力和微观业务操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4. 培养途径单一,缺乏产学研合作。黄晓涛、吴驰(2008)以华中科技大学IBM技术中心为例来探索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建立起了“金融科技中心”、“金融培训与实践中心”,并且研发了金融的“证券交易平台”等系统,供学员熟练掌握工作技能。神州数码教育学院作为社会培训机构,针对金融行业及各大银行推进行业信息化所需人才特点,采取按需施训方式。花旗集团在中国设立了“花旗集团金融信息科技优秀奖学金”,该奖学金是为引导国内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方向而设立的,奖励的对象为软件学院、计算机系科及金融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们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途径主要是高校的学历教育,缺乏产学研合作,高校与各大金融机构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培养模式,不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三、 国际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趋势

欧美发达国家一向重视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养分为两个体系,一是设立在高等院校中的学历培养模式;二是作为职业技术的一种证书培训。Ian Hathaway and Sameer Khatiwada(2007)的研究提出要充分评估金融教育项目,把评估作为金融教育项目的必要环节,并且在项目策划阶段就应该包含项目的评估。Martin,Matthew (2007)对金融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包含了对金融学历培养和证书培训的两个方面。Martin,Matthew (2007)指出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发展最快,金融信息化还存在很多问题,金融业面临挑战。

各金融中心城市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职业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金融院校与业界开展合作,联合面向业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二是金融院校借助业界的信息技术平台,培养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由业界资助各类院校,提供最新的信息平台和技术资源,帮助院校建设Technology Engineering的课程。例如,纽约金融城委员会于2008年8月提出金融城内的高中和大学开设Technology Engineering的课程,学科建设的内容必须由金融城委员会审议通过,课程由城内的各大金融机构帮助建设。目的是从小培养创新人才,一方面使高中生就知晓和掌握现有的金融城内的最新技术;另一方面认为只有熟练掌握现有技术的人才,才有进一步改进技术、创新工具的潜力。纽约城委员会认为,21世纪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的竞争,立足于本地人才的培养,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伦敦金融城也在金融危机后,加大了金融信息人才的培养力度。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预测金融机构将先于其他经济部门的复苏而走出困境,金融机构需要优秀人才,对最近发生的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路径;于是由路透和4大投行支持的实训基地在UCL开办了,专门培训金融信息化人才,它将有助于金融中心为保持其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地位培养其需要的人才。这个实训平台将复制投行的交易平台,给学生提供动态经验,从主要交易所来的实时数据将在电脑终端和墙上的大屏幕上显示,符合行业标准的软件是对投行IT业务的最好介绍。这个平台的市场数据由路透通过其Reuters 3000 Xtra终端提供。另四大投资银行——瑞银、高盛、美林和摩根斯坦利将与学院一起推进课程的内容。瑞银乐意支持这个项目,是因为他们认为好的金融技术专家应来自多样化的本科专业——而不仅仅是工程或计算机背景的毕业生,这个项目使得各种专业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后都有可能从事投行的技术工作。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在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中不仅有硕士层次,也有博士层次,并且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The MSc in Financial Computing是针对第一学历专业不是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培养目标是通才;The MSc in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是针对第一学历专业是计算机科学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培养的目标是专才。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花园大学Bahcesehir University与伊斯坦布尔交易所合作办学,培养金融技术专才,项目的目标就是要在土耳其金融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项目是证书教育,进行模块化教学,为确保对金融计算机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牢固掌握,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Level 1 和Level 2的课程,Level 3的模块属于选修。Level 1课程包括金融市场、编程和软件设计、定量模型和行业数据;Level 2课程包括公司金融、公司投资、网络技术和网页设计、沟通技巧和项目运作等;Level 3课程包括金融计算设计、风险和融资优化、软件工程方法和软件工程和技术等。同时提供行业实习的机会,完成课程后,能有投行业务、经济和金融业务所需要的所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相关技巧。

世界一流的金融中心都在紧锣密鼓地培养自己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像土耳其这样发展中国家也在紧密跟进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潮流,我们更应把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的任务放到人才战略的层面来考虑。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中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及其发展成为必要。

四、 我国后危机时代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在后危机时代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构建较完善的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巨大需求。

1. 加大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了弥补金融信息化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必须加大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政府应支持整合各方力量,成立了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加大投入进行建设。

2. 明确中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金融信息化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要求在通晓经济和金融理论与实务、金融管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结合经济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和金融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只有对金融信息化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设计多层次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新体系。我国的金融信息化人才不仅需要大量培养还处于本科阶段的应用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同时还需培养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高级人才。设计多层次,模块化,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体系。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育人环境中,将理论学习、实验模拟和实习培训贯穿学生培养始终,实现研究型和实用性人才的结合。

4. 拓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校学历教育与社会办学的证书培训共同发展。鼓励高等院校加强与金融业界合作,借助业界的信息技术平台,培养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业界合作,面向业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引导有关高校和社会办学力量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或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有关教材和证书培训项目,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接轨。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灵魂和趋动力,解决危机要靠创新,未来发展更离不开创新,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不仅在人才总量上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在人才质量上要逐渐提升,其核心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潘辛平.金融信息化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程序员,2005,(5).

2. 张成虎,吴文.金融信息化建设与金融信息化教育.中国金融电脑,2006,(7).

3. http://www.cs.ucl.ac.uk/financialcomputing.

4. Ian Hathaway and Sameer Khatiwada,Do Financial Education Programs Work? Working papers,www.clevelandfed.org/research,2007.

5. Martin B. Haugh and Andrew W. Loy,Challenges in Financial Computing,Computing in Science & Engineering,2001:54-59.

6.黄晓涛,吴驰. 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探索.软件导刊,2008,(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05BZX017)。

作者简介:黄志斌,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宜丹,上海金融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上一篇:外购原煤验收管理办法下一篇:中秋节月饼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