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趣

2024-05-03

生活情趣(精选十篇)

生活情趣 篇1

清明雨纷纷, 眼见城里人一簇簇往各自的老家移动, 或上坟祭祖, 或走亲团聚, 于是我的这根神经也不自觉地隐隐发作。那纷纷细雨, 不是落在地上, 分明落在了我的心里。渗透出愈来愈清晰的那个老家的轮廓。这个轮廓, 虽然已被时间揉搓得支离破碎, 但尚存的碎片却是脉络清晰。那么就让我再次小心的捡拾, 把它们一一放进记忆的盒子里。

在老家的水缸还没有被自来水管代替时, 水缸, 作为一种普通而又呆板的工具, 对于童年的我来说, 却充盈着诗一般的感觉。在昏暗的灯光下, 却依然可以清晰地看见水缸壁上那精细的花纹, 斑驳的印记不小心透露出它的年纪, 它却承载着许多属于我的独家记忆。在当时, 水缸和灶台长年厮守, 水缸紧贴着黑乎乎的灶台, 水缸和灶台的最长距离, 从来没有超越奶奶一转身就能舀到水的姿势。只是当水缸走进我的视线之后, 已涂上苍老的颜色。

水缸上面盖着两块半圆的木盖, 拼凑在一起刚好构成满月, 奶奶说这样就可以防止灶火口的稻草、柴叶、烟尘落在缸里, 弄脏了水。一块半圆长年累月凝固在那里, 半圆上放着一把因长期使用表面已经泛黄和光滑的葫芦瓢, 这样就丰富了灶台的摆设。它的一角始终是砧板和菜刀, 更大的地盘被茶杯、热水瓶和其它无关紧要但又不得不要的东西占据着。

每天水缸里的水都会被消耗殆尽, 于是家家户户就有了大清早挑水的习惯。两只水桶和一根扁担忠心耿耿的为它效劳。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 便是在水缸和水塘之间来来回回地忙活。男人就为水缸挑水, 女人就站在缸边舀水,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男主外女主内。其实将一满桶水倒进水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次见奶奶倒水时先拎住桶耳朵, 然后把全部力量凝聚在双臂上, 来个前仰后合, 水桶才一跃上了缸沿, 一泻而下。刚注满水的水缸是一片浑水, 尤其是一桶水冲下去的时候, 里面翻滚着被岁月遗忘多时的饭粒和菜叶, 都长得胖乎乎、黑黝黝的了。更多的是在水缸壁上的污泥, 被黎明惊醒后, 满世界来回梦游, 刚刚本分了, 又被另一担水搅得心烦意乱, 如是再三, 才肯沉沉睡去。他们与饭粒和菜叶同流合污, 制造了一种怪味, 每次都让奶奶颇费周折地清理一番。我也曾在水缸里面养过一些动物, 鲫鱼、螃蟹什么的。它们既然不能被饿死, 就需要有它们可吃的食物, 所以那米粒和菜叶就是我那可怜动物的食物。家里人并没有支持什么, 也没有反对什么。就这样, 我曾在水缸里找到了无限的情趣。

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 那地方的阳光、水土、草木的气息便会慢慢融进血液, 慢慢滋生一种血缘般亲切的感情。生活, 暗香浮动, 情趣盎然。

学校: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导师:欧阳玉莲

亦舒:生活的情趣 篇2

事实上生活是很有趣的。

在早上起床。一虽然知道这一天大致会跟前一天差不多,但是总有点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会发生。像一个很偶然的电话,一个无端端来按门铃的客人。

有时候这些小事情令人很快乐,有时候不,但是为了这些,人才活了下去,无可否认。

早上起来,躺在被窝里,不怎么愿意下床。、今天又会怎么样呢?每天都想。后来人还是下床了。还是坐在写字台面前写东西了,一切都一样。

那个钟走得很准,一只布谷鸟每半小时跳出来叫儿下。屋子里很静,很随心所欲,一个个的钟头过得很快,往往在几张稿纸未写完之前天已经黑了。

就是这样子。这是每天可预测的事,不可预测的有很多,谁也不晓得一会儿下楼,会碰到谁,谁会站在那儿打招呼。谁也猜不到走路会不会摔一大跤,弟弟会不会忽然来封信说:我决定回家了。

谁也不知道。

所以每到晚上,心里总是有一点开心。啊,一天总算完了,至少稿子已经交了出去,一切将就将就,也可以睡觉了,多开心,有种如释重负的味道。

每天早上,却刚()刚相反,那么多东西堆着多做,无法逃避,又是一天的烦恼,一天的大问题,一天的闷气,心里想着即使晚上快乐,白天那几个钟头,也真够熬的,满腔的不起劲,当然不愿意睡醒。

生活越在意料之中,越是开心。虽然越气一点,但是没有太大的波动。谁说平淡的生活不好呢?照理该越静越好。

每个新的甘四小时,等于前一个甘四小时,便好了。可惜是现在的事,在一年前无论如何猜不到发生。一年前的事,两年前也估不到,就是这样,看看前面看看后面,觉得蛮好玩的。

当然不一定每天都快乐,或是每天都不快乐,无论如何,日子是过去了,而是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也发生了,不由得自己不相信。

“链接”生活 “保存”情趣 篇3

一、营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这里的教学环境,主要指教室,也就是学生的“家”。小学教室里课桌摆放整齐,优秀作业栏、文章评优栏、图书角、知识角等等分布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前后两块大黑板上写满了学习内容,整个教室体现出了浓浓的知识气息与竞争意识。然而,要更好地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无论是大到校园环境的规划还是小到教室的布置,都必须更多地洋溢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和浓浓的童真童趣。在教室的布置上,教师应集思广益,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学生们一起动手。把教室布置成多种不同的风格,让学生在绿绿的草地上、在红红的花丛中、在蝉鸣的林间小溪旁、在丰收的原野中、在雪花的祝福中诵诗读文、学习语文。

二、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远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应以课本为原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

1、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等,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

2、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中的生活气息愈来愈浓,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生活因子,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以《海滨小城》为例,当我教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在周末,到大街上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回来后,学生再写《戴云小城》。这样的教学,由于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丰富了教材而且扩展了教材,更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了熏陶。

三、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一)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1、联系家庭生活学语文。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如一年级学生学习拼音。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我们可以利用孩子想当老师的心理。让学生回家教爸爸妈妈学习拼音。学生回家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很快改掉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坏毛病,家庭的语文课堂发挥了意想不到的语文教学效果。又如,家长是做服装生意的,可以让孩子设计一下服装的广告;家长是做水果生意的,可以让孩子读读写写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进一步来讲,在家庭生活中,从打电话到招待客人,从听广播到看电视,从亲子间的沟通到家庭讨论,从商品广告到家庭产品说明书,无不是学习语文和锻炼语文能力的机会呢。

2、联系班级生活学语文。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舞台。例如,班干部竞选。可以组织同学搞策划,让同学写自荐书或上台演讲;班级小广播,可以安排同学轮流“播报”当天的新闻趣事;班级黑板报,可以组织同学竞争“出版权”,入选的同学要精心设计,出好黑板报;落选的同学则要“吹毛求疵”,寻找黑板报上的错字别字、病句错句。从中共同提高;班级书画展,可以组织同学竞选书画展的解说员:班级联欢会。可以征集最佳主持人台词、竞选主持人等等。这样,既增进了老师、同学之间的情感,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联系社会生活学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到社会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文明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不规范用字现象。又如,寒假刚过,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来上学,我就问学生:“压岁钱得了多少,你是怎么花的?”然后让他们去了解其他人是怎样花这部分钱的。最后说说你觉得怎样花比较好。此外,教师还要善于结合地方特色,发现校外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起点。教师在设计学习方式时,要尽可能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实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充满童趣与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1、观察生活,学习课文。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思考生活,增进感悟。例如《火烧云》一文,很多时候,学生放学时都是沉浸在夕阳的余晖之中的,可是又有几位同学认真地去观察过夕阳呢?去领略过夕阳的美丽呢?去感受过夕阳下城市与村庄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傍晚天空云彩的变化,了解云彩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

2、再现生活,学习课文。每一篇课文都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但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因此,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可以通过现代媒体,直观地展示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也可以以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演一演课文内容,从而再现生活,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以生活情趣培养写作兴趣 篇4

一、提高写作的必要性

写作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化的高度统一, 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 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 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 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 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 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如今, 中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水平都处于一个待定状态, 俗话说“白纸上面好画画”, 如果引导得好, 学生的写作才能就会得到充分地发展;反之, 如果引导不当, 就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惧怕和厌恶心理, 就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利。

由此可见, 中学生在中学时代努力提高写作是很有必要的, 也是一个绝好的时机。

二、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一) 兴趣培养至关重要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 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 成为动手写作的“乐之者”?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搭建桥梁, 沟通生活与写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的都是要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生活处处皆学问, 一枝一叶总关情, 能从一棵小草嗅到春天, 能从一片落叶感受奉献, 能从一朵梅花看到坚强……关键是要有善感的心灵。因此我时常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发现生活, 感悟生活。

除此之外, 还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影视, 流行音乐, 网络, 与其让它们“犹抱琵琶半遮面”, 还不如大胆地引入课堂。从张艺谋的《英雄》到美国大片《特洛伊》, 从马加爵的冷酷到任长霞的无私, 从周杰伦到S.H.E……这些例子从学生笔底流淌出来, 给作文带来了青春与时代的气息。

2、爱生活,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要求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 充分地感受生活, 随时随地广泛地积累素材, 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时, 引导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观察是吸收, 写作是表达;没有充分吸收, 就无从表达;要想充分表达, 就必须集中吸收。这样, 学生有了浓厚的观察兴趣, 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就会自觉地进行仔细、全面、深入、系统的观察, 观察的能力才会提高。

培养学生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在观察中, 不仅要求学生用眼睛看事物, 用耳听声响, 用鼻子闻气味, 用手摸质地, 用嘴尝味道, 同时还要求用心想。对不懂或不够了解的内容, 要向别人请教, 或查字典及有关书刊资料, 以使所观察的事物, 在头脑中留下全面、具体、充裕、活生生的立体印象。

(二) 自身参与不可或缺

我这里所说的自身参与是指学生的自身参与。前面提到的是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让他们觉得写作并不是件令人讨厌、很难做好的事情, 从而使他们不至于谈作文色变, 对自己动笔更是望而却步。因为有些不想不愿写作文的学生并不是对作文毫无兴趣。很多学生喜欢看作文, 喜欢听老师朗读同学的范文, 但叫他自己动笔写却非常不乐意。所以, 老师的引导过程中, 不仅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 还要让他们觉得写作文是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如果说兴趣的培养是让学生当好观众, 那么自身的参与则是让学生当一名入戏的演员。自身的参与同样是把写作与真实的生活结合起来, 让学生自导自演, 变无形文字的生活为有形文字的作文。结合自身教学体验, 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

1、体验诱导法

体验诱导法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感悟道理的诱导方法。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生活中有真情实感。可以说不吃李子就不知道李子的滋味。哪个不想到奔流不息的河流中去漂流一番, 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有了这样一次漂流, 有了这样一种体验, 就会有创作的素材, 就会有写作的激情, 文章也就有真情实感。

写作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子带来学校, 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 敲敲它, 听听它的声音, 粉碎它, 分析它的质地, 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 挖掘出它更深层的含义。做些这样的实的。诸如此类的活动, 我们可以多搞一些, 如让学生检一片树叶, 摘采一朵花, 摘一个水果, 捧一剖泥土, 观看它的形状和颜色, 尝一尝它的味道……学生自己体验的东西, 印象一定是深刻的, 自然而然就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2、多媒体诱导法

多媒体诱导法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诱导方法。多媒体具有教学手段先进、容量大、内容集中、重点突出、图象色彩艳丽等特点。时下, 出现了有关多媒体写作教学的教材, 它特有的图象、动画、声音、色彩甚至于游戏的形式, 给学生以极大的刺激和引诱, 让学生在游戏中取乐, 在取乐中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风光片让学生练练写景抒情散文;也可以选择一些新闻报道, 关闭声音播放, 然后让学生写新闻报道;还可以摄录一些学生熟悉的, 让学生配上一些解说词。

3、辩论诱导法

辩论诱导法是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事物或问题发表正反两方面的见解进行争论的一种诱导方法。争论常常会使人们兴奋起来, 大脑神经处于高度亢奋之中, 从而使思维敏捷起来, 语言也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一个平常不太喜欢言语的人, 一旦遇到争吵, 他会很快地调集尖锐的语言来驳斥对方, 这就是由于激烈的争吵所诱发出来的突发情绪。

激烈的辩论, 将最大限度地吸引辩论者密切注意对方说的每一句话, 积极调动思维, 用最恰当的最强有力的语言压倒对方, 在这种紧张情绪下, 学生往往是边思考边用笔写好发言, 神情之专注达到无法形容的地步。

多组织学生进行几场辩论赛, 对学生是大有益处的。一场辩论下来, 学生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或把这场辩论的过程写成记叙文, 或把这场辩论的语言组成议论文, 恐怕是件比较得心应手的事。

4、提供舞台, 秀出自我

要提高写作能力, 既要多写, 更要多改。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 文章是改出来的。有不少大学生思路敏捷, 写东西也比较快, 但是由于不重视文章的往结构比较松散, 词句重复罗嗦。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欣赏, 都希望自己的写作才华得到展示。作为老师, 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一方舞台, 让他们秀出自我。比如:

创建班刊:班刊每月出版一期, 由学生自己成立编辑部, 发动大家积极写作。老师可将日记和大作文的优秀文章提供给编辑部。班刊人手一册。

写出自己的文集:在每学期期末组织全班学生收集整理该学期所有的文章, 或打印或工整地誊写, 汇编成自己的文集, 并自己命名, 写目录, 然后依次向全班同学推荐, 最后民主评出一等奖两名, 二等奖四名, 三等奖六名, 发给奖品并张榜公布。

5、诚于嘉许, 培养自信心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 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 勉成大器。”这是一位小学老师给后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的茅盾所写的一篇作文上的总批。对一位小学生给予如此高的嘉许, 那位老师这样做的目的, 不外乎肯定学生长处,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只要我们用放大镜来寻找孩子们作文中的优点, 给予良好的心理暗示, 他们的作文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每次作文本发下后, 学生最关注的就是分数和评语。说实在的, 我的打分标准非常低, 只要学生稍微在语言表达或字迹上有进步, 结构或体裁上有创新, 我都会打一个大大的90分。并且在评语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真切的欣赏, 尽量不用断语, 杜绝挖苦、嘲讽。当他们怀着欣喜的心情在评语中看到了鼓励和希望时, 他们也就找到了自信。

三、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语言的储备库。作文平时要多读书, 好的文章要背下来, 精彩的词句段应抄下来。

2、要有语言的实践训练。平时应加强写作的片段练习, 比如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

生活情趣的搞笑句子 篇5

2. 男人们幻想着我,我幻想着天堂。

3. 其实我是一个天才,只可惜天妒英才

4. 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只是背影。

5.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6. 石头记告诉我们,凡事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事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

7. 始终没有沦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靠的就是坚强品质!

8. 树不要脸,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9. 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

10. 虽然我长得不是很帅,但小时候也有人夸我左鼻孔长得很偶像派!

11. 我床上的不知道是谁媳妇,我媳妇不知道在谁的床上!

12. 我身边的朋友们啊,你们快点出名吧,这样我的回忆录就可以畅销了。

13. 我左青龙,右白虎,肩膀纹个米老鼠!

14. 西游记告诉我们,凡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救走了,凡是没有后台的都被一个棒子打死了!

15. 拥抱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的那么近,却看不见彼此的脸。

16. 再牛的肖邦,也弹不出老子的悲伤!

17. 爱像圆周率,无限不循环……

18. 别和我装你活的精彩过的幸福,也别祝我幸福,你有那资格吗?

19. 别回头,哥恋的只是你的背影。

让情趣滋养教师生活 篇6

人的生活是需要一定的惬意空间的,宛如橡皮筋,僵硬了的时候拉一两下才能够恢复韧力,这样的生活才协调,才会恒久地充满生命的活力。我们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分数就是硬道理”的当今时代,本该成为人之极品的教师,大多主动或被动地被局限于“匠”的生活层次和生存空间,他们辛勤“耕耘”,机械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看不出创造力,看不出想象力,看不出一点点生活的情趣……平凡本倒无可厚非,但他们平凡得无奈,平凡得沉闷,生活在他们眼里已经水落石出般被解读成了冰冷的分数和升学率。智慧、优雅、成熟、风度已经离他们远去,他们面色蜡黄,形容枯槁,目光呆滞,除了能在相关学科比学生解题速度快一些外,他们找不到任何自豪感与幸福感的寄托之物,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心理弱势群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教育又是为了什么?扪心扣问这些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问题时,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教育者本身这种平面的、僵化的、压抑的精神生活状态,不仅戕害了自己的宝贵年华,而且难以担负起感染、熏陶、唤醒、鼓舞下一代的崇高使命,在束缚了自己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们幸福生活的权利和能力。“亲其师,信其道”,那仅仅是幼稚的孩子最为自然天真的一种感觉。

教师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教师”。除了“敬业”之外,还要敬重生命的原始感受,要理直气壮地追求自己的情趣生活。教育是一种心灵行为,它基于教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教师的行为更多的应该是自发的、真诚的、内源性的,而不是出于外在强制和纯粹基于个人私利的。所以教师应该、也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在鲜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得到成长。既然人必须由人来培养,心灵只能由心灵来感召,那么教师的心灵状态就必须得到人们的眷注和关怀。别林斯基认为,普希金抒情诗充满诗意的全部奥秘,在于他的诗篇里洋溢着他对生活的微笑。于是俄罗斯的青年在他的诗篇里,感受到生活的阳光。没有生活情趣的教师,能有普希金般真诚的“生活的微笑”吗?他能够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洒“生活的阳光”吗?教育要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没有生活情趣的教师示范给学生的,充其量只是“以苦为乐”、“苦尽甘来”的雾里看花般的人生理念,它无法“为了理解当下生活而教育”(怀特海语),它只会让本身就缺乏人道主义关怀的教学生态雪上加霜。可以这样说,没有生活情趣的教师不可能理解教育的真谛,面对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的教育工作没有魅力可言,也绝然地与高尚无涉。

教师的情趣首先表现在本职工作中。“工作并快乐着”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表现。伟大的居里夫人认为:人类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的利益,他的最大愿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仅仅把教育工作当作职业去做是不够的,应该把它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去追求、去研究,真正热爱才能真正幸福。雅斯贝尔斯曾经强调: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的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看一看当今时代的优秀教师,如于漪、李镇西等,他们无一不像居里夫人那样,“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好像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孜孜追求了数十年,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业绩。仅仅把他们看作奉献者是不够的,必须看到,一个普通的教书育人的舞台到了他们手里就成一方尽情展示才华与个性的英雄用武之地。他们的工作业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他们情趣生活的副产品。苏霍姆林斯基在其52年的短暂人生历程中,给世界教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撰写了4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和短篇小说,没有快乐的、富有情趣的生活作铺垫,仅靠一腔热血和献身精神苦熬力撑,那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人道的和无法示之与人的。事实上,苏霍姆林斯基一直都在身体力行自己提出的“和谐教育”的理念,他的精神状态就像荷尔德林所说的那样——“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位“教育思想的泰斗”,是一个十足的“性情中人”。

教师的情趣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一次研究表明,国人在闲暇时间的长度方面已经超过了英美。闲暇时间长了是否意味着生活品位提高了?当然不是。这里面有公共品匮乏的原因,比如公共图书馆的匮乏,比如公共体育设施的匮乏等,但更主要的是缺乏主观上有意识的选择和把握。作为教师,完全有条件享受七彩的人生,情趣生活境由心造:我有一副好歌喉,你能写出漂亮的毛笔字,她会摄下生活中美妙的瞬间,他是运动场上的健将……就连家庭生活中抚养孩子、刷洗锅碗瓢盆之类的烦琐事儿,只要心灵的阳光拥有足够的“明媚度”,也会成为一首快乐的交响曲。情趣生活绝无成本之忧。人是需要一点乐观精神的,这是情趣生活的底色。乐观精神既表现在生活中的瞬时幽默里,也表现在贯穿于并且关乎一生的大智若愚、举重若轻中。幽默是陶冶高雅情操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使人际关系变得亲切自然、和谐,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的快乐属性也很利于人的健康,当年法拉第用脑过度、身体虚弱的时候,医生没有给他开药方,而是送给他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后来法拉第就在幽默和笑声里恢复了健康,并且也学会了感受和表达生活中美好有趣的东西,成了一名受人欢迎的幽默感很强的科学家。教师的工作属于脑力劳动,不论是为了和谐人际关系还是为了自身的健康,都有必要培养自己的些许幽默感,(注意是“些许”,论“斤”批发也是要不得的)。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出发则更有必要——调查研究不止一次地表明,“有幽默感”是教师受人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教师创造性地看待和享受生活也很重要。在那场黑白颠倒的政治运动中,某大学中文系的一位老教授和音乐系的一位老教授同时被下放到非常偏僻的农场。他们每天的工作都一样,就是割草。一年以后,那位中文系的老教授不堪生活的折磨,含恨离开了人世。而那位音乐系的老教授仍然默默地割草,劳动之余还要哼上几首曲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6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音乐系的老教授又回到了当年任教的大学,重返课堂。人们惊讶地发现,6年时间的困难生活没有使他衰老,站在讲台上的他一如当年一样神采奕奕。很多人问他,在农场的6年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他说,他每次割草都是按4/4拍的节奏来割的,割草对他来说就是欣赏音乐……托尔斯泰说:“风雅的人是真正的生活之王。”没有生活情趣的教师注定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更毋庸说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了。电视上曾经介绍过一位退休教师别致的生活方式:虽每月只有千余元的收入,但他却租用廉价房轮流体会过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的生活风情,活得洒脱飘逸,充满了时代感,让年轻人都羡慕不已。每一位教师的生活都不应该是教育工作的“单边叙事”,把心力放到恰当处,试着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才能够保持心神的张驰之道,从而让自己快乐起来。

把生活中的情趣同教育工作的严肃性和神圣感对立起来显然是不对的,事实上它们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表面对立内里却统一,它们互相扶持,互相温暖,互相润泽,相依为命。一个积极上进的教师实质上是没有“业余”的,他在生活的每一寸时空里都在不断地发现教育,联想教育,检查教育,提升教育。教育在于用“心”,这种用“心”可以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限制。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任何人都是以自己职业的眼光去解读事物的。教师能从《红楼梦》里看到什么?能看到宏观的、微观的教育或反教育的一些东西,这也等于间接地增长了教育的知识和经验。其实有很多知识本身就是相互联系和联通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在文章中写道:“正是音乐艺术里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才能够避免死心眼儿,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更活一点。”教师的一切有益生活都对教育具有启示作用:比如社会交往,比如琴棋书画,比如假期探险、旅游、发明创造……教师丰富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具有良好的情趣生活的教师才是“整个的教师”。我们今天提倡教师专业化,没有一定生活底蕴的教师,即使再“专业化”也无法从中走出一些大师来,干瘪的藤蔓上收获不了肥硕的大果实,经师易做,人师难成,我们所追求的情趣化生活环境也是成就实践型教育家的天然沃土。

认可和提倡教师过一种情趣化的生活实质上是对教师人生尊严的捍卫。当代教师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说已经习惯了“毫微秒”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时间被切分到最小,一周7天为了所谓的“教学质量”疲于奔命,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一年前,清华大学的两位年轻教师的猝死向我们又一次拉响了生活质量的警报。不论是为了谁,也不要问为了谁,我们都应该争取、营造和珍惜自己的欢乐、幸福、对于世界充满乐观感受的生存状态,这是起码的和终极的人道主义。教师管理亦当有此目的。

让生活情趣融入语文课堂 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活情趣,语文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它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勤思、善读、会写, 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 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 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 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 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为此, 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先抛砖引玉, 以求指正。

一、以生活的反差,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 还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在教学中, 我通过钻研教材, 首先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 当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情节的冲突, 提出:回忆自己第一次背起书包上学时的心情, 对照课文中“我”离开百草园要去私塾的心情, 说说“我”产生这样的心情的原因。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使他们产生了好奇心, 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认真阅读课文。通过思考讨论后, 才知道百草园虽是荒芜的, 但其中的草木虫鸟却给“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穷趣味, 让“我”痴迷, 那时它就是我的乐园。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采用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读读、想想、议议, 老师适时引导, 学生思维活跃, 发言积极, 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学习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到了知识, 更认识到了虚心生活相互学习的前提, 相信自己要和尊重他人结合起来才能进步。

其次, 抓住课文中的对比。教材中强烈的对比也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主要因素, 它能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使课堂效率成倍提高。如《我的老师》一课中, 海伦·凯勒的老师莎莉文对一个盲哑孩子的悉心呵护和认真独特的教育让学生羡慕不已。这和学生平时所见的歧视甚至欺侮残疾人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课堂上大家议论纷纷, 学生们经过自我对照和相互之间的讨论交流, 体会到人性的意义, 懂得残疾人有获得他人尊重的权利, 残疾人有获得和常人一样生活的权利。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应该奉献自己的爱。学生们通过学习, 懂得了正直、公平和慈爱时人性中最伟大的美。这样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和教材之间的对比, 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自然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 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以生活为体验, 培养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感情是紧密联系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 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课文中对菲利普夫妇在海岛上意外发现已经落魄的于勒时的神情、语言、行为动作的描写入木三分。体味这一情景, 需要学生对生活阅历进行摄取。我就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生活, 通过学生的体验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了解神情、语言、行为动作都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 分析人物要善于察言观色, 并由此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 很快把握了菲利普夫妇内心情感波动的脉搏:惊诧———惶恐———绝望———愤恨。此时, 我因势利导, 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展开想象, 并进行模拟表演。最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朗读训练。我利用这一文段做文章:先请个别学生读, 再请其他同学评议, 看看是否读出了味道。结果, 学生个个投入并读得有声有色。就这样, 学生在读中自然地进入角色, 并在读中很好地理解了人物, 进而水到渠成地把握了文章主题。这一做法不仅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高, 也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和想象能力得以提高。可见, 在教学中,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不仅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 篇8

一、捕捉“生活素材”,激起学习兴趣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在数学教学中,可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如“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因为长方体中各个部分之间总是存在着“相对”或“相交”的位置关系,而抓住了这两种关系,就抓住了长方体的结构特点,也就抓住了这节课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看到并重视这两种关系呢?从生活中常见的鼓掌这一动作上,我们可以找到研究“相对”与“相交”的切入点。在上课开始前,先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前来与我们共同上课的老师表示欢迎(学生鼓掌)。然后共同研究鼓掌动作。鼓掌动作看来简单,人人都会,但要认真研究起来还真有学问呢。 (1) 这样鼓掌行吗?(教师只用一只手在胸前扇来扇去) (2) 两只手就一定能行吗?(教师用两只手前后交错地在胸前扇来扇去) (3)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是两只手的掌心相对。 (4) 通过教师手势使学生认识“上下相对”“左右相对”和“前后相对”。 (5) 再继续研究,教师说,你们看这样行吗?(教师用两手在胸前不断地做十指交叉的动作,当然也没有声音)学生回答,不行,

这叫交叉。两只手互相交叉,我们可以称之为“相交”。最后教师小结,“相对”和“相交”是两个物体间或物体中某些部分间的两种十分重要的位置关系,这种关系在鼓掌的动作中有,在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中也有。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长方体的过程中进一步研究“相对”与“相交”的关系。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素材”引入新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景”,突出主体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兴趣也就越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应用,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例如,有一次,我在上数学兴趣活动课时,顺手拿起讲台上的大半瓶墨汁说,这只墨汁瓶,下面是长方体,上面是无名形体。新买来时墨汁装得满满的,净重1000克,现在墨汁用去了一些,谁能算出剩下的墨汁还有多少克呢?题目一出,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经讨论达成一个共识: (1) 用秤称:先连瓶称,再将墨汁倒出后称出空瓶的重量,然后用减法算一算; (2) 必须知道现有墨汁的长、宽、高,才可以算出。这时,有位同学提出能“用尺子‘称’出墨汁的重量”。“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人都认为“尺子是测量长度的”,怎么能“用尺子‘称’出墨汁的重量”呢?同学们疑惑不解,议论纷纷。在老师的鼓励下,这位同学大胆地走上讲台,他首先用尺子量出从瓶底到墨汁的高度为14厘米,然后拧紧瓶盖,把墨汁瓶倒过来,再量出空缺部分的高度为6厘米。最后告诉大家:“墨汁瓶正放时瓶颈的空缺部分的容积(无名形体的容积),就是倒过来瓶身空缺部分的容积。因为同一瓶墨汁,无论正放或倒放,斜放或横放,空缺部分的容积都是相等的,所以正放时上面瓶颈的空缺部分的容积等于倒放时高为6厘米的瓶身空缺部分的容积。这样,满瓶墨汁的容积就等于高为(14+6)厘米的瓶身的容积,所以可以用1000÷(14+6)×14算出瓶内墨汁还重700克。”这位同学一说完,全班同学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在这节课中,我重视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自主探究的空间,创设有关生活情景,激活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活力与灵性,增强学生探究的意识,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除了注重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注重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问题。例如:我在给学生上“六一游园活动课”时,向学生提出:举行六一游园活动可能会碰到哪些数学问题、可设计哪些活动方案?学生对这个题材很感兴趣,对活动中的方案设计抱有饱满的热情,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谈了自己想到的问题: (1) 整个活动几时开始,几时结束,一共经过多少时间? (2) 共有哪些活动项目?各个项目活动时间大致是多少? (3) 活动经费有多少?活动经费如何使用? (4) 活动满分是几分?得多少分可以获奖? (5) 共有哪几个获奖等级?有哪些奖品?奖品如何分配?……学生提的问题与老师事先考虑的并不完全一致,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老师要充分捕捉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于是我积极鼓励同学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进行解决。同学们几人合作,任选其中1~2个问题进行设计,设计形式由学生来定,可以是线段图,可以是表格,也可以是图案或文字等。在设计方案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高度发挥,个性得到弘扬,学生将自己的设计作业进行展示,大胆表述了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课堂中,以学生活动为主旋律,人人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地考虑,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创新,是学生具有良好数学意识的体现。的确,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而学生又容易理解那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数学问题。

四、回归“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基础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后,指着门窗上的一块碎玻璃,问:怎样才能配到一块合适的玻璃呢?让学生充分考虑,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一生活问题。再例如:学习了“利息”后,可指导学生到银行调查利率,帮助家人存款、取款;学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后,可让学生为家庭的装潢制订一个购物计划;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这样,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用”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论青少年生活情趣与主观幸福感 篇9

生活情趣是指一个人的性情和志趣, 是一个人追求美好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浓厚的生活情趣可以放松紧张情绪, 驱走身心疲惫, 使人享受生活的美好, 还可以陶冶情操, 提升人格素养和魅力。

正处在心理发展过渡时期的青少年, 在参与各种兴趣活动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据林莉、王健敏的调查研究显示, 青少年课余兴趣活动的趋势为:第一, 上网、影视娱乐等活动占据重要位置;第二, 活动功利性趋势走强;第三, 有通过课余活动寻找轻松刺激的倾向;第四, 课余活动带有流行文化所赋予的时尚色彩。[1]兴趣狭窄、内容庸俗、功利性过强、缺乏自主性等是目前普遍存在于青少年兴趣选择中的误区, 要实现目前素质教育的目标, 就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观, 对他们的各种情趣困惑提供及时帮助, 促进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快速成长。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 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2]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 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 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作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包括积极情感 (愉快、轻松等) 和消极情感 (抑郁、焦虑、紧张等) 两方面。[3]

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 目前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以上, 对课余生活有较高满意度, 但这种高满意度有一定的脆弱性。青少年正处在人格建构时期, 极易出现各种心理困扰, 这些困扰使青少年难以体会到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提升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途径很多, 其中培养青少年建立起浓郁的生活情趣则是增强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引导青少年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 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青少年生活情趣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国外研究表明, 在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中, 人格因素是预测幸福感的最稳定和最有效的因素, Costa等人通过对成人的研究发现, 主观福感主要依赖于人格特质。[4]丰富的生活情趣则可以通过影响青少年的“自尊”、“自我观念”、“自我价值”、“自信心”、“自我效能感”等人格特质来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

(一) 生活情趣能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影响主观幸福感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有着较强的相关, 汪宏、窦刚等人的研究表明, 自我价值感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与消极情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其中总体情感指数与自尊的相关最高。[5]社会心理学家已经发现, 休闲活动的满足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比其他变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参加日常的锻炼能降低焦虑、抑郁, 增加自尊。陈作松对关于身体锻炼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调查表明, 身体锻炼可以通过身体自尊、人际关系等中介变量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6]青少年通过参与武术、钓鱼、气功、舞蹈、球类、游泳等各种情趣活动, 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增强身体自信, 进而提高主观幸福感。在活动过程中, 青少年需要不断应对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不断超越自我, 才能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和自我价值感, 自尊心、自信心、自我效能感都能在过程中得到提高, 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二) 生活情趣能改善人际环境, 增强主观幸福体验

青少年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友、人际交谈和与异性交往中出现较少的困扰时, 会产生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情趣活动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人际环境, 增强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体验。张灵、郑雪等人在对大学生人际环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发现, 生活满意度和人际关系困扰各维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7]由此可见通过参与群体活动, 在与同伴的活动中改善青少年人际环境对于提高青少年幸福感有重要意义。屈晓兰、袁芳通过关于集体舞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的调查发现, 56.74%的学生认为通过跳校园集体舞能改善自己与同性同学之间的关系, 47.17%的学生认为通过跳校园集体舞能改善自己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8]通过屈晓兰的实验可以看出, 参与适当的集体活动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合唱团、话剧社、排球队、体育小组等团体活动都能够显著提高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与同伴间的交往, 青少年在一种团结, 友好, 轻松的氛围中逐步突破自我封闭, 在群体交往中与他人进行心灵接触和信息交换, 改善了人际环境, 主观幸福感也得到了提高。

(三) 生活情趣能增进情智和谐, 进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前人的教导告诉我们, 兴趣可以产生长久和持续的内驱力, 使学习过程充满积极的情绪情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正是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两个维度, Djener曾指出, 主观幸福感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情感比消极情感更多的基础上。[9]因此, 将兴趣爱好与学习配合起来, 对于增进情智和谐, 提高主观幸福感有重要作用。吴庚香等人在兴趣爱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调查中发现, 良性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可改善人的情绪, 振奋人的精神。[10]通过吴庚香等人的实验可以看到, 正面积极艺术活动可以显著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情感, 释放负面情绪。通过参与艺术活动, 青少年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享受中, 思维得到扩展, 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音乐、美术、体操、书法、文学欣赏等情趣活动既能帮助青少年获得相关技能, 又能改善青少年的负面情绪, 释放生活压力, 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 其主观幸福感体验也能得到相应提升。

(四) 生活情趣能改变认知模式, 有助于体验主观幸福感

青少年的个人内部建构决定了生活事件如何被感知, 从而影响幸福体验, 丰富的生活情趣可以调整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和认知模式, 使其能正确认识自我, 调适自我, 客观主动的认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惑。石林、王志云等对不同应对风格个体的幸福感研究显示, 控制型和灵活型应对风格个体的幸福感得分较高, 反向型个体其次, 非控制型个体的幸福感得分最低。[11]石林、王志云的研究表明, 改变青少年不合理的

98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3归因方式对于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有重要意义。丰富的生活情趣可以开阔青少年的视野, 转换青少年观察问题的视角, 纠正其认知偏差, 改变青少年悲观的解释风格和对未来生活的消极期望。通过参与感兴趣的集体性社会活动, 例如特殊技能培训、夏令营、马拉松、射击、徒步登山、助人小组等都有助于调整青少年的认知模式。丰富的生活情趣有助于青少年了解社会实际, 用更加客观的视角看待生活, 改善不合理归因取向和提高消解内部矛盾的能力, 在身处困境时积极主动地面对挫折, 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提高主观幸福感。

三引导青少年培养健康生活情趣, 提升主观幸福感

(一) 引导青少年形成对丰富生活情趣与幸福生活的正确认知

老师和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引导青少年认识到生活情趣与幸福生活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对于提高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有重要意义。教师可通过组织主题教育、课堂渗透、兴趣交流、才艺展示等活动, 巧妙地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情趣与幸福生活的关系, 即生活情绪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情趣本质是青少年情趣爱好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培育, 当人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并融入其中时, 本身就是令人感到愉悦和幸福的;另外, 当人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 同时也就在塑造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充满了丰富的情趣活动的生活也就是属于每个人的幸福生活。只有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青少年才能在生活中积极发现自我情趣倾向、主动选择自我情趣项目并坚持自我情趣发展。学校可通过有系统的教育使青少年从早期发展便得到有效的指导, 明确兴趣爱好培养目标, 降低兴趣培养的盲目性, 避免陷入情趣发展误区, 真正培养起适合自身的生活情趣, 享受充实的情趣生活, 提高主观幸福感体验。

(二) 培养情趣活动中的正确归因方式, 提升主观幸福感

利用情趣活动对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加以改善可以有效地增进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归因方式, 也称为解释风格 (explanatory style) , 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运用理性行为、对事件进行积极评价、解决问题以及寻求帮助等积极应对策略的人主观幸福感较高。[12]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归因训练形式, 帮助学生培养情趣活动中正确的归因方式。常见的方法有:团体发展法、强化矫正法、观察学习法。团体发展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团体讨论的方式进行训练, 在兴趣活动中有相同经历的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反馈, 由老师从中引导。强化矫正即对学生所作出的积极归因及时给予强化, 以促进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观察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观察, 认识到自身归因方式的偏差。徐锡杰等人的归因训练实验发现, 通过归因训练, 能够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 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降低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13]由此可见, 在兴趣活动中施以适当的归因训练可以纠正青少年参与兴趣活动中的不合理归因倾向, 使青少年客观认识到造成失败的原因, 看到改进的希望, 增强其自信心和控制感, 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三) 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完善青少年自我意识, 增强幸福感体验

自我意识是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首要因素,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为青少年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提供实践基础。因此,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开展兴趣活动的各种硬件设施, 如游泳馆、操场、琴房等;老师还可以号召学生组成各种兴趣小组, 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集合起来, 组织活动;除校园活动外, 学校应积极联系社会团体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工厂实践、军营参观、少年宫创新能力培训等。如此硬件与软件相配合、学校与社会相联系的互动模式为青少年的兴趣活动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为青少年参与兴趣活动提供更多机会, 保证了青少年兴趣活动需求多样性的满足。通过参与全面、多样的实践活动, 青少年自由的选择感兴趣的活动, 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行为特点, 促进其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从而实现客观我与主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的一致, 完善自我意识, 增强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

(四) 提高参与兴趣活动过程中管理情绪的能力, 提升幸福感

以兴趣活动为契机, 引导青少年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 在参与兴趣活动的过程中,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提高其主观幸福感。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差, 伴随着兴趣活动进行, 会产生好奇、愉悦、沮丧、兴奋、愤怒、忧伤、自责等情绪的交替出现, 情绪的剧烈变化以及无法调节的消极情绪会造成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出现, 降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因此, 学校和老师应积极关注学生在兴趣活动的情绪变化并进行指导和帮助。课堂教育、实时辅导和心理咨询都可以在青少年出现情绪困扰时提供全面的帮助。针对性的课堂情绪管理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对自身情绪特点形成系统的认知, 从而在具体实践中有意识地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实时辅导是指老师作为观察者对青少年在参与兴趣活动中的情绪变化进行实时关注, 提供及时疏导;当出现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无法及时排解时, 学生可到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 学校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室”、“亲情电话”等倾听学生的心声, 有目的和计划地进行指导, 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困惑。这样多方面的配合, 可以为青少年参与兴趣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供及时、有效、全面的帮助, 使其情绪尽快得到调整, 积极勇敢地面对参与情趣活动时遇到的各种困难, 提高主观幸福感。

(五) 通过兴趣活动改善人际关系, 体验幸福感

通过与同伴共同参与感兴趣的活动, 可以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的人际环境, 增强青少年的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兴趣活动中的交流和互动是改善青少年人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 老师和学校应多提供学生与同伴交流的机会, 应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组织不同的团体活动小组, 每一小组都要带有组内成员交流的环节。例如组织足球队、合唱团、科技小组、话剧社等学生社团, 并且鼓励性格内向, 人际交往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另外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例如主题班会、活动心得交流会等, 为有相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丰富的活动可以将青少年聚合在一起, 青少年在活动中尝试与同伴交流,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自然地同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交流感受、收获、体会。共同的兴趣活动以及融洽的人际环境, 使青少年在互相交流中心理距离渐渐缩短, 同学友谊得到增进, 改善了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从而增强其主观幸福感体验。

生活情趣 篇10

美术新课程标准又指出:“应将美术课程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因此, 笔者通过农村学生所处的周边环境和他们接触的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让他们以吹塑纸版画的特有的艺术形式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

一、教学素材积累生活化、趣味化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生活中处处有美术。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 农村的学生其实比城市的学生幸运多了, 在农村树叶、枝条、草梗、瓦当等资源随处可见、可得, 那么有效挖掘这些资源, 将会使版画活动体现鲜明的生活特色。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做个有心人,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 从中发现每件物品不一样的美, 将腐朽化为神奇, 收集第一手的“原生态”素材。

(一) 在生活中积累趣材

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自然、融入社会, 开“源”建“库”。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片质朴的、可爱的土地, 在生活中积累有趣的素材, 让学生尽情去描绘。

(二) 在赏析中积累美材

通过赏析优秀的吹塑纸版画作品,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吹塑纸版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这需要教师创造有利于学生观察、了解优秀吹塑纸版画作品的条件, 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 积累美的素材, 开阔他们的眼界。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趣味化

农村学生拥有质朴无华的气质, 也有着渴望美、追求美的的强烈愿望。但与城区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技能水平偏低, 美术表现能力较弱, 究其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美术能力缺乏自信, 不敢大胆表现。所以教师在辅导时, 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 尽可能立足农村客观环境优势, 善于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以“趣”为前提, 以“情”为纽带, 以“生活”为源泉,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美术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创设教学情境, 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 可以丰富学生对美术的体验和感受, 提高其对美术的感知能力, 并使其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如教学画《家乡》这课时, 笔者带学生到户外写生或摄影, 学生将所看到、拍到的美景作为吹塑纸版画创作的素材, 还可从中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2. 联系美术多元文化创设趣味化情境

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达到更为多元和更具价值的教学效果, 是农村美术教学工作重点之一。如上《快乐的节日》这一课时, 我利用信息技术, 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充满异域风情的民族节日画面, 如元宵节、正月十五、过年等, 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欲望, 迫不及待地要创作出更新更美的艺术作品, 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 学生也进入了美的探索与创造中。

(二) 自主实践, 体验生活

美术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 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与感悟, 强调活动与体验对美术学习的重要性, 使学生在活动与体验中加深了解, 全面认识。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美术吹塑纸版画实践教学活动, 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 使学生在获得技能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笔者通过以下三个模式进行教学尝试:

模式一:低段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吹塑纸版画的趣味

低段学生认识事物具有较大的情感性和片面性, 在造型上不受生活真实的束缚, 处于意象阶段。因此, 他们的版画学习是带有原始的、游戏式的活动, 如将手指涂上颜色印在纸上, 下雨天在地上踩脚印, 用玩具、树叶等实物盖印。

模式二:中段学生在制作中体验版画的趣味

在这个阶段, 学生能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 常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我的情感, 这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教学。

(1) 以黑白版画为切入口。将版画作品中的形象以大块面的纯黑色按照美的规律组合呈现, 让学生在感受版画的洗练、简洁, 同时也让他们对作品加以联想或想象, 通过版画制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表达情感。

(2) 以粉印版画为基础。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 使学生在调色印刷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也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水粉颜料的绘画技能, 表达自己的情感。此外, 粉印版画作品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也能让学生在制版、印刷的过程中享受绘画的快乐。在此过程中也可加强版画与生活的联系, 探究版画在生活中的有效运用。

模式三:高段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创作趣味

该阶段的学生写生表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创造性思维已形成, 能完成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因而在吹塑纸版画中, 他们已不满足传统的版画表现, 而需要对版画进行新的创造, 如拼版版画、揉板版画、填彩版画等的练习与创新。此外, 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和实践,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他们从感受到尝试, 从尝试到探究, 从探究到实践, 尽情发挥动手创作能力, 体验创作趣味。

三、教学评价多元化

给学生一缕阳光, 他们就会灿烂;给学生一次思想碰撞的机会, 他们就能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因此, 吹塑纸版画教学中必须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唯此才能激励他们继续前行。每堂课结束都运用师生共评方式讲评作业, 使学生积极听取其他学生对自己作品和他人作品的感受, 并在评价中形成自己的创作思维和评价方法。

上一篇:操作教学研究下一篇:展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