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解读

2024-05-01

人文性解读(精选十篇)

人文性解读 篇1

一、职业教育中写作教学的人文性体现

(一) 从对象上看, 职业教育中写作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这也是写作的主体, 每一名学生都是有着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的, 是有着自我意识的学习主体和发展主体。写作是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 是人们认识这个世界, 从而认识自我, 进行的创造性表述过程, 其本身就体现着人文性的诉求。我们人写文章, 写文章就是在写人。古人云, “言由心生”, “文如其人”。自孔子以来, 与写作教育有关的论述大部分都离不开对人格人品的关注。学生养成写作习惯、形成写作素养, 是写作教学实现其人文性的必然和追求。

(二) 从写作教学本身看,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需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课外实践相结合, 不然, 学生在动笔写作时哪里来的鲜活的源头和丰富的积累, 作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命题、指导上也必然是无处下手。所以, 写作教学中离不开对人的关注, 离不开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关系的关注。

(三) 从文本作品看, 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文本身就是真善美的体现。首先, 应用文求真, 应用文运用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 要在实践的基础上, 按照科学的原理, 抓住特点规律对内容进行分析, 条理清晰地进行表达。其次, 应用文求善, 不论其写作目的, 单就其行文也是有感情色彩的, 感谢信、致辞、演讲稿等等都表达着写作主体对写作对象和所表述情况的强烈情感。最后, 应用文求美, “言简意深”的简洁之美;“天然去雕饰”的朴实之美;“文气畅达”的流畅之美。可以说, 应用文中不缺少美文, 这种美体现人文精神, 是宝贵的财富。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看到, 职业教育中写作教学的人文性是天然的, 也是必然的。那么, 在写作教学中突出人文性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二、写作教学突出人文性的意义

(一) 职业教育中写作教学突出人文性从根本上全面实现人的发展

1.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增强今后岗位任职能力。职业教育中的写作教学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形成写作素养, 这是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程任务的要求, 旨在提高学员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水平, 重视汉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与感悟, 从而提高学员的综合文化素养, 为今后立足任职岗位提供更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需要, 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2.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写作教学关注“人”, 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思考与表达, 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这是最好的育人课堂。将人文精神贯穿于职业教育写作教学的始终, 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他们的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等等。写作教学是人的活动, 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活动, 体现着“每一个”自由人的个性与创新, 在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 写作教学更要弘扬人文精神, 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3.形成良好的个性, 塑造健全人格。基于职业教育中学生的特点, 学生一般比较自卑, 学习学不好, 长久以来对自身否定的消极情绪影响着他们, 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此时, 写作教学应该发挥其人文性的重要作用, 帮助学生正视自己, 转变观念看法, 重拾自信心, 形成良好的个性, 塑造健全人格, 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工作。这才是解决人的发展的根本, 是教育的本真和终极目标。

(二) 写作教学突出人文性打开职业教育的绿色天地

职业教育, 是紧跟国家发展建设需要, 不断发展壮大的“朝阳事业。”继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之后, 国务院于2005年再次召开了会议, 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其中指出,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职业教育。如果职业教育仅扭住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 旨在培养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以及专业素质作为其发展的根本, 那么就是只解决了职业教育中“专”的问题, 职业教育就纯然成了技能培训班, 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 这正是职业教育写作教学的人文呼唤, 人文精神渗透的写作教学为职业教育打开了绿色天地。

摘要:人文是包容一切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维护、追求、关切人的尊严、价值、命运, 高度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 塑造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的写作教学, 在职业教育的语境中, 人文性的具体体现可以从教学对象、教学本身、文本作品三方面进行考证。写作教学的人文性与生俱来, 职业技术学校在写作教学中突出人文性, 能够解决人全面发展的问题, 同时赋予职业教育以生机。

关键词:职业教育,写作教学,人文性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孙月娟.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 2006 (16) .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化与人文系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深圳城市人文精神解读 篇2

2007年 04月 26日 11:30深圳新聞網

【特質之八】崇文

人人都可以成為文化的主人

■豐富的文化生態,郁郁蔥蔥的文化綠蔭,成為深圳這座移民城市強勁的向心力。■深圳文化的精神內核是開放的,充滿再生性。

今春以來,深圳三大文化驚喜接踵而至︰關山月美術館、深圳博物館等十多家文化場館全部免費開放,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公益文化機構的零門檻;深圳市群藝館“周末劇場”啟動,全年40場精品演出以5至10元的超低票價敞開胸懷迎觀眾;政府財政開始對深圳高雅藝術實行演出補貼。

三重文化福祉猶如春風化雨,再次鼓動了深圳市民行使文化權利、享受藝術滋養的熱情。深圳歷屆市委市政府對文化藝術事業的高度重視和接力推動,在這塊建經濟特區前只有一家戲院、一間書店的土地上培植起了一片郁郁蔥蔥的文化綠蔭。

文化,塑造出深圳的城市氣質;藝術,涵養著深圳人精神水土

作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市民來自四面八方,帶著各自地域的文化印記。他們如何在深圳這座日新月異的都市中找到文化認同感,從而依靠文化的根系來提高城市的凝聚力,一直是深圳文化發展策劃者們精心思慮的問題。他們認為,唯有緊握文化之根,幫助每一位市民實現自己的文化權利,形成富有創見的精神主張,才能立足于文化這個基點之上,形成移民城市所不可或缺的向心力。年輕的深圳用文化來增強城市魅力,引導市民的身份認同感。因此,這里相繼創辦了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外來青工文化節、深圳旅游文化節和沙灘音樂

節等活動,為深圳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市民和暫住者提供文化交流的空間與機會,讓他們在參與和交流的過程中共同尋找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摸索到與移民城市精神契合的深圳文化之根。在這些活動中,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展示出親民的姿態,人人都可以成為文化的主人。豐富的文化生態令深圳在節日期間不再像從前那樣成為“空巢城市”,而是成為人們“詩意地棲居”的最佳場所。

鋼筋水泥的城市需要綠色的文化植被,忙碌的人們需要靈魂舒展的空間,這給深圳的崇文風尚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與現實的需要

在深圳,一道道豐盛的文化大餐,帶給人們的不只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對內心的無聲滋潤。文化的因子在不知不覺中為人們的素質搭建起向上的階梯。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這首天籟般的合唱歌曲《感恩的心》曾在深圳去年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合唱節上頻頻唱起。如今的深圳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合唱之城,300多支合唱隊伍遍布基層,不論是社區、街道,還是學校、企業,總有歡快的歌聲從各個角落里飛出。

眾所周知,深圳正在建設鋼琴之城。且不說李雲迪、陳薩等一批走向世界的鋼琴明星,也不說那擁有鋼琴的10萬戶家庭、每年近萬人的鋼琴考級隊伍。比這些風景更動人的是,鋼琴在深圳不再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多年來對鋼琴藝術的崇尚、普及與推廣而營造的鋼琴氣氛,一絲一縷地感染了越來越多的深圳市民。在這里,琴聲不僅來自劇場、學校、琴行、酒店,更多地從街頭巷尾的窗口飄出,鋼琴音樂已經滲入了越來越多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

城市與城市的差別更在于文化生態的差別,深圳文化的精神內核是開放的、充滿再生性的這里的文化鼓勵每一位市民的參與性,不僅吸引他們被動欣賞,而且激發每位接觸者的創造性,為這座城市激揚出更具活力的文化新意來。已舉辦兩屆的創意十二月,便是這種城市文化創造力的榜樣。在深圳,創意是藝術,是產業,更是生活。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成為創意的主體,都可以通過那些前沿文化的刺激與點撥,掀起自己的“頭腦風暴”,提出自己的精神主張,從而誕生出非凡的創意

價值。在創意十二月中,除了一場場高端對話,活動主辦者沒有忘記這項城市公共文化活動的真正主角——廣大深圳市民。通過一系列親民、互動性質的活動,如市民堆沙創意大賽、插花創意大賽、“大家設計深圳”活動等,用自主自發的創意文化提升了市民的審美主動性,讓創意藝術的觀念深入到了每一位深圳人心中。正如設計師韓家英所言︰“當市民的創意直覺從被動到主動,那才是深圳文化的艷陽天。”

從1997年羅湖區業余戲劇愛好者排演的小品《鋁匙》首獲第七屆全國“群星獎”至今,深圳已經至少有30多個由基層文化站組織排演的戲劇小品獲得國家級文化大獎。深圳並沒有專業的話劇團,然而,由基層文化網點組織業余創作人員在戲劇小品領域收獲的碩果,卻顯示了深圳文藝“藏藝于民”的優勢。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解读文本的钥匙 篇3

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是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对学生施行全人格的教育;人文素养即人的基本修养,包括人的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审美情趣,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式,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爱国精神等。人文性,反映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严密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诚然,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德,语文教材的各类文本能带给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美感享受,这正是我们阅读后或振奋,或悲痛,或同情,或憎恨,或热爱,或自豪的原因所在,这也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充分体现,正如高尔基所说“文学即人学”,其意就是说文学作品无外乎就是要体现人的精神、品质,意志,情感等,走进语文教育的世界,总有一些伟大的智慧、情感、人格在闪耀光芒,有几多感悟散发着智慧的馨香,有几番寻觅思索启迪着我们的心智。

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通过一篇篇相对独立的课文来告诉学生怎样做人,也就是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分散在一篇篇相对独立的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如此,其他体裁的文本也不例外,说明文体现着人类对客观事物和事理的认识水平,也渗透着人的思想和情感,议论文反映着人对现实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当然包括人的精神和意志。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就体现了人文特性。由此可见,语文学科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再现,人文性流淌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二、人文性是解读文本的钥匙

语文教学的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地。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实施新课程的征途中,重视语文教学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受到思想的洗涤,形成良好健康的情感和态度、健全的人格,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那么,反过来如何利用人文性指导学生解读文本?就文学作品而言,记叙文无非就是通过写人记事来表现人物的某种精神或品质,如《藤野先生》;小说就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来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种风尚或精神风貌或针砭某种时弊,如《孔乙己》、《范进中举》;写景类文就是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主观感受,例如,《滕王阁序》、《前赤壁赋》这类写景抒情的名家名作,其文绘声绘色、传情传形,凝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道德情操;诗歌也无非是作者抒情言志的载体,如《乡愁》、《致橡树》;即使运用托物寓意、借物喻人、象征等写作手法的文章,其目的无非都是要体现人的精神、品质、意志、情感等,如《陋室铭》、《爱莲说》、《荔枝蜜》、《行道树》;寓言和童话就是通过神奇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的哲理或道理,如《皇帝的新装》、《塞翁失马》。由此可见,凡语文学科的教材文本,无不灌注着人文性,教学中只要教给学生这把钥匙去解读文本,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说,只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怎样的课文,不管采用怎样的写法,采用何种表现形式,其写作意图都是要体现或折射人的精神世界(人类文化和人文精神),即总是要表现人的精神、品质、意志和情感等有关的主题,学生只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一“准则”并能通过读落到实处,就会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就会事半功倍。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产生感情的共鸣,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直接、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我们通常所说“披文入理”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教师要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抓住这个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体验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当然学生的朗读看起来似乎是在进行工具性的训练,但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而不至于游离主题。这对学生来说可谓终身受益,对我们教者而言可谓省时省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只要我们善于归纳,独辟蹊径,就可以达到拨云见日的目的,从而撑起语文教学的一片蓝天。

(孙向军 甘肃省镇原县庙渠中学 744509)

人文性解读 篇4

一、体验式教学的真实价值

现象学教育学主要是在19世纪左右出现, 它出现时正处在哲学演变的过程中, 现象学重新解释了人类认识对象的本质, 主要指的是整个世界不是由客观事实组成, 而是由显示在人类本能意识中的事物组成。在学校的教育中, 教师与学生是构成学校的主体, 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主客观世界, 每一次语言使用、交流对话都会将学生与教师带入到一个紧张的氛围中, 这样很有可能导致语文学习陷入到瓶颈。在现象学教育学的体验观下进行体验式教学, 能够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以及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帮助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愿望。

采用现象学教育学理论主要是通过体验观来对教育进行审视, 依据学生自身的知识掌握以及思维成长, 由教师进行场景创造, 呈现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全面理解知识, 培养兴趣, 促进语文的学习。在教育领域运用体验观能够重塑师生关系, 将体验作用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与精神层面, 升华人生阅历, 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解放自我, 加深对于生命的理解。

二、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解读

(一) 在实证主义下进行语文教育

实证主义指的就是事实一定要通过观察与直接感觉去认知, 亲临现场感受客观环境以及外在事物。中学的语文教学将知识结构分成四个部分, 分别是主体、人文、条件、实践, 教师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 学生可以通过亲身观摩的方式进行学习, 亲身感受语文内容描述的场景, 体会作者真实的感受, 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体验。

(二)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产生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文培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提倡人文教学, 发挥出道德、审美等方面的作用, 进而引导学生在心底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时空与无限的知识体系之间, 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思维品质, 让知识技能逐渐转化成为人的内在品质。

(三) 中学的语文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

语文教育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 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紧密相联,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感悟。例如:语文教材经常会涉及对人物形象的描述, 将学生的感官体验与主观思维同人物的形象紧密相连,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 加深对于文章主题的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中, 语文教学应当关注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知识, 主要包含思想品德、文化内涵、审美艺术、情感教育、个人修养等。

三、在中学的语文教育中, 体验观的正确应用

(一) 体验观结合精神启蒙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被定义成可以在现象学教育学的指导下, 通过具体可施行的方法态度进行教育的学科。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应该是学生生命精神成长同语文素养提高相结合且共同进步的过程。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应当让学生对所学的对象有所体验, 从根本上理解生命的真正含义, 体验教学主要是以生命发展作为依托, 尊重、关怀、提升生命价值, 让语文成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在体验式的语文教学中体验生命的价值, 实现优质的启蒙式教育。

(二) 体验观结合思维启迪进行语文教学

学生需要将语文思维作用在所学的对象上, 从而产生分析、比较、总结的过程。因此, 师生之间应多加交流, 进行信息的深加工, 尊重学生的个人特点, 对症下药。语文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断对学生进行启迪,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创新的思维技巧, 提升学生的处事能力。学生在中学时期必须要加强思维训练, 将体验教学与启迪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因为它将会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未来的语文教育也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点。

(三) 体验观结合教育艺术进行语文教学

体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语文, 在语文中升华自己。对于体验式教学来讲, 教师应当给学生一个思想准备的过程, 让每一位学生能够认识到, 语文课堂就是属于他们的课堂, 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之后, 教师应当围绕教学的重点与学生自身的兴趣点进行教学, 科学地对教材进行取舍, 保持学生的兴趣点。

(四) 拓展语文教学, 发展课下体验

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去探索自己喜欢的东西, 主题不重要, 重要的是过程。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反思, 反思客观世界, 反思主观自己。教师要不断挖掘, 利用有限的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发挥出教材的活与美, 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

四、结语

总之,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引入体验式教学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它将体验的主体定位于学生, 将主动权赋予学生,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以独体、以个性去体会语文的真正价值, 从而培养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以及创造精神,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摘要:在中学进行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迎合当代发展的教育方式, 它较为开放, 基本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文章将会从实际出发, 系统地分析现象学教育学体验观下的中学语文教育, 对中学语文学的体验式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现象学教育学,中学语文教育,人文性解读

参考文献

[1]王东方.现象学教育学体验观下的中学语文教育人文性解读[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 2009.

十首流行歌词的人文情怀解读 篇5

丁 永 忠

1、七子之歌——澳 门

闻一多

你可知“MACAU”(“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附录二首

香 港

我好比凤阙(宫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 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充满)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导读】闻一多的这组诗是1925年3月在美国纽约写的。诗前有序曰:“邶(先秦诸侯国名)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1689年沙俄与清政府订立的边界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与中华关系最 1 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通译洛林地区)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用“我”的口吻,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喻为孪生兄弟),比作“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另一方面,又表达了他们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现在,“六子”已经回家,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也不会久远了。

2、母 亲

牟 行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 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啊,不管你多富有 无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咱的妈

【导读】母爱深明大义、柔中有刚。当你啼哭于襁褓时,母爱是温馨的怀抱,当你呀呀学语时,母爱是耐心的教导;当你熬夜备考时,母爱是暖暖的热茶;当你出门远行时,母爱是形影不离的行囊和牵挂;当你取得成绩时,母爱是激动的泪花;当你病卧在床时,母爱是布满血丝的双眼;的当你沾染恶习时,母爱是苦口婆心的劝勉;当你如履薄冰而屡教不改时,母爱是撒在你伤口上疼在她心上的那把盐。母爱如此的平凡,在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母爱如此的伟大,陪伴你经历风雨,踏平坎坷,始终如一。

3、两只蝴蝶 牛朝阳

亲爱的你慢慢飞 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 亲爱的你张张嘴 风中花香会让你沉醉 亲爱的你跟我飞 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 亲爱的来跳个舞 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 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 飞越这红尘永相随 追逐你一生 爱你无情悔

不辜负我的柔情你的美 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 飞越这红尘永相随 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 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

【导读】两只蝴蝶飞越红尘永相随,是执子之手的缘分,是与子偕老的相伴。歌词不像一般的情歌那样疯狂热辣,或者哀婉凄恻,歌词中的“玫瑰”“花香”“丛林”“小溪”“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等清丽优雅的文词,充分展示了爱情的美好;尤其是“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一句,虽然带有一些淡淡的伤感,但伤感之中更有对爱情矢志不渝,海枯石烂的执着。

4、天亮了

韩 红

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 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 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

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 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 不要离开,不要伤害。

我看到了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 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

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

这是一个夜晚 天上宿星点点 我在梦里看见我的妈妈 一个人在世上要学会坚强

你不要离开 不要伤害

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 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 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 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 看到太阳出来,天亮了

我看到爸爸妈妈这就这么走远 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 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 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

看到太阳出来 他们笑了 天亮了 看到太阳出来他们笑了天亮了

【导读】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爸爸潘天奇和妈妈贺燕雯用双手托起了两岁半的儿子。儿子潘子灏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两个人把孩子举起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这个壮举也许是出于父亲母亲的一种本能,也许是他们对孩子的一种爱,也许〃〃〃〃〃〃潘子灏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在生和死的瞬间,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发人深思,催人泪下。

5、那夜

姚 谦

昨天好美

只要是有你的画面 都是记忆经典 每次回味

嘴角弧线把忧愁都溶解 记忆的线

时间是一个圆圈圈 过去循环眼前 相爱细节

是我脑海里唯一的乐园 记得洒满银色月光那夜 静静看着你沉沉入睡的脸 莫名泪湿了双眼 心中尽是爱和怜 发现自己如此依恋 那一段曲曲折折的相恋

就算呕气时会说倔强字眼 下一秒我就后悔 想转身回你身边 只是你从来没发现 转眼一切都变成从前 感受一直到今天 愿此刻你们之间 也有美好的情节 关于珍惜你已学会。

【导读】这是一首抒写失恋情绪的爱情歌曲。歌从开始一直到“转眼一切都变成从前”都是对过去爱情生活的回忆,那爱是甜蜜的(只要有你的画面,都是记忆经典),也是刻骨铭心的(静静看着你沉沉入睡的脸,莫名泪湿了双眼,心中尽是爱和怜)。歌的后面部分是分手后对对方的深深祝福(愿此刻你们之间,也有美好的情节)。整首歌有淡淡的忧伤,有美好的祝福,而没有丝毫怨恨,这才是大爱至爱:爱在相聚,也爱在分离。

6、朋友别哭

李 敏

有没有一扇窗,能让你不绝望?

看一看花花世界原来象梦一场,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到结局还不是一样?

有没有一种爱,能让你不受伤?

这些年堆积多少对你的知心话,什么酒醒不了?什么痛忘不掉?

向前走,就不可能回头望。

朋友别哭,我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朋友别哭,要相信自己的路,红尘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你的苦,我也有感触。

有没有一种爱,能让你不受伤?

这些年堆积多少对你的知心话,什么酒醒不了?什么痛忘不掉?

向前走,就不可能回头望。

朋友别哭,我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朋友别哭,要相信自己的路,红尘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你的苦,我也有感触。朋友别哭,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朋友别哭,我陪你就不孤独,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这份情,请你不要不在乎。

【导读】红尘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丢开绕眼的缤纷诱惑,相信自己的选择,哪怕有苦楚,哪怕会孤独,但有真心的朋友陪你走过。这是暖人心扉的劝说,更是深情关切的表达,是难关一起度过的誓言。细细品来,抚慰心灵,让人感动。

7、感恩的心

陈乐融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导读】“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这是全首歌的意义所在。感恩谁呢?感恩父母,养育了你,给你战胜艰难坎坷的勇气;感恩爱人,深爱着你,在你身后为你默默遮风挡雨;感恩朋友,支持着你,为你驱逐迷惘孤独;感恩社会,容纳了你,让你有了施展的舞台;感恩命运,如此的安排,让你品尝亲情的淳厚,爱情的甜蜜,友情的温暖,让爱你的人聚集在你身边。

8、愚公移山

韩 永 久

听起来是奇闻 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 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 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 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儿孙 了却了心中祈愿

望望头上天外天 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 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导读】“愚公移山”本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这首歌就以这一故事为内容,将我国传统文化中凭着坚定的信念、坚韧的品格,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愚公形象用流行音乐的方式传达出来,实现了现代音乐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9、众人划浆开大船

魏明伦 王持久

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 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

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耐岁寒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 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

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 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

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 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一个巴掌呀,拍也拍不响

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声震天

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 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

【导读】这首歌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宣扬了社会群体中的团结、协作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一件事的行动模式已经被社会淘汰。这就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成为在校青年学生必须达到的素质培养目标。听听这首歌,是可以得到启发的。

10、生死不离

王平久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那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导读】2008年5月14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抗震救灾的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为全中国亿万牵挂四川地震灾害的观众诵读了一首催人泪下而又振奋人心的诗歌《生死不离》。这是由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奥运会文化活动处处长王平久连夜创作的,白岩松说:“希望我能不哭地把它念完。”5月16日,这首诗被苏楠谱成歌曲,由成龙首唱,央视还特别为其制作了感人至深的专题短片,让一幕幕营救被困群众的画面与《生死不离》词作相互交融,令无数国人潸然泪下,其后便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最振奋人心的抗震救灾歌曲。现在,这首《生死不离》歌曲不仅被中国红十字会正式确认为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主题曲,而且词作者的手稿也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无障碍人文环境构建与解读 篇6

关键词:无障碍 物质环境 信息交流 人文坏境 综合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无障碍环境从狭义上讲是消除残疾人在移动、操作和获取信息等方面的障碍环境,强调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同健全人平等参与的重要性;从广义上讲,是为所有的人创造更为安全、方便、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整体环境。

一 无障碍环境的提出

1 無障碍环境的发展过程

残疾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公元13世纪古罗马就己经有了类似于福利院的机构,用以收容和安置残疾人。但直到1960年联合国提出“完全的参与和平等”的主题,才正式揭开了无障碍环境普及工作新的一页。无障碍环境的发展经过了三个时期:

(1)萌芽期

1950年末西方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劳动力的短缺,残疾人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评价。美国1960年民权运动的开展促使 “无障碍”的概念开始形成,并于1961年制订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强调了残疾人在公共社会中与健全人一同生活的重要性,指出以健全人为中心的社会是不健全的。

(2)发展期

1974年召开的“联合国残疾人生活环境专家会议”总结了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历史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1975年联合国发布了“伤残人权力宣言”,并将1981年定为“国际残疾人年”,以唤起人们道德意识的觉醒,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的生活。所有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3)深入和普及期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无障碍环境已经达到相对成熟和系统的阶段,城市重要建筑物内如电梯、停车场地、观众席及其他场所都考虑了无障碍设施。在进行城市无障碍环境改造的同时,各国政府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环境改造的内涵与外延作了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强调在住宅中也要实现无障碍。

2 促使无障碍环境发展的因素

无障碍环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残疾人口的存在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无障碍环境的普及变得更加迫切。

(1)残疾人口的存在

据联合国根据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测,全世界共有5亿以上的人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或是感官上的缺陷而导致残疾,其中的80%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在多数国家中所拥有的资源和经济实力不足以发现和防止残疾,更无法满足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和支援性服务的需要。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残疾人口也随之增加,所有这些都使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2)人口的老龄化

世界范围的人口爆炸使地球资源面临着消耗殆尽的危险,而人口控制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的衰退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残疾人一样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其期限,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压力,减轻家庭负担。

3 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平均地分享因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改善的生活条件”提供了可能性,而人类社会的文化水平和道德观念的提高则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此外,科技的发展使消除环境障碍成为可能,如轮椅、助听器、电动假肢等已使许多残疾人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也对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 无障碍的物质和信息交流环境

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及建设等方面。如城市道路应满足轮椅乘坐者、拄拐杖者和视力残障者安全的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楼地面、楼梯、电梯、扶手、卫生间、房间、柜台等设施,残疾人可方便到达并使用。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和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主要体现在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等。推动信息无障碍的目的是使尽可能多的人对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加强。

三 无障碍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涵极为丰富,不同的国家地域、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诉求。《辞海》对“人文”的解释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可以这样理解:“人文”一个是‘人’,一个是‘文’。所谓‘人’,就是要关心人,第一是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第二是关心人未来的发展空间;所谓‘文’(文化和文明),就是要关注‘文’,首先是关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延续,其次是关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发展。因此人文精神就是关乎人的心性完善和成长与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的内核,体现着以其发展为需要的价值观、情感和素养等。

1 无障碍理念

在无障碍环境中,无障碍理念的建构是最重要的。无障碍环境理念的发展取决于整个人类社会对残障者的态度和对人类自身生命过程认识的转变,具体可反映为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有爱无碍,只有对他人充满着理解、关爱的思想,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着理解、友爱、互助精神的人性化空间。“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对待残疾人,一个社会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随着人类自身生命进程认知的不断深入,使得人们认识到每个社会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能力限制,在不同的生命时期、不同的场合可能遇到与残疾人一样或类似的障碍,自始至终的健全人是不存在的。因此,无障碍环境建设消除的不仅仅是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障碍,更是为社会所有成员创造一个在人生不同生命阶段都能自由活动、交流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有了正确的无障碍理念,即使无障碍的物质环境仍不够完善,也能获得残疾人的理解和体谅;相反,如果缺少无障碍理念,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漠视和利益碰撞就会无处不在,物质环境无障碍条件再好也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缺乏意识支撑的物质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无障碍整体环境理解的一种消减,更是一种僭越。构建无障碍环境关键在于提升公众整体的文明意识,真正建立起无障碍的理念,带动全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社会对待残疾和残疾人的态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阶段一——残疾医疗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残疾人是一个被动的、病态的、非独立的、需要医疗和救济的特殊群体。在这种模式中残疾人的价值被忽略、被否定,他们被当作社会财富的消耗者、包袱和累赘。残疾人不能也不需要参加到教育、就业、文化、交通等领域当中来,残疾是残疾人个人的命运。

(2)阶段二——残疾社会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关注的是发现、揭示和研究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给残疾人所造成的各种限制和障碍,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消除这些限制和障碍,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在这个阶段,社会不仅接纳了残疾人,而且认为残疾人也可以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残疾人应当不受歧视地参与社会生活。

(3)阶段三——残疾权利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残疾人是人权的主体而非客体,残疾人理应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平等地享用所有的社会资源;残疾人理应参与和自己相关的各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而非由其他人来决定残疾人的立法和政策制定;立法赋予残疾人的“特殊”权利不能视为对其他人的一种歧视。

从救助对象到权利主体,反映了人类社会对残疾和残疾人态度的一种根本性变化过程。评判残疾存在的与否及其程度,不再是简单地观察其生理或心理状态如何,而是对应为个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活动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极大地扩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服务对象和领域。

2 无障碍与法律制度

残疾人的障碍虽然同残疾人自身的缺陷有关,但更多则是来自社会的排斥,因此应对整个社会和环境进行引导和营造,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顺利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消除障碍需要全社会的集体行动,这种新认识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中体现出来。《美洲国家关于消除对残疾人的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指出:

“残疾一词是指某种生理、心智或者感官上的缺陷,永久地或者暂时地使人从事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或者多项重要活动的能力受限,且该缺陷可由经济和社会环境导致或者加重。”

因此,立法是消除这些障碍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法律中涉及保障残疾人权利的专项条款,保障了残疾人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就业等各方面权益,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并充分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3 无障碍与教育

对于残疾人终身的发展,教育起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教育使残疾人获得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无障碍包括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评估等各个方面的无障碍。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这些观点与无障碍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当今无障碍教育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发展态势,一是提倡“全纳性教育”,残疾学生尽可能到普通学校学习,将特殊教育融入普通教育,两者之间不再存有鸿沟;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发挥教育促进人发展的巨大作用,更加注重个别化的教育。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及教育方面的法律规定:残疾人可以选择普通教育学校,也可以选择特殊学校就近入学。在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更是为残疾学生提供多种教育形式上的选择,最大限度地使學生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

4 无障碍与福利政策

2006年我国残疾人口总数为8296万人,到2025年我国残疾人更达到1亿之多。残疾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由于生理残疾的障碍,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种种不利的地位,使原本可以发挥的作用受到许多限制,因而残疾人就形成了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具有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无障碍环境是所有残障者的迫切需要。随着各项福利政策的出台,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在帮助他们生活自理、走出家门、接受平等教育与就业、融入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安全方便的无障碍环境。

除了上述几方面内容,人文环境无障碍还包括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无障碍环境。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阻碍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行为不便者独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因素不仅包括城市物质方面的有形障碍,还包括社会在制度保障、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意识形态、心理等方面造成的无形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必须消除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障碍,无障碍的社会环境建设与物质环境建设同等重要。通过制定法规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实施;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了解、熟悉相关知识,自觉遵守法规并能主动帮助残障者;通过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共同努力,使社会的每个成员能够真正平等地享用社会资源。

注:本文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科研基金资助项目(HSJG20080402)。

参考文献:

[1] 周文麟:《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张谊:《中美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比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3年第3期。

[3] 成斌:《国内外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制化之比较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 李双喜:《建筑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美术大观》,2008年第2期。

[5] 赵敬辛:《当代建筑师如何创造适宜的无障碍环境》,《山西建筑》,2004年第17期。

作者简介:

宋岭,女,1970—,河南郑州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以人文关怀解读文学作品 篇7

教学中,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莫泊桑的《项链》, 讲到玛蒂尔德, 只是一味地谴责她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 在给她打上了深深的资产阶级烙印的同时, 全然不顾这个可怜小人物身上以诚立身、勤劳持家、艰辛还债的美德以及在整个过程中她对丈夫的毫无怨言、不离不弃的丈夫身上散发的人性光辉, 有的只是让人齿寒的冷冰冰地作壁上观。玛蒂尔德羡慕上流社会的生活, 追求一种高质量的生活, 这又有多大的罪过。谁敢说自己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呢?要说罪过, 那首先就应该由上层统治者来承担, 他们可以穷奢极欲、为所欲为, 且又制定出一套不许他人越轨的伦理规则。玛蒂尔德只不过是这种制度下的牺牲品。她在一晚的陶醉之后却要付出一生的惨痛代价。只是一件偶然的小事, 却改写了她的人生。世界之大, 人是何其渺小, 人世间有多少不可预料的无奈, 谁又能说得清呢。恐怕这才是作品要留给我们的哲学思考。

讲到别里科夫, 就只讲他是沙俄统治者的鹰犬, 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却看不到他的生活困境, 更不消说他的与人为善、良苦用心。尽管他曾扬言告密, 但直到其死去我们也不能找到他出卖别人的证据。在那个充满了血腥的专制时代, 谁又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假若换作我们,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笔者并非有意为别里科夫作翻案文章, 他的因循守旧、阻碍变革, 心甘情愿的维护现有秩序的思想 (并非自觉) 受到了作家辛辣的讽刺与批判, 他害己害人的不自觉, 又得到了作家深切的同情, 对照作品首尾, 不难看出。别里科夫只是千万个套中人的代表, 唯有钻出套子, 革新自救, 才是唯一的出路。恐怕这才是作家塑造这个形象的真正意图吧。

对外国作品的误读之多, 不一而足。对国内作品的认知又何尝不是如此?鲁迅《祝福》中柳妈这个人物形象一直是人们否定的对象, 人们总认为是她用封建的迷信思想直接将祥林嫂推向了精神崩溃的边缘。可是就没有意识到她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 备受压迫和剥削的对象。我们不排除她曾在祥林嫂悲惨故事的讲述中获得过猎奇的满足, 但她对祥林嫂关于捐门槛的建议, 无非是在以自己最大的善意帮助比她更苦命的人。她的初衷是好的, 只是这种帮助的结果无疑适得其反。她本身是没有错的, 可能连她自己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因此, 对于她, 我们不能仅仅以苛刻、挑剔的眼光来批判, 而更多的应该给予深深的同情。要说错, 就错在那个吃人的时代, 正是这些旧中国农村妇女身上演绎的悲惨故事, 才更能引发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思考。事实上, 优秀的文学作品, 都包孕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对它们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这正如钱理群教授指出的那样, 一切伟大的作家, 一切不朽的文学作品、文学典型, 几乎都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无限开放的体系,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 (民族) 、不同层次的阅读者、研究者都按照各自所处的时代、国家与个人的历史哲学、思想感情、人生体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 从不同角度、侧面接近它, 有着自己的发现、阐释发挥、再创造。文学批评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 篇8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流行歌曲是最受大众欢迎的音乐形式, 流行音乐研究是方兴未艾的学术领域。流行歌曲虽然形式短小, 却饱含丰富的人文因素。我们可以用哪些线索去梳理流行歌曲近三十年来的坎坷前行?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把握流行歌曲在当代中国的丰富景观?这样的问题, 必然为每个关注流行音乐文化传播的人所重视, 并可能对其做出或系统或零碎的、或坚定或审慎的各式回答。事实上, 确实已经颇有一些学术专著、学位论文乃至大众图书, 以参差多样的话语形式和丰富各异的切入角度, 在这个话题上自成一家之言。然而, 由于涉及流行音乐传播、音乐文化产业的诸多社会事项在不停地发展变化, 而学界对流行音乐及其文化生态进行学术批评的强度也在从多个学科领域同时不断地积累, 围绕流行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所能做的思想探讨在短期内显然不会停歇。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河南理工大学教师张燚的《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 就是这样一本在已经发表的众多论述基础上, 撷其精要并整合创新, 明确地以“人文解读”为旨归写成的书。

该书关注流行歌曲依存的文化语境, 梳理了流行歌曲与权力、商业、大众文化、青少年亚文化以及“说话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还研究了流行歌曲的视觉化与歌唱虚拟化, 对假唱和“剧场卡拉OK”提出批评, 并阐述了流行歌曲演唱中放浪身体的社会意义, 以及摇滚乐中“反美”倾向的缘由。全书文字流畅, 虽对风云变幻中的历史事件多有列举, 对重要文献中的精彩词句也多有摘录, 但并不囿于资料的堆砌, 而是以明白如话的夹叙夹议, 在并不庞大的框架设计中, 如一系列轻松但不乏思想含量的学术讲座般, 带领读者从历史时间线、媒介类型谱系、社会部门序列等方向, 以及文化景观、叙事学等学术视角, 反复却不冗赘地品味了浩如烟海的流行歌曲世界, 尤其是中文流行歌曲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不断摸索和崛起的史诗历程中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哀愁、欣慰与遗憾、激情与反思。如果是从未深入了解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读者, 在这里可以找到关乎曲目、歌手、事件、文献的大量不乏拓展学习价值的关键词;如果是已经对该话题有所研究, 并且看过不少早前相关文论的读者, 在这里大概能确证对流行歌曲的研究除了其学术生产的性质之外, 本应能带给研究者的文化责任感、艺术使命感、历史审美感。固然, 对流行歌曲的学术研究不应因其研究对象中满溢的情感因素而让理智缺失, 不应让先行态度代替最终结论, 但如果研究者从事这项研究并不是因为对流行歌曲充满了进行整体关切的冲动, 如果研究者感受不到这些屡遭各种挫折甚至毁灭却总能悄然复生的非主流音乐背后的魅力之源, 其完成的文献恐怕也难以像这本书以及其他几种优秀的相关著作那样令人掩卷击节。在理性的高度上和人文的情怀下, 对流行歌曲的喜爱绝不会是“脑残粉丝”般的盲从蠢动, 而对流行歌曲的批判也绝不会是“横眉冷对”式的鄙夷弃绝。流行歌曲的生成和散播, 有其不可动摇的社会心理基础;流行歌曲的境遇和前途, 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情势的摇撼。在宏观层面上, 它的成败荣辱, 似乎都不能从自身找到根由, 而是要动用多种学科的思想资源, 并紧密结合音乐体裁的特殊性, 以及歌曲体裁相对于其他音乐体裁的特殊性, 才能进一步评析探讨。依这个思路来说, 此书具有不应忽视的说服力和可读性。音乐传播作为交叉、前沿的研究领域, 亦如流行歌曲一样洋溢着变数和活力, 呼唤着建构和生成。相信本书可以激发学界同仁的更多思考与争鸣。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时代性解读 篇9

一、人文思想素质的含义

人文素质, 展开讲就是人的文化素质。人文素质, 既包括实用文化素质, 又主要指意识文化素质或思想文化素质。为什么这样说呢?借用比较公认的美国社会学家波普洛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群人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其中符号是基础, 是实用知识或实用文化;价值是核心, 是意识形态或思想文化;规范是关键, 是捍卫价值的行为准则或制度文化。符号、价值观和规范, 作为人文素质的三要素, 现实中可以具化为五要素, 即“知、情、意、悟、行”。

1、“知”就是知识

知识就是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符号”知识。科学知识中, 往往被人们分为人文知识和理工知识, 其实文理是不应该分开的, 文理结合才是完整的知识。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 人文有科学的基础和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 科学有人文的精神和人文的内涵。对于大学生来讲,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主体, 大学生的高知识素质要有一个高匹配的人文素质。

2、“情、意、悟”, 其实都是价值观问题, 亦即人文素质的核心问题

“情”是讲关爱情感, 于关爱情感中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代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 要养成“大爱”的胸怀, 包括爱生命, 爱自己, 爱父母, 爱家庭, 爱他人, 爱集体, 爱生活, 爱事业, 爱社会, 爱祖国, 爱人民, 爱世界, 爱人类, 爱自然。一个没有爱的人, 很难想象会有什么人文素质。就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的目标, 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基本标尺。

3、“意”是讲意志和意志品格

所谓意志, 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特定的意志品格, 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等。意志是靠力量支配的, 主要包括知识力、理想力、价值力、实践力等。没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的人, 尤其是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积极价值追求的人, 很难想象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会有什么意志力。胡锦涛主席指出:“理想信念, 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那么, 对于大学生来讲, 可以说没有意志力的大学生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当代的大学生最应该培养的就是具有顽强的意志力, 这样他们才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也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4、“悟”是讲觉悟

在人文素质五要素结构中, 觉悟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东西。字义看, 觉是朦胧性感知, 悟是明白性认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说得就是觉悟。

作为当代大学生, 要想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 不仅要努力学习一般性文化知识, 还要努力学习人文社科知识, 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以不断地丰厚自己的知识阅历, 自觉地提升自己的觉悟程度。

5、“行”是讲行为举止、体行能力、行为能力和行为规范

把“知、情、意、悟”这些思想潜在的东西一般地表现出来就是行为举止;肌能地表现出来就是体行能力;能动地表现出来就是行为能力;被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举止、体行能力和行为能力就是行为规范。作为和平年代的大学生, 更要有一个时代性的文化自觉, 教育功能的自觉, 社会责任的自觉。

二、当前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文思想素质的培养

加强大学生人文思想素质的培养, 一方面要进行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

1、理论知识的学习

首先,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培养。在五彩缤纷的知识世界里, 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知识体系莫过于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尤其是该主义之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 要学习好中国历史, 尤其是中国文化史。世界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国文明连绵不断, 本身就说明中国文化的强大魅力。作为当代的大学生, 要有中国气派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次, 要学习好世界历史, 尤其是西方文化史。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当代中国大学生, 要有一种世界胸怀, 要自觉地汲取人类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一切积极成果, 将马克思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中国优秀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有机一体, 在提升自己人文素质的同时, 合力打造一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新文化。

2、实践能力的培养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如何加强大学生人文思想素质的实践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首先, 要把人文素质的考核作为检验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日常的生活管理过程中, 就要加大宣传的力度, 多方面的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 比如我校每年组织的运动会, 篮球赛, 乒乓球赛等活动, 让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加强了竞技, 团队合作, 意志力等方面的精神的培养。

其次,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人与环境是一种对象性关系, 互相渗透、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环境氛围的育人功能, 是以逐渐渗透、潜移默化为基本特征的。因此, 我们要充分挖掘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加大文化环境建设的力度。

再次, 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现在的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人们可以从网络上随时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任何事情和消息。由于它的虚拟性很强, 在网络上人们就会可能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样作为管理者就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进行虚拟教育, 达到受教育者的无意识性和教育者的有意识性在隐性教育中的有机结合。

总之, 人文思想素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标志。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栋梁, 加强大学生人文思想素质的培养对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义峰, 李爱莉.大力加强军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09 (6) :105.

[2]列宁全集 (第20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255.

人文性解读 篇10

1.1 作者谭恩美简介

谭恩美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走红的美籍华裔作家, 并一直被认为是把美籍华裔文学带入美国文学主流的领头人物。自1989年发表成名作《喜福会》以来, 早已超越了一位少数民族或者流行小说家的身份, 成为美国乃至于西方的最为著名的一流作家之一。至今已出版小说及各类作品若干, 几乎无一例外地重复着相同的主题:美国化的女儿与她的中国移民母亲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认同。这一切也许只源于谭恩美本人对心灵故乡及文化身份的追寻。

1.2 作品简介

《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 出版于2001年, 可以说是她自传性最强、表现华裔移民母女关系最为深入和感人的巨作。《接骨师之女》的主题仍然跟谭恩美前三部长篇一样, 围绕着华裔移民母女两代人的矛盾与和解展开。研究者可能会对她笔下的华裔移民在美国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更感兴趣, 但当代都市读者, 不论身处何地, 任何种族, 一定会觉得她对于母女关系的描写丝丝入扣, 真切动人, 为人儿女, 为人父母, 都能对她的角色有深深的认同感。

2 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化身份定义

2.1 斯图亚特·霍尔对文化身份的定义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一文中的看法, 我们或者可以把“文化身份”定义为“一种共有的文化”, 集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 它反映了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 为我们提供了变幻的历史经验之下稳定不变和具有连续性的意义框架。按这种定义, 文化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这种“隐藏着的”文化身份以及“隐蔽的历史”。对“文化身份”的第二种理解更加强调“真正的现在” (与“真正的过去”相比) 在塑造文化身份中的作用, 认为文化身份既是一种“存在”, 又是一种“变化”, 它在连续性中有着差异, 而在差异中又伴随着连续性持续的存在。这种看法实际上强调的是从现实状况出发去理解“文化身份”, 而“过去”始终是一种“想象”, 它无法确保我们定位“真正的现在”。

2.2 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

美国著名后殖民主义批评家爱德华赛义德以其复杂的身份、丰硕的著述和新颖的观点成为学界风云人物。赛义德是巴基斯坦人, 1935年生于耶路撒冷, 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巴基斯坦和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 接受英式教育, 后举家移居黎巴嫩, 并在欧洲国家流浪。1951年赴美后, 在逆境中发奋读书, 1964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执教于哥伦毕业大学, 成为英文系教授, 讲授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这种后殖民社会环球移动人士所特有的人生经历和多重文化身份, 使赛义德必须协调暗含于自己生平中的各种张力和矛盾冲突。赛义德视野开阔, 不尽著作等身, 而且突破了学院派学者局限于书斋一隅的狭隘传统, 不局限于严格定义下的文学, 在人文学科的科技整合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和文化政治批判倾向。“东方主义”是赛义德后殖民主义批评的重要理论范畴与关键术语。它是一种思维方式, 也是一种话语结构方式, 更是一种权力运作。在赛义德看来, 西方为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而施行了一整套重构东方的策略, 并规定和误导了西方对东方的理解, 通过文学、历史、学术著作描写的东方形象为其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统治服务。西方中心主义是从某个单一的特权视点来审视世界的。

3 《接骨师之女》中人物的文化身份

3.1 东、西两种文化之间徘徊的母亲

3.1.1 东方儒家思想的移民

对于刘茹灵这样在成年之后才移居别国的移民来说, “在地理上, ‘永远背井离乡’, 成为‘格格不入’、‘非我族类’的外来者;在心理上, ‘对于过去’难以释怀, 对于现在和未来满怀悲苦”。当这些已经完全掌握了母国语言、认同母国文化的移民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异己的环境之中时, 他们更多地体会到的是文化的冲突及其所带来的不适、失落、困惑与沧桑。就刘茹灵而言, “北京人”遗址附近的仙心村中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氛围就中华文化的因子沁入刘茹灵的血液之中, 使之成为其生命的负载和本质的内涵。中国就这样根深蒂固地长在了刘茹灵的心中, 随之一同沉淀下来的还有关于民族、历史的记忆。

3.1.2 西方生活方式中的他者

刘茹灵乘船到达美国时, 刘茹灵自以为踏入了一块“没有鬼混没有毒咒的大陆”, 随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挫折与不如意却击碎了她赴美之前对这块新大陆的憧憬与美好的想象。然而, 过去永不再来。刘茹灵已经在香港卖掉了那块象征自己与亲人、祖先的纽带的甲骨, 换得一张去美国最低等舱的船票。这无异于亲手抛弃自己的故土和葬着自己先人的墓地, 在异国漂泊成了她唯一的选择。从故乡到异乡, 时空的错置让刘茹灵陷落在东西两个世界之间, 她同时受到两种文化的冲击却又同时被这两个主流社会所抛弃, 沦为一个非彼非此的边缘人。

3.2 向往西方文化的东方女儿

对于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来说, “中国”是遥远的, 是母亲的絮絮叨叨, 是她不能完全理解的汉语, 是神话般的故事。杨露丝自幼在美国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美国社会的一切都已经内化为她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 于此同时, 她所生活的华人家庭、家庭内部的中华文化氛围和相貌的差异都时刻提醒着杨露丝:她身上藏匿着中国的影子。在华人移民后代与中华文化的纽带日渐薄弱的同时, 与美国社会认同的压力却无所不在。在日常生活中, 中华文化只能有限的存在于华人移民家庭这个狭小的范围或者唐人街这样相对封闭的空间中, 属于弱势文化。母亲的遭遇、自己的经历让杨露丝深知因文化、种族差异而被当做局外人、与社会主体格格不入的尴尬感受。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 杨露丝成为了一位坚强而独立的美国式女性, 她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具备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作为华人移民的后代, 露丝在落地生根之后对这里产生了归属感, 她将美国视为自己唯一的家园。

4 结论

美国是这样一个白人文化为主导, 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 中国移民如何承续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并吸收美国文化的精髓, 从而建构属于本群体的文化身份, 是华人作家自始至终关注的问题。虽然, 中华传统文化只能作为一种边缘、少数族裔的文化在美国存在, 但是, 华人只有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征、保护自己的传统, 才不至于在主流文化强大的攻势之下丧失自我。《接骨师之女》中, 谭恩美再现了身处中、美文化交流最前沿的华人移民的无奈、失落、困惑以及他们对自身的思考, 也揭示了他们在跨文化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学会用独特的视角审视自我、重塑自我的现实。

摘要:谭恩美 (Amy Tan) , 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 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 曾就读医学院, 后取得语言学硕士学位。谭恩美在小说《接骨师之女》中借助于自己最擅长的母女关系主题表达了自己对于华人移民的文化认同问题的思考。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 简要介绍了作者谭恩美的生平和作品《接骨师之女》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理论介绍, 包括了斯图亚特霍尔对文化身份的定义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第三部分运用理论分析小说中母女二人的文化身份;第四部分结论, 通过分析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了母女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二人通过自身的努力重塑自我的过程。

关键词:文化身份,东方主义,自我重塑

参考文献

[1]Tan, Amy.The Bonesetter’s Daughter[M].New York:Putnam, 2001.

[2]Edward, W.Said.Orientalism[M].New York:Pantheon, 1978.

[3]Tan, Amy.The Opposite Fate[M].New York:Putnam, 2003.

[4]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陈爱敏.母女关系主题再回首[J].外国文学研究, 2003, (3) .

[6]李贵仓.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7]胡勇.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上一篇:诉讼调解下一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