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解读

2024-05-04

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解读(共7篇)

篇1: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解读

《人文地理学》备考复习重点

一、单选题

1、地理学代表人物。

2、扩散类型的应用。

3、种族分布。

4、古文明分布(文化特殊性)。

二、多选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2、近代德国地理学流派的主要地理学家。

3、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4、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哲学方法论。

三、填空

1、民族具有的共同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2、民俗的特性。(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社会性、相对稳定性、传统与变异性)

四、名词解释

1、文化

2、形式文化区

3、适度人口(要先解释人口容量的概念)

五、判断题

(主要以各个地理流派、地理学家经典理论论述为重点)

六、简述题

1、中国人文地理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2、在人文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提出过哪些主要理论。(人地关系论的七个学说)

3、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以课件上的内容为主)

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5、世界人口分布的一半特征。(10点)

6、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七、论述题

1、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论述尼罗河古文明形成的优越条件。

2、人地关系论的基本思想,举例说明人地关系。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4、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的原因。(自然、经济、政治三方面)

5、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重大意义。(6点)

6、民工流的成因、特点及利弊。

7、从狩猎到农耕的变化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伟大创新。(7点)

八、读图题

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示意图,分析其特点与原因。(分5阶段)

2、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放缓图,分析原因。(6个)

3、建国后中国人口变化图。(分6个阶段,分析其原因及特征)

篇2: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解读

客博他乡 http://blog.sina.com.cn/u/1979267232 2012-01-06 21:21:27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德国,发源地,拉采尔环境决定论系统理论(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赫特尔区域学派(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施吕特尔景观学派,区位理论学派(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城市区位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市场区位理论)法国,维达尔·白兰士人地关系,白吕纳(人地学原理)英国,麦金德(历史地理枢纽),罗士培适应论。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亨丁顿(气候与文明),巴罗斯人类生态学。索尔文化景观学派,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俄国,经济地理学,地理学派巴朗斯基和萨乌什金,经济学派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古代思想萌芽,《禹贡》《徐霞客游记》等。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等,成立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创办《人文地理》学术期刊,翻译介绍国外人文地理著作、论文,出版了一系列教材、论著,逐步实现了人文地理学科的普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一、人文事项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人文地理学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这是指某中文化现象易于为接受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等级扩散:这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当面,存在等级现象。

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得其在当地存在。

迁移扩散的特征:

1、比扩展扩散传播快;

2、使文化现象出现孤立的点或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3、随着时间向四周传递,范围逐渐扩大,并逐渐减弱最后完全消失;

4、存在周期性。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一、生态文化关系类型:直链型,网络型,社会体系,和谐。

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为文化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环境加速或延缓文化发展;环境条件的差异导致文化的差异;人类活

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地貌,形成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一,人地关系论: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二,其他学科理论: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韦伯的宗教思想、年鉴学派。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让你问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地理社会调查法;科技文献资料法;新技术新方法(遥感技术RS、GPS、GIS);区域地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归纳)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

一、主要数学模型:

1、统计分析模型;

2、规划与管理模型(线性规划方法、多目标规划方法、随机型决策方法和AHP决策分析方法、网络分析方法)

3、系统分析模型(控制论、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二、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1、分布型分析

2、相互关系分析

3、类型研究

4、网络分析

5、趋势面分析

6、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7、系统仿真研究

8、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

9、空间扩散研究

10、空间行为研究

11、地理信息优化调控研究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一、人口转变理论:

1、法国,迪兰,1934《人口革命》,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转变。

2、美国,诺特斯坦,1944,提出人口转变的概念,三个阶段:高低高、过渡、低低低;寇尔,五个阶段:原始静止时期、前现代时期、转变时期、现代时期、现代静止时期。

二、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

2、日本模式

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4、印度模式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适宜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与迁移

一、人口分布规律 主要表现在水陆、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之间;在各大洲分布也极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河岸边(海岸、河岸)。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对人口的分布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的;人口分布多趋向于低平地区,其原因是气温和气压都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直接制约着人类的生理机能;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体;矿产。

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因素。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

美国拉文斯坦七条迁移法则: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移民,长距离的移民一般趋向于迁移到大的工业中心。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3、两地之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富有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6、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全家迁移是很少见的。

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到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人口迁移的机制:

1、环境,2、个人动机。。经济为主,还有政治文化生态等因素。人种的划分:

标志:毛发(亚洲直发,欧洲波状,非洲羊毛卷);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型(白狭黄中黑宽);血型;指纹

种族划分:四大种群十二种族,1、白色种族群(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度种族)。

2、黄色种族群(蒙古族、美洲印第安种族、爱斯基摩人)。

3、黑色种族群(尼格罗种族、布须曼种族)

4、棕色种族群(澳大利亚种族、美拉尼西亚种族、波利尼西亚种族、密克罗尼西亚种族)

地理人种:①亚洲地理人种。又称蒙古地理人种。是居住在亚洲大陆(除西亚)及其附近岛屿,以及北美洲北极地区的人群,包括蒙古地域人种、西藏地域人种、华北地域人种、东南亚地域人种和爱斯基摩地域人种等。

②欧洲地理人种。又称高加索地理人种。是主要居住在欧洲、北非和西亚地区的人群,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地域人种等。1500年以后,欧洲地理人种经历了一场异常迅速的扩张活动,大量移居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③非洲地理人种。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是主要居住在非洲撒哈拉地区以南的人群,包括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俾格米地域人种、班图地域人种、布须曼和霍屯督地域人种(即开普地域人种),以及东非地域人种、苏丹地域人种和南非有色地域人种等。1500年以后,随欧洲地理人种大量迁入美洲,非洲地理人种亦大批移入北美洲、加勒比群岛等地区。

④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是原居住南、北美洲和加勒比群岛的人群,包括北美印第安地域人种、中美印第安地域人种、南美印第安地域人种、福吉安地域人种(即火地岛地域人种)等。1500年以来,欧洲地理人种的迁入,使美洲印第安人种人数大减,且大都被迫离开原居住地。现在的北美洲居民不少是非洲人和欧洲人的混血后裔,南美洲居民大量是印第安人与欧洲人的混血后裔,加勒比地区居民不少是印第安人和非洲人的混血后裔。

⑤印度地理人种。是居住在印度次大陆的人群,包括印度地域人种、达罗毗荼地域人种等。

⑥澳大利亚地理人种。原居住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人群,包括已于1876年灭绝的塔斯马尼亚地域人种,以及默里澳大利亚地域人种和卡奔塔澳大利亚地域人种。由于18世纪以来欧洲人的大量迁入,现在欧洲人及其与当地人的混血后裔已占澳大利亚居民的绝大多数。⑦ 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又称美拉尼西亚-巴布亚地理人种。是居住在新几内亚、斐济群岛和西太平洋其他岛屿的人群。

⑧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居住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以及西南太平洋一些岛屿的人群。

⑨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居住于东太平洋广大地区,自夏威夷、波利尼西亚群岛到新西兰一带的人群。

种族歧视是指根据种族将人们分割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加以区别对待的行为。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种族主义可以视作是一个社会问题,经常被政客作为政治工具来使用。种族主义从集合心理学的角度看,可以解释为一种情感上的现象。

种族主义通常指基于种族的偏见、暴力、歧视与迫害。种族主义(Racism)通常指基于种族的偏见、暴力、歧视与迫害,此字有时带有负面意义易引起争议。

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

在美国,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而且面积较大的称之为民族省,较小的称为民族岛。民族邻里指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内某地区,这一地区称为聚居区。农业的起源: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一、农业的发展阶段:

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2、传统农业,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

3、现代农业,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

六个农业圈:自由农做带、林业带、作物轮作带、谷草农作带、三圃农作带、畜牧带。工业

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中期,发展过程为:纺织工业—钢铁工业—采煤工业—运输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产业类型及其分布: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1、伐木业,2、捕捞业,3、采矿业;

二、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世界上主要工业带的分布情况:

1、北美工业带(传统工业区:新英格兰区、中大西洋工业区、摩霍克河谷区、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大湖西岸工业区、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新兴工业区:东南工业区、海湾工业区、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西海岸工业区)

2、欧洲工业带(英国工业区、莱茵-鲁尔工业区、莱茵中部工业区、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3、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中央工业区、伏尔加工业区、乌克兰工业区、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4、日本工业带(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5、其他国家的工业区(拉美工业区、亚洲工业区、非洲工业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

三、其他产业

第三产业: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

第四产业: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主体的IT业。

第五产业: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工业区位论:韦伯,韦伯工业区位理论,1909;;;斯泰勒,中心地理论,1933;;;廖什,市场学派;;伊萨德,成本-市场学派,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艾伦·斯科特,新工业区位论,80年代中期;;普雷特,汉密尔顿,社会学派。

工业分布的新变化:钢铁工业的变化;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汽车制造业的变化;电子信息工业的产生。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城市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1、农业生产力水品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

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集聚力(由 多而方便的服务设施、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引起的);离散力(由 经济条件方面原因、过高成本与负担 引起的);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模型。

城市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等级规模法则;首位城市法则。语言

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交际性、公共性。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认知和交流的媒介;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汉语的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一、印欧语系:

1、日耳曼语族(英语:全世界、西日耳曼语:德国、北日耳曼语:瑞典挪威丹麦冰岛)。

2、罗曼语族(即拉丁语族,法语:法国、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意大利 瑞士、其他语言:罗马尼亚 罗曼什 加泰隆 撒丁语)。

3、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西斯拉夫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这些语言主要在巴尔干半岛上使用)

4、印度-伊朗语族(印度: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伊朗:波斯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

二、汉-藏语系:

1、汉语(七大方言,四大官话:北方、西北、西南、下方官话)。

2、其他语言(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

3、未定语言(日语、朝鲜语、越南语)

三、闪-含语系:

1、阿拉伯语(北非 西亚)。

2、希伯来语(巴勒斯坦地区、以色列)

3、其它语言(安哈拉语:埃塞俄比亚北、柏柏尔语:非洲西北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图阿雷格语:阿尔及利亚、马里、尼日尔交界处、库希语:东非、加拉语:埃塞俄比亚南、索马里语:索马里)。

四、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1、乌拉尔语(芬兰语、匈牙利语等)。

2、阿尔泰语(土耳其、蒙古国、西伯利亚地区)

五、非洲语言:

1、尼日利亚-刚过语系。

2、科伊桑语系。

3、尼罗-撒哈拉语系。

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马达加斯加岛——复活节岛

七、其它语言:印第安语、巴布亚语、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土著语言。语言传播的特性

谱系树理论:将某个时段内的所有语言看做是从几个基本的根生长出来的不同的树枝。波浪说理论:将一种语言或语言要素作为波源,它的扩散如同波一样向四周散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波源的波相遇后,形成了一个新的语言现象的生长点,这些点又可以作为新的波源。语言传播与扩散的几个特性:外延性和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和阶层性、复合性、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化性。

宗教分类:以宗教起源和演化阶段: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以流传范围: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民族宗教:犹太教、道教、印度教 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公元前6-5世纪,悉达多·乔达摩,无常、无我、苦。

2、基督教。公元一世纪,耶稣基督,人类从始祖起就犯有罪,并在罪中受苦。旧约全书、新约全书。

3、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默罕默德,除安拉外,再无神灵,默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并信死后复活与末日审判;信一切都由安拉前定。宗教传播形式:移民、传抪、领土竞争。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

1、神权政治,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

2、政府与宗教,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

3、民族与宗教,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归属上的分与合,进而改变政治地理的格局。

主要宗教的分布区: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等。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其他教派分布在其起源地。旅游业

兴起与发展:公元前3000年埃及金字塔

大众旅游:1845年,托马斯·库克,托马斯·库克旅行社。1908年,斯塔特勒,第一座商业饭店。

旅游者分类:游客、旅游者、短途旅游者。

国际旅游者:离开定居国到其它国家旅行24小时以上的人。客源地: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欧洲、北美、亚太地区。

目的地: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阿尔卑斯山。

交通连接:交通是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桥梁。第一层,外部交通:客源地到旅游地所依托的中心城市的交通,跨越的空间大,主要为航空与铁路;第二层,在旅游区内由中心城市到旅游地、风景区的交通。跨越的是中小尺度空间,交通方式为公路与铁路。第三层,内部交通:旅游地、风景区内部的交通,跨越的是微观或小尺度的空间,索道、游艇、电瓶车、畜力车、骑马、步行等特种交通。

旅游文化的基本特征: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直观性、季节性。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也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3、旅游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国际旅游收入是国际贸易中最大的项目之一。

四、旅游与就业: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是由于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的,受季节影响,女性较多。

五、旅游与税收: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是税收。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超前影响:

1、旅游过渡超前发展,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对风景区的影响: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交通堵塞;

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使城市用地更为紧张、停车场不足。交通流量大而堵塞、夜晚旅游活动的噪声增加,影响附近居民。旅游对区域社会的影响:

一、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受到冲击。

二、示范效应;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积极意义;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产生贫富差别,对当地的政治力量产生影响。

三、旅游和社会道德;旅游旺季犯罪率上升,一些国家地区靠赌博招揽游客。

四、旅游与宗教;宗教圣地为迎合旅游业而发展,从而失去其宗教意义,宗教将旅游接待看做重要收入来源,导致宗教排他性减少。

五、旅游与语言;威胁旅游地语言的纯洁性。

六、旅游与健康。既有助于公共健康设施的改善,也有可能引起健康标准的倒退。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影响有:

1、生态环境的改变;

2、两种不同文化的接触(最大);

3、社会进化过程。

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

1、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

2、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政治地理结构:政治空间结构(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政治实力结构(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

政治地理过程:政治扩散、政治整合、政治分离、主权变化。

国家的基本特征:四个,1.拥有确定的领土、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4.拥有主权。国家的中心区域:

1、首都:首都是一国政治权威机构聚集的地方,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征。

2、核心区:从历史看,核心区是国家得以起源,或国家观念赖以传播的中心地区,即起源型核心区;从现状看,核心区是指国家的人口、交通、工商业、资源等高度聚集的地区即经济型核心区。

国家权力要素的影响因素:

一、领土空间:

1、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的影响: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前提,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集中的重要地理因素,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直接)

2、领土面积(对国家权力的影响表现在: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

二、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是衡量国力的重要指标。

三、人口规模: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

四、经济水平:经济水平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

五、军事力量: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有强制性的;由武装部队的数量和素质、武器装备、军事技术、军事领导的才能等军事要素组成。

六、科学技术:交通、通讯及导弹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削弱了距离的障碍;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资源的经济、政治、军事含义;军事技术的进步刷新了战争的打法,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及不断进步,使经济优势越来越向拥有更高经济水平的国家倾斜。

七、国民士气: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一个无形因素;它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

八、政府的质量:是最重要的;

政府质量评价标准:政府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国立方程:P=(C+E+M)·(S+W)P:被确认的国力,C: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E:经济能力,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中的各部门,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S:战略意图,W: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综合三元要素”国立学派 三要素: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

一、国际贡献能力构成要素:

1、基础实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科学技术实力)

2、政策能力(财政能力、对外活动的积极性、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

二、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

三、强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军事实力、战略物质和技术、经济实力、外交能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形成:

1、欧洲的殖民扩张;

2、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3、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4、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导致解体原因:新中国的崛起、西欧的发展、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苏联为自保牺牲军事);

2、第二阶段:一强多级的格局(国际形势的变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该地区所发生的变化、欧盟的东扩、中亚与中西等地的动荡、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的发展)。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科恩的多级世界模型;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地物现象:知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包括直接和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直接活动空间: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的空间。

间接活动空间:人们通过间接地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

消费行为空间模型:

1、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2.......偏好模型。3.........信息模型。4.........学习模型。5.........综合模型。

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 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3.臭氧层遭破坏。4.水体污染加剧。

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各国都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相互影响不容忽视。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发展中国家则迫切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1、工业产品需求不旺原因:人口增长缓慢;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技术的提高。

2、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工业生产能力越来越大,从而产生竞争,导致生产能力过剩。

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在产品销售中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

4、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劳动力低廉,单缺少资金、技术、机器、管理等。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篇3:绿色建筑的人文解读

1 绿色建筑与环境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 截止2011年,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51.27%, 这意味着目前有7亿的人口住在城市。城市人口扩张带动房地产开发与建设, 迅速改变着城市的基本面貌, 也对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建筑是地地道道的“复合型”产业, 可以带动钢铁、化工、交通、机械、电力等多种行业的共同发展, 因此, 建筑业对社会效益增长的贡献率是巨大的。同时, 建筑业又是占用和消耗资源种类最多、维持时间最长的产业, 给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持久的。

1.1 建筑高耗能

据有关统计, 全球有50%的土地、矿石、木材等资源用于建筑, 45%的能源用于与建筑有关的生产、通风和照明, 5%的资源用于与其有关的设备制造。40%的水资源用于建筑维护, 16%的水资源用于建造, 60%的农田或土地被开发, 70%木材用于房屋的建造过程中。由此不难看出, 每年所生产的能源, 大多被建筑直接或间接地消耗掉了。在现代生活中, 人们更加看重建筑的外在形式, 追求奇异效果, 大量使用容易产生曲线效果的钢材、观感效果的玻璃、漂亮外观的各种装饰, 而不太在意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能耗情况, 实际上这是在“鼓励人们建设最浪费的都市”[1]。

1.2 建筑垃圾二次污染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 高耗能意味着高污染。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 建筑能耗的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并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建筑产生的污染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贯穿材料生产、施工和后期使用的全过程。据统计, 每建1m2的房子, 将向大气中排放574 kg CO2。我国现在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为20亿m2, 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比率已从1978年10%发展到今天的27.5%, 若将建材生产和建造过程包括在内, 与建筑业相关的能耗比例将超过40%。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建筑带来的空气、光、电磁等污染占总污染1/3左右, 尤其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中, 建筑垃圾占垃圾总量的45%[2], 而且, 建筑垃圾主要由混凝土块、废金属、石膏、废纸板和废木材组成。经阳光和雨水渗透浸淋后, 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会溶解出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 废石膏中溶解出硫酸根离子, 废金属料会溶解出大量重金属, 渗透到江河湖泊或地下水, 造成二次污染。

1.3 建筑类同化

在建筑领域, 外观形体的不断复制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也是城市生态恶化的又一视觉表现。近年来, 建筑和景观的复制几乎在每个城市都可看到。建筑成了产品, 景观成了摆设, 甚至连那些历史文化名城也在追逐时尚的过程中失去了个性。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越来越少, 不但失去历史文脉的传承, 也使城市面貌因为缺乏个性而变得千篇一律。其次, 容积率让位于绿化率, 建筑在远离自然中成为了一个个封闭的空间。人口激增带动城市发展, 是当今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让城市建筑高起来、大起来, 扩大容积率。于是, 当地特有的地貌景观被林立的高层和超宽的街道挤占, 构建出一派没有地域特色, 以容积率为目的的城市景象 (图1) , 这样的城市外表可能会有色彩的装饰, 但是, 由于缺乏地域特点, 缺乏绿色植被的衬托而显得冰冷和坚硬, 犹如机械制作出来的巨大“容器”, 而且是“高物质, 低层次”[3]的容器。

2 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涌现出来的, 并很快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大趋势。1972年, 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 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观”[4],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5]。1993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召开的生态建筑展览会, 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式。

这种情况同样影响着国内建筑业的发展与定位。从1999年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北京宪章》, 提出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以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到2005年发表《北京宣言》修订《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并颁布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14年颁布实施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的内涵与特点开始日渐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4年, 北京市政府提出, 在2015年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中, 70%的建筑将要达到绿色标准。

3 绿色建筑内涵特点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 表述有所不同, 但其基本内涵都是指人、建筑与环境三者的有机统一与平衡发展。在各种解释中, 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6]。

与传统的工业化建筑比较, 绿色建筑具有如下特点。

(1) 在保证建筑物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要素的同时, 优先考虑建筑物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从根本上防止污染, 节约资源和能源。

(2) 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建筑本体, 还要考虑建筑物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即材料选定、施工工艺、建造时间、后期使用, 直至建筑物报废后的处置。

(3) 健康成为评价建筑质量情况的重要标准, 打破了仅从物理和功能属性上评价建筑的局限, 为真正实现建筑的人性化提供了保障。

(4) 将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绿色建筑的目标, 使建筑在材料选择、结构安排和装饰效果上充分体现自然属性, 成为可持续存在的新型建筑。

总之, 绿色建筑是根据地域条件进行设计建造的, 将当地的地形地貌、水土环境和植被情况作为建筑的资源来对待,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升建筑的舒适与健康程度, 实现设计、施工、使用与环境之间的最优化。从试验结果看, 这样的建筑, 在采光、能源、用材等方面尽量取自于大自然, 消耗将会减少30%~50%, CO2排放减少约35%, 废物减少约70%, 减少水资源消耗约40%, 并力求达到“零耗能”和“零排放”[7]。图2为某“零排放”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离不开技术支持, 但本质上是为了提升建筑对人的关怀, 使建筑使用起来更安全、更经济、更环保, 但一定要结合地域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资源, 达到人文、建筑、自然环境的和谐均衡发展, 在城市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内寻找平衡发展。

4 绿色建筑文化营造

建筑是人工的建造物, 因而在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打上人的烙印。《黄帝宅经》就将建筑视为“阴阳之枢纽, 人伦之轨模。”[8]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过伦理道德就是“人的住所”的话。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说到底不是技术问题, 而取决于人对自然的价值认定, 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想修养和境界。

被称为“文化生态学之父”的美国人类学者朱利安·斯图亚特说过, 人们在解决任何自然问题时, 都是以文化的形式来完成的。因此, 依照此观点, 绿色建筑“既是一场社会革命, 又是一场人的革命, 关于人心理与素质的革命”。[9]从根本上讲, 绿色建筑的实施, 离不开绿色生态文化的支持。

4.1 立足传统营造智慧, 塑造具有人文精神的家园

美国建筑师麦克哈格认为“东方是一个自然主义的艺术宝库”[10]。指出了东方文化的自然属性, 也道出了中国传统营造智慧中以自然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价值取向不仅决定了华夏建筑在选址、选材、结构和装饰方面来源于自然, 建筑物的生命过程终结后再重归于自然的根本宗旨, 也决定了华夏建筑在设计、制造和审美等观念上对自然的崇尚。时至今日, 我们还可以在历史留存下来的古村落中, 看到当时人们利用夯土具有的保温性建造的墙体, 利用树木环抱所形成小气候来提升住宅舒适度, 利用石材的坚固性加固地基等营造技术。这样的营造传统, 不仅增强了建筑的坚固度和使用寿命, 也创造了隔音挡风、冬暖夏凉的居室效果。可以肯定地说, 继承传统营造智慧, 就是学习古人营造技艺方面的绿色营造经验。

4.2 破除对于技术的迷信, 确立绿色的发展观念

相对于狩猎和农业文明而言, 工业文明给自然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 这是一个笼统的总结。其实, 支撑工业文明的核心是技术——从蒸汽技术到核子技术, 从电子技术到微电子技术, 人们从技术的更新换代中体会到了生活质量的突飞猛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核事故与泄漏造成的污染远远超过了蒸汽机的工业时代, 电磁波污染将电子磁场的危害扩散到四面八方。正如人文学者所发现的, “先进的技术带给人类的并不全是福祉, 同时还带有意想不到的灾难。”[11]这种情况在建筑领域也有所表现, 那些技术含量越高的建筑, 不管是前期的材料生产, 还是中期的建造过程, 包括建成以后的使用与维护, 都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环境资源损害的基础上。可以说, 绿色建筑的实施需要技术, 但是绝不能完全依赖技术。20世纪美国技术哲学家安德鲁·费恩伯格就指出了现代技术的两重性问题, 认为, 人类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技术, 还需要与传统对接, 注入人文精神, 构建一种“可选择的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 “西方对技术和社会的反思也许能为我国提供一种更有选择性和批判性的观念”[12]。因此, 确立与引导现代人的绿色生活观念, 构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可能是比技术更为重要的环节。

4.3 面对地球资源与生态危机, 树立人自身潜能开发的思想

生态学家在20世纪就提出了“人的革命”的思想, 意思是, 大自然中实际存在着两种能源, 一种是自然能源, 一种是人类的自身潜能。站在人与自然平等的角度上, 开发和利用人自身的潜能, 不但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而且可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分依赖, 同样可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从实际情况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能源的依赖越大, 对自身体能和智能的运用则越少。在一定程度上说, 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本身的危机, 是人类没有发展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听任蕴藏在自身内部的各种巨大潜能休眠的结果。”[13]人的革命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在物质与精神的全面发展中, 成为拥有绿色生活观念的地球公民。

篇4:多元解读,渗透人文意识

一、挖掘文本,品味内涵

注重文本的解读要深入挖掘素材,看到文字背后所体现的人文气质,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解读,扎根文本,才能带给读者精神愉悦。

例如,在《家》的一文中思想感情的表达,教师可以充分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挖掘文章所表达的意图。例如:白云、小鸟、鱼儿、种子被我们送回了家。那么,它们在自己的家园里快乐吗?自由吗?我们的家和白云、鱼儿的家有什么共通之处?当学生主动去思考时,一定会联想到课文里陈述的物象事实:白云、绿草,以及我们身边的社区是一个感悟自然的过程,培养对自然的兴趣的过程,提升人文素养的过程。

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精神的回归离不开文本的挖掘。文本是文学的基石,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因此,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尽量发挥好阅读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文本知识,与作者达成心灵的沟通,灵魂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领会到文本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才能真正上好课。

二、充分预设,生成精彩

观点的交融是思想的火花,是人文精神的聚焦。阅读,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体验,是读者个性化行为。充分预设,可以说是对阅读行为的一种精神旅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体验丰富自身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得到更新颖的观点。

例如,在讲述《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预设不同的情况。站在人物的立场思考,琢磨不同人物的心理,体会真实历史人物的品质,体会将相的胸襟和气度并且可以转化角色,例如:教师提问:“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们能以不同的视角,想一想另外一个不同于课本的结局?”学生思索了一会,各自写出了自己的想法,进行了发言。有的说:假如当时由于廉颇的居功自傲,处处为难蔺相如,故意生出事端。在国内引起了赵王大怒,赵王对廉颇不满,处决了廉颇。一代将才就此陨落;有的说:廉颇自认为不受赵王重视,远走秦国。然而并没有受到秦王重用。秦王趁机发动战争,攻打赵国,赵国因缺乏将才,无力抵抗,百姓遭受流亡之苦,最后灭亡;还有的说:蔺相如主动请辞隐退,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三顾蔺府,请其出山,最后共同辅佐赵王。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考虑在文本解读中可能体现的种种情况,学生通过不同的结尾续写,体验到将相不和的严重后果,也懂得了古人的胸怀和韬略。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想法,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因此,充分预设,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活力,带给他们充实的课堂体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解读,是加强人文精神的保证。

三、实践拓展、升华情感

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适当拓展,把理论付诸实践,往往可收到深化认识,多元解读的效果,提升人文关怀。

例如,《有趣的发现》一文中所描写的是达尔文通过对昆虫体态特征的观察,反复思考,总结出了其形成的这种状态的原因。对于没有去过农村的孩子来说,对一些植物的特征不是很清楚,不能准确的分辨出植物的名称和类别。把学生放到自然中,亲自体会、观察,从而锻炼他们观察能力,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在实践开始前,整理出了下列问题,以便学生更有目的性的开展活动。如麦苗和韭菜的区别,细心观察,总结异同点;绿豆角和豇豆角的差别,叶片特征等,这样观察实践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真正的深入生活,对具体的植物形态进行甄别。对户外的学习,既给了学生一种户外活动的参与感,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也给每一位学生留下印象的深刻。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延伸,价值多样化发挥,进行有创造性的实践,有意识的观察训练,一方面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深化了对人物品质及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了课文的内涵,加深了人文修养。这种有针对性具体实践解读的做法,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走出课本,不拘泥于课本,是学生生活的拓展、思想的飞翔和个性的舒张。

多元解读是丰富课文内涵、体现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渗透人文精神,把握正确的的价值导向,避免走入多元解读的误区,和学生共同寻找多元解读的着力点,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价值意识,从而升华人文气质。

篇5:中考人文地理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一、防凌措施

防治江河、湖泊、港口以及水工建筑物受冰凌危害所采取的措施。世界各国在高寒地区的河流都有冰凌危害,但冰凌危害有不同的种类,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①冰凌冻结江河、湖泊、港口,影响航运交通,可采用破冰船破冰,或在港岸和船闸附近采用空气筛等防冻措施;

②冰凌冻结水力发电厂的引水渠,或阻塞拦污栅,影响发电出力,可设法抬高渠道中水位,促使形成冰盖,防止水内冰产生的措施;

③冰凌冻结各种泄水建筑物的闸门,影响启闭运用,一般采用加热或其它防冻措施;

④冰凌撞击建筑物,如桥墩、闸墩、整治河道的丁坝等,多采用局部加固或破碎大块流冰等措施;

⑤冰盖膨胀时,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力,增加建筑物的荷载,应在设计建筑物时考虑,也可在建筑物临水面设置表底水流交换器防冻,或按放圆浮筒减少冰压力的传递等措施;

总结:如果控制水量,不使凌峰形成,可以避免冰坝的产生。调节凌汛期河道水量的主要措施有:水库调节,利用两岸涵闸分水,分洪区滞蓄,展宽堤距等项措施。

二、冰岛人口

冰岛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

据冰岛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止到1月1日,冰岛人口总数为313376人,其中男性159488人,女性153888人。城市人口275333人,乡村居民38043人(居住在少于1000人的村落)。

按冰岛区域划分,首都地区196564人,占62.7%。西南部地区20446人,其中最大城市Reykjanes市(包括凯夫拉维克机场地区)和Grindavik市,人口分别为13134人和2762人。南部地区23505人,其中最大城市Selfos。

西部峡湾地区7299人,其中最大城市Isafjordur市,人口为2690人。北部地区36181人,其中最大城市阿克雷利市,人口为17097人。东部地区13919人,其中最大城市Egilsstadir市,人口为2229人。

人口密度:2.98人/k㎡。(世界排名第188名)

据冰岛国家统计局3月28日发布的资料,,冰岛总死亡人数为1836人,其中男945人,女891人,死亡率约0.64%,男子寿命平均78.9岁,女子82.8岁。

最近数十年来,冰岛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至20期间新生儿死亡率0.25%,是世界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其它北欧国家婴儿死亡率略高,芬兰0.31%,挪威0.35%,丹麦0.44%。

绝大多数为冰岛人,属日耳曼族。85.4%的人口信奉基 督教路德教派。

三、中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的卫星发射中心,其卫星发射设施十分先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执行中轨道、低轨道和高倾角轨道的科学实验卫星及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1992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中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布。

此后,“神舟”二号和“神舟”三号飞船相继从这里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的酒泉地区,海拔1000米。该地区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年平均气温8.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环境条件很适合卫星发射。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铁路在清水地区有一条支线直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鼎新机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西75公里,可满足卫星从机场到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的运输要求。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适合发射多种卫星,特别是地球低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到目前为止,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分别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所有国产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以及美国的12颗铱星。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地区,其总部位于距发射场65公里处的西昌市内。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西昌机场位于西昌市北郊,距离市中心和发射中心分别为13.5公里和50公里。发射中心位于成都至昆明的铁路干线和四川至云南的公路线上,西昌市距离成都535公里。

四、未来农业的雏形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以单体形式存在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应当考虑单体的生长发育要求,再根据土壤特性,实施合理的需要物料量(如化肥、农药等)的投放,做到“按需分配”。过去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限制,田间管理均以地块为单元进行,经常造成施肥量超过需要量、过剩的肥料流失污染环境或是投入量低于需要量、影响作物产量潜力发挥的情况。

精准农业技术的核心是缩小管理单元面积,提高耕作精度,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其管理单元面积能够以米级计算,根据不同单元内的土壤和作物生长特性,确定农业物资的投放量,使农事操作做到定位、定量、定时。

精准农业技术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对传统农业技术与机械装备进行改造,应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集成组装的组合体系。首先是从田间可变因素测量开始,采集、储存、分析谷物产量和土壤特性数据,应用配套的软件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找出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农艺措施。之后,应用计算机及专用地理信息软件作出农业措施电子处方地图,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开始之前,将形成的处方数据卡插在拖拉机上自动控制的监视器相应插口内,使用带有定位、导航和自动控制装置的农业机械,实现定位、导航和变量投放农业物资自动控制操作。

实施精准农业技术主要设备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装置;带有卫星定位接收器、天线和产量监测设备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和产量图软件;带有卫星定位接收器和天线的土壤取样设备、土壤化验设备、地理信息软件;农业专家系统、数据库、决策系统软件和计算机硬件设备;带有卫星定位接收器和天线、自动控制器的拖拉机、变量施肥播种机、变量喷药机等智能化自动控制的农业机械。

精准农业技术得益于海湾战争后GPS技术的民用化。1993年,精准农业技术首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两个农场进行试验,结果当年用GPS指导施肥的产量比传统平衡施肥的产量提高30%左右,而且减少了化肥施用总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到1995年,美国约有5%的作物面积不同程度的应用了精准农业技术。近年来,不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对精准农业技术实践非常重视,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广泛开始试验示范应用。

五、台湾背景介绍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 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于1946年发动反 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蒋介石退踞台湾,并在美国的继续支持下,维持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 共政治、军事机构,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分离状态。

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全面扶植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这是台湾总是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从所谓反 共全球战备及国家利益出发,不遗余力地孤立和遏制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54年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而对战争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迫于1954年、1958年两次奋起还击,炮击金门国民党守军,两次台湾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中国统一的错误政策,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后,后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对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与行动,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增添了新的障碍和阻力。李登辉于19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后,美国虽表示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这再一次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使台湾问题复杂化。由此可知,美国推动“以台制华”战略和“双轨”政策,维持两岸分裂现状,阻挠中国统一,这是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学科分析

从地理学科分析:

1.台湾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距350千米,北濒东海,东北与琉球群岛相距600千米。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中央山脉纵贯南北,把全岛分为两部分,习惯上也称东台湾和西台湾。中央山脉隆起较晚,地质构造复杂,岛上多火山、地震。年9月21日,台湾花莲西部地区发生里氏7.6级大地震,这是台湾1来遇到的最强烈的地震。

2.台湾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长夏无冬。年降水量在毫米以上,火烧寮在19的降水量达8408毫米,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台湾森林覆盖率约70%,有“森林宝库”之称。台湾又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和“水果之乡”的美名。台湾四周被海洋环抱,鱼、盐资源丰富,享有“祖国东南盐仓”美称。黄金、铜、石油等资源蕴藏较丰富。

3.台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阿里山风景秀丽,日月潭潭水清澈。台湾经济特征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台湾全省2000多万人口,汉族约占97%

从历史学科分析:

1.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国古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称岛夷,西汉、隋称东鳗、夷洲,随唐以后称流求,明朝时正式使用台湾名称。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省晋江县;元代,中国正式在台湾设立专门机构——澎湖巡检司。

2.17世纪上半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相继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回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成为维护祖国统一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台湾建立了“承天府”,对台湾进行管理。1683年,清康熙帝统一台湾,将台湾重新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台湾设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1895年日本侵略者割占台湾后,台湾人民坚持进行了保家卫国、驱逐日寇的长期斗争。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盘踞台湾,美国全面扶植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再度分裂状态。中国人民一直殷切盼望台湾早日回归,并为此不懈努力。1979年元旦,中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之后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80年代以后,海峡两岸长期对峙、相互隔绝的局势得到了缓和与改变,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海峡两岸同胞都有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台湾最终还是要回到祖国怀抱的。

从政治学科分析:

1.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2.从法律意义上讲,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国际法规定,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就某些重大问题所公开判定和发展的含有规定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宣言和声明,都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含义。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对台湾归属的规定完全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意义。

篇6:人文地理学重点复习资料解读

东南网3月13日讯,福州一中物理高级教师林同春在做客在线访谈时表示,今年《考试说明》难度的界定更加清晰,“参考试卷”中的试题设计新颖,考生在备战过程中,更需进行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复习。

据林老师介绍,今年《考试说明》除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范围等与去年《考试说明》保持一致外,也呈现了一些特色:“题型示例”中难度的界定更加清晰;“参考试卷”中的试题设计新颖,更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诠释《考试说明》对高考试卷的有关规定,更能体现能力立意的意图和阐释《考试说明》要求的难度与区分度,更能发挥引导高三教学复习的方向作用。因此,考生在备战过程中,更需进行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的复习。

林老师建议考生在复习物理时,可以从联、悟、度、练这几方面入手:

一、重点关注29个二级考点,对《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知识点梳理一遍,发现漏洞,及时弥补,对以前的错题、疏漏进行归类再反思。

二、整合、梳理备考知识,关注学科的某些定论和自然规则;

三、回顾物理思维方法的应用,归纳解题方法,特别是物理情景的分析方法;

四、客观分析自己目前的水准,准确地界定自己的位置。做到在复习过程中,稳重求进,坚决夯实基础,及时查漏补缺;

五、在考前适应时段(6月1日至6月5日),精选一、二套理综模拟试题,模拟高考中理综考试的时间点限时训练,让身心提前适应。

这些主干知识要掌握

林同春:理科综合试卷中只有11道物理题,题量较少,因而主要考查学科主干知识。概括起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的综合问题;圆周运动(特别是天体运动)和力及能量的综合;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为核心的综合问题;以电磁感应和电路为核心的综合问题;电路知识在实验中的综合。

篇7:人文地理学重点总结(范文模版)

3农业革命前的人口特点:.1种群小2人口密度极低,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利用粗放利用自然力(3高出生率,高死亡率4人口居住在朝阳、干燥、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够抵御外来危险(5已经分布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

4.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农业社会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2食物的营养和健康程度提高了人的寿命。(3农业使居住地变的固定,疾病可能更易于传播。(4剩余粮食促进的劳动分工、私有制的产生和社会阶层的分化。(5气候等自然灾害变化导致阶段性的饥荒。(6高出生、高死亡。

5.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促进了医疗、卫生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死亡率下降。(2家庭规模变小、死亡率下降、经济因素、避孕和婚姻观念的变化使出生率下降。(3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6.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

7.人口老龄化影响:1老化的人口将给退休金、养老金、社会福利日益增加压力,产生剧烈的社会保障制度变革。2全球人口老化也将产生不同的疾病模式,需要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做出调整。3发展中国家是未富先老,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将使压力越来越大。

8.人口转变理论:(1).兰迪“三个序列”原始阶段:极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和极低自然增长率。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均较原始阶段为低)和低自然增长率。现代阶段:死亡率先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然后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低。(2).诺特斯坦将现代阶段分为三个阶段:高低高、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3).布莱克五阶段模式:HS高位静止阶段,EE早期扩张阶段,LE后期扩张阶段,LS低位静止阶段,D减退阶段。

9.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1)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具有依赖性。(2)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会产生重大影响。(3)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增长、规模以及分布等都会起到相当大的影响。

10.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11.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12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有农业人口密度、营养密度、比较密度、经济人口密度、人口重心等指标。

13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与一般规律:1大洲: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的总特征。2国家3.人口纬向分布,按纬度分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20°~60°之间4.沿海分布: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沿海是一个显著特点,各大洲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离海愈远则人口愈稀。5.人口垂直分布:世界人口分布总的趋势是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6.人口城乡分布:世界人口愈来愈向城市集中,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大小不等的一些密集点和密集带。

14.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所施加的影响:一是通过对人口居住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二是通过对生产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自然环境虽不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的因素,但它是人口分布的经常和必备条件。温带地区是最适于人类生活居住的地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纬向地带性特征。地势越高,人口愈少,特别是温带和寒温带地区。但在热带地区,人口常常集中分布在山地或高原。水资源的分布对人口分布影响极大。土壤首先是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分布。2.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供养人口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必要物质生活资料,也决定了供养人口所必要的物质生产资料。(2)科学技术进步将改变或削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迁移和居住的选择性将有所增大。(3)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开发历史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都长时间的持续增长,人口密度都比较高。相反,开发历史较短的地区人口都比较少,比较稀疏。如新大陆开发历史晚,至今在人口数量和密度上均低于旧大陆。

15人口移动:凡是为了某种原因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行为,不论其移动的时间或长或短,移动的距离或近或远,移动的方式或是集体或是个人,移动的动机或为被迫或为自愿,移动者或者返回原地或者终身不再返回,都称为移动。总之,凡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统称为人口移动。

16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是人口迁移,还有人口流动(短暂)。

17按居住的国土可分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按居住地的性质可分为城镇间、城乡和乡间迁移,按人口迁移的性质可分为自发性迁移、计划性迁移和强制性迁移,按人口迁移目的可分为屯垦或开拓移民、水库移民、政治性移民等等。不论任何一种人口迁移形式,都包括在人口的国内与国际迁移之中。

18人口移动的历史演变:(1)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移动总特点是集团性的或大批的移动为主,个人移动活动极少。(2)近代社会的人口移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世界经济迅猛发展,新大陆的发现与垦殖,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使人口移动达到了空前规模,对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以人口跨越大洲海洋远距离国际移动为主要形式。(3)现代社会的人口移动:一是由农村向城市移动,使城市人口比重明显提高;二是由生存条件差的地区向生存条件好的地区移动,由谋生比较困难的地区向收入高的地区移动。

19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1短距离为主,长距离迁往大的工商业城市2迁移具有扩散效应3存在回流4乡村比城市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以女性居多,长距离以男性居多6年轻居多,带眷迁移很少7动力以经济动力为主8与距离正反比,与目的地机会成正比,与干预机会成反比.20人种划分的现代标准: 1)肤色2)毛发3)血型4)头颅形状5)眼睛6)鼻形7)指纹

最常用的划分方案: 1白色种族群2黑色种族群3棕色种族群

22地理人种: 1.亚洲(蒙古)地理人种2.欧洲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7波利尼西亚人种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9.密克罗尼西亚人种.21人种演变-----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环境不同,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种族。

23.社会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1早期交流少,人种差异特征明显,且明显表现出地理环境的影响。2生产工具影响种族体型,中亚弓的使用使蒙古人种矮小粗壮的人多;东非矛的普及使四肢修长的人多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生产以巨大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使环境适合于自己的需要,从而减轻了改造自身器官来适应环境的压力.4交流的增加也使混血人种大量出现。

23种族主义是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1.今天所有有生命的人属于同一物种:智人,并共享同一血统。2.人类之间的生物差异反映了遗传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3.所有的人类群体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世界上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所有人类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体质差异5.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找到了理解自然的模式。6.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每个群体的遗传成份长期受不同修饰因子(基因)的影响。7.历史上人类在不断地进行移民、领土扩张和收缩。

8.作为异族通婚的部分结果,人类群体的遗传特征永远都在变化,具有不同地方特点的群体不断地出现和消失。9.对人类整体而言,异族通婚从未显示出生物学上的弊端。10.生物特征与文化群体没有必然的一致性。每个大陆都有在语言、经济、文化上存在差异的不同群体。

11.体质、文化和社会环境对社会中个体之间的行为差异产生影响。

25.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分布在热带地区.特点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2多种作物杂处;充分利用空间,延长食物获得时间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

26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一种生计农业。传统农业的类型:(1旱作农业(2)水稻农业(3)地中海农业(4)游牧业中国人口多,集约化农业;西欧地域与气候,形成混合农业;美国形成殖民地农业。

27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概念:现代农业的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

国家与地区。

28现代农业基本特征:1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2是高层次集约农业。3是高效农业。4是大规模农业5是高度社会化农业。29现代农业的类型:1种植园农业2谷物农业3牲畜育肥农业4乳品业5市场园艺农业6大牧场

30农业活动对自然的影响:①对地形的影响很小,有梯田形式,但以适应为主。②对植被以毁林开荒为主。③过度的农业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资源可持续性明显降低的表现:1草原退化2水产资源生态平衡被打乱,渔汛难以形成,产量大幅度下降3自然植被的减少,致使河水暴涨暴跌,或使下游泛滥成灾,冲毁农田,淹没村庄。4.水土流失。

5、土地荒漠化。

31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有四个:(1)过度放牧,破坏草地,约占荒漠化成因的28%;(2)滥垦草原,约占荒漠化成因的25%;(3)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地剥离地表植被和采矿等原因约占荒漠化成因的9%。

32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1.对社会的影响。衣物,食物,健康与寿命。2.带来的变化

1、流动—定居-村落

2、单位群体人数多—家庭

3、群体小—大/聚落-村落

33小麦的分布:温带作物,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除南极外,遍及世界各地。

34水稻的分布: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的作物。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大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沿海平原。

35玉米的分布:主要是饲料作物。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很强,种植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北美、欧洲的高温多雨区。、36棉花的分布:亚热带作物,20-40N。向有灌溉条件的干旱区集中。

37甘蔗:热带和亚热带,需要高温环境,生长期长。南北纬35度之间.38甜菜:适合温凉气候,以中温带种植最广泛,40-60N;主要集中在欧洲。

39.世界主要的农业区:1.赤道雨林区终年高温而大雨阵阵,因此万物兴盛,雨林蔽天。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两种农业:一种是游耕,另一种是热带企业化农业。2.干旱沙漠区以畜类为生,随牧草而移动,畜类的肉为其食粮,乳为饮料,皮毛为衣与靴料和建筑材料,粪为燃料,畜类又为其交通和运输工具。衣食住行无不依靠牲畜。3.草原区此区高温而夏雨充沛,唯有明显的干季,草类十分繁盛。此间形成了放牧区。特点是土地开阔,人口稀少而多疾病。4.季风区高温多雨,而雨量集中于高温季节,最适于稻米的生产。5.地中海地中海型农业是一种农牧混合的农业。它盛行于世界上五大地中海型气候区6.山地区山岳地生长期短,作物很有限。山地移牧。

50杜能假设:第一,在此“孤立国”内土壤与气候是一样的;第二,“孤立国”内是一片平原,既无河流也无高山;第三,其中心位置是个单一的城市,四周均为旷野荒地;第四,“孤立国”内农民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运输作物,不靠运输公司之类专门的运输系统。各地通往该城的道路是一样的,即运输的价格只与距离有关。第五,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51杜能圈评价:更接近实际:现实中没有自然条件和土地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和区域,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均靠近通航河川或交通要道,且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不仅只有一座城市。

在减少假设条件,增加一条河流和一个小城市后,可使大城市环状农业圈发生变形,使用价值更高。尽管如此,杜能的学说仍有它的价值,每个城市都有此类同心圆状的作物带。

1、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度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

2、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而不在西班牙发生?与英国相比,西班牙在大西洋贸易上不但比英国起步早,而且许多条件优于英国。从客观条件看,如果工业革命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也应该能在西班牙发生。并且西班牙在以下三个方面优于英国。第一、西班牙、葡萄牙早于英国从事大西洋长距离航海探险,较早掌握并拥有相对优良的航海技术和经验。可以说,这两国是整个大西洋贸易的先行者,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甚至垄断了整个大西洋贸易。第二、由于西,葡早于英国从事航海贸易,他们率先占领了自然条件优于北美的南美洲,所以西葡比英国有更好的自然资源进行国际贸易。第三、西班牙在各殖民地拥有税收权,各殖民地所收缴的税收大部分被送回祖国。英国的优点:英国的议会对皇权有相当的制衡能力,而西葡则为专制王权的国家。企业成立不需政府批准而自动注册,从事国际贸易不需要经过国家特许。英国各殖民地拥有各自的宪法并有自主的税收权利。其它财富的获得主要通过实物贸易获得。西班牙的问题:王室垄断大西洋贸易的好处,在当时除了皇室以及皇室本身特许的公司或等级拥有贸易的权利外,他人均被禁止从事国际贸易。王室从大西洋贸易获得的好处益加助长王室权力与专制地位,造成社会中不可跨越的等级越加坚强。对殖民的税收很重,喜欢掠夺金银,而认为实业贸易回报太低。

3、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1)纺织工业 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工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

4、“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业生产的扩散:向欧洲北美洲扩散

5、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5、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

6、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7、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原材料:一是直接影响如没有煤炭资源不可能有采煤工业,二是间接影响,以农业经济活动等为中介,进而影响工业经济活动;有的影响非常不明显能源:煤炭、石油、水力等能源资源是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工业资源;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开发利用工业资源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区绝大多数都是煤炭、铁矿等资源地域组合较好的地区,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形成重工业区;水:现代工业的动力(水电)来源之一,很多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水;土地:是工业布局的场所,不同工业部门用地规模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差别很大

8、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正面影响:工业经济活动前所未有地改造着世界,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塑造着工业文明。2.负面影响:今天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均来自工业经济活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突出

9、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地质、用地面积、气候、水文; 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市场与消费条件是从生产的目的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布局;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条件包括劳动力的供应数量、平均工资以及劳动力的技术状况。

10、韦伯工业区位论:确定三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聚集效益

11、工业寻求最优区位3阶段;

一、寻求运费的最低点;

二、是寻求劳动费用的最低点。企业所节省的劳动费必须大于增加的运费。这个条件又称为等费用曲线。

三、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工业部门向某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成本降低的效果。

12、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大规模经营相对于明显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可以说是一种集聚,这种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的利益”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所产生。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利益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所带来的。

13、廖什市场区位论 :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却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14、对产品的需求取决于4个因素:价格高低、需求强度、市场半径、单位距离的产品运输成本。

13、胡佛的区位理论:胡佛认为实际的生产区位往往是定在三角形的某一个顶点而不是三角形的内部或三角形的边上。运费包括终点费用和运行费用两部分,前者并不随距离增加,所以单位运输费用是递远递减的,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

14、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钢铁工业的变化

2、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3、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4、电子信息工业

15、当前经济空间格局: 需求不旺;生产能力过剩;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与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16、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通常被称为居民点。它不单纯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举出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17、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18、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的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大分工,加工业,第三次大分工,商业。

19、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内地、边疆城市。第二阶段是 1961年至1977年。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现在,沿海地区与边境口岸城市获得新的发展。

20、城市的分类:

体系类型 城市类型

行政城市 首都、首府、防御城市 要塞城市、驻军城市、海军城市

文化城市 大学城市、教堂城市、艺术城市、朝圣城市、宗教城市

生产城市 加工工业城市

交通运输城市 采集城市、运输城市、贸易城市

娱乐城市 疗养城市、旅游胜地、度假胜地

22、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工业城市、交通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21、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3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5或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20、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满足其中一条可设市,一是聚居人口10万以上,二是聚居人口10万以下,但为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很重要工矿基地,物质集散地或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

21、设市标准调整的主要特点是设市指标趋于综合化,形成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三类要素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人口密度的城镇地域确定不同尺度的指标体系,增强了城市划分空间的有效性。

22、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23、功能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

24、城市化进程:(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3)郊区的城市化:1.土地利用集约化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城市网络化——城乡系统。(4)逆城市化阶段

25、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城乡一体化。但城市核心区失去了过去的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的现象。

26、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是指城市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各种政府机构、企业、公司总部不断向城市核心区聚集,带来人口和产业向心聚集的城市发展格局。离心型城市化可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两种类型。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扩展。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中心域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2.自力型与它力型城市化。它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被城市企业、城市设施建设征用,原来的田园环境由于城市职能扩散而转变为城市地域。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职能型城市化是指现代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中发展扩散效用的过程。4.突发型城市化与渐进型城市化。突发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一历史时期由于外部力量的剌激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现象。渐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具有渐进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

27、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28、人口增长的压力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力量。

29、城市化的机制: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必要前提,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城市化是工业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化是指工业生产在城市地域形成聚集的过程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30、世界城市化特征: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高密集、网络化、连绵化的特大城市地区凸现。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31、中国城市化特征:

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下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33、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1 在利用河流方面:护城河,巴黎、重庆。2 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3 制高点和隘口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沿江城市,沿运河城市,河口,河流季节性(管子),上游多沿两岸排列。2:城市与陆运的关系:驿道、铁路,汽车、飞机与铁路货运。3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世界上20个最大的城市,有关14个位于沿海,只有6个位于内陆。

34、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地震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

(二)地形与城市: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三)气候与城市:大城市多位于温带地区,城市小气候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四)水资源与城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城市污水乱排乱放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35、形成城市结构的动力:1 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方便、商业区位最好,服务、设施、人口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心理的影响。2 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富有阶级的迁移,造成商业区营业额下降,过渡集聚导致的高地价、工资、消费使商业也发生迁移。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富有阶级迁出后,社区为低收入的人所填补,声望下降,郊区则相反,于是分散加快。3 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动力的力量。集聚力和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以相对于一定的区域。三种力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城市结构。

36、城市地域分化是指城市各种职能在城市内部空间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分布,其结果是形成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小区。

37、城市地域分化的原因:1.历史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行政因素

38、城市职能区划分:1.中心业务区(商业区)2.行政中心区3.工业区4.商业区5.住宅区6.文化区7.混合职能区8.郊区

39、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一、同心圆模型:I是中心商务区Ⅱ是过渡地区Ⅲ是工人住宅区Ⅴ通勤带。这一模型基本上反映了20世纪初西方城市的带状现象,特别是过渡带。

二、扇型模型:这是同心圆模型中加入交通因素的作用而提出的,特别是私人汽车与道路的发展,离市中心的距离的影响被减弱,因而出现扇形结构。

三、多核模型:并不光是一个中心,而有多个中心。

42、中国城市结构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

43、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

43、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1.等级规模法则:某一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城市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关系所存在的规律叫做位序—规模律。齐夫提出了城市规模分布模型2.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度是一国或某一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的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称为首位分布。3城市金字塔

第七章 语言

【填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最重要的属性就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汉语的发展:1 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2 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3 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4 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5 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6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7 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官话过去学界又称北方方言:1是汉语的一个分支.2现代的国语、普通话,也就是由官话演变而来。现代标准汉语以官话中的北京话为基础。官话的分类: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西安话、成都话、扬州话为代表。华北官话、西北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北方的东部和西部,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南方除吴、赣、湘、粤、闽、客家等方言区以外广大地区的西部和东部。

“八区法”:东北官话 北京官话 胶辽官话 冀鲁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语言的空间分布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是衡量一个文化集团命运的因子。根据谱系分类法,世界上的语言被划分为12个左右的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亚语系)汉—藏语系 闪—含语系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非洲语言(尼日利亚-刚国语系,科依桑语系和尼罗-撒哈拉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印欧语系:古人居住地是在欧洲的中部与东部。汉—藏语系:1汉语:七大方言,四大官话2藏缅语族:藏语支、缅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藏语支:藏语、嘉戎语、门巴语。3苗瑶语族。4壮侗语族 从属未定的有日语、朝鲜语、越南语。闪—含语系世界上第二大语系。世界主要文字:汉字,阿拉伯文字,希腊文字,拉丁(罗马)文字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地名景观有以下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时代性

【名词】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通常是同一语系中最小的语言群。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语言区是根据语言上的差异而划分的空间分布范围。

【简答】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3.语言是人类进行智力开发的工具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我国地名景观: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3反映历史方面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第八章 宗教

【填空】宗教的文化作用:集中体现在建筑、绘画、诗歌、音乐、雕塑等方面。宗教的起源:无法解释那些真实而又令人恐惧,虚幻而又仿佛存在的现象。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和崇拜。宗教的目的为求人类与自然界的融洽。成熟的宗教包括五个要素,即教会、仪式、信仰和观念、特殊的情感体验、道德规范。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这样的现象。代表宗教 犹太教:公元前13世纪,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印度教:公元8-9世纪,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是民族宗教中人数最多的宗教。认为现实的不平等是由前生注定。人按“法”生活,死后则能转为高级种姓。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道教奉春秋时代的老子为教祖,并尊称其为“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儒教、神道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基督教在公元1054 年分成东西两大流派,即东正教(希腊正教和俄罗斯正教)和西正教(罗马天主教)。新教这就是传入中国的耶稣教。基督教大概在唐代由传教士经印度传入中国,当时称“大秦景教”,景教在唐代存在了仅200年。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地那分为逊尼、什叶两派 伊斯兰教唐代传入我国,一般以唐永微二年(651年)大食国遣使来华为标志。佛教:大小乘都有同一的目标,这即是解脱。但两者的做法不同。小乘是自利,只为自身;大乘则是利人,兼为一切众生。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体系,世界上最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隋唐时到鼎盛,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华严宗、禅宗八个宗派。各宗教主要源地:基督教和犹太教:巴勒斯坦地区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西部 拜火教:伊朗与土耳其之间的亚美尼亚高原 佛教:尼泊尔与印度的比邻地区 印度教:南亚西部和印度河中游地区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 传播 领土竞争 传播:分为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两种形式。宗教传教的目的是与无差别的人相联系,而不是控制商品资源与战略要地,因此传教活动常常远离商业区,这要求传教士需要经常通过宗教组织与教会保持联系,以便取得援助和指导,并将新扩展的信徒纳入统一的宗教范畴之中。主要宗教圣地:麦加、麦地那(伊斯兰教)、拉萨(喇嘛教)、印度的贝那勒斯(佛教)、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伊斯坦布尔(东正教)、梵蒂冈(天主教)。世界上三个主要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全都起源于中东的干旱地区。主要宗教的节日安排也反映了重要季节的变化。“天下名山僧占多”是地理环境影响宗教微观分布的典型证据。

【简答】民族宗教主要特征:1各自宗教信奉的神明有了变化,由原始的五花八门的自然崇拜,转向与人间职事对应的神灵,如战神、农神、医神等,不但出现了主神和次神的区别,且诸神共同簇拥着主神。2宗教礼仪和组织形式更加完备,有了比较系统的神学和哲学体系,后期一神崇拜的宗教影响力越来越大。(1)基督教: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始祖起就犯有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是获救。「伊斯兰」原意是:完全服从真主旨意。安拉是唯一上帝。《可兰经》

新教共同特征:一是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各宗派独立,无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废除教阶制,信徒与教士平等,牧师可以结婚;二是简化圣礼与节日;三是不承认天主教圣传。

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1和平共处:儒、释、道和平共处。宗教观念不固定。2竞争:种族宗教在与基督教接触的过程中,表现的最不稳定。基督教先依靠科技和工艺打动上层阶级。然后向较低级的社会和经济阶层传播,福利事业是打动这一阶层的必要手段。3排斥:①宗教战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②宗教迫害: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1神权政治: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宗教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格局。【论述】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1宗教起源与地理环境: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和崇拜。2宗教源地与地理环境:世界上三个主要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全都起源于中东的干旱地区。上述地区能见度好,是观察天象的理想地区;这里大多数地区环境恶劣促使人们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3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1)宗教信仰与地理环境:基督教-常青树(北欧森林繁茂);佛教-莲花和菩提树;西藏的丧葬风俗(高造成的寒冷低温)(2)宗教禁忌:犹太教和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在沙漠地区的游牧生活里,猪不能长途跋涉所以最重要的牲畜成为羊、牛、马、骆驼,而不是猪);印度教禁食牛肉(旱灾过后恢复和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要保持一定量的役畜)(3)宗教仪式、节日:主要宗教的节日安排也反映了重要季节的变化。4宗教的分布:“天下名山僧占多”是地理环境影响宗教微观分布的典型证据。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宗教影响生态环境:提倡不杀戮,保护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对控制人口增长不利。2宗教影响文化景观:宗教影响了农村聚落的形式。各式教堂的面积、功用、式样、材料都各不相同。宗教标志不同。对死者的归宿方式也各不相同。3宗教影响人口增长、分布及迁移模式:有的宗教对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有的相反。4宗教影响区域经济活动:某些宗教教义或传统需要某种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就随之发展起来。宗教胜地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5宗教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功能:宗教是了解该类城市形成特点的钥匙。

【名词解释】

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游客: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长住地到其他地方,连续逗

留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但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旅游业: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民族国家:一个国家中60%以上人口属于一个种族集团的国家

【填空】

1.国是政治组织单位,家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单位。2.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3.领土形状:坚实型、分离型、狭长型、延伸型、穿孔型4.国家的中心性区域:首都、核心区(①起源型核心区、②经济型核心区)5.边界的种类:自然边界、人为边界(①人为障碍②数理边界③文化国界)、海洋国界6.国家权力要素:领土空间(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国防地理位置》、领土面积、领土形态、地形与领土纵深)、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又是影响世界政局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资源(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经济水平、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的质量(政治性质,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机构的效能、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简答】国家的基本特征:1拥有确定的领土——国家存在的天然地理基础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国家从事一切活动的行为主体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执行国家职能的政权组织机构4拥有主权——国家不受外部任何势力控制的权力。决定政治形态的领土要素有:

1领土自然属性(位置、大小、形状、气候、地形、土壤、自然植被及动物)2人类占据该领土取得的成果3该国与其他政治单元之间存在的关系等。

海都的类型:

(一)海都向海上发展者

(二)海都向陆发展者

(三)经济性决定的海都

陆都的类型:

(一)位于大陆中心的陆都

(二)由于经济因素而成的陆都

(三)由于交通因素而成的陆都

(四)由于地势因素而成的陆都 旅游的构成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旅游交通从空间层次上分为三种:一是外部交通,指从客源地到旅游地所依托的中心城市,以航空和铁路为主。二是中心城市到旅游地或风景区,以公路和铁路为主。三层次是内部交通,以特殊交通方式为主,如索道、游艇、畜力者等。

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一)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即是客源地又是目的地。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两者表现为距离近者相对应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2.地理环境造就和烘托了旅游资源3.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导致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综合国力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

从总体看,冷战后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具有以下特征:

1.多极化仍是国际战略和政治格局的长期趋势(一超多强)2.国内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3.世界政治地理背景出现三条冲突带或者三条危机弧4.世界出现三种文明互动的趋势(世界三种文明的互动是指以欧美为基地的基督教文明、以阿拉伯世界和中亚一带为活动范围的伊斯兰教文明、以东亚地区为中心的儒教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1 马汉的“海权论”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学说”: 1.国家有机体学说2.生存空间论3.有机边疆观念4.成长尖端论马汉的“海权论”: 所谓海权是海军、基地、安全航线的综合,拥有海权,即可以海制陆。而所需控制的则有:海峡、半岛、岛屿、运河。缺点:马汉氏的海权论,未曾顾及到陆地交通的进展,可以阻止海军的进攻。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缺点:1.麦氏发表论文时,不曾意识到今日航空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长程飞机和洲际导弹,足以缩短世界距离,心脏地带任何一点,皆在敌人轰炸航程之内,谈不到绝对安全2.麦氏之说,受全球为墨卡托投影地图影响,对全球形状有所忽视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他认为边缘地带是夹在大陆和海洋的中间地区,恰好成为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反映了二战及战后的世界形势。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第一等级:地缘战略区,第二等级:地缘政治区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该体系认为美国应根据集体安全体系与地区性经济合作的成就,推动欧亚安全体系的形成。目的是加强欧亚地缘政治多元化的稳定性,排除单一占支配地位大国的出现

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1欧洲联盟:这种发展实际上使原来的国家主权有所削弱,共同体成为超国家的组织,并向欧洲联邦方向发展。“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2东南亚国家联盟:为了不受大国的左右获得共同的发展机遇3其他国际性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例如,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和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地与人的统一,其最佳结合就是一个合理的地理单元与一个单一民族,即由一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国家。因此,可以说,国家就是人地关系相对统一的政治实体。

民族国家的类型:统一种族集团分属几个国家、单一民族国家,即某个民族只在一个国家

非民族国家类型:中等非民族国家、双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

上一篇: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专题下一篇:打沙包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