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影响

2024-05-08

语言与文化影响(精选十篇)

语言与文化影响 篇1

一、英语语言音译借词的使用

在任何活的语言中, 新的词汇都会不断地出现。科技发展越迅速, 社会发展越复杂, 传播媒介越发达, 新词的创造和流行也就越多越快。作为一种国际语言, 英语的词汇增长速度更是任何词典编撰家都无法赶得上的。英语语言对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保留在粤方言中的英语借词, 也许是现代汉语公用语和各方言系统中为数最多的。比如:咖啡 (coffee) 、沙发 (sofa) 、白兰地 (brandy) 、模特儿 (model) 、沙龙 (salon) 、维他命 (vitamin) 、麦克风 (microphone) 、高尔夫球 (golf) 、雪茄 (cigar) 托福 (TOEFL) 等等。这些词汇潜移默化为人们接受并日益增加, 并且绝大多数是从粤语中首先译用过来的。又比如:新鲜人 (freshman) 、脱口秀 (talk show) 、巴士 (bus) 、菲林 (film) 、芝士 (cheese) 、士多椑梨 (strawberry) 等等。

二、英语语言音译词的引申

粤语中的一些音译词发展使用至今已经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含义。比如借词“贴士” (tips) , “小费”是它的本意, 现在其含义已引申为“提示”、“暗示”。譬如:“阿sir, 给点贴士来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希望老师给一些“提示”。再举个例子“三文治” (sandwich) , 这个词的原意是指一种西点, 而今天它常常用来指代自己里外受阻, 或者说是被人内外夹攻, 另外还有粤语中所指的“电灯胆”、“夹心饼”的意思。这种词义的引申是根据这种食物其本身的外形而来的, 它与上面所举的“贴士”有不同之处。

又比如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词“酷” (cool) , 它是美式英语口语中的一个词, 原意为“极好的”。然而, “酷”这个词获得了年轻人普遍地心理认同, 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成为了当今最流行的语言之一, 它所表达的含义已不再单一。它可以表示“流行”或“另类”, 也可表示“高级”。比如粤语中所说的:“至酷的音乐”、“新一代酷穿着”等等。总之似乎一切可以为年轻人心动的人或物都可以用一个“酷”来含概他们所要表达的感情。可以说, 认识一个新的音译词之后并不等于了解其全部, 因为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发展的, 其中不仅包括了它的数量也包括了它本身的含义。

三、英语音符、字符的直接引用

随着英语在内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以及地区间交流的进一步加强, 英语语言中的一些音符和字符也进入到了日常用语中, 特别是香港地区的人们, 经常出现语码混用的情况。比如, 讲粤语的人喜欢用“至in”一词来表达“最流行”意思, 喜欢用“做face show”来表示“作美容”的意思, 喜欢用“去shopping”来代替“去购物”, 一般用“BB”代替“宝宝”, 总是用“walkman”取代“随身听”, 说“FBI”而不说“联邦调查局”, 说“MTV”不说“音乐电视”, 爱说“keep fit”不说“减肥”等等。

不少国际社会通用的专有名称及科技术语的英语表达也已为人们所熟悉。比如, 现在的新闻标题经常出现的“VS”, 人们不说吃麦当劳, 而喜欢说去“M记”, 香港人一般提到洛杉矶都用“L.A.”来代替。像MBA (工商管理硕士) 、WTO (世界贸易组织) 、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E—mail (电子邮件) 、IT (信息技术) 、PC (个人电脑) 、CEO (首席执行官) ……这些熟悉的英文缩写都常常夹在汉语言中使用。试举一些粤语的日常用语:“阿敏, 你今日好beauty。”“你个样似乎好enjoy喔。”“一阵放工之后去happy hour?”“今日又要开O.T。”这种语码混用在粤语中相当常见, 既因为它自身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 也因为这些英文音符和字符具有其自身的直接性、简洁性和趣味性。正是因为英语这种拼音文字自身的某些优势及汉语文化发展和某种特定场合的修辞需要, “中”“英”混用这种似乎是不伦不类的语言现象不仅有其产生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而且有其语用上的优势。

可以预料,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将会给英语音译词的使用提出新的要求和创造更多的机会, 这种现象正在日益影响着除粤语以外的许多方言, 包括我们的普通话。我们应该更好地让英语语言为我们的汉语服务, 让它给我们历史悠久的汉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 一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传播, 未来的文化也会因它而得以推进。

摘要:随着世界的发展, 英语语言与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日益增加, 特别是对于沿海城市语言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和快速。本文以英语语言与文化对粤语的影响为例, 以此侧面浅析英汉语言与文化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关键词:音译借词,粤语,使用,引申,影响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涛, 王立礼.《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 (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

[2]叶胜年.《中西文化比较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12.

语言与文化影响 篇2

流行语是指一段时期内在民众口头上流行的反映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文化风尚的一种时尚性的语言,具有俚俗性、生动性和时代性。流行语是语言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了语言的社会功能。学生流行语是指在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中广泛流传和口头使用的语言,学生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反映了学生生活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大学校园的文化风貌。

一、大学生流行语的特点

大学生是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较中小学生来说生活状态和个人习性都较为自由,没有中考和高考的束缚,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生活空间相对较广;但是较之已经进入社会的青年人来说,大学生虽然远离了父母的直接监督和管教,但经济上依然不能完全独立,与外界相对隔离的较为单一的校园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生活范围和内容。由于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流行语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大学生流行语反映了与大学生生活最为密切的内容,涉及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大学生较为关心和关注的方面。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1.与大学生的学业以及将来的就业等相关的流行语,“考研”(考研究生)、“考证”(考各类证书)、“考托”(托福考试)、“考G”(GRE考试)、“英语四六级”、“考公务员”、“面试”等等,这些都是与大学生在校的学习及将来毕业的出路有关。

2.与大学生的爱情及异性有关的流行语,“约会”、“帅哥”、“靓妹”、“正点”(形容女生的长相好看)、“青蛙”(形容长相较差的男生)、“恐龙”(形容长相较差的女生)、“吹了”、“电灯泡”(形容两个人正在谈恋爱时身边多余的人)、“滋润”(形容正在热恋期)、“越挫越勇”(形容谈恋爱多次失败但仍然追求异性的人,多指男生)等等,大学的生活空余时间比较多,而且学校和家长也不限制和约束大学生的恋爱自由,所以伴随着大学生恋爱人数日趋增长的趋势,与恋爱有关的流行语也自然被大学生所熟知和使用,就算是没有谈恋爱的学生,也免不了会在宿舍每晚的“座谈会”、“卧谈会”上讨论有关异性的话题,所以与之相关的流行语如“班花”、“校草”等也在大学生中间普遍流传。

3.与大学生们日常生活有关的流行语,例如“上网”、“卧谈”、“社团”、“大喜(洗)之日”(形容要洗好多衣服的日子)等等。

4.与大学生活的独特经历有关的流行语,例如“翘课”(旷课)、“挂科”(考试不及格)、“占座”等等。大学生流行语从总体上看真实地反映着大学生活的每一部分和大学生们最为感兴趣或最常接触的事物,从这些流行语中我们可以窥见大学生们的生活状态,看到他们既有关心未来积极奋斗的一面,也有安于现状消极怠工的一面。

第二,大学生流行语一般都较为简洁、幽默、生动,有时还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这样的语言便于在学生中间流传,也体现了大学生们开放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例如“裸考”是指不复习就去参加考试,“早练”、“黄昏练”是指早晨或傍晚进行锻炼,“寒”是指“寒心”,这是来源于日本漫画中把人物画成暗的颜色并加上一滴汗珠,表示无奈的意思,“酱紫”、“不要酱紫”是指“这样子”、“不要这样子”,这是根据谐音使汉字紧缩而形成的流行语。可以说大学生流行语赋予了大学生一个将日常生活和丰富谐趣的语言相结合的平台,并且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的思维广度也更加开阔,体现在校园流行语中就是语言的形象生动和多姿多彩。

第三,大学生流行语体现了大学生们真切的心理倾向和思想感情,体现了他们感情较为浓烈的一面。例如,“我晕”、“我倒”、“我吐”,都是表示对事物的无奈或是吃惊的感情。“靠!”也是大学生尤其是男生们常用的流行语,用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强调自己的感情。近几年来在大学生中间使用最频繁的表达感情的流行语非“郁闷”莫属了,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面对规律性突然降低的生活和大量的空余时间不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是“郁闷”;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却又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友情的丧失、学业的迷茫、未来的方向,这种心情也“郁闷”;临近毕业,也还要为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就业等等问题所困扰,堆积在心头的这种情绪怎能不说也是“郁闷”呢?“郁闷”一词其实并不新鲜,但是表现大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却又最恰到好处,所以在大学生中间广为流传。除此之外,大学生们还喜欢用一些名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及对人或事物的亲疏,例如:“东东”(东西),“老公”、“老婆”,这多是女生们喜爱使用的词语,“东东”的使用其实就暗示了自己对这样东西是喜爱的,用这种小孩子似的语言也增加了可爱的气息,“老公”、“老婆”是女生中间对自己好友的昵称,“老公”多是指性格外向,有些中性化的女生,“老婆”则多指娇小可爱性格内向的女生,在大学里经常可以听见有女生这样介绍自己的好友:“这是我老婆。”这说明两个人的关系一定比一般同学要好。“猪头”一词也是如此,例如:“猪头,帮我占个座!”这里的“猪头”可不是骂人、讽刺人,也是表示两人之间的关系亲密。另外,表示大学生们心理倾向和思想感情的流行语还有“爽”、“真锉”、“去死吧”、“滚”等等,都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大学生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从大学生流行语的特点看大学的校园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体现着文化。从大学生流行语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校园文化风貌。

首先,大学生流行语覆盖了大学生活的诸多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大学校园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活不再单纯是过去的“宿舍——教室——图书馆”这三点一线,大学开始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而大学生自身也不再满足于单调的大学生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开始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习、上网、考证、恋爱、打工、社会实践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活的弹性化和校园文化的人性化。大学本就不同于中学小学,在将学习这一本职任务做好的同时,大学生们也需要有更为开阔的空间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并不断摸索自己的未来方向、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从形形色色的大学生流行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校园文化日趋丰富和多样。

其次,大学生们在校园中的心态多是轻松的,从诙谐幽默的流行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学生们极富情趣和个性的心理。前面已经说到,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学习压力相对较小、与同龄人的集体生活、没有家长的直接监督管理等特点使得大学生们在交流中更倾向于语言的个性化和情绪化,更倾向于以一种比事实更为夸张的表达方式营造幽默的氛围。比如说同样是发手机短信息,如果说:“我们手机发短消息联系!”就会显得缺乏创意且不够个性,大学生们则更倾向于说:“我短你!”或是“你短我!”这样的说法不仅简洁明了,而且符合大学生们追求快节奏的生活步调的心理。再如,大学生们常说的“我靠”、“我晕”、“我无语了”、“真锉”等等,虽然在表达自己的不屑或无奈的情绪时显得有些夸张,但的确也起到了宣泄情绪、缓和气氛的作用,并且同学们之间也不会因为使用了这样的词汇和语言而互相责怪和误解,因为作为表现情绪的方式,这类的词语在大学生中是被理解和流传的。大学生们在流行语的使用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用共有的心态和情绪也自然影响到大学校园的文化,校园文化呈现出轻松、活泼的氛围,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开始重视学生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更广阔的平台,并且在日常教育和课外活动安排中更注重添加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更加趋向时代化和流行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肯定,鼓励学生自我素质的提升,形成共性教育和个性发展相协调的校园文化环境。

再次,从大学生的流行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心理情绪的消极的一方面,以及大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风尚。比如平时旷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校外同居等等。这些虽然只占据了大学生流行语的一小部分,但是这些流行语背后所代表的校园文化风貌却值得我们注意。相对于社会来说,大学校园是一个比较安宁和单纯的环境,但是也还是存在着一些破坏单纯的因素,平时旷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校外同居这些现象不仅会成为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自身的发展绊脚石,而且会影响整个校园的风气,虽然这些不良的校园现象只发生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但是从“翘课”、“作弊”、“同居”成为大学生的流行语中就不难看出,这些现象就算不是被大家所认可和实践,但至少不被大家排斥和完全否定。大学的校园文化提倡和鼓励学生们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但是这种“自由”应该在一定限制与规则之内,否则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就会遭到破坏,大学生们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得不到保障。

最后,由于语言是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发展的,由语言所影响的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大学们年轻、思维活跃、善于接受社会的新鲜事物,乐于在发展的时代中创新和使用新鲜的语言,大学生流行语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大学生淘汰了一些过时的语言而倾向使用与当下生活最为密切的且最时尚的语言。例如,在20世纪的80年代前期和中期,在大学生们中间有“红路”、“黄路”、“黑路”的说法,所谓“红路”就是指入党、当官,将来走上政治的仕途之路;“黄路”则是指走经商、做生意的道路;而“黑路”就是将来考研究生或是出国,但是这样的说法在现在的大学生中已经几乎绝迹了。现在的大学生,对于未来的看法和选择更加丰富和多样,属于他们的流行语中增加了“考公务员”、“保送”、“创业”、“托福”、“GRE”等相对于过去来说新鲜的词汇,而大学也适时地提供给学生们更多更符合他们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机会,近些年来在全国各类大学中流行的各种“创业规划大赛”、“职业设计大赛”、“学术作品大赛”、“英语口语比赛”以及各种名目的考研、考公务员的辅导班和培训讲座,其实就是对时下大学生的能力需求和校园文化流行趋势的暗示。

三、如何看待大学生流行语及其影响下的大学校园文化

有的人认为大学生的校园流行语是语言中的污染,一些流行语例如“去死吧”、“靠”、“郁闷”、“滚”等等都表现了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的明显的不良情绪,如果让这样的语言继续流行下去,会在大学生中间造成消极的影响,也会败坏大学校园文化。另外,“作弊”、“翘课”、“同居”这类大学生流行语的使用和传播,也表明现在的大学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加以干预,以避免大学生们有不健康的、不利于他们自身发展心理或行为。

从大学生流行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在的大学生中的确流行着一些宣泄自己的情绪、抒发自身情感或表明自己态度的语言,但是这类语言只是选择了一种较为夸张的方式,而这种较为夸张的方式同时也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独有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被他们所广为认可和接受的方式。同时,大学生使用这类所谓的“消极性”语言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态度或情绪,毕竟当今的大学生也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的多重压力,面对自己现实中和未来的一些问题,难免会感觉到有负担,思想情绪上也难免会有消极倾向,而一些流行语的使用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排解自己心中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帮助他们在与人的交流中重新恢复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从这个角度上看,这些流行语不仅没有导致大学生思想和大学校园文化不健康,而且还可以通过大学生们自己喜爱的方式解决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不否认“作弊”、“翘课”、“同居”等不良现象在大学生中是存在的,但是这类现象毕竟只发生在极少数的大学生身上,对于整个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还是微乎其微的。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流行语虽然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但是流行语也只是一种交际语言,如果大学的校园文化真的存在着诸多问题,也应该通过加强学校的管理和监督、给学生提供积极、良性的指导这一途径来改善,而不可能通过改变流行语来解决。所以,不能全盘否定大学生流行语,而必须看到它给学生和大学校园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对校园文化的规范,也不可能全部寄托在对大学生流行语的规范上。

当然,我们还是可以从大学生流行语中观察出大学生身心的成长和变化,从而看出大学校园的文化风貌。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的进步推动着语言的流行变化,大学生流行语也一定会继续丰富发展下去,并更倾向于大学生自身个性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和健康全面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也一定会向着更加人性化、多样化、良性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学生感悟: 黄晶娇:

让我们更加走进大学校园,从他们的语言去了解体会他们的生活,也明白了对于“流行语”应该去伪存精,保留精华部分。徐尧骥:

无论是对待语言,还是对待生活中的问题,都应该抱着辩证的态度,能够区分两者的界限,从而更好地去吸收。

家长感悟:

语言与文化影响 篇3

关键词:网络语言;文化;大学生;价值观;社会语言学;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92-02

网络语言不仅盛行于网络,还以其生动的形式、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流行于现代文化生活,特别是那些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和社会心理的网络流行语,不仅被网民高度关注且广泛传播,而且也被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所运用。网络语言的传播不仅是一种媒介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对网民的价值观和行为都会产生一些影响。网络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呈现出的最新最潮的表达方式,会吸引受众。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娱乐化的倾向会影响受众价值观的选择。大学生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因而网络语言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会更显著。

网络语言与社会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社会性和文化性都是网络语言的重要属性,网络语言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要比一般词汇丰富得多。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从侧面揭示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某些变化和发展。

国内学术界对网络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大多是单一的从语言学、语用学及语义学视角展开的。如:戚晓杰从语音的视角探讨语言的谐音表义现象(2001);李蔚然从语用学的视域考察网络语言(2005);张静、罗世瑛从语义学角度考察网络语言的词义变异(2003)。以往跨学科研究较少,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和探讨网络语言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

网络语言,就是产生于网络,流行于网络的语言。于根元(2003)认为,网络语言是“网上通用的语言,相对于日常的交际语言,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是一种新的语体”。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也是一种语言变体。苏芳芳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充斥着谐音、别字和外来语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语言,其使用者大多为年轻人,特别是受教育的学生。开放的社会为信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网络语言也逐渐渗入社会,网络流行语逐步演变成社会流行语。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2002)语言的产生标志着文化的出现。网络语言也不例外,它是网络文化的载体,也是网络文化的外部表现方式之一。网络语言能够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网络文化。

二、研究设计

为深入、细致地了解网络语言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以下三种调研方法展开研究。

一是文献阅读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来了解网络语言和文化的研究现状,强化对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理论的掌握。二是问卷调查法本文的数据来源于“网络语言和文化的影响问卷调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分别在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和焦作师专随机发放问卷246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通过测评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知晓度、支持度以及他们对网络语言和文化影响力的评估来掌握被调查者受网络语言和文化影响的真实情况。三是深度访谈法从调查的问卷中抽取特征鲜明的样本,进行个案访谈。

(一)研究假设

假设一: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影响。假设二: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与主流媒体的参与和传播高度相关,媒体参与机会越多,网络语言沉淀为社会流行语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影响力也会变大。假设三:大学生个体心理存在差异,但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其价值观没有显著影响。

(二)研究变量

自变量:网络语言及文化、传播要素(包括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因变量:网络语言及文化的传播效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力)。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网络语言与文化的传播内容、类型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以网络语言的表现手法、感情色彩以及内涵深刻性为依据,把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分为三个类别:轻松搞笑类、针砭时弊类以及时尚流行类。同时,参考利克特量表5级制,展开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语言的知晓度进行调查:十分熟悉为5分,比较熟悉为4分,一般为3分,不太熟悉为2分,很不熟悉为1分。

经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轻松搞笑类网络语言的知晓度最高,均值为3.6418;其次为针砭时弊类,均值为2.4961;而时尚流行类的熟悉度最低,均值为2.0013。可见,大学生更关注轻松搞笑和针砭时弊类的网络语言。他们认为轻松搞笑的网络语言是“网民语言的狂欢”,而针砭时弊类和时尚流行类的网络语言是“民意的真实表达”,是网民对社会情绪的宣泄。这与大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渴求话语权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效应。

网络语言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破坏了社会用语的规范性;第二,由于语境的不同,它会产生交流上的障碍;第三,网络语言会导致“知沟”,形成信息社会的知识阶层化。面对这些负面效应,本研究接着调查了大学生的态度。其中,有24.1%的大学生认为应对网络语言采取支持的态度,有20.4%的认为应对其采用宽容的态度,而26.4%的人认为应对其规范化。还有一部分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比较模糊,他们多选择“说不清”(19.6%)。只有9.4%的大学生希望能够禁止使用网络语言,继而阻止其在社会上传播。这一结果表明,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话语形式,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还有待人们进一步观察和探讨。笔者在访谈中也遇到了这类现象。

个案A:网络语言似乎无厘头,实际是对现实的另类解读。我们都挺喜欢这种快速而又个性的宣泄方式,可以生动、直观地表达内心的感悟。

个案B:网络语言的创造者、传播者以及受众者主要是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模仿力和求知欲都很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特强,但分辨是非的能力却不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行话,会存在一些不规范甚至粗俗的语言,严重影响了汉语的纯洁度和规范性。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理论认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事实传达给受众者一些真理。顾晓鸣认为“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会影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别于人们的传统语言习惯,让原本平淡无奇的语言瞬间充满了人情味,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具有新奇、简洁、讽喻、戏谑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大学生求新创异、颠覆传统的心理需求是完全契合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会对价值观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力是有限的,并且与网络语言的内容、类型相关。一般认为:针砭时弊和时尚流行类网络语言会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直接影响或作用于自己的行为表现和价值观。而轻松搞笑类网络语言,大多时候他们用来消遣,更多时候是一笑而过。

(二)网络语言和文化传播媒介的参与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媒介是信息的搬运工,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会改造我们的生活,它们在私人生活、政治、经济、美学、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很深,以至于我们的一切都受其影响,为其而改变。”(2000)网络语言正是借媒介之力得以传播。它们不仅会在新媒介如互联网、手机上流行,也会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介上出现,甚至会出现在户外广告牌上。通过对三所学校的调查得知,大学生了解网络语言和流行话题的媒介主要是互联网(48.05%)、手机(32.52%)、电视(9.4%)、杂志(3.88%)、广播(3.61%)以及报纸(2.55%)。以下访谈也可证明。

个案C: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靠网络经营的,只要动一动鼠标,一切尽收眼底。传统媒体应退出历史舞台了。对于网络流行语,毫无疑问,我是通过网络了解的,有时还自己创造网络新词呢。自从“汪星人”“喵星人”出现后,我们寝室就流传“嘎星人”和“咩星人”了。

个案D:现在的网络语言,你想不知道都难。像“正能量”“逆袭”这些词语连电视新闻都在用。当大家在一起交流时,如果有人在用传统的语言,肯定要被嘲笑out啦。

网络语言不仅在网上传播,传统媒介怕被社会孤立也逐渐在行文中使用典型的网络语言,进而慢慢地渗入到日常用语中。因而,网络流行语已覆盖了整个传统的媒介,也丰富了媒体的内容,增强了媒介传播的消化能力。有些网络流行语会慢慢地进驻到普通话系统,最后沉淀为社会流行语。

(三)大学生受众的个体心理差异与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传播过程中存在两个主体:传播者和受传者。受传者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信息流通的目标。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胡申生,2002)当今网民的心理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元化。此外,大学生充满了获取信息心理、好奇心理、求知心理、娱乐消遣心理以及参与心理。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最强势的媒体,它的网站、论坛在栏目设置、栏目命名上都充分满足了网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心理。运用新事物来引起受众的注意、满足受众好奇心是网络语言的主要特征。虽然大学生个体心理因素有差异,但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整体上都在追求自由、崇尚个性、似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因此网络语言和文化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在个体上几乎无差别。

四、结论

研究得到的结论为: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并不显著,而其影响力的大小与内容、类别相关,证实假设一并不成立;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与主流媒体的参与传播程度相关,证实假设二成立;大学生个体心理上存在差异,但是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其影响并没有程度之别,证实假设三成立。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1983)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网络空间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逐步向现实世界渗透,它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性和价值观念。正如德弗勒在分析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说过:“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引起恐惧。”(1989)但通过本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它的影响范围、程度是有限的。没有必要对其高举禁令,而应持宽容的态度,让它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生存。

参考文献:

[1]Sapir.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London: 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1983.

[3][美]德弗勒,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胡申生.传播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语言与文化影响 篇4

文化是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并积累下来的整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它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小到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 大到抽象的行为规范、人生信仰、价值观念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是人类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化是语言最主要的属性之一,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两者局部交叉渗透。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 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整体, 具有三个同一性, 即:主体同一性、归属同一性、习得同一性。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各民族文化都有其产生土壤、发展历史和群体认同的现状。不同的地理环境, 不同的历史情况, 使文化呈现独特的多样性, 不同的文化现状意味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不同的行为准则,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 在跨文化交流中, 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有时根本无法准确地解析对方的信息, 造成不同文化背景的种群语言交流的障碍, 不了解文化在交际时就会遭遇这种文化障碍。

二、英语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 每一种语言都反映着相应的民族和群体特有的文化, 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 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 由此看来在交际中所犯的文化错误往往是因为缺乏文化意识。

所以, 语言教学不仅是对语言本体的教学, 还应包括文化教学。文化教学要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 使学生对文化根源有较高层次的敏感性, 从而成功运用于交际之中。英语教学离不开对形成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习者能运用英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 培养学习者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因此, 英语教学应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把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融入语言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能够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所学语言的全部含义。

三、在英语教学中转变策略, 更加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解决学生掌握英语技能和英语知识的问题, 至于那些与英语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则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或其他方法自行获得, 明显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日益增多, 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而不发生文化碰撞,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在英语教学中, 除了教授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篇章理解外, 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授学生理解语言深层次的文化知识、历史背景。只有了解了语言层面下的文化才能够很好地和该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 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 具备文化意识, 减少或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和误解。这样才能够使英语学习从脱离实际的机械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 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

四、在英语课堂上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应加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1、从引导者渗透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 大到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地理、宗教、礼仪, 小到日常用语、成语典故、专有名词。作为一名出色的英语教师, 上述文化的方方面面应都有涉猎, 以便应用于教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能和文化修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以便挖掘授课内容的文化信息, 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操练,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具有西方文化氛围的环境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2、从文化比较中渗透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应作为教学中的重点。从小耳濡目染本国文化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 思维定势使得他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从本民族的视角来看待英语国家文化, 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只有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比较才能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因此, 教师不但要对教材中的文化背景进行必要的解释, 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 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 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

3、从词汇中渗透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也是经过长期积淀而成的。从习语的角度着手进行文化教学是卓有成效的。因为习语是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进行习语的学习, 既能学到语言又能学到文化.并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可为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 让学生了解来龙去脉, 以便他们理解其深刻内涵。

4、从阅读中文化背景信息渗透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在重视语言教学的基础上挖掘教材中相关的文化内容并以适当的方法组织教学, 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此外, 应引导学生大量涉猎英美文化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选材要广泛。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提高其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更能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并增强对中外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摘要: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存在, 是文化的载体。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 尝试剖析了文化在英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着重讨论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转变策略, 更加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关键词:语言学习,文化渗透,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孟莉:《论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考试周刊》, 2008 (42) 。

语言与文化影响 篇5

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摘要:色彩是动画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它赋予了动画画面丰富的视觉感受,也是动画中情感信息最直接的传递者。本文着眼于《大闹天宫》与《山水情》中的动画色彩语言,深入挖掘其独特的色彩表达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渊源,探索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动画色彩语言体系。

关键词:动画色彩;借鉴传承;民族文化

色彩是观众对于动画作品最直接的体验,它能够使内在的精神世界外化成为可视的形象语言。从最初的黑白无声动画片到现在的3D立体彩色动画片,动画色彩经历了不断探索、累积、发展和变迁的过程,形成了如今千千万万、形形色色不同的色彩风格。而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是根植于我们血脉中的民族基因,它在无形之中引导着中国人民的色彩审美倾向,对当代中国动画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从黑白的《铁扇公主》到彩色的《乌鸦为什么是黑的》,从装饰风格的《骄傲的将军》到水墨风格的《小蝌蚪找妈妈》,中国动画色彩一直都在从民间传统艺术中吸取养分,并创造出数不胜数的动画艺术精品。本文试图以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与《山水情》两种不同的画面色彩风格为例,探求隐藏在中国动画用色背后的文化基因。

一、《大闹天宫》中儒家思想对动画色彩的主导

动画《大闹天宫》的色彩风格来自于中国画工笔重彩色彩体系所演变而成的装饰风格。其色彩的特点是鲜艳明快、浓郁厚重,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画面喜爱使用高纯度原色,追求强烈的色彩视觉观感。《大闹天宫》中常用蓝、白、红、黑、黄这五种颜色,使用这些颜色为画面的主色调其根源来自中国儒家思想的“五色”学说。

“五色”最早指的是青、白、赤、黑、黄这五种颜色,它来自“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人对天地万物随四季变迁的过程进行总结而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色彩体系。而后经过代代传承,于儒家思想中“五色”被确立成为了“正五色”,寓意为高贵正统的颜色。同时儒家思想也把不纯净的颜色归为间色,意为地位比较低的色彩。一般认知的五间色是绿、红、碧、紫、骝黄。

“五正色”的儒家学说本意是在于强化三纲五常、人伦教化,以期从侧面在思想上影响和约束中国人的阶级观念,然而这套色彩理论却意想不到地对古人的日常生活用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礼记》卷二十九有记载“士不织衣、无君者不贰采。衣正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公门。”这句话记载的是当时文人志士在日常穿着上的规定,具体是上衣要用正色、下裳要用间色,以此举表示上尊下卑的阶级关系。《论语》中也有记载,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履邦家者。”这句话主要表达了孔子对于阶级属性的`看法,他认为人要做到长幼有序、尊卑有别,间色不能抢夺正色锋芒,民间音乐不能扰乱宫廷音乐。这些儒家的伦理纲常在约束着人们生活作息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色彩观念。“五色”的色彩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特有的色彩审美中的本源之色。

二、《山水情》中道家思想对动画色彩的颠覆

动画《山水情》中色彩以黑白为主、辅以少量淡色彩,是一种不为物役、不被法拘、清新自然的色彩风格。这种用色风格受到中国文人画的影响,是一种不以完整真实再现对象为目的,追求领悟绘画对象内在精髓的设色风格。在《山水情》的动画语言中,我们很难感受到传统意义上的色彩信息。它既不像早期黑白动画利用光影的效果来组织画面,也不像现在流行的全彩动画通过五彩斑斓的配色产生视觉刺激。它的用色质朴凝练、洒脱豪迈,更像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在娓娓地叙述晦涩难懂的诗句。这种气势恢宏、天马行空的色彩观念其根源来自中国道家思想的“色彩取消论”。

道家的这种“色彩取消论”可以说对中国色彩文化有着颠覆性的意义,它和儒家拘束性的色彩理念不同,道家讲究的是不为浮表现象所蒙蔽,把色彩从感官刺激的层次回归到精神养颐的境界。中国许多经典的动画也借鉴了这种黑白色彩风格。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影片,在色彩上选择了水墨这种最简洁的色彩语言。相对于色彩缤纷的动画色彩,单纯的水墨色彩组成,更易营造出自然和谐的画面美感。整个画面色彩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却勾勒出了描绘对象的精气神,充分展现了道家色彩理念中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色彩主张。

三、《大闹天宫》与《山水情》的色彩语言比较

《大闹天宫》与《山水情》都是“中国动画学派”的巅峰之作。《大闹天宫》施色浓重艳丽,色彩风格追求“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写实主义。《山水情》的色彩表现则与之截然相反,它主观地抛弃了世间万物原本固有的色彩和形态,以简单纯朴的色彩观念唯心地阐释大千世界的精神本质,让整个画面显得缥缈而诗意。

宗教文化对英汉语言表达的影响 篇6

摘 要:宗教对一个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人们的伦理道德和哲学观念上,也会反映在语言上。本文以此为视角阐述了宗教与语言的关系,并从宗教文化对英汉两种语言产生影响的形式入手,探讨西方基督教文化同英语、东方佛教文化和汉语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圣经;佛教;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8-0112-4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a particular society is reflected not only in its concepts of ethics and philosophical thinking but also languag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language and attempts,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culture on language, to explore the inherent connections between Christian culture and English, Buddhist culture and Chine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uch connection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hristian culture, Bible, Buddhism, expressions

1. 引言

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发展史告诉人们,一种语言的产生、发展同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是交流、传播、延续和发展文化的工具。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它总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不同的文化必然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内容,处在文化深层的宗教文化是每个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宗教与语言都属于文化范畴,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宗教的各种特点在语言中都会有所反映。宗教信仰会广泛地影响人们的语言观念和语言交际,而宗教传播会影响语言结构的发展、变化。从宗教看语言可以扩大认识语言的视界,能够从特定的角度来认识语言的特点,解释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

2. 宗教与语言

宗教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与各种文化形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是一种精神关系的体现,即信仰与崇拜。信仰与崇拜是宗教最基本的因素,其特点是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和实体。信仰者相信这种神秘力量超越一切并统摄万物,拥有绝对权威,主宰着社会和自然的进程,可以决定人世的命运和祸福,从而使人对这一神秘境界产生了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并由此引申出与之相关的信仰认识和礼仪活动。宗教从本质上反映了人在面临支配自己的异己力量时,对其自然存在之有限性的认识和寻求超越自我的努力。

语言是与劳动同时发生和发展的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是承载各种信息的符号系统。语言不仅是思想和情感的反映,还对思想和情感产生种种影响。语言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其发展的历程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而且越是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内容,越是在语言中留下广泛、持久的影响(曹青,2000:360)。处在文化深层的宗教文化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宗教与语言在起源上并不完全一样,但宗教与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宗教观念会赋予语言特殊的含义。宗教的观念及其早期特点使语言在人类活动过程中或多或少被赋予一种它自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即“语言魔力”。在具有原始信仰的人看来,语言说出的概念即是物质本身,语言对一切所希望的东西都可能呼唤,认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某种吉祥或不幸,于是往往把语言虔诚地视为一种可使人与神相互沟通或传达神灵意旨的神秘力量,法力的大小取决于其熟练使用某种独特语言的能力。其次,宗教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语言结构的发展变化产生影响,因为宗教传播必须直接凭借语言表达,而在宗教、语言这两大符号体系互动过程的总图景中,宗教文化体系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它将自己的教义理论、典礼仪式、历史典故等大量的宗教文化信息通过词语渗透到日常语言中,并对日常语言进行合目的性的应用与改造(陈登,2002:139-141)。再次,宗教意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语言观念。宗教传播是以语言为工具的,而语言在为宗教服务的过程中,其本身的价值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一般来说,信教之人对宗教活动中使用的语言都有一种尊敬的心理,不愿意做出有损于这种语言的事,更不愿意轻易放弃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创造了宗教,宗教也塑造了语言,二者之间有种天然的孪生关系。宗教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既深受语言的影响,又对语言的历史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作为传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是储存宗教文化的容器,其中积淀并保存了大量的宗教文化信息。这种积淀表现在语言的诸多层面,无论是词汇、语音,还是语言结构、语言风格,无一不受到宗教文化的浸润与渗透,甚至可以说:“若将语言中的宗教痕迹全部抹去的话,我们的语言将是十分苍白、乏味的”(季羡林,1995:78)。

3. 宗教文化对英语的影响

在西方,宗教是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部分,它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形成西方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之一。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它上承希腊哲学,下启近、现代哲学,包含了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希伯莱宗教的精神以及罗马人的法治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而作为西方基督教文化圈内语言之一的英语,则深深浸透着宗教文化的影响,包含着纷繁的宗教文化因素。

基督教对英语的影响源远流长。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受教皇Gregory派遣把基督教传入英国后,拉丁语这一教会语言便在其所建的学校中教授,许多拉丁语进入了英语词汇,基督教及拉丁化开始向英语渗透。随着基督教思想和信仰在英伦三岛的逐渐普及和深入,英语的宗教色彩便愈加浓厚。基督教经典——《圣经》由拉丁语翻译成英语后,大量的宗教词汇(主要以拉丁语形式)渗入古英语并保存了下来,如现代英语中的“candle(蜡烛)”、“apostle(使徒)”、“deacon(执事)”、“pope(主教)”等都是最先进入英语词汇的拉丁词语(汪榕培,2002:226)。16、17世纪,现代英语逐渐形成。在这之前,中古英语还很不规范,只是一些不统一的土语方言。而英国的学术语言是拉丁文,学校里学习的正规语言也是拉丁文。到了17世纪初,英王詹姆斯一世指令47位学者,在大主教兰斯洛特(Lancelot)主持下,参考以前若干译本,编译并于1611年正式出版了《钦定圣经译本》(《Authorized Version》,下称《译本》)。该译本一问世便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译本》集合了以前诸译本之大成,用简洁的散文写成,文字古朴优美,部分地方运用了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因而独树一帜,形成了后人称道的“圣经文体”(the biblical language)。《译本》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它的出现确立了规范而统一的英语,促使中古英语过渡到现代英语。

《圣经》是一部宣扬教义的经典,它以小说、历史、诗歌、戏剧、书信等不同的体裁记述了不同人物的困惑、祈望与朝圣的心路历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信仰和伦理观念传播到英语国家。同时,《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也极为深刻。它不仅奠定了现代英语的基础,而且为英语表达输入了新鲜血液,突出体现在日常语言中有大量直接来源于宗教或深受宗教浸润的习语、格言、典故等。这些习语、格言、典故大多都是借助《圣经》人物、故事、事件以古喻今、以人喻义、以事喻理,因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交际。

在英语中,源自基督教的习语不胜枚举,如:“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源自《圣经·旧约·申命记》;“the apple of the/ones eye(掌上明珠)”源自《圣经·旧约·诗篇》第17章;“as one man(一致地)”源自《圣经·旧约·士师记》第二十章;“a speck of dust(微尘)”源自《以赛亚书》第四十章;“build on the sand(没有基础)”源自《马太福音》第七章;“change ones skin(改变本性)”源自《耶利米书》第十三章,等等。英语中有很多词汇或短语来源于《圣经》中的典故,但人们往往已经忘记了它们的出处,只用其象征意义。例如:“scapegoat(替罪羊)”出自《旧约·利末记》,现在喻指代人受过者。“feet of clay(泥足、致命的弱点)”典出《圣经·旧约·但以理书》第二章,现多用来指“伟人不为人知的弱点或致命的弱点”。“olive branch(橄榄枝)”出自《新约》,取自诺亚方舟这一典故,现在则被当作和平的象征。“Babel Tower(巴别塔)”出自《旧约·创世纪》,意为空想的计划。“fig leaf(无花果树叶)”典出《旧约·创世纪》,意为遮盖隐处、维持体面。由于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的权威地位,源于《圣经》的格言就往往具有特殊的力量,它们在英语中经常出现,形成了一种道德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Man proposes, but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Hatred stirreth up strifes; but love covereth all sins(恨挑起争端,爱宽容过错)”。《圣经》不仅影响了英语语言表达,而且也影响了英语的语法结构。希伯来语里有一种表达最高级的形式,《钦定圣经译本》在翻译时加以采纳,此后这种形式一直保留在英语中,如:“the king of kings(王中之王)”、“the holy of holies(最神圣的地方)”等等。

4. 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

中国文化在古代经历的最大外来冲击就是来自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在清朝末年以前,没有任何外来文化可以与佛教文化相匹敌,没有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像佛教文化那样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人们的深层意识也即文化核心发生重大变化。而与这些新意识、新文化而来的则是一大批新的词语。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为古老的,它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相传为古印度北天竺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创教后被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大约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初传入时,并未引起社会的重视,且受到某些限制。但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迅速传播。佛教的广泛传播必须依靠佛经,高僧们从西域各国携带而来的大批佛经只有译成汉文才能被汉族人阅读和接受。所以,从东汉末年开始,大批佛经被翻译成汉语。随着佛教的传播,大量的佛教汉语词汇也就流行了起来。到了隋唐时期,佛学更是成了当时一股极有力量的社会潮流,对诗、书、画等文学艺术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文学艺术作品中佛教词语的广泛流传反过来又促进了佛教思想的传播。佛教词汇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其中有些词汇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从现代汉语仍然常用的如“因缘、真谛、功德、地狱、大千世界、神通广大”等词汇中可以发现这种影响的痕迹。

佛教传入中国对汉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词语的增加、词义的发展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它所面对的是一个异质的语言文化体系。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一些概念在汉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词语,必须借用外来词,所以汉语中与佛教有关的外来词数量很大,达数万之多,在我们的日常语汇中,时时会有“佛语”出现,以至于如果要完全撇开佛文化的话,恐怕连话也说不全了(赵朴初,1985:97)。如:“烦恼”,出自佛经《成唯识论》,指身心为贪欲所困惑而产生的精神状态,今则泛指苦闷、心乱。“境界”,出自佛经《无量寿经》,指因报应而遇到不同的境遇或因人的差异而得到不同的境地,今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解脱”,出自佛经《维摩诘经》,指解脱烦恼,复归自在,又称涅槃,今指摆脱、开脱、解除、释放等。“刹那”,来自梵文“Ksana”,指极短时间。“忏悔”,是音义并举的借词,来自梵语“Ksama”,音译为“忏摩”。忏悔是同义复指,原指僧团的诵戒仪式,后来泛指悔过自新。从佛经的字眼派生出来的词也有许多,比如“业”是佛家的常用语,一个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想了什么,都是造业,后来的一些汉语词汇如“事业”、“职业”等就是从这里演变来的。

汉语中的大量成语也来自佛经,例如:“一尘不染”(见《法界次第》),喻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净,今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影响,也形容非常清洁、干净。“心心相印”(见裴休《圭峰定慧禅师碑》),原指学人开悟,要由祖师印可,也指禅宗传法世系,今指彼此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空中楼阁”(见《百喻经》),比喻修行要打好根基,循序渐进,今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作茧自缚”(见《妙法莲花经》),比喻众生善恶报应,不由外力主宰,均是自作自受,今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另外,汉语中来自佛教的谚语、俗语和歇后语也有很多,常见的谚语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常见的歇后语有“屠夫念经——假慈悲”;“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等等。这些词汇一方面丰富了大众语言的词汇库和表现方式,另一方面也深深渗入了大众的思维底层,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行为观念系统(陈登,2002)。

佛经的翻译不仅增加了大量表达抽象概念的词语,在音节结构方面也加速了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倾向,因为佛经翻译讲究句子的节拍,句子要富于节奏,这就使得许多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如:“悉皆、爱惜、悉自”等(戴庆夏,2004:154)。佛经的翻译还输入了新的语法结构,如佛经不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语气词,倒装句法极多,名词修饰语较长等等。这样汉语的词和句都被拉长了,句子组织形式倾向于严密化,需要重言叠句才能表达的内容可以用极其概括的语句一言以蔽之,过去要由几个似断还连的零星小句才能说清楚的内容可整化为一个逻辑关系严密的整句,产生了与文言迥然不同的一些语言特征(ibid.)。

另外,佛经翻译主要是将古印度的梵文译为汉语,这样便使古人认识了不同于汉字的拼音文字,逐渐由重视汉字的形象意义转向汉语的发音,并从此建立起中国的汉语音韵学,定出了“四声”,用反切的方法为汉字注音,编定出依照声音分类排列的新字典。而至隋朝,在分析汉语每个字的元音、辅音的基础上定出了汉字所有的读音系统并整理成书——《切韵》(后至宋朝有《广韵》),作为写作诗词时韵脚和歌律在语音上的标准。

5. 结语

宗教,从其严格的意义来说,代表的是一种伦理观念,而伦理观念是维系一个社会生存的重要基础,因而也是特定文化的核心部分。宗教在世世代代的流传中,积淀在民族文化的底层,成为较难把握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文化有表层和深层两个层面。在文化交流中,表层文化交流比较容易进行,因为它只涉及文化的物质方面;而深层文化则较难沟通与交流,因为它涉及人们的精神生活,包括价值标准、心理习惯、思维方式、观念定势等(曹青,2000:365)。在西方社会,特别是英语国家,基督教及其经典《圣经》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而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深深地浸透着佛教文化的影响。虽然基督教与佛教之间存在着一些共性,但是两种宗教文化无论是在思维习惯、语言表达形式、词汇意象和含义上,还是在价值观念和伦理习俗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一个想真正从事跨文化交际的人来说,必须学习和掌握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英汉社会各方面的知识,考察和分析两种宗教文化影响下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做到准确、娴熟地使用英语来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曹青. 宗教文化与翻译[M].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360,365.

陈登. 论外来宗教文化在英语和汉语词汇中的积淀[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3):139-141.

戴庆厦. 社会语言学概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4.

季羡林.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78.

汪榕培. 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26.

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篇7

一、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发音的影响

在日语的发音中能清晰地看到汉语的痕迹, 作为我国的邻国, 日本在我国朝代的演进和更替的不同时期, 引入和改造汉语发音, 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日语语言发音。日语中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汉语发音, 一种是直接模仿汉语的读音, 另一种是在汉语发音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变化, 如“自由”、“可能”、“便利”等词语的发音, 都是完全按照汉语的发音而来的。[1]日语文字形成这种一字二音的结果, 主要是先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汉语发音的影响, 然后又引入和保留了唐朝时期的汉语发音。至今可看到日语发音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吴音, 这是我国传入日本最早的汉语发音, 主要在春秋战国时期, 但随着日语体系的不断发展, 吴音经过筛选, 现保留于日语语音中的比例逐渐减少。二是汉音, 它在隋唐时期流入日本, 当前随着日本同隋唐的友好往来日益增多, 日本引入了大量绚烂多彩的隋唐文化, 这也使得汉音在日语中占有最大的比重, 并且以我国北方一带的发音为主。三是唐音, 指的是宋代以后盛行的汉语发音, 传播至日本后, 成为日语发音的主要组成部分, 模仿我国南方地区以及长江一带汉语的发音形式。[2]

二、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汉语是日语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 在文字书写方面, 汉语也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和有关民间传说, 秦汉时期大批国人东渡日本, 带去了丰富的典籍资料, 并在日后与日本居民的交流、交往中, 将我国文化, 包括汉语言文字传播给了当地人。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汉字传到日本的实物证据是“汉委奴国王”金印, 金印的出现说明, 在公元57年以前, 日本已经有人认识汉字, 懂得汉语。在日本语言文字出现以前, 汉语文字是日本传达政令、进行外教活动的主要文字工具, 包括国家活动或政策、法律条文的制定等, 也都是使用汉字。但日本人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感到诸多不便, 逐渐发明新的日本语言文字, 即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的平假名是借鉴和演化我国草书而来。纵观日本文明史, 其不少书籍史料、文学作品都是用汉字或汉字与假名共同记载而成的, 历来日本的年号也都是用汉字来表示的, 如“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等。[3]后来日本汉字中加入了国字, 但日本人在自造这些汉字时也都是仿照中国汉字的造字法, 所以, 日本文字既有引自中国的成分, 也有仿照中国汉字自创的字体。

公元前三世纪前后, 汉字开始传入朝鲜半岛, 这也是韩国首次大量吸收外来词的时期, 迄今为止, 韩语中的汉字词大多保留唐宋时期的中古音韵, 书写上基本采取繁体字, 数量约占韩语词汇的60%以上。在朝鲜民族的《训民正音》创制以前, 汉字几乎是作为唯一的标志工具的, 除了保留一部分朝鲜语的基础词汇之外, 汉语几乎占据了朝鲜语的全部词汇。

三、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表达含义的影响

日语与汉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语言表达含义上也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 日语中的许多句子结构和日常用语都渗透这汉语语言的表达思想。如在日语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习语, 很多都是汉语习语的变体, 或者直接引用的汉语, 像“百闻不如一见”、“吃一堑长一智”、“马马虎虎”等通俗用语, 日语与汉语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

在韩语中, 也保留了许多汉语古义的汉字语素。如“都”字, 在汉语里, 从古至今有两个语音而且分别承载着不同的含义、功能, 念dū音常指“首都”;念dōu音时常作总括义副词使用, 在韩语里, 虽然只有一个汉字音[to], 但除表示“国都、首都”的意思外, 还保留有古汉语中的意义, 即“总共、一共”义、“某群体之首”义。类似于此韩语中留存古汉语义的字还有诸如“顷”、“阵”、“然”、“汤”等等。[4]

总结

日、韩语言文化与汉语言文化源远流长, 其语言发音、字体、表达含义足可见我国先进的汉语言文化对日韩两国语言文化的深远影响, 为邻国语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可以说, 是汉语的发音奠定了日、韩语言文化的基础;是汉语的文字促进了日、韩语言文化的体系的形成;是汉语中汉字的含义表达使得日、韩语言文化更加生动具体。日、韩两国语言文化又明显的多元化特点, 都特别重视对外来文化的汲取和借鉴, 而汉语是日韩语言的重要借鉴对象, 加强我国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和研究, 不仅对于学习邻国语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且有助于以语言文化为纽带, 加强我国同邻国的文化交流。

摘要: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 随着各国间文化的传播和渗透, 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对邻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突出表现在语言文化的影响上。当今仍可从日、韩两国语言中清晰地看到汉语的影子。本文主要从文字、发音、含义表达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汉语语言文化对邻国, 尤其是日本、韩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日本语,韩国语,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邵寒梅.浅谈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J].语文建设, 2013 (12) :27-28.

[2]穆牧.浅析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 (1) :157-158.

[3]刘建戈.日本语言文化中的中国思维源流[J].旅游纵览 (行业版) , 2012 (6) :151-153.

语言文化定势的消极影响 篇8

关键词:文化定势,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在网上进入一个国际聊天室, 我们会在那里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通常我们仅仅是知道他们的国籍, 性别, 性格, 年龄或者是通过他们的简介简要了解的信息。但是当我们要选择某个人聊天时, 或许更倾向于选择一个浪漫的法国人, 而不是不太友好的日本人。这可能会让我们错过一个真正善良的日本人却认识了一个顽固的法国人。甚至马克吐温, 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在他的《傻瓜国外旅行记》一书中, 呈现了一种对于其他文化和语言存有偏见的观念, 使我们能够欣然接受。在书中他写到, 德语是最困难的一门语言:“一个有天赋的人可以在三十个小时内学会英语 (除了拼读和发音以外) , 可以在三十天内学会法语, 而学会德语则需要三十年。”因此他建议改革德语, 因为“如果德语还是维持原状, 那就该温柔地, 恭敬地把它和那些废弃了的语言放到一边了, 因为只有死了的人才有时间学习它吧。” (布朗, 1994:165)

既然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描述和概括确实存在, 我们认为开始着手处理文化思想体系和定势的问题就很重要了。根据罗恩斯科隆和苏珊娜斯科隆所说 (1995:154) , 一个均衡的文化描写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主题的复杂性。当其中一个主题被标记出来以示强调, 并且赋予其一个积极或消极的价值, 或者被当作是完整的文化描述, 那我们会将这些研究方式称为思想体系而不是文化描写。对这种文化思想体系的另一种说法, 用一个更普通的词就是文化定势。或者更简单地说, 一种文化定势就是一种分类, 这种分类是以其集体成员的共有的假设的特征为依据来区分个体的。 (布朗1994:166)

那定势是怎样形成的呢?布朗 (1994:166) 的解释, 是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了我们的世界观。根据这种解释分析, 那么现实被认为是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文化模式被客观的感知的, 然而与之不同的观念就被看成是错的或者“奇怪的”, 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了。如果人们能够认可并理解不同的文化观, 那他们通常会采取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如果以封闭的态度对待差异就会导致固守一种模式, 即一种过于简单化和概括化的假设。这样, 定势也就是过分概括的另一种说法了。“然而, 差异在于定势对其意识形态定位的不同。” (罗恩斯科隆与苏珊娜斯科隆, 1995:155) 一个集体的特征不仅仅是被过分简单化并适用于集体中的每个成员, 同时其某些消极或者积极的价值也被夸大了。这些消极和积极的价值被用来作为支持集体成员间有关的社会关系或者政治关系的论据。

那么文化定势不好吗?如果一个人认识到了定势的积极作用, 那么文化定势并不见得有害。但是正如上我们以上所说, 定势本身就是高度的概括, 有着夸大的价值, 它不可能是一个恰当的标准。很多时候, “定势蒙蔽了分析家的眼睛, 使他们不能够集中研究差异的不同领域, 从而也阻碍了成功的交流。” (罗恩斯科隆与苏珊娜黄斯科隆, 1995:161)

定势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如果我们认为一个群体中的成员有好的品质, 我们就对他们有积极的看法。例如, 我们通常会认为法国人是温和的, 浪漫的, 友好的, 这就会促使我们接触法国人, 并且更好的和他们交谈。因此, 积极的定势有时会有益于跨文化交际。然而, 即使总的来说对于法国人有一个相当准确的定势, 很显然并不是所有的法国人都是温和, 浪漫并且友好的。另外, 如果我们对法国人总是保持这种积极的定势, 那就更容易也更危险对一个不好的法国人失望, 甚至被欺骗。因此, 积极的定势不能够保证定势的积极效果。正如罗恩斯科隆与苏珊娜斯科隆 (1995:160) 指出的, “积极定势的问题是把不同群体中的成员看作是相同无区别的。”

定势最具破坏性的一方面是它不能够评价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们。这有时被称之为消极定势。马克吐温对法语和德语的评论, 被有些人解释为侮辱性的, 虽然他用了一种幽默的没有恶意的方式。

消极的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这些定势通常依据准确的观察得来。如今, 很多的西方人对中国仍然保持着20世纪70年代前的萧条的印象。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一无所知, 仍然认为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提起中国, 许多美国人只会想起洗衣者和中国餐馆。更糟糕的是, 在《中国面孔背后》这本书中, 极端的表现了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消极定势, “中国人对孩子的溺爱和确保他们的孩子不挨饿, 因此他们喜欢做饭和赌博……中国人的爱情中缺乏浪漫。他们把不关心有吸引力的外表和精神上的满足。他们所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物质利益… (顾, 2000) ”我敢打赌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外国人将会对中国的文化或多或少的有所偏见和误解。

对一个集体的消极看法和态度, 这种定势是一些偏见。强烈的偏见有时表现为种族主义, 性别歧视, 年龄歧视和极端民族主义。利纳尔戴维斯 (1999:41) 说“定势包括一个人的想法, 然而偏见包括对一个群体成员的消极情感和消极想法。她把偏见分成了几种不同的程度:

1) 严重的偏见。有些人认为一个特定群体中的成员根据某种标准来说是低等的。

2) 象征性的偏见。有些人对一个特定群体有消极的情感。他们并不是不喜欢这个群体本身, 而是觉得这个群体对他们所重视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威胁。

3) 表面的偏见。有些人对一个特定群体的成员有消极的情感。但是他们不想承认, 即使对他们自己。

4) 微小的偏见。有些人在有相对距离的社交环境中以积极和友好的方式对待群体中的成员, 但是在更私人和亲密的社交环境中表现出他们的偏见。

5) 真正的喜欢和不喜欢。有些人对群体成员有消极的情感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群体成员的行为方式。

6) 对熟悉的事物的偏爱。对一个群体不熟悉或者不能流利的驾驭一门语言, 这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的理解和接受造成困难。

错误的定势是文化定势的另一个消极的方面。有时我们把另一种文化成员的概念过分简单化, 这是明显的错误。罗恩斯科隆与苏珊娜斯科隆 (1995:160) 把错误的定势分成了两类。“把自己的群体和一些别的群体联合起来, 我们把这种错误的分类称为团结谬论。”例如, 美国妇女把自己归为错误的群体, 她们认为她们与中国人在人际关系的重点上有共同的认识, 然而她们忽略了两个群体之间的主要差异。并且“当人们做了错误的分组是与另外的两个群体有关时, 我们把这称之为结块谬论。”例如, 西方人把所有的亚洲人归为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 他们没有考虑到这些个集体中的主要差异, 这被称为结块谬论。“在这两种情况下, 如果人们选择了积极定势的特征进行分类就会产生积极的模式, 然而当比较的基础是消极的就会产生消极的模式。”

不管定势有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意向, 它都把我们的文化和其他的文化拉开了距离。我们应该在共时的和历时的文化中找寻平衡, 并以共时的文化为焦点 (尤其是当代文化) (淑, 1996:150) 。以这种方式, 我们可以对其他文化有一个更准确和更综合的概念, 摆脱定势的桎梏, 架起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正如布朗所说, “教授第二语言的教师及其学生们应该理解文化的差异, 开放地认识到世界上的每个人并不是都像我一样的, ”人们在他们的表面下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在群体之间, 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学着观察到那些差异并领会他们, 还要首先尊重和珍视每一个人的人格。

参考文献

[1]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er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165-167.

[2]Davis L.Doing Culture[M].Beijing:Foreigner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41-45.

[3]Scollon R, Scollon S W.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M].Beijing:Foreigner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5:155-160.

[4]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综述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影响 篇9

20世纪初,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研究得到空前的发展。近代语言学的鼻祖,把语言看成社会现象,语言史和文化史的发展相互交织。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和沃尔夫(B-L-whorf)研究语言结构、语言变化和社会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人很大程度上受语言支配,现实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自觉地建立在该社会的语言规范基础上,也就是说话的方式决定思维的方式及现实世界规范的建立。萨丕尔、沃尔夫充分认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至今仍是假说,是关于语言对思维影响的激进描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人的语言知识成熟就等于他在社会中及文化中地位的成熟。语言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以上的理论,人们大都将其归于人类语言学的成果。此外,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符号学等已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社会语言学家注重文化现象和语言变体之间的关系,语用学在研究语用含义时,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符号学把语言作为文化象征,同时以典型形式在自身中表现文化内容。

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为语言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中国学者结合中国传统的音韵学、训诂学与现代语言学的理论研究与文化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语言与文化》从语词的含义探索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成为语言学的先导。1985年,陈建民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开设“文化语言学”课程,这是国内最早的。1990年,邢福义主编的《文化语言学》和申小龙的《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文化语言学成为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此后十年,是文化语言学蓬勃发展的十年。

一、语言与文化的定义

在阐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之间,先界定语言和文化这两个基本而关键的概念。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广义的语言包括狭义的语言及准语言,又称副语言、类语言。准语言包括声音、表情、体态、触觉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语言包括人类用于交流的一切符号,其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交流的最重要的载体,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文化,作为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的重要术语,对它的概念,历来充满争论,被下过的定义成千上万。以下列举几个著名的定义: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2) 这个概念主要强调文化是思维精神习惯上的,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文化除了精神方面的内涵外,还包括物质方面的内涵。前苏联学者萨哈罗夫认为:“文化从广义上讲,就是人类创造的结果的总和……” (3) 现代的广义文化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中国文学语言学重要学者邢福义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也就是将非物质文化分为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两方面。他认为:“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制度文化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心理文化包括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等。” (4) 他同时认为,语言属于制度文化的范畴。

二、从文化的对语言的影响角度看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某种文化总是由有着同种或相近语言的社会实体所创造,是这个社会实体创造的话语的总和。这个社会群体的语言及这种语言创造的成果代表着社会的文化历史遗产,它可以区分某个人是否属于这种文化体系。反过来,文化是语言的管轨,文化对语言系统和语言观念,对语言产生和发展,对语言接触和融合,对文字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总体上说,文化与语言系统是同时变化的。这里从文化对语法及词汇的影响来阐述。

1. 语法是指语言的规则

语言的规则,从广义的角度讲包括词语、句子、篇章的结构规律及理解和表达的法则。它是人类长期抽象思维硬性规定及约定俗成相结合的结果,人类文化对语法产生、形成、变化有总体性的影响。语法作为抽象思维的成果,具有极大的人类共性,而同时,不同的语法作为不同社团的约定,它具有民族、区域和团体的个性。

人类最早可反映文化的语言(符号)是图腾,用于表达对大自然及神的崇敬。而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无知减少,图腾这种文化图标逐渐消失。而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由于便利于书写交往、信息及文化的传播,语言系统有从繁到简的发展趋势。文化的排他性和语言的排他性都是十分顽固的。在近代,随着世界列强的殖民扩张,殖民主义者入侵他国,征服世界,其文化的接触几乎是以一种强制的方式把一种文化和一种语言强加给别的国家和别的民族。文化和语言强制的排他性的结果是这两种或几种文化的妥协,以达到融合。但是它们的包容性并不是均等的,通常是弱的一方具有更大的妥协性。例如,殖民主义时期,文化、语言接触和较量的结果是殖民者文化和语言的妥协———形成一种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creole)。洋泾浜语即用母语的语法讲外语,而克里奥尔语则是用大大简化了的和异化了的外语语法讲外语。洋泾浜语是临时的,而克里奥尔语则是被视为一种新型的语言,是克里文化接触和语法妥协的结果。文化妥协和语法妥协的结果,往往是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和语法系统的诞生。

多种语言的语法差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是不同文化对语言语法的局部影响或具体组成部分的影响。不同语言的语法既反映着文化的共性也反映着文化的个性。在英语里,有很多表示女性的身份的词是在表示男性相同身份的词上加一些前缀。如神god→女神goddess,皇帝emperor→女皇帝empress,男主人host→女主人hostess,英雄hero→女英雄heroine,等等。从上述例子,相信大家也注意到汉语为了表示女性的身份时,也会在表示男性相同身份的词上加上“女”字;女神、女皇帝、女主人、女英雄、女司机、女作家……在法语里,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男演员acteur→女演员actrice,皇帝empereur→女皇帝empereuse,男教师unprofesseur→女教师une femme professeur。这个例子体现了女性在历史上处于社会的弱势的共同的社会文化现象,表现了文化的共性对语法共性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使语法具有个性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例如,在西方,狗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家庭的成员,因此由狗引出的侮辱性词汇很少。但在中国,人们虽然也觉得狗很忠实,但由于其爱吃粪便(脏),对人类吐舌头、摇尾巴(没骨气),因此汉语有很多由狗组成的贬义的词语:狗眼看人低,狗嘴吐不出象牙,狗娘养子,狗腿子,摔了一个狗吃屎……再如:汉语和英语有些句子成分的语序是倒过来的。当说到年、月、日的时候,当说到国家、省、市、区、街、门栋、某人时,汉语都是由大到小的,最大的放在最前面或最上面,而英语则完全相反。这是不同语言语法所反映的思维文化的差异,可能与中国人遵循“尊天理,重长幼”的文化心态有关。汉语的语法像是把逻辑事理看作一种天理,语法跟着天理走;英语的语序可能跟他们尊重个性的发展的人本精神有所联系。

2. 文化对词的涵义的影响

近代语言学的鼻祖索绪尔认为,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使一个词产生意义。“能指”指声音或者文字符号,“所指”指与这种声音或者文字符号相关的概念。例如当一个人用英语讲rose时,不懂英语的人只闻其声,不得其义,而懂英语的人就知道这是“玫瑰”的意思。这是一种植物,有美丽的花,有刺。关于词的外延含义(denotation)人们还可以联想到玫瑰的更深层次的意义:爱情。这就是“玫瑰”一词的内涵含义(connotation)。

索绪尔认为能指和所指的联合有偶然性和约定俗成的性质。在这些偶然联系的声音(或文字符号)与概念的基础上,人们创造出新的词汇,并把自己的经验和需要编码其中,这时,能指和所指就没有了偶然性,词和词义的创造受人的意志驱使,为人的力量影响,为社会和文化服务。属于不同的文化的人对于同一个词产生的词义联想可能会不同。例如上面提到的例子:狗。当法国人听到chien(狗)时,可能会联想到家里可爱的小狗,这是他们的朋友,大家可以跟它一起玩耍,一起散步。而中国人听到“狗”时,可能会想到这是比较脏、比较凶的看门狗的形象。这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人们对于“狗”这种动物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所致。

三、从语言对文化的影响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 语言对文化产生的作用

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要,将现实物理世界分门别类,并赋予意义、给予名称,以便超越现实的物理世界,摆脱现实的时空限制,交流经验,积累经验,从而认识和掌握新的事物,建构起比现实世界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于是,人类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中的同时,也生活在充满着以文化符号为表现形式的文化世界中,这些符号可成为广义上的语言,它们是物理世界和人类经验分类的标志和工具,同时它们本身也构成文化系统的一部分。人们利用这些系统化、简约化的文化符号进行交流;利用书面化的文化符号———文字,将信息保留并传递,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交际中产生,交际活动是社会关系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人的社会性即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前提。在逐步发展的交际活动中,人类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进行加工,形成社会,形成一系列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特征的社会文化习惯———风俗和制度。交际需要中介的符号。语言就是主要的中介符号,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主要是通过语言这个媒体得以建立和传承。

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体现了人与自身的关系。语言符号是人改造世界的产物,但同时使文化的人、社会的人与客观世界保持信息的交流。它使客观事务以一定符号的形式进入人的主体世界,使人系统化地、观念化地掌握客观世界的信息。

2. 语言对文化的传播的作用

在这里,文化的传播指的是人类群体间的交往。文化的传播交流有文化的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文化的横向传播,指在同一历史时期平面上,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发生在同一时间平面上,是共时的。文化的纵向传播,是指各个部落、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社团内部对某一文化遗产的世代相传。这种交流方式使某一个社会群体独特的文化方式得以保存,并使这一社会群体得以独立存在。

几千年来,人类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进行文化传播,在所有的媒体工具中,人类语言符号系统成为文化传播交流的最佳媒体,“这是由于它自身的所具有的可感性、能指性和可操作性等性质所决定”。 (5) 语言的可感性就是指语言的物理声学性质,记载语言交际中以语音流为主要中介的刺激性反应。只要是正常的人,与生俱来完善的发声系统和听觉系统,这是语言产生的物理基础。而这种生理上的条件,使人类能习得并运用语言来阐述世界、表达自我。语音没有重量,不占物理空间,可以在一定的空间上传播,在实际的交往中,这些特点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言的能指性就是指语言符号对来自客体的各种信息内容的指称和替代,也就是语言符号将事物和语音或文字相联系,将客观事物用符号的形式分门别类,并使这些概念为大家所接受。语言符号的能指性是人类可以在不改变客观现实存在的前提下,以大脑思维为平台,将各种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并表达。

语言的可操作性,是指人类运动着的思维对客体在概念上的把握以及再现这一概念的表达功能。人类语言系统有规则性,同时易于掌握,富于变化,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够不断地分解、组合、解构、建构。这个特点使语言有较强的适应性,有宽广的应用范围。

文字———书面化的语言出现后,标志着人类的交际从听觉到视觉的突破。文字的产生使传播有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可以使信息以实物的形式保留下来,而不是随着语音的落实而消失于无形。文字同时解放了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使人们不必在狭小的空间内用语音进行交流。这些特点有利于保留人类的传统、集体的意识和智慧的结晶,促进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是人们交流、文化传播的最佳媒体。文化是有着相同或相近语言的社会群体的交际活动产生的成果的总和。文化系统对语言的语法系统、语言的接触、语言的习得、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人类的交际活动时刻离不开人的文化背景。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要考察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应在语言这一棱镜下观察文化的层次,以及在文化的背景中考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Kramsch, M.LanguageandCulture.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2:134.

[2]邢福义.语言文化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616.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第一版:532.

[4]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267.

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篇10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多人努力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方面, 却忽略了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致使许多人虽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但在英语交流中仍会遇到许多困难。缺乏对文化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已严重影响了英语学习。

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很早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学者胡文仲就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了解英美文化, 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但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因此, 本文将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习俗文化和价值体系三方面的差异来探讨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要想学好英语不仅需要掌握语音、语义和语法等语言本身的技能, 还需要注重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整体,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 同时又受所属文化的制约。若不能充分了解西方文化就无法真正学好英语。

众多学者已充分研究了文化的内涵, 如戴炜栋和张红玲认为, 文化研究发展至今, 一个最具概括性、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 它包括人自出生后所学到的一切, 如语言、言行方式和内容、信仰, 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张婧则认为, 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 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 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 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本文主要关注中西方在传统文化、习俗文化和价值体系三方面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

(一) 传统文化上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在各自的文化上有其独特的内涵。由于受到不同的历史和传统的影响, 中西方国家在各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传统文化亦不尽相同, 因此, 我们在学习英语时除了要学好语言, 更要关注语言所属的文化内涵。正如刘长江所言, 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融合。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差异, 中西方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也有区别。如“龙”在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便迥然不同。“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我们引以为豪的自称“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幸福的象征, 人们多用“龙腾虎跃”或“龙凤呈祥”等词形容吉庆的气氛。但西方文化往往把“龙 (dragon) ”视为邪恶势力的象征, 寓意凶残。在西方传统文化中“dragon”指的是一种长有双翅且会吐火的怪兽, 因此, 它与凶暴直接联系在一起。

(二) 习俗文化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尤其典型地体现在习俗文化方面。不同国家的习俗文化反映在各自的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 如称谓、礼仪、恭维、致谢等方面。若不能充分了解中西习俗文化上的差异则会严重影响彼此的交流。

如在称谓方面中西方的习俗文化便有着极大的差异。中国人由于受到宗法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遵循讲礼节、尊长辈的习俗。俗话说:“子不言父名, 徒不言师讳。”因此, 在中国, 孩子倘若对长辈或教师直呼其名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将会受到家长的责罚。而在西方的习俗文化中西方人称呼除父母外的其他人时大都直呼其名, 以示友好和亲近。这一点在美国尤为普遍, 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尊崇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而西方人则崇尚人人平等、追求自由。

(三) 不同价值体系间的差异

价值观念被普遍认为是文化的核心所在, 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必然会有所不同。而价值观念又对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言语表达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 语言也往往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也直接反映在语言表达上, 尤其典型地体现在诸如, 禁忌、隐私等方面。

如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注重社会群体间的亲密友好关系, 因此, 将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否等情况视为是对对方的关心, 但这些问题在西方人眼中却是一种禁忌, 在他们的价值观念中这些均为个人的隐私, 因此, 避而不谈。再如中国人碰到熟人打招呼常会问“你去哪儿”或“你吃饭了吗”等, 以示对对方的关心和双方的亲密友好关系, 但这在西方人眼中却大有窥探隐私之嫌。

三、结语

英语学习中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 如高宝虹所言, 在语言学习中, 文化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语言的使用要受该语言所属民族文化制约。因此,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尽管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但对文化因素的忽视仍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张友平曾指出, 外语教学不应当仅仅是语言教学, 还应当包括文化教学。因此, 我们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习语言本身, 还要熟知语言的文化背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英语学以致用, 准确顺畅地将其应用于对外交流之中。

摘要:中国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好语言技能, 还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却忽视了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无法真正将英语学以致用。本文将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习俗文化和价值体系三方面的差异来探讨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2 (8) :45-51.

[2]戴炜栋, 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 2000 (2) :2-8.

[3]张婧.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 2009 (2) :84-85.

[4]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容并举[J].外语界, 2003 (4) :14-18.

[5]高宝虹.交际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8) :33-38.

上一篇:类固醇糖尿病下一篇:天馈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