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性思维意识

2024-05-02

艺术性思维意识(精选十篇)

艺术性思维意识 篇1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国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进入本世纪20年代, 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 使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的科技文化事业面对世界显现出一种多元化交流、兼融和发展的趋势。所有这些, 致使国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法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 以往那种封闭性、求同性、超稳定性的传统思维模式, 正在向开放性、求异性和创造性思维模式转化。尤其在文化艺术创作领域中,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等多向思维的选择, 亦逐渐被专业技术人员所接受, 亦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 要想举办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细的陈列展览, 艺术设计者必须实现由传统性思维模式向创造性思维模式的转变。

那么, 作为一名博物馆的艺术设计者, 怎样才能树立精品意识, 实现陈列艺术设计的传统思维模式, 给观众以全新的时代感受和审美需求呢?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改变那种常规的、习惯的、单一的、保守的思维方式, 启发强化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 在传统的艺术创作中, 形象思维是主导性的思维方式, 而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组成, 艺术设计是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 它与一般的艺术创作有着很大区别。作为一名艺术设计者, 在实践中不仅要注意到形象思维的运用, 也要重视逻辑思维 (理性思维) 方式的运用。设计者除了要加深自身的美学修养, 提高具象思维的能力, 掌握艺术思维法则, 同时也要加强科学的抽象思维。其实, 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有很多的相通点。两者除了具有鲜明的自身规律外, 还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伟大的德国作家歌德曾说过:“不论你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 都应装满你的时代的思想感情。”现代博物馆陈列应具时代特色, 主题鲜明, 极具新意, 体现出展示内容的深刻内涵和艺术形式的精湛完美。而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式, 只承习于一般的思考问题, 不敢突破多年习惯的思维规律, 因此思路很窄、很平, 这就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多年来, 在陈列展示设计者的心中往往只注意到展厅内的“全方位”布展而忽略了大环境的展室外部气氛的综合思考。我们设计师的眼界、思路应更宽些、更高些。

由于博物馆的陈列受自身特点的决定, 其“精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选题、环境营造和精美文物的充分展现。陈列内容的充实, 文物的精美, 可以弥补某些陈列形式的不足。但成功的陈列, 内容必须依靠形式, 成功的陈列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形式是主题内涵表之于外的客观实体, 创造形式比设计内容更为艰难。现代陈列就是以创造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为目的。对陈列内容主题吃透消化充分理解, 对文物文献充分掌握, 做到主题突出, 层次分明, 设计师尤如大乐队的总指挥, 牢记“总谱”, 发挥指挥家的聪明才智, 调动整个乐队, 才会演奏出极精美的乐曲。多次的艺术设计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想实现陈列的突破与创新, 首先必须在思维方法和习惯上有新突破, 变单一的思维模式为多向性的思维方法, 力求形象思维模式、逻辑思维、灵感思维的聚合。不但要善于常规的顺向思维, 还要善于常规的逆向思维, 对陈列内容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理解, 用艺术家独特的眼光去透视陈列内容, 在一般人熟视无睹的东西上发现美, 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创造出美好的陈列作品。应该说, 美的东西是到处都有的, 重要的是设计师的眼睛不能缺少对美的发现。

联想是形象的特征之一, 在陈列艺术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有效思维方法。对于艺术家来讲, 有时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为是无限的, 它可以囊括世界万物,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形象思维中最活跃的心理活动就是联想, 有丰富的联想, 才会有更完美的形式设计。想象力是艺术家的翅膀。

精品意识与灵感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整个艺术思维的过程中, 灵感思维作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瞬间聚合的产物, 它能给设计者创造出一片新的艺术天地。灵感不同于激情, 激情人人都有, 人人都能以不同方式表达感情, 而灵感却往往是在艺术家形象思维最美妙的阶段才能来临。灵感是设计实践中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此时的思维活动最为活跃, 极具偶然性, 思路通畅豁然开朗, 常常造成常规思维的“断裂”, 有时突发奇想, 这种奇想便是精品意识开启的瞬间。

所谓“灵感”, 并非凭空而来, 是艺术家长期多学科的知识积累储存,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修养、素质。这是引发设计灵感的条件和前题。灵感和联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 而是设计者有目的地长期思考, 使大脑思维形成形象优势, 逐渐形成一种强烈的兴奋中心。它是一种潜在的朦胧的意象, 突然间被一缕情丝所引发, 于是形成、色彩、结构便呼之欲出, 随手拈来, 这是灵感具有多发性的关键;长期知识积累有如堆薪, 灵感的触发有如点火, 可谓长期修养偶然得之。这里应该指出的是, 艺术设计的成功与否不能单靠灵感, 设计者的思维活动, 应是多元的全方位的构想, 是在对陈列主题、内容研究分析、思考规划、环境空间、自身条件考察之后, 提出多种方案和设想, 然后排列、比较、优选。如果就思维行进意义上去理解, 它是以思维的多向性、不稳定性, 逐步转向思维的目的性和定向性的过程。就其行为而言, 就是由思考方案到制定可行性方案的过程。设计者的艺术思维, 表现在现代思维上就是多向思维, 全方位设想、不守旧。设计中常有在顺向思维中出现逆向思考;在常规设计上出现思维中的折反与断裂, 探索与追逐。陈列设计的艺术追求, 是一个永不定居的思维旅程。为了找到理想的思维归宿, 人们一直在实践中求索着。

设计者的崇高使命, 就是把静止的感性形态注入活力, 就是以特定的多元思维方式传递和表达种种力的节奏, 就是把形式构成产生的力及其相对应的力交织在一个静态关系内, 通过外部造型得以扩展, 显现成为最佳展示形象, 以一种强有力的美去感染观众。设计者展现出的可视世界被赋予浓烈的主观意念和性感内涵, 通过这一可视形象, 给人们以视觉愉悦, 使观众体味到更深层次的艺术魅力。

在展示设计中最忌平淡无味, 展示要有起伏, 有高潮, 有重点。首先, 设计者要有激情, 这样才能使你的情感波及观众。博物馆的陈列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 有其自身的展示特点、规律和手法, 但它不应是沉闷的呆板的。它的展示是统一在一个“度”上的反差和“活跃”, 这就需要设计师的思维应是全方位的, 感性的、理性的、顺向的、逆向的等等。只有这样, 陈列才会有新意, 才会是生动的。

在陈列的艺术思维过程中, 朦胧的含蓄, 又称模糊含蓄, 也是一种表现手法。艺术设计通过有限的形象提示, 引发观众无限的联想。丰富的内涵, 深刻的思想, 往往要用巧妙的构思和含蓄的手法来启迪观众自己去思忖和领悟。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国内博物馆陈列连壁柜展示模式风行一时。陈列的每个单体都很完整, 一样的衬板, 一样的灯光, 但看完后总给人一种喝了温度相同的温开水的感觉, 既不发热出汗, 也不像吃冰糕那样提神。当然这也是一种展示形式, 但人们更需要一些由新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新的陈列艺术设计。我们每个陈列艺术设计人员, 必须树立精品意识, 练就敏锐感悟周围环境和新事物的本领, 运用创造性思维, 开启智慧和灵感之门, 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博物馆陈列设计精品奉献给人们。

参考文献

[1]展览知识手册.武汉出版社, 中国展览馆协会编, 第58, 89, 158页.

[2]艺术与设计, 2010年5月, 2010年10月.

[3]赵幼强.红色油画记忆点燃观众激情.中国博物馆通讯, 2009年, 第7期.

我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转变 篇2

我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转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时代的不同,学习知识成为竞争有力因素。对于影响我们思想意识,就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和身边发生的任何有关自己成长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以前,我们所认识的好的思想意识,比如做个诚实听话的孩子,父母眼中看到你听教和有颗向上进取的志向,会为你感到高兴,就会不断鼓励你,要努力勤奋去学习各种好的东西,父母对于自己未来抱着很大期待,不断给予创造好的条件,甚至说父母再苦再累都不在乎,只要看到子女能够努力,朝着理想进取,为父母争气,啥都好。可想一下,父母是这世间最可爱的人,是我们每个人最应感谢的人。可以这样说:“上一代的人努力几乎都为了给予下一代人创造更好的基础。”因为每一代人,都希望自己下一代人,要比自己这代活得更好寄托。

说到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举止。我们不能去否认任何好的品德,因为这是对知识的尊重。但是可以重新认识这些好的品德,因为时代在变,各种不同思想意识输入,就要学会判断和认识各种思想意识,适应和理性去学习,让我们更好的理解。

激发思维意识,培养思维能力 篇3

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思维,就是通常说的“思考”“想”“动脑筋”,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也要“想”,但那是初步的,只有对客观事物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时,人们才能通过分析、综合,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思维主要表现在理性认识阶段。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人智力活动水平的高低。而思维水平高低则是从其思维活动的独立性、思维活动的逻辑性、思维活动的全面性、思维活动的创造性等方面表现出来。那么,新课程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逻辑性、全面性、创造性,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提问与思考,营造学生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或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都能独立思考,寻找答案。即使请教别人,查阅资料,也是以独立思考为前提。长期以来,历史教学形成一种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收信息这样的沉闷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跟随教师学习。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运用课文知识,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思维的情境,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就能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原来教师的单向输出信息变为师生同步合作、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模式,也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只是口若悬河地讲授,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课文内容,用“为什么”的方式,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如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我用美丽的罂粟花导入,创设学生思考的情境:“这么美丽的花朵与战争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同时,在教学中提出以下问题:“中英两国远隔重洋,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前国内外形势如何?”“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那鸦片战争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一观点吗?”如此创设学生思维情境,就能让学生产生探究到底的兴趣。在这一基础上,教师适时地提供导读的线索、资料,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分析资料,从而使学生独立地从所提供的信息中获取知识,提高其独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邏辑思维是想问题严密而且科学,不穿凿附会,不支离破碎,得出的结论有充足的理由、证据,前因后果思路清晰。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还应该给学生传授逻辑思维的方法,让学生在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所谓分析,就是有意识的把事物分解成为各个要素,研究事物的各个方面;所谓总结,就是在分析事物各个要素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归纳,从而探究事物本质的方法。只有对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整体,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例如,讲授“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或“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从“领土、主权、社会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四个方面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学生很容易发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截然不同,也就很容易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转折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样的结论。客观事物都是复杂的矛盾统一体,组成这个统一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连结的,在教学中通过把各个部分暂时地分解开来,分别地加以认识,从多方面和多种现象中发现构成该事物的基础和本质的东西,能让学生的思维严密而且科学,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培养学生全面思维的能力

思维能力的全面性是看问题不片面,能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对学生进行直

观的外部刺激,使原来在课本中冷冰冰、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栩栩如生,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地接受各种信息,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从原来的看书或者单一的听教师讲述变得更加直观,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多媒体的运用无疑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的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全方位地活跃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事物。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通过多媒体播放红军长征录像,再通过一些老红军对当时长征回忆的讲述,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红军长征的艰苦的战斗中,红军战士血染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跋涉草地、突破腊子口、吴起镇战斗等历史画面真实的再现,红军战士打不败、战不垮、苦不倒、累不死、誓夺胜利的革命精神,和以自己血肉之躯所铸造的长征历史,不仅使学生心灵震撼,而且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从而更容易为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乐观精神所感染,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当年红军长征史实和历史意义。

四、培养想象力,放飞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翅膀

思维的创造性,是对问题能提出创造性见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有效方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学生上历史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弄清楚“是什么”,探究“为什么”,“结果怎么样”,分析“说明什么”,“有何历史意义”,回顾古今中外历史上有无类似的事件,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等等。在学生不断的思考和寻求答案的基础之上,接着引导他们提出“如果当时情况不是这样,又会怎样”这一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展开思维的翅膀,以寻求不同的历史答案。这样,往往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我提出:“假如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一抢把蒋介石给蹦了,会有什么结果呢?”一时间像炸开了的锅,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大快人心”“各派政治力量矛盾激化”……学生们展开翅膀,在想象的王国里尽情地遨游,思维能力得以创新发展。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历史教学,教无定法,但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勇于扬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新教法,并大胆进行教改,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培养。

构建建模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篇4

一、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意识

所谓数学模型, 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 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 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 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 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 数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 都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作为背景而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 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学模型。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必须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 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 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能力, 进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二、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途径

1、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 中学数学教师应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

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 更意味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中学数学教师除需要了解数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之外, 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建模理论, 并且努力钻研如何把中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2、数学建模教学还应与现行教材结合起来研究。

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 要经常渗透建模意识, 这样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 学生可以从各类大量的建模问题中逐步领悟到数学建模的广泛应用, 从而激发学生去研究数学建模的兴趣, 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的能力。

3、注意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

由于数学是学生学习其它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的工具, 而且其它学科与数学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其它学科的呼应, 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它学科的理解, 也是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

4、在教学中还要结合专题讨论与建模法研究。

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建模专题, 如“代数法建模”、“图解法建模”、“直 (曲) 线拟合法建模”, 通过讨论、分析和研究, 熟悉并理解数学建模的一些重要思想, 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

三、把构建数学建模意识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统一起来

在诸多的思维活动中, 创新思维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是开拓性、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由此, 我认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有三点基本要求。第一, 对周围的事物要有积极的态度;第二, 要敢于提出问题;第三, 善于联想, 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建模意识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因为建模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大的实践性;既要求思维的数量, 还要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而且在建模活动过程中, 能培养学生独立, 自觉地运用所给问题的条件,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直觉思维、猜测、转换、构造等能力。而这些数学能力正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

1、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众所周知, 数学史上不少的数学发现来源于直觉思维, 如笛卡尔坐标系、费尔马大定理、歌德巴赫猜想、欧拉定理等, 应该说它们不是任何逻辑思维的产物, 而是数学家通过观察、比较、领悟、突发灵感发现的。通过数学建模教学, 使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 如善于发现问题, 沟通各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

2、构建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

恩格斯曾说过:“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是无聊的游戏而是数学的杠杆, 如果没有它, 就不能走很远。”由于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 因此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转化, 用好这根有力的杠杆, 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创造性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解题速度是十分有益的。

3、以“构造”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好的数学家与一个蹩脚的数学家之间的差别, 就在于前者有许多具体的例子, 而后者则只有抽象的理论。”

我们前面讲到, “建模”就是构造模型, 但模型的构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又需要有足够强的构造能力, 而学生构造能力的提高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性地使用已知条件, 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

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篇5

一、好奇心——质疑的基础,创新意识的萌芽

好奇心,人皆有之。爱迪生指出,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它的好奇心,使之得到它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善于开发,利用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往往可以促使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提出探究性问题,体现出学生的创造个性。

好奇是创新的使者,为促使儿童好奇心的发展,应创设引起学生观察和探索的情境,并善于提出难度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找到答案。如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出示一组积相等的式子:5×8=4×10。然后告诉学生,老师可以根据这一式子说出不同的几组比例。接着,教师便边说边写出了几组比例。学生很奇怪,这乘法算式与比例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学生的好奇,产生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促使他们想进一步探求出解题的奥妙。此时教师再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学得高兴,教师教得轻松。

有疑方能生奇,有奇方能激思,善思方能促创。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处于萌芽姿态的创新意识,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如在推导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有一位同学提圆柱的表面积一定要用“S=2πrh+2πr2”这个公式来计算吗?老师面带微笑,引导性地问:“那么,你说呢?”学生自豪地回答:“我认为可以把这个公式变形成为:S=2πr(r+h)。”多好的想法啊!创新的火苗在这里开始燃烧起来了,未来的希望将在这里腾起。

二、自信心——成功的源泉,创新思维的发展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肯定和充分估计,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一定愿望的心理状态,它是所有事业成功的动力。没有自信就没有独创,就没有勇气将创新意识付诸行动。正如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可见自信的作用之大。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这种意念和力量便是树立自信心的源泉。对小学生来说,学习是一种复杂、艰巨的智力活动,需要积极情绪的支持。再者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情感的可塑性强,随意性大,正是树立自信心的关键时刻。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实现预期目标,从而产生成功的体验,促使自信心的形成与稳定。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数学素质是通过数学活动而得到的。我们要本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思想来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先复习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推导过程,问学生:“你们能根据三角形,梯形的推导过程把圆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吗?”学生听了都跃跃欲试。此时,教师给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不多会儿,就有学生把圆平均分割,拼成了近似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图形,并根据它们的计算公式推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及时表扬了学生会动脑筋,肯定了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课后,还把学生剪拼的图形贴出来展览,师生共同欣赏、品味和评论。教师在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学一切努力思考的结果的同时,对敢于跳出书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同学给予了极大的赞赏,激励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促动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这样,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体会成功,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自尊心——前进的动力,创新情感的力量

自尊心即自爱心,是自我尊重和自我保护并期望他人和社会尊重和爱护的心理状态,它促使人积极向上,以追求实现更高的社会期望。自尊心较强的人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就会萌发创造意识,产生创造行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唤起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小学生由于身心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这种自尊心往往是他们进步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应以友好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对学生好奇心、自信心、自尊心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激发创新的思维,焕发创新的精神。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思维能力 篇6

一、设计问题情景, 植入问题意识

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理, 爱问:“为什么呢?”我们要迎合他们这种问题心理, 营造问题课堂, 设计问题情景, 让小学生的问题意识种子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萌芽, 让他们有疑可问, 有机会提问, 培养他们敢问、爱问的问题意识.

例如, 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了解2月份不同于其他月份, 我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大头儿子今年12岁, 每4年小头爸爸给他过一次生日, 他一共才过了三次生日, 今天是妹妹小红的9岁生日, 小头爸爸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给妹妹过生日, 大头儿子既高兴又失落, 高兴的是有蛋糕吃了, 失落的是爸爸太偏心了, 妹妹每年都过生日, 而自己4年才过一次生日, 小头爸爸看出了大头儿子的不快, 了解情况后哈哈大笑:“傻儿子, 是你生不逢时, 谁叫你4年才有一个生日呢? ”此时的同学们和大头儿子一样好奇, 急于知道大头儿子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为什么4年才有这么一天? 问题引导着同学们去探索寻找答案, 终于发现2月29日是大头儿子的生日, 闰年才有这么一天, 每4年才有一个闰年. 这种带有问题的故事情节贴近学生的生活,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诱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在问题情景中, 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思维得到发散. 同时数学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方案, 为学生提供了数学活动的机会, 充分诱导和保护了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制造认知冲突, 培养问题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学习, 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许多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 使头脑里经常带着“为什么”. 同时, 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 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如:在教学“统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时, 学生观察教材中主题图男女同学套圈比赛, 让同学说说是男同学套得准还是女同学套得准的情景, 不但使学生感受统计的用途,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单独比较其中的一个人的成绩往往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这样制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他们探索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此外, 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 自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 独立思考, 钻研问题. 善于自学就能活跃思维, 增长知识, 发展能力. 自学往往是求知欲驱动的, 而求知欲又是从问题开始的. 所以在上新内容前我要求学生使用袋袋本记录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已经解决的问题、遇到的新问题和感兴趣的问题. 总之, 培养问题意识不能纸上谈兵, 空谈是无用的, 要落到实处, 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为目的, 加强学生的双基学习, 而不是占用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 面面俱到地讲授大量的数学知识, 这样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只有让学生自主去留意疑点, 积极思考, 自发研究, 主动探索, 才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佳途径.

三、鼓励质疑问难, 增强问题意识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有的学生比较善于提问, 有的却会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 甚至有的学生压根就不敢提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当有学生提问时, 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给予肯定, 学生是否勤于提问,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即使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很肤浅, 教师也要以肯定的态度加以赞扬, 给予恰当的评价, 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提问的热情.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估算”一课时, 课堂上学生通过讲解已初步知道接近整十数的数就估成整十数计算. 在接下来的探究例子练习中, 也没有出现个位数字是5的数, 同学们认真地练习着, 突然有一名学生举手提出:“45是接近40呢, 还是接近50? ”我说:“你真爱动脑筋! 老师差点把这个问题遗漏了! ”我充分肯定同学的提问, 但不直接回答问题, 引导同学讨论问题, 有的学生说:“看成40算! ”又有学生说:“我认为可以当40, 也可以当50. ”还有一名学生说:“我妈妈教过我要4舍5入, 因此我认为应看成50算! ”听着同学们的争辩, 最后我才说:“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 但按照人们‘四舍五入’的习惯, 通常就当50来计算.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热情, 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勇于争辩, 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释疑后的喜悦之情, 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学生的提问, 应及时评价, 在保护提问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在激励其他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让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质疑, 再逐步引导他们能问、会问, 问到点子上, 让问题贯穿数学课堂, 在学生的意识中生根、发芽、开花, 让学生感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问题意识 优化思维品质 篇7

一、美国修学旅行后的思考

去年暑假带队去美国修学旅行, 在参观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时, 一位教授说:“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等教授布置题目, 通常也能完成得很好, 但如果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听后感触颇多。在美国家长经常问孩子:“你今天向老师提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而在中国, 家长往往这样问孩子:“你今天考试得了多少分?”这就是中美家长关注孩子成长的不同之处。在美国的课堂上, 学生会大胆地指出老师讲课中存在的问题, 老师会很高兴, 并带领全班同学一起鼓掌, 因为老师认为培养出一个爱问问题的学生是他的光荣;而在中国这个学生的质疑会让老师尴尬, 使老师不高兴甚至被批评。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宁可让时光淹没在无穷的讲解和训练中, 也不情愿拿出充足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思考, 从而使师生缺乏思维的互动。这样的教学, 可以达成基本的目标, 却不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提出新的问题, 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 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真正在思考。”笔者在上课时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 在上七年级生物《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教学时, 笔者首先播放视频《仙剑奇侠传》片段:李逍遥给了赵灵儿一颗石子, 赵灵儿悉心照顾了石子十年, 可是石子始终没有发芽, 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接着用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勾践借粮》来引导学生设问:为什么煮熟的种子不能发芽?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粒米和一粒稻谷,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两者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米不能作种子?笔者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肯定, 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 并分析问题的价值, 进行具体指导, 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内因和外因。

2. 引导学生善于思考

古人说“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有深度地思考,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备课时教师要把发问点放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处这些有思维价值的地方, 力争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例如, 在上遗传专题的复习时, 笔者提供了以下案例:在全国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活动中, 一名失散多年的男孩强强终于找到家人。但强强的父亲去年因车祸身亡, 强强的爷爷怀疑强强不是自己的亲孙子, 要求司法中心鉴定。请问可用什么好的办法进行鉴定?如果是女孩用这种方法可行吗?还可以用哪些办法?这个案例是一个开放型案例可以从各个侧面进行分析和解释。学生看到题目后思维活跃, 兴趣浓厚, 积极性高,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从具体的实际问题入手, 让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 从而加深对生物学实用价值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老师要引导学生由无疑而生疑, 由有疑而思疑, 由思疑而释疑, 由释疑而心怡, 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进行“DNA粗提取的实验”教学中, 笔者只给学生说明了科学家探究的思路, 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并且暗示他们这个实验中有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把它找出来。学生认真地观察演示实验, 接着经过激烈的讨论后, 提出了一些问题:一、实验中为什么不选择猪血?若选用猕猴桃作实验材料, 会有什么不同呢?二、提取DNA还可以利用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原理。利用该原理时, 应选用怎样的酶和怎样的温度值?三、用粗糙的竹筷来代替玻璃棒效果会不会更好呢?看到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笔者很高兴, 因为这充分说明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了。面对问题, 学生们不再回避, 而是敢于面对, 勇于提出, 勇于质疑了。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释疑。以前笔者给学生释疑时都力求讲透彻、讲详细, 甚至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 生怕学生听不明白, 可结果既费力又费时, 效果还不理想, 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现在笔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 让学生顺着科学的思路和方法主动去感知、去思索, 在不知不觉中领略科学知识的真谛。正如古语所说:“涉浅水者见虾, 其颇深者见鱼鳖, 其尤深者观蛟龙。”

发挥建模意识培养创造思维 篇8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能力,也是现代人才所必备的思维能力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建模意识,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为数学建模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大量的知识基础上,灵活地将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结合问题所给的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在建模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直接思维、联想力、转换能力以及构造能力,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源泉.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一、发挥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直接思维

从数学发展史中可以看到,许多伟大的数学发现和定理都来源于直接思维,比如欧拉定理、哥德巴赫猜想等等.这些思维的来源都是通过直接的观察和感悟得到,而不是经过复杂的数学逻辑推理得来. 在数学建模中,学生的思维能达到极大的发散,使学生能发挥联想能力,将不同事物联系起来,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特的思路,这个过程都能培养学生的直接思维,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原始材料.

例如,证明: sin5° + sin 77° + sin 149° + sin 221° +sin 293° = 0.

此题如果用常规方法,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来计算,也能做出来,但比较费时费力. 学生如果能细致观察题目,发挥联想能力,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换为图形关系,便可迎刃而解. 题目中的角度都是相差72°,由此可以联系正五边形的内角,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建模,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

由平面向量得:所以,每一个角在纵轴上的分量之和也是0,即sin5° + sin 77° + sin 149°sin 221° + sin 293° = 0.

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建模应用的广泛性和灵活性,巧妙地将代数关系转换为几何模型,并得到轻松解决. 教师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建模训练,多加引导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构建数学建模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转换能力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将实际问题转换为便于研究的数学模型,在此过程中也能反过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放性.

例如,在生活实际中,经常遇到的洗衣服问题: “是用一桶水来一次性洗一件衣服干净,还是将水分成两份,分两次来洗衣服干净?”这个问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便可作出判断,但如何用严谨的思维来证明呢?这就要转换为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方法来证明.

三、发挥建模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数学思维的高低程度,就体现在学生是否具备丰富的实例”,意识就是说: 优秀的学生除了具备理论知识,还应该有许多具体的例子. 学生的建模意识实际上就是拥有大量例子的体现,他能将多种事物合理地运用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型. 学生拥有愈强的建模意识,愈是能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一条平直的马路上,有N个农场,每个农场里有一辆或者多辆的货车,问: 在哪个位置设置加油站,能使货车走的路程之和最小?

这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借助数轴来建模,将问题构建成代数模型. 设农场的位置为x1…x2…xn,且x1< x2< … <xn,设农场拥有的货车数为a1…a2…an,则最小值变成了求的最小值.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经过精心设计变成一道好的数学建模题,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构建出数学模型,使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发挥学生数学建模意识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留意学生的思维发展,捉住机会,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将数学建模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摘要:高中数学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构建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篇9

关键词:知识竞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动手创新,合作交流,渗透思想,发展观念

当今时代是知识竞争, 人才竞争的时代, 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因此教育呼唤数学教学就要注重引导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发展观念。

1 创新情境、激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要激活创新思维需要一种创新环境所以创设新情境首先创设丰富多彩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激活学生对数学内容学习的多向性的思维。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探究、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关系性质和方法, 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拓展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渠道, 培养创新意识。如在八年级讲“打折销售”一节内容时, 让学生课前到市场上去调查有关商品打折销售的问题。开始上课时, 放手让学生举例说明市场上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况, 甲学生说“某商店一套男装打七折销售420元, 获利120元”, 乙学生说“某商店一双运动鞋打八折销售240元, 获利40元“, 老师问乙学生“你调查店主一双运动鞋的成本价了吗?”乙学生回答:“我调查时, 商家不肯吐露。”在学生举例过程中, 老师适时适度地点拨, 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接触了打折数、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通过调查让学生真正深入生活, 深入社会,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和时间, 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 并对打折问题及相关概念, 有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 又如在讲八年级几何“等腰三角形性质”时借助多媒体教具、图示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解决求解证明问题, 使学生能分析出问题中的已知与未知条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图形翻折, 得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命题, 同时找学生分析命题题设和结论, 画出图形, 写出已知和求证, 之后不要急于证明, 学生分析如何证明两底角相等, 并让学生观察图形, 使其从不同方法来证明, 这样用贴切的语言、深入浅出使学生在思维里顿悟, 在理解中渗透、在运用上熟练。从而使学生理解的更深刻, 分析更透彻, 感觉更直观, 使学生在欲教欲乐中掌握本节重点内容。通过对题的分析及图示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七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收集数据”时, 采用做游戏方法, 让学生自己动手抛硬币, 并通过观察硬币正面朝上, 还是反面朝上, 以此调查收集频数, 然后算出频率, 又如调查“哪个班级干部工作最认真最负责”, 采用民主投票的方法, 经过唱票收集数据得出“哪个班级干部工作最认真最负责”的结论。

总之, 让学生亲自从事这一探索活动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 学生去发现、认识、思考、归纳出一条规律,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的情趣与教学情境产生共鸣, 自发地启动创新思维机制, 快速地进入问题情境, 为学生创新意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从而学生在这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2 动手创新、合作交流培养创新能力

用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设各种合作方式, 激发学生探索创新意识, 根据数学内容, 多角度、多层次、深层次地设置问题, 由浅入深,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连锁问答, 让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学生合作创新的潜能, 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潜质。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 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 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维, 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同学的想法, 在亲自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 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技能和方法,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 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 质疑、议论推广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从而获得新知识, 并有所创新。例如在教七年级“平面图形”时, 让学生分成小组, 每组发一张正方形彩纸, 剪出七块大小相等的三角形, 正文形、平行四边形, 随之讨论交流,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亲自动手利用七巧板拼出各种有创意的平面图形。经过讨论各小组发表自己见解和拼图表达的意义, 指出一组平行线、垂直线段和锐角、钝角的角度等, 还发现什么数学知道等, 整个活动人人动手, 个个参与, 学生都是在做中学、学中做, 拼图时气氛活跃, 发言时积极思维争先恐后, 特别是接下来的展示作品, 发表见解, 相互评价并向老师提问, 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突破, 引起并向探索性反射, 不仅提升动手创新、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品味, 又充分体现了学生潜藏着创新的天赋, 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创新意识, 培养了创新能力。

3 渗透思想、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念

在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化归思想等, 各种思想都渗透很深的哲理, 都蕴含着发展的观念, 培养学生用发展眼光看待和理解事物, 在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同时渗透对学生发展观念的培养。

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时, 为了深化认识引导学生弄清思想及四种运算的关系, 使学生不仅认识到“加”和“乘”, “减”和“除”之间存在的转化发展的关系。再如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联系, 通过“大与小, 多与少, 加与减, 乘与除, 积与商”的变化, 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内容都渗透了一些对立统一的运动变化的概念, 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 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 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 应大胆地放, 放得真心实在, 收要收得当。又如在教七年“图形的初步认识”一章时, 在辨认 (篮球、乒乓球、饮料瓶、万花筒、粉笔盒、牙膏盒、地球仪等) 中选取素材, 鼓励学生进行观察、触摸、分类等活动, 形成对有关几何体的直观感觉。又如教学中设计下面活动, 让4名同学分别在4个方向, 观察同一个物体, (如水杯、水壶等) , 先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猜一猜某幅图是谁画的, 他坐在哪个位置, 在老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 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 学生创新思维活跃起来自主探索学习积极性很高, 通过参与、观察、比较、想象, 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可见“猜想”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手段和途径, 让学生在“猜一猜, 想一想”的过程中, 既能更好地获得新知识, 又能展现自己的创新才智, 使学生在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的发展观念不断得熏陶。

综上所述, 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努力创新, 用新的思维方式,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念, 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锡成.创新教学应涵养人文精神[J].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002, 5 (203) .

[2]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周久璘讲座.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R].2008, 3, 21.

培养求异思维,发展创新意识 篇10

一、创新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一直以来,音乐欣赏教学一直遵循着这样的模式: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知识、初听作品、讲解作品、逐部分进行复听歌曲。于是,我们便用一种毫无美感的枯燥语言“肢解”着原本具有无限魅力的作品。这样的教法,把着眼点放在对乐曲的深刻分析和理解上,却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是否喜欢、是否能接受,又是否真正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例如,在欣赏歌曲《天山风情》时,我们不妨在原本普遍的教法上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大胆评一评老师“这样的教法”,在学生的评论中才会发现他们想要了解的话题:“如果老师能告诉我们新疆的地理位置,有哪些自然风光和特产,可以让我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更好地想象新疆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把想象的画面配乐。”“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如果能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可以更好地从歌声中感受新疆的民俗风情”“新疆的音乐很有特色,如果能介绍下他们的特色乐器,可以更好地了解新疆歌舞艺术”……

忽略了学生主体感受的教法只能事与愿违。在让学生评一评“这样的教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摆脱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课堂上增加“交流新疆相关文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了解的话题。这样的欣赏教学,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倾听学生心声,培养求异思维

诚然,入选小学音乐教材的歌曲都是经典“名著”。基于此,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又岂会有不喜欢这些精品佳作的道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喜欢听歌,但对教材中的歌曲不感兴趣;学生喜欢音乐,却未必喜欢上音乐课。教师的主观感受剥夺了学生说“我不喜欢这样的音乐”的权利。

例如,歌曲《茉莉花》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向学生展示合唱、独唱、钢琴等不同体裁的音乐风格,领悟江苏民歌的魅力,但事实却是学生并不爱听。为此,我们不妨听听学生的心声:“我喜欢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现场版,把我们祖国的风采带向了世界。”“我喜欢周彥宏唱的版本,唱出了我们江南女子的甜美。”“我喜欢具有小清新风格的梁静茹演唱的版本。”“我喜欢霍尊的带有日式唱腔的《茉莉花》风格”……

这些才是学生的心声。我们不妨尊重学生的喜好,大胆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适当引入适合学生去欣赏、演唱的流行音乐,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也能打破一成不变的欣赏内容,活跃小学音乐课堂氛围。

三、敢于求异,张扬学生个性

音乐名家的经典之作,让每一位音乐教师都顶礼膜拜,大师的千古流芳和经典传承,让每一位教师都保有着虔诚的态度和服从的品质,却也在一成不变的音乐欣赏中抹杀了学生的创新,培养了一批思维上的懒汉。新课标下,大力提倡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为此,我们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也应彻底解放学生被禁锢的思想,破除学生对老师、对名人和权威的绝对服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让我们为学生的求异思维喝彩。

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化碟”部分时,笔者以求新为思维方式,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地议一议“化碟”部分的创意:“我不同意作者这样的创意。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为什么在‘化蝶’的大团圆中结束?这是否暗示着作者对封建婚姻制度的默认和赞同?”“《梁祝》的最后是祝英台撞死在碑前,而尾声‘化碟’部分的音乐却只是对爱情主题的简单再现,缺乏应有的荡气回肠的千古遗憾之感,这样的尾声会不会大大削减了其艺术的感染力?”在一片质疑中,学生突破了名人和权威的思想,而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创意比《梁祝》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只有敢于求异,才能埋下创造力的种子。通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的议一议音乐作品“这样的创意”环节,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作品所反应的时代,认识到音乐作品的局限,更能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不仅要将乐理知识和歌唱技能传授给学生,更要通过作品欣赏,不断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摆脱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革新,勇于探索,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重视对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才能逐步丰富他们的音乐欣赏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阶段复习下一篇:HP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