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艺术创作论文

2022-04-17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是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之后崛起的第四大艺术思潮,其中包括许多大小文艺流派。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受其影响,它是现代西方艺术潮流中的重要流派。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一、现代主义与其他思想一样。是以哲学思想为其根源的,是某种哲学思潮在艺术上的表现。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潜意识艺术创作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潜意识艺术创作论文 篇1:

探析版画创作中的动力源

本文通过潜意识对艺术创作的作用、两种思维方式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交织应用、意境的重要性来诠释我版画创作的动力之源,强调创作中这些因素的运用对于打破思维定势、扩展形式语言的重要作用。

任何一件经典的艺术作品都有其渊源,也都凝结着艺术家的灵魂以及经历的痛苦和欢乐,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潜意识的自然流露是纯粹的、高级的精神活动,也是诠释神秘创造力的切入点。

动力之源--潜意识

潜能的动力深藏在人类的深层意识当中,它具有神秘而庞大的能力,是很多艺术家一直在寻找并试图驾驭的。弗洛伊德派心理学将潜意识的根源解释为长期的自我意识的沉淀,艺术家主体潜意识中那些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冲动和某个时期被压抑的欲望,是促使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动力源。艺术家在运用熟练的技巧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已不自觉将自己的潜意识注入其中,其饱含的精神与观者发生了共鸣,在瞬间点燃起观者内心的情感,这种感悟表达越真切,作品便越具有感染力。

一些艺术家会有意识地控制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通过对潜意识的细腻表现,不断自我确认,展现出令人震撼的内心世界,使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发挥到极致。超现实主义的代表者达利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能体现受潜意识影响的作品是《记忆的永恒》(图1),画面上三只柔软的钟表意味着时间的完全停止,原始状态的记忆全被拉回,永远保持着时间的永恒。达利承认这是遵循着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来揭示个人梦境和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的对潜意识的忠实记录,从画面效果来看,好似艺术家对真实世界的反应,其实却是将幻觉的意象与现实的一次重组的表现,是潜意识理论在绘画领域的一次崭新的尝试。

正是受到达利的影响,认识到要主动挖掘思想意识深层中的宝藏,我创作了版画作品《重叠的心理暗示》(图2),这幅画源自我的梦,梦中我躺在一个缥缈的时空中,周围的一切仿佛在云间,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大漏勺,当你具有足够大的能力时,便能适者生存,努力挣扎着去看到希望、实现梦想。梦中的场景有些是生活的现实,它与多年的生活体验交织在一起,似真实、亦梦幻,它能够真实的表达我的内心情感,于是我把梦中的场景移植到画面中。虽然是梦境,但仔细加以分析,它其实是真实生活经过长时间沉淀,在头脑中形成的潜意识。因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历各异,在头脑中形成的潜意识也各不相同,潜意识在某一段时间的一次集中释放,释放出来的不同信息便会成为千差万别的信息个体,将这些潜意识移植进画面中,从而创造出一种幻觉的真实感,这也是我所要表达的。事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源源不断的流入大脑,信息在不断的沉淀,它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不竭之源。

思维方式与创作

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不同于工业产品的产出,它会产生很多变数,艺术家会突发奇想,有时还会因为材料的特殊性,随机的产生一些想法,这其中模糊思维、形象思维起了很大的作用。认识这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它们在绘画创作中的合理应用便成就了我的版画创作。

模糊思维与艺术创作

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在《论艺术心理学》中指出:“无意识的推理往往能解决意识苦心思考而不能解决的问题……,然而如果没有意识和理性预先进行的那一番苦心煎熬,无意识推理就无法达到自由的相互作用。”此观点说明我们眼睛所见到的东西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总是与过去的记忆痕迹相联系的,是我们头脑中储存的大量信息的一种模糊再现。这种再现的清晰与模糊取决于刺激物与头脑中储存的关联信息相似度的多少,而对于这种信息的把握直接影响着艺术家的艺术表达能力。

版画属于间接艺术,具有材料到艺术语言表达的转换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偶然因素,如铜版画的飞尘、腐蚀等等。而出现的偶然性因素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这正好可以利用我们的模糊思维加以控制,根据个人的经验加以提炼,将符合要求的画面恰当地置入,得到视觉上的张力,丰富的画面层次。这种不确定性正是版画生命力的延续,也是版画艺术与其他绘画艺术相比独特魅力之所在。

我的版画作品《瞬间的生命体验》(图3)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创作的。我喜欢看污迹斑斑的墙面,总看到里面隐藏着一些诡异的画面。一次我在清洗铜板时无意中发现:沥青被松节油融解后再经水冲刷,由于油水分离,便可形成一些离奇的图形,变化诡异而丰富。这让我一下想起了那斑驳的墙面,这正是我所需要的画面,在似与不似之间,一种模糊的形象呈现在版面上。画面效果来自于偶然的瞬间,却不是完全失控的,在这基础上我又加入了主观想法,在有限的“失控”中把握机会,将模糊的意识加以强化使其逐渐地清晰起来,使最初的模糊思维逐渐发展至成熟的想法,使最初的模糊思维有了结果。

艺术之美在于“真与不真之间”,艺术的神韵在于“似与不似之间”,艺术的模糊性是游离于两极之间的幽灵。模糊性是具有亦此亦彼、特征对立的两极,差异的双方总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贯通,这些原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扩展,如传统艺术中强调虚实相生,正是模糊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完美应用。

模糊思维在创作实践中得到深化,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模糊思维只是其中的一种思维方式,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多种思维方式聚合裂变的过程,很难说哪种思维方式能独立的发生作用,往往是交织在一起,这其中有时是模糊思维占主导,有时是形象思维或抽象思维等等……

形象思维与艺术创作

正如达芬奇所说:“激发大脑的各种发明,是让人们观察断壁残垣,未息的余烬,以及斑石、云朵和土块,因为这些不规则的形态中能使人产生奇妙的发现,使艺术家进入到一种梦的状态”。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面貌,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像、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

我们在看一幅画时,总希望从中找到我们熟悉的东西。看到天上的云彩大家总说像某某东西,我们总想根据情境构思出清晰的图像,思考的过程就是利用头脑中的相关信息与有关形象进行分析、比较、类比、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和其他思维方式的参与,那么事物将仍处于模糊状态,我们的创作过程将无法继续。在我的作品《圣徒的预见》(图4)中,远处天空中漂浮着一座神圣的庙宇,它是由一块污渍稍加改造成了一座小庙。在这一过程中形象思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最初的模糊形象得到了确认,画面的内涵得到了延展。在创作的过程中,画面中的各种形象,甚至画面的经营位置、安排、布局,都离不开形象思维的过程,头脑中的信息储备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着形象思维过程的顺利与否。

想象力是形象思维中最为重要的特征,我们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往往并不满足于对象的再现,而更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从而获得新形象,以此来体现出我们的创意。在我的版画《圣徒的预见》中,小庙通过荷叶的包裹悬浮在上空,虽然庙宇是神圣的象征,是人们顶礼膜拜的,但荷叶也会枯萎,我通过种子的破土而出,从发芽、开花到结果,表达了世间万物的一种轮回精神,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圣徒虔诚的信仰和对永生的期盼。

正确合理的思维方式会直接体现在画面中,我的版画创作强调“入境”,画面中很多模糊的因素可能来自于模糊残留的记忆或者说潜意识,无论来自哪些方面,我所感兴趣的是如何把握好这些模糊因素,使其在创作中发挥作用。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肯定与否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新灵感的产生过程,版画的特殊性也体现在这里,在处理版面时经常出现的偶然效果,思维要很敏锐,要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和模糊思维,这样灵感就会不断闪现。

意境——画面的灵魂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散点透视,以线造型,气韵生动,物我相融。它挣脱客观形象而加以提炼,变成一种具有主观意象的精神轨迹,其意象特性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发挥着远远超出客观形体本身的精神效应。我的版画作品《米索的梦》(图5)是我对传统绘画理解的一种新的体验和尝试,画面中的人物、场景已脱离了他们的物理形象,借助于版画技法的延伸传达出一种飘渺的意象空间。画面中对图像符号的精心处理诠释出我对空间意境的理解,是自我状态的感受与表达,在沉静中隐藏着更多的动荡与神秘。

结束语

本人版画的创作不仅表现视觉感官的世界,也表达观念理性,是心灵对自然的一种特殊感应;在创作过程中融入想象,更要给观赏者留有想象的余地,强调从内容出发和偶然因素的利用,从而给艺术创作带来无穷的魅力;意境的营造需要画家的真情实感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使之充满无限的生命力,看不见却可以感知的某种气息,则正是作品的生命与灵魂。

艺术家对艺术的独特诠释是用来展现艺术家的心灵世界,每一次创作的过程都是艺术家情感的一次释放,本文是我对艺术创作的一次精心梳理,使我对艺术作品的产生、制作、完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总结,它对于破除陈旧观念、打破思维定势、扩展形式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王秀华,女 ,(1982.2-), 籍贯:山东烟台, 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邮编: 473000。

作者:王秀华

潜意识艺术创作论文 篇2:

现代主义艺术浅谈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是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之后崛起的第四大艺术思潮,其中包括许多大小文艺流派。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受其影响,它是现代西方艺术潮流中的重要流派。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

一、现代主义与其他思想一样。是以哲学思想为其根源的,是某种哲学思潮在艺术上的表现。现代主义是以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或者说是其哲学的艺术表达。就艺术思想而言,现代主义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种种现实矛盾和异化现象。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但这种不满和否定是对社会和人类前途的危机意识和悲观绝望情绪的反映。

二、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渊源是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并深受柏格森的美学思想及弗洛伊德、莱格心理学的影响。在艺术观上强调自我,强调主观。强调直觉和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因此,现代主义往往走向形式主义的极端。

三、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是其哲学思想和美学简介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抛弃了传统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许多全新的艺术手法以表达其“全新”的观念。柏格森认为只有直觉才能认识真理或显示瞬间的印象和幻觉。他提出“心理时间”的概念,启发写作方法。弗洛伊德说:“艺术即做梦”。引导超现实主义有表现梦幻的潜意识。

从这三个层次来认识,我们便可发现:对整个现代主义艺术来讲,我们不能移植、不能照搬。因为作为哲学这样一种上乘建筑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西方的情况截然相异。尼采、柏格森、萨特的哲学在我国并无存在的土壤,充其量只是在知识界的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已。从根本上讲,现代主义在中国不可能生根,无论我们是否欢迎它。因此,对现代主义无论照搬模仿的态度还是深恶痛绝的态度都改变不了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这一规律。也正是这一规律决定了的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那么现代主义对我们的影响又从何而来呢?

在艺术界,尤以一部分青年画家,受西方现代哲学,尤其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欣赏现代主义的人无例外是受其表现思潮和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的吸引,并非仅仅倾心于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

再有一个原因是:中国艺术功利性强调过分公式化、概念化、图解说教的倾向使人们感到厌烦,从而向往与之相反的艺术,有人称之为逆反心理:在我们没有创造出更好的艺术时,现代主义似是最现成的替代品。

最后一个原因毋庸讳言,现代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不承认这一点,有些事实便无法解释。

现代主义关于艺术想象、直觉及潜意识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其立论失之偏颇,但有合理因素。追求主观和认识的真实增加了艺术的动人程度。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当然是为其内容服务的,但艺术手法本身并无阶级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现代主义早已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如果我们把传统广义地理解为今天以前的全是传统,那么现代主义便已是传统的一部分了。我们当然可以像对待其他传统那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了学习艺术,应当对所有的流派都有所了解,我们应当把所有艺术创作的能力、认识生活的能力、发现题材的能力、驾驭形式因素的能力……都看作基本功。对绘画而言,基本功远不仅是素描,艺术青年在学习和寻找自己风格的摸索中,可能在一定的阶段,尝试某种现代主义手法。这原不足怪,我们所要反对的是对于颓废消极、厌世情绪的欣赏和模仿,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现代的或是传统的都为艺术表现增加了新的语汇。模仿他人是没出息的,借鉴是为了创造,我们需要创造我们自己的新的艺术。只要我们有新的内容表现,我们就会创造出新的艺术,如果暂时没有,我们也不反对走别人的路,在借鉴别人之处的同时创造出符合我国民族审美习惯的新的形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海庆中学

作者:史祥来

潜意识艺术创作论文 篇3:

人物造型概念意识心理探析

摘要 艺术活动是美的认知过程,人的美感个体差异来源于人的复杂心理活动。客观的人是美的认知的主要对象之一,创作者个体与他所反映的人物形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就美术领域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物造型美的认知过程与艺术家个体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展开初步研究,从现象到本质,通过心理的本能分析,多角度剖析人物造型的概念意识现象,探讨这一客观规律。

关键词:人物造型 概念意识 个体概念意识 集体概念意识

一 人物造型概念意识解析

黑格尔认为:“美就是一种理念……理念是概念与客观存在的具体的统一。”本文就黑格尔所指的“概念”展开论述。只不过黑格尔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本文涉及的“概念”是一个狭义上的含义,它特指美术范畴对人物形象的具象认知,具体到人物形象的每一个结构认识。

心理学家荣格的“观念”说近似于黑格尔的“概念”说,荣格认为:“观念就是原始意向的阐现,它是经由原始意向而被象征地表现……观念是一种先天的存在和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概念是人为尺度化的观念,一种固有的模版。因此,造型概念意识是指艺术家主题潜意识对客体的审美认知并在艺术创作中反复运用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审美标准。这个审美标准就是尺度化了的审美观念,在人物造型中的具体反映就是人物造型的相似或雷同。希腊艺术家发现“额和鼻之间的线条是笔直的或微曲的,这条垂直线与连接鼻根和耳孔的横平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线相交成直角的关系就成为希腊艺术家创造人物面部造型的审美标准,当这一成型的标准被艺术创作者反复运用就形成了当时人像雕刻的概念意识。这种概念意识深深地渗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以致,每当我们看到人物面部近似的这种直角关系,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古希腊人物雕刻形象。正如我们看到丰满白皙的女性,头脑中立刻反映出唐代仕女的形象,因为这些特定的造型特点,长期以来左右着人们的大脑意识,形成标准化概念意识形态。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让人们认识了人类机体潜在的“无意识”,他认为“精神活动本身都是无意识的”。而存在于无意识中的、不为觉察的潜意识支配着人的精神活动。因此,概念意识是人潜意识的精神活动,作为精神活动重要形式的艺术活动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它通过形象反映人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他还将人的潜意识从心理结构状态分析,将人格中原始的、与生俱来的由先天本能、欲望构成的结构命名为“本我”,艺术活动中概念意识都是“本我”的外在反映。由此说明,艺术创作者的人物造型概念意识是创作者个体潜意识里“本我”的反映;是创作者(主体)内心意念中的形象特征与现实参照物(客体)所显现的形象特征的契合;它不为人觉察,总是隐含在创作者的作品之中,通过创作者作品的形象媒介传达着作者潜在的心理元素。致使人物造型从整体到局部,每一个细节无不渗透着创作者的形象概念意识,外表的服饰也无法掩饰这种本能的反映;裸露在外面的形象结构(如头部、手或脚等),便会使这一本能特征暴露无疑。当我们有意识观察一幅人物画(多人),你会发现一幅画中人物造型极其相似,他(她)们的脸庞或鼻子结构似乎是孪生兄妹,性别、年龄和服饰也无法抗拒内在形象结构的概念意识。

因此,艺术创作者的概念意识往往铸就其艺术生涯一生。对于艺术创作者和与他生存的空间来说,人物造型概念意识在其生存的环境有着个体与群体的差异,艺术造型的概念意识有个体概念意识和集体概念意识的差异,个体概念意识是集体概念意识的基础。

二 人物造型的个体概念意识

人是个复杂的动物,其复杂性体现在他不确定的心理活动;这种难以捉摸的心理差异形成艺术家有别于他人的个性特征。人物造型概念意识是人潜意识的本能反映,这种本能反映所呈现的状态并非千篇一律,它因人的本能的个体差异而形成个体概念意识。个体概念意识在艺术领域我们称它为“艺术风格”。艺术家“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个体概念意识的具体反映。弗洛伊德说:“潜意识的心里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因此,艺术家这种个体概念意识的形成是艺术家潜意识的反映,它不受艺术家个人意志的控制,并不自觉地左右其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

艺术家的创作常依赖于模特儿,模特儿的选择反映了艺术家的审美标准。正如德拉克洛瓦所说:“一个想象力很强的画家,总是想尽力地把模特儿画的合乎自己的要求。”这里,德拉克洛瓦所指的“合乎自己的要求”,暗示了他本人潜意识里形成的人物造型美感标准。塞尚认为:“艺术是个人的知觉,既是他个体的美感标准。”因此,在他的视觉中几何塑造形象即为他的审美标准。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来说,其本身对美的认知标准就形成了自我的审美概念。

荣格认为人的精神存在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是由于人在个体成长中意识逐渐形成的个性化过程。人经过个性化过程,个人逐渐变成一个心理上独立、不可分的统一体。个人无意识是艺术家造型个体概念意识形成的根源;个体的概念意识致使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中避免不了的自我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别于是他人的审美标准。美的理念差异的关键还在于个体对美的概念的认知程度;对于一个概念的理解,人们总是反映出如同吃饭一样的挑剔;挑剔恰恰形成个体习惯的概念化,对美的概念也是如此。正如艺术创作者面对的模特儿,是创作者精心挑选的,模特儿的形象特点是创作者内心已形成的标准媒介。模特儿的形象特征大部分(当然不是绝对的)或某一部分,必定是符合创作者潜在的形象要求;即使创作更换模特儿,其潜在的“标准”指使他仅可能选择符合某一部分标准的形象。如宙克西斯就是取五个姑娘的长处完成了维纳斯。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脑或心灵天生有着中将零碎、片断进行完形,主动综合成整体的能力。”宙克西斯对模特儿的审视,是将符合他的审美概念的零碎造型重新整合为完整的、符合艺术家审美标准的人物形象;最终维纳斯的形象是集创作者零碎审美概念的统一。

三 人物造型的集体概念意识

张萱的《捣练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代表了唐代人物造型的审美特色。从他们遗留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唐时期对女性美的标准尺度:丰满白皙的肌肤、柳叶型的眉毛、细长妩媚的眼睛、樱桃小口以及高耸的发髻。仕女面部表现技法上所运用了“三白”,即额、鼻、下颔三个凸出部位用白粉渲染,显示对女性高额、翘鼻和略微突出的下颔以及圆润两颊的美感要求。这些创作者认可的标准,成为其他创作者效仿的模版,最初创作者的人物造型概念意识逐渐蔓延为大众造型概念意识,即集体概念意识。荣格将它称之为人的“集体无意识”的反映:“集体是因为这部分无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它与个体心理相反,具备了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都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的;而且这种集体无意识组成了一种超个体的共同的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正因为此,当我们看到“丰厚肥体”的女性造型,头脑中立刻反映出唐代仕女的形像。因为,唐代女性集体概念意识统领着我们的潜意识。

人物造型的集体概念意识源于个体概念意识,它是艺术家相近或相似的个体概念意识的集合。在荣格看来“集体潜意识源于代代相袭的一般心理功能的潜能……不需要历史传统或移植就可能重新萌发于任何时代和国土上的动机和意向”。集体潜意识在人物造型上所体现的就是艺术家个体之间不经意的效仿行为;一旦艺术家个体概念意识相互形成共鸣,个体的概念意识就汇集成为集体概念意识。人物造型的集体概念意识常“某某组织”或“某某画派”的团体而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如古典主义、超现实主义、巴比松画派等。

欧洲艺术的发源地古希腊,以它辉煌的艺术成就著称于世;在它的古风时期,雕像无论男女面部的表情造型都保留一致“古拙的微笑”,雕刻的人体男性造型全为方肩、厚肋和厚脚踝,头顶戴头饰和假发;女性在服饰的装饰下身体上下几乎等粗,这些程式化的造型规律,形成这一时期雕塑上人物造型的集体概念意识。不仅如此,古希腊理想雕刻作品中眼睛的造型标准是:“眼睛的大小要和眼骨或眼眶成恰当的比例,要在眼皮张开时的式样上表现出来,如果眼里角一边上眼皮所形成的弧形比起下眼皮的弧形较圆,眼睛就算得上美。”古罗马艺术家在雕刻人物眼睛时,采取“眼皮稍微下垂半掩着眼睛”的程式化方式,所谓程式化就是统一的审美标准,由此而形成这一时期的人物造型集体概念意识。

四 人物造型概念意识的相互转化

人物造型个体概念意识是人内在的个性体现,虽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它的稳定性也会因外界的刺激而发生一些轻微的改变。在人的艺术道路上,伴随着生命的进程,人的个体概念意识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进化,从而达到进一步完善。日内瓦学派心理学家皮亚杰将这种“进化”称为“同化”,他认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不是被动的,而是以自己的认知心理结构去选择、同化外来信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之前,都有一个认知心理结构或经验图式,一切外在的刺激都只有经过主题图式的‘同化’或‘顺应’才能被认识。”因此,人的概念意识在保留“本我”前提下通过“同化”或“顺应”外界元素,达到转化目的。中国传统艺术的人物造型是以线为载体,讲究平面效果,以墨代色或略施粉彩的传统造型方法在西洋光影、色彩和立体造型概念冲击下,传统造型概念的防线被击破,几千年的审美概念意识在文化艺术的融合中发生了质的转变。

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人物造型概念化意识它并非一成不变,在一段时期内概念化总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艺术创作者在交流、学习中也在审视不同的审美标准,他人的概念对创作者的概念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坚决维护着自我的标准,保持个性风格的延续;个体的概念也在积极寻求相似或相近的元素,当他人的审美元素与自我元素有吻合之处,自我就会主动接纳它从而优化自我标准,自我概念也在“转化”中得以提升。

艺术家个体的造型概念在“同化”中完成转换,大体上有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转化,每阶段的转换就会形成新的概念意识;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来说这就意味着风格的转换,艺术作品风格的转换是艺术创作者审美概念发生变更的集中体现。

五 人物造型概念意识的两面性

人物造型的概念意识存在于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具体活动之中,在具体的行为意识实施过程中,呈现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它极力保留“本我”的特性,促使艺术家个体形成独立的概念意识,积极倡导艺术家的个性化,以促进艺术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讲,概念意识保守的本能制约着艺术家个体意识的进化,对艺术家的整体发展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

人物造型概念意识的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共同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彼此相互依存,在不断的矛盾中促进和谐;艺术家个体的发展来自艺术家审美概念的不断更新,“而作为超我的概念意识,从理想原则出发,总是力图通过自我去限制和压抑本我的活动。”因此,艺术家艺术的发展与个体的造型概念意识是矛盾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不单针对个体概念意识,对集体概念意识也是如此,艺术家的人物造型概念意识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完成概念意识的转换,并促进概念意识的不断发展、进化,也正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将艺术家的审美意识推向了完美的境地,实现了艺术家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瑜青:《黑格尔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瑞士)荣格,李德荣编译:《荣格性格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3] 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4] 宋家玲、宋素丽:《影视艺术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韩梦林,女,1969—,甘肃张掖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造型艺术、中国画,工作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作者:韩梦林

上一篇:教学改革解剖学论文下一篇:云计算网络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