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市民意识公共艺术论文

2022-04-22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共艺术通过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使来往的城市大众与之交流互动来体现它的公共性与互动性,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丰富了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市化市民意识公共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市化市民意识公共艺术论文 篇1:

城市空间媒介对话

摘 要:人们对于“公共艺术”一词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论,直到今天,其艺术观念和设计表达仍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论。公共艺术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很长的一段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文章对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特征和传承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我国国情,将公共艺术的设计文化语境取向作为都市文化精神传达的系统符号进行研究。

關键词:公共艺术;艺术观念;文化语境取向

注:本文系2020年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巢湖长临河古镇传统民居民宿化改造设计研究”(2020zs16)研究成果。

一、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特征

(一)公共艺术的国际视野与发展渊源

我们在公共场合常常看到那些向公众展示的艺术作品,无论它们是作为少数人的欣赏对象,还是作为走入百姓寻常家的日常生产、生活必需品,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是艺术家和设计者的情感表达。伴随20世纪的欧美的设计运动,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区别于古典样式的艺术表达手段出现在大众面前。它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以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公共艺术计划”并直接赞助公共艺术为标志[1]。在二战及其以后的美国城市环境公共艺术建设的潮流之后,公共艺术的脚步也悄悄踏上亚洲许多城市的雕塑艺术领域。公共艺术在美国得以开花结果是有历史原因的,在国际大背景下,源自美国的公共艺术在向着符合多数人文化和教育需求的方向倾斜,由追求城市中个人和家庭居住条件的充裕到追求城市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的完美与精神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当今商业经济的兴盛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已经不再是物质层面上的理想表达,而是为了城市化建设和满足市民精神需求的一种历史性空间延续的阶段体现,它取决于公共艺术领域的实际状态。

人类在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精神信仰和宗教膜拜,而后才有艺术的表达,这个过程是历史性的、阶段性的。旧石器时代的洞岩壁画,它的逼真度至今仍让人们叹为观止。艺术正是在这雏形的基础上一点一点地发展起来,每个阶段性的成果都是人类文明的流露与创造。而如今,在科技的发展下我们的生活也随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情感也正成为艺术家和设计者共同的表达对象。总之,我们要理解公共艺术的历史延续,艺术本身的发展及文化消费观念的变迁才是反映当代艺术现象的重要基础。

(二)公共艺术的观念范畴与城市文化价值

就字面意义来说,公共艺术的观念范畴主要是其广泛化的艺术存在,而其广泛化正是封闭性的对立表达,这是广义与狭义艺术表达形式的主要区别。我们今天所见、所闻、所感的大众艺术作品,诸如地景、城市雕塑、历史性空间的标识物、摄影、书画以及建筑立面的元素表达等等,都是对公共艺术本质和延续的阐释。据台湾目前比较流行的对公共艺术理解的说法,公共艺术更多是表达一种时空上能与公众发生广泛关系的艺术样式,如表演、歌舞等。笔者认为如今大众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还是处于比较宽泛的层面上。一方面,公共艺术从历史及其沿革的情形来看,它长期处于一种动态的、持续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2],每个时期公共艺术的呈现都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艺术在文化观念上的最终追求不同;另一方面,这与人们的惯性理解和社会公众意志是有关系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空间是产生公共艺术的必要条件,它们是公共艺术的主要载体。以工业为主题的中山岐江公园在设计元素的表达上就很有讲究,设计者对老船厂做了改造,诸如保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铁路和废弃的厂房,这在案例中是一种创新,它们不仅流露了设计者的思想,而且将历史和当代联结起来。人们漫步在其中自然就能想象到昔日船厂的繁忙场面,这种表达手法一下子将大众与公共艺术的距离拉近。这种贯穿时空的手法在拓宽了公共艺术范畴的同时,也将大众的怀旧思绪保留了下来。而公共艺术的狭义理解主要是公共空间的雕塑、壁画形式等等,通俗一点说,就是公共场所的艺术。不可忽略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公共艺术和环境艺术、城市雕塑混为一谈,因为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二、我国国情下公共艺术的生态传承与艺术媒介

在改革开放后,公共艺术逐渐成为中国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的需要,并稳定而快速地发展起来,目前中国的公共艺术的状况尚处在量大于质的局面。最为关键的是,大多数的艺术作品没有很好地同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结合起来,从而导致了“千品一面”的格局,出现一个好的作品,就有诸多城市跟着模仿。这除了和国民的心态有关,更重要的是,市民的参与性没有调动起来,公共艺术大多数是在商业经济的簇拥下生长起来的。在这里笔者想提出的是,注重本土自然风貌和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才是当代中国的公共艺术的主要出路。当然公共艺术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西方公共艺术的影响下有所偏向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在探索、交流和创作的过程中,结合中国本土的文脉,将中国多元、开放的公共艺术发扬光大。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带有艺术的一般物质特性,也同样摆脱不了对物质性媒介的依赖。许多艺术家从事观念艺术创作,必须在意态文本方案中完成对艺术媒介的物性把握。而且,公共艺术区别于宗教信仰、哲学观念,就在于它自身的物质性。

三、公共艺术的设计文化语境取向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场所精神

公共艺术主要体现的是大众的参与能力,代表的是公民意志与权利。公共艺术作为一个社会单元,尊重每一个人,为个体和集体的公民作出贡献。相对于西方而言,无论是开放的、言论自由的集会广场,还是半私密的社交空间,比如博物馆、茶楼空间等,都体现了公共领域的物质观念。例如华龙宝的玻璃钢雕塑作品《青春之旗》就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公民的参与意志,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感悟。

随着公共艺术范畴的扩大,大众对它除了有物质层面的追求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价值观念上的需要。大部分会所等公众娱乐、休闲设施原来是建立在社区内部的,只供住在小区的人们使用,现在在经济效益的催化下,会所大都建立在社区的街道入口,这样公众的参与性和商业效益都得到了提高,这就是当代公共艺术在商业效益提高下的历史延续,成都市的左岸会所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我们看蓬皮杜艺术中心,它将硕大的建筑框架结构暴露在外,是为了使人们的视野面向户外,并加强人与自然的亲和力,设计师把人们参与公共建筑的心理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了。

当代艺术的“公共性”与城市、社区和生态的关系这几年一直倍受关注,也是许多大型国际双年展、三年展所关注的主题。如2006年位于中关村西区的第三极创意天地打造“中国第一家非官方开放公共艺术中心”,主题为“在城市的上空”。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对于什么是公共性、什么是公共艺术是一个补充,并将公共艺术带出了庸俗而混乱的城市雕塑模式,在精神的实质上与当代艺术结合。新的公共艺术是人们对艺术的亲临与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传统和当代的公共艺术的纽带。当今艺术越来越深入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朴实地表达了人们对艺术的关注,新的公共艺术也因此处在公共性与私密性的交界处。

(二)公共艺术的当代性价值表达

公共艺术的当代性是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有区别的。当代性是一个有着时间的跨度,同样是社会主体下多元文化的意识形态。成都市的活水公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以水为主题的设计首先就确定了水这个具有历史性跨度的元素,我们可以看出,水这个千年不变的主题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把人们心中对水的依靠和寄托表达得很到位。再看成都市的新天府广场,它体现的是中华千年的多元文化,两个形似托盘的标识物体现了传统太极云图的正负符号,设计者又用具有当代意义的抽象龙脉文化为广场增加了历史时空的意识砝码。这种手法在青岛主体雕塑——“五月的风”上也得到了体现,设计者运用了风的意象和大红的色调,表达中国红的正统,意象与正统的对立也再次将城市雕塑的当代价值观念表达出来。

(三)公共艺术的户外历史空间性

公共艺术在表达历史变迁上具有很强的话语权,它不仅能体现单体的、具有历史性的标识物,还能体现一系列有空间序列的、公共领域的文化传承。公共艺术体现了那些具体环境下构筑物,如我们身边的标志识别系统,环境雕塑、亭桥等景观艺术的组合体,当这些随周围的建筑或规划一直延续下去,会逐渐成为人们身边具有历史性的户外空间,并以纪念性的作用驻留在特定的场所之中。除了具体环境外,公共艺术的产生,还面临抽象的精神环境,如文物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希望、想象、理想和對现实的态度。汉代石刻建筑“阁楼”“干栏式”“斗拱”等造型豪放粗犷,图式朴拙自然,其审美亲和力远胜过冷冰冰的美学书籍。

(四)公共艺术的物质开放性

源自西方的公共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很多人将公共艺术等同于城市雕塑、环境艺术等,因此公共艺术如何立足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公共艺术的道路又将如何走下去也成为目前一个严峻的课题。洛阳理工大学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雕塑残缺寻美》《谈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徽州古村落环境艺术简析》等论文的发表,都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教研成果,将公共艺术提上日程,体现了其开放性的影响。公共艺术的开放性,一方面指公众继续参与现实的可能性,一方面指它提供给公众的想象空间。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正门门口的地标性雕塑,除了在造型上体现了交大以开阔的心怀欢迎来自天南地北的莘莘学子,雕塑的选材、位置都体现了它在校区中的重要性,人们可以来这里休闲,也可以瞻仰它。公共艺术,理应为艺术接受者提供继续创作的可能性空间,公众不应当只是被动地接受、观赏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而是需要主动地创造它,并在这种创造活动中实现自己未完成的艺术。因为,人的“灵魂最深刻的泉源,是一条不可规范的水流,向着未来敞开”[3]。朱成把《永恒的微笑》置入中国式的榫卯建筑结构中,把米勒幽婉怅然的《晚钟》镶嵌在屋脊的露天横梁上,把象征坚定信心的《大卫》耸立在人群往来的拱桥背后,这一切都为公众留下了无限联想的空间。今天我们看到的公共艺术,其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给人的精神生命带来智慧的增长。设计者在创造公共艺术时,在商业繁荣之外更应要突出其精神价值。上海徐家汇的诸多教堂,以及那些矗立在外滩的许多如银行等50年代以前的旧建筑,它们的保留表现了人们对历史的精神寄托。这种精神财富是抽象的、具有精神凝聚力的,是一个城市发展历史的最好见证。

四、结语

公共艺术设计是城市空间对话的地标和文化精神的传达的系统符号,我们需要在尊重城市自身历史文化延续性意义的前提下,搭建多元文化纽带,创造富有文化品位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先进理念的表达手法下,综合运用公共艺术的艺术表达和环境营造方式,追求意象互生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文化及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2]王维仁.文化建筑与公共空间:大叙事与地方叙事[J].建筑创作,2016(4):66-73.

[3]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列斐伏尔和福柯“空间思想”的批判与对话机制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5):73-92,127-128.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

作者:郭文博

城市化市民意识公共艺术论文 篇2:

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探究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共艺术通过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使来往的城市大众与之交流互动来体现它的公共性与互动性,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丰富了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重要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1956年费城通过“百分比法案”,来鼓励艺术家走出工作室到室外的公共空间中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艺术创作,使艺术的公共性得到演化,公共艺术由此开始作为一种大众的文化福利服务于公众。广义的公共艺术,指私人、机构空间之外的一切艺术创作与环境美化活动;狭义的公共艺术,指设置在公共空间中能符合大众心意的视觉艺术。公共艺术包括了在公共空间中设立的城市雕塑、壁画、景观艺术小品、公共艺术设施、雕塑性建筑以及在公共空间中发生的艺术性活动等多种形式。城市文化是以城市为母体孕育出的文化形态,城市通过建设过程中汇聚的物质能量与精神能量来促进人们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又通过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意识来传播城市的文化,城市文化便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

公共艺术是城市的艺术,与城市有着紧密的关系,城市中的空间环境为公共艺术的存在提供了场所;公共艺术又是公众的艺术,与公众的权利紧密相连,公众在城市中得到生存、教育、治安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公共艺术带来的文化享受与审美趣味,并与之产生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肢体上的互动,也可以是精神上引发的思考与共鸣。

二、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价值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当中的公共艺术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对城市文化的彰显价值上比较突出。将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进行应用,就好比是城市的一张名片,能够将当地的一些人文元素融入其中,能把一些历史名人雕塑以及活动场景雕塑等在公共艺术方面加以呈现,这就能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素材。

在公共艺术的价值方面,还体现在能够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进行激励上。在整个城市的氛围当中能形成对文化艺术的崇尚氛围,这就能有利于城市文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公共艺术的科学利用下,就能对创作者艺术道路的进一步发展起着激励作用。不仅如此,在公共艺术的价值方面,还能有效提升城市文化氛围,这些价值体现对城市空间的良好发展就比较有利。

三、城市中的公共艺术现状

(一)经济发达城市

由于我国各个城市之间存在着地域差异,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城市公共艺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如改革开放之后,快速发展的城市——深圳、东部地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江浙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他们的城市整体规划和设计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城市环境较好,城市公共艺术也随着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了一定水平,而且与城市大众的生活融合度较高,丰富了人们的视野。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在城市的建设中,因其自身存在的优势,无论是在城市景观还是城市公共艺术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二)发展中城市

发展中城市和地区,因其经济能力有限,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也在逐步完善一系列城市服务设施,如发展中城市郑州和武汉,在经济水平上和东部发达城市还有一定的距离,公共艺术的发展相对来说还比较缓慢,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相对较低,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和谐程度与发达城市相比较还有一些差距。這些地区的公共艺术存在雷同化较高、杂乱等问题。现阶段,郑州和武汉被国家确定为中心城市,政府对其经济的扶持和政策优势,城市建设各方面都会得到更好发展,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也会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肯定也会更上一层楼。

(三)相对落后地区

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因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市景观环境和公共设施也比较落后,公共艺术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更是寥寥无几,美化环境、愉悦心情以及陶冶情操这些公共艺术的作用更是无从谈起。

四、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作用

(一)承载城市的历史与记忆

城市是在不断建设与发展的,这个过程中既有物质的建设形成,也有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的形成,从而使得城市展现出其自身独有的气质。这种气质散布渗透于城市中的空间、环境、艺术等方面,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记忆,提醒着人们发生的过往故事。城市成长如人一般,也有它的记忆,但现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旧城换新,使城市和生活在城市其中的我们逐渐忘却了它的记忆与曾经, 一些诸如战争和灾难、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是我们发展向前的经验,值得被纪念和铭记。城市中纪念性雕塑和纪念碑的设立,使城市中的公共艺术除了审美外,也具有传承历史、留存记忆的功能,使人们铭记发生过的事,认同城市的历史。

(二)彰显地域特色,塑造城市形象

地域特色是一个城市的气质或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在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如何发展城市的地域特色来塑造城市的独特形象, 成为许多城市建设者注重的问题。城市的美丽来源于它的地域特色,而公共艺术是表现 城市特色和形象的重要视觉要素,选取代表城市或地域的文化符号,将这些符号通过设计转换成合理放置在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作 品。城市中充满地域色彩的优秀公共艺术作品将人们对它的独特印象与对城市的认知联 系起来,为所在的城市营造了特有的地域文化气质和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景德镇因为悠久的制瓷历史而被称为瓷都,在景德镇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也以 “瓷”为主题,从城市中设立瓷文化背景表现生生不息的《千年窑火》到以青花瓷为主要元素的道路灯柱,都反映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现出自己的瓷都名片。

(三)凸显公众特质,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公共艺术无论放置于城市的哪个公共空间,都需要被公众所理解、看懂并且认同,才能使艺术做到与公众的交流。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决定了它不再是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精英艺术,而是需要以艺术的方式在文化上构建与公众的情感联系,才能获得公众的喜爱,体现出艺术的价值,公众市民也因为公共艺术而获得了平等享受艺术的权利。奥登伯格创作了大量的置于室外的公共艺术作品,他的作品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将物品放大成为巨大的标识物,例如《樱桃勺子桥》等。在费城市政厅前放着他的作品《衣夹》,就像是玩笑一般以一个小物件夸张而又真实地呈现在城市空间中,让公众有不同的认知和观察角度去理解欣赏作品,表达了对美国人家庭生活的一种纪念。它是日常的也是富有情趣的,来源于日常生活属于城市文化,然后才属于艺术和审美。

(四)表达人性关怀

“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该是关怀人和陶冶人。”在设计中经常会提到“人性化”这个词,人性化也时常成为衡量一个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城市中的盲人道路建设、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孕座位等都在体现着人性化。城市中的公共艺术根据不同的人理解他们的差异性,营造一种自我肯定、自我激励的氛围,来表达这座城市传递出的善意和鼓励。华裔设计师林樱设计的《越战纪念碑》,从意义上超越了传统纪念碑注重对战争、历史事件的歌颂与纪念,而强调了对生命个体的关注。这座纪念碑被认为是一座在设计上简洁智慧、在观念表达上新颖别致、在内涵上丰富多维的公共艺术作品。简洁的碑体嵌入大地,黑色花岗岩的碑体上雕刻着5700多越战阵亡者的名字,抛光的黑色花岗岩映射着每一个前往参观哀悼者的身影。不管人们是否与战争有关,这种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对纪念者情感的关切,都通过这件公共艺术作品深深地打动着人们。

(五)体现城市精神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理想以及城市精神的伴生物,也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外化显现。城市空间中的公共艺术的应用,能够在视觉审美的作用下对城市公众的联想以及想象进行唤起,也能让欣赏者的心灵得到慰藉以及震撼等。例如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不只是对美国民族的象征代表,还是城市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象征。城市的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成为城市特有的消费文化,在成熟化的公共艺术的应用上,对城市的整体形象的良好树立以及文化的传播,都有着积极作用。

(六)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有着存在的必要性

对于每个城市的发展来说,空间文化产生和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公众间的一个重要沟通平台,有着其存在的必要性,也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层次划分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城市公共空间起着装饰的作用。在对公共艺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能充分注重多种类共同发展的原则。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发展时间比较晚,在公共艺术的种类上还较少,当前主要以雕塑以及壁画和浮雕等作为重要的表现形式。这对公共艺术的进一步传播发展有着一定限制,所以要能注重公共艺术的种类多样化。

(七)公众互动,情景融合

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当中的应用,能和实际相结合,注重方法的科学实施。在公共艺术的设计过程中,不只从公共场所设计的角度出发,还能从文化性以及社会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公共艺术设计能够建立起与公众的亲和力,达到情境融合的观赏价值目标。能让观众看到之后产生积极的以及愉快的心情,在心理以及情感上能够达到某种交流。对公共艺术的应用在互动性方面充分重视,也就是能让公众参与其中。公共艺术的设计不只是单一作者行为,是人以及人的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就需要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找到个人的创新和观众的意愿相结合的点。在公众的参与方式是多方面的,在此现实中的城市公共空间,不只是纯粹的观赏性公共艺术作品,而是要能够辅助完整环境以及形态进行构成的。在人流不 息之处就有公共艺术的存在,不同的公共艺术也会有着不同的作用发挥。

五、结语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与艺术品的结合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在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形象的优化,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展示城市面貌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魏薇.浅析公共艺术对城市发展之必要[J].艺术研究,2016,(03):8-9.

[2]朱航漪.公共小品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

[3]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中國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4]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 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86.

[5]曹现强,王超.公共性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路径探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08).

作者单位:

尹伶俐,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刘涛,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尹伶俐 刘涛

城市化市民意识公共艺术论文 篇3:

在当代中国语境下解读公共艺术

内容摘要:“公共艺术”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算是植根本土后“嬗变”的产物。“公共艺术”属于特称命题类名词,近年来在中国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当下中国相关业界对“公共艺术”概念解释纷杂混乱,有的甚至是断章取义自说自话。本文希望从“公共艺术”生成的源头出发,浅析其学术脉络和基本特质,与读者分享对“公共艺术”概念定义的解读,为“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发展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公共领域;公共性;双向性;地缘性

一、引言

“公共艺术”一词近年来在中国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当下国内相关业界对“公共艺术”概念解释纷杂混乱,有的甚至是断章取义、自说自话。本文希望从“公共艺术”生成的源头出发,浅析其学术脉络和基本特质,与读者分享对“公共艺术”概念、定义的解读,为“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健康有序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二、简述“公共艺术”

1.起源

“公共艺术”一词直观表象就是“公共”与“艺术”结合后的产物,“公共”一词是英国从17世纪中叶最初使用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词汇,17世纪末法语中的“Publicite”一词借用到英语里,创造出了“公共性”这个词。

2.关于“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是指介于市民社会中个人利益与政权领域之间的临界时空,自由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所关注的公共事务,进而形成某种近乎公众舆论的旨在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的统一意志。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有3个构成要素:“公众”“公共意志”和“公共场所”。“公众”作为公共领域的第一个构成要素,是指自愿组合在一起的“自由民”,也就是超脱于个人、集团私利之外,同时又不受国家、公权力约束的个体、拥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单元。“公众场所”是公共领域的物化形式,也是公众舆论的表达手段,在很多时候,也很可能成为公共领域的主体与标志。“公众意志”是以证伪和批判为核心、以对公权力进行批评与监督,当然,这种批判必须建立在公众理性的基础上。

3.关于“公共性”

“公共性”,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沟通行动理论”中指出,既要有“批判的公共性”又要有“操纵的公共性”,他的理论研究成果主张通过沟通行为的理性化进程解决当代社会所面临的诸多危机。公共性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是与私人领域相对立的,公共性的前提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物权利的决定。

三、“公共艺术”的理论的学术基础

1.从历史学的角度

公共艺术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公共艺术是历史的必然产物,通过艺术史研读,我们可以发现艺术与公众的关系在18世纪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8世纪开始,艺术作品通过走向文化市场而具有了商品的属性;更广泛的阅读受众群体取代了之前宫廷贵族的狭隘的阅读群体和观众群;作家、艺术家的委托代理人替代了传统的资助者而承担起向市场推广、发行艺术作品的职责;艺术批评在18世纪也随之出现,公众拥有了对艺术作品加以评判的权力……这些历史因素使公共艺术的出现成为了可能与必然。

2.从社会学的角度

公民社会的出现,使文化权力发生转移,出现了“真正的观众”,公民艺术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公共艺术便有了其社会学上的理论基础。从社会的权力结构上来看,公共性和公共领域的概念的出现反映了公民对于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力需求和意向,它与社会公众事物的民主化进程密切相联,公共艺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公民的社会权力的体现。

3.从文化学的角度

尽管公共性的概念在18世纪就被提出来了,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西方艺术开始发生由审美到文化的转型,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公共艺术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大众文化的逐步兴起,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随之出现了艺术的生活化趋向。艺术作品的主题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大众日常生活的问题,平民化的艺术语言方式取代了个人主义、精英主义的艺术语言方式。艺术的神圣感、殿堂感、神秘感和经典式的方式变化为追求有效的表达和交流,使艺术与公众的关系转化成为互动的、双向交流的关系。

四、“公共艺术”的几点特性

1.方法性

公共艺术的方法性是指其所具有的方法论意识,明确意识到通过何种有效的方法,以保证公共艺术项目的实施。从事公共艺术,要熟知公众参与的可操作方式、方法、程序及原则;必须掌握倾听民意的具体方法如调查、统计、听政会、公众投票等等。即便从一个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划文案中所能解读到的方法论系统信息中,就完全可以判断这个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了。

2.交互性

公共艺术的交互性是指公共艺术作品和受众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交互中的主体几个完全是平等并行的,公众意志和批判甚至可能推翻艺术家的原初构想,通过这样的流程而实现作品真实的公共性。人际传播是面对面的传播,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是双向交流的,以“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为例,信息传播过程具有循环性,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区别与边界越来越模糊不确定,受众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整个作品的创作生成过程中,交互性是评判公共艺术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3.过程性

可以说公共艺术也是过程的艺术,它是艺术家与公众互动过程的产物,公共艺术更加注重的是作品实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公共艺术作品被要求有“时空感”,也就是对作品过程与结果的时间性的全息整合。在时间的进程中,会不断呈现出新的意义,也就是说,结果并不是公共艺术的最终极目的,过程性使公共艺术作品具有更多的时空维度。

4.观念性

主张“再现论”的一类作品,其实是在思索“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另一类作品则思索的是“艺术关系结构”本身,探究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并尝试确立评判艺术有无意义的标准,公共艺术践行后者的追求。公共艺术不是简单地将个人化的造型强行置入公共空间,不只是在视觉的意义上创造出一个能与公共环境相协调的艺术品,而是通过作品,充分表达出代表公民社会价值立场的态度,这是思想、智慧与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5.多元性

公共艺术的定义决定了公共艺术必须具备“跨界”与“整合”的多元特性。跨界是指跨越两个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进而产生新的可能、新的领域、新的模式、新的风格等等,甚至用以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绪。整合是指相邻甚至相距很远的专业之间是按照统一标准,使有流程交叉的专业,通过交叉、渗透、溶合等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形成边缘性、综合性的学科。公共艺术是开放的、参与的,从构思、策划、实施、完成、交流、展示直至后期向社会宣传推广本身,就是一条复合的“完整的环节链”,公共艺术具有明确的多元性特质。

6.地缘性

公共艺术的公信性是指公心、公德与诚信的合称,是人类精神文化价值的通论,(《科学发展观来自真理的欲望》)公心是指公正之心,为公众利益着想的心意;公德是人们为了群体利益而约定俗成的获得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当前所处的市场经济时代其实就是契约经济时代,诚信精神就是升华的契约精神。公共艺术工作者要具有“天下为公”的品质,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更是个人修养之要。立身之本,是社会公共道德的最高原则,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特质。

7.公信性

公共艺术的公信性是指公心、公德与诚信的合称,是人类精神文化价值的通论,(《科学发展观来自真理的欲望》)公心是指公正之心,为公众利益着想的心意;公德是人们为了群体利益而约定俗成的获得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当前所处的市场经济时代其实就是契约经济时代,诚信精神就是升华的契约精神。公共艺术工作者要具有“天下为公”的品质,这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更是个人修养之要,立身之本,是社会公共道德的最高原则,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特质。

五、“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本土化嬗变

1.误读的困惑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市民社会理念逐步形成为席卷全球的社会思潮以来,中国学者尝试运用这一理论与分析模式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作实证研究或理论探讨。关于当代艺术的定义有两类比较典型的错误理解,一类是以美国的乔治·迪基为代表的“艺术惯例论”,认为艺术品之所以算艺术品是因为艺术界人士授予它被鉴赏的资格;另一类是“维特根斯坦主义者”,认为人既不能定义艺术,艺术其实也不需要被定义。前者因为“替换概念”导致了谬误,而后者则是进入了虚无“泛化”的误区。两者都把“公共艺术”的本意替换成另外一种看起来似乎也能成立的解释,最终导致业内关于公共艺术的定义出现各说各话的混乱局面。

2.众说纷纭

“公共环境艺术论”者认为“公共艺术是“设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把公共艺术片面限定为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艺术或景观艺术。“造型传统艺术论”支持者的概念是,公共艺术是“公共”和“造型艺术”的缩写。“城市艺术化论”打出的口号是,公共艺术是“城市的客厅”“城市的名片”“大跃进”式的城市化在“强制拆迁”与“鬼城”的梦魇中蛮进着,盲目追求规模而忽略产业整体布局合理性的城市化,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激进主义会给中国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艺术大全论”指导下的设计作品易呈现务虚的形式主义状态,将公共艺术看作是超越时空的艺术形态,把公共艺术概念无限地泛化。

3.反思与践行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艺术学术体系的建立与艺术实践,必须符合国情实际与发展现状,要立足当下,更要有引领未来的远大志向。只有在“当代中国”这个特定语境中使用公共艺术的概念,才能使公共艺术对民族复兴、祖国发展起到更有针对性的推动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作为一门朝阳学科在艺术界的积极作用。由于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各异,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艺术需要在更广泛的公共领域内获得相互认同,因此使其具有了更大意义上的公共性特质,这就是“中国特色公共艺术”。

六、结 语

“公共艺术”并不是指某种艺术形式,更不能片面理解成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公众意见在公共领域内与社会发生的一种交流方式,体现出公共领域开放、共享的精神和态度。“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的提出和使用不是偶然的,对它的定义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艺术”,是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开放性和民主精神在公共领域的呈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李悦 中央美术学院)

作者:李悦 by Li Yue

上一篇: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下一篇: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