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人文教育

2024-05-01

心理人文教育(精选十篇)

心理人文教育 篇1

一、人文教育是培养高心理素质人才的基础教育

在全面推进学生们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便是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质以及心理健康。其中人文教育, 通常指的是学生们通过对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的学习, 获取人文素养的过程。人文社会科学是整个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人文教育是贯穿教育始终的重要方面。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我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重要性的同时, 也应该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学生们成才的基础性作用。而人文教育当中的“人文”概念,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指的是人性化, 另一方面指的便是学科, 而将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论述便是培养理想人性的过程。

人文学科当中的基本学科包括文学、艺术、语言以及历史等, 因此, 人文本身就是与教育相互联系的, 人文教育包含了多学科的内容, 其主要内容便是有关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 这一教育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能力, 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今天,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 如何做到既保持我国的教育优势, 又能使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俱进, 位列世界领先水平。这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否站在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前沿, 是否能够继承和发展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而人文教育所涵盖的多学科的内容恰好满足了这一方面的要求。因此, 人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尤其是良好心理素质人才的基础性教育。

二、人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推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并且有计划的教育人、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 而人文教育则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尽管这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目标却是一致的。这两者都是强调以人为本, 都是以培养人的内在品质与道德素养为目的的。在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引入人文教育, 不仅能够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 而且还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 可以看出,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知识性以及实用性,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精神层面的内容, 是将对人的教育由知识层面向心灵层面的全面推进。因此, 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同样重要, 不仅能够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而且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使得学生们能够在一种良好的人文氛围当中接受教育, 这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 遵循了人们身心发展的规律, 可以取得预期效果。

三、人文教育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开展, 离不开人文教育的积极推进。因此, 学校应对人文教育持积极态度, 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 领导应该以身作则, 主动融入到人文教育当中, 在此基础上, 还应该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 开拓一些有关人文学科的新课程。

学校还应该努力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内涵,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文教育进行完美结合, 从而提高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养。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们的需求, 举办各种高品位的艺术演出以及电影欣赏等,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人文教育, 对人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提升人文涵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能够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

四、结束语

心理人文教育 篇2

“一个没有人文精神自觉意识的人,即便是满腹经纶,也只是个知识的储存器而已。”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新时代对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基本要求,除此,在变革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更应该具备宽泛、广袤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储备能够提升一个人的专业形象,而人文学科知识的丰富度更能增添人格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强硬的心理素质与快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是立足社会的第一步,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某种程度上有利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2 自觉维护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

高校学生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可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与周围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懂得生命的可贵,习得一些处理与人事物之间问题的能力,积极应对身边出现的问题,不仅维护了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又提升了自身的能力,最终可以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群。

2.3 完善自身人格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后期走向成年早期的重要阶段,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可塑性强,心理上却还没完全地独立。此阶段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一步步地成熟,慢慢成为独立的个体。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篇3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科学性

1.心理现象主观性中的客观性因素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人的一种教育活动,或者说是针对人的心理现象而进行的一种启发、诱导、训练和教育的实践活动。所以,人的心理现象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对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心理现象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主观性、多变性,但是,就个别心理现象所组成的整个心理世界而言,又具有某种客观性,即只要人及人类社会存在,心理现象世界相对于宇宙世界而言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到目前为止,由于我们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问题,还不能完全搞清楚心理现象世界的本质与变化发展的规律,所以从这样一个角度看,心理现象是主观的,但是在主观性的前提下,它又有某些客观性因素。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想当然和凭经验,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

2.偶然性中的必然性问题

从个别心理现象上看,某个具体心理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变化,是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发生发展的,因为外界刺激的产生具有偶然性,所以某个(种)具体心理现象的产生也就具有偶然性。但从总体上看,心理现象的产生及变化发展是必然的。因为有人存在,心理现象就无时无刻不在,应该说心理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客观事物是存在的,所以尽管某个(种)心理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某种外界刺激偶然引起的,但从心理现象的内在本质(大脑的机能、客观现实的反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上讲却是必然的。心理现象的必然性表现在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心理与躯体的关系、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关系等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总是要探索心理现象的必然规律性,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3.差异性中的普遍性问题

在承认世界上没有两个心理现象完全相同的人的前提下,我们更要认识到,从总体上讲,从本质上看,心理现象存在着许多普遍性与共同性。临床上许多异常心理现象的临床表现,如幻觉、妄想、强迫、恐惧、焦虑就是临床心理学家概括出来的异常心理现象的共同性。另外在肯定性情绪里面,人高兴时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笑口常开,就是普通心理学家概括出来的肯定性情绪的普遍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根据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与普遍性,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及规律。心理现象主观性中的客观性,偶然性中的必然性,差异性中的普遍性,使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逻辑与原则。我们绝对不能因心理现象具有主观性、多变性——即心理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而否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相反,心理现象的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与共同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即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而不能凭经验,甚至凭感觉。遗憾的是,笔者常听到个别搞心理健康教育的人说:“只要来询者来到我的咨询室,凭来询者的语言、表情及姿态,就基本知道他的问题了。”试想,不用事实判断的方法,怎么能掌握心理现象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不用实证的方法,如统计分析与测验,怎么能把握心理现象的普遍性?不用实验的方法,怎么能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不具有科学性,或者说不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就不可能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就不可能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人文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是由以下几个要素决定的:

1.双向主观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主观性主要指:一是受教育者的心理现象总是要对外界事物(包括教育者)产生反应;二是指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也会因受教育者的反应及外界客观事物而发生变化。实际上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为主客体,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对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教育,而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变化,如情绪、需要、性格、动机、态度等,都会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反过来,这些因素本身既是构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对象,所以,这些特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且具有双向主观性。

2.复杂的价值性

价值问题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从理论上讲,心理学只研究价值的地位与功能,而不研究价值的内容与形式,而价值的内容与形式是德育与伦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西方的基本理论准则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教育(心理咨询)中不进行价值干预,即不进行价值好坏的评判。而在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完全存在两种相反的倾向:一种认为应严格地遵循西方的基本理论准则,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进行价值干预,甚至某种程度的价值评判也是错误的;另一种倾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种补充形式,绝对的价值中立是不行的,也是不可能的。总之,价值性问题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取向,而且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

3.难以重复性

心理健康教育总是针对某一群体或某一个人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上看,其总体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个别分目标是矫正某些不良行为和异常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讲,可重复性是衡量一种活动科学性强弱的一种标志,但心理健康教育同其他自然科学活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尽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普遍性和共同性,但这些“规律性”、“普遍性”与“共同性”是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而言的,它几乎是不可能完全重复的,这是与各种自然科学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就必须用人文的形式去探索和把握,其实从学科的性质上讲,心理学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经验科学的特点,更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管是从学科的性质上,还是从实践活动的特点上讲,都必须坚持人文性,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是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中显得尤其突出与强烈。

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人文性,很显然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同时运用科学和人文两种方法与技术手段,坚持科学人文主义的方法论思想。严格地讲,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

一方面,从事心理学研究与教学的学者们在对待心理健康教育时,过分强调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甚至有时追求自然科学化的倾向。正如伍一军先生在一篇题为《心理学将被逐出科学的殿堂》一文中说,“心理学家们正在为自己钟爱的学科能在‘真正的’科学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懈地努力着。然而,最近他们却失望地发现,自己所做的种种努力可能付诸东流……心理学与其说与生物学和物理学关系密切,到不如说与哲学和文学更接近。在被心理学家自认为是科学的心理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产生出一个能与拉瓦锡、牛顿或达尔文相提并论的人物。与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相比,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都比较简单,就像一位分析家所说的那样:‘在心理学领域里,任何人都可以在知其一点皮毛的理论上构建自己的领地。’”

笔者一贯认为,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经验科学的特点,更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可以说,心理学追求纯自然科学化的方式,是心理学的悲哀。因此,作为以心理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夸大它的自然科学化倾向,忽视其人文性,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失误。

另一方面,以德育工作或部分教育工作者为主体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种补充形式。他们偏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前文已经述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是非常明显和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或因果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性没有否认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反而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坚持科学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受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所指导,必须坚持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及技术手段,但绝对不能自然科学化。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必须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手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体验,只有二者有机地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很好地为青少年服务。

语文人文性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4

一、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状况

据保守估计, 中国内地18岁以下未成年人3.67亿, 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其中,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 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在校生因病休学、退学的病种中, 心理疾患已大大超出传染病, 名列榜首。更令人悲叹的是在校生自杀事件、离家出走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 中国大学生自杀比例已和发达国家持平。早恋厌学、暴躁易怒、逃学网瘾、抑郁症四项尤为突出。这些都向我们表明了,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十分严峻, 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

1.学习压力。

中国自古崇尚文化和学识的传统以及“万人竞过重点大学独木桥”的升学现状势必使学生的学习压力极大, 许多家长和教师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最重要因素, 因而相应降低对其他方面的要求。造成学生人格不健全, 心理不健康。

2.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

如过度保护或溺爱, 在日常生活上的包办代替, 家长心甘情愿给孩子当保姆, 孩子六年级了还要家长喂饭, 初中的男生要家长给穿衣服。高中生的衣服要家长洗。这样做实际上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和困难、学习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和权利。另一种则表现为漠视, 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对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置之不理, 使孩子不得不寻找其他的途径自己解决问题或得到情感的满足,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或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出现问题。再如采用简单粗暴的指责训斥、谩骂惩罚的教育方式。这些方式都会造成孩子人格失常扭曲。

3.社会和文化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竞争日益激烈, 生活节奏加快, 新旧观念不断撞击, 各种新现象、新矛盾纷至沓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孩子们比前辈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任性, 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很少为他人着想的特点。随着物质条件的迅速改善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青少年不知不觉增强了对金钱和情爱的关注。如今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机会大大增多。

三、语文教学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不少语文教师认为,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课、学校德育处及班主任的事, 作为一名科任教师, 主要任务是将自己的课程教好, 但是个体的素质形成只能靠个体主动习得和内化才能获得。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心理, 那什么学科也学不好, 相反, 如果学生心态健康, 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那他们就会主动进入学习状态。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学习各学科科目中度过的,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此为突破口, 以课堂为主战场, 以各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 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和各科教师的合力, 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语文学习“文以载道”的功能已被社会所公认, 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语文教师将心理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去, 将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 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对其实施人文教育。通过语文学习, 使学生产生包括感知、情绪、意志等自觉的态度和积极的动机, 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的自我评价, 并转化为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 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那么, 语文教学应如何利用其人文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1.传播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

当今的青少年忙于应试, 缺少感受美的能力。语文教材中编排了数量可观的、文质兼美的中国古代和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 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优势, 在学习文章的同时, 相机教化,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与作品人物对话, 接受人文精神的洗礼, 走进古代作者的内心世界, 感受中国文人的文化情结。将文章中蕴含的积极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达给学生, 使其逐步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资源, 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崇高与卑劣, 什么是光荣与羞耻, 什么是美与丑, 什么是真与假。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慢慢摒弃假、恶、丑, 努力追求真、善、美。

2.为学生创造倾诉的平台

心理学家认为, 一个人的内在心事被压抑得越久、越多, 就越容易发生心理变态。学生也一样, 如果在生活中想说的内心话压得太多, 就会产生压抑、苦闷、失望、暴躁、不满等种种不良情绪, 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 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所以,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一个大胆说、喜说乐说的平台, 让他们尽情倾诉心中的困惑。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文章中的现象和生活问题, 启发学生主动回答和质疑,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 教师绝不能用个人见解来衡量、判断学生的心理认识, 而应让学生大胆地说, 大胆地想象, 同时给予正面引导, 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 在语文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把文本内容引出课堂, 引向生活, 使它们成为学生说出心声的话题。密切联系生活, 既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 使他们主动参与互动, 又能让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压抑和困惑的情绪得到无声地释放。

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书, 会读书。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美好品质, 净化学生的心灵, 促使学生形成美好的心理品质, 对于读者的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塑造作用。如前苏联著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让人读后更坚强、诚实, 有理想, 明白人为何而活着。读《悲惨世界》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磊落的胸怀, 读《简·爱》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小人物的自尊与奋斗。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有表情、有语调、有节奏、全身心地投入去朗读课文, 用美好的情感铸造学生美好的灵魂。例如读《背影》, 可以感受到华夏传统礼仪道德的美;在对青春期情感萌动的学生, 应指导其读冰心、舒婷、席慕蓉的现代爱情诗, 以此启发学生明辨事理, 感悟人生, 既能推心置腹, 又不失文雅含蓄, 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比起空洞的说教更有效。

4.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人的心理不健康, 大都表现为抑郁、沉闷、自卑、内向、孤僻、耐挫力差、不愿与他人沟通等不正常心理, 有的人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 一旦遇到不顺便发生心理偏差, 以至做出不法行为。语文教师可以用“写”的方法, 让学生释放自己的心灵, 吐露自己的心声。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以练笔为载体, 以写周记或日记的形式, 把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所感都写下来,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用心爱学生, 让学生相信你是他们最信得过的朋友, 自觉且乐意向你倾诉“心里话”, 接着积极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对他们进行疏导, 化解他们心中的障碍。

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渗透心理教育的形式是多样化的, 渠道是多方面的。心理教育中的挫折教育、爱的教育、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教育、创造力的培养教育, 都可以很好地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育中去, 关键是要找到两者的切合点。

心理疏导与企业人文关怀 篇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员工作为和谐企业建设的主要力量,对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举足轻重。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尊重员工的个性,激发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通过对员工的心理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惑和心理阴影,推动企业形成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心态,使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的和谐稳定取得“双赢”成效。

您一定要听的理由:

1、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持续加快,加之各类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等因素诱发的员工心理隐患日益增多。在企业的营运管理不断趋于规范化、专业化的同时,重视员工心理问题,推行心理教育,大力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水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通过推行心理教育、完善沟通途径、拓展人文关怀、深化激励措施等方式逐步来健

全员工心理疏导机制,打造政通人和的企业氛围。

3、从心理学角度认识自我的性格特质,掌握EQ(情绪智商)的实用策略与技巧。

4、探索适合自身的建设性减压策略,提升自我舒缓和消除负面情绪和压力的能力。师资介绍

寇觉中老师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陕西省辅导站站长,广东省大康职业学校校长,陕西省公安厅心理辅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十多年来,先后在全国各地,为各行业做集体心理疏导课程五百余场,涉众二十万余。

课程价格、时间、地点:

课程价格:980元/人(团体票可优惠)课程地点;南关什字国际大酒店三楼会议厅 课程时间:2010年12月4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00

课程对象:

1、企业总裁/CEO、企业高层、HR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

2、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需心理疏导、减压放松的职业经理人。

3、从事培训、教育工作的各界人士。

咨询电话:0931-***410053

心理人文教育 篇6

一、认真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人文关怀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够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坚持人性化的原则,现代人最根本、最核心的需求是享受真正人的人性化的生活。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就是要确立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的功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理解人,就是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人的行为,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使人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要做到宽容大度,对于人的思想行为,只要是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不管是多么与众不同,都应该宽容;就是要走近人,与人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从而达到化解思想矛盾,提升思想认识的目的。关心人,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心中要始终装着人,关心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落脚到帮助人上。是否热心、真诚地帮助人,是检验是否做到人文关怀的试金石。正视先进思想的重要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育人,育政育人服务社会作用。要着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人们不仅生活宽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解决人们在新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抑郁、恐慌及其他不变心理状态,以好的心理状态应对各各压力。所以我们要着力改善民生,解决民生是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可能地减少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

二、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人的工作,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主要内容

在当今的社会里,人文关怀已经从原来的侧重教化,发展为进一步强化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以及强化对符合人性的生理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的关注和保障。关注人民群众的主体感受,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关注人的理想、信念、情感。努力让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已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使人人有平等创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自已,实现愿望的机遇已显明地展现出来。为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途径、注重人文关怀和疏导,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问题,努力从教化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解放出来,开辟一条以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心理疏导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修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尊重差异,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要引导人们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根据自已的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从劳动、从付出、从自已的创造和对社会与别人的关爱中获得幸福。引导人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建立和完善机制建设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根本保障

心理人文教育 篇7

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 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 这拉近了执政党和人民的距离。这一新提法与科学发展的核心以及社会和谐的本质一脉相承, 彰显了党中央的人本情怀, 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存在论认为:人的存在是根本性的存在, 是决定一切存在意义的存在。价值论认为, 人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最终的根据和目的。可见,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需要, 给予人文关怀, 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 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终的根据和目的。因此, 缺失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如无根之树, 无法开花结果, 因而得不到受教育者的认可和接受, 所以其价值就无法实现, 其教育效果不理想。

胡锦涛同志2003年底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可见,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给予受教育者人文关怀, 应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贯立场和要求。我们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常常是教育者以管理者的姿态, 通过“我说你听, 我打你通”的教育形式, 使被教育者以被动的形式接受教育。现在提出人文关怀, 体现了“以人为本”。我们要树立思想政治工作者为受教育者服务的观念。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 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教育的媒介。主体与媒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个平等的统一体, 没有主次等级之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目标、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必须通过受教育者才能发挥作用。人文关怀理念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既是教导者又是服务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为受教育者服务, 彻底清除“师道尊严、长幼有序、上级下属”等思想在受教育者心理上的压迫感和威慑感, 保持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受教育者的交融关系, 培育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营造宽松和谐的官兵关系, 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权威转化为内在权威, 让被教育者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的精神满足。只有这样, 才能营造良好的军营人文关怀氛围。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注重心理疏导

一般而言, 狭义的心理疏导, 是指设在医疗机构中, 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人员运用心理治疗技术, 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实施个别或集体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广义的心理疏导, 是指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 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以达到降低或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 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及其存在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予以调整排除, 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进行的方法。心理疏导是完善官兵素质的需要。在军旅生涯的各个阶段, 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 都可能产生困扰和烦恼。当人们感到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摆脱心理困境的时候, 就会想到进行咨询, 寻求帮助。因此, 各个年龄阶段的官兵都可能成为心理疏导的对象。但比较而言, 青年官兵是疏导的主要对象。青年官兵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他们面临选改士官、求学、提升、恋爱、人际交往等发展中的诸多选择, 以及自身肩负的使命责任, 这些与他们所具有的人生经验相比, 使他们承受着很多的心理压力, 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近年来的调查研究表明, 有一定数量的青年官兵心理上存在着适应障碍。这不仅可能制约青年官兵的成长与发展, 更加会对国防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心理疏导教育方法在解决青年官兵心理困扰、提升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等方面起着功效显著的重要作用, 心理疏导是完善青年官兵心理素质的迫切需要。

心理疏导是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有效性、主动性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军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我们党一贯坚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原则。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习惯思维的问题:只看表面现象, 不研究心理根源, 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事倍功半;不尊重他人的个性, 习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等等。用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去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是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有效性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军营生活越来越多的领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官兵在权衡选择中的得失苦乐必然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减少官兵的心理障碍,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需待解决的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使我们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关注和研究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问题。

心理人文教育 篇8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

(一) 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

人文关怀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是“儒教文明”, 孔子的“天地之性, 人为贵”;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 均体现出一种发展个体人格、宏扬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本主义精神特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就是在工作中以大学生发展为本, 把大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教育主体,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 调动并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 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

所谓心理疏导, 一是从医学角度来理解, 这是它的最初本源, 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 来达到消除症状, 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二是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理解, 这应该是它的一种外延, 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 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高校中的心理疏导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 针对大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 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 疏导情绪, 保持内心平衡和身心和谐。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现实意义

(一)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是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创新, 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从关心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 努力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和其个人价值的统一, 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思维模式的创新, 有助于准确分清大学生存在问题的性质, 找准切入点, 理清工作思路, 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二) 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 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工作思路和手段, 既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的关怀, 也实现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怀。关注大学生个体独特个性、心理诉求和深层情感, 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 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造就和养成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是高校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路径。

(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以人的发展为本, 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感受, 站在学生的立场, 以学生为主体, 做到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 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此意义上而言,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四) 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 是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出发, 广大师生的心理和谐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坚实的后盾, 才能够具备应对市场经济、改革改制中给高校主体所带来的各种心理矛盾冲突和巨大的心理压力, 才能不断增强师生应对不同变化的心理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融入方式

(一) 注重杜会需要与尊重个性相结合。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承载着社会的责任和民族的希望, 根据国家的要求,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 往往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并通过一定的制度要求来加以实施。但学生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的不同, 个性品格又是各个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成才需要的满足度和成长发展的实际效果。因此, 在注重整体需要和规范的同时, 还必须注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结合这一要求, 将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的育人理念, 既尊重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尊重个体发展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制定、工作的实施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同时努力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制定各项制度规范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心理需要、不同的发展方向设置、规划不同的方案和措施, 充分保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受教育的积极性, 在张扬个性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 注重教育引导与关心服务相结合。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契合人的本性, 它是育人、育心、育德的一种全方位综合教育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须要转变观念, 承担教育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作为服务者, 在思想理念上必须实现转变, 在工作手段上必须更加到位。只有真正关心师生, 服务师生.爱护师生, 才能赢得师生更多的信任, 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 取得实效。关心学生、服务学生要求善于抓住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工作, 强化服务意识, 增强服务功能, 搭设服务平台, 在竭诚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服务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教育引导。比如, 要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和支持, 真正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争取社会资助, 联系勤工助学岗位;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 帮助学生养成和谐开放的心理品格, 增强抵抗心理挫折的能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总之, 要通过教育引导与关心服务相结合,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感召学生, 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 注重精神传承与环境营造相结合。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从最基本的层次来看, 表现在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关注和物质需求的满足。大学是人类文化的沉积汇聚之地, 经过历史的积淀、扬弃、凝聚, 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并透射出其独特的感染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召唤广大师生, 由此也成为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 包括基础硬件设施、自然环境、校园建筑等在内的校园环境是师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物质文化建设, 可以最终营造高雅清新, 适于精神养育, 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 对师生优良思想品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熏陶作用。学校要注重精神传承与环境熏陶相结合, 体现学校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传承, 体现人性化和人文亲和力, 达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使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 得到成长。

(四) 注重人格成长与心理解因相结合。

关心师生人格成长是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重要表现。由于自身学习的紧张和社会竞争的压力, 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次逐年提升。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 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意识、身心和谐的健全人格。注重从心理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注重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谐, 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校园心态。学校应尝试举办体验式教育、大型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咨询体验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每年受益人数超过万余人次, 有力地维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确保了校园的稳定发展。

(五) 注重网上疏导与网下引导相结合。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 大众传媒快速发展, 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发展, 打破了传统信息传递渠道的单一化, 而信息良莠不齐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面对大量的信息冲击, 大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自主性, 他们不再简单接受教育者所传播的全部信息, 而是根据自我的需求选择其感兴趣的思想信息。仅仅满足于通过网下的教育引导容易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空白, 也容易忽视学生对网络的自主化需求。面对这一情况,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在坚持网下教育引导的前提下, 将工作的范围拓展到网上, 加强疏导和指导。一方面, 通过网络, 了解、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 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服务学生提供参考和依据;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网络便捷、互动的优势, 积极加强网上疏导, 进行网上心理咨询, 开展网上时政讲座、网络文化节等活动加以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和想法, 养成正确的想问题、看事物的方法和角度,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07-10-15.

[2]张巨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N].光明日报, 2008-02-02.

[3]曹立军.注重人文关怀,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4]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4) .

[5]耿兴永, 吴洪珺.心理压力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心理人文教育 篇9

1.1 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念构架及人类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及医疗医药活动的根本看法,即医学本体论;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论构架,是指医学本身发展中的认知范式,即医学认识论;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医务人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模式,上述三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特定性、稳定性、结构性、系统性等特征。其中,医学本体论是其医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即医学哲学观对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及医学思想方法、医学思维方式、医学实践方式、医学行为范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认为,在医学史上,医学模式大体经历了远古时代巫术医学模式、古代自然医学模式、中世纪神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学医学模式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 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eorge L. Engel)正式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了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超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 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 改善人的生存状态,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

1.3 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

现今时代是生物医学模式和心理医学模式交替的时期。生物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就是把人看作为单纯的生物或生物机器。机器是由另部件一个个组装起来的;反之,也可以一个个拆开还原;因此,作为生物机器的人体同样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概念还原为物理化学的单体。生物医学模式最根本的观点是要求任何疾病都要有生物学上的证据,即要求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找到可以检测的形态变化或生理生化上的异常。此即莫干尼所说的,凡病均有“病灶”。生物医学的疾病概念强调的就是病灶。而心理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字。也即生物医学注重的是“病”,心理医学注重的是“人”。心理医学注重的是心身统一的整体和心身统一的社会实体的人。心理医学的健康概念包括以下内容:(1)生物机体是完好的;(2)心理是健全的;(3)与社会是协调的。其中尤以后两条更为重要。心理医学认为,心理上的失常是最重要的不健康,对社会的不适应是心理失常的最大原因;所以,根据这一健康概念,心理症(neurosis的另一种命名)将是临床心理医学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防治疾病,心理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1.4 现代医学面临的新挑战

1.4.1 时代信息化,心理负荷加重

20世纪以来,信息量骤增。有人称这个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距离和时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竞争意识激烈,抢时间、抢速度,意味着经济效益和利益;意味着进步和前途;甚至意味着“生存”。这既是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巨大创造和积累,但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心理和社会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为心因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因此,如何稳定心态,如何诊治心理上的的疾病和保护心理健康以及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如何认识心理的物化和人体潜力、潜能的本质,如何进一步探索、研究、讨论这一系列原来是很少有人关注的问题,现在却成为现代医学及其重要的课题。

1.4.2 人口老龄化问题

世界将进入老年社会,这是医学又一个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老年既有生理上特点的问题如:衰老和抗衰老问题,更有特殊的以往很少关注过的老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老年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心理衰老(也即精神衰老)是促进、加速生理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心理衰老则与社会问题(主要是社会矛盾)有重要的关系。生物医学所研究和解决的衰老问题其重点往往放在生物学上的生理衰老,而很少甚至从来还没有考虑心理衰老的问题。现在,与生理衰老密切相关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将成为医学的崭新课题。

1.4.3 病谱及病谱顺位变化

近现代的高科学技术对生物性、体因性疾病的防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生物性的致病因子在大量高效药物及先进预防措施的干预下,得到明显的控制;好多曾经吞噬过成千上万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有的已经消灭,有的也近乎绝迹;一般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在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却在不断上升。因此,整个人群的疾病谱和病谱顺位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曾经有很高发病率的结核病已被排在第十位以后,而心血管病、肿瘤却上升到第一、第二位;在某些地区、某些年龄阶段的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则几乎被列为首位而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面对这种情况,单纯生物模式医学的诊治手段和药物几乎已难以为力。

1.4.4 医学观念更新

存在决定意识。观念总是带有时代特征。当医学的现状发生变化时,人们不得不检查一下原有的原理、理论、学说、观点是否还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般说来,观念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它的惰性相对较大;当时代已经大踏步向前、新事物大量涌现时,人们这时才思考(不得不思考)原有的东西需要更新;这时,新观念方随之出现。新医学模式的诞生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客观的事实存在所决定。

2 分析与策略

2.1 我国医科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人本位”概念,一切以人为本。人本位贯穿在所有领域。医学更不能例外。医学是人的医学,更突出人本位的重要。只看到“病灶”和“病”,而忽略人,或不重视人,这个医学就是个落伍于时代的医学。当前的生物医学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此,所存在的问题、矛盾的根源也在于此。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医学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最大负面影响就表现在它导致医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属性。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把病人看作是疾病载体,而不是看作一个生了病的人,对人身上的疾病非常重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思考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之中,对病人则持冷漠的无所谓态度,即所谓“见病不见人”。加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使得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交错、相互摩擦碰撞的局面。这种道德观念的交错与摩擦,正是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的思想根源。而且这对于需要复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崇尚个性而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些青年从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采取否定态度,从而为医学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及强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恩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既要看到“自然的人”,又要看到“社会的人”,对待健康和疾病问题不应只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还要从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从而对提高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向我们表明,不应该把对医学生的其它素质教育看成是医学知识之外的额外要求,它们应该是医学教育本身极其重要的内容,把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医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应是医学院校的附属,而应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医学的本质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使命,然而现代医学院缺乏的正是宝贵的人文精神,现代医生中有不少因缺乏人文素质而不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因此,医学院校不能再继续只教给学生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应该赶快补上医学渗透交叉的医学人文科学,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应该只是学到专门医学知识去诊治“疾病”的医学技师,而更应该是富于人文素养,慈祥可爱的白衣天使。

2.2 医学高校人文教育呈边缘化倾向

我国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实行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片面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我。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的医学院校学生,除了能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笔者认为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弱化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人文学科的选修课比例不适当;(2)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3)我国医学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克隆技术的出现及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单纯的医学科学技术问题,但绝对不能应用于人类社会,因为它是缺乏人文导向的反伦理、反人类现象。

2.3 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位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毕业后足不出户,沉浸在做实验、练技术的追求之中,为了练习娴熟的手法竟到了忘我的境界。按理说,这个医学生的精神值得赞赏,但是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素质固然是一位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但无论技术有多好,也只能成为局限于本专业狭窄领域的单向型专家。而要成为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者型人才,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环节上,注重人文修养与人文环境熏陶至关重要。政治课不是说教课,应与时俱进,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为医学生搭建培养人文关怀情感的教学整体环境,弥补他们在人文关怀情感上的缺失。医学专业最早把人当器物研究,包括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后来发展到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整体人来看,人的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还有环境、工作压力、情绪使然,新型的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以治病为对象,只诊病不看人,桎梏了医学的整体发展,当前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非常紧迫。在掌握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的同时掌握人文科学方法,是未来医学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的研究和宣传;其次,加快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体现医学人文科学性质和强化医学教育,人文底蕴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最后,还要加强医学人文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2.4 关于医学院校开设人文教育学科的几点构想

医学院校人文教学的学科设置,一般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医学哲学、医学史为代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医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学科学家提供支持。二是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学科,其中包括生命伦理、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生态伦理等,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三是以医学社会学为主的学科,其中包括医生与病人、医学与法、卫生保健政策、卫生经济学、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疗保健服务中的种种社会问题。根据这一设想,当前我国医学高校宜以以下七门学科为主要人文学科: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卫生经济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技巧,此外还应该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美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课程只是载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塑造人文精神。课程设置要坚持采取必修课、选修课和公选课相结合的形式。

重视人文课程是必要的,但人文精神的培育绝不是单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精神培育尤为重要。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人文关怀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传授医学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许多医生在工作初期大都胸怀任爱之心,恻隐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医生对病人的关爱逐渐淡化,道德观念和价值伦理偏离。应该看到带教老师的语言、行为、仪表、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人文教育不单纯是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需要,还应成为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

3 结论

恩格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论要点是:第一、从医学本体论来说,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健康主要由社会因素决定(这与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相契合)。那么,医学研究的对象,就不再是人体,而是社会的人。第二,从医学认识论来说,健康的内涵和外延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生理健康或器官健全,更强调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康,健康是一种积极状态,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早在恩格尔之前,WHO签署的章程序言中健康的定义即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第三,从医学主体来说,医生既是生物医学家,也是医学心理学家和医学社会学家。第四,从医学方法论来说,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不仅是人们在身体上恢复健康,也要在心理上、社会上改造和完善人,而且除害灭病,保障健康决定于社会环境的改善,政府要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承担责任,要组织动员家庭、社区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参与。随着恩格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许多论者和学者提出了与恩格尔现代医学模式相结合针对现代社会对医学提出新要求:医学主体扩大化;医学内涵深度化、外延化;医生的职能多样化。强调医学科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综合,医学科学不仅要具有科学精神,还要具有人文精神。

一位尽职的医疗工作者一定是位具有优美人格的人,因此人格养成可说是全人类医学教育之核心。医疗工作因涉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判断等严肃问题,简单的说,医疗工作者对他人的生命可说“操生杀大权”,因而医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医学学科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医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医学与人文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无论是时代的要求还是医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将医学与人文融为一体是医学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必然。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 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和需要。

参考文献

[1]邵贵平.关于加强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9):68-69.

[2]张玉梅.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1):18-19.

[3]荣辉,杜荣.浅谈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咸宁学院学报,2005,25(1):109-111.

[4]张丽霞,吴水盛.重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5,10(23):14-15.

[5]丛红群.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文学科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40(3):276-277,279.

[6]祝葆华,姚榛祥,刘胜春.在临床带教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320-321.

心理人文教育 篇10

1 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 “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

人文关怀, 就是对人的关怀。从历史语境来看, 欧洲历史上的人文关怀始于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人那里, 人文关怀的核心精神就是尊重人, 尤其是关注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14至16世纪出现的欧洲文艺复兴, 在反对中古时期繁琐经院哲学的旗号下, 以复古的姿态重新彰显了人文关怀的价值。在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里, 也同样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辉, 例如, 春秋时期的孔子目睹礼崩乐坏, 社会的政治和伦理纲常失序, 提出了“复周礼”、“行仁政”的思想, 希望能在乱世中拨乱反正, 以求恢复世间的安定与昌盛, 人们生活的幸福与安康。孔子还讲, “仁者爱人”, 这些都包含了深切的人文关怀。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我们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根本指导原则, 我们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展开。其实,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更饱含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期望和对人类深切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最重要的就是对人的自由的尊重。从人类的产生来看, 有了语言, 才有了真正的人, 因为是语言让人产生了自我意识 (有了语言就有了思考的需要) , 而思考必然让人产生自我意识, 并且认识到自由思考的重要性, 因为语言产生的目的是用来交换思想的, 没有个人意识的思想不叫真正的思想, 也不值得交换, 而这种个性化的思想必须要以自由作基础, 所以我认为对人的自由的尊重是最基础也最为重要的, 没有对人的自由的尊重也就没有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理想等上述一切事物的尊重。

人文精神一方面表现为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 引导人们去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社会层面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的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等, 这些又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支柱。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在对人文科学的广泛学习理解和继承中领悟而来的, 因此, 在大学教育中, 应增加人文科学的学习内容;学科设置不能过分市场化、功利化;应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的学习机会, 使人文科学的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纽带和桥梁。这体现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2 心理疏导是人文关怀的表现形式之一

要想准确理解心理疏导的概念, 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从医学角度来理解, 这是它的最初本源。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来达到消除症状, 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二是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理解, 这应该是它的一种外延。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 改善或改变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

心理疏导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来讲, 它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 是人性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是满足人类个体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科学做法。在十七大报告里首次明确提出, 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有较高的说服力、较强的影响力, 同时也要求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深入调整,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 由此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 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增加, 从而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 对象是人, 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人文关怀是关心、爱护、尊重人;心理疏导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通过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 疏通人们的心理障碍。人文关怀侧重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 心理疏导则侧重解决人们的心理障碍问题。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帮助人们解除思想困惑、疏导情绪, 有助于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

3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现路径

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呢?第一,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但他们往往团结协作精神欠缺, 集体观念、奉献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较为淡薄, 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 个人中心主义表现较为突出, 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比较严重。第二, 当代大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代、关心发展, 但在观察社会问题时往往有主观性、片面性, 而缺乏客观性、辩证性。第三,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面临着人际关系、前途命运和两性情感三大苦恼。

基于上述情况,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是十分必要的。首先, 要不断优化校园环境,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和谐氛围。愉悦宽松的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我们要不断创建高品位的校园物质环境, 如充足宽敞的教学大楼、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资料丰富的图书馆、居住舒适的学生公寓以及优美的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 为陶冶大学生情操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 不断陶冶大学生情操, 培育高尚的人格;要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 建设宽松、协调、体恤、包容和有序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其次, 要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育大学生健康和谐积极的心态。要引导大学生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对待人生、工作、生活和学习, 树立公平礼让、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 建立兼容并包、尊重差异、团结协作的人际环境和氛围;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 相互坦诚, 平等交流, 真正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要始终坚持以诚相见, 尊重学生,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此外, 要密切关注大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我们要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情感以及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努力创造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 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发挥;要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精神境界, 完善自我人格,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针对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切实做好学习、成才、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和规划工作, 不断降低大学生就业风险, 为培育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提供良好条件。

上一篇:中职课堂生本教育改革下一篇:齿轮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