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人文教育

2024-05-12

学前儿童人文教育(精选十篇)

学前儿童人文教育 篇1

一、培养督导者的理性自觉

国务院新颁布的《教育督导条例》明确指出,实施督导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应当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规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并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就要求督导者需借助科学的手段,从专业角度上系统、科学和全面地搜集信息,并进行合理有效的整理和分析,在这基础上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由于督导提供的是一种公共服务,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因而应纠正以往过分注重监督、检查和评估,不注重凸显督导的服务职能,以往侧重管理和控制,不关注被督导对象的实际需求的缺点,不断树立督导的价值理性。基于此,在督导活动中,督导者的理性自觉就表现为不仅追求求真为宗旨的工具理性,而且追求向善为宗旨的价值理性,并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例如,在学前督导评估中,福州有其自己的做法:力求保证幼儿园、教师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保教工作上,每次督导检查和评估工作尽可能在常态下通过网上调阅原始资料进行,再配合实地检查进行,尽可能地减轻幼儿园不必要的迎检负担。实际上,从“解放自我”,追求世界普遍性,到尊重他者,尊重差别,提倡多元文化互补,人类一直在不断开发新的理念,以达成更多的、更深层的共通,这也是培养学前教育督导者价值理性自觉的内在要求。近三年,福建省、市、县共同配套新建、改建公办园122所,其中,省市配套资金12484万元,各县(市)区配套资金42216万元。至2013年底,福州市每个街道都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都有至少一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市范围内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人数达到总幼儿数的41.1%。然而,农村公办园收费低,部分专项补助经费如农村学前班每班每年2万元的专项补助经费,对公办幼儿园缺编教师按幼儿园年平均工资标准核拨补助经费等项目,常常存在经费未落实到位现象。不少农村幼儿园每年保教费收入大部分用于支付代课教师工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办园条件的改善及教玩具的添置。很大部分的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未实现“三独立”,这些园所仍“寄居”在中心小学内,未做到经费、人事独立及园舍的相对独立,幼儿的户外活动与小学生学习生活相互干扰,幼儿园的经费开支仍由中心小学代管和拨放,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归小学管理。由于管理缺乏自主权,幼儿园办园理念及保教质量的提升受到一定的制约。这些都是学前教育督导者价值理性自觉所应关注的问题。

二、构建人文意蕴的督导体系

学前教育督导体系的构建,需要沐浴人文关怀的阳光。正如内尔·诺丁斯著所言,“我们都沉浸在关怀中,关怀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怀之中,因此,关怀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构建沐浴人文关怀的学前督导体系,首先,应突出对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关注。均衡和公平是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推进的改革举措所遵循的原则,学前教育发展失衡与教育公平相背离。有学者对“2006—2010年我国城乡园所数”、“2010年我国城乡幼儿园师资配置情况”、“2010年省际间学前教育投入的差异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的共性问题:一是城乡学前教育差距不断加大。城市幼儿园数量增长高于农村幼儿园数量增长,城乡学前教育普及率差异显著,城乡幼儿园教师总体数量差距悬殊,“师幼比”差距显著导致教师供给严重失衡。二是区域间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加剧。不同经济发达水平地区之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差距悬殊,省际间学前教育投入水平差异大。在我国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总量之中,学前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过小,特别是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严重失调。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并没改变学前教育起点不均衡的现状,教育本身的规律也决定了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其次,构建人文意蕴督导体系,应力求保障学前教育督导的公正客观与实事求是,忠于客观事实,不受私人关系影响;不避重就轻,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苗头,力求将问题分析到位,不浮于表层;敢讲真话、实话,不做“可说可不说”,或是“说了等于没说”的模棱两可的评论;既要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又要对已有的成绩充分肯定,“督”和“导”都要准确,帮助被督导对象分析、解决问题。因而,学前教育督导应将幼儿园的进步作为督导起点和终点。在督导方式上,改变过去的命令式与强制式,逐步向启发式、民主式转变;在督导内容上,不断细化与完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增强可操作性,并增加能反映不同幼儿园发展水平的弹性指标,力求通过督导发现进步,体现督导的公平和激励;注重“跟进式”过程督导,掌握幼儿园日常管理的真实常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在幼儿园管理由突击型向常态化,由粗放型向精细化与规范化的转变中提供指导与服务;在督导方法上,灵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做法,力求能客观、全面反映幼儿园的真实发展水平,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儿园的发展;在督政与督学、督与导、自评与他评等关系的处理上不断强化和凸显人文意蕴。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的督导部门对督导评估工具的开发还不完善和成熟,还需要不断改进与开发科学、专业的评估工具,才能确保在评估过程中获得全面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才能准确地观测和衡量被督导对象的即时状态及其进步的程度,这样的督导结论才能使对方信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意见》(教督〔2012〕9号)中强调“要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和结果,不断提高督导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样适用于学前教育。督导部门可逐步开始开展适用于学前教育阶段的质量检测,并将质量监测应用到学前教育督导领域以准确、客观判断学前教育的结果均衡。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一日活动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幼儿园新规程颁布后,幼儿在学校内的生活情况以及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是否符合新规程理念,在贯彻新理念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等,这些对不在幼儿园工作的督导人员来说,不一定会看得准,摸得透,因此必须建立督导专家库,扩大督导队伍。督导专家库成员从幼儿园园长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遴选。除专职督学外,注重吸收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学前教育专家共同参与督导工作,这样参与督导的学前教育专家多,学科力量强,专业配套,才能有效确保督导工作的质量。

三、形成督导工作的制度规范

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 篇2

[摘要]人文素养是一种个人内在的素质与修养,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意义重大,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尤为迫切,在教学中,培养其人文素养更是十分必要。因此,我们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将培养她们的人文素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体现于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之中。在学前教育声乐专业课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培养她们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利用情感体验渗透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运用探索学习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中集中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对人自身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关怀,它追求人生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世界,即主要表现为人的内在品质,对每个人的情感世界、价值取向和审美体验都具有决定性作用。作为教师,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是我们最鲜明的职业特征和职业要求,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教师的核心之一。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自身素养对孩子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不仅她们的言行对孩子们影响巨大,她们自身的修养对孩子们更是意义非凡,只有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充实人文精神,才能胜任和无愧于幼儿教师这一神圣职业。所以,在学前教育学生的声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特点,发挥专业课程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教育,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声乐教学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最佳途径。

一、情感体验,声乐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能通过说教实现,通过灌输获得,而是要让学生置身于某种情景中,在自我体验和相互影响中逐渐丰富起来。声乐是情感的艺术,是用优美的歌声传递音乐化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富于真情实感的演唱才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将丰富的情感体验贯穿在整个音乐作品表现过程中,才能使歌唱具有生命力。意大利音乐家巴基尼说过:“艺术的目的不是惊人,而是动人”,说明歌唱的`目的和使命是传达音乐作品中丰富的精神内涵进而感动人。歌唱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共同活动,只有把歌唱技巧和情感相结合,才能达到演唱的完美与统一。在声乐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用情歌唱;通过教师范唱、音乐欣赏和即兴演奏,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解与分析歌曲,让学生了解歌曲真正的含义,理解歌曲所蕴含的情感。教师把满腔的热情融入课堂教学,用真情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在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歌唱欲望,调整演唱心境,引起情感共鸣。如在教唱《鼓浪屿之波》时,先让学生充分了解台湾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这首歌也真正体现了和祖国水乳交融的真实感情,体现了和祖国文化同根同源的最佳艺术表现。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催生学生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为演唱该歌曲积蓄足够的情感。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学生演唱时就会更加投入,并且学会用歌唱来表达情感,用歌声来传递情感。通过歌唱中不断的情感体验,将人文素养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刻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内涵,赋予歌唱以生命力,这样才是最打动人的歌唱,最具感染力的歌唱,才能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二、探索学习,声乐教学中提升人文素养

在声乐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加强各专业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体现声乐艺术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紧密配合语言课程,通过歌唱语言发声训练、文学作品朗诵等,加强学生歌唱中咬字吐字规范性的训练,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扩展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养;理论联系实践,把声乐技巧训练建立在广博的声乐理论基础之上,使学生奠定系统扎实的声乐理论基础,指导学生认识并遵循声乐艺术的科学规律;在声乐实践活动、表演实践课中,把声乐课与舞蹈、形体课相结合,针对学生的气质、表演、形体等方面加以训练,提高学生舞台表演能力;注重学生技能的拓展学习,通过分析作品,加强对歌曲旋律的认识与对歌词的理解,使学生对演唱作品全面把握,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创编能力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独立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中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讲授《金凤吹来的时候》这首歌时,主要侧重点放在歌曲的节奏把握与意境揣摩上,要让学生明确傣族音乐的特点,通过掌握音乐特点进而掌握该歌曲的节奏特点。让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与总结学习,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傣族文化特点,学生会更直观的了解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利用学生在舞蹈课中学习过傣族舞这一便利条件,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唱边舞,不尽增强了学习兴趣,还丰富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歌唱的愉悦性,增进了对歌曲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自信。

三、职业能力,声乐教学中体现人文素养

职业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工作胜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凸显人文关怀,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学生不会运用知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知如何运用到岗位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需求,更是社会需求,也是培养其人文素养的必要途径。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更应该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研究教学方法,力求在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人文精神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价值观,而这也是保障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这是培养其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网络上不断爆出幼儿园虐童事件,一方面体现出一些幼儿教师不懂教育,教育教学及管理方法不到位;另一方面更反映了某些幼儿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缺乏、职业道德的缺失,没有责任心,没有爱心。作为学前教育的学生,不但要懂技术,更应该懂教育,通过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业生涯中,良好的职业素养更是不可或缺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更是心灵的直接语言,比其他学科更善于表达人的思想情感,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在丰富的内心体验下、在优美的外在表现中,使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具有感情色彩,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更具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培养高素质的幼教师资,不仅需要过硬的声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还需要营造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条件,重视声乐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作用,探索声乐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切实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傅国庆.歌唱技巧与修养[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初探 篇3

【关键词】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7/08-0018-03

一、问题的提出

“生命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倡导人们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不断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1〕这一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会通过多种途径对生命形成特定的观念。〔2〕这些观念在日后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幼儿对生命的态度和其生命的质量。因此,学前儿童同样需要生命教育。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是帮助幼儿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 提高自我保护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3〕当前的学前儿童教育对生命价值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注,許多幼教工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也较片面,难以促使幼儿形成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积极情感。〔4〕目前我国大陆有关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研究非常少,已有的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尚未建立起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体系,从事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幼教工作者在实践中常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因此,设计一套操作性强且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命教育课程,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尝试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对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进行初步探讨。

二、课程目标

(一)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总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幼儿园生命教育就是要确保幼儿自然生命的安全与健康、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为幼儿创造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包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体验生命、珍惜生命和发展生命等方面。〔5〕对应的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可以表述为:引导幼儿认识生命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和保健技能,让幼儿体验到生命的珍贵、美好与平等,从而形成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情感。

(二)学前儿童生命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1.小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及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各项运动;保持积极情绪,体验和享受生活的快乐与美好。(2)对待他人方面:接纳并喜爱他人,乐于与人交流,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3)对待自然方面:喜爱大自然,喜爱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成长规律、生活习性和相关特征,并有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2.中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了解身体的内部器官和功能,有自我保护和保健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加运动,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能识别基本的情绪,掌握调整不良情绪的基本方法。(2)对待他人方面:了解和关心身边的人,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3)对待自然方面: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了解身边的动植物,有保护自然的意识,有探索自然的兴趣。

3.大班

(1)对待自己方面:认识生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了解其他生命与自己的关系;有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和保健方法;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拥有健康积极的生命态度。(2)对待他人方面: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策略,认识不同职业的人的价值及其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有初步的社会责任感。(3)对待自然方面:了解动植物成长和变化的规律,知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有保护、关爱动植物的意识,并了解如何保护、照顾动植物;热爱大自然,有探索自然的兴趣和基本能力;欣赏所有生命的美,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追求高质量生命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

生命大体可分为人的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命两大类,前者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后者主要指动植物的生命。人的生命又可细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价值。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坚持合目的性、基础性、价值性、发展适宜性、兴趣性和直接经验性等原则。〔6〕应以幼儿的生命为中心,围绕引导幼儿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和发展生命等来组织课程内容。

(一)生命与自我

初步认识自我生命和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知道自我生命的来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了解基本的营养、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清洁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和保健方法,了解运动锻炼对身体成长的意义,掌握基本的走、跑、跳、投掷、攀登等技能,喜欢并积极参与各项运动;接纳并喜欢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乐于体验生活,初步形成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品质;有学习榜样,有初步的人生理想。

(二)生命与他人、社会

了解、掌握自我生命与他人、社会的联系,包括:他人生命的特点、规律和价值;与他人交往、相处的策略和方法;他人生命与自己的关系,对他人、社会应有的责任、态度和情感。

(三)生命与自然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认识动植物生命的特点、习性和生长规律,如动物的生长和繁殖;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植物可以被制作成各种生活用品,做成各种香料等,动物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食物等;了解什么是破坏自然的行为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乱砍树木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地球变暖;培养幼儿尊重和珍惜动植物生命的意识,引导幼儿形成保护大自然的初步责任感。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应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采取围绕同一主题螺旋上升的方式加以组织,〔7〕宜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

四、课程组织与实施

(一)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组织

幼儿的生活、生命及发展是一个整体,所以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组织也应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特点。《纲要》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生命教育与这五大领域都有关系,所以,宜以主题的形式,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融合五大领域的内容来组织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内容。

(二)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

1.创设充满生命气息的环境

生命教育应在充满生命气息的环境中实施。如,可以在活动室墙壁上张贴有关生命主题的图片、剪贴画,在图书角投放有关生命教育的图画书,在活动室区角或户外种植各种植物,与幼儿一起饲养小动物,等等,以让整个幼儿园充满生命气息。

2.采用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

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可以围绕幼儿生活中的种种生命现象,通过引导幼儿练习、游戏、扮演等多种方式来实施。例如,可引导幼儿阅读有关生命教育的图书(如《我很特别》《精彩过一生》《我爱大自然》《我永远爱你》等),帮助幼儿加深对生命美好的体验。也可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例如参观敬老院,看望生病的同伴等,以培养幼儿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幼儿园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就越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学习就越有效。〔8〕因此,要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调动幼儿园、家庭、社区和周边环境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组织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加入到学前儿童生命教育中来;充分挖掘社区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4.教师提升自身生命教育素养

要做好幼儿的生命教育工作,幼儿园教师既要掌握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更要拥有健康的生命态度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只有这样,教师所实施的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才可能积极地影响幼儿,达到课程的目标。

五、课程评价

首先,评价目标要明确。要以促进幼儿生命健康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9〕

其次,评价内容要全面。不仅要关注幼儿对生命的认知,还要关注幼儿对生命的情感和态度,关注其自我保护、关爱他人的行为和能力的变化。

最后,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除了幼儿园教师之外,家长也要积极与幼儿园沟通交流,参与课程评价工作。幼儿也可以表达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与感受。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研究和开发学前儿童生命教育课程,以推动幼儿生命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仁富.生命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1-2.

〔2〕张美云.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6,(3):27-30.

〔3〕吴增强,张声远.生命教育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5,(3):33-36.

〔4〕岳亚平.生命教育:幼儿教育的思考原点〔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34(6):8-10.

〔5〕〔6〕冯建军.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及其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2007,(7/8):23-25.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0-62.

〔8〕虞永平.学前教育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210-214.

〔9〕马明龙.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课程评价〔J〕.幼教研究,2010,(1):14-15.

A Tentative Study on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Preschool Children

Han Yinghong1, Chen Yin1, Shen Tong2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2Kindergarten Affiliated to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life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and the chief difficulty for life education lies in the lack of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curriculum. Therefore, based on analysis of relevant researches home and abroad, the researchers attempt to construct a curriculum system of life education with curriculum objectives, contents, 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for preschool children.

学前儿童人文教育 篇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开始重视个人素养的提升,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就成了一个热点。艺术是让儿童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方式, 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儿童还可以抒发情绪情感, 产生人与人, 人与物的良好互动, 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艺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组成部分之一, 连这些年的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儿童在艺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人本性”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人本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中蕴含着“人本性”。成人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取, 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儿童的发展, 注重艺术的教育功能, 主张艺术能力是儿童自然发展的结果, 强调通过艺术促进儿童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 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 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1]而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即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价值, 注重人的发展, 强调完整人的培养。可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中蕴含着人本主义的理念, 有其“人本性”。第二,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蕴含着“人本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过程是让儿童参与到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中, 并注重这个过程中儿童个人的体验和感受。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创造性”, 另一个是“体验”。人本主义主张重视人类的独特性, 例如选择性, 创造性等。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强调对儿童创造性的激发和保护。人本主义主张重视“体验着”的个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人的时候首先要关注人的体验, 其次是理论解释和对外显行为的观察。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强调儿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过程来说, 它与人本主义又不谋而合。

二、人本主义对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 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创造性潜力的保护

人本主义重视人的创造性, 认为创造性人皆有之, 或者说创造性潜能人皆有之;创造性没有等级、好坏之分, 学生发明一种新游戏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样都是创造性的活动。艺术是形象思维的过程, 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 可以充分地调动儿童的创造动机, 激发儿童的创造力。首先, 教师应该无条件地接受每个儿童的个人价值, 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创造性, 只有儿童感受到了这种态度, 他们才会成为他们自己, 不伪装粉饰, 释放真实的自己, 不循规蹈矩, 以新的、自我的方式发现自己, 进而向创造性迈进。其次, 教师应该提供一个没有过多外部评价的环境。罗杰斯有一个基本观点, 即“当我们停止从我们自己的评价着眼点去对其他人作出评价时, 我们就在发展创造性”。他认为:“评价总是一种威胁, 总是会使人产生—种提防, 这就会拒绝某些经验, 就会迎合他人的要求, 无疑这些东西对创造性是十分有害的。相反, 如果没有依赖于外部标准而作出的评价, 那么, 我们自身就能对我们的经验更加敞开, 就能认识到我自己的好恶、活动材料的性质以及我对它们更加敏锐的反应。我开始能认识到自身的评价点。因此我正在迈向创造性。”[2]但是罗杰斯又指出, 停止评价别人并不是连对这个人作出反应都不允许了。事实上, 任何人都可以毫无拘束地对他人“反应” (reaction) 。保护儿童的创造性潜能是引导儿童表现出内心的想法, 而不是放任儿童。因此, 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应该淡化评价的意识, 但并不意味不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一种平等地“反应”回应儿童的艺术表现。如“我喜欢这边这些颜色, 但是我不喜欢那边。”

(二) 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完整人格的培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育理想”是培养完整的人, 实际上是指“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 情知合一的人, 能从事自发的活动, 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 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因此, 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 应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应该遵循学前儿童特有的生理, 心理特点, 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儿童完整的人格发展和培养。具体来说, 首先教师应该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情操, 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其次, 应在艺术教育活动实践中要穿插人文教育, 具体来说包括儿童对社会、儿童对自然、儿童对他人、儿童对自己的基本态度。同时, 通过参与艺术教育活动, 培养互助、合作及容忍, 倾听别人意见的态度,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在一次以“人类的好伙伴———狗”为主题的艺术活动中, 通过观看以狗为主题的动画片、电影, 以及多种多样狗的图片, 欣赏以狗为主题的绘本, 聆听狗叫等。让儿童对狗有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 让儿童亲身感受到狗是人类的好朋友。随后组织儿童用唱、舞、画、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交流, 再现情境, 在这个交流过程中, 他们需要学会合作、互助。在这个活动中, 充分给予了儿童人文精神的熏陶, 不仅触发了儿童爱护动物之心, 而且促进了儿童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三) 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儿童内在天性的表达

在大多数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中, 人类的内在天性包括基本需要、情绪, 以及中性或积极善良的能力。马斯洛的理论认为儿童具有积极向上的、善良的内在天性, 我们应该鼓励它们的释放和表达, 而不是压制它们。因此, 引导儿童发展的目标就是鼓励儿童内在天性的表达, 而艺术则是儿童释放自我, 表达自我的重要形式。艺术活动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和自我的释放。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 享有充分的自由空间, 儿童的绘画可以随心所欲, 自由涂鸦;儿童的跳舞可以联声起舞, 边唱边跳;学前儿童的故事可以发挥想象, 自编自讲。因此, 儿童在艺术活动中, 能够充分表现他们自然、真诚、积极、向上的原始情感和情绪。具体来说, 对于学前儿童, 特别是早期的学前儿童要给予他们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提供给他们多样的材料, 让他们在自由涂鸦中用无序的线条、缤纷的色彩满足自己需要, 在随意哼唱中表达自己的天性, 抒发自己的情绪。

人本主义以“真诚”、“接纳”、“理解”为核心,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 要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空间, 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儿童选择的自由和权利, 让儿童学会自由是一个不断体现潜能的过程, 也是一个在和谐氛围中不断发挥潜能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不断变化和提高的。说明教育不仅要考查儿童现已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能力, 更要注重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培养、开发处于萌芽状态的能力。虽然人本主义的观点存在某些局限性, 比如过分地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 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对我们开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2001, 7.

[2]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0:87.

[3]车文博.人本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6.

[4]彭云石.走向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5.

[5]郑三元.人本主义课程论与学前课程决策[J].学前教育研究, 1999, 5.

[6]王任梅.试论改革开放以来儿童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J].幼儿教育, 2012, 9.

[7]石胜钱.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对儿童天性的违背与顺应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1, 6.

[8]许卓娅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0.

学前儿童人文教育 篇5

摘要:《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通过对幼儿的思维认知和个体发展特征为依托实现对幼儿的科学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存在资源利用不足,主体欠缺,实践技能匹配不足的情况,高职高专院校需加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改革,从项目设计、评价反思、媒介传导及交互参与等方面为课程构建优质实践体系,以实现课程改革。

关键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职院校;优化路径;课程改革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思路

根据杜威提出的新型教育管理思想与课程认知规律,其所建构的“认知学徒式”课程学习模式旨在从不同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准、专业发展诉求以及个人特征等层面出发,通过对相关教学情境模式的优质构建,来促进学生在科学实践能力以及理论延展能力等层面的全方位推进。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为依托,教师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综合特征,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讲评课、项目体系设计以及成效反馈机制,来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规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将课堂主动权转交给学生群体,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以及课程把握等层面出发,保持自身对特定专业知识的根本性认识。大体来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的实施特征:第一,注重师生共同参与,保证“探究式”认知对接。为有效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认知水平和学生群体的课程实践积极性,高职院校应该重新审视教学质量和课程改革之间的内在契合关系,积极实现由传统的“知识单向传递”向“协同参与”机制的有效转变,并着力通过课堂模拟教学、交互教学、媒介引导教学以及学生主体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来真正响应新时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同时,在协同推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课程改革目标为标准,逐步由传统的知识灌输与理论讲解转变成兼具实践指导与情感技能提升等双向功能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力争通过在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思维特征的基础上,对当前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的相关任务进行有效调控与指导,不断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多维度融合,以期促进学生思维认知水平和科学实践技能的全方位提升;

第二,教师示范与个体模拟相结合,推进个体价值发展。模拟教学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重要实践支撑,能够在借助现实教学经验和群体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分层次地对课程发展地位、思维品质、学科探究素养以及科学实践活动进行多向性评估,促使其努力强化自身的基本学科要素与延展思维,以此来推动科学经验与学科技能的综合掌握。在示范项目活动建设过程中,教师能够以示范活动的直接成效与阶段性理论为着眼点,不断补充现有的学科资源与建构机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班级学生容量,构建科学的系统合作课堂。同时,在课程成效审核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模拟教学和示范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有效收集与机制评估,积极鼓励学生多方位表述自身想法并对现有的课程实践活动进行成效评价,本着“交互性”与“互促性”的相关理念,不断完善课程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指导、项目延伸以及成果审核等模块,以此来促进更为系统、科学、多向的课程实践活动的优质构建;

二、影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因素分析

1.专业认知程度低学前教育专业不被学生喜爱和认知。一是很少考生自己主动报考此专业,多数是别的`专业调剂。二是幼儿教师职业社会地位偏低,不被人们重视,而且待遇不高。因此,很多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故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都不是学生主动进行的,它们只是为了拿到学分,顺利毕业而学习。他们在学校就没有好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将来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教学这种情况就导致学生小学生在学习时极大的降低学习兴趣,脱离了其现实生活,不能够很好的发展其科学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应该做到在小学生的教育上满足其需求,不超越其现有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安排一些小制作以及小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的思维与能力。2.教学主体不明确现在提倡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只需要在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进行引导、监督。可是现在有的课堂,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整节课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安安静静的听,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得师生之间缺少心灵的沟通,语言的交流。教师知识是完善的,但是他讲解的内容学生未必全理解,因为他把每个幼儿都理想化,没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没有让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能肩负起教育幼儿的重任的教师,提升幼教从教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然而从教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提升幼教从教能力的最佳途径。目前我校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虽然有实践课程,但形式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到附近的幼儿园进行课程聆听、观摩。学生只是做观众,并没有真正的进行实践教学。他们学到的知识都是来源于课本,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来投身于幼儿教育就没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因为他们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会“随机应变”的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这样单一的、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不能让他们获取真正的从教能力。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优化建议

(一)结合理论学习提升科学教育理念

我们要紧紧围绕课改内容,深深领悟课改精神。以社会需要、人才发展为出发点,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树立超前意识、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科学素养、整体素质以及终身发展。教师必须强化学生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学习中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刻领会课改精神,并且将课改精神恰当的融入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进行理论的学习的时候,让学生明白高职院校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目标和以前的区别,一是重视培养幼儿情感态度,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是注重幼儿知识经验的获取。这样做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幼儿乐学、会学、会用,并为其终身发展服务。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幼儿园的学习目标,并不是简单地个别活动所能达成的,而是需要教师课前进行一系列精心设计活动,促使目标的实现。当然也不是教师主观意识所决定的,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从实践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二)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

让学生在高职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学习中掌握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仅仅通过课本知识是无法做到的,这就要求在校期间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学生科学素养。我校针对学生科学素养较低的状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得他们将来成为幼儿教育领域合格的引领者。具体的做法:对课程内容做调整,增加科普类、科学领域、环境创设课等。同时,还要聘请校内相关专业教师、校外相关专家进行科普讲座。倡导每位同学必读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出版社的“幼儿十万个为什么(自然小百科)”和电子版“超有趣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读物,通过学生课外阅读自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要定期开展科普知识竞赛。学生竞争意识都特别强,谁都怕落后,都争先恐后的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头脑,提升能力。组织学生离开课堂、走出学校,来到外面进行参观。总之,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增开课程、组织自学、听取讲座、走出学校等渠道,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最主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三)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学科定位,把课程教学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以教材为根本,对案例进行剖析;二是放下课本,走出校园,到幼儿园进行观摩、研讨;三是在学校进行模拟实践。第一种模式,我们依据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大多数是利用课件来展示案例,学生通过观看案例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结合课本的理论,自己捕捉更多的教学信息,并自己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对于难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避免一言堂,尽量的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活动中;避免教师权威性,尽可能的多听听学生的意见。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只有他们掌握了这种教学模式,将来才能在自己的幼儿教学中采用。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向---探究式教学。只有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不间断接触,才能使教师更加的了解幼儿的生活脾性,以便于更好的管理以及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教师与幼儿融为一体,共同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事情的原由是因为教师在对于幼儿的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始终不能放开自我,摆脱自己是一名教师的这样一个角色,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与幼儿的科学活动当中去,孩子们自然也就不能够放开的去玩耍,去探究,去培养自己的开创新思维。第二种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理论讲解的同时,不可偏离案例教学,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到身边的幼儿园去走走、看看。将看到的实际情况和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比照,看看二者的异同,以免今后犯错误。这也是第二种模式的重要所在,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理论的不足之处。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理论中科学活动区的创建、利用等方面涉及的很少,我们通过实践观摩就会发现,活动区的创建对于幼儿科学活动得开展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美荣.幼儿教师职前科学教育活动能力培养初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思考[J].职教论坛,(26):76-79.

[2]马运朋.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效整合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4):60-63.

[3]钱晓玲.优化本科院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的策略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01):104-106.

[4]王向前,张小培.PBL教学模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1):25-28

[5]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教基20号,2001.

浅谈儿童学前教育 篇6

关键词:儿童;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正确的学前教育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生活环境和与社会人的互动中,婴幼儿形成和发展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了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正确的学前教育能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正确的学前教育能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正确的学前教育不仅是让孩子生活在理想的国度――诚信善良、公平公正,交给他们世界上一切的美德,同时,也要在理想国度中铺设一条通往现实的羊肠小道,让他们不至于与现实社会脱轨。明白一些社会的残忍和黑暗、明白善意谎言的重要性,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去感悟,能让孩子在将来更好的踏入社会,而不是被社会打击得措手不及。

3、正确的学前教育能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可能成就一个孩子,一个国家的父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就可能成就一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只能顶着巨大的压力跟随时代的脚步,无暇顾及心理及道德方面的建设,偶尔的一瞥却看到了美德的流失,道德的沦丧,所以,信心没有了,自怨自艾了,随波逐流了,社会文明不见了,但团结起来力量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绝大部分人都能推己及人了,乐于助人了,诚实守信了,整个社会文明便会慢慢复苏了。

二、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1、家庭方面。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亲人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长辈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在生活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了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带,很大一部分小孩养成了骄纵的性格、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与父母的相处时间太短,使一部分年幼的孩子产生了心理阴影,造成了日后的冷漠、脆弱以及叛逆。

2、学校教育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教育方式不科学,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

3、做好学前教育的措施。

(1)从大的方面说,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则影响着千千万万幼儿的人生。①结合中国国情,借助国外的先进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向和方式着重培养更多的优秀幼师,重视提高幼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也可尽力改善幼师的薪金福利问题。②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③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④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

(2)从小的方面说,家庭也应该承担起抚养和教育小孩的责任。①正确地组织和指导游戏活动,从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聪明才智。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活动,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方式。幼儿由于知识经验少,独立活动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游戏时尽可能加以引导,给予积极的协助。②要循循善诱,启发幼儿求知、探索的精神。幼儿的知识经验缺乏,智能正在发展,当他们接触到复杂的社会和自然现象时,处处感到新鲜、好奇、疑惑。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头脑中藏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这是智慧的火、创造力的萌芽。父母要把握这大好的时机,循循善诱,启发其进一步探索的动机,以培养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意愿。③编述故事,用故事来扩大幼儿的知识领域。一般来说,故事有内容、有情节,形象生动,幼儿都非常喜欢,也容易接受。好的故事不但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领域,而且能使幼儿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父母在讲述故事时,应考虑到幼儿身心的特点,将一般知识融入故事中。讲述时,要有感情,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出来,反映在脸上;语言要明白生动、通俗,避免用成人的语言;另外在故事中可以穿插一些问题来启发幼儿的思考,有时也可用亲子故事接力的方式。④开拓幼儿生活领域,培养广泛兴趣。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中的种种事物,让孩子有机会到处游览。如去博物馆、科学馆、动物园、公园、名胜古迹等处,让孩子体会世界之大、事物之多,从而增长见闻,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参观前后利用机会和孩子讨论,搜集、整理资料,这都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浅谈儿童学前教育 篇7

(一) 正确的学前教育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

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 在后天生活环境和与社会人的互动中, 婴幼儿形成和发展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 奠定了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正确的学前教育能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 正确的学前教育能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

正确的学前教育不仅是让孩子生活在理想的国度——诚信善良、公平公正, 交给他们世界上一切的美德, 同时, 也要在理想国度中铺设一条通往现实的羊肠小道, 让他们不至于与现实社会脱轨。明白一些社会的残忍和黑暗、明白善意谎言的重要性, 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去感悟, 能让孩子在将来更好的踏入社会, 而不是被社会打击得措手不及。

(三) 正确的学前教育能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可能成就一个孩子, 一个国家的父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就可能成就一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只能顶着巨大的压力跟随时代的脚步, 无暇顾及心理及道德方面的建设, 偶尔的一瞥却看到了美德的流失, 道德的沦丧, 所以, 信心没有了, 自怨自艾了, 随波逐流了, 社会文明不见了, 但团结起来力量大,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当绝大部分人都能推己及人了, 乐于助人了, 诚实守信了, 整个社会文明便会慢慢复苏了。

二、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一) 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亲人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长辈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在生活的压力下, 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了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带, 很大一部分小孩养成了骄纵的性格、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 另一方面与父母的相处时间太短, 使一部分年幼的孩子产生了心理阴影, 造成了日后的冷漠、脆弱以及叛逆。

(二) 学校教育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看, 学前教育仍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 师资队伍不健全, 教育方式不科学, 体制机制不完善,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

(三) 做好学前教育的措施

(1) 从大的方面说, 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 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则影响着千千万万幼儿的人生。

(1) 结合中国国情, 借助国外的先进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向和方式着重培养更多的优秀幼师, 重视提高幼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同时, 也可尽力改善幼师的薪金福利问题。

(2)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 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3) 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 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 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4) 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面向全体幼儿, 关注个体差异, 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保教结合, 寓教于乐,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 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

(2) 从小的方面说, 家庭也应该承担起抚养和教育小孩的责任。

(1) 正确地组织和指导游戏活动, 从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聪明才智。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活动, 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方式。幼儿由于知识经验少, 独立活动的能力较弱, 因此在游戏时尽可能加以引导, 给予积极的协助。

(2) 要循循善诱, 启发幼儿求知、探索的精神。幼儿的知识经验缺乏, 智能正在发展, 当他们接触到复杂的社会和自然现象时, 处处感到新鲜、好奇、疑惑。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 头脑中藏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 这是智慧的火、创造力的萌芽。父母要把握这大好的时机, 循循善诱, 启发其进一步探索的动机, 以培养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意愿。

(3) 编述故事, 用故事来扩大幼儿的知识领域。一般来说, 故事有内容、有情节, 形象生动, 幼儿都非常喜欢, 也容易接受。好的故事不但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领域, 而且能使幼儿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父母在讲述故事时, 应考虑到幼儿身心的特点, 将一般知识融入故事中。讲述时, 要有感情, 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出来, 反映在脸上;语言要明白生动、通俗, 避免用成人的语言;另外在故事中可以穿插一些问题来启发幼儿的思考, 有时也可用亲子故事接力的方式。

(4) 开拓幼儿生活领域, 培养广泛兴趣。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中的种种事物, 让孩子有机会到处游览。如去博物馆、科学馆、动物园、公园、名胜古迹等处, 让孩子体会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从而增长见闻, 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参观前后利用机会和孩子讨论, 搜集、整理资料, 这都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摘要: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儿童,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学前儿童钢琴教育模式探索 篇8

一、学前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年龄偏小

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特长, 从很小的时候就将孩子进行培养, 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对钢琴有所学习。但是往往由于年龄过小使得学前儿童对于钢琴带来的独特文化没有及时的进行消化, 学前儿童对于钢琴教育产生厌恶, 不利于学前儿童以后发展教育。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应该从小抓起, 希望从小让孩子成为第二个“莫扎特”, 但是学前儿童的发育并没有达到接受高强度的钢琴教育模式的水平, 这样不利于学前儿童的发展与成长。钢琴的教育是有一定强度的, 需要不断地练习与调整, 学前儿童的脾气与性格还没有完全能够达到自己所掌控的程度, 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比较散漫的状态, 学习的态度也就比较差, 对于钢琴的高强度的训练不能有良好的心态, 对于学期儿童来说钢琴学习存在许多困难。

(二) 兴趣较低

很多学前儿童之所以进行钢琴教育, 都是因为父母的选择, 很少有儿童对于钢琴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父母的要求下学前儿童对于钢琴抱有不耐烦的态度,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使学前儿童不能有效的理解钢琴带来的艺术与知识, 由于学前儿童的关注点比较低, 兴趣不够浓厚反而对于钢琴这种高强度的教育逐渐丧失关注, 导致慢慢的对于钢琴教育产生抵触。在这种兴趣点极度缺乏的教学下, 学前儿童对待钢琴的教学会产生负能量, 不利于学前儿童今后的成长与教育。“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待任何事情都要让孩子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旦有兴趣才会有更好的态度进行学习。

二、学前儿童钢琴教育模式研究

(一) 培养兴趣

在学习钢琴的前提下, 家长要从培养兴趣作为出发点, 从小培养学前儿童对于钢琴的认知能力, 在生活中不断地加深钢琴的教育, 使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接触到钢琴的真正魅力, 经过不断地进行培养与熏陶, 慢慢学前儿童对于钢琴产生兴趣, 因此才能更好地接受钢琴的教育。比如在家的时候经常给孩子讲关于成功钢琴师的例子, 如莫扎特、贝多芬等。在生活中经常放一些关优美的钢琴曲, 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钢琴蕴含的美感,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兴趣的养成是成功学习钢琴教育的第一步。

(二) 以学前儿童为主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以学前儿童的思维为主,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前儿童对知识掌握的能力与范围, 通过不断地观察与研究找到以学前儿童为主的教育方式。比如在学习五线谱的时候, 教师讲一个关于五线谱的小笑话, 通过知识点与其相结合, 帮助学前儿童更好的掌握钢琴教育带来的知识。学习钢琴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与天赋,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关注学前儿童的知识掌握能力, 对待钢琴的感知, 从而对其进行教学, 不能忽视学生的思维, 一切以学前儿童的思维进行教学。

(三) 家长是钢琴教育背后的支撑者

在学前儿童不断地学习过程中, 家长往往是那个最关键的存在。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前儿童需要的是家长在背后的不断关心与鼓励, 家长应该以学前儿童为主, 从中进行关怀, 不能过度的打击孩子, 要使学前儿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没有负担, 将钢琴的知识更好的吸收与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往往是学生的后盾, 一旦学前儿童对于钢琴产生兴趣, 家长应该站在孩子身后, 成为孩子的坚强依靠, 使学前儿童更加没有负担的进行钢琴的学习。

三、结论

在当今社会, 有很多家长为了自家孩子的兴趣爱好煞费苦心, 钢琴的教育可以不断地提高孩子的自身气质, 所以有很多的家长将自己的孩子投入到钢琴的教育中, 希望孩子能够掌握一门培养气质的课程。往往家长在这样的时候都忽视了学前儿童的内心想法, 学前儿童对于钢琴是很懵懂的, 对学前儿童来说, 钢琴是一个全新接触的东西, 家长往往不应该只顾着梦想却不联系实际, 将学前儿童处于被动化, 让学前儿童不但没有学会钢琴带来的艺术与知识, 却产生抵触心理。要从实际出发, 结合学前儿童的兴趣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 以学前儿童为主, 由家长与教师创造出一种比较完善与舒适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彭程.七杯茶让您成为优秀的琴童家长[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3.

[2]彭程.莫斯科和声学派的传承关系[J].中国音乐学, 2014 (02) .

[3]蒋沂呈.基于学前儿童钢琴教育模式研究分析[J].大众文艺, 2015 (05) .

农村残障儿童学前教育初探 篇9

1 农村残障儿童学前教育的意义

与正常儿童相比, 残障儿童的早期教育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1.1 有利于残疾儿童身体功能的康复或治疗

心理学研究表明:0~6周岁是个体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些儿童身体上存在一些缺陷或障碍, 这也是最佳的治疗康复时期。这个时期, 如果能够给他们及时的帮助, 让他们接受训练或学习, 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们的身体功能。比如, 有听力障碍的儿童, 可以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帮助下, 进行科学的训练, 就能恢复一定的听力功能, 掌握有声语言;弱视的儿童, 也可以经过科学的训练, 学会“看”的技能, 慢慢地“看见”这个多彩的世界。错过了早期干预和康复教育的最佳时期, 就会耽误他们一辈子。

1.2 有利于残障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儿童早期的学习, 不但可以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而且可以培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残障儿童在心理上比正常儿童更为脆弱, 他们更需要教育与引导。学前教育, 可以帮助残障儿童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个性, 学会克服自闭与自卑, 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残障问题, 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与社会中去。这样, 就为他们今后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人生开端, 为残障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1.3 有利于残障儿童下一阶段的学习

残障儿童比正常儿童更需要学习经验。早期的学习, 可使残障儿童避免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生理和智力缺陷, 他们中的多数人会在语言、思维、和运动等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得更好。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 良好的早期教育和训练, 使一半左右的弱智儿童到入学年龄时, 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

1.4 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社会和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儿童保护的视野应该惠及每个孩子, 儿童保护的目光更应注目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如果残障儿童从小就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机会, 他们长大后会害怕、拒绝与健全人交流, 且长期得不到矫治, 必将产生恶性循环, 且愈陷愈深, 并最终从“身残”引起“心残”, 导致一定程度的品行障碍和人格障碍, 甚至走向极端, 走向结伙犯罪。

2 农村残障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

2.1 家长不重视

审视当前的特殊教育, 可以发现, 许多农村家长对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不够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学前教育对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不少家长认为, 孩子有缺陷, 上学更困难, 就让他长大一点再说;另一方面, 家庭经济困难, 数额不小的康复与教育投资令许多家长们无力承担, 因此把孩子关在家里, 任其自然, 也是放弃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社会有偏见

就政策法规而言, 我国残障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形, 原则上应该与健康儿童完全相同。但在现实中, 残障儿童受教育状况还有许许多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社会对残障儿童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和偏见, 这是阻碍残障儿童正常参与学前教育的主要原因。如果孩子的肢体或智力有一点问题, 就会在入园、入学时往往会遇到种种障碍和麻烦。有的家长通过一定的关系让孩子在学校随班就读, 这些特殊学生也是被作为“编外就读学生”或“旁听生”对待。这些学生就读期间学习成绩不列入全班总成绩, 老师也基本止不会管。

2.3 教育资源不足

首先是师资缺乏。师资不足, 是农村残障儿童享受学前教育所面临的最大的障碍之一。以赣州市为例, 全市有14所特殊教育学校, 学生人数为893人, 专任老师131人, 师资明显不够, 农村就尤其困难。还有四个县没有特殊学校, 主要是因为没有老师。特殊教育学校只能容纳少部分的残障儿童, 而离孩子们最近的乡村幼儿园和小学几乎没有专业老师帮助这些残障儿童在学校康复与学习。因此, 大部分残障儿童只能呆在家里由家人看护。

其次是硬件设施落后。在我国, 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尚且不齐全, 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显著, 农村就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日本, 普通学校都设有“特别支援教室”, 残障学生在普通班学习之外, 必要时可到特别支援教室接受特别指导。我国农村学校校舍不足, 教学、生活设施不配套, 更没有把残疾儿童的实际需求考虑进去。

2.4 教育理念陈旧, 方法简单

目前, 不论是农村家庭还是学校, 我们对特殊儿童教育的侧重点较多地倾向于关注特殊儿童自立技能的训练, 缺乏真正的融合意识, 教育内容与方法本身就让孩子时时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在一些先进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 针对残障儿童所设的“特殊教育”已经逐步被“融合教育”或者是“包容性教育”所取代。所谓“融合教育”或者“包容性教育”, 就是将残障儿童和健全儿童融合在一起, 让他们一起学习、生活, 甚至让残障孩子自己去银行、去农场、去购物, 凭单子采购, 回来实习操作, 写报告, 一年离开父母一周, 参加野营活动, 真正让孩子感到同普通人一样被接纳。另外, 由于对特殊儿童最重要的生命教育缺乏关注, 致使一些特殊儿童的人格受到压抑, 心灵受到创伤, 对生命失望, 这不仅会导致个人生命的多种悲剧, 而且还会造成各种社会问题。所以, 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亟待更新。

3 农村残障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策略

3.1 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力度

发展农村残障儿童学前教育事业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对残障儿童有深厚感情的, 掌握特殊教育技能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师资培养的主要途经是:第一, 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增设特殊教育专业, 着重培养一批专门为不同类型残障人士服务的治疗师、心理辅导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技术人员, 提高残障儿童教育人员的专业水平, 从而提高残障儿童教育的质量;第二, 普通师范院校将特殊教育的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要求每一个师范生都必须学习并掌握最基本的特殊教育理论与方法, 确保他们毕业后到农村幼儿园或小学有能力接受并教育残障儿童;第三, 为农村幼儿园园长、教师、普通小学校长、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家长提供培训。

3.2 加强对农村残障儿童的管理

县、乡两级政府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残障儿童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和更新工作。要细化残障儿童保护的内容、措施和要求, 及时、准确地掌握并检测残障儿童的信息和情况, 为他们及其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各类服务, 动员家长将学龄前残障儿童送到学校学习, 监督学校对残障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情况, 切实维护残障儿童的权益。

3.3 政府要加大特殊教育的投入

地方政府应当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 加大对特殊教育的财政支持。只有强调政府对于残疾儿童教育的投入和保障, 建立并逐步提高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经费的标准, 才能完善特殊教育硬件设施, 提高教师的待遇, 吸引更多的人才为特殊教育服务。只有这样, 才能为残障儿童今后正常融入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障, 农村残障儿童的未来才会充满希望。

4 结论

农村残障儿童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怀的弱势群体, 他们不但需要像正常儿童一样享受教育的权利, 而且还应当得到比正常儿童更多的教育资源。所以, 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残障儿童的学前教育, 更新教育观念, 优化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冯冬雯.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J].教育导刊, 1996, 10.

[2]南丁日本特殊教育的重大改革:从特殊教育到特别支援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4) .

[3]杜志强, 王军星.生命教育视域下的特殊教育[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

[4]谈秀菁.早期教育:为残障儿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J].现代特殊教育, 2011 (4) .

实施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建议 篇10

家庭教育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父母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往往大于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因此, 进行科学、合乎时代要求的家庭性别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重视“双性化”教育, 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使孩子对男女性别有一个整体宏观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产生性别认同。

男女两性不是截然分开的。坚强勇敢、果断机智、温柔体贴、耐心细致、胆怯懦弱、争强好胜……这些性格特征不应贴上性别标签, 它们是男女两性共有的。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要摆脱性别刻板观念束缚、克服刻板性别角色意识, 淡化成人世界固有的性别框架, 使每一个儿童都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和选择。父母要鼓励女孩坚强、勇敢又耐心细致, 教育男孩要果断机智又温柔体贴。不要嘲笑男孩子哭鼻子, 更不需要反对女孩子风风火火, 只要是他们身上表现出值得肯定的优秀品质都应该加以鼓励。应多赋予儿童一些社会自由度, 使得儿童获得多种社会角色体验, 增进对人、人生和社会的理解, 让他们对男女优秀的人格品质“兼收并蓄”, 让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

在平时的生活中, 认真解答孩子在性别问题上所遇到的困惑, 帮助他们尽快意识到自己的性别, 并形成正确的性别定向, 这些对于幼儿今后心理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益的。父母应努力创建一个两性平等互助的家庭氛围, 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 尽可能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倾向, 为孩子模仿性别角色行为提供榜样。

二.在幼儿园里更多地关注性别因素, 摆脱性别角色刻板观念

幼儿园是学前儿童接触并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 同时幼儿园也是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对学前儿童的性别教育。

(一) 关注性别因素, 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

皮亚杰 (Piaget) 认为, 幼儿是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环境尤其是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环境教育是幼儿园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备的布置和室外设备的布置等方面。在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中往往很重视美观、实用、安全等方面, 却忽视了环境创设中的性别文化因素。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应充分关注幼儿的性别因素, 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1、重视幼儿户外活动场地的建设。

桑德 (Sander) 在研究中发现, 在户外场地, 大的活动场所和运动性活动设备, 更容易激发男孩的想象力, 而在室内则无明显性别差异。目前很多幼儿园由于场地或者经济能力的限制, 户外活动场地的建设很不完善。因此, 在户外活动中, 应在幼儿园能力范围内多建设一些供幼儿攀爬的大型器械和适合幼儿游戏的场所。

2、提供给幼儿一个可操作性的环境。

幼儿园应努力提供给幼儿一个可操作性的环境, 要鼓励幼儿积极探索。让幼儿在一个可操作的互动的环境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 以便舒展幼儿的天性。比如, 投放操作性强的玩教具, 充分挖掘玩沙、玩水区的教育价值。无论男孩女孩, 都应多鼓励幼儿到玩沙、玩水区活动。

3、重视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布置。

从室内环境的布置来看, 幼儿园室内的墙面装饰主要以剪贴、壁画或者幼儿的作品为主。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布置要新奇、有趣, 充分利用废旧物品。

(二) 因性施教, 培养集两性优点于一身的儿童

我们在幼儿园教育中创设有利于儿童双性化人格发展的教育环境也并不是说要忽视男女的两性差异。恰恰相反, 我们要承认这种两性差异, 实质上这也是承认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着相互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承认男女有别, 这也是客观性的价值事实。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从个性角度来讲, 应体现为男性以阳刚为主, 刚中有柔, 而女性则以阴柔为主, 柔中见刚;从知识能力的发展来讲应强调男女共进, 取长补短, 既具有性别特色, 又能优化整体心理水平。这样, 健康的性别心理就应该是:一个个体既具有男女之共性, 也具有男女之个性, 既可以摆脱性别角色标志的束缚, 又不失自己的性别本色。因此, 提倡双性化教育模式, 就是要结合“因性施教”来进行。

(三) 以游戏为切入点, 找寻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契机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 游戏是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几乎都是在与同伴进行的游戏活动中实现的。在游戏活动的安排上应尽量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全面。如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中, 妈妈要每天上班, 爸爸也可以做家务;还有女司机开车, 男教师上课等。在技能技巧课上, 如制作精细工艺品、缝扣子等活动, 也要鼓励男孩子参加, 以培养他们的耐性和韧性。在体育活动课上选择的内容要具有刺激、惊险、富有挑战性, 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 只要不伤害身体, 就可以鼓励女孩子尝试参加。教师只要注意及时强化与表扬, 就可以使女孩子意志力增强。此外, 运动时间要稍微长一些, 运动密度要大一些。当然这里的“长”和“大”都是在允许范围之内的。教师应将这一理念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去。

(四) 适当提高幼儿园男性教师比例, 增加低幼阶段男性影响力

在幼儿园中, 幼儿教师是儿童认同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特别是教师对待不同性别儿童时所采取的不同互动方式在极大程度上对儿童的性别社会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幼儿园中如果都是清一色的女教师, 那么幼儿认同模仿的榜样就只有女性教师。幼儿园在许多方面已经是具有女性化特点的:强调安静、顺从和被动性, 而不提倡吵闹、果断、竞争性、独立性等适于男性的品质或行为。男性教师的缺位将使得幼儿减少了发展果断、独立性、竞争性等男性优秀品质的机会, 容易使幼儿的性别化过程出现偏差———男孩女性化, 女孩女性化过强。这将不利于幼儿性别认同以及性别角色的发展,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个性的发展。男教师进入幼儿园可以为幼儿尤其是男孩提供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模仿对象。

三.通过大众传媒传递正确的性别价值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进入了大众传媒的新时代, 它逐渐成为了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社会文化决定理论认为, 男性化或者女性化并非像传统观点那样是性别本身固有的, 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每一个社会都选择了一些建立在生物性基础上的性别差异加以肯定和强化, 选择另一些加以否定和惩罚。”性别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的一个子系统, 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 通过与性别有关的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 形成一定的为自己所认可的有关性别的态度、评价和思想观念。性别价值观的存在, 是生物发展的结果, 更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 随着社会文化的改变而变迁与发展。性别价值观虽然不是处于个人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但是因为该价值观根源于基本的生物差异, 从而能弥散渗透到个体的人生、职业、婚恋、人际、道德、审美及宗教等价值观中。

性别角色的规范和标准通过大众传媒作用于学前儿童, 对其性别角色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在社会还普遍存在性别角色的分工和性别歧视的条件下, 大众传媒对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双向的, 它既可以传递陈旧的性别观念, 也可以传递性别平等的价值观。传播学和社会学研究发现, 媒介上男性出现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女性, 而且女性多半是温柔、迷人、少竞争的、性感的、情绪化的依赖男人的社会角色;男性则多是具有理性、智慧、坚强、勇敢等特征的居于主导地位的重要社会角色。大众媒介自觉和不自觉地对男女两性进行角色定型化的描述, 儿童通过接触媒介, 反复观看到这种描述而形成自己对两性的印象, 进而在性别角色化的过程中产生影响。

因而, 大众传媒应该努力传递性别平等的价值观, 为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进行积极地引导。在今后的媒体宣传中要更多地注意两性的共同点, 增加女性杰出人物的介绍, 让儿童意识到男性和女性都有巨大的潜力, 可以并肩创造奇迹。

上一篇:资源紧缺下一篇:水合分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