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2024-05-02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精选九篇)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篇1

教育经费指国家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与个人直接用于教育的费用, 是发展教育事业和提高质量的重要物质保证。教育经费的支出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教育水平及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 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专家学者的重视, 并且, 教育经费支出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国民关注的三大问题之一, 许多学者对教育经费支出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从国家整体层面来看, 近几年我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大增加, 从1992年的8670490.5万元, 到2008年的121480663万元, 增加了13倍之多, 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明显增加。然而,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我国各地区间教育经费支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这种差异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地区间教育水平的不同层级。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有的地区教育经费支出明显少于其他省市, 构成了该地区教育情况较为落后的原因之一。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2008年教育经费支出的比较, 找出影响教育经费支出的各个因素, 并结合教育事业发展的发展状况, 为各地区改善教育经费支出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促进各地区以及全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和快速发展。

三、变量的选取和样本数据来源

(一) 变量的选取

纵观各项可能对各地区教育经费支出产生影响的因素, 结合经济意义和数据获得的可能性, 最终选取以下变量作为被选变量:是否西部 (虚拟变量)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万元) 、教职工人数 (万人) 、在校学生数 (人) 、生产总值 (亿元) 、居民消费指数。同时, 选择2008年的各地区截面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经验推断,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处于较落后的状态, 虽然近些年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但是相对于发达地区, 西部省市教育经费总量缺口仍然很大, 因此初步认为是否西部可能会对教育经费的支出产生一定影响;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教育经费总支出中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把其作为变量列入模型中;教职工人数、在校学生数是使用教育经费的两大主要人群, 是影响各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因素;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教育经费投入一定程度上受到该地区经济发达情况, 因此列为变量;居民消费指数反映了该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购买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 反映了当地的总体消费水平和价格水平。接受教育服务费用或者说价格不同, 也是造成不同地区教育经费支出差异的原因, 因此初步决定将此变量列入模型中。

(二) 数据的收集

本文中所用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的最新数据, 具有时效性和可靠性。其中各地区在校学生数, 为各地区2008年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学校各学生人数总和。是否为西部地区的划分依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确定的12个省市为西部地区, 包括: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宁夏省、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广西、新疆、西藏。令Y=2008年各地区教育经费支出 (万元) 。X1、X2、X3、X4、X5、X6分别为是否西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万元) 、教职工人数 (万人) 、在校学生数 (人) 、生产总值 (亿元) 、居民消费指数。

四、模型的参数估计、检验及修正

(一) 对所有变量做回归, 结果如表1所示:

(二) 模型的检验

第一, 多重共线性。从表1中可以看出, 虽然该模型拟合优度为0.987825,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84781, 可绝系数较高, F检验值为324.5376, 明显显著, 但是模型中有两个变量的t检验不显著, 且X3的系数为负数, 与预期的符号相反, 表明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通过做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分别得出, X2和X3的相关系数为0.841636, X2和X4相关性为0.794173, X2和X5相关性为0.885051, X3和X4相关性为0.963098, 即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多重共线性。且从经济意义的角度考虑,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教职工人数和在校学生数有较强的联系, 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调整。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 过程如下:

分别对X1、X2、X3、X4、X5、X6进行单个回归,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X2拟合的最好, 且各参数t检验均能通过, 所以保留X2。所得结果如下:

Y=-363599.6314+1.590012922*X2

t值 (-3.113564) (38.26748)

R2=0.980581

R2=0.809407

在此基础上再逐个加入其他变量进行回归, 通过对以上表的对比分析, 可以发现, X2、X5组合时拟合的最好, 且各参数t检验显著, 结果如下:

Y=-253602.574+1.437496354*X2+20.68927107*X5

t值 (-2.054347) (16.95132) (2.032103)

R2=0.983077

在此基础之上, 再分别加入X1、X3、X4、X6进行回归,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 在X2、X5的基础上加入变量后拟合优度提高的不是很多, 而且没有一种组合能够使各个参数完全通过t检验, 因此最终决定用X2和X5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最终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第二, 异方差检验。使用White检验法 (交叉检验) 检验异方差性, 可得χa2 (5) =11.0705, 且n*R2=17.66664>11.0705, 所以可以判断该模型存在异方差。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 通过比较可得出, 当权重w=1/X5^2时, 拟合程度最好, 且各参数均通过t检验, 再进行White检验 (交叉检验) , 可得χa2 (5) =11.0705, 且n*R2=7.149509<11.0705, 所以可以判断, 经过加权修正后, 该模型此时已经不存在异方差。

第三, 自相关检验。当取权重w=1/X5^2做回归时, 所得模型的DW=1.290599, 查表可知dL=1.297, dU=1.570, 0<1.290599

因此最终模型为:

原模型为:

t值 (-2.054347) (16.95132) (2.032103)

R2=0.983077

五、结论

(一) 模型结论

根据对众多变量分析的结果, 我们发现影响各地区教育经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有两个: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和地区生产总值, 两个因素均与教育经费支出成正相关, 即随着某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增加, 该地区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将增加;若某地区的生产总值增长, 则该地区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将随之增加。其中, 各地区生产总值对各地区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这一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对回归做修正的过程中将是否西部这一因素去掉了, 按照通常的想法, 西部地区属经济较落后地区, 教育经费的支出应该比我国其他地区相对少一些, 但是通过本模型的实证分析, 结合有关资料, 我们可以知道,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 我国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虽然西部许多省市教育经费支出水平还较低, 但是是否西部已经不构成影响教育经费投入的显著因素。关于居民消费指数这一因素, 在构造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之前, 认为某一地区的消费价格指数会对该地区的教育经费支出产生一定的影响, 即认为消费价格水平高的地区, 各个社会力量及个人对接受教育服务所支付的费用则较高, 反之则较低。但是经过此模型的分析, 可以看出居民消费指数并不是影响教育费用投入的显著因素。

(二) 相关建议

首先, 加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早在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迄今为止, 4%的目标尚未实现。根据有关数据统计,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 世界平均水平为4.9%, 发达国家为5.1%。而我国的教育经费支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这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保证教育事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加大教育费用支出预算, 保证资金充足, 特别是教育欠发达的省市和农村地区, 政府更应当给与大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保证我国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其次, 成立相关监督机构, 保证教育资金充分利用。我国目前缺少对“教育投入”的相关监督机制, 政府资金要往哪个地方投、投多投少往往是由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决定, 一些监督部门、监督机制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 我国的教育经费使用状况缺乏透明度, 且效率不高。这一因素也反映在了最后所得到的回归模型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回归系数很低, 对地方教育经费支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此我国应当成立相关监督机构, 对教育经费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 保证教育经费充分被利用。同时, 我国还可以建立教育费用使用问责追究机制, 增加地方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再次, 加强各地方的经济建设, 保证经济水平逐步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各方面事业发展的基石, 从本文验证所得结论也可以看出, 各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对教育经费支出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强经济建设, 推动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以经济发展带动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庞皓.计量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 2007.

[3]、王蓉.加大教育财政投入需完善相关体制与机制[J].人民教育, 2008 (9) .

[4]、陈永明.教育经费的国际比较[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5]、蔡红英.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分析[J].教育论丛——湖北社会科学, 2007 (4) .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篇2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加快推进我县特殊教育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

实施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计划,将特殊教育运转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是贯彻落实现阶段扶贫战略的重大决策,是解决特殊教育发展困难,消除特殊教育发展不足,保障特殊教育经费正常运转的重要举措;对全面推进特殊教育,促进特殊教育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残疾学生健康成长,筑牢教育发展根基有着重要意义。

二、实施补助范围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残疾学生(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三、实施补助标准

按每年 6000

元的标准落实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

四、经费用途

(一)学校或班级特殊教育工作正常的办公费用开支。

(二)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建设经费(指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置教具、学具和图书资料等费用)。

(三)特殊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添置、教材、辅助用具和维修保养等改善办学条件经费。

(四)随班就读个别辅导的教师补助经费。

随班就读个别辅导的教师经费是指承担随班就读的教师,每天对随班就读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不得少于 1

课时(45

分钟),辅导补助费由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按

30元/人·天开支。

(五)特殊教育送教教师补助经费。

对不能到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送教人员的劳务补助费由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开支,每生每次送教教师补助经费合计不得超过100元。送教上门人员的交通费、生活费由原单位按相关规定报销。

五、执行时间

自 2019

年1月1日起执行。

六、保障措施及经费管理

(一)经费保障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残疾学生补助公用经费,由县级财政每年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统筹。

(二)经费管理

1.每由县教育科技局对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学生进行实名统计,编制初步经费预算报县财政局审核、修订。

2.县财政局根据县教育科技局上报的初步预算进行审核、修订后报县人民政府,由县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后行文下发经费拨付计划。

3.特殊教育公用经费实行月报制度,每月底上报一次动态数据信息。

4.学校要全面了解本片区内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合理安排送教。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针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要采取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路途较远每月2次,较近的每周1次,每次2课时,对于丧失学习能力的儿童,采取送关爱的方式,原则上每月不少于1次。每学期由县教科局教育股对家长意见、学校工作记录、学生的档案、学生成长指导记录等材料进行审查,按规定发放工作经费。如因残疾儿童随父母外出务工无法上门送教的,先建立档案,待学生返家后及时送教,确保送教上门全覆盖,不落一人。

5.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由县教育科技局统筹管理,各乡(镇)中心小学负责指导相关学校做好经费的使用。

6.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制定特殊教育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经费管理使用台账,认真做好收支月报,细化支出范围和

标准,建立规范的经费管理程序,严格按照要求管理使用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严禁虚报、冒领、套取补助资金。

7.各校要结合教学实际,统筹安排使用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保证特殊教育日常教学活动所需支出。

8.县监察、教科、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并定期组织检查,确保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切实发挥作用,对不按规定使用经费的,将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中国教育经费支出比例首次“达标” 篇3

在当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当温家宝在发言中宣布这一数据时,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教育学者熊丙奇在微博上评论说,这是历史性的,但必须清醒认识到,这是一个迟到12年才达到的目标,而且是较低的水平。

早在1993年,中国就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在20世纪末达到4%。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目标一直没有实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2000》,1990年时教育投入占比的世界平均水平为4.7%,在亚洲和大洋洲发达国家为4.0%,而中国当时仅为2.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想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教育做支撑。他指出,中国此次突破“4%”所释放的意义非常重大,要从简单粗放的增长方式,转型到由知识和教育支撑的高附加值的发展阶段,就必须加强教育,“这不仅和研发能力密切相关,也和国民的教育水准密切相关。”

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通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增加财政投入,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

如今,中国已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国家助学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尽管成绩明显,但中国教育还有许多难题待解。不少网民表达了对当前入园难、减负难、择校热、留守儿童问题和校园安全等问题的忧虑。

网民“开心”说:“只有教育投入更多增加,城乡教育差距才能越来越小。盼望政府继续加大教育投入。”

2012年9月,一段来自湖北农村的网络画面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画面中,一群年幼的孩子背着课桌,艰难地走在上学的山路上。

“这一事件反映出,当前中国农村的教育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熊梅说,“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的教育投入仍然与农村学校的发展需求差距尚远。”

“总理在报告中指出,今后教育投入还将继续增长,因此,未来应研究教育经费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教育投入长效保障机制如何建立。”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说,只有逐步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摆正教育以及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切实解决好各具体领域中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篇4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大幅度提高,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但同时,有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问题也在持续升温,“异地高考”成为2012年的教育热点词。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1],对社会广为关注的实行“异地高考”的问题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各地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相关方案。

“异地高考”之所以这么热、实行起来这么难,其根源在于高等教育发展存在极大的地区差异,相关教育政策的公平性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近年来,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基本需求,还开始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希望进入重点高校接受优质教育。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招生计划,而应当从源头上解决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现状,让考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教育经济学中的教育生产函数理论表明,教育质量受到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会显著地提高教育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但是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质量究竟如何,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结论。基于教育生产函数理论,我们可以从投入要素角度来考察教育质量。如果生均教育经费减少、生师比上升,那么就意味着教育质量很可能会相应地下降。从地区间的比较来说,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低的省份一般来说教育质量也会比较低。

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培养主要以属地培养为主,大多数学生是在本省就学。生均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不同意味着教育质量的不同,如果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地区差异扩大就会加重高等教育质量的不平等程度。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差异不大,这就意味着学生交相同的钱(学费)买到的产品质量却不同。如果这种现象仅是由个人成绩不同造成的,那么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该现象与当地政府教育投入差异有关,则对于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

我国高校扩招以来生均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地区差异究竟有多大?近年来的变化趋势如何?造成高校生均经费地区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就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文献中对于高校生均经费地区差异的解释,一般是从供给和需求角度考虑,采用的变量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在校生规模等[3,4]。本文重点关注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差异。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除了采用人均财政收入变量来表示供给能力外,还分析高校扩招的增速和毕业生流动状况对高校生均经费地区差异变化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贡献所在。

二、数据和统计指标说明

(一)数据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多个渠道。教育经费数据来源于1999-2012年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5],经济、财政、人口、教育事业数据来源于1999-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6],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数据。

(二)变量

1. 生均经费支出。

本文重点关注各省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应该使用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作为变量。但是《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该变量没有分省份的数据,只有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以下简称“生均预算支出”)。因此,本文将使用“生均预算支出”作为代理变量。

2. 学校类别。

本文将以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有中央属和地方属两种,归属不同,经费来源也就不同。由于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地区差异,主要看高校的地区分布,因此本文中的普通高校既包括地方高校,也包括中央属高校。中央属高校经费筹措的能力较强、分布不均衡,对地区差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由于中央属高校数量少、总体规模不大,因此对地区差异的影响不会特别大。

3. 毕业生流动状况。

生源地高校毕业生的流动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努力程度。如果本省生源毕业生流出到外地的人数超过其他省生源毕业生流入到本地的人数,则该省就是净流出,否则是净流入或者平衡流动(流出人数等于流入人数)。

本文将使用“流入流出比”(流入人数除以流出人数)来衡量各省份的毕业生流动状况,比值大于1表示净流入;小于1表示净流出;等于1表示流入与流出相等。

(三)统计指标

1.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设计的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取值区间为[0,1],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就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基尼系数就越大。一般认为: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0.4常常被认为是收入差距的警戒线。

基尼系数衡量的是相对差异,考察对象包括样本全部观测值。如果人们的收入等比例增加或者减少,基尼系数将保持不变。本文将利用基尼系数衡量地区间“生均预算支出”的差异,使用该统计指标的好处是不同年份之间可比较,并且包括了样本全部观测值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生均预算支出”的基尼系数时,并不存在所谓的警戒线。居民收入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可以趋向无穷大,但是“生均预算支出”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一般来说不会很大。因此,“生均预算支出”的基尼系数与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之间是不可以比较的。

由于各省份的学生规模差异很大,因此在计算“生均预算支出”的基尼系数时应该使用学生数作为权重。但是《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没有给出学生数,本文采用的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数作为代理变量,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 极值比。

极值比指的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只涉及两个数值,容易计算。“生均预算支出”的极值比可以反映出更直观的感受。

三、生均经费的地区差异分析

(一)“生均预算支出”的基尼系数

图1给出的是1998-2011年间各年份的“生均预算支出”基尼系数。从这些数字看到以下特点:

第一,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生均预算支出”的地区差异迅速扩大。1998年的基尼系数仅为0.054,地区差异很小。从1999年到2005年,基尼系数逐年增加(2001年例外),2005年达到最大值,为0.380。2005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因为1999-2005年间普通高校招生规模连续7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6年以后,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增速都降低到了个位数,招生规模趋于稳定。

第二,2006年以来高校扩招速度趋缓,“生均预算支出”的地区差异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2006年以来,基尼系数在0.3附近波动。虽然2008年和2009年基尼系数出现了两次下降,但是2010年又大幅度提高到0.343,成为高校扩招后的第二大数值。2011年,基尼系数再次下降,数字为0.328,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二)“生均预算支出”地区差异拉大的原因

1. 财政能力的影响。

从“生均预算支出”指标的计算公式看,分子是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显然,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越多,“生均预算支出”就越多。因此,“生均预算支出”的大小受到财政供给能力的影响,财政供给能力强的省份通常“生均预算支出”也较多。从人均水平来看,与财政能力相关的指标有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GDP等。这三个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都能反映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的能力。

人均GDP高的省份通常财政收入水平也高,财政收入水平高的省份财政支出的水平也较高。虽然政府对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财政性转移支付,可以提高这些省份的财政支出水平,但是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从而决定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水平。

2. 高校扩招的影响。

从“生均预算支出”指标的计算公式看,分母是高校在校生数。因此,高校在校生数越多则“生均预算支出”就越少。从变化趋势来看,高校扩招使得在校生规模变大(即分母变大),从而使得“生均预算支出”变小。

在各省份高校扩招过程中,存在着“越穷越扩招、越扩招越穷”的马太效应现象,即:越是“生均预算支出”水平低的省份,扩招速度越快;而扩招速度越快,则“生均预算支出”水平就越低。因此,1999年高校扩招后“生均预算支出”的地区差异不断扩大,到2005年达到峰值。

从全国情况看,1998-2005年间,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增速的年平均值为24.3%。由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没有同步快速提高,因此“生均预算支出”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1999年例外),由1998年的8529元下降到2005年的5941元。

从地区情况看,1998-2005年间,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值的省份共有16个,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排列为:江西、山东、河南、浙江、安徽、西藏、内蒙古、河北、山西、海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福建、广东。这些省份中绝大多数的“生均预算支出”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上述省份中只有西藏、广东、浙江和福建的“生均预算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8年,上述省份中只有西藏、广东和海南的“生均预算支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种“越穷越扩招、越扩招越穷”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拉大了地区之间的“生均预算支出”差距,“生均预算支出”的极值比验证了这一判断。1998年“生均预算支出”的极值比为3.41,即最高值是最低值的3.41倍;到了2005年,极值比上升至11.57,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2005-20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增速的年平均值降低为7.4%。很多省份的扩招速度都进行了调整,1998-2005年间高校在校生数增速最快的16个省份中有一半增速降低到全国平均值以下。因此,“十一五”期间“生均预算支出”的地区差异没有出现显著的扩大趋势。

3. 毕业生流动的影响。

各地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既受财政供给能力的影响,也会受到投资意愿的影响。毕业生的流动状况会影响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投资意愿。从生源地毕业生的流动状况来看,如果某个省份是毕业生净流出的,那么就意味着教育财政经费的流失。毕业生净流出的规模越大,教育经费的流失数量就越大。因此,毕业生净流出的省份对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积极性相对较低。

从2004-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状况来看,东部地区11个省份中除河北和山东外,其他都是净流入。中西部地区中,除西藏、新疆和云南外,其他都是净流出(新疆和云南在个别年份也是净流出)。因此,高校毕业生流动模式总体而言是由中西部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以2008年为例,全国普通高校的“生均预算支出”为8242元,一个本科生四年的“预算支出”大约为3.3万元。对于各省份来说,每流出一个毕业生,就意味着损失3.3万元“预算经费”。如果考虑每个流出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全部培养成本,以及本地生源流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成本,则损失额更大。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政府而言,本来财政供给能力就弱,加之流动引起的财政经费的损失,因此他们的投资意愿就更小了。

四、生均经费差异的回归分析

在前面的论述中,本研究分析了财政供给能力、高校在校生规模、政府投资意愿等因素对“生均预算支出”的影响,接下来将利用计量回归方法进行检验。本研究用人均财政收入衡量财政供给能力,用在校生规模年均增速表示高校在校生规模的变动,用高校毕业生的流入流出比衡量政府投资意愿。之所以用高校在校生规模年均增速,而没有直接采用高校在校生规模的原因是为了解释为什么2005年“生均预算支出”的地区差异显著大于1998年。

无论从基尼系数看还是从极值比看,2005年都是“生均预算支出”地区差异最大的年份。因此,计量回归的样本数据年份选择为2005年。“生均预算支出”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建立如下:

其中Y表示因变量,为“生均预算支出”,以对数形式引入。X1表示人均财政收入,以对数形式引入;X2表示1998-2005年间在校生规模年均增速;X3表示高校毕业生的流入流出比;u表示随机扰动项。根据前面的分析,b1和b3的系数预期为正,b2的系数预期为负。

表1为计量回归结果。方程(1)为包括三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三个回归系数的符号正如预期的一样。表明人均财政收入越多的省份“生均预算支出”也越多,在校生规模年均增速越大的省份“生均预算支出”越少,流入流出比越大的省份“生均预算支出”越多。从统计检验看,b1和b2的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而b3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三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方程(2)、方程(3)和方程(4)分别为包括两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多重共线性检验的结果显示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t检验的结果显示,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并且符号与预期的相同。特别地,方程(2)和方程(4)中流入流出比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毕业生流动状况显著地影响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积极性。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针对普通高校生均经费的地区差异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从人均财政收入、高校扩招的增速和毕业生流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概括如下:

注:***、**、*分别表示0.01、0.05、0.10的统计显著性水平。由于西藏的数据为奇异值,在计量回归中没有包括西藏。

第一,我国普通高校生均经费的地区差异很显著,“生均预算支出”地区差异的基尼系数在2005年达到最大值。

第二,各省份的高校扩招速度不同是“生均预算支出”地区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

第三,毕业生的流动状况显著地影响地方政府的投资意愿,流入流出比值越大的省份其“生均预算支出”越多。

第四,财政供给能力是生均经费地区差异的显著影响因素,人均财政收入越多则“生均预算支出”也就越多。

基于教育生产函数理论,要促进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应缩小经费投入和师资水平的地区差异。本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人均财政收入、高校扩招的增速和毕业生流动状况都对高校生均经费有显著的影响。各省份的高校扩招增速普遍放缓,影响程度大大降低。而毕业生流动趋势和人均财政收入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应当从这两个变量着手,制定相应的教育财政措施。

(一)对毕业生净流出省份追加补偿性转移支付

为缩小高校生均经费的地区差异,应积极发挥中央财政的调节作用。2010年财政部、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7],要求各地制定本地区高校生均拨款基本标准,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原则上,2012年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并建立了“以奖代补”机制。该政策对于缩小高校生均经费的地区差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因各省份财政能力不同反而拉大地区差异的潜在负面影响。

要缩小高校生均经费的地区差异,还应考虑经费在省际间的流动性。多年来,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毕业生一直向东部流动,这意味着教育资金“向东”流动。这是一种贫困地区向富裕地区的“逆向补贴”,使得本来财政供给能力就弱的省份雪上加霜。为此,中央财政应该在已有的转移支付政策的基础上,对毕业生净流出的省份再追加补偿性转移支付。补偿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可以根据近年来各省份毕业生流出规模进行估计。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颁布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8],在健全投入机制中指出:“地方政府要加大所属高校经费投入,健全投入机制。”“中央财政继续对中西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给予奖补支持。”可见,该振兴计划强调经费投入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财政并没有给予特别的支持。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落实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二)进一步发挥“211工程”高校对优质资源配置的作用

央属高校的地区分布表现出鲜明的“锦上添花”特点,越是东部沿海地区央属高校的数量就越多,而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很多省份都没有央属高校。截至2012年4月28日,我国共有114所央属高校,分布在22个省份。共有9个省份没有央属高校,其中1个在东部地区(海南),2个在中部地区(山西和江西),其余6个都在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特别地,7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约2/3(48所)在东部地区。

央属高校的生均经费显著高于地方高校,央属高校的非均匀分布加重了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程度。以2010年为例,央属普通高校的生均支出为39372元,而地方普通高校的生均支出为16349元,前者是后者的2.4倍;央属普通高校的生均预算支出为17962元,而地方普通高校的生均预算支出为8456元,前者是后者的2.2倍。

央属高校虽然分布不均,但布局已基本稳定,再进行大幅度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应进一步发挥“211工程”高校对优质资源配置的作用。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所“211工程”高校,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对于中西部地区和海南省的“211工程”高校,特别是无央属高校省份的“211工程”高校,中央财政应当加大投资力度,给予这些高校更大的经费支持。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覆盖了中西部全部20个省区市,还包括了东部地区的辽宁、河北和海南。但是,这些高校数量较多,短期内很难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大学。应该在现有“211”大学的基础上,努力使每个省份都有国内一流大学,让学生不出省即可获得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

(三)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优秀教师向西流动

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还表现在师资水平上。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是,资金流、教师流、学生流三流合一,优势资源都向一流高校集中,形成“马太效应”,进一步加重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教育发展纲要》提出“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强中西部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对于师资队伍建设,应当制定激励措施留住中西部高校的优秀教师,同时鼓励东部地区和海外的高水平人才到中西部高校工作。

(四)鼓励学生属地就学和属地就业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资助

为扩大中西部学生入学机会,《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采取“坚持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和“继续实施专项招生计划”两项措施。在短期内确实可以缩小入学机会的地区差距,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能解决地区差异的根本问题。我国高校毕业生在院校所在地就业的比例很大,增加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招生计划,意味着更多的中西部人才流失到东部,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高等教育的地区差距。

在有关学生就学流动和就业流动的政策上,应当以市场导向为主,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从政府角度看,为节约流动成本,应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属地本地就学和属地本地就业,其前提是尽快消减缩小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保证各省都有一流的高校。另外,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加大成绩优异学生的奖励范围和额度,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

总之,高校生均经费的地区差异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为促进公平,存在“让人流动”(给中西部地区更多的招生计划)和“让钱流动”(给中西部地区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前者对缩小高校发展的地区差异没有任何促进作用,而后者却效果明显。因此,应充分发挥教育财政的积极作用,让优秀的教师愿意到中西部高校工作,让优秀的学生愿意在中西部高校就学,使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可以强大起来。现有的学生资助政策对于去经济欠发达、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了较多激励,但是对于在校生,有关的激励措施相对不足。我国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基本上不存在地区差异,而生均经费支出的地区差异显著。这就意味着,缴纳同样数量的学费将由于高校所在地区的不同而接受不同质量的教育。因此,在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大幅度增加的增量部分,应考虑对选择在中西部地区就学的在校生给予特别的资助。

在有关学生就学流动和就业流动的政策上,应当以市场导向为主,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从政府角度看,为节约流动成本,应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本地就学和本地就业,其前提是尽快消减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2013-01-01.

[2]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鲍威,刘艳辉.公平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间差异[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

[4]杜育红.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0(03).

[5]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9-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13.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7]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Z].2010.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篇5

储朝晖指出, 教育经费支出占比4.28%意味着各地投资到教育领域的经费越来越多,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

储朝晖强调, 教育经费支出占比4.28%只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阶段性成果。“教育财政经费用来干什么, 很多地方至今不甚明确。”他提醒, 仅仅依靠经费来发展教育硬件是不够的。“不少地方缺少对当地经费需求的系统深入分析, 不能按照一线的实际需求解决问题, 从而导致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不明显。”储朝晖说。

那么, 后4%时代的路该如何走?

储朝晖表示:“我们曾做过相关专题研究并得出结论, 按照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5%的教育经费支出较为合适。所以, 下一步我们仍要继续增加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

显然, 随着财政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 如何用好管好教育经费, 将教育经费落到实处才是重中之重。“需要建立看得见的教育财政管理、分配体制。”储朝晖表示, 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的公开, 能够有效推进教育的公平与均衡。

具体而言, 储朝晖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对于乱收费、择校收费、不同学校间的经费分配不均等社会质疑的热点, 相关学校或部门应直接公开相关情况, 回应社会质疑;二是逐渐推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建立面向社会的年度财务报告制度;三是进一步严格教育经费的预决算制度;四是建立公众通过一定的程序参与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和过程监督工作的制度。

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 篇6

一、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总体情况分析

江苏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省,自高校扩招以来,江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2011年,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26所,普通高校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均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下,伴随着江苏省对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教育支出总量也逐年攀升,“十一五”期间财政教育支出已成为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2009年的5年间,江苏省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支出总额从625.54亿元增长到1200.49亿元,增长近2倍,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也从209.6亿元增长到390.51亿元,增长1.86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各年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数据如下表(表1):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2009年度

由上表可知,江苏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总量呈逐年上涨趋势,但其占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支出的比率却有升有降,2009年所占比例为32.53%仍未达到2005年的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全国指标相比,各年江苏普通高等教育经费占各级各类教育经费的比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江苏作为高等教育大省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较高,但同时江苏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17.54%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8.45%。

生均教育经费是反映一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更是衡量一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程度的重要指标。自2005年至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从6813.24元上升到9797.26元,占生均教育经费的比例从2005年的38.99%上升到2009年的45.42%,大力支持了高等学校的发展。具体见下表(表2):

由上表可知,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各年变化不同,2007和2008年分别较上年度上涨,而2006年和2009年则都较上年略有下降,但各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 240元、12 107元、13850元、14 517元、14 755元。联系表1分析,五年间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增长了23.43%,而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增长了86.31%,意味着随着高校扩招,教育经费总量的投入虽然呈现快速增长,但高校在校生人数增长更快,因而落实到生均经费就无法实现同步增长了。2005年至2009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的比例两个指标持续上升,其增长速度超过生均教育经费增长速度,表明江苏省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财政预算内经费投入力度是比较大的。

二、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按用途分为事业性经费支出与基建支出两部分。事业性经费支出即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基建支出是属于基本建设投资额度范围内的,并列入各级计划部门基建计划,由各高校经批准用教育基建拨款和其它自筹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并专存银行基建专户的支出。

1. 事业性经费支出与基建支出的结构分析

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共同支撑着学校的运转。在高校的不同发展阶段两者的支出比例会有不同。通常高校在发展初期或扩张阶段,需兴建校区,土地、房屋等基础硬件及配套设施,基建经费支出随之增加;而高校在稳定发展阶段,事业性经费是否充足更加影响着高校的正常运行,此时基建经费支出会相对降低,生均事业性经费稳定增长。

本文搜集了2005年-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的有关资料,具体内容如下表(表3):

如上表所示,江苏普通高校教育事业费支出各年成增长趋势,从2005年的156.8亿元上涨到2009年的373.3亿元,年均增长25%。生均教育事业费也从2005年的13073.39元上涨到2009年的20564.08元,年均增长12%;而教育基建支出总量及生均教育基建支出只在2008年较上年度有所上涨,总体上却呈明显下降趋势,五年间下降了约70%。同时,教育事业费支出与教育基建支出的比例从2005年的74.81:25.19增长到2009年的95.59:4.41,这种变化与我国高校扩张发展的阶段相关。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到2004年,已经历了基建支出大幅增长的过程,高校规模建设基本稳定,开始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式提升发展,导致教育基建支出的下降和教育事业费支出的上涨,如我国普通高校教育事业费占教育经费总额的比例,1999年为77.72%,2005年为81.72%,到2009年为95.02%,这种变化有利于解决扩大规模带来的一系列教学支出、科研支出、后勤等方面问题,从而确保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2. 人员经费支出与公用经费支出的比较分析

高校人员经费主要用于在职人员支出、学生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临时工支出、外籍教师支出等。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设备费、业务费与维修费等。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直接影响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一般而言,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经费投入紧张时,首先要保证人员支出,而且由于工资增长的刚性,使人员支出比重较大;相反,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投入的教育资源相对充足,虽然人员经费支出的绝对量也会增加,但其比重却会下降,公用经费支出比重相应会上升。2005-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教育事业费构成如下表(表4):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2009年度

由上表所示,江苏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员经费从2005年的77.39亿元到2009年的145.47亿元.,增长近两倍,反映了高等教育人工成本增长较快,而公用经费则从79.41亿元增长到227.84亿元,增长近3倍;从人员经费占教育事业费支出的比重来看,由2005年的49.35%下降至2009年的38.97%。可以说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物质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各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舍数量不断增多,这些变化带来高等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比重的不断提升,而虽然人员经费的绝对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但其相对水平则有所下降。

三、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国内比较

江苏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十一五”期间江苏省GDP快速增长,居全国前三甲,作为教育大省,江苏已建成全国省域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各项质量指标跃居全国第二位。“十二五”规划中,江苏高等教育力将从“规模第一”向“质量第一”迈进,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但对比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对高等教育的支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2009年为例,比较如下表(表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2009年

由上表可知,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6个省市中,江苏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前三,但普通高等教育的各项经费支出指标却位居后列。从普通高校教育经费占全部各级各类教育经费的比例来看,江苏省以32.53%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后,但对比生均经费却有较大差距。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以及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占生均教育经费的比率,这三个指标均排在第五位,低于六省的平均水平,其中生均教育经费与北京相差近1.93倍,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与北京相差2.37倍。

2008-2011年江苏省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投入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但其所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却居六省中的第五位。就全国范围来看,江苏省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从2008年的第9位下降到2011年的第11位;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从2008年的第6位下降到2011年的第10位。可见,虽然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总量不低,但要实现“两个率先”的教育强省目标,还需要加大其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切实提高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水平。

四、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国际比较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支出规模不可避免的受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规模的制约。虽然在1993年政府就提出了到20世纪末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GDP总值的4%的目标,并时至2012年首次承诺实现这一目标。但即便实现了4%的目标,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总值的比例仍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以2006年为例,世界各国平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4.6%,而我国当年仅为3.01%。

国际上通常把高等教育支出划分为资本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相当于我国的教育基建支出,经常性支出相当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一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实行的教育政策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的存量配置等因素,都会对教育经费支出及其结构产生影响。根据《OECD教育概览2004-2006》资料,OCED国家2006年平均高等教育经费中经常性支出对资本性支出的比例为89.7%:10.3%,巴西、阿根廷、印度等非OCED国家的平均比例为88.4%:11.6%,而当年我国比例为83.5%:16.5%,江苏省为80.14%:19.86%,教育基建支出比例明显偏大。这表明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中,高校基本建设投资较大,旧校区的修建扩张或者是新校区的开发建设,政府和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虽然高校的基础设施有了改善提高,但是也造成了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不合理。高等学校所能获得的教育经费是有限的,基建支出过高,事业性经费的支出就必然减少。事业性经费是用来维持着高校日常运转的,如果事业性经费不能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而同步增长,则必将影响到高校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健康发展。

经常性支出又可分为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根据《OECD教育概览2001-2003》资料整理,2001年至2003年间OECD国家平均的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之比例为71.4%:28.6%;非OECD国家2001年至2003年间平均的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之比例为77.1%:22.9%。我国高校2001年至2003年间平均的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的比例约为47%:53%,到2007年至2010年间平均的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的比例约为43%:57%,江苏省的这一比例更低。可见我国高校在扩张发展的过程中,公用支出比例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且人员支出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公用支出的增长速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对高等教育投入状况与教育经费支出水平,还和国际上存在一定差距。政府应该在发展经济,促进GDP总量增加的同时,积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对教育经费支出的管理。一定时期内,高校的教育经费是有限的,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并且要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五、结论与建议

1. 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投入。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它既能够提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又能贡献于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人才。地方政府是地方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因此上也应该成为地方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投资者。为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江苏省政府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教育投入的财政主渠道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大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保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会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持续增长,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相挂钩,确定一个适当比例,以确保高校财政性经费投入和生均经费的实质性增长,从根本上为高等教育事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撑。

2. 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

完善江苏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管理,江苏省政府应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经费的监管机制。

首先,对于高等教育经费的筹集、分配、使用及其效果,江苏省政府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使得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有法可依;其次,应设立省级的教育经费监管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机构运作,对全省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和监督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再次,对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还应加强纪检审计监督,尤其是重大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验收,都应有纪检审计部门的参与,防范违法违纪行为;最后,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地方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增加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频率,制定高等院校财务收支公告制度,这些信息应及时地通过报纸、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收支情况,使教育经费的使用分配始终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3. 优化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与发达国家相比,江苏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还有待改善。教育支出结构影响着教育绩效,优化高等教育支出结构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属于知识服务性产业,高校更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根据地,一个大学的质量最终取决于它拥有多少高质量的师资,因此人员性支出的多少显得尤为重要。加大人员经费开支,提高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增加对学生奖助学金的拨款支持,将会促进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创造更多科技成果。“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政府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加快实现高等学校从规模扩张、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的转型,应注重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等方式,科学配置教育事业费和基建支出,合理安排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加大对高校人才队伍、重点学科(实验室)、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等内涵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促进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有效保障。

4. 加强高校内部教育经费支出管理

高校应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经费的支出管理。一方面要强化预算管理,有利于节约经费开支、优化经费使用结构。预算编制时,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支出;预算执行中,不得随意调整变动预算,财务部门要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跟踪预算执行进度,检查各部门的支出情况是否符合预算安排,纠正偏离预算安排的事项,并及时对预算执行绩效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财务分析制度和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对预算执行结果评价的质量,应依赖于现代化的分析手段,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较全面的分析指标,分析时还应关注教育经费投入产出比、资源配置效率、办学社会效益、净资产价值,无形资产收益等反映教育经费支出绩效方面的指标,将教育支出结构与支出效率相联系,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0-2011年

[2]中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0-2011年

[3]范海燕,孟祥瑞.中国地方高校生均经费不均衡性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J].2012,3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篇7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是一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公共教育投入规模与速度可以反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由于在绝大多数国家中, 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都是本国教育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所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能够代表一个国家教育的基本条件和水平。对现阶段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变化趋势分析, 有利于衡量和把握教育投入水平, 有利于今后阶段调整教育投资比例。

论文将从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绝对量与增长率变动趋势、与相关指标比较的相对量变动趋势以及上述趋势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三个角度研究我国近期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量变化趋势特征。

一、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绝对量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分析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国国民素质的高低和经济发展的潜力。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取得巨大成就。2004年, 全国教育投入总量为7 242.60亿元, 比2003年的6 208.27亿元增长16.66%。其中,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 为4 465.86亿元, 比上年的3 850.62亿元增长15.98%。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 (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 为4 027.82亿元, 比上年的3 453.86亿元增长16.62%。按预算内教育经费包含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附加口径计算, 2004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28 486.89亿元 (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 比例为15.16%, 2003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24 649.95亿元 (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 比例为15.00%。

表1给出了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量及与相关指标增长率比较情况的统计数据;表3给出了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及与相关指标年均增速数据。从总量与年均增速上看, 1993—2004年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呈现增长态势, 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较1993年增长4.17倍;1993—2004年之间年平均投入2 394.62亿元 (表2数据) , 名义年均增长速度 (未剔除价格影响) 为14.63%;同期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名义年均增速分别为:17.37%、16.32%和12.13%。

从环比增长速度上看, 在趋势上, 由图1, 每一个年份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均低于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 12个观察期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均值10.87比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均值13.75低2.88个百分点 (由表2数据) ;12个观察期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只在1994、1995、1996、2001和2004五个年份超过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 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均值10.87比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均值12.83低1.96个百分点 (由表2数据) ;12个观察期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在大多数年份均明显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 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均值10.87比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均值8.19高2.68个百分点 (由表2数据) 。在数据离散与集中程度上, 由表2, 反映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四个 (组) 统计指标组内数据差异与组间数据差异的统计指标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四个指标的大小排序结果次序完全相同, 由大到小分别为: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

从反映增长率之间差距变化趋势的弹性系数 (由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与相关指标实际增长率比值表示) 上看, 在趋势上, 由图2, 除开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相对于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的弹性系数1994年出现异常值以外, 差异较为显著、波动较为明显的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的弹性系数, 期间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四个阶段;在数据离散与集中程度上, 由表2, 反映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相对于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三个 (组) 统计指标组内数据波动绝对差异与组间数据波动相对差异的统计指标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三个指标的大小排序结果次序完全相同, 由大到小分别为: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的弹性系数、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相对于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的弹性系数和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相对于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的弹性系数。

单位:亿元, %

注: (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折算依据是以1992年为100, 1993—2004年分别为114.70、142.23、166.55、180.37、185.20、183.72、181.15、181.87、183.14、181.68、183.86、191.03。 (2) 增长率采用环比, 各指标实际增长率均由相应指标与CPI作比后计算而得。 (3) 弹性系数指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相对于对应指标的增长率的弹性系数。 (4) 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1994和1995年份数据值较抵, 主要在于相应年份物价指数上升幅度大大超过财政支出上升幅度。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4—2005年。

注:a存在多个众数, 显示最小值;由于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相对于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弹性系数1994年的数值异常, 在本表处理过程中剔除该值。其余说明与上表相同。

二、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相对量变化趋势分析

从教育投资相对量的发展趋势上看, 1993—2004年期间, 根据公式 (式中, 表示平均发展速度, x表示各年环比发展速度, 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项数, π为连乘符号) 计算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平均发展速度为11.0435%。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基本处于下降态势 (见图3) , 由1993年的81.87%降为2004年的61.66%, 下降幅度为20.2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速度为-2.39%。

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没有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执行, 从1993—2004年的十几年间, 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 (见图3) , 从1993年的18.69%, 上升到1996年的最高点21.06%, 而后就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年均下降速度为-1.47%。这与1997—2003年间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6.61%和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17.83%速度是不相对称的。而《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这表明我国各级政府没有做到《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安排预算支出。

注:由于财政支出增长率数值在1994和1995出现异常, 不便于在同一单位刻度下表示, 所以图中剔除这两个年份的数据。

从1993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年年递增, 但总体水平还很低。以2003年为例, 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 7251.9亿元,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3 850.62亿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28%;1993—200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年均增长速度为2.20%。财政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较慢, 把1993—200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数据划分为两段来看, 从1993—1996年财政性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呈微减趋势 (如1993年为2.51%, 1995年为2.41%) , 1997—2004年, 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开始连年提高, 不断取得新突破, 分别为2.50%、2.59%、2.79%、2.87%、3.14%、3.32%、3.28%、3.26%。2004年比1997年提高了0.76个百分点。尽管如此, 我国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没有实现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世纪末要达到4%的要求。从钱纳里标准结构来看, 根据该结构可以测算出在人均GDP为1 000美元时, 对教育的财政性投资占GDP的比重标准结构应该是4.39%左右。我国在2003年时, 人均GDP大致达到1 090 (9101元人民币) 美元, 而同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只有3.28%。从国际比较来看, 表5是OECD及有关国家的教育财政支出占GDP比例的情况, 数据表明, OECD国家2002年教育财政支出占GDP比例已经达到5.4%。表6是世界及各大洲国家教育财政支出占GNP比例, 数据表明, 2000年国家教育财政支出占GNP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4.6%, 发展中国家也已经达到4.2%, 而我国为3.30% (我国2003年GNP为11 6603.2亿元)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

单位:亿元, %

注:我国《中国财政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中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统计口径有细微差异, 该统计表中财政性教育经费用的是《中国财政年鉴》的数据, 教育经费用的是《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4—2005年。

注:a存在多个众数, 显示最小值。

从财政性教育支出与相关指标占比情况的三组数据离散与集中程度角度上看, 根据表4, 组内数据 (绝对) 差异大小排序结果次序由大到小分别为:财政性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和财政性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组间数据 (相对) 差异大小排序结果次序由大到小分别为:财政性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和财政性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

单位:%

资料来源:《教育要览——OECD指标》 (1993、1997、2005) 。

单位:%

资料来源:UNESCO, Statistical Yearbook (1978-1979, 1985, 1991, 1993, 1996, 2005) 。

三、分析结论

1. 从总量与年均增速上看, 1993—2004年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同期,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名义年均增长速度 (未剔除价格影响) 低于教育经费支出、财政支出名义年均增长率, 但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年均增速。从环比增速上看, 每一个年份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均低于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1993—2004年12个观察期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只在1994、1995、1996、2001和2004五个年份超过财政支出实际增长率;12个观察期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在大多数年份均明显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从环比增长率分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上看, 12个观察期之间, 波动幅度最大的为财政支出实际环比增长率, 其余依次的大小次序分别为: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

2. 从反映增长率之间差距变化趋势的弹性系数上看, 差异较为显著、波动较为明显的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的弹性系数, 12个观察期期间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四个阶段;对弹性系数的描述统计分析表明: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增长率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的弹性系数是三组弹性系数中组内和组间波动变化幅度最为明显的。

3.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相对量变化趋势分析表明:现阶段,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相对量描述统计分析表明:绝对 (组内数据波动形势) 差异最大的为财政性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三组占比数据组间相对 (组间数据波动形势比较) 差异最大的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0年回顾[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2) :9-11.

[2]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314-318.

[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231-236.

[4]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0中国财政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111-118.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篇8

1996-2006年是新中国各级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十年来, 中国的义务教育蓬勃发展, “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和义务教育财政负担的“重心上移” (1) 进一步减轻了农村家庭子女上学的负担, 明确了各级政府承担义务教育投入的义务;高中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招生人数和入学规模显著扩大;高等教育在成本分担成功实践的基础上, 快速发展, 2003年正式进入“大众化”阶段。然而, 在这快速发展的十年中, 中国各级教育的区域发展呈现出“东快西慢中塌陷”的不平衡格局,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教育经费支出方面。

一、区域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研究区域教育发展与公平的文章不少, 总的来讲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宏观理论分析与研究。如, 康德山在其研究[1]中对“区域教育”的内涵、价值和模式进行了理论归纳。第二层次: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教育层次视角的实证数据分析与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杜育红关于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2]。第三层次:微观的实地考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课题与研究。典型性的有张茂聪、褚金光的调研报告[3], 报告以山东广饶县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为主要内容, 指出教育组团的方式和结构有助于形成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功能布局体系。

当前, 我国的相关研究以第一层次的为主, 第二、第三层次的研究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公平难以绝对量化, 区域教育公平与发展的考量也是如此。然而, 教育基尼系数体系 (经费、规模、受教育程度) 能够从教育财政、人力资本存量等不同角度反映一定时间、地区间的公平与发展的相对变化, 具有可信、可行、可比较等优点, 因而成为了近年来研究教育公平的重要工具:如, 祝梅娟[4]、张长征等人[5]的研究。

教育投入是保障教育起点公平的基础, 而教育支出则是体现教育投入执行情况、实现教育起点公平的根本。目前, 有关区域教育支出相关的实证研究还比较缺乏。本研究立足我国区域各级教育支出情况, 按省际各级教育支出排序测算1996-2006年各级教育区域支出的基尼系数并进行比较研究。

二、各级教育经费区域支出的基尼系数的测算与比较

根据基尼系数的涵义, 首先对我国1996-2006年30个省市区 (1) 各级普通教育预算内事业费支出 (2) (代表政府支出) 和教育经费总支出 (3) (代表总支出) 的数据进行排序和累加, 绘制出1996-2006年中国区域教育经费支出的洛伦兹曲线进行比较;再按五分法将全国各地区1996-2006年各级教育生均事业费支出基尼系数Gv、各级教育事业费支出基尼系数Gq和教育经费支出基尼系数Gt进行增量比较。1996-2006年各级教育经费指标分别记作:普通小学教育经费支出为S, 普通小学教育事业费支出为S′;普通初中教育经费支出为M, 普通初中教育事业费支出为M′;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支出为H, 普通高中教育事业费支出为H′;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为U, 普通高等教育事业费支出为U′。

第二步, 是对1996-2004年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事业费投入的基尼系数进行计算与比较。根据定义,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考虑到数据的时效性、系统性和可比性, 本文数据均来自1997-2006年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及1996-2006年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

(一) 义务教育阶段

在我国, 义务教育涵盖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历经两次改革:第一次是1985年开始实施并实现了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管理由“以乡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县为主”;第二次是在考虑到县级政府财政的现实困难和各级财政的相关责任的前提下, 于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的义务教育财政“省级和中央财政为主”的负担管理机制。1996-2006年的数据反映了第二次财政负担机制改革前后的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动态变化情况。

现将有关数据代入公式 (1) , 得出表1、表2所示的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1997年-2007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1996年-2006年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 Gv为生均事业费支出基尼系数, Gq为事业费支出基尼系数, Gt为总支出基尼系数, /表示缺乏完整数据, 下同

表1清楚地显示了我国1996-2006年普通小学省际之间的支出情况的整体差异及其变化。1996年, 我国的普通小学教育事业费支出的基尼系数 (Gq) 为0.3326;同年, 省际间小学教育整体支出的基尼系数 (Gt) 略大于Gq, 为0.3470。到了2006年, Gq下降到0.3096;而Gt也下降到0.3267;此外, 小学生均事业费支出的基尼系数 (Gv) 的变化也呈现出下降态势, 由0.2960下降到0.2763。由此可见, 十年间我国普通小学省际间教育总经费支出保持了较为显著的均衡发展态势, 地区间的教育经费支出的差距在显著缩小,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开始实施义务教育财政负担机制改革措施的2000年前后。

表2中, 初中阶段的Gv、Gq、Gt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生均事业费支出的基尼系数Gv的峰值为1999年的0.3032;而事业费支出的基尼系数Gq的峰值为2000年的0.3679, 此后有下降的趋势。初中的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基尼系数 (Gt) 近几年来维持在0.36-0.37之间, 2004年以后逐渐缩小。

实证研究的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1996-2006年间, 随着我国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 义务教育财政的负担重心的上移, 我国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区域间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和支出的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这将促使我国义务教育逐步走上了均衡、公平、合理的发展轨道。

(二) 高中阶段

1996-2006年, 是我国高中入学人数快速发展的阶段。10年来, 我国高中在学学生数以年增幅12.57%的速度增长, 招生数年增幅也高达11.93%, 仅次于高等教育;现阶段, 高中教育在我国还没有被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人民对优质高中的需求持续增长以及优质高中在各区域内的集中程度和影响力的不同, 造成了我国重点地区、重点高中教育经费获取与非重点地区、非重点高中教育经费获取之间的显著差距。这种差距也体现在教育经费支出方面。

表3的数据显示:在2005年以前, 无论是生均指标 (Gv) 还是整体指标 (Gq、Gt) 、无论是总经费支出 (Gt) 还是体现政府直接投入的事业费支出 (Gq) , 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间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到了2005年, 差距又开始缩小。究其原因, 应当看到: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 高中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教育经费以及获得经费后的教育支出执行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在义务教育财政改革以前, 政府对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经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和调控力度要显著小于义务教育;在2005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干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之后, 国家对高中教育的学杂费标准进行了控制, 一些发达省市开始将高中列入义务教育的阶段, 这些必要的干预和关注使得区域间高中教育经费支出的公平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 大学阶段

美国教育财政学家约翰斯通 (D.B.Johnstone) 认为, 高等教育的成本不应该完全由政府来承担: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收益的“外溢性”, 高等教育各受益主体应按其受益大小来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中国在1994年前后引入约翰斯通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1996年, 国家财政拨款占到中国高等教育投入的78.56%, 以下依次为学费15.06%, 其他经费4.92%, 捐集资1.07%, 社会团体个人投资0.39%;2004年, 这一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财政拨款所占比重下降到44.73%, 学费所占比重上升到30.73%, 社会团体与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重上升到5.80%, 其他经费占到17.78% (1) 。

成本分担的实践, 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 拓宽了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也深刻影响到这些经费的支出和分配。经过测算 (见表4) , 我国1996-2006年省际间高等教育事业费支出基尼系数 (Gq) 在0.3982 (2) —0.4182之间;生均事业费 (Gv) 指标也在逐年扩大, 在0.1631—0.2784之间, 这表明政府直接投入的经费支出差异更为显著;但同期, 各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基尼系数 (Gt) 却相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缩小态势, 从0.4065下滑到0.3931。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政府拨付经费支出 (Gq) 的不公平程度要高于高等教育整体经费筹集分配 (Gv) 的不公平程度。在我国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 正是由于“成本分担”改革的成功实践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支出趋向于来源多样化——学杂费、社会团体办学经费、其他经费的相对增长保证了国家财政直接投入不足地区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可持续性增长, 促进了省际间高等教育的相对公平、和谐发展。

(四) 省际间教育支出整体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为了整体比较1996-2006年省际间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我们将4个教育级别的总经费支出和事业费支出的基尼系数用折线图进行比较。

在图1中, 各级教育的总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曲线呈现出与该教育级别相称的高度:高等教育的总经费支出的区域差异最大, 高中其次, 初中又次之, 小学最小。4条曲线中, 义务教育阶段两条曲线的变化较平稳;而非义务教育的波动较明显:高中阶段总经费支出的区域差异先扩大———2004年已超过了高等教育, 随后又逐年缩小;而高等教育总经费支出的区域差异在波动后期有扩大的趋势。

图2显示:1996-2004年各级教育的政府直接投入的事业费支出基尼系数曲线的变动情况。与图1类似, 各级教育的基尼系数曲线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层级依次上升;但变动趋向却截然不同: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的政府投入随着转移支付能力的增强而不断均衡化, 省际间的差距在显著缩小;而高等教育的政府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曲线却缓中有升。

将图1和图2两相比较, 不难发现:第一, 由于支出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投入, 义务教育阶段的两条曲线的发展趋势相差不大;而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和省级政府投入的实现, 呈现出区域经费支出逐年缩小的良性趋势。第二,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整体来看, 高中与大学的教育总经费支出曲线与事业性经费支出曲线的趋势是吻合的。高中的教育总经费支出差距缓慢缩小的背后是政府事业性经费支出差距的大幅缩小;而大学的教育总经费支出差距有缓慢扩大的趋势——体现出我国各区域高中和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性和支出差异程度的增大 (尤其是大学) (1) , 集中体现出各地区政府对高中和大学教育“重点发展战略”重视程度的区别。

图3是1996、2006年中国区域教育经费支出的洛伦兹曲线,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第一, 10年后, 洛伦兹曲线的下端的两点所示比重略有上升, 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不发达地区的情况稍有改善;第二, 洛伦兹曲线的上端第4点有所下降, 扩大了整个闭合曲线的面积, 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在中等发达地区并没有得到进一步扩充, 而发达地区 (2) 的教育经费支出增长速度更快。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1996-2006年中国省际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基尼系数的测算与比较, 我们仍然发现:整体而言, 十年来我国区域教育经费支出的差距略有扩大;分阶段而言, 由于政府投入主渠道的升级和规范,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支出差距在逐年缩小, 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由于来源多样性和重点发展战略的影响, 区域间的经费总支出的差距在逐年扩大。针对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支出差距可能导致的不公平及其他问题, 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若干建议如下:

第一, 应当进一步弱化高中阶段的“重点发展”策略,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地方大学的经费投入, 保障必须的生均支出额度并创设相应的融资政策环境。在我国, 重点地区的重点高中和大学不仅能够获得高额的“择校费”、“赞助费”, 而且在地方政府投入这块也享有“理所当然”的先天优势———这无疑将导致非义务阶段区域内部、外部教育发展的不公平现象出现, 既不利于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向上延伸, 也不利与素质教育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全面开展。

第二, 应当注重对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审察和引导。1995年, 我国颁布的《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然而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执行:1997年, 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占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重低于-1%的省份有5个, 2006年则增加到9个;1997年, 增长比重最低的海南为-1.87%, 而2006年的西藏为-35.12%——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增幅上, 地方政府拨款不到位的情况已越来越严重 (1) , 并成为了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第三, 应进一步加大对安徽、江西、贵州、四川、湖北、甘肃等中西部社会经济不发达、教育经费不充足、学龄受教育人口众多、人力资本流失严重的中西部省份的转移支付力度。从生均事业费来看, 1996年中西部的晋、豫、鄂、湘、川、陕、宁、徽、赣、黔、甘排在倒数十名;2006年晋、徽、鄂、黔、陕、赣、湘、川等中西部省份仍排在最末 (3) 。应通过纵向 (中央财政) 转移支付加大对这些地区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力度;通过横向 (发达省份) 转移支付, 对非义务教育生均投入不足且人力资本流失严重的省区进行一定补偿。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缩小省际间教育经费支出的差距, 从而推动各级教育和谐、公平、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德山.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J].教育研究, 2000 (06) .

[2]杜育红.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03) .

[3]张茂聪, 褚金光.教育组团: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研究, 2008 (04) .

[4]祝梅娟.我国省际间教育投入公平状况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3 (02) .

[5]张长征, 郇志坚, 李怀祖.中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04[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04) .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7-2006.

[7]教育部财务司, 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7-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2007.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篇9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李克强在总结2014年工作回顾中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完善就业促进政策,推出创业引领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稳中有升。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大幅上调。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政策扩大到三年。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经过努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

(人民网)

上一篇:基础施工质量控制下一篇:肿瘤标志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