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价

2024-05-08

农村水价(精选九篇)

农村水价 篇1

农村供水工程作为民生工程,供水价格不仅要坚持公平的原则,还要兼顾供水企业的成本回收以及设备的良性运行。为了保证叶城县农村供水,提高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指导居民合理、科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防止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需要采取合理的水价综合改革措施,将水价对水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 叶城县农村供水概况

目前叶城县共建成了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36处,总供水能力2.8万m3/日,全县农村供水主、干、支管达到5500km,管网覆盖率已达85%,农村自来水用户达到了7.8万,解决了全县16个乡镇3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叶城县各乡镇农村用户供水实行一户一表、按月抄表的方式,农村居民用水价格为2002年物价部门核定的1元/m3,2010年供水总量为621.55万m3,制水总成本1376.94万元,经测算,售水成本2.21元/m3,2014年供水总量为1035万m3,制水总成本2487.01万元,售水成本2.4元/m3,成本水价远高于目前执行的水价。

3 叶城县供水存在的问题

3.1 供水与需求的矛盾

a.用水量增大,供水不足问题比较突出。供水初期,用水量还能满足各族农牧民群众的需求,随着农村自来水普遍被各族农牧民群众所接受,叶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自来水入户工程的建设,农村用水量普遍增加,同时,乡政府和学校等机关单位的办公楼、宿舍楼及相关绿化用水均从水厂主管网上取用,导致用水量的增加和用水人口的增加,加之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富民安居工程用水,势必导致下游群众喝不上自来水。

b.管径偏小,已无法满足下游用水需求。农牧民群众人口增加、用水量的增加,导致以前按照设计规划人口铺设的主管网管径大部分偏小,出现主管网水压不足无法继续向下游乡镇供水,尤其是水厂最末端乡镇的农牧民出现不能喝上自来水的现象。

c.农民经济相对宽裕,已不在乎1元/m3的水,上中游群众无度用水,个别不自觉的群众偷水、用自来水浇灌庭院作物,用水量超标,导致下游居民用水紧缺。

3.2 运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a.原来建成的水厂经过近20年的运行,部分水井水源干枯,加之农业灌溉机电井增多和地下水质变差,部分水源已经达不到饮用水标准。

b.各乡镇自来水厂供水设备、电器管网等供水设施逐年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维护,而随着物价不断上涨,维修更新改造费用正在逐年增大。

c.职工工资按效益工资发放,按人均仅达到档案工资的80%,职工工资低,人员极不稳定。

d.水价偏低,折旧费、大修费无处提取,叶城县现行的水价(1元/m3)是2002年调整的水价标准,而以2014年为水价核算基准年,核算出的供水成本价为2.4元/m3,成本水价远高于目前执行的水价。

4 实行阶梯式水价的必要性

阶梯式水价,是指对居民家庭生活用水按人口设定每月的基本用水额度,月内用水超过基本用水额度的部分实行阶梯计价收费。在全县范围内已实行一户一表计量用水的农村居民用户,均可实行阶梯式水价。

实行阶梯式水价可以消除成本定价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推进水价改革的顺利开展。合理制定阶梯水价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利用高价政策来应对不注意节约用水、浪费水资源、愿意承担高水价的高收入单位和群体,而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起始分段内可以通过低价得到足够的用水。此外,阶梯式水价可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供水企业成本补偿以及扩大再生产。

5 阶梯式水价实施办法

按照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结合叶城县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初步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5.1 阶梯式水价改革方法

在进行水价改革时,首先要意识到水资源也是商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收入和价格是影响商品需求量的重要因素,需求函数直接体现出了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行为以及需求规律,体现出了价格、收入等需求因素和主要因素的直接关系。需求价格弹性指的是一类商品需求量在自身价格出现变化后所表现的反应灵敏度,是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和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比值,直接体现出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造成的影响,因此利用阶梯式水价法可以实现节省农业用水的目标。但是如果水价过高,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水价价格作用将会丧失,因此还要对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进行计算。由于农民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粮食作物方面,在计算农民水费承受能力时,主要根据占亩均纯收益比例或水费占亩均产值比例来进行判断,一般认为水费在农民纯收益的10%~13%或农业产值的5%~8%的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根据范围取值,可用下式计算农民水费承受能力:

上式中,C为农民水费承受能力测算值;B为亩均净效益,单位为元/亩;R为农民亩均水费承受能力占亩均产出值的百分比;r为农民亩均水费承受能力占亩均净效益的百分比。

当r=10%或R=5%时,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计算时阶梯式水价要控制在农民水价承受测算值以内。根据叶城县以往的用水资料以及作物的亩均净效益和亩均产值,农民种植的蔬菜、果树亩产值在3000元左右,效益在1500元就很高了。对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进行计算后得出农民水费承受能力极限值为C=3.2元/m3。

5.2 水量基数的划分

根据叶城县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水费承受能力极限值的计算结果将叶城县阶梯式水价水量基数分为三级:第一级水量基数是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量,每人每天为60L;第二级是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用水量,每人每天为60~80L;第三级是满足特殊需要用水量,每人每天为80L以上。不同用户每月用水量基数确定见下表。

单位:m3

5.3 阶梯式水价价格级差确定

方案一:第一级水量执行居民生活用水政策优惠水价1元/m3,第二级水量价格执行供水成本水价2.4元/m3,第三级水量价格执行供水成本水价2倍即4.8元/m3。

方案二:第一级水量执行居民生活用水政策优惠水价1元/m3,超出第一级水量达到第二级水量的,超出部分水量执行供水成本水价2.4元/m3,超出第二级水量达到第三级水量的,超出部分执行供水成本水价2倍即4.8元/m3。例如:

人口2人用户,本月用水量4m3,则应缴水费为(1.8×2×1)+(4-1.8×2)×2.4=4.56元;人口5人用户,本月用水量15m3,则应缴水费为(1.8×5×1)+(2.4×5-1.8×5)×2.4+(15-2.4×5)×4.8=30.6元。

5.4 非居民用水差别水价确定

非居民用水分为商业类、生产类和特种类,商业类、生产类用水水价实行成本水价,即2.4元/m3;特种类用水水价实行成本水价的2倍,即4.8元/m3。此举意在控制农村非居民用水总量,有效保障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

6 实施阶梯式水价的保障措施

做好宣传工作,考虑到阶梯水价实施影响面广,在阶梯水价实施前,为更好地方便广大用水户了解阶梯水价实施方案、节水和安全用水常识、供水配套服务举措等,供水单位可通过供水热线、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提供有关阶梯水价实施事项的咨询服务,建立受理服务点,定期开展相关服务。

普及“一户一表”,“一户一表”指一个家庭住户安装一只自来水计量表,供水单位直接与用水户建立供用水关系,抄表到户、计费到户。同时,将自来水计量表安装到户外公共部位,方便抄表和日常维护管理。

加强计量管理,供水单位应提高计量水表的计量精度,做好水表的常规检定工作,确保水表计量的准确性。

加强抄表管理,提升抄表到户率、准确率、及时率,杜绝出现估抄、漏抄、不抄现象。并及时向用户反馈抄表收费信息,使用户能及时准确了解水费相关信息,减少纠纷。对抄表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水量信息,要及时转告用户,并尽可能帮助用户解决内部的检漏、维修工作。

7 结语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价制定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工程不同,对水价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而采用阶梯式水价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供水的公平问题,不仅可以节约用水量,而且可使用户负担减轻。本文对叶城县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阶梯水价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实行阶梯式水价,可节约水资源,实现了水资源的供求平衡。

摘要:本文对叶城县农村供水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对实施阶梯性水价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水价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并对阶梯式水价改革方案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叶城县,农村水价改革,阶梯式水价

参考文献

[1]程晓霖,方天垄.中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及管理现状分析[J].农业经济,2006(4):39-40.

[2]孔珂,徐征和,田守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阶梯水价优化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 1(2):113-114.

[3]高兴佑,高文进.阶梯式水价模型中参数的合理确定[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5):51-53.

[4]索丽生.科学开发水能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水利发展研究,2004(4):3-6.

农村水价 篇2

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水价改革影响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市税费改革整体情况及三道河灌区近三年的农业水费征收、农业水价改革等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农村税费改革总体情况

2004年是农村税费改革的规范年。为了确保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实,今年以来,襄樊市委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减、三规范、三确保”的要求,坚持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核心,以规范农民负担监管体系、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重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克难奋进,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从2002年开始,我省全面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上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税费改革在我市全面铺开。农民负担大幅减轻,涉农乱收费得到遏制,配套改革逐步推进,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回升,干群关系明显好转,新的农村分配关系基本确立,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加快并步入良性循环。在这项建国以来的农村第三次重大改革中,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大局出发,团结一致,密切配合,以人为本,克难奋进,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全省农业税税率由原来的7%下降为4%,附加随之下调。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我市严格按照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并取消农业特产税的要求,组织各县(市)区核实核准全市2004年应征农业税及附加。全市2004年应征收农业税及附加23331万元,比上年落实数40828万元减少17498万元,下降42.85%。人平减少44.2元,亩平减少29.3元。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全市减少农业特产税收入328万元。全市农民可得实惠1.78亿元,人平48.25元,亩平29.23元。并做到了村村减负,户户减负,确保每个农民都得到了实惠。截止年底,全市2004年农业税任务23331万元已全部完成。为使水利事业更好的服务于民、造福于民,我市水利系统响应市委市政府和省水利厅的号召、扎实稳妥的开展农业水价改革。此项改革涉及“三农”,全市各级政府对此均高度重视,2003年我市对全市水费征收进行了统一改革,2004年全市各县市区均开展了贯彻落实省政府249号令的水价改革试点工作,广大农村用户农业用水水费虚高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用水户、乡村群众组织、各级政府反映良好,2004年无一起针对水管单位水费计收问题的上访。

二、近三年农业水价改革的进展情况和经验 下面结合我市三道河灌区的实际数据,汇报近三年我市农业水价改革工作。

(一)水价执行情况

襄樊市地处鄂西北,气候特征为降雨量偏少且分布不均、气温偏高、日照偏长、蒸发量偏大,是全省有名的旱包子。我市水利工程以水库为主,泵站众多且部分为高扬程多级提水,全市水利系统共有大小水库845座,大小泵站2224个。水利工程供水以农业灌溉为主(77%),发电为辅,同时也提供少量工业、生活、多种经营用水。

2002年,农业水费按照鄂政发[1990]13号令及襄政发[1991]3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征收,农业水费实行乡镇代收,截留、挪用水费现象突出,当年全市水利工程农业供水量119350万方,应收农业供水水费3219万元,实收1481万元,当年收取率46%。

2003年,襄樊市推行了农业水费改革,我市严格执行襄樊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农业水费改革政策,取消收费中间环节,当年农业供水量54020万方,水费应收1708万元,实收1165万元,收取率68.2%,收取率有了大幅提高。

2004年,在执行2003水价改革标准和基础上,我市各县市区均大力兴办试行省259号令的试点,在试点推行计量收费和两部制水价,当年农业供水量103181万方,水费应收2038万元,实收1688万元,当年收取率82.8%。

(二)三道河水费计收情况 2002年,农业水费按照鄂政发[1990]13号令及襄政发[1991]3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征收,即自流水费按每亩19.5公斤稻谷价计收,提水按自流灌溉的70%计收,稻谷价按省物价局下发的文件执行。年初三道河分别与灌区受益乡镇签定农业灌溉供用水合同,农业水费实行乡镇代收,截留、挪用水费现象十分严重,当年水费应收359万元,实收212万元,到位率59%,收取率低。

2003年,襄樊市推行了农业水费改革,三道河灌区严格执行襄樊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农业水费改革政策,按自流21.00元/亩、提水16.00元/亩的标准计收水费。根据襄樊市农业水费改革精神,水管单位在向灌区让利100余万元的基础上,对灌区实行灌溉经营权卖断,由宜城市个体户郭晓林以250万元买断,当年水费应收257万元,实收220万元,收取率85%。

2004年,三道河灌区被列为省、市灌区水价改革试点单位,在灌区二支渠推行了“两部制水价、一价到户的终端水价”和 “计量供水、计量收费”,即基本水价5.70元/亩,计量水价0.04元/方,末级渠系群管费6.20元/亩。二支渠以外,农业水费仍按2003年襄樊市农业水费改革政策计收。当年,水管单位将灌区分为六大经营区,面向内部职工卖断灌溉经营权,签订水费合同263万元。内部职工买断后,直接与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签定农业灌溉合同、结算农业水费。当年长渠灌区五大经营区水费已到位95%。北干渠经营区应收6万元,到位4万元。

(三)全市改革取得的成效

1、降低了水价,减轻了农民负担。针对农业水费征收过程中层层加码、搭车收费问题严重的现实,2003年,我市出台了《全市农业水费改革实施意见》,各地、各水管单位严格执行实施意见,通过四个途径,真正把水费降了下来。一是水管单位降低水价,让利于民,减少收入1850万元;二是砍掉乡镇村组中间环节不合理收费800万元;三是提水泵站从电费、维修费、管理费等“三项费用”中挤出虚高部分900万元;四是精简管水人员,减少工资支出450万元。农民实际水费负担比上年大幅度下降,亩平水费由55.9元降至30.9元,净减25元,减幅达45%。全市农民水费负担减轻近4000万元。

2、规范了收费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水费改革后,截止2004年底,全市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1792个,直接参与水费计收、灌溉管理,改变了过去由乡镇、村组征收,容易发生层层加码、搭车收费的现象,实现了供需直接见面。

3、加强了监督,形成了公开透明的水费监管机制。全市自2003年以来累计发放《农民水费收缴明白卡》100多万份、村、组两级还建立了水费公开墙,公开用水面积、公开水价、公开水费,禁止超范围、超面积、超标准计征水费的“三公开、三禁止”局面已经形成。改革使农民用上了“明白水”、交上了“明白钱”,杜绝了计收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4、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地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村组泵站和以村组为单元的灌溉系统,积极推行租赁承包经营或卖断经营。在改制过程中,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规范程序,公开竞标,缴纳保证金,签订规范合同。全市共有37800余处小泵站、小机井、小水库实行了租赁、承包或卖断,占全市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总量的70%。通过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改革,增强了经营管理者责任,提高了灌溉服务质量,减少了水资源浪费,降低了供水成本,同时也促进了水利工程维护和管理。如老河口市竹林桥镇小陈营泵站(扬程17米)通过公开竞价卖断后,每亩实收水费仅19元(不含水源费),比水费改革规定的上限还低17元。

5、推动了水管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多数水管单位在水费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利经济,积极推行内部改革,精简分流富余人员,扩大服务范围,加强成本核算,减人减事减支,努力实现农民负担减轻、自身正常运转的目标。如市三道河水电工程管理局2003年分流富余人员78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20%;襄城区迴龙河水库采取多种措施,先后分流人员近30人,占单位总人数的75%,在水费减收的情况下,实现了无工资拖欠、无水事纠纷、无人员上访的“三无”目标。

(四)改革经验

1、政策宣传是基础。在灌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涉水政策及水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让灌区干群明白水价改革的方向、核心和目的,使灌区广大干群支持改革、拥护改革、参与改革,抵制乱加价、乱收费。

2、领导重视是前提。我们本着“依靠不依赖”的原则,加强同灌区各级政府的沟通联系,取得理解和支持,扫清水价改革和水费计收工作中的障碍。

3、合同管理是关键。严格实行农业灌溉合同管理制度,在灌前由供用水双方签订供用水合同,明确供需双方责权利关系,严格按合同供水和收费。

4、机制创新是保障。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鼓励农民用水户以承包、租赁等形式参与灌溉管理,使用水户参与意识增强、参与范围增大、参与程度提高,减少了水费计收中间环节,减轻了农民负担, 提高了用水管理和水费计收的透明度,提高了水费收取率。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困难和问题

1、农业水价偏低,改革步履维艰

灌区目前执行的是2003年襄樊市自定的水费改革政策,未完全执行省物价局、水利厅联合颁布的农业供水价格。2004年在长渠二支渠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但推广相当困难。

2、水费计收难,到位率低

一是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大多数由村两委干部兼任,协会实际是“一个班子”“两块牌子”,仍然摆脱不了乡镇 “暗箱操作”,出现了强行挪用水费上缴农业税的现象。二是水费中提取的用水者协会日常经费、渠道维护等费用普遍反映不够开支,缺口部分均挪用上交水管单位水费。三是建立用水者协会后,村组水费由农民选举的协会理事负责收取,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措施,个别理事擅自挪用水费。

3、渠系老化失修严重,工程配套程度低,计量收费无法落实

三道河灌区是建国初期建设的水利工程,受当时资金、建材等条件的限制,建设标准低、配套率低,加之经过多年运行,日常维护资金投入不足,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尚不具备“计量收费”的条件,多年来一直实行按亩收费,农民用“大锅水”和用水粗放问题严重,造成水资源浪费。近年来,随着“两工”的取消,支渠以下渠系的维护问题日益突出。

4、灌溉用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灌区水源为三道河水库,灌溉引水在由蛮河流经南漳县城时,因南漳县造纸厂、化肥厂、黄磷厂等排放工业废水,致使水质严重污染,不仅降低了土壤质量,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而且使灌区人畜饮水受到严重威胁。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大投入,继续搞好工程建设改造

围绕病险整治、节水灌溉、续建配套等项目建设,加快水源工程病险整治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夯实灌区工程硬件基础。

2、加快农业水价改革步伐

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259号令,推行以“两部制”水价和“一价到户、一票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水价改革,逐步取消按亩收费,不断探索新的水价形成机制、水费计收方式和经营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建立有效地灌区投资渠道

积极探索实践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扶持、灌区水费匹配、受益群众投资投劳、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工程维修资金投入机制,重点扶持和解决支渠以下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严重不足问题。

4、探索多元化管理模式,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

积极建立和完善以支渠为单位的农民用水者协会,理顺水管单位、灌区地方政府、用水者协会、农民用水户四方关系,充分调动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和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实行专管与群管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节约用水。

襄樊市水利局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水价模式研究 篇3

我国63.91%(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13亿人口)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饮水不安全的状况在农村中相当普遍。截至2004年底,水利部统计显示,全国有3.23亿农民处于饮水不安全状态。目前制约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是水质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我国已投资建成和正在修建大量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地工程、水质处理工程及其附属工程设施等),旨在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水质,进而保障农民的饮水安全。“十五”期间,中央、地方政府和群众共投入222亿元,使6700多万农民告别了缺水困扰。“十一·五”时期[1],我国每年将安排资金64亿元,解决3200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预计到2010年全国将建成一大批让农民喝上安全水的工程。工程建成后,如何保障工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运营,发挥预期效益,更好地长期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内外研究和类似工程实践表明,合理的水价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2 现有水价模式分析

目前关于水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水价、灌溉水价,普遍采用成本核算分摊的水价计算方法。王浩、沈大军等[2]提出了水价的“三重水价”理论;裴源生等[3]研究了黄河流域农业需水价格弹性;贾绍凤等[4]研究了水价提高对华北地区的水资源需求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傅平等[5]研究了两部制水价对北京市家庭用水的影响;刘秀丽、陈锡康[6]计算了中国九大流域生产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影子价格;胡继连等[7]指出,农业节水的微观困境与出路;郑通汉、任宪韶等[8]研究并应用了水利工程供水两部制水价制度。本文就目前的几种水价模式做进一步分析。

2.1 边际成本水价

水利工程供水系统的特点是资本不可分性,固定资本在整个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大,而且对应的是所有供水量。边际成本考虑的是增加单位水量所增加的成本,所以水利工程边际成本的测算往往存在很大争议。边际成本定价方式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从规范角度看,它是最优的定价方式。但由于供水行业成本中含有大量的固定成本,如果按照此方式定价,仅收回可变成本,企业就会出现亏损,那么就需要政府对供水企业进行补贴。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地区正遭受水危机,水资源变得日益短缺,如果水价制定得过低,不利于节约水资源。

2.2 平均成本定价

平均成本定价,即完全成本定价是依据供水服务的平均成本确定水价的一种定价方法。它首先要对供水的全成本进行核算,然后进行全成本分摊。它有利于供水企业的成本回收,为供水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良好的财务条件;但平均成本定价不能反映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是以损失用水户的利益为代价的。

2.3 拉姆齐定价

拉姆齐模型最早是用于研究最优税收理论的[9]。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在自然垄断行业定价得到重视[10]。在自然垄断行业定价中,拉姆齐定价得出的原则是净损失最小化价格的给定与需求弹性成反比。拉姆齐定价虽然达到了其模型要求的社会总福利的次和优,但是在社会福利分配方面却与实际背景有所冲突。针对这个冲突,Wilson[11]在设计拉姆齐定价时,将拉姆齐数分别设定为0和1。有关文献[12]将0和1作为福利权重研究了城市阶梯水价[12]。根据0和1将水价设计为两种形式,但没有具体讨论拉姆齐数和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2.4 两部制定价

目前,我国制定水价采用较多的是两部制水价。两部制水价是一般意义非线性定价的一个特例。所谓两部制水价,就是由两种构成要素构成的收费方式,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年额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通常“基本费”主要分摊生活或服务的固定投资成本,“从量费”主要分摊生产或服务运行的可变成本,所以说两部制定价实际上是定额收费与从量收费的合一。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非线性水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与城市水价、灌溉水价相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价制定具有以下特点: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源于中央、地方政府和群众三方,其水价设计需要体现成本回收、政府补贴等。②水价承受的主体,主体的需求行为、经济承受能力决定着水价的模式和制定方法。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经济收入偏低,水价承受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水价设计重视农民支付能力弱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是缺水的国家,水价制定还要起到使农民意识到节水的作用。③农村供水形式分散多样,运行管理模式不统一,故水价要考虑供水形式。由此可见,现有水价模式不适用于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定价模式。因此,本文提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非线性水价模式,为工程可持续运营提供保障。近年来,非线性定价在西方国家的通信、电力、民航、邮政、天然气、交通运输等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公共事业定价策略中得到普遍应用,且显示了较线性定价机制良好的性能。所谓非线性定价,是指消费者支付的总价格不随购买量呈线性增加的一种定价方式。即消费者购买量每增加一单位,该单位服务支付的价格(边际价格)就随之下降(或上升)。Willig[13]证明了任何一个不等于边际成本的单一定价都可用一个帕累托占优的非线性定价取代。Wilson[14]定义了消费者档案函数来描述消费者类型,使非线性定价更具有操作性。Elnaboulsi[15]构建了供水和污水处理服务的非线性定价模型。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健全和水资源稀缺性的日益凸现,基于供需理念的农村饮水定价理论成为调节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基于成本的传统定价方法,很难反映用水者的需求行为,更不能反映水供需之间的关系。然而,非线性水价理论和方法能够考虑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的供水成本,反映农民这一群体的用水需求行为、支付能力和意愿,从而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非线性水价模式解析

非线性定价问题可归结为设计出一个最优的价格方案以最大化社会总福利或企业利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非线性水价的制定就是以最大化农民社会总福利目标而设计的水价方案。因此,从经济学角度,非线性定价原理适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价设计[16]。同时,由于水商品的特殊性,使非线性定价方式对水商品定价也存在大量不适用性,进而无法适用于复杂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价中。非线性定价模式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水价不适用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非线性定价对“同种商品”可有不同价格,考虑到消费者需求行为的异质性,可解释为对主观上的消费者评价不同。参数化非线性定价模型假定公司知道或能估计出消费者人口类型分布,且每种消费者类型对应可得到其效用最大化的需求量。另一方面,非线性定价模型往往假设供给量满足需求量,但如果企业供给量不能满足该类型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需求量,那么即使消费者评价不同,也没有供给量进行交易。而水的供应受水利工程容量、自然条件因素影响较大。此外,基于消费者异质性的非线性定价是以消费者类型作为基本分析单元,不同消费者类型对应不同的需求量和价格。然而,要准确统计消费者类型数据,在现实中将很难做到。基于以上困境,本文提出了基于供需理念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模式。

本文研制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非线性水价模型既不同于现有的水价模型,也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非线性定价模型,主要表现在:①现有水价制定不考虑用水者的需求和偏好,水价制定基于成本分摊,而文中研制的水价模型具有体现供求、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节约水资源,体现公平和效率等。②非线性定价模型忽视基本费和基本量的对应问题,即使考虑了基本费,也没有考虑基本量。本文研制的水价模型包含了根据水商品的特殊性,既考虑基本费,又考虑了基本水量。③针对消费者类型数据统计难的状况,本文分析了用水者的需求或支付能力,考虑了其需求的差异性,从概率角度描述了消费者类型。根据水价模型的分析重点,定义了需求价格系数,并确定依据水价和水量关系的经验统计式,从而避免了消费者类型中间变量确定带来的误差。

5 结语

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则是今后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水价的科学制定是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提高供水质量,保证饮水安全,使农民群众长期享有安全饮用水,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水价改革督查办法 篇4

督查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切实强化工作责任 ,促进工作落实 ,保障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根据《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督查办法(试行)》、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聊政办发【2016】19号)和高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高唐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高政办发【2017】29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督查 ,是指对全县所有镇(街、开发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进行的督导检查 ,由高唐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

第三条 督查内容为《高唐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 确立的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效,包括实施方案和计划编制、改革举措落实和完成实施面积、改革成效及探索创新等。

第四条督查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量化评分、简便易行 ,实行专项督导和检查相结合 ,依据专项督导和检查结果 ,最终形成综合评测意见。

第五条 专项督导是指对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情况进行的督查;检查是指对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的督查。

第六条 督查指标及评分标准详见附件 ,根据工作部署,动态调整具体督查指标和评分标准。

第七条 综合评测满分为 100分 ,评分中包括加分项、扣分项的 ,加分不直接计入总得分 ,作为确定评测意见的参考依据;扣分则计入总得分。

第八条 专项督导不定期开展,将督导结果作为确定评测意见的参考依据。

第九条 检查每年开展一次 ,实行自查自评与全面核查相结合。县在每年年初确定检查指标及评分标准;各镇(街、开发区)组织自查自评 ,形成自查自评报告 ,于当年12月30日前上报。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评测 ,组织人员进行全面核查并形成量化结果。

第十条 综合评测结果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基本项与扣分项合计得分90分以上(含 90分)为优秀,80分以上(含 80分)90分以下为良好 ,60分以上(含 60分)80分以下为合格 ,得 分不满60分 或未完成改革面积的定为不合格。加分较多的可晋升一个等次;同一等次计算加分后重新排位;前3位排位顺序不受加分影响。

第十一条 综合评测意见以适当形式通报 ,并作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资金和相关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正式印发之日起施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合理水价问题浅析 篇5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性质及水价定价原则

1.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性质

农村饮水工程水价的确定是以确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性质为前提的。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界定为准公共产品,是一种准公益性工程。“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日常用水“安全”需要,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和身体健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作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水价必须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性质来分析和制定。要求水价的制定和实施,首先不能侵犯农民的基本用水权利,即要充分考虑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对水价的实际承受能力;其次,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水平与支持力度,以及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总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要兼顾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及生态等多个发展目标情况,充分考虑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初期、中期和远期可能产生的影响,保证工程的可持续运行。

1.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定价原则

为建立科学有效的利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运行的水价价格机制,应针对不同供水对象和用水户的承受能力,针对供水设施的运行需要和地方财政支持能力,依据分类指导的原则,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本和水价构成。关于水价的确定,国际上公认公平和效率是两个最基本的原则。

1.2.1 公平原则。

水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安全的饮水则是人人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及合理水价的制定都是以此为目的。对于用水方来说,水价的确定要遵循公平性原则,考虑用水农户的水费承受能力,包括心理和经济上的承受能力;考虑水价确定与实施后可能对用水农户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如:实行终端水价、对低收入农户给予水费补贴等。对于供水方来说,也存在一个公平性问题,相对于其他行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准公益性性质,决定其收益要低,在考虑公益性和用水农户公平性的基础上,也要考虑供水方的经济承受能力,坚持实行有偿供水。

1.2.2 效率原则。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率原则,有两层涵义。第一,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同样需要建立在效率原则基础上,水价标准的制定、计收方式等要体现水的价值,如实施定额用水、基本水价制度和计量水价、阶梯水价制度等,促进人们节水、高效用水。第二,工程管理效率。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和管理,也需要考虑效率问题;避免因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造成运行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增加供水成本。在严格控制运行管理成本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不合理的开支,提高工程运行管理和水资源利效率。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的确定

2.1 不同供水方式下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

2.1.1 城乡一体供水工程。

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属于城市、城镇供水管网向城郊农村的延伸工程。对于这一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资金、建设和管理及水价的确定上,应参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相关政策执行,而非完全依据城市供水标准,应充分考虑不同农村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考虑适当参照城市供水标准定价和计收水费,但应建立在价格听证、论证及广泛征求用水农户意见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可以采用政府直接补贴降低水价的方法,逐步对农民实现成本供水。为规范管理,应有计划的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本核算、水费核定、水费计收等实施细则。

2.1.2 联村集中供水工程。

乡镇、跨乡镇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占有较大比例,除负责供应生活用水外还有负责一部分农村工业、服务业用水。但我国大部分农村,尤其是西部经济贫困地区,还是以供应生活用水为主,水价应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核定,以回收成本为基本目标。依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主体不同,工程水价确定也应有所不同。对于主体是政府财政投资,应由政府根据投资结构、供水情况、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水价;对于主体是集体、群众集资或者私人、股份制合作形式,原则上要由政府在发挥水价杠杆作用促进节水和保证供水工程持续运行的前提下,指导水价。

2.1.3 独立集中供水工程。

独立集中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和产权界限较为明确,就是属于同村的所有村民,工程管理模式的选择较为灵活,可以采用用水农户协会、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对于不同管理模式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的确定,要符合公平、效率水价制定基本原则,在地方水利部门帮助下,积极实行地方政府指导价,即除工程实际运行管理费用等成本由受益村民分别承担外,在地方政府指导下实行成本水价。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维修、维护费用可以通过村民平摊或者交由村委协商解决。

2.1.4 分散供水工程。

分散供水工程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所占比例较小,其产权一般归属于受益用水农户,该类工程多存在于我国西北部农村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人居条件恶劣、人口稀少,所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较为分散、供水规模较小,对于工程建设资金则是政府直接的给予财政补贴。该类工程建设之初,就是以维护用水农户利益为出发点,在维持工程正常运行前提下,由用水农户独自维护和管理,但维修运行费用由当地水利部门和用水农户共同承担。对于维修运行费用农户确实有实际困难的,可以依据国家政策在当地水利部门指导下向政府申请相应补助资金。

2.2 用水农户参与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

用水农户是水价的直接承受者,其支持与否直接关系到水价能否推行,以及水价机制的形成。传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指导水价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自下而上”的用水农户参与水价价格机制开始受到国家的重视。用水农户的意见、建议、态度、意愿是水价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也是逐步建立民主定价管理机制的关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需要用水农户直接参与价格听证会,用水农户的意见可以作为水价改革决策的参考依据。因此,让用水农户参与管理和决策也是解决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各级主管部门在多方接纳用水农户意见的基础上,合理核定和审批不同供水方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农户的最终水价,建立“水价、水量、水费”公示制度,提高水费管理透明度,减少供水中间收费环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摘要:水价的合理性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证。在总结阐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性质及水价制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探讨了不同供水方式和用水户参与下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定价问题, 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合理性,价格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伯华、刘传明、曾菊新,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4) .

[2]张汉松,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公私合作制在农村供水中的实践[J].水利发展研究, 2008, (08) .

乌江灌区农村供水厂水价问题分析 篇6

甘州区乌江灌区位于甘州区城北, 灌区主要负责乌江、三闸、靖安、平山湖、新墩等乡镇的农业灌溉管理和农村供水工作。灌区现有农村供水厂6个, 包括乌江供水厂、元丰供水厂、天乐供水厂、三闸供水厂、靖安供水厂及平山湖供水站。其中天乐供水厂由乌江镇天乐村自行管理, 平山湖乡供水站由平山湖乡成立供水站负责管理。其余4家供水厂均由甘州区农村供水站指导下乌江水管所进行管理。

乌江水管所管理的4个水厂基本情况为:乌江水厂建于2007年, 设计供水规模1755m3/d, 实际日供水量800m3/d, 供水人口8460人, 现执行水价1.8元/m3, 三闸水厂建于2012年, 设计供水规模2034m3/d, 实际日供水量1100m3/d, 供水人口14592人, 现执行水价2.0元/m3, 靖安水厂建于2002年, 设计供水规模644m3/d, 实际日供水量500m3/d, 供水人口8036人, 现执行水价1.2元/m3, 元丰水厂建于2007年, 设计供水规模320m3/d, 实际日供水量260m3/d, 供水人口454人, 现执行水价1.8元/m3。

2 水厂运行情况

乌江灌区管理的4个供水厂, 按建成年份逐步投入运行, 自2009年以后由乌江水管所负责运行管理及日常维护工作。乌江水厂运行管理人员5人, 元丰水厂运行管理人员1人, 靖安水厂运行管理人员2人, 三闸水厂运行管理人员6人。工程供水为分时段供水, 每天早、中、晚各供水一次, 以满足用水户的生活及饮用水的需求。水厂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供水及管道设施的维修管理工作。将4个水厂2012至2014年的运行情况进行汇总 (三闸水厂2年) , 三年来4个水厂总供水量71.895万m3, 实收自来水费119.13万元, 实际支出运行费用179.45万元, 包括电费35.416万元, 人工工资114.61万元, 维修费用29.418万元, 三年共亏损60.317万元, 供水综合利用率51.75%。各水厂运行成本统计表见表1。

3 运行情况分析

根据近几年水厂运行情况来看, 各水厂普遍存在运行费用过高, 水价成本高于征收的自来水费, 亏损运营等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供水利用率过低且供水规模达不到设计规模

四个水厂的设计总供水规模为4753m3/d, 实际日供水量2656m3/d, 只占到设计的55.88%。而且从四个水厂的供水情况来看, 三年总供出水量为138.93万m3, 而户表收费水量仅为71.895万m3, 利用率只能达到51.75%。所供水量不能反映在用水户的水表上, 而且浪费现象严重。

3.2 运行成本过高, 水价成本超出设计水平

水厂运行成本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电费。二是人工工资。三是维修费用。就四个水厂近三年的运行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 4个水厂三年电费总和为35.416万元, 按总供水量138.93万m3计算, 单方水耗电0.255元, 如是按有效水量 (户表收费水量) 71.895万m3计算, 单方水耗电0.493元, 以三闸水厂设计相对比, 三闸水厂设计年售水45.8万t, 电费2.74万元, 单方水的供水成本中电费为0.06元, 实际运行电费成本远超过设计成本。其次, 4个水厂2012-2014年人工资为114.61万元, 按总供水量138.93万m3计算, 单方水人工工资0.825元, 如果按有效水量 (户表收费水量) 71.895万m3计算, 单方水人工工资1.594元, 以三闸水厂设计相对比, 三闸水厂设计年售水45.8万吨, 工资福利26.04万元, 单方水的供水成本中人工工资为0.58元, 实际运行成本中人工工资远超过设计成本。第三是维修费用过高, 三年4个水厂维修总费用29.418万元, 总收费额119.13万元, 维修费用要占到24.69%。

4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4.1 用水量达不到设计供水规模是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乌江灌区人饮供水工程是按国家农村饮用水标准规定设计的, 4个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4753m3/d, 实际日供水量2656m3/d, 只占到设计的55.88%。主要原因是农民工的外出, 部分家庭内用水人数少于设计供水人数;有部分农户不肯用自来水, 仍用原有的压管井取水;还有部分村社小康住宅楼上偷用地源热泵井供应自来水, 而不用水厂供应的自来水等等。所以实际用水量已呈明显的逐年下降之势, 实际用水量远达不到设计用水规模, 覆盖人数少, 运行成本高, 经济效益低, 工程供水系统闲置, 资源浪费, 客观上增加了供水成本, 也加大了管理单位的负担。

4.2 管线过长, 水头损失大, 维修及管护成本高

管线过长是农村供水工程的一大特点, 所有的农村供水厂都存在这个问题, 由于用水户分散, 单线管路管径小距离长, 造成沿程水头损失大, 比如乌江水厂用水户只有8460人, 管线长就有187.95km。这就造成很大的管护和维修难度, 水厂工作人员的精力就全部花到管路维护上, 而且由于管线过长, 管道内的高程相差太大, 往往是上游高的用户上不了水, 下游管道的压力过大, 经常爆管。从而造成管道维修费用大幅增加。

4.3 管理粗放, 水费不能足额征收到位

农村供水厂管理片比较大, 一个水厂就供半个到一个乡镇, 而管理人员又比较少, 所以管理不能到位, 偷水现象、私拉乱接、吃滴答水等问题普遍存在, 特别是乌江灌区地下水位高, 好多检查井都在水位线以下, 井内多有积水, 只有在维修及抄表时用水泵抽水, 平时无法检查水表及阀门好坏, 所以好多农户乘机摘除水表, 乱接水管, 比较混乱, 无法管理。另外由于片比较大, 人员有限, 大部分工作都在设备及管路维修上, 只有少部分时间用来检查收费, 每年的自来水费都不能足额征收, 只能达到80%左右, 这就给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被动。

4.4 运行成本过高, 灌区一直亏损运营

农村供水厂一直由灌区负责管理, 但根据现有的情况, 各项运行成本都比较高, 特别是人工费、电费和维修费用, 每年每个水厂都处于亏损状态, 长此下去, 只能是将所有的矛盾都转嫁到灌区运行当中, 而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 管路老化、管件破损等情况日渐严重, 维修费用逐年增加, 供水设备磨损严重, 这些都将增加运行管理费用。

4.5 不能实现24h供水, 群众反应强烈

由于农村供水工程中, 供水方式都是水厂机电泵供水, 每供应1立米的水都会产生电费, 而农户用水时间集中, 并不是全天用水, 所以各供水厂都采用分时段集中供水, 供水时间为早、中、晚各一次, 每次供水不少于4h。随着各村小康住宅的建设, 各村社都要求全天供水, 但根据实际情况, 全天供水利用率并不高, 水浪费严重, 而且对供水水泵造成很大的压力, 长此下去水泵容易老化。

5 解决办法探讨

一是建议对现行水价进行调整, 改变水价达不到运行成本造成政策性亏损的状况, 根据工程成本及运行管理费用提留大修折旧费, 让水价回归合理的价位, 促进人饮工程的管理、良性循环和长期效益的发挥。二是建议对现行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切实发挥农村供水总站管理职能, 核定供水厂的编制, 从财政供养岗位调剂人员从事水厂人饮工程管护, 对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对工程做到底子清, 情况明, 管理和收费实现一体化。或者依照城市自来水管理, 实现公司化运营, 企业化管理, 从管理渠道解决农村人饮工程现状。三是申请对农村人饮供水电费实行优惠电价, 降低电费成本, 从而减少运行管理费用。四是建立用水管理基金, 为以后的运行管理和维修积累费用。五是探索与村社共管的管理模式, 由灌区管理单位和农村供水站提供技术支持、检验、水质检测以及水厂供水等技术方面的技术工作, 核定一定的经费支付给村社, 由村社负责管路维修, 农户管理及水费收缴等方面的工作。

农村水价 篇7

宁夏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从南向北降雨量在200~500 mm之间, 水资源极度匮乏。在宁夏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 由于水资源量少、质差, 分布不均, 长期以来人畜饮水困难。“十五”期间, 建成了一批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解决了部分地区农民群众的饮水困难, 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掌握已建工程的运行管理状况, 促进农村人畜饮水事业的健康发展, 提高工程效益, 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长期利用, 开展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水价调查与研究, 为“十一五”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提供经验。

1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调查的主要内容

对2000年以来宁夏20个县市区建设的114座各类人畜饮水工程进行调查, 资料完整的工程91座。主要有机井水源人畜饮水工程54座;水库、塘坝水源人畜饮水工程5座;截潜水源人畜饮水工程30座;苦水淡化人畜饮水工程2座。调查指标主要有:工程名称、水位流量调节方式、工程总投资、机井工程投资、管网工程投资、泵房建设投资、配套水泵及变频柜投资、电路及配电设施投资、高位水池 (水塔) 投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配套水泵扬程、水泵流量、工程设计日供水量、设计年供水总量、设计饮水人员数量、管理人员数量、年实际发生管理费用、实际工程年供水总量、当地电价、年实收水费、收费水价等70余项指标。

2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用水户分散、输水管道长度在3~120km, 85%的工程在30 km范围内, 单方水工程投资在8~150元。供水距离较大的工程, 工程的折旧费用较高, 占总水价的50%以上, 贫困的用水户很难承受包括折旧在内的水费, 导致用水户和用水量减少, 收缴的水费只能用于简单的年度维修、人员工资、动力费的支出, 造成工程亏本运行。

(2) 群众交费意识差, 造成人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困难。用水户没有“商品水”的意识, 交纳水费积极性差, 水费收缴率低于60%, 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工资无法落实;用水户认识不到位, 认为用水是应该的, 而维修是水利部门的义务;偷水、私接管道等现象时有发生, 年计核水量差在15%~25%。

(3) 工程设定的管理人员月工资差别较大, 最高的1 300元/月, 最低的仅50元/月。其中有1座年供水量13万m3工程, 而管理人员达23人, 造成工程运行成本增加, 用水户用不起水。

(4) 不同地区的工程, 电价水平不同。15%的工程电价为0.185元/kWh, 10%的工程电价在0.78元/kWh, 75%的工程电价在0.3~0.6元/kWh, 部分工程由于电价较高, 造成工程亏本运行。

3宁夏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调查结果分析及水价核算

3.1调查结果

将机井水源人蓄饮水工程划分为扬程在100 m以下;扬程在100~150 m之间;扬程在150~200 m之间;扬程大于200 m以上4种类型。截潜水源人蓄饮水工程划分为自流;扬程小于100 m;扬程在100~150 m之间;扬程在150~250 m;扬程大于250 m以上5种类型。水库水源人蓄饮水工程划分为自流、扬水2种类型;苦水淡化工程不再分类。针对每一工程, 分析工程的投资组成、核定的水价、收费水价、实际发生的维修费、燃料动力费、管理人员工资、工程管理费、以及实收的各项费用, 对比分析各工程的运行状况。

3.2水价核定的依据

根据水利部关于《乡镇供水水价核订原则》和《宁夏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供水价格管理试行办法》中的规定,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供水价格由供水生产成本、供水生产费用、税金、水损和利润组成。根据宁夏的具体情况, 供水价格主要考虑供水生产成本, 即工程的折旧费用、管理人员工资、燃料动力费、材料费、管理费[1], 不再考虑水资源费、供水企业利润、税金等。由于人畜饮水工程的规模、类型不同, 建设、管理条件也差别较大, 每一人畜饮水工程, 进行独立的水价核算[2]。

工程折旧费采用平均折旧法。截潜地下水源工程按40年折旧, 水库、塘坝上建设的地面水源工程按20年折旧;砖混结构的泵房工程按30年折旧, 管网工程按20年折旧, 水泵、变压器等电器设备按8年折旧, 供电线路及配电设施按20年折旧, 钢筋混凝土高位水池、水塔按30年折旧。

(1) 工程维修费:

按固定资产的1%提取。

(2) 管理人员工资:

按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资水平进行统一核定, 其中引黄灌区管理人员工资标准为800元/月, 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管理人员工资标准为600元/月;同时管理人员的数量, 按照工程饮水人员2 500人配备1名管理人员, 当饮水人员少于2 500人时, 也配备1名管理人员, 进行定岗定员。

(3) 燃料及动力费:

按照实际发生情况计算。

(4) 材料费:

按照实际发生情况计算。

(5) 管理费:

按照核定的管理人员数量, 每人每年按照500元计算。

3.3人畜饮水工程水价核定及经济评价

4类91座人畜饮水工程, 计入折旧成本时, 共有48座工程出现亏损, 占工程总数的52.7%;不计入折旧成本时, 共有13座工程出现亏损, 占工程总数的14.3%。在54座机井水源人畜饮水工程中, 计入折旧时, 有30座工程出现亏损, 占工程总数的55.6%, 不计入折旧时, 有8座工程出现亏损, 占工程总数的14.8%。在30座截潜水源工程中, 计入折旧成本时, 有16座工程出现亏损, 占工程总数的53.3%;不计入折旧时, 有4座工程出现亏损, 占工程总数的13.33%。5座水库水源人畜饮水工程, 计入折旧或不计入折旧时, 均有1座工程出现亏损, 占工程总数的20%。在2座苦水淡化工程中, 计入折旧时, 有1座工程出现亏损, 占工程总数的50%, 不计入折旧时, 无工程出现亏损。根据各类工程的综合比较, 总体上各类工程的运行、投资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4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议

4.1工程建设方面的建议

(1) 在工程的选址时, 重点解决用水户相对集中的区域, 缩短输水管道, 降低工程投资、维修费、折旧费用, 降低供水成本。

(2) 逐步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大力推行产权制度改革, 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参与工程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 依法管理人畜饮水工程。

(3) 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工程建设完成后, 要加强工程的建后监督管理, 积极帮助管理人员建立各种管理制度, 并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准确核定管理人员数量、核定管理人员工资, 各种消耗材料、能耗、动力消耗指标, 实行成本核算;积极协调供电部门, 合理确定用电价格, 为人畜饮水工程管理部门降低供水成本提供基础条件。

4.2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

(1) 经常性的对工程进行全面排查, 2年核定一次水价, 积极推行微利运行;大力推行定量供水、超额加价、阶梯水价制度, 实行基本水价与超额水价相结合的有偿用水价格机制。在供水价格核定时, 立足于县情、水情, 综合考虑水价管理与改革的具体实际, 按照“充分考虑用水户的承受能力, 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促进节约用水, 确保效益长久发挥”的原则, 经过严格测算, 科学确定价格。

(2) 加大宣传力度, 努力提高人畜饮水工程受益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把宣传的范围扩大到受益区的每个农户。宣传水法规, 切实树立受益群众“主人翁”的思想, 使每个受益农户懂得, 工程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 而工程的正常运行, 关系到每一用水户的切身利益, 提高群众爱护水利设施意识, 为人畜饮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培养用水户使用商品水、购买商品水必须付费的意识, 提高交纳水费的积极性, 提高水费收缴率。

(3) 实行政务公开, 及时接受用户监督。设置政务公开栏, 定期向用水户公示水费收缴和支出情况, 随时接受用户监督, 把政务公开作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限时服务, 对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 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户满意, 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4) 强化内部管理, 优化组合, 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严格控制管理人员数量, 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逐步建立、健全供水水质监管体系, 保证安全可靠供水, 加强消耗材料、耗能、动力费用、办公费用的成本核算, 建立定额控制指标。

(5) 经常性的开展水质检测, 要让农户吃“明白水, 放心水”。对所有人畜饮水工程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并对用户公布, 为建立和谐社会和保障人畜饮水工程良性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4.3水价核定方面的建议

(1)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

(2) 按照供水成本进行定价。

(3) 每一工程应该独立的进行成本核算, 以核算结果作为定价的依据。根据本次调查、评价、核定的各类工程水价, 提出如下定价建议。

4.3.1机井水源人畜饮水工程 (计入折旧成本)

(1) 扬程100 m以下 水价1.50元/m3。

(2) 扬程100~150 m, 水价2.00元/m3。

(3) 扬程大于150 m, 水价3.00元/m3。

4.3.2机井水源人畜饮水工程 (不计入折旧成本)

(1) 扬程100 m以下 水价0.80元/m3。

(2) 扬程100~150 m, 水价1.00元/m3。

(3) 扬程大于150 m, 水价1.70元/m3。

4.3.3截潜水源人畜饮水工程 (计入折旧成本)

(1) 自流, 水价1.40元/m3。

(2) 扬程100 m以下, 水价2.00元/m3。

(3) 扬程100~15 0m, 水价2.20元/m3。

(4) 扬程200 m以上, 水价2.50元/m3。

4.3.4截潜水源人畜饮水工程 (不计入折旧成本)

(1) 自流, 水价0.60元/m3。

(2) 扬程100 m以下, 水价0.80元/m3。

(3) 扬程100~150 m, 水价1.00元/m3。

(4) 扬程大于200 m, 水价1.50元/m3。

水库、塘坝水源扬水人畜饮水工程计入折旧成本, 水价按照1.50元/m3定价;不计入折旧成本, 水价按照0.50元/m3定价。水库、塘坝水源自流人畜饮水工程计入折旧成本, 水价按照1.00元/m3定价;不计入折旧成本, 水价按照0.40元/m3定价。

苦水淡化人畜饮水工程计入折旧成本, 水价按照3.00元/m3定价;不计入折旧成本, 水价按照2.50元/m3定价。

4.4国家优惠政策扶持方面的建议

(1) 完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补偿制度。

人蓄饮水工程的主体是供水单位和农民, 供水单位若不能按成本计价, 则会造成亏损局面, 难以正常运营, 农民若按包括折旧在内的成本交费, 则负担不起。因此, 国家可考虑通过对供水单位补贴的办法, 来解决供水价格不能足额到位的问题。建议政府承担工程的大修理费用、折旧费用, 对扬程大于100 m的扬水工程, 进行电费补足。同时, 统一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电价, 建议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电价标准统一为0.185元/kWh。

(2) 把农村饮水解困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

政府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金, 增加人畜饮水解困投资, 对已建的人畜饮水工程进行及时的大修和维护, 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开辟新的水源, 解决仍然处于饮水困难的部分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4.

[2]韩慧芳, 郑通汉.水利工程价格管理办法讲义[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4.

[3]胡以高, 刘学文, 张永爱.实现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持续稳定运行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3, (1) .

农村水价 篇8

为了保证饮水工程的正常运行, 垫江县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农村供水规模小、供水成本高, 绝大多数工程处于亏损或者“潜亏”状态,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供水水价低于运行成本, 存在水价倒挂现象。大量事实表明, 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的严峻挑战, 要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设计年限内正常运行, 并能顺利更新改造, 必须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倒挂问题。

1 垫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现状

目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实行政府指导价, 规模较大的由县级物价部门会同水利部门决定, 其余的小工程基本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村集体决定。目前, 垫江县核定各水厂的执行价格都未达到成本价。如高安水厂2007年调价时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评估论证的成本价是2.6元/t, 而物价局最后核定水价为农村1.8元/t, 集镇2.1元/t;新民水厂在2006年调价时成本价是1.9元/t, 而物价局核定水价为农村1.2元/t, 集镇1.5元/t。经测算, 目前由垫江县物价部门定价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平均水价在1.95元/m3左右, 平均成本水价达到3.50元/m3左右, 水价倒挂1.55元/m3。总体上看, 现行农村饮水工程水价大部分仅能满足简单运行要求, 加上农村“滴滴水”现象严重, 水量回收率低, 造成工程难以良性运行。

2 垫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倒挂的成因分析

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不同, 城市供水水价可以按照市场机制来制定, 而农村供水水价则不行, 因为当地群众的收入较低, 承受能力有限, 而且农村供水规模小,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运行成本大大高于城市供水。此外, 农村供水管网长、用户分散、水源多样、管网漏失率大等特点, 也是供水成本较高的重要原因。

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主要考虑供水成本、费用, 部分工程考虑税金, 基本上不考虑利润。供水成本指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原水费、水资源费、电费、材料费、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直接工资、水质检测费等, 费用是指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从农村饮水工程水价构成可以看出, 水资源状况、工程、社会、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水价核定, 从目前工程实际运行的情况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工程供水规模大小

影响到水价有两方面: (1) 设计供水规模大小, 直接影响工程投资和折旧; (2) 实际供水规模占设计规模的比例, 比例过小, 就造成实际供水成本大于测算水价。目前, 重庆市垫江县大多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实际供水规模不足设计规模的50%, 原因主要有: (1) 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用水条件、工农业和城镇化发展, 工程按满足2020年供水需求量设计, 规模适度超前。 (2) 农民用水量过小。设计时按国家规范平均每人每天用水约60 L计算, 而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民除做饭、喝水外, 洗涤、洗漱、饲养还多用原来的手压井、河湖等水质不达标的分散水源。

2.2 农民的承受能力低

(1) 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2010年重庆市垫江县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仅5662元, 现金收入更有限, 而购买农资、养老、看病、孩子就学、人情往来等支出也很多, 每增加一分开支都影响到经济承受能力。 (2) 农民的心理承受能力。认为“水是天上下的、地上流的, 工程是国家出钱修的, 不应收取水费”、“祖祖辈辈都吃那样的水也活了八九十岁”等错误认识, 对收取水费有抵触情绪。

2.3 地方政府的主导思想

目前财政对农民的补贴覆盖领域广、力度不断加大, 县、乡政府存在“亲民”思想, 怕农民有情绪, 主观上不愿意执行全成本水价;同时由于地方政府领导更替较快, 管理上存在短期行为, 水价核定时普遍存在借口水价逐步调整而初期定价水平低于成本。2010年垫江县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在评估论证三溪水厂2008年、2009年的不完全成本价是2.1元/t, 而物价局2011年下发文件核定水价为农村1.6元/t, 集镇1.8元/t。

2.4 测算时人为降低水价成本

受“农村水价要低于城市水价”的导向, 农村供水工程水价测算时人为降低供水成本。从垫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际的水价测算和核定的情况看, 人为降低水价成本因素较多, 主要表现为: (1) 部分费用未计入水价测算。垫江县物价部门在测算水价时, 水厂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费、应缴纳6%的增值税、25 mm口径及以下水表每年的更换费、不高于6%企业净资产利润率等均未纳入测算。 (2) 国家投资建设的新增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费。“十一五”期间, 国家投资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大的投入, 但由于这部分工程完工后未正式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新增或更新改造的设施设备无法计提折旧费, 造成计算成本降低。 (3) 维修费用测算低。按照现行的相关规定, 应该按固定资产原值的1.5%~2.0%计算年维修费用, 并将大修理费用单户储存。但由于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无资金, 既未进行大修, 又没进行更新改造, 有的“带病”运行, 测算时只是按实际发生较少的维修费测算。 (4) 人员工资较低。垫江县大部分农村饮水工程的人均月工资不足1000元, 并且有的单位管理人员少, 总体工资性支出不大。 (5) 提高水量回收率。物价部门在核定水价时按国家规定的水量回收率82%标准计算, 而由于农村供水的公益性和特殊性, 现在乡镇水厂管道铺设越多, 管网漏损、违章用水、损坏设施、吃“滴滴水”现象越严重, 造成实际水量回收率约为60%左右, 均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 垫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倒挂的应对措施

3.1 合理制定水价

建立有偿供水制度, 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 形成以水养水的新机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供水价格, 要纳入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范畴, 规范供水价格构成和标准, 有关部门应抓紧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价格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水价应考虑的各项因素,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 合理确定供水价格, 并积极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2部制水价制度。对于经济困难地区的农村居民用水, 可暂按运行成本水价收费, 有条件的地方应按全成本水价收费。因工程规模过小、群众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 成本水价一时不能到位的, 应确保运行费和维修费。有一定收益的乡镇供水工程, 其水价核定依据国家水价政策, 做到回收成本和实现盈利, 同时兼顾农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 对农民生活用水给予优惠。

3.2 实行政府补贴

农村供水成本较高, 受益群体又是弱势群体, 按补偿成本、公平负担原则, 在水价未达到成本的前提下, 可参照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助等办法, 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的补偿机制, 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际供水价格达不到成本水价或高扬程供水工程用水量达不到设计标准的由国家财政按直补惠农办法给予补贴, 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政策性亏损问题。

3.3 实施优惠政策

农村供水工程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因此其建设和运行管理都离不开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加强政策研究, 做好与政府的宣传、协调沟通, 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投入, 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专项资金, 对建设用地政策给予优先安排解决, 确保土地供应;对运行给予税收减免, 用电执行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农村水厂水质监测不收取监测费。

3.4 强化内部管理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单位要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水利部《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定员定岗, 加强技术培训, 严格制水操作规程, 确保水质达标。加大维修和查处力度, 堵塞跑、冒、滴、漏, 千方百计降低损耗, 降低运行成本。做好供水水价的测算和水费计收、使用情况“三公示”, 自觉接受用水户的监督。

3.5 做好宣传教育

农村水价 篇9

1 塔里木河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水价补偿及其存在问题

1.1 流域农业水价补偿的现状

在塔里木河流域, 为保证农业水价的调整和提高农户的水价承受力, 扶持农业生产, 当前的农业水价也给予了补偿;但是, 农业水价补偿方式主要是实行低水价, 属于暗补的形式[2,4,5];在国内及塔里木河流域存在一些对田间采用节水技术的政府补偿、末级渠系的政府投入、基于定额用水的低价的限额补贴, 这都未在农业水价中直接体现, 属于暗补或介于明补与暗补之间的水价补偿方式。

1.2 流域农业水价补偿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农业水价补偿降低了流域用水户的水价负担, 但用水户并未真正感受到这种农业水价的补偿;另一方面, 供水机构不仅由于亏损而没有积极性, 而且缺少保障供水的财力, 不利于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尽管基于国内外水价补偿的实践, 未来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补偿主要应采用明补的形式, 但是相关研究很少[5], 需要进行未来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补偿理论研究, 指导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补偿的实践。因此, 随着未来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的大幅调整, 为保证农业水价的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未来农业水价必须进行补偿;相关水价补偿制度研究也亟待加强。

2 塔里木河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水价补偿制度分析

2.1 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水价补偿制度构建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未来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水价补偿制度建设的目标, 是建立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的补偿制度, 制定合理的水价补偿标准, 补偿农户用水的负担, 保障未来农业水价的调整, 最终通过水价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保障流域粮食生产和安全。

为此, 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补偿的基本原则是:①高水价与高补偿, 即通过高水价促进节水, 通过高补偿解决用水户的水价经济承受力问题;②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即水资源的社会公共属性是大家共同受益, 需要共同承担, 以体现水价调整补偿的公平性, 如流域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生态补偿是需要共同承担的项目, 包括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东西部生态补偿和城乡生态补偿等;③谁破坏谁负担的原则, 即由直接责任人负担相应的水价经济补偿, 如流域上下游共同承担生态破坏的恢复重建的价值补偿;④直接补偿的原则, 即农业水价补偿主要是明补, 而非暗补;⑤差别补偿的原则, 即对于承受力弱的流域实行高的补偿, 如叶尔羌河流域与和田河流域, 而且对粮食作物实行较高的水价补偿。

2.2 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

2.2.1 未来农业水价的补偿对象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的补偿对象包括供水企业和用水户。高水价的承受者主要是用水户, 供水机构的补偿最终体现是在高水价中;而且, 农业用水户是弱势群体, 缺少和没有其他可依靠的权利来保证高水价后的高补偿。因此, 未来农业水价的补偿对象主要是农业用水户, 他们是农业水价的承担者和水价补偿的直接接受者。

2.2.2 未来农业水价补偿的资金来源和使用

目前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补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 用于对低水价的间接补偿 (暗补) 和各种与水利相关的补贴与直接投入等。未来农业水价调高后, 水价直接补偿资金可由财政承担。具体资金来源包括:①借鉴国外经验, 基于粮食生产和安全的角度考虑, 利用财政资金对农户水价进行直接补偿;②政府把部分水资源费作为塔里木河流域的农业水价的直接补偿, 在征收后直接返还给用水户。另一方面, 调动全社会财力, 解决国家和地方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基于谁受益谁补偿和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 国家和地方政府可向东部发达地区、工业企业、城镇居民个人及流域其他区域等征收生态环境水费, 建立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主体的生态补偿基金。因此, 可用于农业水价补偿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 (包括水资源费) 和各种生态保护公共基金, 可来源于跨区域和流域的不同层次的征收对象。

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资金和各种生态保护基金直接补偿塔里木河流域的农业水价, 具体可以用于弥补灌溉工程成本水价中的运行成本、环境水价、田间节水与节水成本等;水价补偿后农户对水价调整的承受力将大大提高。

2.2.3 流域未来农业水价的补偿机制

未来基于资源环境的农业水价调整, 大幅提高了流域农业水价, 但是未来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的直接补偿使农户最终承受水价是实际水价扣除水价补偿部分后的水价, 即高补偿大幅提高了农户的水价承受力, 不仅保障了塔里木河流域的未来水价调整, 而且促进了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维护了流域粮食安全。

2.2.4 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补偿的内容及其价格计量

2.2.4.1 供水成本水价的补偿及其计量

供水成本水价的补偿是政策水价与成本水价的差额;而且政府应当依据WTO绿箱政策, 进行灌溉经费的水价补偿, 灌区水服务成本亏损由国家补助, 主要涉及运行费, 尤其是流域末级渠系末端用水户投入。在此基础上, 塔里木河流域工程水价补偿的主要内容包括3个部分, 具体各部分计量如下:

a. 当前水价与成本水价 (或含必要利润) 的差价的水价补偿。目前部分流域的水价仍然达不到成本水价, 当前水价与成本水价的差价补偿的计量原则是当前水价与成本水价的差价大于0, 否则不需补偿;计量依据是当前水价与成本水价的差额;计量方法是以当前水价与成本水价差额的一定比例作为水价补偿, 具体见式 (1) :

Ρwc=α1 (Ρc-Ρw) (1)

式中:Pwc为当今水价与成本价的差价, 元/m3;Pw为当今水价, 元/m3;Pc为供水成本水价, 元/m3;α1为比例因子 (0<α1≤1) , 根据国家或政府经济状况具体确定。灌溉供水总量乘以Pwc为相应补偿的总价值。

b. 末级渠系节水工程与末端用水户计量投入的水价补偿。末级渠系节水工程与末端用水户计量投入的水价补偿原则是弥补部分或全部供水部门在末端渠系节水和计量投入;计量依据是供水部门在末端渠系节水和计量上的投入;其计量方法是以供水部门在末端渠系节水和计量上的单位灌水量的投入的一定比例作为水价补偿, 具体如式 (2) :

Ρm=α2Ιt/Wt (2)

式中:Pm为末级渠系节水工程与末端用水户计量投入的水价补偿; It为末级渠系节水工程与末端用水户计量投入总额, 元;Wt为灌溉供水总量, m3;α2为比例因子, 取值范围为0<α2≤1。

c. 供水成本水价的补偿。当水价调整到供水成本水价时, 依据国家对粮食生产和安全的需要, 基于WTO绿箱原则, 政府可对成本水价进行补偿, 实现对农业的扶持。计量依据是农业灌溉成本价中固定成本和运行成本。计量方法是灌溉成本价中固定成本和运行成本的一定比例作为水价补偿, 具体如式 (3) :

Ρgy=α3Ρg+α4Ρy (3)

式中:Pgy为供水成本水价补偿;Pg为成本水价中固定成本部分, 元/m3;Py为成本水价中运行成本, 元/m3;α3和α4为比例因子, 取值范围为:0<α3或α4≤1。灌溉供水总量乘以Pgy为相应补偿的总价值。

2.2.4.2 节水与节水成本的水价补偿及其计量

节水与节水成本的水价补偿是在农业用水户在灌溉用水过程中节约用水的补偿和节水灌溉投入补偿, 具体计量如下:

a. 田间节水成本的的水价补偿。田间节水成本的水价补偿的计量依据是田间单方节水的成本投入;计量方法是以田间单方节水成本投入的一定比例作为水价补偿, 具体如式 (4) :

Ρjb=β1Ρjc (4)

式中:Pjb为田间节水成本补偿价值;Pjc为单方水的田间节水成本投入, 元/m3;β1为比例因子, 取值范围为0<β1≤1。灌溉用水总量乘以Pjb为相应的水价补偿的总价值。

b. 节水价值的水价补偿。为鼓励节水可以对塔里木河流域采用节水技术后的节水量进行补偿, 即对节水实行低价, 促进节水;计量依据是当前水价;计量方法是以当前水价的一定比例作为水价补偿, 具体如式 (5) :

Ρdb=β2Ρdl (5)

式中:Pdb为定额用水价值的水价补偿;Pdl为定额用水价格, 元/m3;β2为比例因子, 取值范围为0<β2≤1。灌溉用水总量乘以Pdb为相应的水价补偿的总价值。

c. 节约用水作为生态用水、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价值的水价补偿。节约用水作为生态用水、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价值补偿的计量依据是各种转移用途的水价与农业灌溉用水水价的价差;计量方法是以一定比例的价差作为水价补偿, 具体如式 (6) :

Ρyb=β3ΡYen+β4 (Ρgw-Ρnw) +β5 (Ρsw-Ρnw) (6)

式中:Pyb为节约用水转换用途的价值的水价补偿;PYen为生态环境用水价格, 元/m3;Pnw为农业用水价格, 元/m3;Pgw为工业用水价格, 元/m3;Psw为生活用水价格, 元/m3;β3、β4、β5为比例因子, 取值范围为0<β3、β4、β5≤1。灌溉节水总量乘以Pyb为相应的水价补偿的总价值。

2.2.4.3 基于生态环境的生态用水价值的水价补偿及其计量

环境水价补偿是指生态环境维持保护和恢复重建用水的价值补偿, 具体计量依据是环境水价;计量方法是以一定比例的环境水价作为水价补偿, 具体如式 (7) :

ΡEb=γ1ΡYen1+γ2ΡYen2 (7)

式中:PEb为环境水价补偿;PYen1为生态维持保护用水的环境水价, 元/m3;PYen2为生态恢复重建用水的环境水价, 元/m3;γ1, γ2为比例因子, 取值范围为0<γ1, γ2≤1。灌溉用水总量乘以PEb为相应的环境水价补偿的总价值。

最终;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补偿的综合计量如式 (8) :

ΡΤwb=Ρwc+Ρm+Ρgy+Ρjb+Ρdb+Ρyb+ΡEb (8)

式中:PTwb为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的总水价补偿。

2.2.5 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水价补偿政策构建

基于国际上对灌溉用水和水价的各种补贴方式和经验, 利用WTO的相应直接补偿的绿箱和黄箱政策,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补偿政策包括:

a. 基于工程成本的水价补偿政策。①当前水价与成本水价 (或含必要利润) 的差价的水价补贴;②末级渠系节水工程与末端用水户计量投入价值的水价补贴;③灌溉成本水价的补贴。

b. 基于节水与节水成本的水价补偿政策。①田间节水成本的价值的水价补贴;②节水的水价补贴;③节约用水作为生态用水、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价值的水价补贴。

c. 建立流域生态用水的水价补偿政策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的水价补偿政策。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用水保证, 为此未来流域农业水价包含环境水价, 作为流域生态环境外部成本的补偿, 而这增加了用水户的水价负担;再者流域生态用水应当也是公共物品, 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 因此需要建立流域生态用水的水价补偿政策, 而且可以建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的水价补偿政策, 具体可建立4类用于水价补偿的生态环境保护基金:①东部对西部的生态环境保护基金 (基于东部的相应资源利用量的生态环境价值的分摊部分) ;②流域上游对下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基金 (作为共享的生态环境公共物品, 流域上游承担下游的生态用水的部分价值) ;③城镇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基金 (城镇享受生态环境的社会公共商品, 承担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部分) ;④国家流域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基金 (从区域公平发展的角度, 国家应当从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相应的生态保障基金) 。

上述水价调整的水价补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需要在塔里木河流域建立相应的法中法规来保证, 并且上述流域水价调整的水价补偿政策可以逐步有重点地实施。

2.2.6 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补偿实施的组织和监督控制

农业水价补偿实施组织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农业水价的补偿标准, 这需要流域水管理机构、供水机构、用水户协会等通过农业水价和成本收益调查, 分析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农户承受力;根据流域农业水价承受力判定的标准, 制定相应的农业水价补偿方案, 提交塔里木河流域管理机构, 然后举行水价补偿的听证会, 最后提交当地地方政府批准和组织实施。但是, 农业水价补偿实施的关键是对水价补偿实施的监督控制, 保证高水价补偿到位, 避免各种截留和挪用;否则农户承担了高水价, 最终未充分获取水价补偿。农户水价补偿的核心问题是末端水费的计量和各种中间环节的挤占和侵蚀;为此, 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 具体是:按照农户田间的净灌溉定额计费, 区域统一定额, 直到末端用水计量能够实施;统一规定末端用水户水费的渠系损失利用系数, 核算损失, 并由生态环境基金支付相应的损失;直接在银行建立每个农户的补偿专户, 资金直接从银行进入农户的个人账户, 银行成为核查的责任人, 避免一切中间环节;建立地方政府行政长官负责制, 并在此基础上定期通过人大执法委员会检查和民间审计机构的定期审计, 保证专款专用。

3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补偿的对策建议

a. 建立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的补偿制度, 保证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实施。随着水资源日益稀缺, 未来塔里木河流域必须进行农业水价调整;无论发达国家的实践, 还是WTO的规则, 未来对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进行农业水价补偿都是可行的;但是, 没有农业水价补偿制度, 尤其是农业水价补偿的计量和政策及组织实施和监督等管理措施, 难以实施对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相关农业水价补偿, 保证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实施。

b. 构建未来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与水价的需求弹性效应分析、农户水价承受力分析和水价补偿分析的一个综合研究体系。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需求效应分析决定了农业水价调整能否达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但是, 当农业水价调整后, 水价调整的可行性是由水价承受力高低决定的, 而水价补偿又能够影响水价调整的农户承受力;只有农户能够负担水价时, 农业水价调整才可以实施。因此, 未来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而是与农业水价的需求弹性效应、水价承受力和水价补偿效应分析交织在一起的农业水价调整体系。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研究”课题组.国外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做法、原因及借鉴意义[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1) :57-62.

[2]刘红梅, 王克强, 黄智俊, 等.农业水价补贴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 28 (5) :81-85.

[3]卓汉文, 王卫民, 宋实, 等.农民对农业水价承受力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 (11) :1-5.

[4]孙建光, 韩桂兰.塔里木河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进一步调整的理论分析[J].水利经济, 2008, 26 (2) :37-38.

[5]孙建光.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与农业水价管理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应当下一篇:电网项目建设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