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农村经济论文

2022-04-21

摘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是以一种标准化的程序或服务的形式存在。成本收益分析是利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直接评价现代物流金融衍生产品及其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物流农村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物流农村经济论文 篇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 乡村振兴中农村物流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物流发展将有力助推产业融合、城乡融合,进一步推动农村组织化、社会化。“下不去”和“上不来”是目前农村物流的两大“痛点”。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主体发育滞后、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缺失、物流人才支撑不足是农村物流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应通过优化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创新农村物流配送模式、培育农村物流运营主体、提升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等举措,推进农村物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物流;物流发展路径

一、引 言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物流的现代化。农村物流作为实现农村商品流通方式转型、推进农村消费升级的先导性产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物流是相对于城市物流而言的,是指为满足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及其他经济活动所提供的物流活动的总称。农村物流主要包括以农业生产资料、农村生活消费品为主的“工业品下行”物流和以粮食、蔬菜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上行”物流。相对于城市物流而言,农村物流更多体现出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农村物流在满足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农民生活消费需求及农产品对外流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联系城乡、联结产销的重要纽带。特别是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物流市场将更加广阔。乡村振兴中,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及促进农村组织化和社会化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面临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不足、物流人才短缺等问题,还难以满足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因此,加快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创新农村物流运营模式,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从而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物流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一)农村物流发展将有力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1]。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是农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的战略方向。农村产业融合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链延伸和资源要素的跨界集约化配置,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紧密联结和协同发展[2]。产业融合将为农村地区发展创造新模式、新动力、新经济,并将产生对物流的强劲需求,要求提供具有更大增值空间和价值功能的现代物流服务。农村物流作为激发乡村活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方面将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村物流发展将有力助推“互联网+”电商释放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与高效物流体系和互联网的紧密结合,形成集生产、深加工、销售配送、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优质农产品流通供应链服务体系,实现传统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紧密融合,并借助“互联网+”电商模式,打造农产品线上、线下品牌,带领农特产品“走出去”,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的提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以产业带动就业,在产品生产、加工、检验、包装、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有针对性地吸纳当地村民参与,提供就业渠道,拓展农民在地就业机会,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使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

(二)农村物流发展将有力带动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与平等交换,促进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城乡经济合理布局,构建新型城乡关系[3]。现代物流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农村物流发展及与城市物流的全面融合是城鄉融合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将有力推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农村物流是个双向流通的体系,既要解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工业品下行”的问题,又要解决“农产品上行”的问题,既是顺畅物资流通渠道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联系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一方面,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要求物流更加快捷高效,物流服务需求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集约化,这将有力推进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器”,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以信息平台为纽带,构建满足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高效、服务快捷的城乡物流配送一体化服务体系,将在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空间共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农村物流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组织化、社会化建设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条件。农民组织化有利于提升农村的自我整合能力及促进农村社会结构的优化,对于维护农民利益、维持乡村社会稳定、构建良好的乡村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4],这也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现代化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和农村电商相结合,在“小生产”对接“大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通过将分散的小农户和大市场联结,进而有效整合农村地区的资金、土地、产品等资源,树立品牌,建立合作组织,发展经纪人、中小企业管理者队伍,使分散的农村资源、碎片化的农村单元实现组织化、系统化,也有利于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有效缓解农村空心化现象,推进农民角色转换和农业农村转型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组织化、社会化建设和有效治理。同时,农村基层组织干部也在与电商、物流企业、合作组织等的协同中实现管理和服务的创新,促进农村公共服务的现代化。

三、当前农村物流“痛点”及主要问题

(一)现状与“痛点”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物流规模日益扩大。同时,伴随着农村网络覆盖率的提升和城鄉人员流动加剧,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农村地区重要的消费方式之一,催生了庞大的农村物流需求。农村物流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96%,全国快递服务网点乡镇覆盖率超过87%,全国农村地区收投快件量超过100亿件,邮政业带动全国农村地区农副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超过6 000亿元[5]。近年来,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拥有了更强的消费能力,我国农村物流的市场规模也日益扩大。尤其伴随着农村网络覆盖率的提升,网购人群迅速扩大,农村物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拓展。据商务部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12 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截至2017年底,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较2016年增加169.3万家,同比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 800万人[6]。另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252.8万亿元,农产品物流总额3.7万亿元,占中国社会物流总额比重为1.46%[7]。近年来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农产品物流占全部物流总额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相较于物流行业整体发展还相对较慢。

无论是从“工业品下行”还是“农产品上行”来看,农村物流体系建设都关系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以及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支持农村物流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支持,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供基础保障。阿里巴巴、申通、顺丰等众多物流企业也加快农村物流市场布局,扩展农村市场物流网络。菜鸟网络开放“菜鸟县域智慧物流+”项目,与全国各地政府共同打造领先的农村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多地已基本形成县、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对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更好服务“三农”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农村物流虽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总体而言,农村物流发展还相对落后,与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下不去”“上不来”仍是当前我国农村物流面临的两大“痛点”,双向流通并不顺畅。农村电商发展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畅通的农村物流,运不来,送不出,农村电商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从农业生产资料、农村生活消费品下行来看,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市场需求不集中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较差,使得快递布点成本很高,并且大部分快递下乡都是单行,上行时几乎是空载,物流运营的成本高、效率低。物流快递企业配送到村成本太高,处于“送不起”“下不去”的境地,送货上门、上门取货难以全面覆盖。“最后一公里”依然是快递下乡、电商下沉面前的难题。目前快递公司的网点多止步于乡镇一级,且真正规范化的村镇物流网点也相对较少。大品牌物流企业一般只将货物运输到县或镇级,大部分快递还是需要村民到镇上自取。现有物流体系难以实现“从县到村、从镇到村”,乡村“买难”“卖难”仍普遍存在,农村物流的可及性、可靠性、服务水平等与城市物流还有较大差距。

相对于“工业品下行”来说,“农产品上行”之路更为艰难,“上不来”“走不远”是农产品物流的“痛点”所在。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产品的生物属性,带来农产品易损耗腐烂、生产的集中性和消费的均衡性匹配难度大等问题,决定了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使其相对于工业品物流要求更高。另一方面,造成“农产品上行”难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农产品流通模式落后,物流标准化不足,农产品物流运作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同时,流通过程中也会面临质量安全风险,威胁人民群众健康。而农民在整个流通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议价能力差,利益得不到保障。

(二)主要问题

农村物流发展关系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和农村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下不去”“上不来”这两大“痛点”是我国农村物流问题的现实表现,而其深层原因还在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主体发育滞后、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缺失、物流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这也是破解农村物流“痛点”、推进农村物流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物流功能实现与农村经济和事业发展的基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我国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99.1%和96.5%以上,城乡运输一体化水平接近80%,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8]。2017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5.4%[9]。虽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而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大也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主要表现,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交通和通信问题仍是农村发展落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通信网络设施差,导致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物流服务水平差,是造成“工业品进不来、农产品出不去”的重要因素。物流成本也成为了农村电商的最大痛点。农民网上创业,常被快递难倒。特别是造成“农产品上行”难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一是产地集配中心、田头市场及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农产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分级、包装、保鲜、储存、配送等物流配套设施与技术还很不完善,产地加工、预冷处理能力及产销对接能力不足,造成农产品的出村物流成本很高,特别是那些季节性较强的生鲜农产品对农村物流的“最初一公里”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品进不来、农产品出不去”的问题。

2.物流市场主体发育滞后

随着农村经济和物流市场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物流主体也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由传统的邮政、供销企业及集体、个体、股份制等其他各类物流主体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化态势。但总体来看,农村物流市场主体规模小、市场覆盖面窄、配送体系不完善,还不能有效满足我国农村物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由于大型物流主体和龙头企业的缺失,难以发挥对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的辐射带动作用,农产品生产流通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当地特色农产品也难以发挥品牌优势、产业优势。而小规模、分散化的生产流通,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机制缺失,造成农产品品质低下、农药残留量大、食品安全无法保障,也因难以与市场有效对接,致使物流受阻。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生产,缺乏合理规划,随意性大,“追涨杀跌”现象严重。农产品价格上涨时,盲目跟风,刺激市场造成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又大量撤离造成供不应求。农产品供求失衡,使得农户收入及种植积极性屡屡受挫,也对农村物流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缺失

信息是物流运作的基础。构建农村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与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产业融合、城乡融合的必然要求。应以物流信息平台为基础整合物流资源,提高农村物流运营效率,带动农村物流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村物流运作水平的能力较弱。具备信息传递、数据分析、库存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尚未建立,不能更加直观清晰了解市场的供给需求状况,难以起到预测预警作用。RFID、POS、EDI等一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在农村物流中也得不到有效应用,难以为“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决策支持,物流运作处于粗放状态。如何构建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推进农村物流发展、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4.物流人才支撑不足

物流技术人才不足、智力支持不够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我国物流从业人员以年均6.2%的速度增长,同时每年新增约180万人的物流岗位需求,物流人才需求强劲。但供需矛盾突出表现在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供给不足,需求缺口巨大,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10]。从农村物流发展来看,人才的掣肘更为明显。物流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其突出问题。现代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发展,需要充分的人力资源支持。但现实中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老龄化、空心化状况突出,导致农村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接受专业培训不够,对物流作业流程、作业标准、服务规范等了解不多,只能从事简单的搬运装卸工作,而真正熟悉农业农村、热爱农业农村,又掌握现代物流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很少,更难以实现整合农村物流资源、推进农产品品牌化、电商化发展了。

四、破解农村物流“痛点”的重要实施路径

农村物流设施落后、网络体系不健全、主体发育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乡村振兴战略下,应着力推进实施以下路径,破解“痛点”,促进农村物流发展。

(一)优化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提升物流服务能力

物流网络是基于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支持,以网络组织模式运作的综合服务网络系统。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物流网络是发展农村物流、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做好农村物流设施网络规划,优化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是破解物流“痛点”、促进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路径。第一,强化物流网络的顶层设计与城乡规划的有序衔接,构建城鄉融合、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流网络。合理确定县、乡镇、村三级物流节点的数量、规模,优化物流设施布局、功能。强化农村物流网络规划,加强农村地区物流干线网络建设。第二,加强物流节点建设,健全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一是加强县级仓储配送中心、物流分拨中心、物流快递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这些网络节点的枢纽功能;二是完善乡镇和村级服务网点、农村物流快递公共取送点、终端收发站点建设,打造上连县、下连村的乡镇物流中转节点,扩大村级末端网点的覆盖率;三是加强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充分利用公路渠道有效连接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11]。第三,充分整合利用邮政、供销、交通、商业等部门的物流资源,将这些部门和行业的站点资源、运输资源、信息网络资源等有效整合到农村物流发展当中,实现网络互联、节点共享,加快向农村地区扩展延伸业务。整合这些部门和行业的物流资源,构建多部门、多业态的融合发展模式,提高面向农村的物流整体服务效能。

(二)创新农村物流配送模式,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创新农村物流配送模式,是破解农村物流“痛点”,解决物流配送成本高、效率低的关键,也是打造农村双向流通渠道和物流体系,实现“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重要路径。第一,鼓励物流配送企业联合布点或借助第三方资源开设服务点,克服单独设点成本过高的问题。可与当地超市、便利店合作,或通过委托农村综合服务站、村委会等公共服务机构代办,为农村地区提供物流快递服务。例如,浙江省江山市积极推行门店全覆盖,实行“1+N”多元化服务模式,即以商贸连锁经营为主,将配送到户、科技信息服务、电商服务、供销合作、农产品经销、农资配送、缴费充值等集于一身,实现农村物流运营服务无盲点[12]。第二,加快布局城乡一体化配送市场,积极推进共同配送。针对低效的单向物流环节,应有效整合利用空载资源。城乡双向互动物流的实施主体应该是把城市和乡村都做为货物集中地和消费地,并有频繁物资流动,能控制物流资源的企业。由此可知,已经或将要在乡村布点的城市大型连锁超市最为符合要求,应以其为载体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配送。第三,在末端配送方面要充分考量乡村自有资源,有效整合分散的农村物流资源,将农村现有富余的运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到物流配送体系中来,活化农村末端物流。并要“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并重,着力解决好农产品流通的“最初一公里”和农村消费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使农村末端配送网点不仅是工业品配送的终点,更是农产品销售配送的起点,实现快递配送和农产品集货等多重功能,打通农村物流城乡双向快捷通道。

(三)培育农村物流运营主体,引领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

物流运营主体及其运作模式是影响农村物流运营效率的核心要素。目前的农村物流运营主体存在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网络覆盖能力弱等问题,还不能满足农村物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快培育农村物流运营主体,优化治理结构,提升物流运营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是促进农村物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第一,支持和促进农村物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培育扶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龙头物流企业,以其为核心构建物流供应链。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村物流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立综合化、一体化、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13]。第二, 支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构建产业联盟,建设覆盖主产区的产地集配体系和加工配送中心,推进农产品流通标准化,构建农产品追溯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批发市场、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的融合互动,从整体上优化农产品物流供给主体,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第三,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促进建立农村快递合作社平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推进京东、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打通农村物流,加快顺丰、三通一达等物流巨头农村布局设点,扩大物流覆盖范围。加强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创新城乡物流对接模式,统筹整合“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的双向物流,促进城乡物流的高效衔接和整体优化。

(四)提升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促进农村物流跨越式发展

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推进农村物流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信息化带动物流的现代化,实现农村物流的跨越式发展。第一,整合农村物流信息资源,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整合农业、供销、邮政等相关部门及各级农村物流节点的信息资源,构建农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广泛覆盖、高效准确的农村物流信息网络。强化农业生产企业、农村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及信息资源整合,加强企业与农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通过信息的互联共享和有效联动,高效组织和调配各类物流资源。第二,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移动互联网、宽带等信息网络设施快速下乡。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物流模式,搭建具有实时性、广覆盖的农村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加快条形码、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农村物流中的推广应用,促进物流各环节信息互通,实现对加工、分拣、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与控制管理。第三,推进农村物流企业积极对接电商及参与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物流企业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业务,创新O2O服务模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破解农村电商发展的物流瓶颈。

(五)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实现乡村振兴、推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农村物流人才是推进农村物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也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应全面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农村要求的物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第一,要努力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具备较强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为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种养专业大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奠定人力资源保障。第二,定向培养面向农业农村、城乡对接的物流管理和操作人才,重点加强物流运营和冷链运作方面的知识培训和能力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农村物流发展要求,既掌握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又能吃苦耐劳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能为特色优势产业对接互联网并提供物流服务的电商物流人才。培养和发展农村物流信息人才,促进农村地区的信息采集、交互、共享,为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提供人才支持。第三,采取各类支持政策,拓宽培训渠道,鼓励大学毕业生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为发展适应乡村振兴要求的物流产业奠定更为广泛的人才基础。

五、结 语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农村物流作为激活乡村活力的重要力量,将有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及农村的组织化、社会化。建设城乡对接、功能完善、双向高效的农村物流体系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更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应聚焦影响农村物流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制约,落实破解农村物流“痛点”的重要实施路径,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潜力,将农村物流“痛点”转化为发展的机会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物流必将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必将在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空间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孔祥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J].农村金融研究,2018(2):9-13.

[2] 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8):17-28.

[3]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J].理论参考,2018(4):29-31.

[4] 张春华.乡村治理成长与农民组织化再调适[J].兰州学刊,2011(9):206-208.

[5] 中国财经报道.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超400亿件[EB/OL].央视网,http://tv.cctv.com/2018/01/09/VIDEgasiGrClXp0guU7b8y7N180109.shtml.

[6] 2017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EB/OL].商务部,http://www.sohu.com/a/219460679_100020617.

[7] 去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6.7%,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回落[N].人民日报,2018-02-07(10).

[8] 李小鹏在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作报告[EB/OL].中国公路网,http://www.chinahighway.com/news/2017/1151346.php.

[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

[10] 桂杰.中国物流人才蓝皮书: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缺口巨大[EB/OL].中青在线,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4/12/content_15929156.htm

[11] 梁雯,孙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物流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2):12-19.

[12] 熊丽.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N].经济日报,2018-06-19(16).

[13] 张喜才.互联网时代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3):79-89.

作者:张晓林

农村物流农村经济论文 篇2:

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经济学分析与科学选择

摘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是以一种标准化的程序或服务的形式存在。成本收益分析是利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直接评价现代物流金融衍生产品及其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经济学分析表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宜选用高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中部与东北老工业区宜选用较高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西部欠发达地区宜选择低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随着现代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及其规模的扩大,相应地调整和创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现代农村物流业需要。同时,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经济学分析,无疑为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农村物流;物流金融;农村金融;产品分析;产品选择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现代农村物流作为带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得到党和国家及科研机构越来越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立现代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创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融资机制,已成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是面向现代农村物流业运营过程,通过金融机构(如银行业)应用和开发各种现代农村金融衍生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现代农村物流领域中的货币资金运动。根据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融资、结算、分散风险”的职能及其运作模式,科学地设计正处于萌芽或探索状态的现代农村供方物流金融产品、需方物流金融产品,以及现代农村第三方支付类与融资类物流金融产品。尽管这些产品是以一种标准化的程序或服务的形式存在,没有实物形态,但成本收益分析是利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直接评价现代物流金融衍生产品及其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因此,从成本收益角度来探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经济学分析,无疑为创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融资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科学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物流,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二、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的一般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是利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直接评价现代物流金融衍生产品及其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主要从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可以预见的短期成本曲线、利息曲线和中间业务曲线,以及边际成本曲线三方面进行分析。

1、成本分析

(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在寻求提高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高效率和绩效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弄清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成本产生的根源,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主要包括物流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成本、单据管理成本、购买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相关财务和计划成本。一是产品的研发成本,产品开发的好坏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国外资料表明,在成本起因上,80%的产品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形成,产品设计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产品设计不合理,将会大大增加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提供服务的复杂程度,导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使产品应用和监管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做好创新物流金融产品的目标成本控制,选择好业务素质高的产品开发人员尤为重要。此外,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安全性、可操作性、融资能力、盈利性、流动性、适用性、客户认可度等方面。显而易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成本一般包括研发人员的工资支出、调查费用、设备的购置费用等。二是人力资源成本,由于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是一种服务性产品,其使用价值就是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金融服务,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具体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工资成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人力资源成本又包括必要的维护、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离职造成的损失成本等。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行业要求既要懂现代农村物流,又要懂现代农村金融的人才来管理,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应用,需要专用性人力资本与长期雇佣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人才,这些人才可以通过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内部选拔并培训的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高薪聘请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专业人才来管理。三是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无论是在产品的研发阶段还是在产品应用阶段,都需要有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设计与运用过程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信息系统(MIS)的构建与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运行,需要处理大量的客户信用记录,需要分析相关的数据。因此,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研发阶段,需要购置物流金融信息处理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升级,此外固定设备的投资成本还包括一些电脑、办公用品等的购置费用。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成本曲线。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成本曲线,是指可以预见的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主要由三条曲线组成(如图1所示):一是产品研发成本曲线,产品研发成本不随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它是一次性投入,故产品研发成本曲线是一条直线。二是固定设备投资成本曲线,固定设备投资成本相当于现代农村物流生产企业的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但需要小量的维护与升级费用,所以固定设备投资成本曲线也是一条直线。三是人力资源成本曲线,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需要业务员的数量也越多,相应的培训费用也越多;又由于每个业务员可以负责多个现代农村物流企业的融资、中间业务服务,故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单个服务增加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同时服务的边际人力成本也递减。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人力资源成本曲线,是一条随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曲线。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总成本是三种成本的总和,其总成本曲线是一条类似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人力资源成本曲线,但又高于其人力资源成本曲线,而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单位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所需成本的数量便是一条递减的曲线。

2、收益分析

(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收益。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为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提供融资或其它物流金融服务,并能获得利息或佣金等收益,同时还能获得部分社会收益。一方面,就利息来说,在现行的条件下,贷款利息收入仍然是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来源,利息收入也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收益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确立一个合理的融资利率,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所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现代农村物流业资金需求具有量多面广、单个额度小的特点,利率不宜过高,

高的利率将会把许多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挡在门外,不利于现代农村物流企业的发展,而过低的利率将会让有钱的其它企业套贷。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必须有效地运用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对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提供各种融资渠道,理应收取利息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些利息收入就成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主要收益来源。另一方面,就中间业务收入来说,中间业务的收入指标也成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也应重视中间业务收入,通过自身的优势为现代农村物流企业提供质量好、手段先进、快捷方便的服务,将会赢得更多的客户资源进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网络,网络成员越多,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单位成本就越少。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替代支付结算、代客户发工资、票据的贴现等中间业务收入,也成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收益的重要来源。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收益曲线。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收益曲线是由两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包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利息曲线和中间业务曲线两部分组成。其中利息曲线,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网络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大,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利息收入也将越大,故利息曲线是一条随着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数量增加而递增的曲线;中间业务曲线,随着中间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总收益曲线是这两条曲线相加的结果,并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其边际收益曲线是每增加一单位服务所增加的收益,每个业务员可同时承担多个任务。由此可见,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递增的曲线。

3、成本一收益分析

为了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合适地安排物流金融产品,不妨就某一具体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进行成本一收益曲线分析如图3所示。

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一收益曲线,图3中的A点处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使用量为Q1,所能获得的收益为R1,此时,该产品刚好能维持正常经营,没有利润,这说明A点不是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最优选择点,但随着使用这种物流金融产品的用户增加,该产品能使得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获得利润,且越来越大。B点处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使用量为Q2,所能获得的收益为R2,此时,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即每增加一个用户使用该物流金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相等,这说明B点亦不是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最优选择点,但由于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般物质产品的最优生产数量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边际成本曲线是递增而边际收益曲线是递减的,这是因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是一种服务形式的产品,边际成本曲线是递减的,边际收益曲线是递增的。对于新兴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行业,其产品的使用者越多,给其带来的利润越丰厚。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一收益曲线,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提供了科学选择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依据。

三、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影响因素及其选择

根据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各衍生产品及其功能特性,并结合其产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为了便于进一步分析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各因素,以及科学地选择其产品,本文将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概括为高级别、较高级别和低级别三种基本类型,其中高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主要是指功能全面、设计过程复杂、运行成本一收益都很高的金融服务产品,运作该级别的产品需要有很强的金融专业技能和很高的风险控制能力;较高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是指具备一定的金融处理功能和能力,并能够实现替代采购、授信融资等较高级别的金融服务,具备较高的运行成本一收益及其运作风险;低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主要是指只具备一般的物流金融功能,且运行成本一收益及其风险很低,运作该级别产品只需要具备基本的金融专业技能。因此,如何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有效地开展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务,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重大经营决策,深入分析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因素,为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提供决策参考。

1、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因素

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因素很多,如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所处的背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具体功能,以及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其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所处的背景。作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其背景包括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所在地的现代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如果当地的农村金融业、农村物流业非常发达,且地理环境优越,那么应该选择一些比较高级的物流金融产品,因为较高级的物流金融产品,能更好地发挥其产品的规模效应与创新功能,较低级的物流金融产品,将阻碍着发达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业与农村物流金融业的发展。如果当地是农村金融业、农村物流业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且地理环境不良,那么就应该选择较低级别的产品,因为选择较高级别的产品将会导致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成本过高、风险过大,且农村物流企业也难以接受较高级的产品。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面对现代农村物流服务,肯定会出现不同的经营理念,不同的经营理念将会使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选择不同的物流金融产品。如果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奉行的是努力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提供好的物流金融服务或顾客至上经营理念,那么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产品必将对现代农村物流业更有针对性,则能提供更好的、更合适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如果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奉行的是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那么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则将扭曲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它就会只注重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与收益,而忽视其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服务的宗旨,甚至给现代农村物流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3)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的产品功能。每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之相适应,不同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对物流金融产品功能的要求是不同的,某些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企业要求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具有融资与理财的功能,而某些地区的现代农村物流企业则只需要融资的功能而不需要理财功能。一般来说,现代农村物流业越发达的地区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功能要求越高,而现代农村物流业越不发达的地区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功能要求越低。

(4)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现代

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是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选择物流金融产品的最主要因素。当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收益大于成本时,该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才会作出产品的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需要为现代农村物流业提供全面的、完善的金融服务,同时其自身也应该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时,必须满足产品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基本原则。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最佳产品数量并不是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处,而是需要规模效应,即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使用量越多越好。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科学选择

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机构对其物流金融产品的选择,首先应对其物流金融产品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既要充分考虑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又要考虑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影响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选择的其他因素。因此,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需要综合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及其影响选择的各个因素,分别从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区,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三大区域科学地选择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

(1)东部发达地区的物流金融产品。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地理环境优越、农业发达,农产品物流程度高、规模大,农村金融机构发达、发展完善,农村物流专业技术、专业人才及资金都很充裕。因此,我国东部发达地区适宜选用高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如电话支付、手机短信支付等),且要求这些产品具有全方位的功能。

(2)中部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区的物流金融产品。我国中部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区的经济发展较快,区域地理环境相对优越,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物流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农村金融机构也较完善,农村物流业也有较大的发展(但还不够完善),现代农村物流专业技术、专业人才及资金也比较充裕(但还有所欠缺)。因此,我国中部与东北老工业区适宜选用较高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如授信融资、替代采购等),且具备一定的功能。

(3)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物流金融产品。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理环境复杂,农业发展比较原始,农产品物流程度低,农村金融机构也欠发达,农村物流业发展滞后,各种技术、人才、资金也相当匮乏。因此,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应选择低级别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如仓单质押、反向担保等),这些产品越简单越好,越能降低产品成本,但要能适合当地的现代农村物流企业发展需要。随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的发展,现代农村物流规模的扩大,西部地区也应适当调整其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现代农村物流业的金融需求。

作者:胡 愈 王铁军

农村物流农村经济论文 篇3:

农村物流发展机遇问题研究

摘 要:当前,我国农村物流体系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物流行业从人类文明诞生起就一直以不同形式存在,近代以来,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一直趋于平稳,随着其他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缺乏自我调控与自我进化能力。直到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与科学管理手段的进步,物流行业的地位才逐渐凸显出来。研究农村物流问题有助于提升农村经济运行效率,可以助力改善农村产业结构。

关键词: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均衡发展;季节性

一、农村物流研究背景

农村问题是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最重要的问题,改善乡村物流问题有助于从供给侧能力方面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户的收入,最终惠及所有的农村物流活动参与者。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中提出鼓励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升级,鼓励互聯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

当前,我国对农村物流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不少优秀的成果。王新利(2002)认为,应该将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引入到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中,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外国的优秀发展经验,最终帮助实现我国的农村物流产业结构调整[1]。陈秀丽(2005)认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相对于城市物流较差,主要是受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短缺等因素影响,认为应该努力发展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来提高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2]。欧阳小迅(2011)认为,我国的农产品物流流通效率并不高,但整体为上升趋势,当前的农产品物流效率有待提升,最终得到减少流通环节来提高流通效率的结论,有助于提升农村物流的竞争力[3]。朱世友(2016)认为,我国当前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发展快速、物流发展空间不均衡、季节性发展三个方面的特点,只有政府不断引导与扶持农村物流,农村物流才能更好发展[4]。张晓林(2018)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物流发展落后,主要表现在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市场主体发育落后、物流服务信息平台缺失、物流人才缺少四个方面,只有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解决当前问题,农村物流才能真正得到发展[5]。

二、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农村物流的建设是乡村振兴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农业农村部主导的第三次农业普查显示,目前我国拥有农户共计2.07亿,规模经营农户为398万户,其中约有71%的耕地由小农户负责耕种。2015年底我国户均承包土地约7.8亩,其中承包土地10亩以下的估计为90%,2016年末我国规模农业经营户约400万户,从事农业经营单位约为200万个,实际耕种面积约占全国的28%。目前我国农业的参与主体为农民,因此,在如何推进我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及供给侧改革这个问题上,工作的重点方向是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6]。农业农村部农民收入与消费数据显示,2014—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一直处在增长阶段。2018年,我国的农村公路总共建设约400万公里,乡村道路硬化率与客车通勤率逐年上升。但不容乐观的是,农民目前参与市场的主要痛点在于生产水平弱与物流体系差,我国的农村物流成本仍然过高。

三、农村物流存在的问题

农村物流目前虽然体量巨大,但是存在要素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薄弱、与电子商务结合程度低、季节性差异大、物流人才缺失等五个问题。

1.农村物流要素发展不均衡。目前的城市物流发展迅速,设备及管理方法先进,但在农村物流领域仍然落后。农村物流由于人才缺失、信息化程度低,政策只重视成效,但不注重农村物流发展的实施细则。其背后的内部原因在于,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人口的密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差。若一直放任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容易形成一种循环状态,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最后导致两者差距越来越大。从区域位置上来看,东部及沿海城市差距较小,且农村物流发展速度较快;中部部分地区发展缓慢,且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在变大;西部地区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的差距正在越来越大,城市与农村地区的物流衔接较为困难。从农产品特色来看,北方地区农村物流以粮食为主,南方地区的农村物流种类较多,包括粮食、水果、经济作物等。

2.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我国的多数农村存在道路状况差、相关的物流配送中转枢纽缺失等问题。从人的思想意识来看,农村的经营主体为农户与农村合作社,由于农村缺乏资本运营与经营思想,农产品物流在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问题没有得到重视。从资本角度来看,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但是资金的回本能力差、风险高、管理难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差主要表现在:道路不发达,道路路况差,缺乏枢纽站点,缺乏合理保存的仓储设施。

3.与电子商务结合程度低。多数农村物流仍然以原来的传统商业为主,农村缺少带头发展的人才,电子商务的模式难以直接帮助农村提升农村物流水平。首先,农村信息化程度低,目前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远落后于城市,资源集中于城市,农村缺乏信息化的普及。其次,农村在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方面建设难度大,需要投入较多资金。但是由于农村缺乏规模效应,资金很难快速回笼,资本的投资意愿低。最后,农村的农民经营缺乏城市的先进思想与理念,农民的学习能力与资源差,很难将自己的产业与电子商务进行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很难产出合理的物流产业模式。

4.季节性物流差异较大。农村物流的主要用途为运输农产品,而农产品具有季节属性,某些地区的农产品具有强烈的季节诉求,某时对农村物流的需求较大,但当巨大的需求点过去之后,部分地区的业务需求量急剧减少,最终导致农村物流很难有可持续的产业布局。

5.物流人才缺失。当前城乡两极化的问题仍然存在,城市拥有较好的就业环境与发展空间,年轻人与相关人才更喜欢在城市中发展,农村的环境与就业发展空间都不如城市,留不住年轻人与相关专业的人才,随着物流行业相关人才的缺失,农村物流的发展表现出准入门槛较低的状态,行业规则与行业专业程度较低,农村物流的不规范发展导致了很多问题。

四、农村物流发展解决方案

1.均衡发展。政府要抓好均衡发展的方向,部分地区应该有自己的发展特点,政策的制定不能千篇一律。均衡政府投入、社会资本、农村农民意识之间的发展。在政策投入方面,政府对某个地区的发展与投资往往是阶段性的,在某一个时期突然进行投资或者进行相关行业的治理,容易导致相关从业者的业务受损,相关行业的业态不能做到行业的原始积累;政府的过慢投入与治理,容易让行业的相关不规范内容滋长,从而失去应有的发展效果,且在治理与投入的过程中,会引来相关的投机者,投机者带来社会资本。而较好的政策可以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过慢的政策投入则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在农民思想上也无法引起其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政府投入对社会资本与农民意识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而农民意识与社会资本反过来又可以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

2.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发展速度与城市协同,不能使城市发展过快,而农村物流发展过慢,导致城乡物流连接失衡。当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非常快,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处在加速发展阶段,许多农村仍然缺乏入村道路。尤其以西部地区为例,在农村道路建设上,近几年农村与农村相互连通的道路建设强度较大,但农村到农田里的道路仍然需要建设。在农村与城乡的物流枢纽方面缺失较多,城市离农村较远,许多产品需要先直接运送到城市的中转站才能再转运到其他城市,环节较多,且农产品的损坏率较高。大力加强农村与城市枢纽的建设非常重要,应赋予枢纽站更多的功能与职责,提高农村物流的周转率,最终加快农村物流的现代化进程[7]。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金融政策方面,有关金融机构与政府应该对该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对农村集体与小规模行业从业者,应该提供非常友好的金融政策,并监督政策的资金流向,确保好政策做好事,落实到每个基础设施建设中。

3.充分抓好电子商务的机遇。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处在上升阶段,将农村物流合理地与电子商务发展相结合,能够帮助农村物流加快发展,节约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物流产业结构升级[8]。第一,政府应该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特别是农村经济参与者更应该注重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在电子商务人才方面,政府可以以借调、实践、合作的方式鼓励电子商务人才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同时,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会顺势发展。第二,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伴随普及农村信息化的过程,加快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普及的同时,要注意搭建农民可参与的平台机制,增加农民的参与感与归属感[9],只有充分拉动起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的紧密联系。第三,推广农村电子商务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农民与当地政府要有品牌意识,已经有自己原先线下品牌的要注意维护,慎重选择线上品牌的使用,原先没有品牌的地方,要努力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在品牌树立后,政府及相关龙头企业要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品牌的声誉,保护当地的品牌价值。维系好自身的品牌价值则能够产生稳定的大量农村物流需求,农村物流的发展应该与当地品牌共同发展,两者相互促进。

4.政府与企业联动解决季节差问题。农村物流的发展不同于其他商业物流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区别为农村物流具有很强大的季节性差别,只有政府与企业联动配合,才能发展季节差别较大的农村物流。地方政府应明确自己所属辖区农村的主要产业,分析清楚农村物流的主体需求是什么,调研农村物流每个月每个季度的物流需求峰值,根据峰值与平均值的差别大小制定合理政策。若季节性差距非常大,首先,可以呼吁三方企业以外包的形式进行解决,将短时间内的大量业务以批量规模形式外包,做到真正惠及每个农户,切实降低农村物流成本。其次,呼吁农户种植养殖经营其他季节产品,丰富产品种类,最终改善整体的季节物流差异较大的问题;若季节性差距较小,则可以呼吁常态化发展,平稳增加农村物流的业务量,真正做到科学化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改善农村物流结构。

5.解决农村物流人才缺失问题。农村物流人才缺失已是不可否认的长谈话题,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懂相关行业的人才较少,该行业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农村物流人才缺失方面,最能够起到直接作用的为政府调控,农村物流不需要高精尖的顶尖人才,但是需要有未来前瞻能力与基础物流从业水平的人才[10],政府应该通过将农村物流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的行业评选中,从思想意识上引起有关行业从业者的重视;在农村物流行业制定一定的奖励措施,以此方式来招揽人才,当人才有了更多的奖励,相关人才会被吸引到行业中。

结语

农村物流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其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提升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应该先发现农村物流发展的短板。农村物流的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农村物流要素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薄弱、与电子商务结合程度低、季节性差异大、物流人才缺失等五个方面。政府与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应该从均衡发展要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协同解决季节物流问题、引进物流人才等五个方面进行农村物流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新利,张襄英.构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4):263-266.

[2]  陈秀丽.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理论探讨,2005,(5):81-82.

[3]  欧阳小迅,黄福华.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度量及其决定因素:2000—2009[J].农业技术经济,2011,(2):76-84.

[4]  朱世友.農村电商发展对物流业的影响及农村物流体系构建[J].价格月刊,2016,(3):75-78.

[5]  张晓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4):46-51.

[6]  叶丽巍.共享经济视角下旬阳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

[7]  郭月.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车辆路径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8]  赵媛媛.我国省域农村物流与农民消费的空间效应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9.

[9]  任泽中,陈曦,徐静.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J].统计与决策,2020,(11):82-85.

[10]  冯春,牟秋霞.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对策[J].综合运输,2020,(7):97-99.

收稿日期:2020-08-07

作者简介:张鉴(1996-),男,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农村区域与发展研究。

作者:张鉴

上一篇:化工企业网络安全论文下一篇:造价管理工程造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