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人名言

2024-05-01

庄子名人名言(精选7篇)

篇1:庄子名人名言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庄子语录大全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4、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5、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7、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9、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11、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2、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13、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1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16、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17、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18、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9、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20、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21、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22、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23、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24、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2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2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2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2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2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3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3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32、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33、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35、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36、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37、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38、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39、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40、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4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42、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43、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44、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45、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46、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4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4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49、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5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51、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5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5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篇2:庄子名人名言

2.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4.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5.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6.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7. 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8. 朝受命而夕饮冰。

9.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篇3:庄子名人名言

如果《墨子》以朴质谨严见长, 《孟子》以气势充沛制胜, 《荀子》厚重而凝练, 《韩非子》雄健而峻嵴, 《庄子》的行文则变化无端、想象联翩, 闪耀着浪漫主义的特异光辉。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著书十余万言, 大抵寓言, 人物土地, 皆空言无事实, 而其文则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 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1]评价十分中肯, 所谓仪态万方意即形象丰富多彩, 该书中塑造的许多形象丰满、个性突出、神采飞扬的劳动者形象, 在先秦诸子中是非常突出的。在奴隶制、封建制社会, 学术文化为统治阶级及知识分子所垄断, 他们笔下绝少出现劳动者形象, 偶尔露脸, 也往往是蚩蚩愚氓。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时期, 有的贵族没落了, 新兴力量上升了, 列国纷争, 处士横议, 反映上述垄断局面的突破。然而这些处士大都力图跻身于统治阶层。孟子把“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称为“天下之通义”, 在这种通行观点指导下当然难以成功地塑造劳动人民的形象。《孟子》中“齐人有一妻一妾”、《韩非子》中“自相矛盾”的故事, 寓意深刻、语言风趣, 确为辞令妙品;讽刺的对象, 后者为手工业者, 前者大概可划为城市贫民。以乞食为生的贫民之家有一妻一妾, 这里存在无法自圆其说的缺陷, 也许是由于作者脱离生活实际而臆造的缘故。《庄子》则不然, 不仅其中出现较多劳动者, 而且形象丰满, 多属正面, 具有卓越才能、智慧和识见, 使统治阶级的“君子”、“圣人”相形见绌。

一、厨师

我们先看《庄子》“养生主”中对一位厨师解牛过程的绘声绘色的描写, 他“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砉然响然, 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2], 手、肩、脚、膝并用, 发出种种声响, 刀子动处, 牛的骨肉划然分解。动作合于舞蹈旋律, 声响合于音乐节奏。《桑林》相传为商汤时之舞, 《经首》相传是唐尧时乐章。这里对劳动姿态与节奏做了高度赞美, 把庖丁的解牛动作配合解牛时骨肉分离发出的声响喻之为配乐演奏的舞蹈。此处庖丁在庄子笔下, 是一位技艺超群, 并且对解牛有一套自己看法和见解的“哲人”。且看庖丁对自己技术经验与亲身体会所做的介绍“彼节者有间, 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其于遊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3]。庖丁通过亲身参与生产实践进而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由于多年解牛, 他已对牛的内部骨骼结构非常了解, 因此当锋利的刀刃插入有间隙的骨节之中, 反而显得绰绰有余, 刀没有受到任何钝折, 锋利无比。

庖丁之所以对解牛如此娴熟, 首先, 是多年亲身实践给他提供了总结经验的良好机会。其次, 庖丁工作态度极为认真, 虽然技艺已炉火纯青了, 但每次碰到筋骨交错盘结处, 总是“怵然为戒, 视为止, 行为迟, 动刀甚微”, 提高警惕, 注意力集中, 动作审慎, 直到整只牛肢解在地, 才“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 为之踌躇满志, 善刀而藏之”, 就像完成一件重大任务一样内心充溢着满足与喜悦之情。这则故事中, 一位善于解牛且通过解牛阐述自己为人处世之道的厨子形象跃然纸上, 形象丰满、栩栩如生, 给每一位读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木匠

《庄子》“天道篇”中记载了一位木匠以亲身实践告诫当权者“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却因偏执而忽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轮扁在朝堂下制作车轮, 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 讽劝国君不要只读所谓的圣贤之书, 只有亲自参加社会实践, 才能明白世间真理。他以自己斫轮经验为喻, 说明运用椎凿的轻重缓急必须恰到好处, 其中存在精微规律, 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徐不疾, 得之於手而应於心, 口不能言, 有数存焉於其间”[4]。此处扁的观点明显轻视书本知识, 且含有神秘主义色彩。现代人应该看到, 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的确有局限性, 但不应如扁一样全盘否定之。要知道河水的深与浅, 就应当像小马一样亲自淌一次小河, 而不是因听到不同言论而裹足不前。扁虽身为木匠, 却是庄子的代言人, 庄子利用扁之口道出了自己对“圣人”、“君子”不事稼穑、脱离社会实践的批判, 可谓一语中的, 所提论点虽有偏激、偏执的一面, 但还是可以理解的。

三、技术工人

在《庄子》“达生篇”中, 有关于“痀偻承蜩”与“津人操舟”两位靠技术混饭吃的人的记载, “痀偻承蜩”指那些“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5]的人, 即强调人通过长期严格训练与高度集中注意力, 技术就能臻于神境;所谓“津人操舟”则强调“善游者数能, 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 彼视渊若陵, 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 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 以鉤注者惮, 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 而有所矜, 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6]。指善于游泳的人熟悉水性, 自然很快便能操舟, 虽济深渊, 也如在平地, 并不在意。“用志”与“忘水”两相矛盾, 反映掌握技艺过程中的两个侧面, 合而观之, 才得其全, 需要辩证地统一。此处技术工人以自己一技之长向后人阐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四、杂工

《庄子》“人间世”篇中的“支离疏”是另一种劳动者的典型。他驼背耸肩、肢体畸形, 是个打杂工。“颐隐於脐, 肩高於顶, 会撮指天, 五管在上, 两髀为胁。挫针治繲, 足以糊口;鼓策播精, 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 则支离攘臂而游於其间;上有大役, 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 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 犹足以养其身, 终其天年, 又况支离其德者乎!”[7]像这样一位替人缝洗衣服以养活自己, 播扬米谷, 可供十人口粮的残疾人。由于天生生理的缺陷, 统治者的兵役、徭役都轮不上他, 有时还得到一点救济。支离疏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普通老百姓, 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 既养活了自己, 又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奉献给社会自己的余力, 对他所处社会作出了微薄贡献。此处的支离疏是一个社会群体的代表, 在那危机四伏的时代, 似乎又比一部分四肢健全的人幸运些, 因为他至少可避免兵役徭役的迫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幸运的。那么, 庄子想要通过支离疏传答些什么信息给读者呢?首先, 作者想要暴露当时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所受的压迫, 苛繁的兵役、劳役使多少健壮者暴骨沙场、葬身沟壑, 只有这个畸形的半残废人才得幸免罗网、苟延残生, 这是何等可悲的社会呢?真是“苛政猛于虎也”, 其中寄寓了多少“人间何世”的悲愤。其次, 身体健全、智慧超人的正常人不一定能得到重用和保全自己。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社会是充满矛盾的, 要想保全自己, 必须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在矛盾生活夹缝中苟延残喘。

五、农民起义领袖

《庄子》“盗跖篇”又是一篇奇文, 这里塑造了一位人民起义领袖的形象。“盗跖”之名屡见战国诸子作品, 《孟子》、《荀子》、《韩非子》均曾提及, 但都只有片言只语, 作为贪暴的反面例子。《庄子》此篇, 规模相当于传记塑造的形象, 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却相当高大。篇中记述孔子见跖的对话, 自属寓言, 但借孔子之口竭力赞美跖的仪表堂堂、智勇双全、才能出众, 具有“生而长大, 美好无双”, “知维天地, 能辩诸物”, “勇悍果敢, 聚众率兵”的“三德”, 因而准备推举他为一国君主。然而跖凛然拒绝了这种实为招降的收买, 指出那是用统治阶级的地位利益引诱他, 而从来统治者都没有好下场。他又面斥孔子“不耕而食, 不织而衣”, “矫言伪行, 以迷惑天下之主, 而欲求富贵焉, 盗莫大於子”[8]。《庄子》在这里沉重鞭挞了力图依附于统治集团的儒家之徒的不劳而获、道貌岸然而竞名逐利的丑态, 指出这种人实在更适合戴上“盗”的帽子。文本中锋芒毕露的语言充分显示出叛逆者的豪情壮慨。

那么, 庄子为何能成功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劳动者形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 与庄子的生活经历有关。研究者认为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 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 后一直过着隐居生活。一生贫困, “穷闾厄巷, 困窘织屦, 槁项黄馘”[9], 曾以编草鞋为生, 有时还要靠贷粟度日。他对当时统治阶层的丑恶混浊是看透了的, 不愿做帮闲、帮凶以求富贵。“列御寇”中记载有个叫曹商的, 带着秦王赏赐的百辆车子, 向庄子夸耀道:“夫处穷闾阮巷, 困窘织屦, 槁项黄馘者, 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商之所长也。”这里描绘的住在小弄堂里脸黄颈瘦的制鞋者实为庄子的画像, 而曹商则以能得到大国之君的宠信为荣耀。庄子回答:“我听说秦王有痔病找人医治, 谁能舐他的痔疮就得车五辆, 干的事越下流, 得车越多, 你大概是治过秦王的痔疮吧?去你的吧!”对统治者及其宠臣表现出极大蔑视与鄙视。

其次, 与庄子的思想倾向密切相关。庄子追求绝对自由, 身心不愿受到任何束缚。他对因保持独立人格而生活贫穷是感到自豪的。当他穿了打补丁的粗布衣服拜访魏王时, 魏王说:“为什么先生这样疲惫呢?”庄子答道:这是“贫”, 不是“惫”, “士有道德不能行”叫做“惫”, 衣鞋破旧叫做“贫”, “今处昏上乱相之间, 而欲无惫, 奚可得邪?”[10]意思说“在这些混蛋统治下面, 如不同流合污, 不贫困是不可能的。反映他人穷志不穷, 意气是昂扬的。”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 楚王曾派人以重金请他入朝做国相, 但他不愿受官场羁绊, 表示“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 无为有国者所羁, 终生不仕, 以快吾志焉”[11]。表明庄子的理想人格是一个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物。

最后, 与庄子的文学修养有关。庄子往往不是用一种正面阐述或写实的方法表述思想, 而以超现实的虚构、神奇怪异的想象、荒唐无稽的言辞编造虚妄荒诞的寓言故事, 将他的真实思想寄寓在这些虚妄的寓言故事之中。庄子这种生活经历、思想认识和人生修养使他对下层劳动者的高尚品格与精湛技艺有深刻认识与体验, 从而在笔下气宇轩昂地描写出来。

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16.

[2][3][宋]吕惠卿撰.汤君, 庄子义集校.中华书局, 2009:56.

[4][宋]吕惠卿撰, 汤君, 庄子义集校.中华书局, 2009:277.

[5][宋]吕惠卿撰, 汤君, 庄子义集校.中华书局, 2009:353.

[6][宋]吕惠卿撰, 汤君, 庄子义集校.中华书局, 2009:354.

[7][宋]吕惠卿撰, 汤君, 庄子义集校.中华书局, 2009:85.

[8][宋]吕惠卿撰, 汤君, 庄子义集校.中华书局, 2009:540.

[9][宋]吕惠卿撰, 汤君, 庄子义集校.中华书局, 2009:572.

[10][宋]吕惠卿撰, 汤君, 庄子义集校.中华书局, 2009:372.

篇4:庄子名人名言

庄子为人达观,善于养生,享年83岁。他的养生之道主要体现在少私、寡欲、静心、超然四个方面。

少私他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个人如果私心缠身,必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日思夜虑,不得其安。这就必然会形损精亏,积劳成疾。

寡欲他认为欲不可绝,但也不可纵,纵欲必然会“闯祸染病”。一个人如果少情欲,则不会欺男霸女;节物欲,则不会图财害命;寡官欲,则不会投机钻营。只存知其荣,守其辱,安其分,图其志的人,才会身心健康,安然处世。

静心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终日不得安宁,思想不得止息,定会百病丛生。只有心平气和,“头空、心静、身稳”,有很强的自控能力,才能少受外界干扰,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篇5:庄子的名人名言

1、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2、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3、若白驹之过隙。

4、《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6、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7、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8、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9、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10、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11、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3、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14、无迁令无劝成。

1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6、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17、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18、见笑于大方之家。

19、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20、刀刃若新发于硎。

21、鉴明则尘垢不止。

22、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23、不知其所以然。

2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5、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26、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2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8、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29、逐万物而不还。

30、化腐朽为神奇。

31、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3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3、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34、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5、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3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37、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38、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39、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40、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41、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42、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43、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44、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45、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46、鲁酒薄而邯郸围。

4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4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49、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50、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51、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52、存己而后存人。

53、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54、游于羿之彀中。

5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56、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57、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5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59、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6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61、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6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6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6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65、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66、寡不道以欢成有德者能之。

6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8、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69、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70、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71、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72、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

73、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7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5、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吾葬具岂不备邪?

76、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7、生有涯而知无涯。

78、人之貌有与也。

79、相嘘以湿。相濡以沫。

80、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81、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82、以管窥天,以锥刺地。

83、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

84、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谓之县解。

篇6:庄子的名人名言

2.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3.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4.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5.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6.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7.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8. 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9.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10.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11.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12.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13.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14. 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15.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6.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7.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8.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19.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20.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1.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22.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23.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24.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25.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26.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27.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28.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9.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30.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篇7:庄子的经典名人名言

2. 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3. 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4. 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

5. 傍(依傍)日月,挟(怀藏)宇宙,游乎尘垢

6.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7.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8.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9.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10. 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11.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2.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13. 人皆知有用之用(有用东西的用处),而莫知无用之用(无用东西的用处)也

14.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

15.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经常因循)自然

16. 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

17.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18. 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

19.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20. 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

21.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22.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23.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24.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25. 通达大命的靠顺利,通达小命的靠碰巧。

26.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27.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

28.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29.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30.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3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32.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33.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4. 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35.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36. 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 庄子经典语录

★ 庄子读后感

★ 《庄子》读后感1500字

★ 庄子名言名句

★ 庄子心得读书笔记

★ 庄子成语故事―寿陵失步

★ 《庄子?逍遥游》英译本

★ 《庄子浅说》读后感

★ 庄子读书心得

上一篇:2024年司法考试商法下一篇:高中生生态文明从我做起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