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

2024-05-04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精选十篇)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1

现代海上的各类船舶上的船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船上,尤其是在海上作业时,他们要经受许多与常人不同的复杂因素的影响,如: (1) 海上的自然环境、水文和气象的复杂变化大、风浪多; (2) 船舶的机动性大,在不同的海域中作业,停靠不同的港口码头; (3) 船舶的空间狭小,既有噪音,振动,颠簸,高温,空气污染;又与家庭、社会分离;生活单调,获得信息少而迟缓,新鲜食品蔬菜供应受限; (4) 工作时间呆板,机械强度高,值班时间多而时间安排特殊,劳动强度和体力消耗大等等。

尽管由于现代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各种设备在航海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船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但上面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船员的身心健康,再加上海上作业以及随时都可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各种特殊情况及事故,对船员的心理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

二、分析

马克思曾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也就是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需要,人心理的产生也是和人的需要分不开的,海员同样也是如此,在艰苦的航海生活中。产生许多需要,其中有一些需要是由于航海的特殊环境,显得比常人更为强烈,主要有: (1) 被接纳、有所属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人,需要社会活动领域,单调孤寂的海上生活使他们更希冀得到船舶群体的关心,生活中相互照顾,工作上彼此协作。人不可无群,群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感情需求,离家远行的海员,更需要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环境中得到尊重、友谊和温暖。 (2) 安全的需要。航海中,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变,加之机器设备有时候会出现意外的故障,海员操船难度极大,稍有疏忽或处置不当即可能造成海损事故,轻则船舶或货物受损,重则危及海员或旅客的人身安全。安全可以说是航海首当其冲的要事。 (3) 良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的需要。众所周知,船舶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航行昼夜不停,气候与季节变化迅速,噪声轰鸣,振动不息,遇有风浪时海员的生活发生困难等等,这些不但引起职业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噪声性耳聋、消化系统疾病,还会给海员带来心理和行为的障碍。 (4) 信息的需要。海员离开陆地,漂泊在无边的海上。与陆地通讯困难,很难看到报刊,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或靠泊港口时收听到广播,信息的匮乏犹如耳不聪、目不明,易使船员产生孤寂感、幽闭感和厌倦感。 (5) 娱乐的需要。在船上,精神生活与陆地相差甚远,且由于时间和值班制度的制约,所进行的活动有限,长期如此,难免觉得单调、枯燥、产生厌烦、倦怠感和思乡之情,度日如年。 (6) 爱和性爱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爱的哺育,情的交流。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海员更希冀得到爱的滋润。“食、色、性也”食欲和性欲是人的两大自然本性也是人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海员每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海上,他们希望能和陆地上的人那样享受正当的生活。 (7) 贡献和休假的需要。海员大都希望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们需要获得成功感从而达到“马斯洛需要层次金字塔”的塔尖—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队干部船员特别是船长尤为突出。而当船员离家时间长,紧张的工作又使他们疲惫不堪,他们常常希望有一次较长的休假期,以调节身心。

三、展望

尽管现代船舶上的安全系统和导航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世界上海事仍然很多,一方面有海员心理因素、工作状态的原由,反过来又威胁航海安全,形成一种对海员的心理压力。在事故后出现心身障碍,虽然表现不同,但说明应激状态强烈影响海员的心身健康。要保持海员的身心健康,要从海员各自的人格倾向和他们周围的生活环境着手。一是注重海员的选拔。航海工作风险、复杂,来自各方面的应激甚多,需要特殊的心理容量,故对海员的心理素质上的要求不容忽视,即除了传统的体格检查外还应进行心理选拔,要系统的了解求职者的背景,如学历、工作经历、早期家庭背景、人格与性格等。二是在后天要注意培养海员良好的个性和人格,了解各人的素质,对人要知人善任,合理使用,扬长避短,使他们在适宜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心理学观点,还要将不同素质、性格的人组合在一起,形成互补,以提高工作的效能。三是要有针对性的对海员进行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和培训。如职业动机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安全教育、个人卫生教育和性教育;业务技能培训、心理培训等。以增强船员的心理素质,在面对艰苦复杂的航海条件和环境时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调节克服各种困难,保证航行活动的顺利完成。四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融洽船上生活氛围。要鼓励船员间的正常交往,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心里互补,建立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融洽的生活环境不仅使船员们在遇到困难和事故时能同甘共苦、协同工作战胜困难,还能在平素消除和减轻船员的孤寂感与思乡情绪,能防止和避免船员产生心理障碍和不正常行为。五是关心船员的心理动态。及时把握船员的心理动态,尽量帮助船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及时做好船员的心理疏导,避免船员产生心理移位等。六是要丰富业余生活,鼓励和帮助船员工余时间发展正当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必须尽可能的因地制宜地开展船上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以调节船员的身心,减缓应激和疲劳,促进生理和心理疲劳的恢复。七是要改善船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立合理的人-机系统,降低噪音振动温度等影响船员心理应激的各种因素。另外改善船员的住舱条件,保证睡眠等也是有利的措施。

最后是对海员要适时的安排休假和疗养,做好船员的心理咨询,解脱他们心理的紧张、疲劳和苦恼,增强其主动调节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船员的身心健康。

摘要:如何提高海员的心理素质, 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从航海的环境、特点、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海员的心理过程、心理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使船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关键词:海员,心理健康,现状,展望

参考文献

[1]、顾永健.航海心理学.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0:146-178

[2]、北京医学院等编, 医学心理学, 江苏科技出版社, 1984:102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2

摘 要:现阶段,据人口普查得出我国有1亿多的小学生,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兴衰和前景。旨在提升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的教育应该具有的重要内涵之一。从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起的很多调查和研究表明,我国小学生的普遍心理健康处于令人担忧的状况。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促进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也是目前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认真组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种技术和方法,又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思想和教育观念。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认识,它就会广泛渗透到小学教育的多方面和整个过程。因此,各个地方的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必须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能够广泛开展。学校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树立起心理健康的教育意识。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国的教育界应该尽早计划安排我国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专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专业水准的人才,一些高校也应该积极与地方的教育发展情况相配合,调整其心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专门的教育人才。此外,教育部门要组织一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积极应用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提升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借助于一些相关理论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途径就是教育革新与科研相结合,教育实践与专家指导相结合。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些专家学者和理论的支撑,共同合作攻关。

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

要想推进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必须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教育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家长进行有层次的心理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同时,要借助社区的有关部门来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出良好的外界氛围,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资源。

总而言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不仅是小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同时还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促进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是长期并且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我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实证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女教师为159 000人,占教师总数的37.35%;教育部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有专任女教师624 341人,占高校专任教师的46.48%,接近1/2比例[1]。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和推动者,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价值甚至超越了教师本身的知识价值。恩格斯曾把人的心理活动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女性的心理活动则是花中之冠”。叶澜老师也曾说过:“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疏导和调控,不仅会妨碍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阻碍学校各项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愉快、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良好、适应能力良好等心理特征[2] [3]。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生活、工作以及家庭。资料表明,美国至少有6%-8%的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1975年,日本的学者加滕诚研究指出:教师要比一般劳动者患心理疾病的比例偏高,其中神经病高出9个百分点、癫痫高出4.9个百分点、头痛高出1.9个百分点、分裂症高出0.8个百分点。在国内,2004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高校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33%;2005年,邱毅对陕西省34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教师随着学历、职称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理问题有加速增多的特征[4]。

目前学界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与个体的关系。如汪向东[5]认为心理健康与其教育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心理健康者的性格更倾向于乐观、开朗、积极的方面,积极的应付方式可能与心理素质的好坏有关;二是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如陶芳芳[6]等对家庭经济压力、社会舆论压力等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三是阿娜[7]、邵光华[8]等进行的心理健康的跨文化研究。如对加拿大和克罗地亚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是文化教育和教育理念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些研究丰富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内容,对改善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个方面:(1)在研究方向上,以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为主。这些研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与一般的经验总结层面,局限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而有关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深入研究则更少,且缺乏相应的教育、辅导和维护方面的系统研究。(2)取样存在一定偏差。往往一些研究仅限于某一地区本科或者高职院校,缺乏一类本科、二类本科到专科学院和地域的全面性。因此其外部效度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鉴于上述在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当下的理论与现实需要,本文拟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的1800名不同层次的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这些女教师进行心理测评,探讨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不同因子上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并就如何提高我国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提出针对性建议。

1、研究方法

1.1 被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上海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大学、内蒙古大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大学等高校中随机选取1800名女教师为研究对象。本次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60份,有效问卷1430份,有效率86.14%。其中,25-30岁380人,31-40岁530人,41-50岁310人,51岁以上210人;博士220人,硕士1010人,本科200人;教授290人,副教授220人,讲师780人,助教140人;211重点院校600人,普通类本科570人,专科260人;理科类370人,工科类460人,文史类120人,体育类260人,其他220人。

1.2 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1.3 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法,使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结果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在被测试的1430人中,有阳性因子的人数为370人,约有25.9%的高校女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调查比率比全国常模(24.92%)[4]高出1%。其中,躯体化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与全国常模相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校女教师SCL-90测试的统计结果见表1。

注:﹡为与全国常模比较,p<0.05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2.2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龄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的心理问题有呈现年龄性的特征,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在人际关系敏感这一因子上,各年龄阶段的表现为:25-30岁女教师均值高于31-55岁之间的教师。躯体化的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焦虑因子在31-40岁年龄阶段分值最高。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师在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

注:*为p<0.05;**p<0.01;***p<0.001 只列出有显著性差异的结果,下同

由表3可知,以年龄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在躯体化因子分数(F=2.337,p=0.001)上有显著性差异,经过进一步地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年龄在强迫症因子分数(F=2.154,p=0.003)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敌对因子分数(F=1.674,p=0.032)上也有显著性差异。

2.3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教龄分析

高校女教师的教龄最小1年,最大29年。统计结果表明,教龄分布的6个组在心理健康水平的总分并无显著性差异,如表4所示。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分上却存在差异,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以教龄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教龄年限在躯体化因子分数(F=2.292,p=0.004)上有显著性差异,经过进一步地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教龄年限在强迫症因子分数(F=2.425,p=0.003)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敌对因子分数(F=2.313,p=0.003)上有显著性差异。

2.4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任教科目分析

所调查女教师的任教科目中,理科类370人,占25.9%;工科类460人,占32.2%;文史类120人,占8.4%;体育类260人,占18.2%;其他220人,占15.4%。不同任教科目的教师在焦虑因子、偏执因子分数上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任教科目的教师在焦虑因子、偏执因子分数上有显著性差异。且经过多重比较发现,任教科目不同的女教师在焦虑因子维度上的差异显著 (p=0.022),在偏执因子维度上的差异显著(p=0.002)。其他类教师在焦虑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高于有具体任教科目的教师,文史类教师在偏执因子的得分高于理工科和体育类的老师。

2.5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职称分析

不同职称的女教师在SCL-90的各项因子的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3.503,P=0.017);职称不同的女教师在抑郁因子分数、敌对因子分数、恐怖因子分数、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7。

表7可知,以职称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数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经过进一步地多重比较分析,职称不同的女教师在抑郁因子分数、敌对因子分数、恐怖因子分数、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助教的得分高于其他三个;副教授(23.73±2.72)均高于教授(22.66±3.28)、助教(23.08±3.16)均高于讲师(23.08±3.16)。

2.6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在工资水平上的差异

工资水平不同的女教师在SCL-90的各项因子的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096,P=0.002)。女教师在其抑郁因子分数、恐怖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8。

由表8可知,以工资水平为自变量,各项因子分数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发现,工资水平在4000-5000元的教师得分高于其他三类不同收入水平的教师。

3、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结论如下:

(1)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龄差异分析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F=1.826,P=0.015)。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的心理问题有呈现年龄性的特征。心理问题的年龄差异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在人际关系这一因子上,各年龄阶段的表现为:25-30岁的女教师均值高于31-55 岁的女教师,说明她们刚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慢慢熟悉摸索社会规则,人际关系处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躯体化的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这是人体生理自然规律影响的结果。焦虑因子在31-40 岁年龄阶段分值最高,与30 岁以下和41岁以上的教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稳定工作上新的奋斗目标、建立家庭的计划安排,会让这一年龄阶段的女性忙于各种工作、生活上的安排计划。这符合研究假设,也与陶芳芳[6] 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2)对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的SCL-90各项因子均分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心理健康的总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不同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师建国,郭芝芳,贾瑞[9]等学者认为高校女教师依教龄年限的增加,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会逐级递增,而不同教龄年限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也不同于阿娜[7]的研究,他们认为,1-5年与6-10年、11-15年、16-20年、21-25年、26-29年的教龄的女教师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p<0.01;p<0.01);教龄为1-5年的女教师与教龄11-15年的女教师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刚刚参加工作的女教师在心理健康的总分上显著高于其他教龄年限的女教师(p<0.05)。但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教龄在5年之内的高校女教师在躯体化得分显著低于教龄在5年以上的女教师。但另一些学者的研究支持了本研究的结果,杨明,徐光明,朱斌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10],不同教龄年限的高校女教师在总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的开拓,越来越多的女教师能够缓解工作上苦闷,善于发现新事物来缓解自己内心的惆怅,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增添乐趣与新鲜。研究结果的不同也从旁佐证了教龄在慢慢缩小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虽然教龄对高校女教师的心理状况总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其对教师的身体状况、强迫症状态、敌对状态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年龄的增长、教龄的增加,这些职业病也在慢慢地影响着教师的身体状况;对于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还是有一些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传统的思想或许在她们心中已根深蒂固;个别旧思想可能会导致她们对新事物厌烦的感觉,严重者甚至会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等。

(3)对任教科目不同的女教师SCL-90各项因子均分的差异比较显示,任教科目不同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F=2.546,P=0.031)。其中高校女教师在焦虑、偏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2,P=0.002)。在焦虑这一因子上,教师任教科目的表现为: 体育类女教师均值高于其他四类女教师,说明体育女教师会觉得自己所教科目的前景性不明朗,所以不免会有对未来的焦虑心理。在偏执因子上,文史类女教师的均值高于其他三类女教师,可能是文史类的教师投射性思维较强,敌对、猜疑、妄想,天马行空思想无边无际。可能由于从事所教专业的束缚,造成大脑思维的牵制,思想偏于极端,不能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在职称上的差异分析表明:不同职称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F=3.503,P=0.017)。随着职称的变更,不同的心理问题有呈现职称性的特征。通过心理问题职称上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职称的不同,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其中高校女教师在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2,P=0.027,P=0.041,P=0.003)。教授在抑郁得分最高,助教在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最高。王建平[11]研究表明:教授级别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助教其他类心理健康水平最低。晋升职称的标准越来越高、难度较大,未晋升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承受着更多的职业心理压力。高级职称教师岗位相对紧缺,许多高校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减员增效是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待聘高级职称教师的岗位相对紧缺,使许多已经达到相当学术水平的教师得不到聘任机会。评聘高级职称没有统一标准,各高等院校的评聘条件各异。在职称评聘过程中,由于学科类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之标准制定人员学科背景的局限性和价值选择的主观性,使职称评聘标准的公平性常常受到教师的质疑,给部分教师带来一定的不公平感。

(5)高校女教师工资水平上的差异分析表明:不同职称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工资水平上存在着差异(F=5.096,P=0.002)。不同的工资水平层次,呈现不同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问题工资水平上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工资水平的不同,其各因子的表现与总体特征相比并不完全一致。在抑郁这一因子上,教师工资水平的表现为:工资在5000元以上的女教师均值高于其他四类女教师,说明工资高的女教师虽薪水获得高,但她们内心并不开心,工作上的劳累、家庭事务压力的辛苦,都可能会造成她们心理压力。在恐怖因子上,工资在4000-5000元的女教师的均值高于其他三类女教师,可能是对更高薪酬的向往、以及对低等工资的不满,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教育系统要求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然而高强度的劳动付出和所得福利待遇相比极不匹配。学校内部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女教师收入差距悬殊过大,导致了部分女教师心理失衡,进而损害了教师的心理健康。

4、建议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存在,越来越受到心理学领域学者的重视和关注。该问题的形成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缓解这一压力,既需要高校教师的自身努力,同时也离不开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对于高校女教师来说要从自身心理调适方面寻找突破点,而对于教育部门来说则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制度改革,以适应新的社会条件下高校女教师的心理需求。本文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提高可供借鉴的建议。

(1)高校应为女教师创造公平的从教环境

尽管国家制定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的思维定式往往是女性在完成家庭职责的基础上,仍然要追求社会目标,将面临巨大的家庭和社会双重压力,或者使女性处于事业与家庭都要兼顾的超负荷状态,最终因不堪重负而挫伤女性的进取精神,或者导致家庭矛盾增多,使女性在事业上增加沉重的额外心理负担。高校的管理者应该在课程的安排、科研项目的立项以及职称的评定等各方面做到公平,激励女教师的成就动机。学校应给女教师营造一个平等、安定的环境,重视女教师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认识到女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适当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维护她们的基本权益。在制定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工作指标时,应注意切实可行,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实行人性化管理,关心女教师的家庭生活,帮助解决其家庭困难,排除后顾之忧。维护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个人、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社会、政府部门应积极配合,生活上关心,政治上爱护,创造一个和谐的心态环境,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合格的人才而发挥其聪明才智。

(2)高校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机构

国际上认同的健康观念是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所以高校每年进行的健康检查也应包括身体健康检查和心理健康检查两个方面。当前,在选拔和任用教师时必须改变只重视身体健康检查、而忽视心理健康检查的倾向,在健康检查中纳入心理卫生测试内容,如精神卫生症状自评测验和抑郁、焦虑评定测验等,并且在教师评价中更要注重心理健康的评估,逐步建立起教师心理档案,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对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女教师的确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而且女教师的工作压力随着年龄而递增,这说明女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压力始终得不到有效的缓解,这部分人群非常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来帮助她们解决问题。

建立女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让女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调整心态提供依据,为缓解女教师心理压力、诊治心理疾病提供帮助,以便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服务。对于现在的教师来说,虽然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如果让其到心理咨询机构去咨询,却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心理咨询机构应努力实现发展、预防、矫正三级功能。心理健康干预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对教师而言,要通过调整饮食、均衡营养,以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和有效的放松技巧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以调节;对教育管理者而言,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性措施,安排长期处于压力下的一线教师休假或暂时调换工作,待身体恢复生机后,再进入角色。另外,学校应当聘请心理学专家开设系列的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向教师传授心理调适的技巧,学习处理压力的相关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免疫力,以应对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3)调整认知,找准压力源

心理压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大脑中的反映。因此,高校女教师应该找到它的源头,比如职业特点、教师本人、社会环境等。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这些都会造成心理压力。明确了心理压力源,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还要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设置合适的目标,淡泊名利、完善人格。高校女教师首先应该正确、客观地看待和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女教师对压力做出合理的评价,在同一环境里,对压力的评价不同,主观感受不同,体验到的压力程度就不同,有许多压力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修正自己不合理的认知有助于消除或减轻压力。

(4)加强自身修养,强调自我心理调节

女教师应该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作为女教师本身,一方面要把维护心理健康看作是一种有意识的加强个人修养、培养人格魅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行为,看作是一个自我减压、自我保障、自我调控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教师心理状态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影响。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丰富的情感、坚韧顽强的意志、愉快乐观的性格、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既是个人魅力的具体体现,更是新时期对高校教师素质的新要求。调查表明高校女教师在整体素质方面有很大提高,但在抑郁、强迫、焦虑、人际关系、偏执5个方面分子高,说明高校女教师对自己有较高要求,同时又受到高校教育改革和家庭等方面的困扰。因此,作为高等院校的女教师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心理平衡,用一种宽容、一种理解、一种新的高度来对待他人,参与社会,放下社会和传统给自己心理的负载,发挥女性的心理优势,以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追求,使自身从“冲突”中解脱出来。在追求中进取,进取中提高,提高中升华,升华中完善,使自己不断达到新的境界。要学会在各种问题面前,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拥有“六心”,即信心、耐心、热心、关心、交心和知心。

掌握心理放松技术,注重自我调适。放松心态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体育锻炼、静坐、听音乐、欣赏文学作品、练书法等宣泄不良情绪,通过这些方法缓解压力,有效放松,从而使心情舒畅,身心健康。首先,要学会利用心理防卫机制,调节情绪。当面临心理压力时,要自觉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压力。主要心理防御机制有理喻、投射、合理化、替代、反向作用、抵消、退行、转化、补偿、升华等。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人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机制,可以有效地减轻人的压力,因而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的。女教师情绪不佳时,应学会运用一些有效的心理防卫手段,如投射、文饰、补偿等,以帮助自己保持自尊,减少焦虑、内疚等不良情绪反应。其次,要富有幽默感。要善于从生活中揭示或升华其中的喜剧成分,驱除不利情绪,化消极为积极,从不满中分享到满足的喜悦。一句幽默的话语会使整个沉闷、尴尬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再次,经常保持微笑。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心理学家认为,笑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可以驱散心中的积郁,让人愉快、乐观。面临着众多困扰的高校女教师要经常笑一笑,平时注意多收集一些笑料,以用来调节自己的心情。最后,应该坦荡地面对现实,乐观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保持愉快心情、乐观宁静的心态。正确面对压力,要从积极的一面认识压力的存在,制定一些可行性目标,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通过对教学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学行为,促进心理健康的水平的提高。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女教师要确立合理的工作目标,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地扩大人际交往,形成各种层次的朋友群体,学会与更多的人交流思想和情感,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使烦恼和苦闷及时得到排解。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收益和乐趣,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充实丰满。最新研究显示,不管是孤独者,还是喜欢与人交流者,他们在求学、就业、婚姻、后代教育等方面都遇到过诸多不顺心的事,但两种人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态度却大不一样。孤独者对生活的态度更多地被成长中遇到的不幸所影响,而且他们在陷于困境时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不愿向他人求助。相比之下,喜欢与人交流者能乐观地看待生活中的不幸,而且能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善于向他人求助。此外,研究结果表明[12],由于孤独者的不良情绪不易排解,易受刺激,他们的血压也比普通人要高,也更容易衰老。研究结果中发现[13-15],心理健康总分与工作满意度中的“工作本身”和“人际关系”两个维度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充分证明了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的密切联系。要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从心理健康的方向切入十分必要。因此,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接纳与赞许他人,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积极、主动地与人合作,乐于助人、心胸坦荡,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5、结语

基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导致高校教师压力逐步变大。本研究显示,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任教科目不同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不同职称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差异;不同工资水平的高校女教师在心理健康总分上存在着差异;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希望能引起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工作者及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影响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很多,探明教龄、年龄、职称等影响对了解其作用机制,从而减轻高校女教师心理负担,形成健康行事风格,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等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并结合实验研究确定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再通过实验研究检验策略是否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娟华.高校专任女教师压力解析 [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2012(2):68-70.

[2]梁红勇.心理健康的标准:[DB/OL]http://cs.mlrfid.com/jiankang/473.html,2010-4-3/2011-10-10.

[3]邱毅.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1999,(3):42—46.

[4]金锋,宋明杰.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8,20(2):104-106.

[5]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2004:33-39.

[6]陶芳芳,尹平.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6,19(2):29-32.

[7]阿娜.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J].前沿,2006(2):184-186.

[8]邵光华.国外教师压力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20-24.

[9]师建国,郭芝芳,贾瑞等.西安教授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3):135-142.

[10]杨明,徐光明,朱斌.影响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的因素及增进健康措施[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3):122-126.

[11]王建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1:11-28.

[12]石晶,郑子建,唐燕,等.陕西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22(2):50-53.

[13]张石磊,王剑,郑子健,等.陕西省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校园心理,2009(4):75-77.

[14]王广新,王艳芝.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J].世界信息教育,2008(2):29-32.

[15]陈明丽,许明.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23-129.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in College Female Teachers’ Mental Health

Dong Peng1; Zheng Hui-min2;Cui Feng-tao

3; Song Ji-xiang4, Li Zhen-sheng 5; Wang Jing

6;Dong Li-li 7

(1.Carlisle (Meizhou) Rubber Manufacturing Co.,Ltd,Planning Detp.,Meizhou, Guangdong, 514759,China;2.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100875,Beijing,China;3. Occupati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hospital of Huaibei Mining Group,Huaibei, 235000,Jiangsu,China;4.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handong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 Jinan, 250117,Shandong,China;5. Neurology Department,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Guangzhou Military Area, Guangzhou, 510010,Guangdong;6. Department of basic ,Jiangsu building of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Xuzhou, 221116,Jiangsu,China;7. Modern management system of Zhengzhou Techn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121,He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is article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art of female teachers in our country’s universities, so as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their psychological pressure,as well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e to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Methods Apply Symptom checklist ( SCL-90 ),analyses 1800 female teachers’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 in our country’s universities . Results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o analyses differences among college females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ces concerning teaching subjects, titles and wages level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somatization,compulsion,hostility relate to their different seniorities. Conclusion Female college teachers'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is not optimistic,and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 篇4

1. 公务员

“公务员”(civil servant)概念起源于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英国。在美国则又称为政府雇员(government employee)。在我国,国家公务员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分为行政执法、专业技术、司法及综合管理四个类别,其中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是公务员队伍中人数最多、比例最大的一支公务员队伍。

2. 心理健康

由于国内外学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相异,有关心理健康的涵义迄今尚未有统一的意见。正如Kaplan L.所说:“许多人都试图定义心理健康,但这是一个混合的领域,它不仅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

早在194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时公布的章程就已经指出:“健康不只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处于完整状态。”1989年,WHO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从1949年WHO健康定义到1989年对健康概念的重申与解释,健康概念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含义,健康研究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方面拓展,涉及学科向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推进,单一健康模式转向多元健康态度,大健康观取代小健康观,整体健康观取代局部健康观,现代健康观取代传统健康观。考虑到其中“心理健康”对“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前提作用,我们仍可认为WHO的健康概念仍是以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核心的。

综合心理健康的各种定义,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含义;其二,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3. 公务员心理健康

公务员心理健康,指公务员这个特殊群体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工作的适应性、积极性和幸福感。并且,公务员心理健康是公务员素质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提升公共行政管理水平,实现国家和政府管理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公务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者特别是国内学者在心理健康、人格特质等心理素质的研究中,更多针对学生、教师、护士等人群,而针对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较少。已有的研究中,也以针对公安民警的研究为主。特别是在我国,公务员这个职业意味着“铁饭碗”:舒适的工作环境、工作轻松和工作时间规律、高收入、高保障等等,其心理健康一直受到忽视。在国外该领域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值得一提的是Whitehall II Study,这项针对英国公务员的研究开始于1967年,是关于职业、社会及生活方式对公务员健康的影响的研究,截至目前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在我国,有关这一职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是一个现状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且涉及的研究对象范围窄(如只是调查武警官兵或某一个机关),以至于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不同,且很少针对问题给于干预手段和后期追踪研究。

2. 公务员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调查研究

国内外专家一般采用问卷调查及心理量表对公务员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进行研究。G Mein,PMartikainen等(2003)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后得出结论,在职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与退休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相比差异显著,而对于处于领导岗位的公务员来说,其心理健康状况在退休后并无较大明显改善。

在对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研究中,调查结果尚不统一。有资料表明,我国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错。如贵州省于1998年6月对厅局级公务员共358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1%的调查对象意志力强或较强,意志力弱或较弱者为零,有14.9%的意志力一般,总体状况较令人满意。郑洪利、于霞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探讨了青岛市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青岛市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远远好于普通人群,其“自我与经验的和谐水平”以及“自我的灵活性”极明显地高于大学生常模,其“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程度密切相关,其“自我的灵活性”与心理健康的多个方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无独有偶,霍团英(2004)采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对杭州市86名中青年处级干部做测量,结果也表明中青年处级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远好于普通人群。但有些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另外一种趋向。翟洪昌(2002)以河北省委党校培训班学员为对象,研究表明管理人员心理基本上是健康的,少数不健康者(占4.76%)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兴奋性低、不活泼、忧虑抑郁、烦恼多端、紧张困扰等。霍团英在2004年曾对杭州市213名中青年领导干部作了测量。结果显示,有22.4%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标准分低于平均值,表现为轻度心理健康问题。

(三)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1.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

(1)自私心理

指公务员的利己主义心理。有些公务员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只关心自身需要,强调自身感受,办事注重功利,讲求回报,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社会责任感。其后果是容易利用职权牟取私利,产生腐败。

(2)嫉妒心理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嫉贤妒能”。有些公务员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心里就不舒服,想方设法限制他人的发展。只有别人不如自己,心里才会舒畅。这种心理得不到纠正,不仅不利于组织的团结与发展,也可能转化为政治职业道德问题,甚至产生犯罪的情形。

(3)多疑心理

即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的敌视心理或戒备心理。有些公务员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对自己要求高评价低,缺乏自信,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遇事往往会无端猜疑,过多忧虑烦躁,影响工作和身体健康。

(4)紧张心理

感到工作繁重、压力巨大,每天都在繁忙中度过;或担心被他人取代和超越而缺乏安全感,进而导致精神紧张,对未来感到焦虑甚至绝望。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神经衰弱,影响工作效率,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5)失落心理

有些公务员不满足于自己的人际关系情况、工作地位或收入现状,导致内心受挫,情绪低落,工作热情减退,工作态度不好。有些人可能会离开公务员队伍,有些人则可能铤而走险走上行贿受贿道路。

(6)特权心理

有些公务员特别是领导级公务员,手中掌握一定的人、财、物等实权,就高人一等,把公权变成满足私欲的筹码。公权私用、公物私享,逐渐堕落远离群众。自我膨胀,不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独断专行。

以上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2. 影响公务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

公务员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存在许多方面的特殊原因,如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缺陷以及社会转型时期造成的影响等等。挫折是公务员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陈志成曾对公务员挫折心理进行了分类,具体有事业型、生活型、人际关系型、罪错型、心源型挫折五种类型,而他所分析的造成挫折的原因,主要是公务员所在的组织因素与公务员本人因素两方面。王烨菁等于2001年使用紧张自评量表对1151名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结论显示机关公务员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资源与自评紧张度(SCL-S)值密切相关,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业余爱好以及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会降低公务员的自评紧张度值,从而减少心理和生理压力,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Bogg&Cooper(1995)对英国557名高级公务员和1056名私营企业行政经理进行了职业压力测验,对两类群体的心理、身体健康及工作不满意度、职业压力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工作不满意度要更加严重一些。工作及组织压力更多地影响了工作不满意度,而人格因素更多地影响了心理及身体健康水平。

影响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原因具体表现为:

(1)公务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首先,作为一名公务员,他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政府和国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一言一行都要求理性和谨慎。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公务员必须摒弃私心,保持公共性,但这种要求与公务员作为自然人的本性相冲突。对公务员的理性要求与规范压抑了公务员的个性发展和对自由的追求,容易造成公务员苦闷、压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存在;其次,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受到很多非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务员产生对未来的失控感;最后,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公务员承担着巨大的公共责任,但现实中许多公务员能力有限,难以有效地承担起公共责任。公共责任的重大和个人能力有限之间的冲突,导致公务员苦闷、悲观、失望。

(2)工作压力增大

目前,政府部门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对公务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务员如果缺乏忧患意识,不思进取,甘于平庸,随时都可能被淘汰出局。公务员制度改革中实行的问责制、公开选拔制等措施给公务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公务员产生对个人能力、地位、成就焦虑担心和对未来迷茫的心理。应该说,适度的压力可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机体活力增强,但压力过大或长期得不到缓解,一旦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这是形成心理适应困难甚至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如果公务员缺乏压力调适能力,受困于工作压力的公务员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各种生理疾病,而生理疾病反过来又会导致心理方面的种种不适。

(3)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

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大批精英进入了政府部门,公务员群体竞争越发激烈。这种竞争虽然有利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公务员素质,但也给公务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原有的权力地位、个人成就的焦虑,对未来的忧愁等,难以排解。与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公务员制度具有显著的竞争激励机制。每个公务员本应有正常的竞争心理,接受公平竞争的结果,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的公务员虽有强烈的竞争愿望及行动,却无健康的竞争心态,胜利时狂傲自负,失败时怨天尤人,消极嫉妒,个别人甚至做出丧失理性,损人害己的行为。

(4)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是公务员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官场等级森严观念和明哲保身的官场文化,严重制约了公务员队伍中思想感情的正常沟通与交流,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公务员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以忍为善,“忍文化”在中华民族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形成了中国人自我封闭的性格,即使对一起工作的同事,也多采取“远交近闭”的策略。巨大的孤独感和封闭式的自我压抑,造成部分公务员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5)人际关系困扰

当前,很多公务员受困于工作环境中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在相互矛盾、猜忌、冲突的人际关系中,人们之间疏远和敌对,常常会感到心理不安、情绪紧张。尤其在部门利益分配、分工合作、职位升迁阶段,为了让利益天平倾向自己,公务员之间容易形成恶性人际关系。有些公务员习惯于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相互之间表现出较强的戒备心,出现人人自危、如履薄冰的感觉,干起工作缩手缩脚。公务员如果长期处在这种信任度低、猜疑不安的工作环境中,容易感到精神压抑、心情苦闷,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6)不正常的用人机制

人是制度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好的制度可以使心理不健康的人变得健康,不好的制度则会使心理健康的人变得不健康。我国公务员队伍中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与目前一些政府机关中不正常的用人机制密切相关。部分政府机关中,在人才选拔、晋升过程中不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是通过拉关系、走后门等方式进行的,导致许多没有能力的人得到提升,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受到压制。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起公平的用人机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就会产生抱怨,紧张、失落等心理就会随之产生。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1. 公务员心理健康研究缺乏系统性

在面对任何一个研究对象时,相信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它是什么。故此,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白究竟一名所谓健康的公务员应该是什么样子。尽管中外心理学家对于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不少,但却没有针对性地提出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到底为何?此外,应对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建构,并提出改善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可行性策略,特别是在如何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等方面仍需要科研工作者们继续探索,可谓任重道远。

2. 研究工具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关于公务员心理健康研究中统一的本土化测量工具尚不存在,通常都是直接使用已有国外量表如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进行研究。这些量表均无法准确测得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到底如何。同时这可能是导致公务员心理健康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强专门针对公务员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的本土化量表的研制,并结合调查法或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来弥补单独使用量表的不足,这样可以使今后研究更具科学性与客观性。

3. 研究对象范围狭小及已有研究的可推广性有限

在研究对象上,关于公务员队伍中警察群体之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较多,其他公务员特殊群体如司法类中其他群体及专业技术、行政执法及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群体的相关研究较少。不同群体的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及所面临的压力等均是不一样的,故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存在差异。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力促研究对象的多元化。此外,现有研究都是针对某省、市甚至某机关单位部分公务员群体,因此存在抽样的局限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1]刘燕,刘云艳.公务员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28(4):83-86.

[2]崔尹薇.大学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6,(3):200.

[3]郁景祖.大学生心理与调适[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4]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1.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5

目前,老年心理健康的主要评估方法是心理量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我国在研究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方面所使用的量表均是从国外引进的,如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康奈尔医学量表(CM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量表是否适用于中国老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吴振云等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经信度、效度检验,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适合国情,题目适中,适用于老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李娟等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为研究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测量工具。另外,有些研究会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胜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场所等人口学资料,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计问卷,如:自编老年人孙辈依赖问卷、自编社会参与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等。访谈法一般与问卷调查结合使用,为编制问卷提供资料。

1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可概括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生理因素有:年龄、性别、疾病增加、自理能力下降、视听功能障碍、认知老化、生活方式;心理因素有:生活事件、经济收入与文化教育、婚姻与家庭、体能与文体活动;社会因素有:社会支持、个体参与和社会闲暇活动、老年社区卫生服务岳春艳等在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时发现男性好于女性,低年龄组老年人好于高年龄组老年人,城市老年人好于农村老年人,高学历者好于低学历者和不识宇者。梅锦荣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抑郁症状,并且对生活有更大的不满。从以往研究来看,社会支持和体育锻炼是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1.1社会支持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分为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指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主观支持指个体体验到的或情感上感受到的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与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岳春艳等的研究发现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显著相关,主观支持的相关性最高。这说明主观情感方面的支持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而提高社会支持度,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度,对于改善老年人的抑郁倾向尤为重要冈。

1.2体育锻炼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形式多样,如:广场集体舞蹈、太极拳锻炼、健走运动等。坚持广场集体舞蹈锻炼有助于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网,参加集体型体育锻炼项口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单独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器官逐渐老化,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老年人保持活力,延缓老化,并且在强健身体的同时可以结交很多新朋友,扩大他们的交际范围,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谐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可以很好的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因此,老年人只要坚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都会有积极的心理效益。

★ 司法会计理论在我国发展现状及其问题研究论文

★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怎么写?

★ 高中语文素养现状研究论文

★ 我国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现状的比较研究

★ 论文国外研究现状怎么找资料

★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研究论文

★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论文

★ 分析我国农业会计的发展现状论文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6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聋人( 听力残疾) 有2004万人, 约占残疾人总数的1/3。听觉语言障碍儿童(以下与聋生交替使用)由于听觉、语言等方面有缺陷,社会交往的范围狭小,参与社会、受教育、就业以及同伴的接纳度等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

听障学生心理状况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 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些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国内开展了一些关于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工作,这些研究所采用的调查工具通常为目前国内为研究心理健康状况而引进修订的问卷。如调查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般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 - 90) 、艾森克个性问卷(简称EPQ)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和中学生自卑心理自我检测问卷等 。但关于听障学生心理现状的研究结果却大有不同。

蔡希美、林于萍、郭金美李强、冯年琴、徐方忠等对儿童到大学不同年龄阶段的听障学生所做的研究显示:聋哑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聋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国内常模。其焦虑程度高于普通学生,躯体化、强迫、偏执是他们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7岁下的听障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水平低;交往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除以上使用标准化量表外,还有一些教育工作者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或者心理健康的某一方面,如社会交往能力、自卑等,进行了调查(徐美贞2004),慕淑萍(2000)对宁夏聋校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调查表明,多数聋生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不少聋生有较严重的孤独倾向,存在焦虑、疑心、防范的心理等 。

但是在2006年,西南大学的张宇迪等在对重庆的5年级到高二的180名聋生做的关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时却得到不同的结论:聋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甚至聋生的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较普通学生为轻,而孤独倾向较普通学生为重 。李强等在2003年同样对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的158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得到的结果类似。刘毅玮(2005)也认为初中聋生和健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对中国的聋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中,对聋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存在一定的分歧。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还需要继续研究。但是研究对象的年龄不同,生活的区域不同,家庭经济条件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等方面对这种研究结果的差异性一定影响。首先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样本过于狭窄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来,近十年对聋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聋生的研究上,特别是对中小学聋生的研究。对学龄前的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很少,对聋人大学生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在对聋生进行研究时选取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样本数量太少,选取的样本地域较为集中这也会导致国内学者对聋人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结果也有出入。人们对聋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不一致,各人按照自己对聋生心理健康内涵的理解去设计问卷而导致的。加强聋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它不仅可以作为指导我们编制聋生心理健康问卷的理论框架,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指导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心理表现 。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方法和工具过于单一。大部分常用的标准化量表都是国内学者修订的国外问卷,都是为健听人制定的,对于听觉障碍的儿童来说,它们的信度效度是否合适还需要继续研究的。另外由于聋生在认知思维方面的落后,对问卷的内容和一些术语理解的可能会存在偏颇,单一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是否能准确的反映出聋生心理健康问题还值得商讨。总之从整体我们可看出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比较严峻了,需要呼吁学校家庭加大对聋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外在客观因素对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的原因:李强(2003、2004)、冯年琴(2004)、刘在花(2006)等在研究中认为家庭因素是聋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李静华(2006)在对聋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时认为家长对聋哑儿童很容易出现两种极端态度,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过渡溺爱。聋哑儿童由于身患残疾,家长往往出于负罪心理对聋儿的要求百依百顺,给以过分的关怀和照顾,而这样过分溺爱则导致了聋哑儿童不尊重别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及攻击行为等不良品质。刘毅玮(2005)也谈到初中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

学校的原因:学校是聋生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当聋孩子步入校园上学的那一天起,他们大多是住校的,学校的校园环境和人际关系将对聋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在上述对聋人心理健康现状的描述中慕淑萍(2000)谈到在聋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中学校的健康教育跟不上是根本原因之一。刘德芳(2003年)也认为聋哑学校应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及建立心理辅导中心用以加强聋人学生的心理健康 。

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残疾人遭歧视、就业难、在工作中的同工不同酬等问题,虽然这些情况在正常人中也存在,但对于聋人来说却更严重地伤害他们的感情,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敌视心理。李强(2003年)在对聋人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的研究中认为:聋哑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显著低于健全大学生,应加强聋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做好聋哑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

听觉障碍学生内在自身因素

认知和语言沟通的障碍。由于听力语言障碍的影响,聋人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有着明显的缺陷,他们仅仅用眼睛去观察,看待事物和事情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因而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当面对激烈的学业竞争或遇到挫折时倾向于压抑内心感受,缺乏向外界寻求支持的有效手段,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躯体化、焦虑、抑郁等症状。另外,由于聋哑大学生不能通过有声语言接受外界信息,容易曲解视觉信息,导致认知偏差,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敌对和偏执心理 。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认知与体验,是个体把自己视为客观对象所作出的知觉,是自我的主要成分,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自我概念决定着个体对经验的解释以及经验对个体的意义 。

聋生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晚于正常儿童,独立性不强。自我评价能力形成较晚具体性大抽象概括水平不高。他们的自尊心强于自卑感,自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自我意识影响了聋生的心理健康。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聋学生的心理健康测验得分几乎与所有的自我概念因子分(躯体外貌与属性因子除外) 及自我概念总分显著负相关,且焦虑、行为、合群、智力与学校情况及自我概念总分对聋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李祚山也认为不同自我意识水平的听障学生其心理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聋人学生的应对方式

天津理工大学余丽在对聋人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研究时发现:聋人大学生在面对生活压力、面临应激状态下,使用各种(成熟的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的频率均高于正常大学生,其中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不成熟型应对方式——自责和退避、混合型应对方式——合理化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水平,反映出聋人大学生总体的应对行为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于一体,在应对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人格 。

聋生的人格缺陷。李祚山认为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四个方面。听觉障碍儿童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问题检出率高,这与其存在的人格缺陷有关。首先,听觉障碍儿童由于知识经验的贫乏,对事物的认识肤浅,情感体验不够深刻,在人格特征中独立性和稳定性较差,依赖性强,这种人格上的缺陷可能会导致这些孩子只要是一个人独处便会产生焦;另一方面由于听力受到损伤,主要依靠视觉来接受信息,所以他们害怕呆在黑暗的地方,这也可能是导致其恐怖倾向焦虑过高的原因。人格上的这些缺陷是导致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

聋人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经济条件、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的障碍程度和生源地对聋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1.国内学者在对聋生心理健康研究时认为男女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别。男女聋生在过敏倾向(E) 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在恐怖倾向(G) 上的得分有极为显著的差异,且都是女生的得分更高 。也就是说性别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是显著的 。但李强等在对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时发现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只有精神病性因子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0.05);此外男生、女生在敌对和偏执两因子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与国内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有较大不同。这和所选样本的不同有关 。

2.不同年级心理状况的差异。2000年林于萍对5、6、8、9四个年级的聋生做了心理健康的情况的初步调查中发现:不同年级的聋哑学生,其焦虑倾向存在着显著差异。西南大学的张宇迪等在对重庆的5年级到高二的180名聋生做的关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时认为从五年级到高二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呈M状发展。徐方忠(2005)也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学聋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恐怖等方面阳性率升高,提示高年级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低年级聋生更为突出。提示对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强 。

3.家庭经济情况是影响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济状况处于较差、一般和较好三个水平上的聋人大学生各因子得分较少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和经济状况一般学生之间在人际敏感、恐怖和偏执三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4.不同专业对聋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影响。李强等在对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时发现发现聋哑大学生所属专业和SCL-90 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15,反映两者具有显著相关。在服装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之间SCL- 90总分存在显著差异,服装专业学生的人际敏感、焦虑、偏执等因子分在0105水平上显著高于计算机专业学生,且前者的躯体化、抑郁等因子分则在0101水平上显著高于后者。

5.障碍程度和生源地对心理健康的主效应作用不明显。这和李强等得到的结论一致。

对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1、注重聋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加强聋童社会性的发展

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张海丛认为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与语言发育迟缓,因此在社会交往上也比正常儿童迟缓。主要特点是伙伴范围狭窄,社会交往欠缺,社会知识贫乏,社会适应能力差 。同时听障生在兴奋性、忧虑性、独立性上与健听生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二者在心理健康因素上差异显著。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听障生的个性心理上更多地表现出自控性差、偏执、自我中心冲动、忧虑、不自信等特点,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因此,学校的教育更需讲究方式和方法,更要细致入微。针对学生忧虑、自卑的心理,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突破口语表达的障碍,多方面多角度地体察学生。只有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及时发现学生认识和心理上的误区,纠正现实人格中的种种偏差,建构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理想人格 。

2、创建美好的学习环境和校园文化

由于聋生生活范围、交际范围、沟通方式受阻,听觉存在障碍、视觉代偿,更需要美的环境的刺激,使他们感到校园亲切、温馨、充满友爱,受到尊重,这样使聋生愿意来到学校,愿意接受教育,这样聋生才能安心学习、受教育,才能使他们增长知识、提高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与社会文化交汇最多,学生的自发性最强。校园文化是个十分广阔的育人环境,对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想、陶冶情操,加深和拓宽课堂知识、发展特色、开发潜能,尤其是对满足学生个性心理的充分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它是课堂文化所不能代替的。加强学生的生活技能教育。以改变一直以来的空洞说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体育训练。南京的黄伟认为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大学生的应激反应,愉悦身心,消除身心疲劳,增强社会联系。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多组织聋人大学生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

3、家长角色的适应

家长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孩子,接纳自己是听力儿童父母这一“特殊身份”,不再因为这个特殊身份而痛苦,接纳自己的孩子为孩子付出一切,如时间,精力,财力等;接纳孩子听力问题的事实,不再抱怨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面对现实,不过渡保护孩子,不溺爱孩子,积极的培养和教育孩子。加强和学校交流沟通。家庭环境对聋生影响很大。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否和睦,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得当,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到位,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人格、心理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家长在家庭中应承担起培养孩子的义务。家长不但要哺育孩子,还要教育培养他们成人。在家庭中,多让孩子承担些家务,培养他们家庭责任感和自信心。当孩子心理上出现问题时,不能简单粗暴,非打即骂,使孩子心灵受到创伤。可以采用家长联系册的方法,将学校和家庭紧密联系起来,及时沟通情况,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4、加强对聋生的社会支持

与健全大学生相比,聋哑大学生(尤其是阳性组) 的社会支持状况显著低于前者,且聋哑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SCL-90 结果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聋哑大学生阳性组的社会支持状况显著低于阴性组,这也提示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社会支持状况是相关的。社会各界应进一步加强对聋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以便发挥社会支持作为环境中介因素所具有的缓冲应激压力、改善情绪体验等心理保健功能。

根据上文所述的问题与不足,笔者有如下建议:首先要确实认识到聋人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良的现状,学校积极加强聋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呼吁社会给聋人学生更多的支持。第二 对聋人心理健康干预时可以参考普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对研究工具进行研究修改,以便更准确真实的反映聋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最后加强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干预研究和纵向研究。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7

中职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不同于普通公办大学学生, 没有国家和政府在经济上的帮助, 不能享受各种优惠待遇, 得不到全社会的认同, 但他们也不同于一般的高职学校, 高职学校学生都经过高考, 并且分数达到了一定的标准, 通过正规录取手续入学的学生, 他们在很多方面比中职学校学生有优势。

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针对那些有心理疾病的同学, 而应在全体学生中进行, 让大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形成共识。据调查, 有超过半数的中职学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自卑、焦虑、困惑等等, 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给学生的精神蒙上了阴影。

在学校里, 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 更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 学会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不要用一种极端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遇到事情一定要冷静, 切忌义气用事, 心理健康状况与学生的学业息息相关, 心理上若存在问题, 其他各方面势必会受到影响, 在中职学校里,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 不能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事情, 时常会感到焦虑、恐惧、烦躁等。为此, 文章对此进行了探析。

1.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家庭原因。家庭生活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毕竟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 接受着父母对我们的熏陶, 家庭的不和谐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 给他们的心理留下阴影。据调查, 离异家庭的孩子的心理问题较正常家庭孩子多得多, 家庭生活的无序、父母态度的粗暴, 极易导致孩子形成自卑、粗暴的性格。

(2) 学校原因。作为学生, 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 由于中职学校的发展还不完善, 有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 在客观上给学生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 由于学生自己不能溶入学校这样一个环境, 缺乏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 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长此以往, 就形成了一种孤僻的个性, 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

(3) 社会原因。中职学校作为社会上的新生事物, 还不能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由于人们对中职学校缺乏足够的认识, 加之中职学校本身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 所以中职学校在社会上并不被人们看好,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就业等很多方面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是歧视, 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 我们应当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状况给予高度的重视, 在中职学校里,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样会对学生的人格完善、情绪调节、习惯养成、人际交往、自我意识, 以及处事态度等大有帮助。

2.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于那些比较自卑的同学要引导他树立起做人的勇气, 相信自己能行, 对于那些比较暴躁的同学, 可以和他们心平气和地谈, 让他们从无数次的心平气和中也学会忍让。

(2) 通过讲授一些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比如说如何判断自己心理是否健康, 如何人际交往等等, 更重要的就是让同学们学会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并且要形成自我调节的意识。 (3) 在基础知识了解到一定的程度以后, 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测试加以巩固, 并且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 让学生身临其境, 接着让他们试着去解决, 从而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4) 另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校生心理健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校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社会环境, 学校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良好的环境下, 学生们的个人修养会不断提高, 心态也会表现得比较平静。

(5) 扩大宣传, 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 通过第二课堂活动, 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3. 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措施

(1) 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不久的将来要独自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 人格是人心理行为的基础, 它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 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丰富人生经验。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 优良的人格是必不可少的。

(2) 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 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只有知道了怎样的心态是健康的, 知道如何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

(3)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来陶冶自己的情操, 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 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 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 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参加活动还可以增加与同学的接触, 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4) 在中职学校里设置心理健康咨询室, 当学生发现有心理问题时, 可以随时进行心理咨询, 将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 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 以实现降低和减少心理障碍, 防止精神疾病, 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8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

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提供的数据显示, 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 精神疾病越来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重视。精神科护理工作是高压力的工作, 护士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工作质量及患者的康复起积极的作用。故就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下综述, 以其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1现状

研究者多采用临床心理问题诊断技术为评定工具, 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 如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工作倦怠感量表 (MBI) 、工作压力源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S)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TAI) 、应付方式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 (MMPI) 、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艾森克个性量表 (EPQ)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等, 也有采用自制的相关量表和问卷。其中以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最为常用。

1.1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的研究

陈朋月等[1]、申晓红[2]、王文胜[3]、李崔芝等[4]、张丽等[5]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发现精神科护士普遍表现异常的因子多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等, 有的甚至显著高于常模分, 这是令人忧虑和关注的客观现状。

但部分研究也显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况良好。阳中明等[6]、杨长虹等[7]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SCL-90量表总分及因子分, 除躯体化与精神病性因子与一般人群无统计学差异外, 其它各因子均较一般人群偏低。这可能与精神科护士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程度、精神科人性化管理等因素有关。

1.2采用其他量表的研究

顾华芳[8]采用自评焦虑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SSS) 的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胡峥毅[9]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 、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 (MBI) 的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呈中等水平, 低个人成就感。吴惠娟[10]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 (CMI) 和艾森克个性量表 (EPQ) 进行的对照调查, 发现精神科护士存在或潜在多方面的心身健康问题。魏秋香[11]采用工作倦怠感 (MBI) 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的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的总体工作倦怠程度较高。杨亚芳等[12]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 (ERI)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和Campbell幸福感量表 (CIWS) 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的职业紧张程度重于综合医院护士, 而主观幸福感低于综合医院护士。

2影响因素

2.1工作年限和年龄

施忠英[13]、李翠芝[4]、徐枝楼[14]研究表明, 从事精神科护理专业在短期内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无显著影响, 但长期从事精神科工作的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和个性的不稳定, 心理健康水平低。究其原因:一方面, 精神科护士短缺, 高年资的护士承担的护理工作较为繁重。另一方面, 面临家庭压力, 如料理家务、赡养老人、教育未成年子女等, 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2.2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

2.2.1精神科护士工作环境多为封闭式, 会使护理人员产生囚禁感。近年来医疗护理纠纷的增多, 使护士担心患者出意外, 特别对门锁、危险物品过分紧张, 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表现为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做事必须反复检查和过分担忧等[15]。

2.2.2目前轮值夜班已成为主要的职业压力源, 也是临床护士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16]。几乎所有夜班护士都出现过夜班综合征的症状, 影响了身心健康[17]。夜间是意外事故发生率较高的时间[18], 值班护士少, 也是精力最疲乏之际, 加上白天休息不好夜班护士心理压力过大[19]。周铃儿[20]等研究显示9年~15年护龄段的护士会因为长期昼夜轮班造成昼夜节律失调, 体力恢复不足和工作晋升、应聘受阻而产生无用感。

2.3患者及家属所致心理伤害

2.3.1精神科护士服务的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患者, 对自身疾病缺乏自知力, 甚至出现伤人、自伤、毁物、外逃等行为。宋文英等[21]的调查显示, 44.3%的护士遇袭击1次, 4.7%的护士遇袭击2次或以上。大多数精神科护士遭遇患者突然袭击后的心理状态为无可奈何, 且出现悲伤心理。

2.3.2据文献报道20%~4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自杀未遂史。胡奎英等[22]在患者自缢事件发生1个月后调查显示结果护士焦虑症状检出率为81.8%。患者常误认为护士是伤害他的对象而攻击护士, 因而, 护士在工作中既要提防患者攻击, 又要防止患者发生意外, 心理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因而易导致心理疲劳。

2.3.3患者家属缺乏相关的精神病知识, 缺乏对发生医疗意外的心理承受力;对监护权认识不清, 对患者出现治疗不合作、冲动、伤人等行为时采取的保护性约束、鼻饲药物等护理措施不了解而引起护患纠纷;一旦患者发生意外, 家属会认为医院应负全部责任。因此进一步增大了护士的工作和心理压力。

2.4社会支持

2.4.1鞠风等[23]对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存在诸多心理健康问题, 且对职业满意度较低。在中国, 精神科护士直接面对精神患者, 并承担了大量的工作, 然而其地位却比医生低得多。患者在出院后往往会对医生表示感谢, 而对护士的工作及贡献认可度较低。精神科护士在物质上及精神上得到的奖励极少, 而这对于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自尊心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同年资的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相比, 精神科护士的晋升机会、继续深造的机会也不多。

2.4.2由于社会地位和待遇比较低, 精神科护士得不到社会和同行的尊重和认可, 致使部分护士对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产生自卑心理, 易出现焦虑、愤怒、心理不平衡等不良情绪, 对工作中潜在的危险缺乏预见性, 以致产生不安全感或造成不安全的后果。

3维护对策

3.1心理干预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压力管理培训, 能提高护士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及掌握一定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技巧, 从而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工作满意度。也有研究显示心理干预能使精神科医护人员焦虑情绪缓解, 幸福感提高[24]。

3.2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法律意识

加强继续教育中法律知识的培训, 在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时, 将法律知识纳入学分, 讲授护理相关法律问题, 并将法制教育纳入护士岗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中。王晓蔚[25]研究显示通过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强化了依法行医的意识, 医疗纠纷和差错发生率明显减少, 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3.3加强社会支持

3.3.1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 让全社会都能理解、重视精神卫生事业, 尊重从事心理卫生事业的人员。为精神科护士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保护精神科护士的合法权益。

3.3.2医院管理者应重视精神科护理工作, 加大支持系统为精神科临床一线的服务力度。张玉玲[26]等的研究显示通过实施定期轮岗制度, 调整了护士的工作环境, 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避免了紧张源的长期刺激。

3.4加强自身心理素质培养

3.4.1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情绪, 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王芬等[27]报道, 精神科护士认为采用自我分析、寻求社会支持、身体放松都是应对压力的良好策略。

3.4.2精神科护士要保持健康情绪, 适时宣泄消极情绪[28], 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职业形象, 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4小结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9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们成长特征, 结合人们生理、心理发展需求提供的一种综合性引导式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以关心和引导入手, 让学生们具备健康和正面的思想, 在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下进行各学科内容的学习, 并且成为综合性人才。随着综合教育理念的不断拓展, 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下我国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 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 观察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希望科学合理的展望教育工作未来前景,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定前行。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本次讨论的重点就是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路径, 以及教育方式进行分析, 掌握目前的教育情况现状。首先, 观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教育内容问题, 必须得到充实的素材支持, 保证教学的内容是丰富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元素。面对当下我国专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应该包含对学生心智的引导, 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立社会人际交往关系脉络, 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完善的人格。

其次, 观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路径, 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径内容划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种是建立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体系, 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的途径。第二种是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平台, 专注为大学生服务。第三种是为大学生建立相对全面的心理健康档案, 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第四种是科学定期的带领学生参见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大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 实现自身价值。最后, 现状中涉及到教育方式的内容。我国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开展取得了相对的成绩, 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进取, 保证和实践教育生活中的细节联合起来, 能够有效的综合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递出去, 保证教育引导的有效性[1]。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 就能够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 我国面对大学生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理论支持上的缺失, 因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起步比较晚, 实际的研究效果没有达成时代进步的要求。其次, 我国在大学教育的整体环境中还存在一定体制上的局限, 对于大学校园内实际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能够完善的执行, 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再者, 我国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先进的信息数据支持, 没有良好的环境进行教育理念的交流, 缺失了科学的指导性发展建议。最后, 由于针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缺失, 也影响了实际研究工作开展的效果, 阻碍了工作的进步效率[2]。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望

当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是也不能停滞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 并且需要不断的扩充和拓展其领域涉及的内容。革新后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或者是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创新的工作格局更加重要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希望能够从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引导学生争取的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也要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全面和健康的心理人格。未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工作展望更希望能够将教育的内容拓展到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 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自身存在的不足, 并且积极的面对和完善自身。

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更应该侧重于实际的社会实践内容, 让大学生了解社会, 也愿意积极的参与社会事项,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空间和环境中成长并成熟。实践的社会经验才是能够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途径, 也是促进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工作, 主要是希望能够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在科学的教育环境中培养综合性人才, 让大学生具备创新、独立、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质, 突破传统教育引导的格局, 实现新形势和新背景下的教育工作目标[3]。

四、结论

综上所述, 面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现状, 从教育内容角度入手, 观察教育实际路径的情况, 分析教育方式上的优势与劣势, 希望能够达成教育与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在实际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工程中, 也不断的发现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 积极的解决和应对问题, 提出科学的完善建议是必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最后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展望, 希望在此领域不断取得进步, 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咨询和辅导理念, 从关心和引导的角度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综合性人才, 增加我国社会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许岱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11, 03:220-222.

[2]潘曦, 陈少平.近三十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历史、现状与对策研究综述[J].武夷学院学报, 2015, 10:59-66.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10

关键词:叙事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大学生

目前, 我国高校接连出现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 继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学生因为口角纠纷将室友挥刀致死, 高校校园命案频发, 人们在震惊和惋惜、遗憾的同时, 再次激起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高校心理咨询现状的关注。

一、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现状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起步较晚, 1985年, 上海交大成立了咨询服务中心, 1988年6月在上海召开首届咨询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并筹备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以及编辑了《高校心理咨询通讯》, 国内许多高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许多大众传播媒介也开始设立心理咨询专栏和心理治疗专题。各教育部门开始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并在学术刊物上宣传心理咨询工作, 各高校也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有力地促进了心理咨询工作在各高校的开展, 但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咨询业务范围的拓展、咨询经费的配备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 心理咨询队伍薄弱

目前不少高校逐渐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 开展了心理咨询工作, 一些尚未开展此工作的学校亦在积极准备, 但在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队伍的力量比较有限, 参与心理咨询的人员主要来自:一是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教师, 二是二级学院的心理辅导员, 三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任教师。在数量上难以满足需求, 质量上有待提高, 缺乏对心理咨询工作科学性的认识及对工作艰巨性的思想准备, 将心理咨询视为一种谈心或者简单的帮助人的活动, 忽视了心理咨询的科学性、专业性。香港中文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孟平教授认为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 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 致力于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 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 以至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1)

(二) 业务范围过于狭窄

目前,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发展较快, 但业务范围过于狭窄, 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咨询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社会系统工程,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密切配合起来, 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以及尊师重友、团结友爱的人际交往氛围。要及时拓展心理咨询范围, 特别关注内向学生群体、贫困学生群体和网络成瘾群体这三类心理问题高危群体。

(三) 咨询经费配备不足

由于工作体制的原因, 心理咨询机构中约有一半以上的日常办公经费来自所属上级挂靠单位, 没有独立经费, 同时只有少部分高校的咨询机构有按学生人数划拨的、用于学生咨询与测评的专项经费, 各个高校对心理咨询机构的资金投入不足, 咨询机构的硬件设施跟不上, 实力较强的心理咨询机构除了设有一般的办公室外, 还分别设置了几间独立的个别咨询室, 团体训练活动室以及监控室等, 但有些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专用的团体训练活动室, 且个别咨询室也是与办公室合用。这些问题会影响咨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影响咨询工作的开展以及心理咨询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叙事心理治疗的产生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 叙事心理治疗的产生背景

叙事心理学治疗是后现代主义的产物,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叙事生涯理论的基本理念、方法和技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它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每个人不同的个性, 叙事心理治疗强调的“人不是问题, 问题才是问题”。人可以依靠自身与外界的支持力量战胜问题、摆脱问题的影响。 (2) 在后现代主义的世界观中, 由于我们无法客观地认识现实, 所以我们能做的是诠释经验, 后现代主义极力反对权威, 认为科学知识并不是绝对的, 鼓励人们追求多元化, 承认差异的存在, 认为真理仅存在于具体的语境中。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无论用多么精准的方法都不能完全描绘出我们存在的宇宙。叙事生涯理论鼓励当事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诠释当事人的故事, 了解个体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 在实际的咨询治疗中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鼓励当事人看到“问题”背后的多重现实, 并为个体重新赋予生活意义。

(二) 叙事心理治疗的哲学观

叙事心理治疗旨在通过当事人诉说的故事探求当事人的生活体验。 (3) 社会建构主义治疗范式给现代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启示, 建构主义强调当事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决策者, 咨询师帮助当事人挖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构建新愿景。叙事心理治疗主张以生命故事为手段, 走进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故事, 将来访者过去、现在的生命体验进行整合;通过故事建构自我认同, 让自我在叙述和对话中完整起来, 使自己认同的特质和体验铺展到未来的故事中。

(三) 叙事心理治疗的方法论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 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 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4)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 它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 质的研究具有情境性、意义性及整体性的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看, 叙事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质的方法。在叙事生涯咨询中主张使用质的评估方式评估来访者, 走进来访者生活的情境, 在来访者的人生故事中看待他此刻的心理体验或生活困境。在咨询中, 不预先设定步骤, 根据来访者的反应评估与咨询相互结合, 交替进行。叙事生涯咨询中常用的职业组合卡、阶梯建构法、生命线、轶事等具体方法, 都是以质的研究方法为基础。

三、叙事心理治疗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启示

(一) 叙事心理治疗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意义

1. 叙事心理治疗契合了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Piaget) 把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认识发展不是数量不断增加的简述过程, 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 使认识发展形成四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智力水平也达到了峰值, 此时具有较强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叙事心理治疗需要当事人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能准确的表述自己的经历, 并讲述和重构自己的生命故事, 这一过程, 大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能帮助自己从多个角度建构自己的生命故事, 从而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大学生这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契合了叙事心理治疗的需求, 因此叙事心理治疗对高校心理咨询有着积极的影响和非凡的意义。

2. 叙事心理治疗满足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还是比较客观, 但是一旦自己面临心理问题时, 主动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士的学生并不多, 对这一现象进行归因不难发现, 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泄露自己的隐私或者认为自己有能力来解决此类问题, 这也是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叙事心理治疗却能满足高校大学生的这种需求, 引导当事人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虽然不愿意泄露隐私, 但是讲故事这种方式是大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 在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 给予自己正向能量, 积极的建构生命意义。

(二) 叙事心理治疗解决了高校大学生的发展性问题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 大部分学生没有较重的心理疾病, 而是存在心理应激障碍和发展性问题, 如人际关系、环境适应、恋爱问题、学习困扰、就业心理困惑等, 而叙事心理治疗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更能发挥出这种治疗方式的优势, 引导当事人重新建构生命故事, 赋予生命新愿景, 从而达到悦纳自我、认同自我。

(三) 叙事心理治疗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启示

1. 将人与问题捆绑到将人与问题分开

现代心理治疗对心理问题的解释框架虽然角度不同, 但都是将人看成有问题的人, 将问题与人捆绑在一起, 囿于问题本身, 而忽视人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而叙事心理治疗是以故事的述说为主要形式, 故事由人类生活的经验组成, 是叙事研究的核心。生活就是叙说我们自己的生活故事, 体验别人述说的生活故事, 根据这些故事过我们的生活, 创造故事中全新而更为复杂的故事——这种故事的产生不只是与人类生活有关, 它就是人类的生活。 (5) 叙事心理治疗认为当事人为自己设想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从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或者心理问题, 如果当事人将这个悲伤的故事纳入生命的主题, 则当事人很难从这个悲伤的故事中走出来, 接受其它美好的故事。叙事心理治疗关注人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将人置于问题之外, 以此来让当事人建构新愿景。

2. 相信人内心强大的生命力量

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害怕自己被别人认为有心理疾病, 顾虑重重, 叙事治疗与传统的心理咨询的区别是相信大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内心强大的生命力量和领悟能力来解决问题, 咨询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当事人, 相信大学生个体是自己生命的决策者, 面对生命挑战时, 引导学生述说自己潜意识里的那部分生命故事, 唤起他生命中曾经活动过的、积极的东西, 以增加其改变的内在能量, 使当事人在问题外化、解构问话、重写故事等技巧中不断咀嚼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从而走出自己的困境。

3. 以欣赏的态度助人成长

在高校的心理咨询中, 咨询师的身份是教师、专家, 当事人的身份是学生, 咨询师和当事人的位置出现了不平等, 而叙事治疗的最根本价值, 主要体现在它为当事人提供了叙事的空间, 让他们可以在根本的生存论立场上打破自己与治疗专家间的界限, 即消融了现代社会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和话语的权威。叙事心理治疗鼓励当事人述说自己的故事, 并适当的修订充斥着诸多问题的故事, 并从故事中来挖掘当事人的生命体验及生活态度, 从而摆脱具有负面消极影响的生命故事, 与当事人共同建构一个新故事、新愿景, 通过故事的述说, 当事人可以重新建构积极的生命态度, 进而欣赏自己生命的美好。

叙事心理治疗受到我国心理学专家的广泛关注, 这一心理治疗方法契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丰富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 拓展了高校心理咨询的内容, 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依靠自身经历重新建构自己的生命故事, 拥有正向能量, 积极地接受、悦纳自我, 达到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义波、张召:《中国香港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借鉴与思考》, 载于《航海教育研究》, 2008年第1期, 第98页。

[2]冷静、曾天德:《叙事心理治疗:一种后现代思潮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兼谈与传统心理治疗的比较》, 载于《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2期, 第151页。

[3]李明:《叙事心理治疗导论》,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 第17页。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 第10页。

上一篇:基础验算下一篇:学术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