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科医学研究热点

2024-04-15

我国儿科医学研究热点(精选6篇)

篇1:我国儿科医学研究热点

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习管理科学化的一个手段,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对实习教学可以起到监督、检查、评价、导向、激励和改进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一项常规工作,评价结果一方面作为教学管理部门调整临床实习计划的参考,另一方面反馈给教师以促进临床带教。从理论研究和评价实践现状看,我国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如何采用量化的方法,系统而又规范地综合评价医学生儿科实习质量,这在国内是一项刚刚起步的工作,建立一套较规范的定性定量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生儿科实习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一、临床医学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儿科作为一个急症较多的科室,疾病的内容多、范围广,床位周转率很快,加上患儿有别于成人,医学生在儿科的临床实习中存在许多特殊的问题。

1、实习难度较大,产生畏惧心理

儿科涉及病种多、知识面广、专业性强,需要掌握更多、更广的医学知识;儿科用药特殊而复杂,每种药物几乎都需要按体表面积或公斤体重计算药量,难以掌握并且易出差错;患儿常常不能自己叙述病情,而家长叙述的病史通常是由观察和主观推测而来,如家长观察不够仔细,则可能使年轻实习医师的诊断思路发生偏差。这些均使得医学生在儿科实习期间感到特别紧张,无所适从,产生畏惧和退缩心理,甚至不把儿科学作为择业的方向。

2、儿科病人具有特殊性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众多长辈的掌上明珠,家长对实习医生有强烈的排斥心理,一般不接受实习同学的问诊查体,更不用说侵入性操作;小孩身体标志没成人明显,操作时经常哭闹,体位很难固定,很多操作难度加大;再加上来自患儿家长的压力,带教老师不愿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给实习同学;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缺乏与患儿接触、交流的经验,因此在诊疗中遇到阻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影响学习主动性。

3、思想上缺乏重视

儿科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包括较多的分支学科,如小儿心脏、小儿血液肿瘤、小儿肾脏等,从字面上看,分类方法与成人内科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有的同学就盲目地认为在儿科实习所学到的东西在内科实习时基本上都能学到,从而忽略了儿科实习的重要性。

4、学习热情不高

儿科医生是个辛苦的职业,临床工作繁忙,经济回报低,风险高,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一部分实习生决定将来不做儿科医生,因此在儿科实习期间得过且过。

5、教师因素

儿科临床工作繁忙,带教老师仅能专注于临床医疗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临床教学工作,把实习同学看作是写病历开检查单的帮手,有的甚至忽视实习同学的存在。

除此以外,诸如就业考研压力、师资队伍质量下降、教学管理不完善等内外科临床实习生面临的问题也不可避免。这些都限制了儿科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教高[]4号文件提出要加强教学评价方法改革,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学监控评价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构建儿科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

二、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着手临床实习质量考试的标准化和客观性研究,到目前为止,建立了客观考试、论述题和口试、床边考核、计算机模拟、标准化病人与客观结构临床考试、等级量表、直接观察评价、出勤考核、病案记录评价、实习手册评价、视听录像评价、客观结构化或临床多站考试评价和改进型问答题等多种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方法。曰本对医学生实习质量的评价方法和内容有:对医学生的行为(技能、态度、礼仪)评分、对低年级评价有关诊疗的基本实际技术、对高年级评价较客观临床能力考试(OSCE)评价为高的能力。

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实习质量的评价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对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全面开展医学教育的评价工作积累了经验。黄秀云对临床科室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自身知识培养三方面实施质量监控,证明对提高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和临床教学质量,效果显着;季红,蒋犁,陈洪等对临床实习量化管理和考核进行研究与探讨,制定实习管理量化指标和临床综合能力量化考核指标;王慧萍,谢波,庄冬云认为,健全质量监控体系、量化管理实践全程可以实现对实习医生能力素质的全面评价。但从我国已经开展的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的现状来看,这一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医学院校及附属教学医院进行了相关研究。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构建了临床实习三维及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儿科实习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及构建针对性强的儿科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三、儿科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处在临床实习阶段的?200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需要构建用于评价儿科实习质量的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其用于专家评价医学生儿科实习质量的指标系统从综合素养、基本技能、医学知识、理论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用于专家评价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指标系统从临床教学能力、临床教学内容、临床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用于专家评价教学管理的指标系统从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再根据各级评价指标拟定出细化指标群。

其二,筛选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设计咨询、选择专家、定性修改和筛选指标等步骤。

其三,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即在第一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选择对本方面较熟悉的专家(不属于第一轮咨询的专家之列),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设计第二轮专家咨询表,汇总咨询结果,利用专家咨询法使判断定量化,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其四,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

其五,在确立专家对指标因素的综合评判权重基础之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儿科实习质量监控系统模型,从而将定性评价结果量化,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客观性。

四、儿科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

针对2007?200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生儿科临床实习阶段进行了三维、三级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研究,通过一系列考核,发现体系建立后,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实习安排更加合理,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更强、带教水平逐步提升,实习生儿科实习积极性提高,责任心更强,临床思维及临床沟通能力也进一步加强,基本技能操作更加规范有序。实习生对儿科的兴趣增加了,考研报考率较过去提高了46.1%,在大学毕业前的操作技能考试中与未在儿科实习过的同学比较,在儿科实习过的同学平均分高出20.2分。本监控体系对量化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生儿科实习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对于验证临床教学管理的可行性,监控带教老师带教过程、评定带教的效果、评定医学生临床工作过程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篇2:我国儿科医学研究热点

2014USNews美国大学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排名

USNews是目前众多美国大学排名中最具权威性和参考性的大学排名,就此龙马留学整理出2014年USNews美国大学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排名,计划申请美国留学的同学可供参考: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辛辛那提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Denver 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贝勒医学院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凯斯西储大学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Geffen)Yale University 耶鲁大学

篇3:我国儿科医学研究热点

一、儿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 走访调研

我院针对目前儿科医师缺乏的实际情况, 通过调研国内两所开设儿科专业的医科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 , 学习其成熟的培养经验及管理模式, 并参观其儿科技能实训室, 为我院儿科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借鉴并积累宝贵的经验。

(二) 专科医院人满为患,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科诊室萎缩

由于儿科医师高风险、低回报的就业现状和教育部对儿科医学专业停止招生政策的实施, 近年来, 医学院校毕业生鲜有人愿意从事儿科诊疗工作。以天津市为例, 在53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 有20所不设儿科床位, 3个医学中心有儿科床位82张, 5个区域医疗中心有儿科床位110张。此外, 儿科的二级学科只有内科。综合医院儿科萎缩, 专业人才断档, 高水平儿科医师匮乏, 儿科诊室设置不全, 诊治能力下降等因素, 严重阻碍了儿科卫生专业的发展。

二、儿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 政策导向失衡, 致儿科医师缺乏

1998年, 国内医学院校陆续撤销儿科医学专业, 只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设有儿科专业方向。统计显示, 在停办的十余年间, 全国儿科医师的数量只增加了5000人。最新研究表明, 中国0岁~14岁的儿童超过3.2亿人, 而每千名儿童有0.2598个儿科医师, 美国则为1.4588个。参照美国的标准, 中国儿科医师的缺口达20万。

目前, 我国本科培养阶段对于临床医学不设专业方向。现仅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十余所儿科教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医学院校继续以临床医学专业 (儿科医学) 的模式坚持儿科专业人才培养, 每年共招生四百余人。天津市的医科院校暂无本科层次的儿科专业招生, 这说明天津市培养儿科医师的任务更加紧迫。

(二) 现实因素影响, 致儿科医生缺乏

综合医院出于经济效益、医疗风险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 忽视儿科诊疗方面的建设, 造成人员梯队断档, 二级以上医院儿科医生人才队伍日益萎缩。具体原因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儿科专业教育介入晚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于2013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中按照专业动员、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 筛选出60人左右重新组班, 作为儿科专业的特需人才进行培养。现已有两届在校生, 共计105人。但这些学生在进入儿科专业学习之前, 没有接受过儿科专业思想教育, 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儿科学研究目的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对儿科专业的特殊性缺乏认识。

2. 缺乏完善的培养方案

随着国内医学院校陆续在本科阶段取消儿科学专业, 其培养方案也随之调整。多数医科院校对于课程设置本着突出重点、保持特色的原则, 对专业性强、适用面窄的小儿外科学和小儿传染病学学时大幅度削减, 同时将小儿内科学与内科学中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 增加内科学的课时数。

3. 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儿科专业切实有效的考核体系不健全, 内容多侧重临床医学专业, 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及实践中具体因素的制约而没有儿科专业特色的考核。

4.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

独立学院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教育机构, 是本科第三批次录取, 即大家常说的“三本”。学生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感, 这种负面情绪从在校就读一直延续到就业竞争中。同时, 由于独立学院在社会上存在时间短, 大众认可度不高, 也加重了学生择业时不自信的心理。如此,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日益凸显, 在择业时如果没有一技之长, 找到工作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三、儿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 政策引导为首要, 加强儿科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儿科专业人才缺口大, 现行培养体系与儿科特征脱节。在2012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世界健康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两岸三地”儿科住院医师培养研讨会上, 专家呼吁医疗行政机构应当正视儿科医师紧缺和培训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医改政策应向儿科倾斜, 支持儿科从体制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完善。

2014年11月,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提出要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统筹各类医学专业协调发展, 特别要加强儿科、精神科等临床急需紧缺人才培养。

可见, 国家已开始关注儿科专业人才缺乏的现实。作为医学院校, 我们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 尽快制定相关政策,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儿科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二) 院校联动, 医教协同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作为独立医药院校, 为适应社会需求, 应积极开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现有2010级和2011级儿科专业学生共计105人。2014年与天津市儿童医院签署教学医院合作协议, 由该院对我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有志从事儿科工作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1. 早期介入儿科专业教育

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在大学一年级即开展有关儿科专业的系列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如聘请我市儿童医院专家来学院进行专题性质的专业讲座;或从学生中选拔对儿科专业感兴趣的代表, 利用寒暑假去儿童医院开展早期社会实践活动, 从而使学生对儿科专业有深层次的理解, 为三年级的儿科专业储备优秀生源, 避免以往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的现象发生。

2. 调整培养方案, 积极改革儿科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上采取“前期趋同, 后期分化”的原则。即在本科五年制的教学计划中, 三年半为理论学习, 一年半为临床见习、实习。三年半的理论学习时间分配上, 前两年半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趋同, 后一年逐步向儿科专业方向分化, 开设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小儿传染病学、儿童保健学及儿科技能实训课等专业性强的课程, 使儿科专业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拓宽知识面, 加强就业的适应性。

3.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本着医教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则, 在我院三年级儿科专业学生确定后, 从教学医院的儿科临床科室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医师作为其导师, 即本科生导师制。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探索育人的新模式,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导师要对学生学习期间的各个方面负责,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特别是临床技能训练。同时, 向儿科专家请教, 共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细化考核内容, 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 为儿科专业学习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4.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拓宽就业渠道

儿科医学专业的学生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相比, 要学有所长、学有所专。课程设置增加儿科专业必修课, 在实践教学环节除去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的实践内容, 还要加重儿科实践力度, 在市儿童医院见习、实习, 感受并体验儿科医疗现状。儿科专业的学生在取得临床医学毕业证、学位证的同时, 会额外获得相关机构颁发的儿科专业专修课程的合格证明书, 为学生就业成功几率增加筹码。使学生奠定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形成良好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进一步拓宽专业培养途径, 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总之, 儿科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开启, 是适应社会、市场需求而产生的, 是适应我国儿童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社会在进步与发展, 对儿童医疗卫生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医学教育已察觉到社会对儿科人才的需求信息, 我们通过调整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及培养模式等改革措施, 跟踪两届儿科班学生的教学、实习情况, 发现早期接触儿科医疗模式的引导作用很有必要, 同时, 结合专业所需开设儿科医学必修课程及强化儿科实践, 对毕业后从事儿科医师工作的帮助效果显著。依托教学医院雄厚的教学资源, 相信我们一定能培养出数量更多、素质更好、质量更高的儿科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篇4:我国体育舞蹈的研究热点分析

1 前言

我国体育舞蹈的研究人员也紧随体育舞蹈的发展形势,对其相关内容积极开展探索,本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体育舞蹈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我国体育舞蹈研究的最新动态,提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系统,以体育舞蹈为关键词,分别对我国16种体育类核心期刊2005-2014年研究体育舞蹈的論文进行检索,结果在13种核心期刊中得到关于研究体育舞蹈的论文86篇,在认真阅读文章摘要的基础上,对所检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体育舞蹈研究的文献分布情况

各年度关于体育舞蹈的文献总数依次为:14、10、6、9、6、12、9、5、7、8,2005-2011年发表相关文献数目较多,之后到2014年发表数目有所减少,总的趋势是近两年有所下降。)

3.2 体育舞蹈研究文献主题分布

根据文献内容的主要特征,结合体育舞蹈研究的相关理论,将检测到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得到以下有关体育舞蹈研究的主题,并对各主题文献分布情况做出统计。

(1)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和青少年体育舞蹈参与现状的研究,共计13篇;

(2) 体育舞蹈在我国各地区开展现状的研究,共计5篇;体育舞蹈价值方面的研究,内容涉及较多,主要包括社会价值,身心健康影响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等研究内容,共计14篇;体育舞蹈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学法、教学模式探讨、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教练员师资研究等内容,共计17篇;

(3) 体育舞蹈的内涵、形成及发展方面的研究,共计8篇;体育舞蹈竞赛方面的研究如竞赛组织,裁判法,裁判规则的研究,共计4篇;体育舞蹈竞技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专项训练中技术层面,共计12篇,其中专项体能方面的研究仅有4篇;中外体育舞蹈对比分析研究,包括文化,技术水平及发展现状的差异研究,共计4篇;我国在体育舞蹈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共计1篇;

(4) 体育舞蹈科研文献的研究,共计2篇体育舞蹈的音乐及服饰方面的研究,共计4篇;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防治和恢复训练研究,共计1篇。

体育舞蹈研究涉及主题较多,对以上以上12个研究主题进行筛选和总结,获得我国体育舞蹈主要研究的几个热题:体育舞蹈训练、教学、发展现状、价值及内涵。从本次统计来看,体育舞蹈训练方面的研究较少,仅12篇(见表2),尤其是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仅4篇,在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和教学方面的研究居多,共35篇。说明我国体育舞蹈现阶段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舞蹈教学和发展现状方面。

4 存在问题

通过以上我国体育舞蹈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体育舞蹈的理论研究远远不够支撑这个项目的有序发展,很多研究只停留在相关研究或现状研究的水平上,对项目本身的发展没有显著意义。

篇5:儿科相关医学论文

【关键词】医学;儿科医学;临床医学

1临床医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沟通能力临床医学是医生与病人或家属之间的沟通,互相作用的结果,良好的沟通是保证诊疗计划顺利进行的前提,尤其是在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因为个人的理解,文化层次、生活背景的不同,沟通成为重要的.课题,稍不慎言都将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绝大多数医学生一是存在“怕”的心理,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病人,其二是“不知如何与人谈话”,尤其是在儿科,多数患儿不能正确表达,家长又非常焦虑,当不擅长应用儿童的语言与患儿交流,而与家人解释病情时,便难以取得他们的信任,这就需要更多时间来解释。

1.2缺乏奉献敬业精神医疗服务行业是帮助病人解除疾苦,日夜不停的工作性质使作息时间无规律,甚至常常牺牲节假日时间,而工作强度大,劳动报酬相对较少的现状与目前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社会观念相冲突,造成医护人员的心理失衡。尤其当代许多医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备受享受的环境下长大,缺少艰苦的磨练。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对于所承担的医疗工作是最基本的,所管床位的医疗工作常不可能在规定的上班时间里完成,每时每刻病情的变化,诊疗措施的实施,抢救工作难以用时间概念来确定。学生们对于工作的热情缺乏,计较工作时间,在其工作及职业的需要与自己的空闲时间中难以平衡,而超强度的连续抢救及值班、手术后加班,无论是体力和主观上都难以适应。对病人就是一切。

1.3轻视医德医德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行医以德为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其职业的特殊性对医学生道德素质的要求高于其他学科。由于其服务的对象是身体和心理需要帮助的人,因此,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是宗旨。而医学生对于此理念的概念模糊,注重技术,只埋头学习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当面对患儿家长时,态度较生硬,询问病史时缺乏关切的口吻,机械性追问患儿家长症状,以及罗列套用书本上能出现的模式化的症状,让患儿家长有不平等的感觉,因此难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容易遗漏重要的信息。在实施检查和操作时,缺乏保护性的措施,如天冷时捂热听诊器再听诊,检查时随时关注患儿的反应,努力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和痛苦。医学生在临床考核中普遍扣分是缺乏保护措施,将患儿作为单纯的治疗对象,而忽略了作为人的本质。

2对临床医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2.1加强人文教育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发生转变。“医乃仁术”是医学先辈们对医学人文精神最本质的概括。目前大学课程中主要强调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在哲学、心理学、论理学等方面的培养还是相当肤浅,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要求提出:“敬业精神合伦理行为是医学实践的核心”,职业道德、态度、行为、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是保证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及基本素质之一。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他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将直接影响合决定他们将来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首先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高,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合人文精神的人。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合科学素质。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医学教育的核心要“以人为本”。

2.2加强临床思维培养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于短时间内能增加知识,但已造成了对知识接受的被动合不积极的状态,使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随着时间流逝而很快忘记。学校在进行基课教学时,由于医学理论知识涉及的领域广泛,记忆内容多,概念性强,应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会循序贯通,多问“为什么”挖掘其内在联系。在临床课的教学中贯穿问题教学,剖析一个问题从各个相关的基础知识串通在一起,如在讲哮喘时,不是单一的从病因到发病机理,而是从其临床表现及处理的原则中反馈其病理生理、解剖及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使其融贯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强调共性问题,培养纵向思维,而临床上往往出现某些个性问题,因此还要学会横向思维,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另则要培养勤思维的良好习惯,注重条理性,强调课堂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加强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临床技能的培训需要大量实际操作的训练。目前的医疗状况要求医学生在进入实习时有一定的操作技能概念,因此在学校学习的后期临床课教学时,开展仿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在模拟病人身上反复进行正规化的训练。在每项操作前,教师要结合具体例子讲解该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交待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应急处理的方法,学生身临其境,领会各项操作的具体要求,准确熟练地掌握各项操作过程,通过图片、录像、VCD等资料方式多渠道反复强化意识。

参考文献

[1]宋宇,杨永岩,陈自谦.医学影像专业临床教学改革与实践[J].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6, (04)

篇6:儿科医学生实习自我鉴定

儿科医学生实习自我鉴定篇一

在儿科实习护士的我,逐渐体会到需要不断的累积自己的护理经验,这样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才可以得心应手。其实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的关系。

常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的确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你只有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在儿科的护理当中,每个患儿都牵动着我们的心,碰到大一些的孩子,心里护理是很重要的,刚入院的孩子,只要我们进入到病房他们就开始哭。我们想办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让他们配合治疗。

面对的是小儿的时候,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所以在每一个治疗上,我们都会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身上嘛!因此我们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我们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事,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一切都以患儿为中心,处处为患儿着想,不做有损患儿的事情。从内心热爱儿童护理事业,不会因工作繁琐而厌倦,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

儿科医学生实习自我鉴定篇二

为期两周儿科的实习让我了解到这里的护理对象跟妇科一样,都是特别的人群.由于面对的是小儿,所以无论从穿刺、打针到各种用药,都跟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别!在护患关联上也有变更,当今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法宝,每一个医治都要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释怀,他们才干安心!

这里特殊的有三点:

第一,特殊的护理人群;

第二,特殊的治疗护理准则

;第三,特殊的护患关系.首先,小儿的成长发育有必定的法则,如持续性、阶段性、次序性还有各体系器官发育的不均衡性.再之,因了小儿这特殊的体质,所以从穿刺、注射跟用药等方面都有着其留神事项。在本科的老师精心领导下,我可能初步控制了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对症护理,也懂得了小儿与大人不同的一些操作技巧要点,如肌注时应如何定位,注射时应捏起皮肤等.最后令人印象深入的是在这里学到了不一样的护患关系。

老是能够从别人口入耳到形容词“小儿科”,语意中总有鄙弃儿科的象征.但是在这里工作不仅面对着小天子们,还要跟把他们小心肝宝贝的爸爸妈妈们打交道,所以做好沟通是非常主要的,然而同时我也晓得要一直地进步本人的综合素质,特殊是心理的劝导及蒙受等才能。

儿科医学生实习自我鉴定篇三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

上一篇:四年级英语湘少版教案下一篇:在珍珠岩厂开业庆典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