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2-09-12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加大, 2003年招收26.89万人, 比2002年增加6.63万人, 增长32.7%;2006年招收39.79万人, 比2005年增加3.3万人, 增长9%。2003年我国研究生数量为65.12万人;2006年突破百万, 达到110.46万人。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使我国在校研究生的数量空前庞大, 使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 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1.1 研究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近些年来“考研热”愈演愈烈, 但生源质量却参差不齐, 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考生生源地域分布差别, 考生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学习条件好、信息资源丰富地区的, 也有来自甘肃、西藏等学习条件差、信息资源不足地区的。二是考生学历层次差别, 考生中有通过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学习, 取得学历的考生, 也有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或继续教育方式取得学历的考生。三是考生学习能力差别, 考生中有刚刚毕业的青年学生, 也不乏已近不惑, 工作、家庭等生活事务繁重的中年考生。四, 是考试模式单一, “2+2”的招生考试模式使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学习阶段, 而不是继本科学习之后更高更深层次的研究, 所以考生即使报考的专业与本科所学专业毫不相干, 只要攻克考试要求的一门或两门专业基础课, 超过录取的分数线就可以进入该学科的高层次专业研究学习阶段。

1.2 研究生教学资源缺乏抑制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教育资源的消耗与教育层次呈正比关系, 受教育层次越高, 所占用的教育资源就越多。研究生教育是教育是精英教育, 需要大量的配套资源为其提供支持。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使研究生教育资源不足与研究生数量增长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一是研究生数量与专任教师、指导教师数量之间的矛盾。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 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比2004年增加了15.87万人, 增长了19.4%, 而专任教师增加了10.22万人, 增长了10.5%, 指导教师增加了1.19万人, 增长了7.9%;2006年全国在校研究生比2005年增加了12.6万人, 增长了12.9%, 专任教师增加了10.63万人, 增长了9.9%, 指导教师增加了2.62万人, 增长了16.1%。可见教师增长远远落后于研究生增长, 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 一些热门专业或知名度较高的导师甚至同时指导十几个或几十个学生, 直接影响培养质量。二是教学设施不能满足研究生学习的需要。越来越庞大的研究生数量使教室变得越来越拥挤, 学位课要分班上, 学生们感兴趣的课程要限制选修和旁听人数, 需要进行实验的课程由于缺乏实验空间和实验设备只能让学生围在老师周围看着老师操作一遍实验, 死记实验过程, 从理论上推断实验结果。

1.3 研究生培养目标单一, 无法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最初, 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层次的科研型人才, 是为满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需要, 但是现在入学门槛降低, 培养质量缩水使研究生本身不能达到教学及科研单位的要求。而且高校和研究单位的岗位数量有限, 不能吸收这么多的研究生工作。与此同时, 企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大, 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是我国目前仍然没有改变对于研究生培养的简单定位, 研究生大多只会死读书本, 按部就班操作实验, 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实践经验, 不能满足企业需要。

1.4 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课程内容陈旧老化

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四类课程与技术结构中的四类知识的对应关系可表示为, 学位公共课对应通用知识, 学位基础课对应基础知识, 学位专业课对应主体知识, 学位选修课对应相关专业。我国现在公共课程所占课时比例过大, 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 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时被挤占许多。绝大部分学生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投入在计算机、英语等公共课程的学习上, 而放松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此外, 研究生部分课程内容没有显现出其更深更专更新的特色, 有些研究生的课程就是对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 有些研究生课程内容缺乏前沿性, 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

2 解决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平衡各专业报考比例

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首先要扩大接受优秀的免试生的比例。一般来讲, 被推荐免试的学生都是在本科阶段德、智、体全面发展且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将是优秀研究生的重要来源。其次要提高复试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初试采取传统的笔试方式, 不能全面地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 复试能够让专业教师对考生进行面对面的专业知识考核, 更能体现考生专业知识水平, 比初试的考查效果更好。再次采取措施把冷门专业做热。国家可以鼓励性地适当放宽冷门专业的录取条件, 学校给予冷门专业学生更多的就业帮助。

2.2 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硬、软件的投入, 保证研究生教学顺利完成

学校必须按照各个学科的特点加大教学硬件和实习实践平台的投入和建设。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要严格遴选研究生导师, 转变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 采取竞争上岗的制度。导师不仅要达到能够指导学生的专业水平, 还要具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保证学生的学习顺利完成。

2.3 明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在研究生教育发展比较完善的美国, 具有专业应用方向的硕士学位占85%, 只有15%是学术型的。在博士生层次, 全美有500多个学科可授予博士学位, 有47种学位与专业应用方向有关。现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 各个行业都需要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研究生教育就应该依据现实的需要调整培养目标, 从过去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变为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高层次人才。这样既有利于解决目前研究生就业困难得问题又能为我国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4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既要突出专业特色又要有灵活性

研究生专业划分非常明确, 其课程设置的专业特点就十分突出, 这对于研究生教育是必要的, 但是这也造成了研究生其他学科知识贫乏的弱点。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应该注意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做到学科渗透、文理交叉, 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生涯目标选课, 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增加知识厚度和宽度。

摘要:国家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和严峻的就业形势, 导致在校研究生规模急剧扩大, 在培养质量上暴露出很多问题, 涉及生源质量, 教学资源, 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多种因素, 解决好这些问题更需要政府、教学机构、指导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本科化”的成因分析[J].江苏高教, 2003 (5) .

[2] 毛天祥.停止研究生扩招的意义[N].京华时报, 2004-03-16.

[3] 李连庆.创新型国家战略下的研究生教育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4) :36~38.

上一篇:智能在线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下一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