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美学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以来,成功为世界多极化发展、经济全面快速提升和各民族文化弘扬不断注入新动力,在一带一路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美学也应在时代的潮流下积极与外界进行交流,并在发展过程中对其传承和创新。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具有悠远的历史,艺术形式和体系复杂多态,同时文化底蕴深厚。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美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美学研究论文 篇1:

我国喜剧美学教学研究的出路探析

摘 要:我国喜剧美学教学活动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探索,其间所积淀的教学成果已蔚为壮观,但是对于这教学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考察却举步维艰,为此,笔者从喜剧美学学科化发展的视角,着眼于方法论、对象论、哲学美学论、教育基础论的理论维度,探索了全面推进喜剧美学教学研究的新出路。

关键词:喜剧美学;教学研究;出路

当前我国喜剧美学的研究成果有利地支撑着喜剧美学的教学活动,使之已发展成为喜剧美学教学研究的客观对象,但是喜剧美学学科化发展显现出困难重重的现状,要求学界着眼于当前喜剧美学发展的学术语境,着力探索,劈波斩浪,突出重围,超越其教学研究现状的种种艰难阻隔。

1 增强研究方法意识,推进原创性教学研究

研究方法是喜剧美学教学研究的立学之本,也呈现出喜剧美学教学研究特殊的智慧风貌。目前美学教学研究中通用的研究方法,多是借助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无论是单一的、科学实证的,还是人类学、社会学的,定量的或者定性的研究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对喜剧艺术的客观描述,都强调将美学理论与喜剧艺术相区分,这些研究方法不适合喜剧美学教学研究对象。比较于喜剧美学教学研究方法与对象的特殊关系而言,喜剧艺术的研究可以采用文字优美、辞藻华丽、幽默诙谐的喜剧语言学方法,而对于喜剧美学教学的学术研究而言,华丽的辞藻可能削弱描述、表达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当然,喜剧美学的教学研究方法也不应当是哲学美学的“思辨式”的逻辑演绎,其缺少实证方法和人类学方法的现实根基。只有对于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践互证”的适当的研究方法,才能保证研究本身的原创性。因此,喜剧美学研究的原创性,就是从对于喜剧艺术的研究开始,进行从艺术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互证性研究,而不是脱离艺术实践的从观念到观念的演绎。只有这样,喜剧美学教学研究才能据理充分而不断创新。

2 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提升理论研究品格

从一般性的美学教学研究看,长期以来,我国的美学教学研究多深受“美学理论高于教学实践”,或“美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等观念的支配,美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多局限于美学理论的应用性探讨。受到这种“大美学”的基础研究的影响,喜剧美学的教学研究也往往凭借逻辑思辨或实证方式,运用既有的美学理论术语,将喜剧美学定位于喜剧范畴研究的课程理论;通过对这些课程的研究,证明既有课程理论的有效性或促进既有课程理论的更新。[1]由此而产生的喜剧美学教学研究成果,就是通过哲学思辨、逻辑演绎或实证教学的方法,探讨喜剧美的本质,探讨培养喜剧审美素质的重要性;或者是通过实证方式,运用归纳分析方法,阐述喜剧美学教学数据的客观性、教学模式的可行。然而,这些研究缺少了对喜剧艺术的理论分析,不能清楚地阐释戏剧样式与美学的渊源,使喜剧艺术的编、导、演等各方面成为了公认的艺术性难题,而不能得到美学阐释。

3 推进教学比较研究,促进喜剧美学的理论整合

喜剧美学教学的“比较研究”,就是要从各个学校不同的教学背景下的不同喜剧美学教学表现,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以揭示喜剧美学教育的普遍规律,同时达到彼此借鉴的目的。教学参考文献的比较研究,主要是为了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研判对已有科研成果吸收的可行性;而不是将已有的喜剧美学结论当成亘古不变的教学研究的参照。避免在教学研究中把某一种理论生硬搬到自己的研究中作为证据。因此,采用比较法,就是要考虑各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法、教学传统、参考文献与学术研究水平、喜剧美学学科建设的过程等;也要分析喜剧美学教学中具有可比性和不可比性的方面。[2]也就是说,这种对研究,主要是研究其教育教学过程,而不是研究其教学结果。只有这样,通过正确掌握喜剧美学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获得喜剧美学学科建设可以从教学活动中借鉴的内容和方法。

4 重视学科建设研究,增进教学与理论互动应证

从课程理论研究与学科教育研究相互促进的关系看,当前的喜剧美学课程教学研究需要探索出超越其与喜剧美学学科建设陷于错位脱离之困境的出路。喜剧美学教学的研究就是对各个教学要素的研究,探讨教学参考文献、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各环节的相对独立性、相互关联性和相互制约性。对教学要素的研究是以能准确地落实喜剧美学原理教学的任务为出发点,帮助教育者从整体上把握喜剧美学的教学结构,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学活动,并有效地展开教学论题的研究。然而,喜剧美学对艺术维度的依存性表明,对喜剧美学教学各要素的研究,必须深入分析喜剧艺术现象,权衡艺术教学维度与理论教学维度的比重,优化喜剧美学教学结构。因此,这样的研究就是喜剧与美学互动印证的研究,可以促进喜剧美学教学各个细部研究的均衡发展,也可以促进喜剧美学建设的研究与喜剧美学教学研究的齐头并进。

5 超越喜剧教育研究,拓展喜剧美学的文化视野

与自由自觉的喜剧美学研究相比,当前我国喜剧美学教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重视程度,喜剧美学教学研究均远远落后于喜剧美学本身的研究。喜剧美学需要通过教学研究成果来指导教学活动,从而激发青年学生对喜剧美学知识的接受与传播。这样已有的喜剧美学就不会仅仅成为少数文化精英功成名就的所谓成果,而束之高阁。[3]只要有青年学生对喜剧美学问题的持续关注,新的研究进展,就不会成为学者们自娱自乐的消遣。因此,只有突破喜剧美学教学研究的教育学困境,将喜剧美学教学视为喜剧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打破喜剧美学本身“重研究”而“轻教研”的狭隘视角,喜剧美学事业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文化视野。

概而言之,固然我国目前的喜剧美学教学研究已获得良好的教学基础,但是传统美学重知识探究过程而轻教育教学研究的观念,使得喜剧美学也步入了一条忽视教学研究的学术误区。而同时,广大青年学生,关注喜剧艺术,渴求接受喜剧教学,有积极探索喜剧之美的美好愿望,要求喜剧美学界充分认识其教育教学研究的困境,并通过几代人扎扎实实的学术研究,找出解决喜剧美学教学研究困境的途径,喜剧美学的研究才能真正提升其学科品格,而屹立于美学之林,永葆学术青春。

参考文献:

[1]翟恒兴.试析当前美学教学研究的问题、目标及对策[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6).

[2]张红霞.我国课程教育教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3]邝邦洪.新时期喜剧美学研究概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作者简介:刘鑫(1977—),男,陕西横山人,延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喜剧美学和文艺学研究。

作者:刘鑫

我国美学研究论文 篇2:

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美学研究

摘  要:一带一路建设以来,成功为世界多极化发展、经济全面快速提升和各民族文化弘扬不断注入新动力,在一带一路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美学也应在时代的潮流下积极与外界进行交流,并在发展过程中对其传承和创新。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具有悠远的历史,艺术形式和体系复杂多态,同时文化底蕴深厚。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美学进行研究,针对服饰美学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征,从服饰美学开始,进行相关分析和总结,为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美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美学;研究

世界正在发生深刻且复杂的变化,一带一路的开辟符合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趋势,彰显人类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将会为国家发展和世界稳定加注新动力。同时一带一路的倡议也为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开创了新局面,为一带一路沿线我国民族服饰美学发展增加了新契机。各民族可以借机推动本民族服饰艺术交流,促进文化传播,让各民族文化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得到彰显,从而提升本民族的影响力。

少数民族服饰与一般服饰存在很大差别,各民族服饰无论在色彩还是花纹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多元性,这其中最具代表的特征是其生态自然美,更彰显出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表露出的美学意识,更佳诠释出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一、服饰美学发展起源

各民族服饰最初用于身体的保护,目的单一取材简单。各民族在原始生存过程中文化底蕴得到累积,为日后不同文化体系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各民族体系复杂多样,主要由东南沿海地区到西北内陆地区紧紧与丝绸之路相连。虽然同属于丝绸之路区域,但由于地理和环境的区别,各民族在服饰上差异明显。但无论差别大小各民族服饰中总能蕴含着深奥的环境美学。各民族服饰带有明确的地域气息,包含自身对环境变化的理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是一种民族情感,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二、现状研究

我国最早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研究的是邓启耀,她的理论认为服饰的价值和作用在于对身体和生活的审美,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服饰在审美上的价值对民族来说更为重要。此后研究者在此理论上不断发展,认为民族服饰的价值体现在,对于生活积极态度的显示,对于民族情感的见证和历史记忆。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新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处于我国丝绸之路最西北,维吾尔族服饰能够以智慧为价值方向造就了美妙的民族服饰。各民族制作出这些服饰首先在于家庭教育意识和审美意识培养,同时也在于自身的努力。服饰美学价值的最高表现在婚嫁服饰上,如果婚嫁服饰能够做到精细和美观,更加有利于自己在择偶上有更优的选择,更容易得到男方家人的认同,因此服饰美学中也应该包含着社会文化底蕴。同时通过服饰还可以体现出信仰和思维美学,比如彝族的服饰。彝族服饰更多的是记录本民族所蕴含的历史和信仰里面的思想,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该民族对生活的热爱,表明了自然崇尚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內涵,还蕴含着宗教信仰的神秘色彩。

三、民族服饰美学体现

民族服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是民族服饰最主要的内涵。民族服饰形成之初便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服饰最初材料来源于自然,发展到今天民族服饰也是取自自然,经过设计再加工,自然美贯穿服饰整个过程。各民族服饰最初选择以麻作为原料,采用苎麻织出服饰,经过一系列加工得到色彩斑斓样式。至今很多民族依然采用这种传统工艺和材料,例如,苗族对这种自然原生态的坚持。苗族人认为这是自然被赋予的神圣服饰,他们要爱护这份自然。

四、民族服饰美学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的美学顶峰标志应属世界各地时装周发布的服饰,无论色彩、面料、还是工艺方法等。服饰蕴藏的文化无疑是无国界的,并且能够跨越民族传递的。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作为传统民族服饰代表,服饰能够保证实用性同时又极具观赏价值,背后蕴含的内涵能够跨越国界和民族的限制,超越民族自身。其中民族服饰中织绣的使用,使民族服饰的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国民族服饰的生命活力,其精华在于能够不断发展创新。织锦是由传统织机编织城的,锦是由骨针一针一针绣制而成的,其精雕细琢的节奏与当今快节奏的服饰制造完全相反。但随着服饰复古化和民族风文化潮流趋势发展,具有精美织绣的民族传统服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很多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名牌服饰已经将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特色运用到装饰设计中。例如,当今壮族的服饰不仅仅限于本民族人的穿着,可以实现跨民族和美学借鉴。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如何顺应当今时代的步伐打造独特美学特色,在保持传统风味基础上创新推陈,在一代一路背景下获得更多的关注。

对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美学进行研究从每个民族的历史渊源入手,只有深入探寻各民族起源和发展史,才能体会到服饰美学的根本内涵。对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进行深入研究,对保护各民族文化根源,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美学,提升少数民族美学价值,具有深刻而悠远的意义。以新疆维吾尔族为例,民族服饰作为一种情感,承载着维吾尔族的文化特色,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表达出维吾尔族人民的审美感情,丝绸的魅力也在其中。当今,维吾尔族服饰承载着民族文化内涵和先人的智慧,维吾尔族服饰在走向世界走向市场的考验中,只有不断创新,顺应时代发展同时保持本民族内涵,才能够永葆文化的生命活力,在不断变化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圣伦.苗族服饰的生态美学意义阐释[J].州社会科学,2010(09):31-36.

[2]丹姆.通过人类学研究美学:我的学术之旅[J].民族艺术,2015(06):7.

[3]郭倩.一带一路背景下河西走廊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与文化艺术价值[J].艺术评鉴,2018(03).

本文系2019年度黑龙江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元素的表达探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C018。

作者:王嘉艺

我国美学研究论文 篇3:

美学经济理论视角下我国的体育消费升级研究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从美学经济理论视角探讨如何提升消费者参与体育消费时的美好体验和感受,满足消费者新的体育消费需求,进而实现体育消费升级。将体育消费需求中的美感需求分为4个维度:美感消费需求、美感资源需求、美感体验需求、美感要素创新需求。认为消费者在参与体育消费时获得的美感体验并非一般意义上通过体育运动获得的体验,或者使用体育用品时产生的功能性体验,而是将消费者的身心体验与体育消费的美感要素进行深度融合,促成消费者的体育消费行为。提出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关键是实现对美感资源的有效融合,通过审美情境的创设、美感要素的融入与创新,进而促进体育消费。

关键词:美学经济;美感资源;体验经济;消费升级;体育消费;体育消费行为

近年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我国体育消费市场潜力进一步得到挖掘,消费者的体育消费意识不断增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日益丰富,一部分消费者的体育消费已由“实物型消费”为主向“体验型消费”为主转变。因此,体育企业应注重通过美感资源的融合与审美情境的创设来增强消费者的美感体验,进而促进消费者产生体育消费行为。本文从美学经济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探讨如何增强体育产品和服务的美感体验,进而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体育消费需求,实现体育消费升级。

1   美学经济的产生与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购买个人消费品时,不再仅仅局限于生活必须品,而是更加关注产品和服务具有的美学特征[1]。这就催生了美学经济。

1.1  美感要素的经济属性与价值

所谓美学经济是强调美感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价值与作用。它是伴随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转变而产生的现象。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企业将美感要素资源与产品或服务融合,促进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产生美好体验,从而引发消费行为,这是美学经济产生的原因所在。Bohme认为,“美感要素是具有价值和经济属性的,在市场经济中,美感要素早已超越了艺术品的范畴,也不单单只是消费者衡量产品价值的附属特征,而是可以成为被直接消费的对象”[2];廖世义等认为,“产品的美感要素能使人内心产生愉悦并触动消费者产生消费欲望,能创造经济价值”[3]。根据上述美学经济的相关理论,美感要素在当代社会的体育用品生产和销售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意味着产品制造不能再一味追求产值,而是要能够融入更多创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4]。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美感要素正在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竞争力,被应用到当前体育用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

1.2  消费者的美感需求与消费心理

美学经济的产生是满足消费者体验性消费需求而必然出现的现象。以美感要素创造的产品使消费者产生的感官体验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并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例如在产品颜色、图案等融入美感要素[5]。美学经济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的身心感受尤其是心理感受作为关注点,主张使消费者获得深度心理体验,以使消费者主观感受到愉悦。体验性消费注重消费者的美好心理体验,而这种美好心理体验不仅发生在购买产品之后,而且存在于整个消费过程中。营销美学有关理论认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标准是产品是否符合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当产品在外观和功能上没有什么差别时,体验价值就成为重要的营销点[6]。而美感体验是重要的因素[7]。

1.3  美学经济视角下体育消费行为的内涵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的日益丰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在转变。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 万5 974元,同比上年增加了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万6 396元,增长了8.3%。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万1 969元,增长了7.3%[8]。除了收入提高之外,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在增长,体育消费水平也在提高。由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的数据可知,在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39.9%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926元,较2007年增长了52%[9]。由此可见,我国成年人的消费水平正在提高,体育参与度在提升,体育消费意识在增强。“我国居民消费总体已经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高,从有形物质产品转向更多的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的趋势”[10]。体育消费升级与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体现了消费者在体育消费时的美感需求。美学经济理论主张,美感消费是为消费者创造美好体验,促进美感体验消费。美学经济理论认为,产品销售已经不单是产品的使用价值的销售,还有美学价值(符号价值)的销售,通过消费美感产品或进入审美情境,可以使人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继而产生消费行为。体育产业中的美感体验并非只是参与体育运动,而且是将人的身体体验和心理审美体验与体育用品、体育服务及审美情境进行深度融合,催生人对体育用品和体育服务的体验需求,从而促进体育消费。由此可见,美学经济理论主张的体育消费是为消费者提供深度美感体验的产品和服务,由此促进体育消费。

2   部分消费者对体育消费的美感体验需求

体育企业要满足消费者通过体育产品或体育服务获得健康、快乐等方面的身心体验需求,并要为消费者提供舒适的、整洁的、审美体验情境。当前,不论是在体育场馆、健身中心还是在公园等,参与体育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体育运动项目也越来越丰富。从体育运动参与者穿着的服装、使用的器械,以及近期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来看,体育消费越来越趋向于体验化。而美学经济理论主张,体育消费要使消费者获得美好体验,增强消费者心理体验与美好感受。当前,体育消费者的美感体验需求越来越广泛,并且出现了新的体育消费潮流,对体育产业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基于美学经济视角,将体育消费需求中的美感需求分为4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美感消费需求、美感资源需求、美感体验需求、美感要素创新需求。

2.1  美感消费需求

“美感消费”或称“美学消费”是指消费者在参与美感体验性产品或服务时所产生的心理及行为[4],是消费者将美感体验性产品或服务作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消费形式。随着体育用品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体育用品的功能性消费,开始对其质量、消费环境、附加服务等带来的身体体验和心理感受产生了需求。这一需求又产生了多样化的产业链,例如互联网+体育,等等。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美感体验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部分消费者的体育消费也由以“价廉”为主向以“物美”为主转变。部分消费者的“美感”需求可看作是对产品具有的文化内涵、美感要素、附加服务的一种精神性消费;因此,在当今部分消费者的体育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中,侧重体育消费环境、体育服务质量和体育产品质量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心理体验,可见,这些方面的提升对消费者的体育消费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2.2  美感资源需求

有研究认为,产品、服务中的美感要素能够创造经济价值[11]。在体育消费中的美感资源是能使消费者获得舒适、美好的身体体验和心理感受,并且能够创造价值和满足消费者美感体验需求的载体。本文基于美感资源的存在形式,将体育消费的美感资源需求分为物质美感资源需求和精神美感资源需求。

1)物质美感资源需求。物质美感资源指的是体育建筑、体育设施、体育产品等有形资源。物质资源主要是指体育用品(体育运动服装、护具、体育器材等)、体育公园、部分景区和体育场馆(高尔夫球场、滑雪场、游泳馆等)一切可供人们开展体育活动和休闲的场所。当前,从我国现有体育场馆来看,大部分体育场馆建筑融入的美感要素不足,而融入美感要素的体育产品和体育场馆对塑造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鸟巢”国家体育场便融入了美感要素,使“鸟巢”体育场不仅是体育比赛场馆,也是集体育赛事、商业性文体演出、休闲体育的综合性体育场馆,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北京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同时也对塑造北京的城市景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2)精神美感资源需求。物质资源指的是有形资源,而精神资源指的是无形资源。精神美感资源包括体育运动项目文化、体育培训服务、体育人文历史等无形资源。例如,产品营销理论中主张产品销售过程中推销员要“微笑”,其目的是给消费者一种友善、亲切的感受,从而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消费者在体育服务消费过程中也更注重服务人员的态度产生的感性体验。体育企业通过营造整洁舒适的体育消费环境、提供热情周到的专业服务等,使消费者从視觉、听觉、触觉、嗅觉上获得美好感受和美感体验,从而促进消费者的体育消费。

2.3  美感体验需求

“体验”这一概念在经济学、心理学、美学中均有涉及[12]。有学者将“体验”定义为“当一个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达到某一特定程度时,在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13]。“美感体验”是由客观对象的美学属性引起审美主体情感上愉悦的心理感受[14]。美学经济理论主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深度融合,以及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的互相交织,而美感体验是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核心要素。本文基于消费者美感体验需求的维度,将体育消费者美感体验需求分为身体体验需求和精神体验需求2个部分。

1)身体体验需求。身体体验主要包括感官体验、行为体验和关联体验3个维度。其中:感官体验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获得感官体验;行为体验强调通过消费者参与体育运动而获得身体体验;关联体验是基于消费者个体在自我提升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体育参与者会体验到体育运动增进健康的作用和使人产生快乐的心理感受,是消费者在体育消費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感受和所形成的知识记忆或美好心理体验[15],而满足消费者这一身体感受的途径则在于体育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精神体验需求。精神体验主要包括情感体验、思考体验2个维度。情感体验是指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对情绪和情感的感受;思考体验是指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对体育知识、体育思想的联想、思考的体验。例如消费者在健身消费场所参与健身活动时,健身教练通过自身的运动技能为消费者提供指导服务,使消费者在接受运动技能知识的同时获得思考体验,以及体验由体育运动产生的心理愉悦。

可见,身体的美感体验和精神的美感体验在满足体育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同时,还可创造出价值,即体验价值。

2.4  美感要素创新需求

当前,如何促进体育消费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体育企业应在美感要素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上进行创新,通过新理念、新模式促进体育消费。

1)美感要素消费理念创新引领美感需求。创新的本质在于对原有观念、思想等的超越。而概念和理念是思想的基本逻辑单位,因此,研究体育消费中的美感需求,应先从美感要素消费理念创新开始。消费理念创新是指更新旧有的消费观念和以往的消费理念及思维定式,以不同视角或逻辑创新消费理论和思想,并指导实践的过程。美学经济理论认为,产品审美疲劳周期不断缩短,产品审美迭代的速度加快,生产者急需寻找一条独特的消费升级之路。而美感要素具有的审美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随处可见。因此,体育企业应遵循市场规律和满足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以“体育运动+美感体验”创新消费理念。

2)美感要素消费模式创新创造美感需求。只有新的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不断涌现,形成新的体育消费模式,才能促进新的体育消费行为。当前,随着体育产业链的构建与延伸,以及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体育+”成为了体育产业链构建的主要思路,并且依托各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了新的业态。从体育企业来看,美感要素多元化促进了多样化体育产品的出现,这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策略,还代表了一个重大的思想转变,也促使新的商业模式的产生和新的美感体验消费市场的产生。在市场经济中,体育企业的竞争力表现为创新力,体育产品的质量或更新换代的速度直接影响体育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加大体育消费模式创新力度是促进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因美感要素的融入而产生的差异性是体育消费市场中美学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   美感体验消费的美学经济理论阐释

从美学经济视角来看,消费者在体育消费过程中获得的美感体验并非一般意义上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获得的体验,或者消费体育用品产生的功能性体验,而是将消费者的身心体验与体育产品、审美情境进行深度融合,促成消费者在体育消费过程中美感体验需求的产生。

3.1  美感体验需求的产生

美感体验需求的产生是基于“刺激-反应”或者“激活-接收”的模式[4]。美感体验需求产生于具体的体育消费过程中,是通过消费者与体育产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Zaltman认为,产品的美学特征是一种心理体验或者一种象征,能驱动消费者产生需求和消费偏好[16]。当前,消费者对体育消费的美感体验需求是对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与美感要素融合、消费动机与体育产品及体育服务具有的美感要素贴合的内在逻辑表达。美学经济理论认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标准是基于该产品是否符合其物质和精神需求,或者该产品是否能使消费者产生一种美好心理体验。当同类产品或服务在性能上没有差异时,那么能使消费者产生“美好心理感受”和“美好心理体验”的无形价值便成为该产品市场营销时的关键点。体育服务消费是消费者在身心体验方面的双重消费,因此,美好感受、美好体验产生的主体审美心理构成了不同于“理性人”假设下的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

产品一般具有“使用价值”和“符号价值”2种基本属性。不同的使用价值是由产品自身的功能属性决定的;符号价值则泛指产品的外观、材质等元素构成的美感要素。随着体育用品的不断丰富,体育用品以外观设计和材质上的差异已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美感体验需求。这就要求体育用品企业要通过推陈出新,创造新的“符号价值”,满足消费者的美感体验需求。现代人在购买体育产品时,一方面考虑体育产品及体育服务的功能与价值,而另一方面开始注重美观性和心理体验等符号价值,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消费高端体育产品来获得美好心理感受和美感体验。如今高端的体验性体育产品及体育服务是体育消费升级的一条新路径。例如消费者选择健身场所时,在价格差异较小的情况下,舒适整洁的环境、热情周到的专业服务成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再如在体育运动服装等消费方面,美感体验也已成为一部分消费者选择体育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在消费者的体育消费行为中越来越注重心理体验与心理感受。

3.2  美感资源的融合

美感资源是消费者获得美感体验的载体,而体育企业对消费环境、体育器材、体育服务、体育产品等进行美感要素的有效融合是使消费者获得美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体育产品营销中如何发挥美感资源的作用是促进消费者产生消费动机和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体育产品与美感资源融合主要是通过对物质美感资源和精神美感资源的广度融合和深度挖掘来实现。其中,“广度融合”是指体育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从美感资源的广度融合来看,应促进体验性体育项目的开发,丰富美感资源,并增强体验性体育项目间的差异性,以提供多样化的体验性体育项目。以滑雪产业为例,由滑雪运动催生了多个相关产业,例如在东北地区出现的农家乐、雪乡民宿、雾凇雪景观光等。而“深度挖掘”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体验性体育项目进行内涵挖掘,以增强消费者的美感体验。从美感资源的深度挖掘来看,应针对具有差异性的体验性体育项目在美感体验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例如,丰富滑雪运动项目类型,增加体验性项目的种类,不仅从雪道的难度设计上要具有差异性,还要增加多样的雪上运动项目和滑雪设施,例如雪上摩托、狗拉雪橇、雪上跳台等。通过深度挖掘后,打造“特色”体验性体育项目,不仅要使消费者获得身体多重体验,还要能使消费者在体育消费中获得心理上的美好体验。

3.3  美感体验的提升

消费者的美感体验需求存在个体差异、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在体育消费中,提升消费者的美感体验主要包括5个方面: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想体验、身体体验和关联体验。体育企业要创造出使消费者产生美感体验的体育产品或体育服务,就必须深入研究消费者的美感体验需求。1)感官体验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产生的知觉美感体验。在体育消费中,通过舒适整洁的环境或热情周到的专业服务促进消费者产生美感体验。例如,消费者在健身消费场所参与健身活动时,经营者通过“环境+音乐+气味+想象+身体活动”的方式使消费者获得美感体验和精神享受。2)情感体验是满足消费者的情感美感需求。例如“体育运动使人快乐”,并且快乐的不同程度决定了情感体验的不同程度,因此,通过舒适整洁的环境、热情周到的专业服务等美感要素资源的融合可以促进消费者产生愉悦心理,从而获得情感体验。3)思考体验是指消费者通过认知产生的思考体验。例如,在攀岩运动中,消费者要不断地思考和寻找攀爬线路,同时配合运动技术的运用,最终实现登顶。再如消费者在参与围棋、象棋活动时能获得思考体验。4)身体体验是指消费者通过身体活动获得的体验。然而,一般意义上的身体活动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身体体验需求,只有与美感要素相融合的高端体育体验项目才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身体体验需求。例如,体育企业通过增设多样的运动项目和设置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来增强消费者的身体活动体验。5)关联体验涉及感官、情感、思考与身体等层面,是超越本我感受而与他人或文化元素产生关联。体育消费者关联体验的需求是为了实现自我超越的个体意志。例如,消费者认为“人+体育运动=健康”,将体育运动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或必需部分,从而将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关联在一起,消费者在体育消费中获得关联体验。

3.4  美感要素创新的方式

美学经济理论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创新。美感要素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体育企業对美感要素的创造或创新,也是美学经济的重要价值和功能之一。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部分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缺乏创新,特别是在消费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17];因此,如何使体育消费者获得美感体验,实现美感体验消费升级,满足体育消费者多样的美感体验需求是促进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结合美学经济理论,笔者认为我国体育企业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创新:1)体育消费模式或体育产品创新的美感资源开发,例如“体育+旅游”“体育+康养”等产业要通过秀美山川、人文史迹等资源的开发,使消费者获得美好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2)体育服务业的创新则要满足消费者的美感体验需求,使消费者获得身心美好感受与情感体验;3)体育产品的创新则要融入美感要素,一方面满足消费者对美感体育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消费者在使用体育产品时的美好心理体验。综上所述,随着消费者的体育消费观念转变,体育企业应结合美学经济理论进行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的创新。

4   促进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策略

美学经济理论认为,产品与服务通过美感资源融入能使消费者获得身心体验价值和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体验性需求,而体育消费升级要实现对美感资源的有效融合,进而促进体育消费。

4.1  美感资源的融合——体育消费升级的前提与基础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体育企业不能再单一追求产量和产业规模,而要重视在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中融入更多的创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与个性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在此过程中,美感要素正在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资源,它正在逐步融入到当前体育产品及服务的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18]。例如,体育特色小镇便是以“运动+美感资源”为基础,通过“美的风景”“美的建筑”等一系列美感资源的融入使消费者获得身心愉悦的体验。当前,在体育消费环境、体育器材、体育服务、体育产品等方面融入美感要素已成为满足消费者美感体验需求的重要方式。例如,某足球小镇按照“政策支持,企业积极,消费升级,足球文化深入人心”的指导思想,将城市文化与足球文化有机融合,涵盖了运动特色产业、美好生活、郊野公园、田园综合体4个板块,并设有足球公园、古乐园、骑乐园等。其中足球公园有多个符合职业足球赛事规格的足球场,将特色鲜明的足球运动项目与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便捷完善的基础设施结合起来,消费者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通过参与体育运动项目而获得美好身心体验,并实现身体体验与美感体验的融合,进而使消费者获得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这种以足球运动为聚焦点,以足球文化为体育消费内容,并将美学经济理论认为的生态美、服务美、运动美等美感要素融入到足球项目中的消费模式,对提升美感体验价值,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加快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4.2  审美情境的创设——体育产品质量的提升

“美感体验”是由客观对象的美感要素引起审美主体情感上愉悦的心理感受。美学经济理论主张,产品生产过程中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深度交融,以及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的互相交织,美感体验是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核心要素。随着产品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向,消费者侧重的不再仅仅是消费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注重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体验[19]。当前,部分体育消费者在某一特定体验性消费项目上会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据某项调查显示(如图1所示),一个社区中的消费者对网站赛事转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媒体制播技术均有较大需求。其中:360°全景观赛需求最多;提供赛事实时数据、个人定制、虚拟观赛等增值服务也吸引了一定数量的观众。这体现了消费者对体育赛事网络制播的美感体验需求。当前,体育企业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往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模式要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体验经济营销模式转变,体育企业创造的体验价值是体验经济的基础[16]。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才能促进体育消费。

4.3  美感要素的融入与创新——体育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有研究者认为,美学经济价值可直接称作“美学经济力”[20]。在市场经济中,美感要素对体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直接的影响,其作用于体育产品的生产过程和销售环节。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美感要素是使体育产品脱颖而出的重要方法,以美感体验和创意为核心的新颖外观与华丽外饰能提升体育产品的附加值,美感要素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消费体验需求,而且能满足人的精神消费体验需求[21]。特别是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体育用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只靠升级“硬件”已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感要素作为体育用品的“软件”日益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服装业一直是美学元素、美感要素创新的重要行业。在体育运动服装业,2017年第3季度某一品牌运动服装总销售额可达90亿7 000万美元,另一品牌运动服装销售额也能达到63亿2 871万9 600美元[22]。再如,消费者对运动鞋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从普通运动鞋到国际名牌再到限量版、球员版、签名版等,运动鞋的消费市场逐渐细分。某体育用品企业对运动鞋的细分就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23]。而美感要素创新则是该体育用品企业近年来运动鞋销量实现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2017年其先后推出新一季多系列运动鞋,并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从而实现了销售额和利润的双增长。这进一步说明,当市场上的体育用品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并融入独特化的美感要素,消费者在面对不断更新的体育用品时,在同等价格条件下,会优先选购美观、功能性强的体育用品,可见,融入美感要素的体育用品对体育消费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宁. 浅析美学经济[J]. 商业时代,2005(21):87.

[2]  BOHME G. Atmosphere a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a new aesthetics[J]. Thesis Eleven, 1993 ( 1 ) : 23.

[3]  廖世义,黄钰婷,谭子文. 行销管理美学要素之初探[J]. 行销评论,2009,4(3):23.

[4]邱晔. 美感消费论:一种新型消费趋势的探讨[J]. 北京社会科学,2016(5):41.

[5]  段麟芬. 美学经济视角下草鞋手工艺的文创设计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18.

[6]  SCHMITT B, SIMONSON A. Marketing aesthetic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7 : 14-19.

[7]  JOY A S, SPEAKING J F. Art as embodied imagination: a multisensor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esthetic Experience [J ].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3 ( 2 ) : 12.

[8]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0%[EB/OL]. (2018-01-08)[2018-12-06]. http://finance. people. com.cn/n1/2018/0118/c1004-29773377. html.

[9]  《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解读[EB/OL]. (2015-11-18)[2018-12-06]. http://news. cnr. cn/native/gd/20151118/t20151118_520539535. shtml.

[10]  居民消费将在哪些领域升级?发改委这么回应[EB/OL]. (2018-08-02)[2018-12-06]. http://www. cs. com. cn/xwzx/hg/201808/t20180802_5851991. html.

[11]  ANDERSON T L, GRUNERT C, KATZ A, et al. Aesthetic capital: a research review on beauty perks and penalties[J]. sociology compass, 2010, 4 ( 8 ) : 564.

[12]  邱曄,黄群慧. 休闲农业中的美感资源与美感体验分析:基于美学经济的视角[J]. 中国农村观察,2016(2):2.

[13]  约瑟夫,詹姆斯. 体验经济[M]. 夏业良,鲁炜,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6-59.

[14]  陈丽君,赵伶俐,汪宏,等. 美感体验与积极情绪关系的实证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68.

[15]  MATHWICK C. Experiential value: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atalog and internet shopping environment[M].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1, 77 ( 1 ) : 39.

[16]  ZALTMAN G. How customers think: essential insights into the mind of the market[J]. Journal of Direct Data & Digital Marketing Practice, 2006, 2 ( 4 ) : 10.

[17]  破解体育产业发展瓶颈,着力发展六大产业链[EB/OL]. (2018-01-13)[2018-12-06]. http://www. gov. cn/xinwen/2018-01/13/content_5256388. htm.

[18]  于云. 休闲时代与美学经济[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6):23.

[19]  BERLEANT A. The aesthetic field: a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J]. Journal of Aesthetics & Art Criticism, 1972 ( 1 ) : 22.

[20]  金宣我. 美學经济力[M]. 博硕文化,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6.

[21]  姚国营. 休闲时代下的审美经济[J]. 美与时代(上),2014(10):114.

[22]   耐克、阿迪达斯、安德玛、亚瑟士等运动品企业2017年三季度业绩[EB/OL].(2017-12-16)[2018-12-06]. http://www. 360doc. cn/article/40449258_713482871. html.

[23]  周再宇. 高嘉礼:阿迪达斯的营销攻略[J]. 新营销,2012(8):64.

作者:邰峰 闫纪红 于子轩

上一篇:淮南子的研究论文下一篇:民俗旅游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