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情境教学法

2024-05-16

初中作文情境教学法(精选十篇)

初中作文情境教学法 篇1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经验之塔,情境教学

英语作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英语作文教学质量的低下,是英语整体教学质量低下的关键性原因。如何提高英语作文教学,也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和主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英语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忽略了情境法的运用,认为作文教学是写的训练,与情境毫无关联。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告诉我们,情境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更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下面简单谈谈几种情境法与英语作文教学巧妙结合的体会和感悟,以期共享。

一、视听情境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提出:学生的学习经验有两类——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做”而获得的,并且强调“视听”而获得的经验是“做的经验”的基础。因此,作文教学中,从视听情境入手,给学生创设最直观、最形象的情境,获取最直观最形象的经验,为上升到“语言符号”奠定牢固的基础。

1.图片情境。图片因其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在英语教学中备受教师们的青睐。同样,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图片,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如Past and Present单元的教学时,一般要求学生写“家乡巨变”的文章,如果传统的英语作文教学,教师布置作文题、带领学生读读范文、组织学生创作的“三部曲”,学生大多数要么抄写范文、要么参考Reading,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欲言又止、无所适从。而如果教师呈现给学生两幅今昔对比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而写Changes in my hometown,学生会下笔如有神。

2.录音情境。视听情境比言语符号情境更具体、逼真,“视听”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并且,新课程标准也倡导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完美整合,不能割裂任何一部分,否则,英语教学就会出现“缺口”。英语作文教学, “听”也是主要方法之一,以“听”为基础,从“听”的情境中获取“写”的素材和明确“写什么”、“怎么写”的棘手难题。 学习Pets时,写My pet是Task的中心任务。在学生写之前,教师走出布置作文题就让写的“偷工减料”式的教学方法,课前精心准备、搜集描写宠物的几篇“佳作”,如My pet cat/dog/parrot/ goldfish/white mouse……并制成录音材料,让学生写作前和学生一起“共赏”,然后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描写这些宠物的几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说出自认为精彩的句子,再从听力材料里选择出一种所最喜爱的宠物进行描写,这样,学生写作起来有了听的基础、说的准备,写也就迎刃而解。

二、做的情境

依据经验之塔理论,“做”是“写”、运用语言符号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学习; “最近发展区”原理也要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所学习的基础而设计任务;新课改并注重“做中学”、“学中做” 等,这些无一不强调“做”是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在学生写作前,应注重“做”的情境的运用,使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而感受和体验学习经验,获得写作素材和写作体验。

1.采访情境。采访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的开展,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习渠道、拓展写作思路。要求学生写Changes in my hometown,除了上文提到的图片情境法可以使用外,从Reading中也可以受到启发:开展采访活动。如想写十几年来江苏的变化,可以组织学生拟一份采访的提纲,包括研究课题(project)、采访谁(who)、打算采访哪些问题、怎样采访、从哪些方面采访、设计的问题等(what、how),之后,实施采访活动,利用周末时间,有针对性进行采访,通过采访,不仅搜集了写作素材,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参观情境。参观情境的创设也是英语作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如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的文章,中学生对这样的话题虽然感兴趣,但大多数学生很少走出自己的“家门”,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如果不带领学生走出去,或者利用图片、影视等给学生提供情境,让学生写这类文章无疑“闭门造车”。因此组织学生就近参观游览,学生会对要介绍的名胜通过听、看、记、查等方式的了解,回去再写作会历历在目,并且有想记下来这次之行的欲望,产生欲罢不能之效。

3.表演情境。要求学生写一篇为慈善机构捐款捐物的活动的文章,无疑组织学生举办一次Charity show义演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慈善义演的举办和参与,为写作积累了经验,从慈善义演的时间(when)、地点(where)、参加义演的人们以及邀请的嘉宾(who)、义演的节目(programs)、义演的意义(meaning)以及参加义演的感受(feelings)等,使写作信手拈来,下笔如有神。

总之,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为我们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方法的指导。教学中,应注重情境的运用,且应根据不同的文章的写作要求,创设不同的情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能助英语教学走向有效、迈向高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英语教学中, 巧用情境,助力英语写作教学走向高效,使英语写作课堂成为学生们的乐园、展示自我的舞台、张扬个性的天地、放飞发散思维的广袤天空,为学生擎起一片蓝天,让他们自由驰骋、自由飞翔。

参考文献

[1]端一飞.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情境设计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5.3.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探析 篇2

一、化学实验情境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现象引人注目,极易把教师和学生带进变化纷繁的化学世界。化学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化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化学实验活动,都会形成良好的实验情境氛围。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82个演示实验即为化学课程通过教材所设置的重要的实验情境要素:镁带燃烧发出的耀眼白光,转眼间银白色金属变成白色粉末;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绿色变成了黑色;

氢气的爆炸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中黑色变成亮红色;

酸碱盐中的变色、沉淀反应;

„„

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足以突出化学学科教学的明显特征,营造化学思维和化学创新的良好氛围。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鲜明有趣的实验,尤其是将学生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思考和分析有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化学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简单地说就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问题情境的设置取决于教师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处于探索的情境中,激发他们进行一定的智力和动作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empirenews.page--] 1.实验问题情境

如前所述,纷繁灿烂的化学实验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探析这种氛围,则是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针对学生渴望了解的事物,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能自己在化学知识的迷宫中找到答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有益处。

在学习燃烧这一知识点时,做完演示实验“燃烧的条件”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燃烧的两个条件后,接着教师又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学生观察到一根竖起来火焰向上的火柴很快熄灭,而平放的火柴火焰却不会熄灭,如此反复数次,结果都一样。这是为什么?教师及时提出问题。由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再一次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探索欲望,经教师的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正确的解释结论。

在《氢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教学中,把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改进为探索性的随堂实验。在介绍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时,有的同学会提出“假如实验结束时,没有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为止,会有什么现象呢?”这时,不要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要求学生进行两种不同实验操作结果的比较。根据前后两次实验的不同现象,再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结束时没有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为止,则灼热的铜就会再次被氧化成氧化铜。

2.思维问题情境

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一部优秀的影片,往往把尖锐的矛盾冲突呈现在镜头的开篇,扣人心弦,欲罢不能。所以,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设疑、激疑、导疑、释疑,使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层层登攀。通过思维问题情境的创设、解决的不断循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化学计算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常用方法。

例:在溶液中含有铁的氯化物1g,使其和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可得沉淀物2.65g,求此氯化物是FeCl2还是FeCl3?(此题有多种解法)[!--empirenews.page--] 解法一: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将该氯化物的化学式设为FeClx。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lx+xAgNO3——→xAgCl↓+Fe(NO3)x

然后列比例计算,求得x=3,即化合物为FeCl3。

解法二: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将该氯化物的化学式设为FeClx。由2.65g氯化银沉淀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代入FeClx,求得x=3,即化合物为FeCl3。

解法三:用假设法(或讨论法)计算。

把FeCl2或FeCl3代入方程进行计算,通过讨论分析,舍去不符合题意的答案。

3.辨析问题情境

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它需要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和辨析而完成。因此,设置一系列递进层次的辨析问题情境,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会产生积极的效益。例如下面问题:

溶于水的钡盐[如Ba(NO3)2,BaCl2等]对人体有毒,但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BaSO4,不但没有毒,还由于它不易被X射线透过,医疗上被用作为X射线透视胃肠的内服药剂——“钡餐”。

①有人认为也可以用BaCO3作为X射线透视胃肠的“钡餐”,你认为可以吗?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误食了BaCl2,可用于解毒的药剂是__________。

A.糖水

B.硫酸钠溶液

C.食盐水

D.硫酸镁溶液

此题的信息是隐含的,要通过观察分析,挖掘出其中的一条信息“可溶于水的钡盐如Ba(NO3)2,BaCl2等对人体有毒”;另外,挖掘出第二条信息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这样,盐酸与BaCO3反应生成BaCl2就会引起人体中毒,所以第①小题的答案就很明显了。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辨析,不仅会使学生学会如何获取问题的信息,进而分析信息,最后利用这个信息与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推导,根据题意进行选择;而且由此获得成功的体验,领略成功的喜悦,更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empirenews.page--]

三、化学史实情境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史实、记载、故事、传记、格言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节都是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都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将注意力转移到本学科的情境之中。因此,从化学科学史实故事及化学趣闻等方面入手开展教学,引发学生兴趣,使之在一定的人文历史背景下学习,在良好的精神支配和积极的价值判断及其选择过程中学习,其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当学习《空气的组成》时,可以在介绍各国的科学家如何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索,发现空气组成的科学精神后,再引入新课。

学习有关氧气的知识时,以氧气的发现过程引入新课。

学习盐时,可通过讲述侯氏制碱法及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的故事吸引学生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事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好以后上台讲,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讲的内容引入新课。

四、化学语言情境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和工具。在教学中,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它支配、调节着学生的认识活动。课堂上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教师以自己的口头语言、板书语言和体态语言,以此向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种信息,这就是所谓的语言情境。如果化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戏剧语言的生动,相声语言的幽默,演讲语言的激情,军事语言的果断,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精练简洁、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诙谐幽默,还能借助诗歌、谚语、比喻、歌词、笑话等活跃课堂气氛,则可将化学教学的语言激活。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那些“易混难记”的知识点,教师可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编成顺口溜,引导学生记忆。[!--empirenews.page--]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对化学式,计量数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写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注明。”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可归纳为:“设、写、找、列、算、答”,即设未知、写方程、找关系、列比例、细心算、简答案。

情境教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3

一、利用生活实景创设情境

初中生进行写作的主要灵感就是平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实景以及内心体味到的真情实感。尽管初中生的人生阅历相较而言还不是非常丰富,但他们对生活和身边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和热情,同时他们也通过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为人处世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会。利用生活实景来创设情境,就是想要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景来唤醒学生写作的灵感,诱发他们写作的兴趣,通过写作来表达他们生活中的情感和体会。从而避免了学生在写作文时毫无思路、作文干巴巴等不好的情况。新课改之后改版的新版教材所选文章更加注重了语文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倡学生进行生活化的阅读和写作。

例如《地下森林断想》《散步》之类的课文,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感受到大自然中植物带来的震撼效果;例如《斑羚飞渡》《绿色蝈蝈》《丑小鸭》《华南虎》之类的课文,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感受大自然中不同种类动物所构成的一幅生机勃勃的画作;例如《背影》《我的童年》《我的叔叔于勒》之类的课文,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之后感受到人世间的冷暖并产生自己的思考……由此可見,适当的情境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的教学时,一定要紧紧围绕课本,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实景来进行写作的构思。利用课本中的生活来让学生体会他们自己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既可以开启自己生活的宝藏,又可以学习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能更改好的将自己的情感进行表达。举一个例子,我在为学生讲完《紫藤萝瀑布》这一篇课文之后,又利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展示了其他种类但同样令人震撼的植物的照片,在看完展示的照片后,将学生分成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心中觉得最棒的植物。在让学生身处课堂所设置的模式之中之后,让学生在现有情境之后进行写作。有了《紫藤萝瀑布》进行渲染,又有学生对生活中植物的观察,学生的写作自然是一气呵成,可以写出富有情感和文采的作文。

二、利用实物演示创设情境

民间有句俗语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发现的一条规律。利用实物演示来创设情境就是利用这一条认识规律。利用实物演示来创设情境的重中之重是演示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事物发转的过程,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明白一些道理,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对写作素材的储备有很大帮助。利用实物来演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实验类。这一种类是指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实验来体会。例如我在进行《安塞腰鼓》的教学之后,我又让学生阅读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篇文章来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随后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更清晰的观察,体会声音通过振动传播这一规律。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对课文加深了理解。

(2)课外活动类。这一种类是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例如打篮球、打羽毛球、跳舞、唱歌、旅行等活动。同时强调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有更多的细节、心理描写,从而使写作的过程更加行云流水。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多媒体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普遍化,是因为这种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多媒体教学技术可跨越地点、跨越时空为学生展示出课堂独特的氛围。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为学生展示多彩的画面、悦耳真实的声音,使学生在视觉、听觉和感觉等多种感官上都产生了冲击和震撼。口说无凭,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更容易的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在一次关于“秋天”的写作中,再让学生进行构思之前,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来让学生大饱眼福、欣赏了一段金秋九月的视频。秋高气爽的天气、湛蓝的天空、明媚却不燥热的阳光、略带凉意的空气,金黄灿烂的银杏树、铺满落叶的街道以及欢声笑语的行人。同时视频配有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在这样的情景下,一切关于秋日的美好尽显学生面前。学生观看完这一段视频之后,依然陶醉其中,对秋日产生了无限遐想。这时候趁热打铁,让学生围绕秋日这一主题进行写作,作文中也带有了学生自己的体会和几分神韵。

初中作文情境教学法 篇4

一、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 更强调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以大量的概念、公式、公理和定理为基础, 显得枯燥, 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刺激学习的最大动力, 它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能动和最积极的因素。在数学学习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

2.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在数学中有大量的概

的兴趣。

三、以历史短剧表演再现情境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以历史短剧表演体会情境, 重现历史情境, 让每一个学生去思考、去准备、去亲身体验, 这样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讲西周分封制时, 因初一学生年龄较小, 理解起来较难, 通过短剧表演, 可化解这一重难点。表演时, 让六名同学分别扮演周天子、嫡长子、其余众子、贵族、异姓诸侯和前代贵族, 扮演周天子的同学将土地和臣民 (道具) 分封给受封者, 而受封者接受分封时对周天子表达了感激之情, 阐述了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通过这样的短剧表演, 无论是观剧的同学还是表演的同学, 都表现出对所学内容的极大兴趣, 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分封制这一重点内容。

四、以现代教学手段营造历史情境

历史学科具有时空的特定场景,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 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 通过现代教学手段, 把学生带人历史氛围中, 体验历史情感、认识历史本质。

第一, 利用多媒体展示影视片断, 进入历史情境。如在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时, 利用《大汉天子》念, 概念学习是学习其他公式、定理的基础, 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概念, 有助于对数学中复杂公式、定理的学习。在概念教学中, 通过情境创设, 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比较、分析, 可以使学生理解概念, 学会在把握和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按照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的教学理念, 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通过学生的探索, 可以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通过情境创设, 在教师的引导下,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索精神。在数学的探索中,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探索意识。

4.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如果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促使学生主动学

的影视片断导入新课, 学生直观地领略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入历史情境, 感受历史事件的经过, 当学生通过影视情节融入到历史氛围时, 对进一步探究学习这一节历史就较容易。

第二, 通过音乐渲染历史情境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 情感的流淌, 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 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 抚慰人的心灵, 渲染情境, 创造氛围。如在讲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这节内容时, 先给学生播放了《松花江上》这首歌曲, 让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通过听歌, 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 学生完全陷入到这样的情境之中。再学习本节内容, 学生就易进入状态。

总之, 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 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侓的新一代公民。“情境教学”的优势是教材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 “情境教学”是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探索, 它的运用将会给历史教学注入持久活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仍需不断地加以完善, 实践创新。

习, 并探索、尝试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通过情境的创始, 会使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促进学生将其他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虽然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还必须遵循一下原则。

(一) 新旧知识联系原则

在情境创设中, 必须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创设的情境应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而又要带有启发性, 能引出新知识的学习, 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在情境中有思考的空间和基础。切忌直接引入新知识的情境, 这样会使学生对情境没有兴趣, 反而使情境成了多余, 不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 贴近学生生活原则

数学本身就有很强的应用性, 所创设的情境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必须是学生可以理解的情境, 而且情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或能亲身接触的情境。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进入情境, 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同时, 情境的设置不能超越生活和学生实际。

(三) 难易适中原则

该原则是情境教学中的较高要求, 所设置的情境与数学知识学习和学生实际要相符合, 情境中问题设置必须难易程度适中, 问题数量不能过多, 不能有太多的推理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和进行思考与学习, 通过情境的探索发现新知识。

(四) 趣味性原则

该原则是由学生的认知特点而必须遵循的要求。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 形象思维还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应带有趣味性, 让学生参与进入到情境中去, 增加情境的趣味性, 这样会活跃教学过程, 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情境教学的效果。

三、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方法

针对初中数学学科和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 概念情境法

概念情境法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概念以及和概念有关的数学关系, 利用动画直观演示来设置情境, 以便学生能形象理解概念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为了使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关系, 在讲“正负数”一节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艘潜艇在海平面下40米处, 一条鱼在潜艇上方35米处, 一只海鸟在鱼的上方20米处 (课件展示位置示意图) , 请用正负数表示出他们的高度, 相互的高度差为多少米, 学生看到后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纷纷动笔开始计算。学生完成后, 教师进行了分析总结, 并继续进行了课件的变换演示, 由学生完成计算过程, 这样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正负数的概念, 并为下一步的正负数计算打下了基础。同样, 初中数学中数轴、不等式、全等、相似、函数等概念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情境教学法来完成,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二) 生活情境法

生活情境法是根据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并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性质”一节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我们学校以前有一个毕业的同学在一个晴天的日子里, 拿着老师的教鞭和卷尺, 到操场测出了旗杆的高度, 你能测量出来吗?” (课件演示教鞭、卷尺和旗杆) 这时有的同学发出了惊讶, 有的开始了沉思。教师适当提示:“晴天的日子会在旗杆下看到什么?”学生都能回答出影子, 教师继续问:“那教鞭要是立在操场上是不是也有影子?那么那个同学是怎么测量的呢?” (课件演示教鞭、旗杆及投影示意图) 这时有的同学想出了方法, 教师又演示了教鞭、旗杆、投影形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示意图, 引出了“相似三角形性质”一节的问题。生活情境法还可以以木工施工、沟渠土方量、寻找宝物的情境方式解决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梯形性质、一次和二次函数的数学教学问题。

(三) 问题情境法

问题情境法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创设情境, 学生通过情境直接获取新知识的情境教学方法。如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学习中, 教师以课件展示长方形, 让学生归纳长方形的性质, 然后在长方形中添加线形, 让学生继续进行总结, 再利用动画课件将添加线形的长方形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随着平行四边形的不断变化, 所得出的性质不变, 就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到了新的知识, 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问题情境法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初中数学所有内容的教学中。

(四) 动手情境法

动手情境法是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情境,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数学知识的情境教学方法。如在讲“三角形性质”时, 让学生事先准备的不同长度的小棒进行三角形拼接, 让学生在拼接中总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不同三角形的角度问题。为讲述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方程中的等式变换, 可以让学生进行天平操作, 进行归纳总结。在运用动手情境法时, 教师要注意课堂的组织教学, 并适时地进行引导提示, 避免学生盲目的动手操作, 忽视了知识的获取和总结。同时,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的强大演示功能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突出数学实用性, 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 一般可采用概念情境法、生活情境法、问题情境法和动手情境法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情境。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王静, 李兵.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 2011, (7) :93.

[2]伍志文.浅析初中数学教育的教学情景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6) :11.

浅谈初中英语情境教学 篇5

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更有效是许多教师不断探讨和追求的。我认为在英语学习上无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寻。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教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境的活动。情境教学中的“情”,主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情境关系。教师将爱倾注在学生身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自觉地爱戴教师,喜欢教师,以及延至他所教的课程。情境教学中的“境”主要指情境,教师通过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寓教于境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悦耳动听的音乐,令人开心的游戏,体现才思敏捷的竞赛,富有深奥哲理的谚语,活泼轻松的体态语言,使人身临其境的多媒体,逗人开怀的小品等。从情境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实质上是一种意境教育,它要求教师用爱心与场景设计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情感。

情境英语教学的实施 应注意以下方面:

1.从“境”出发,优化课堂“情境”教学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与鼓励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时时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情感。

(2)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生活化的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流利,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同时,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设计情境,从而感染学习气氛,完成教学前的热身运动。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情况,教师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2.从“境”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情致深处不用言。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进入意境,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由此,创设意境与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常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爱之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love what you do,才会get what you love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用生活化英语组织情境教学,激发兴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完全置身于一个生活化英语语言环境中,不论从视觉上或是从听觉上接触到的都是英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此以往,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2)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周围环境,创设逼真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境之中,进行感悟、交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例如,教师扮演服务员,学生扮演顾客,顾客要喝饮料时说:“Could I have some bottles of milk(pears)?”,服务员就拿出该件商品回答:“OK”,然后问:“How many would you like?”,顾客答“Two”,服务员就拿出顾客想要的东西说:“Here you are”,顾客说:“Thank you”。实践证明,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然后运用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使学生产生兴趣。

(3)开展游戏,增强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动,喜爱游戏活动。如果能将英语学习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就会乐意学,教师也会喜欢教,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例如,在上课前,播放“小象要回家”的歌曲,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学生摇摆身体,边摇边唱:Ten little elephants stand in a line!Ten little trunks waving!Hello, hello,hello1,Oh!Time to go!再如,在Hide and Seek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藏书者(A)、找书者(B)和裁判员(C)。A问:Where is the book? B答:It is in the bag!如果正确,C就回答Yes,否则回答No。在后者情形,就要罚找书者唱一首歌。

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经常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同时有意识地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话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活动场景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4)灵活运用教法,保持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面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断地探索,不断的追求,恰当使用各种教法。

例如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再重复一下,football足球的音形意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 ,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再如,教课文,可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和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多种教法灵活配合使用,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刍议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应用

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主观思想、数学知识基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容易引起质疑,而且在教学细节中,我们常常会忽略教学主导性的回归、学生心理状态平衡等,因此,需要通过情境教学,将被疏忽的教学环节重新归纳到恰当的位置、细节处,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数学问题的设置,要符合生活情境

恰当的问题设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才能引发学生的多维度思考,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加高效、便捷地理解知识难点,解决知识难点,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课堂教学气氛的作用,能够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因此,在保证问题设置生活化的基础上,还要注意:(1)在教材允许的范围内,将问题设置得较活泼、自由,彰显生活气息。(2)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等),保证学生有能力理解并解决所设置的问题。(3)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及代表性。举个例子,传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全等三角形的图案或者建筑物的某部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将问题设置为:你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全等三角形图案有哪些,画出来,并且展开想象,说说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巧妙的问题设置,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学生可以回答:将桥梁上的全等三角形支架撤除一根,则会引发整个支撑力的下降,会使桥梁倾斜甚至坍塌。

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升情境教学法应用价值

活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一个积极、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之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及改善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数学对于初中生来说,较为枯燥、深奥,大多数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学习和掌握,再加上传统的灌输式数学教育方式,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更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极度的厌烦,因此,需要轉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全面推行情境教学法,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即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提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打好基础。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全面推行落实情境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初探 篇7

【案例片段一】以生活展现情景

牛津英语7A Unit 3最主要的是讲节日,因此在学完这一单元的Main Task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向全班同学描述并写一篇短文。短文中要求尽可能多地使用这一单元的句型。

【案例分析】《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积极创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以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中,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场景,并通过老师的引导,将学生带入生活的情境中,在鲜活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活动。以上的设计使学生不仅复习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而且锻炼了他们开口和写作的能力。

【案例片段二】以实物来演示情景

牛津英语7A Unit 4 Vocabulary中,需要学生掌握water, lemon, mango, tomato, beef, pork, cabbage这些食物单词;7A U-nit 6 Welcome to the unit中要掌握7种服饰与鞋子名称。我便把这些实物带到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记忆单词快而牢固。

【案例分析】实物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是学生生活的最直接体验,会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多搜集相应的实物,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感悟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便是知识,这样就会杜绝学生枯燥、机械地记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了知识的乐趣,这种乐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比枯燥的解释、翻译效果要好。

实物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记得住,而且能让学生学得好。教师可充分利用实物领孩子们做各种游戏,如Passing game, Guessing game等。这样,孩子们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由抽象地、枯燥地学习、强化,转变为形象地、趣味地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案例片段三】以图画烘托情景

牛津英语7A Unit 5 Grammar中学习的是现在进行时态,老师就直接出示动作图片或同学做几个动作(如睡觉、打篮球),让学生进行如“Is he swimming?No, he isn’t/Yes, he is.”或“What is he doing?He is swimming.”一问一答的对话操练;8A Unit 6 Vocabulary中学习许多与天气有关的词汇,老师可以利用简笔画先画出天气然后让学生进行单词的学习。

【案例分析】图画是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更为广泛的直观教具。有些教学内容是实物、模型无法表现的,图画教具发挥了实物、模型无法比拟的作用。图画教具因为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可以统一印制,我们更容易进行课前准备。图画教具包括挂图、地图、图片、课本插图、图表和简笔画等。

图画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口语的生动情景,使学生们产生对语言环境的亲和力、新鲜感,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情意水平及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案例片段四】以动作、表情等体态语展示情景

在呈现教学用语时,老师要示意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说:“You, please.”可以手心向上,手掌平行上移;请学生坐下表示”Sit down”时可以把手心向下压;学生回答对了问题,老师可竖起大拇指表示”How great you are!(你真了不起,你真棒!)”,学生回答错了问题,老师可用眼神鼓励他,并拍拍他的肩膀,说:”Never mind.Try again, please.”;想让学生帮自己忙,可以面露难色,然后可以前伸一只手,掌向里,向着自己招动表示”Who can help me?””Come here!”等。再如在学习现在进行时的时候,我是这样教的,我自己先唱了一段歌曲,学生听我在唱都惊讶地望着我,然后我说:“I am singing.”重复两遍,学生就明白了我的意思是说我正在唱歌,然后我又用同样的方法教“She is writing.He is playing basketball.”等大家都明白这个句型后,我做了一个游戏。我让一个同学站起来,做出一个动作,其他的学生来猜他在干什么。

A:What am I doing?Can you guess?(A学生边说边做打篮球的动作)

B:Are you playing soccer?(疑问的语气和表情)

A:Yes, I am.(猜对了A同学竖起大拇指,没有猜对则摇头,C同学继续猜)

【案例分析】课堂教学是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老师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眼神和其他动作等,借以加强表达效果。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恰当运用,成了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巧之一,它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上面的设计,大家都积极参与,一个个争先恐后,小小的教室里充满了活力,大家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个时态的句型。当然有些内容可以直接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示,但更多的内容既要靠老师的动作,还要有情境,学生才能理解。

【案例片段五】以语言描绘情景

在教授牛津英语7B Unit 5 Reading时,我让学生做故事接龙口语比赛。由老师开头,同学们进行故事接龙,每人一句,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例如:

T:One day, Zhang Hua was at home alone.

S1:Suddenly, He heard someone shouting“Fire!Fire!”and saw a lot of smoke.

S2:...

【案例分析】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口语水平得到了锻炼,而且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即使是害羞的学生也没有被忽视。“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多开口才能锻炼和提高口语水平。

初中作文情境教学法 篇8

一、好食材:形式与内容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各有其优缺点, 不能片面地固执于某一种形式, 而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交替选用。教师可创设多种情境, 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各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 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有效合作。在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及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 教师应合理选择和使用适合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问答、演示、自学辅导、角色扮演、练习, 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等方法。要博采众长,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加强学法指导, 以求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好营养:“耳餐”与“口餐”

在教学浙教版八年级《中日甲午战争》一课时, 许多教师喜欢使用电影《甲午风云》作为情境材料再现“历史情境”, 通过生动再现, 邓世昌、林永升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行为与李鸿章卖国求荣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 使学生真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认识到设置教学情境可使课堂气氛热烈, 但教学效果平平, 甚至会有“喧宾夺主”的结果。于是我在教授此课时, 对情境材料作了重新的调整和组合。我在新课导入环节, 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图片:现存于日本长崎的格拉巴公园“定远”舰的舵轮;悬挂在神奈川的小田原高中的钟亭铁架里“镇远”舰的船钟;在日本福冈由“定远”舰残骸被肢解后建成的别墅等。我一边向学生讲述这些物品的来历, 一边讲述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实力情况, 在强烈的对比中, 学生的情绪开始由好奇转向悲痛, 并继而产生疑惑: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我们为何败得如此不堪?这时在背景知识以及问题与思维的矛盾中, 课堂的教学准备自然水到渠成。

三、好做法:“高大上”与“接地气”

我在观摩部分教师的公开课时, 经常发现由于有些教师没有仔细研读、理解《课程标准》, 没有深入分析教材、读懂文本, 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 抓不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使得在创设情境时只注重了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兴趣和课堂氛围的热闹, 忽略了应该让学生通过情境活动愉快主动地获取学科知识, 并在活动中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的目的。结果出现了课堂上学生热闹有余、严肃不够, 学习情境的创设开放有余、回归不足, 甚至出现了为了情境而情境的问题。

例如, 在教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等高线地形图”时, 有位教师首先请学生阅读教材, 三分钟后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体的素描, 请学生小组合作共同绘制这座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 根据这个情境, 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 适时地点拨学生认识山顶、山脊、山谷、陡坡、缓坡等地形单位。整堂课学生小组合作积极, 交流也很热烈, 然而, 在课堂检测环节, 却令人匪夷所思, 原本认为比较简单的练习, 学生是错误百出, 一直在纠正的问题, 回答依然是我行我素, 给人感觉热闹的合作交流原来是个假象, 其实真正的教学重难点学生依然没有掌握。原因在于教师只是提供了一个形式化的情境, 而学生在对基础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下, 表面上热闹, 回归总结不足, 其结果必然是教学资源的浪费。

由此, 我认为, 要创设真正有价值的情境不在于“高大上”的仰视, 而在于“接地气”地与学生、与学科有效融入。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例如, 教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等高线地形图”, 一位教师就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进行教学:教师事先布置每两个学生从家里带一个土豆, 上课时, 教师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等高线的绘制过程, 给学生留下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布置课堂的第一项任务, 各小组用土豆自制“山体模型” (其实就是把一个土豆一分为二, 一人半个) , 接着按照教师的示范把“山体模型” (半个土豆) 水平切割成四块, 依次从山脚到山顶把每块底截面线绘在白纸上, 实现从立体图到平面图的转换。在任务分配好之后, 教师在教室里实时检查、指导并纠正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学生基本完成绘制后, 教师布置第二项任务, 让学生对照已完成的“山体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 在图上用字母、图例和注记标明地表形态的具体部位, 实现从平面图到立体图的感知。在完成第二个任务的过程中, 有许多学生发现并提出了不少问题:如果没有对照“山体模型”, 如何把山脊、山谷位置标正确?只有“等高线地形图”时, 如何区分山脊和山谷?这时教师适时回归总结, 并结合课堂练习进行讲解, 教学效果显著。

2.从学科特点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我们要“给孩子们上一堂好听、有用的历史课”, 好听, 就是有生动的历史情节、有逻辑的历史叙事、有意味的历史思考;有用, 就是能够应付考试、能够传递民族精神、能够提高国民素养。这简单、朴实的话是对教学情境学科性的最好说明。

例如,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课《议会对王权的胜利》一课, 教师对教材作了这样的处理:教师把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浓缩在英国的四座著名建筑——温莎古堡、议会大厦、白厅宫和威斯敏斯特教堂, 以建筑物为主线串联起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 结合严谨的历史叙事和生动的历史情节, 激发学生的历史思考,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整堂课“历史味”浓厚, 学科性突出, 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面理解。教师对“光荣革命”的教授完全有别于以往教师依据教材的平铺直叙, 他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以杀王—王朝复辟—逐王—拥立新王为线索, 引发学生思考, 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场革命采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复辟王朝, 拥立了一位能够满足他们要求的新国王。它无须内战、屠杀或报复, 往日国王及议会间的竞争改为两者之间的合作。这就是英国人眼中的“光荣革命”。这个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光荣革命”的理解。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初探 篇9

初中英语教学情境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实物, 结合各种可以选择的教学用具为学生直观的表达自己的教学意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从而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悟英语的语言情境, 营造一堂高效、便捷的英语课。教师通过利用生动的语言环境, 把学生巧妙的带入预先设定好的环节当中, 当学生真正融入其中, 学生自然而然会感受到对英语的兴趣。学生们通过对英语的准确运用, 对教师的英语教学有了可信度, 教师以真实性打动学生,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英语教学情境的实质就是让教师利用教材,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进行不同的情况分析。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有着不同的特点, 教师要在备课环节预先设定好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亲临其境, 从这个情境中完整的把握语言知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

初中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更好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初中生的年龄恰恰出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段,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只需设定好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就好。实施正规的情景教学必须遵从下列原则:

(一) 联系性原则

在英语的教学课堂上, 教师需要充分的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潜在能量, 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格外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和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好的联系, 会给学生提供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会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效率。

(二) 合理性原则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其合理性, 当然如果这种预设情境能够贴近生活会更好。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各种环境都比较熟悉,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出的教学情境自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好。这种教学实际要具有合理性, 能够引起全体同学对知识的共鸣。

(三) 趣味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单一、枯燥、乏味, 而且会让学生生对这种教学模式产生厌倦感, 所以很多学生大多时候是在机械的重复着同一件事, 很难去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如果让情境教学充满无限的乐趣, 学生自然会喜欢学习英语。教师要力图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 首先要转变的就是自己的教学思维, 只有给学生以无限的乐趣, 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

三、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 运用课件, 创设直观情境

初中学生对形象、生动, 色彩鲜艳的音频、视频等非常感兴趣。这需要教师制作各种不同的音频、视频。比如, 学生需要掌握电影《泰坦尼克号》, 教师可以把相关视频的精彩镜头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 教师也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比如讲述“monkey”猴子这个单词的时候, 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动物的声音, 让学生来猜猜哪一种声音是猴子的声音。这样, 学生不但学得快, 还记得扎实。

(二) 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教学素材, 学习要源于生活, 学习要为生活服务。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 切忌让学生反复的操练, 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枯燥感, 让学生有一种乏味的感觉, 进而降低学习效率, 厌倦学习。例如, 笔者在教学过程当中讲述“What color is it ?”这个句型时, 把课前准备好的一些实物道具搬倒了课堂, 比如:钢笔、水杯、篮球、手机、人民币、玩具车、苹果等。然后随机叫一名同学上来, 被蒙着眼睛从箱里拿出一件物品, 其他同学便问:“What's this ?”他则回答:“It's a …”若说错了则问其他同学:“What color is it ?”其他同学回答:“It's…”这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就提高了。这样的情境化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言, 还有助于于他们思维的发展。

(三) 运用故事、游戏, 创设情境

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地创设故事情境, 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好奇心, 还可以集中他们语言学习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五年级上册动物的动作 (jumping、walking、running、swimming、flying…) 时, 我就编了一个故事:春天到了, 森林里的动物要举行“动物运动会”了, 然后提出问题, 让学生猜猜有哪些动物会参赛, 他们会参加什么项目呢?谁将会是冠军呢?这样全部学生都参与到“动物运动会“中来。学生既听了故事又学会了目标单词, 真正是变“要我学”到“我要学”。

(四) 用积极的鼓励评价活跃情境

中学生好胜心强, 自尊心强, 爱表现自己, 希望被老师认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有意的使用激励手段,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适当选取一些鼓励的口语, 对学生表示肯定, 这种肯定必须在所有学生的面前完成, 这样会让这个被肯定的学生产生一种荣誉感, 而其他学生也会因此更加努力。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说一些诸如: “very good”“well done”“great”“you are clever”等短语, 以示表扬!

(五) 利用体态语言引导情境

教师的身体语言即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它能对教学情境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 配合修饰作用。教师的表情, 亲切而信任的目光, 期待而鼓励的眼神, 可以使学生充满自信, 消除恐惧感, 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情境中去。

四、情景是进行言语交际活动的必要因素

英语课堂是需要学生之间充分交流的, 更需要教师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创设情境组织课堂教学。英语的情景对话指的是在英语的常规教学中, 教师创设一定的活动话题情景或社交活动的真实场景,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从分调动学生的语言锻炼的积极性。

必要的交流活动, 可以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充分掌握, 让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等交际能力, 这也实现了教师教学的既定目标。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交际功能用语, 在教师的指导下灵活的运用语言, 对课文中的对话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 最终达到对应于口语交际的灵活运用。

五、创设情境的优缺点

优点:

1.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意识。

2. 中学生的意识发展还不是完全成熟, 对于教师教学中预设的生活情境, 还不能够做到全部都区分。初中生想象力是比较丰富的, 形象思维占据着学生的主流意识, 学生能够随着教师故事情节的发展, 逐渐进入到预设情景中, 让学生徜徉在欢乐的海洋中,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开发了学生的大脑思维, 教师则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 达成了自己的既定教学目标

缺点:

1. 缺少整体结构意识和对综合训练的安排, 忽略了对英语知识的分析和讲解, 有碍于血神对于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

2. 太过于形式化, 忽略了对于学生之间交际能力的综合培养。过分重视对情境的安排, 教师把这些内容都给学生安排好了, 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性。教师的预设情境都是虚构的, 因而教师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口语交际需要。

综上所述, 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应注意所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紧密联系而且顺畅自然, 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景式教学方法,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扩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视野,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 强调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中学制定的英语周课时较少, 而英语教师教授的班级又多, 所以教师很难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并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运用方面, 而只是按照传统的方法直接讲授词汇、语法和一些句型。随着所学内容难度的增加, 有的学生将可能面临越学越枯燥, 越学越没有兴趣的情况。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初探 篇10

一、注重校园整体英语环境的创设

学校可以设定某个月份为英语活动月, 在这个月中校园里简单的交流都用英语, 如每天早上当英语老师走到校门口时, 门口值日的学生就会用流利的英语和老师们问好: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Do you have a good rest?等等, 简单的一声问候, 既营造了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 又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走进校园随处可见让学生感知真实英语语言环境的英语班牌、名人名言、谚语、英语角、英语黑板报等等。同时, 英语老师在课堂内外尽量多地用英语和学生交流, 还经常表演一些生活中的情节, 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等。

二、语言描述, 引入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制造悬念, 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连珠炮式地提问, 或者设置“突如其来的提问”, 让学生就某个问题随便说说他们知道的东西, 让学生说出他们能想到的情况, 如果说不出来, 教师可以提示。突如其来的提问可以使学习生动活泼, 能引起学生临场发挥的冲动, 获得成功感, 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例如:在讲解dangerous和careful时, 课前我先安排一个学生, 讲授时, 我指着教室里的一只灯管说:“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light.It doesn’t work.Who can mend it”这时那位同学站起来说:“Don’t worry.I can mend it.”说完, 他就走过来并假装去触摸灯管, 这时我显出一种极为紧张的表情并大声说:“Be careful!It’s dangerous!”我一边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出“触电”标志符号, 一边大声重复:“Be careful!It’s dangerous!”这时再问同学们它们的含义, 学生便能异口同声地说出来。

三、多种途径创设良好情境

笔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 对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 并且采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与真实相类似的生活情景, 把英语教学同日常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在体验真实生活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在我们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往往过多的设计了一些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虚假”的语言环境, 这往往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 必须要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阵地, 教师必须要利用好这个阵地, 通过创设各种学习环境, 让学生用所学的语言来表情达意。

1. 用音乐烘托情境

音乐情境教学是学生普遍喜爱参与的形式, 通过欣赏、歌唱可以避免反复操练的枯燥, 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紧张、忧虑情绪, 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 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所以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入英文歌曲, 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陶冶情操, 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美妙的音乐中唱唱跳跳, 不仅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 拉近师生间距离, 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 利用游戏渲染情境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游戏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语境。在游戏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维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平时学到的知识就会得到充分的运用, 唤起学习的需要, 英语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情境迁移, 学以致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英语的教学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把学习迁移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 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英语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敢于大声和老师用英语打招呼, 交谈;鼓励他们尽量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同学相互问候、对话。也可以开展各类英语活动, 如英语角、英语演讲赛、英语故事比赛等, 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 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究、去体味。

五、课下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课下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创设更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使学生全方位去认识、学习、应用英语, 如举行英语朗诵比赛、英语书法赛, 创作英语课本剧、制作手抄报等等, 使学生的英语有用武之地, 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又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有成就感, 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为学生创设更多生动的语言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交际冲动, 提高其语言学习的真实性和主动性。同时亦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教学课堂中适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既传授了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信息技术为其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范例, 定能为创设情境服务, 形成比较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形象的动漫、录像、光盘、CAI课件, 切实为英语语境教学打开方便之门, 让学生积极投身其中, 收效甚佳。

此外, 教师在设计时, 应当注意创设情境的真实性。笔者认为, 创设情境时, 要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境相似, 任务的解决过程要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相类似。这样, 那些直观生动的形象才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才能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达能力。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围绕教师创设的“真实环境”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利用课本所学到的知识, 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情境教育中, 老师需要做更多的事前准备, 不论是多媒体、手工, 还是关键情境设计, 都需要老师的投入, 这样肯定会加重教师的负担。但是这样的付出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在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时, 肯定会有更多的付出。当老师的付出最终在学生身上收获时, 每一位老师都会认为那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董华.英语课堂上情境创设的理论与运用.《考试周刊》.2011年80期.

[2].陈晓萍.合理创设情境, 提升英语课堂魅力.《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02期.

上一篇:樟子松幼苗的培育技术下一篇:心脏干细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