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健康

2024-05-04

客观健康(精选十篇)

客观健康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 象

采用随机抽样原则,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机构或单位工作1年及以上且既往及目前无精神疾患。共发放医务人员调查表261份,收回调查表250份,回收率95. 79% ,剔除不合格调查表26份,最终获有效调查表224份,有效率85. 82% 。其中男性91人( 40. 6% ) ,女性133人( 59. 4% ) ; 年龄范围20 ~ 57岁,平均年龄( 31. 97±7. 99) 岁; 学历分布为中专14人( 6. 3% ) ,大专74人 ( 33. 0% ) ,大学本科102人 ( 45. 5% ) ,研究生34人( 15. 2% ) ; 婚姻状况 为未婚85人 ( 37. 9% ) ,已婚134人( 59. 8% ) ,离异和丧偶5人( 2. 2% ) ; 职称分布为高级34人( 15. 9% ) ,中级55人( 25. 7% ) ,初级100人( 46. 7% ) ,无职称25人 ( 11. 7% ) ; 职务分布 厅级1人 ( 0. 4% ) ,处级3人( 1. 3% ) ,科级16人( 7. 1% ) ,无职务204人( 91. 1% ) ; 工龄最短的为1年,最长的为36年,平均为( 9. 57±7. 92) 年。

1. 2 调查工具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相关内容调查表,由调查对象匿名自填,但对自填有困难的对象可由调查员询问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特征、工作情况、健康状况、工作倦怠评价等,其中使用浙江大学李鲁教授修订的中文版SF-36量表( the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 中的条目1问题: “总体来讲您的健康状况如何?”作为判断主观健康的依据[5],该问题的回答选项有五个,其中回答“棒极了”、“很好”、“好”判断为主观健康状况好,回答“过得去”和“糟糕”者判断为主观健康状况差; 将两周内患病或/和一年内患慢性病者作为客观健康状况的判断依据[6],只要存在任一种状况即视为患病,两者均无视为健康。此外,采用李超平[7]等所修订的Maslach量表(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 测量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该量表包括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共15个条目,且各维度得分相互独立,不能相加,其中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个维度采用正向计分法,成就感低落维度反向计分,各维度得分为该维度所有条目的平均分,各维度得分越高,工作倦怠感越高。将各维度得分大于中位数3分定义为在该维度上得分高,即存在工作倦怠[8]。在本次测量中,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 8827,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三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 别为0. 9468、0. 9276和0. 8847。

1. 3 分析方法

Epidate3. 1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后由2人2次平行录入,对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逻辑查错等处理后形成最终分析数据库; 应用SPSS 13. 0统计软件包进行均数、标准差、频数等一般性统计描述,不同健康状况组之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采用2×2析因设计方差分析进行不同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不同维度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α = 0. 05。

2 结 果

2. 1 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主、客观健康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健康状况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三维度对比结果显示( 表1) ,不同主观健康状况者之间仅在情绪衰竭维度上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 01) ,即主观健康评价差者明显高于评价好者,但其余维度上的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客观健康状况中的患病组与健康组之间仅玩世不恭的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且以患病组为高,二者在其余维度上的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2. 2 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主、客观健康的析因分析

本研究将224名医务人员按主观健康的“好、差”、客观健康的“健康、患病”分为四组,具体分别为主观健康好且健康者,87人; 主观健康好且患病者,22人; 主观健康差且健康者,77人; 主观健康差且患病者,38人。按2×2析因设计方差分析进行工作倦怠三维度的假设检验,结果显示( 表2) : 在三个维度上,主观健康和客观健康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 情绪衰竭: F =1. 447,P =0. 230; 玩世不恭F = 0. 001,P = 0. 976; 成就感低落: F=0. 254,P=0. 614) 。

2. 3 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主、客观健康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将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分别作为反应变量( 0 =无,1 = 有) ,分别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务、职称、主观健康、客观健康、日工作时间、月休息天数、离职意愿等10项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结果P<0. 20的研究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在α= 0. 05水准上后退法进行分析,最终结果显示( 表3) : 离职意愿是三个维度的共同影响因素,日工作时间( 长度) 是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发生的共同主要影响因素,此外,主观健康也是影响医务人员情绪衰竭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3 讨 论

众所周知,一旦职业人群产生工作倦怠后,极易引起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问题,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然而大多数研究的结果描述往往以定性分析为主,相关的定量论证并不多见,同时多关注客观的健康指征,忽视了健康的多维性[9]。有鉴于此,本研究在定量分析工作倦怠对医务人员健康影响时,除了考虑健康的客观性( 即客观健康,如患病率、发病率等) 外,还结合健康的主观性( 即主观健康,如自感健康等) 对其作出全面评价。结果显示,不同主、客观健康状况医务人员分别在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维度上表现出了差异,且表现为主观健康评价差者、患病者的工作倦怠感为高的特点。这一特点提示主、客观健康在工作倦怠三维度上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敏感性,即并不是在所有维度上均有表现。这可能是因为主观健康是指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期望,它不完全是以躯体是否有病来决定的[10]。因此,主、客观健康指标在评价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感上出现了不一致性。与此同时,主观健康评价差者、患病者的工作倦怠感为高也显示出了主、客观健康之间一定的联系。

本次多因素分析并未采用常规的直线相关或 /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变量关系分析[11,12],主要考虑工作倦怠和健康概念的多维性需要结合多种多因素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全面分析,同时工作倦怠得分的具体大小对职业人群的健康指导作用不如定性变量( 如有/无倦怠) 更有实际意义。因此,本研究中结合析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既考虑工作倦怠中主、客观健康两因素的交互作用,也考虑到两因素与其它因素共同作用时可能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 不考虑其它因素的作用,在工作倦怠的三维度中主观健康、客观健康两个因素之间并无交互作用,然而结合其它因素( 如人口社会学特征、工作情况等) 后,主观健康仅在情绪衰竭维度体现了作用。该结果提示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情绪耗竭是最基本压力维度和最有效的预测者,这一观点在其它研究中得到了证实[13]。此外,本次结果还提示在众多相关因素作用下,主观健康似乎比客观健康更容易对工作倦怠的发生具有显性作用。可以设想的是,如果医务人员疲劳的情绪状态( 即情绪衰竭) 长期持续下去,就会对工作对象( 即患者及其家属) 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极易产生医患纠纷,进一步恶化现在并不容乐观的医疗环境。因此,这一结果提示政府和医院管理部门在制定相关制度和卫生管理政策时更多地关注医务人员的主观健康状态,对于减少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感的发生,提高其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主、客观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对224名医务人员进行测试。结果:不同主观健康状况医务人员之间仅在情绪衰竭维度上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899,P=0.004),且评价差者(2.93±1.38)明显高于评价好者(2.39±1.40);不同客观健康状况医务人员之间仅玩世不恭的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4,P=0.026),且患病组(2.45±1.38)高于健康组(1.97±1.40);在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上,客观健康和主观健康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情绪衰竭:F=1.447,P=0.230;玩世不恭F=0.001,P=0.976;成就感低落:F=0.254,P=0.61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离职意愿是工作倦怠三个维度的共同影响因素,日工作时间(长度)是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发生的共同主要影响因素,主观健康则是影响情绪衰竭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结论:主、客观健康状况在评价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感上出现了不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应更多地关注医务人员的主观健康状态,对于减少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感的发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客观健康 篇2

1、情绪控制。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把消极的情绪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觉得在工作中受了委屈,很容易把气发泄到学生身上,因为学生常常是让老师受委屈的“罪魁祸首”之一。有时候教师有了委屈,本来想刺激一下捣蛋的学生自尊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尺度,很容易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因此,教师在要控制好自己的消极情绪:首先冷静的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避免冲动;其次,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取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在这方面,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为。

2、合理宣泄。情绪的长期压抑是心理变态的根源,为了维护心理健康,要避免消极情绪积存郁结,别太压抑自己。宣泄可以自我宣泄,即不依赖他人单靠自己进行宣泄,比如:(1)、眼泪缓解:美国专家威费雷认为,眼泪能把机体在应急过程中产生的毒素排泄出去。从这个角度讲,遇到该哭的事强忍住不哭就意味着慢性中毒。“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观念要改变。教师不要误认为在学生面前坚强才是好教师,学生才能尊重,强压心中郁闷,自己哭会让学生看不起。教师要摆脱错误的认识,在适当的机会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保护心理健康。(2)活动发泄:较为剧烈的劳动或者强烈的体育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发泄愤怒的作用。(3)情绪转移:当情绪处于消极状态时,适当用心境迁移的办法,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纵情高歌,听音乐,欣赏艺术作品等,使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以此把情绪转移到平稳积极的状态。宣泄也可以通过他人协助:当遇到困惑或压抑的时候,找自己信赖的朋友,把心中的苦闷,宣泄倾诉一番,畅所欲言,进而解除心理压力

3、加强修养,提高境界。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做一个乐观豁达、心胸开阔的人,遇事不钻牛角尖,对名利淡泊一点,对同事热情一点,对学生宽容一点,善意理解学生的行为,学生正在成长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让教师头痛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对待。坦坦荡荡做人,按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事。

4、寻求乐趣。教师如果觉得在学校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或满足感,可以尝试着在学校外寻求成就感,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教师是平凡的普通人,过着平凡普通人的生活,我们只有善于从平凡和普通中寻找快乐,才能找到不竭的快乐之源,保证心情舒畅。另外教师在家庭中可以得到鼓励和放松,所以教师要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幸福的家庭,可以帮助教师缓解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扰和压力,家庭的温馨能给予教师在工作中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

客观实在不等于客观存在 篇3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根据列宁的物质定义,客观实在的内涵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范畴。其外延是指除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总和,既包括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现象。意识以外的所有事物、现象都是客观实在的。(这里的意识指的是整个人类的)整个世界除了物质现象以外就是意识现象,显然这是在说明世界的本质,说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时候,列宁把物质定义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可见只有用“客观实在性”才能把物质与意识区别开来。如果用“客观存在”就不能将物质与意识从本质上区别开。

因为我们日常所说的“客观存在”是既指一切客观事物的存在,也包括意识的存在。各种思想认识,包括正确的和不正确的认识,虽然他们都是意识的东西,但也是确确实实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中的,我们不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就不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态度。意识现象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对于主体而言是客体,因而也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勇于攀登的精神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里的客观存在指的就是一种意识现象。而客观实在是不包含任何意识现象的。所以不管是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是国家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观念,或者是一个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方案,都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讲也会成为客观存在的东西。

可见,唯物主义者所理解的“客观存在”同“客观实在”之间的区别,可以概括为,后者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而前者是不依赖于“我”的个人意识而存在。前者的“客观”是相对于“我”的主观而言,是相对的,多变的;后者的客观是针对“人们”的主观而言,是绝对不变的。

下面我们分析两道试题,从中比较一下在具体的情境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不同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

例一(20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38题第1小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13年,先后召开过100多次座谈会,收到了l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注:《物权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l)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

在此题中,很明显说明的情况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越来越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物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出台了《物权法》(意识),这样就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答案要点】①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集体尤其是私人财产都有显著增长,客观上需要法律保护,《物权法》的制定是这一客观需要的必然结果。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物权法》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合法财产,有利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例二 材料一 我县农村医疗改革为何这样难,原因如下:

1.参保受益面相对狭小,筹资低水平与报销高要求的矛盾突出。2006年2492人兑付了医药补偿费用(即报销),不到参保总人数28.86万的1%,这必将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吸引力,导致部分农民不愿续保。

2.筹资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农民认识普遍不到位,健康风险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不强;受前几年“农保”政策影响,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期性、持续性、资金运行安全心存疑虑,对合作医疗的新形式新方法也抱有观望态度;受经济条件影响,一些偏远乡(镇)村的相当一部分人连交10元钱也有困难。

3.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与医保和农民需求尚存差距。根据调查,近80%的农民愿意就近就医,但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技术水平都很难支持,难以满足农民需求,影响了农民参保积极性。

材料二 解决的对策:1.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统一思想认识,强调政策的严肃性,绝不允许有人打政策的擦边球,绝不允许有人损害农民的利益和应享受的合法权。2.重视宣传工作。要通过宣传让农民知道这项制度的目的、好处、自己的权利义务、报销的过程等,特别是要通过典型案例来引导农民,消除不生病的侥幸心理和怕麻烦心理等,促进这项为民工程顺利实施。3.调整方案,扩大受益面。保障水平较低、受益面偏小是影响农民群众参保积极性的“致命硬伤”。4.切实解决农民因大病致贫的现象。5.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与规范化的微观运作相统一。6.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过渡,确保法制保障。

问: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该县是如何从实际出发做好医疗改革工作的?

参考答案:①该县充分正确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为老百姓着想,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做好工作。②该县从全面的实际出发,既看到医疗改革难的客观原因,又看到主观原因,多方面考虑,做到了从全面的实际出发。③改县高度的重视,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统筹兼顾,做好宣传,充分发挥意识的反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的医疗改革难度大,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其中第一点、第三点是客观的,也可以说就是客观实在方面的东西;而第二点则主要的是从农民对农村实际情况做出的反映,不管是心存疑虑还是抱有观望态度,都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都成为医疗改革小组工作的着重点,成为客体,所以工作小组针对此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就是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客观健康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大专护理专业护生共计3028名, 其中10级护生253名, 11级护生319名, 12级护生374名, 13级护生528名, 14级护生783名, 15级护生771名。

1.2 方法

研究方法以临床调研、访谈、专题研讨会等为依据, 界定临床对大专护士健康评估知识、态度、能力的基本要求, 在对大专护生应具备的评估能力内涵探讨的基础上, 对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构建多站式考核方案, 并对3028名护理大专生展开考核、成绩分析以及调查。考核方法: (1) 建立考核成绩单列课程。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 “健康评估实践技能考核”设立成“考核成绩单列课程”, 并规定, 考核结果未合格者不允许参加期末的理论考试。 (2) 设计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站点。通过对各大医院开展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研讨, 对临床对大专学历护士健康评估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解, 对大专护生应具备的健康评估能力内涵进行准确的界定。医院护理专家与护理教师组织考核小组, 对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评价的主要范围进行准确的界定, 包括沟通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关爱意识。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场包括3~5个考站, 每个考站侧重考核不同能力, 设计相应的评分标准, 每站100分。编印考核指导手册, 在考前几周发放给学生。在考核后, 收集反馈意见, 对考核标准进行适当的修改完善。 (3) 组织实施。实施内容包括对考试评分表进行印制;开展考官遴选以及培训工作。考官均为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师担任, 还应聘请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教师。在考前, 由资深教师对考官展开集中培训, 统一评分要求;将考核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理论考试之前;准备体检用品、心电图机等, 模拟患者的培训;经“多站式训练、一站式考核”, 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 以抽签结果为依据, 要求考生到某一站接受考核;考核成绩评定, 70分为及格。

2 结果

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的难易程度合理, 与课程考试成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见表1。

3 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 健康评估为护理程序中的首要步骤, 同时是决定护理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调查发现[3], 现阶段护理人员健康评估存在诸多问题, 若是掌握的健康评估知识不足、评估技能欠缺、评估方法直观, 会导致护理工作缺乏成效, 影响护理质量。因此, 对大专护生开展健康评估能力进行培养的意义重大[4]。

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可以对大专护生的健康评估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针对大专护生而言, 课程教学过程中技能考核难度不适合太高, “以考促训”为考核的主要目的。采取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平均成绩正常、考试难度不高, 适合大专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评价。

本研究对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大专护生健康评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为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对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构建多站式考核方案, 并对3028名护理大专生展开考核、成绩分析以及调查, 结果发现, 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的难易程度合理, 与课程考试成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似, 由此证实, 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能够有效、客观对大专护生的健康评估能力进行评价, 价值显著, 值得关注并推广。

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我国护理教育中, 应用刚刚起步, 可行性、有效性仍需要展开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如增加体征视标、问诊单站等考站, 从而能够实现全面系统的训练, 对护生健康评估能力进行评价。

摘要:目的 对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大专护生健康评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为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以临床调研、访谈、专题研讨会等为依据界定临床对大专护士健康评估知识、态度、能力的基本要求, 在对大专护生应具备的评估能力内涵探讨的基础上, 对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构建多站式考核方案, 并对3028名护理大专生展开考核、成绩分析以及调查。结果 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的难易程度合理, 与课程考试成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简易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能够有效、客观对大专护生的健康评估能力进行评价, 价值显著, 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结构化临床考试,大专护生,健康评估能力,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娟, 蓝宇涛.国际护理人才需求与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6) :24-25.

[2]沈娟, 崔焱, 林征, 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4 (5) :395-397.

[3]张翠萍, 李笃武, 胡善菊.层次分析法在护理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3) :14-16.

简历:自我评价客观 篇5

不要使用拗口的语句和生僻的字词,更不要有病句,错别字。外文要特别注意不要出现拼写和语法错误,一般招聘人员考察应聘者的外语能力就是从一份履历开始的。同时行文也要注意准确、规范,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实用型文体,句式以简明的短句为好,文风要平实、沉稳、严肃,以叙述、说明为主,动辄引经据典、抒情议论是不可取的。

有的人写简历喜欢使用许多文学性的修饰语,例如,“大学毕业,我毅然走上工作岗位”,“几年来勇挑重担,为了企业发展大计披星戴月,周末的深夜,常常还能看到办公室明亮的`灯光。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冕’,但领导无中生有的指责日甚一日,令我愤懑不已,心灰意冷,终挂印而去”,结尾还忘不了加上一句“我热切期待着一个大展鸿图、共创辉煌未来的良机!”之类的口号。这样的简历,只能让人一笑置之。

版面美观

一份好的履历,除了以上对内容方面的要求之外,版面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真正的“第一印象”。要条理清楚,标识明显,段落不要过长,字体大小适中,排版端庄美观,疏密得当。既不要为了节省纸张,密集而局促,令阅读者感到吃力;也不要出现某一页纸只有上面几行字,留下大片的空白。还要注意版面不要太花哨,要有类似公函的风格,这也能体现出求职者的基本职业素养。

通常建议使用电脑打印的文稿,如果你的字写得不错,不妨再附上一篇工整漂亮、简短的手书求职信,效果会更好。

客观 公正 全面 平衡 篇6

客观性新闻观念。客观报道的基本含义是指:记者在事实选择中尽量不带偏见,公平均衡地展现事实,不对事实发表评论。在中国新闻界,客观报道长期被视为另类。特别是20世纪初叶,西方的客观性报道在中国开始出现错位:西方客观报道所指的新闻内容,在中国成了报道方式--以客观的外衣来掩盖主观的内容,以客观的手法达到宣传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新闻理论界对客观报道出现了较为积极的态度,一些学者发表文章对西方客观性报道的本质进行阐释,将客观报道看做是新闻的一种职业准则,但这种声音在新闻界并没有成为主旋律。在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公平均衡地展现事实的新闻是很罕见的,很多敏感问题、与政府期望相左的信息一般不会出现在传媒中,除非是作为批判使用。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发生特大火灾,300多名中小学生被烧死。灾难发生后,许多群众抗议者在市内自发地组织起来,受害者亲属认为官僚们应对此事负责,但这些负面信息没有出现在任何中国大陆的媒体上。这种报道你不能说它是真实的,因为它并没有让受众看到真实的事实。人们已经注意到在众多的失实新闻中,有一类失实新闻并非事实细节不准确,而是没有均衡地展现事实造成了结构性新闻失实。在西方新闻界,客观作为一种报道原则,总是与真实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认为没有客观性,就不可能实现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是对新闻记者主观的一种限制,这种限制对实现新闻真实性有巨大帮助意义。准确地认识事实是真实性报道的前提。可见,客观性还具有实现真实性报道的方法论意义。由于缺少客观性新闻理念,我国很多记者无法由此迈向真实性传播的目标。

公正性新闻观念。公正性是西方新闻界另一基本报道原则。它是指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或传播者不以一己之立场,片面地报道事实与提供只是自己赞成的一方面意见,压制、不报道或歪曲报道另一方面的事实或自己反对的一方的意见。在经过对客观性报道原则顶礼膜拜的狂热之后,西方新闻界的人们很快发现客观性报道并不是万能的,任何报道内容都会带有记者主观的烙印,如果不对细节添油加醋,至少倾向会影响记者对细节的取舍。于是,人们逐渐试图用公正性来弥补客观性的不足。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发行人卢斯宣称:"不偏不倚与公正的差别是什么?一个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对在他看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事实进行分析的时候,是'有偏见的'。他只要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歪曲事实,只要不隐瞒能说明一个不同观点的事实真相,他就是公正的。"公正性作为报道原则受到人们的尊重,是因为原则的内涵为记者逼近新闻真实提供了一种可能。新闻媒介的主要职能是向人们提供客观世界存在的事实,以及时人对它的种种评价的客观情况。人们透过媒介想了解的,主要是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相关的人们对这种变化持怎样的立场和看法,而不是媒介持反对或赞许的态度。媒介如果只是根据自己的立场对事实进行筛选,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事实,那么它对事实的认识和反映必然是扭曲和变形的。我国新闻界由于一直强调新闻传播要旗帜鲜明,因此,很多媒体和从业人员在内心里对公正性原则并不真正信服,他们认为真正的公正并不存在,所谓的公正会影响倾向性的表达。其实,公正性是倾向性借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倾向性得以发挥效应的前提。一个企图说服受众、企图影响社会的传播工作者,如果不以公正性为前提,那么倾向性注定无法充分实现,它只能产生不真实的报道。

全面性新闻观念。在西方新闻报道中,人们非常注重新闻报道事实要充分、完整和全面,将全面性列为新闻传播的又一条基本原则。全面性的内容是指新闻传播中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它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要求对一件事实的报道过程要完整,情节要详尽,尤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与情节,必须作出具体细致的报道,实在无法提供有关情况者,要作出交代。第二是要求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报道,提供纵向与横向的全方位材料,以及对这些材料的分析,既不隐恶扬善,又不隐善显恶,使公众能够毫无障碍地获得关于这些社会现象的总体资讯和全部看法。第三是要求对于有争议的事件,充分顾及和全面报道各种情况、意见和看法,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与看法,或者在传播者看来是错误的意见与看法,也应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公开报道。联合国新闻自由小组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新闻道德信条》第一条就是:"报业及所有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他们应当尽可能查证所有的消息内容,不应任意曲解事实,也不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前著名记者马文·卡尔布曾主张:记者的责任是尽可能报道完整的事实,有时候记者的报道只有80%完整性的新闻,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要不断增加信息,直到报道完成。"卡尔布指出了只有80%完整性的新闻和只有80%准确性的新闻之间的差异。只有80%完整性的新闻可能缺少一些细节和补充的资料,而只有80%准确性的新闻缺少的是基本的信息和确定性。对他来说,这就是可以立即播发的新闻和须拖延几天以静观其变的新闻之间的差异。"全面性成为新闻传播基本原则之一的原因非常浅显:因为只有向受众全面地提供事实与情况,尤其是意见与看法对立的事实和情况,才能保证新闻传播的宏观真实。一些人已经认识到坚守全面性是实现真实性的关键和路径。刘少奇指出:"要做到真实,就要全面,缺一面就不是真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四条也专门对全面性的原则加以确定,但尽管如此,全面性原则并没有得到中国新闻从业人员的普遍认同,调查显示,有17.1%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认为全面性报道不重要或不太重要。有这么多的新闻工作者对全面性报道原则不以为然,片面报道--不真实报道的出现成为某种必然。

平衡性新闻观念。平衡性是西方新闻界另一报道操作守则和新闻理念,被西方某些人理解为是公正性原则的具体化。麦尔文·曼切尔的《新闻报道与写作》是在西方很多大学新闻系使用的教材,他在书中提出了"平衡与公正"的命题:"平衡是重要的。平衡是一个道地的信条。对于需要公正对待的事情应当使用同样的情理。假如候选人A对他的对手B提出一个严重的指责,那么公正就要求记者找到B,询问他的答复。受到控告和指责的人应当永远有说话的机会,而且,他的回答应该是及时的。"西方新闻界在处理那些有争议或者竞选方面的新闻时,尤其强调对双方的平衡处理。《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艾布·罗森索1976年10月20日在有关该报新闻政策的备忘录中指出:"政治竞选新闻的报道必须做到平衡,照顾到双方候选人,新闻写作,不能有所偏袒,要非常小心,不要给人有倾向于某一方的感觉。除了新闻之外,对于版面的处理上,也要顾全到双方平等的待遇,不致有主从之分。"

具体地说,平衡性就是在突出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新闻报道中的平衡性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从哲学的角度说,任何事物都是主要和次要矛盾的统一体,或者每一个矛盾都有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平衡报道要求记者在报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也要顾及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平衡报道所追求的目标,是更真实地反映事物及其内外联系。平衡是相对的:"这当然是指有关新闻的'新闻价值'是属于相当或相等而言。如果候选人一方的新闻显然是属于'重大新闻'的情况下,自然应依新闻的重要性作为取决的标准,不必拘泥于'为平衡而求平衡'的原则。"西方很多新闻记者认为在分析复杂的事实时,只有采用平衡手法,才能使自己的推断和预言更接近于真实。

客观、公正、全面、平衡作为新闻传播原则,都是在探讨如何实现新闻真实性的过程中得到确立的,是新闻真实性内涵的具体化。虽然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客观、公正、全面、平衡却一直是西方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念。他们也认识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全面、平衡是达不到的,不过他们仍然坚持记者应当尽可能地信守这些新闻理念:"尽管'客观性'像一座神像一样不可企及,新闻事业的职业仍要求记者向这个目标靠近。"正是有这些新闻理念的支撑,他们才在与新闻失实现象的斗争中,不断地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信誉。应当承认,客观、公正、全面、平衡虽然不能解决所有新闻失实问题,却能帮助记者有效地避免一些新闻失实,特别是减少那些缺少重要事实和细节的结构性失实新闻。据调查,我国28.5%的新闻工作者受过正规新闻教育。新闻理念来源于实践和专业教育,为解决新闻失实问题,我国新闻工作者更新和重塑新闻理念很有必要。

注释:

①(美)杰克·富勒《新闻的价值》第14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②(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第519页引,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③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第256页引,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④(美)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第62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⑤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第189页,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⑥⑦李子坚《纽约时报的风格》第92页,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客观评价 促进成长 篇7

一、用激励的话语评价学生

1. 对学生的课堂发言给予高度肯定。

农村学校, 学生擅长发言的人较少。而学生能在课堂上心态平和、语言流畅地发言正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 每次让学生发言时, 我都不惜给学生一些激励话语。一次上“家乡的变化”作文辅导课, 班上的同学说不出所以然来, 还说家乡没什么变化。平时很少发言的杨小勇站起来说:“我觉得这几年家乡的人员变少了, 因为很多人都搬到城里住了, 有的人外出打工也不回来了……”听了他的话, 同学们似乎找到了话匣子, 从各个方面开始说变化了。我也抓住这个时机表扬杨小勇:“你说的非常好!你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的变化, 很好!”

从那以后, 杨小勇在课堂上愈来愈活跃, 从他的思想状态、精神状态到学习状态都有了质的发展变化。从中我体会到学生的成长有时就在教师的不经意中的激励话语中, 教师的一句真诚的鼓励话语能唤起学生的健康成长。

2. 对学生善意的行为习惯给予肯定。

一个学生行为习惯良好, 就说明他的成长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恰恰, 有许多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良的, 有的甚至是恶劣的。学生行为习惯改变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鼓励学生规避不良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

去年, 我班有位学生叫张浩, 他父母来将乐打工多年, 他们长期居住在工棚式房子里。可以说张浩的生活环境极差。这导致他养成了一种不讲卫生、不注意待人的不良习惯。当我发现他这些情况后, 我先是鼓励他为班级扫地 (值日以外的) , 然后让他担任红领巾志愿者, 参与学校的卫生、纪律等管理活动。每次值日完后, 我都对他的表现给予表扬:“今天表现不错, 还应该大胆些, 主动些。”一次次, 一天天, 他在我的话语中改变自我, 在值日中塑造自我。这就是学生的成长, 就是教师鼓励学生成长的作用。

二、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1. 相信后进生也有闪光的时候。

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的立足点就是对学生的成长评价必须客观、全面、公正。而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总是带着主观意识的有色眼镜, 只看到优生的闪光点, 看不到后进生的发光点;只追求优秀的成绩, 忽视学生心灵深处的萌动力。我认为任何一个后进生都有发光的一面。2010年下半年, 在我班有一名学生叫车涛。他语文成绩勉强及格, 数学成绩处在50分线上, 他在课堂上既不搞小动作、讲话, 也不举手发言。他在教室里仅占了一个桌位而已, 有时不觉得他的存在。一段时间后, 我反复琢磨, 他为什么不退步、也不进步呢?于是, 我慢慢与他搭话。开始阶段, 他比较冷谈, 也不拒绝。不久的一次谈话, 让我震惊。我问:“车涛, 你上课为什么不发言?”车涛冷看我一眼, 说:“以前的老师, 都请那些他们喜欢的同学发言, 从不叫我……”我呃然, 然后说:“下次你发言好吗?”在一次阅读课上, 他发言了, 令我吃惊, 让同学们刮目相看。

师:“曹冲称象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车涛说:“曹冲称象的方法是很好, 但他为什么不直接把河水装入船舱, 而去搬来石头呢?石头又笨又重。”的确, 用“河水”比用“石头”要简单得多——省时省力。于是, 我给他很多鼓励。

从此, 他一改过去的“不思进取”, 上课积极发言,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可见, 后进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是有发光点的。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不能心存偏见, 应当客观公正。

2. 相信落后的班级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在一所学校里, 总有一些暂时处于落后的班级。但是, 不等于落后的班级, 学生就没有上进的信心, 没有集体荣誉感。一个班级变成落后的班级除了学生因素外, 教师管理不利的因素是主要的。那么, 教师该怎样评价这个班级呢?学校该怎样评价这个班级呢?我认为应该客观点, 应当确定他们也是一个班集体。

2011年秋季开学后, 我接手一个中年级的班级。我接手后, 发现班级中学生上课爱讲话的人占多数, 不完成作业的有十几个人……

面对这样的班级, 我从整顿课堂纪律入手, 从抓完成作业打开突破口, 把问题逐一解决掉。

在一次跳绳比赛中, 班级里要求参加的人特别多, 为了选出最好的“选手”, 我用了一节课进行预赛, 比出了“选手”。这样, 不但落选的人心服口服, 而且参赛选手竟然在比赛中获得年段第一名。从此, 我死拽这次比赛不放, 大力整顿班级。

秋去冬来, 班级的面貌渐渐改观, 逐步摆脱了“差班”的困境。在我看来, 评价一个班级不能把眼光停留在一个阶段, 而应该从过去到现在加以客观评价, 从现在到将来给予思考, 应该从这个班集体中学生成长的过程来评价。

三、用现实的要求评价学生

1. 承认差异。

班与班之间有差异, 生与生之间也有差异。我们在评价学生过程中应当看到这种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不同的家庭塑造着不同的学生。对于暂时处在“表现好,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自然应当给予赞许。但是, 对于“表现不良, 不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 我们也应当科学评价, 激励成长。

2. 以小见大。

优生的优秀是培育出来, 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就象天上的星星, 大大小小很多。但是差生未必就一差到底, 一无是处。相反, 差生的一点进步, 比优生的一次成功更值得教师关注, 更值得教师激励。有人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善于抓住某一点表扬学生, 就是对学生成长的一种积极的评价。

3. 偶然与必然。

优生有“偶然”犯错的行为, 差生有“偶然”做好事的现象。优生的一次“偶然”可以得到教师的原谅, 差生的一次“偶然”就应当受到表扬, 得到发现。学生存在“偶然”现象是正常的, 我们应当客观评价, 不能主观地加以褒贬。否则, 评价是不公的, 对学生的成长也是有害无利。

底线道德及其客观基础 篇8

关键词:道德,底线道德,义务,公正

当前, 社会现实诸多道德问题和因道德转型而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衡现象的存在, 仍影响着社会主义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对底线道德进行研究, 就是渴望推动大家对一些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加以重视, 克服种种不良道德行为, 并由此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 底线道德———道德建设的一个基础视角

什么是“底线道德”?所谓“底线”, 是一种比喻的说法。首先, 它是相对于道德的层次性而言的, 指的是善的最低层次。一定的社会对其所有成员规定着一个行为界限, 这个界限把人们的行为分为道德与不道德。在这个界限内的行为属于道德的行为, 越过这个界限的行为则是不道德的行为, 而这个界限本身即临界点的道德, 就是底线道德。其次, 它是相对于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而言的。道德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一个人可以在不违反基本道德要求的前提下, 追求不同的人生理想和价值目标, 只要他的这种追求不损害其他人的合理追求, 不破坏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也就是说, 人们可以追求各式各样相当歧异的目标, 但有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无论如何所有人都应遵循的, 这就是“底线”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可见, “底线道德”是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履行的基本道德义务,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角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底线道德作为道德的最低层次, 有其明显的特征:其一, 行为约束性。底线道德一般以“不准”、“必须”等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如不准偷盗、必须遵纪守法等。一个人, 如果禁止做的他做了, 而必须做的他却不做, 那么他就会由此受到社会的贬斥和谴责, 这种贬斥和谴责就体现了底线道德对人的行为的约束。这是一种不可逃避的制约, 而这种制约在较高层次的道德中, 则不明显。其二, 普遍渗透性。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中, 时刻伴随着底线道德的存在。买卖东西讲求公平不欺, 待人接物讲究文明礼貌, 人我交往要尊重他人, 公共生活要遵守秩序等等, 这些都是底线道德的内容, 是对所有社会成员的要求。这种要求在强调人人都必须做到的同时, 也体现了社会对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尊重和关心。其三, 互惠互利性。底线道德既不能是利己, 也不可能是利他, 与之相对应的就应该是超越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两极对立的具有普遍可行意义的互惠互利。在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中, 底线道德要求做到“必须双方同意”和“切勿使人受害”, 而不是要求地位平等中的双方的某一方作出单方面的克制和牺牲。

2 重视底线道德建设是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基础上, 适应中国社会现实要求而提出来的

2.1 克服国民伦理道德素质的本源性缺陷, 必须加强底线道德建设。

几千年来, 我们的民族素以崇尚伦理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过, 我们的传统伦理主要以家庭、家族为核心和基础, 因而“私德”显得相对完整和发达, 而“公德”则未得到充分发育和发展。就是在这样的伦理背景中, 我们启动了现代化, 这样, 在飞速发展的转型社会里, 一方面“公德”———公共生活伦理的建设无可避免的出现滞后, 另一方面“私德”———以私人关系、亲情关系为核心的传统伦理规范未经任何“创造性的转化”而直接进入了“公德”的领域、代替公德发挥“作用”。这就是今人伦理道德素质的本源性深层缺陷。只有克服这种国民伦理道德素质的本源性缺陷, 加强底线道德建设, 才能减少并进一步遏制坑骗、假冒、贪污、行贿、巧取豪夺、权力寻租、腐败等等行为。

2.2 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市场秩序, 必须加强底线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使人们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多, 这就要求一种起码的为全社会所有人都能奉行的道德规范来维持市场秩序。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所提出、为德国著名学者哈贝马斯所发挥的观点:要在市场和其他任何领域中建立起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必须认可社会中存在的共同的规范标准。这种共同的标准是什么呢?应是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 能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和遵循的“普遍化”原则。这种道德规范标准必定是底线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普通的人们不会无边地做好事, 只要合法经营, 诚实劳动, 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他就是一个好公民, 一个道德的人, 这就必然使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等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凸现出来。

2.3 促使人们的道德境界从道德义务走向道德崇高, 必须加强底线道德建设。

底线道德是人们力所能及且必须恪守的基础的道德要求, 它体现为人们对种种不可回避的道德义务的履行。相对于底线道德而言, 高尚的道德是人们基于高度自觉之上成就高尚人道德格, 达到崇高道德境界。践履高尚的道德要求, 行为者由此会得到社会舆论的赞赏, 从而获得一种道德自豪感和成就感;而履行基本的道德义务, 这是行为者的应尽之份。义务的道德是高尚的道德的基础, 对于一个人来说, 只有在能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实现高尚的道德追求。当然, 高尚的道德是义务的道德的灵魂, 人们对道德的需求不应只局限于履行基本的道德义务上, 而应在确实履行道德义务的基础上逐步在道德层次上跨越新的台阶。

3 底线道德的基本规定和价值尺度

3.1 义务———底线道德要求的基本规定

道德义务, 是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在道德上应尽的责任。不管个人是否意识到, 客观上都必然要对社会或他人尽义务。一般说来, 人一生下来就被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氛围中, 这种道德氛围作为社会道德的客观表现形式, 对个体来说, 是既定的、先在的、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体在其社会化过程中, 必须首先学习、接受和适应它, 方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群体的认同, 参与社会生活, 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底线道德是个体首先面临的客观存在的社会要求, 是个体不可回避的道德义务。当然, 由于个体自觉程度的不一样, 他们履行道德义务的态度也并非一致。有的人把履行道德义务作为完善自己道德境界的基础, 自觉自愿地去履行;有的人自觉程度不够, 但迫于社会和公众的压力, 在大部分场合能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有的人则唯我独尊、无视他人, 这种人一旦危害、侵犯了社会和公众的利益, 就理所当然要受到谴责甚至惩罚。

3.2 公正———底线道德权利义务分配的价值尺度

兰克客观主义史学评价 篇9

兰克在《拉丁和条顿民族史》的序言中写下了他一生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历史指定给书本的任务是:评判过去, 教导现在, 以利于未来。可是本书并不敢期望完成这样崇高的任务。它的目的只不过是说明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已。”这句话被后人千百次地引用, 似乎就是这句话首次揭示了客观主义史学的宗旨, 即“如实直书”。

在兰克看来, 历史著作的基础是史料;史料的准确无误得到了保证, 也就保证了历史著作的真实性。他把各种历史事实看做是独立于史家的主观意识之外, 只是简单地“出自那里”, 等待人们来收集、分类、描述和解释;史家运用正确的方法就能够获取这些历史事实。历史学家除了要不遗余力的搜集、挖掘史料, 不仅是回忆录、日记、信函、外交报告、见证者的原初叙述等材料, 还要对不同版本或同时代不同著作进行校勘, 了解史料提供者的个人性格、人品学风、治史能力、所处历史环境及其地位等多方面因素, 以此来考订史料的真伪。他坚信用这种“外证”“内证”相结合的方法考证史料, 通过语法、体例等史料表现形式判别史料, 就能形成对史料的正确认识。这是兰克留给世人的最大史学财富。

梦, 这比起直来直去给孩子说教产生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在“如实直书”这一口号的指引下, 历史学家们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 强调历史学的客观性, 相信历史学也可以成为一门科学, 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因此, 兰克所代表的传统史学在西方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抹杀的重要作用, 代表着19世纪西方史学的最高成就, 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虽然兰克多次强调历史撰述要如实直书, 但这远不是兰克思想的全部。兰克的史料考证方法以及消除自我的撰述方式是其确立历史学的科学性的法宝。他把历史看做是没有被完全理解的神意的显现, “所有的时代都同样可以在上帝面前说明它的发展是有其道理的, 而每一个时代都同样可以同上帝直接联系。”历史个案研究是特殊、具体的, 而隐含在其中的内在“趋向”、上帝的神秘力量是一般性的、无限的。历史学就是从具体的、特殊的个体的感知出发, 最终触及到一般、无限的内在“趋向”、神秘上帝的, 历史学的科学性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的。上帝的意志虽然是无处不在, 每一事物都能体现上帝的伟大, 但是, 上帝似乎更关注某些特定国家、特定人物。这样选择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叙述以国家与政治人物为主题。因此, 导致其史学研究也多局限于政治史领域, 归根到底是“所用史料中证据的性质本身, 致使叙述的范围从启蒙学者们的包罗万象的社会文化史压缩成注重政治事件、宗教事件和有权有势者活动的历史, 脱离了他们更广阔的结构环境”。

兰克客观主义史学相信在历史研究中能够摒弃主观性, 可以森说的第一句中“我想本清楚自己的所为”却违反质的准则, 如果不带感情色彩的反映客观历史。但是我们会发现, 从兰克到吉泽布雷希特, 从阿克顿到莫诺, 哪一位“客观主义史学家”的著作中不带有道德感情呢?其次, 客观主义史学还认为历史的研究目的仅仅在于“如实直书”, 而不需要追求那个崇高的任务, 即“评判过去, 教导现在, 以利于未来”。然而, 事实是既没有哪一部著作真正完整地阐明了任何一个历史事件, 也没有哪一位客观主义史学家不在教导现在。其实, 任何被人们承认的历史学家都拥有对过去行为的解释权, 他的写作正是通过利用这种解释权指导着现实。

新闻报道应客观严谨 篇10

一、树立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

在采访一些不懂、不熟的问题时, 事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说要去陌生的地方采访, 我们要事先了解好当地的地情、地貌、气候, 如果是人物采访, 则要对采访对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判断, 比如他的经历、职业等, 并根据他的特点制定采访方案, 不说外行话。如《牡丹江晨报》的小记者知道他们将在2011年9月10日采访篮球名将赵爽, 于是他们在头一天就做了充分的准备, 对赵爽的出生、所任职务等进行了解:“我知道赵爽姐姐是1986年出生的。”;“我知道她在亚锦赛中担任前锋。”;“她作风硬朗、顽强拼搏的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对赵爽的了解, 在当天的采访中, 小记者们虽然人小, 但能落落大方地采访, 提问时不尴尬, 与采访对象交流融洽。

在新闻报道中, 新闻报道者要树立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 要具有政治家的眼光。人的认识各有千秋, 新闻报道者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的立场、价值观, 在对新闻进行报道时, 这些主观因素或多或少且不可避免地介入其中, 因此树立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 对于新闻传播者非常必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加宽, 网络平台一方面为信息传播和接受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 大量的虚假信息充斥网络。如2011年度评选出的假新闻“2011年11月, 有人在网络和手机短信中传播一条信息: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 多人感染艾滋病。”让一些人一时间失去了理性, 不敢下馆子吃饭, 引起了社会的恐慌, 造成社会的不和谐, 有损国家形象和人民利益, 这时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冷静思考, 不轻信谣言, 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下, 发挥耳目喉舌功能, 及时做出澄清, 安抚人民的情绪, 从正面进行引导。如果新闻工作者没有树立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 业务素质不过硬听信谣言, 则可能会误导受众, 使事态扩大化。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 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命和责任, 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 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才能从纷繁复杂的事实中选取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加以反映, 客观、公正、全面、平衡地报道事实,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以真实性为基础, 用客观事实说话

新闻媒体是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的传播、宣传、教育载体, 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1996年,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的时候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工作者要在马列主义的领导下, 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坚持正确的导向, 准确反映和传播信息, 这样才能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好处理。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做好精神文明建设, 以新闻真实性为基础, 把握报道的导向, 使新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使人民团结一心, 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多个方面, 既有本质、假象, 又有全面、片面、主流和支流, 报道要全面, 既要报道好的一面也要报道不好的一面, 既要旗帜鲜明, 又要分清主次, 防止片面和绝对, 那种以偏概全、只报喜不报忧、以点代面的报道都是错误的。新闻工作者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 要与受众保持平等的关系, 以达到双向交流。不同新闻的报道, 其写作手法和角度也应不同, 对有较大争议的新闻要表达出争议双方的不同观点, 不要以说教式的口吻进行报道。

三、以客观陈述为前提, 语言表达要严谨

新闻工作者要有作家的技能, 新闻报道虽然不是文学作品, 也要让读者有审美的感觉, 不能干巴巴地传播事实, 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为了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新闻传播者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 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展现事实。标题是版面的眼睛, 标题制作好了, 可以起到美化版面、吸引读者、提示新闻内容的目的。比如, 2011年9月8日, 凤凰网上出现了一个醒目的标题———“深圳10万元手术广州8毛钱搞定?”自此诞生了一个“8毛门”事件, 题目中“10万和8毛”两个数字的对比, 让人产生一种一探究竟的想法。此次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引起受众一系列的质疑。我们不反对修饰性的语言, 但不提倡天马行空的自我捏造、想当然的发挥, 我们需要的是真实基础上的客观严谨。

参考文献

[1] .姚福申:《关于新闻倾向性问题的思辨》, 《新闻界》, 1999年, 第4期。

[2] .严怡宁:《广播电视新闻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年, 第45页。

上一篇:语文课的三重境界下一篇:新生报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