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报道

2024-05-05

客观报道(精选八篇)

客观报道 篇1

一、树立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

在采访一些不懂、不熟的问题时, 事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说要去陌生的地方采访, 我们要事先了解好当地的地情、地貌、气候, 如果是人物采访, 则要对采访对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判断, 比如他的经历、职业等, 并根据他的特点制定采访方案, 不说外行话。如《牡丹江晨报》的小记者知道他们将在2011年9月10日采访篮球名将赵爽, 于是他们在头一天就做了充分的准备, 对赵爽的出生、所任职务等进行了解:“我知道赵爽姐姐是1986年出生的。”;“我知道她在亚锦赛中担任前锋。”;“她作风硬朗、顽强拼搏的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对赵爽的了解, 在当天的采访中, 小记者们虽然人小, 但能落落大方地采访, 提问时不尴尬, 与采访对象交流融洽。

在新闻报道中, 新闻报道者要树立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 要具有政治家的眼光。人的认识各有千秋, 新闻报道者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的立场、价值观, 在对新闻进行报道时, 这些主观因素或多或少且不可避免地介入其中, 因此树立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 对于新闻传播者非常必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加宽, 网络平台一方面为信息传播和接受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 大量的虚假信息充斥网络。如2011年度评选出的假新闻“2011年11月, 有人在网络和手机短信中传播一条信息: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 多人感染艾滋病。”让一些人一时间失去了理性, 不敢下馆子吃饭, 引起了社会的恐慌, 造成社会的不和谐, 有损国家形象和人民利益, 这时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冷静思考, 不轻信谣言, 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下, 发挥耳目喉舌功能, 及时做出澄清, 安抚人民的情绪, 从正面进行引导。如果新闻工作者没有树立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 业务素质不过硬听信谣言, 则可能会误导受众, 使事态扩大化。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正确的立场和观点, 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命和责任, 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 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才能从纷繁复杂的事实中选取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加以反映, 客观、公正、全面、平衡地报道事实,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以真实性为基础, 用客观事实说话

新闻媒体是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的传播、宣传、教育载体, 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1996年,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的时候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工作者要在马列主义的领导下, 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坚持正确的导向, 准确反映和传播信息, 这样才能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好处理。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做好精神文明建设, 以新闻真实性为基础, 把握报道的导向, 使新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使人民团结一心, 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多个方面, 既有本质、假象, 又有全面、片面、主流和支流, 报道要全面, 既要报道好的一面也要报道不好的一面, 既要旗帜鲜明, 又要分清主次, 防止片面和绝对, 那种以偏概全、只报喜不报忧、以点代面的报道都是错误的。新闻工作者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 要与受众保持平等的关系, 以达到双向交流。不同新闻的报道, 其写作手法和角度也应不同, 对有较大争议的新闻要表达出争议双方的不同观点, 不要以说教式的口吻进行报道。

三、以客观陈述为前提, 语言表达要严谨

新闻工作者要有作家的技能, 新闻报道虽然不是文学作品, 也要让读者有审美的感觉, 不能干巴巴地传播事实, 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为了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新闻传播者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 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展现事实。标题是版面的眼睛, 标题制作好了, 可以起到美化版面、吸引读者、提示新闻内容的目的。比如, 2011年9月8日, 凤凰网上出现了一个醒目的标题———“深圳10万元手术广州8毛钱搞定?”自此诞生了一个“8毛门”事件, 题目中“10万和8毛”两个数字的对比, 让人产生一种一探究竟的想法。此次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引起受众一系列的质疑。我们不反对修饰性的语言, 但不提倡天马行空的自我捏造、想当然的发挥, 我们需要的是真实基础上的客观严谨。

参考文献

[1] .姚福申:《关于新闻倾向性问题的思辨》, 《新闻界》, 1999年, 第4期。

[2] .严怡宁:《广播电视新闻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年, 第45页。

客观报道 篇2

最客观的分析报道

我们先来看六安市政府最新的官方通报:

全文如下:5月27日上午,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部分学校教师40余人,到六安市政府南大门集访。这次集访引起各方关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本次集访诉求为 “要求发放一次性奖励”。经调查,金安区、裕安区没有出台“一次性奖励”政策,区直机关及区属事业单位均未发放“一次性奖励”;金安区、裕安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工资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中小学教师工资,没有拖欠教师工资。

27日上午8时40分,上访教师聚集滞留在六安市政府南大门,且围观人员越聚越多。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赶到现场接访,劝导上访教师不要堵门堵路,选出代表到市信访局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但没有起到作用。在现场,民警多次进行法律宣讲和劝导,告知其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国务院《信访条例》有关规定,应立即停止集访。在劝导无效的情况下,公安民警依法带离言行过激人员,于当日下午三点之前分别交由所在地和有关学校负责人引回。在带离过程中,少数公安民警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对此,六安市人民政府表示诚恳道歉。

集访发生后,六安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此事,明确处理意见:一是成立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监察委及相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对此次集访处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若发现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违纪违法行为,将严肃执纪问责,决不姑息袒护。二是市、县领导深入全市所有中小学开展大走访活动,了解教师工作、生活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学校和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今天上午,调研走访活动已全面展开。六安市人民政府2018年5月29日

首先从通报中我们可以得出,此次教师集体上访的目的并不是像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说的那样拖欠了一年多的教师工资,这个我是肯定不信的,现在这个国情下没有那个地方政府会敢拖欠教师的正常工资。

其次通报中所说的本次集访诉求为“要求发放一次性奖励”。那么什么是一次性奖励呢?2015年国家财政部和人社部曾联合发文,对考核合格的教师,每年发放不少于36000元的工资补贴。例如合肥市区的教师每人补发了2015、2016年中小学教师一次性工作奖励(3.6万/人)工资。但每个地区的补贴标准不一样,肯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挂钩的。包括公务员一次性工作奖励也是同样的道理,标准也不一样。我特地问了为什么?因为有的地方教师比公务员平时工资要高,所以一次性奖励发放时公务员就比教师要高。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教师要拉平的。

我们再来看2017年11月安徽省教育厅的官方文件(因为此文件涉密,我只能发附件,群里发了,知识星球也有),大致内容如下:

2017年11月8日上午,安徽巢湖四中等学校约80名教师到巢湖市政府集体上访,要求与当地公务员同等享受“一次性工作奖励”。巢湖市市长张生接待了上访教师代表,并表示会充分吸纳教师的合理建议,给予妥善处理,上访教师表示认可。

安徽省教育厅曾给该省省政府写了一个报告,题为《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教师一次性工作奖励有关情况的报告》,汇报了巢湖四中的这次上访事件和处理结果,并就“一次性工作奖励”一事,汇报了安徽各地发放的情况。

报告显示,安徽全省已有13个市发放了一次性工作奖励,但据《中国新闻周刊》得到的一份安徽省教育厅2017年11月17日关于《各地一次性工作奖励发放情况统计表》的数据显示,六安市包括市直、三个区和四个县在内的全部教师,截止彼时,并没有发放一次性工作奖励,而在其他的地市中,完全没有发放一次性工作奖励的还包括淮北、马鞍山、宿州、蚌埠、宣城、铜陵、阜阳、淮南、滁州等市。

报告说,“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这是《教师法》明确规定的,一次性工作奖励的发放直接关系广大教师的切实利益,目前因个别地区处理不妥,已成为影响中小学教师队伍稳定的突出问题。”

报告建议相关部门和市县政府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特别是在制定一次性工作奖励政策时,应当依法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并积极稳妥选择发放时机,消除影响中小学教师队伍稳定的不利因素。”

安徽省时任副省长谢广祥在这份报告上批示:请教育厅高度重视,指导各地稳妥处置。会同人社等相关部门,研究类似情况关于教师奖励的区别指导意见,依法依规处理。

其实从上述文件中我们能看出省政府是比较重视教师待遇的,但是落实到每个地区,各地的标准和执行落实时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出现同一个市有的地区补有的地区不补,那就不公平了。对基层教师来说,工资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次性奖励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份补贴,因为相对来说教师工资不算高的,都有生活压力。所以,金安区和裕安区的教师可能听说别的区发了以为他们没发所以觉得不公平才去集体上访的。矛盾的焦点正是据传六安市直与开发区教师都按照要求发放了,而金安与裕安区没有发,并且说不会发。而且网传有截图说教育局很粗暴的回应教师就一次性奖励发放的询问,说就是不发。这当然让人很生气了。但官方通报是经调查,金安区、裕安区没有出台“一次性奖励”政策,区直机关及区属事业单位均未发放“一次性奖励”。而且通过安徽省教育厅的文件我们也的确看到六安市所有县区当时也的确均未发放。

最后弄清楚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大家现在可以很明白的了解并不是外媒和一些不嫌事大无良媒体所说的那样政府拖欠了教师一年多工资导致教师集体上访讨薪!而是教师们要求政府公平的发放一次性奖励,这完全是不同性质的问题。说白了这个奖励什么时候发,发多少估计还在酝酿的过程中,因为每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我想既然省厅都重视了,省长也批示了,发多发少都会发的,这是迟早的事情,但金安区和裕安区的教师们听说别的区起码是别的市的确发了,心里多少是有点添堵的。这完全可以理解!而且没有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明确回复,一激动集体上访也很自然了。毕竟属于知识分子群体,有维权意识!但是我就纳闷当地政府部门早干嘛去了,特别是都提前知道教师要集体上访(网上有截图),为什么不提前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是干什么吃的!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暴力执法的问题了,先看下昨天的官方通报:

从通报中我们可以看出官方意思是上访教师集体聚集在市政府门口,不听工作人员劝导,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在多次劝离无效的情况下,六安市公安局才出动警力暴力执法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事情为什么当时没有政府领导或者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出面应急处理,我相信教师们是讲道理的,也说得清的,哪怕只要稍微有点公信力或者分量的领导及时出面处理,事情也不会演变恶化下去。所以,斗胆的批评一句,六安市政府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是失职和不恰当的。说白了,没把老师们当回事。即使是老师们没有弄清真相,你可以出来解释啊!怎么能放任事情演变到所谓教师讨薪被抓,警察暴力执法,负面舆论如此蔓延的地步,给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所以,今天中警安徽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因为网上有图为证,民警确实存在粗暴执法情况!如果民警平时在执法过程中就有过度使用暴力(已成执法恶习)的情况,应该严肃处理。但如果在此次事件过程中,是市里某个领导给的指示,要求立刻把集访教师带离驱散的话,不用强制手段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警察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与一定程度的暴力联系在一起。如果因此而处理了警察,那真是左手伤了教师的心,右手又伤了警察的心!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关键在于领导的决策和对警力的使用!这一类的上访维权案件能否使用警力简单粗暴地加以处理?老百姓正当维权,需要动用警力吗?人民的警察的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而不是用来对付和镇压有诉求的百姓的。可不少地方领导已养成了轻则动用警力解决群众事件的恶习,以前是拆迁,现在是教师维权,领导大规模动用警力于不当的事件、不当的场所、不当的对象上,首先应该承担责任,而不是要处理执行命令的民警!我们的领导如果动不动动用警力对付手无寸铁提出诉求的百姓,实在是有损党的形象和声誉,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更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和信任。

所以就六安教师集访事件,首先要调查一下是哪级领导不当动用警力问题,然后再进行处理警示,而不是处分一两个执行命令的执法民警敷衍塞责,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态度和策略!

最后说一句,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六安市政府今天在通报中也就此公开道歉了!希望六安市政府能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吧!巢湖作为一个县级市都妥善处理了此类事件,市长亲自接访!何况六安都高配了呢?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世间万事都能相对公平,那么我想很多群体性事件和很多不好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吧!可能这件事发生后会推动那些没有发放的地区政府给教师们尽快发放一次性奖励,也算是对教师们的一丝安慰吧!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篇3

关键词:新闻,报道,客观性

现代新闻传播的特性决定了新闻报道对客观性的高要求, 什么是现代传播的特性, 现代传播的特性就是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对新闻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在报道过程中必须以新闻工作者反映新闻事实为基础, 公正、透明、准确的捕获新闻的卖点, 由于新闻本身的不确定性, 有可能会造成新闻对个体和组织的伤害, 在法制社会里这种伤害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 现代新闻传播的特性即是新闻从业人员必然要坚守的阵地, 从新闻的特性到新闻报道的准确, 都是客观性的具体体现。

1 新闻报道客观性的重要意义

新闻报道的是对事件进的新闻挖掘, 通过对人物、时间、地点和因果关系进行整理, 对内容会有剪辑, 对整个新闻的看点会突出, 在这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新闻从业人员由于职业道德的缺失, 而不能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给事件的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那么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出发, 必然要遵循新闻来源的完整, 同时新闻记者要对来源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 在确定信息源具有新闻挖掘价值的情况下对新闻事件进行挖掘, 这个挖掘会涉及到能否公正地看待所发生的事件, 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认识新闻事件, 新闻记者的主观性主导性有时也会影响到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所以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不仅包括对新闻事实的真实反映;也包括在二次新闻剪辑和加工中的客观性以及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水平这几个方面, 对于一个新闻事件报道的客观与否, 是有着血淋淋的教训, 由于新闻报道偏离了客观性给当事人和单位造成了损失, 有时不是用时间和金钱可以消除的, 新闻是舆论的监督的声音, 由于其受众群众和传播性强的特点, 所以在新闻报道发布后会迅速成为一个“新闻的事实”也就是常听到老百姓说, 新闻都放了, 是的这就是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给新闻事件当事人造成的影响以及对事件当事单位造成的正负反应, 这些都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客观真实的角度报道和反映新闻事件, 以及擅用、慬用传播工具, 在使用新闻传播这一工具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新闻的纯洁和客观性。

2 新闻报道客观性存在的问题

新闻报道客观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新闻记者没有到一线采访

有许多新闻记者让通讯员上交一些素材或者自个编辑出一些新闻事件, 还有一些是到了现场但没有接触到一线的当事人就发布新闻, 造成了新闻客观性的缺失和新闻事实的严重弯曲, 给新闻媒体形象和当事人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2) 新闻记者个人主导了新闻的“客观性”

新闻记者主导了新闻事件是时常发生的事, 一方面由于编辑水平的有限, 很多新闻素材拿回来以后一经剪辑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该剪的不剪, 不该的剪的剪掉一大堆;造成了前后不能呼应, 以及事件模湖不清, 个人主导新闻事件, 另一方是个人主观性过强, 加入了很多自以为是的分析的评述, 弯曲了事件的本身从而影响了客观性。

3) 假事实掩盖了真事实

在很多次的采访中, 会有一些搞不清真假的事件发生, 比如, 许多个人提供的身份信息都是不真实的, 在新闻事件中不真实的内容过多, 包括人物与人物的关系, 以及需要有国家侦察机关出面的一系列问题, 是新闻记者没有办法去弄清楚的, 那么对这样一类的事件, 我们在报道的角度上和报道的方式上需要有一些调整。

4) 新闻“卖点”影响了新闻的客观性

现在一些媒体之间竞争非常激烈, 导致相互之间竞争关系非常突出, 为了让受众有一个好的评价和吸引眼球, 过分的夸大和强调新闻的卖点, 从而严重偏离了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 其主要手法是, 一些未经证实的事件提前暴光;二是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事件被放大;三是夸大新闻事件所反映的真实;给受众已不好的影响;过于追求新闻的“卖点”是导致失真的因素之一, 所以要满足新闻的客观性就是要避免不过度追求新闻“卖点”。

3 提高新闻报道客观性的措施

3.1 全面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

全面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新闻从业人员是新闻战线的先锋, 是客观反映和如实反映新闻事件真实有效的关键因素, 所以要从新闻从业人同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 特别是要努力学习新闻从业人员报道新闻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出发, 对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不能正确表达新闻事件所反映的真实性, 往往是由于其自身的水平所造成的, 那么就要从这个角度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显然是当务之急, 并从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角度不断地完善新闻岗位从业人员的能力。

3.2 以法制和规范来约束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

任何社会的分子都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从事其活动, 新闻报道也不例外, 也要从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角度出发,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从法律的角度去解读新闻事件的客观性, 从而保证新闻报道是在公平、公开、公正, 不针对任何团体和个人的情况做出的报道;对于正确的没有主观恶意的报道, 法律同样要保护记者的合法权力, 不能让记者正常的采方权力受到影响。

3.3 不过分追求“利益”

有些媒体记者为了媒体的利益, 比如拉一单广告, 就给一些好的报道, 反之就报道的偏离客观事实, 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诚然媒体的经营是非常重要, 但是作为记者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在不影响到当事人的人身利益的情况下, 有权力向公众反应客观事实, 同时也不能因为“卖点”而过分的追求新闻的大、奇、特和死亡率, 这些都是违背了新闻发展规律的, 一个媒体的发展是基于公众的认可而不是公众的奉献和牺牲对新闻客观性为条件。

4 结论

现代新闻传播的发展, 要求我们新闻从业人员, 清醒的认识到自身从事这个行业的所应遵循的道德、法律和舆论的规律, 特别是从业人员要正确的使用新闻传播这一工具, 不能盲目的利用手中的资源, 为了个人和单位的经营利益要损害公众的对客观事实的知情权, 特别是夸大、虚假新闻对公众的伤害更为严重, 所以要加客观性的认识, 并通过提高人员的素质和加强约束以及管理来满足和达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李海华.新闻传播与新闻报道的区别[J].上海电视, 2010, 5.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党报改革 篇4

什么是新闻, 这是一个自报纸产生那天就开始争论的话题, 不同的群体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在西方文化意义上, 新闻一词是“新”的含义, 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而且这个事实要新鲜、少见、有趣, 重在新闻价值。我们关于新闻的定义来自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主要强调事实, 不强调有没有新闻价值, 于是, 逐渐形成一种结果, 我们报道的内容都是事实, 但许多事实不具有新闻价值。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对于党报的影响更大。

从内容上来说, 翻开目前的党报, 大量呈现的所谓新闻, 其实都是事实, 比如各种会议、政府工作、发展动态、改革进程等, 但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新鲜而有趣的内容, 特别是报纸原创、记者现场采集传递的, 则很少。党报的绝大部分精力、财力、物力、人力都围着上述“事实”转, 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多是记者偶尔碰到的边角废料一样的东西, 不被重视。

同时, 在形式上, 党报对于新闻的处理也有自己的特色, 即总是在新闻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与观点, 把这些观点强行加给读者。例如, 2011年4月22日, 某中央级媒体有一篇关于全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报道《夯实基础开新局》, 虽然是通讯的形式, 但行文之间却让人以为是评论, 它的几个小标题“领导有力指导在先, 一抓到底;规范程序让基层指导做什么、怎么做;探索创新扩大民主、推进改革的生动实践;选优配强用更开阔的视野选人、选能推动科学发展的人;严肃纪律‘三个在先’确保风清气正”, 全是一些概念性、评价性的词语, 整个报道更像一篇政论文。

它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这是一组来自中央组织部的数据:截至3月底, 全国共有9315个乡镇完成党委换届工作, 占应换届总数的27.3%, 其中河北、辽宁、江苏、安徽、湖南、云南、新疆等7省 (区) 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基本结束。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领导班子换届是关系一个地方发展的大事, 搞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则是圆满完成省市县乡四级换届工作的重要基础。

“去年12月以来, 按照中央关于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自下而上适当集中进行换届的部署, 各地高度重视, 明确责任, 精心组织, 统筹安排, 扎实推进乡镇党委换届工作。

“这次换届纪律严、秩序好、程序公开透明、参与面广, 换出了好班子, 换出了精气神, 换出了战斗力。在日前举行的市县乡换届工作座谈会上, 已经完成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地方党委组织部长普遍认为, 这为即将全面展开的市县乡换届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世易时移, 变化宜矣

过去, 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党报是党进行革命宣传和建设动员的最重要阵地, 它的重要使命就是动员、鼓舞、团结人民, 整个新闻报道着重于各项工作的部署、宣传, 新闻的新鲜性、相关性等几乎不在考虑之内。新的时期, 党报依然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依然要团结带领鼓舞人民走向更美好的生活。但是, 目前的环境变化了, 读者变化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时代, 过去的媒体只有报纸、电台、电视几种, 报纸也主要是党报, 现在媒体的种类无所不有, 媒体间的竞争极为激烈;另外, 读者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必须有与之相应的报纸面貌, 才能吸引读者, 也只有这样, 党报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力和价值。

当然, 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崇尚新闻的新鲜度稀缺度, 它们只是新闻诸多标准中重要的两项, 不意味着就是新闻的一切;我们也不是说要彻底否定我们现有的新闻标准, 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区域, 这样的新闻原则和实践是完全可以存在而且也有必要存在:它是我们党历来开展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和方法。现在的问题是, 在时代、环境、媒介、读者都呈现新的特点、出现新的巨大变化的情况下, 我们党报对待新闻的视角和态度依然不变, 或者说变化与外在的要求相距甚远, 尤其是内容上, 拘泥于“事实”, 被“工作”架空, 除了“工作”外, 新闻的空间和弹性几近丧失, 这是当前党报新闻走入误区的一种反映。

客观性, 新闻的生命所在

现在, 我们抛开新闻的内容, 单就新闻的外在形式做些分析。新闻之所以是新闻而不是散文或者评论, 就因为客观性是其最根本的价值所在, 1900年美联社就提出了自己的社训——“报道事实而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样的报道才能让人信服, 把价值判断交给读者去做, 而不是赤裸裸地强加于读者。

我们的报纸, 过去都是党报, 党报重要的功能是宣传,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要旗帜鲜明地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张省报, 对于全省工作, 全体人民, 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这是革命和建设处于特殊时期的需要。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 出现了商业性报纸, 后来又出现了互联网, 文化环境开放了, 读者的眼界开阔了, 阅读需求提高了, 党报如果还是延续过去的老一套办报方式、办报路数, 在新闻中不时给读者灌输观点, 而不是相信读者的智慧, 那么, 报纸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 甚至会走不下去。因为, 除非有其他手段, 否则, 除非那些同意你观点的人才会理睬你。

其实, 新闻的客观性并不是那么难以实现 (至少从形式上) , 即使是党报也是如此。恩格斯主张党内的传媒应运用客观的报道方式, 他称赞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的通讯说:“倍倍尔关于某一问题的通讯, 从来不得出关于各种事件的最后意见。他对事实客观的丝毫不带偏见的描述是很出色的。”就比如这篇《夯实基础开新局》, 如果以生动的事例和现场为主要素材, 而不是一堆枯燥的数字与论述, 记者以相对客观的语言来表述, 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党报应植入客观性的新闻职业理念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然义不容辞, 就有关事件、问题等发表旗帜鲜明的社论、评论, 更是完全需要和必要的。

我们的问题在于, 由于几十年来的意识形态控制, 也由于从业人员的惯性和惰性, 到目前为止, 仍有一个操作套路无形中束缚了从业人员的手脚和意识。曾经有人对我们现在的某些党报新闻这样描述:“会议没有不隆重的, 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 鼓掌没有不热烈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 人心没有不振奋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 看望没有不亲切的;班子没有不团结的, 群众没有不满意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 成就没有不巨大的;抗洪没有不英勇的, 抢救没有不及时的……”总而言之, 记者直接就把笔下的新闻定性、上线了。此现象非常普遍, 即使是现场新闻, 这种完全依靠对现场事实进行叙述的新闻品种, 也受到主观理念的强烈影响, 《夯实基础开新局》只是随手拿来的一个例子罢了。

新闻报道稿件撰写的客观性初探 篇5

关键词:新闻报道,撰写,客观性,初探

我们如果不敢强调客观的、真实的报道, 只强调立场, 那么, 我们的报道就有主观主义, 有片面性。

——刘少奇

客观性法则作为一种至美至新的道德观念, 发展于美国, 奉献于世界。

——美联社社长肯特·库伯

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指的是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新闻传播是在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支配下传受双方的运动过程。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要求新闻传播做到五个方面: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快捷。新闻的客观要求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写作过程中严格遵循客观性原则。

一、客观理念是最基本的新闻精神之一

1855年, 美国塞缪尔·鲍尔斯在一篇社论里提出了客观报道原则, 他认为新闻记者在报道时要做到事实与观点之间的明确区分, 划开界限。1923年美国《新闻规约》制定了“新闻报道不应该搀和观点和任何偏见”。1919年12月, 徐宝璜在其《新闻学》中指出“切不可将意见加杂于新闻之中迷惑读者”, “只有事实, 课程新闻。事实登载后, 阅者自然自有主张。”

客观原则的本质在于新闻传播者的超然性, 记者的角色和职责要求记者在报道新闻时跳出自身情感、判断的藩篱, 遵循新闻传播原则, 摈弃个人好恶, 服从客观事实。新闻记者不应该依据个人的主管见解选择新闻事实, 要尽可能用充分、全面的事实向受众展现客观世界所发生的事实。正如约瑟夫·普利策说的:“不追随任何主张, 只遵循自己的结论。”

新闻传播的客观性要求记者开展新闻报道的记者养成以下工作原则和习惯:

1. 时刻注意将自己的主观见解、倾向和新闻事实分离开;力戒因为自己的主观见解而影响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

2. 养成开放、宽容的胸襟, 培养客观分析看待世界的能力和习惯;

3. 提升自身知识素养, 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 拓展开阔的视野, 提高看待事物的敏锐性, 力戒看待事物肤浅化、表象化, 写出来的作品没有新意, 陈辞滥调。

4. 自觉贯彻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 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走群众路线, 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二、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几个误区

新闻报道撰写是一个将客观事物引入记者主观认识, 再以文字、图像、音像等符号形式把新闻真实展现给受众的过程。作为人的主观意识反映客观现实的活动, 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记者在撰写新闻报道时, 往往容易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1. 误解客观性和“有立场”之间的差别。这样的观点认为, 新闻媒介是从属于特定阶层、阶级、社会集团的, 故新闻媒介的新闻报道应该有立场, 客观性报道就是抹杀立场。事实上, 客观性与立场并不矛盾。新闻报道作者的立场与倾向, 就是要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与组织, 忠实地向受众展现新闻事实的本质, 这种忠实于新闻事实的立场, 只会更加促进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致效水平。但是, 我们不主张新闻记者直接地、鲜明地把个人的立场、看法表达出来, 新闻记者的任务就是要表现事实, 应该把表达媒体立场的工作交给专门的评论员去做。

2. 另一种倾向就是客观主义。客观主义又叫“自然主义”, 本身是一个文学主张, 后来本移植到新闻传播上。主张全面记录所发生的事, 不主张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组织。这是有悖于新闻工作自身要求的, 这样的写出来的报道本身就不符合新闻的界定。客观报道原则与客观主义是有根本区别的。客观报道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精心选择和安排, 按照逻辑思维的要求, 以马克思主新闻观为指导, 把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客观地展现给受众。而客观主义则是不顾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 将新闻事实的客观性理解为表象化、肤浅化, 搞所谓的“纯客观”做法, 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三、新闻写作就是“展现事实”

如前所说, 新闻报道的撰写是一个以主观智能活动展现新闻事实的活动, 这也构成了新闻报道的基本矛盾: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主观认识和新闻事实本质之间的矛盾。

新闻传播客观性原则是不允许记者说话的, 正如杨保军在《新闻理论教程》中说的那样:“客观原则不能给主观意见或其他倾向性信息留下空间, 这样才有可能使客观原则得到比较好的贯彻。”新闻报道的撰写只有一个任务:报道新闻事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报刊的有机运动会用全部事实揭示真理, 而不是选择某些事实证明真理。如果先入为主地认为某个事实不利于说话, 就不报道, 大量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可能被封闭起来, 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就会被歪曲。

新闻记者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要相信受众的智慧完全有能力对客观事实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 新闻报道撰写的基本规律应当是展现事实, 记者客观地把新闻事实报道出来, 不需发表意见, 新闻事实本质自明。新闻报道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报道, (下转第183页) (上接第181页) 帮助受众形成事实画面, 展现事实就是新闻记者把搜集到的新闻事实信息, 按照客观原则要求, 不带主观倾向性地图解再现出来。

“展现事实”要求记者将描述、行动和对话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求记者彻头彻尾地尊重事实, 这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方法, 更是一种新闻报道和写作的理念和思维方式。

新闻记者应该老老实实地、深入地理解事物, 按其本来面目不加任何曲解、任何添加或减损地展现事实的本质。跟进一步讲, 新闻报道写作的技术就是描述事实真相的技术。“展现事实”要求记者在对事实准确、全面、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而不是从记者自己的好恶出发去做报道。

四、在新闻报道写作中如何遵循客观性原则

记者的职责就是把事实准确地、客观地展现给受众。新闻记者首先应该时刻明确自身角色, 按照新闻记者的身份来规范自己的新闻写作。以公正、超然而没有个人成见的原则来撰写新闻稿件, 力戒议论、发表意见, 更不要以向受众传递某种理念为目的来取材撰写。

如果说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要求记者“有闻必录”, 那就大错特错了。新闻报道撰写的客观性原则指的是:探寻新闻真相, 以客观新闻事实向受众揭示新闻的本质意义。通常情况下, 为了保证新闻报道撰写的客观性, 记者应该养成如下写作习惯:

1. 使用第三人称, 不发表议论;

2. 剔除自己带有情感、主观倾向性的内容;哪怕你觉得是真知灼见也要剔除, 不要低估受众的智商;

3. 交代清楚消息来源, 明确事实背景;

4. 以多视角全面报道新闻;

5. 使用新闻当事人和消息来源的“直接引语”。

参考文献

[1]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浅谈影响媒体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因素 篇6

1. 记者在媒介中的纽带作用, 是客观反映新闻报道的关键

人是任何事件的根本, 同样, 新闻报道中人也是核心, 不论是报道的记者, 抑或是事件的构成人员, 在整个报道中都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尤其是新闻记者, 其是整个报道的核心与关键, 是媒介的纽带, 是客观反映新闻报道的核心。

1.1 新闻事件的构成

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件是由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与反馈等因素构成的, 根据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 媒介是决定性的因素, 是信息的搬运者, 也是将传播过程总的因素互相连接的纽带, 而记者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是所有因素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1.2 新闻报道人员主观意识影响报道客观性

要想实现完全的客观是不可能的, 任何人在面对一件事的时候都或多或少会发表一些意见, 新闻人员亦不例外。任何新闻人员都不可避免地在报道中带有一定的个人观点, 存在个人色彩, 有意无意地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来, 他们在新闻报道中都会受到个人经历、文化情况等观念的影响, 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1.3 新闻事件无法还原

任何事情都是转瞬即逝的, 都无法被完全的还原, 新闻事件亦如此, 作为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人员, 不能做事实的机械记录人员。从收到事件发生的信息开始, 记者就开始对事件的相关人物进行采访, 整理相关的资料, 编辑, 在这些行为过程中都可能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 因此, 完全的客观是不存在的, 但是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是存在的, 稿件词语的运用, 新闻布局的构思等都会影响客观性, 使事件无法被彻底还原。

2. 媒体的自身定位是影响报道主观主义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 媒体变革日益深入, 精细化的经营模式取代传统的经营模式, 在定位经营的过程中, 多数新闻报道都围绕这一目的进行, 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尽管是同一地区发行的报纸, 也可能存在定位差异, 例如《黑龙江日报》与《生活报》同是黑龙江省的报纸, 但《黑龙江日报》属于党报, 其宗旨要以责任为主, 而《生活报》则要坚持为民服务的思想,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要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3.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受到受众的影响

新闻报道是为受众服务的, 因此,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必然会受到受众情况的影响, 包括受众的数量、受众的素质、受众的喜好等等。受众不仅会影响媒体最关注的发行量, 同时还会引导媒体的走向, 增加媒体软新闻的数量, 影响新闻报道最根本的目标, 偏离客观报道的轨道, 最终失去新闻报道的意义。

3.1 受众影响媒体的发行量

对与不同媒体的报道受到有独立的自主选择性, 市场经济的进步, 时代的发展, 受众成为媒体市场的主宰, 对媒体新闻报道客观性影响较大。根据现有的理论, 受众对传媒期待较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媒体报道的客观性, 而部分媒体为了增加发行量或者是吸引受众, 违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过于迎合受众的口味, 影响报纸的质量。

3.2 一些媒体忽略细节报道

一些媒体在人物的报道上过于注重读者的感受, 写的像文学作品, 过于迎合受众的口味, 甚至不惜虚构情节。这样的报道迎合了受众的口味与心理, 偏离了客观性的标准, 过于主观。近年来, 由于主观报道而导致的假新闻屡见不鲜, 例如华南虎事件的报道就是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赢得发行量而进行的报道, 很多记者并未求实就将其呈于报端, 导致较坏的影响。

3.3 媒体“软化”风险上升, 加大新闻报道的主观性

近年来, 软新闻的数量在不断攀升, 不论是权威性的党报还是地方的小报, 软新闻都必不可少, 其是媒体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诸多媒体无法拒绝软新闻最主要的因素, 但诸多软新闻是不正当或者是不健康的, 新闻媒介过于迎合部分受众的需求, 失去报道的公允性, 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主观性, 失去客观性。

4. 公关业的兴起影响新闻的客观性

公关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时代的进步, 促使公关行业出现并迅速壮大, 但其出现却影响了新闻的客观性, 制约客观报道, 增加了新闻界人士的担忧, 影响新闻媒介的发展与进步。

4.1 专业公关经理人队伍壮大, 他们将公关资料提供给媒体单位

近年来, 公关宣传的负面效应开始出现, 很多新闻报道不再遵循客观报道的实施, 逐渐向特殊利益靠近。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纽约, 公关经理人数超过5000人, 远多于记者的人数, 甚至部分还来自专业的新闻学院。克劳佛 (Crawford) 在《新闻道德论》一书中估计, 一家大报平均每天会收到十五万字的公关宣传稿。而据班特 (Silas Bent) 的统计, 《纽约时报》1926年12月29日所刊载的255则新闻报道中, 至少有147则是由公关人员提供的;《纽约太阳报》1926年1月14日刊载的162则新闻报道中, 也有75则由公关人员提供。

4.2 越来越多的“新闻宣传员”转战新闻传播领域

宣传员是公关行业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随着公关业与新闻业联系紧密性的增加, 新闻行业的宣传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事实, 影响到新闻事实的传播。据《纽约时报》柯伯 (Frank Cobb) 统计, 在1919年的时候, 纽约的新闻宣传员数量达到1200人。公关人员数量的增加在记者获取事实的道路上竖起了屏障, 引起新闻界人士的担忧, 这一情况至今仍未缓解, 必须要引起重视。

公关业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新闻界的发展, 同时对社会其他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给客观性新闻思潮带来了一定的质疑, 用李普曼《民意》中的一段话来说即是, “公关人的兴起是一个明显的指标, 现代生活中的世事不再如所知的自然形成, 而是透过某人的塑造, 既然记者无法掌握世事的真相, 又没有公正无私的单位在做此事, 民众对世事的了解, 只好任由特殊利益团体去塑造。”

5. 记者的个人认知与喜好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要想实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必须要掌握好报道的度, 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下必须要坚持客观性的原则, 增强报道与评论的真实性, 减少对受众的错误引导。新闻工作人员不是媒体评论员, 更不是事件的裁判与法官, 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新闻事件完整地呈现给受众, 实现客观性的报道目标。

不可否认,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会受到记者与编辑思想的影响, 要想实现完全的客观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编辑对新闻报道能否发行、发行的内容及篇幅大小都有较大的影响, 而且这种决定受到主观意识影响较大。在新闻报道中要想实现完全的客观是不可能的, 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新闻编辑与记者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地丰富自身知识, 增强客观意识, 尽量实现报道的客观性, 以客观的思想面对工作, 强化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更好地为受众、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到, 在当前情况下, 影响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因素很多,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过程中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有些报道是一个影响因素, 有些报道是众多因素联合作用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想实现完全的客观, 必须要提高记者的综合素质, 坚持客观性原则, 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摘要:客观性是新闻报道最主要的构成因素之一, 是评价新闻是否真实的重要的评判标准, 也是判断新闻从业人员是否遵守职业道德的标准, 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控制难度较大, 下文就来分析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影响其客观性的因素。

关键词:新闻报道,客观性,影响因素,受众

参考文献

[1]刘敏.新闻平衡报道原则的历时性考察[J].新闻界.2011 (06)

[2]郭利民.守望与干预——新闻客观性原则思辨[J].青年记者.2009 (30)

[3]陈英程.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扭曲及原因[J].新闻爱好者.2011 (11)

客观报道 篇7

"人民换上马甲,就成了网民,沉默的大多数,舌头在键盘上复苏。周老虎、五毛党、腐败分子、含泪大师,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现出原形……"

——《网民.COM》

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覆盖面的日益扩大,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和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给民意提供了新的言说环境和表达渠道,不同的声音在网络空间交流、冲撞和激荡。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正在崛起的网络民意对客观性报道的多重影响,研究新形势下客观性报道的应对策略,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网络民意汹涌而来

(一)网络民意的概念

厘定网络民意的概念和内涵,是我们探究其特征和影响的前提。民意这个概念很早就在中国出现了,在《庄子·杂篇·说剑》中"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此处的"民意"应解释为"民众的意愿"。

对于网络民意这个概念,目前理论界和传媒业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笔者认为,网络民意就是网民通过互联网的各种渠道,对社会事件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大体相近的意见、情感和行为的总称。

(二)网络民意的特征

1. 网络民意具有复杂性。

网络民意的复杂性源于民意的复杂性,互联网自身的特点则强化了这种复杂性。网民的身份、利益诉求、背景知识以及言论表达方式都呈现出多样性趋势,这进一步增强了网络民意的复杂性。在研究网络民意的特征时,网络民意的代表性、真实性等问题最值得探究。

另一方面,我国网民群体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结构存在较大差别。互联网普及情况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普及率明显高于中西比地区。在时间上,民意也有"此一时、彼一时"的变化,所以网络民意的代表性仍然有不全面的特点。

2. 影响的广泛性。

网络民意的反馈和影响具有及时性,因此其影响范围日渐广泛,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互联网通达的地方,一件'小事'可能在瞬间即刻被放大,一个小地方的一点动静也可能就被世界瞩目。"

二、崛起中的网络民意对客观性报道的影响

(一)崛起中的网络民意是一把"双刃剑"

1. 网络民意成为民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安全阀"、"排气阀"、"缓冲器"的作用。

首先,网络民意表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增强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其次,网络民意表达还有利于及时疏泄矛盾、反映民情和提高预警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 网络民意的"情绪极化"趋势和虚假性,可能引发网络动员或网络暴力,对公民人身权利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

美国当代法哲学家凯斯o桑斯坦所定义的"群体极化"的定义极其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这种极端化倾向在网络世界中非常容易向非理性的系统偏移,导致虚假有害信息泛滥,破坏社会稳定。

(二)当前客观性报道的特点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逐渐对客观性报道达成一致的认识: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记者在报道事实时总会带有一定的主观。但这种主观是不自觉的、个人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客观性即是必要又是不可能完成的,但它应该成为一项原则去追求,或者朝着它去努力。

(三)网络民意对客观性报道的影响

1. 网络民意提供独立的信息源并能形成强大舆论,有利于弥补传统媒体在客观性报道上的不足。

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深入,传播新闻信息、客观反映社会现实已成为人们对新闻事业的首要要求。当人们把客观性原则看作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规范的时候,客观反映社会生活、不回避任何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的要求就成为客观性原则中的应有之意。

2. 网络民意的复杂性增加了客观性报道的难度,而网络民意表达中出现的情绪极化、网络暴力则可能给客观性报道带来更大压力。

网络民意的复杂性增加了甄别的难度,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操作实务上,如何有效甄别网络民意都是一个新的课题。记者既要对网络民意进行正确甄别,及时表达网民的理性诉求,又要抵制非理性的网络民意,压力当然更大。

三、网络民意崛起时代客观性报道的对策

(一)网络民意需要收集和甄别

网络民意具有独特的功用,一方面我们要充分重视、加以利用,另一方面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网络民意的复杂性,认清它的局限性,对其甄别利用。

(二)及时全面地反映和报道理性的网络民意

网络民意是现实民意在网络空间的反映。网络事件是现实社会事件在网络空间受到关注并引发热议形成的;网民评判公共事件的标准依然是现实社会中业已存在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道德与法律标准;网络民意的诉求也是现实社会中公众普遍的呼声。

(三)抵制并引导非理性的网络民意

在当前的网络民意表达中,网络情绪化、暴力化现象不断出现。媒体在面对这类网络民意时,需要设法进行抵制,引导网络民意向理性转变。

结论

本文分析了网络民意的概念、产生背景、特征和影响,以及客观性报道的现状,重点研究了网络民意对客观性报道的双重影响。在新形势下,媒体和记者应该学会手机和甄别网络民意,顺应并及时表达理性的网络民意,抵制并正确引导非理性的网络民意。

摘要: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促进了网络民意的发轫和崛起,其影响力正在并持续增强。网络民意具有复杂性,其影响力也具有广泛性。这给客观性报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当前一系列新闻事件中,媒体与网络民意互动频繁、相互影响,断裂时有发生,二者如何实现良性互动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网络民意的概念、产生背景、特征和影响,以及客观性报道的现状,重点研究了网络民意对客观性报道的双重影响,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客观性报道的对策。

客观报道 篇8

2011年9月18日晚10时许, 马文聪驾驶着奔驰车, 在温州市江滨西路因停车位问题与路边一家店铺的老板发生争执, 打伤了店主的孩子并撞人。因人群中有人说马文聪说了“我爸是市长”, 并有人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照片, 照片上, 警车周边是密密麻麻的人群, 警车后座有一位头戴写有“警察”二字钢盔的人, 将右手搭在马文聪的肩膀上, 马文聪则脸带笑容。“我爸是市长”这句话本已引起了围观者的不满, 照片的发布更刺激了市民, 使他们坚信马文聪背景不浅。人群围堵警车, 要求现场做笔录, 并要查验马文聪的身份证、拍照。警方无奈只得同意, 由一位警察用手托起马文聪的下巴, 让市民拍照。从事发开始, 至凌晨3时30分许, 警车被人群围堵5个多小时。其间, 凌晨2时至3时, 人群开始砸奔驰车, 并将车内的东西洗劫一空, 有人甚至喊出了“终于砸过奔驰车了”的口号。

紧接着, 该事件登上了众多媒体的版面 (荧屏) , “富二代开车撞人称‘我爸是市长’已被刑拘”、“奔驰男撒野惹众怒大喊我爸是市长”、“90后男子开奔驰发飙大喊我爸是市长”、“富二代出手伤人被控制警察微笑搭肩引发联想”等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一时间, “我爸是市长”成了舆论的热点话题, 网络、报纸、微博纷纷报道, 各种传言不胫而走, 网络民意汹涌如潮。

但三天后, 事情却发生了转折。9月21日央视《新闻1+1》还原了真相:“我爸是市长”这句话是杜撰出来的, 马文聪没说过这样的话, 且其父亲也不是市长。现场目击者邓春雷9月18日晚还言之凿凿地向当地一记者表示, 马文聪说过“我爸是市长, 我给你三百块钱还要怎么样”的话, 但当央视《新闻1+1》的记者采访他时, 他改口说“当时也是听别人讲的”, 并没有亲耳听到, 现场的其他7名目击者也都无法证实“我爸是市长”这句话的存在。

尽管没有人真正听到, 但这句子虚乌有的话却被以讹传讹, 引发了现场5个多小时的围堵和网络声势浩大的关注。“我爸是市长”从何而来?

社会不满情绪的发泄。一句谣传的“我爸是市长”激起了民众的愤怒, 围住警车长达5个多小时, 把100多万元的奔驰车也给砸了。这样一起看上去无厘头的事件, 没有利益驱动, 有的是某种情绪的发泄, 而这种情绪正是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其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特权行为的反感和不满。在“仇富”、“仇官”心理的前提下, “官二代打人并大放厥词”的信息很容易造成对社会不满心理的刺激。这时候, 通过舆论给权势者施加压力, 替弱势群体维权成了人们的共同心理。即使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并未经证实, 只要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慷慨陈词, 煽动起公众的正义感, “沉默的螺旋”效应就会导致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非理性情绪的蔓延将逐渐掩盖对真相细节的追问。所以, 类似事件一旦触发, 便容易成为宣泄社会不满情绪的载体, 从“我爸是李刚”、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到“我爸是市长”事件都体现了社会公众对特权势力的不满。

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有社会心理因素, 但媒体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他们的报道违反了新闻的基本规律: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而造成报道失实、不客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 一些记者采访不全面、不深入, 在没有多方核实事实真相的情况下, 把从不确定信源接收到的错误信息传播开来。受众由于缺乏其他信息渠道, 只能将传言作为判断、批评的依据, 他们一步借题发挥, 导致传言逐步发酵为社会公共事件, 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其次, 媒体为了吸引眼球, 有意识地在标题里用“富二代”、“官二代”、“公务员”、“奔驰”等身份标签或职业标签等敏感字眼, 即使所报道的是事实, 也容易造成舆论导向的偏激。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媒体、记者的新闻价值定位、媒介品位追求、职业道德、报道的客观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我爸是市长”事件为例, 事情发生后, 众多媒体在第一时间不约而同地对之进行了热度报道, 新闻标题中敏感的字眼刺激了公众的眼球。如“90后”、“富二代”、“开奔驰撞人”、“奔驰男撒野”、“大喊我爸是市长”、“90后男子开奔驰发飙”、“富二代出手伤人”、“警察微笑搭肩”等。“富二代”、“我爸是市长”、“奔驰”、“90后”等标签, 都属于这个时代颇为敏感的字眼, 贫富间的差距、公权力的滥用, 已经成了社会上一触即发的爆发点, 把这些字眼放入标题, 主观上可能是为了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但实际上更容易刺激本就对“富二代”、“官二代”持有偏见, 并因此对公权力不满的大众情绪。

不论是有意或无意, 这种运用标签、推波助澜、大力渲染式的报道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我爸是李刚”事件的传播同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走样。当大众还没完全搞清楚这句话究竟是嚣张跋扈的张狂放话还是惊慌失措之下的喃喃低语之时, 媒体铺天盖地的“批判性”报道促使各种传言不胫而走, 社会义愤填膺, 恨不得曝光李家所有的信息。诚然, 李刚之子、马文聪等人的行为确有令人愤怒之处, 但他们的过错会有法律给予惩罚, 媒体和公众将添油加醋的事实强加于他们, 对其个人而言是不公平的。不论最初的传播者是希望通过媒体的放大效应更好地帮助弱者、解决问题, 还是仅仅出于对“官二代”、“富二代”群体的固定成见, 事实上都造成了对社会大众情绪心理和价值判断的严重误导。

在网络高度普及、微博快速发展、全民皆记者的时代, 事件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的纸媒、这更要求媒体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 传递真实、有益的信息, 否则, 可能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酿成恶果。

少用标签, 真实、客观地报道事实, 正确引导舆论

真实、客观、公正地向公众报道新闻, 是新闻工作者的义务, 也是我国新闻界一直以来秉承的准则。在网络时代, 信息泛滥, 真假难辨, 更需要媒体秉持新闻专业主义, 不要用“标签”新闻来追求轰动效应, 刻意迎合受众心理, 要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承担起把关人的社会责任, 对事实进行辨别分析, 避免以讹传讹的现象, 实现对舆论及时、正确的引导。

坚持真实性原则。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是第一性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新闻报道必须完全反映真人真事, 任何传言、猜测、估摸地分析, 未经多方核查证实的信息, 都不能成为新闻报道, 这是新闻写作的最基本要求。

新闻的真实性,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 作者所报道的事实, 包括“五W”以及细节、数字、引语等, 都必须完全准确无误, 不容许有任何差错、虚构或夸大、缩小;第二, 对事实的说明、解释, 也应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能有任何歪曲或掩饰。只有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 新闻报道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实践的检验。[2]

毛泽东在研究革命问题时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就是强调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个要求在新闻领域同样适用, 我们常说的“三分采访, 七分写作”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全面、深入的采访, 才有可能得到最真实或最接近真实的材料和信息, 基于这样采访基础上的报道才是最真实或最接近真实的。如果说网民在网上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稍有偏激情绪是情有可原的话, 那么, 承担着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严肃的媒体, 如报纸或网站的采编人员, 把想象的“事实”写入报道, 拉进评论, 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我爸是市长”这一不实说法的疯传, 正是通过媒体报道而在网络上发酵并引发广泛关注的。

类似事件向新闻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有时候亲耳听到的未必属实, 记者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对此, 因报道战地新闻而闻名的闾丘露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过如下的话:“你看到的就是真相吗?很难说, 需要反复问自己有没有值得质疑的地方。有一条关于雇佣军的新闻我到现在一直没有做, 很多人都说卡扎菲雇了大量雇佣军, 甚至你会遇到好几个人的手机里面有视频, 这个视频里有被蒙上眼睛的被称为雇佣军的人, 有政府官员签字的支票。但我不敢做, 除非找到这栋房子, 找到这个人, 不然视频也可能是假的。”[3]

所以, 记者必须要保持镇定, 尤其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或公众事件时, 更要独立思考, 多采访, 深挖掘, 确定的事实写进报道, 不确定的信息, 即使更能吸引眼球也要舍弃, 而不要人云亦云, 或者为了制造噱头而引用不实信息。

媒体报道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把握好“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是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 超出了度, 事物就会发生质变。在实践过程中, 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要学会把握分寸。新闻报道同样要把握好度, 什么该报道, 什么不该报道, 什么词能用、什么词不能用, 用多大篇幅 (时间段) 报道, 都属于度的范畴。

坚持客观报道, 是把握好度的重要方法。新闻媒体应只做客观报道, 尤其是在舆论监督性报道中, 客观报道事实, 不发表带有倾向性的评论或意见, 以免误导受众, 滋生纷扰。对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也说过:“新闻工作者不是评论员 (言论文章除外) , 不是裁判, 更不是法官。你的任务就是冷静地将新闻事件完整地记录下来, 进行客观报道。”[4]

在“我爸是市长”等热点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 都或多或少地走样, 偏离事实, 导致了非理性的舆论导向。究其原因, 除了因掌握事实不足之外,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就是记者和媒体在报道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没有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度”。

本该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呈现的事实真相, 却由于媒体的偏听偏信, 过度渲染, 不客观报道而被淹没在误导的舆论中, 当事人也受到了本可避免的伤害, 这样的错误应当引起业界的反思。媒体应当明确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 报道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舆论监督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 把握好适度原则, 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进行理性的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25.[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25.

[2]金炳华主编.新闻工作者必读[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1:317.[2]金炳华主编.新闻工作者必读[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1:317.

[3]中国青年报, 2011-10-13 (A11) .[3]中国青年报, 2011-10-13 (A11)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客观报道】相关文章:

客观要求04-26

客观技术05-02

客观健康05-04

主客观范文05-15

遴选客观题范文05-22

如何客观评价他人04-11

主客观条件04-15

写作简历客观陈述04-28

客观的认识自己05-02

客观必然性05-13

上一篇:试验方法标准下一篇:样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