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背景

2024-05-02

心理学背景(精选十篇)

心理学背景 篇1

一音乐欣赏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1. 提高审美能力

运用音乐欣赏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的影响, 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 感受到不同音乐的文化特点, 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增加其文化内涵, 提高审美能力。

2. 提高道德素养

音乐欣赏教育有着重要的德育功能, 优秀的音乐作品打动学生的心, 给予其积极的影响, 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并且能够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对音乐欣赏教学现有状况的分析

在心理学背景下的音乐实践活动中, 学生不仅从中享受到心理的娱乐乐趣, 同时还得到了音乐智慧和审美能力的锻炼。在音乐教学中, 不同的教师拥有不同的教学特点, 同样的, 不同的学生也拥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因此就更加凸显出分析和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性。

1. 教师与学生存在代沟

音乐欣赏课程旨在通过对教学作品的欣赏, 达到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目的, 教师需要调动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代沟, 双方在审美等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 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激发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对音乐欣赏能力学习的兴趣。

2. 学生缺乏音乐基础知识, 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不强

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感悟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基础, 学生需要在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对音乐欣赏形成自主的审美特征。因此, 教师在心理学背景下的教学过程中, 要使音乐的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 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使学生自然地增长音乐的基础知识, 增强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三改变音乐欣赏教学现状的具体方法

在心理学背景下的音乐教学中, 除了要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外, 更应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要在关注学生心理和教授音乐知识两方面同时下功夫。

1. 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因人而异

中学阶段学生的个性非常鲜明,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 教师要在心理学的背景下, 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音乐教学。

2. 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是在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完成的, 要想正确地欣赏音乐, 就必须对音乐作品有所了解。在理论知识和心理感悟相结合的情况下, 可以真正领悟到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 并达到在心理学背景下使学生获得音乐欣赏能力的目的。

3. 加强对学生音乐感悟能力的训练

拥有较强的感悟能力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的感悟获得对音乐的总体认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调动学生的全面感官和激情心理,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去, 不断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心灵感悟能力, 这也是教师在心理学背景下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责任之一。

4. 重视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

由于音乐的表现手段具有局限性, 使它不能通过音乐把作者所想表现的情感和思想直接地表现出来, 这就需要学生根据个人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在心理学背景下, 借助想象和联想的发挥, 通过教师的心理引导来感受音乐作品的灵魂所在, 同时, 应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综合知识, 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心理学背景下, 把心理学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教学中去, 使学生从内到外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 改变学生不喜欢上课的现状,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力求在心理学背景下, 通过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提高对学生审美能力、心理素质、道德情操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人才。

摘要:确定中学音乐新课改以音乐审美为重点和核心的决定因素, 是中学音乐课的教学性质和教学任务。在心理学背景下, 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的结合中, 探索提高中学音乐课堂中欣赏教学的有效方法。

论进化心理学产生的心理学背景 篇2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近10多年来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其产生有着深刻的心理学背景,主要包括对传统标准社会科学模式的反对、对统合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关注和对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载体的活化.

作 者:许波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5) 分类号:B84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   标准社会科学模式   认知心理学  

浅析后现代心理学背景下的日志疗法 篇3

【关键词】后现代;心理学;心理咨询;日志疗法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78-01

新时代新思潮新技术的发展,给心理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后现代心理学和网络技术的联合,也就是日志疗法,往往能给心理治疗带来许多便利。这些便利与理论的拓展息息相关。

一、后现代心理学是什么

“后现代”一词有着复杂的内涵,尽管我们可以用“现代之后”来理解它,但因为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因此难以用单一的定义来限定它。后现代思潮作为上个世纪中期出现的哲学社会学思潮,与各种新思想的出现关系密切。正因为这些这些新思想拓展了人类思维的范围,这些新的思想成果大大改变了心理学领域。后现代心理学是对这些新思想运用的结果。

我们知道现代心理学的咨询和治疗遵循客观主义原则,强调理性主义,认为通过心理学手段可以达到能被客观化的结果,其主要范式有三种,即精神分析范式、人本主义范式和认知-行为范式。而后现代心理学则不再过分强调客观性,而将主要侧重点倾向于主观方面的构建,其范式也演变成不同的三种,即建构主义范式、叙事治疗范式和社会建构主义范式。

之所发生这种转变,乃在于人们意识到,主观领域并非是能被纯粹客观描摹所取代的,存在着纯粹主观的因素,必须从主观构建的角度加以探讨。研究者一改往常与对象对立的态度,通过具体而微的对话,共同构建主观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何为日志疗法

1.日志疗法的具体内容

作为日志,也就是博客,它是一种将日常记事、内心感受等写成文字,发布于网络的一种写作方式。任何时候,来访者需要某些咨询时,可以直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和风格写作,并发布于网上。只要有网络,如今身边的电脑手机已较为普及,几乎随时随地都可应用。

其操作步骤也很简单:首先咨询师和来访者有一个协议,相互给对方博客地址。然后来访者根据自己的需求,以任意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作和发布于网络博客中。咨询师会定时查看来访者的博客,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留下指导意见,由来访者参考。

2.日志疗法的特点

日志疗法的最大好处在于,来访者完全不必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能够记录自己的想法、心情,内容、形式、篇幅、风格、文体等都不受限制,且能全部收到咨询师的指导和帮助,不致有遗漏。而传统疗法则不具备这种优点,它要求双方约定时间,见面对谈,则双方都得付出较多的时间,来访者有时也无法全部说出自己的想法。

现代心理咨询中,日记疗法和书信疗法与后现代心理咨询的日志疗法最为接近。日记和书信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书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宣泄自己的情绪。将无形的心绪转化为文字时,这本身就是一个整理的过程。一边思考发生的事情,一边记录,等于自己在观察自己。人的主观能力得以发挥,从而消化一些问题。但日记的缺点是写给自己,缺乏沟通。书信则可以通过沟通,弥补自身观察力的不足。而书信因为文体的关系,必须转变记述者为转述者,必须考虑倾听的他者的存在,则会因为顾忌对方而消弱疗法的意义。

日志疗法则兼顾两者的优点,即既可以令来访者无所顾忌地记录,又可以由咨询师的角度弥补来访者观察力的不足,解决了倾诉与沟通之间的矛盾。

三、日志疗法的原理

日志疗法的原理,源于后现代心理学的思想,即,当事人对自己的生活故事,最能体会和了悟,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也最能真实反映自己的内心状态。讲述实际上是一个转换角度的过程。通过视角的转换,可以实现个人预期问题的分离,显示出关键的结症所在。即不是诊断,也不是解释,通过自我暴露,可以显示出人们积极和正向的一面。强调成功的可能性和经验,可以将焦点从问题和原因上转移开。强调以来访者为中心,来访者主动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主动建构自己的主观世界,这是在充分发挥来访者自我意识的功能,促进自我探索。短期治疗又能加快自我的反思,加速自我意识自主观念的建构。

四、日志疗法的作用

心理咨询,特别是传统的心理咨询,遇到更多的问题其实是来自情绪。情绪来了又去,其实很难在情绪的非当下时刻体会其中的心理状态。来访者咨询时可能因为时间的过去,忘记了产生情绪的根源,因此,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这几乎成了日常的健康咨询里最难解决的心理问题。

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的真实情绪的隐而不见的。有时候这时间能够想明白的问题,下个时间段就难以实现。因此当下记录的心情就能更好的记录情绪激烈的原因。而在情绪激动的当下适时通过叙说抒发情感,适时倾诉,有助于帮助咨询师掌握来访者的真实心理状态。

写日志的一个目的就是宣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了,宣泄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体验发泄出来,能够达到减轻压力的效果。这对消除或减轻情绪的紧张很有帮助。同时宣泄带来的态度的改变,也可以让来访者增加对环境所施加的影响的接受程度。虽然,以暴力和破坏性的手段同样可到底宣泄的效果。但这种手段有可能强化其病态的人格。实际上因此并不如日志疗法那么普通和可靠。

当他人在场,人们往往容易形成依赖或放纵情绪,这不利于情绪的自我疏导。日志疗法可以促使来访者应用文字在自己的思维时空下,不受干扰地倾诉,这与对面咨询师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且有其优点。

心理咨询中往往保密性成为来访者心中最大的顾虑,这自然也与社会上的偏见有关。日记和书信往往因为指向性太强,容易被其他人看到而加重来访者的心理负担。网络日志则不会有这个问题,这也是网络日志在生活中流行的一个原因。

总结

后现代心理学作为新兴的理论自然会存在不少问题,但是我们应该首先注重其积极的一面,并进行积极的探索。利用网络日志这种新的模式,会给心理咨询带来新的活力,也更能强调对人的关怀。相信这种方法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汪新建,吴晟. 后现代视野中的心理治疗及其思考. [J].心理科学. 2004,27(5):1268-1271.

[2]李明,杨广学. 叙事疗法初探——一种新的治疗观的构建. [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4,06:4-7.

心理学背景 篇4

心理学研究证明, 20岁以前, 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和认知能力最好的时期, 在这期间记住的东西往往不会遗忘, 在这个阶段, 让学生多进行相应的记忆活动, 十分符合学生心智和心理的发展规律。所以, 初中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 而音乐的教学和欣赏又是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 因此音乐课在初中教育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它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中学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音乐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同的审美和提高鉴赏能力功能, 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让学生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 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娱乐身心, 陶冶情操, 形成学生乐观向上的个性特征,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这便是中学音乐课的根本宗旨。

音乐具有深入人心灵最深处的强烈力量, 可以浸润心灵。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音乐, 可以丰富学生的头脑, 扩大想象空间,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通过音乐可以影响学生形成正确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 可以强化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 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增强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长智慧、增进健康。借助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的影响远远超过一般的说教,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音乐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需, 也是学生音乐才能发展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 因此, 上好初中音乐课至关重要。在初中音乐的整体课程设置当中, 音乐欣赏是一种十分直接的审美教育形式, 它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 让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 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 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学生完善的个性和人格。在我国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音乐课中, 设置了音乐欣赏课程部分, 其作为初中阶段的音乐必修部分受到了一定的重视, 将音乐欣赏教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理论高度。

二、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 教师与学生在审美问题上的差异

音乐课程是一种美育形式, 通过在教学中进行作品的欣赏,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所以, 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中, 必须调动欣赏者——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更有兴趣进行音乐的欣赏, 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不处于同一个年龄层, 存在着所谓的“代沟”, 在审美等问题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加之教师未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审美需求, 这在很大情况下, 造成了初中生失去了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2. 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感知能力不强

音乐欣赏的基础是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感知能力, 需要学生在一定音乐基础知识的指导下,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捕捉审美对象的审美信息。这些年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数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进行音乐欣赏教学, 但是其效果不佳, 导致学生一般往往只关注多媒体, 而对音乐却未能形成相应的关注, 使其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的感知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三、改进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具体建议

从听众角度分析, 音乐欣赏需要在感知的前提下, 通过自身的理解和领悟, 感受创作者的思想和创作目的, 形成自身强烈的感知及认识能力。

1. 加强理论讲解和音乐感知的训练

音响感知是利用人的听觉能力所获得的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完整印象和总体知觉感知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是丰富听众情感的重要方式。听众通过听觉感知音乐的音高音强等因素, 并通过感情的培养, 获得对音乐的总体知觉。从审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 审美感知是审美感觉和知觉的统一。 (1) 因此, 需要在教学中通过音乐的特有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感受力;同时, 需要在加强学生对音乐的音响和旋律能线的基础上, 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 通过情感的渲染, 帮助学生在音乐鉴赏的过程当中产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感知能力。所以,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培养学生对音乐音响敏锐的感知能力及加强理论讲解是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职责之一。

比如在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 由于许多学生对于此乐曲耳熟能详, 在教学中, 除了对乐曲进行介绍, 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说出对此乐曲的欣赏的认识更为重要。欣赏中, 在低音区回旋、优美而舒展的旋律仿佛是二泉夜色淡淡的描绘, 而在中高音区的旋律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同时乐曲缓慢的乐曲的节奏更是促进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 从而将学生带入了音乐的情境和情绪中。

2. 重视想象和联想在音乐欣赏教学的作用

想象和联想, 是人们将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新的、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 有些则是现实生活当中根本不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形象。所以我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对中学生的想象、联想进行激发, 并充分发挥联觉作用。

音乐中的情感表现, 不是抽象的情感类型或纯粹的自我表现, 而是处于一定思想的支配下, 并具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情感, 只是由于音乐本身表现手段的局限性, 使得它不能把所表现的情感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和作者的思想观念直接在音乐中表现出来。联想和想象是一种十分主观的能力的发挥, 带有欣赏者个人的主观色彩。因此, 在音乐欣赏中, 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可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甚至可以结合学生学过的文学作品或者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启发想象的活动, 比如在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可结合所学的苏轼的作品。所以,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当中, 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意境联想与想象, 利用相应的想象意境, 帮助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音乐的欣赏, 更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3. 加强音乐欣赏中理解和认识能力的培养

由于音乐利用各种音乐元素进行情感的表现, 其表现手段十分特殊抽象, 它不可能对所表达的情感的思想和生活意境给予明确具体的说明。音乐审美理解力, 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审美的领悟力, 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培养。理解认识是运用理性思维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进行审美认识和评价的心理活动。对音乐作品形式的认识, 主要是指对音乐音响的艺术组合及其形式结构的理解认识。这需要加强学生的一些基本乐理以及作曲方法等音乐技法知识, 才能使其达到音乐理解能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 音乐表现的手段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这就要求在对音乐审美教育中, 学生凭借自身的感性思维进行音乐情感培养的前提下, 运用自身的理性思维, 形成对于音乐作品的深层认识, 将自身的音乐作品欣赏提升到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并且根据作品体裁、种类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理解方法, 所以, 教师在音乐欣赏的教学当中, 首先要学好启发学生主动进行审美的意识, 并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保留自己的审美自由性, 形成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的评价能力, 这样, 才能有效加强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

四、结语

本文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音乐教学理论知识, 结合笔者自身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 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进行一定的研究, 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 探讨如何改善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希望改变长期初中学生不愿意上音乐欣赏课的情况, 通过自身努力, 循序渐进地改善音乐欣赏课的课堂质量, 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 引导初中生在音乐欣赏课当中能够通过师生共同努力, 有效培养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达到一定层次和一定境界的音乐审美能力, 更好地培养音乐教学中的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初中音乐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初中音乐新课改以音乐审美为重点与核心, 本文以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育学等理论为基本依据, 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对初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和研究, 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探索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心理学,初中学生,音乐欣赏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 .

[2]唐品.调动积极心理因素是提高音乐欣赏水平的关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6) .

[3]张悦心.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革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 .

[4]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季刊) .2004 (4) .

[5]朱则平、廖应文.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系列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第2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6]张宏.谈音乐欣赏中的心理活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 (1) .

心理学背景 篇5

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

郭托娅

青少年处于转变迅速的成长期,又易受影响和暗示,如果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足够多的发展资产,会让增加他们对自我的掌控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更容易成功。所以,积极心理学倡导教育者关注孩子们所拥有的发展资产,包括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以及积极应对和积极成长的能力。以上五部分内容具体包括:自身的认知、学习、创造优势,对积极情绪的体验和表达,积极的人际关系,应对逆境的韧性,自决和行动的能力。

我们的文化习惯于找缺陷和找毛病,所以,想让孩子们跳脱开习惯性的批判思维进行自我发现和认同,我们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采用一种尽量少使用思维的左脑,而使用具有创造力的主管情绪的右脑,来更多地开发个体未知的资源,更多地积累积极情绪的体验的活动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国外已广泛流行的艺术治疗。

表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原始人还没有文字甚至语言之前,就懂得在山洞的岩壁上用图画来描绘所看到的事物或表达对自然及宇宙的看法,在绘画的想象中寻找生命的意义。青少年透过自发、创作可以展现最真实最直接的意象与情感,这些创作中蕴含着孩子们的自身优势,对情感的体验,对人际的感受,以及对于可能存在的挑战的态度和对未来自我的设计。如果在活动中先设主题进行创作表达,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便有可能发现自己个性和潜力中的积极因素,发现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的发展资源。

艺术治疗(Expressive Art Therapy)源于这种基础的能力,它通过游戏、活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媒介,以一种非口语的沟通技巧来介入,通过心象思考启发更多的想象及灵感,促进创造力及洞察力的产生,使个体减少防卫,无拘无束地把内心的真实状况表达出来。而对青少年实施的艺术治疗,有非常丰富的活动形式可以开展。以绘画、雕塑等美术创作的形式举例,借鉴一些美术教育者对于实用性美术材料的开发,可以让孩子们用牙刷在纸上涂抹作画,可以让孩子们轮流在长轴画布上集体作画,可以绘制面具展现内外两面的自我,可以用一次性纸碟创作艺术品,可以用彩泥集体创作,可以用纺织颜料绘制衣衫鞋帽,可以用玻璃颜料装饰玻璃杯,可以用石膏绷带创作雕塑作品,可以用丙烯颜料进行墙绘,可以用废弃纸箱创作集体作品,可以用铁丝雕塑……形式可以被开发得极其多样,材料也很容易得到,而且形式和作品往往很新奇,会特别地吸引孩子们。

鉴于艺术治疗的丰富张力以及对青少年积极心理潜在的巨大影响力,本研究准备将艺术治疗置于积极心理学背景下,针对青少年积极心理的各个维度设置不同主题和形式的活动,对活动期间青少年的表现和反馈进行记录,完成现场实验研究。

一、研究实施的条件:

1.各种绘画的材料:孩子需要各种各类的材料,才很成功地、很尽性地图画、塑造和建构他们心中的意象和情感,因为各种类的材料将提供孩子可能发现和发展他们自己唯一的风格、喜爱和表达模式。

2.舒适的空闲:将团体活动室扩大,保证设置的舒适、坚固,同时允许孩子弄脏弄乱。在活动进行中,孩子需要一个令其满意,没有干扰,且有独处的空间。

3.安全感:不管是奇异的或写实的、退步的或进步的、消极否定的或积极肯定的艺术表达活动,都需被给予接纳。所谓的安全是防止其涂抹其他人或对物品的破坏行为,总之保护孩子面对任何来自外在或心理上的危险,在活动进行中是很重要的。

6.尊重感:允许孩子有自由的选择其所受或不爱的活动、材料和主题、独处或合作的自由。尊重孩于如艺术家一样,且协助他著手目标的完成,尊重其任何作品的呈现和成就。

7.感兴趣的:老师感性的气质,如非干扰的观察、诚挚的倾听和温馨的关怀,这些都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而诱导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创造表现。

8.充满快乐喜悦:让孩子对于其表达和作品都认为是很有价值的一种感觉,真正地热爱其作品和活动就是一种快乐和喜悦。

9.被支持感:时时刻刻给以心神领会与支持性的态度,来了解孩子透过艺术活动的任何创作和挣扎,适时的给以沟通更可以加强其表达上的发展。

二、研究的实施:

艺术治疗的实施分为暖身、创作活动、分享、讨论四个阶段。

(一)活动名称:心灵成长课程

(二)活动目标:提供学生自我探索之机会、增进学生对自我积极心理资源的发现,协助学生情绪觉察与宣泄,以促进心理健康与成长。

(三)活动时间:每周一节课,45分钟。

(四)活动地点:本校团体活动室

(五)对象:初

二、高二各一学期课时,不需任何绘画基础。

(六)研究理念:

1. 艺术治疗的实施,在于透过成员对作品的陈述与老师对作品的观察,以辅导方式帮助成员作进一步自我觉察、统整内在意念与情绪,发现内心积极力量,协助其心理成长。但有些成员并不擅长用语言分享作品与内在世界,老师会以艺术治疗的理念来协助该成员。

2.在心理治疗学派中,目前常采用的是当事人中心、存在主义与完形学派。3.对作品的解读取向多为心理分析治疗学派,而在这部分仍须有更深入的研究。

(七)团体的结构:经常是结构式,偶尔视成员情形决定适合的主题。

(八)团体课程中的伦理与规范:

团体规范:除保密原则之外,亦需告知成员对待他人作品的正确态度(不分析批评、不刺探隐私)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在过程中询问他人有关正在创作的东西、不立即分析评断、在不打扰他人创作的情形下欣赏他人作品)。

(九)艺术治疗活动设计:(部分设计)

第一课

澄清团体目标、团体形成、凝聚团体向心力、熟悉媒材

内容:涂鸦创作

家庭图

讨论与分享

材料:全开书面纸两张、蜡笔一盒

第二课

促进团体动力、加深自我认识、增进自我概念,学习在团体中分享。内容:自由拼贴:“我”

讨论与分享

准备材料:音乐CD、杂志、报纸、胶水、剪刀、刀片、一开牛皮纸、色纸

第三课

探索身体与心灵 内容:画下我的身体

讨论与分享

准备材料:音乐CD、一开牛皮纸、广告颜料、水彩笔、调色盘

第四课

觉察内在自我的不同面貌,探索各种不同面向的自己。

内容:我的俄罗斯娃娃

讨论与分享 准备材料:音乐CD、黏土、色纸

第五课

正视内在追求与渴望的爱。内容:爱

讨论与分享

准备材料:音乐CD、书面纸、粉彩、粉蜡笔

第六课

探索情绪、表达情绪,并学习如何与情绪和平相处、培养基础同理心

内容:情绪你我他

讨论与分享 准备材料:音乐CD、黏土、色纸

第七课

觉察并探索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从中获得成长与启示

内容:放映视频圆的联想

讨论与分享

准备材料:音乐CD、幻灯片、色纸、浆糊、一开牛皮纸、粉彩 第八课

正视心中的焦虑与恐惧,移开绊脚石,化阻力为助力。

内容:我最讨厌的负面事物的正面意义

讨论与分享

准备材料:音乐CD、一开图画纸、水彩笔、综合媒材

第九课

回应在团体中的学习与改变 内容:集体创作--曼陀罗

讨论与分享

准备材料:音乐CD’、广告颜料、水彩笔、全开书面纸、粉彩、粉蜡笔

第十课

将所学内化并应用于日常生活 内容:色彩魔法画展

准备材料:音乐CD、回馈表

(十)艺术创作媒材

1.在课程中,所选用的媒材与其考量如下:

1)广告原料、粉彩、粉蜡笔

材料属於流动性高的媒材,可以协助心灵意像的捕捉并呈现情绪的流动本质。2)黏土

黏土可以直接与成员的手做接触,让情绪与能量直接表现在作品上。黏土的柔软与可塑性,可以承受较多种类、强度不同的情绪。3)色纸

色纸除了本身的颜色可作为黏土作品的衬底之用外,其本身可以撕、贴、做立体造型呈现,尤其在撕的动作上可以满足较强烈的情绪发泄。

2.媒材的使用上,可以鼓励成员突破固定使用方法的限制,直接用肢体接触媒材,例如用手直接沾颜料作涂抹等,可以将情绪与作品作更亲密、直接的接触与表达。

(十一)活动流程:

1.团体活动室环境布置:每次上课前需将环境作整理,确定成员有足够且舒适的空间可活动,包括场地内的杂物清理、灯光、窗户,准备好音乐。

2.准备材料:本次课程内容需要的媒材、纸张预先准备号。为保持环境整洁,需准备抹布、旧报纸、卫生纸等。

3.气氛营造:课程开始前五分钟开始播放音乐,让先来的同学可以放松身心。4.check-in:主要目的为凝聚团体。利用约十分钟时间让成员聊聊近况与对上次团体的再回馈,一方面了解成员的准备度与参与度,另一方面引到成员进入今天的主题。(在团体初期时,可再提醒成员团体规范)

5.主题活动:进行创作活动,进行时间可视成员进行之速度弹性调整。过程中,成员可以只是完全投入在创作活动中,也可以在不影响他人与自己的创作情形下进行简单的闲聊与对话。

6. 讨论与分享:在进行讨论与分享前,请成员将场地做简单的整理与复原,以清出一适合进行讨论的空间。一开始以自愿方式请一位成员将作品呈现给团体,给一点点时间给团体欣赏其作品,接着开始分享这次的创作过程、内容与对自己的发现,之后,其他成员可以询问有关此作品的疑问,作品的作者可以选择回答与否。团体领导者也适时适当地以问句协助该作品作者做进一步的自我探索。

7.结束:当所有成员都分享完后,团体领导者与成员可针对本次课程做统整与回馈,并鼓励成员将心得做一记录。

(十二)个人思考

1.由于团体课程有不同的主题,可协助个体对做多向度的自我探索。

2.借助艺术媒材可协助个体安全尽兴地发泄情绪。

3.个体透过团体互动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有更多的觉察与学习。

4.通过以往的经验,建议使用以下的问句,在成员分享完自己的作品后,团体领导者.0 5..6..7.8.9.10.协助成员进一步自我探索。

“请你跳出来看一看:假设你今天是第一次看到个作品,你觉得这个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假设你的作品会说话,你觉得他会说什么?或想跟你说什么?” “你觉得你的作品想透露给你的讯息是什么?”

“是否可以请你将你的作品与你的生活作联结?说说看你的发现或启示。” “从作品中你是否你是否看到自己积极的优势?” “你感觉到在人群中你会体现出怎样与众不同的品质?” ……

心理学背景 篇6

中小学教师职业堪称是全社会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这是被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的一个观点。由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日前完成的《北京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300位被调查的教师中,有93.1%的教师感到压力很大。去年教师节期间,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为本市教师提供了为期一周的免费心理健康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有近40%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据去年12月我们对杭州市江干区九所小学493名教师所作的调查,有44.2%的教师在心情不舒畅时,闷闷不乐;有4.2%的教师选择“对学生发脾气”和“摔打东西”;“偶尔发脾气”的教师比例高达80.4%;经常发脾气的教师达到10.9%;面对新课程感到厌倦和力不从心的教师占到10.2%。分析其原因主要与教师工作压力过大有关。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又成为他们新的压力源。

新课改下教师常出现的几种心理不适现象

由于自身素质欠缺而引起的过度焦虑

据对江干区493名小学教师所作的调查,在回答“当前新课程背景下,你认为造成教师压力大的因素有哪些?”回答“自身教学业务水平跟不上课程改革”的,占到被调查教师总数的24.6%。我们知道,新课程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知识结构上,要求教师从原来只会处理局部知识,到处理学科内的综合知识,发展到要会处理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如综合实践课程的引入;,在思维方式上,要求教师从继承接受知识,到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发展成为具有广定的创新精神,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习惯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能力上,要求教师从模仿他人进行教学,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发展成为具有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要求教师从“一本书、一支粉笔”时代,到掌握“两机一幕”基本电教手段,发展成为能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等。参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许多教师感到原有的知识技能难以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自己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而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能力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有些教师在新课改面前产生无助感、焦虑感。

由于难以自我否定而造成的痛苦心理

新课改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超越。面对这种变革,新教师和教龄不长的教师由于在教育教学经验和观念上、还没有定型,适应尚且容易些,而年纪稍大一点儿的教师要进行这种角色转变,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已形成一定教学特色的优秀教师,要他们否定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放弃他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法宝”,将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调查中,面对新课程,有5.8%的教师已经产生厌倦心理,4.4%的教师显得力不从心,这些教师当中,老教师的比例占到80%以上。这种痛苦的情绪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调适,极易产生对改革信念的动摇,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由于评价机制滞后而带来的茫然失措

尽管现在人们都在谈论和倡导“素质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强调要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系统变革,不仅要在教育思想观念层面上实现转轨,而且在系统构建和实践操作层面上同样要实现转轨。但从当前的改革实践看,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诸多环节还没有很好地实现相互配套和互为保障,新的学生评价机制和教师评价机制还没有全面建立起来。不少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把目光放在“一张试卷”上。小学阶段本不应该存在升学压力,但调查中,有19.6%的教师认为压力大的因素是“升学压力”,有49.1%的教师将压力大归结为“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一边是大力倡导新课程,一边又围绕一张试卷做文章,出现了名副其实的“轰轰烈烈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应试教育”的不和谐现象。加上整个社会对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的工作实效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教师不免茫然失措,大大减慢新课改的推进速度。

由于工作强度而导致的疲惫不堪

在本次调查中,有两个数据很值得我们思考,一个是在回答“你每星期工作时间大约是多少小时?”教师们回答40小时的占3.6%,45~50小时的占31%,50~55小时的占38.2%,55小时以上的占26.7%,这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第二个是在回答“当前新课程背景下,你认为造成教师压力大的因素有哪些?”有77.4%的教师选择“工作量太大”。华师大崔允沸教授曾指出,新课程实施以后教师压力明显增加并不是个别的情况,很多教师甚至感到苦不堪言,准备一堂课的教案要动用多种手段,上网查资料、制作幻灯片,极尽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更多地进行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因而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成为当务之急。搞实验的教师桌面往往堆满学生的过程材料,重要的是课堂上的评价过程记录,有的教师采用边上课,边在学生学习成果本上盖小红花的做法,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另据《北京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现在的教育教学和教师管理制度对教师的要求过多,检查过多,评比过多。频繁的论文评比、竞赛、教研活动、公开课等让教师应接不暇,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额外的负担。有调查显示,74.6%的教师表示“每天觉得很忙、很累,但是总结的时候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些什么。”86.7%的教师认为自己主要的工作是备课、上课、接受检查,对付考试。超负荷的工作使多数教师疲惫不堪。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对活动起激励作用,但如果压力过大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发一系列的身心疾病。在教育领域同样如此,过大的压力会促使教师出现种种心理不适,在教学中变得无效和无能,当然也就谈不上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学潜能的发挥。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困惑,给予教师心理上的关怀,确保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参与新课改,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综合起来看,上述教师心理不适的成因,除了与新课改带来的外部压力这一直接诱因有关外,还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有关。因此,克服教师的心理困惑,一定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同步推进,同时实施。

新课改下教师心理不适的应对策略

外减压力——指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减轻、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要加强一线教师的新课程培训,提高教师适应和实践新课程的能力

从目前新课程开展的情况看,对校长以及骨干教师的新一轮培训;是抓得比较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具体的培训中存在培训覆盖面不够广的情况,许多一线的教师没有机会参加较高水平的培训。培训内容多以教育理念的传播以及改革的理论探讨为主,而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的指导较少,许多教师在实践中仍然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对新课程产生了怀疑。从这个角度讲,应该进一步加强区一级的教研活动和新课程校本培训,确保师资培训的及时到位。

要尽快建立、完善与新课改相配套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实施后,对学生评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对教师进行有效评价也成为一个新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在教师这里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与新课程配套的评价机制,要让每一个教师明白什么是好的教学,什么是好的教师,怎么样组织教育教学才是符合新课程,又是有效的。教师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使工作有的放矢,进而大大减轻教师在改革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教师在参与课改中正确定位自己,并且鼓起解决矛盾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要努力为教师创造更为宽松的教学环境

学校应该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检查、评比。“新课改决不能加重教师压力,靠查教师教案进行督察的学校一定不是好学校。”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崔允沸教授在全国实验学校年会上发表的观点。新课程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在给孩子减压的时候,并不能给教师加压。在教案管理方面,不妨去掉那些框框,提倡教师写个性化教案、实用教案、创新教案等。对青年教师和老教师、骨干教师则可以进行“分档”要求,把教师从繁重的教案书写中解放出来,还“备课”本来面目。

要积极、营造教师心理健康氛围

教师的直接管理者——学校领导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应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改进管理方式,做到“以人为本”,对教师实施“赏识管理”,发掘教师的闪光点,应正确处理评价结果,尊重教师的劳动价值。一些考试的结果不应以表格的形式在教师中大面积传阅;不应把评价结果作为经济奖罚、提职晋级的直接条件,避免教师由于把结果看得太重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循序渐进,根据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大部分教师心理承受能力。除此之外,学校应尽可能多地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内容,使他们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

内强素质——指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要引导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悦纳教师职业

调查中,只有8.9%和38.4%的教师非常热爱和比较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而厌倦教师工作的已经达到10.2%。所以,作为教师本身要自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提高自身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树立道德自律观念,强化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意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可以通过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等材料;可以听取优秀教师的感人报告,通过写心得体会或分组讨论感受与领悟,从前建立科学的学生观、教育观,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开放的胸襟、真诚的民主意识和无悔的奉献精神。

要帮:助教师开展自我教育,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改

教师应充分认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可逆转性,这是大势所趋,因而应以主动、积极的态势迎接改革,以比较理智和宽容的心态看待改革进程中暂时出现的矛盾和困难。要正确对待自身素质的缺失;要坦然接受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创造条件争取再学习、再提高。不应整天沉浸在自我怀疑、自我贬低的消极情绪之中。教师要学会自我疏导,在对各种社会现实产生不良情感时,往往需要适当地排遣,否则就会产生郁闷;在心情不舒畅的时候,在面对新课程无所适从时,可以与同事,领导多交流、多沟通;可以选择与好朋友诉说;参加体育活动等迁移法;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变成文字,进行自我减压。

要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念,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

心理学背景 篇7

中职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状况影响着其在学校的表现及日后在企业的工作情况,教育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中职学校德育选修课的必选课就足以说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如何促进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已成为中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我们对用积极心理学渗透的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索。

1 中职生心理现状

置身于“信息爆炸”的大千世界,中职生的心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的中职生又多为来自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在进入中职学校前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因受到学校、家庭教育及社会现象的种种影响,致使部分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1 独立意识加强,与父母、亲人关系变淡

中职生大多数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而他们正处于思想、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因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与帮助,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使他们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中职生在校期间或是假期回家,与父母、亲人维系情感的仅仅是一条“电话线”。长期如此,他们与父母、亲人关系日渐变淡,联系与沟通严重不足,虽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意识,但也缺乏了亲人的情感。

据调查,现在的中职生在校期间,主动与父母联系的占很少部分,几乎都是父母与子女主动联系为主。中职学生只有在遇到缺钱、有事等情况时才会主动与家长联系。亲情的缺失,导致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致使部分中职生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1.2 个性强,学习知识存在心理障碍

中职生以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为主,大部分是些组织纪律淡薄、缺乏责任心、自控能力差、文化基础差、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此外,中职生对教育淡漠与抵触,特别是现在的中职生以“90后”为主,其表现尤为突出。

据相关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中职在校生很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制订学习计划,缺乏学习动力,厌学情绪严重,甚至不知道为何而读书。正是由于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他们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且由于他们进入中职学校读书并非主动意愿,而是因为成绩或是家长要求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这样造成他们自卑、逆反心理就很突出,一旦学习上遇到难题,他们就会没有或是缺乏主动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决心与耐心,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此外,中职教育倾向于技能培养,这与中职生进入中职学校前所学的基础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例如在人的感知方面,由于中职教育实践性较强,使得中职学生在自身与专业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上发展较快,而在思维方面则容易限制和局限于只与专业知识、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狭小模式中,致使中职生不能够全方位地发展。

1.3 缺乏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有待加强

部分中职生由于自卑感、挫败感严重,致使其内心常感不安,加之在进入中职学校前这些学生往往都是普通教育的“抛弃者”,这极易导致他们的心理失衡。在与他人交往时,一些中职生容易产生偏激的情绪,导致与同学、家长、老师关系不和谐,往往不能正确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拥有极强的叛逆心理。

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是在校住宿,大家来自各地,远离父母与亲人,孤独感比较突出,加上中职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思想不够成熟,对城市、学校、教师与同学都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人际交往的缺失致使部分学生不能够融入新的集体,造成集体主义意识缺乏,集体观念淡薄,容易被集体与同学抛弃。

中职生毕业面临进入企业实习与就业,从中职生到企业技术工人的角色转变,要求中职生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能够在企业的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地在企业做到学以致用,让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如果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会造成中职生心理的失衡,更不利于中职生在学校、企业与社会中立足。

1.4 沉溺于网络,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难以树立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职生也不例外。网络信息时代,促进了时代的进步,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例如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网络中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一些青少年,特别是中职生,他们在就读中职学校前就已经是“网瘾”的人群,这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而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这些不良习惯没有改掉。

“网瘾”致使中职生长时间、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特别是对一些网络游戏的依赖,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随着手机的普及与手机网络的发展,部分中职生也发展成为“手机依赖症患者”,每天不管是上课或是课间都在用手机上网、聊天、看小说,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中职生对于网络的依赖,严重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导致中职生的学习成绩下降。网络的不良产物,还弱化了中职生这些青少年群体的道德意识。长期沉溺于网络中的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都比较差,不能够拥有正常发展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于人的思想的冲击,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职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中职生实习与毕业后将进入企业,在校企合作日益紧密的中职阶段,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一名合格的、拥有健康心理的中职生是学校的责任,使中职生顺利地从一名学生过渡到企业的技术人员更是企业的热切希望。

2.1 校企合作,共同抓好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建立学生在校2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在企业实习就业的一年时间中,企业也同样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使中职生的心理档案在“2+1”的办学模式下,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得以顺利对接,

学校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针对自身与合作办学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讲座,聘请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医生,完善队伍结构,更好地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更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并适时地往合作办学的中职学校派遣心理咨询师,向在校的或是即将走入企业大门的中职生宣传企业文化,使中职生具备良好的心理,以及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在进入企业后能够利用掌握的技术更好地为企业创造利润,使校企合作真正取得双赢

2.2 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中职学校应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举全校之力,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上硬件和软件投资的力度,把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大任务来抓。教师要注重发掘中职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与高尚的人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中职的教育教学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专业教学、各项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除与原有德育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外,还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或是利用主题班会、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中职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职学校要定时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结合对口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开展心理咨询时,可以适时向学生宣传企业的情况,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文化及自己未来的工作情况。

建立中职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密切学校与家长、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做到家长随时掌握子女情况,学校与家长双重管理的模式。

2.3 渗透积极心理学,培养中职生积极健康心理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的一门心理学。

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摈弃过去的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情感和心理上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激励以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心理健康已成为新时代对人才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

作为中职生,将面临着从学校走向企业、走向社会的严峻挑战。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困难与机遇同在,希望与挑战并存。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中竞争,中职生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人性观决定了中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树立中职生积极向上乐观的理念。大部分中职生都是受到传统教育“淘汰”才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技能,没能走升高中考大学的传统之路。通过把积极心理学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中职生将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读职业学校学技术也能成才,也能发挥自己的潜能的理念,从而使中职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时成为一名有用之人。

积极心理学认为,结合目前中职学校心理辅导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必须重视课堂内外的体验、感悟和实践。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参与一些有意义活动的机会,例如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利用自身能力完成一定的任务量,提升中职生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心;创造一个团结互助、互相关爱的学校氛围,增强每位中职生的亲社会、亲同学、亲老师、亲人倾向,提升中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升中职生全方位的能力。

3 结语

现代的健康概念,不仅指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心理上的健康程度将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

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值青春年华,要正确认识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能经受一定的挫折,对他人、对群体、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使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中,为社会、为企业奉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中职学校与合作企业应更紧密联系,用积极心理学渗透的方式共同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好,实现校企合作双赢。中职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塑造中职生良好健康的心理,使他们顺利走向社会进入企业,企业要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重视进入企业工作的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这样才有利于中职生更安心地为企业工作,为企业奉献自身的技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回报社会。

摘要: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能够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使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用积极心理学渗透的方法,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校企合作,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倪望轩.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杨亚雪.积极心理学对职业中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

[3]金巧兰.论积极心理学在职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

[4]王凌云.中等职业学校更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10(8).

[5]张卫斌.对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 2011(2).

心理学背景 篇8

一、当前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一) 社会地位低, 教师职业认同度不高

特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有某种或多种障碍的特殊儿童, 由于这些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较为封闭, 不为社会上的部分人所了解, 社会上不少人会以特殊眼光看待这些特殊儿童, 有人认为这些残障者是社会的累赘, 教育这些残障者是没有前途的, 从事特殊教育行业是没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因此, 不少特教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难以启齿, 当亲朋好友问及职业时也是闪烁其词。

回顾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历史, 在特殊教育初期缺乏大量的特殊教育人才, 有不少特殊教育学校直接从普通教育学校引进教师, 社会上对特殊儿童的偏见很自然地投射到特教教师身上, 认为只有那些教学能力差、综合素质差的教师才会到特殊学校任教, 特教教师难以像普教教师那样获得应有的尊重。总之, 社会对特教事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对特殊学生和特教教师产生偏见, 导致教师对自身职业缺乏认同感。

(二) 职业素养要求高, 职业挫败感强

目前特教教师的对象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 听力障碍儿童、视力障碍儿童和自闭症、智力障碍、情绪障碍等各类残疾儿童, 这些学生与普通学生无法相提并论, 他们不仅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 在心理和行为方面表现也不同,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多重障碍的学生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班学习, 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 这无形中加大了特殊教育的难度, 教师若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可能无法胜任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针对残疾学生的特点, 采用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真正做到个别化教育, 这对特教教师素养要求特别高, 特教教师需要具备很强的研究能力, 要善于研究教育对象,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以招收自闭症、智力障碍、情绪障碍等为主的培智类学校, 不同残疾类型的学生差异极大, 当前尚缺乏一套成熟规范的教学手段、课程内容、课程标准, 这使得培智类教师难以获得成就感。

(三)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职业倦怠感强

特殊教育学校没有普通学校的升学压力, 不少学校还缺乏一套完善的教育教学效果评估系统, 家长对学生学业状况的监督力度也不够, 很大程度上特教教师干好干差一个样, 这无形中影响了特教教师的工作动力。

特殊教育系统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基本沿用了普通学校的标准, 没有考虑到特殊教育的特殊性, 基本是考量学历、工龄、教学业绩、学术水平, 这使得广大特教教师工作目标为职称评聘创造条件, 很少真正研究特殊教育, 职称评聘制度无法正确引领特教教师的职业发展。其次, 当前的职称评聘制度晋升阶梯设置不合理, 职称晋升条件设置也不科学, 特别优秀的教师和表现一般的教师, 只要工龄差不多, 基本上都会符合晋升条件, 一名特教教师只要在正常的情况下, 工作十多年就基本达到了职称的最高等级, 这种职称评聘制度对于年轻教师有一定的激励功能, 但对于工作十多年的成熟教师缺乏有效的推动作用。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培养体系不够规范完善, 很多学校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 各种比赛和培训机会基本上倾向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学校很少为35岁以上的教师提供各种发展平台, 不少教师既无发展的压力也无动力, 基本上安于现状, 职业倦怠感强。

二、提升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一) 加强学校人性化管理, 提升教师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提升特教教师的社会地位, 除了依托相关教育政策, 一个重要的举措, 就是学校要实施人性化管理, 因为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氛围对教师职业心理具有重要影响。首先, 学校管理要公平民主。在晋升职务、职称评聘、学校建设等方面要积极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 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时, 在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 通过教代会或相关学校组织机构表决。学校要积极构建平台, 帮助教师发挥主人翁地位, 参与学校的发展与建设, 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其次, 学校组织集体活动, 增强教师的情感交流。特教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休闲活动, 如郊游、登山、联欢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 教师之间增强了情感, 从而增强教师对特教职业的认同度, 渐渐感到为自己是一名特教教师而感到自豪和温暖。

(二)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提高教师职业成就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特别强调唯有专业化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更有助于教师解决特教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

首先, 狠抓校本教研,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校本教研是立足于学校教学实际, 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校本教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其一, 强化校本教研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校本教研意识。不少特教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主动意识薄弱, 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缺乏反思。其实, 教师可以借助校本教研平台, 结合自己对特殊教育的思考与困惑参与校本教研, 在教研中与同行交流,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二, 校本教研要聚集特殊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拓展校本教研的内容与形式, 突显特殊教育特色。特殊教育的校本教研要突出特教特色, 要研究特殊教育对象, 可以借鉴普教的一些新课改成果, 但不能简单地借用普教的教学模式, 要聚集特教发展中的问题开展校本教研, 甚至可以结合课题研究来开展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 既可以是专业理论学习, 也可以是听评课, 或者聆听专家讲座, 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微课的观摩和研讨活动。其三, 校本教研可以引进专家, 深化校本教研。特教专家熟知特殊教育理论, 所持特教理念新颖, 可以在校本教研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特教教师通过与特教专家的交流, 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而且还能找到相应的特教理论支撑, 用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 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其次, 加强特教教育培训, 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素养。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4-2016年) 提出, 要强化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工作, 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学校管理者可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 构建层次化的培训体系, 如为新教师安排入职前的特教培训, 为教学骨干进行各类级别的骨干教师培训, 还可安排教师参加短期的外出交流活动。

(三) 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 提高教师工作热情

虽然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升学压力, 但学校要建立教师教育水平的考核机制, 引进家长共同参与监督, 促进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 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当前的职称晋升评聘制度缺乏对特教教师发展的导向功能, 职称评聘改革势在必行。福建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就做到了职称最高等级相当于大学教授, 这极大地鼓励了特教教师的自觉发展。当然, 职称评聘制度还要突破终身制, 做到能上能下。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学校管理层要引导教师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 将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 引领教师朝着教育骨干、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层次性发展方向而努力, 每个层次的教师都有工作目标和任务。同时, 学校要创设和搭建各种平台, 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 激发各层次教师的工作动力, 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增添活力。

摘要:当前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不高, 表现在社会地位低, 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素养要求高, 职业挫败感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职业倦怠感强。通过加强学校人性化管理,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 可以有效提升特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特教教师,策略

参考文献

[1]赵斌, 李燕, 张大均.川渝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12 (1) :42-46.

浅析新闻娱乐化背景下的受众心理 篇9

概要地说, 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 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各类新闻;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描述的篇幅较多, 使其成为更加故事化和趣味化的一类新闻。

娱乐新闻的出现与走俏, 与当下受众观念形态的转变以及对新闻的筛选心理是分不开的。

二、新闻娱乐化背景下的受众心理

新闻娱乐化从某些方面来看, 也就是为了迎合受众心理所出现的一种媒体新现象。它反映出了受众在获取娱乐化新闻信息时的一些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

(一) 求近心理

求近心理是指受众在选择媒体新闻信息时, 比较喜欢选择那些和自己现实生活较为相近的节目内容所表现出的“认同”的心理趋向。现在很多新闻节目, 改变了以往“我播你看”的模式, 在新闻的地域性、服务性、贴近性等方面较为注重。像我们新安电视台的《新安新闻》、《记者在身边》等栏目, 都注重百姓生活, 打出的宣传语就是“你所关心的就是我所关注的”, 节目内容时刻关注民生、关注百姓。

(二) 求新心理

求新心理, 即受众对于有新意的新闻信息的心理指向。体现在两个方面:新闻传播的内容新和新闻报道的手法新。新的信息内容可以满足受众的接受需求, 新的报道手法可以引发受众的注意力, 二者缺一不可。

(三) 求真心理

求真心理是指受众对真实可信报道的心理指向。观众为了获取一些真实的信息, 常常会选择看电视, 以便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即使是这样一些真实的新闻, 也无处不展露了硬新闻软化的痕迹, 如, 长江大学10.24群体救人事件后, 许多电视在播报此新闻的时候, 都在节目中加入了谭晶特别献唱的《生命》, 衬托出了“人们对年轻英雄的赞扬与怀念以及人们对生命的热爱”的主题情绪, 效果非常不错。

(四) 惰性心理

人是有惰性的, 在接受传播信息时, 因为人的惰性心理往往选择省时省力就能获取的信息。娱乐顺应了受众原有的认知体系, 它使人获得快感而不需要心理上的改变, 不用动脑就可以完成。而其他非娱乐消遣功能的新闻信息需要受众付出努力, 加入主观性和能动性的创造, 这常常是人的本性中不情愿的。

(五) 求趣心理

求趣心理是指人们对于趣味性事物的心理指向。例如, 曾发生在莫斯科的人质劫持事件震惊了全世界, 为了迎合受众的求趣心理, 其中一些媒体从可读性和好看性上加大对事件“故事性”层面上的报道。

(六) 求美心理

求美心理是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心理指向。因此, 时尚的娱乐新闻节目就颇有市场, 很多节目中, 精彩的画面, 绚丽的色彩, 美轮美奂的构图, 优美的线条, 再加上一些特殊的音响以及青春、有型, 甚至比较搞怪的新新人类“潮”主播, 普通话不一定标准, 却丝毫不会影响大批“粉丝”的追捧。

(七) 消遣心理

娱乐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 一些电视节目往往从受众的心理出发, 来为观众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消除紧张等等。以《打鱼晒网》节目为例, 它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一档新闻脱口秀节目, 它的成功就在于它以网络中的“新、热、奇、趣”为看点, 让观众迅速、及时地收看到大量新鲜、生动、有趣的网络新鲜事儿, 使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回味无穷, 其收视率是河南电视节目中的佼佼者。

(八) 从众心理

从受众这方面来看, 他们在心理上和一些本质上的要求, 为一些新闻娱乐节目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前几年台湾白晓燕被绑架撕票案及香港陈健康事件, 除了媒介不负责任地报道外, 在从众心理作用下, 引发人们对这一事件的广泛关注甚至完全没有必要的参与, 推动了事件的发展和恶化, 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媒体对事件的报道, 形成了一种怪圈。

三、新闻娱乐化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闻娱乐化现象影响人们正确认识外部世界发生事件的真相, 妨碍了人们的正确决策, 甚至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媒介的公信力。

四、如何调试受众心理

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防范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有力手段, 而且也是一种长效机制。媒介更应该慎重自身权利的使用, 正确理性地引导舆论, 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和业务修养,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升大众媒介的社会效益、社会尊重与认同, 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造福党和人民群众。

虽然新闻娱乐化趋势愈加明显, 但它成为媒介的本质和主流的可能性几乎是零。硬新闻等有关决策性的知识信息仍将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 人们从硬新闻中获取的信息将更具有权威性。■

摘要:目前, 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比较突出, 娱乐化新闻节目一经推出便得到受众的喜爱和市场的欢迎, 显现出受众对新闻娱乐化这一现象的认可。

心理学背景 篇10

关键词:收费制度,弱势研究生,关怀措施

由于《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的颁布, 国务院决定从2014 年开始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且在此收费的同时, 国家也完善了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 这就使得那些经济贫困但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以通过科研成绩获得国家高额奖学金来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 然而还有部分经济贫困且学业不优的研究生, 他们因学业不佳而无法通过国家高额奖学金缓解经济压力, 因此本文视那些经济贫困且学业不优的研究生为弱势研究生。

弱势研究生由于在经济贫困和学业不优的双重压力下容易在性格上、学习上、思想道德上出现诸多的问题。 如在性格上, “贫困研究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在性格上难免会比较内向和自卑, 而且还会比较敏感, 有的甚至封闭自我, 不善于人交际”[1];在学习上, 由于经济贫困且学业不优使得这部分学生很容易在科研学习上形成自卑感, 同时“繁重、紧张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焦躁的心理”[2];在思想道德上, 由于在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影响下, “大部分贫困研究生并未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 也未将其落实到道德行为之上, 在情感认识和行为活动上处于中间状态, 仍需获得一定的道德教学支持”[3]。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从物质上、能力上、心理上对弱势研究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使得这部分研究生在心理素质上得到良好的提高, 价值观上得到良好的指导等等。

一、物质上的帮助是心理关怀基础

影响弱势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 然而对其影响最根本的就是经济问题, 因此社会各界在对其进行心理关怀和人文关怀时, 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其现实的经济贫困问题学校和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建立起弱势研究生经济保障体系。

一方面, 建立“绿色通道”为弱势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 绿色通道制度, 即对被录取、 家庭贫困的新生, 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 然后根据核实后的情况, 分别采取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 辅之以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措施予以资助”[4]。 高校开通的 “绿色通道”就是为了保证家庭贫困的学生不仅能顺利入学读书, 而且能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助。

当前各高校实施的是“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 且其中的助学贷款金额相对较高, 这样就会为学生从本质上减轻了不小的经济压力;高校应该秉承以贷款为主其他奖助为辅的资助体系, 为学生的物质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学校还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力所能及的岗位上进行带薪工作, 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做事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同时也一定程度的缓解了其经济上的压力。

另一方面, 学校与社会企业单位进行联合资助。 政府和学校在上述经济帮助的情况下还应多联合社会单位、企业等等, 在企业、社会单位里设立弱势研究生实践岗位, 让弱势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专业进行选择就职, 并发放合理的酬劳。 这比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更能锻炼他们的学科知识和沟通能力、做事能力, 也进一步缓解了经济的压力。

把弱势研究生放到社会这个大学校里接受教育, 让他们用自身的科学知识去换取自信、自立和酬劳, 这是让他们找到自我价值的有效方法。

二、能力上的帮助是心理关怀的核心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校和政府在物质上对弱势研究生的帮助固然对他们的经济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是不论是奖助学金还是助学贷款都只是解决了一时的经济窘迫问题, 很难解决其根本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弱势研究生的能力上着手, 因为能力才是对其终身有益的保障。

“研究生科研能力即研究生在各科学领域进行旨在探究真理的普遍理智创造活动所需的能力”[5]。 科研能力的提高除了自身的认真、努力外, 最关键的是导师的引导。

1.在导师的引导下选定研究方向。 弱势研究生在导师的引导下,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科特点选定自己研究的方向。 这对于弱势研究生来说, 不仅找准了自己的学科定位, 同时也对于自己的科研起到了扬长避短的效果。

2.在导师的引导下参与其主持的课题。 弱势研究生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项目是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弱势研究生可以利用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机会, 向老师积极学习科研知识, 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3.在导师的引导下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检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其论文写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所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6]。 目前, 由于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质量不尽人意, 尤其是弱势研究生在经济贫困和学业不优的双重压力下, 其论文写作能力更是令人堪忧, 因此提高弱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提高论文写作能力是关键。

4.在导师的引导下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的本质是探究、创新”[7], 加强弱势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探索的热情而且可以使其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对于弱势研究生而言, 导师鼓励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是培养其对科研热爱的重要方法。

三、心理上的疏导是心理关怀的关键

由于弱势研究生在经济上和学业上的特殊性, 对弱势研究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是对其实现心理关怀的关键。

1.建立起弱势研究生咨询沟通平台体系。 弱势研究生不同于普通的研究生群体, 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和经济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鉴于这些特殊性, 笔者认为社会和学校应好好利用网络这个优势, 建立一些弱势研究生网站, 使他们通过网站这个平台互相交流沟通, 同时也要时刻发布一些励志事例等等, 使他们在网站上能够接受思想的教育和心灵的洗涤。

2.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 目前研究生的普遍状况就是群体比较散, 学生的课程学习时间和课题研究的时间都不一样, 因此, 他们很难在同一个时间段去接受教育目的性强的心理健康学习活动, 为此, 学校应适当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这样就可以把研究生集合到一起, 定时的向老师咨询沟通心理问题。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对普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帮助尤其是对弱势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有着不可估量的益处。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使弱势研究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典型案例并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案例这无形中就使其学会了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

3.弱势研究生要学会进行自我疏导。 弱势研究生仅仅通过外界的帮助对其进行疏导是很有局限性的, 其自身必须要学会一些减压、疏导的小技巧。 如转移法和自我交谈法。

转移法。 转移在百度词典中解释为从一种存在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 尤指精神上的转移。 弱势研究生在有不良情绪时, 就要学会转移注意力, 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如情绪转移法, 在心情烦躁、郁闷时要学会放松心情, 比如听听舒缓的音乐、适当的运动等都是自己对不良情绪的转移;目标转移法, 弱势研究生由于受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经济压力的限制对于一些相对较高的目标期望一时达不到要求, 这时要学会适当的降低目标期望值, 这对于弱势研究生自身来说不仅可以提高其生活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减轻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自我交谈法。 自我交谈法是弱势研究生遇到压力、问题进行自我解决的重要方法, 同时也是对其自身的素质训练和提高。 弱势研究生要学着自己当“医生”, 当自己出现压力和不良情绪等情况时要学会自我诊断、自我分析, 找出症结的原因并且努力找到治疗的“药方”。

总而言之, 弱势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不仅影响着其本人的生活、学习, 还影响着高校科研的发展和和谐。 因此我们必须从物质上对其进行帮助, 解决其最根本的经济贫困问题;从科研能力对其进行提高, 使其在学业上有所进步;从心理上对其进行疏导, 使其缓解心理压力, 才能真正帮助弱势研究生解决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1][2]徐丽玲.贫困研究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2) .

[3]陈润鑫.论当前我国贫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D].湘潭:湘潭大学, 2014.

[4]黎奇.绿色通道对贫困生救助体系影响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 2011, (2) .

[5]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3.

[6]刘珊珊.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上一篇:改进提升道路运输服务下一篇:色彩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