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背景及方法探讨论文

2022-04-30

摘要:以人为本是风景园林的核心,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而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和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的科学。本文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分别论述与风景园林相关的环境心理学研究,包含环境认知、空间行为和环境评价的研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环境心理学背景及方法探讨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环境心理学背景及方法探讨论文 篇1:

环境心理学内涵的演变: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摘 要:环境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与当时的环境恶化有关。环境心理学由最初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发展为研究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目的在于探索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试图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随着全球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环境心理学取得较快发展。环境心理学仍然在生态与环境保护以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人与环境;生态系统;生态危机

随着工业文明的产生,各种生态危机、生态灾难不断侵袭着人类社会。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枯竭、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堵塞、住房拥挤、废物处理等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潜在的环境危害,便出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学科。环境科学研究又发现,解决环境问题的若干症结原来在于人们的心理,于是,环境心理学应用而生。

环境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熟,到了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开始注重个体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21世纪,随着全球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心理学开始研究生态与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由于生态心理学与环境心理学所关注的都是环境问题,因此,环境心理学也称人类生态心理学或心理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最终的目的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为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提供理论支撑。

一、环境心理学的产生及兴起

人口、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的行为等问题便是环境心理学诞生的历史与背景。环境心理学的兴起与美国本土实用主义哲学有关。20 世纪,实用主义在美国盛行,对教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将实用主义与心理学结合,发展出机能主义,影响了大批的研究者。实用主义强调行动和应用——有用即真理,而环境心理学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把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起着对问题的研究作用。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过渡与不合理的攫取,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引发了人对自身活动的反思,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畸形的消费和灾难性的环境恶果。1诸如水污染、空气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以及一些野生动物的快速灭绝,都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损害。然而,环境问题并不是环境自发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由此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

随着全球生态系统破坏加剧,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环境污染和破坏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如果环境问题再不得到有效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将受到极大影响。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心理、行为密不可分,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学科则与环境科学结合起来,通过心理学视角关注人们的环境意识、态度和行为,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试图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在西方工业国家,大量建筑物的营建带来了环境拥挤、空间减少、噪声、压力等,影响了人的生活质量,压制了人的个性和需求,有些建筑还影响了人对美的感知与表达。尤其是在美国,城市建筑新旧更替,老旧的建筑被现代主义风格的新兴建筑所代替,造成了人际隔阂、人际关系冷漠,甚至使许多穷人和少数族裔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心理学研究者注意到生活环境对人类心理与行为影响的重要性,开始着手环境与人类行为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探索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最先把心理学与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则是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他用数学函数描述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自身以及其所处的环境。勒温的场论、生活空间、心理事件、个体内部对环境的表征等观点奠定了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基础。

西班牙的 Enrich Pol1将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环境心理学的起源、美国转型、建筑心理学和可持续的环境心理学。2

20世纪40年代末及20世纪50年代,许多为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建立框架工作的学者们纷纷涌现出来。1943 年,格式塔心理学家布雷斯威克(Egon Brunswik)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并且在其“布雷斯威克透镜模型”中强调了在构建对环境的知觉中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勒温用“生活空间理论”解释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并用B=f(PE)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3勒温的学生巴克(R.Barker)和莱特(Wright)继承了勒温的思想,继续从事环境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并把其发展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研究真实环境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并在1947年创立了“心理生态学”(Psychological Ecology),开启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

20 世纪 50 年代初,建筑师和行为科学家开始研究环境心理学的问题。他们开始考虑如何满足使用建筑物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需要,其宗旨在于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以及有效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

20 世纪 60 年代,环境心理学开始蓬勃发展。卡尔文·泰勒(Calvin W.Taylor)等在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设立了“建筑心理学课程”。一些大学开始在心理学系正式开设环境心理学课程以及与环境心理学有关的研究课题。1964年,在召开的美国医院联合会关于医院设计的会议上,第一次使用了“环境心理学” 这个术语1,但直到1973年,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才得以固定下来。1968 年,美国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这是世界上一个研究环境和行为的综合性、国际性学术研究团体。1969年,《环境与行为》杂志的创立,标志着环境心理学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正式成立。2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心理学会“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的建立,推进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1970 年,在戴维·坎特(David Canter D.V.)等人的提议和领导下,欧洲召开了首届建筑心理学国际研讨会,1973 年正式成立的人—环境国际研究学会(IAPS)取代了前者。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国际环境保护会议,并把环境保护列为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1973 年,坎特在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把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生的课程,建立了环境心理学硕士点。1974 年,美国心理学创立了第 34 分会,并于 1978 年更名为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同时创办了《人口与环境心理学》杂志。该学会的最初目的就在于改善人类行为环境与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1979 年,《环境心理学杂志》创刊,标志着欧洲的环境心理学也以正式身份登上世界舞台。3

20 世纪 80 年代,环境心理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一是1980年在美国与日本东京合作举行了第一次国际性环境心理学专题会,并成立了“人—环境学会”。二是1981年英国出版了《环境心理学杂志》期刊;三是出版了《人类行为与环境:理论和研究进展》与《环境、行为与设计心理学》系列丛书;四是斯托克斯(Stokols)和奥曼(Altman)等于1987年出版了《环境心理学手册》,被视为环境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环境心理学成熟的标志,形成了完整的环境心理学理论体系。在这部涉及68位从事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专业学者的巨著中,有关的研究被分为6个基本的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环境心理学理论体系。4

20世纪90年代,环境心理学开始研究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转向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1992年6 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举行,标志着世界环境保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自1997 年世界各国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环境问题一直是各界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

20 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人注意的主题。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环境的价值观与环境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通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环境心理学的内涵及其研究内容

(一)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通过对环境的觉察得到关于行为的意义,通过其行为的实施来决定与环境的关系,而环境心理学则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这种关系。因此,自环境心理学产生以来,关于什么是环境心理学,由于研究者的侧重点不同,衍生出了不同的环境心理学定义。

N. W.海姆斯特拉和L. H.麦克法林认为,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物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D. V. 坎特尔和N. W.克赖克指出,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它要探讨和分析人的体验和活动与有关的社会物理环境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H. M. 普罗夏斯基认为,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他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J. D.费希尔等人则认为,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与建造的和自然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拉塞尔(Russell J.A.)与斯诺德格拉斯(Snodgrass J.)等人认为环境心理学是系统地考察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心理学分支。以P. A.贝尔(P. A. Bell)与费希尔(Fisher,J.D.)为首的研究者则认为,环境心理学是对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环境心理学从研究噪声入手,分别对个人空间、拥挤和人类的关系、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了解个体是如何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造环境,以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巴克(R. G. Barker)认为人类的环境就是物理环境和行为有机体二者之间的“人的社会集合”。西蒙(H.A. Simon)指出,环境就是有机体的生活空间,是与有机体的感觉器官、要求和活动相互依存的。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心理学兴起后,由最初的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到后来研究“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交叉学科。随着环境心理学研究范围的扩展,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克斯(Stokols)把环境心理学的内容列为如下几方面:环境认知、人格与环境、环境观点、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等。

环境心理学将行为与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环境认知。即对环境的知觉和认识,包括环境信息的获得、对潜在环境的知觉、影响环境知觉的因素、认知地图、城市和建筑物的表象,以及环境与保护等等。 也就是说,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知觉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对环境的知觉,再通过环境知觉来感受和评价。人就是通过这一行为方式的实施来决定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环境压力。研究紧张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环境危害和自然灾害、个体对环境压力的反应、极端环境的形式与表现。例如,研究噪声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特别是研究现实环境中噪声对个体造成的环境压力。此外,减轻环境紧张和压力的策略也是研究的一个方面。环境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一定强度的噪声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会干扰人们的工作或学习,被动地接受噪声,会使人们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若是人们能控制噪声的话,那么噪声对人们的工作或学习的破坏性影响就会降低。

第三,个人空间和领域性。研究个人空间的形式、功能和测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个人空间的使用与侵犯,领域性的控制与组织,动物的领域行为,人类的领域行为。这也就是说,一个容易辨认的环境应有明显的路径、明确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

第四,密度、拥挤和环境类型。研究密度和拥挤感的关系,高密度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拥挤感的不同体验以及如何减少拥挤;人类的环境类型,不同的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居住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环境心理学家曾对大学宿舍的建筑和拥挤体验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空间和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建筑和设计上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拥挤现象。通过研究发现,感受到拥挤的大学生,在心理与行为上都表现出了一些消极的反应,比如退缩、无助感增加、个人空间屏障明显、人际关系紧张等。如果个体之间距离太近,感到拥挤的话,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拥挤破坏了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从而扰乱了正常的行为。

第五,空间行为。研究空间行为和环境的易识别性、空间的生气感和舒适感、空间的秘密性和公共性、空间的使用方式,特别是建筑和布局方式对个体人际关系与交往方式等的影响。

第六,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研究行为技术干预环境的问题、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境概念和活动的个体差异性。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它所研究的是各种环境中人的行为及人与环境的互动。例如,我们研究密度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考察高密度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行为变化,而不是高密度的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其中,噪音、个人空间、拥挤等研究主题是环境心理学中的经典研究。

三、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及发展趋势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用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由于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不同,兴趣不同,由此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认知心理学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倾向的环境心理学。

持认知心理学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认知心理学和现象学研究方法作为其理论根据,把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决定因素归结为人的经验及认知方式,由这一倾向衍生出三种环境心理学理论,即应激理论、唤起构建理论与环境超负荷理论。

应激理论认为人们会对所有的应激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由于个体的许多应激行为都是针对刺激物的,因此这种反应既指心理方面的,也包括生理方面。环境应激物与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是交互作用的,不仅环境作用于人,人同样也作用于环境。应激理论已被用于对环境应激物如噪声、拥挤、环境压力等做整体研究,用来解释当环境刺激超过个体的适应能力限度时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唤起构建理论认为个体的不同行为和经验内容与生理活动如何被唤起有关。由于唤起是应激的一个必然反应,因而这一理论与应激理论有相似之处。日常生活中由于高兴或悲伤等都可以引起唤起。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唤起的性质来了解唤起及其产生的环境,研究环境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环境超负荷理论将个体作为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由于环境提供的信息量大于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当个体从特定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研究者可以通过了解个体的负荷情况来推知环境的影响。超负荷理论已被用来解释个体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声、拥挤现象,这些问题都和唤起和超负荷有关。

持生态心理学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因素归结于影响行为的环境。他们强调在观察行为的过程中对“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由这一倾向派生出以下三种环境心理学理论,即环境决定论、生态心理观和维度理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行为完全由环境决定。人类行为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受环境支配,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传统的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个观点,只要适当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个体能适应任何空间布局,而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完全由该环境的特点所致。实践表明,环境决定论实际上是由设计师、建筑师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规划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态心理观认为个体的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这个理论强调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另一方。换言之,在这个相互系统中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存在着一种动力关系,行为则被视为具有长远和近期目标发展平衡中的一部分。

维度理论是奥尔特曼(I.AItman )在 1975 年提出的。他认为拥挤和孤独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极端。独处的空间太少则会造成拥挤,独处的空间太多则会出现孤独。因此空间行为是调节独处或使其最优化的一种主要机制。根据这个理论,奥尔特曼试图来解释个体的空间行为、领域性和拥有感。

以上几种倾向的环境心理学理论,因其研究内容方面的不同,都只能部分地说明特定环境中个体的行为。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用来解释环境心理学中的所有问题。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题虽然随着社会特点而不断变化,但是一些传统的研究命题并不因此受到摒弃,而是不断赋予新的研究客体,比如噪声、拥堵以及个人空间的问题,一直贯穿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此外,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环境公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环境保护行为、位置、环境设计等内容也陆续成为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当下环境心理学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环境心理学已经开始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环境心理学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之下,其研究主题、研究范式与研究内容都有相应的改变,通过人与环境的友好互动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这种意义上,环境心理学家面对新世纪环境问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环境心理学更加注重与环境因素有关的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更加主动接受环境对人类生存所发出的挑战,积极地参与国家和政府的决策性研究。

第二,环境心理学关注自然环境和全球生态系统与人的互动关系及其对人的全方位影响。“生态心理学”、“环境潜意识”、“生态自我”和“绿色行为”等新的学术概念吸引着持续性的研究,生态环境对于人整体发展的积极意义也进入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三,环境心理学关注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即知觉、认知、学习等环境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它还研究集团行为、社会价值、文化观念等与环境有关的广泛问题,是一个内涵宽广、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涵盖社会、文化、心理等不同方面对人与环境的研究,寻求环境和行为的辩证统一,关注人的生活品质的提高。1

第四,环境心理学开始研究心理与环境的生态位建构。通过环境心理适应性研究,将人类心理置于生态大环境中考察,回答人类心理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位建构意味着适应不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机体不仅要解决自身所产生的问题,还要解决环境所造成的问题。

第五,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跨学科学者的关注,而环境心理学也体现这种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的意义。有关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强调整体环境以什么方式影响发生于其中的行为,人类学家对人们如何使用空间的研究、对于拥挤问题的研究都激起了许多人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探讨。随着人们对能源及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关切,对于如何改变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的浪费和破坏行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

第六,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被有效地应用到公众政策制定和公众环境事务等方面。

第七,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环境问题和全球生态问题,有关的环境心理学研究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实际上,环境心理学本身便是应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有关人口和环境问题的时候产生的。进人新世纪以来,许多凸现的国际和社会问题,如环境的持续恶化和全球生态危机、战争和暴力以及国际恐怖主义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信息技术对于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环境和生态保护与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相互影响,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将成为激发与推进环境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陈红,安徽大学哲学系;李海峰,安徽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朱凯)

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Chen Hong,Li Haifeng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human and environment; ecological system; ecological crisis

1收稿日期:2014-04-10

1伍麟、郭金山:《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4期。

2吕晓峰:《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审视》(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年,第8-9页。

3杨玲、樊召锋:《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乐国安:《什么是环境心理学》,《心理科学进展》,1988年第2期。

2刘建新、高岚:《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

3吕晓峰:《环境心理学:内涵、理论范式与范畴述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刘建新、高岚:《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

1乐国安:《什么是环境心理学》,《心理科学进展》,1988年第2期。

1李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建筑学报》,2008年第2期。

作者:陈红 李海峰

环境心理学背景及方法探讨论文 篇2:

环境心理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以人为本是风景园林的核心,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而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和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的科学。本文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分别论述与风景园林相关的环境心理学研究,包含环境认知、空间行为和环境评价的研究。结合案例,探讨如何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应用到风景园林空间、园路、种植、服务设施的设计中,创造出符合人们心愿的空间环境。

关键词:风景园林;环境心理学;应用

1引言

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属于思维科学,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历程,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又称为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属于应用性心理学的范畴,它研究人类的行为、心理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环境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起初仅仅附带在建筑学、社会学、城市规划等学科中进行一些相关的工作。Envlronmental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在1964年美国医院协会会议上提出的,后被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建筑师、规划师、设施管理者等广泛采用。之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到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瑞典,以及亚洲的日本,直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正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风景园林为人类创造优美的、适宜的、生态平衡的生活环境,旨在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风景园林秉承“以人为本”,需要考虑并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而环境心理学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符合人们心愿的,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了解了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特征和心理规律,才能科学而艺术的创造出符合人们各项需求的园林空间环境。

2与风景园林相关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环境心理学以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与所处的环境,实现了设计环境的最优化,促进了风景园林对人的关怀。与风景园林相关的环境心理学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2.1环境认知

人对世界万物的认知是完整的与其知觉联系在一起的,环境认知就是研究人感知、理解和识别其所处空间环境的过程。园林作为环境被人们所感知,会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此种环境意象并形成回忆。环境认知强调了环境特征的易识别性,探索使用者理解、感知园林环境的规律。了解使用者对园林空间环境,如入口、重要活动场所、标志物等的意象。研究使用者对具体空间的认知地图的感知规律。这些规律指导园林空间环境中标识性和导向性的设计,让使用者更加便捷的使用园林服务设施,增强使用者对环境的归属感和控制感即。

2.2空间行为

空间行为研究包含个人空间以及人际交往距离,私密性与公共性,领域性与安全感等方面。个人空间是定义个人心理需求的最小空间,与个人的年龄、性别、性格和情绪有关。人际交往的距离可分为四种:0-0.45m的密切距离、0.45-1.2m的个人距离、1.2-3.6m的社会距离、3.6-8m以上的公共距离。不同的人际距离反映了人在交往时不同的心理需要。私密性与公共性反映了人们对于空间的不同需求,私密性空间使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是具有向心性的;公共性空间却具有发散性,人们希望减少环境刺激,较少交流或者不交流。领域性是个人或者群体占用一个区域的一种行为模式。在马斯洛金字塔中,安全感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需求。风景园林要满足人的各类心理需求,这些关于空间与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就为风景园林空间的塑造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2.3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主要进行的是景观偏好的研究,可以采用观察、采访、问卷调查、测定人體生理指标等来进行。研究以景观环境作为评价的对象,通过收集人们对于环境喜爱的程度,获得人们对于园林景观产生感知的结果,以此评定景观的优劣。对环境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哪类环境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哪类环境存在问题需要改善。评价结果结合评价者的背景资料,能归纳出不同人群对于环境的偏好。环境评价研究对于风景园林的设计和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环境心理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场地的不同,风景园林设计中考虑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都可以将设计内容划分为空间塑造、园路设计、植物配置、服务设施几项。下面就这几个方面,来论述环境心理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空间塑造

3.1.1可意象性与可识别性

人们能够识别环境,是由于在记忆中重现了对于空间环境的意象。可意向性是指某种对象使观察者产生了高概率的强烈的印象。可识别性主要指人对于环境的空间结构和模式的识别、理解能力,及其对环境形成心理表征、认知地图的难易程度,这是比可意象性更高层次的感知,不仅仅产生了意象,还对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记住了它的各项特征,从而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一个成功的风景园林空间必定是可意象性和可识别性的,它能引起使用者在思想上的共鸣,从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有特色的、具有亲切感的空间都能让人们产生归属和认同感。如图1,上海徐家汇公园入口空间,耸立的烟囱具有地标性质,反映了公园原为工业用地的历史。于是每当提起徐家汇公园,这个入口广场还有红色烟囱就会印入人的脑海中,也会让人想起公园的“昨天”。

3.1.2功能完善与尺度适宜

环境心理学中有许多研究都与空间的功能类型和尺度大小相关,只有契合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才能创造优美而舒适的空间环境。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利用领域性、个人空间、人际距离、私密性、公共性等原理,为不同人群设计各自类型空间。

领域性有助于促进活动人群的群体性,塑造空间要注意明确边界,清晰的空间界线能让使用者了解自己所占领域的具体范围,从而保证该区域内进行相同性质的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园林空间是公共场所,环境的设计既要保证人们能正常的进行交流,又不能侵害个人空间的需求,一般户外空间的適宜尺度为25-100m,太过拥挤会使人产生焦虑,太过空旷又会使人缺乏安全感。另外,根据人的多种需求,应设计私密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开敞空间等多样的空间。如图2,延中绿地中的私密空间,视线封闭,让人不受干扰,可供人安静休息或密切交谈;如图3,延中绿地临近道路的半开敞空间,其与外界有一定的视线交流,但空间依然较为封闭,有较强的限定感;如图4,琴台剧院前的开敞空间,视线通透,限定感不强,感觉自由,适合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和集会。

3.2园路设计

3.2.1形式多样合理

园路具有承载交通、组织空间的功能。其形式有直线型、折线型、曲线型等,不同的园路形式能给人不同的感受。如直线型的园路显得简洁明快,曲线型的园路充满自由和韵律感。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运用多种形式,创造灵活多样的园路。

此外,人们有抄近道、走捷径的心理,从而穿越草坪,给园林管理造成很多不便。所以道路的设计应该保证便捷通畅,避免人们由于路程过于曲折而抄近道。

但通畅不等于一味考虑捷径而全部采用直线型的园路,适当的曲线能让人得到放松,增加游赏的趣味性。同时,园路的设计应当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在居住区这类场所,出于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考虑,还应该做到人车分流和无障碍化。步行道也应采用平坦、防滑的路面做法,满足拄拐杖者和轮椅的通行。

3.2.2分级导向明确

清晰的方向感能让使用者感到安全和舒适,而方向感混乱的环境会让人感到迷茫甚至恐惧,所以,方向感是人们在环境中寻路和定位的首要条件,极大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如图5,延中绿地中,道路两侧栽植高大树木,使其具有强烈导向性和轴线感,能强化人们的方向感。园路的设计要主次分明,一般会通过宽度、铺装形式和色彩等方面来区分园路的等级。另外在路口处要尽量避免设置过多的叉路,多路交叉会造成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3.3植物配置

3.3.1种植类型丰富

不同的景观形式会带给人不同的刺激,有研究表明,对人身心放松促进作用的大小:植物群落>水际景观>铺装广场。由此得知,植物在环境中尤为重要,能调节人的情绪,使人心情愉悦。同时,植物还能美化环境、划分空间、改善小气候。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来接受外部环境的刺激,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不同的高度、色彩和质感,搭配在一起能带给人丰富的知觉体验。延中绿地中便有以人的五种感觉为设计主题的感觉园,通过植物和水体组合成一系列独立的空间,形成多样的植物景观。

植物的配置应当多样性,满足游赏、隔离、防护等多种功能。绿篱可以挡风、降噪、形成视觉控制、划分空间。草地、疏林、密林,自然式种植、规则式种植都能带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徐家汇公园中的浓荫道路,遮挡烈日,创造凉爽的休憩空间,成为人们喜爱的场所(图6)。太子湾公园的开放草坪提供了开阔的公共空间,可以放风筝、踢球、野餐(图7)。花港观鱼中牡丹亭,由多层次的灌木和抬高的地形,创造了一个私密的休息空间(图8)。

3.3.2树种選择适宜

植物配置应当针对不同的区域,使用者不同年龄层次来设计,特别考虑特殊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例如少年儿童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且活泼好动,其活动场地不宜采用针叶类、带刺或含有毒物质的植物,应该选择对健康有益、色彩丰富、观赏性强的植物。老年人活动的场地,植物配置上要选择降噪能力强、视觉软化柔和的植物,让人回归宁静、安详的心理状态,另外可选择一些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保健类植物。

3.4服务设施

风景园林设计要考虑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合理的布置座椅、标识、厕所、照明等设施。座椅的设置,要考虑个人空间、人际距离和安全感,间距和位置都有一定的讲究。在景观空间中,人们为了保持个人空间,常坐在边界处或凹凸的角部,如图9,金鸡湖绿地内,座椅的设置凸出道路边界而不是在道路之上,更符合人的心理。另外L形长凳特别吸引人就坐休息或进行面对面交谈。空间背后有依托的区域更受人群喜爱,如墙角、拐弯处、绿篱前,这些地方能带给人依靠感和安全感,特别适合布置座椅。如图10,上海世博园中,如积木一般的座椅,可以移动组成灵活的布局,充满趣味,有助于群体的交往。另外照明设施的布置应考虑人的趋光性,人们在夜晚喜欢在光亮的环境里活动,因此活动场所的灯光布置和选择显得十分重要。运动场所可以选择比较明亮的探照灯和庭院灯搭配布置,在一些静态的活动空间,适合选择光强适中的草坪灯或者庭院灯。风景园林中设施的布置应该做到人性化,例如为了提供便捷的引导和安全性,应当在入口处、水岸边分别设置标识指示牌;为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布置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设施;垃圾桶和厕所等设施的布局也应该满足服務半径的要求设置。

结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风景园林的核心是人,如何科学、艺术的营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是风景园林始终关注的问题。设计师应该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转化为设计理念应用到风景园林中,综合考虑人的感官体验、感知认知、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等等,创造出符合人心愿的适宜环境。

作者:张婧 叶春

环境心理学背景及方法探讨论文 篇3:

环境心理学在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现代景观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对环境心理学这一门学科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加以运用。如今新式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更应该突出环境心理学的内涵,吸引更多师生前来工作学习,体现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新理念,同时也是高校之间相互竞争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内涵体现

现在全国各大高校每年都持续扩招,生源的不断扩大带来的是高校学习、住宿用地的紧张,许多高校纷纷建立新校区和大学城,这成为当下热潮。但就目前许多高校的校园及新建的大学校区,校园景观的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大学校园内的广场、草地缺乏生机活力。缺少规划和设计感,老师学生经过也不愿过多地驻足停留,这些景观久而久之成为摆设。不少高校的建筑仍然照搬模仿,缺乏鲜明的个性,意境深远的作品。究其原因,这些建筑、景观的设计并未深入了解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忽略了校园景观与适用人群的互动关系,出现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现在部分大学在建造新校区的过程中设计者并未深入研究环境心理学,没有真正将它运用到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上。

一、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经验与人工、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整体科学。相对于人工环境而言,过去设计者忽略了什么样的环境才可令人感到舒适,还有在创造人工环境时应该如何选择侧重点。虽然心理学重视过环境,但因注意力只是放在解释人的行为上,所以对环境的理想状态的探讨被忽视了。如今人工环境日益增多,因而探讨环境的优劣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这种以心理学的方法探讨环境的一门科学就是环境心理学。

(一)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

我们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嗅觉亦或是内心来感知和体验周围环境,我们既可以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事实和认识,同时还可以记住通过经验习得对周围环境的情感反应,所以,把感知对象及其前后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人对环境的知觉。

知觉输入人大脑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但人们会运用知觉对周围环境的实际状况“描绘”成一幅幅“图画”或对其进行最佳猜测。这样知觉呈现给我们的或许是一副自然风光的远景,或许是一个充斥着声音和弥漫着气味的城市街道。这些信息通常都以意象或地图的方式在我们大脑中存储和再现。试想,我们也许能用这种关于自然环境的心理意象来制定计划、了解地形或解决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等。

(二)唤醒理论

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提高唤醒的强度。主要表现在生理反应上的自主性活动增强,如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加速和肾上腺分泌增多等,也可表现为行为反应上的肌肉运动增强,或者简单的自我报告唤醒水平。唤醒是评估环境的维度之一。唤醒模型通常可以预测,低唤醒行为和高唤醒行为的不同结果,还可以有效地解释诸如温度、拥挤和噪音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行为后果。不论是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刺激,它们都能提高唤醒程度。

(三)个人空间与领地性

个人空间可定义为一个围绕在人们身体周围的可移动的无形的区域,其他人不可以进入这个区域,它界定了人们彼此之间以多近的距离交往,它随着人们的移动而移动,随着人们所处情境的改变而扩大或缩小。相反,领地是相对固定的区域,具有可见的界限,规范着什么人能相互交往,另一方面,领地通常以家为中心,可以与人分离。领地更多地反映群体的行为,而个人空间更多地反应个体的行为。二者的结合可以提高人对环境的依赖及满意度,同时也会增加环境的丰富程度。

二、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现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为人的理念,不断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处理好使用者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环境心理学有关理论的内涵,并将其运用于校园的景观设计中,建立具有能满足使用者要求的丰富环境内容又可以体现环境心理学深刻内涵的大学校园。

(一)因地制宜,突出校园特色

保罗·贝尔在其书中说到“你决定进入你们学院或大学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你做出这种决定难道仅仅是出自于你的理性考虑吗?还是受到你独特品味的影响甚至是源自于你的突发奇想呢?调查表明,60%的寄宿大学生都把外在的视觉环境列为他们选择学校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环境—行为关系理论中的唤醒理论,外在环境景观给使用者最直接的感觉便是视觉上的感受,或愉快或冷淡,校园景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宽敞、舒适、干净的校园环境对师生的工作及学习以促进作用。

在突出校园特色,展现校园特色文化的同时,突显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的设计理念,建设集校园特色文化和绿色建校理念于一身的大学校园。清华大学在校园绿化与突出校园文化方面实现了完美结合。清华大学校园景色,像一幅画卷一样,各种各样的绿化设计恰如不同的线条和色块相互交织辉映,组成一个多彩的整体,既避免了建筑群的呆板堆砌组合,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特色。校园西部近春园的“零零阁”,以及著名学者朱自清笔下荷塘周围的“自清亭”等古典式的园林设计,强调自然和谐,它与大礼堂和主教学楼前开阔的、具有现代化风格的大草坪形成有机的结合,既展现出这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气息,又时时令人想起其校园的深远文化背景及代表的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底蕴。

(二)合理规划校园功能区,突出领域性内涵

校园是集中了教学、生活甚至是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身的环境空间,如何合理规划和分配校园用地,以至于不浪费材料与每一块空地,一直都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校园是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地方,在给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校园景观,满足在校师生及外来参观者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广西师范大学的王城校区是在桂林市靖江王府的基础上建立的校区,靖江王府是明代的藩王府,是国家五A级景区。

校区的建立兼顾了旅游观光和教学的功能,校园的观光区与教学区并非交错布局,王城的中间有连成一线的古榕树,附带一条几乎贯穿王城的人工花圃,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隔而不绝,左边是端礼门、承运门等景点,右边是主要教学区,中间绿色屏障既不显沉闷亦不显呆板,浑然天成。校区以历史系的学生为主,更给校园增添了几分文化特色的气息。王城倚独秀峰而建,师生在学习工作的同时,亦可感受靖江王府当年的巍峨壮丽;目睹奇妙的自然风光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领略千年沉积的桂林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

(三)丰富校园景观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中型的环境空间,其组成元素包括建筑、场地、道路和标识,类似于一个小城镇,老师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为了满足师生不同的活动需求,大学校园应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景观空间,要做到这一点需利用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借用材料肌理、植物种植及其色彩的配合,如可以利用地形的交错、植物的遮掩来营造一个私密空间,地形、植物都起到了遮挡视线、隔绝噪音的作用,可供学生静思、密谈。而开阔的草坪、操场则可以成为师生运动休闲,进行户外活动的公共空间。

三、结语

新世纪我国的景观设计除了要突破照搬模仿的桎梏外,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为人的理念,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投入更多的关注,深入学习研究环境心理学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型社会,其不仅仅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场所,使用者对其景观设计提出更多心理上的需求,大学校园的建立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形象的树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表征,给师生以归属感。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要求影响着校园景观的设计,而校园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久而久之,我们的行为、心理不断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甚至产生共鸣,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优美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具有“塑造”的作用,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思维知觉,长此已久形成人的思维定势。所以,新时期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要不断融入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关注并满足师生的心理、行为需求,建设符合新时代理念的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贝尔.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梁永基,王莲清主编.校园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曾有云,许正平.桂林旅游大典[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4][日]相马一郎,佑古顺彦.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陈虹(1990-),女,福建南平人,硕士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陈虹

上一篇: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论文下一篇:民族教育研究的比较教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