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获取模式

2024-05-01

机会——获取模式(精选三篇)

机会——获取模式 篇1

对学科层次的学术交流, 很难选择“科学共同体专业集团内部的科学传播”、“科学共同体子集团内部的科学传播”等概念, 类似说法比较冗长, 难以理解。考虑到学科层次的学术交流主要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 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之所以没有选择科学同行这样的字眼, 主要是因为在当下的语境中, 科学同行容易被理解为科学共同体。学科同行的确定, 一般依据它的最高课题、专业团体的成员情况和所读期刊。

一、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简析

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 主要指学术交流, 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论文发表, 论文的传播模式对会议报告、开放课件等具有参考意义。

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 主要要素包括论文、网络、学科同行, 公众也可以参与其中。本文提出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见图1。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 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是一个拥有反馈机制的循环模式, 学科同行以网络为载体, 在同行内部和公众之间进行科学传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种传播模式中的各个要素。

对论文而言, 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网络传播或者其他传播途径, 要想在作者、读者、资助者间建立互信, 必须保证传播信息的高质量。在各种质量保证体系中, 同行评议依然是最基本并且最重要的手段。因此, 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中, 同行评议将是一个重要环节。同行评议在传播模式中的位置并无定规, 既可以在论文发表于网络之前进行, 也可在论文发表于网络之后进行。

该模式中的网络, 一方面指论文在网络上实时发表, 另一方面指论文在网络上进行典藏, 即论文仓储数据库。学科同行需要了解同行的工作, 论文得以典藏并能实时查阅, 是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该模式中的学科同行, 是指能看懂论文并能进行反馈交流的科研工作者。该模式中的公众, 除了非科学共同体成员还包括非学科同行科学共同体成员——他们也难以对论文进行反馈, 与非科学共同体成员并无太大区别。

图1是对学科同行内部科学传播模式的抽象概括, 这其实是一种无阻碍的理想描述——论文生产完毕, 快速发表典藏于网络, 学科同行阅读使用并进行反馈。在实践中, 相关工作者正努力实现这种理想状态, 其中以开放获取模式 (Open Access) 为代表。

二、开放获取思想与其特点

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也即专业交流, 除去面对面的交流, 一开始是通过写信等方式来完成, 后来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与普及, 以发表学术成果为目的的学术期刊出现。1665年在英国出版的《哲学会刊》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 是最早的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同行评议是一种科学的专家决策制度, 到目前为止仍被公认为最好的一种决策制度。

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学术期刊, 几百年来为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贡献。但是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

第一, 学术期刊体量有限, 一些很好的科研成果、科学思想等未必都能得以发表。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 学术期刊每期不可能登载太多文章, 科学共同体的一些工作和努力毫无疑问就被浪费。

第二, 时效性不强, 不能及时捕捉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在科学高速发展的当代, 论文写作到发表之间的周期过长, 会影响科学信息的快速共享。有研究者对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300名排行中的249名进行了统计, 审稿时间不低于2个月的超过50%。

第三, 期刊价格快速升高, 读者不堪重负。纸质期刊价格升高, 出版商又通过IP和密码等控制电子版, 信息费用被抬高。据Library Journal的统计, 2004年到2008年, 平均价格相对上涨最高的为哲学与宗教领域的期刊, 上涨幅度达到178%, 最低为数学与计算机学科领域, 上涨幅度也达到27%。

第四, 传播价值无法最大化。学科同行之外的公众, 基本不可能订阅学术期刊, 当其对某论文有需求时, 路径依赖导致其不知也难以查阅。纸质期刊数量有限, 不易保存, 后来者很难继续利用。

20世纪90年代开始, 学术期刊涨价与图书馆经费减少、网络使用范围扩大与学术期刊电子版访问受限、学术研究速度加快与学术期刊出版滞后等一系列矛盾逐渐凸显, 并导致学术交流危机, 于是开放获取 (也称开放存取) 得以提出并逐渐得到认可。

开放获取是一种全新的文献出版模式, 它由作者付费而用户免费, 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获取该学术资源。通过开放获取, 科研成果可以直接与公众见面, 避开了出版商和其它中介机构, 促进了信息传播。在网络作用下, 文献检索更方便, 典藏也更有技术保证。

三、开放获取案例研究——以PLoS、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

在美国的开放获取政策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的政策出现最早, 得到了美国政府机构的认可和支持, 对其他国家或机构相继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开放获取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政策要求得到NIH全部或部分资助的科学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在发表时应将作者最终手稿的电子版提交到国家医学图书馆管理的一个网络化知识库PubMed Central (PMC) , 以便公众可以免费获取。本文总结论文纸质出版后的网络开放获取模式见图2。

这种模式下出版商认为, 若论文内容的复制版在别处可以免费获得, 出版商将没有能力收回投资, 也无法对科技出版持续投入。最后的妥协结果是, 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提交到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时, 其文本只能是作者接受同行评议后的文本, 而不是期刊编辑加工后的出版定稿。这虽有遗憾, 但期刊编辑改变不了论文的科学思想、实验数据, 只能在文字上进行润色或者统一格式等, 对学术价值几乎没有影响。因此, 图2仍然使用论文字眼。

很显然, 图2描述的论文出版模式, 本质上仍是期刊电子版, 但它与电子版仍有区别, 区别体现在两点:其一, 用户免费使用;其二, 论文进入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 典藏更有保证。在图2中, 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的购买、维护等费用由机构或者政府等资助, 但这里的论文仍然是同行评议后的论文, 其质量与纸质版没有区别。

图2模式的缺陷是明显的:其一, 中间多了期刊 (出版商) 这一环节;其二, 期刊的出版体量决定了开放获取的论文的数量;其三, 论文的出版仍然需要纸质期刊读者订阅付费。虽然只要有纸质期刊出版, 这一模式就可以维持, 但这种模式是比较被动的模式。

开放获取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开放获取期刊, 其中作者付费取代读者付费, 该模式的初衷是减少论文获取障碍、增强论文交流性, 其代表是科学公共图书馆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 。

在PLoS模式下, 科学家提交论文的同时也要支付一定费用, 这笔费用主要用于同行评审、存档以及编辑费用等。PLoS强调, 向作者收取出版费, 其目的并不是把出版费作为额外的经济负担转嫁给科学工作者, 而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科学研究成果的出版是科学研究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而出版成本只是研究成本很少但又必须的一部分。论文经过同行评审后, 就进入开放获取仓储数据库, 用户可以免费长期使用。

PLoS于2003年10月创办的第一份开放获取期刊PLoS Biology定位于学科领域的高端期刊, 实施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然而, 对这样高成本的运作来讲, 仅仅靠论文作者的版面费是难以维持下去的, 于是, PLoS推出一种高级的科学出版模式——依靠较低质量论文的大批、廉价出版来资助和养活少数高质量旗舰期刊, 甚至在某些期刊上采取了轻度同行评审体系, 可发表任何在方法学上合理的文章, 但其接受率高、发行文章的量较大, 因而版面费远远高于其运行成本。除了版面费, PLoS类开放获取期刊其实还应通过广告等各种模式来增加收入。

有学者曾担忧开放获取期刊文章的质量不高, 但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证明, 开放获取论文比传统论文更容易被引用和使用。

有研究者通过对PLoS旗下期刊影响因子的研究得出结论:PLoS的质量认证机制是健全和有效的。

在开放获取实践中, 还有一种免同行评议的预印本模式, 这种模式以1991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建立, 现由康奈尔大学维护和管理的arXiv为代表。在这种模式下, 不用同行评议, 作者只须按照一定格式将论文排版后就可以自由上传到网络, 满足了论文发表且快速发表的要求。作者在论文上传的同时, 也可以将其提交给学术期刊, 如果论文在期刊上正式发表, 文档库相关信息中就会加入论文正式发表期刊的卷期信息。

arXiv论文在开放获取前并没有同行评议环节, 即没有质量控制措施, 其质量控制体现在论文在正式期刊发表后的补充信息环节, 这种同行评议前就开放获取的模式在中国也存在, 创办于2003年, 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www.paper.edu.cn) 是其中的代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特点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 论文发表速度快。作者提交论文后,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编辑只进行简单的格式调整后就将其发布到网上, 该时间周期缩短至7天以内, 可以满足科研成果快速发布的目的。

其二, 同行评审体系在论文发表后有效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聘请专家担任同行评议专家并形成专家库, 只要作者同意, 论文发表后可自动分配给评审专家库中的专家进行评议, 并根据评审情况给论文标注星级, 对一些质量优秀的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还结集出版专门的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

其三, 采取强制性开放获取。2006年, 中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对由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的课题实行强制性存取政策, 规定所有在研课题结题前课题承担人必须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2篇以上论文, 并注明“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及编号, 结题时认定与其他刊物等同。

其四, 完全的公益性。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主编李志民介绍,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评审费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提供, 在网站上发布论文不收取任何费用, 查阅、下载论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

其五, 有效保证作者的知识产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其作者提供打印刊载证明的服务, 列明论文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时间, 可有效确认科学发现优先权, 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

在发展过程中,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它没有采用开放获取运动所提倡的开放档案计划 (OAI) 协议, 开放获取资源至今未被任何数据提供商 (SP) 收割, 影响论文在线学术资源的使用和共享。10并且承认“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的论文为学术成果的研究机构尚不够多, 权威度也需要提高。

四、对国内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的发展建议

目前, 制约国内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就是网络数据库的覆盖面不够广阔, 加强网络数据库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保证其覆盖面更广, 使其典藏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而目前网络科学传播平台比较分散:论文分散于不同机构主办的网站;科学公共事务的讨论分散于各个平台, 尤其是学科同行层次的平台, 难以站在科学共同体的角度讨论问题;面向公众的网络科学传播平台为数不少, 即使内容方面有精品, 公众也只能接触到其中一部分。对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 由于科研资金大多来自各级财政或者国有企业, 建议中央层面出台强制性规定, 论文成果均应首先发到国内并实现开放获取;国家可以创办网站专门用于开放获取, 把全国论文集中于一个论文数据库。对科学公共事务网络传播模式和面向公众的网络科学传播模式, 建议扶持几家已具有较好基础或者用户较多的科学传播类网站, 帮助其建设网络数据库并解决知识产权等问题, 尽可能多地典藏优秀科学传播作品, 方便用户查询使用。■

摘要:进入Web2.0时代以来, 互联网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得以充分展现, 科学传播作为继科普、公众理解科学之后的重要概念, 有许多新特点, 如何借助互联网取得更好效果, 需要系统地加以研究。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是网络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之前的科学传播研究中, 学者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公众层面, 虽有人提及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 但大多一笔带过。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也是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的基础, 本文以公共科学图书馆 (PLoS)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 分析基于开放获取的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

简历制作获取面试机会的法则 篇2

简历制作获取面试的三大法则

遵循“5W1H”和“PAR”法则

要在简历中突显自己的“卖点”,可采用5W1H(即Who、What、Why、Where、When和How)写作法,剖析自己过往的工作经历、工作内容、工作职责。

当要重点说明某一项工作的执行情况时,可采用“PAR”法则,“P”即问题(Problem)、“A”即采取的行动(Action)、“R”即工作的结果和业绩(Result)。从这三方面着手,你可以简洁清晰地陈述事件,呈现结果精炼又到位。而数字和专业术语,会是你的好帮手。

用数字说话

用数字来表现工作量、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成果,会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滥用形容词,比如“骨干力量”、“进步最快”、“重要贡献”、“成功的方案”、“显著提高”……这些描述性词语并没有说服力。“显著提高”,不如“半年月内将产量提高130%”、“次品率从9%下降为2%”、“节省成本5%”等能给HR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后者你在面试时也可以进一步阐述。

用专业术语表述

机会——获取模式 篇3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许多实证表明, 增加技术上的投资可显著提高企业绩效。而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看, 每个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不得不平衡各种技术获取模式, 以匹配内外部资源, 以得到最优的产出水平。已有研究对技术获取模式研究领域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 不过也存在以下不足:首先, 从研究层次上讲, 已有研究多以企业为分析对象, 而企业的异质性会导致企业水平的研究不同于行业水平[1], 这就使行业水平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其次, 已有研究多直接探讨技术获取模式间的交互关系, 而较少考虑激发或促进不同技术获取模式交互关系的外部条件或内部因素。再次, 从研究对象上讲, 已有研究可能出于数据可获得性的考虑, 较多地针对工业产业而较少针对高技术产业展开研究。

基于以上考虑, 本文以产业为研究层次, 以企业内部影响技术获取的重要因素为出发点, 选取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 通过对高技术产业的考察, 研究了在吸收能力作用下不同技术获取模式对产业绩效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一) 技术获取模式与绩效关系

技术获取模式主要指企业获取技术的不同策略和方式。关于技术获取模式的划分, 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这些不同的划分从组织边界、技术获取过程等多个角度展开, 但它们存在一定的内部一致性。本文以企业边界为划分条件, 基于企业是否同外部组织发生合作, 将技术获取模式分为内部获取模式和外部获取模式。

尽管各种技术获取模式通常都促进绩效的提高, 但不同的技术模式对绩效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内部技术获取能通过创新营造技术壁垒而获取高额的垄断收益。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讲, 内部技术获取相对外部获取能节省沟通成本、谈判成本等, 因此往往显得更为高效, 例如李光泗和沈坤荣[2]的研究表明,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较大, 与技术引进相比, 自主研发的正向影响较大且较显著。从资源观和核心竞争力理论来讲, 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符合异质的、不可模仿的、难以替代的标准时, 它们才会成为核心竞争力, 进而决定企业的绩效。对于企业来讲, 并非所有的资源都是可以交易的, 企业品牌价值、研发能力等真正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都具有不可交易性, 因此它们是企业内部积累的结果而不是市场交易的结果。

不过, 相对于内部技术获取, 外部技术获取有它特有的优势。事实上, 外部技术的依赖与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是分不开的。技术引进是企业重新挖掘资源, 开发更具生产力技术的重要部分。从外部引进技术, 可以将企业内部专有资产与外部资产进行更加合理化的配置。竞争优势理论认为, 从外部获取技术能够将新技术迅速投入规模生产, 节约时间并获得新技术, 从而开发新市场获得先入优势, 例如Stuart[3]通过对半导体制造商的研究就表明技术联盟对企业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组织学习理论认为, 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往往是现有知识元素与新知识元素的联结体。外部获取的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 把它们与内部现有技术整合, 可以扩大企业的知识面, 并带来规模效应以及重组效应。

总的来说, 外部技术获取和内部技术获取都对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会受到企业技术水平、外部竞争环境、产业技术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表现出不同的效率。

(二) 吸收能力与技术获取模式

吸收能力是指企业所具备的发现外部新信息的价值, 并将其吸收应用于商业用途的这些能力的集合[4]。企业吸收能力越强, 越能将机会状态的外部知识为内部所用。一系列实证研究已表明, 吸收能力与技术获取模式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例如吴晓波和陈颖[5]的研究表明, 企业在低吸收能力下内部研发创新绩效边际收益较高, 在高吸收能力下外部研发创新绩效边际收益较高。具体来讲, 本文认为吸收能力与技术获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相互作用:首先, 吸收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技术获取的强度。依据Cohen[4]的观点, 吸收能力受到企业先前相关知识基础的影响, 而一个企业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 实际上是自身研发投入的副产品。其次, 吸收能力的大小及特性决定了外部技术获取的效率、范围和灵活性。再次, 由于企业挖掘外部知识的能力是其内部研发水平的产物, 因此吸收能力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随着这种路径依赖性的加强, 企业有可能陷入“锁定”状态, 从而丧失更多获取不相关外部知识的机会。

三、模型构建

本文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构建模型, 同时为了更全面地观测和分析实证结果, 分以下三种情形考虑全要素生产率: (1) 只受技术获取模式的影响; (2) 同时受到技术获取模式和吸收能力的影响; (3) 受到技术获取模式、吸收能力及两者交互效应的影响。另外, 本文将技术获取模式分为内部获取模式和外部获取模式, 其中内部获取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 用R&D内部投入费用来衡量。参考我国引进国外技术装备通常计入技术改造经费的经验判断[6], 将技术改造经费创新性地计入外部获取模式, 这样外部技术获取模式主要包括了技术引进经费、购买国内技术经费和技术改造经费。再分以下两种情况:只考虑技术获取模式的内外部划分方式, 公式如下:

其中Qit、Cit、Lit、TRit、EAit、ACit分别表示第i个行业第t年的产出、物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内部研发投入、外部研发投入和吸收能力, α、β、λ1、λ2、λ3分别为上述变量的产出弹性。λt表示时间效应, μi表示未观测个体效应, εit为随机误差项, A为常数项。公式 (1) 中, 考虑简单内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得到模型1。在此基础上考虑吸收能力的影响, 得到模型2。再考虑吸收能力与技术获取模式的交互作用, 即得到模型3。

另外, 将三种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分别纳入模型加以分析, 公式如下:

其中TIit、TBit、TCit分别表示第i个行业第t年的技术引进费用、国内购买技术费用和技术改造费用。公式 (2) 中, 分别将模型1-3中的外部研发投入换为三种具体的投入形式, 对应得到模型4-6。

另外, 由于解释变量与未观测个体效应之间可能存在着相关性,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来估计技术获取模式对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

四、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用R&D内部支出来衡量内部研发投入, 用国外技术引进费用、国内技术购买费用和技术改造费用来衡量外部研发投入。且通过永续盘存法来测算各研发投入的存量。产出用主营业务收入来衡量, 物资资本投入以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同时采用研发投入强度作为吸收能力的衡量指标。劳动投入用从业人员年平均数来衡量。本文以1996-2012年我国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分析样本, 相关数据来源于2002-2013年《中国高科技产业统计年鉴》。

五、实证结果分析

回归模型结果如上表所示。6个模型中资产投入和劳动投入的相关系数均显著, 证实了资产投入和劳动投入对行业绩效的显著正向作用。在模型M1和M2中, 内部研发的相关系数为0.2407和0.5922, 都显著正向影响行业绩效;而外部研发的相关系数为-0.832, 表现出了显著的负效应;M2在M1的基础上加入了吸收能力, 发现吸收能力与行业绩效相关系数为-0.3657, 呈反向的关系;通过M3我们发现, 不同于内部研发, 外部研发对行业绩效的直接作用是不显著的;内部研发和吸收能力也并没有明显的交互关系, 相反还有不显著的替代关系, 这与吸收能力是内部研发一定程度上的副产物是相吻合的。而外部研发与吸收能力的乘积项系数为0.0471且显著, 因此证明两者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

在细分外部技术获取模式的情况下, 内部研发在M4、M5、M6三个模型下的系数分别为0.2363、0.5823和0.3244, 均表现显著, 即内部研发对行业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从M4和M5可以看出, 在不考虑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的情况下, 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和技术改造均对行业绩效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而其中技术改造甚至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这充分说明依靠盲目地进口国外先进设备不仅仅不能促进绩效, 甚至还因为花费大量固定投资成本而导致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但在M6中, 技术改造对行业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 模型在不同的情形下表现出了不一致和不稳定, 同时三种外部技术获取模式与吸收能力的乘积项可以发现, 技术引进与吸收能力的乘积项表现出了显著的替代关系, 而国内技术购买、技术改造同吸收能力的乘积项的系数都表现出了显著的互补关系。

六、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 不考虑吸收能力的情况下, 内部技术获取对行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外部技术获取对产业绩效无显著促进, 甚至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第二, 吸收能力对外部技术获取模式与行业绩效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第三, 吸收能力对技术引进与行业绩效并无显著促进作用, 而对国内技术购买与行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四, 吸收能力对于技术改造费用与行业绩效关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上述结论对我国政府出台技术创新政策和企业选择技术创新策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长期来看, 只有加强内部研发,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进步。虽然部分行业的经验表明国外知识溢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进步, 但是这是建立在本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技术差距的存在, 将大大降低外部技术获取的效应, 只有当吸收能力达到一定的门槛, 才能将外部知识转化为自身可应用的知识。另外, 我国可以采取政策鼓励高技术企业适量增加国内技术购买, 从而整体上增加国内技术的流动性。在我国高技术行业从国外难以获取有效技术支撑的时候, 加强国内技术横向转移和纵向转化, 促进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流通, 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

摘要:对高技术产业1996-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探讨了技术获取模式、吸收能力和产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来看, 只有内部技术获取模式对产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并未表现出对绩效的显著促进, 但是吸收能力能促进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对产业绩效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吸收能力与国内技术购买、技术改造的交互作用显著, 而与国外技术引进的交互作用并未得到证实。

关键词:吸收能力,技术获取模式,产业绩效,技术引进,内部研发

参考文献

[1]B觟nte W.R&D and Productivity:Internal vs.External R&D-evidence from West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2003, 12 (4) :343-360.

[2]李光泗, 沈坤荣.中国技术引进, 自主研发与创新绩效研究[J].财经研究, 2011 (11) :39-49.

[3]Stuart T E.Interorganizational Allianc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A Study of Growth and InnoVation Rates in a High-technology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 (8) :791-811.

[4]Cohen W M, 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 :128-152.

[5]吴晓波, 陈颖.基于吸收能力的研发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0 (11) :1722-1730.

上一篇:新加坡对外贸易下一篇:音乐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