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资金获取便利论文

2022-04-22

金融创新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既有其内在规律的作用,即由金融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又需要外在诱因促成。由于不同国家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政治生态不同,金融创新的外在诱因和环境就不同,基于不同环境产生的金融创新理论的视角也不同,创新理论的表现迥异:一是技术创新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融创新资金获取便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金融创新资金获取便利论文 篇1:

金融便利服务研究

摘要:金融便利服务(Convenient FinanciM Service,CFS)是当今国内外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在简述金融便利服务的现状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用金融创新理论解释金融便利服务的创建动因,对上海农商银行“金融便利店”的案例进行剖析,再通过金融便利服务供求状况问卷调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我国金融便利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便利服务;便民服务;金融便利店:可获得性

文献标识码:A

“金融便利服务”是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包括渠道的便利、时间的弹性、产品的多样、交易的便捷、信息获取的方便等。近年来,国内部分金融机构已经在金融便利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大力推进电子银行、ATM机、网上银行建设、优化流程、打造“金融夜市”、“金融便利店”等,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金融产品同质化,主要依靠存贷差利息收入;金融服务对象高端化,市场定位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服务对象方面是重点开发城市优良的大客户、行业垄断性客户、城镇高收入群体客户:服务时间和方式行政化,业务流程、职责分工、咨询服务不适应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外有关金融便利服务的理论缺乏,即使是对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文献也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主要从农村金融、信贷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角度去讨论金融服务问题,专门针对金融便利服务的专著和论文鲜见,未见从金融便利服务供求的角度分析金融便利服务的文献。为此,本文用金融创新理论解释金融便利服务的创建动因并以案例进行检验,再从金融便利服务供求角度分析金融便利服务的影响因素。

一、金融便利服务创建动因的理论分析一以上海农商银行“金融便利店”为例

金融便利服务的提出与菲利普·莫利纽克斯(Philip Molyneux)和尼达尔·沙姆洛克(NidM Sham-roukh)所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以下简称“菲尼金融创新理论”)假说有许多相似之处,鉴于国内还未有从该理论角度分析“金融便利服务”,下面将用“菲尼金融创新理论”解释金融便利服务的创建动因,并对上海农商银行“金融便利店”案例进行剖析。

(一)案例:上海农商银行“金融便利店”

作为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把建设便民银行作为战略定位,建设“金融便利店”,是该行在建设便民银行道路上的一个创新之举,也为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改变同质化经营作出了有益探索。上海农商银行最早从2007年开始探索“金融便利店”服务模式,目前,上海农商银行已经有7家“金融便利店”正式开业,覆盖徐汇、浦东、长宁、普陀、闵行等区,2010年计划在上海全市中心城区推出30家至50家新一代金融便利店。与“朝九晚五”的传统银行和一般自助银行相比,金融便利店的竞争优势有:

1 弹性错时服务。“金融便利店”实行弹性错时服务,将24小时自助机具与人工服务相结合,人工服务营业时间一般从下午4点到晚上9点,并根据所在区域、服务对象和季节的不同进行调整。如设置在商业区的金融便利店,营业时间可延长至晚上10点,具体视各门店实际情况而定,解决了上班族下班后无法获得银行服务这一金融服务盲点。针对当前银行对小微企业服务薄弱的现状,上海农商银行将500万元以下小企业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受理纳入了金融便利店的业务范围,由于实行错时服务,可以将办理时间缩短1~2个工作日。

2 布局错位服务。“金融便利店”主要设立在人流量大、居民密集的社区中心地带,实行“一区一店”,服务主要面向社区居民和中小商业企业,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柜面现金服务、个人贷款和理财服务、电子银行服务、小企业金融服务、信用卡等7大类72项产品,目标直指社区居民与周边中小企业的日常金融需求,为全国首创。通过优化网点布局,让社区居民和中小商业企业更省时省力,享受更好的便捷便利服务。

3 差异化经营。“金融便利店”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来开辟市场,满足客户多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做到人无我有、差异化定位。除提供传统金融服务外,“金融便利店”探索“二手房买卖直通车”信息系统等服务,通过农商行自主信息平台对外发布二手房买卖的信息,为客户提供房产信息的免费挂牌。进行交易配对,协助办理房屋交易,并进行相应交易资金监管和贷款服务,提供二手房“一站式”服务。买卖双方不仅可以节省2%的中介费,而且可以确保交易资金安全。针对大量中小商业企业白天经营收入的现金放在店里不安全,带回家又不方便的状况,上海农商银行在金融便利店推出了“夜间金库”业务。另外,“金融便利店”还与社区服务中心相结合,为社区居民宣传国家金融政策、法规,普及金融知识,成为社区的金融学校。

(二)“金融便利店”创建内外部影响

1 外部影响。

(1)面对外资同业与直接融资市场的双重压力。加入WTO后。我国银行面临外资同业全能化经营的竞争,规模效应降低其成本的同时加大了我国银行的竞争压力。另外,直接融资市场对银行中介间接融资也存在压力。银行的存贷利率不仅需要与银行同业竞争比较,还需要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上的各类金融工具竞争,这使银行的获利空间日趋狭小。这些都促使我国银行业对便利化的“金融便利服务”模式存在现实需求。

(2)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金融便利服务”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金融系统的建立和运作包括金融机构的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只有当交易成本降低的额度足以补偿内部管理成本增加的额度时,建立“金融便利店”才是可持续的。目前,通过互联网及其他非现场监控手段对“金融便利店”进行实时监控已成为可能,这大大降低了以往由于主要采用现场监控手段而花费高昂的监控成本: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我国“金融便利服务”交易成本相对于管理成本的增量差为正。因此,这正是农商行开办“金融便利店”的好时机。

(3)国民收入的增加加速“金融便利服务”的诞生。随着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比例不断上升,个人的金融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使其金融产品或服务更能体现多样化、个性化、便利化,而“金融便利店”恰恰能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充分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宗旨。

2 内部影响。

因为上海农商银行历史包袱重,底子薄,尽管经过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但以人均利润、资本、资产表示的经营效率与先进银行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成本收入率明显高于先进商业银行,总体竞争力不强。

以上种种原因都促使上海农商银行迫切期望通过“金融便利服务”,努力建设成一家服务大众、贴心周到的“便民银行”以扭转竞争劣势。

(三)检验和归纳

下面用“菲尼金融创新理论”及其两个假说z对上海农商银行创建“金融便利店”的动因进行剖析。

从理性效率假说方面来看,由于上海农商银行看到经营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预期采用成本的下降或预期收益的上升(见图1),因此把建立“金融便利店”看得更加有利。一方面,大量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从而大大降低了金融创新经营的风险,这就使得银行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金融业务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成熟的投资者对提供一体化金融服务以降低其资金在不同领域的转换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使得上海农商银行选择采用创新。

从群体压力假说方面来看,一方面,在制度性群体压力方面,差异化经营已成为当代世界金融业的主流,这最终促使上海农商银行以“便民银行”的姿态出现,充分体现“便利服务”的品牌优势。另一方面。在竞争性群体压力方面,从图中可见,上海农商银行的相对优势并不十分明显,而其所面临的威胁具有长期性、显著性。从上面分析可知,在差异化经营成为我国银行改革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上海农商银行不采用创新对他们造成的竞争劣势的威胁,远远超过了避免创新失败所造成的损失。

由此可见。“菲尼金融创新理论”及其理性效率和群体压力两个假说完全能够解释上海农商银行“金融便利店”的创建动因,即由于内外因所带来的制度性、竞争性因素变化以及上海农商银行对“金融便利服务”预期成本收益的变化促使上海农商行建立“金融便利店”。

二、金融便利服务的供求实证分析

(一)金融便利服务的影响因素

本文金融便利服务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包括渠道的便利、时间的弹性、产品的多样、交易的便捷、信息获取的方便等,也就意味着,金融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时间和努力等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的节省。如果金融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一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超出了预期,那么金融消费者就会感到不便利;反之,则会感到便利。借鉴Berry,L.L.等(2002)服务便利模型对服务便利类型的划分,本文按照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和消费过程,将金融便利服务的影响因素归结为:(1)决策便利,指金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和使用决定时对金融服务便利程度的感知。f2)渠道便利,指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建立接触和到达服务提供网点所在地时对于金融服务便利程度的感知。(3)交易便利,指金融消费者在完成交易过程中对金融服务便利程度的感知。(4)受益便利,指金融消费者在享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对金融服务便利程度的感知。(5)售后便利,指金融消费者在服务的受益阶段之后,再次与金融机构接触时对金融消费便利程度的感知。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由于现有文献还没有测量金融便利服务的量表,所以本研究量表开发的第一个阶段是根据Berry,L.L.等(2002)提出的测量服务便利的16个问题,并结合上文中分析的金融便利服务影响因素,设计初始问卷。在初始问卷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按照上文中分析的金融便利服务影响因素,设计了21个问项,其中有关决策便利的问项4个,有关渠道便利的问项4个,有关受益便利的问项5个,有关交易便利的问项4个,有关售后便利的问项4个。大部分采用Likert五点法加以测量(1-强烈反对,2-反对,3-一般,4-赞成,5-非常赞成)。

第二阶段是对初始问卷进行优化处理。我们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广泛征求了部分高校金融学教授、金融机构业内人员和金融消费者的意见,并对8名金融机构业内人员进行了座谈,采用头脑风暴法对金融服务便利量表进行优化处理。访谈的目的是确保问卷中的问项可被调查对象准确理解,保证问卷的内容与金融消费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相吻合。根据座谈结果,我们调整了某些问项的文字表述,以便保证被访者能够准确理解每个问题的意思。

(三)样本数据采集

由于全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状况差异较大。为了探索反映金融便利服务的供求状况,本研究采用典型抽样法,从2010年10月到11月。我们通过上海农商银行各分支行,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小企业主或财务人员、公务员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白领、普通居民等金融消费者进行了金融便利服务需求状况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放调查问卷468份,回收有效问卷254份,有效回收率54.27%。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向上海的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金融租赁等)从业人员发放金融便利服务供给状况调查问卷171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有效回收率87.13%。

(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 金融服务的供求双方对便利服务类型的认同感知不一。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金融服务的供求双方对便利服务类型中的交易便利认同基本一致,分别为89.4%和89.3%,仅相差0.1个百分点。双方认同差异最大的是售后便利,相差10.9个百分点,其次是决策便利,相差9个百分点,第三是受益便利,相差7.9分百分点,第四是渠道便利,相差5.6个百分点。金融便利需求方认同占比最高的分别是交易便利和渠道便利,说明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普通居民对金融便利需求主要还是处在交易时间、渠道的可获得性上。

2 金融便利服务程度影响因素多数存在缺口。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金融便利服务程度16个影响因素中仅有4个因素供给方评价得分超过需求方评价得分,其余12个影响因素需求方评价得分均低于供给方评价得分。

供给方评价得分超过需求方评价得分的4个因素分别是:提供第三方支付结算(0.55)、提供盈亏监控(0.10)、网点多、交通方便(0.08)、提供账户资金变动动态提醒(0.02),说明随着网络的普及,金融消费者对使用支付宝、快钱等提供第三方支付结算的需求日增,同时理财的需求、资金的安全等意识也不断增强,国内金融机构在这些方面提供的服务得到了金融消费者的认可。存在缺口的因素中最大三位分别是金融产品说明实事求是(-0.39)、等候时间短(-0.35)、交易费用低(-0.33),说明金融机构更需要在提供错时、错位服务,开展差异化经营上下功夫,创新普通居民看得懂、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多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做到人无我有、差异化定位,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惠民、便民。

3 金融便利服务需求的主要方面在交易便利和渠道便利。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254个金融便利服务需求方对5种金融便利服务的重要程度中首选第一位人数最多的是交易便利,91人次,占比35.8%:第二位人数最多的是渠道便利,85人次。占比33.5%:第三次人数最多的还是交易便利,67人次,占比26.4%;第四位人数最多的是受益便利,68人次,占比26.8%:最后一位的是售后便利,109人次,占比42.9%。以上数字说明,小微企业、普通居民的金融服务存在多样化的需求,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交易便利和渠道便利需求,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便利服务时应予以首要的考虑。

三、加强我国金融便利服务的建议

1 监管规章应支持适应金融便利创新。社区、商业区小企业、居民对金融便利服务的需求相对集中,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将社区、商业区金融服务中心的建立作为重点,积极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人流量大、居民、商户密集的社区、商业区设立各类金融便利店。考虑到金融便利店在岗位数量、业务流程、安保等方面与一般营业网点完全不同,需要监管部门认可,适当降低金融便利服务准入“门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便利服务,解决金融便利服务不充分的问题。

2 建立金融便利政策性补偿机制。金融便利服务是一项便民、惠民、利民工程,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特性。建议由政府财政出资设立金融便利服务补贴基金,对金融便利服务的高成本进行合理补偿,在社区金融便利店的选址上给予大力支持,在社区规划中预留空间,同时,降低金融机构提供便利业务的税率,减轻金融机构负担,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引导金融机构走可持续金融便利服务发展之路。

3 各金融机构自身应加强金融便利服务探索,走商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各金融机构要积极研究客户需求,加强营销,创新产品,最大限度满足客户便利服务需求。通过实行差异化竞争,贴近普通居民,在简化流程上做文章,在提供特色便民服务上下功夫。针对小企业、普通居民的需求,特别是交易便利和渠道便利需求,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进行便利服务模式、产品创新,实行后台集中,优化流程,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业务成本。推广网上银行、ATM机、自助终端等电子化机具使用,代替传统人工作业,以及产品的标准化定制,简单、易懂、实用的操作等措施,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客户需要的特色产品,提高金融便利服务的充分性,使优质、安全、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真正走近普通居民。

(责任编辑:周智立)

作者:上海农商银行课题组

金融创新资金获取便利论文 篇2:

七大创新理论对金融创新的启示

金融创新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既有其内在规律的作用,即由金融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又需要外在诱因促成。由于不同国家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政治生态不同,金融创新的外在诱因和环境就不同,基于不同环境产生的金融创新理论的视角也不同,创新理论的表现迥异:

一是技术创新论。这种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成果在金融业的应用,是促成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科技创新成果推动金融业务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和通讯设备现代化,大大缩小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自动提款机、终端机、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手段,极大地便利了客户消费,拓展了金融业的服务时间和客户空间,加快了资金流动速度,既方便了客户,提高了客户效用,又降低了运行成本,实现了价值创新。互联网实现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24小时全球性金融交易成为现实,从而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市场、不同产品间的有效匹配,从而实现全球金融资源的大融合。

科技创新的集聚并在金融产业的应用创新,促成了金融创新,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一产品创新一客户创新一市场创新一产业创新一管理创新的循环推进。金融创新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创新论”无法解释许多因竞争和政府放宽管制而出现的金融创新。

二是货币促成论。这种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作为抵制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的产物而出现的,是对冲宏观政策和市场风险的产物。货币促成论解释了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出现的多种转嫁汇率、利率、通涨风险的创新工具和业务,但对70年代以前躲避管制及80年代产生信用和股权的金融创新无法解释,因为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并不是始终由单一的货币因素主导。

三是财富增长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财富的迅速增长,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随着财富增长,人们对资产安全、财富管理、金融交易都会产生新需求,满足客户需求,成为金融创新的动力来源。“财富增长论”单纯从金融需求角度探讨金融创新的成因,没有考察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资源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对金融创新的强大作用,因为制度创新导致的金融管制的放松、替代效应即转嫁利率、汇率和通胀率的各种金融创新都是重要的创新之举。

四是约束诱导论。这个理论认为,金融业回避或摆脱其内部和外部的制约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金融机构创新目的在于摆脱或逃避各种制度约束,实现产品创新下市场创新的高收益。金融机构内部约束是为了保证资产流动性和偿债率的匹配,避免经营风险,确保资产运营安全。外部约束主要是金融当局监管的种种管制和制约,以及金融市场上的一些约束。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逃避约束来尽量降低其机会成本增加所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自由经济理论下的本能反应。“约束诱导论”强调“逆境创新”,即强调金融企业主要是为了寻求利润最大而摆脱限制和约束,在此过程中金融创新内涵过窄,如上世纪70年代的转嫁风险的创新和70-80年代的产生信用的创新就无法归纳到金融创新范畴中去。逆境创新在中国由于过于强大的外部制度控制和内部制度约束,尚未形成金融文化,因此,先行区或自贸区可在先行先试政策创新的背景下,进行逆境创新与顺境创新相结合,推动金融制度的创新。

五是制度改革论。这种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改革,金融体系的任何因制度改革而引起的变动都可以视为金融创新,从微观层面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宏观层面是为了稳定金融体系。

全方位的金融创新只能在受管制的市场经济中出现,中国是金融创新最好的“制度土壤”。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政府对金融领域的管制和干预行为,就暗含着金融制度领域内的创新。当市场活跃、经济相对开放以及管制不很严的经济政策下,政府的管制和干预直接或间接地阻碍着金融活动时,先行区和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就应运而生。先行区和自贸区金融创新将出现各种规避和摆脱管制的金融创新行为,这些金融创新行为对货币当局现有货币政策不匹配时,政府必然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以促成先行区金融创新。

制度改革论将金融创新的内涵扩大到包括金融业务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方面,但将制度创新与金融创新紧密相连,特别是将带有金融管制色彩的规章制度也视为金融创新,这可能将以创新名义开启管制之门创造条件。先行区在提供金融制度创新的同时,要防范以创新名义塞进过多的金融管制的内容,造成制度倒退。

六是规避管制论。这种理论认为,金融创新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利润而回避政府管制所引起的。许多政府管制与控制,实际上隐含的“寻租”和“税收”,阻碍、限制、压抑了金融机构从事已有的盈利活动和利用管制以外创造利润的机会。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来逃避政府管制,减少管制造成的赢利机会的丧失和管制造成了成本的提高;当围绕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时,金融当局又会加强管制,新管制又会导致新的创新,两者不断博弈、相互作用、相互推动金融创新过程;管制与规避管制所引起的创新相互交替,形成螺旋式辨证发展过程。先行区和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是制度创新先行的创新,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的综合创新,已经突破了规避管制理论的范畴,因此是更彻底、更完整、更系统的金融创新。

七是交易成本论。这种理论的认为,金融创新的核心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即交易成本的降低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一是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是否具有实际价值的标准,二是金融创新是科技创新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从上述金融创新理论看,各种理论确实能说明一定时空跨度内金融创新背后的生成机理,但都偏重于某个侧面,类似盲人摸象,只顾其一不顾其它,或从科技创新、或从规避管制、或从降低成本来分析金融创新,缺乏将宏观、微观层面以及供给、需求因素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理论具有片面性,无法指导先行区和自贸区综合性的先行性以及全局性的金融创新。除约束诱导论外,其他金融创新论都忽略金融创新目标是价值创新即降低成本满足需求提高效益这个核心。科技创新与应用创新是金融创新的外部条件,若没有价值创新的动机,金融机构不会将科技创新应用于金融创新。约束诱导、规避管制论都强调金融管制是金融创新的逆境推动或逆境上缘,但如果金融机构没有价值创新的冲动,就没有通过创新规避管制、增加收益的欲望,金融创新也会胎死腹中。

因此,先行区和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既要强调并应用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又要通过制度创新为金融机构的价值创新提供条件,将制度优势转化成先行优势。

作者:李国旺

金融创新资金获取便利论文 篇3:

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形势下,我国建立健全了中央银行制度,即由中央银行主导和下属不同股份制商业银行、四家国有银行共同构建,使得银行金融得到快速发展。金融创新不仅影响银行金融发展,还影响我国我国货币政策,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本文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的影响,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影响分析

“金融创新”已经成为西方金融业的发展趋势,金融体制及金融宏观调节等更是随着金融创新海潮兴起而得到完善,整个金融业更是因此进入及迅猛发展阶段,对全球经济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货币政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受到了金融创新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汇率、货币利率、货币需求量及货币供应量等都深受金融创新影响,由此可见金融创新的影响力及重要性有多大,理应得到重视及关注。所以下文先简单概述了金融创新,然后在该基础上从汇率、需求及供应、政策工具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的简单概述

“金融创新”实质上就是重新组合各种金融要素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使金融业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和创新金融机构、工具及业务等,以创造成各种新型金融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金融产品需求。很多文献显示,有效的金融创新,不仅能够为客户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还能够创新和完善金融交易方式,并扩大金融市场,从而衍生出更多的金融机构,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1]。金融创新的目的还在于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及生产效率,其本质就是希望通过创新来强化各金融要素的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以保证金融业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金产品。

关于“金融创新”,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经大力推进,并在70年代取得了很好成果,使得金融创新在80年代就风靡全球,甚至形成了影响全球经济的金融创新浪潮,90年代便在我国盛行,对我国货币结构、政策工具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各大领域关注,故必须加强金融创新,以完善货币政策。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主要是对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政策工具的影响,具体如下:首先,金融创新影响下很多金融业务在市场上都被公开,这就使更多的人了解金融业务,诸如融资证券、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一旦了解后人们就很难轻易的去购买任何金融产品,会进行货比三家后才能决定购买,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金融业竞争形势,间接性改变了金融机构负债结构比例,降低整个银行体系存款,导致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政策效力弱化。其次,“金融创新”本身就是扩宽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有效降低了资金借入成本,并强化了资金借入便捷性,使得金融机构逐渐脱离对再贴现的依赖,间接性削弱中央银行再贴现窗口对金融机构的重要性,从而弱化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政策效应[2]。最后,“金融创新”加快了证券化和金融市场发展速度,使得各种公开性市场业务被开发,提高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力,使得金融市场不再完完全全的依赖于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政策。

对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力主要体现在:①金融工具的创新为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更多的可操作性买卖工具,增强了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吞吐能力;②金融创新能够补充金融机构流动性资产,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将市场买卖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③金融工具创新完善了经济信息获取渠道,使得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者提高了对各种经济信息、动态和金融市场行情的重视度及关注度,让金融交易、货币政策等信息更加透明[2-3]。

(二)对货币利率的影响

首先,金融创新会缩小世界各国之间利率差异,更为投资者营造了良好的金融交易环境,还完善了金融产品交易系统,扩大了国际金融市场。因为不同国家的货币价值不同,相应的货币体系、政策等也不同,所以货币利率也不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利率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不同金融市场下的投资收益率不同,而金融创新的目的就是缩小利率差异,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3]。其次,金融创新会使市场利率逐渐突破利率管制,提高了货币利率的灵活性,从而衍生出更多便捷的金融工具,而这些金融工具则能够有效规避和减少各种金融风险发生,从而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金融工具的创新会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使得金融机构逐渐脱离对中央银行的依赖,迫使中央银行放松利率管制,逐渐削弱了中央银行的利率控制能力。

(三)对货币需求

首先,“金融创新”在很大程度改变了货币结构,所以货币需求量也会随之改变,因为金融工具、业务等的创新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业务能力及生产能力,使得金融机构对货币的需求量减少。其次,因为金融创新完善了金融结构及工具等,使得金融机构找到多种可替代货币的资产形式,间接性降低金融机构对货币的需求量,例如货币性较强、安全性高、流动性高和盈利性高的金融工具,都能够替代一定的货币资产[4]。再次,金融创新过程中应用到了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业产生了电子“货币”,节约了货币发行量,大大缩小了现金使用范围,降低对传统货币的需求。最后,金融创新促使传统货币转变传统需求动机,导致相应的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减少对传统货币的使用,增加闲置货币。

(四)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首先,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这意味着货币的供给主体也得到了扩大,金融机构可选择的货币供应渠道增加,降低了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控制力。因为金融创新模糊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混淆这两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功能上,迫使中央银行扩展货币供应主体,从原来的二级主体扩展到三级主体,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次,金融创新完善了金融工具,衍生出适合金融交易的电子货币,并在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和IT企业等得到发行和应用,使得中央银行供应受到限制[5]。最后,放大了货币乘数,使得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能力得到强化,间接性弱化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因为货币乘数不仅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和通货比率,还影响定期存款比率和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等指标,而且都与这些指标呈负相关关系,即货币乘数放大,则存款准备金率、通货比率、还影响定期存款比率和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就会降低,从而影响货币流通稳定性,弱化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控制力。

(五)对货币汇率的影响

金融工具创新会促使货币利率互换,如票据发行便利等金融工具的创新,提高了借贷便利性,通过信用审核就能够完成借贷业务,提高资本的国际流动性。还对货币汇率的未来趋势预期产生影响,使二者产生互动。

(六)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金融创新完善了金融体系、交易工具、业务体系及服务项目等,使得金融机构对货币的需求量降低,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和控制程度,从而增加了货币政策执行难度。例如,拟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金融机构可通过欧洲货币等市场筹措资金,抵消了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使得各种银行机构在金融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下降。

结语:

总之,我国金融业与货币政策一直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能够促进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金融创新及发展则能够促使货币政策不断得到完善,所以加强金融创新势必会影响货币政策。通过分析了解到,金融创新包括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等创新内容,这些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诸如货币汇率、利率、供应、需求等相關政策,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金融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证实深入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明.浅谈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商讯,2020(07):63-64+67.

[2]焦艳林.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12):33+28.

[3]曹晓港.刍议金融产品的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9(04):99-100.

[4]曲卫东.金融产品创新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探析[J].中国市场,2016(42):97+102.

[5]王坤,武昱含,张玲玲.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5,34(25):57-59.

作者:刘璐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建模论文下一篇:SWOT旅游发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