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课堂教学尺度

2024-05-01

理想的课堂教学尺度(精选十篇)

理想的课堂教学尺度 篇1

关键词:真理尺度,价值尺度,教学设计

实事求是地看, 大学阶段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很多教学内容, 尤其是其理论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在中学阶段就不同程度地学习过。如何提升教学要求, 着力培养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是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们需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这方面, 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去熟谙思想理论的原貌与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的再创造能力, 克服灌输式教学的弊病。这里试以“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为例谈谈这种探索的教学设计与安排。

1 原著导读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原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而且有助于展示思想理论的原汁原味, 增强理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当然, 在教学中, 要择取那些切合学生知识贮备与学习能力的经典著作, 并做好必要的引导与诠释。结合“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的教学内容, 笔者摘录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在课堂上, 笔者要求学生现场思考这段原著中如下一些关键词并作出解释:“尺度”、“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内在的尺度”。对于它们的诠释, 笔者主要是引导学生像做有的英语完形填空题目那样, 在文中去寻找相近、相似的词语来替换。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很容易找出原著中与“尺度”相近的词——“规律”或“需要”。同时, 这两个相近的词也表明“尺度”存在着两个不同维度的衡量标准:或是对象的“规律”, 或是主体的“需要”。在明确了“尺度”的含义之后, 学生更能够对“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内在的尺度”做出阐释:“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任何对象、客体自身的规定性和规律, “内在的尺度”——人、主体自身的需要与目的。在了解完这些核心词语后, 笔者让学生进一步对比思考动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 并导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动物只有一个尺度, 即它那个物种的本能和本性;人有两个尺度, 即对象自身规律与主体自身需要, 前者即是真理尺度, 后者即为价值的尺度。

2 原理分析

与讲授任何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样, 对于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分这样三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面是它们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第二个层面是它们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第三个层面它们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真理尺度指的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不断去追求真理;价值尺度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主体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不断创造价值。在教学中, 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含义之不同外, 还以比较的视野揭示实践活动中这两大尺度的不同的指向与侧重点:真理尺度是外在的尺度, 价值尺度是内在的尺度;真理尺度是客体的尺度, 价值尺度是主体的尺度;真理尺度侧重物的尺度, 价值尺度侧重人的尺度;真理尺度追求的是合规律性, 着重回答的客观世界“是什么”, 价值尺度追求的是合目的性, 着重思考的是主体“应如何”。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首先,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相互依存: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 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 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其次,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相互渗透、相互引导: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 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 人们在哪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 人们就会在哪个领域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再次, 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 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 更全面地理解生活条件, 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加合理;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的发展, 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 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

理解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原理, 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错误倾向是否定两大尺度间的区别与差异, 企图用一方完全消解与替代另一方。比如, 主观实用主义把真理归结为价值, 用人的内在尺度去消解和替代物的尺度, 主张“有用即真理”。另一种错误倾向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片面夸大两大尺度的差别和对立, 否认两者的统一性。如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实质上就是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外在表现:科学主义狂热地推崇科学和理性, 无视人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和意义, 人本主义则反对科学和理性, 片面宣扬非理性主义。

3 理论应用

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 笔者极其注重理论联系, 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 也分析与自身紧密相关的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限于篇幅, 这里拟每个方面都举一例证来介绍我们的教学思路。

当前, 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最为紧迫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应全力让科学发展观进学校、进书本、进课堂,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具体到这部分的原理, 我们应让学生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偏狭, 其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其科学性。科学发展观是以对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为前提, 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发展实践, 充分借鉴与总结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 深入回答了“什么是科学的发展”和“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 着力强调在新的历史阶段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要坚持“五个统筹”, 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体现了价值尺度, 克服了以往发展理念中见物不见人、片面追求GDP的局限。科学发展观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 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 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做到发展为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 还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因而, 在教学中, 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理性思维、开拓创新等科学精神;另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文学科的功能与作用, 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 :274.

[2]顾海良, 张雷声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26.

理想的课堂教学尺度 篇2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杨屋第二小学曾凤贤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但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的内容,教师对略读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这类课文的教学和研究,对教学目标和策略更是模糊不清,教师只能“摸黑走路”,导致出现了无效教学。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略读教学,明确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适当地把握略读课文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 正确认识

目标的确立

有效策略

略读课文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重要内容,略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的训练场。下面,我想从对略读教学的正确认识、教学目标的确立、有效策略等方面,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略读教学的“尺度”,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对略读教学的正确认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死读书”、“教而不教,学而未学”、“一刀切”等无效教学。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教师对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清楚,对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理解不够透彻,没有正确认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关系,而教师在教学中不知如何把握略读教学的“尺 度”所导致的。我认为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教师必须首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正确认识略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正确认识略读课文的地位及作用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略读课文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略读教学曾经有过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了精读,忽略了略读,功夫只做了一半。精读课文,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只是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的话清楚地表明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同时也导出了略读和精读都是阅读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他们只是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已,但就教学而言,两者的作用同等重要。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适度拓展、眼神,使得略读课文成为单元教学主题的延续,单元教学方法的整合。

(二)正确认识教材编排意图

教材的编排是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的,略读课文的编排方式是新教材的重要亮点之一。略读课文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

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人教版实验教材特别强调了“组块”功能。第一,思想或内容大致相同或相似的课文一般安排在同一单元;第二,一篇精读课文后面紧跟着一篇略读课文。这种组块安排非常有利于学生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的迁移,从而实现多方面的互补与协调。

(三)正确认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关系 从叶老的话,我们清楚知道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和延伸。虽然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就教学而言同等重要。三年级上册第四组以动物为专题的4篇文章,这四篇一精一略的穿插编排,而且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还用了一段简练的文字自然过渡链接。如学了《白鹅》以后,在读课文《白公鹅》之前有这样的一段话:“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真是‘架子十足’,高傲得很。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默读下面的课文,想想这只白鹅有那些特点。再比较一下,两位作家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这段链接语,承上启下。这段连接语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而精读课文所学习的内容,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两者互相关系,浑然一体。精读与略读的整合,目的是为了创设阅读迁移的场景。让学生将学到的阅读方法在具体的相类似阅读实践中锻炼,从而形成能力。精读课文承担着本单元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而略读课文则是精读的补允与延伸,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主动将“知”向“行”转化的最好训练场。略读课文是自成一派,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二、明确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由于教学目标的确定体现了教师刘-教材的理解和刘肩己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学进行的,因而,把握年段要求,明确教学日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于略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主要是引 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阅读独立能力。” 基于以上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它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略读课上,要更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运用。

第二,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当然,也应很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第三,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三、略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教学策略的探索指明了一个方向,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略读教学实际过程,注重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一)巧用“提示”,简化教学 在略读课文之前,通常都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小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扦训练阅读、迁移能力的功能。如略读课文《索溪峪的“野”》中的提示:索溪峪是张家界的一个重要景点。这里的一切都有一种野性的美。想一想“野”在本课是什么意思?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的?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读,体会这样写好在哪里?教师根据阅读提小,设计索溪峪的录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自己讨论提示的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这个学习难点,在诵读的过程,指导积累,最后引导学生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熟悉的校园或某处景点。这样整个教学设计都围绕阅读提小展开,抓住两三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处多走一个来回,整堂课教学环节简中,收效良好。

(二)大胆放手,留足时间

略读课文教学,教师要将自己推到一个更隐蔽的角落,让学生站在更亮的舞台中间。如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涉及到许多深奥的地理知识,也是一个关于科学研究发现的话题,这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可教师又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慢嚼细咽,怎么办?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给足时间,让他们逐步去读懂。在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5分钟时间初读,想办法读通读顺。初读之后,结合中元词语盘点,同桌互相检查,扫清字词的障碍。课文第二 段许多专业术语给学生读懂课文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又一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或课外资料理解词语。最后再反复朗读最后三段话,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与大家交流。整堂课除了交流,仅仅是读书就占了将近二十分钟,也只有在这样充裕的读书时间,学生才能自己去读懂课文。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教师对学生的默读速度应子以提醒,以培养学生快速吸收信息的能力。

(三)发扦个性,活用方法

略读课文的要求通常较低,又少了许多烦琐的头绪,所以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搭设平台,让他们展小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如略读课文《杜花雨》,学生根据提小边读边想象作者童年难忘的“摇花乐”,感受杜子花开,十里飘香的情景,唤起自己的童年回忆,“难忘故乡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这样水到渠成,学生纷纷畅所欲言,述说了自己孩时难忘的人与事,情深深,意切切,令人感动。再如略读课文《秦兵马俑》,教学中,可引领学生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渗透整理信息的方法,再通过制作档案卡,让学生运用跳读、选读等略读方法读懂全文,接着再整体赏读,基于课文内容,发扦想象,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向游客做介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使略读课文的教学罕见别具一格的境界。

(四)有的放矢,略中有精

虽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效率低。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教师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用在“刀刃”上。如略读课文《珍珠鸟》中的点睛之笔“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卒章显志,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芒,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也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教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再找到作者细心照料、呵护珍珠鸟的语句,反复诵读,讨论交流,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整堂课,教师抓住了这一个着力点,重打细敲,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也就明自了只有爱护动物,人与动物才能和谐相处,这就是略中有精,整体把握求“略”,重点感悟求“精”了。

如果说精读课文是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那么略读课文就是粗线勾勒的山水画,无论哪幅画,都“画画精彩”。

理想的课堂教学尺度 篇3

关键词:新教育;语文教学;理想课堂;儿童立场;建构;尺度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36-03

新教育聚焦理想课堂的建构,并清晰地描绘出课堂的理想状态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从而折射出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儿童立场。因此,笔者在新教育实践中,将儿童立场作为理想课堂的建构尺度,让课堂充满童真,充满情趣,充满灵动,师生伴着愉悦的情绪体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从而实现理想课堂所追求的第三重境界,即实现“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一、学习前置,积蓄课堂能量与动力

建构主义将学习视为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的过程。每一堂课的教学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将决定其后续性学习的成效。为此,我们在理想课堂构建时,引入了“学习前置”的理念,通过先行尝试、自主感悟的方式,激活、丰富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从而积蓄课堂教学能量,激发学习动机。

为了有效进行学习前置,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单。这必须吃透两头,一头是教材,一头是学生。因为只有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背景,才能分层布置,让学生练得恰当、巧妙,对所学内容有更多期待。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直接接触问题与知识,在细读文本中直奔重点,我们还要关注预习形式的变化,可让学生在书中圈圈点点,可结合《课课练》《补充习题》中的习题,也可依据本文特色创编小报、资料介绍、画人物关系图、梳理多元话题等。这既符合学生喜新求异的心理,又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当然,为了使每个学生“各有所需”,教师还要示范引领,让其明白预习步骤和方法,如“三到法”读书、“提炼法”分段、“动笔法”批注、“网络法”查阅、“问号法”质疑等,使每个学生逐步举一反三,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

有布置必有检查。课堂教学中的预习检测,就是对独立学习效果的修正与提升。课伊始,我们要善于变换花样来检测。例如写词语,可换成写近义词,根据意思写词语等方式,这样让学生觉得更有挑战性。对于评比方式,我们可以用同桌互批的形式,让学生对预习内容二度熟悉,也可用抽查展示的方式,引发学生的预习动力。相信双线交替、多管齐下,就能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让前置学习真正积淀学生的生命厚度,奏响课堂开启的乐音。

二、意义寻绎,丰富精神体验与表述

意义学习观是现代最为重要的学习理论之一,人本主义的意义学习观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体之间发生意义连接。正如朱永新教授所阐述的那样,如果课堂不能给学生以智慧的挑战、情感的共鸣、发现的愉悦,而只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容器而消极地接受、被动地应付,学生一定享受不到幸福完整的学习生活。这一语道出最成功的课是“学”的成功,课堂应是学生重现知识发现、意义探寻演绎的经历,是学生自己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魅力,并探究出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而意义寻绎,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学程单自主探究,在不断的设疑解惑中发展独立阅读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这种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积极的探索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乐思习惯,还是有利于学生“会学”的好办法。所以,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通过意义寻绎实现个体的自主学习。

意义寻绎还包括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一环,那就是质疑问难,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的面前出现疑问,因为疑问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在不易觉察的知识交接点上推测学生会提哪些问题,引领学生经常问“为什么”、“怎么样”、“有何根据”、“理由何在”。因为,要说清“是什么意思”,就得与文本对话,体味语言文字的精妙;要说清“有什么根据”,就得细究推演,感悟文本的真实内涵,这是一种极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例如,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学生读题质疑:为什么大自然是绿色的呢?大自然是一本怎样的课本?我领着学生走进大自然尽情探索,孩子围在一起交流眼中的大自然,思维在相互碰撞中走向纵深:绿色不只是自然的色彩,更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洋溢着蓬勃的热情。此时,我们来研讨大自然是怎样的课本,学生纷纷表达各自的精彩观点,有的认为大自然是语文课本——“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无不让自然的美流淌心田;有的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千里莺啼绿映红”、“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民间音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激烈摇滚,都那么耐人寻味;有的认为是美术课本,因为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景致。丰富的想象源于自主的探究、积极的交流,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领略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让每个学生创造性地思考文本,在质疑、寻疑、解疑中彰显生命的主体意识。

课堂核心是学生的学习。为了让每个学生真正会学习,在自主探究中经历完整、清晰的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是一个真诚的探索者,更多地从个体学生的角度,为他们完整的独立学习做谋划,即设计任务明确、学法清晰的学程单。因为学程单越能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目标,越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自主探究的意识就越浓。

三、多元对话,实现视域共享与融合

我们可以将课堂教学视为通过学生、教师及文本之间的对话,实现思维碰撞、心灵交流、视域共享与融合的动态过程。朱永新教授在构想理想课堂时,说过这样的话:“理想课堂唯有展开人与知识、人与他者、人与自己的三重对话,才能让课堂教学实现知识的复现,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为此,新教育理想课堂倡导合作学习,通过自我观点与他人观点的交流分享,不断生成新的生命意义。

为此,我们追求课堂上学生主体参与自我“塑造”过程,期待听到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意见和看法的声音。组建学习小组,引入互助机制、竞争机制,能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然而,纵观某些形式主义的合作,其只有学生个人观点的叠加,却没有丝毫的认识提升与深入。所以,小组合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和融洽性的深浅,取决于学生是否积极对话交流,取决于学生讨论后是否拥有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同时,教师既要能勇敢“退”出,也要会适时“进”入,要走进学生的学习中,当好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让学生的合作在补充、提问、交流中更有效。

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优势互补,博采众长,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合理组建学习小组,组内设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内容,汇报员负责汇总意见,评价员负责评价表现。为了让学生真正将所思、所疑与大家分享,让组与组之间相互学习、补充,激起思维碰撞的火花,可以对展示分享的形式作大胆的创新改革:每个学习小组绘制一张总评价表,评比要人人参与讨论,交流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展示要形式多样。这样,就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当学生有目的地去展示时,他们往往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当一组学生合作展示他们的作品时,我们要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大胆评,鼓励其他组同学补充,甚至大胆质疑,通过讨论修正观点,进而形成更合理的观点。这样,学生的角色就转为既是表述者又是倾听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评价者,让每个学生都在各展其才中有效提升、取长补短,在超越自我中提高多元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四、运用拓展,丰盈师生生活与生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运用”乃语文之特质、核心和终极目标,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我们要以教材为原材料,进一步展开课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宽广的智力背景和大量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心灵涤荡、思维锤炼、文字运用的过程,获得认知感悟和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了更好地迎合儿童崇尚好玩、喜好新鲜、追求快乐的天性,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来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为学生设计展示活动,让他们成为展示活动的主角。例如,基于学生的需要,结合文体特点巧设情境,穿插当小导游、写广告语等创造性的有效学习,用精心构筑的某个“点”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欣赏到多样性的语言描写和形象化的阅读体验所带来的乐趣,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学《元日》这首古诗,我要求学生主动搜索资料,一下子点燃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激情。学生搜集到吃团圆饭、守旧岁、贴对联、挂红灯、燃放爆竹等年俗,自己动手写春联、剪窗花、包元宵等,汇报时还用放鞭炮、敲锣打鼓的微视频来渲染气氛。就这样,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思维状态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把过年的传统文化习俗在课堂上演绎得精彩纷呈,使《元日》再现了过年的氛围,课堂回归了真实的生活。

成尚荣先生认为:教师把目光投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在关注和研究语文的特质。可见,适度拓展后结合生活加强迁移,方能促进阅读的深度体验,提升阅读的思辨能力。课堂中,我们要找准语言训练的“点”,并以此为原点进行深入式或辐射式运用拓展,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跃到一个更高层次。我们可借鉴文本有特色的表达方法,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生活中的观察作仿写训练,并引导他们在有效内化后举一反三,达到我手写我心、自如表达内心情感的学习境界,求得“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的教学效果。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我让学生给自己感动的词句作批注。学生从细节描写中看到一个不顾自己生病,仍将爸爸放在第一位的好妈妈;从爸爸“直奔医院……蹑手蹑脚地走、她一动我就醒了”等动作描写读出爸爸的心急如焚和照顾妈妈的无微不至;从“恬静的微笑”这一心灵深处的情感流露看到了温馨幸福的场景:学生紧扣触动心弦的细节描写读出真情,感悟到生活细微中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又纯洁无暇的爱。这时,我抓住时机,顺水推舟,让学生描写他们生活中类似的细节。学生仿照本文的细节描写,让平时熟悉的动作、语言、神情从笔端真实地流淌出来,爱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当自己伤心难过时,妈妈的安慰;当自己饥肠辘辘时,奶奶送来的可口饭菜;当自己遇上难题时,朋友的携手相助。可见,聚焦文本的言语表达形式的独特和方法的精妙,能丰富孩子的阅读积累,让文本的描写特色成为孩子今后表达的亮点。

浅谈小学数学的尺度教学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广度,深度

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的审定委员会审核委员郑君威先生认为, 教材的设计要立足解放思想, 注重科学地教育, 要以人为本。对于老师, 授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尺度和深度的把握是否到位;对于学生而言, 则关键在于是否领悟到了该学的学习方法和必要的知识能力, 通过老师必要的指导和合理的教学, 领悟到知识的本质。教师在课堂上负责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把握的尺度, 可以说是和学生认知上是相互契合的, 对于学生也是“适度”的, 自然也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一、遵循教材编写意图, 深度研究教材, 适当拓展教学广度

新课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 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 教师要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 通过各种手段教学教具拓展学生的视野, 将教学中对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讲解给学生, 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 同时也适当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当然, 教学的广度也绝不是盲目拓展, 我们必须以教材为基础, 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为准则, 在现实的基础上, 估计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实际需要, 切忌漫无边际的拓展。

对于小学教师而言, 小学数学广度的学习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基础上。着眼长远、立足当前, 这才是我们处理小学数学广度问题的原则性方向。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有追求的目标, 做到精益求精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目标实现的基础上, 教师需要注意教学广度的延伸, 不仅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方面触类旁通, 更能够结合实际, 学到更多其他学科相关联的知识。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说面对的新问题, 同时还要启发学生用于尝试新方法、寻求新思路来解决问题, 逐渐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能力,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思考, 大胆创新创造。经过这样的学习, 教师不仅可以很好的实现本节课授课的教学任务, 而且也很好的完成了新课标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 重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考, 权衡教学的深度

数学教学的深度, 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促进学生思考和发展数学思维方面的启发, 努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可能深入的挖掘课程设计的目的。

小学生的感性认识还比较强, 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 在实践中, 教师要巧妙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让他们实现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 同时, 教师一定要摆正其主导者的角色, 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序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心理。一定要重视学生发展潜能水平的提高和协助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 教师的深度教学一定要追求课程的时效性, 一节课下来, 一定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对教材的深度挖掘, 一定要考虑学生思维发展的现实水平, 不可盲目自信, 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认识混淆, 效果反而更加低下的结果。

三、把握教材章节之间的联系, 适当调节教学的密度

教学的密度这个概念, 显而易见, 是指在一段时期内,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含量的多少, 它包括带给学生的满足其成长需求的知识技能, 也包括学习方法和情感因素等等。以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来看, 有的课容量小, 学生一节课下来收获十分有限;有的课容量很大, 不是老师讲解不完, 就是让学生感觉知识很密集, 或者很多知识不能很好的联系在一起, 课堂气氛紧张不透气, 所以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的也不算多。只有一部分教师能够在课程的安排上处理的疏密有致, 张弛得法, 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感觉很紧张, 同时收获的知识也比较多。

关于教学密度方面, 我们需要尤其注重一个问题, 就是教师在课上所传授的密度和学生所学习的密度是两个概念。两者有联系, 但又不完全是正比关系。教师传授的密度大, 学生学习的密度未必大, 所以教师在授课的同时, 一定要注重这节课不是讲了多少内容, 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在课上的参与程度、十分积极的参与思考, 是否对所讲解的内容都吸收消化了。正如新课改所要求的,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任务是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来发挥, 如果有必要的话, 教师也要参与到其中来, 协助学生的正确理解和对知识的吸收, 要让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适当的引导一定要多以事实生活为基础, 让学生的学习能够贴近生活, 不陌生, 让他们意识到能够学以致用, 如此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经验和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 来解决即将学到的新问题, 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灵活的安排学生的学习密度, 更利于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和发展。

四、准确定位学习起点, 适当调整学习难度

学习难度又称作学习的坡度, 主要指教师在课程安排的过程中, 题目设计和课程讲解是否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 讲解后学生是否能完全吸收。准确定位学习的起点, 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台阶, 根据现实情况, 适当的调整学习的坡度。

事实经验告诉我们,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坡度太大, 难度太高, 这样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相反, 如果课堂教学设计的坡度太小, 内容太过容易, 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觉没收获, 不能重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坡度的时候, 一定要以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接受度来设计,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之前的学习基础, 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深挖教材, 合理运用课本, 一定要避免教学过程中坡度太大或太小的情况发生。

如何把握好音乐教学中的评价尺度 篇5

广西

唐作春

一直以来,广大音乐教师都有意识地把分数和等级作为评价学生音乐能力的标准,好像除了分数、等级之外,就再也没有更适合的方法了。诚然,用分数、等级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失为一种检测的方法,但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体现的是教师个人的主观评价,并附加有教师的个人情感,也就是说打“感情分”。这就使学生得不到全面、公正的评价,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为我们带来了新时期教学评价的新气息,引导我们怎样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学生,正确地评价学生,让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

作为课改实验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课改评价工作的艰辛与快乐,并从中总结经验、寻求新的思路。新课程中所提出的音乐评价,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学、正确的评价,促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实现学生自身的价值。我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的评价,带更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评价的尺度。

一、评价要及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言行、寻找学生的闪光之处,抓住时机给予学生科学、公正的评价。因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表现经常会出乎意料,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按照教师预选设计好的思路去完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不能以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模式来评价学生,要随机而行,正确作出判断,及时地者评价,更好地体现评价的现实意义。

二、评价要顾及个别和全面

在教学中,我们的教育对象在智力发展、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各个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评价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在唱歌表演课《小蜻蜒》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歌曲之后,我让学生分小组自由创编动作并戴上头饰表演,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同伴进行评价。这当中自然会有学生评说某基本小朋友动作编得不好、歌唱得不好听或是跳舞不好看。这时我就会让他们互相帮助,并对愿意帮助别人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如奖励一朵小红花、一个表示爱心的金苹果等,让这个学生看到他自身的价值,也培养了其他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当然,也有一些会夸自己如何如何好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一方面鼓励他们大胆表演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引导他们向别的同学虚心学习,帮助其形成虚心好学的学习习惯。

三、评价的语言要适度,态度要亲切

评价的语言不是简单划一,不是说你好就好,说你不好就不好,而应是丰富多变的,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随能力。如,在平时的教学中都会有学生不举手就回答问题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要一味地强求其一定要先举手后发言,可让这位学生先把话说完,再跟他说“下次回答问题的时候,请你先举手好吗?”之类的建议,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要学会自律;当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时,对于答对的学生,教师可用“你真棒”、“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等话语,或者是稍带激励性的“是不是这样呢?”你认为你答对了吗?之类的语言进行评价;如果遇上答错的或是回答不出的学生,教师不能直截也当地否定学生,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评价时教师委婉、动听的语言,让学生如同听歌曲一般,在评价的同时,受到教师语言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四、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

评价时所采用方法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要富于变化。因为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好模仿、喜欢新事物是他们共有的特点。教师的评价对他们音乐能力的发展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不是像有了灵丹妙药一样。一种方法用得有效就百用不厌,因为同一种方法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产生不同效应。所以,教师在评价方法的设计上需要花一些功夫。时下在各个学校中,评价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设计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学习评价表,制作用于奖励的小物品等。依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特点设计,并在评价的内容、版面的设计反复琢磨,力求图文并茂,标新立异,极具创新性和激励性。如设计一年级学生学习评价表时,我力求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绘声绘色制了既生动形象、富于童趣,又利于学生理解的图表(包括每个月和学期末的评价表),指导学生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让他们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评价自己或他人,使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

理想的课堂教学尺度 篇6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尺度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进行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思想品德的养成。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 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等。但是,当前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思路、方式的把握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值得思考。

一、开展课堂活动,不能片面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以往最大的变化是,要求优化教学实践活动,强调在课堂开展活动、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至少占总课时的20% ,的确,开展活动可以很大程度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的思维在体验、感悟中交流、使实践与生活沟通,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发散。

但是,这种理念在被引进课堂教学中时,往往会表现得片面化,用一些表面现象来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有的学校为了施行新课改,甚至以每课时教师让学生发言的次数,来衡量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忽视了自己作为教师该有的引导作用,课堂上,学生们长时间地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七嘴八舌,甚至偏离主题,几乎没有教师说话的机会,完全成了学生们自由表演的舞台了,教师也一味地迁就学生的自由,放任其自由发展,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不利于教学,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的内涵意义。

二、课堂民主化,但不能过分地强调师生平等

新课改明确提出,师生之间地位是平等的,要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一定自由度,学生在课堂上有同样的发言权,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进行师生互动,但是,不要忘记前提,是在教师的一定程度引导下,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极少数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在课堂上一味的搞“自由、民主”。

在课堂上对学生没有批评,甚至于对有些明显违反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都不做反应,担心干涉了学生的自由,那么学生就会越来越放纵,一发不可收,在课堂上坐没坐相,想说就说,想看就看,想玩就玩,真是无比自由, 课堂纪律对他们来说无从谈起,要是这样发展下去,是极其危险的,学生非但在课堂上学不到知识,最后连最基本的自我约束的能力都没有了,我们说这是放任自流,不是民主自由的课堂,当然这是极其个别的,但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不能是学生思维的保姆,而是要让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上,要让每一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看、想、说、练,在课堂中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课堂充满自主性,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才是真正的平等、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

三、课堂生活化,但不能过度地注重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是进行品德教育的课程,有关品德方面的表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由此在新课改中,就倡导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要与社会日常生活接轨,要经常关注生活细节,体验生活。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时,就非常注重往生活方面加以引导,但是他们, 在某些方面,又走到极端了。比如,一堂课45分钟,教师能用35分钟列举生活中的小故事、小实例,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来是生动活泼的,积极参与,可是学生往往是沉浸在那些有趣的故事里面,把书本中的内容完全忘记了,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可取,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也只是听故事,而要学的知识点是基本没有印象,这不是真正的课堂生活化。

以往很多时候,教材中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往往没有应变能力。教材知识,成为从生活中剥离出来的纯粹的知识,学校的课堂也与生活割裂开来,因此,优化教材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深化、拓展教材,让知识与生活对接,对学生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或者发生在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讨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能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四、课堂要情感化,但不能对学生过分地鼓励、表扬,忽视了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课堂上,教师要用真情实感,用爱心去对待学生,当代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情感丰富,个性鲜明,逆反心强,他们需要理解,需要爱心,更需要指导。因此,教师就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通过各种方式,创设各种情境进行情感沟通,取得学生的理解、爱戴,教师可以运用富有激情的歌曲、有意义的文章等去感染学生,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

新课改倡导要适当地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倡导也表现出来了片面化的情况,一些教师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关联课本内容,教师的评价总是“说的真好,很棒! ”“你好聪明! ”“真正确,好厉害! ”之类的夸奖,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随意的心理,对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常常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动脑认真思考,因为老师不会批评的,只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在他们答错的时候,教师不能及时地纠正,就对学生们这种随意的做法产生极大地放纵,造成不良的后果。

有的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是如此,明明学生的作业不正确,但是为了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打“X”,只写个良,只作这些表面的鼓励,实质性的原则问题也掩盖了过去,学生们就会认为他们总是正确的,对这种功利经常性的表扬产生依赖心理,变得越来越浮躁,渐渐地就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娇骄二气,因此,对学生们鼓励要掌握一个“度”,而不是一味地表扬,滋长他们不良的心态。“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何须努力奋斗呢! 所以,过分地激励是不可取的,是盲目的,甚至于说是有负面影响的,一定的挫折和失败,是人的一生必须要经历的,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财富。

理想的课堂教学尺度 篇7

一、基于真实起点, 找准教学切入的角度

教学切入的角度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寻找合适的切入角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对学习内容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基础, 顺学而导方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就负数而言, 尽管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是一堂起始课, 但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相关的生活经验。从课前的调查中发现, 全班52人中有35位学生已经认识了负号, 能正确读写负数的约占67%;其中有28人能结合生活情境说出负数所表示的意义, 约占54%。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 笔者把负数的读写作为本堂课教学的切入点。

(一) 以点带面, 认识负号

【片段一】

师: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负数。课前老师了解到很多同学都在生活中看到过负数, 谁来说一说?

生:电梯里地下车库用“负-”表示, 这是个负数。

生:电视里天气预报零下5℃写成“-5℃”, 这也是负数。

生:我知道如果做减法不够减了, 可以用负数表示, 比如2减去4等于负2。

……

师:电梯里地下车库表示为“负-”, 这个数会写吗? (生尝试写负数)

师:一个数前面写上负号, 这个数就是负数。负号的写法和减号一样, 但读法不同。

从上述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 学生对负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由于负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 大部分学生已经看到过负数的表示方式, 因此负数的读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成问题。这样的切入角度简洁、高效, 遵循了学生的现实起点。

(二) 联系沟通, 扩充数系

【片段二】

师:请你找一找下面各数中哪些是负数?

师:余下的数我们早就认识了, 这些都是正数。正号“+”既可写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想一想, 除了这里看到的数, 还有其他的正数和负数吗?

生:还有很多, 写都写不完。

师:对, 正数和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这一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方面巩固并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另一方面将负数及时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体系, 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新的关于数的认知体系。认识正数无需用太多笔墨, 学生以前认识的数绝大多数都是正数 (除0外) , 只要简单沟通即可。

二、延长过程体验, 夯实知识理解的厚度

数学概念的建构需要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逐步提炼和概括。如果建构过程过于简化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不够深刻, 成为“压缩饼干”。对于负数来说, 尽管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这只是形式上的、肤浅的、感性的。显然, 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是不够的。教师需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 丰富感知、深化体验, 促进对负数意义的本质理解。延长过程体验是感悟数学思想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必要前提。

(一) 概念建构——丰富感知积累

【片段三】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正数和负数, 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能不能举例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正数和负数的意思是相对的, 比如温度计上负数表示零下几度, 正数表示零上几度。

生:我觉得是相反的, 电梯里“-1”是地下一层, “1”是地上一层。

……

师:老师也找了一些材料, 请大家分析一下。

(1) 欣欣服装店的财务报表。

(2) 两只股票的涨跌情况 (单位:元) 。

(3) 妈妈的银行卡透支情况。

(4) 根据气象预报, 明天湖州天气情况 (如下图)

板书整理:

师:像这样意思相反的一对量, 叫作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数学符号的抽象和数学概念的理解需要丰富的感知积累作基础。教学中, 教师首先请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正负数之间的关系,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感悟负数的意义。但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 教师需要继续提供更丰富的并具有结构性的感知素材, 延长体验过程。这里教师所呈现的几组材料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是他们所熟悉的材料, 能够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并激活生活经验与数学概念的联系。同时材料的结构性呈现有利于学生在比较和辨析中认识正负数的关系, 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在联系、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中, 学生逐步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二) 概念运用——剖析思考过程

【片段四】

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太湖今年5月份的水位高于警戒线1.6米, 记作“+1.6”米;11月份低于警戒线2.2米, 应记作 () 米。

生:-2.2。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高于警戒线用正数表示, 低于警戒线正好相反, 所以要用负数表示。

(2) 在某一场足球赛中, 德国队上半场丢了两球, 记作-2分;下半场他们加强进攻连进三球, 记作 () 分。

生:+3。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丢球用负数表示, 进球就要用正数表示, 因为意思是相反的。

(3) 小军和小华从大树的位置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去, 小军现在的位置记作+200米, 小华的位置记作-200米。请你猜一猜两人的行进方向。

板书整理:

师:这么多答案, 说明他们的行进方向无法确定, 但可以确定的是什么?

生:他们的方向肯定是相反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现在的位置分别用负数和正数表示的, 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所以行进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在概念教学中,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 形成概念, 又要让学生由抽象到具体, 运用概念。在概念的运用过程中, 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表示, 还要进一步剖析他们的思考过程。从上述片段中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从“相反意义的量”这个角度展开思考, 促进概念的内化。必须指出的是, 学生在阐述思考过程时, 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过于强调使用数学术语进行规范化表达反而会走进“模式化”的误区, 淡化意义的实质理解。

(三) 概念深化——借助数形结合

【片段五】

师:小红还站在大树底下, 她现在的位置你认为用哪个数表示比较合适?

生:用“0”表示, 因为小红没动, 还站在大树底下。

师:那么“0”算正数还是负数呢?

生:我觉得既可以算正数也可以算负数。

生:我觉得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因为小华向东走, 小军向西走, 方向相反的时候用正数和负数表示, 小红站着没动, 不知道向东还是向西, 所以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说得很好。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从图上看, 0表示小红站在原地, 没有出现相反意义的量, 所以数学上规定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样, 可以把我们所认识的数分为几类?

生:有正数、0和负数。

负数的出现丰富了“0”的内涵。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0”表示没有, 是最小的数。然而负数的出现使“0”成为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原点) , 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逻辑上看, 确定原点是构成相反意义两个量的前提条件。但从学生的学习心理看, “0”的抽象性高于负数, 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体验“0”的意义对于深化概念理解有着重要意义。教学中采用教材上例3的大树图, 借助数形结合形象地解释了“0”作为正、负数分界点的意义, 有效地突破了难点。更重要的是这幅图为学生呈现了数轴的雏形, 构建了完整的有理数系, 为后继学习作了有益的铺垫。

三、关注学生差异, 把握思维拓展的尺度

数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同样是提升课堂效度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有效的教学拓展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 同时又能使学生绽放思维的火花, 培育积极情感, 并为后继学习做好渗透、打好基础。但是, 拓展需要把握好尺度。就笔者的观察, 课堂拓展部分太难、太偏的现象普遍存在, 造成了学生望而生畏, 其效果适得其反。好的课堂练习设计必然是同时兼顾知识技能的巩固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那么, 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更大程度上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呢?

【片段六】

1.比赛用的羽毛球规定了标准质量, 4只羽毛球称重, 并和标准质量比较后记录为:

(1) 号球-0.5克 (2) 号球0克

(3) 号球+0.35克 (4) 号球-0.2克

师:这里的“-0.5”“+0.3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0.5”表示比标准质量轻0.5克, “+0.35”表示比标准质量重0.35克。

师: (2) 号球真的重0克吗?

生:不是, 这个“0”表示 (2) 号球和标准质量相差0克。

师:也就是说 (2) 号球的质量正好与标准质量相等。这些羽毛球中哪个最重, 哪个最轻?

生:我觉得 (3) 号球最重, (4) 号球最轻。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也认为 (3) 号球最重, 但我认为最轻的应该是 (1) 号球。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 (1) 号球是-0.5克, 也就是比标准质量轻0.5克, 而 (4) 号球是-0.2克, 只比标准质量轻了0.2克, 所以我觉得 (1) 号球更轻。

师:是吗?我们画图看一看 (板书, 如下图) 。

师:从图上我们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 (1) 号球比 (4) 号球更轻。

2.通常, 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

师: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应该怎样表示?

生: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3.43米, 因为它比海平面高8843.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应为-155米, 它比海平面低155米, 正好相反。

师: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上一个非常小的岛国, 该国平均海拔高度为+1.2米, 表示什么意思?

生:“+1.2米”表示这个国家的平均海拔高度比海平面高1.2米。

师:如果海平面上升2米, 以上这些海拔高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变为+8841.43米, 因为海平面上升了, 海拔高度缩短了2米。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变为-157米, 它离海平面更远了。

生:图瓦卢的平均海拔高度会变成-0.8米。

师:为什么变成用负数来表示了呢?

生:本来它的平均海拔高度在海平面以上, 用正数表示, 现在海水上升2米, 它已经在海平面以下了, 2-1.2=0.8 (米) , 所以用“-0.8米”表示。

师:你们认为地球上海平面上升这种情况会不会出现?

生:会的, 如果全球气候变暖, 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就会上升。

师:看来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真的非常重要。

上述两道习题的设计都力图体现问题的拓展性, 即在同一个问题情境下逐步提升思维要求,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第一题中, 第一层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题, 结合具体情境解释正负数和0的意义;第二层次则体现了一定的思考性, 学生的思考是基于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而教师在此基础上借助数形结合进一步使学生更直观地比较出两个负数的大小。第二题是在课本习题 (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二题) 的基础上适当作了改动, 增加了思维要求。如“如果海平面上升2米, 以上这些海拔高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里既可以作数学思考 (感悟绝对值的意义) , 也可以作一些人文思考 (环保意识的渗透) 。可见, 数学课堂的拓展应立足于教学内容, 把握好尺度, 既有利于课时目标的达成, 又能适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理解习作内涵把握教学尺度 篇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写作目标分为四个学段, 并有不同的称谓。第一学段称之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之为“习作”,第四学段称之为“写作”。称谓不同,作文的性质和要求也各不相同。小学阶段 的作文起 点从“写话 ”开始,第二、三学段进入练习作文阶段,即习作 ,其性质是 练笔 ,不是创作。因为是“习作”,所以在内容上要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强调“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因为是“练 笔”,所以淡化 了文体意识 ,在“篇”的写 作上适度降低了要求, 力图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因此,教师只有准确理解习作的内涵, 才能把握习作教学相应的尺度,有层次、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的练笔活动。

一、激发写作兴趣,催生表达欲望

动机是行 动的直接 动力 ,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学习动机是人与生俱来的, 是人处于积极心理状态和良好支持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和能力, 作文动机也是一样。人天生就具有表达与交流的愿望, 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但是,缺乏自信、在书面表达中遇到困难以及来自他人的消极评价等, 影响了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的动力。因此,在习作教学设计中,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设计适合学生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在作文初期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习作动机的培养。例如, 第一学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以兴趣激发动机。第二学段重点关注“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以自信心催生表达动机。第三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鼓励自由表达,写出个性习作

第一, 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确定各年级段不同的习作训练形式, 以逐步培养学生智力活动的基本功。具体说,低年级是学生想象 活动的“敏 感期”,因此最佳的习作训练是想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中年级是学生观察活动的 “敏感期”,因此最佳 的习作训练是观察作文。从高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概念思维进入“敏感期”,其习作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有明确表达需要的实用型作文。教师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家庭中人际交往的需要确定各种有趣的主题, 让学生写目的明确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各种应用文、读书笔记等,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技能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第二, 切实抓好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字、词、句、段、篇的基本功是语文素养的基础, 也是作文创新能力的基础。语言的本质特性 在于它是 社会交际 的工具,只有亲身体验语言的各种交际功能以及它的社会效益,学生才能自觉地去学习语文和掌握语文。虽然字、词、句、段、篇都是语文表达的单位,但是能够完整地体现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的不是字、词、句、段,而是成篇的文章。因此,教师应主张从篇章着手进行语言表达训练,鼓励低、中年级的学生写“放胆文”、“观察文”, 让他们把文章写开,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使学生写出个性习作。

三、培养习作习惯,提高习作效率

恰当把握尺度,还原生态课堂 篇9

然而, 随着生态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入, 好的课堂形式在被无限推广的过程中, 出现了生态课堂模式化的现象, 形式逐渐大于内容, 生态气息逐渐弱化。笔者认为, 对于语文生态课堂的探索, 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反思、调整, 在取舍进退间, 恰当把握尺度, 还生态课堂应有的真实和活力。

现象一:感情朗读的缺席

随着语文工具性的再回望重构建, 语文教学在从言语体会走向语用发展的过程中, 不少教师对生态课堂追求“高效”理念的认识发生偏差, 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发展, 把朗读教学视作“无效”或“低效”环节, 不自觉地开始弱化或甚至忽略教学, 只关注学生的思维结果, 而忽略了朗读教学所创造的思维过程。

反思:让感情朗读点燃生态课堂的情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语文教学, 历来都非常重视朗读。它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朗读是帮助学生感知教材内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 能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 朗读教学的落实直接关系着语文教学目标的落实, 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篇情真意切的散文时, 就非常重视朗读教学, 以丰富的朗读形式为依托, 指向课堂教学生成的实效。学生在初读中感知课文, 在展示交流朗读中学习技巧, 在品读重点句段中体会情感, 在窦老师的循循善诱下, 学生们真正读懂了作者的情感, 品出了文本的真味。学生融入了情境, 自然是真情投入, 妙语连珠, 能力和情感都得到了升华。这样的课堂, 学生主体地位非常突出, 教师、学生、文本情感和谐共鸣, 课堂情意弥漫, 效果卓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强调“重视朗读”的同时, 也提出:摒弃、防止矫情做作的“读书腔”。正视我们的语文课堂, 发现不是“感情朗读”这一课标要求出了问题, 而是我们的“朗读教学”出了问题———教师自身的朗读功底不扎实, 对学生的朗读缺少具体的指导和必要的示范;教师“朗读教学”备课不够, 读之前不提要求, 读之后缺乏点评和指导, 这样无效的朗读教学成了语文课堂的鸡肋。特级教师于永正一个“读”, 能教得风生水起, 出神入化, 学生读得渐入佳境、精彩纷呈。那是因为于老师“读”的指导指向学的需要, 是有知识背景的, 有方法技巧的, 有层次铺垫的。因此, 笔者认为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的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 不应该在生态课堂上缺席, 它能点燃课堂的情意之光。

现象二:方式选择的迷失

生态课堂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开放的形式, 它的呈现应该是动态的、生成的、热烈的、民主的、合作的、探究的、高效的。这一理念支撑下的生态课堂的呈现方式不再单一, 从个体思考转向小组合作探究。这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的合作形式成了生态课堂的宠儿, 拥有了其他学习方式不可撼动的地位, 大家热衷于将这样的形式作为甄别是否是生态课堂的标识。非此即彼,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独立思考、安静聆听成了课堂的“尴尬”, 课堂少了应有的沉静和悠然, 而刻意的追求、肤浅的认识, 也让合作学习限于困顿。

反思:让多元方式生发生态课堂的智慧

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有效的合作学习, 它的指令能助燃学习的愿望, 助推问题的解决;它的呈现能体现个体的价值, 实现共赢的效能。但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 重形式呈现, 轻方法引领, 重团队成果, 轻个体价值。课堂上一有问题就合作学习, 且指令模糊, 方法不明。学生在这“变味”的合作中, 丧失了静心默想的空间, 缺少了独立探究的机会, 弱化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特级教师薛法根说得形象:学习是不可替代的, 就像吃饭, 别人吃饱了, 不能等于你吃到了, 这是旁人不能代替的。“理性的顿悟, 灵性的生发, 需要静心思考。”安静的独立思考能提高个体的阅读品质、思维品质, 使学生的思维更趋深刻和严谨。有思维品质的阅读课堂, 才具有深度和厚度。

静心阅读和热烈交流, 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不是矛盾的对立面, 它们是实现教学目的路径和手段, 和谐地共存、适宜地取纳, 让课堂呈现多元互补的“生态场”, 才是生态课堂的智慧之道。

笔者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 第四自然段樟树外形的学习, 让学生独立思考, 通过圈画关键词, 思考作者用怎样的表达方式和写作顺序, 写出了樟树生命力的旺盛。学生通过静心阅读、思考, 拥有自己的表达和理解。“关联词在第五自然段中起到的作用”作为本文学习的重、难点, 具有合作探究必要性和价值。笔者给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空间并出示了合作探究要求: (1) 组内合作, 给这些关键句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 将去掉关联词的句子和原句对比读, 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感受, 记录员做好记录; (3) 汇总各组员的思考, 由代表交流这些关联词在本段表情达意上起到的作用; (4) 小组选择合适的方式诵读这些关键句, 读出认识和体会。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笔者介入小组, 及时调控, 在展示合作成果时, 笔者又是“引导者”, 以导促学, 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更深层。有效的组织和明确的要求, 使得问题的解决有了一定凭借。在这样的课堂中, 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也获得了合作探究的方法和成果, 适宜的学习方式让生态课堂呈现出圆融共生的优势, 实现了低耗高效的目的。

现象三:评价语言的失据

生态课堂是促动学生语文学习发展性和生命性的课堂, 在这样的课堂里,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不断动态生成的。这一理念下的课堂尤其注重课堂评价语言的功能。语文生态课堂推行以来, 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不绝于耳, 关注人性的课堂教学趋势令人欣喜, 但当“鼓励和肯定”视作“万能的灵药”时, 不难发现, 教师对评价的理解失当, 运用失度。那些言过其实的、单一苍白的评价语言狭隘了评价的多重功能, 滞缓、阻碍了学生语文生命的进程。

反思:让适切点评助动生态课堂的生长

合理适切的评价应该能够凸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具有诊断、激励、导向、调控等多重功能, 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长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作为课堂主导的老师, 他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语言, 应该是妥帖的良方, 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及时调整思维的方向, 还能有效调控课堂, 让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生成的、充满魅力的生命场。

适切点评是有内涵的, 它在学生正确时及时激励, 言之有物。好的点评应该是对事实的肯定, 对行动的鼓舞, 对思维的再启发, 绝非“你真棒”“非常欣赏你”这样空洞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泛空洞语言, 好在哪里?胜在何处?言之有物的表扬才能在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 照明成长的方向。教学《莫高窟》一文, 要求学生仿照句式, 拓展练写“飞天”姿态, 有学生这样表达:“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三五成群, 上下翻飞;有的侧身而卧, 手拉胡琴。”执教老师点评:你观察仔细, 能仿照课文, 用对称的句式、精当的语言, 写出飞天之美。难能可贵的是还注意了与课文语言的不重复, 让老师欣赏。”这样的评价除了激励作用, 还充分体现了方法的指导, 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适切的点评是智趣的, 它在学生困顿时有效问诊, 点拨得法。《小稻秧脱险记》一文, 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执教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 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 来, 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和听课老师都笑了, 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 这次读出了效果。这样智趣的评价既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的言语得到了发展。

语文生态课堂理念作为一种先进而高效的教学理念, 在实践推广中日益显现出它独特的生机和活力。语文教师在深入学习和实践反思中, 要立足学生长远发展, 取舍得当, 这样的生态课堂必将日趋完善, 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命。

摘要:语文生态课堂是在充盈着生机与智慧的教学情境中, 教师、学生、文本和谐共处, 各自绽放生命本色的课堂。在推进生态课堂的过程中, 也不乏一些过犹不及的失度现象:感情朗读的缺失、合作学习的失效、评价语言的失据。笔者以为应从学生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 看到感情朗读的重要和朗读教学的症结, 尊重小组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应然价值, 认识评价语言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只有恰当把握尺度, 方能实现教学的价值。

理想的课堂教学尺度 篇10

看来, 课堂教学把握激励性评价的“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讨论一下教师的主体评价为什么会有“失度”或者“过度”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于评价标准把握模糊不清和对评价对象缺乏了解。评价标准是什么?如果过分偏移于“只要表扬就好”的观念, 那就势必产生以表扬之“逸”来代以科学分析、判断的实事求是之“劳”。如果是这样, 那就使激励性的评价完全变成对学生的无目标地馈赠。于是, 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一种是当学生初次接受这意外馈赠时的情绪激动, 可能会引起短时间的正向反应:自励、自信, 从而配合教学活动;但另一种是当这种激励性评价重复多次后, 随着评价对象的他移, 受评对象情绪趋向低落, 不能达到总体的激励效果。即便是类似的激励性评价多次集中在一个或两个等少数人身上, 但因这种评价的无目标性、无内容性, 使得受评对象不能去反思品味这种评价的具体指向和具体内容, 于是便出现了一种类似医学上的抗药性, 激励性评价的作用逐渐淡化, 以致于无。同时, 我们还应该看到, 这种空洞而泛化的评价因为多是总体性的评价, 有些不能落实到个体身上。所以效应的发挥也是大打折扣的。如果从教育心理学与接受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 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往往人们有一个错觉, 认为表扬只起正作用, 不起负作用;即便不起正作用, 但决不会起负作用。慎重而认真对待课堂激励性评价这件并不小的大事, 特别是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与单向的激励性评价还不同, 因为前者还有不是被评者, 即不是激励性评价的对象。这样, 在教师的心目中, 评价的对象就不仅仅是被评者, 还有更多的旁听者。任何过度过头的评价都是具有负向作用的。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一位深有体会的老师, 听了两位教师的公开课。一位男教师经常这样来进行激励性评价:“你回答的真好, 恐怕老师也说不出来!”“老师还没有你想得周到!”“你概括得太棒了, 老师也自叹不如!”等这些话。她边听边想:“你这么不行, 干脆让学生来算了。”并认为她自己会这么想, 能保证学生不会这么想吗?而另一位女教师的课堂评价就相当精彩:“老师认为你是我们班的心理调剂师”, “你想得真细致, 搞科研工作最适合你了”, “你的想象太丰富了, 是未来的文学家啊!”这样, 既激励了学生, 又不失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形象。应该说后者的评价也是很高的, 但因没有把教师自己参加进去, 所以不失身份, 不失威信, 同时也显得不温不火, 恰到好处。

事实上, 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是当代教学理论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生评价在理论和方法技术上是比较成熟、完善的, 主要有智力测验、学习潜能测验、学科学习成就测验, 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学习适应测验 (如AAT测验) 、个性测验 (如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 , 心理健康评价等。”当然, 这些是系统的科学评价, 与我们所讨论的随机性的课堂评价, 不是完全同等的概念, 但对我们是应有所启发的, 主要是告诉我们, 课堂的随机评价, 也要具有科学性和理性因素, 也要讲究评价的艺术和方法。这也是一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那么, 正确的课堂评价应具有哪些有效的艺术手段和方法呢?首先, 评价要有目的性, 要有的放矢。其一要选准评价的对象。一般对学困生进行适当的激励性评价, 效果最好;对不善言谈、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进行准确而有力的激励性评价, 效果最好。其二要选好评价的时间。激励性评价, 不宜过于频繁, 可根据具体情况, 或选用抓住亮点, 随时评价的方法, 或选用记录组织、集中评价的方法。其三要留有余地, 适可而止。激励性评价切记过于口满, 无限拔高, 这样对受评者不利, 会使之滋长骄傲情绪;对受评之外的听者也不利, 会使他们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因此, 严格把握激励性评价的度, 是非常必要的。其次, 评价要言之有物, 令人信服。其一要有公平感。因为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 所针对的不仅是受评者个人或若干人, 而是全班同学。因此, 必须使受评者之外的大多同学感到评价的内容和尺度恰如其分, 真实可靠, 既不使他们受冷落, 又使他们受到感染, 引为榜样。其二要有激励性。我们所强调的激励性, 绝不仅仅指受评者, 更多的是指受评者之外的大多数听者, 使他们能够从先进人物身上看到闪光点, 并映照出自己的某些差距, 从而激励自己迎头赶上。其三要有启迪性。有一位有心的教师在讲评一位学生作文中用水晶来比喻小女孩的眼睛时, 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比喻恰切精当。”当问到为什么是这样比喻, 学生回答“透明嘛”, 这固然不错, 但不够全面。这位老师没有急于做评价, 而是又顺势问了一句:“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 它不也透明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从而悟出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童贞的纯洁与可爱。这个例子无疑说明, 课堂评价其实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延伸。好的、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 不仅能开启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情操, 而且还能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 知识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不少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 就是因为在学生时代, 特别是中小学时代, 受到一次老师的激励性评价, 而铭记终身, 焕发无穷的信心和潜能, 并通过不懈地努力而终于实现理想, 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王彩丽.当下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和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 (8) (上) :28-29.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266.

上一篇:产品认证下一篇:新型胶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