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之《建设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读书心得

2024-05-05

教师读书笔记之《建设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读书心得(精选5篇)

篇1:教师读书笔记之《建设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读书心得

这是一本介绍幼儿教师从初步形成到一步步走向专业成长的书。书中从教师的专业化概念、幼儿教师的成长历程、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关系、走向专业成熟以及做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等五大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与讲解。

看了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章“走向专业成熟”,可能是我觉得最符合我们我的实际,也是我们每位新教师所希望和渴求自己能够尽快的走向专业成熟吧。我仔细阅读着每一字每一句,想从中获得些对自己有利或有帮助的信息和经验,让自己更专业更成熟。

感触最深的是第五章的第一块内容:教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和反思。初任教师职业的新教师,成长为具有实践智慧的优秀教师,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的自我反思,以及外部的支持与协作,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教师才能快速的进步和成长。

作为一个只有几年教学经验的新老师来说,各方面都是处于学习阶段,除了要管好孩子外,在上课方面也要经常性的进行反思、总结、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看了此书让我明确行动研究对教师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因为行动研究能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让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将教、学、做合二为一,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及研究能力,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文章中,有大部分文章可供我们参考、借鉴学习的资料,在分享与对话中的个别小案例也是我们生活、工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资源平台中的反思体验设立了好多的专业问题,以供我们阅读、反思等。资料库中的多种专业资料,不仅使我们增长了不少专业知识,也为我们提供了工作、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总之,在看此书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

篇2:教师读书笔记之《建设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读书心得

1.在开展家长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

书中指出:“只有不断的反思,学会换位思考,以适当的方式与家长沟通才能共同解决难题。”在幼儿园日常的工作中,家长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最初一些家长的要求让我感到很挑剔、自私,心里有时会有些抱怨,但是时间长了以后,我渐渐的能理解一些家长的做法,明白其挑剔自私的原因。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太爱自己的孩子了,其实,从父母的本能来说这是正常的,因此,需要老师能站在家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理解家长的这一心态。同时仔细的反想家长为什么会有挑剔和自私的表现是不是自己某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在哪方面还需要多加努力,相信坚持这样做,会慢慢的赢得家长的认可。

2.幼儿教师要具有“三心”和“二意”

“三心”指有爱心、信心、耐心。幼儿教师面对幼儿时必须心中有爱,时常展现笑容,和蔼可亲,将自己的感情投放到孩子的世界里,这些是孩子们最需要和喜爱的。“二意”指的是善意和诚意。这是针对家长和同事说的,无论对家长或同事都要本着善意和诚意与之交往,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样才能建立起宽松和温馨的工作环境,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我认为书中归纳的“三心“和“二意”很正确,是一个好的教师应具备的。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时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忽视上面所提到的三心和二意,所以导致工作中一些工作做得不到位,有不足。读过这些以后,我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主要注意到这些问题的把握,让自己尽量做得完美一些。

篇3:教师读书笔记之《建设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读书心得

1. 物态文化。

它是指对专业发展产生影响的校园布局、环境和设施。它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具有文化意蕴布局和美化绿化的校园, 能给人以神清气爽之感, 强化教师工作动机, 形成良好的工作愿望, 提高工作效率。学校物态文化, 首先表现出人文气息, 以发挥其陶冶人、教育人的作用。学校的建筑物、花草树木、运动场地等设施的安排与布局要给人以匠心独运之感, 给人以和谐之美。其次, 学校要有能用、够用的硬件设施, 能满足教师学习、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需要。如图书室, 教师阅览室, 上网电脑。再次, 学校要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墙, 教学教研成果展览室, 才艺展览室等。

2. 精神文化。

它是指影响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状态、舆论风气和职业境界。精神文化是学校教师文化的内核, 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动因, 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状态的外在表现。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文化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形成“三有”的精神风貌。即有自强不息、严谨治学、求实创新、成就名师的事业追求;有平等待人、严于律已、心存感激的生活态度;有高雅的审美、善于创造美、欣赏美的情怀。二是要开展“三字”读书法, 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教师“想”读书, 把读书看成与人类文明对话的过程, 看成提升自身内在价值的手, 看作一种焕发教师生命活力的源泉, 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底蕴, 厚积薄发;教师“会”读书, 会用新思想、新方法审视教育教学问题, 做到以学导思、以学理思, 不断锤炼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能力;教师“乐”于读书, 把读书当作一种业余生活, 对“三更有梦书当枕, 半床明月半床书”的生活方式乐此不疲, 并成为提升教师精神境界的基本方式。三是要有融洽的合作氛围。人本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卡尔·罗杰斯认为, 个人的潜能的挖掘与转化必须建立在“和睦、亲切的环境气氛, 真诚、信任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上。然而, 长期以来, “同行是冤家”的观念以及文人相轻的现象在教师这样的群体中比较常见。大多数教师都把自已的全部精力集中在他们负责的一小部分个别课程中, 很少花时间与同事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在许多教师培训实践中, 即使提供了机会, 也未必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实践知识”、未必愿意与别人一起制订方案。因此, 要真正实现教师之间能共尝教育资源, 交流教学经验, 分享教育成功喜悦, 共同反思教学过程, 首先, 必须让教师认识合作的价值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其次, 要建立一个有共同目标的教师共同体, 让教师在这种共同体中通过相互合作来获得知识、总结经验、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养成键全人格。在这种共同体中, 可以通过专题工作坊, 教师共同参与的年级会议、教师专题研究小组等形式促进教师的合作。

3. 制度文化。

它是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规定和各类活动以及操作规范。学校制度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也是学校教师文化的支架。制度文化有三类。其一, 激励制度, 学校有一套鼓励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 让他们产生较强的成就事业、成就名师的愿望, 这类制度既要有学历提升、教学比赛、教学效果和教学论文等奖励制度, 也要有名师、优秀教师认定和再认定以及待遇制度。其二, 学习交流制度。学校鼓励教师阅读教育理论名著, 熟悉教育名家的思想观念, 知晓他们成长历程, 感受他们对教育的激情;学校要安排教师多看名师课堂实录、教育叙事, 厚积教育情境知识, 增长教育智慧;学校要建立同学科、不同学科听课制度, 相互鼓励, 共同反思, 共同提高;学校要建立与其他学校交流的制度, 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 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其三, 活动制度。学校既要有教学观摩, 专题讨论, 三笔字、普通话比赛等常规性活动, 也要有多样化的拓展知识视野的活动, 如校园读书节、学术沙龙等。

4. 管理文化。

篇4:《我的教育理想》教师读书笔记

一、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勤于学习。

读书使人睿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豁达。学习是积累精神财富的重要方式,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谁不注重学习,谁不及时接受新的知识,谁便会被时代所淘汰。作为教师,更应勤于学习,不断吸收和接受新知识,才能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一神圣的职责。教师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方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吸收、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试想一个没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怎么能担当起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之重任?因此教师只有勤于学习,不断进取,学高才以为师。

二、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爱心。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讲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是教师的崇高义务,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朱教授说得好,“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教师首先从爱学生做起,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成长。教师要真诚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平等和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厚此薄彼。要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激发和鼓励学生去不断探索。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多加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要尊重学生人格,少一点训斥,多一些宽容,少一点冷漠,多一些关爱,少一点打击,多一些欣赏,要与学生平等相待,并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赞赏,俯下身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学生才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并和老师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只有具备爱生如子的情怀,方会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和赞赏的眼神去鼓励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才能担当起教育人、培养人的重任。

三、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追求卓越。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竞争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材。而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靠教师,因此作为培养人的教师首先要追求卓越,并富有创新精神,这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要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就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和提升,并具有不断挑战自我的意识和勇气,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只有有了创新意识,才能焕发出创新的热情,才会产生不断学习、积极探索、不断追求卓越的压力和动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才能鼓励学生探索和质疑,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篇5:教师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

现在,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学生,是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保持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耀学生心灵的阳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开放学生的时空,使之充满活力

开放学生的时空,使之充满活力,教师必须摘下“师道尊严”的面具,让自己的主导地位不至于变成“主宰”地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向教师敞开心灵的大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敢于在教师面前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并自我挖掘出创造性的潜能。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做到不拖堂,不让作业和考试填满他们的课余时间;不要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还学生自主权,还学生发言权,还学生活动权。否则就等于堵塞了他们学习发展的渠道,久而久之,学生将被动地接受信息,变成“录音机”,变成“容器”。

二、关爱学生,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记》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师关爱学生必然赢得学生的爱戴,学生也必然会将爱师的感情转化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去。反之亦然,如果我们对每个学生不做到力戒“忘事忌语”,即使您一切为了学生,而学生却受到您的言行的影响,或疏远您,或与您产生对立情绪,渐渐地变成被动学习,甚至厌恶学习。

三、教师要有良好的素养

老师工作有着枯燥重复的特点,每天要面对大量繁杂、琐碎的学生问题,若不能以平常心态对待周围变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气会变坏。如果急噪不能克制自己,变得激动,训斥学生,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会挫伤学生自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导致心理失衡现象。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任务是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对其不规范行为,只有引导,认真去做思想工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做到边教边学,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于认错纠错的勇气,这对自己发展很有利,同时我们只有宽容学生的错误,给他们爱,用自己的美好心灵去医治其心灵创伤,用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渍,他们今后才会宽容别人的错误。要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对待我们和别人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抛开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养,从学生角度去思考,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及时将一触即发的矛盾缓冲过来,增进师生情感。

上一篇:上班族午睡多长时间最好下一篇:英语话剧圣诞节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