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有效教学 构筑理想课堂

2024-05-23

追寻有效教学 构筑理想课堂(共9篇)

篇1:追寻有效教学 构筑理想课堂

追寻有效教学 构筑理想课堂

---灵武市幼儿园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

2011年10月9日市教研室组织全市公办、民办幼儿园五十名教师观摩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汇报课及专题研讨活动。五位教师的各具特色,各具风格的课堂教学,给每一位观摩者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在内容选择和制定目标上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每节课活动内容设计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如:杨春燕老师的科学活动《动物怎样睡觉》,根据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通过让幼儿对小动物睡姿进行归类,最后将活动延伸到纠正幼儿错误的睡姿上。在这一环节中杨老师还将中午幼儿午睡时拍摄的照片进行了出示,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通过对比知道错误的睡姿会给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其次,根据幼儿特点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亲自探究得出结论。如:李福英老师上的《颜色宝宝》一节小班科学课,在教师一步步引导下,通过科学探究,让幼儿动手实践操作,感知颜色的变化,促进了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

第三、参与游戏、表演、活动等,玩中学、做中学。

高雅老师上的《快乐的长短音》一节音乐课,以打蚊子游戏、做面条游戏、以及打击乐活动贯穿始终。教师构思新颖,幼儿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了音乐的产生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撰稿人:贺永红)

篇2:追寻有效教学 构筑理想课堂

孙老师

目前,各种竞赛课、观摩课、展示课、公开课层出不穷,级别也各有高低,但这些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教学理念上追求全新,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追求先进,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追求亮点,在教学效果的预设上追求完美,全无瑕疵可言。——可想而知,实施这样一节课的教学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我们的课堂真的需要这等的“繁华”?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还比较落后,教学的资源还十分匮乏,哪里需要这样的课堂教学?又怎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因此,简约的数学课堂已成为许多教育一线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理想境界。怎样让我们的课堂平实起来,怎样让我们的课堂赢得更多的教师与学生应该成为我们教师工作的重心。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简约的课堂,下面谈谈我的感受与见解。

一、守望简约的数学课堂

有句广告词说得好,“简约而不简单”,我们的数学课堂也要做成具有一定高度一定内涵一定标准的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简约不是单纯的简单,具有简明、简略、简洁之意,大家都知道做事要力求避繁就简,能简单的事大可不必复杂化。“李宁”、“耐克”的注册商标简明扼要,就是那个简洁而又大气的 “L”和“√”让人一看就终身难忘。生活如此,课堂亦应如此。怎么简约呢?

从教学目标来看,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不能过多,标准也不宜定得过高。过多了来不及实现,过高了够不着,也无法实施。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还要贴近教材,扣紧中心。

从教学内容来看,给学生自我探究或小组合作的知识点宜少宜精,让学生便于操作,使他们能够掌握。对教材可以适当的重新链接,这种链接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符合孩子们的思维。对教材的挖掘,要适中。

从教学手段来看,应围绕要达成的目标来选择,手段要简洁、明了、可操作、高效。传统的教学手段,我们要用其“精华”,同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制造一个宁静的学习氛围。

从教学情境的创设来看,简约的数学课堂应该做到“简而不减,富而不浮”。即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要适时创设围绕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境,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但是教学情景的创设宁缺勿滥,切不可将一节数学课堂创设成由若干个场景组成的舞台戏,让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从教学过程来看,简约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清晰的,扎实的,易于理解,拾级而上、螺旋式提升的过程。教师不要给学生制造“无为的拦路虎”,给学生增加过重的学业负担,使他们产生畏惧数学、痛恨数学的心理。

从教学语言来看,教师的教学用语要透明、直白,具有科学性。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角色,该学生表述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该学生描述知识点的理解的,全部放手让他们自己展示。把学生推到舞台的主角,将课堂打造成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提升能力,培养情感的平台。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一种富于哲理的语言。

总之,简约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教学目标精干,教学课重点突出、精当,教学用语要简单利于理解,教学策略符合学情,师生情感共鸣,学生参与度高,师生角色分明,课堂气氛和谐、融洽,教学理性与激情的和谐统一。

二、做实课堂,提高效益

新课需要简约的课堂,它不是教学的一个简单的轮回,它是教学的一种返璞归真。这种简约的内涵必须达到一种境界,具备一定的韵味,它的背后是大全、精要、深刻和智慧。

1、目标要明确。我们的教学目的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我认为简约的数学课堂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在于一个“实”字。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更要给学生一个实在的课堂。教师要做实数学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外,对于教学预案的构思尤为重要。

2、训练要扎实。要想使课堂的目标最大化地达成,课堂必须做到扎实高效。训练要抓纲务本,注意基础性;要抓住关键点,注意针对性;联系生活,注意应用性;要丰富题型,注意适应性;要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要拓展思维,注意开放性。要评价及时,注意鼓励性。有些青年老师在听完一位特级教师的课后感触地说,特级教师上课就凭一支粉笔,一张嘴,也忒容易了,这种课我们也会上。殊不知,特级教师的一节课包含着他多少年的文化积淀和教学功力,其教学流程的设计是经过慎之又慎的思考,哪是一个“凡夫俗子”所能轻易摹仿的。特级教师的这种简约课堂就内敛着大气、深刻和智慧。

3、评价要及时。学生是课堂中的“演员”,是发展的个体,教师是舞台后面的编导,要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要适时地给予评价。特别是课堂学生的一些“插嘴”、出错等生成性资源稍纵即逝。笔者前些日子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听了一位数学老师的课,在课中这位老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顺利进行,凑足课堂“浓烈”的学习氛围,对个别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不予理睬,都是用迁移的话题劈开,不是“你的想法不错,但要保留”,就是“你的意见很好,我们放在课后讨论”„„这些现象,都是老师对学生个体独立生成性资源的浪费。这样的课堂是虚假的、图表面繁华的,这样的课堂欺骗了学生,欺骗了观众,也欺骗了授课者自身。仔细想想:教师为了哗众取宠、为了表面热闹,为了课堂的连接顺畅,不顾“捣蛋”的学生的新发现、新思路、新方法,不顾他们的感受,试问这些学生能“服”你这个老师吗?能喜好数学吗?能再安心的接着听课吗?还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吗?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挫伤,这样的课,绝不是好课。三、一个善意的提醒

我们在呼唤简约,守望简约的同时,也要防止走向极端:一切从简,一支粉笔、一张嘴、空洞的说教,乏味的课堂,使教学走回几十年前的老路。我们说简约不是一种时尚,不是一种文化倾向,它是我们今天教学追求时尚、活跃、新潮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篇3:追寻理想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问题出在哪儿?如何追寻理想高效的历史教学?根据自己的新课程教学实践, 如何追寻理想、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找准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的原动力

大凡高效的历史教学, 都是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言的。因此, 学科教学高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不是教的法则, 而是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价值。由此, 我们可以认为, 历史学科教学高效的原动力不主要在教育学和心理学, 而在历史学本身。虽说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围绕着国家的需求和时代的进步会有所变化, 但就历史教学而言, 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三个视角:

(1) 与学习视野密切关系的史论部分, 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是”。

赞科夫讲:“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深刻”意味着不是把教材看懂, 而是看穿、看透, 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 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 发人深省, 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 嚼起来有味。

(2) 与历史知识密切关系的史实部分, 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实”。

高效教学无外乎是说历史学习的有用性, 而有用性又是与历史知识的价值性联系在一起的。当前, 我们最需要杜绝的是, 在纷繁的教学活动背后存在的诸多伪历史知识和伪历史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 这样, 他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 是独一无二的创造, 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

(3) 与历史学习方法和思考密切关系的史料部分, 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真”。

就历史教学的高效而言, 历史教学理应引入史料, 并使其意义化 (不仅要去伪存真, 还要有学的价值) 、理性化 (不仅要投入情感, 还必须掺加理智) 和内化 (不仅要生动有趣, 还需要渗透反思) , 不能只教教科书。

有了动力, 我们便可以自由地计划自己的教学方案, 而无须拘泥于太多的教学规矩。备课的过程就是找史料、摆事实的过程, 教学的设计就是优化教学程序、体现学的意义的预案, 学习指导就是充分探究、深究细节、依据事实、明辨道理的师生互动行为。

找准了原动力, 还不足以完全解决理想教学的高效问题。其实, 低效的课堂教学症结, 正是部分老师的课堂组织方式不高效和不恰当干预引起的。为此, 笔者通过实践提出了改变教学低效的三个规则。

二、课堂教学组织过程实现高效的三个规则

(1) “保持学生状态良好”规则。能使学生反应良好和学习动机得以保持的最佳策略, 就要积极地首肯学生, 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以增强。遇到学生回答不上来时, 不可以面露不满, 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 其实可以重新解释一下。对成绩滞后、理解力差的学生, 越要提问其力所能及的问题, 从而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保护、尊重他们在历史学习中应享有的平等地位。课堂上, 老师应该和每个学生展开积极的沟通, 就作业难度、答题质量等给予几句鼓励。任务布置后, 可以在教室内巡视, 观察孩子的完成情况, 一个微笑或点头, 几句赞赏的话, 热情耐心的指导, 均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有孩子“捣乱”时, 不可雷霆万钧, 横加指责, 更不能岔开教学目标, 大加训斥。有时一个眼神、手势, 或停顿几秒钟, 就能制止扰乱课堂的行为。

(2) “认知积极干预”规则。具体运用这一原则的做法是:当某一任务学生完成时, 老师不可草草瞧一眼, 打个勾完事。历史课上, 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或基本技能的训练结束后, 老师应从完成的方法或技巧上加以指点, 从任务完成的质量角度予以点评。

(3) “监控、管理、维持”规则。

(1) 管理:以什么教育思想为指导, 采取什么手段来管理历史课堂教学, 直接涉及教学效果。一堂历史课的关键内容是正课, 而初中生只能保持注意力二十分钟左右, 此后便会出现“魂不守舍”现象。如果教师言语激烈, 会抑制学生的学习情绪, 这时一句“幽默”的话、一句“暖人心”的话, 往往会拨动学生的心弦, 保持和谐课堂直到下课。

(2) 监控:布置任务给学生后, 如课堂练习、阅读背诵等, 监控就随之而来。不是每个学生均能立即按要求做到位, 此时高效监控很重要。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 及时给予他们帮助, 或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 同时及时制止个别学生的不良举动, 就会拉近师生间的心理合作距离, 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任务顺利进行。另外, 如有个别胆小或内向的学生, 他们从不当众举手提问, 但对走到身边的老师就敢于请教。深入学生还有利处, 老师可从几位学生出现雷同错误中摸清学生运用理解上存在的共性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关注某一知识点的运用理解。

(3) 维持:高涨学习情绪的维持, 是理想的历史高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变式训练, 能让学生感到历史课长而不烦, 累而不腻;利用多媒体创设新情境, 促使学生积极地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 活而不乱, 学而不死;及时发现学生作业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的点评, 从而培养师生良好情感, 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能力。

篇4:追寻有效教学 构建理想课堂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条件等,灵活而又恰当地选用,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一、任务提出,引导活动

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宗旨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通过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会到学生中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指导。我们在设置任务时不仅要考虑到内容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使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在本节课里教师预定的任务。还有要注意的就是任务要相互关联,以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受家庭环境、生理素质、兴趣爱好、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信息技术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为解决这种差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分层教学法,感到效果很好。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评价,从而使各层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较好地解决统一教学与学生差异性的矛盾。

我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放低起点,尽量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学软件进行广播演示教学,直观展示操作,然后通过模仿示范,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第二层次的学生则通过尝试探究,教师适时帮助,解决任务,尽可能使其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其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对第三层次的学生,则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教师适时点拨,协助教师帮助同学,培养其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在设置任务时也注意分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知识水平自行选其一进行操作练习。 这样的分层提升练习,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接受程度,让每一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这样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也到达了标点,树立了自信,基础好一点的学生也不会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水到渠成地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课堂教学逐渐走向高效。信息技术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担任的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尽可能创造性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从而充分地展示自我。让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同时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而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组内交流,合作沟通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水平差异比较大,为了弥补这种现状,信息技术教学通常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差异性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有效合理地建立学习小组,对我们驾驭课堂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我是通过给学生发放信息技术水平自我评估表,然后根据获取学生的信息来初步分组的,将男生、女生、成绩好的和电脑操作好的学生搭配开,使得各小组的实力比较均衡,再让各小组成员民主推选出一名学习基础好、组织能力强、说话流利的同学担任组长。在学习时,请组长管理本小组的纪律,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为了更好地发挥合作效果,适当的时候我还会在各小组之间展开竞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得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五、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思想和情感的孩子,他们的差异性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很大的变数,也隐含了更大的生成性,在课堂上会随时发生一些让人措手不及的事情,如果能够正确而巧妙地处理这样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新资源,就会让信息技术课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丰富。

对一节课而言,预设体现对教学内容的尊重,是有序和高效教学的前提,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是巧妙与智慧教学的关键。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作为教师要想使得“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我个人认为要充分备课,弹性设计教学,多方面了解学生,尽力掌握学生的“现有起点”, 巧妙利用即时信息,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从而保障教学的有序性,诱发动态生成。

篇5:构筑理想课堂活动总结

为了深入推进学校的理想课堂课堂建设进程,提高全校理想课堂建设水平,根据教育局和区教研室计划安排,2017年9月,我校在统一部署下,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理想课堂教学活动。活动期间,学校的骨干教师走进课堂,走向老师,走到孩子的身边,感受到了学校理想课堂所绽放的魅力,了解到了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这次活动,在全体师生的精心准备、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学校及时召开班子会,成立领导小组,由刘杰杰任组长,协调各班主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质量。

(1)组长负责制定活动方案并召集教导处相关人员研究讨论,及时调整与安排开放的具体内容。

(2)组织引领。各班主任打印好课程表安排,并制定听课学习意见反馈表,每次学习单位做好记录。

(3)全员参与,所有学科开放。各年级组按学科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都本着学习、提高的心态面对教学开放月,围绕“生本”“生态”的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和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理想课堂春意浓

这个理想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充实的,9月12日,为了深入推进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全区信息化生态课堂的建设水平,根据区教研室安排,2名语文骨干教师参加了在烟台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大讲堂观摩活动,回校后四位教师对学习成果进行了汇总整理,给全体教师做了精彩的二次报告,让每位教师都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提升了学科素养。

在这期间,我们学校里组织了校内听评课,家长进课堂,晨诵,幕醒等活动。通过交流,学校各年级教师和家长了解了我们老师工作及学校管理的状况,看到了学校的精细管理及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大力度的教研工作,看到了生气勃勃、扎实有效地课堂教学,尤其是老师教学课件准备和预习卡当堂作业的设置,给学习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精彩展示也获得了学习者的肯定。他们认为教师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每位老师都能运用多媒体设备上课,课堂教学效果好;

2、教学有经验,有方法,能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3、教师和蔼可亲,讲课有精神;能够照顾到大多数的学生;

4、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平等。

三、构筑理想课堂活动的收获

此次教学活动是紧张与劳累的,也是忙碌与疲惫的,但它送给了我们成长的法宝与经验,送给了我们成长的动力与源泉,更送给了我们成功的喜悦与智慧。1.教学理念朝着学生的发展走去。

所展示的每一节课处处体现着以生为本的主线,体现着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课堂上老师们不是考虑自己如何操作课堂,而是顾及学生如何学习;不是考虑达成结果的答案,而是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考虑教学内容如何反复分析,而是考虑学生如何进行实践训练。总之就是一句话做到了认真落实“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有效设计,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我们看到了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说”的积极状态。可以自豪地说:“现在,我们的课堂真正的变得了‘简约而不简单,灵动而不凌乱,扎实而不机械,真实而不失精彩。’” 2.教师工作热情高。

在开放月期间,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按照学校的部署要求,进行高标准备课,确保了外校学习的质量。在整个活动中,全体教师通力合作,互相配合,促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受到了学习者的一致好评。

四、构筑理想课堂的反思

1、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更新观念。用更多精力关注课改,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使课堂更活跃,教学更精彩。争取在下次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展示的教学风格更有特色,教学形式更丰富,教学方法更灵活,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2、希望老师关注那些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分层次设计问题,多给他们展示空间、多鼓励他们。在这次活动中除了这些感受,我们更有一些感动。我们感动于老师们敬业精神,感动于我们老师之间真情互助的情感,准备课时的互帮互助。

篇6:构筑理想课堂工作计划

浮来山镇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遵循求实、求新、求深、求效的工作思路。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追求,以“以人为本,追求真理”为行动理念,积极开展构建理想课堂的教研工作,全方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打造品牌教师,促进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同时为了使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有效的开展,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办学水平,达到构建“理想课堂”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

1、是追求有效课堂,构建体现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教学操作模式;

2、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相关而善、循循善诱”的原则,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有效模式。

3、是关注教师的发展点,鼓励教师差异发展和错位发展,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落实措施

(一)深入学习,提升素养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

程和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有关理论与实践的书籍,组织好“上好课”专题培训活动,结合师生共写随笔活动,经常开展交流与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知识底蕴与文化积淀。

(二)努力实践,稳步提高

1、开展框架备课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开展“框架备课研讨”活动,主要对如何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对“个性化教学流程补白” 进行研讨,每位老师教学个性特点能够在“个性化教学流程补白”中充分体现出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生长点,从思想道德、知识能力、个性心里等方面对他们进行系统设计,做育人的有心人,用情、用心施教,用自己的智慧使课堂变得有序而生动。

2、改进课堂教学范式认真研究常态课中怎样上好新授课。要经常反思、用心探索: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怎样给予启迪。当学生失望时,怎样唤起信心。当学生积极性高涨时,怎样给予保护;要想法设法引导学生“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听一听、议一议、试一试、尝一尝、练一练、摸一摸、想一想、演一演”,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在课堂上有效合作,擦出思维火花、激发无穷创造,感受和谐的欢乐、发现的欣喜;要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既不搞“满堂灌”,也不搭“花架子”,用真情实意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逐步形成个性鲜明教学特色。

3、开展教学示范活动

组织开展“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堂教学示范课”活动。内容为“说课——上课——评课”。并以此为契机,鼓励每位教师经历“研究——反思——再研究”的过程。

4、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引导教师差异发展和错位发展,每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组织中青年教师“构筑理想课堂”汇报课活动。鼓励教师建立“构建理想课堂”主题个人博客,收集教师个人实践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教案、案例、反思随笔等。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为他们创造好的成长条件,加快他们的发展,培养一批名师,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快速成长。

(三)规范管理,注重实效

1、强化管理。“构筑理想课堂”——各学科由专门的教师负责,学校所有的教学均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全体老师要自觉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利用网络的便捷及时迅速地进行研讨和交流,在全体教师中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2、注重宣传。充分利用校内外宣传阵地,加强对实验成果、办学特色的宣传,做好各级各类教育刊物的组稿投稿

工作。对教师实验内容进行整合、汇编、归类成册。同时及时将所有实验的过程性资料上传“教育在线”

3、扎实有效的抓好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值得强调的是这项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固定时间,要随时随地的体现出浓郁的教研氛围。同时,我们要通过集体教研,随堂听课,骨干教师的培训,老教师的引领,名师的点拨,加大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

4、为了缩短教师的成长历程,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本学期我们要在新进教师中开展两轮由校领导全部参与的把关听课活动。

四、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于春晓

篇7:追寻有效教学 构筑理想课堂

本学期,市里重点进行“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的研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落实,有必要先从理论上明确有关要求。近些天,我进行了一定的学习,现将学习的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关于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说: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刘良华著)

二说,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钟启泉)

三说,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2)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

四说,有效教学主张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测量来考查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即“教学的科学”。有效教学的提出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当代教育思想的影响,有效教学在主张教学效益的同时,关注人格形成、生命关照等在教学中的意义。所以我们把有效教学理解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即教养与教育的辩证统一。

从以上几种解释,可以看出,“有效教学”是个特定的概念,是从对教学的积极意义上界定的,与“有效”作为中性词的本义是不同的。

近年来,也有不少教育界人士提出质疑,认为“有效教学”的提法不够严谨,应该提“优质教学”、“高效教学”、“成效教学”、“实效教学”等。我对此也深有同感。

二、关于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

1.情意原理:学生的心理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2.序进原理:来自外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和行为结构,教师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基础.3.活动原理:学生外部的行为结构与内部的心理结构之间有着直接的互化关系,教师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是促成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径。

4.反馈原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和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地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三、关于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1.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导向作用。

2.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多次询问学生之后,学生仍然无动于衷,于是就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

3.有效学习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现代教学方法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教学策略,但任何策略都是有针对性地,所以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并如何在实施过程体现出其最大的效益是我们教师特别需要关注的。在教学评价中,考察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是否符合学生获得该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把握了该教学策略的本质,发挥出最大功效是评价者需要关注的。

4。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

5。有效教学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获得,还包括学生的内在发展。“在教学中并不仅仅传授源于人类知识文化诸领域的知识、技能、技巧,它同时也传递立场、自然观、社会观、人类生活的价值与目标,即世界观、政治的、道德的基本态度。”“我们并不能把教学单纯地视为教养的手段,它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教学视为教养、教育的过程时,我们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完满地实现教学过程的课题。”有效的教学一定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这就区别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关注了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

四、关于制约课堂教学高效的几个因素

1。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一节课到底该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过程该让学生掌握哪种学习方法、分析方法和技巧。这些知识技能、方法和技巧在中学中具有哪些作用,老师心中无数,学生心中无底。

2。对学情掌握不透:教师课前关注的是教材、大纲内容,对千差万别的学生的心理、认知准备了解甚少,课上只顾一味地把“备”的东西倒出来,一味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课堂检测、反馈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3。重教不重学。没有创造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老师“一统天下”的惯性、“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严重制约着课堂。“三讲三不讲”落实不到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模式没有建立;或者是根本没有考虑。

4。课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教师的讲解点拨不能做到精当凝练,学生的参与课堂面不广,参与方式单调,师生的双边活动低层次,教师唤起手段单一,学生大部分不在状态,课堂缺乏激情,没有情感交流,思想沟通,智慧碰撞,生命融合,造成很多学生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巩固和吸收,久而久之,就出现厌学、逃学、弃学等现象。

五、关于高效课堂教学的特征

1。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特征。由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含义丰富,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不同的设计、安排与侧重,也正因为如此,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存在多样性,并非千人一面的“样本课堂”。

2。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向指导。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做到规范化和具体化。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教授认为,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四点基本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是学生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应当细化,具体到认知领域、情感态度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等要达到的各项要求;二是课堂教学目标应当明确不同类型的学生应当达到的标准,要按学生的能力、特长等分设不同的要求。

3.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扎实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不仅是基础知识中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而且在各学科系统的知识中往往具有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统帅全局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讲清重点。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

4.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高效课堂教学要将过去的“教而获知”的过程转变为“学而获知”的过程,其切入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可见,无论学生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只要能产生学的冲动,能围绕学习目标积极地投入、认真地参与、紧张地思维,就达到了高效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5。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课堂气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它是由师生的知觉、注意、思维、情绪、意志以及心理定势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课堂气氛可以划分为积极、消极、对抗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对学生无声的教育,它能够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只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积极的课堂气氛主要体现为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和谐融洽的师生交往和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

6。以科学的教学组织为保障。教学缺乏组织就会失去秩序,教师只能疲于应付那些不断出现的重复性问题,根本无暇顾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问题。因此,科学的教学组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润滑剂。科学的教学组织表现为教师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学和学习活动,合理地分配教学讲授和辅导、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专注于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的疑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注重课堂管理,防止课堂干扰,减少教学中断,使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设定的方向顺利地进行。

六、关于有效教学的主要体现

1。教学目标有效——科学简明:教学目标是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如果教学目标高、多、空,显然是难以完成的,只有明确、具体、科学、简明、切实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才会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

2。教学容量有效——适量适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比如,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练习次数、时限的控制,哪些教材可以少讲精练,哪些内容可以机动处理等等,这些教者都要考虑周到,不能随心所欲、盲目施教,应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练不过,学不厌。

3。训练定点有效——突出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点讲解、示范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心中有数。如果教师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想全面开花而不能,教学重点突不破,教学难点攻不下,那么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教学方式有效——选择恰当: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校条件及学生等情况,科学、实切、灵活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学科教学切忌“一刀切”、“大锅煮”,只注重理论调子,不考虑当前实际。实践证明,只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贴切,才能让学生有趣、有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5。教学过程有效——充分展开:教学效果来源于教学过程。一节优质课,在组织教学、传知授技、学生练习、探讨交流等方面,教师既有“定向目标”,也应有“拓展思考”。教学各环节,教者应善于洞察学生而“事机展开,深挖细掘,见好就收”,做到“活而不乱”、“导而不烦”、“学而不厌”、“乐而不纵”。

6。教学时间有效——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都应预计。一般来说,主教材、教学重难点、学生练习占用的时间较多。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因此,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课堂内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7。全体学生有效——都有收获: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实际教学中,切忌只重优生,歧视后进生,偏爱对优生的教育,放松对后进生的管理与指导。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

该使受教育者都受益,让每个孩子都有收获、都有发展。

七、关于高效课堂的具体思路和注意事项

1.提倡“高效教学”,减小无效劳动。上课的可测评量是:①问题提出;②思考时间;③教学环节。课后的可测评量是:①作业设计;②批改方式;③反馈时间。

2.教师要有教案,学生要有学案。老师要有教案,充分发挥主导性;同样,学生要有学案,充分发挥主体性。学生要在预习和复习中,学会“提出问题”。问题要提得好,能抓住关键和要点。变被动地听课为主动地听课。

3.一节课40分钟,平均学习5-20个知识。“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克服难点。一节课仅40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目标是相当“有限”的。一节课平均可以学5-20个组块,少则得,多则惑。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4.“教学目标”只能写出可以言传的知识: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①外显的知识(事实知识、原理知识);②隐含的经验类知识(技艺知识、人才知识)。前者,可以言传,通常理解为狭义的“知识”;后者,难以言传,只能意会。教学目标,通常只能写出可以言传的知识;而只能意会的知识是无法写出来的。只能融合、渗透在教学之中。分清两大类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5.削弱“双基”,不可能是高效的教学。知识重逻辑性,技能重操作性,两者有明显不同,是有差异的。这里的“知识”显然是指狭义的知识,是可以言传;而“技能”,靠体验与感悟,难以言传,传统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双基”,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有意和无意削弱“双基”,这不可能是高效的教学。

6.分清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多属于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很难准确地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的。如果硬性要求每一节课都要写出达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常就只能“贴标签”。形式主义地贴太多标签,教学效率必然降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教学的“长期”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是“隐性”目标,而不是的“显性”目标。分清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分清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

7.提出问题和思考时间要研究。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选择出好的问题,引起积极思维。一节课内,提出多少问题为宜,要研究,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后,要让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思考”、“愤悱”的时间多长为宜,要研究,时间长了不好,时间短了也不行。

8.教师要掌握好上课每一阶段的时间和节奏:教学效能的测评有两大要素:“问题提出”和“时间控制”。问题提得好,问题的量适度,则教学效率高;时间控制得好很重要,时间多了或少了,教学效率都不佳。课堂教学的提问,以学生思考3~5分钟为宜。教师要掌握好上课每一阶段的时间和节奏。

9.每一节课可分为5~8个环节:每节课总是要有5~8个环节,平均每一环节占用5~8分钟。每一环节(或称阶段),是一个小“节目”,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灵活调整,以提高教学效率。

10.教师要“会教、好教、乐教”: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科的特点和魅力,要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习兴趣。这样,才可能是高效的教学。教师要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要使学生“会学、好学、乐学”,则首先教师要“会教、好教、乐教”。

11.教师“会教”,学生“会学”4条要点:教师“会教”有4大要点:晓之以理,导之以引,动之以情,传之以神;学生“会学”也有相应的4大要点:思考接受,活动探究,情感体验,合作交流。每一节课中,上述4大要点,最好都能表现出来,教学效率才能提高。

12.要鼓励学生思维“发散”,也要引导思维“收敛”:上课时,要求师生的思维要“发散”,想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又要求师生的思维要“收敛”,不能一味不着边际的玄想。40分种的教学,必须“聚焦”在“有限的”教学目标上,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13.“作业设计”要做到多样化和科学化:“高效教学”一定要认真研究“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多样化、科学化。有教师布置的作业,有学生自选的作业,有任务驱动的作业,有竞赛准备的作业,有师生共研的作业,有学生合作完成的作业,等等。一定要改变作业的“单调乏味”。作业要“多样有趣”。

14.“批改作业”的三种主要方式:三种作业批改方式,要交替进行:①教师发正确答案,学生自批自改;②教师发正确答案,学生互批互改;③教师全批全改,学生反思自评。要提高作业批改的效能。关键内容,教师应当全批全改。一般内容,可由学生自批自改或互批互改。要提高作业批改的实效和效率。

15.当天就要即时反馈:即时反馈是一条重要的教学方法。对中小学生而言,所做的练习,所考的试题,如果当天学生能知道正确答案,并主动改正错误的部分,强化正确的部分,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16.通用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要在教学中不断透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一般通用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是:①专心听课,做好笔记。及时复习,认真做题;②独立思考,勤下苦功。不懂要问,直到真懂;③认真实验,细心大胆。动脑动手,追究根源;④每章学完,系统复习。学会总结,掌握联系;⑤不怕困难,反复钻研。败不自卑,胜不自满;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要急躁,不要停顿。

17.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高效教学”要提倡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因材择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好的“学习策略”。有强调“逻辑”的策略,有强调“操作”为策略,有强调“情感”的策略,有强调“交往”的策略。教师可以分别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不同策略的指导。

18.有效教学的基本过程和突出特点:“有效教学”的基本过程和突出特点是:激发思考,逻辑简明;引导活动,幽默有趣;富于激情,饱含诗意;指点迷津,充满智慧。

19.学习的方式的三种水平:学习方式有多种水平。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应当分采用相应水平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味采用高级水平的学习方式,才是高效率。①初级水平:机械记忆,浅层理解,简单应用,被动接受;②中级水平:意义记忆,中层理解,综合应用,主动探索;③高级水平:整体记忆,深层理解,创造应用,有所发现。三种水平的学习方式都是存在的,应当重视由初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自然转化”,而不是“人为强加”。

20.充分根据学科的特点,教会学生采用相应的学法:不同学科,主要的学习特点是很不相同的。充分根据学科的特点,教会学生采用相应的学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①学习科学时,学习的特点是:探究问题,理解规律;②学习技术时,学习的特点是:

篇8:追寻有效教学 构筑理想课堂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逐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一些教师片面认为写作才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才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忽视阅读对发展创新能力的作用。其实阅读是对读物、作品的再生产、再创造,同样是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鼓励质疑,激发创新意识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是探求新知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支点。只有让学生好“疑”才有探究的原动力,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有疑”的循环中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习惯,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追根求源,不断探索的精神。其次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放手让学生讨论,培养他们好求甚解的精神。

如教学课文《爱如茉莉》时,课文较长,语言朴实易懂,知识点也不多,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质疑讨论中学习。“作者写作思路如何”、“那株茉莉花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 就像茉莉 ”、“你从课文 的哪些细 节中可以 感受到‘爱如茉莉’”等 。通过引导思考、讨论、总结 ,从而解决本文精心选材, 巧妙地用细节描写刻画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教学每一篇课文前,我们要问学生:“通过初步地预习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在学完一篇课文后,要经常问学生:“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当然,学生的疑问有的颇有分量,有的可能是较为肤浅的,但无论怎样,学生能提出疑问,就表明学生动了脑筋思考,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见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鼓励质疑,既激发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引导求异,点燃创新火花

求异是创新的火花。要创新就要一些非常规的思维,而这些非常规就是求异。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试图寻求与别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鼓励学生逆向思维, 这些逆向思维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往往能点燃创新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求异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品质,善于求异的素质,使得求异思维得到发展。

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中“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我引导学生围绕“结果怎样”提出假设和讨论,一个学生说:“正在这危急时刻,从远处赶来一个猎人,一枪把狼打死了。”我认为这一答案有学生独到的见解和想象力。另一个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用力过猛,碰在石头上撞死了。”还有一个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掉在它前面的陷阱里摔死了。”大胆假设与想象,标新立异的观点,迸射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相符合, 把学生的思维定在群体思维上和从众思维上, 那么最后的这堂课的结果只能是“被狼吃掉”这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唯一结果,而学生的创造潜能就无法得到开发。

又如《掌声》一文中写小英演讲以后,变得开朗、自信了,“她不再忧郁 ,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 ,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此时,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小英除了交谈、游戏、跳舞之外,还可能有哪些变化? 学生有的说小英竞选当了班干部,有的说小英体育课上不再逃避,有的说小英通过这次演讲自信了,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训练,思想感情得到陶冶。

三、启发想象,训练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彻的表现, 而留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象填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巧妙地利用文本中的留白,给学生营造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景物的再现、故事情节的续写、人物形象的再塑造等方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听《鸟的天堂》一课时,学生读到“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林中那只可爱的画眉鸟, 你能告诉大家你在唱些什么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有赞美家园环境舒适的:“我的家在祖国的南方,这儿四季如春,空气清新,天空明朗,河水清澈。榕树妈妈无私地为我们奉献一切,用她那丰盛的食物哺育着我们,用她那巨大的树冠保护着我们,为我们遮风挡雨……”有歌唱自己生活幸福的:“我是一只无忧无虑的画眉鸟。清晨,我们伴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高歌一曲,给寂寞的乡村带来勃勃生机;中午,我和同伴们在茂密的叶丛中躲猫猫,或是在草地上追逐,在天空中赛飞;夕阳西下,玩累了的我们待在自己家里,等待着夜幕的降临。”有发出诚挚邀请的:“远方的朋友 ,请到‘鸟的天堂’来 ! 让我们远离那被工厂浓烟污染的空气,远离那被猎人捕杀的危险,远离那乱砍滥伐,破坏鸟类家园的人们……”还有向人类发出呼吁的:“人类啊,请救救我的同伴们! 要知道,拯救它们,就是拯救人类自己啊! ”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涵。因此,只要把握契机适时点拨,就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活思维,丰富想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高潮。他们在主动探索中,不断更新创造,创新潜能得到较好的开发,何愁开不出创新之花。

篇9:构建理想课堂追寻有效教学

关键词:理想课堂;财会专业;教与学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怎样切实提高现今职中学校财会这一专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唯有教师们做到及时地更新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增强职中学校财会专业的师资水平,充分调动职中生学习兴趣。才可以达到职中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革新,促进学生在学习当中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一、财会中存在教方面的问题

1、职中财会教师专业水平的限制

目前,在职中学校中,尽管财会这一专业中教师队伍的人数是不少,可是就其的整体专业之水平而言还是不高的。并且在学校中财会教师的队伍里边还存在着很大部分的教师都不是从财会专业毕业的,以至于这一部分教师对于财会专业中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经验都还丰富不够,在深度性的研究与学习方面还非常的缺乏,到了实际课程教学活动当中常常无法创作出正确适当的财会教学活动方案。除此之外,由于财会教师的阅历不够、知识面的狭窄,同时又缺乏个人非常擅长的课程,导致了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分配的时候无法做到科学合理,以至于经常都发生教师在上学期是教一门学科,到了下学期缺被调整到了另一门相差甚远的学科进行教学。财会教师们专业知识的缺乏,主要在于财会教师们在进行了多年的财会教学后,仅仅限制在了会计这一专业,而对于相关连的金融和贸易等的专业没有做出了解与学习。这样一来,便造成财会教师不能实施与临近专业性问题的融会贯通。而项目操作经验的缺乏,实践操作的能力的低下,导致了财会教师无法实施更理性的课程设计与操作。

2、职中学校财会硬件设施的不健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迅猛壮大,会计的电算化也随着被逐步地普及了开来。职中院校里边的财会实验室也慢慢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我们知道,会计电算化进一步推进要求需要信息计算机技术做辅助。可是在现在职中学校的课程教学当中,依然缺少比较深度性会计电算化的作业,无法达到联机进行作业,同时会计实验室里边所实施的项目形式也相对单一,无法增强多元性的实践操作经验,会计实验室所实施实践性作业有待进一步进行开发。目前会计的项目是由多层次相结合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工作人员掌握多方个面的不同知识,方可以在其中自由地开展工作。一般中职学校的实践作业也就是局限在会计的核算工作方面,没有拓展延伸到更大的范围里面去。

二、财会中存在的学的问题

1、学生对于会计专业兴趣的缺失

兴趣往往是影响职中生实施财会专业这一学习的巨大影响之因素。可是在现今职中学校的会计课程教学活动中,职中生大多都失去了对财会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是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让市场中的职中学校里边出现了非常多的财会专业学习者,一大批财会专业的毕业生步入社会,直接的导致了需求比例的严重失调,也让职中生无法看到财会这一行业的美好前景,从而让财会专业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财会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积极性。当然,有关专业学科兴趣的缺乏也不单单局限在财会这一个行业。

2、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

尽管近几年以来一直被提倡不要光注重分数,应该能力,可是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之下,分数一直是评价学生水平高低的标准。大部分的学生无法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通常都不是由于智力方面的原因,而是因为学习手段与方式的不正确。也就是说,学生们在学习知识以及理解知识方面的的能力往往是不会相差很大的,也就只是因为在后阶段的学习训练的过程当中所位于的环境以及个人的性格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不一样的学习策略体系,以至于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被逐渐地拉大。由于学生没有获得合理科学的学习手段,也就很自然的会降低其的学习效果以及能力,因此,家庭与学校所施加下来的压力也会变大,导致恶性循环让学生很难获取进步。

三、构建理想课堂、追寻有效教学的途径

1、增强会计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实施合理的教学分工

我们知道,职中学校财会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将直接地影响到职中学校会计学科教学活动的质量。财会教育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在财会教育中,财会教育是用法律形式规定的,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财会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财会教育的普及程度、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以后的发展。财会教育是九年财会教育的第一阶段,在实施财会教育中负有直接的重大基础责任。财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保证每一个人接受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财会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是学生接受更好教育的保证。因此,学校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财会教师实施相关的考核,构建起一个科学健全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应该对财会教师实施针对性的培训与再教育,促使职中院校的财会教师可以不断地让自己得到充实和发展,增强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同时学校在给教师们划分课程教学任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以及个性,用这当作基础来实施课程教学任务的分工。应该给每一个教师分配比较稳定的几门学科,以保障教师们可以在一个或者是多个领域实施深度的探究与学习,全面的发挥教师们内在的潜力。经过对此种方式的实施,不但可以确实的实现减低财会专业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还可以确实增强教师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活动质量的积极性。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新课改一来,教育界的人士就经常把“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挂在嘴边,这就说明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对于学生来说的重要性。结合目前财会专业职中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缺乏的这一现象,职中学校的财会专业教师必须实施有效性的疏导工作。可根据当今社会的就业难这一现状来使中职生感到一定的压力,使职中生正确意识到财会专业知识学习的关键性,只要教师能够把握好度的关系,便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增强职中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同时,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掌握,是今后在竞争激烈社会中生存的最可靠的屏障。而且财会专业知识可以运用的地方非常广泛,不管是家庭的理财,还是在工作中的理财工作,只要专业知识运用的好学生都可以实施合理科学的核算与规划。唯有学生具备了正确的学习观念,才能够自觉主动地开展学习。

3、针对会计专业研究新型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尽管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年了,可是在现在的职中院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实施索然无味的专业知识讲解,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在此种课堂教学形式之下,只能导致教师在上面进行非常细致的讲解,可是职中生却在台下默默无闻地打瞌睡、开小差、玩手机等,认真听课的同学少之又少。那么是什么造成学生的不认真听课的呢?显然,是由于财会教师讲到的专业知识太过于理论性化了,没有一点趣味性,没有与职中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导致职中生们不明白知识应该怎样进行具体的应用和实践,所以自然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走神的现象。财会专业的教师应该注意,在课程教学活动中,财会教师应该尽最大能力为职中生们提供有效合理的实践操作机会,结合具体的专业知识构建起一个有益的情境,应该科学地设计课堂问题与教学流程,使职中生可以结合财会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实施具体性的有针对性的了解与接触,是职中生可以自主性的开展专业课程学习,以增强职中生的财会专业水平和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应该高度重视让职中学校的财会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身为职中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师唯有与时俱进,做到及时性地更新课堂教学手段与课程教学形式,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全面调动起职中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才可以实现职中学校财会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们在学习与工作当中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其自身的知识面得到有效的扩展,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发展和进步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成民.网络时代高职财务会计校内实习初探[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1

2 吴希慧.谈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N].经理日报,2009

3 吴希慧.浅析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课程改革途径[N].经理日报.2009

4 原和平.浅谈会计人才培养方式转型[N].财会信报,2010

上一篇: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下一篇:化学实验室5s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