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与有效教学

2024-04-26

理想课堂与有效教学(精选8篇)

篇1:理想课堂与有效教学

追寻有效教学 构筑理想课堂

---灵武市幼儿园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

2011年10月9日市教研室组织全市公办、民办幼儿园五十名教师观摩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汇报课及专题研讨活动。五位教师的各具特色,各具风格的课堂教学,给每一位观摩者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在内容选择和制定目标上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每节课活动内容设计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如:杨春燕老师的科学活动《动物怎样睡觉》,根据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通过让幼儿对小动物睡姿进行归类,最后将活动延伸到纠正幼儿错误的睡姿上。在这一环节中杨老师还将中午幼儿午睡时拍摄的照片进行了出示,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通过对比知道错误的睡姿会给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其次,根据幼儿特点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亲自探究得出结论。如:李福英老师上的《颜色宝宝》一节小班科学课,在教师一步步引导下,通过科学探究,让幼儿动手实践操作,感知颜色的变化,促进了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

第三、参与游戏、表演、活动等,玩中学、做中学。

高雅老师上的《快乐的长短音》一节音乐课,以打蚊子游戏、做面条游戏、以及打击乐活动贯穿始终。教师构思新颖,幼儿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了音乐的产生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撰稿人:贺永红)

篇2:理想课堂与有效教学

样例之二:记叙散文《自然之道》

设计人:干国祥

课题: 自然之道 课时数:1

文本解读:

拿到一篇课文,大多数老师已经习惯于一开始就想:怎么教?但却忘了这个问题服务于“教什么”这个问题,而“教什么”又服务于“这个文本有什么可教”?而要了解这个文本有什么可值得教,即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又需要教师首先把课文当成一篇有待理解的文本,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读者。阅读行为所指向的,是尽可能深广地理解这个文本。

一般来说,在初读一篇没有太大障碍的文章时,我们会迅速得到一个整体印象,也会对文章的主旨有个大概的了解。这种整体的大概了解,往往基于我们的“前有”、“前见”--即我们头脑中原有的经验结构、思维方式。因为我们的头脑中,对一些事物已经有了固定的看法,所以我们会不自觉地选择那些吻合我们意见的信息,如果我们正巧找到了这种信息,我们就会贸然地认为我们已经理解了课文。像这篇课文,不同的人在初读之下,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课文主旨:

1.作者告诉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在为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要爱惜和保护小海龟,要谴责海鸟那种残暴的行为;

3.要维护生态平衡;

4.要按规律办事,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像文章中的人们一样,往往事与愿违,好心也会办成坏事;

……

那么究竟哪一种意见,才是最切近文本本义的解读?这需要我们细读文本,既从文本的每一个细节中找到证据,更要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由文本整体来作出答复。而判断以上哪种解读是正确的,其实也就是对课文题目中的自然之道究竟是什么作出回答。

显然,以上的几种解答,都是不得要领的,都只不过是将以前的某种已经拥有的“成见”,套用到这篇课文上而已。最似是而非的一种解读是“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好心会办成坏事”,但是这篇课文要讲的“什么是自然规律(道)”,如果没有认识到什么是自然规律,而草率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没有真正进入到文本的深处的。譬如我们可以追问一下:小海龟们,有没有按自然规律办事?海鸟们有没有按自然规律办事?

其实课文要批判的,正从人类的自己的偏见出发,把动物区分了贵贱善恶,从而依据这些人类标准对自然进行干预;而没有从自然的整体,来看待动物之间的平衡,以及生命在这种动态平衡中的生生不息。

从表达方式来说,《自然之道》是一篇记叙散文,从主题来说,它是一篇科普、哲理散文。困难的是界定它想传达的究竟是哪一种“理”--是科普性质的“自然规律”,还是哲理性质的“道”?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是,人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理解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课文所说的“自然之‘道’”?

形式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也是一篇科普、哲理散文。文章几乎纯用记叙,非常清晰、单纯、明了。是以体裁教成记叙文,还是以主题教成主题探讨,这是一个二难题。教学实践看来不能在二者之中非此即彼,而要整合此二者。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叙事分析。但显然,不能把课文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情真意切的情感型散文,也不能理解为文质兼美的形式美文。教学重点,可能正是在“叙事-哲理”这个二元结构上。这个结构本质上是和寓言的结构相似的。

在解读的时候有必要修改一下叙事--包括人称和顺序,以免被作者第一人称的叙述,或者说人类叙事所遮蔽了。这个故事可以转述成:一只刚刚孵化的太平洋绿龟从巢穴中试探着钻出头,就马上被一只嘲鸫攻击。一群游客要求生物学向导想办法帮助这只可怜的幼龟,向导说这是“自然之道”,不应该干预。但他迫于旅客的人道主义责难,终于动手把幼龟抱到了大海。于是以为外界安全的小海龟从巢中蜂拥而出,成千上万的小海龟引来了大片海鸟啄食,沙滩成了杀戳之场。在向导的带领下,心生愧疚的游客们设法把小龟们抱到大海。向导说:如果不是我们干预,原本不会有这场杀戮。

主题探讨:课文中的“自然之道”,是《道德经》中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后即丢弃不顾)”,“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不是大自然或者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我们称自然界,是因为它没有人为干预,而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存在、运行着。因此这几句话就可以译为:人师法大地及大地上的万物,大地及万物师法“天”(昼夜、阴晴和四季),“天”的运营师法于“道”,“道”的法则是“自然而然”(让万物以它们自己的方式成长、存在、消失)。

关于“自然”这个课文及整个单元的关键词,一般使用中有这样几种解释:

1.他站在台上显得非常自然;表情自然。--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但这个解释没有明白何以表情不呆板不拘束要用“自然”这个词语来形容。

2.成语“自然而然”解释: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出处 《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但这个解释同样没让人明白,为何不人力干预要叫作自然而然。

3.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这些解释仍然不得要义,没有点明,非人为的究竟何以为?

4.听其自然,任其自然--听任人或事物自然发展。这些解释是最为接近的,或者说这几个词语本身蕴含着这个关键词的本来面目。

以上解释都没有从字源上来正确理解“自然”一词。“自然”一词字面意思即为“显然自己……样子”,可意译为“以自己本性的方式出现、成长、存在、消失”。以上所有意思都是从这个字面意思延伸开去的。所以我将道法自然译为:道的法则(规律)是让万物以它们自己的方式成长、存在、消失。这个法仍然是动词,以……为法,但显然并不完全同于前三句中的“师法”。后世所谓“师法自然”,事实既曲解了“自然”这个词语的深刻含义,将之简单化为自然界,也没有注意到当自然的意思发生变化时,这个“法”字不能草率地依据前面的解释,译为“师法”。

自然界,或者说大自然,它不是“自然”一词的原初来源,恰恰相反,它是后起的。在明确了“非人为干预的”“任其按自己本性发展的”这些意思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指的是那个相对于人类社会领域的天地间自然而然存在的领域。

在西方哲学中,这个“自然”的意思,也不是后现代科学所倡导的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意思,这同样是“后起的”,它更本质的关联,是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泰然任之”“缘构发生”“Ereignis”。

教学

目标 A类

1.掌握14个生字的音形义;

2.能流利、得体地朗读本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B类

3.细读课文,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或重述故事,进而学习从故事、现象中提取“启示”;

4.理解这个故事中“自然之道”的深刻含义;

C类

5.学会小组交流意见,分享观点,并通过讨论修正观点,形成更合理的观点;

6.激发对自然及“自然之道”、古代经典的好奇之心。

预习

作业 1.自读课文,利用工具解决课后生字词语,及阅读中感觉有疑难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表达出强烈感情的语句。读后思考:课文是以谁的感情变化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

3.用简洁的文字,从小海龟的角度(或以小海龟为主角,或以小海龟为第一人称),重新叙述一下这个故事。不超过250字。

4.课文中向导曾经说过“自然之道”这个词语,联系全文好好想一想,他说的自然之道,和课文标题中的“自然之道”,意思一样吗?

5.开动脑筋想想,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小海龟,让它避免被海鸟掠杀?

6.写出你认为与这篇文章在意思上是相同或类似的课文名和故事名。

7.游览本单元课文,读一读单元提示,想一想,它们是怎么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的?它们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板块

(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 学生课堂练习单

第一板块--单元综述,【单元目标,10分钟】

1.朗读单元提示。回答:本单元主题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你已经知道什么?

2.出示本单元纲领性思想--《道德经》章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师法大地及大地上的万物,大地及万物师法“天”(昼夜、阴晴和四季),“天”的运营师法于“道”,“道”的法则是“自然而然”(让万物以它们自己的方式成长、存在、消失)。可思考,哪些课文或段落是讲人法地,地法天,哪些课文或段落是讲道法自然的。

读单元提示。

参与讨论。理解“启示”的涵义。

抄写道德经章句及主要解释。

参与初步的讨论:哪些是人法天地自然(自然界之自然),哪些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之自然)

第二板块--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基础检查【目标1、2,20分钟】

1.点面结合朗读课文,起到既正音,又检查预习,又整体感受课文的目的,老师适时指点。

2.字词检查。

3.检测、校对预习2,并作简单讨论。明确:课文以人的情感变化为主要内容。

4.顺着刚才的情感描写的语句,为课文补写几句感想作为课文的结尾。 聆听式默读或朗读课文。

按提示填写生字词语及课文基本理解。

同桌或自我校对,订正。

小组校对自己所划的人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在全班讨论中纠正。

试写课文结尾。

第三板块--换角度综述课文,进一步整体把握课文【目标3,10分钟】

1.讲述,交流,评议。

2.顺着大家梳理出来的语句,用小海龟的口吻,为课文写几句感想性的结尾。 在小组中听或读改写的文章。

参与小组讨论。

参与全班讨论并批画自己的习作。

试写第二种文章结尾。

第四板块--理解课文核心词语:自然之道【目标3、4、5,20分钟】

集体朗读课文,或分角色朗读课文。

讨论预习4:课文中向导曾经说过“自然之道”这个词语,联系全文好好想一想,他说的自然之道,和课文标题中的“自然之道”,意思一样吗?

讨论要求以课文为据,有分歧,则回到课文中。插入必要的朗读等。

如果有必要,可以引入预习5的讨论:5.开动脑筋想想,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小海龟,让它避免被海鸟掠杀?

朗读课文。

参与自然之道讨论。

参与小海龟拯救策略的讨论。

明确自然之道的意思。

第五板块--换角色、换角度思考问题【目标3、4、6,5分钟】

请从海鸟的角度,来叙述这篇课文。

教师引导并维护“海鸟的角度”与“海鸟的利益”。

思考并聆听第三种角度的叙述。

第六板块--重读课文,用所得的观点批注课文【目标3、4、5,10分钟】

出示目标

教师示范

分组进行:一批注向导,一批注游客和“我”,一批注海龟和海鸟 按所分的任务批注课文相关内容。

交流批注。聆听其他各组的批注。

第七板块--归纳课文的自然之道,或者说大自然的启示,回到单元思想【目标4、5、6,5分钟】

1.写出课文自然之道的含义;

2.讲讲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3.出示单元思想纲要,联系起来进行理解。

4.布置作业(完成余下作业,并在整个单元中,寻找与本篇课文意思相似的文章和段落)

写出课文标题中“自然之道”的含义,明确课文给我们的“大自然的启示”;

进一步理解“道法自然”的含义。

课堂之思,是指学生的头脑由一个任务、困难或问题所引发,开始一段思维的旅程。

它可以表现为对一个文本的逐渐的深入理解。

可以表现为对一种知识的.逐渐深入的理解与掌握。

可以表现为对一种技能的逐渐深入的认识与把握。

甚至可以表现为对一种规则的认识与把握。

但是,思是一种进程,这是显而易见的。

本课教学中学生“思的进程”之假设

感知课文

套用原有的道理(概念)来理解课文

以原来读过的文章来与文章交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取决于他能够记起哪些文章

感受性地理解“道法自然”的哲理,在哲理与课文之间,尝试联系

当换位思考开始后,他将豁然看到问题症结之所这个过程包括:

从游客视角转到小海龟视角

从小海龟视角转到海鸟视角

从海鸟视角转到整体视角(自然之整体)

在获得整体视角后思考自然背后的道理

再度获得哲理与课文之间的关系

用这个哲理观照其他更多的文本,以及整个单元

单元课程设想

前言:作为教材的解读,首先就是要跳出文本自身的局限,把文本视为教材,放到特定的单元中,放到整体的课程中来审视。如果说一篇课文是一个语文“全息点”(即整体地包涵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等全部语文知识),而整个语文课程是一套线性的系统的话,那么教学就是要在这条线性的系统中,为文本找到它合适的座标,并通过对全息的文本进行有所侧重、有所忽略的处理,来实现课程的意图。

《自然之道》是第三单元的首篇课文,本单元后面的课文分别是《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通过黄河几千年来的变化,来说明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主要也是将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与破坏揭露出来;《蝙蝠和雷达》写的是人类通过向蝙蝠学习,掌握了雷达技术;《大自然的启示》分两篇小文:前一篇《“打扫”森林》和《自然之道》的主旨相近,是讲人爱干净打扫掉森林的落叶之后所导致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后一篇《人类的老师》和《蝙蝠和雷达》的主旨相近,讲人类通过对动物的模仿,而改进科学技术。

综观整个单元,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的“主题单元”,而不是类似学习“科普说明文”这样的“知识单元”。如我们初步分析所看到的,整个单元的主题事实上由两部分组成:人法地(天,地,自然界),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即一个主题是人类模仿自然和生物以提高技术,另一个主题是人类意识到自然之道是“无为”而“自然”。

也就是说,我们要从以下这几个角度来考虑作为教材的文本:

1.注意体裁,它是一篇记叙体裁的散文,还是一般的科普说明文?整个单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单元主题下的文章体裁不一。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时,要按照体裁的规范来进行教学,不能错位。

2.注意主题,它蕴含的,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科学之道,还是让自然归于自然(而不人为干预)的哲学之道?

3.用整体-部分-整体的结构,用浪漫-精确-综合的方式来进行整个单元的教学。以单元提示、全单元浏览、以前相关的知识为浪漫感知,以道德经章句为纲领,开始本单元学习。然后逐一学习课文,区分出人法天地与道法自然这两种不同的启示。最后对单元作整体的回归,若有必要,可再以考卷练习的方式纳入相关主题的文本,如“引进狼”、“拔苗助长(文言版)”、《蛇和庄稼》、《最佳路径》等。事实上,这个主题将在以后不断地回归,回归时,将更高辩证地讨论有为无为的问题,如《大瀑布的葬礼》等课,以及《人鸦》中关于拯救蝴蝶的片段。

【网师语文必修一上】《构筑理想课堂》

篇3:构建理想课堂促进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想课堂,教学智慧

新课程改革以来, 如何构建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那就是:教师很辛苦, 学生很痛苦。要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 首先应了解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二是学生主体性缩水;三学生创造性被扼杀。

一、理想课堂

既然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要想促进有效教学, 必须构建理想的课堂。

理想课堂最先由朱永新教授提出, 并指出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让教学扎实有效;二是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本质, 发现真理;三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共鸣”1。就此陈大伟提出理想课堂的四个愿景2:一致力于帮助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二致力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幸福生活;三致力于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四追求有效的教学。

二、有效教学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呢, 陈晓端教授指出“目前并没有一个对有效教学的统一解释, 也很难找到一种最佳的界定角度或界定框架, 其发展趋势是着眼于学生成功的学习来解释, 即有效教学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3。

本研究对有效教学的界定:有效教学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有效果是学生愿意听你的, 你的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 学生根据你的指引得到了预期的成效;有效益就是学生愿意跟你了;有效率就是指你采用的方法是正确而并且适合学生的。

三、运用教育智慧, 构建理想课堂, 促进有效教学

通过前面部分的分析知道, 理想课堂的目标和追求就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实现可以通过构建理想课堂来实现,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界的学者充分运用教育智慧, 以此来实现最终的目标———有效教学。

(一) 教育智慧

何谓教育智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本研究主要介绍范梅南教授的观点。范梅南教授认为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反思行为, 也需要一种非反思的教育智慧, 他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替代父母”关系, 教育智慧就是体验和理解特定教育情景的教育意义, 在体验情景教育意义的同时, 就会自动构想行动意向, 以帮助孩子寻找存在的意义和精神的家园。

(二) 构建理想课堂的关键

构建理想课堂除了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智慧之外, 还要注意别的方面。

1.润泽生命、呵护自主

理想课堂建设首先要改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与对话关系;充分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需要, 营造温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儿童天性的自由表达免受惩罚, 特殊表现不受歧视。理想课堂的建设要尊重生命的存在、与生命进行对话, 尊重学生的自主, 真正做到“润泽生命、呵护自主”。

2.合理奖惩、珍视创新

理想课堂的建设要有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规则为之保驾护航, 对于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和规范, 对其他学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并会影响其自身发展的行为, 要合理运用教师的惩戒权, 遵循合目的性、合对象性、合程序性、侵害最小化而教育效益最大化的惩戒原则, 让学生学会为他人负责。

构建理想课堂还要珍视创新, 尊重孩子的话语权, 鼓励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去创新、去创造。

3.享受课堂、享受成长

建设理想的课堂致力于改变学生现在的课堂生活状态, 改变学生走进教室的那种麻木而痛苦的表情, 要让所有的孩子来学校上课就如同吃了甘蔗一般快乐, 享受课堂的舒适, 享受课堂教学带来的成长。

(三) 理想课堂的构建对有效教学促进作用的表现

1.理想课堂激荡着磁力, 加强教学效果

所谓磁力, 即问题吸引力。理想课堂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在这样一种具有磁力的课堂, 学生愿意跟着老师学习, 愿意听老师的指导, 愿意呼应老师的教学。教师对学生有影响力, 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 学生非常愉快的参与到学习中, 这样的教学是有效果的, 这样的课堂不仅有效果, 更能加强效果。

2.理想课堂鼓荡着张力, 提升教学效益

所谓张力, 即思维展扩力。在理想课堂这样的“思维大场”中, 学生思维不受限制, 想象力打开, 让学生用他们能力挑战超前的教材、挑战课本, 让学生感受到创新挑战带来的幸福感, 这是一种有效益的教学, 对儿童的现在和将来都有益处的教学。

综上所述, 理想的课堂是充满着磁力、张力、活力的课堂, 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效率、效益的课堂, 是可以促进有效教学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冯彩凤.化学理想课堂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3 (5) .

[2]傅东缨.理想课堂教学境界探幽[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0) .

篇4:理想课堂的有效教学框架

模式化,带来“稳定性”与“可复制性”的同时,也带来僵化与死板。个性化,带来“创造”与“生动”的同时,也带来过程的“随意性”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并且,好的经验无法被较好地移植和复制。于是,层出不穷的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和风格各异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课堂艺术杂处并陈的局面,便是人们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而又无力真正解决的无奈现实。

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本身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些模式是高度个性化、很难被移植的。在这些模式之间,并没有一个关于课堂的公认的结构。没有一种基本结构去保底,便会导致这种公共课堂话语的缺失。人们用不同的话语体系,去描述同一堂课,必然自说自话,各执一词。这种鸡同鸭讲,一定无法通过有效对话,达成对教学行为的基本共识。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课堂的基本结构模型。它让我们演绎课堂、描述课堂、反思课堂、交流课堂有一个基本的话语平台,也让教师的个性创造与发挥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固的基础之上。这个基础模型非常重要。正如夏洛特·丹尼尔森在其《教学框架——一个新教学体系的作用》一书中所言:“新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地图’,来引导自己穿越最初的教学途径;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把它作为‘支架’,以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大家可以借助它作为‘工具’,努力改善教学。”它把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课堂元素,和我们最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以及我们认为最合理的教学过程,用结构框定下来。一方面确保有效教学,另一方面也提供给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一个观察课堂的框架,以便在同一话语体系中讨论一堂课的优劣得失。

理想课堂的有效教学框架包括三个板块八个环节:

A1教师编制学案(教师课前编制学生自学导航地图——学案);

A2学生课前自学(学生课前在导航地图引导下的定向自学——完成学案);

B1课上目标重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重目标明示重温);

B2组内互查互助(小组单位,组内互检、对学、研讨、互助);

B3分工群学探究(随机分工,均等机会,群学攻关,合作探究);

B4小组当堂展示(小组代表,面向全班,讲解展示,学生有效互动,教师高效点拨);

C1反馈小结升华(精短练习反馈,总结点评,画龙点睛);

C2课后自学指导(延伸课后,形成循环);

A、B、C分别对应“课前”“课中”“课末”三个板块。课前2个环节,课中4个环节,课末2个环节,共8个基本环节。

篇5: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

通过对实践中的课堂观察,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的教学。如果教的行为引发了预期的学的行为,我们可以说教的行为有效果,有效果的教以学生信任教师的教导,并愿意跟随教师的指引为条件。效果未必带来效益,卢梭曾经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有效益的教学是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帮助的,并符合教育理想和追求的教学。有了效果和效益的基础,我们才有可能讨论教学效率。对于教学效率,我们建构了这样一个公式:教学效率=同学们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教学花费的时间。这个公式并不适合所有课程,比如它不适合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体育课程。就适用这个公式的课程而言,我们有这样的假设:教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学生的学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性质(是否是智力活动)和学习水平(智力活动是否有适度紧张性)影响教学效率。

杜威把教育看成经验的改造。作为有目的、有意识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经验改造本身意味经验的优化,也就是要使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得到合理的改造和提升。优化的终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生”——学习生存的本领,感悟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优化体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有效教学的具体体现和实现。

促进优化意味着要发挥好教师作为“相对先知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经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入和精致,并具有面向未来和生活的拓展空间,发挥经验对未来生活的指导和影响作用,杜威说:“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种: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 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这种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或和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这是经验内容的优化。另外是促进新经验与原有经验建立联系,使之具有结构和体系的特征,这是经验结构的优化。经验的获得和改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失败和错误,也难免弯路和曲折,方法的优化就是对获得和改造经验的过程(包括思路、路径、策略和方法)进行审视、反思和优化。

在我们心中,有效教学是理想课堂其中的一个目标,在理想课堂的架构中,其中还有一个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和享受美好的课堂生活。学生美好的课堂生活和有效教学具有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关系,两者的共同基础是参与者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紧张的智力活动。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促进有效教学,学生能够胜任且具有挑战性的智力活动本身具有乐趣。对此,英国文学家托马斯·莫尔认为,精神方面的快乐包括有智力以及静观真理时所获得的喜悦。“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能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苏霍姆林斯基)孔子也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法。“说”在何处呢?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说,学习就一定会“说”,不然就难以理解教室里有那么多的学生如坐针毡。我们理解,“说”在“习有所得”。即在复习和练习中有所收获、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并且在收获、体验、感悟中意识到了自身的成长和变化。从这种意义上,注重优化是为了“习有所得”。进一步,要“说”,就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自己的“习有所得”。当然,这里的“所得”不能陷入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狭隘的功利主义陷阱,愉快的时光、同伴的友谊、视野的敞亮和开阔、内心的丰富和充实、自我的认同和实现,等等等等,都是重要的“所得”。

我们也可以给出这一要点的实践操作的三个主题词:交流、优化、快乐。交流是组织分享和展示,它是自身认识力量的一种外化的表达和实现,是一种自身的参与和认同。优化是组织概括和小结,它是在和同伴、和师长对话中内化的的经验完善和改造,是一种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快乐是在对上述两种活动审视时,去发现和获得内在的愉悦和外在的欣喜。

在课堂教学因为表面化、形式化以致效率低下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的研究应运而生,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的研究生发了高效课堂的概念和实践。我以为,有效教学研究大势所趋,过犹不及,高效课堂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曾经和一位朋友交流,问为什么把有效课堂改成高效课堂研究。这位朋友说:“有效教学研究是一个伪命题,教学总是有一定效果的,也就是总是有效的,现在我们的研究是让效率变高。”我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因为并非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效的。有效之“效”有效果、效益、效率等含义。效果是行为产生了预期的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结果的行为属于无效果的行为。一个简单的例子,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说“请大家看黑板”,有多少同学有跟随的行为,如果没有学生看黑板,教学就是没有效果的。到课 堂上看一看,老师讲话没人听说多么普遍的现象,所以,“教学总是有一定效果的”的假设未必合理,让学生愿意跟随教师是有效教学最基础的一个研究。其次,有效果未必有效益,南辕北辙的教学行为比比皆是,比如我们让学生练习,本意是巩固和迁移知识,但过多的联系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这就是有效果可能无效益的教学行为。对此,我自己的一个体会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追求优先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要合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性又不能以鼠目寸光的标准衡定,这也是有效教学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了效果和效益的前提,研究有效率的教学才有可靠的基础和方向;也就是在满足前两者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率如何更合理、如何实现更合理的课堂教学效率本身就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所以,仅从效率本身研究是对有效教学的片面化,狭窄化,有效教学的研究并不过时。

从效率本身的角度,我是主张“合适效率”而不主张“高效”的。我们都应该承认,教学效率是由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大多数学科而言,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是有学生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带来的)带来的,“合适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度和密度是合适的。真理向前迈进一步也就成了谬误,合适时我们追求的,但不要过度追求“高效”。因为“高效”需要高强度和高密度的学习活动支撑,而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活动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古人就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人总不是机器,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机器,课堂上总要需要放松,需要身心从紧张到闲适的转换,需要从紧张到紧张的过度。在追求教学效率的时候,我们需要聆 听另外一个声音“教育是慢的艺术”。

篇6: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构建

【摘要】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大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理应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本人就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谈点个人看法,以便相互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有效的预设 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实施,尽管对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耗时低效的现象。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大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是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理应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有效的组织教学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了我对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的理解:

(一)课前准备充分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认为课前准备分为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预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前奏”,是教师了解学情,把握课堂教学训练的重难点。指导学生预习,预设课堂生成的铺垫,更是进行深层次思维和训练的“保证”。平时我总是挑选出学生能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或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也能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师课前准备的就更多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前教师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教师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课前准备时还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二)学法指导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终身受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

1、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2、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不同。目前,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法的极少,同时单一地运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并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三)师生关系和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表达,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营造和谐课堂:

1.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热切的鼓励。因此,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我都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我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直至得出正确结论,即使一时答不出来,也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信心上好语文课,爱上语文课,想上语文课。

2.把兴趣带进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教材中一些文本的单

一、抽象性,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带来自己最欣赏的文章,最感兴趣的故事和大家共享。并经常这样提问:“你对哪一段更感兴趣?”,“你最喜欢哪一句?”随着回答的深入,文章的内涵,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明朗清晰,而学生们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章更是在赏读中得到了更好的诠释。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到了被尊重,被赏识,和谐课堂的构建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营造出来。

(四)课后练习科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是编者遵循新修订大纲的精神,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课后练习”题,了解编者意图,紧密结合“课后练习”的题备课,充分发挥“课后练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课文。

2、科学利用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何设计一节课学习效果的检测题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后探究练习题,它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有阅读、仿写、摘抄、背诵等,既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又与教学方法暗合,可以说课后探究练习题是一节课的主线,理所当然该在收课时好好检测。如《七律?长征》第一题:“这首诗展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一幅幅威武雄壮的画图。请你各用一句话把每幅图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并选择最喜欢的一副说说感受”。可以采用练习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从学生的解答中了解诗意是否理解,从说感受中知晓学生对每幅画面的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第四题:“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和写法”。有背诵检测,有书写练习,有字音字形的强调,一举多得。

(五)优化课堂常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优化课堂常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习惯就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精神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应包括:探索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作业书写习惯、写作习惯、合作学习习惯、归纳小结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学生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循循善诱,必将水到渠成。

总之,要提高教学课堂效率,要培养高素质的小学生,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教师有效引领,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钟启泉等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包南麟等主编《小学青年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篇7:高效课堂构建与有效教学策略

我特别荣幸能参加“磴口县中小学教师高效课堂构建与有效教学策略高级研修班”。在本次研修中,刘永胜、程红兵、刘京海、关景双、钱守望等几位声势显赫的教育专家和各位参班教师分享了教育专家们经过多次求证且获得成功、能够引领当下教育的宝贵经验。田局长也就“磴口教育发展的思考”透彻分析了磴口教育的现状以及今后磴口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工作措施。研修班结束了,各位老师的教学研修却真正的开始了。摒弃以往专家云亦云的死板学习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我们都深深的懂得,理论和实践就是老鹰和小鸡的关系。一旦掌握了理论,你就会势如破竹,不可抵挡。有了”高效课堂构建与有效教学策略”这样的理论引导,才能有效地指导我的工作实践。对于我个人来说,虽然执教已有九年,成为了一名青年妇女,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是我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上有老,下有小,工作还想提升,孩子需要辅导。每天,朝与曙露同起,暮与星月为伴。这是我们所有小学教师的真实写照。虽然我们忙的像陀螺一样,但是我们激情依旧在,我们也想如同陀螺一样旋转出亮丽、优美的弧线。如果我能够让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心灵都觉得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光可以留下一点点的痕迹,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我要用我的激情点燃学生的理想,指引他们选择好自己的人生征途。

因此,我们今天的课该怎么上,我们今天的课堂该如何去进行?由此,大家在反思教育体系,包括我们的社会环境。我们心灵语言和灵魂的委缩,都表现在以下几点:我们国家使用统一的教材,虽然现在是一纲多本,但大多数教材还是统一的,几亿的孩子学的大体一样的文章。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但选来选去总停留在那有数的几篇上。我们的眼光完全一致,冥冥之中,有一种东西,框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视野扯住了我们本来应该放眼世界,纵横古今的目光。全国认同一种精神言语方式,用这统一的语言方式去统一我们不同的大脑。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专家制订了那么多好的理念,但是我们生活中的教育根本没降下来,我自依旧,我们仍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老师,他们的引导与教诲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教学方式。因为我们的脑子像酸菜缸都锈上了,怎么洗也洗不净。我们还是要求学生在各方面都能获得发展,还想着我的学生怎么就和别人的学生差了那么远。我们的专家光在理论的天空打雷,不在实践的土壤上下雨,因为高考的指挥棒没变。我理解老师们都很难,但是,我们得改,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教学方式,用白岩松的一句话就是:痛并快乐着。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孩子轻轻松松的学习,快快乐乐的学习。我们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走进生活、体味生活,也应该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知识、捕捉文学、捕捉生活的心灵,去感受生活。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高于生活的眼睛。教育之所以失真关键在于他们的心灵没有说话,思想没有说话。当他们想说时,真实的思想与心灵的感觉往往被公众的言辞所淹没。

因此,我想对各位老师说,只要我们活着,只要我们站着,我们就要活得最美丽。只要我们是老师,我们就应该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我们就是要无技巧地教给孩子生活。我们回首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我们有那么多的大师横空出世,他们的功底从哪里来?当然,书是他们的生活,那是间接的。读书也是学习的一个法宝,但是,生活更是学习的法宝。区别在于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间接的而已。说一千、道一万,我们今天突然明白,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今天谈创新、谈高效课堂、谈有效教学,其实没有新,只是让我们返朴归真。我们的创新不是游戏,创新正本清源,回归本质的话还是生活,还是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在我们今天还不知道创新教育该怎么办的情况下,深一脚、浅一脚,想尽办法勇敢的走下去,使教育留给学生快乐幸福的体验。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个水。面对同学们渴望求知的眼神,面对家长那欣赏而理解的表情,面对同事们用发展的眼光看今天的教育,我还是觉得很惭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关于“高效课堂构建与有效教学策略”,我只是刚刚开始,我自己也没谱。专家的水平,专家的认知,专家的高超,我觉得我只能仰视才能看专家,所以我很惭愧。怎么才能对得起今天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和我相处的这段生命历程里,生命有所增值。回过头来一点感觉没有,最后还觉得没意义。如果我能够让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心灵都觉得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光可以留下一点点的痕迹,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所以,惭愧之余,我就得努力。我记得听任何人讲话,一般情况下你不一定都记得,但你会记得他的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观点。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怎么降下来,我们的教学怎么样让孩子知道,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就是我怎么想就怎么写,我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我们怎么能让孩子拿起笔来,在老师适当的点拨、指导技巧的前提下,让孩子总是感到不是多情总被无情恼,而是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从实践中来,我是一线的老师,我一直处于迷茫状态,但是,我还依然给孩子们上课,研究教学。

我们真的不容易,现在啊,我们上级教育部门给我们压力,校长给你压力,主任给你压力,就是不给你魅力,所以你也很痛苦。工资不高的前提下,丈夫还要爱,孩子还要爱,今天校长瞪了你一眼,你一惊,怎么着?我们还得同新课程一同成长,不成长也得成长,要让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说我们很难。今天的新课标就是让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以天使的身份走进孩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几天来边听边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自己以往的空洞说教,贫乏的激励语言,此刻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名师富于激励性的语言,不仅是有声语言,加之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喝着传神的目光,把课堂引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孩子们从老师自然流露出来的赞赏的语言和欣赏的目光中,建立起自信,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乐于思考,乐于展示。名师以读为主,以读带思的教学理念,深深地刻在脑海里。读出语言诗的味道,同时我也惊叹于名师备课的深入,内容旁征博引,引领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到的语言的味道就是人生的味道,或诗意,或幽默,或丰富,或含蓄。而且这些味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信学生一定受益匪浅。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教育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在这节课里,我也留下了许多空白和遗憾,尤其是在亲情的感悟上,亲情也需要用相互宽容去呵护,有些感悟更是需要时间才能穿透,所以我们不能硬把他们塞给学生。感情也不是化学品,不需要教师用文字去提纯。用自己的真正感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从而教会他们读书及生活的方法,并教会他们“站着”读书,做一个始终站立着生活的大写的人,这也许就是语文课中的人文精神吧。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会有风风和雨雨——甚至有可能是暴风暴雨,要禁受得起时间和风雨的考验。当然,无论怎样,要坚信,最后总会回到雨过天晴的时候。毕竟人无完人。

对于本次学习,我有以下感悟: 1.学生立场与有效教学

有效的课堂不能单靠教师来建构,这里有一个立场问题。教师如果仅仅站在自身立场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不会发生的。教师还要时时把握住学生的立场,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照自身的教学,课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对“学生立场”的理性确认,面对真实的学生,对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了解与关注学生的学习这个问题做真切而细致的探讨。根据内容的体式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确定“感情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师生互动,不断辨别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内容和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内容。教师的“学生立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发现在课堂上教师们满足的是如何完成教材的内容(或是单篇课文的教学或是写作训练),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基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美其名曰“以学生为主体”,其实只是一种“虚假的美丽”,教师不知道教学起点在哪里,教学终点在何处,教学目标有没有实现;相当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对老师的问题或随意说两句,或根据常识泛泛而谈,下课之后则云里雾里,毫无所获。当然,造成这种现象不能完全责怪教师,绝大多数教师是无辜的,因为他们的具体教学活动是初出师范校门时跟老教师或各级各类名教师学的,而老教师或各级各类名教师又是在各级各类“公开课”的熏陶下成长的。2.即使讲不好课也要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shi 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正因为如此,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五种精神:(1)要有服务精神。(2)要有奉献精神。(3)要有敬业精神。(4)要有协作精神。(5)要有以身作则精神。

做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1)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2)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3)规范自我的文明素养。(4)关爱每位学生。

做一名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还要努力做到“三心”。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三心”——爱心、耐心、细心。爱心是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点燃孩子心底真情的火炬。爱心的付出是前提,关键是在工作中要有耐心,耐心是让每一缕友爱的芳香在孩子心中传递的桥梁,有了耐心,我们才会更加热爱我们的事业,才会更好的付出全部爱心。细心是灌溉孩子干涸心灵的细雨,是教师爱心的表现形式。让我们老师用爱去宽容他们,给他们自我改正的机会,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战胜自我。3.不断学习和自我发展

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时代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发展。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自古以来,这就是我们教师的形象。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完善。只有品质优秀的教师才能有人格魅力,也才能有感染学生的人格魅力,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迈着时代的步伐,我们犹豫不得。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教育。

篇8:构建理想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找准起点, 用好教材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前必须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对接, 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然而, 在我们很多的数学课堂中, 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认识脱离了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 导致实际教学行为的偏差, 使得教学效果无效或者低效.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 实际上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起点的选择决定了其认知发展过程的长短, 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细心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 精心预测学生的“客观”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 及时抓住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变化状况,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 从而合理把握好每一“回合”的学习起点, 让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对接, 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对接, 构筑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 享受表达与聆听的愉悦, 让学生肯学、能学、乐学, 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迁移和知识的有效建构.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 教师应该把教材当做一个媒介, 在合理把握好教材的广度与深度的前提下, 不断摄取生活中的新鲜素材, 合理开发媒体、网络资源来充实课堂, 形成富有活力的学习材料, 让教材依我所需, 为我所用.“用教材教”取代传统的“教教材”, 这正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之一, 也是让学生“学”得精彩的必然选择.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的好, 使学生受益, 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为此, 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进行“二度”开发, 精心设计, 创新教法, 增强学生探索的广度与深度, 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发现、再创造, 如把封闭式命题转化为开放式、探究性的问题.例如, 如图1, 在四边形ABCD中, 已知AB∥CD, ∠B=60°, 求∠C的度数.能否求得∠A的度数?

显然在此得到的是封闭性答案:∠C=120°,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 无法求出∠A的度数.若按一般的授课就至此为止, 但我们不妨来个“急转弯”, 巧设一问: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可求得∠A的度数?请与大家交流一下你的看法.这里以亲切的问语, 设置一个跳出封闭解答、走向开放的探究性问题, 此时学生思维活跃, 情绪高涨, 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所得所悟也必然更多.

二、巧设情境, 引发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教学情境, 正是充分地利用这一珍贵的教育资源.通过教师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凭借一个或一组数学问题的精彩引入, 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给思维以方向、以动力,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现的过程, 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 使其主动思考, 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中, 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直角坐标系时, 出示了一幅笛卡尔的肖像画和一幅蜘蛛织网图, 问学生他们两者之间会有何联系 (生活中的蜘蛛网学生都认识, 但学生并不一定知道笛卡尔正是受到蜘蛛织网的启示才发明了直角坐标系的) 引入新课, 由此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秒的兴趣.

三、主动参与, 注重体验

体验是知识的内化, 经验的升华, 是个性化的知识, 它是自得自悟的生命活动状态.学生要发展, 就必须有体验的过程, 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主动参与.主动参与是指学生在主体交互中情感、思维和行为自觉地融入教学活动, 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 实现认知与情感全面发展.在主动参与的状态下, 学生才能潜心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争辩、大胆陈述等, 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精彩, 自然和谐地发展.

1.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当知识与积极地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教材开展适当的活动课.活动是载体, 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必须贯穿始终.学生通过“做一做, 议一议, 读一读”等形式, 在做中学, 学中做, 顺利的掌握新知识, 同时学生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独立性和积极性的情感体验也在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如, 在教学“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时, 可把如何测量物体高度作为课题, 带领学生在室外上一节活动课, 要求学生“测量校园内一棵树的高度”.课上, 学生六人一组, 先在校园内找好准备测量高度的树, 经实地考察后记录实际情形, 然后根据记录及小组内已经准备的测量工具分别设计出不同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课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讨论的也很热烈, 想到了许多老师都没有想到的问题, 学生在有了充足的活动体验后, 课堂上介绍他们几个比较典型的设计方案, 给予肯定、鼓励,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陶醉于学习之中.

2. 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 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 是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 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 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 再发现的过程.

3.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生生互动学习活动,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 获取新的知识, 分享到合作成功的喜悦.以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为例, 在课堂上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在课前准备的长度不等的小棒中任意选择三根围一围, 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听到这个问题, 学生很不屑, 认为太简单了, 很快就有很多同学举起了手, “老师我完成了”.“是不是所有同学都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呢?”有部分同学不吱声, 此时老师故意一脸诧异地问:“怎么你们选择的三根小棒围不成一个三角形呢?”围成的同学也很疑惑.于是, 老师安排学生4人一组, 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在操作, 思考, 讨论中学生发现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 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 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同时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四、望闻问切, 有效调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 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告诉我们, 在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过程中, 教育本身赋予教师一种特殊身份, 虽然与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沟通交往关系, 但教师同时又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可以通过“望闻问切”, 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 有效调控教与学, 让课堂高潮迭起、“涟漪”无限.

“望”就是观察, 通过“望”学生的表情和动作, 揣摩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望”, 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 是否达到了行为、认知、情感参与的有机统一;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 课堂上是否有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氛围;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 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 这些问题与见解是否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 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 能否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 是否对今后的学习更加有信心, 更有兴趣.通过“望”, 进行师生感情交流, 互动、评价, 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的了解、反省, 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品质,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比如, 给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以赞许的眼光、给未回答正确的学生以鼓励的眼光、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关怀的眼光等, 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的信心.“闻”就是听, 听取学生的表述、回答、提问等来了解实际学情, 从而及时合理应对.“问”即询问、反问, 通过问答、交流等方式来弄清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与障碍, 及时为他们解疑释惑.“切”指切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把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且环环相扣, 运用智慧和策略, 协调课堂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堵”、“导”变通, 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 营建和维护学习对话场, 把教与学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程序之中, 将学生的智力活动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5.

上一篇:公司遗产分割协议书下一篇: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研究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