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角色互换

2024-05-05

数学教学中的角色互换(精选十篇)

数学教学中的角色互换 篇1

通过研究, 现阶段教学中采用角色互换方法, 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1 生理教学中角色互换的意义

1.1 生理学中角色互换可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两个不相同的社会主体互相转换成对方的位置, 这种转换称为角色互换。生理教学中采用角色互换, 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结构, 选择半节课或者一节课时间[1], 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坐在台下, 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学生在讲台上担任授课角色, 并对班级进行组织活动。老师把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学生进行讨论,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进师生情感, 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生理教学中采用角色互换, 使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以学生教学为主导, 强调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通过角色互换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理教学中角色互换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采用角色互换模式, 进一步融合了学生和教育的情感, 塑造了学生个人魅力。

1.2 生理教学中角色互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我国己经步入信息发展时代, 据调查, 我国大部分教学领域已经普遍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 运用电子网络实施教学, 容易拉开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学生在讲台下面处于被动状态, 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老师的课件走;老师注重教材期间, 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变化。生理教学中采用角色互换模式, 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讲台上授课, 可以切身体会知识的重要性。学生提前预习, 是自身进行授课的前提。学生通过授课, 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给班级其他同学, 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充实自己知识含量, 增强学生对电子课件的应用技巧。

生理教学中运用角色互换方法, 在教学领域是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 不再是以往以教材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 而是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的一种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 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互换角色进行教学, 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而且加快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脚步。

1.3 加强综合素质锻炼

现阶段, 社会竞争越来越明显。学生毕业以后最终要奉献祖国,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 个人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一直都是处于听老师授课, 限制了学生发挥沟通能力, 以至于学生在公共场合缺乏语言锻炼。据调查, 临近毕业, 许多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能力比较差。

运用角色互换模式, 课堂上学生切身处于主导地位;面对新的角色学生会产生心理压力, 比如:担心自己讲解不到位、害怕其他学生嘲笑自己, 甚至害怕自己资料准备不完备。通过角色互换实践, 学生亲自上讲台进行讲课, 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学生担任演讲老师经验不足, 为了科学的完成授课, 课下会多做准备, 不但提高了自身知识水平,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同时通过亲自授课, 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调查问卷, 许多因素共同影响, 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 智力方面在成功中的作用只占有30%, 通往成功的路上心理因素占据70%[2]。教学中, 教师应该严肃对待互换角色这个模式, 正确运用互换角色, 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 可以降低学生自卑心理。学生在授课期间, 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在公共场合可以胸有成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以后步入社会交往打好基础。

2 生理教学中角色互换应该注意的问题

众所周知, 角色互换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一些不足问题在教学领域也起到了负面作用。因此, 生理教学中角色互换在运用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生理教学中, 教师要得到学生对角色互换认可以后才可以实施这一模式。学生积极地配合老师, 才会提高教学质量。实施互换角色的前提是, 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生理教学中角色互换的作用以及实施这一模式需要达到的效果。针对生理教学课程的特点, 制定生理课程教学计划, 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应该发挥组织作用。

在实施角色互换中难免出现学生反对的现象, 老师应该对学生做积极引导, 争取每个学生认同互换角色模式。角色互换在教学领域存在一些弊端[3], 比如:生理课程出现专业术语比较强的内容时, 老师应该多加关心学生掌握的知识面。

学生走上讲台授课, 老师应该对学生授课内容进行总结。教学中为了达到学生“取他人之长, 补自己之短”, 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生讲课评价标准, 分析教学效果;并详细记录自己的观点, 观察听课学生的反应[4]。课堂上学生授课结束以后, 应该留出交流时间, 对学生讲课特点做出分析, 且在分析时老师语句表达要委婉。针对学生讲课期间欠缺的知识进行适量的补充, 这样不仅能够保障课堂知识正常传授给学生,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要认识到自己的欠缺。

3 总结

角色互换模式代替传统教学将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为了满足社会综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师生互换角色将成为一种值得探索的渠道。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教课中学习新的知识不是一种任务, 而是需要老师担任调节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担任讲课, 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交流, 而且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为社会提供综合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春林, 邓海燕, 张昌菊, 等.角色互换在临床护理能级管理模式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 (14) :1721-1723.

[2]刘娥.互换角色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 2013, 40 (15) :227.

[3]纪峰, 郑美凤, 郑雪峰, 等.角色互换教学法在《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26 (4) :635-636.

数学教学中的角色互换 篇2

【摘要】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坚持正确的社会政治方向,这是我国高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主要是就笔者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取得的效果以及该法的局限等作介绍。

【关键词】师生角色互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29-01

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顾名思义是师生两种身份和角色对调。经查阅相关资料,国内有初、高中和大专院校老师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法在英语、医学、政治学等不同课程中进行教学活动,成果颇丰,但将该法运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则较鲜见。

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对方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其思考,这是有效和愉悦交流的重要前提,即心理学领域所称的同理心。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为师生双方了解彼此感受提供了有效平台和渠道,促进了双方的互相理解与交流,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的实践。

笔者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偶然听到了关于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的讨论,觉得可以一试。在查阅相关资料之后立即在所上课班级中进行试验,做法步骤介绍如下:

(一)选定内容。经过比较,笔者选择了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作为学生备课内容。选择第五章原因有二:一是该章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学生能够言之有物;二是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初次实施,笔者经验欠缺,宜从简易章节着手。

(二)学生分组。笔者将所授课班级35人分为7个小组,每组5人左右,确定组长。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进度及讲课要求等。为避免出现个别或少数学生包办所有备课工作而其它组员没有参与的情况,笔者要求各小组备课均以集体备课会的形式开展,各组需提交会议记录作为日常表现评分依据。

(三)指导备课。笔者给各小组备课的时间为10天时间,每隔两天笔者须检查各小组集体备课会记录、讲课教案和PPT等,及时了解跟进各组的备课进度,对其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指导解决,确保备课内容符合课堂要求和规范。

(四)课堂组织。经过前期准备,师生角色互换行动正式实施。授课过程中,各小组代表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基本沉着淡定、有条不紊,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各个环节。学生对“老师”的讲课给予了积极甚至热烈的回应,但个别学生出现捣乱的情况,迫使笔者不时提醒以维持课堂秩序。每个小组代表讲课完毕后,笔者对小组代表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其积极可取之处,指出存在不足,并对小组进行打分。

二、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法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

经过充分的试验及与学生的探讨交流后,笔者体会到师生角色互换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法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积极意义。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吸引力与效率。与沉闷单调、学生注意力分散的传统课堂较相比,师生角色互换后的课堂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传统课堂学生对教师主动抛出的互动信号熟视无睹不同,变革之后的“师”生互动变得轻松而直接。通过“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效率,这是师生角色互换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

2.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备课与讲课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加强知识理解与记忆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过程。笔者在布置备课任务时特别强调了讲课方法不拘泥于传统教法、讲课地点不限制于教室,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去创新讲课方法和形式,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在老师的点评中促使学生认清自身不足并加以克服,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促进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在备课与讲课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思路与方法对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通过角色的反转,以学生的角度审视台上“教师”的授课行为,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学生对于教师授课行为的反应,对于反思自身教学行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4.促进师生交流,拉进师生距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绝大部分课程内容通俗易懂,学生较好理解。但也因此客观上增加了备课教师增强课堂吸引力和学生注意力的难度。通过备课与讲课过程的体验,学生更能体会教师工作的不易,进一步端正学生对教师授课行为及效果的认识,增进理解与认同。同时,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便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因材施教。

(二)师生角色互换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局限与不足。

1.耗费更多时间、人力与精力。在前期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涉及师生均需投入较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这对于承担了较重的教学工作的思政教师来说是一个较为严峻的要求。鉴于学生对任务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积极性各有不同,因此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投入到工作中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课堂授课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是一门艺术,是长期系统性工程,对于未经专业培训并且备课时间有限的学生来说,其在课堂上的授课效果是有先天局限性的。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课程重难点、主次内容的把握不准,对教育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运用不足,对课堂的把控力度不够等,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授课效果。

3.授课内容需有所选择。受学生自身知识储备、思想政治认识高度及欠缺授课经验等因素影响,对于其熟悉或贴近自身实际的课程内容学生尚可基本完成教学各环节,但对于理论性、思辨性和综合性要求较高的内容学生在备课时便捉襟见肘,在讲课时更显得举步维艰。因此,并非所有内容或章节都适合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法开展教学活动。

总之,师生角色互换法是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授课效果的有益探索与尝试,事实也证明了该法的可行性。但事无定势、法无恒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探寻更多适合本地区、本专业和自身的教学方法,形成自身鲜明的教学风格,百花齐放,才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教育境界。

参考文献:

[1]林耘.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法提高两课教学实效[N].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年第3期。

数学教学中的角色互换 篇3

[关键词]角色互换 教学方法

角色互换法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其主导思想与目标是培养学生从单纯的护理技术人员,转变为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精神、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学生具有参与教学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积极活动的主体,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人才。

(一)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学院2006级护理专科生共748人,分为15个班,以班级为单位分组,每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5~7人。

2.方法。首先设计,在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护理的教学过程中,各开展一次角色互换式教学,每次2学时。再进行角色互换式教学的开展。①课前自学。在教学前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自学一个内容。②课堂教学。学生根据自行设计的教学内容,每组推选一人到讲台讲授。③教师总结。每位学生作为教师角色讲课完毕后,教师根据所讲内容及学生表现,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做出解释和总结,并指出学生在仪态、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④课后评估。角色互换式教学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750份,问卷收回率100%,全部为有效问卷。

(二)调查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98%以上学生认为角色互换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查阅和运用信息能力以及他人合作能力等。

(三)讨论

1.角色互换式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促进者、帮助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知识的灌输对象。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兴趣正是学生主动性的动力。角色互换式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即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查阅相关资料,讨论组织教学环节,并将所讲内容以教师角色表达出来。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角色互换式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授人以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学生养成一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不良习惯。这种古老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角色互换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潜在地给学生施加了压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而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3.角色互换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今护理科学发展迅速,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自学能力的提高对护理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互换式教学的开展,学生须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获取知识,并在课前与同学进行知识交流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实课堂内容。可见,角色互换式教学方法能增强了她们的自学能力。

4.角色互换式教学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与他人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交流能力对一个护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而且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角色互换式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并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之间交流、讨论,提高了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5.角色互换式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教师也是全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不再背讲稿、写板书、满堂灌,而是抓重点、解疑点,启发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并能够终身学习的人。护理教育的目的同样如此,老师的任务应是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引导和教会学生学习,使之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学科前进步伐。

参考文献:

[1]沈宁.护理专业教学研究改革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丽婷,张文杰,杨武峰.中专内科学教学艺术[J].卫生职业教育,2006,(23).

角色互换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4

关键词:中职,角色互换法,教学方法

中职《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 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的课程 . 本人针对中职《物理》的学科特点 , 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和职业学校学生特点 , 整合教学内容 , 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角色互换法 , 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高教学质量 , 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教育是处于中间教育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 这类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缺乏学习主动性, 没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 并且普遍没有自信心, 导致了越来越不愿意学习, 甚至害怕学习。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中职教育教材的特点

职业教育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 调整课程的结构, 规范教学, 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教材应当具有以下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 兼顾项目教学和传统教学课程体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突出实践性、实用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中角色互换的引入

现如今,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本人在担任中职《物理》教学工作中, 也曾经运用过几种, 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这种情况下, 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心理学家莫雷诺认为:角色置换是一种心理挑战, 它让人暂时置身于对立面及他人的社会角色, 并按照这一要求的方式、态度行事, 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的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 通过感受的反馈, 更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角色。因此我们可以把角色互换的思想引入到中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 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角色互换。它是一种非常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使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

四、用实例解析角色互换法的运用

本人在中职《物理》中的很多章节运用过角色互换法, 其效果不错。现在, 我以实验《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这一节为例, 来阐述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首先, 教师要提前几天, 将深度不大的内容 (如:怎样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等) 布置下去, 并且将学生进行分组, 每组学生要运用各种手段搜索素材, 探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找出本章节的重点与难点, 认真备课, 写出一份完整的教案, 教师要给予学生写教案的合理意见。

1. 课堂上, 要推荐本组的一名同学上台试讲。在试讲过程中, 也许有的组别同学会偏离本章节的重点, 教师也不应该打断学生的试讲, 而应该以学生的角色通过提问的方式, 引导学生抓住本章节的重难点。当时在本章节教学过程中, 有个别组的学生试讲过程中比较片面, 漏掉其他知识重点。我会及时提问, 将学生及时拉回讲解其它重点内容。老师在听课过程中, 作为学生角色应当认真听讲, 积极向“老师”提问, 将学生试讲过程中漏掉的知识点补充, 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想法, 教师要给予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我记得当时有学生为了讲好这堂课的重点内容, 还特意拍了自己做实验的视频, 得到了在场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赞扬, 学生讲课也变的越来越有自信。

2. 学生试讲完成后, 教师要对学生的备课, 教学过程要及时地总结, 强调本章节的重、难点, 解答学生的问题。总结过程中要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赞扬, 使学生更有信心地学习。

五、角色互换教学法的建议

1. 鉴于中职学生基础差、自觉性不高的特点, 实施角色互换法前要给学生提出写教案的合理建议, 并督促学生完成教案。学生在完成教案过程中, 可以可以通过网络、老师、同学的帮助, 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难度大、推理复杂的教学内容应该由教师讲解, 不能作为角色互换课的教学内容, 在学生试讲前, 要给学生鼓励, 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 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3.学生试讲结束后, 教师要进行总结, 补充学生遗漏的知识点,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课后要让学生进行拓展,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习兴趣。

六、角色互换教学法的作用及效果

1. 角色互换法的实施,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真正意义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2. 角色互换教学法中, 学生由于知道要上讲台传授知识, 他们会努力专研教材, 阅读书籍, 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角色互换教学法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 学生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 会学习多种教法和学法, 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 职业学校的学生, 课堂上经常睡觉, 上网玩游戏, 通过角色互换法的教学方法, 学生会利用空余时间作充分的准备, 认真预习, 认真备教案, 学生过的也充实, 而且能体会到教师的辛勤劳动, 懂得尊重别人,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之,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获取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的最基本、最重要因素之一。角色教学互换法的运用, 使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枯燥的中职《物理》时, 认真专研教材,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炜烨.浅析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电子制作, 2013, 05.

[2]范志强.浅谈角色互换教学在“建设工程监理概论”中的应用.2012, z4.

互换角色 篇5

早上,我正与周公在约会,突然,我想起了一件事――今天是我与老妈身份互换的日子。想到这里,我马上起床。洗漱完毕后,我就去准备早餐。早餐准备好后,就学着妈妈的口吻喊道:“宝贝,起床吃早餐!”“宝贝”懒洋洋地起来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她居然学着我平时的样子――闭着眼睛刷牙洗脸。等她精神充沛后,我便叫她吃早餐,“宝贝”说:“妈妈的手艺真好,棒!”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心想:我以后也要多多夸奖妈妈。

早餐吃完后,我把东西收拾好后,说:“宝贝我们去买菜。”“宝贝”爽快地答应了。

一路上,我一直念叨着:“走路要看路,不要看其它地方,要小心。”我像唐僧念经一样,我自己都快要疯了,可“宝贝”却仔细聆听着,此时,我的眼泪不禁在眼眶里打转。

很快,我们已经到了菜市场。看到热闹的菜市场,我挺直了腰板,有模有样地作起大人的样子来,问到:“你今天想吃什么呀?”“宝贝”说:“都可以,你喜欢吃就好。”我不禁停下脚,看着我爱的“宝贝”,回忆起平日我与妈妈顶嘴的情景,我不由地愧疚起来,心想:我何时曾想过妈妈。我又转过头,继续选菜。

我像拿着一把大菜刀在菜市场大砍价。我与老板讨价还价的情景引得“宝贝”捧腹大笑。

我回到家就开始炒菜,我让“宝贝”在一旁指导我。

在切菜的过程中,我又遇到了重重阻碍:解冻的肉像在溜冰场里一样,一会儿这儿滑,一会儿那儿滑;胡萝卜像坚硬的石头,费了我好大的力气。

我把菜放入锅中,锅里立刻溅起了油,把我吓了一大跳!我硬着头皮把锅铲在锅里翻炒,接着开始放调料。最后再翻炒几下就OK了。

饭做好后,我把我的成果端上来,大家尝了尝,都说好吃,我的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吃过饭,我高兴地洗着碗,回忆起今天早上我学会的东西。

数学教学中的角色互换 篇6

一、师生角色的基本认识

1.教师角色分析

传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当决定者与执行者,另外还是知识思想的传道士、演讲人与传授者。我国对于教师有许多种说法,但总的来说,可以总结出来,在我国,教师的传统角色具有权威性,充当着决定者与传话者的角色,同样西方则受自己国家宗教思想与科学主义的影响,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以及儿童的被控制地位,教师在当时就是神父或者专家,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在课堂上不但能够塑造学生行为,同时也能指导学生完成各项活动。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与地位发生了变化,大多数教育学者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与儿童的榜样、也能够充当孩子的朋

友、心理医生等,也有人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示范者与创造者,现在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具备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要由单纯的教师变为教育家,变为综合型的人才,积极研究教育领域的相关知识资源,对专业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2.学生角色分析

传统教育对学生角色的关注相对缺乏,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与聆听者,没有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性都被扼杀了,学生只是一味地对教师服从,学生被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简单机械地学习,完成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自由也受到教师的限制。教学改革与新课改要求背景下,学生角色发生了变化,由被动的学习地位转向了主动积极学习的地位,成为知识学习的合作者、建构者,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地探索学习、不断反思,进而取得进步。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策略

1.让学生充当课前小老师

师生角色的有效转换,可以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培训,积极鼓励那些较为内向的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培训过后,要让他们当小老师、开展词汇竞赛、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小组学习。让小老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给充当小老师的学生课前演讲的时间,每节英语课之前都要留出3~5分钟让1~2名学生上台进行英语演讲,也可以用英语进行新闻播报,新闻播报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与小发现,也可以是对朋友、家人的采訪记录,演讲时间大约为2~4分钟,不能少于十句话,学生在英语播报的同时,将自己所学的英语语法、词汇编制在一起,可以提高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学生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会请教老师、同学或者是家人,进行创新性的创作。英语演讲汇报之前,学生需要熟悉英语演讲的几个步骤与流程,准备工作做得好的话,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感,活跃课堂气氛,同样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学生角色扮演

英语教学的成功不是学生能够背多少个教过的句子、生词以及词组,知道多少语法规则,而是他们能够应用自己学习的语言创造性地表达多少。在课堂上实施情景教学和角色扮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大胆展示自己的机会,大胆开口讲英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讲,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则可以以学生身份到学生中间去,认真欣赏学生创设的情景,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当的是教师角色,让其他同学和老师能够明白自己在讲些什么,最后各组学生表演完毕,则可以实施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和总结,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知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有学生创设情境:D(doctor)M(mother)L(Liu Hui)X(Liu Xia)

M:Excuse me.

D:What is the matter with you?

M:Im very well. But my son is not well.

D:What is your name?

X:I am Liu Xia. This is my brother,he is Liu Hui. He feels sick,he has a sore throat.

D:I see,please open your mouth,Liu Hui.

L:Oh...

D:OK. Take some medicine and drink hot water, then you will feel better soon.

M:Really?

D:Yes.

L&X:Thank you very much.

数学教学中的角色互换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高校2009级护理专业两个教学班学生共118名, 随机抽取1班为实验组 (60人) , 2班为对照组 (58人) 。实验组、对照组学生的来源、入学成绩、基础学科 (生理学、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理论课学习内容、男女生比例均相当。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上课学时数相同, 均由相同资力的教师带教。

1.2 方法

1.2.1 前期准备

实验组学生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法授课, 对照组学生按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在实施师生角色互换法教学活动前两周将整个教学计划详细告知所在班级, 包括活动目的和意义、教学内容、实验分组及实验组人员任务的确定、时间的安排等, 让学生们做好相应准备。

1.2.2 学生分组

将实验组60名同学随机分为10组, 每组6名。将所授课程按知识点分为十个部分, 每组同学各负责一部分。各组均选出一名代表, 负责组织实施备课、撰写讲稿及授课, 其余同学积极配合,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集体备课, 讨论并修改讲稿。对照组58人为一组, 课前独立预习, 上课时教师统一授课, 学生统一看大体标本和阅读镜下切片。

1.2.3 学生备课和教师指导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 对于从来没有教学经验的学生来说, 备好课十分重要[1]。指导学生写好讲稿, 学生以病理学教学大纲为指导, 以教材为基础写出自己的讲稿, 并与同组同学商讨定稿。老师审阅学生的讲稿,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把握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1.2.4 有效上课

在课堂讲课的过程中, 师生角色互换教学, 不是整一节课都是让学生讲, 而是穿插使用。在教学实践中, 一般是让学生讲30min, 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讲课的情况, 进行补充, 避免出现漏洞和知识点讲授不清楚的情况。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 老师既要听课, 也要时刻监督学生。通过听课, 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易懂和不易懂的内容, 教师再补充教学内容的时候, 就能准确把握知识点, 直奔主题, 提高课堂效率。

1.2.5 评价反馈

课堂行将结束时, 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 重难点的把握, 需要改进的方面。这个环节, 促进了以后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在讨论过程中, 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等, 也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之间的感情。授课结束后, 讲课的学生总结自己在从接受任务到讲课完毕整个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听课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促进讲课学生改进和提高, 同时, 为进一步改进师生角色互换教学计划及内容奠定基础。

1.3 效果检测

①考试:理论成绩占60%, 用同一套试卷在试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理论考试, 比较两班考试成绩;实验考试占40%, 测验内容分为"大体标本辨认并描述"、"镜下组织切片观察、绘图并描述", 两组考核的实验项目相同。②问卷调查, 调查表由笔者设计, 在课程结束时发放, 当天收回。整理考试成绩和调查结果数据, 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见表1、表2。

注:P<0.05

3 讨论

3.1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病理学的热情与积极主动性。

由表1可以看出, 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方面, 包括实验成绩和理论成绩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别, 实验组同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同学,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P<0.05

3.2由表2可以看出,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还有如下好处:

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验组学生100%对师生角色互换这种教学方法满意, 而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只有74.1%。在锻炼主动学习能力和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两方面也有显著差异。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学生要"传道"给他人, 所以不得不努力钻研教材和博览群书, 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③在角色互换法教学中, 学生为了上好课, 需要反复揣摩、钻研教材, 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 从而达到了系统掌握知识点, 扩大知识面的效果, 避免了只看重点、应付考试的缺陷, 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死记硬背、答案混乱的现象。这个可以从学生的卷面答题状况看出来。④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表达与交流能力。逐渐地将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复印机式学习"转变为自我导向学习[2]。为以后临床课程的学习及实习, 特别是临床课的操作解释和实习时候的护患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⑤增进师生感情, 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角色, 体会教师的辛苦, 使学生更加尊重老师,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教师在听课的时候做好学生的职责, 认真听讲, 记笔记, 记录学生讲课时的不足, 同时还可以汲取一些好的上课方法, 从而增加师生间的交流。⑥激发创造力, 学生在备课的时候为了将一个问题讲的通俗易懂, 会设计一些新颖的模式或举一些相近的病例, 为了增加记忆还可以自己编制一些顺口溜或笑话, 这就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3 在实施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时还应注意

要挑选比较简单、通俗易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的知识, 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讲课的内容, 使教学更具可操作性。在师生角色互换中, 教师仍然要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在学生讲解30分钟后, 教师应把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完成, 同时再次强调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解答学生们仍存在的疑点。

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加对学习的兴趣性, 提高学生的成绩, 还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团队精神, 语言表达能力等, 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师生角色互换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某高校护理学系2009级11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班按传统讲授方式授课, 实验班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法。结果 实验班成绩及教学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班。结论 角色互换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师生角色互换,病理学,教学

参考文献

[1]赵万英."师生角色互换"在妇产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医疗, 2008, 7:36.

数学教学中的角色互换 篇8

一、丰富教学模式, 注重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这样虽然能够使学生记住所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 但也只是一种简单的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知和收获, 可以说那只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这已经不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和要求。现在我们需要通过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并适当的加以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 这样获得的收获会更大, 尤其是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思维活动, 从而使获得的知识更牢固、更深刻、更清晰。

要真正调动起学生大脑的思维, 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 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老师就要首先投入饱满的热情, 除了课本上涉及的实例外, 更需要补充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例子, 贴近实际, 贴近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主动探究。这样, 就需要老师做更多的工作与准备, 不能只是简单枯燥地传授书本上的大道理, 更要想办法把课本上的知识用实例来演示, 让学生能够通过图、文、声、像等全方位、立体式的去自己感受知识, 探究知识, 了解知识, 直至掌握知识。这样就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原来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

(一) 激发兴趣, 导入要巧妙

要把一堂课上得活跃而富有情趣, 巧妙的导入是至关重要的。即是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需要做到在准备一节课时要经常想一些特别的方式进行导入, 设法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 先刺激他们的感官, 这样就能很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例如:1.承上启下式导入;2.艺术欣赏式导入;3.案例分析式导入。例如在讲“实践出真知”一节时, 就可以用哲学家和船夫对话的哲学小故事来引出新课的内容, 说明实践的重要性。哲学家问船夫懂不懂数学和哲学, 船夫说不懂, 于是, 哲学家就连连叹气, 感叹船夫的生命已经失去了三分之二, 可当一个巨浪袭来, 船翻到了海里, 船夫问哲学家是否会游泳, 哲学家慌了, 说“不会”, 此时, 船夫也叹了口气, 说“你的生命将全部失去!”如此, 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能使他们在过程中有参与感、成就感, 使他们对每堂课都充满期待, 增强求知的欲望, 成为探究知识的主体。

(二) 设置情境, 引生入境

在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 要善于挖掘新的教学方法, 调动起我们所能掌握的一切积极因素来服务于课堂。如果要把那么理论化、抽象化的高中政治课变得比较具体化、生动化和实用化, 就需要老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恰当的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如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音乐、真实的录像资料等, 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受新鲜、真实, 从而有感而发, 获得认识。

二、注重角色的互换, 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当前, 要进行新课改首要任务应当是要减少老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时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地位, 老师只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 处于配角的地位。而学生才是过程的主角, 因此应该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 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才是学生获得主体地位的条件和保证。这样就要求教师应该多制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参与、尝试, 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 把学生引导到主体的地位, 使他们在课堂上担起主角。

让学生参与学习管理。以往学生只是等待老师给他们的最终结论或是分数, 完全没有让学生有机会能够参与, 导致他们并不知道到底错在哪里, 为什么错。这个过程是极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的, 要改变这种学习评价模式, 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 发挥其自身的检查评判作用, 让学生能直面自己的错误, 才能及时地修正错误, 汲取教训, 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会自我评判、自我成长、自我提高的目的。也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布置几个具有讨论、探究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主动思考, 参与讨论, 发挥主体作用。例如社会反响较大的“如果你遇到了老人跌倒的情况时到底要不要扶起”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政治生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角度, 文化生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和哲学生活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分别进行讨论、思考、探究。这样可以让学生进入一个特定的角色当中,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同时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使政治课更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真正成为一门有用的学科。

教与学的互动是增强政治课教学趣味与魅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而角色互换才真正把学生放在了学习主体的位置,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摘要:本文就如何引用新的教学模式, 激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的, 提出在政治课堂上实施教学互动和角色互换两种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中的角色互换 篇9

1 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通常是由教师先讲述本次实验课的目的要求,并利用挂图、幻灯片、绘图、多媒体等方式讲解示教,然后每个学生一台显微镜,独自观察病理切片并绘图,教师在实验室巡视检查,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进行总结。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病理实验教学的发展[4],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1.1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教师讲解示教病理切片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很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离屏幕较远的学生看不清楚屏幕上的图像,难以理解教师的讲解,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部分学生就会玩手机、聊天,教学效果较差。

1.2 教学资源不足

学生经常损坏教学切片,又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导致切片数量减少。病理切片和大体标本长时间固定后,其颜色和结构常常发生变化,导致部分学生观察到的病理变化不准确,与老师示教讲解的典型病变不一致,影响教学质量。

1.3 缺乏图像共享,教学指导性差

在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每个学生一台显微镜,而教师和学生不能同时观察到同一台显微镜下的图像,如果学生提问,就必须教师与学生轮换使用显微镜,这就导致教师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学生理解困难,往往由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1.4 交流少,教学效率低

教师一次课指导几十名学生实验,在巡视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举手提问,带教老师来回奔走解答,常常顾此失彼;而且经常重复回答学生们提出的相似问题,费时费力;很多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辅导,教学效率低。

1.5 缺乏监控,教学效果不佳

在学生独自观察切片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知道各个学生有没有在看切片或是否准确找到病变部位,是否看懂镜下病变,从而不能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指导。

2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是由数码显微镜、图像系统、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软件系统、语音问答系统和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构成。与传统病理实验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2.1 实现师生互动交流

教师与学生之间可进行双向语音交流,学生可随时电子呼叫,向教师提问,教师可选择不同通话模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其不但可以是对某一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解答;也可以选择全体通话模式,对全体同学解答普遍性问题;还可以利用系统中分组讨论模式,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组内学生可以进行语音交流,教师也可以随时加人某一小组并进行指导。通过以上形式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丰富教学资源

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将传统切片扫描成数字切片后,建立数字切片库和网络应用平台,教师和学生通过校园网可随时浏览数字切片,而且数字切片保存方便,不用再担心切片破碎、褪色,从而使实验教学不再受切片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易损耗等因素的影响。

2.3 实现图像共享

教师既可以将教师显微镜下图像传输到所有学生计算机屏幕上进行示教讲解,也可以随时将任一学生镜下的少见或典型病变图像传输到所有学生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全体示教讲解。利用该系统教学,实现了图像资源共享,学生在实验课中见到的病理变化更全面,而教师不用走下讲台来回奔走,节约了时间,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增强教学指导性。

2.4 实现课堂全程监控

教师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能够监控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主控台计算机可观察到每位学生电脑显示屏上的图像内容,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例如发现有学生没有认真看切片,甚至在玩电脑游戏,则给予警告批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3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注意力分散

虽然教师可以进行实时监控,但仍有有少数学生在教师不注意时玩电脑自带的游戏。此外,这套新型系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部分学生随意点击系统中的“呼叫”和拍照等各种功能按钮,没有认真看切片,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3.2 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图像,忽视显微镜观察

由于组织细胞在电脑显示屏中的图像比显微镜下看到的要大很多,所以很多学生只看电脑屏幕图像,而忽视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这就导致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的能力下降,不利于以后病理临床工作的开展。且电脑图像分辨率不如人眼,有些形态结构变化只能依靠人眼在显微镜下观察,而不易在电脑屏幕上观察。

3.3 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示教讲解

在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学过程中,复杂抽象的病理学知识会变得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所以部分学生不愿自己费时费力地去观察切片,只是等着教师示教讲解,或简单看看其他同学显微镜下的典型病变,从而导致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实践操作能力下降。

4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与角色互换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角色互换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位置进行互换,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走上讲台,而教师扮演学生的角色坐在底下听课,是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角色互换与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更进一步发挥两者的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4.1 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与角色互换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为了讲好课,必须反复揣摩、钻研教材和实验指导,扎实掌握病理学知识,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降低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培养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4.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在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等都得到了锻炼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性学科,其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与时俱进是必然趋势,实践教学证明,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与角色互换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如何更好地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更多教师共同努力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玉芳.病理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

[2]汪晓庆,吴义春,潘献柱.浅谈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体会[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23(1):87-88.

[3]成延萍,魏晓丽,刘敏丽.显微网络互动教室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3):328-330.

[4]庞楠楠.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4):790-791.

师生角色互换,课堂教学共赢 篇10

一、“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方法的概念界定

“师生角色互换”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在欧美国家的学校中较早普遍使用。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 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很多学校正逐渐兴盛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师生角色互换”, 不论对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崭新的挑战。

所谓“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 即教师事先指定某一学生 (开始时最好找基础知识和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 走上讲台代替教师讲课, 教师坐到学生中间充当学生, 课堂的一部分节奏与教法由学生控制、掌握, 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二、“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

1. 选定授课内容, 布置课前预习

教学实践表明, 进行“师生角色互换”教学不能将教材的内容全都交给学生, 而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刚开始进行这一教学方法时, 要挑选一些内容比较简单,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题。基于这种想法, 我选择了高一《政治生活》中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内容“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作为学生上课的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对这一课的内容已有所了解, 而且这些内容和高一历史又有部分交叉, 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所以上课难度相对较低。于是, 我布置了这一内容, 学生便积极预习和备课。

2. 认真审核“教案”, 进入授课环节

学生备好的“教案”, 应以书面形式交给教师, 包括文字稿和课件。之后, 教师进行认真审核并当面指导。接下来, 学生进入授课环节。在审核时, 教师要着重看学生所备内容的重难点是否准确, 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课件是否精练等。在授课时, 学生可按照事先的教学设计, 在总体方向的指引下自由发挥。

3. 利用评价小结, 弥补知识漏洞

学生授课之后, 一般会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 这时教师重新走上讲台, 首先对“小老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简要点评, 然后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知识漏洞与不足之处恰当补充并进行课堂小结, 从而有效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促进“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方法的完善与发展。

三、“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实施的意义

1. 互换听讲角色, 唤起学生情感体验

一堂课究竟该怎么上?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牵着学生走, 学生围绕教师转。这种以教定学、“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于是, 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 最终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与身心的发展。在本次政治课上的“师生角色互换”尝试中, 我尝试打破“教师讲, 学生听”的传统, 通过互换听讲角色, 一方面, 讲课的学生在充当“小老师”的过程中产生了满足感, 同时他们也感慨“上好一堂课真的不容易”, 从而真正体会教师工作的艰辛, 增强纪律观念, 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 对于听课的学生来说, 这种角色互换不仅给他们带来新鲜感, 而且通过“小老师”与真正教师的比较, 学生更加懂得珍惜教师的教学成果。

2. 互换问答角色, 营造师生平等氛围

多年来,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们的教师习惯于扮演权威者的角色, 于是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和戒备的心理, 师生角色不平等。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问、学生答”, 这种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师生间产生距离。而我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法, 由原来的“老师问、学生答”变为“学生问、老师答或学生答”, 这就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从而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例如高一 (12) 班的“小老师”王宇菲在教学“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内容时, 联系到与“十二五”规划相关的时政资料, 随后她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要由中国共产党提出?”问题一提出, 学生们就陷入思考, 当“小老师”正准备叫学生回答问题时, 有个大胆的学生提议:“让老师先回答这个问题。”其他学生一听, 立刻兴奋起来, 于是鼓掌要求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于是, “小老师”说:“先由何老师回答, 然后其他同学补充。”接着, 我就像学生一样站起来回答:“‘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之所以要由中国共产党提出,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我回答之后, 其他学生纷纷补充发言。这样的问答形式, 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实现师生平等,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 互换主配角色, 演绎课堂智慧生成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主角”, 学生是“配角”。一堂课表面看起来井然有序, 但从根本上说,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的潜能没能得到较好发挥, 学生的自信心难以树立。新课程标准主张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发展, 因此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要甘当“配角”, 从旁指导。在我的“师生角色互换”课中, 教师只在最后对学生讲课的内容进行恰当点评和必要补充, 而“小老师”与学生们充分互动、一起探究教材内容, 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由于角色的转换, 学生有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感觉, 于是学习热情的高涨使他们更加乐于讨论、交流和表达。就这样, 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学生格外积极和投入, 从而智慧生成, 演绎灵动的课堂。例如, “小老师”在课堂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问题一提出, 学生们立刻踊跃发言。学生甲:“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学生乙:“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学生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 中国共产党能够而且必须领导现代化建设,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小老师”认为学生们已把问题回答得很完整之时, 学生丁站起来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已被写入宪法。”这个答案出乎“小老师”的预料, 于是“小老师”望着我, 等待评价。其实, 学生丁的回答令人感到惊喜, 因为在课本第一课《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里写到了相关内容。想到这里, 我立刻站起来点评:“这位同学的回答非常不错, 能够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 做到融会贯通, 我们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话音刚落, 全班学生立刻鼓掌, 学生丁非常自豪。由此, 学生们学习政治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

4.互换教学角色,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教师通过学生走上讲台可得知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 可了解学生在知识上的欠缺和兴趣之所在, 可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同样, 学生在扮演“小老师”的过程中, 既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从而增强自信;又可切实体会当教师的酸、甜、苦、辣, 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听课的学生来说, 由同学充当“小老师”, 更能调动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从而激发其创新思维, 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及师生共同提高和发展。

上一篇:法的价值体系下一篇:高校行政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