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法

2024-05-15

护理法(精选十篇)

护理法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2个临床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3名护理人员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26.49±2.41)岁;文化水平:中专9名,大专123名,本科51名;职称:付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3名,护师57名,护士102名。观察组187名护理人员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25.14±2.37)岁;文化水平,中专11名,大专127名,本科49名;职称:付主任护士1名,主管护师21名,护师60名,护士105名。从22个临床病区中分别选择110例患者作为两组研究对象,对照组中男67例,女43例。年龄在23—65岁,平均(46.8±6.7)岁;观察组中男56例,女54例。年龄在22—68岁,平均(47.7±5.4)岁。两组研究对象比较,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患者,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行政查房管理,观察组采用追踪法护理行政查房,具体如下。

1.2.1 人员组成:

常规行政查房人员有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干事、1名资深或高学历护士长组成。追踪法护理查房人员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增加查房科室质控员。

1.2.2 查房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病区管理:包括病区安全、病区仪器、物品、药品管理等。(2)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包括人文关怀、病情评估及观察、医嘱执行及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等。(3)护理安全管理:包括患者身份识别、重点患者及环节交接、跌倒及压疮管理、危急值管理等。(4)护理文书。

1.2.3 查房形式:

行政查房每月一次。查房内容结合当月护理部下发的质控重点。对照组有行政查房人员直接到科室结合质控标准进行查房,查找科室存在缺陷。观察组在每个科室评选出一名护理骨干做为科室质控员,结合护理部每月质控重点,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科室每周两次进行内部质控,把质控发现缺陷每周二汇总后上传到护理部OA系统,质控实行缺陷定额管理,总分100分,每周质控缺陷扣分必须达到5分。在行政查房时,质控员参与到本科查房中,查房小组重点追踪质控员上报缺陷问题,再根据患者情况即兴提出问题,护理人员予以解答。

1.2.4 总结、反馈:

查房结束,查房小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进行书面反馈,科室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整改,如因系统问题,查房小组协助解决。

1.2.5 效果追踪:

有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院护理培训教学小组、护理部满意度调查小组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弱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形式护理行政查房各项护理项目评分情况

对两种形式护理查房后相关指标数值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形式护理行政查房患者满意度情况

对两种形式护理查房患者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实施护理行政查房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意义

护理行政查房已经被应用到越来越多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从根本上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培养了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综合操作能力等,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机率[3]。护理行政查房还能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事件[4]。

3.2 追踪法护理行政查房更加注重病人与家属的感受

以病人的角度来评价护理质量是最为直接和真实的有效方法[5]。追踪法护理查房前有科室质控员对科室质量进行深入检查,并参与查房.科室质控员都为科室责任护士,与患者密切接触,更熟悉患者的需求。如质控员上报缺陷中“患者被服不能及时更换,长时间使用造成患者不舒适”。行政查房时重点追踪这一问题并查找原因,是因科室被服储备不足造成。行政查房小组与后勤部及被服洗涤中心联系,请洗涤中心缩短被服洗涤送回时间,后勤部为部分科室增添了新的被服。追踪法行政查房过程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关注病人与家属的感受,能使护理更贴近病人,提高病人满意度,最终实现“病人安全、物品安全和环境安全”[6]。

3.3 追踪法行政查房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运用质量追踪管理的方法从病人的角度查看整个护理服务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再追踪,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可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及工作流程。如:质控员上报缺陷中“护士对病人使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掌握不全,查对制度落实较差”两方面问题较多,结合有关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7],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纠纷呈递增趋势。行政查房小组重点追踪检查了这两方面问题,为加强护理用药安全制度管理,联合药剂科规范并完善了药物说明手册,将药物知识和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列为日常考核项目。此外,行政查房人员与科室质控护士对存在的问题做出科学性分析与推理,充分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引导护士学会从整体出发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评判性思维,有利于激发护士思考问题及查阅文献的积极态度,提升护士的责任感和整体护理的意识。根据质控护士上报问题进行重点追踪,使行政查房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提高了护理部工作效率。

4 小结

运用追踪法护理行政查房能科学、客观、真实地评价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了病人安全,促进了质量提高,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感,及时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同时护理管理者能够根据追踪检查的结果了解全院各病区的整体护理质量情况,确定护理检查的重点,科学制定提升护理质量的计划,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综上所述,将追踪性护理行政查房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在临床中应用意义重大。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追踪法护理行政查房应用于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全院22个病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进行两种形式的护理行政查房,观察两组中科室护理项目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追踪法护理查房,科室护理项目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追踪法护理行政查房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追踪法护理行政查房,护理管理,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辛红梅.护理行政查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2):151.

[2]王瑛琳,姜忠强.护理质量追踪管理思路与方法.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50-52.

[3]张敏,聂雷霞,李威等.“行政业务教学”循环递进式静脉治疗专科护理查房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22):2791-2793.

[4]钱次荣.开展护理行政查房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794,795.

[5]邓宏军,宁文锋,汤永红,等.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的基本原理.医院管理论坛,2012,29(10):42-43.

[6]梁铭会,董四平,刘庭芳.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工作中的应用.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23-26.

“五常法”护理管理 篇2

1.常组织将病区各位置物品按使用频率分类放置并有清晰标识。常组织大家学习专业知识、技术操作,讨论工作中存在2.常整顿

3.常清洁

4.常规范

温热护理法应对[低肌温] 篇3

到了初春,肌肤的状态每况愈下,就算使用再多的保湿产品,很多时候也无法起到理想的效果。其实,换季时做的护理不仅仅是肌肤表面,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让营养成分到达肌肤内部往往更重要。最值得推荐的是“温热护理法”,通过温热护理提高皮肤温度,能显著提升护肤效果。

什么是[低温肌]

和体温不一样,肌肤温度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比如从27度的房间内走到20度的户外时,原来的33度的肌肤温度会下降到28度,肌肤温度在30度以下的状态就可以称为“低肌温”。中国大陆南北方大约每年有大半年的时间,肌肤处于“低肌温”的危险状态。

低温对肌肤的危害

1 水分加速蒸发

随着气温的降低会令肌肤的水分蒸发量急速上升。从冬季开始,肌肤的水分蒸发量就会上升,到了初春达到顶峰,此时的肌肤最为干燥。

2 肌肤血流量减少

初春室外温度降低,皮肤温度跟着降低,血流量显著减少,这也是为什么初春更容易显得暗沉。

3 血液循环不畅

血液能将营养成分带到身体的每个角落。倘若血液循环不畅,营养成分就无法到达肌肤细胞,导致肌肤状态下降,老化角质堆积、弹性下降、干燥问题也就接踵而来了。

护理法 篇4

关键词:分组竞赛法,护理技术,铺床法,护理教学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07级护理本科的学生, 将2007级护理本科1班32名学生设为对照组, 护理本科2班30名学生设为实验组。2个班学生在年龄、基本能力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铺床法包括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和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一共6次课, 每次4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分组竞赛法, 具体方法为: (1) 先由带教老师进行示教, 边演示操作边讲解要点; (2) 示教后将学生分成10组, 每组3人, 自行练习, 老师现场指导; (3) 每次课最后20分钟, 由每组推选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参与竞赛, 10名参赛选手自行准备用物, 由带教老师和其余同学一起讨论评分, 评分标准参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1], 评选出优胜小组, 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鼓励, 并请优胜小组与其他小组间交流学习心得, 做到取长补短。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铺床法教学结束后进行调查, 了解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共发放62份问卷, 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2.2 考评成绩评价

铺床法教学结束后, 对两组学生进行铺床法技能考试, 具体的铺床种类由个人抽签决定, 评分标准同样参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1], 结果对照组学生的成绩是 (79.34±5.12) 分, 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是 (85.66±4.54) 分。两组进行对比t=4.13, P<0.01, 差异有显著性, 说明实验组学生考评成绩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竞争就有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示范讲解, 学生被动记忆后机械地练习, 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的气氛也比较沉闷;而运用分组竞赛法则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产生一种相互竞争的氛围, 激发学生去主动思考学习内容, 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操作, 从而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3.2 有助于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老师对每位同学进行指导, 组员之间的协作互助不够, 甚至有的学生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 自己练完就可以, 不管组里其他同学的练习情况;而分组竞赛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选手的成绩代表整个小组团体的荣誉, 所以小组要胜出就需要组员同心协力, 在比赛前的练习过程中相互监督, 批评指正, 这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3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对比才有差距。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师生对学习的效果难以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 而分组竞赛结束后的讨论评比过程就是一个双向交流、发现问题的过程, 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距, 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从而达到深化认识、转化知识、升华经验[2]的目的, 增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秀云, 邹碧荣.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6-23.

护理七步洗手法 篇5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

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

搓,双手交换进行;

膝骨关节炎中医外治方法及其护理 篇6

【关键词】 骨关节炎,膝;中医外治;护理;老年病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由于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及关节边缘软骨板病变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一组异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膝关节剧烈疼痛并伴随关节功能受限[1-2]。一些学者认为,KOA是中老年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70%~80%,有症状的KOA已被列为全球第四大致残原因[3-4]。目前对KOA尚无特效疗法,轻者多采用消炎、止痛方法缓解病情,重者常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5]。中医保守治疗方法风险小、疗效好,在对KOA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针对老年KOA的护理技术也相应地增多,本文就中医外治方法及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1 中药外治与护理

中药外治历史悠久、作用迅速、疗效独特,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中药离子导入法、热敷法、熏洗法、贴敷法等。实验研究证实,中药外用可以改善关节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关节内压、提高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作用,从而达到保护关节软骨,治疗疾病的目的[6]。张兴旺等[7]采用PLY-BHIV型中频热场针灸按摩仪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591例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4.6%。许小兵等[8]将7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丁苏桂热敷剂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外敷法将药物直接贴敷于患处,药物通过渗透作用到达病变组织,从而起到祛寒除湿、温经活血、缓急止痛等作用。

随着中药外治的不断发展,中药外治护理也成为改善KOA患者症状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马楠

等[9]对112名年龄≥ 60岁的KOA患者采用人体力线牵引、熥药、湿热敷、熏蒸等中医联合治疗和护理,总有效率达96.4%。林辉霞[10]选取88例KOA患者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86例进行比较,对照组给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TDP灯照射、中医护理技术、骨外洗剂熏洗、热敷等综合护理技术。结果表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在治疗KOA中运用中医外治等综合护理技术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应用中医外治护理技术,要防止持续烫熨导致的烫伤,待温度下降至不烫但仍有较强热力时,可由患者自行敷压。部分患者中药外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皮疹、瘙痒,一般停止敷药后可自行消散,无需特殊处理。血压过高者不宜应用熏洗,因随着熏洗的进行,血流加速,可使血压增高,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要保持室内空气通畅,必要时吸氧。

2 针灸与护理

现代研究认为,针刺可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促进肌肉松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缺氧状态,起到消除炎症水肿、粘连和镇痛的作用,且无副作用,临床疗效满意。针灸治疗的方法包括单纯灸法、温针法、电针法、透穴刺法等。程少丹等[11]选取KOA患者100例,采用3号陆氏银质针分别经内、外膝眼,沿髌骨下斜透刺关节腔,在针柄上插一段长约2 cm的艾条,点燃温灸。结果显示,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张晖[12]采用针灸治疗34例KOA患者,给予参考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为94.1%,参考组总优良率为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针灸前做好患者评估及物品准备,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使其体位舒适,做好保暖和皮肤消毒的护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行针时,注意观察患者神色变化,如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掌握针刺禁忌症和禁忌部位[13],如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和皮疹处,肿瘤部位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不宜施针,行针后注意观察效果和反应。

3 中医康复锻炼与辨证施护

运动训练能加强机体肌组织和骨组织的活性,增加其功能和稳定性,可以减缓肌萎缩的快速发展,减轻关节的疼痛,对于炎症的消退、气血的调和、食欲的增加等有较好的影响,是治疗早、中期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有效方法[14-15]。马振与等[16]

将96例KO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对照组给予透明质酸钠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关节松动、肌力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同时告知患者,合理的康复锻炼也是KOA治疗的有效方法,如散步、太极拳、瑜伽及水中运动[17]、骑自行车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关节稳定性和耐力,改善和减轻关节不适症状。遵照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训练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增强肌力,增加关节稳定性的目的。通过加强股四头肌锻炼的方法,改善股四头肌肌力,锻炼时要保持膝关节伸直位,抬举时膝关节不能有伸、屈活动[18]。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出适合个人的运动锻炼计划。锻炼时应先缓慢、温和地进行延展活动,开始以舒适为宜,循序渐进[19]。要叮嘱患者运动时注意保护关节,尽量穿长裤,也可以带护膝,防止受潮受凉;运动不宜过量,否则会加重膝关节损伤,加重病情;病情活动期不可进行运动锻炼。通过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让患者意识到康复锻炼对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性。运动锻炼也是改善关节功能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同时也应培养和保持KOA患者的康复锻炼自我管理

行为[20]。

在中医康复锻炼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护,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刁连娣等[21]将12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整体护理进行辨证施护,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步行能力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评分下降更显著。结果表明,对KOA患者采用中医整体护理进行辨证施护,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nlc202309031901

辨证施护已成为指导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李锦瑞等[22]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KOA患者证型,从用药、饮食、情志、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辨证施护。结果表明,辨证施护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复发。中医辨证施护对KOA患者有较满意的疗效,临床护理中常采取“扶正祛邪”“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三因制宜”等辨证施护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

4 推拿疗法与护理

各种推拿手法着重解决因经络血脉不通而引起的疼痛,采用点、揉、擦、推、捻等手法的机械作用,达到舒筋散寒,活血通经,改善关节腔内压力,促进关节内病理产物清除的目的,从而使疼痛

缓解[23-24]。推拿治疗时,要求患者身心放松。操作者应取穴准确,手法正确,用力恰当,以微微酸胀为宜。用力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损伤患者皮肤,故应循序渐进。推拿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应掌握推拿的禁忌症,如患者皮肤有破损、溃疡、出血及骨折等,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补充水分。

5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先进护理理念,强调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观;简、便、廉、验是中医护理技术的总体特色,值得大力推广。

尽管中医护理有着许多优势,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却面临着中医护理队伍人才严重匮乏,中医护理相关法规不完善,标准缺乏等问题。将来,需加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在相关法规建设、标准制订等方面继续加大努力。

6 参考文献

[1]Conaghan P,Burke M,Cumming J,et al.National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Osteoarthritis: National clinical guideline for care and management in adults[M]. London: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UK),Conaghan P,2008:1-316.

[2]Usman N,Nuhmani S.Osteoarthritis of knee:a review of current concepts[J].Middle East Journal of Age and Ageing,2013(10):38-42.

[3]Fransen M,Bridgett L,March L,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osteoarthritis in Asia[J].Int J Rheum Dis,2011,14(2):113-121.

[4]周乙雄.骨关节炎:最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4):436-437.

[5]Vas L,Khandagale N,Pai R.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following total knee replacement[J].Pain Med,2014,15(10):17891-1785.

[6]刘坤,李盛华,宋贵杰.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实验研究集释[J].中药学学刊,2004,22(2):283.

[7]张兴旺,张彦玲.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14,34(3):452-453.

[8]许小兵,陈岗,郭海涛,等.丁苏桂热敷剂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4):72-73.

[9]马楠,刘艳.中医联合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辨证施护[J].光明中医,2014,29(7):1512-1513.

[10]林辉霞.综合护理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85-87.

[11]程少丹,陆念祖,张天伟,等.陆氏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3):14-16.

[12]张晖.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8):66-67.

[13]韩洋.浅析《针灸甲乙经》中的针刺禁忌[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2):78-79.

[14]Williams NH,Amoakwa E,Burton K,et al.The hip and knee book:developing an active management booklet for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J].Br J Gen Pract,2010,60(571):64-82.

[15]汪凤兰,张小丽,郝晶,等.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运动锻炼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3):295-297.

[16]马振与,荀雷,贾金芳.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651-1652.

[17]邹智,朱经镇,廖维靖.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水中运动疗法疗效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7):659-664.

[18]陈小朋.股四头肌功能锻炼配合骨痹舒片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

24-25.

[19]Kloek CJ,Bossen D,Veenhof C,et al.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a blended exercise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hip and/or knee osteoarthritis:study protocol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4,15(1):269.

[20]蒋丽.护理干预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8):18-21.

[21]刁连娣,简美英,林晓婷,等.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3):486-487.

[22]李锦瑞,董梅德,黄雅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1例辨证施护体会[J].新疆中医药,2012,30(4):104-105.

[23]蔡葵.推拿手法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3,5(4):115-116.

[24]谢芳,李科琼.中药烫熨配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1):22-23.

收稿日期:2014-10-07;修回日期:2014-12-12

护理法 篇7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09年12月-2010年9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64例, 其中男40例, 女24例;年龄43-75岁, 平均年龄52.5岁。把上述64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 即进行口头宣教, 在院期间根据医嘱进行教育。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三步病情评估护理法:三步病情评估护理法程序 (API) 即护理评估 (nursing assessment) 、护理问题 (nursing problem) , 护理措施 (nursing intervention) 。我们对本组患者采用的三步病情评估护理法程序方法如下:

1.2.1 护理评估 (1) 本组患者多为男性, 老年人, 退休, 长期独居在家看电视, 体力活动少; (2) 既往有冠心病史。在接受检查和治疗。

1.2.2 护理问题呼吸衰竭病病程长, 缠绵难愈, 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精神压力。

1.2.3 护理措施 (1) 体位护理:轻症采取平卧位、较重者去枕, 头偏向一侧, 如怀疑脑出血, 头部抬高30度, 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和防止窒息。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 解开衣扣, 呼吸平稳者给予鼻导管高流量吸氧, 对舌后坠的病人立即置人口咽通气管, 呼吸道异物阻塞者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异物。呼吸<6次/min或呼吸>35次/min, 均提示呼吸功能障碍, 采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或行气管插管。 (3) 严密观察病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 尤其注意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 是否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4) 安全快速转运:把握好转送时机, 呼吸衰竭病人原则上应尽量减少搬动, 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 因早期搬动病人可使加重诱发疾病形成。但院前急救受现场环境及医疗条件的限制,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应争取将病人早期转运至医院, 特别是缺血性呼吸衰竭的病人, 可争取早期溶栓机会。

1.3 评价方法

(1) 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调查; (2) 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见表1, 结果可知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 (P均<0.05) 。

2.2 满意情况比较

两组病人满意情况比较比较见表1, 结果可知治疗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护理程序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护理模式, 它使护理标准化, 以患者入院出院期间内每天的成效护理作为标准值, 其功能是运用图表形成提供有序性和时间性的有效对照[1]。这种新的工作模式已不再是单纯执行医嘱, 而是以患者为中心, 从人的整体出发, 从心理、社会、疾病等几个方面做出护理诊断和计划, 进行多元化、预见性护理, 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2]。我们在工作中摸索形成了一整套的三步病情评估护理法规程, 从患者入院前的体位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和安全快速转运, 帮助和鼓励患者摆脱病痛及精神压力, 达到了急救护理的目的。本组结果显示, "三步病情评估护理法"实施呼吸衰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后, 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 (P均<0.05) , 治疗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可知其良好的效果与作用。

同时在院前急救护理中, 护士应熟练掌握恰当的沟通技巧, 从心理尊重和接纳患者, 有针对性的做好护理工作。对待患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 真正做到接待患者热心, 护理工作细心, 解释工作耐心, 接受意见虚心。

参考文献

[1]梁晨景.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疗效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28 (19) :2384.

吸附法无肝素透析的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透析的400例次有出血倾向及手术前后的病人, 其中男220例次, 女180例次;年龄23岁~78岁, 平均42岁;慢性维持性透析390例次, 急性透析10例次;出血原因:手术前后198例次, 消化道出血82例次, 血尿42例次, 血性胸腹腔积液18例次, 眼底出血13例次, 鼻出血12例次, 子宫出血12例次, 牙龈出血10例次, 颅内出血8例次, 外伤5例次。采用费森尤斯4008S和日机DBB-27透析机, 一次性合成膜透析器, 碳酸氢盐透析液, 透析液流量500mL/h, 透析时间4h。

1.2 方法

1.2.1 管路预充

首先用500 mL生理盐水排净透析器及管路空气, 再用500mL肝素盐水 (肝素含量200mg/L) 密闭循环并连接透析器旁路设置超滤时间20 min~30 min, 泵速150mL/min~200mL/min, 待肝素盐水超滤结束, 透析前应用不含肝素的生理盐水500mL再次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 泵速100mL/min~150mL/min。透析过程中不加任何抗凝剂。

1.2.2 透析中冲洗

透析中血流量尽量保持在200mL/min~300mL/min, 透析1h~2h后冲洗第1次 (高凝病人除外) , 观察管路及透析器凝血情况, 再根据病人的凝血风险评估结果个性化设置30min~120min的盐水冲洗间隔时间。冲洗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严禁空气输入。把管路动脉端口夹子关上, 在近血泵端以流速100 mL/min~150 mL/min输注生理盐水100mL~150mL, 进入的生理盐水量算入超滤量里。有轻度凝血时应增加冲洗次数, 加大冲洗量[1]。

1.3 观察指标

观察透析完成情况及凝血情况。凝血分级程度[1]:0级, 无凝血或数条纤维凝血;Ⅰ级, 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凝血;Ⅱ级, 严重凝血或半数以上纤维凝血;Ⅲ级, 透析器静脉压明显升高或更换透析器。观察透析后出血情况是否加重、有无新的出血及并发症发生。

2 结果

400例次吸附法无肝素透析中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0级180例次, 1级204例次, 2级15例次, 3级1例次。透析完成情况:395例次顺利完成透析, 4例次安置临时双腔导管者由于血流量间断不足, 治疗3.0h~3.5h下机, 1例次由于病人不合作导致双腔导管血流量不足频繁出现抽吸停泵, 治疗2.5h更换透析器及管路后完成透析。400例次无肝素透析后无一例出现出血加重或出现新的出血, 也无一例出现容量负荷过重的并发症, 均安全度过高危出血期, 恢复到正常应用低分子或普通肝素透析。

3 护理

3.1 透析前评估

对无肝素透析的病人首先要进行病情了解和凝血评估, 如出血部位、原因和量、出凝血时间检查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止血药应用情况、病人意识及合作情况、水肿情况、血管通路等。综合分析无肝素透析的凝血风险, 根据病人不同情况个性化设置盐水冲洗观察的间隔时间, 尽量减少冲洗次数和盐水进入量, 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超滤量。

3.2 充分的肝素预充

透析前盐水预充透析器时必须排净空气, 并使肝素生理盐水在血路管和透析器中浸泡循环足够时间, 使透析膜尽量吸附肝素。为避免肝素进入体内, 透析膜肝素化后应用生理盐水排除管路里的肝素盐水, 此时泵速不宜过快, 一般100mL/min~150mL/min即可, 避免微小气泡进入循环管道, 气泡在体外循环中是致凝血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保证充足的血流量

血流量不足出现抽吸导致透析机报警停泵是引起无肝素透析凝血的重要因素。本组1例次因不合作导致频繁报警停泵而凝血换管, 4例次因导管位置不佳间断流量不足而出现凝血倾向提前下机。因此, 必须选择有充足血流量的血管穿刺或通畅的双腔导管进行透析。透析过程中避免管路受压、扭曲、打折或移位。意识不清、不合作的病人应专人守护, 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3.4 透析中观察

3.4.1 病情观察

无肝素透析的病人大多病情较重, 透析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心电监护及意识情况, 有活动出血者应观察出血情况有无加重及出血量,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4.2凝血情况的观察

无肝素透析前通过对每例病人的病情分析评估, 判断该病人的凝血风险后采用个体化的盐水冲洗间隔时间。如血红蛋白低、出凝血时间延长、血流量充足、平时肝素用量小的病人可60 min~120 min冲水观察1次;一般情况好的术前病人及血流量欠佳者可30min~50min冲水观察1次。盐水冲洗时流速不宜过快, 避免微小气泡进入体外血液循环而增加凝血风险。减少血与气体的接触面, 可减少空气壶内血块的形成, 静脉壶内的血液平面应保持在2/3水平[2]。随时根据盐水冲洗后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情况调整冲水间隔时间, 同时密切观察透析监测参数如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的变化及体外循环血液的颜色变化, 发现问题可适时中断治疗或更换透析器及管路。

3.4.3 吸附法无肝素透析的注意事项[3]

充分的血流量 (250mL/min~300 mL/min) ;透析过程尽量不停滞;透析过程中避免输血、蛋白、脂肪乳剂、高张盐、高渗糖, 以免造成凝血;超滤除水不宜过多, 以免血液浓缩;补充的生理盐水及时增加超滤排出;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静脉压、透析器和透析管颜色的变化, 并及时处理。

总之, 我院血液透析室对有高危出血倾向及手术前后的血液透析病人采用吸附法无肝素透析过程中, 个性化设置盐水冲洗间隔时间 (30min~120 min) , 使病人达到了安全完成透析, 度过了出血危险期, 与传统的无肝素透析 (每隔15min~30min冲洗一次透析器) 相比, 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降低了透析成本, 还避免了增加病人不必要的超滤率, 是一种较适用的透析方法。

参考文献

[1]何长明, 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50.

[2]程建萍, 林秋华.无肝素透析的护理[J].当代护士, 2010 (11) :105-106.

护理法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危重病患儿84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观察组中, 男22例, 女20例;年龄6个月~11岁, 平均 (6.08±1.75) 岁;疾病类型:感染18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 应激性溃疡6例,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3例, 脑疝2例, 休克2例。对照组中, 男19例, 女23例;年龄8个月~12岁, 平均 (6.16±1.84) 岁;疾病类型:感染20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 应激性溃疡7例,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3例, 脑疝1例, 休克1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危重症护理。观察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评分, 再根据评分情况给予分级护理。评分标准: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评分。经评分后观察组42例患儿中<70分20例, 给予密切监测护理, 并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70~80分14例, 转入重症监护室, 配备责任护士, 行24 h密切监护, 发生异常及时予以治疗;>80分8例, 根据疾病类型及病情转入到相应科室, 并给予针对性的诊治和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及观察组中不同分值并发症发生率, 并进行统计分析。

1.4疗效判定标准 (1) 临床效果根据患儿病情发展、症状、体征分为显效、好转、无效、死亡。显效:经治疗后, 患儿脱离生命危险, 临床症状消失, 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进食正常;好转:经治疗后, 患儿脱离生命危险,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生命体征趋于正常, 进食一般;无效:经治疗后, 患儿未脱离生命危险, 生命体征无改善或极度不稳定, 拒食或进食受限;死亡[4]。总有效=显效+有效。 (2) 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5]。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观察组中不同分值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中<70分、70~80分、>80分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

3讨论

随着急诊临床医学的成熟与发展, 评估危重患儿病情的方法随之改进和完善。1995年中华儿科学会急诊组和中华急诊医学儿科组制定《小儿危重病评分法 (草案) 》[6], 其主要标准包含各项客观指标如血压、心率及脉搏等, 能直接显示出患儿的生命状态与功能, 不会受到医护人员的主观影响, 客观性强, 易于获取[7], 有利于医护人员获取相关证据对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迅速、准确的判断, 并制定治疗方案[8]。另外,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还排除了患儿年龄、性别等因素, 对病情发展、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等进行针对性评估, 以掌握患儿病情发展方向和态势, 并对其死亡危险性作出有效预测[9], 此评估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可优化临床治疗效果, 亦可显著提升护理工作的科学性[10]。依据小儿危重症的评分结果, 分值越低, 则表示患儿的病情越严重, 器官衰竭加剧, 预后不良[11]。本研究中, 观察组中<70分、70~80分、>80分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下降 (P<0.05) , 提示分值越低, 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患儿预后越差。有研究采用小儿危重病评分法对患儿的病情发展方向和态势进行了针对性且动态化的评估, 结合分值预计患儿的死亡率为85%, 结果显示实际死亡率为86%, 两者基本一致[12]。另外多项临床试验均证实小儿危重病评分法可准确评估患儿病情程度[13,14,15]。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同时也表明观察组患儿评分情况给予分级护理, 临床效果也更满意。

综上所述,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临床效果显著, 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危重病患儿84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危重护理, 观察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后再给予分级护理,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及观察组中不同分值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中<70分、7080分、>80分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下降 (P<0.05) 。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临床效果显著, 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护理法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2013年4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颅脑损伤后瘫痪患者120例, 其中包括男性76例和女性44例, 年龄范围为22~63岁, 分组方法:120例患者按照康复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致伤类型、肌力等级和年龄等) 经统计学检验, 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两组颅脑损伤后瘫痪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数据统计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一是应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和检测结果, 设定相应的仪器工作参数进行针对性治疗, 二是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康复训练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中医情志护理:一是情志陶冶:根据各患者不同的情绪特点为其播放适当的音乐陶冶其情志, 借助音乐的旋律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二是情志相胜:颅脑损伤后瘫痪患者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焦虑情绪, 中医认为:“喜能胜忧”, 因此, 护理工作人员应该主动、热情的与患者进行交流, 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并想办法打消其疑虑 (例如通过向患者讲述治疗成功案例等) , 使患者能够专心治病。三是情志转移:中医情志转移方法也就是心理学里面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通过这种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的注意力从疾病上转移到快乐的事情上, 使其保持快乐的心情, 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四是安神静志:《内经》中提到:“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相关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信仰和喜好 (例如年轻人的瑜伽和老年人的气功或者太极拳等) , 指导其通过静坐、静卧等方法达到“一念代万念”。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 独立样本计数资料组间比较方法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显效38例, 有效20例, 失败2例, 总有效率为96.7%, 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80%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 肢体康复评分均值 (18.9±2.9) 分, 抑郁评分均值 (30.1±4.0) 分, 焦虑评分均值 (38.1±3.3) 分, 生存质量评分均值 (50.5±4.2) 分,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统计结果,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由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两组颅脑损伤后瘫痪患者在住院康复期间经过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 其焦虑、抑郁和肢体康复情况均获得明显改善, 而通过中医情志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和肢体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统计结果, 由此可以推断出: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损伤后瘫痪患者肢体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在颅脑损伤后瘫痪患者肢体康复期间, 合理应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常规护理和中医情志护理, 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情志护理方法同时也符合现代护理学的要求, 护理工作的目标不但是使患者的生理健康恢复, 更重要的是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 情志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仍然是一个难点, 主要表现为缺乏中医情志护理意识和情志护理方法不恰当, 因为患者具有各式各样的社会角色, 长期的社会生活也导致了各个患者的心理状态错综复杂, 因此在施护过程中有较大的难度。作者在长期应用中医情志护理方法中, 体会到应以中医因时、因人、因地的理论为指导, 运用情胜式、开导式、静式和转移式等方法对其实施情志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情志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后瘫痪患者肢体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瘫痪患者120例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显效38例, 有效20例, 失败2例, 总有效率为96.7%, 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 (80%) (P<0.05) , 在肢体康复方面, 观察组肢体康复能力也获得明显提高。结论 情志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后瘫痪患者肢体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情志护理,瘫痪,肢体康复

参考文献

[1]任燕.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3, 12 (5) :397-397.

上一篇:文本解析下一篇:中国航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