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护理与出院护理

2024-05-23

入院护理与出院护理(精选6篇)

篇1:入院护理与出院护理

病人入病房后的初步护理

(1)接到住院处通知后,护士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准备床单位。一般病人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备齐病人所需用物。危重病人安置在危重病室,并在床上加铺橡胶单和中单;急诊手术病人需铺麻醉床,上述两种情况均需备急救用物。

2)与住院处护士交接工作:接病历、病人,给住院处护士一套衣服。注意首次接触病人态度要和蔼、诚恳。

(3)测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和体重。

(4)协助病人入病室,介绍病室、床号、病友和周围环境(护士站、医生室、盥洗室、厕所等)。

(5)通知大夫,必要时协助体检、治疗或抢救。

(6)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

(7)入院护理评估:24小时内完成入院护理评估。收集资料,并做好心理护理,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

4.1.3护理级别

不同病情的病人,其护理内容、措施将有所不同。大夫根据病情开不同级别的护理。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和护理级别对病人施以不同的护理。

[各级护理的适用对象和护理内容]

护理级别 适 用 对 象护 理 内 容特别护理 病人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如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器官移植等。 ①专人24小时严密观察病情。

②制定护理 计划,及时准确地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③备好急救用品。

④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一级护理 病人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如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等。 ①15~30分钟巡视一次病人,观察病情。

②制定护理计划,及时准确地填写特护记录单。

③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二级护理 病人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等。 ①1~2小时巡视一次病人。

②按常规护理。

③给予必要的生活、心理帮助,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三级护理 病人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等。 ①每日巡视两次。

②按常规护理。

③给予健康指导,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病人出院护理

办理出院手续

(1)医生根据病人康复情况,决定出院日期,开出院医嘱,并通知病人或家属做好出院准备。

(2)护士执行出院医嘱,填写出院通知单,家属或病人到出院处办理出院手续。

(3)病人出院后需继续服药时,凭医嘱处方到药房领取药物,护士指导用药常识。

(4)进行出院指导和卫生宣教,并听取病人对医务工作的意见。

(5)护士收到病人交回的出院证,协助病人整理、清点用物,护送病人出院。

有关文件处理

(1)在体温单上标明出院时间。

(2)排列出院病历的顺序:住院病历首页、出院或死亡记录、病程记录、化验和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体温单。

(3)注销各种卡片,如诊断卡、床尾卡、服药卡、治疗卡、饮食卡等。

床单位的处理

整理用物,将污被服撤下送洗衣房。床垫、被褥、枕芯放在日光下曝晒6小时,或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液擦洗床头桌椅。浸泡消毒面盆、痰杯、便器。开窗通风。铺备用床。

篇2:入院护理与出院护理

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

案例:护生小舒与小蕾分别在内外科实习,下班后,两人在一起交流当天的工作情况。小舒接待了一位女性糖尿病并有头虱的新患者;小蕾接待了一位急性阑尾炎需手术的患者。两人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工作有条不紊,每项工作都得到了患者、家属和带教老师的肯定。在高兴之余,继续讨论以后的护理工作和病愈后出院的护理工作。那么,患者的入院程序有哪些?患者的头虱如何处理?病区如何做好新患者的护理工作?手术患者与其他患者铺床的要求一样吗?如何协助患者进入手术室?患者病愈出院的护理工作有哪些?(案例、问题式教学法)

学习目标:

一、叙述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的内容。

二、说出分级护理的定义、不同护理级别的对象及护理内容。

三、能正确实施挪动法及一、二、三、四人搬运法,正确使用轮椅、平车运送病人,做到动作轻稳协调。

四、迎送病人热忱主动,搬运病人动作轻稳,关心爱护病人,操作认真仔细,确保病人舒适与安全。(目标教学法)

第一节

入院护理

患者经门诊或急诊医生初步的诊断后,确定住院治疗时医生签发住院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提供相关的护理措施,协助患者入院。

一、入院程序

(一)办理住院手续

患者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如缴纳入院保证金,填写登记表格等。住院处接受患者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提前做好接收新患者的准备。对需急诊手术的患者,先手术后办理入院手续。

(二)进行卫生处置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情况,在卫生处置室对其进行卫生处置,如理发、沐浴、更衣、修剪指甲等。危、重、急的患者可酌情免浴。对有虱、虮者,应先行灭虱,再做以上的卫生处置。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者应送隔离室处置。患者换下的衣服和不需用的物品可交家属带回或按相关手续存放。

(三)护送患者入病区

住院处护理人员携门诊患者入病区。根据患者病情可酌情运用步行、轮椅、平车或担架护送。护送时注意保暖,不能中断必要的治疗,如吸氧、输液等。护送入病室后,与病区值班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所采取或需要继续进行的治疗护理措施、个人卫生情况及物品等进行交接。

二、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一)一般患者入病区后的护理

1、准备床单位:病区护士接到住院处的通知后,根据病情及治疗需要准备床单位,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并备齐所需用物。传染患者安置在隔离室,危重患者安置在危重病室,以便隔离或抢救。

2、迎接新患者:将新患者安置在指定床位。向患者做自我介绍,说明自己将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及工作职责,为患者介绍同病室病友,以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消除其不安情绪,使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通知主管医生诊视患者,必要时协助体检或治疗。

4、协助患者佩戴腕带标识,进行入院护理评估。为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体重,必要时测量身高,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5、建立住院病案,填写有关护理表格

(1)用蓝色钢笔逐页填写住院病历及各种表格眉栏项目。住院病案排列顺序: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史及体格检查、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护理病案、住院病案首页、住院证及门诊病案。

(2)用红色钢笔在体温单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竖写入院时间(24小时制)。(3)填写入院登记本、诊断卡(插入住院患者一览表上)、床尾卡(置于病床床尾牌内)。

6、介绍与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有关规章制度、床单位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指导常规标本的留取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

7、通知营养室为患者准备膳食。

8、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紧急护理措施。

9、根据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通过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心理需要及健康问题,为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二)急诊患者入院的护理

病区接受的急诊患者多从急诊室直接送入或由急诊经手术室手术后转入,病区护士接到通知后应根据患者情况做好护理工作。

1、通知医生 接到住院处电话通知后,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2、准备床单位 将危重患者安置危重病室或抢救室,并在床上加铺橡胶单和中单;对急诊手术患者,需铺麻醉床,并准备麻醉护理盘。

3、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准备急救车、氧气、吸引器、输液器具及各种无菌包等。

4、入院护理评估 对于不能正确叙述病情和需要的患者、意识不清的患者、婴幼儿患者等,需暂留陪送人员,以便询问患者病史。

5、配合抢救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救治,并做好护理记录。

(三)患者分级护理

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通常将护理级别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及三级护理。各级护理级别的适用对象及相应的护理要点见表9-1。

表9-1 各级护理级别的适用对象及护理

护理级别 适用对象 护理要点 特级护理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命体征 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患者;措施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级护理 生活完全能自理且病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稳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能情变化

自理且处于健康复期的患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者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临床工作中,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的护理级别,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及完成护理常规以满足患者身心需要,通常需要在护士站住院病员一览表和病员床尾卡上设不同标记(一览表:特别和一级护理为红色标志,二级护理为黄色标志,三级护理为绿色标志)。

第二节

运送患者法

在患者入院、接受检查或治疗、出院时,凡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护士均需根据其病情选用不同的运送方法,常用的有:轮椅运送法、平车运送法和担架运送法。

一、轮椅运送法

【目的】

1、运送不能行走但能坐起的患者。

2、帮助患者离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体力恢复。【评估】

1、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体重、躯体活动能力、病损部位。

2、患者的认知反应、意识状态、心理反应、理解合作程度。

3、轮椅性能是否完好。

4、地面是否干燥、平坦。【计划】

1、操作者准备 着装整洁、规范,洗手、剪指甲。

2、患者准备 了解使用轮椅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3、用物准备 轮椅,外套或毛毯,别针,软枕。

4、环境准备 地面整洁、干燥、平坦,环境宽敞,便于轮椅通行。【实施】

准备:备物、解释、轮椅推主床房(面向床头、椅背床尾手齐)↓

助患者下床、穿衣、穿鞋 ↓

助患者坐入轮椅:手扶扶手、尽量向后靠 ↓

整理床单位:铺成暂空床

【注意事项】

1、检查轮椅性能,确保患者安全。

2、推行时速度要慢,嘱患者手握扶手,昼量靠后坐,勿向前倾身或自行下车。下坡时减慢速度,过门槛时翘起前轮,使患者的头、背后倾,避免产生不适和发生意外。

3、推行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询问有无不适。

4、天冷外出时,注意保暖。【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搬运的过程、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2、告知患者在搬运的过程中,如感不适立刻向护士说明,防止意外发生。

二、平车运送法

【目的】

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外出检查、治疗或手术。【评估】

1、患者的一般情况 病情、体重、躯体活动能力、病损部位。

2、患者的认知反应 意识状态、心理反应、理解合作程度。

3、平车性能是否完好。

4、地面是否干燥、平坦。【计划】

1、操作者准备 着装整洁、规范,洗手、剪指甲。

2、患者准备 神志清醒的患者应清楚使用平车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3、用物准备平车(性能良好,置用橡胶中单和大单包好的垫子及枕头),带套的毛毯或棉被,按需要备中单、木板。

4、环境准备 地面整洁、干燥、平坦,环境宽敞,便于平车通行。【实施】 准备:备物、解释 ↓

安置患者身体的导管等 ↓

搬运患者:挪动法,一人、二人、三人、四人搬运法 ↓

根据病情需要安置患者在手车上的卧位、盖被包裹 ↓

整理床单位、铺暂空床 ↓

松闸、推送患者到提定地点 ↓

挪动法:适用于病情允许,能在床上适当配合的病人

一人搬运法:适用于小儿或体重较轻,不能移动的病人。放置平车:移开床旁桌椅 → 松开盖被

推平车至床尾→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 固定车闸

搬运病人:护士一手自病人腋下伸至对侧肩部 → 另一手伸至病人大腿下

→ 病人双臂交叉依于护士颈部→护士抱起病人 → 移步转向平车 → 将病人臀部轻放于平车中央 → 再放脚及上身

协助回床:护士一手自病人腋下伸至对侧肩部 → 另一手伸至病人大腿下

→ 病人双臂交叉依于护士颈部→护士抱起病人 → 移步转向病

床→ 将病人臀部轻放于病床中央 → 再放脚及上身。整理病床单位

二人搬运法:适用于不能活动,体重较重者。放置平车:移开床旁桌椅 → 松开盖被

推平车至床尾→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 固定车闸

搬运病人:护士甲、乙站在床的同一侧 →将病人双手置于胸腹部→ 护士 ↓ 甲一手托住病人的头、颈、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腰部 → 护士乙一手托住病人臀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腘窝 → 由一人发出口令,二人同时抬起,使病人身体向护士侧倾斜,稳步将病人轻放于平车中央。

协助回床:护士甲、乙站在平车同一侧 →将病人双手置于胸腹部→护士 ↓

甲一手托住病人的头、颈、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腰部→护士乙一手托住病人臀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腘窝→由一人发出口令,二人同时抬起,使病人身体向护士侧倾斜,稳步将病人轻放于病床中央。整理病床单位

三人搬运法:适用于病情较重或不能活动、体重超重的病人. 放置平车:移开床旁桌椅 → 松开盖被

推平车至床尾→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 固定车闸

搬运病人:护士甲、乙、丙站在床的同一侧 →将病人双手置于胸腹↓

部→ 护士甲一手托住病人的头、颈、肩部,另一手托

住病人背部 → 护士乙一手托住病人腰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臀 部 → 护士丙一手托住病人腘窝,另一手托住小腿→由一人 发出口令→三人合力抬起病人,使病人身体向护士侧倾斜→移 步将病人轻放于平车中央。协助病人躺好 → 用盖被包裹病人

协助回床:护士甲、乙、丙站在平车的同一侧 →将病人双手置于胸腹部 ↓

→ 护士甲一手托住病人的头、颈、肩部,另一手托住病人

背部 → 护士乙一手托住病人腰部,另一手托住病人臀部 → 护士丙一手托住病人腘窝,另一手托住小腿→由一人发出口 令→三人合力抬起病人,使病人身体向护士侧倾斜→移步将病 人轻放于病床中央。

整理病床单位

四人搬运法:适用于颈椎、腰椎骨折的病人或病情危重的病人。

【注意事项】

1、搬运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确保患者的安全、舒适。

2、应用节力原理,搬运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缩短重力臂距离,达到省力。

3、推车时护士应站在患者头侧,以便观察病情。患者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以减少颠簸产生的不适。上下坡时,患者的头部应在高处一端。进出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避免震动患者或损坏建筑物。

4、搬运骨折患者,平车上应垫木板,注意固定好骨折部位再搬运。

5、有静脉输液管及引流管的患者,须注意妥善固定并保持通畅。【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搬运的过程、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2、告知患者在搬运的过程中,如感不适立刻向护士说明,防止意外发生。

三、担架运送法

目的、操作同平车运送技术,由于担架位置低,运送患者时,应由两人将担架抬起(高个子在头端,矮个子在脚端),与病床平齐,便于搬运患者;运送时步伐一致,确保平稳。

第三节

出院护理

一、出院方式

(一)同意出院

(二)自动出院

(三)转院

二、出院护理

(一)出院前

1、通知患者出院日期、做好出院准备

医生根据病人健康情况,决定出院日期,护士按出院医嘱,提前通知病人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通知营养部门及有关部门取消饮食、治疗及药物。

2、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

3、适时进行健康教育、征求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意见

(二)出院时

1、填写患者出院护理评估单

2、执行出院医嘱

护士执行出院医嘱,填写出院通知单,结帐,指导病人或家属到出院处办理出院手续。病人出院后如需服药时,护士凭出院医嘱处方,从药房领药,交给病人,再度提醒病人及家属有关的护理指导内容。

3、协助患者清理用物

4、患者办完出院手续离院时,根据病情用轮椅、手车基步行送患者至病区门外或医院门口

(三)出院后

有关文件的处理

1、填写出院时间

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钢笔书写出院时间。

2、归档

将病案出院顺序整理后,交病案室保存。出院病案排列顺序:住院病案首页、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入院记录、病史及体格检查、病程记录、各项检查及检查报告、护理病案、医嘱单和体温单

3、注销卡片

注销各种卡片,如诊断卡、病危卡、床头卡、服药卡(单)、注射卡(单)、和治疗卡(单)等。

4、处理床单位

1)床上污被服送洗衣房处理 2)床单之消毒、日光曝晒6小时 3)消毒液擦拭床旁桌椅 4)开窗通风 5)铺备用床

6)传染性床单位、病室、按传染病终末消毒法处理

篇3:入院与出院患者护理的教学设计

1 关注教学对象

本研究中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 专科二年级学生。已完成了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及部分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由于临床护理各学科还未涉及, 学生们的临床护理思维模式还未建立, 所以, 作为护理专业主干课程的《护理学基础》, 在教学设计中, 首先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引导他们按照正确的医学、护理学知识体系思考问题;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日后走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 应用护理程序开展整体, 促进患者健康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

2 制定教学目标

2.1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要求制定教学目标, 具体如下

知识目标:说出入院、出院患者护理的目的;简述入院的程序;解释分级护理的概念;描述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说出出院方式。能力目标:能规范、准确完成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和出院护理。情感目标:在入院和出院的护理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 并能用语言和非语言技巧与患者沟通、交流, 对患者态度良好。

2.2 教材的选用

学校按任课教师的推荐, 为学生订购的教材为李小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学基础》第2版。

3 时间分配

总计时间:2学时, 共90min。其中:目标展示与认定:5min;入院的程序:10min;一般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30min;急诊患者入病区后的护理:10min;分级护理:10min;出院护理:15min;测评与反馈:10min。

4 教学过程设计

4.1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将所有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 创设情境, 例如:讲解办理入院手续时, 用两张图片 (一张图片为医师为患者签发住院证的情景;一张图片为在入院处护士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的情景) 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其身临其境, 对授课内容有清晰、深刻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 而且调节了课堂气氛。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特性, 激发学习动机, 增强感性认识, 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2 目标的展示与认定

课时目标是一堂课的核心, 内容与方法都是由它决定并为它服务的[2]。教学目标的展示与认定可使师生达成共识, 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本次课教学目标的展示与认定安排在教学活动一开始, 而后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再次认定, 予以强化;最后, 通过教学目标回顾, 进行课堂小结。

4.3 互动教学过程

入院的程序:以讲授为主, 辅以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一般患者入病区后的护理:为本次课的重点, 在讲授的基础上配以各种教学方法。当讲准备床单位时, 可让学生区分备用床与暂空床的不同点;讲迎接新患者时, 可先设问:“你住过院吗?假如有一天你去住院, 你希望护士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迎接你?”然后让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后, 让两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并请学生对她们的表演进行评价;精讲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 让学生观察教材最后表17-1体温单的填写, 并要求2~3位学生将自己看到的信息用语言表达出来。

急诊患者入病区后的护理:以车祸后, 脾脏破裂并失血性休克为例, 讲授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的重要性;如何给以紧急处理等知识;强调急诊患者与一般患者比较, “危、急”的突出特点。

分级护理:解释分级护理的概念;将4个护理级别分成两组 (特别护理与一级护理一组;二级护理与三级护理一组) 比较适用对象和护理内容的不同, 并记忆。

出院护理:分别就出院前、出院当日护理和出院后处理进行讲解。

5 测评与反馈

5.1 课堂小结

根据教学目标, 回顾相关知识。

5.2 课堂练习

通过10道选择题, 测试本次课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要求, 结合教学工作实际, 对入院与出院患者护理课所做的教学设计。笔者相信, 只要站在科学的高度, 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探究, 就一定能设计出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使教学迈入一个新境界。

参考文献

[1]朱宁宁, 谢晖.生命体征测量的教学设计[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3) :244-246.

篇4:入院护理与出院护理

随着患者就诊质量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日益提高,临床护理入院须知作为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正在引起医疗界的重视。入院须知在促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积极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科通过实施临床护理入院须知程序,维护了患者的知情权,减少了纠纷、差错的发生,保证了安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临床护理工作平凡、琐碎、繁杂,都是一些细小的事情的重复,即使做到极致也不会惊天动地,但有一点疏忽,轻者引起医疗纠纷,重者人命关天,所以实施护理入院须知,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临床护理告知的实施对象是我科2011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1920例患者,男性898例、女性1022例,其中少数民族病人911例,12岁以下儿童70例。

1.2 入院须知。①介绍床位、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作息时间、治疗、探视、就餐时间等;②帮助患者熟悉病区的环境,病房设施的使用,各种物品的放置,同病室病友介绍等;③安全防范须知,包括物品妥善保管,防止院内丢失、被盗,人身安全如避免摔倒、碰撞等;④告知患者明晨空腹抽血化验;⑤认真做好患者的入院评估,如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对于婴幼儿、外伤、老年人、半身不遂等可能出现危险的患者加强病房管理,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⑥告知患者及家属住院费用的每日清单,每日会送到您的床头及对于有疑问的清单可找责任护士处理;⑦告知患者及家属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保持病房整洁和安静;住院期间不得离院外出,如有急事向主管医生请假,以保证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

1.3 专科疾病须知。主要对患者目前疾病的诊断及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进行告知。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指导(包括术前眼的固视训练、以及蒙被训练)、术中指导(避免剧烈咳嗽、指导患者固视)、术后指导(勿低头拾物、避免剧烈咳嗽)、心理指导、健康指导、卫生宣教等。

1.4 护理操作须知。具体内容包括特殊眼药点眼法、结膜囊的冲洗、泪道冲洗、球旁注射、泪液分析等操作的名称、目的、意义、适应证、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及配合方法等。

1.5 出院须知。疾病恢复期注意事项,包括正确用药方法以及点眼方法、饮食及休息要求、定期门诊复诊等。

2 实施入院须知

要求每位护士熟悉临床护理入院须知的程序及内容,并把入院须知内容贯穿到每项护理工作中,把护理入院须知程序作为一项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工作中。做到实施护理的护士介绍须知,责任护士再次介绍入院须知,即患者及家属一时未明白或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再次听责任护士介绍,使入院须知具有连续性,直至患者、家属满意,达到最佳护理效果。科室将此作为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内容,护士长进行监督、检查,并把评价效果及时反馈给施教护士,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具体介绍入院须知方式:入院须知由接诊护士负责,术前准备由责任护士负责,术后指导由当日接手术护士负责,心理指导及健康指导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出院指导由主班护士负责,临床操作须知由责任护士负责。

3 体会

3.1 实施护理入院须知符合整体护理理念新型医学模式要求我们除关心疾病外,还要对患者的行为意识、心理状态予以关心。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沟通过程中,依据患者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个性习惯、民族习惯、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状况进行评估,找出其现有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确立护理目标,通过采取合理的护理入院须知程序和措施,使患者的护理问题得以解決。

3.2 我科重视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术前告知患者戒烟、戒酒,预防感冒、咳嗽,有效正确点眼,告知术中的基本过程和术后的恢复情况;康复期病人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和信心支持;如果针对病人的情况给予合理及时的心理指导和解释工作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实施护理入院须知维护了患者的知情权,提高了满意度,实施护理入院须知后,使患者得到了想知道的有关护理操作、健康教育指导等信息,消除了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大大增进了护患间的有效沟通,使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信任、支持,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同仁们能时常收到患者的表扬信。

3.4 实施护理入院须知减少了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发生,以往护士往往陷于繁忙的护理工作中,不注重患者的感受、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变化。实施护理入院须知程序后,有效的建立了护患间的沟通,使各项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弥补了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有效地减少了护理纠纷及差错的发生。

篇5:入院护理与出院护理

A.注意保暖

B.可暂时中断输液或给氧C.根据病情安排合适卧位

D.送入病区后,就病人病情、物品与病区护士交班 E.颈椎损伤病人应保持中立位并固定

【答案】:B 【解析】:考查住院处的护理。在护送病人入病区时,必要的治疗(如输液)不能中断。

2.患者男性,26岁,因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腹绞痛,送到医院急诊怀疑为急性胰腺炎,转入病房。急诊病人入病室后护士应首先

A.介绍医院环境

B.通知营养科,准备膳食 C.通知医生,配合抢救D.填写医疗文件

E.询问病史,评估发病过程

【答案】:C 【解析】:考查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对于急诊患者护士应该准备好急救器材和药品,通知医生作好抢救准备。

3.患者男性,52岁,因急性胃穿孔急诊手术入院,患者入院时护士应

A.测量生命体征 B.建立静脉通道

C.立即送手术室进行手术 D.办理入院手续 E.进行卫生处理

【答案】:C 【解析】:该患者为急诊手术患者,护士应立即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4.患者女性,32岁,自然分娩后,护士采用挪动法协助患者从床上向平车移动时,顺序为

A.下肢、臀部、上身 B.上身、下肢、臀部 C.上身、臀部、下肢D.臀部、下肢、上身 E.臀部、上身、下肢

【答案】:C 【解析】:考查平车运送法。病人依照上身、臀部、下肢的顺序自床上向平车移动。

5.患者女性,67岁,患有支气管哮喘。经过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准备出院。患者出院的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处理床单位

B.通知病员在出院处办理出院手续 C.停止患者一切医嘱和各项记录 D.医疗文件立即送病案室保存

E.征求患者意见,进行卫生宣教

【答案】:D 【解析】:考查出院病人的护理。患者出院后有关文件的处理需做到:填写出院时间;病案归档(将病案按出院顺序整理好,交病案室保存);注销卡片。6.患者女性,18岁,淋雨后寒战、高热3日,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准备出院,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教育不包括

A.医院规章制度B.服药 C.饮食 D.运动与休息 E.定期复查

【答案】:A

【解析】:考查出院前的护理。患者出院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需根据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健康指导,如合理的饮食调理、生活规律、功能锻炼、用药知识、家庭护理、定期复查等。

7.患者男性,56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目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护士在用轮椅送患者去进行血液透析时,轮椅运送法不正确的是

A.轮椅背与床尾呈锐角

B.将闸制动,协助患者坐入轮椅 C.嘱患者向后靠坐稳 D.嘱患者不可前倾 E.嘱患者不可自行下轮椅

【答案】:A 【解析】:考查轮椅运动法。应首先检查轮椅是否完好。将轮椅推至床旁,使椅背与床尾平齐,将脚踏板翻起,拉起车闸以固定车轮。注意观察病人。扶病人上轮椅,病人坐稳后,翻下脚踏板,嘱病人把脚踏在脚踏板上。推轮椅时,尽量靠后坐。勿向前倾或自行下车;下坡时减速并观察病情。下轮椅时将轮椅推至床旁,固定好轮椅,翻起脚踏板,扶病人下轮椅。冬季保暖。

8.患者女性,45岁,因甲亢入院,对于该患者的入院初步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接住院处通知后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 B.排列入院病历,最上面是住院病历封面 C.在体温单40~42℃之间用红笔纵写入院时间D.测量体重并填写在体温单上

E.向患者介绍规章制度及常规标本留取法

【答案】:B 【解析】:考查入院的初步护理。入院病人的病历排列顺序是: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史及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单、住院病历首页、门诊或急诊病历。

9.患者男性,26岁,公司职员,患者偶尔自觉心慌,检查发现患者心室壁增厚,为明确诊断入院。针对该一般病员入院,值班护士接住院处通知后,应

A.准备床单元B.迎接新病员 C.填写入院病历

D.通知医生 E.通知营养室

【答案】:A 【解析】:考查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值班护士接到住院通知后,应立即根据需要准备床单位。

10.患者男性,12岁,脑瘫患者,护士送病人去检查时使用一人搬运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将患者头部放平车大轮端 B.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 C.将闸制动

D.护士一手托患者头颈肩部,一手托臀下E.适用于体重较轻,病情允许患者

【答案】:D 【解析】:考查平车运送法。单人搬运法适用于体重较轻病人或儿科病人。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车闸制动。护士一手自病人腋下伸到肩部外侧,另一手伸到病人大腿下。病人双手交叉于护士颈后,护士抱起病人移步转身,将病人轻放于平车上,患者头部放平车大轮端。

11.患者女性,58岁,体重45公斤,患者因糖尿病足无法活动,护士一人搬运患者时,平车与床的位置是

A.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锐角 B.平车头端与床头呈锐角 C.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D.平车头端与床头呈钝角 E.平车头端与床位呈直角

【答案】:C 【解析】:考查平车运送法。单人搬运法适用于体重较轻病人或儿科病人,应将平车推至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便于搬运。

12.王先生,82岁,因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家属给病人吸氧后前来就诊。门诊护士应让该病人

A.到隔离门诊就诊 B.提前就诊

C.立即送抢救室 D.按挂号顺序就诊 E.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答案】:B 【解析】:考查门诊部的工作。患者年龄大,病情重,应提前就诊,尽早就诊处理。

13.叶先生,20岁,建筑工人,不慎自脚手架跌下,造成严重颅脑损伤,需随时观察、抢救。应给予

A.特别护理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个案护理

【答案】:A 【解析】:考查分级护理。特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观察进行抢救者;一级护理适用对象:绝对卧床休息者,如大手术后,休克,昏迷,大出血,肝、肾衰竭和早产婴儿;二级护理适用对象:生活不能自理者,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年老体弱,幼儿等;三级护理适用对象:生活基本自理

14.患者王某,因甲状腺囊肿入院准备手术治疗,该病人需做哪级护理

A.二级护理 B.一级护理 C.监护室护理 D.特级护理 E.三级护理

【答案】:E 【解析】:考查分级护理。特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观察进行抢救者;一级护理适用对象:绝对卧床休息者,如大手术后,休克,昏迷,大出血,肝、脾、肾衰竭和早产婴儿;二级护理适用对象:生活不能自理者,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年老体弱,幼儿等;三级护理适用对象:生 活基本自理 15.温某,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病人有呕血、黑粪,脉搏100次/分,血压90/60mmHg,根据病人情况应给予 A.特别护理 B.一级护理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个案护理

【答案】:B 【解析】:考查分级护理。特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危得,需要随时观察进行抢救者;一级护理适用对象:绝对卧床休息者,如大手术后,休克,昏迷,大出血,肝、肾衰竭和早产婴儿;二级护理适用对象:生活不能自理者,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年老体弱,幼儿等;三级护理适用对象:生活基本自理。此消化性溃疡患者伴有呕血、黑粪,血压和脉搏都在临界值,需卧床休息,实行一级护理。

病人刘某,男,28岁,体重80Kg,因车祸骨折、脾破裂收入院,急诊给予输液、吸氧,并用平车护送病人进入病区。16.护送途中,护士应注意

A.拔管暂停输液、吸氧

B.可用车头撞开病区门以加快运送速度 C.平车上垫木板

D.暂停输液,吸氧继续 E.暂停吸氧,继续输液

【答案】:C 【解析】:考查住院处的护理,护士在护送患者进入病区时,护送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保暖,必要的治疗(如输液、吸氧等)不能中断;对于骨折的患者平车上要垫木板。

病人刘某,男,28岁,体重80Kg,因车祸骨折、脾破裂收入院,急诊给予输液、吸氧,并用平车护送病人进入病区。

17.住院处护士护理此病人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迅速办理入院手续

B.及时通知病区护士做好抢救准备 C.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D.注意与病人的沟通 E.为病人进行沐浴

【答案】:E 【解析】:考查住院处的护理,护士应该对住院患者根据情况进行卫生处置,对危、急、重症病人及即将分娩者可酌情免浴。

患者,男性,70岁,患高血压冠心病经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18.出院护理中,错误的一项是

A.办理出院手续 B.健康教育

C.停止注射,口服药继续使用D.征求病人意见 E.护送出院

【答案】:C 【解析】:考查出院前护理。出院护理中应停止一切医嘱包括口服药物的使用。病人出院后如需继续服药,护士凭处方领取药物,交给病人并指导正确用药。患者,男性,70岁,患高血压冠心病经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19.使用轮椅护送病人出院,其方法不正确的是

A.椅背与床尾平齐,面向床头 B.护士站在轮椅背后,固定轮椅 C.病人靠后坐稳,两手扶住扶手 D.下坡时速度要快

E.护送病人到达目的地

【答案】:D 【解析】:考查轮椅运送法。轮椅运送时,下坡要减速,保证安全。患者,男性,70岁,患高血压冠心病经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20.出院病人床位处理错误的一项是

A.撤去被服送洗 B.被褥曝晒4h

C.床桌用消毒液擦拭 D.非一次性脸盆、痰杯消毒液浸泡消毒 E.准备备用床

篇6:入院护理与出院护理

留观、入院、出院、转科与转院制度与流程

(一)留观制度与流程

1.凡暂不具备住院条件或不能立即住院,但根据病情必须输液或观察的病人,可在急诊科留观室进行观察治疗,留院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住院部科室无床不超过2天)。

2.门诊各诊室的病人在急诊科留观或输液治疗时,由门诊首诊医师全面负责病人的所有事宜,若病情有变化,应随叫随到。对病人的病情、诊断、疑似诊断、检查、注意事项的内容,应向急诊科医生进行床头交接,并建立留观病历,留观结束将留观病历移交病案室另行保管。

3.急诊科医生要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病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留观输液病人病情变化时,急诊科医生应积极处理,并联系首诊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符合入院标准要及时收入住院,有护士送到病区并进行交接制度。

4、如符合住院条件但病区无床而留观者,急诊科医生应请专科主治以上医师会诊,待相关科室出现空床时应优先收入住院。

5.急诊科护士应随时主动巡视病人,按时护理并及时记录,及时向医生反映病情变化等。

5.急诊科医生、护士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留观病人交接班工作,并写出书面记录,并记录患者的诊断、治疗、去向等。

6、留院观察指征:

1)暂不能确诊,病情又不允许返回者;

2)诊断明确短期内可治愈或诊断明确反复发作的疾病短期内可控制者;

3)符合住院条件但病区无床者; 4)其他需要留观者。

(二)入院制度与流程

1.病人住院持门诊、急诊(含120)医师签署的入院卡、本人身份证、医疗保险证、医疗保险卡到入院处办理住院手续。对急危重症住院病人走“三先一后”绿色通道,即先检查、先诊断、先抢救治疗、后补办缴费入院手续。禁止科室推诿或无故拒收患者。

2.患者入院前如生命体征平稳者,门、急诊医师应进行相关病史询问、体检及完成必要的辅助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尽量做到患者收治科室与专业准确。

3.住院部医师如怀疑入院患者疾病非本科专业,在完善相关检查,请有关科室会诊后,转相关科室住院治疗,生命体征不稳者,医护人员必须护送。

4、患者有多种疾病,入院时,以病情表现最重或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种为收治专业科室,其他次要疾病可请相关科室会诊指导诊疗。

5.对拒绝或不配合入院诊治的患者,医师应进行病情及可能发生不良后果告知,并在门诊病历、入院卡或门诊日志上注明患者“拒绝入院”并请患者本人或陪同人员签名。

6.危重病人入院前,门诊、急诊(120)医师应先电话与有关科室主任或值班医师沟通,做好接诊准备,并由医护人员用平车或轮椅推送至住院部,与病区医护人员进行床旁病情交接;对行走不便的病人应主动搀扶、护送至病房并交接。

7.入院处办理入院手续时,对再次入院患者应明确上次住院费用是否结算完毕。新入院者应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号、医疗保障类别准确记录。

8.病区护士对入院病人应热情接待,安置好住院病床,测量体温、脉搏、血压,详细介绍住院规则和病区环境,并于5分钟内(急危重症立即)通知医师进行检诊处理。医护人员同时将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医院管理系统。

9.入院标准:(1)符合本专业收治范围、标准;

(2)需要进一步明确、完善诊疗;(3)其他情况。

(三)出院制度与流程

1.病人出院须经主治医师或科主任同意,并交代注意事项。

2.病人出院需于出院前1日预约出院,如特殊情况需当日出院者,应请科主任签名后方可执行。

3.出院前,办公室护士按规定注销一切治疗、护理医嘱,核算住院各项处置治疗项目,认真核查收费项目,避免漏收或多收。

4.病情不宜出院,而病人要求出院者,医师应加以劝阻,如说服无效应报告科主任,并由病人本人或家属在病历上签署“自动出院”并签名。应出院而不愿出院者,要耐心做工作,必要时通知其所在单位或社区(村委)共同做工作。

5.病人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换洗消毒。病人出院前应做好健康教育、征询病人意见。

6.出院标准:(1)到达临床治愈者;

(2)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病情稳定者;(3)其他情况。

(四)转科制度与流程

1.住院患者所患疾病,涉及其他科室专业诊疗时,应邀请有关科室会诊以决定是否转科诊疗,被邀科室医师会诊同意转科,衔接好转科事项后办理转科手续,并送至转科病区。

2.被邀会诊科室医师,会诊后应对患者诊断、是否同意转科提出明确意见,如患者主要疾病确属本科专业范围,应同意转入患者。不得以会诊医师本人无管辖空床为由拒收,科室其他医师应无条件接受患者,如有问题由科主任协调处理。

3.患者转出前,经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转科原因、目的和必要性,并与转入科室联系床位及确定转出时间,完成患者在本科住院阶段所有诊疗工作与记录,填写转出记录,开具转科医嘱。

4.危重患者转出病区时,由本科医护人员陪送到转入科室病区,并向转入科室病区值班医护人员交接,保证治疗的延续性。

5.转入科室病区医护人员应及时诊查患者、下达医嘱并书写转入记录。

6.因住院部科室满床,患者(或亲属)不同意转其他医院而病情需要立即住院时,可暂收住急诊科,科室出现空床时应优先转入。

(五)转院制度与流程

1.患者转院由经管医师提出,经科内讨论或科主任批准,并协助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办理转院。急性传染病、麻风病患者,需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转入指定医疗机构。

2.病情较重患者转院时应安排医护人员陪护,如患者病情危重不具备转院条件或途中可能出现死亡,需向患者亲属告知暂不宜转院原因并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

3.转院前医护人员应完善各种病历资料,为转院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同时出具病历摘要。

4.转院标准:

(1)因患者病情复杂、特殊,因本院设备条件、技术力量有限,不能满足患者诊治需求的;

上一篇:幼儿园XX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寒假调研报告(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