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对策骨科护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制定护理对策。方法:收治骨科住院患者448例,进行资料再回顾分析。结果:性别对比无统计学意义;≥60发生率明显增加;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发生率明显增加;多发性骨折与骨盆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高危疾病护理、预见性护理、预后护理,大大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护理对策骨科护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对策骨科护理论文 篇1:

骨科创伤患者综合护理对策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的综合护理对策 方法 随机选取22例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XX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名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1名患者于治疗期间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恢复期间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9;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63.6%,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1.8% 结论 开展综合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关键词:骨科创伤;综合护理;有效性

在生活中,意外创伤极容易伤筋动骨,严重骨伤有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骨科创伤患者而言,及时的救治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结合医院综合护理在骨科创伤患者的运用,现开展如下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

(一)患者资料选取

随机选取22例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XX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将2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年龄19-56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3例,高中3例,大学2例;一组为对照组,年龄21-55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3例,高中3例,大学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护理方法

其中观察组11名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该及时预见护理操作中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在开展日常护理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的“三查七对”制度;在护理服务期间,由责任护理人员采用开放式调查方法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及时改进、增加护理内容,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而对照组11名患者于治疗期间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模式。

1、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实施措施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阶段分步骤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仔细向患者解释相关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患者入院后要及时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分期护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他指标对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实施措施。

2、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作为各种护理模式中最基础的护理操作,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治疗效果起着最基础的作用,因此重视开展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注重了解患者对护理的认知与态度情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除此之外,护理开展期间尽量选择临床教育经验较为丰富和具有完备的专科知识的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师作为电话随访人员;建立电话随访登记本,记录患者出入院时间、出院时康复程度、治疗的依从性、心理社会信息等相关信息;根据患者病情及出院后的康复情况不同,选择适宜的随访频次和时间,对于那些康复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要增强与患者的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持续就医信心。

3、饮食护理

由于病情影响以及相关的治疗方面,骨科创伤在治疗恢复期间可能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如果不及时的补充所需的营养元素极容易导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因此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以及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食谱,注重保证患者的营养支出平衡,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运动操作护理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科创伤患者切不可进行剧烈运动,但在恢复期间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多进行一些基础肢体运动,例如翻身和伸腿运动,刺激患者的机体,促进肢体恢复,鼓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喜爱和适宜的运动方式,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保证一定的舒缓性。

5、环境舒适护理

良好的休息环境能够保证患者精神状态的良好,责任护士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一方面,医院管理人员可以在病房走廊安置多媒体为患者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健康知识讲座、常用护理技术介绍、保健操等相关内容,调动患者与家属学习养生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定期对病房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保持病房的通风情况的良好性,医院护理人员要致力于提高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休息睡眠时间;

(三)疗效评估指标

1、治疗总有效率

对骨科创伤患者治疗和护理期间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治疗的有效性分为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无不良反应产生);好转(患者症状有所减轻)和无效(患者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有所恶化)三个层次。

2、患者满意度评估

本次研究于护理结束之后,由专门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访谈并指导患者填写一份关于医院护理工作开展满意的的调查问卷,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维度。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的差别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差别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治疗总有效率

(二)患者满意度

结论:临床上,骨科创伤可以说是一种多发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严重者可能危及到患者的人身安全。临床治疗上,不仅要给骨科创伤患者给予及时准确的诊断及其治疗,还应该重视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以减少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的出现。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对策更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玲.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术后肿胀的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3):3584-3586.

[2]冯瑞萍,占娟娟,隋莎莎. 预见性护理在高龄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3):55-57.

[3]壮静,李萍. 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以及态度情况的调查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2):7-10.

[4]《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17年文题索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4):1-39.

[5]王冰,岳增华. 心理护理对骨科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影响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5):241+243.

[6]武靖. 綜合护理在骨科创伤36例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1):136.

作者:肖惠文

护理对策骨科护理论文 篇2:

骨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制定护理对策。方法:收治骨科住院患者448例,进行资料再回顾分析。结果:性别对比无统计学意义;≥60发生率明显增加;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发生率明显增加;多发性骨折与骨盆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高危疾病护理、预见性护理、预后护理,大大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效果。

关键词 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原因护理对策

骨科术后早期最常见并发症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患侧肢体坏死。血栓脱落可形成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1]。故骨科术后,积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极为重要。2009年4月~2011年收治骨科住院患者448例,进一步分析形成原因,同时制定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4月~2011年收治骨科住院患者448例,男236例,女212例,年龄18~81岁,平均45.12±23.12岁。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彩超检查,未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24例出现不同程度静脉血栓,男10例,女14例,其中髂股静脉血栓5例,腘静脉10例,其他9例为小腿各静脉血栓形成。确诊后积极溶栓治疗,其中由于出现肺栓塞死亡1例,溶栓失败2例,放置腔静脉滤网治疗,均治愈出院。

方法:收集所有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发生相关性因素,包括骨折部位、合并症及年龄等因素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并制定护理策略。

统计学处理: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3.2进行分析,影响因素采用X2检验。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性别对比无统计学意义;≥60发生率明显增加;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发生率明显增加;多发性骨折与骨盆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見表1。

护理对策。

①高危疾病护理:骨科手术后常规皮下注射抗凝血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积极控制原发病,注意饮食调整。对高龄患者增加探视次数,同时与患者多交流,向家属与患者讲解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帮助患者活动、按摩,严密观察是否出现下肢水肿、颜色改变等,预防血栓形成。②预见性护理:骨科手术后将患肢抬高与头部,减轻水肿,避免血液滞留引发血栓,注意患肢保暖,多进行按摩,避免下肢长时间下垂,在手术初期避免行走与下肢用力,以免加重水肿,保证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通畅。静脉注射时尽量避免选择下肢穿刺,如果必须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做到一针成功,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拔针后按压时间要超过5分钟[2]。③压力梯度带护理:为患者进行下肢压力梯度带治疗,预防静脉血栓。将莱卡弹力丝进行环行编织箍在下肢,每根都独立分开,在脚踝处小而紧,越往上越大越松,确保血流速度,有效预防静脉肿胀,保证每个部位特定的压力。④预后护理:在骨折基本愈合后帮助患者进行患肢的主动与被动活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继续运用抗血栓药物1周左右,在治疗期间严密监测血小板数值,如果血小板<50×109/L,停用抗血栓药物。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症状以下肢水肿、皮肤颜色改变为主,严重下肢静脉血栓容易导致下肢坏死,严重危害着骨科手术患者的健康。

本研究组回顾2009年4月~2011年骨科住院患者448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4例,对2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析,总结骨科手术后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

通过研究分析出骨科手术后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有:原发病、下肢静脉回流不畅或血流缓慢、血液应激性高凝状态等,而且与年龄、性别、高危疾病、骨折部位等有着密切关系。针对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提出以下护理对策:高危疾病护理、预见性护理、压力梯度带护理与预后护理。

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非常高,通过研究分析原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大大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保证骨科手术患者的健康[3]。

参考文献

1丁海静.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8):1403—1404.

2靳彩霞.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现成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5—7.

3董淑香,王玲娜,史同焕,等.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1):56—58.

作者:李秀红等

护理对策骨科护理论文 篇3: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及其效果

【摘要】目的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护理对策及其效果。方法对于我院于2001 年 1 月—2009 年4月收治的64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对于其中的16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病原学资料的研究,以探讨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掌握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措施。同时,以我院于2009 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3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通过对患者采取预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并与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以及手术时间在三小时以上的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同时,Ⅲ类手术切口以及手术部位为腰髋部及以下部位的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数据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并无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 2.5%(16/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因素有很多,要想避免患者感染情况的发生,就应当采取预防性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护理。预防护理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的降低有着巨大作用,应当在骨科手术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护理;效果

骨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科室,对于骨科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作用。在医学水平和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骨科手术不断运用到骨科患者的治疗当中,对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和痊愈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常常因为多种因素导致患者的切口感染,使得患者的切口引发炎症和疼痛,为患者的康复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1]。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在患者手术后采取预防护理措施,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2]。我院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和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具有较大突破,对于了解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发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我院于2001 年 1 月—2009 年4月收治的64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对于其中的16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病原学资料的研究,以探讨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如患者年龄、不同手术切口类型、实施手术的时间长短、不同手术部位等。其中,所有切口感染患者经诊断标准确诊为切口感染。同时,以我院于2009 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3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通过对患者采取预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1.2护理方法

通过掌握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术后切口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当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症状,或者患者出现其他异常情况,立即通知主治医生,采取及时有效的办法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当保证患者的清洁,保证患者的血液流通,同时,在引流管方面,应保证其固定。对于老年患者,应当保证患者的营养补充,确保其正常健康的饮食,以提高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概率,并为其切口的康复提供营养保障。另外,应当为患者提供预防性抗菌药物,以有效预防患者切口感染。还需注意的是,确保护理人员的护理用品的清洁和医院环境的消毒清洁,以有效避免病毒和细菌侵入患者切口处,降低患者感染发生概率。

1.3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2来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结果分析

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以及手术时间在三小时以上的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同时,Ⅲ类手术切口以及手术部位为腰髋部及以下部位的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数据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3 切口感染率分析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并无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 2.5%(16/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科手术因其为开放性伤口,很容易因各种因素造成患者伤口的感染[3]。作为骨科手术当中的并发症之一,切口感染不仅使得患者骨科临床治疗效果大大削弱,还会因治疗时间的延长和治理费用的增加而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4]。为有效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使得患者能够快速康复,避免切口感染带来的经济压力和身体上的负担。

本次研究发现,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以及手术时间在三小时以上的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Ⅲ类手术切口以及手术部位为腰髋部及以下部位的患者切口感染率也较高。因此,应当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预防护理。同时,有效的预防护理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概率,为避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巨大保障。因此,应当对骨科手术进行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使其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巍.浅谈骨科手术切口的感染与预防[J].中外医疗.2011(04):32-33

[2]徐碧,张燕,赵洪青.骨科手术1010例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6):145-146

[3]龚喜雪,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03):73-75

[4]惠子怡.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07):53-54

作者:黄娟 李志斌 梁兰

上一篇:纳税筹划的增值税论文下一篇:网络交易依法纳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