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

2024-05-06

执行难(精选十篇)

执行难 篇1

一、现阶段执行难的主要表现

当前来讲, 执行难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寻找被执行人困难。目前, 被执行人故意躲藏:拒收执行通知、举家搬迁以及强力阻碍 (主要表现在一些军警公司或企业) 。

2、寻找被执行财产困难。被执行人户头多、假破产、假抵押或资产虚假转移, 以逃避债务, 法院掌握的都是空头账户。

3、撼动被执行财产困难。

对找到的被执行财产, 执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企业职工起哄、银行不配合以及外地执行的公安、检察机关影响执行等。

4、寻找协助执行人困难。

在外地执行时, 当地银行和法院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口头协助, 暗地通风报信;就是出面“协调”, 大多也是要求权力人让步。

二、执行难的危害

1、执行难使司法公正和人民法院的权威受到挑战。

法律的生命力就是执行, 如果法律都不能落实, 纸面上的法律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空气振动而已。

2、执行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受到扰乱。

法律文书不能执行, 公民、法人的债权无法保障, 导致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信用关系和商品交易安全受影响深刻。

3、执行难最终会使人们对法律的权威缺乏信心, 自觉守法, 依法办事准则受到动摇。

4、执行难还使社会稳定受到影响。

执行难是一个法律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司法如果不能保障实现债权可能导致有些当事人走向极端, 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利用黑社会索债、绑架等, 危害社会治安, 影响社会安定。

三、执行难的原因

1、法治意识淡薄。

之所以会存在执行难是因为惧权而不惧法的社会历史原因产生的。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 皇帝金口玉言一人说了算, 造成国人已经习惯人治, 加之封建社会我国司法权都是从属和依附于行政权。于是, 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 崇拜领导个人主义。司法权威没有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行政干预执法等现象处处可见。虽然, 在全民普法教育的影响下, 公民的法制意识逐渐增强, 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也在慢慢提高, 但是社会上有法不依现象仍然没有消失。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问题还比较严重, 批条子、打招呼, 非法干预执行工作等。

2、存在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

地方保护主义就是执行进程中的一只“拦路虎”。具体表现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考虑局部利益, 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滥用权力, 非法干预执行工作。

3、执行环境不好。

债务人经营情况恶化, 人民法院对纠纷的裁决本身不能改变其本身的财产和经济状况。当前很多企业经营困难, 没有偿债能力, 相互拖欠资金的现象严重。因大多数企业经营不善, 大多工人下岗, 寻找“被执行人”更难。

4、执行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民事诉讼法》执行篇中仅列了33条, 且言简意赅, 而其他指导执行的法律规定的数量也屈指可数。执行办案没有一部系统的法律可以依循, 必然会出现随意执行问题。法院对审判工作的建章立制多, 执行工作方面的法律条文少, 导致执行问题越来越突出。

5、执法队伍素质差, 执法装备落后。

相当一部分执行人员对法律无知, 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适用法律错误, 执行不当等情况。更有些执行人员给钱就办事, 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执行庭的物质装备包括通讯、交通、戒具等基础设施配备不够齐全, 也导致执行难。在执法队伍中, 执行乱、乱执行情况更增加了执行工作的阻力。当前“执行难”问题突出, 另外, 执行工作一直属于法院的独立工作, 常常是孤军作战, 执行更难。

四、执行难的对策

鉴于执行难的具体表现、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 笔者考虑的对策如下。

1、继续加大普法教育力度。

一方面教育全体公民遵守国家法律, 依法办事;另一方面也要宣传不遵守国家法律的严重后果和应受到的惩罚, 使全国公民都能知法、用法、守法, 根据法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自觉履行生效的法律法规。

2、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束缚。

首先, 明确法院系统内部职能的外部关系, 使法院在人、财、物的安排使用上与其职责相适应, 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其次, 加强审、执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从源头上解决执行难的难题。

3、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执行艺术, 探索执法的新途径。

执行要保证严格执法, 又要兼顾法律效果和经济效益,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探究执行工作的新途径。这些新途径包括:单列执行机构、执行机构企业化、引入私人力量执行、引入执行激励机制等。

4、完善民事执行立法, 尽快出台民事强制执行法。

我国要认真总结汲取“执行”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尽快出台有关“执行”的法律, 将执行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建议法院把执行工作重视起来, 做到“院长亲自抓、分管院长真正抓”以带动全院执法人员重视执行工作, 这是克服“执行难”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5、增加执行力量, 提高执行人员素质。

执行人员素质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到执法活动的质量。为此理应做到:首先继续推进综合考核制度, 能者上愚者下。每年从大量优秀法律专业毕业生中选调一些品学兼优者, 充实到执法队伍。其次要确保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稳步的提高。人民法院要经常对执法人员进行执行培训, 加强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教育。最大限度的保障执法的物质装备先进齐全, 同时也要为执行人员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 消除腐败的内部因素。

总之, 执行难问题是一个历史的顽疾, 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有不断探索执行工作新途径, 才能更好的解决执行难问题。

摘要:司法部门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执行难。本文拟对执行难的表现、危害和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 提出解决对策, 以期使执行得以顺利进行, 使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更加健全。

关键词:执行难,被执行人,地方保护主义

参考文献

[1]刘家兴主编.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1]刘家兴主编.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执行难究竟难在何处 篇2

执行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工作又是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困扰着法院工作的就是“执行难”问题。如何解决“执行难”已成为各级法院的大问题。党中央对此也十分关注,曾以文件转发地方各级党委,并引起地方各级党委的重视。但是,“执行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顽症在哪里,笔者以办案的亲身体会

谈谈自己的看法。

“执行难”难就难在因素多,使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难以实现。这些因素主要有:一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当事人经营风险意识不强,从而导致许多资金有投入而无产出;二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盲目发展企业开发项目,举债建企业办厂子,经营自主权不到位,在经济活动中超过其责任能力时不愿承担责任;三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当事人的诚实信用理念不强,法律意识谈漠,欠债不还,能逃则逃;四是一些地区的政府和部门大局意识差,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从局部利益出发,干扰法院的执行工作;五是有些执行人员的执法水平不高,执行方法和作风简单粗暴,使社会各界对法院的执行工作不理解或不支持。

究其造成“执行难”的具体原因,还要从具体现象谈起。现象之一: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政府部门以提高干部职工生活福利为名,盲目发展企业开发新项目,在没有资金、没有经营管理人才的情况下,大肆办公司和经济实体,结果有的企业建成就停产;有的企业有产品无市场;有的企业产品质量低劣;有的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这些企业盈利少,亏损大,遗留一大批债务。这些企业大部分歇业,或已破产,或无资金周转,根本无力再恢复生产。现象之二:政府行政手段干预决定企业的生存,以“脱钩”或以改制为名逃避债务,或将几个企业的有效资产统一重组为新的企业,留下“空壳企业”应付债务。就是人们常讲的“空房子、空桌子、空戳子(公章)、空帐户、空架子”的“五空企业”。这些企业的主管部门多半是政府。这些政府部门还债意识差,拒不履行义务,学法、守法意识淡薄,对法院的执行采取拖、躲、顶、缠的方法,有的还以政府是行政机关无钱还债为由,拖延执行;有的政府机关领导人长期不与执行人员见面,只派无职无权的人与执行人员周旋;有的直接抗拒法院的执行,传票拒绝收、谈话拒签字。有的被执行单位借助一些不明真相的上级领导向法院施加压力;有的利用上级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向法院说情,一味强调协调;有的政府机关领导自以为是人大代表就为所欲为,量法院对他难以采取强制措施;有的政府机关自以为级别比执行法院级别高,通过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向上级法院打招呼。这就使法院在执行中左右为难,从而使大量的“涉府”案件难以执行。现象之三:有些债权人自己风险意识淡薄,出现风险后,在某种程度上,它把人民法院从审判机关的位置演变成了他的“债务人”,把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一些经营风险转嫁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压力,以交诉讼费为由,要法院为债权人背负和承担经营风险的包袱,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不堪重负。现象之四:被执行人难找,为一件案子往往找被执行人要跑上几十趟,有的即是找到了人也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说找人难,那么找被执行人的财产就更难。在执行过程中,有些被执行人采取赖帐、拖帐、躲债、逃债的方式,使申请人的权利不能及时兑现。久而久之,债务人比债权人狠,抗法事件频频发生,法院的权威不屑一顾,判决书如废纸一张。导致有些债权人认为到法院打官司不如“黑道”来得快,从而使法律削弱了保障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功能。

综上所述,引发“执行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执行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需要采取多种解决问题手段。“执行难”问题能否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更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全面履行宪法赋予的审判职能和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关系到国家尊严和法制的统一。只有解决“执行难”,人民法院维护司法公正的权威才能得到最终体现。

一、执行工作不是单靠法院自身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把普法的重点放在培养和树立法律权威意识上来,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里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形成尊重法律,服从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法律意识的加强、守法水平的提高,必然对全社会的法制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执行工作离不开党委领导和人大的监督。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委的领导、支持和人大的监督、帮助,使党委、人大及时了解法院执行工作的情况,帮助解决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认真贯彻中央11号文件精神,坚决抵制和消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扩大执行工作的社会效果。文秘114版权所有总之,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其职责是以审判的形式,依法确认纠纷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可能的前提下,确保所确认权利义务的实现或履行。案件的执行,关键在于被执行人有没有履行能力

。其实部分经济纠纷案件权利人不能实现权利,正是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必然结果。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必然存在风险,这种风险一旦引起纠纷就成为案件,一部分通过法院审判和执行,权益能够得到维护实现,另一部分法院虽然确认了权利,但仍不能实现,这样的结果迫使经营者必须及时总结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尽量减少风险,减少纠纷,从而减少损失。因此,部分案件的权利人不能实现权利正是其经营不善或自己不慎所应承担的苦果,从而要纠正那种法院的执行工作就是实现当事人的债权的思维方式。在执行工作中一定要走群众路线,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促使法院执行工作逐步进入良性运转的轨道,促进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浅谈“民事执行难” 篇3

关键词:执行难;困扰;诉讼

中图分类号:D9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130-02

一、民事“执行难”的现状透视

“执行难”作为中国法制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现象,并非单纯是一个简单的司法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对自身资源的控制和调配能力问题。

执行难究竟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多数纠纷旷日持久,被执行人在诉讼前已无可供执行财产;难就难在有些被执行人诉讼前早有预谋,成功转移或隐匿财产,申请人无法提供,法院也无法查找其财产下落;难就难在一个被执行人或有限的财产往往有多人申请执行,被执行的唯一财产被重复的抵押、查封,致使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当事人之间矛盾异常尖锐,致使财产不能尽快变现,及时分配;难就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财产无法保值变现,申请人又不同意以物抵债结案;难就难在有些有协助义务的机关,单位不积极,不配合履行协助义务,致使查封,登记,过户,冻结执行不及时等。从上述原因看,大致可归结为:执行不能,执行不足,执行不力,执行不畅四类。实务中当事人滥用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强制措施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执行难,其申请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固然是为了将来判决的执行,然而也不能排除作为一种威慑手段或诉讼策略,迫使对方当事人就范,以实现自己的权利。

二、产生“执行难”的根源

1.现行法律制度不完善

司法公正的前提是立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倘若从立法上都不能保证执行规则的法律性和权威性,又何以谈及公正,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的实现呢?首先,由于现行的强制执行程序包容在民事诉讼法中,涉及执行的法律规定大都比较笼统,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给司法实践带来不少难题。其次,执行体制不完善。从现行执行制度看,执行机构内部分工简单,分工不明确,没有形成相互制约抗衡的机制。从外部看,因为内部的权责不明,导致整体上不能形成凝聚力,某种意义上讲,使得执行难雪上加霜。

2.我国信用体制不健全

讲诚信、守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得以有效运转的前提,因此,有学者把“诚实信用”形象地称为市场经济的灵魂。由此可见,“诚实信用”对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尽管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国家执行威慑”的相关法律条款,比如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裁判生效的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就可采取对其不利措施,有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进行相应登记等等。但是,我国目前个人信用体制尚不健全,对贸易往来中各种“不信用”行为处罚不到位,这无疑助长了他们嚣张气焰。信用的缺失、制度的不健全使得社会实践中的执行更加困难。在一些地区,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对裁判文书比较冷漠,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四成的当事人需要靠执行才去履行相关的法律义务,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这些当事人会采取抵抗措施,比如围攻、谩骂甚至是殴打工作人员,使得执行更加困难。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如证券回购案件、股权转让案件等。

3.法院的执行机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执行权被执行人员简单地认为是司法裁判权,而忽视了执行权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一味的按照审判业务的管理方式管理执行机构,使得上下级法院执行部门之间就如同其他业务审判庭一样,仅仅是审判监督及业务指导关系而忽略了相互之间的管理,使之无法把执行力量集合起来而造成执行力量分散执行难度增加。

第二,人民法院内部对执行权力分配不清,其他业务审判庭也或多或少参与执行工作,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诉讼成本。诉讼收费制度不仅关系到国民接近司法的程度,也关系到法院运行经费的保障程度。实际执行费的征收由于缺乏标准,随意性较大的缘故,使实际执行费成为了目前法院“乱收费”的一个重要源头。

第三,执行人员职业道德层次不齐,有些执行人员处理“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等甚至出现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等等。同时,对执行人员办案又缺少有效的社会监督,无法及时有效的对其滥用权力的行为进行处罚。

4.“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盛行

从司法实践看,在执行过程中盛行着“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这主要是因为地方保护主义一般作用于被执行人在本地区、申请执行人在外地的执行案件,由于诉讼当事人分属不同地方的诉讼案件,民事判决的执行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地方利益相联系,因此,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来源于各地方政府;各地的地方性立法囿于地方利益而忽视法制性原则;在地方性法规及地方规章之外,滥发规范性文件,滥用行政手段;对国家法律执行不力,片面保护本地当事人,违背或滥用诉讼程序,各地法院适用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情况增多,案件执行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而部门保护主义是指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都在本地,不存在地方利益不同的问题,但是双方分属不同部门,判决的执行牵涉部门的利益而执行双方所属的部门都为其自身尽力保护各自的利益不受影响。

三、化解民事“执行难”几点建议

1.制定单独的民事执行法规

民事诉讼活动是国家审判权的具体体现,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确认相关的民事法律关系,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念,而民事执行体现的则是国家的执行权,其主要任务则是实现相关的民事法律关系,它的价值取向一般趋向于权威。二者不论在原则还是一些具体制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在审执合一的立法体制下,强制执行法事实上“寄居”在民事诉讼法典中,不可能占太大的篇幅,也不可能规定得特别详细。这样势必使法院的执行工作带有较大主观随意性,严重影响执行工作的顺利进展。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当针对执行问题制定具体的执行法典,这样可以对民事执行程序加以系统详尽地规定,是从立法角度解决执行难问题的一个根本有效措施。

2.我国的信用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国信用体制的建立离不开社会舆论的监督。我们应努力加强普法宣传工作,积极通过各种有效渠道提高公民的法律水平,并通过各种反面教材让普通百姓知道违法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舆论督促执行。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各类媒体去公开报道哪些有意拒不执行法律文书的人,让各种情形的“丑态”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同时,我国应积极仿照信用体制登记制度建立相关的执行案件信息管理数据库,借助于工商登记、房地产管理、出入境管理、车辆管理等建立的信息共享与措施联动机制,与人民银行的征信信息数据库系统链接,对于当事人恶意不履行债务的行为,执行机构予以统一收集建立数据库,而这些信息将成为社会信用体系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民事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多是因为失信成本小于守信成本。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能够重塑社会信用,提高社会成员的信用意识,从正面督促被执行当事人自觉履行债务。同时,在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时,执行机关可将其之前的信用状况作为评判其是否真的履行不能的重要标准。若被执行人有重大信用不良记录,将使其主张的履行不能事实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而一旦执行机关通过评定认为被执行人恶意拒不履行债务,该信息将被记入被执行人的信用不良记录中,并予以公布。进而不良信用记录将会对当事人的信用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其今后的生产、交易、消费和生活。被执行人可能因此而失去商业伙伴、银行借贷、求职升职机会等利益,从而使失信成本增大并大于守信成本。

3.取消“预收申请执行费”制度

在执行案件受理时,人民法院会经常碰到各种难题,但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申请执行人本身可能在经济方面比较困难,在向法院申请执行时无力支付高额的执行费,当事人可能因无力支付执行费而不得不暂时搁置执行申请,尽管从表面看减少了很多执行申请,社会更加和谐了,其实,从长远看来这不利于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二是申请执行人尽管已经启动了执行程序,执行案件也顺利结束,但可能碰到另一种比较尬尴的状态,那就是被申请执行人无力偿还申请执行人。最后导致申请执行人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尽管申请执行人最后也如愿的拿到赔偿,但中间可能付出了许多的人力物力乃至财力,到最后也是精力疲惫,拷问迟来的正义算不算正义。这与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广州,上海等地的人民法院都开始进行执行制度改革,取消了实行多年的申请执行预收费制度,待人民法院实际执行到财产后,再从中扣划。这一制度改革,从社会实际出发,彻底颠覆了原来的通行做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事人利益。

四、结语

改革是艰难的,正因为艰难,我们才必须不断探索。当今社会,创新和改革是时代的特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公民,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项改革都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也是我们义无反顾进行改革的力量和信心所在。不奢望此文能找到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答案,但是,文章记载了我们求证真理和探索实践的历程。如果求索本身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也是令人欣慰的。

参考文献:

[1]胡锡庆.诉讼法学专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2]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司法阶梯—审判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3]民事执行策略与方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4]廖中洪.民事诉讼改革—热点问题研究综述[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5]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6]廖永安,等.诉讼费用研究——以当事人诉权保护为分析视角[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7]邹川宁.民事强制执行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8]王国征.民事诉讼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对民事执行难问题的探讨 篇4

我国民事执行现状亟待改善, 执行难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些事实已经严重拉低了我国民事诉讼活动效率。判决仅仅只是民事审判活动的终结, 并非整个民事诉讼活动的终结, 民事诉讼的句号完不完美, 群众满不满意, 还需执行的发言。执行工作是整个民事诉讼活动的最终环节, 也是最终确定利益分配的一步。因此这一步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关乎他们的切实利益, 法院也必须慎重自己的决定。

民事诉讼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审结案件并得到当事人的极度认可, 从而得到当人的拥护以此来捍卫政府机构、司法机关的权威, 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公共一旦对法律判决不信服, 认为政府的决定不公平, 未能很好的维护他们的权益, 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维护权利, 这必将使整个社会乱套, 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 从而撼动整个中国政权。

二、执行难原因分析

执行运作并非一人拍板就能完成, 它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所以执行难也是社会现实的综合产物, 解决执行难更是一项重大的历史课题, 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执行难主要表现为“四难”:

(一) 被执行人不配合。

被执行人并不完全认为自己对原告负有判决书上所述的义务, 在主观上会排斥执行。同时, 中国的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 因此人口流动性也很大, 如果被执行人有意逃避执行, 这必将是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巨大挑战。

(二) 执行财产难寻。

民事执行大多指向财产上的义务履行, 若被执行人故意逃避执行, 隐匿或是转移财产, 或者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这是执行中遇到的最多的也是最难的问题。

(三) 执行协助人不配合。

执行并不是仅仅依靠法院就能完成的, 还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协调与配合, 但是“无利不起早”, 没有利益的事, 我想谁愿意去做呢。执行缺乏社会各界力量的鼎力协助使得其寸步难行。

(四) 在一些涉及政府的案件中, 资金问题严重束缚了办案人员的手脚, 使得办案人员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有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根本没有准备预算外资金, 这对案件的正常运行, 司法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五) 有些涉及企业破产的案件, 由于企业的本身痼疾, 企业无法正常运行, 也没能达到破产的条件, 使得企业资金无法清算, 从而也不能对其行使执行程序, 这严重影响了执行的效率, 极大的耗费了执行的成本。

(六) 对于有些案件, 由于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很难清晰的判断夫妻个人财产与个人财产, 而有些案件的执行只能执行个人财产, 因此, 面对这样的情况, 在我们这个崇尚民主的社会, 执法人员不敢轻举妄动, 这严重降低了执行的效率, 损害了司法的权威。

(七) 执行法官素质偏低。

执行法官是执行中的重要一员, 原法院系统内部的构成大多以退伍军人为主, 在现在看来, 其法律素质还未达到司法实践所需标准。

三、执行难的救济制度

执行救济制度, 是指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因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执行法院违法或不当执行行为的侵害, 依法请求采取保护和救济措施的法律制度。 (1) 任何事物不会完美的呈现, 它都有缺点, 民事执行也是。民事执行结果不是总能满足被害人和执行的要求, 甚至有时候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就需要执行救济程序来进一步保护他们的利益。

民事执行救济的出现能够极大的保护被强制执行人的权利, 从另一方面来讲也维护了司法机关的权威性。执行救济还存在很多漏洞, 但是它的存在是必然的, 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必将得到完善。执行权作为一种公权力, 会存在被滥用的情况, 在行使过程中也可能会侵犯执行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关于执行救济, 按照法律规定, 如果基层法院或中级法院的执行裁定, 执行行为错误或违法, 高级法院可以直接予以更正, 也可以以决定或裁定的形式间接纠正, 但并未表明是程序还是实体上的裁定。由此可见, 监督的对象尚未明确, 在现实操作中也难以实现。

目前, 法院内部尚未有责任追究机制, 即使有执行法官未依法定程序执行或者消极不履行职责, 执行申请人和被执行人是不可能通过法院内部的监督使得执行人员承担法律责任的。

法院内部纪律监察等部门往往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顾虑或自身利益的考虑, 对执行人员的违法或者违纪等行为的处理流于形式, 对执行违法现象“心慈手软”;另外从监督程序上看, 这种内部监督方式也欠公开化和透明化, 难以让人信服。

参考文献

[1]冯乐, 贾鑫金.民事检察监督现状及完善[J].法制博览, 2013.

[2]曲斌.检察机关执行修改后<民事诉讼法>有关问题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3) .

[3]王宁芳.民诉法修正案草案中检察监督权的解读及修正建议[J].法制与社会, 2012.

执行难问题 篇5

作者: 何林 发布时间: 2006-04-25 14:07:33

当事人打官司的目的是为了最终实现自己的权利。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是实现当事人实体权利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在执行程序中支持、鼓励自觉执行、自行和解,试行悬赏执行,但不允许私力执行,视私力执行为违法行为。而法院执行机构事实上存在执行力度小,执行制度不完善,导致执行不力。法院的执行不力使权利人对法律公正、执行公正丧失了信心,从而出现了“执行难”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和具体原因?怎样才能解决“执行难”?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执行工作经验,从源头进行分析,并谈谈破解“执行难”的对策。

一、什么是“执行难”

现在社会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打官司赢了执行不了,无异于打了张“法律白条”。这种说法似乎给人一种认识:“执行难”是因为法院没有作为而造成。这种观念已成为一种习惯思维。其实这是对“执行难”认识的一个误区,这种观念对于法院执行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法院形象和司法权威,亟待纠正。

“执行难”的原因很多:

1、由于商业风险等原因造成的“执行难”;

2、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干扰造成的“执行难”;

3、由于司法权威没有树立而造成的“执行难”;

4、由于有关法律制定不科学、不完备而造成的“执行难”;

5、由于法院对执行工作不够重视,个别执行人员执行不力甚至违法执行而造成“执行难”等等。

市场经济刚刚建立的时候,由于“重审判、轻执行”思想的影响,最高法院和多数高级法院没有专门的执行机构,不少中级、基层法院没有设立执行机构,造成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这几年来,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执行工作,健全了各级执行机构,建立执行工作新机制,加强了执行措施,加大了执行力度。但是,执行难依然存在,全国各地法院的执行兑现率仍然只有30—40%左右。

那么原因究竟何在?我们不得不反思“执行难”的观念问题,避免“执行难”认识误区,科学、全面地认识“执行难”,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否则,“执行难”问题不但依然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损害本来就薄弱的法院“司法权威”。总之,我们应该把“执行难”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去考量,不仅仅是人民法院要进一步改进执行工作,更重要的是当事人要有市场经济的意识,社会应当进一步培育法律意识,法律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如果上述问题不解决、观念不改变,不但“执行难”问题不可能根本扭转,反过来,必将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执行难”的表现形式及成因

(一)“商业风险”与“执行难”

“商业风险”是一个经济概念,从经济学角度去认识“执行难”,我们会发现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一些必然联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初期,社会缺乏诚信意识,许多经济交往从一开始就孕含着巨大的风险,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出生率高,关闭率也高。欧美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8年。在中关村注册的企业有6000家,寿命已经超过8年的不到3%。而由于人们的经营风险意识不强,一些当事人贪图利润,同一些信誉、资产状况差的企业甚至“皮包公司”做生意,结果是,账面利润是有了,但最后不能兑现。于是就诉至法院,当然胜诉是胜诉了,但执行就根本不可能。这样当事人就把自己原本的经营风险转嫁到法院的身上,说法院为当事人打“法律白条”,法院难道要成为“皮包公司”骗局的埋单人?

(二)“人权”与“债权”的对抗

“执行难”还有一个表现形式是:被执行人找到了,但是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所谓“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一些被执行人家徒四壁,上有老,下有小,仅仅靠摆小摊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计,甚至是吃低保、享受社会救济维持生活,如果法院执行了他和家人赖以生存的房屋和生活必需品,将使被执行人生活陷入困境甚至绝境,把问题转嫁给社会和政府,从而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又如何去执行?因此,我们在法律上应当遵循一个原则:生存权大于债权。

我们不能因为实现申请人的债权而牺牲被执行人的生存权。生存权是优先于债权的,因为生存权是人权中的基本权利,这也是法律精神中人道主义的体现。因为“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被执行人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同样要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还有就是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外出打工人员增多,笔者所在的山区小县是一个农业县,农村人口占85%以上,农村中的青壮年大部份外出打工,有相当一部份被执行人欠债后,因无法还债就外出打工,家中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看守几间破草房,法院也不可能因为几百元或一、二千元的案件到全国各地去寻找被执行人,即使找到了也没有条件执行。

反过来说,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执行而使申请人的生活陷入绝境怎么办?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此类案件中申请人、被执行人往往均属生活困难群体,无论是加大执行力度,还是暂缓执行,均会引起当事人强烈不满,矛盾都集中到法院身上,执行工作非常被动。笔者认为建立、完善这方面的法律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初期,面对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突出矛盾,难免在追求地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中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是执行中的拦路虎。我国国家公权划分的不尽合理、权力制衡中的不够协调以及权力交叉运行状况的存在,必生部门保护主义,且常以行政机关强大的公权力对抗执行,使个案执行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经济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是司法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法院院长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经费是由同级政府财政拨款,法院基建、物质装备建设等都有求于当地政府部门,在执行的时候难免遇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

(四)“执行难”与司法权威的树立

在“执行难”的问题上,除了行政干预外,还常常出现暴力抗法案件,这表明在中国存在法院司法权威没有得到应有尊重的情况。在西方法治发达国家,为什么被执行人常常会主动履行法院判决,因为在一个法治传统十分强有力的国家,一般民众和企业都以尊重法院、服从法院为光荣的事情和应尽的义务。西方发达国家有发达健全的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有颇具权威的司法,法官由社会的精英群体构成,具有很高的公信度,人们法制观念和信誉意识都比较强。

一般来说,即便当事人不同意裁判结果,他也认为裁判是应当履行的。但是也有例外,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联邦法院作出要求消除种族隔离的判决,而这些生效判决在南方各州受到白种人以及州长们和官员们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抵制,黑人学生仍然无法进入专收白人的学校。后来联邦法院向联邦政府提出要求,美国总统派出了联邦军队执行联邦法院判决。荷枪实弹的军人让黑人学生理直气壮地进入学校校园,而白人和州长们只有遵守联邦法院的判决。

显然,西方国家政府在产生司法信任危机的时候,无条件地支持法院判决,无疑增加了判决的权威,在全社会树立了“法律至上”的神圣信仰。所以西方国家把选举“国家总统”等决定国家命运的政治事件产生的纠纷,也通过司法途径给予解决,可见法律在公众、政府和社会上的权威。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制假售假、合同欺诈等社会失信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案件不断上升,法院生效裁判大量增加,而另一方面由于有的当事人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淡薄,不履行法律义务,采取软拖硬抗,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甚至以死相要挟,这和我国社会信誉制度和法治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是有关系的。

(五)“执行难”与法律规定的不完备和法官素质

我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篇仅有30条,约占执行程序应当立法规范内容的十分之一,大量的程序操作无法可依;近几年陆续出台的关于执行方面的司法解释也未能有效地填补空白。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在逐步完善中,不讲信用的行为被发现和追究责任的可能性还较低,对失信行为的惩罚程度还不够严厉,失信成本远没有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

另外,法官素质等法院、法官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执行难”的一个原因,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执行依据是生效法律文书,包括法院制作的民事、行政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仲裁机关制作的裁决书、公证机关制作的公证债权文书和行政机关制作的决定书。其中实体处理错误时有发生,再加上执行队伍先天不足,后天培训乏力,调整、调配困难,严格依法执行的水平不高,对实体上的错误往往又因法律障碍不能纠正而继续执行,必然最终导致错误执行。这种违规执行,作为执行队伍的内伤,虽已在整治,但其加剧执行难的负面影响远没有消除。

三、破解“执行难”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执行难”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样才能解决“执行难”这个问题呢?下面笔者就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进行执行机制改革 在司法改革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中,执行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999年7月,中共中央转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党的十六大报告又郑重地提出“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这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执行工作的高度重视。

人民法院还需要不断加大对执行工作的改革力度。调整执行机构,改变各级法院执行机构互不隶属、力量分散、装备落后的情况,实行各高级法院对本辖区执行工作统一管理和协调的新体制。组建一支统一领导,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的执行队伍。充分采取提级执行、交叉执行、指定执行等方式,努力将执行管理体制、执行机构、执行权运行机制和执行方式方法的改革推向新阶段。这样首先就要求执行机构的经费由上一级财政划拨,像交警部门一样,不受地方财政的管理,才能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这样就解决了“执行难”中的一个最大的难题,使有执行条件的许多政府部门自觉履行。

(二)进行审判方式改革

提高裁判的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错误的裁判进入执行程序。应当说,过去的部分法官由部队退伍或转业直接分配到法院工作,个人业务素质不高,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日新月异的审判、执行工作和法官职业化的新形势,极个别法官利用审判权和执行权谋取私利,枉法裁判,败坏了法院形象。为此,就要求审判法官必须要经过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加强审判和执行法官队伍的业务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实行优胜劣汰,适应新的形势,努力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思想政治作风强的法官队伍,并装备必要的执行手段,才能解决案件“执行难”的问题。

(三)加强执行立法和司法解释工作,尽快出台强制执行法,改变政出多门的现行体制。

“执行难”是一个信用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是法律机制的完善和运行问题。要解决“执行难”问题,除了法院加大自身执行力度外,充分运用社会和国家的其它权力,尽快改变司法机关从属政府编制,凡事受行政掣肘的现状。

由于我国国家构成体系的特殊性,各个中央部门均有制定部门规章的权力,从而造成了政出多头的尴尬局面,各部门为了保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在制定规章时将自身利益纳入其内,很难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法律适用标准。所以应尽快出台完整的强制执行法典,以期对各部门均有约束力,用以解决“执行难”。在强制执行法中,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有关执行的法律规定亟待完善:一是申请执行期限。国外关于申请执行时效,短则五年,长则二十年。而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当事人为了避免超过法定的申请执行期限,即使明知债务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也不得不向法院申请执行。这类案件不是法院、当事人想执行就可以执行得了的,结果只能造成执行存案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对法院乃至整个法制制度的失望和不满。

第二,现行民事诉讼法尽管增加了执行编,但全编仅有30个条文,且整体上纲多目少,过于原则而可操作性不强,无法解决当前执行工作中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

第三,加大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行为的惩罚力度。虽然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而实践中执行不坚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被判刑的很少,大多是对被执行人实行司法拘留。

第四,修改我国破产法。国际上通行的破产标准是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我国规定企业破产的标准是资不抵债,这样对企业的信用要求标准显然很低。

(四)加大执行工作的法制宣传

试行诉讼和执行风险告知制度(有的地方已经在进行),增强当事人的诉讼风险意识,对金钱给付案件提醒当事人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以免裁决后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等。废除执行费用预收制度,采取先执行后收费,暂无条件执行的案件进行备案登记,耐心做好教育宣传工作,执行用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执行人员在做疏导工作时,要使自己的语言感动别人,那必须在其中注入自己的满腔热情。针对被执行人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好感情,用真情打动被疏导者,以提高执行和解率。

(五)建立执行威慑机制

执行法院与银行等有关金融业务的部门及工商、国土、房地产管理部门联系,对进入执行程序后恶意躲避,对抗法院执行,有严重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进行公告,并不得在银行贷款,不得办理房地产和国有土地登记手续,不得进行高消费。这样必然促使被执行人偿还债务。

官司胜诉 执行难行 篇6

判决书是下来了,可是拿着判决书王女士犯难了。肇事摩托车司机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因为年满十八岁,家长称没有义务替他偿还债务,小伙子没有固定的工作,收入不稳定,称自己没有钱来进行任何赔偿。多次调解无果,2010年12月当地执行厅受理了此案件。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女士的父亲多次催促具体负责的法官,可是该法官一直以工作忙为由没有解决。

终于在去年,法院实施了强制执行,由于没有能力赔偿,肇事方被拘留了十五天,但是他出来后还是不能赔偿。后来王女士又给法院提供了肇事方的一个工作单位,要求法院冻结肇事方的工资卡,可是经查这张工资卡里根本没有钱。直到现在,王女士还是没有拿到赔偿款。

关于王女士的这个案件,相关律师也给出了解决方案:这种判决是终生有效的,王女士可以委托律师代理执行,继续盯着,只要对方有履行能力就可以要求执行。将案件委托给律师就可以了。

其实执行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与尊严,而且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影响着人民法院的执法声誉和威信。

民事案件执行难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原因,也有我们在体制和制度上的原因,更有我国关于执行法律不健全的原因。被执行人存在侥幸逃避责任的心理便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对于履行法院的裁判,能逃则逃,能躲则躲。该案中被执行人现在没有履行能力,但是并不等于以后没有履行能力。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闯下的祸端,肇事方作为一个男子汉应该勇于担当,承担起该自己承担的责任,积极的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对国企租赁纠纷执行难问题的思考 篇7

一、现状分析

目前, 非法侵占案件到达强制执行阶段, 一般在执行庭法官独自或携法警到达系争场地, 张贴执行公告并对被执行人宣读后即告结束, 被执行人可以完全不予理睬。真正“请人出去”的工作需要胜诉方自行解决。如果双方在清场过程中发生冲突而报警, 只要没有损伤, 公安部门常会以双方之间是经济纠纷为由置之不管。

执行难现象在国有企业为出租人的经济活动中尤为突出, 不仅使国有资产遭受流失, 也使司法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良好基础, 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法制体系的信心, 甚至鼓励了更多人作出违法的价值判断, 对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将产生相当深远的负面影响。

上述执行难除了具有普遍性的立法滞后、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执行财产难动、协助执行人难求等因素外, 还有一些特殊性, 主要包括:

(一) 案件为企业对个人,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 可能会顾及社会稳定等诸多原因而投鼠忌器。相反, 个体对个体的房屋租赁市场, 承租人不付租金或违约不搬的现象要少许多, 承租人似乎知道私有财产更神圣不易侵犯。

(二) 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国有企业可以吃点亏, 如果国企为自身利益采取强硬措施执行法院判决, 可能会将单一的经济纠纷案件演化成治安问题, 从而激化矛盾。国企身负创收和承担维稳等社会双重责任, 也造成了追索工作的制肘。

(三) 胜诉人通过公安机关、城管部门、街道等职能机构寻求帮助, 相关部门却认为此类案件为经济纠纷并非其部门管辖的职责范围, 行政与司法部门间相互推诿, 导致此类问题长期搁置, 得不到根本解决。

(四) 违约的承租人违法成本偏低, 有的甚至会因为此种违约带来一定的收益, 利益驱动和错误的价值导向让涉案当事人敢于抵触正当的判决。

如果执行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不单是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更重要的是由此引发的多种隐患将长期存在。因此, 面对这一现状, 作为出租方的企业和国家有关部门都应当积极应对, 才能扭转目前的局面。

二、应对建议

(一) 企业对策

1、审查合作对象的资质和信用

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质是合同有效的前提, 更是合同目的得以实现的首要保证。在选择承租对象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对候选者做全面的了解, 包括其法律地位、资质水平、经营能力、信用记录、资本金额、财务状况等。如果该对象的资本不雄厚, 财务状况混乱, 或者既往信用不佳, 则很有可能成为合同的违约者, 在承担违约责任时也往往会逃避, 导致我方的损失无法获偿。因此, 如果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发现候选者存在这样那样的严重缺陷, 则应取消合作计划, 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也不要为了早点租出去或租金高了一点点而饥不择食。

特别个体工商户在承租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实力、信用状况也参差不齐。由于自然人以个人为单位, 或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工商业经营的, 均为个体工商户, 因此与他们签订租赁合同, 是与个人签订还是与个体工商户签订, 需要进行事先的衡量。与个人签的好处在于:个人主体除非死亡, 否则将永远存续, 不会出现个体工商户主体注销或吊销后, 在解决问题时无从追索主体的情况;但不利之处是:在面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时, 可追索的主体会相应减少, 较能直接追索到家庭共同财产。而与个体工商户签订租赁合同的利弊则和与个人签订租赁合同正好相反, 且需要经常关注该个体工商户在工商所的登记注册情况。

所以, 在与具有个体工商户资质的客户签订租赁合同时, 应做好事先的审核工作, 在面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时, 以个体工商户的名义来签订合同, 但同时在每年的续签合同时, 应注意审核其个体工商户的主体资格;而在面对以个人为单位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时, 则应与经营者个人签订租赁合同, 以便于发生纠纷时进行追索。

而且, 不论是以个人还是家庭为单位经营的, 应尽量要求签约方提供本地较可靠的人员或企业来作为担保。

2、完善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是出租方与承租方之间就租赁事项的具体约定, 非常重要。完善、详尽的租赁合同, 有利于租赁双方减少纠纷, 万一对方违约, 也有助于法院支持自己的主张和采取的行动。我们可以事先制定一个通用版本, 但也要知道不可能有一个完全通用的版本, 每个租赁合同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应根据实际情况在补充条款中约定清楚。

在租赁合同中, 除了明确租赁物的用途、使用要求、转租和返还情况外, 还应详细明确合同终止或解除的条件、违约责任、免责条款等等。以下内容可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增设:

(1) 合同自行终止, 互不承担违约及补偿责任的情况

(1) 出租方已告知承租方租赁标的物出租前已设定抵押, 后被处分;

(2) 承租方涉及特许经营, 在约定时间内未向出租方提供许可证明。

(2) 承租方违反合同, 在约定时间内不予纠正, 出租方有权书面通知解除合同的情况

(1) 将租赁物用于约定用途之外的经营活动;

(2) 逾期不支付租金或物业管理费超过约定时间;

(3) 违反合同中关于租赁安全、装修、特种行业设备及证书、附置物设立或者安全整改约定的;

(4) 未征得出租方书面同意擅自转租或超出出租方同意转租范围的。

(3) 承租方逾期返还租赁物, 屋内滞留物品的处理

合同期满未续约或提前解除合同的, 承租方应当于合同期满或合同解除后的约定时间内, 将租赁物以正常使用后的状态交还出租方。否则, 出租方没有供水供电及其他服务义务, 且有权采取强制措施予以收回, 遗留在租赁物内的物品视为承租方已放弃所有权的废弃物。出租方有权自主处理任何滞留物品, 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由承租方承担。且逾期归还的, 每逾期一日, 承租方应向承租方支付占用费人民币若干元。

(4) 免责条款

(1) 承租方使用租赁物和附属设施设备期间造成第三人财产、人身损害的, 该损害赔偿费用由承租方承担;

(2) 承租方在租赁物内不得存放贵重物品、大额现金, 对于任何可能造成的损毁、灭失风险, 出租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3、借助地方政府和司法、证明机关

企业除了“练好自身内功”, 还应当与各相关部门, 特别是政府机关紧密联系, 保持良好的关系、通畅的沟通渠道, 以争取多方支持。

面对客户有转移财产、携款逃逸等潜在风险的, 要通过申请财产保全、冻结银行账户、限制出境等合法手段保护企业的权益, 业务管理部门要将之前勤勉搜集的该客户的各种信息加以归纳整理, 并积极配合法院做好动态追踪工作。

面对多客户的群体违约情况, 其实大多数客户都处于随大流和观望状态, 期待法不责众和浑水摸鱼。面对这种态势, 要做好租金催讨、依据约定通知解除合同、张贴公告、发律师函等书面交涉的工作。对多次协商未果的客户有搬离要求的, 一是在“请出去”之前, 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争执、冲突, 甚至上升为社会治安问题后的处理办法, 也要事先与街道、公安部门联系沟通, 获得他们的支持。二是可以在客户中挑选一两家败诉率高的与其诉讼, 并与法院充分沟通做好强制执行工作, 能起到“杀一儆百”、引导局面的效果。

面对租金不交客户又下落不明的情况, 租赁物长期空置或者留有一些设备、财物, 我们可以联系公证机构进入租赁物收回场地, 做好屋内物品的拍摄、登记和安放仓库工作, 用实际占有租赁物的方式令损失最小化;也可以模仿公证处的一系列工作, 自己组织员工实行。收回的房屋可以重新招募资信良好的客户尽快投入使用。即便原承租户某年某月又突然现身, 以种种歪理要求我们赔偿甚至归还租赁物, 但商事法律的“交易便捷原则”和“交易安全原则”, 会使法院尊重合同约定与既定现实, 以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营收益为出发点, 保障我们的权益。即使法院最后充当了“和事佬”, 要求我方补偿一些, 但我们毕竟收到了稳定的新租金, 挽回了许多损失, 做到了“两害相权取其轻”。

4、关键加强日常管理

预防胜于补救, 业务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的现场管理, 是再完备的合同也无法比拟的。业务管理人员身处一线, 平日如果加强对承租户的管理, 勤勉地催收租金及其他费用, 及时发现承租户有转租、搭建违章建筑、安全隐患, 甚至违法犯罪等情况, 尽早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就会大大地使问题简化或易于处理。因此, 企业应当在实践操作中敦促业务人员提高警觉、多寻找、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二) 政府对策

1、加快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

对行政主体来说, 法无明文规定不可为, 我国没有专门的强制执行法, 只在民诉法、刑诉法、行政诉讼法等一些程序法和单行法规中有部分相关的规定。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 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没有强制力作保证, 便无法实现法律应有的作用。现有法律赋予法院执行的措施少、手段弱, 对拘留等强制措施的规定经常不足以起到威慑被执行人的作用, 又到处需要仰仗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主动配合, 远不能适应执行工作的实际需要, 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常因无法可依而陷入被动。因此, 应尽早设立相关法律法规, 在保证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被执行人的义务等方面多作研究, 并明确相关的法律责任。

2、加强法院强制执行的力量

在一般人的眼中, “强制执行”与宣告、调解的距离相差甚远, 现有的执行手段不仅有损法院、公安部门的形象, 胜诉人或者自力救济, 或者无奈接受房屋被继续侵占的情况, 从长期看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加强法院强制执行的力量, 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根本途径。司法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司法力量, 在履职时, 根据需要可以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具, 而且可以同时对被执行人的人身、财产采取强制措施, 参与民事执行有较强的社会威慑性。我们应当着力加强法警队伍的建设, 加强法警装备, 充分调动法警队伍的积极性,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将联动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各地方、各部门的考核

在整个执行过程中, 尽管企业、司法机关、地方政府都承担了一定的责任, 但案件的执行往往单靠一家之力难以彻底解决, 只有通过政府整合多方面资源, 各方力量协同配合方能大大改善执行效果, 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 特别对暴力抗拒执行事件, 当地公安、检察机关等相关部门都应紧密配合、快速处置。

法院执行工作还应被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范围, 建立相关责任考核机制, 除了对法院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将执行结案率、标的到位率等指标与执行法官的考评、奖惩挂钩外, 要对协助法院执行的单位进行考核, 与他们的荣誉、绩效挂钩。对非法干预法院执行及实行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单位负责人还要处以行政处分, 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 也要依纪依法进行查处。

4、加强外来人员的综合管理

外来人员是上海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但对外来人员综合管理、尤其是基础信息管理的薄弱, 常造成可以被执行财产难查、难动的困境, 登记信息的缺失与错误, 成为法院在执行阶段的又一个障碍。

为此, 各区政府应互相协作, 统一规划, 继而创造条件多与外来人员的当地政府合作, 强化规范管理, 加快实施《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 构筑“一口上下”、全员覆盖、便于管理的工作网络, 落实专职人员具体负责信息审核登记、居住证办理、房屋租赁管理、劳动监督、法律咨询等工作。依托现代化工具, 加强外来人员人身、财产等动态信息的采集、监测和管理, 并进行系统的管理维护。

(三) 其他对策

除了以上提及的一些对策, 其他同样重要的内容还有:

1、要注重社会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 调动全社会的力量, 营造一个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2、要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鼓励法人、组织、自然人保持良好的信用, 对缺乏诚信的被执行人给予严厉的处罚或某种限制, 使其不敢以失信为代价而逃避、抗拒执行, 将这一块纳入征信体系中。

3、要进一步加强法院执行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 改进工作作风, 严守执行纪律, 保持廉洁自律, 恪尽职守, 对执行案件的进度实行定期通报, 杜绝拖拉、懈怠执行的现象。

执行难 篇8

一、民间借贷案件执行难的表现

民间借贷案件的执行难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 被执行人不知去向

在民间借贷案件中, 被执行人往往早已“跑路”。在案件受理之前, 他们就已经不知去向, 导致缺席审判和公示送达成为判决做出和送达的主要方式。在执行阶段, 由于被执行人不知所踪, 导致执行机关难以查清其财产归属情况, 给判决执行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二) 被执行人缺少财产

一些尚未“跑路”的被执行人缺少可供执行的财产, 也导致判决难以执行。在民间借贷案件中, 被执行人往往债务缠身, 除了基本住房之外并没有其他多余的财产[1]。由于我国没有个人破产制度,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会导致民事执行程序陷入无限期的拖延状态。

(三) 三角债现象普遍

民间借贷案件中, 双方当事人的经济关系都十分复杂, 常常通过第三方或者第四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出现相互牵扯的现象, 形成了普遍的三角债问题。纠缠不清的三角债及其给执行工作所带来的法律问题, 严重影响了民事执行的效率。

(四) 金融机构配合不够

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 在执行过程中经常以储户信息保密等事项为由, 消极对待资产冻结和划拨等要求, 甚至帮助被执行人转移资产, 导致执行工作在实质上无法进行[2]。

二、民间借贷案件执行难的原因

“执行难”现象的背后, 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客观原因。这些原因既有经济层面的因素, 又有社会层面的考虑, 也有部门利益的影响。理清这些原因, 是制定相关对策措施的前提和基础。

(一) 恶意财产转移缺少规制

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 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虽然在实体上是可以被判断为逃债行为, 并可以确认为无效。而债权人要行使代位权, 却必须承担举证责任, 导致其经常因为难以举证而无法履行代位追偿的权利[3]。

(二) 执行手段威慑力不够

判决的执行代表的是法律的权威,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需要有一定的威慑力和暴力作为后盾。但是在现实中, 面对被执行人及其亲属的暴力抗法手段, 法院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能采取司法拘留的措施予以应对。

(三) 行政干预行为仍然存在

民间借贷案件的背后, 往往会涉及一些大型的企业或知名的企业家。一些重大民间借贷案件的执行, 也有可能影响其融资和经营活动。

(四) 金融机构利益驱动明显

当前, 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金融机构的揽存任务十分繁重。接到法院关于查询、冻结或扣划等执行要求的时候, 金融机构首先考虑的是这些执行措施是否会影响其业绩, 而不是将协助执行看作自己的义务。

三、破解民间借贷案件执行难的几点建议

民间借贷案件“执行难”的问题, 不但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助长了不良借贷风气的滋生, 还损害了司法的权威和尊严, 破坏了地区经济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 破解民间借贷案件“执行难”的问题, 已经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需要各地法院的执行部门予以研究和解决。对此, 针对上述的四个原因, 特提出几点建议。

(一) 完善代位追偿制度

一方面, 只要存在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 无论是通过多少次的交易或者转移, 都允许债权人进行代位追偿, 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另一方面, 可以尝试对存在恶意转移财产行为的被执行人, 实行司法审计, 以确定其真实财产状况。

(二) 加大强制执行力度

对待暴力抗法行为, 要有更强的处罚力度, 来确保法律执行的威慑力, 确保判决结果得到顺利的执行。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 建立公安机关协助执行的常态工作机制, 严厉打击一批暴力抗法的行为, 在社会上树立执行行为的严肃形象[4]。

(三) 做好与行政机关的沟通

学会与行政机关进行沟通联系的方法, 实现司法工作与行政工作的相互理解和相互配合。

(四)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可以以定期联席会议的形式, 建立法院与地方银监部门的联动机制。法院应当掌握金融机构配合执行的情况, 对一些存在消极对抗行为的金融机构进行汇总和梳理, 并定期向银监部门报送, 由银监部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予以处理, 督促其重视并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

四、总结

与其他类型的民事案件相比, 民间借贷案件在执行环节中, 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其中, 被执行人不知去向、被执行人缺少财产、三角债现象普遍和金融机构配合不够等问题, 是较为明显的表现。但是直接影响案件执行的原因, 却更加深刻而复杂, 主要有恶意财产转移缺少规制、执行手段威慑力不够、行政干预行为仍然存在、金融机构利益驱动明显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 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对此, 各地各级法院可以通过采取完善代位追偿制度、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做好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等几个方面的措施, 来改变目前执行难的局面, 为民间借贷案件的处理提供更有力的执行保障。

参考文献

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篇9

执行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执行难, 其含义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因为受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风俗的影响, 而使其实施的执行措施不能达到效果或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得不到实现。狭义的执行难是指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非法的对抗执行的行为, 而使执行不能进行或者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所说的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审结的已经生效的民事案件, 经济案件的判决、裁定、调解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委托执行案件的执行难。

二、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

1. 司法权的从属化

我国宪法和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 但是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法院在人事任命, 经费拨付等方面受制于地方的党委、人大、政府, 因此司法权在权力体系中事实上处于一种从属地位, 司法权的独立性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地方党政机关为了自己地方的利益, 往往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 人为地给法院的执行工作制造麻烦, 有的甚至助长阻挠执行工作的正常进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执行法官对外代表法院行使执行权, 但由于法院院长是由本级人大选举产生, 而执行法官在行使权利时往往会受到本院领导的限制, 这就决定了执行法官无法依法独立、公正地执行民事判决。

2. 立法的不足

从数量来说,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执行程序的措施过少, 一些在国外非常实用的执行措施在我国法律中处于空白, 一些民事执行措施的规定过于原则性, 可操作性差。现有的执行法律不够完善, 漏洞较多, 可操作性不强, 并且与执行法律相配套的其它法律制度严重缺乏, 甚至二者之间相互冲突, 这也降低了执行的效率, 导致了执行难。我国民事诉讼法缺乏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因执行不当所采取的补救措施的规定, 执行救济措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执行难。

3. 执行体制的不畅

一个合理的执行机构的设置有利于把法院的裁判书变为人们现实的权利。但是我国执行庭是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 其在行政上隶属于人民法院领导, 而在业务上又独立于法院的其它庭室, 在职能上主要是将法院所确定的裁判文书变为现实的当事人的权利。这样一来就使执行庭在法院系统内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 我国司法实践赋予了执行庭有改变判决的权利, 把本应该由法官的职责交由了执行法官, 这样一来导致了审判与执行没有分离, 执行法官为了追求所谓的执行结案率往往会以被执行人物财产可供执行做申请执行人的工作, 劝其主动申请中止执行, 否则裁定中止执行。这样一来表面上是提高了执行的结案率, 但是实际上却使执行难更加难以解决。另一方面, 执行工作要受本级人民法院的领导, 同时在我国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存在着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所以一旦本级人民法院受到了上级人民法院的干预, 执行工作的难度则大大增加。

4. 法治意识不强

申请执行人由于法治意识淡薄, 往往会错过了最佳的执行机会。同时在实践中一些必要的预防性工作流于形式。如金融机构对外放贷款, 大多数未按照法定程序严格审查和评估, 对资金投向的可行性报告也是停留在形式上, 这样一来无形中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也增加了执行的难度。被执行人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往往会在自己即将败诉的情况下有意转移自己的财产, 使法院无法执行自己的财产。更有甚者, 在原告向法院起诉的时候就躲起来, 法院只能缺席判决, 更增加了执行的难度。

三、解决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对策

1. 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

全民较高的法律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 解决执行难问题也需要提高全民较高的法律素养。在我国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重实体、轻程序的作法, 许多执行法官在执行工作中认为执行的目的就是帮助债权人实现其实体权利, 程序是否公正无关紧要。在上述思想的指引下, 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违反程序的作法, 其表面上起到了保证债权实现的作用, 但却损害了人民法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致使执行程序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 提高执行法官的职业素养有利于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民事判决的执行是民商事风险的延伸, 执行难并不全是法院本身的问题, 商业风险不是司法救济本身所能完全解决的。所以, 人民法院在立案时, 就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对当事人进行风险提示, 使当事人对诉讼风险和执行难度有所了解, 这样当事人在诉讼前就对诉讼风险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在诉讼中会积极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 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实现自己的诉讼目的。

2. 完善立法

由于目前我国的执行依据主要是存在于民事诉讼法和一些司法解释中, 比较繁杂, 所以建议出台一部独立、完整的《民事执行法》, 这部法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 应该完善举证制度。在立法中应该明确规定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举证范围和责任以及人民法院的查证范围, 并重点完善被执行人无财产举证制度, 同时建立与执行有关的听证制度, 增加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强制措施体系, 强调措施的整体性。对在司法实践中比较适应的措施予以吸收, 例如以劳务抵债措施, 就是在被执行人无力还债的时候, 允许债务人以自己的劳务抵债, 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执行问题, 又没有浪费司法资源。现行的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查封、冻结、扣押、拍卖、变卖。但是由于客观实际的需要, 这些强制执行措施不能顺利实现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目的, 所以一些制裁措施的出台是完全有必要的。根据实践的需要特提出以下设想:根据现行经济状况, 适当提高罚款金额。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与外国的联系越来越多, 所以有必要增设限制出境措施以阻止债务人为逃避债务逃到国外。同时应该完善刑诉法, 使刑事处罚在执行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完善和制定一些新的罪名, 如增设骗取人民法院执行依据罪, 侵占判决、裁定确认的财产罪, 完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3. 建立新的执行运作机制

由于我国现行的执行机构隶属于法院, 而法院的主要领导人事任命控制在地方权力机构手中, 而人民法院的财政支出大都依仗地方财政的供给, 这就决定了人民法院不可能依法独立行使裁判权, 执行机构也不可能顺利完成执行任务。改革现行法院的管理体制, 建立独立的并且垂直领导的执行机构是完全必要的。这样一来就会使人民法院摆脱了当地政府的制约, 其活动经费不用依仗地方财政的供给, 由国家统一领导, 才能有效地排出地方保护主义对执行的制约。

目前全国各地的执行信息都是分散的, 没有统一的执行网络系统, 执行信息闭塞, 致使一些本可以执行了结的案件, 由于信息掌握不及时而错过了执行的最佳时间, 造成不能执行。所以有必要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把全国各地的执行信息连接在一起, 形成统一的、多层次、严密规范的执行信息网络系统。目前执行机制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一盘棋, 这就使全国的执行机制运行不畅通, 人为地设置了障碍, 使执行的效率大大降低了。在现行的执行实践中有的法院接受执行委托后表面上应付外地法院, 暗地里却给当事人通风报信, 逃避执行, 更有甚者直接拒绝委托执行。这就有必要健全异地委托执行制度, 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以保证异地委托执行的顺利实现。

摘要: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是司法权的从属化、立法的不足、执行体制的不畅、法治意识不强等方面造成的。解决我国目前民事执行难的对策主要包括应力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完善立法、建立新的执行运作机制等内容。只有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才能保证我国民事执行的顺畅、圆满。

关键词:民事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与龄.强制执行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9.

[2]柴法帮.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 1953:387.

[3]李浩.强制执行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51-52.

对事业单位内审意见执行难的思考 篇10

笔者现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见落实难原因进行分析:

一、被审计事业单位法人态度消极

一些事业单位法人由于平时对财经法规学习不够,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存在对这一制度反映冷淡。这是因为,内审意见的提出,有相当部分是揭露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主观过错责任也有客观因素促成。这类内审意见提出,一些事业单位法人怕暴露问题会损害他的形象,因而心存反感。特别是财政资金使用问题上的内审意见提出,对争取财政部门的帮助和扶持造成障碍。因此,事业单位法人缺乏落实内部审计意见的自觉性。另外,内部审计意见提出,对内审发现的问题处理难,事业单位法人片面认为内部审计意见没有审批财产处理权,历年挂账不良应收账款与本法人无关,所以事业单位法人在任期内宁愿将不良资产留在账面上,缺乏落实内部审计意见的积极性。

二、内部审计机构职责缺位

内部审计机构对一些被审计事业单位只重视内审意见提出,至于内审意见是否落实,却无人过问,出现“光打雷不下雨”的现象。甚至把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当成一件领导交办的任务。把内审作为一件履行公务之事,内审报告提交给了领导就算完成任务,没有把回访被审计事业单位对审计意见落实情况当成重要事件来抓,导致出现同一件事情连续审计报告中都提出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落实审计意见比查问题出报告更加重要,一些被审、计事业单位之所以出现年年内审年年没有执行内审意见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时落实内审意见。

三、被审计事业单位落实内审意见评价不完善

内审评价是对被内审事业单位履行经济责任,管理责任情况发表的综合评价,涉及被内审的事业单位切身利益,任何不实或不当的评价,都有可能会引起被内审事业单位法人的不满。其主要表现:一是对非评价内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二是内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三是对内审证据不足的事项不应该评价而评价;四是用词不妥的内审评价。但更多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出具内审意见定性模糊、问题含混,语言似是而非、结论模棱两可。这是被审计事业单位落实内审意见工作机制不完善、沟通渠道不畅所造成的。由于被审计事业单位内部人员之间都是平时熟知的同事,因此,普遍存在为难情绪以及不愿得罪人的思想,对于内审意见的落实也流于形式,不愿深究。

四、内部审计意见执行相关制度没有建立

在目前情况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准则和规定没有出台,制度的缺失导致事业单位内审意见执行难是重要原因。由于缺乏相应的考核处理制度,常常使内部审计工作无章可循,缺乏有效的监督执行手段。

五、内部审计队伍素质不适应,内审意见质量难保证

高质量的内审报告是实现内审结果落实与否的基础条件。从一些国家审计报告结果看,由于揭露问题准确,评价具有权威性,因而国家审计机关出具审计报告执行比较好,社会效应明显。而事业单位内审机构所出具内审报告就要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一是内审业务人员严重短缺,有的内审机构是一套班子二块牌子,内审人员由1-2名财务人员组成。由于财务人员本身自己工作较多,抽时间去搞内审可想而知。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没有力量和精力去认真审查被审计事业单位真实的财务情况,当然就很难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由于内审人员工作繁杂、内部审计业务培训又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加上高素质内审人员几乎没有,很难保证内审结果做到万无一失。这就使推行内审意见执行失去了基础。

加大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见执行力度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审计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对《审计法》的宣传,使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了解内审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意见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而更主动自觉地接受内部审计,支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二)事业单位主管局领导应重视和支持内审工作,督查被内审事业单位落实内审意见情况。建立事业单位内审意见执行目标责任制,将是否执行内审意见情况纳入事业单位工作目标考核之中。而纪检监察、组织财政部门密切协作,防止出现内审机构孤军作战局面。对不执行内审意见的事业单位,由主管局组织、人事部门负责进行任期考核。建立内审要情上报制度,及时向局党委报告内审工作开展情况,使领导随时了解内审工作情况、采纳内审建议。对拒不执行内审意见的事业单位法人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使内审监督作用得到更充分有效地发挥。

(三)处理好被审计事业单位法人之间关系,加强沟通协调。在实际内审过程中,内部审计机构应注意审计的方式方法。在送达内审意见之前,必须将其与被内审事业单位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对方陈述,随时纠正不实的事实与评价,从而有效防范内审风险。对于事业单位法人反映的困难和情况,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站在被内审事业单位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然后再做内审意见。当然,对明知故犯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损害事业单位和职工利益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不知而违反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行为,既要根据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依法做出处理,又要立足于帮助,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四)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应该赋予内部审计机构一定的处理处罚权限,建立事业单位内审意见决定执行追究制,对拒不执行或推诿拖延造成不能按期执行内审意见的事业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可以追究相应责任。

上一篇:林业资源检测下一篇:超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