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执行难的原因

2022-07-04

第一篇:会议执行难的原因

浅析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民商案件中执行“难”问题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步伐的推进,法院的执行案件数量激增,这对原本就已堆积的大量的得不到实际执行的案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事人进行诉讼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利益的实现,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当事人民事权利的实现,最终途径是进入执行程序。执行程序是审判的保障,衡量一个地方司法是否公正,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生效的法律文书能否得到执行。近年来,各级法院开展了一系列的“执行大会战,集中执行战役,零点行动,执行年”等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执行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本文就执行难的原因进行如下浅析。

一、执行难的原因分析

1、一些当事人法制观念淡漠,致使人难找,财产难寻,被执行人利用法律空隙逃避债务是执行难的原因之一。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生效以后由于当事人的法制观念淡薄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外出打工或全家外逃下落不明,或将可供执行财产转移阻挠法院强制执行,或在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采取以死相要挟等暴力手段阻碍执行。

2、公民、法人及其它经济组织负责人,负有协助义务的单 1

位和个人法制意识低下,不能全面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对人民法院的调查取证设臵障碍,甚至拒绝履行协助义务是执行难的原因之一,致使案件执行错过了最佳执行时期。

3、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是执行难的原因之

一。一些案件因涉及到地方某个部门或企业时,采取一些保护性措施,致使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

4、申请执行人不积极主动提供线索,举证不力,致使案件无从执行。

5、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措施不够完善,对当事人起不到震慑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是执行难的原因,有的当事人宁可被法院拘留,也不愿意履行法律义务。

二、克服执行难的有效措施

1、必须提高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执行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决定执行工作的关键,首先执行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法律、法规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才能使执行工作迎刃而解。

2、充分发挥审判程序职能作用,为执行工作提供有力的前提条件。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的前提和基础,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与完善。充分运用审判程序的职能作用,正确引导债权人主张权利,及时采取保全措施,给执行工作打下良好的执行基础,有效遏制各种逃债躲债行为。

3、设立执行线人制度。线人举报制,是针对那些隐匿财产的被执行人,由法院在其经济活动的场所和知情人中发展线人,要求线人对被执行人及财产状况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给线人一定的奖励,促使案件的执行。

4、建立建全强制执行措施。现有的强制执行措施对当事人起不到震慑作用。如果对司法拘留期限改为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对克服执行难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5、加强监督,以监督促执行。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在某种利益的驱动下,致使一些案件暂时得不到执行,在社会上给法院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使执行人员不敢违法执行,消极执行,从而克服执行难。

宁远县人民法院江天永

第二篇:关于执行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关于执行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txt单身很痛苦,单身久了更痛苦,前几天我看见一头母猪,都觉得它眉清目秀的什么叫残忍? 是男人,我就打断他三条腿;是公狗,我就打断它五条腿! 关于执行难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执行难一:法院的执行机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是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使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以实现所进行的司法活动,也因此,它直接关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也关系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威信,以及社会的安定和稳定发展,所以,执行部门在法院审判业务工作的部门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执行机构的队伍建设就存在着些许多问题:(1)执行权被执行人员简单地认为是司法裁判权,而忽视了执行权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一味的按照审判业务的管理方式管理执行机构,使得上下级法院执行部门之间就如同其它业务审判庭一样,仅仅是审判监督及业务指导关系而忽略了相互之间的管理,使之无法把执行力量集合起来而造成执行力量分散执行难度增加。(2)执行机构对于执行权力分配不清,造成其它业务审判庭也加入执行工作中,这样重复的劳作,既吃力不讨好又增加了诉讼成本。(3)执行人员对其自身约束力不够,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甚至于接受当事人的吃请、娱乐、财物,导致执行权力的滥用,并且又缺乏有效的执行途径和手段,使得无法从实体和程序上对相关人的权利进行保护而且还让人民群众对于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的满意和信任的程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4)执行人员有时为盲目追求成绩为完成业务指标随意地把案件中止,不顾方法是否得当、实效,或是只着眼于执行标的而不顾其他法律后果,执行投入大,负面影响也相应的扩大了。因此,在今年"全国部分高级法院执行队伍建设调研会"上就要求,全国各级法院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的加强执行队伍建设这一项法院队伍建设的头号重点任务,因为法院执行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执行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此,人民法院一定要站在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的高度上,围绕着"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的整改执行队伍:(1)应全面加强执行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法官职业道德建设。(2)全面加强改善执行人员对执行权属性的重新认识。因为,只有对执行权属性及执行机构的职能重新认识了解了正确的界定,既注意执行权被动性的一面也必须注意到执行权主动性的一面,并把这种认识贯彻到执行工作中去充分发挥执行的效能及运用这种认识在执行中正确使用权力,不挟偏私地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走完全部执行程序,穷尽一切执行手段后,即使当事人的债权仍不能实现,但是,毕竟身为执行机构的执行人员我们也已经尽力了,法院也只有终结执行程序。(3)要全面改善上下级法院之间的那种审判监督及业务指导关系,让执行机构合力承担起"管案、管事、管人"的职责。只有综合了以上的条件法院的执行机构队伍才能算是基本的符合标准。

执行难二:执行时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问题。

去年中央的11号文件虽然专门对执行工作作出指导,党委、人大也加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领导、监督和协调、解决法院执行工作的实际问题,为法院的执行工作撑腰,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问题仍然存在而且还是相当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地方保护主义一般作用于被执行人在本地区、申请执行人在外地的执行案件,由于诉讼当事人分属不同地方的诉讼案件,民事判决的执行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地方利益相联系,因此,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来源于各地方政府;各地的地方性立法囿于地方利益而忽视法制性原则;在地方性法规及地方规章之外,滥发规范性文件,滥用行政手段;对国家法律执行不力,下位法违背或架空上位求;引进外资立法方面具有盲目性,缺乏计划性、透明性、连续性在司法方面,表现为片面保护本地当事人,违背或滥用诉讼程序,各地法院适用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情况增多,案件执行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而部门保护主义是指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都在本地,不存在地方利益不同的问题,但是双方分属不同部门,判决的执行牵涉部门的利益而执行双方所属的部门都为其自身尽力保护各自的利益不受影响。因此,相形之下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执行工作的进程。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出台后,执行工作的可操性加强,但仍有不足之处,因此,对于地主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这种维护手段我们应采取有力的措施给予进行制止:(1)我们只有加强执行法律的立法工作,才能让全社会对执行工作有新的认识。(2)健全和完善地方性的及社会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社会管理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3)加强对于地方执行工作的法律法规宣传。(4)应交叉执行若有本地区的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未能执行或是有地方保护主义的且立案之后超过六个月未能执结的案件,可以办理委托外地法院协助开展执行工作,由此来创造良好的执行条件,更加地便于执行工作。

执行难三:执行中债务人以及债权人之间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大部分的生效法律文书下被执行人未能主动地履行这也是执行难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是由于债务人对于法院的执行工作认识的还不够透彻,总是认为即使逃避执行被法院执行人员找到了,受到民事拘留但以履行法院判决相比还是划算,因此,就出现了被执行人抓了又放,放了又逃,逃了又追,追到又抓,抓了又放,就这样的翻来覆去判决也就始终得不到执行。但也会出现被执行人确实是无法履行法律文书内容的,可有些债权人明知债务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却仍然四处告执行人员的状,指责执行人员收受好处、偏袒债务人,并四处举报、告状,或者到法院吵闹,干扰法院办案,甚至于搬来各种力量敦促执行。让执行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调查,最后查实债务人确实没有财产。就这样,执行人员常常被几起明知无法执行的案件牵扯了所有的精力,无法及时帮助其他申请人实现债权。为此,厦门市法院曾经想采取让当事人自已本身去查知对方的财产情况,并提供确切的证据给法院而且执行结束后法院再收取执行费;执行的裁判权、实施权、处分权将分开等的措施,但这一举措也相应的得到有关人士的反对:认为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司法强制权力的机关,理应为百姓服务,也只有他们才可能为百姓申冤;而且老百姓也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寻求法律的帮助。如果法院都不能执行,那被欠款的百姓就更是没辙了。同时,在申请人无法举证时,法院的积极查证变成既可为又可不为,申请人的利益更无法得到保障了。这种做法无异放纵赖债行为,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当事人在诉讼期间就开始挖空心思转移、隐藏财产,长此以往,不仅会动摇公众求助司法救济的信心,进而也将降低整个社会信用,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虽然,厦门市法院的这一举措并不是非常的理想,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如执行结束后法院再收取执行费这样如果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者无财产可供执行时,法院将发给申请人债权凭证,一旦可能继续执行,申请人可以随时重新启动执行程序。还有就是必须对债权人及债务人时时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使之充分认识到执行工作的重要性和对执行工作的信心。

总之,执行机构在法院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执行工作的好与坏,关系着人民法院的形象;关系着当事人的合权益;关系着当事人对于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的信心和信任。因此,只有这些理论问题解决了,法院的执行改革才能进一步深化,而"执行难"这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才可克服所有阻碍,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与得当措施办事,为此执行工作也将会得到一个全新的局面。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

第三篇:略论当前法院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章辉

当前,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支持,随着执行工作体制与机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执行工作环境大为改善,执行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化解。但是,我们在审判、执行实践中发现,在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机制的情况下,执行工作又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被执行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千方百计规避、逃避执行的现象日益突出,已成为导致执行难的重要因素,严重破坏法律秩序,损害司法权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研究对策。

一、主要表现

一是外出躲债,一走了之。有的案件经法院审结法律文书生效后,义务人对应该履行的义务没有作出具体交待,即外出务工且地址不详,案件进入执行程序,被执行人难以找到;有的被执行人拿到法院判决书以后“昼伏夜出”,造成下落不明的假象,执行过程中寻找其人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有的案件审结后,被执行人知晓案件审判结果于己不利,为逃避债务,随即变更联系方式及居住地址或拒接电话。被执行人不露面,又无法查到被执行财产,剃头挑子一头热,案件必然难以执结。

二是机制不畅,无整体合力。协助执行的机制不顺畅,调查取证难度大。在调查取证执行过程中除工商、银行部门基本能配合进行常规调查、查询等工作外,其他如劳动、会计事务所等部门配合意识差,大多不予协助外地法院工作,给执行带来很大的难度。委托异地法院执行的工作机制不完善,法院系统内部未形成整体合力。委托外地法院执行的案件基本石沉大海,不了了之,造成申请人不同意将符合移送条件的案件移送外地法院执行或长期缠访。异地执行求而无助时有发生,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法院对外地法院的执行求助要么应付,要么规根本不与理睬,以致外地法院执行人员无可奈何。

三是制度不健全,难以操作。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使得民事执行法律进一步健全,但是还不足以完善。比如限制高消费确实没有可操作性,实践中很难得到落实;夫妻一方所负债务,存款或其他财产却在另一方名下,执行其财产无明确法律依据,夫或妻往往以此逃避债务。

四是滥用权利,恶意申诉,无理缠访。实践中,有的被执行人及其代理人、协助义务人、案外人为了拖延时间,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或因地方、部门保护主义,想尽种种理由千方百计申请再审或利用执行异议制度进行恶意申诉;有的被执行人笃信上诉不如上访,在用尽所有法律程序皆不能推卸责任的情况下,为了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以不服裁判为由,找各级领导机关进行上访或信访。

五是隐匿财产,难以寻找。被执行人逃避、规避执行的方法多种多样,想方设法隐匿财产是主要手段之一。有的化名存款、挂名臵产、账外设账;有的借企业破产、改制、重组、转让等名义金蝉脱壳,悬空债务;有的外商注册公司通过关系揽到一个工程后,只做“一笔业务”,注销公司,人去楼空等。

六是涉及招商引资建筑工程案件难以执行成为新的热点。有些招商引资工程(尤其房产开发)或拖欠民工工资,或拖欠货款,或拖欠工程款,或存在工程质量问题等等,纠纷不断。外来开发商待工程一完工就撤回原地或随即将公司名称、法人变更,原公司注销,对其债务不作处理。在这些案件的执行中发现,他们工商登记注册的有关信息与实际营业的有关信息根本不一致,有的人已去世多年,但工商注册登记(年检)还是法定代表人;有的根据工商注册登记地址根本查找不到公司实际所在地,案件审判时均公告送达法律文书,执行过程中既找不到公司住址又无法查找其财产。 七是申请执行人无诉讼风险及执行配合意识。有的申请执行人拒不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下落或财产线索,也不管对方当事人履行债务能力如何,只凭一纸申请,就千方百计找法院拿到钱,把风险转嫁给法院,自己没有承担交易风险的意识,案件一旦不能执行到位,便把责任归结于法院而上访;有的当事人发生纠纷后,不及时申请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即使采取了保全措施,也只是形式上的保全,其实质上没有形成法院或有关部门对保全的财产实行有效的控制,保全措施不到位,案件审结后无法执行。

二、原因分析

一是法律意识淡薄。由于受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长久的封建统治使国人缺乏法治意识,改革开放三十年,依法治国的理念仍未深入人心,国人对法律权威的尊崇不足。

二是诚信缺失是主要症结。我国历经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变迁,国人从熟人社会走向生人社会,凭个人身份证可走遍全国,周游世界,来去自由,人口流动频繁,个人逐渐失去关系纽带的制约,社会诚信度下降。

三是法律制度不完善使不法当事人有机可乘。公司、破产法律不健全;社会征信系统没有真正建立;执行立法滞后,对恶意逃避执行或协助逃避执行者的惩戒措施缺乏威慑力,操作性不强,责任难以追究,当事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执行法官仅有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而无能为力。地方部门保护主义作祟,给逃避、规避执行提供了条件。

四是执行工作机制不健全,法院内部工作衔接不顺畅。人民法院实行立案、审判、执行相分离,有利于审判队伍管理,加强法官党风廉政建设,但是三个环节衔接不到位现象突出,审判案件的法官只管案件裁判不考虑案件执行。诉讼财产保全措施运用较少而且不到位,执行财产查控手段不丰富,措施不够有力。

五是执行人员素质不高,执行不力,司法公信力不高。 目前,基层法院执行人员大多由司法警察、军转人员组成,业务水平相对较低,加之业务学习培训不落实,能力和水平远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执行工作之需要。执行人员长期从事执行工作,轮岗少,厌倦、无所谓心理严重,工作方法简单,执行措施不力现象突出,遇到复杂案件无计可施,执行效率不高,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

三、应对策略

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育民众道德素养,树立诚信风尚。全社会要深入开展依法治国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诚信教育,树立法制观念,严格道德约束,积极倡导诚信风尚,自觉遵从法律,维护司法权威。

二是尽快建立执行工作快速反应机制。被执行人难找是困扰执行人员的主要难题,是执行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建立执行工作快速反应机制,成立执行指挥中心,及时发现、处理执行线索和突发事件。有限度的赋予指挥中心侦查权,与公安实行资源共享,运用科技手段查找被执行人;建立执行线索(财产)举报悬赏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协助执行工作,从立法层面予以明确,根据功绩大小予以奖励。

三是建立、完善执行联动威慑机制。执行难成因复杂,解决执行难的最好路径是建立执行威慑机制,提高债务人的自动履行率,降低法院强制执行比例。近几年来,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对执行威慑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法律支持,各部门之间配合协调的执行威慑机制的构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社会诚信缺失、制裁措施不严厉、司法权威不高、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存在以及法律上的配套措施不到位、不实际等因素影响,目前的执行威慑机制并未收到预期效果。

完善执行威慑机制法律是保障。执行威慑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不能仅仅限于部门之间协商、联合下发文件,而必须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立法明确公安、国土资源管理、建设、房产管理、税务、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社会征信管理等部门和金融及其监管机构的协助执行义务,解决被执行人信息收集、管理、使用等问题,明确协助义务人的法律责任。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重视社会诚信机制建设,完善信用惩戒手段,将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信息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对未依法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降低信用等级、投标资质,限制贷款融资、项目审批和高消费等,加大失信者的违法成本,通过利益选择引导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氛围。实现信息共享,执行人员“足不出户”,在办公室即能通过被执行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查询、锁定其户口迁移、证件办理、兴业臵产、工商登记、缴纳税费、招标投标、存贷转账等相关信息,用“点对点” 的点击便捷方式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及其财产状况,并能直接限制被执行人的行为,从而利于案件执行;

四是形成社会合力,深化执行工作综合治理。要依靠党委领导,协调各方力量,特别是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有关职能部门,依法积极配合法院开展执行工作,打破人民法院孤军作战的局面。执行工作事关社会大局稳定,要明确执行工作是党政一把手的重要职责,将执行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严格考核;公安、检察院要加大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打击力度,对失信者进行有力惩处;人民法院要发挥主力军的能动作用,穷尽执行手段。探索流动人口、外出务工人员管理机制,对流动人口、外出务工人员要求持有公民身份、诚信证明,用人单位将其信息录入社会征信系统,实行社会诚信化管理。

五是强化执行队伍建设,完善执行工作管理机制。执行工作的好坏决定于执行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司法能力水平,强化执行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重点加强执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权力观教育和警示教育,规范言行,增强职业荣誉感;切实强化执行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上级法院要肩负起培训重任,每两年轮训一次执行人员。要结合基层法院实际,合理安排法院工作人员岗位,调整执行部门人员结构,实行执行人员与业务部门审判人员定期交流。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实现在于执行,当务之急是改革完善执行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目前,改革完善执行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摆在人民法院重要议事日程,并有重大进展,但是仅建立上下级法院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的纵向工作体制还不够,还必须建立全国各级法院统一配合、密切协作、协助执行的横向工作机制。从执行实践来看,需异地执行案件不在少数,解决异地执行难的问题需要当地法院紧密协助。要改革完善立案、审判、执行分离管理体制,搞好内部协调与衔接。建立当事人情况通报机制,强化诉讼财产保全,为案件顺利执行提供条件;强化诉讼调解,提高当事人自动履行率。

第四篇:浅析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浅析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

鲁开凌 韩宁 徐英杰

执行难已成影响我国司法权威的一大问题,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不满和意见很大部分来自执行工作,各级人民法院虽几经努力,通过采取执行大会战,集中清理等各种形式,不断探索执行方式,不断强化执行工作力度,执结了大批积案,但往往因为未有针对问题的症结所在,执行难的问题都始终没有因此得到根本好转,导致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甚至不再相信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在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代,执行难已日益成为拖慢法制建设的后腿,已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甚至危害到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本文拟从执行难产生的背景、原因,初探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一、所谓的执行难是指:法院作出的已生效的民事及行政法律文书,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在可操作性上都具有可执行性,但是因为各种人为因素而造成暂时甚至永久性的失去被执行可能的情况。

通俗地说,“执行难”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

1、“被执行人难找”主要表现为: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故意躲避人民法院的传唤,有的拒绝接受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有的举家迁移,长期下落不明;军警所属公司、企业拒绝甚至以强力阻碍法院的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

2、“执行财产难寻”主要表现在:被执行人多头开户,提供给法院的帐户多是“空城计”,真正有钱的帐户法院难以查到;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搞假破产,假抵押或者将财产通过虚假的经济往来予以转移,以逃避债务。

3、“协助执行人难求”主要表现在:具有法定执行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不配合、不协助,刁难执行,甚至为被执行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隐匿、转移财产;或者重复查封、扣押、冻结人民法院已经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标的物,划拨人民法院冻结的款项。

4、“应执行财产难动”主要表现在:被执行人肆意撕毁人民法院的查封令、扣押令,擅自处置应执行的财产;将应执行财产混同为或谎称为国家不允许强制执行的财产,如股民保证金、军费、职工养老金等;暴力抗拒执行、殴打、围攻、非法关押执行人员,这是抗拒执行的极端影响表现。

二、造成执行难的原因

(一)立法上的缺陷

对民事主体特别是自然人的资产及负债状况缺乏法律调整,这是造成“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法律上的缺陷使得《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措施可能无法操作。《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有关条款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民事诉讼法》还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从法律的规定来看,人民法院的执行措施很多,权限也很大。但是执行这些法律条款前提首先是,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有十分清楚的了解。而这又有赖于国家对民事主体特别是自然人的资产及负债状况的法律调整。民事主体占有资产的形式有多种,

这些资产可以是存款、股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以及各种收藏等。它们的处所以及流向,只有所有权人最清楚。一个被法律文书确定为被执行人的、拥有以上财产的所有制主体,假定他有足够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如果他根本就不愿意履行这种义务,他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其财产转移或隐匿。他可以一边过着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生活;一边对着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装穷。装穷的结果是,人民法院对他的执行无法进行。因为法律已经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时还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和必需品,虽然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他有履行能力,但我们无法取得他拥有资产的确切证据。司法机关对公民的资产和负债状况一无所知,这正是国家对民事主体资产及负债状况缺乏调整的后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全民资产及负债申报制度。事实上,这种法律缺陷造成的不仅仅是“执行难”,它还使市场经济的其他法律无法实施。

(二)宏观上,社会上的不利因素,这往往归结于执法方面的原因。的确法律的初衷总是美好的,但是结果的不如意通常就是在执法环节,我国社会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在社会上存在着完全不同的不利于执法的若干因素。

1、一些被执行人的法律意识不强。一些被执行人对生效判决调解及法律上赋予强制执行德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不自觉地履行或者采取抗拒行为,主要表现在:不积极主动向法院提供财产情况,故意逃避执行,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造成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增加了执行工作的难度。

2、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是“执行难”存在的“顽疾”。在很多地方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为保护当地或部门当事人的利益,不惜干扰人民法院正常司法工作的开展,少数地方官员和部门领导从狭隘本位主义出发,表面上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实际偏袒本地当事人,为被执行人逃避履行义务找种种理由,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虚假事实。

3、执行力量不足、办案经费短缺、装备落后.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执行工作的需要,由于执行法官人员编制不足,一个地方基层法院的执行庭法官每年个人要承担大量的执行案件工作,往往把一件案件的执行排到半年之后,而且是一个执行员同时兼顾几件案件的执行的情况比比皆是。

4、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给法院执行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执行工作目前主要依靠民诉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规定来开展工作,缺乏具体明确的操作规范,没有制定出《强制执行法》等比较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使执行人员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执行措施。即使现在的最新司法解释也存在着一定漏洞!如“对拟拍卖的财产„„当事人双方及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不进行评估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债权人为何不同意进行评估?该不该说明理由?是不是对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甚至和第三者互相勾结转移国有和集体财产、损害国家集体财产利益提供了便利等也值得商讨。 (1)

5、行政干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这方面很大原因是因为法院系统的财政并没有独立, 在行政诉讼中法官对政府官员的谦虚态度可见一斑,同时在党的领导法院的建设上往往表现是在具体的案件上而不是从宏观上领导也是其中的原因。例如:查询到单位帐户上有存款并予以冻结,往往因当事人向其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后,冻结的存款也无法扣划。

6、涉企涉府案件的大量存在,以及企业和政府的履行能力的下降,也给执行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众所周知,在执行案件中,最难执行的案件就是涉及企业和涉及政府的案件,由于该类案件的申请人大多数是自然人,对其个人利益看的比较重,实现自己的权利的要求比较强烈,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到法院找、和承办人吵闹、越级上访的比较多,但是由于企业和政府的履行能力差,相当一部分法定代表人特权思想严重,法律意识淡薄,致使案件难以执行。因该类案件不能执行,致使权利人大吵大闹、越级上访,不但影响了执行工作,而且影响到法院的整体工作,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7、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

并不是所有不能执结的案件的当事人都没有履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能力履行拒不履行的大有人在。由于对存款情况不能有效控制或无法掌握,很多被执行人的存款在银行长利息,被执行人整日吃喝玩乐,但就是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也因无法查到其存款情况无能为力。再如,由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不严,被执行人只要外出躲起来,人民法院就会因查不到其下落而无法执行。

(三)执行工作力度还不够。

一部统一的执行法典迟迟没有出台严重影响了执行的力度,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的29条规定过于粗略,即使加上高法的司法解释也远远不能适应现在日益复杂的执行情况,导致法官面对很多情况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在连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大可以得过且过,导致执行力度严重不足,“现在执行制度规定分散,且内容少,可操作性不强”(1)。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办理执行的可循之章非常散乱,有关民事强制执行的法律规定更是寥寥可数,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还有就是一些司法解释、通知、批复、办法及其它部门法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条文,上述主要规定内容相当分散、缺失严重。比如对执行担保、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处理,目前只是要求各法院按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办理,而没有作出系统明确的规定;对无故推诿拒不接受或协助法院执行的单位及个人均未作出明确规定。正是由于法律规范的疏漏,给法院执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继而影响了当事人合法诉权的即时实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委托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受托法院收到委托手续不全的,执行期限自受托法院收到齐全手续之日起计算”,但该条未对委托法院办理齐全手续的期限予以限制,这就不可避免法院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对该规定互相推诿、扯皮,由此而造成执行期的拖沓。

(四)法院裁判案件时制作的法律文书不明确等原因

法律文书出现问题,导致司法实践中案件出现“执行难”的现象还为数不少,常常有执行员抱怨“根本没法执行”,就是这种情况,这是法院自己给自己带来的“绊脚石”。在司法实践中,审执分离、审判与执行严重脱节、审理不兼顾执行将造成执行困难。虽然法律法规是从宏观上看社会,但我们的法官往往缺乏处理生活的艺术,太重视死的法律条文而不能充分调动每一件具体案件的机动性。因此,作出的生效法律文书不利于在执行过程中实际操作。在作出的法律文书给执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解决执行难的可行之策:

(一)、修订民事强制执行法之迫切

执行工作的立法滞后,有关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行则无矩,使执行工作随意性很强;但如果法条不全,处理某些问题时,也会无法可依。我们现有的强制执行法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个: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对执行程序有专门规定,这是我国民事、经济案件执行最主要的法律内容。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的某些条款。三是宪法和单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有关的强制执行的内容。另外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强制执行的司法解释,以及1998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吸收各地经验制定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强制执行工作是我国司法建设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审判、执行实践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产生,执行人员深感立法的不足,当前,在我国把执行程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分离出来,单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的条件已趋成熟。其表现在:第一,执行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债务人利用执行法规不健全的漏洞,逃避执行。执行立法滞后的现象已明显暴露。司法实践要求立法跟上已成燃眉之急。第二,我国法制工作的开展,立法技术的成熟,以及民事、经济、行政法律的逐步出台,法律的综合作用将更充分发挥出来。民事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第三,世界各国的立法模式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立法的趋势。如日本、奥地利、比利时等国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法的体例。制定独立的强制执行法,吸纳更具体、更确实、更充分的内容,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执行工作的需要的观念已在许多国家形成共识。一批民间法学家制订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已经经过三次修改,详尽而务实的规定了原则、分类、涉外、手段等(2),分四编252条,一部统一的执行法典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希望这部草案可以早日上升为国家层次的法律文件。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分析后认为执行难有相当原因是因为:未完成信用体系,没有建立执行案件的信息库,这方面可以分为2大部分,一部分是社会的信用网,最主要是在银行和金融体系方面,虽然这

方面会耗费较高的成本,但是该信用网在为法院系统服务的同时更大的作用是服务于整个社会,对于防止我国日益蓬勃发展的金融市场所出现的动荡和危机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我们不一定要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可以建立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低层次的网络,另外一部分就是法院内部的执行案件的信息库,这部分的关键就是资源共享,包括各法院之间和社会的互通,在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法院的公告制度,法院的公告特别是基层的和一些标的不大的案件往往只不过是公告在法院里公示栏里,形同虚设。

(三)、加强惩罚力度

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是容不得一点讨价还价的,哪怕是耽误一天也是在违法,但是现在司法实践对于恶性拒不执行而判刑的案件寥寥可数,这是可悲的。刑法典上的第314条和第315条所规定的关于恶性拒不执行罪名可惜都加上了情节上必须要“情节严重”的,这显然是一种处于对被执行人倾斜的考虑,本人认为过于保护,因为从法律文书生效的第一天开始,被执行人就是在犯罪,而必须要他拖到有一定的后果出来或者是进了客观的时日才定罪那是可笑的,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的邢罚种类的局限造成的,立法者认为对于情节不是很严重的被执行人无论是用我国现行的哪种罚种都过重,我建议引入西方国家的“服务令”制度,强制被执行人为社会做公益服务,以工代偿,可能有人认为这样会违反了执行原则里的执行标的有限原则要求,其一,执行标的仅限于债务人的财产和行为除了危害到诉讼另一方当事人外更重要的是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法律的尊严,而且被执行人他无需要24小时处于监管之下,他只要在按规定的时间段里作出服务,其他时间里依然由他本人自由分配,所以严格来说并不能认为被执行人的人身处于被执行的状态。

(四)取消执行通知书。现在实行的执行通知书制度弊大于利:

1、执行通知书导致出现了两个重复的执行依据,使被执行人认为不按判决书、调解书履行义务不会直接引起强制执行,从而影响了法律文书的严肃性;

2、出现了两个履行期限,容易造成当事人的误解,认为只有不按照执行通知书确定的期限履行才有被强制执行的结果,而判决书、调解书确定的履行期限无所谓;

3、执行通知有时会起提醒当事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负面作用,使执行通知书成了“逃债通知书”;

4、增加了工作量和执行费用。

(五)、法院系统改革工程

作为真正落到实处的执行员面对人手财政的缺乏,行政方面的压力应该重新对执行庭进行设置,建立相对于法院和政府都独立但并不是完全没联系的执行机关,首先执行前期与法院协调以了解全案案情,与行政机关的合作就是要在执行员的监督下适当引入行政权力以便执行的顺利进行,我强调的是一个相对而言,是独立的,但又不完全是独立的机关。在我国,行政机关作为被执行者执行不了的情况很突出,他们的赖帐往往比社会上的一般被执行对象赖帐行为造成的影响要恶劣得多,但是他们的难处并不是绝对的,只要上级机关作出一定的合作就肯定可以给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执行机关和上级部门作出一定的联系和协调就可以解决问题,面对社会上的被执行对象更是如此。有适当的公权力加入总好过几个法官带上法警去磨破嘴皮宣传法制的效率强得多,但是是否说由政府机关来执行呢?我国目前情况还不行,因为我国现在还在强调依法行政,离依法行政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旦赋予政府机关一个独立的强制执行权而且该权力覆盖了民事和行政方面,那是对我国的部分当权者一个相当大的考验。在美国,对民事诉讼的判决没有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只是在法官的监督下交由行政机关来执行。但是结果却令人难以置信,“大多数人都会自觉履行司法判决和命令”。而在我国,在法院中设立了执行局和执行庭等执行机构,而结果却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原因是什么?“当然,自觉履行反映出公众对司法制度的信赖和尊重”(5),换言之,就是他们(美国公民)都是法律制度的合作者,即合法合理的法律、法律制度及其产品,不和綦中对自己不利,都会遵循而为。不论判决结果实际如何,和它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是否是不利于自己,只要它满足了判决所具有的条件,如既判力、判决作出的程序,他们就会自愿地去执行判决。相对而言,我国的某些人则是制度的投机者,他们不在乎制度所能带来的制度正义和社会正义,只在意它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如果给自己带来了利益,那么就会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并高呼天天理存在;如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利,那么他们就会尽力办法去规避,而且到处宣讲社会如此黑暗。在他们心中,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法律制度的运行对自己产生利益,他们就会用尽一切救济手段来挽回“损失”。这时最有效的救济手段往往是公共权力。他们既崇尚权力,又害怕权力,在权力的占有者面前,他们要么委曲求全,甚至不惜以养成腐败的代价来求得利益。因此他们不仅是制度的不合作者,为了信仰,他们会寻求一切手段,包括牺牲法律制度来实现个人利益。因此不自愿履行民事判决也是能预见到的,所以我主张效仿美国建立一个既独立于法院和政府但又有适当的公权力介入和在法官的监督下的执行机关。

(六)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执行难”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所以解决“执行难”不是哪一系统,哪一部门的事,是全社会的事,前面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谈到,在金融系统建立法院执行信息系统,这样对被执行人存款就能及时掌握,并能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使案件及时得到执行,再如,对外出务工的人员或其他外出人员的临时住址,由临时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管理,并及时通报给户籍所在地,这样,不管被执行人到何地去,人民法院都可以通过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掌握其行踪,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明显有利于案件的执行。

(七)建立社会救济制度

有些执行条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未执结的,而是确实不能执结。例如:一些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赔偿的数额大多都是十几万、几十万元,而当事人的履行承受力是永远达不到的,这些案件也是永远不能执结的,对这类案件,如何解决,各地的做法都不同,有的法院在征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成立“执行难案救济金”专门帐户,对救济的条件、审批程序、救济金筹集的方法、方式、途径都有明确的规定,通过初步尝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信只要全社会上下都能够关心、支持执行工作,经过法官们的不懈努力,在不远的将来,执行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第五篇:试论民事裁判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试论民事裁判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赵弈涵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1期

摘要:近年来,民事裁判执行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困扰司法体制改革的一大难题,目前,当事人对于法院工作的不满绝大多数源自法院的执行工作。虽然各级法院采取各种措施强化执行力度,探索执行方案,但是执行难得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从而直接导致了公民对于法律公平正义的信仰危机,本文旨在通过对于执行难得成因、对策等方面的探究,拟寻求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民事裁判 执行 缺陷 措施

一、民事裁决执行难问题的现状

所谓执行难是指对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定和判决,原本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但是由于各种人为因素从而导致失去或者暂时失去执行可能的情形。在实践中执行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被执行人难找。在民事执行阶段,经常出现被执行人拒收法院执行通知书,或者被执行人为躲避债务,举家搬离,下落不明等情形,公司也经常设置保安系统或者公司员工组织法院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导致执行难度大,当事人利益得不到保障等状况。第二,被执行人实际资产状况难以掌握。被执行人往往都会有多个户头,而其提供给法院的账户通常是空头账户,被执行人的实际资产状况法院很难掌握,还经常出现被执行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进行资产转移以逃避债务的情形。第三,协助执行人不配合。在执行阶段经常会出现具有法定执行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与法院工作人员配合、不协助甚至刁难法院执行的状况,更有甚者协助执行人帮助被执行人隐匿财产、通风报信,或者重复扣押、查封、冻结被执行人被强制执行的标的物,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和顺利完成产生了极大的阻力。第四,应执行财产难以执行,日常生活中被执行人强行撕毁法院查封令、扣押令擅自处置应执行财产的现象屡屡发生,极端的当事人甚至暴力抵抗或殴打执行人员,执行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二、造成民事裁决执行难问题的原因

(一)关于执行问题的立法不完善

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民事主体尤其是自然人的财产状况以及负债情况缺乏法律调整,从而造成《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措施很难在实践中操作。《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有关条款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同时,《民事诉讼法》还规

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仅仅从法律规定来看,人民法院的执行措施是比较全面的,也赋予了很大的权限。但是这些法律条文能够得以有效运行的前提是,人民法院能够详尽的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而这种了解必然离不开对民事主体尤其是自然人财产以及负债情况进行调整的相关法律规范。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包括不动产住所,以及资金流向等只有所有权人是最清楚的,民事主体的资产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存款储蓄、股票、现金、债券、不动产等。通常看来,一个有能力履行债务的所有权主体当他不愿意履行债务时,往往会采取多种手段转移或者隐匿自己的财产,导致人民法院无法执行被执行人财产。因为法律明确规定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的家属的生活必须费用和必须品,而司法机关对被执行人的实际财产状况一无所知,并且取证困难,因此,更需要建立起一套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当事人财产状况予以调整。

(二)法院执行工作力度不够

一部统一的执行法典迟迟没有出台严重影响了执行的力度,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的 29条规定过于粗略,即使加上高法的司法解释也远远不能适应现在日益复杂的执行情况,导致法官面对很多情况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在连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大可以得过且过,导致执行力度严重不足,还有就是一些司法解释、通知、批复、办法及其它部门法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条文,主要规定内容相当分散、缺失严重。比如对执行担保、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处理,目前只是要求各法院按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办理,而没有作出系统明确的规定;对无故推诿拒不接受或协助法院执行的单位及个人均未作出明确规定。正是由于法律规范的疏漏,给法院执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继而影响了当事人合法诉权的即时实现。

(三)执行工作监督不到位

并不是所有不能执结的案件的当事人都没有履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能力履行债务而拒不履行的大有人在。由于对被执行人资产状况不能有效控制或无法掌握,很多被执行人的存款在银行长利息,被执行人整日吃喝玩乐,但就是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也因无法查到其存款情况无能为力。再如,由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不严,被执行人只要外出躲起来,人民法院就会因查不到其下落而无法执行。

三、 完善民事裁判执行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民事裁判执行制度相关法律

执行工作的立法滞后,有关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行则无矩,使执行工作随意性很强;但如果法条不全,处理某些问题时,也会无法可依。强制执行工作是我国司法建设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审判、执行实践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产生,执行人员深感立法的不足,当前,在我国把执行程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分离出来,单独制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的条件已趋成熟。其表现在:第一,执行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债务人利用执行法规不健全的漏洞,逃避执行。执行立法滞后的现象已明显暴露。司法实践要求立法跟上已成燃眉之急。第二,我国法制工作的开展,立法技术的成熟,以及民事、经济、行政法律的逐步出台,法律的综合作用将更充分发挥出来。民事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第三,世界各国的立法模式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立法的趋势。如日本、奥地利、比利时等国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法的体例。制定独立强制执行法,吸纳更具体、更确实、更充分的内容,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执行工作的需要的观念已在许多国家形成共识。

(二)完善执行程序,加大执行力度

作为真正落到实处的执行员面对人手财政的缺乏,行政方面的压力应该重新对执行庭进行设置,建立相对于法院和政府都独立但并不是完全没联系的执行机关,首先执行前期与法院协调以了解全案案情,与行政机关的合作就是要在执行员的监督下适当引入行政权力以便执行的顺利进行,我强调的是一个相对而言,是独立的,但又不完全是独立的机关。在我国,行政机关作为被执行者执行不了的情况很突出,他们的赖帐往往比社会上的一般被执行对象赖帐行为造成的影响要恶劣得多,但是他们的难处并不是绝对的,只要上级机关作出一定的合作就肯定可以给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执行机关和上级部门作出一定的联系和协调就可以解决问题,面对社会上的被执行对象更是如此。有适当的公权力加入总好过几个法官带上法警去磨破嘴皮宣传法制的效率强得多,但是是否说由政府机关来执行呢?我国目前情况还不行,因为我国现在还在强调依法行政,离依法行政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旦赋予政府机关一个独立的强制执行权而且该权力覆盖了民事和行政方面,那是对我国的部分当权者一个相当大的考验。不论判决结果实际如何,和它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是否是不利于自己,只要它满足了判决所具有的条件,如既判力、判决作出的程序,他们就会自愿地去执行判决。相对而言,我国的某些人则是制度的投机者,他们不在乎制度所能带来的制度正义和社会正义,只在意它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如果给自己带来了利益,那么就会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并高呼天天理存在;如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利,那么他们就会尽力办法去规避,而且到处宣讲社会如此黑暗。在他们心中,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法律制度的运行对自己产生利益,他们就会用尽一切救济手段来挽回“损失”。这时最有效的救济手段往往是公共权力。他们既崇尚权力,又害怕权力,在权力的占有者面前,他们要么委曲求全,甚至不惜以养成腐败的代价来求得利益。因此他们不仅是制度的不合作者,为了信仰,他们会寻求一切手段,包括牺牲法律制度来实现个人利益。因此不自愿履行民事判决也是能预见到的,所以应当建立一个既独立于法院和政府但又有适当的公权力介入和在法官的监督下执行机关。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执行难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所以解决“执行难”不是哪一系统,哪一部门的事,是全社会的事,前面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谈到,在金融系统建立法院执行信息系统,这样对被执行人存款就能及时掌握,并能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使案件及时得到执行,再如,对外出务工的人员或其他外出人员的临时住址,由临时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管理,并

及时通报给户籍所在地,这样,不管被执行人到何地去,人民法院都可以通过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掌握其行踪,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明显有利于案件的执行。相信只要全社会上下都能够关心、支持执行工作,经过法官们的不懈努力,执行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参考文献:

[1]孙小虹,“克服执行难问题是社会系统工程”,载《人民日报》1999年3月10日.

[2]梁红照《论我国强制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载《强制执行与参考》总第10集.

[3]李政、杨惠玲,《从“执行准”透视执行程序之立法不足》,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8).

[4]张启楣,《执行改革理论与实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9月版.

[5]王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遏止司法权地方化倾向》,体制改革,2002(1).

[6]董林华,《关于“执行难”和“执行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思索和探讨》,河北法学2000

(4).

上一篇:合作共赢国际关系下一篇:环艺云南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