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金刑执行难法律论文

2022-04-18

【摘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罚金刑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每个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地位,尤其是现在社会,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刑罚方式和刑罚观念也随着改变,罚金刑的地位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本文从罚金刑在中国的渊源和发展入手,具体分析罚金刑的适用方式以及目前的适用情况,力图找到罚金刑制度存在的问题,以求相应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罚金刑执行难法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罚金刑执行难法律论文 篇1:

论我国罚金刑并罚原则的完善

摘 要:当前,我国刑法对于数罪中主刑的并罚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数罪中罚金刑的并罚规定较为简略,由此,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种种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罚金刑并罚原则在立法、司法、执行中的适用现状,针对立法上并科原则的设置过于严苛、司法实际中考虑实际情况不够、并罚原则的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确立限制加重原则、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犯罪人个体差异、建构罚金刑易科制度和罚金刑缓刑制度的措施来完善我国罚金刑并罚原则。

关键词:罚金刑;并罚;限制加重;易科;缓刑

一、罚金刑并罚原则的适用现状

要更好的完善我国的罚金刑并罚原则,就必须对我国当前罚金刑并罚的立法、司法、执行现状进行深入地了解。

(一)立法规定过于简单

当前,我国关于罚金刑并罚原则的规定主要有我国《刑法》第69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下文简称《规定》)。在《刑法》69条第3款中,有所涉及罚金刑并罚原则,规定了犯罪人被判处数个附加刑,类型相同的附加刑,应当合并执行,类型不同的,则分开执行。罚金刑是附加刑的一种,当数个罚金刑并罚时,由于类型相同,应当合并执行。此处对于罚金刑的上限没有做具体规定,就有可能出现罚金刑并罚的罚金超过犯罪人全部财产的情形。《刑法》69条第1款和第2款对于主刑的并罚规定极为明了,而属于附加刑的罚金刑则一句带过。《规定》中涉及罚金刑并罚原则的是第3条,犯罪分子判处数个罚金,实行罚金并罚,将罚金数额相加,执行总额的罚金。该司法解释依旧没有对罚金刑并罚设定上限,只是数个罚金的简单相加。主刑的数罪并罚中,规定了最高刑期,除死刑和无期徒刑外,数个有期徒刑相加不超过35年的,最高不超过20年,相加超过35年的,最高不超过25年。主刑的数罪并罚是限制加重原则的体现,而附加刑中对于罚金刑的并罚只是数个罚金的简单相加,没有最高额的限制,是并科原则的体现。罚金刑并罚适用该原则,就有可能出现犯罪分子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支付罚金刑并罚后的罚金情形,从而使罚金刑并罚比没收财产还要严重。

我国刑法关于罚金刑的并罚立法规定过于简单,尚不能完全满足刑事司法的需要,与主刑的并罚原则相比较,罚金刑的并罚原则尚待完善。虽然法律上对于附加刑的并罚、罚金刑的并罚做了简略的规定,但是规定较为模糊,仅仅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难免会出现错误和偏差。

(二)司法适用率进一步提高

和我国1979年《刑法》相比较,我国1997年《刑法》及其修正案规定关于罚金刑的罪名大大增加,足有210多个。罚金刑在适用方式上,从得并制改为必并制,导致罚金刑的司法适用率大幅度增加。并且在立法上对罚金刑进行大规模改动,使得罚金刑的司法适用需求趋于刚性。

罚金刑作为刑法财产刑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立法上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司法适用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例如陕西省西安市,从2004年到2006年,西安市法院共判处刑事案件9393件,财产刑案件高达3385件,占到了刑事案件总数的36.03%[1]。刑事案件审判中财产处罚(特别是罚金刑)的适用越来越明显,刑事审判中的罚金刑也越来越多。罚金刑已成为刑事审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学者在某些地区基层法院实施罚金的基础上进行了社会实证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罚金的比率颇高,占63.8%[2]。与中国刑法理论引用的德国,日本和英国适用的70%处罚率相比,处于平缓状态,但远高于北美、大洋洲和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罚金适用率。综上表明,我国的罚金刑适用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三)执行难度加大

我国罚金刑执行现状错综复杂,罚金刑并罚的执行亦是如此。我国罚金刑并罚的执行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罚金刑空判现象严重,从罚金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来看,适用率逐年上升,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事实上,罚金刑并罚后执行难度大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司法难题。这个问题几乎存在于世界上每个国家,英国是世界范围内罚金适用率最高的国家,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许多犯罪分子不缴纳罚金,或者只是在一再受到监禁的威胁之后才缴纳罚金。”[3]当前,我国罚金刑并罚执行面临的一个现状就是,罚金刑的适用率高、结案率高,但是我国罚金刑并罚后执行率低下、执行困难。罚金刑执行难,罚金刑并罚执行难已经成为了刑法和司法领域的共识。在我国《刑法》中规定了400多个罪名,其中关于财产刑的犯罪200多个,占罪名总数的47.88%,法院判处的财产刑案件也大为增加。据了解,某直辖市在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三年间,判处的刑事案件达60000多件,财产刑案件就占了46900件。但是财产刑的执行状况很不理想,其中没收财产的执结率为29%,罚金刑的执结率为36.5%[4]。

二、罚金刑并罚原则存在问题的原因探寻

当前,我国对于罚金刑并罚原则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但是,在立法、司法实践当中罚金刑并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罚金刑并罚难以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罚金刑并罚后执行难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为此,笔者针对这些立法、司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原因,来更有效地遵循罪刑相适应原则,减轻刑罚。

(一)立法上并科原则的設置过于严苛

并科原则,又称为相加原则,是数罪并罚的量刑原则之一,主要是指对于数罪定罪量刑后,数个刑罚相加,执行总和刑罚。我国刑法对于罚金刑并罚并未规定适用什么原则,但从我国的刑法条文和司法解释当中可以看出,被判处数个罚金刑,执行总额罚金,是并科原则的体现。

并科原则是根据有罪必罚,一罪一罚,数罪数罚的原则,主张将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对个罪所判之刑相加,以总和刑为执行期。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如果对数个罚金刑按照并科原则来进行处罚,有可能会出现巨额罚金的现象。而且,在我国刑法中,只有少量的罚金刑的并罚设定了上限,大部分罚金刑并罚没有上限限制,就有可能出现罚金刑的并罚罚金超出犯罪人的全部财产,罚金刑难以执行的情形。罚金刑并罚的罚金超过犯罪人的个人全部财产,罚金刑难以执行,有可能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家喻户晓的“黄光裕”案件中,黄光裕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同时,被判处了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根据我国刑法第69条,附加刑种类不同,合并处罚,判处高达8亿元人民币的罚金。8亿元人民币对于黄光裕是一记耳光,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是8万元也是负担不起的,刑期届满后,还要实行巨额罚金,那么犯罪分子的生活压力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说,我国立法上罚金刑的并科原则设置过于严苛,没有完全考虑犯罪人的财产支付能力,罚金的并罚数额简单相加,就有可能造成像“黄光裕”案中巨额罚金的情形。

(二)司法实际中考虑实际情况不够

1. 地区差异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主要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经济发展最快,中部次之,西部发展缓慢。在判处数个罚金刑并罚时,全国是统一的罚金水平,有违公平正义,难以达到实质上的公平。相同的罚金刑,对于富裕地区可能是无关痛痒,但有可能使中西部地区的人民不堪其负。在司法实践当中,审判人员在进行司法裁量时,未充分考虑地区差异这一要素,裁量结果很难达到实质上的公平,有违平等原则。

2. 犯罪人的个体差异

罚金刑并罚要着重考虑犯罪人的个体差异,最主要的是首先考虑犯罪人的财产情况。罚金刑和自由刑、生命刑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自由和生命是每个犯罪人必备的权利,但每个人的财产情况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对于相同的犯罪,相同的情节,相同数额的罚金对于富者无关痛痒,但对于穷困者来说可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入不敷出时,罚金刑并罚的执行难度加大,可能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5]。刑罚的目的主要是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功能地实现,维护社会秩序,预防犯罪,防止犯罪人再犯罪。对于犯罪人实行罚金刑并罚,若不正确对待贫富差距,给予财产状况存在差异的犯罪人相同的罚金数额,很难起到教育改造犯罪人的目的,刑罚目的难以实现。

其次,没有充分考虑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在我国当前的刑事体系下,有部分学者认为罚金刑并罚意味着刑罚的轻缓化,其实不然。罚金刑并罚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主要是对贪利性犯罪进行有效打击,在刑法立法上更是如此。在刑事司法中集中打击贪利性犯罪,主要是为了打击犯罪人的贪利性动机,消灭其犯罪欲望、没收其将来可用来犯罪的资本,来达到减少犯罪行为发生的目的。对于罚金刑并罚原则,司法实际中着重考虑了贪利性动机,而贪利性动机并不是犯罪人犯罪的唯一犯罪动机,还应当同等地考虑政治动机、性动机、报复动机等等。而且,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惩罚贪利性犯罪,判处罚金并不主要是为了实现刑罚的轻缓化,而是为了达到刑罚的威慑效果。

(三)并罚原则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罚金刑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中刑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罚金刑并罚带来的执行难问题也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当前,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国家已经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现代刑罚体系和罚金刑并罚原则的配套措施,而我国罚金刑并罚的相关配套措施并不完善。在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也普遍存在着罚金刑并罚后执行难的问题,较多的国家适用了罚金刑易科制度,效果良好。同样,罚金刑并罚执行难也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难题,犯罪人由于罚金并罚产生的巨额罚金,刑罚难以得到全部实现,最后都不了了之。罚金刑得不到执行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司法实务部门和刑法学界都强烈呼吁建立罚金刑易科制度,罚金刑易科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缓。

我国刑法规定了较为明确的罚金刑和缓刑制度,但对于罚金刑并罚的缓刑却没有相关规定。该制度集合了罚金刑制度和缓刑制度的优势特点,有利于促进刑罚个别化和犯罪人再社会化,解决当前我国罚金刑并罚执行难的问题。在外国一些法治型国家已经建立该制度,同时,对于我国罚金刑并罚缓刑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完善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罚金刑存在的优势逐步体现出来,越来越受到刑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重视。但是,在立法、司法上罚金刑并罚带来了种种问题:立法上并科原则的适用过于严苛、司法中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犯罪人的个体差异、罚金并罚后难以执行、没有完善的配套措施。这些问题都难以体现刑罚的平等性,难以实现刑罚上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功能。由此,笔者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刑法的法治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罚金刑并罚原则的相应措施。

(一)应当确立限制加重原则

限制加重原则,也称为限制并科原则,主要是指在数罪中最高刑为基础,再以一定限度内加重刑罚,合并刑罚,酌情决定数罪的合并刑罚。在我国刑法中,我国《刑法》第69条中主刑规定了限制加重原则,同时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限制加重原则主要适用于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三种主刑当中,在我国刑罚体系当中也处以主导地位,该情况主要是由当前我国刑罚体系的特点和刑罚的适用状况所决定。笔者认为限制加重原则既然能在主刑上适用得当,那么也能适用于罚金刑的并罚当中。

对于罚金刑并罚应该怎样适用限制加重原则呢?对于适用限制加重原则,学界又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主张:并科之后,对个罪所判之刑相加的总和刑,略做减轻,也有学者主张:对合并执行的刑罚,应当设定最高刑的限度[6]。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具有可行性,适当的减轻刑罚和设置刑罚的最高限度都是符合人道主義的,能有效的避免重刑化,出现巨额罚金的现象。所以适用限制加重原则,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就是最高额的限制和适当的轻刑化。其中,对于最高额的限制,笔者认为,罚金刑并罚的最高额应当小于犯罪分子的总额财产,如若超出,都可能造成执行不了的问题。关于适当的轻刑化,也就是罚金并罚的最低额,笔者认为必须要大于数罪罚金总和的一半以上。是适当的轻刑化,而不是盲目的轻刑化,盲目的轻刑化很难达到刑罚的目的,对犯罪分子达不到威慑和惩罚的效果。

(二)司法实践中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1. 均衡地区间的差异,构建周额罚金刑制度

为了均衡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和犯罪人财产的差异,构建周额罚金刑制度无疑是可行的。周额罚金刑制度一般是指以周为单位来调查犯罪人的经济状况从而缴纳罚金。周额罚金制度能够更好的了解犯罪人的经济状况还有主观心理状态,以此为依据来决定罚金的缴纳。周额罚金刑相较于日额罚金刑来说,更为便利,节省更多的司法资源。如果采用日额罚金刑制度,每天都调查犯罪人的经济财产状况,将会导致司法资源大量的浪费,也未必能达到收缴罚金、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2. 充分考虑犯罪人的实际情况

在罚金刑并罚中,空判现象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未充分考虑犯罪分子的经济状况。在司法实践当中,司法人员运用并科原则将数罪的罚金简单相加,最后相加的罚金总额就是执行的总额,难免会出现犯罪分子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罚金的尴尬局面。在实行罚金刑并罚之前,检查犯罪分子的基本经济状况,使罚金刑的并罚数额不高于犯罪分子的全部财产,给犯罪分子留有基本的生活费用。

从整个刑事司法体系出发,在立法、司法上不仅仅要针对罚金刑并罚的贪利性犯罪动机,也要充分考虑犯罪人其它的犯罪动机。判处刑罚应当达到刑罚轻缓化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

(三)完善配套措施

1. 构建罚金刑易科制度

罚金刑易科制度,有利于解决罚金刑并罚后执行难的问题,使得罚金刑的并罚能够变相执行。在国外的刑事司法体系中,罚金易科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类:

(1)罚金刑易科自由刑。罚金刑易科自由刑,这主要是指当罪犯未按时缴纳足额的罚金时,将以自由刑取代罚金刑。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果無法按时足额支付罚金,则改为执行短期自由刑或拘役,比如泰国、印度、德国、土耳其等等。例如德国刑法第43条规定:“自由刑可以替代难以执行的罚金刑,一日的自由刑来折抵一日的罚金,最低可以折抵一日自由刑。”如《泰国刑法典》第29条规定:“被处罚金的人未在法院判决之日起30日内缴纳罚金的,应当扣押财产以抵消罚金或者以拘役取代罚金。如果法院有合理理由怀疑其已逃避支付罚金,则可以命令其提供担保或在不久的将来将其替换为拘役刑。”[7]

(2)罚金刑易科劳役。罚金刑易科劳役,这主要是指当罪犯未能按时缴纳足额的罚金时,由自由的劳动来取代原罚金的执行。罚金刑易科劳役有两个作用:首先,可以培养犯罪人自食其力的能力,不与社会脱节;其次,可以给犯罪人带来一部分收益,弥补不足额缴纳的罚金。执行罚金刑易科劳役一个重要前提是犯罪人具有劳动能力。

(3)罚金刑易科训诫。罚金刑易科训诫,这主要是指罪犯未能按时缴纳足额的罚金时,由训诫的办法来取代原判罚金的执行。罚金刑易科训诫制度大多适用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人身危险性不大的犯罪。

(4)罚金刑易科民事拘禁。罚金刑易科民事拘禁,这主要是指罪犯未能按时缴纳足额的罚金时,由民事拘禁的办法来取代原判罚金的执行。这种易科制度最典型的国家就是法国和西班牙。

(5)罚金刑易科公益劳动。罚金刑易科公益劳动,这主要是指犯罪人未能足额缴纳罚金时,可以用一定的公益劳动来折抵不足额缴纳的罚金。这种易科制度能让犯罪人充分参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但通常只适用于没有经济来源,无力缴纳罚金的情况。

我国借鉴罚金刑易科制度,应当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司法状况,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和罚金刑易科公益劳动针对我国的司法环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参考。

笔者认为,在司法实际中,犯罪人未能缴纳足额的罚金主要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指主观恶意不缴纳罚金的情况,另一种主要是指客观上没有可供支付罚金的财产。对比这两种情况,笔者认为,针对主观恶意不缴纳罚金的情况,适用罚金刑易科自由刑的制度;针对客观上没有可供支付罚金的情形,适用罚金刑易科公益劳动的制度。

而关于其它几种易科制度不适用本国罚金并罚的易科,笔者有不同的见解。首先,对于罚金刑易科劳役,要求有特定的劳役场所或固定的工作单位,要求较高的执法设施,不然很难达到易科制度的初衷,起不到特殊预防的功能;其次,对于罚金刑易科训诫,相比较罚金刑而言,训诫大大降低了犯罪人的痛苦,给了法官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有可能成为犯罪人逃脱刑罚的一种手段;最后,罚金刑易科民事拘禁,一方面,民事拘禁不适用刑事处罚的条件;另一方面,我国刑法学界也不存在民事拘禁的概念,借鉴意义不大。

2. 构建罚金刑缓刑制度

罚金刑缓刑,主要是指被判处罚金刑的犯罪人,可以根据主刑的相关规定,暂缓执行原判罚金, 假如犯罪人在考验期间没有犯下新罪或没有违反缓刑的有关规定,原判罚金将不予执行。关于罚金刑缓刑制度,存在着肯定说和否定说。

赞成构建罚金刑缓刑制度的学者认为,构建罚金刑缓刑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自由刑缓刑可以弥补短期自由刑的缺点,那么罚金刑缓刑也能够补足罚金刑并罚的缺点;其次,刑罚的轻缓化不仅仅要包含主刑,更应当包含附加刑,因此罚金刑并罚应当和其他主刑一样存在缓刑的情形;[8]最后,罚金刑缓刑制度可以协调各刑罚的罪刑关系。

坚持否定说的学者认为:首先,缓刑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犯罪人在监狱中被“交叉感染”,但是罚金刑并罚的执行并没有限制犯罪人的人身自由,更不会“交叉感染”;其次,我国当前对于罚金刑不能按期缴纳有暂缓执行的规定,这种情况与罚金刑缓刑的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关于罚金刑并罚后执行难的问题,笔者是赞成建立罚金缓刑制度的。主要理由有:首先,罚金刑缓刑制度在犯罪预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行罚金刑缓刑制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特殊预防的目的,使犯罪人更好的回归和适应社会。如若犯罪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罚金,回归社会后还要偿还巨额的罚金,会引起犯罪人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其次,罚金刑执行难一直是刑法学界的一个难题,罚金刑执行率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国罚金刑中分期缴纳、减免缴纳的方式也没能使得罚金刑的执行得到本质上的改善。所以,罚金刑缓刑制度有可能成为我国罚金刑执行难的一个突破口;最后,罚金刑缓刑制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罚金刑并罚后执行难所造成的空判问题,提升法律权威。

参考文献:

[1] 常青,李雪晴.西安近三年财产刑判决与执行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审判,2007,(12).

[2] 熊谋林.我国罚金刑司法再认识[J].清华法学,2013,(5):111.

[3] [英]詹姆士·A·卡特.论英国治安法院采用的罚金——美国能实行这种制度吗?[J].法学丛译,1980,(5):68.

[4] 李嗣胤.财产刑执行现状与完善机制分析[J].检察日报,2018,(3).

[5] 廖东明,宋华.关于完善罚金刑的构想[J].法学评论,1996,(3):59.

[6] 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下卷)[M].法律出版社,1999:520.

[7] 谢望原审.泰国刑法典[M].吴光侠,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9.

[8] 邵维国.罚金刑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吴真文(1966-),男,湖南茶陵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刑罚学与法伦理学;章书吉(1994-),男,苗族,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吴真文 章书吉

罚金刑执行难法律论文 篇2:

浅谈罚金刑的适用

【摘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国外,罚金刑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每个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地位,尤其是现在社会,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刑罚方式和刑罚观念也随着改变,罚金刑的地位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本文从罚金刑在中国的渊源和发展入手,具体分析罚金刑的适用方式以及目前的适用情况,力图找到罚金刑制度存在的问题,以求相应对策。

【关键词】罚金刑;适用;历史发展;问题:对策一、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刑罚的人道化、轻缓化、现代化也就成为世界刑罚发展的主要潮流。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刑事立法方面,还是司法实践过程中,罚金刑变得越来越重要,越备受关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刑罚方式。因此,无论实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证研究中,罚金刑的研究都具有其必要性和时代性,尤其是罚金刑的适用问题。二、罚金刑的概念(一)我国罚金刑的起源与发展

罚金刑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刑种,随着社会的更迭发展,罚金刑也在刑罚体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春秋时期各国都有赎刑的规定,但无罚金刑。秦律中有剥夺犯人私有财产的赀刑和赎刑。但是,赎刑却明显的区别于罚金。赎刑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属于特有的刑罚,是因疑罪而产生,根据证据定罪原则产生的有利于被告的制度,属于是以轻刑赎重罪。罚金则主要适用于轻罪的处罚,是以轻罪代替轻罪。汉律中有罚金刑的制度,自汉、晋到南朝,中国的刑罚体系中就同时存在赎刑和罚金刑。魏律将罚金刑规定为六等,赎刑规定为十一等。随着发展,从隋唐到宋元明清时期,各个朝代单规定了赎刑,而罚金刑适用的却越来越少。清政府颁布《大清现行刑律》,把罚金与徒、流、遣、死并列,合称五刑。此外,《大清新刑律》规定了易科罚金制度。到了国民党执政时期,以《暂行新刑律》为蓝本,对罚金的易科,缓刑,适用时效等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实施的刑事法令以及司法解释,有些涉及罚金刑。1979年《刑法》规定罚金为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1997年《刑法》对1979年《刑法》中的罚金刑进行了调整,分则也进一步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其罪名总计达200余项,其适用的对象集中在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和某些故意犯罪。(二)罚金刑的概念

我国对于罚金刑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立法界定和表述。学界也有不同的表述,综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罚金刑是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判决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刑在中国的刑罚体系中是剥夺犯罪分子本人所拥有的一定合法财产的较轻的刑罚。罚金刑是一种附加刑,可以附加主刑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三、罚金刑的适用方式及执行情况(一)罚金刑的适用方式

罚金刑的适用方式被称为规定方式或者适用形态,其规定方式由于各国的政治、文化、历史传统以及经济水平的不同,也就存在不同的差异。根据各国罚金刑的规定,主要的方式归纳为以下几种:单科罚金制、并科罚金制、选科罚金制、复合罚金制度、易科罚金制、附科罚金制度和罚金刑附科资格刑制。在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单科罚金。单科罚金制是指在刑罚分则条文中针对某一犯罪或某一犯罪的特定情节,只规定罚金制,而不规定其他的刑罚方法。

第二、选科罚金。即罚金作为一种选择的法定刑,可以使用也可以不适用;如果适用,只能独立适用而不能附加适用。

第三、并科罚金。在罚金附加适用的情况下,明确规定判处自由刑时,必须同时并处罚金。例如,刑法第326条规定的倒卖文物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这里,罚金只能附加适用,不能单独适用。

第四、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是指罚金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例如,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罚金刑的适用执行情况

司法实践中,罚金刑的判决率较高,但是存在的问题很多,至今是司法解释非常困扰的一个难题。罚金刑的执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罚金刑的空判现象严重,判处的多,执行的少。

第二、判决前预付罚金保证金而得到执行解决的多,判决后强制执行的少。司法时间中,许多继承法院执结的罚金案件就是靠这样的方式完成。

第三、对单位犯罪判处罚金刑的执结率高,对自然人犯罪判处罚金的案件执结率低。

第四、从犯罪性质上分析,在执结的罚金案件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案件的执行率较高,侵犯财产罪案件的执行率较低。在司法实践中,破坏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秩序罪中被判处罚金刑的多为走私、涉税、金额、违反公司管理和侵犯知识产权等经济类犯罪案件,单位犯罪和营利性犯罪多,由于案件本身的性质,财产刑较容易执行到位。

第五、当地人犯罪后,判处罚金案件的执行率高,外地人犯罪案件执行率低。四、罚金刑的适用所存在的问题(一)预收罚金的合法性问题

笔者认为预交罚金的做法存在很多的不妥之处:首先预收罚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我国刑诉法的基本原则。设定提前预交罚金的方式的原因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对被告人进行处罚。其次,预收罚金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倒置了刑诉法的基本程序。缴纳罚金一般都是在法院作出依法做出判决之后才可以去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在字面上看,或许并不等于是执行刑罚。但是,从客观上究其实质,其本质就是一种刑罚执行的手段。笔者认为这完全颠倒了刑事诉讼法的程序。再者,预收罚金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会引起主刑附加刑颠倒混乱,这十分不利于我国的司法公正。罚金刑在我国的刑法体系上,一直是作为一种附加刑而加以运用的。而附加刑绝对不能影响主刑的判决,可是,在我们现阶段的司法实践中,执行判决机关会把被告人交罚金的具体情形和积极程度的作为量刑上的因素考量。笔者十分担心这种现状,这样的“考虑”很多时候间接的损害的刑罚本身应有的功能和意义,同时也会使得被告人因为积极的预缴罚而逃避法律的制裁,导致司法判决上的不公,损害司法权威。(二)法官对罚金的数额有太大自由空间

根据我国《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这也就意味着罚金刑的数额由法官根据实际的案例进行判决,而我国刑法又对罚金刑规定了无限额罚金、限额罚金、违法金额比例或倍数罚金制三种方式。在这几种方式中比较,无限额罚金使用的比例比较大,并且其只在法律中规定了可适用罚金,但自却没有规定具体限制罚金数额。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法律漏洞,这种轻快很容易会造成法院对罚金刑判决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参数。我国东西部发展水平以及工资水平、消费水平都存在着很大的诧异。而我国有没有规定的具体判决标准和要求,也就造成了不同的地区判罚的情况不同,相同的地区不同的法院判罚的结果不同,使得罚金刑的数额确定相当混乱,不利于司法权威。(三)单处罚金很容易被滥用

纵观各个国家的刑罚制度,刑罚制度的进一步轻缓化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一种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在罚金刑适用中带来了单处罚金被大规模滥用的问题。由于罚金刑的量刑只有一定的幅度而缺少一定的数额标准,所以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判处罚金刑特别是单处罚金量刑的幅度随意性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我国的司法实践。(四)罚金执行难

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在我国,很大比例的罚金刑得不到有效切实的执行。从学界中的诸多理论中总结出罚金执行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部分被执行人的财产根本无法查清甚至没有。不管是被执行人确实身无分文,或者其将所有的财产加以隐匿,都不利于我国罚金刑在司法实践中的执行。第二、我国罚金刑具体执行程序不明确。法院在判决后,具体的执行机关不明确,有的是刑庭执行,有的是法警执行,不规范。另外,实现规定不明确,何时移送,何时执行都不明确。第三、对罚金刑的执行使执行庭的执行难度加大。我国是人民法院负责执行罚金刑,但是具体法院内部不明确,没有立法规定,这些都不利于人民法院执行庭的现实工作。五、罚金刑适用中问题的对策(一)依法适当的根据被执行人实际情况判决罚金刑数额

审判人员在决定罚金数额时,应当坚持公平、平等、人性、效益价值要求,讲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结合来确定罚金刑的数额。与此同时,审判人员也应该根据法律规定数额标准范围内,结合犯罪人本人财产的实际情形,遵循有利于执行的原则,结合犯罪人的本人的承受能力予以考虑。(二)规范检察机关对罚金刑适用的监督程序

罚金刑所有的刑罚方式中存在问题最多,所以更应该加强罚金刑执行的监督。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预交罚金情形应该加强监管和判决后的执行监督。对于执行人个人财产范围的明确应当慎重,切勿侵害还执行人亲属的财产。当存在自由刑时,判决罚金刑要充分考虑被执行人的实际情况,承担能力,充分考虑刑法的功能判处。另外,判决机关应当杜绝以罚金代替其他刑罚,损害司法权威。对于检察机关来说,应当加大对于罚金刑实施的监督力度,杜绝以罚代刑的现象,让罚金刑更加合法合理的去执行。(三)无限额罚金刑需要法律解释加以完善

通过对于法条的分析,笔者不难发现,无限额罚金刑规定在整个罚金刑规定中所占据的比例最高,也就可以看出,审判人员在罚金刑的适用上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极易导致审判人员去随意地做出判决。而基于此问题,执法不公现象也时有发生。基于此现象笔者认为,应当对于缺少具体幅度标准的罚金刑,应做出分析从而通过司法解释对无限额罚金刑的刑法执行标准作出规定。为了体现刑罚公正性和无限额罚金的公正性,在判处无限额罚金时,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四)解决罚金执行难的问题

罚金刑执行难问题是罚金刑制度一个突出的难题,其原因来自多方面,包括立法方面,司法方,还有其他多种方面的原因,解决罚金执行难的问题应当从原因入手,逐一分析。首先,应该完善立法,减少刑法中必并罚金的情形,增加选并罚金,让法官可以根据实际案件情形判决。立法允许被告人家属代为缴纳罚金刑保证金。其次,改进司法实践中的执行,完善审判阶段对被执行人财产审查制度,是判决机关能够有效的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机制,减少乱用自由裁量权的情形。最后,加强执法,提高罚金刑执行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的罚金刑财产保管制度。加强公检法三机关的配合,建立完善的扣押、冻结机制。六、结语

通过上述文章的分析,笔者认为:罚金刑的地位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越来越突出,正是因为这种作用的重要性和特殊的地位,学界以及实务操作中更加重视。明确罚金刑制度的优势和意义,深入分析罚金刑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罚金刑制度是理论界重要责任。作为附加刑的罚金刑,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司法实践中,更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进行,让罚金刑制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汪红飞.罚金刑适用范围之立法评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04:25-36.

[2]李洁.罚金刑适用若干问题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5:20-26+95.

[3]叶睿.罚金刑的适用与反思[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邢绡红.罚金刑立法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宗鹏飞.论我国罚金刑的适用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2.

[6]储硕.罚金刑适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7]冯超.我国单位犯罪罚金刑适用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2.

[8]范翔宇.制度对理论的背叛——我国罚金刑适用范围之批判[D].四川大学,2004.

[9]潘政委.罚金刑适用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D].吉林大学,2007.

[10]方也媛.罚金刑适用的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11]张建华.略论罚金刑适用中的几个问题[D].郑州大学,2007.

[12]丁益钧.我国罚金刑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

[13]林燕焱.财产刑适用的实证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

[14]陈冲.论我国罚金刑适用与执行的立法完善[D].河南大学,2011.

[15]吴献萍.罚金刑在环境犯罪中的适用[J].法学杂志,2009,07:53-55.

作者:戴忠杰

罚金刑执行难法律论文 篇3:

减少罚金空判现象对策研究

摘要 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存在着大量问题,其中罚金空判现象是最为突出的问题,空判现象不仅降低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还损害了法律的威严。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对罚金空判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空判现象的一些建议,为完善我国罚金制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罚金 空判现象 司法现状

罚金刑是法院依法判处犯罪人(包括单位)向国家缴纳其所有的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豍随着现代刑罚由自由行为中心向财产刑、资格刑为中心的逐步变革与进步,罚金刑日益受到各国立法者与司法界的重视,已成为各国刑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刑种之一。而在我国罚金刑尽管日益得到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罚金刑空判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为完善我国罚金刑制度提供一定参考。

一、我国罚金刑的司法现状

我国罚金刑在实践中的适用与执行主要呈现以下现状:

1、从适用罚金的案件类型看,罚金适用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侵犯财产型犯罪、妨害社会主义管理秩序型犯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型犯罪。从罚金刑的适用率看,依次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型犯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以贪利性犯罪为主。

2、单处罚金刑较少,且罚金刑适用率明显下降;罚金适用的犯罪类型高度集中,主要为侵犯财产型犯罪。

3、罚金执行到位率低。执行过程中,自动履行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执行终结案件的比例相当大,罚金的执行流于形式。

二、罚金空判现象与成因解析

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的适用与执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特别是近年来罚金刑空判现象日益突出,成为司法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立法层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罚金执行制度不完善。一是罚金缴纳方式的规定概括性过强,执行方法及程序上规定得不具体。现行刑法典虽然规定了强制缴纳、随时追缴罚金等内容,但规定较为笼统,司法解释也未对罚金刑执行问题作进一步的诠释或完善,如果犯罪人不主动缴纳,罚金如何强制执行,如何随时追缴,实践中不好操作;二是罚金刑执行程序如何启动、执行流程如何运作、执行情况如何监督,现行刑法典和刑诉法中找不到适用的法律依据,使得罚金的执行程序一时处于不明确、不规范、不易操作的境地。

二是罚金刑预先保障机制不健全,执行无法得到保障。犯罪人的个人财产状况是判处和追缴罚金的主要依据,应该是刑事案件中需要侦查核实的主要内容,但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规定在审前对犯罪人进行财产调查的制度,对怎样保全犯罪人的财产也未作任何规定,这样一来,犯罪人的财产状况从立案侦查到审查起诉、审理判决的每个环节,均不在司法机关的掌握之下,从而为罚金主观缴纳不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转移、隐匿财产提供了机会。同时,由于人民法院对犯罪人的财产状况不掌握,对犯罪人缴纳罚金的能力不了解,使得人民法院在执行罚金时不知从何下手,为罚金不能执行埋下了伏笔。

(二)司法层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判处罚金刑的大多数被告人无支付能力,是造成空判现象的重要原因。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绝大多数都是盗窃、抢劫等贪利性犯罪,而这些犯罪人的经济状况较低,又没有一定财产可供执行罚金,尤其是对无业、无固定收入以及因家境贫困而犯罪的人,其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被判处实刑后更是丧失了获得经济收入的可能,其罚金的执行难度就很大,造成法院依法判处的罚金时常难以执行或者未能执行。即使那些贪利性犯罪人在获得不义之财后,往往很快挥霍一空,连追赃都难以实现,更何况罚金的执行了。因此,在客观上存在着罚金刑的判处与犯罪人的实际缴付能力之间的矛盾,特别是高额罚金的判处与犯罪人的实际财产状况相差甚远时,就会造成罚金空判现象。这种倾向不但会增加犯罪人的侥幸心理,也影响了法律的尊严和刑法的威慑力。

二是有能力支付犯罪人或其家属拒不履行,是导致空判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实践中在宣判后主动缴纳的很少,特别是那些判处实刑的被告人几乎没有主动缴纳的。这是由于罚金刑的执行与否跟主刑的轻重并无直接关联,很多犯罪人或其家属受“罚了不打,打了不罚”传统观念的影响,误认为服了刑,其判处的罚金就可以不缴了,对判后追缴罚金往往抱着消极或抵制的态度,很有可能对犯罪人的财产进行转移、隐匿、变卖、甚至毁损,给执行工作带来困难。还有些犯罪人的财产与其亲属融合在一起,难以划分,执行起来也很困难。

三、完善我国罚金制度的建议

罚金空判现象的产生暴露出来罚金本身的一些缺陷,从前文罚金空判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来看,这个是一个很难真正解决而又不得不解决的司法问题。结合前文论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罚金制度,减少罚金空判现象。

(一)建立罚金刑执行保障措施。

罚金刑的执行不同于民事案件的执行,后者是由申请执行人负责向执行机关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而罚金刑执行的财产线索只能由司法机关自己寻找。由于我国现行刑法典对于罚金刑的执行没有规定相关的保障机制,致使一些有缴纳罚金能力的犯罪人能够想方设法逃避缴纳罚金,从而造成罚金刑的执行困难。解决罚金执行难的问题,不能仅在执行阶段寻找对策,而应从罚金运行的整个机制着手,采取层层分流的方法,将执行的难题分解到罚金运行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从罚金刑运行的过程看,罚金运行机制应由保障机制、裁量机制和执行机制三个环节组成,三者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保障机制的作用是使司法机关能顺利掌握和控制行为人的财产状况,为罚金刑的裁量提供参考,为罚金刑的执行提供财产线索;裁量机制的作用是确定罚金数额,为罚金刑的执行提供合理的法律根据;而罚金刑执行机制是保障机制和裁量机制的最终归宿,良好的执行机制更好地实现罚金刑的刑罚目的。

(二)完善罚金刑的随时追缴制度。

我国《刑法》第53条规定了罚金刑的随时追缴制度,是修订后的刑法对罚金刑增加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防止犯罪人转移、隐匿财产逃避强制执行、解决罚金刑执行难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目前随时追缴制度无具体实施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无限期地随时追缴陷入了看似严厉,实则缺乏力度的窘境。犯罪人被交付执行自由刑后,原判法院对其失去了控制,特别是当其刑满释放后,由于人口流动的频繁及户籍管理的宽松等原因,法院不可能对犯罪人的财产进行随时监控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罚金刑的随时追缴制度:一是设立财产刑档案制度,了解掌握犯罪人的经济状况,增强随时追缴的可能性。对每年判决的罚金刑案件的犯罪人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要求其定期向原判法院报告其财产情况,并对其财产情况建立跟踪检查档案,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便立即执行。对于犯罪人有转移、隐匿财产或高消费等行为,立即采取强制措施。二是制定随时追缴制度具体执行程序,增强随时追缴的可操作性。首先应明确罚金刑的执行主体,笔者认为可以建立法院与监狱以及刑满释放人员所在地公安机关、基层组织之间的联系制度,由原判法院负责执行罚金刑,监狱或者刑满释放人员所在地公安机关、基层组织予以协助执行。其次,明确执行可以采取的强制措施。如果发现了犯罪人、犯罪人的亲属或者其财产保管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等行为,应采取哪些强制措施,以及犯罪人已经将自己的财产转移或则隐匿造成执行不能时,应进行何种处罚,都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来制定罚金刑执行的强制措施制度。

(三)设立罚金刑的易科制度。

罚金刑的易科制度是在犯罪人拒不缴纳或者不能缴纳罚金的情况下,法院裁定易科自由刑或者其他措施代替罚金刑执行的制度。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罚金刑易科自由刑,指当犯罪人不能缴纳罚金时,以自由刑来代替罚金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规定了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罚金刑易科自由刑与自由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依附于罚金刑,属于罚金刑的执行制度,是不同刑罚方法的转换,其目的是为了保障罚金刑的执行,而并非有些学者认为的“以钱赎刑”;二是罚金刑易科劳役,是指当犯罪人无能力缴纳罚金时,将其强制留置在劳役场服劳役,以此折抵罚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规定了这一制度。罚金刑易科劳役与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司法资源十分有限,易科劳役成本过高,不利于罚金刑的执行。因此,我国暂不适合实行罚金刑易科劳役制度;三是罚金刑易科自由劳动,是指犯罪人在不能缴纳罚金时,允许其从事一定不剥夺自由的劳动,以自由劳动所得来抵偿罚金,又称为自由偿付制。瑞士的刑法规定了这一制度。它与罚金刑易科劳役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没有限制犯罪人的人身自由,且是以劳动报酬来偿付罚金刑。这种制度不仅可以确保罚金刑的执行,而且还可以弥补罚金刑教育功能的不足。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这种制度可行性不强,因为目前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的现状,尚不具备易科自由劳动的基本条件。故罚金刑易科自由劳动制度目前在我国尚不宜实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不仅具有较强威慑力,而且能够解决罚金判而不缴问题,我国可实行这一制度。但在适用时应当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适用对象问题,应当将罚金刑易科自由刑的对象限于有能力而恶意逃避缴纳的人。一方面能够威慑恶意不缴的行为,确保罚金刑最大限度地执行。另一方面通过易科自由刑惩罚恶意逃避不缴罚金的行为,可以避免司法机关再一次启动司法程序惩罚这种行为,不但可以节约司法资源,而且能够更快、有效地打击这种行为,维护法律权威;二是转换自由刑的刑期问题。由于罚金刑的本质是轻刑,因此其转换为自由刑的最高期限也不应过高。我国理论界一般以3年以下自由刑为轻罪,故罚金刑转换为自由刑的最高期限应在3年以下;三是罚金刑易科自由刑的性质问题。如前所述,这一制度并非一个独立的刑种,只是为了保证罚金刑的执行而设立的,因此在适用时应先对犯罪人实行现行刑法中的限制缴纳、分期缴纳、随时缴纳等制度无果之后,再考虑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将这一制度作为保障罚金刑执行难的最后手段,不可滥用;四是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的相关配套制度问题。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制度要充分发挥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完备的刑法理论研究,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制度相配合,只有当这些理论与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罚金刑易科制度才能有效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罚金空判现象问题。

四、结束语

罚金刑作为现代刑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惩治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而在我国罚金的现状却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在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罚金存在的空判现象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罚金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以期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罚金制度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罚金制度的完善发展。□

(作者: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助理审判员)

注释:

邵维国著.罚金刑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邵维国著.罚金刑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页.

参考文献:

[1]孙力著.罚金刑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潘勤毅著.刑法的裁量依据.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4]李洁著.罚金刑适用若干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作者:谭娜

上一篇:建筑火灾风险评估论文下一篇:七年级作文指导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