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2024-05-01

论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共6篇)

篇1:论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论民事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民事执行是实现民事权利的一种法律途径。然而在我国由于体制转型、社会变革等原因,“执行难”成为长期困扰司法工作的突出难题,也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具有执行力的法律文书不能获得有效地执行,民事执行制度就不能保障债权人的权利,那么就会有损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影响党和国家威信,动摇法治根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执行难问题的解决,无疑成为民事执行制度改革中不得不面对的疑难问题。通过分析民事执行难的成因,可以看出不论何种因素的出现,都会导致债权人债权难以实现。全面地理性认识执行难,有针对性地为解决执行难设定对策,分析民事执行难所处社会背景,明确其解决要求与目标,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民事执行

成因

解决对策

一、民事执行难的界定与表现

(一)民事执行难问题的界定

执行难一词是在何时提出来的,无论是从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难以考证。经查阅有关资料,1987年召开的法院工作会议曾对执行难问题进行专门讨论,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时使用了执行难一词。此后历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会议,均有执行难的提法及解决执行难的相关内

①容。在学界,有人称执行难为“天下第一难”。

那么何为“执行难”,对此法院执行人员和执行当事人及社会各界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执行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所讲的执行难,是指所有合法权益没有被 钱弘道:《执行改革的经济分析——兼评浙江省法院执行改革》,载万鄂湘主编:《中国司法评论》(2002年秋之卷),第47页。①法律依法实现的情况。既包括个别法院执行人员不依法行使职权,致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实现,又包括有些应该中止执行、终结执行甚至时不予执行的案件。而法院的执行人员则认为“执行难”是指,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阻力,如被执行人员拒不履行法律文书中确定的义务,有些单位包括党政机关不协助执行甚至妨碍执行,法院间互相不配合协助甚至帮倒忙,等等。而从严格意义上讲,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有条件执行,但由于主观、客观方面因素的存在,无法使之实现或难以实现的现象。①

(二)民事执行难的表现

如果将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执行依据确认的债权不能通过执行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的情形都归结为执行难,则几乎所有类型的案件都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但是,执行难问题在不同类型案件中的严重程度却有着明显的差别。从法院工作实践中不难发现,执行难问题相对集中于以下列举的三种类型的案件:②

1、涉农民案件。此类案件执行难的主要原因是:(1)被执行人下落不明。(2)可供执行的财产少。(3)宗族势力暴力抗法。(4)基层组织配合不力、甚至地方保护。(5)法院办案经费紧张,影响执行效率。

2、涉政府案件。此类案件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客观上,乡镇政府普遍困难,再让其承担债务更是力不从心。(2)在主观上,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法治意识不强,从本地区利益出发,滥用权力,严重影响法院的司法活动。(3)在体制上,现行司法体制存在弊端,法院设置地方化,使得其受制于地方,不能有效的公正司法。

3、金融案件。这类案件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是:(1)金融部门风险意识淡薄,防范和化解措施不力。(2)债务人自身履行能力差(3)被执行人财产变现难。(4)行政管理部门监管不力,甚至违规操作。(5)行政机关、金融机构不积极配合和协助法院的执行工作。

二、民事执行难的成因

民事执行是当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而使债权难以实现时,人民法院提供给债权人的一种公力救济方式,其功能是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的实现。一般来说,债权能够通过执行而得以实现,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执行制度与程序的保障。执行程序的启动、措施的采取及作用的发挥,对执行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债权的实现等,都需要有完善的执行制度与程序保障,唯有如此,民事执行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二是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即被执行人有可供履行债务的财产或其他条件,这是民事执行功能发挥的根本前提。三是有良好的执行环境。执行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需要在该社会背景下有一个适合民事执行权运行的土壤,亦即良好的执行环境。从实践中看,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申请执行人债权就能够全部实现。③可是在我国目前执行案件中这种情况的出现机会十分少见。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分析债权实现的三个条件得出阻碍债权实现的原因,即执行难的原因。

(一)执行机构的体制不完善

参见关赟:《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载霍力民主编《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② 参见董兆洪:《民事执行调查与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7——10页。

③ 参见牟逍媛:《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① 由于我国法院对执行工作的性质认识错误,导致执行工作与审判工作相混同,审执分立机制不完善,最终导致在执行机构设置上,经历了从审执分立到审执合一,再到审执分立的不同阶段。目前从我国法院执行机构的设置上,可以看出对执行工作的重视,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将执行领导小组改为执行工作办公室;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立执行庭,后改为执行局。但是如果执行局与以前的执行庭一样,职责及隶属关系不发生改变,上下级执行机构之间,依旧套用审判体制的模式,互不隶属,在工作方式上依旧套用审判工作中的合议制,那么以往受制于地方党政领导而导致执行不利的局面就不会有所改观。①

(二)被执行人欠缺履行能力

民事执行作为通过公力实现执行依据确认权利的保障,其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被执行人是否具备履行能力。对权利人而言,强制执行与义务人自动履行在结果上并无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方式,自动履行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作用,强制执行则是强制力作用的结果。义务人是否具备履行能力也就成为义务人履行义务的关键。如果义务人不具备履行能力,即使强制执行也不会有结果,实际上,此时也不应采取强制措施。人民法院只能对自己是否积极有效地严格依法执行负责,而不能对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负责。在执行实践中,不少被执行人确实非常困难,根本就没有履行能力。有的被执行人家徒四壁,如果法院执行其赖以生存的房屋和生活必需品等,无疑使被执行人生活陷入绝境甚至是绝望,“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根据人道主义精神,法院的执行行为不能因为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债权而致被执行人的生命权于不顾。生存权作为人权中最基本的权利应当优先于债权。②有的案件不仅被执行人生活困难,申请执行人生活也困难,此时不论是加大执行力度还是暂缓执行,都会引起当事人不满,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向法院施压,执行工作进退两难。

(三)社会信用意识淡薄

诚实信用原则是各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确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我国当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经济交往的增多引发了大量经济纠纷,人们的信用意识仍十分淡薄,诚实信用原则未能得到很好地贯彻。正是由于人们这种市场经济道德观念的缺位,导致了大量对合同义务逃避履行、对法院生效裁判逃避执行现象的发生。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要相对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市场经济道德观念的完全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得到很好的贯彻还要一个过程,因而这在今后一定时期内肯定还会成为执行难的一个③很重要的原因。

(四)地方保护主义

当前我国的法院和法官的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法院隶属于地方,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法院直接受地方党委的领导,在用人方面应经其核准同意,法院经费由地方财政直接拨与,在财物上受制约,地方法院还不是“国家设在地方的法院”而是地方的法院,执行工作在某些方面 参见关赟:《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载霍力民主编《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② 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须品。” ③ 参见李新:《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载霍力民主编《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9页。①确实很难摆脱地方和部门的干扰。而且区域经济的存在决定了当地的经济状况与其利益直接相关,也与当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而当地领导也自然要维护当地的利益。地方法院的人、财、物都属于地方,它不受地方的干预是不可能的,保护地方利益也在所难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无视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尊严,滥用权力,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肆意干涉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案件的执行直接涉及财物的,有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全局观念,往往为了避免损失,保住既得利益,片面的从维护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利益出发,对法院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这些都阻挠执行工作的正常发展。

(五)执行立法滞后

我国至今未有系统的、全面的、完整的执行立法。目前,法院在执行工作中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中的法律条文过于原则,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8年6月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及其他一些针对执行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司法解释,虽然解决了不少问题,但仍不够完善、系统。特别是在依法治国方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和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上述法律和司法解释已不能满足执行工作的需要。实践证明,“执行难”的状况与在执行工作中就有些问题的处理无法律依①据有很大关系。

(六)法院执行队伍的状况堪忧

在“重审轻执”思想的指导下,法院对执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执行对业务的要求不高,只要依据执行根据去操作就可以了,对执行人员的业务素

②质等方面要求过低,从而影响了执行工作。执行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行人员的法律意识、理论素质参差不齐。执行人员的法律水平对执行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合格的执行人员首先要有较高的法律水平,从目前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实行审判长和独任法官选任后的情况看,从事审判的法官与从事执行的法官的法律水平的差距是在扩大而不是在缩小。二是有些执行人员工作方式简单,态度粗暴。在执行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而不是简单凭执行根据就能照章办事,此时,需要执行人员依据知识、智慧与能力处理问题,方式简单、态度粗暴直接影响执行案件的成败。三是违法执行,造成“执行乱”。③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应当执行而不予执行、违法执行、阻碍外地法院执行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和加深了执行难问题,给民事执行工作造成种种阻碍。

(七)执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的执行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在监督力度、标准、程序等方面规定都不具体、明确。如执行监督指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依法监督,发现错误应及时纠正。但是立法上并没有对错误的种类、性质、怎样纠正已发生的错误等有关问题,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定。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无权对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进行监督,这无疑是人民法院负责执行工作的部分人员和领导发生腐败,进而影响司法公正的根源之一。

参见关赟:《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载霍力民主编《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② 参见董兆洪:《民事执行调查与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③ 参见牟逍媛:《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9页。①

三、民事执行难的解决对策

不可否认,除了以上分析的原因外,部分案件的执行难也是由于“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原因造成的。分析原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找出解决对策。针对以上造成执行难问题的成因,我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一)调整法院执行机构管理体制,使执行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由于司法体制的改革牵涉众多,等到最终实现,还颇费时日,而确定法院执行机构的职责范围,调整期管理体制则是既简便易行,又见效快的办法。民事强制执行的司法行政性决定了执行体制不能沿用审判体制的模式,应改革执行工作管理体制,即将执行工作由原来的各级法院分级管理改为上级法院对其辖区内各级法院的执行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的新机制。除此之外,执行机构的设置应

①加强垂直领导,干部任免由上级法院决定。

(二)设立司法救助基金,全力保障债权的实现

权利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客观上取决于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在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针对被执行人确实不具备履行能力,而申请执行人生活确实困难的案件,可由政府成立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专项社会保障基金,用以支付急需救助的申请执行人的基本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

(三)建立社会信用意识,更新市场经济道德观念

诚实信用原则已被确立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并被学者尊奉为“帝王条款”。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当前必须转变观念,在经济交往中以一个诚实商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游戏规则,正确面对市场风险,以善意的态度去解决所发生的纠纷,已建立一个成熟的市场运行体系和社会信用制度,实现经济交往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也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得以深化。社会诚信意识的强化,会促进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②

(四)改革司法体制,使法院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地方保护主义是阻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发展的“绊脚石”,要攻克这一“绊脚石”非常艰难,从法院层面上讲,要抵御地方保护主义,就必须从体制上保证法院财政不隶属于地方,使法院从根本上摆脱对地方政府的依附,地方政府也无法控制法院。治理抵挡地方保护主义的根本之策是从改革法院体制入手,如使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均为全国性法院,法官由全国人大常委任命,经费由中央财政供给;或者改变现行法院的辖区,使法院的辖区与行政区划不相对应;成立大法院,③等等。由于此构想涉及修改宪法及有关法律,故应当慎重。

(五)制定统一强制执行法,使执行工作有法可依

制约执行工作的因素,无论是法院内的因素,还是法院外的因素,在法律规范层次上都有反映。要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应从立法的理念上去考虑。强制执行立法的滞后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司法实际部门与国家立法机关的重视。强制执行法的改革完善应当以解决实践中的“执行难”为其出发点。我国应制定一部统一的强制执行法,规定审执分立,对执行机构和人员的法律地位、执行机构体制的建立、执行原则、执行范围、执行管理、执行程序、执行措施、执行费用的负担、协助执行义务以及妨碍执行的法律后果等问题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使执 《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研讨会纪》,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

参见李新:《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载霍力民主编《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③ 参见牟逍媛:《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①②行工作有法可依,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执行方式改革

1、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着重从下两个方面人手:第一,不断加强执行干警的思想、政治、组织、纪律,提高干警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使其成为能胜任执行工作的全面型人才;第二,走精英化执行之路,逐步提高执行队伍建设的标准。树立新的执行理念,深化执行改革。摈弃不符合现代法治要求,制约执行工作的陈旧作法,深化执行改革,创建符合执行工作规律的新体制与新模式,包括执行体制,执行机构,执行权运行机构和执行方式与方法四个层面。

2、强化执行方式改革,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按照“全面公开、强化监督、严格规范”的要求进行执行方式改革,以取得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推动执行工作的发展,解决“执行难”问题提供新的动力。

(七)建立执行工作的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

“执行难”也暴露出执行权在运行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为此,应建立执行工作的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建立执行工作的外部监督机制,必须加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执行权的制约和监督。建立严密的内部制约机制也相当重要。各级法院积极探索,将执行权分立行使,改变了过去执行权集于执行员一人的手中,①易于独断专行,暗箱操作的弊端,有效地整治了乱执行的行为。

四、结语

解决执行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关键则在于

②强制执行程序的完善与健全。只要我们根本转变“重审轻执”的观念,正确认识执行程序的价值,加强执行立法,健全执行机制,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执行工作必定会走出困境。总之,要克服执行难,必须要完善执行机构的设置,创造良好地执行环境,强化执行队伍法律素养及执法水准,建立与完善执行救济制度,最大程度保障申请执行人债权的实现,根植于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树立社会信用意识,使诚实信用原则在市场经济中得以实现。

【该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严禁抄袭!如有违者,后果自负!】

参见齐树结,马昌明:《完善我国强制执行法若干问题的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231页。参见关赟:《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探讨》,载霍力民主编《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①②

篇2:论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吴传华

近年来,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均取得很大的成绩,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自身应有的作用。但作为人民法院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执行工作,却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全国各级法院均出现了执行难的局面。执行工作己成为人民法院各项审判工作的“瓶颈”。一时间,申请执行人的埋怨、不理解;被执行人的抗拒、指责;案外人的攻击、嘲讽一起袭向人民法院。执行问题亦往往是人大代表与会期间讨论、反映的热点问题之一。

因此,强化执行工作,依法规范执行秩序,坚决杜绝“法律白条”,彻底扭转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终目标。

具体分析形成“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当事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执行一队受理的案件中因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而不得不中止执行的案件有91件,这也是人民法院案件执结率较底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经济效益差,负债多,亏损严重,偿付能力差。有的企业已破产或濒临破产的边缘,这些企业连职工工资发放都很困难,如果法院强制执行,势必激化矛盾,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的稳定。对涉及这些企业的案件不得不停止执行。有的被执行人夫妻双双下岗,无工资收入,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更不用说清偿债务了,此类案件只有依法中止执行。

二、被执行人无视法律故意不履行、逃避执行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致使道德滑波。加之全社会没有普遍形成诚实信用经营企业的价值理念,逃债、躲债、废债、赖债时有发生。有的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在法院执行过程中,答应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以拖延时间,然后东躲西藏,有的甚至一走了之,致使相当部分案件因找不到人而难以执结,不得不予以中止。有当事人在诉讼期间预期要败诉,就开始挖空心思,隐藏转移财产。将自己的财产进行出租、变卖、隐匿、转移,或公款私存、或多头开户、或企业改制、或申请破产等。据统计,我队受理的执行案件中当事人故意不履行有38件,因被执行人下落不明,而使案件不能按时执结的有45件,而且,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此类案件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因被执行人主体特殊而无法执结。

截止目前,我队受理的因被执人主体特殊而案件无法执结的有9件。这类案件的被执行人大都是村民委员会,由于我国取消了村提留等各项收费措施,村委会的各项费用由上级政府统一拨付,作为被执行人的村委会也就没有其余财产可供执行,造成大量以村委会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长期不能结案。

四、执法环境不好,制约着执行

具体表现:(1)一些地方党政领导法制观念差,无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滥用权力,以保护地方企业利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以权压法、以言代法、违法干预执行。(2)金融、土地、房产等部门协助不力。需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而银行以种种借口不履行协助义务。在执行中得到的财产,在转移过程中常常因土地、房产、车辆管理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过户手续,而功亏一篑。工商、税务等部门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不予协助或不积极协助的情形。

针对“执行难”这一难题,我队在执行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有力措施以缓解执行难:

一、采取执行听证的方式。在执行过程中,采取听证会的形式查明有关事实,分清是非责任,确定能否执行及如何执行等问题。以便实现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或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的活动。通过执行听

证,有利于执行职能的充分发挥,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变暗箱操作为透明操作。同时,通过听证双方当事人当庭陈述、辩论、举证、质证,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双方当事人、第三人和法院合理分担各自在执行阶段的责任。减少了当事人同法院的抵触情绪,还当事人一个明白。

二、强化执行措施,为了攻克执行难这一顽疾,针对部分被执行人恶意隐匿财产的情况,推出一项奖罚制度,重奖举报人。该制度规定,对需要通过举报执行的案件,按一定法律程序对外公告,收集举报信息,举报财产的范围主要是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房地产、车辆以及其它可以执行而法院又没掌握的财产等。同时承诺对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重奖。

通过对以往执行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要解决好“执行难”这一顽疾首先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党委重视,人大、政协支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是做好执行工作的可靠保障。

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汇报制度,实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执行制度,取得各级党委、人大、政协对执行工作的领导、监督、理解和支持。不断强化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对一些重大疑难案件,或在执行工作中遇到了阻力与困难,主动向政协反映情况,争取支持。

二、改革执行方式。

执行方式的改革,是解决执行难的关键所在。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必须实现,法院的执行工作必须确保其实现。否则就是“空调白判”,就是“法律白条”。这也是部分当事人缠诉、上访的思想根源。结果是,执行案件立案后,往往是申请人不停地找法院,有时指责法院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实现其权利,而人民法院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找被执行人,责令其主动履行,或是以职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扣留提取收入,甚至是搜查、拘留等强制措施,法院也似乎仍默认了这种转嫁。执行的成本很大,往往是得不偿失。其结果既没有使债权全部实行,又未获得社会的充分肯定。因此,必须进行执行方式的改革,我们要改变以往过多地采取职权主义,而采取更为公开、公平、公正的执行方式。

以上分析了造成执行难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但要彻底扭转执行难的局面,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为执行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汇报制度,实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执行制度,取得各级党委、人大、政协对执行工作的领导、监督、理解和支持。(二)是积极争取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随着执行工作难度的日益加大,法院执行活动必须征得检察、公安、银行、工商、土地规划、房产等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三)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执行工作流动性大,对抗性强,极易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对物质装备有特殊要求的客观情况。要大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保证执行经费、人员配置、通讯、车辆、警械等人力和物质条件的需要。

二、积极探索新的执行方法和艺术,切实加大执行力度,用足用活强制措施。实行执行风险告知制度、执行债权凭证制度、执行预案制度、先执行后收费等办法,增强了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采取悬赏执行、交叉执行、提级执行、开庭执行、执行听证等执行措施,解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被执行财产难动、协助执行人难求等困难。进行执行警务化的探索,加大和规范法警在执行工作中作用。在执行中,大胆灵活地采取搜查、查封、扣押、拍卖等强制执行措施。对构成犯罪的,准确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313条的立法解释,加大对拒不履行法院裁判和暴力抗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三、实行公开曝光制度。对故意逃避债务的被执行人,借助被执行人所在地的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电脑网络等媒体,公开披露被执行人名称及生效法律文书及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督促其履行。逐步完善悬赏执行、有奖举报、对被执行人高消费限制等执行方法。

四、加强教育管理,全力打造职业化执行队伍。我们认为,要破解“执行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职业化执行队伍是关键。要从提升执行人员的整体素质入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公正清廉、训练有素的执行队伍。

篇3:论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一、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般来说, 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可分为间接融资渠道和直接融资渠道。

(一) 间接融资渠道的问题

从间接融资方面来看, 企业融资渠道有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信用社贷款和非金融机构贷。商业银行贷款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政策性银行贷款偏向于政府扶持性项目和国有大企业, 信用社贷款和非金融机构贷款所提供的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 现阶段企业在这方面的主要融资困难有:

1、银行认为借钱给中小民营企业风险大。

中小民营企业的不确定性及其高倒闭率, 加上它在市场变动和经济波动中显现的脆弱性, 使得银行不敢向其放款。

2、许多中小民营企业本身也认为向银行借钱手续麻烦、费用高, 交易成本太高, 非万不得已, 不愿向银行借钱。

3、银行与企业之间掌握的信息不对称。

双方在信息上的不对称, 导致企业和银行在贷款决策上出现较大的差距。

4、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的运作费用较高。

在发放贷款前银行要收集企业的有关信息, 经分析研究后才能决策。在放贷以后, 银行还要监控企业是否按照合同办事。由于前述信息的不对称, 使银行增加了开支, 降低了盈利率。

5、企业通常不能按规定提供担保或其他抵押资产, 而且业主也缺乏理财观念。

6、银行内部缺乏竞争, 愿意将资金放给风险小、成本低、金额大的贷款对象, 缺乏积极性。

7、政府对银行向小企业发放贷款缺乏鼓励措施。

(二) 直接融资渠道的问题

从直接融资方面来看, 中小企业要从资本市场筹集到资金是相当困难的。由于国家对企业利用证券市场融资的约束十分严格, 且只有那些大型重点企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才有可能获批发行债券。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主要有发行债券、股票。企业进入股票市场一直受到所有制形式限制。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看, 满足这些条件的企业, 绝大部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特别是其中支柱行业中的骨干企业。过高的门槛阻碍了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 如企业要上市或者公开发行债券, 必须接受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 柜台交易是不允许存在的。并且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还要求提供通过审计机关严格审查的财务记录等等。而由于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规模小、持续经营能力弱, 并且信用等级不高, 因此以上硬性要求是很难达到的, 即企业自身素质的薄弱和国家的强约束力限制了其在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与股票市场类似, 债券市场也基本上未向中小型民营企业开放。

二、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 融资难已经成了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之一:而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中小企业自身与金融体系特点相冲突和源自中国体制转轨时期经济与金融发展不相适应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中小民营企业自身信用程度不高是融资难的最大障碍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症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些中小民营企业自身信誉较差:一是管理方面的信用。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均没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财务方面的信用。数据不真、资料不全、信息失真、虚账假账, 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中小民营企业。三是抵押方面的信用。由于中小企业一般家底较薄, 因此抵押物明显不足。四是效益方面的信用。有相当部分的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经营粗放、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等问题, 使其在经济效益上逐年滑坡, 有的还出现了亏损,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淘汰率高于大企业。每年都有大批的小民营企业开业, 但也有大批的小民营企业歇业, 有些小民营企业倒闭后连人也找不着。因此, 商业银行出于防范的意识, 自然不愿贸然地给中小民营企业贷款, 从而加大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

(二) 间接融资难的原因

1、从金融政策上来看, 还未形成完整的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中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政策, 主要还是依据所有制类型、规模大小和行业特征来制定。国有商业银行现已进行股份制改造, 新股份制银行的呆账准备金、挂账停息和资本结构优化扶持金、新增上市公司授位额度等多项优惠政策措施, 几乎都偏向于大型企业, 银行贷款方面, 大部分贷款也是贷给大企业, 虽然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 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 致使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仍然受到了束缚和影响。

2、从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 缺乏专门为中小民营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

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往往担负着社会稳定、增加就业等职能, 因而一些发达国家一般都通过建立政策金融机构等给予中小民营企业一定的支持。中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 基本上是与以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经济的调整, 如今, 迫切需要有与中小民营企业相配套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3、从社会中介的担保功能发挥情况来看, 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以中小民营企业最迫切需要的贷款担保为例, 现有的担保机构的运作处于低效状态, 他们的中介职能含糊不清, 因此效果并不显著。首先是担保机构本身的运行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既制约了资金的扩充, 使民间社会资本无法进入, 使这一市场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其次是缺乏应对担保风险和损失的措施, 政府财政资金一次下拨而没有定期的损失补偿机智和来源, 基金风险只得采取简单的分担摊派而不是有效的风险分散。再次是由于财政、经贸委、银行3方面的协调配合还不够密切, 使一些具体操作性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 影响了担保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 直接融资难的原因

1、主板市场的门槛较高。

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 难以达到上市的标准。而且申请上市所必须支付的法律、会计、审计等中介服务费用, 对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是很昂贵的。

2、二板市场设立的局限性。

目前已设立的二板市场尽管为成长型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带来福音, 带来上市的机遇, 但仍难以让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融到资金。因为证监会对二板市场高成长性的市场定位, 使之不可能为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3、对于企业发行债券, 法律规定严格。

国家对债券发行的条件、程序、规模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政策限制, 这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中小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一般来说, 能够发行债券融资的企业多半可以直接上市, 也不必发行债券了。

三、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从融资渠道来看,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改善, 基本的出路有4条:

(一) 加强企业自身信用的建设, 提升公司形象

要提升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 必须从3方面来加强企业自身的建设:一是在选择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 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 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头等大事。由于企业的治理结构, 企业的运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企业治理结构有效与否, 不但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集, 还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二是加强财务管理, 做到透明、真实。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且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财务管理, 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基础。三是不断创新, 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后劲, 创造条件引入风险投资, 提高企业的效益。中小企业的数量大, 发展速度快, 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长期存在, 因此银行信贷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实际的资金需求。风险投资是一种金融与科技型相结合的权益性投资方式, 将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大提供便捷的渠道和充足的资金。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们应借鉴美国利用风险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 大力开展自身的风险投资事业。作为市场经济的规制者的政府, 也应在这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首先应该允许民间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并给予税收上的优惠, 吸引风险投资进入的力度;同时政府要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完善的产权市场有助于风险投资基金的进入与退出, 有助于规范风险投资市场的良性发展。目前资本退出通道的缺乏是资金无法进入中小企业的主要原因。

(二) 加强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的改革和创新, 改善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应遵循“体系健全, 产权清晰、治理规范、市场运做, 法制完善、监管严格”的总体思路, 然后进行创新。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强化金融系统整体功能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继续深化来明晰产权关系, 健全以公司治理为核心的微观体制改革, 把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中间环节;同时注意转换金融领域的政府职能, 逐步减少对金融市场的直接参与, 将完善金融法规体系, 强化金融监管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外部条件和政府主要职责。

(三)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促使担保功能的正常运行

要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当前较重要的是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如美国的中小企业管理局已经和全国7000多家商业银行合作, 为中小企业提供强大的担保, 中小企业管理局要为其担保的款项负经济责任。中小企业管理局中的专门工作人员负责严格审查申请贷款的企业的基本情况与信用等级, 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中小企业违约的概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可以为其提供相对公平的融资环境, 可以分散银行风险, 优化银行资产质量;是进行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也是推动科技进步, 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途径。

(四)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 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拓展融资渠道

从中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来看, 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服务中心应该是风险投资组织形式最基本的选择。但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政企没分开, 又以国有独资风险投资公司为主, 非国有企业、个人、外商及其他机构只占很少份额;创业服务中心普遍存在地位不明、权责不清、资金缺乏、功能不足的问题, 真正良性循环的很少, 而且大多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而在中国目前经济环境下, 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有很大帮助, 同时也能探索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的风险投资。

就当前现状而言, 中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改革和措施要加深力度, 才能使企业更一步的发展, 提高竞争力。同时, 我们应提高对其他融资方式的认识, 拓宽融资渠道。中小民营企业在力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筹资外, 还应了解、认识其他的融资方式, 如国际金融组织信贷、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府贷款、补偿贸易等。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 民营企业会得到一个更加公平的融资环境, 以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茂华, 田应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透析[J].经济师, 2008 (8) .

[2]、梁鸿雁, 杨得芳.破解不发达地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题[J].发展, 2008 (5) .

[3]、胡俊之.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 2008 (1) .

篇4:民事诉讼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43-01

摘要: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多年来,民事、经济案件中“执行难”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为此,本文通过在对目前执行难的表现、原因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破解执行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执行程序;执行主体;执行难

1民事执行的概念和执行难的表现

1.1民事执行的概念。

民事执行是指当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文书确定的民事义务,人民法院运用公权力,依法采取民事执行措施,迫使债务人履行义务,实现债权人权利的法律活动。民事执行既是实现私权的一种法律活动,也是一种法律程序或法律制度。

1.2民事执行难的表现。

最高人民法院给中共中央的《关于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的报告》中,将执行难概括为(1)被执行人难找,(2)被执行财产难寻,(3)协助执行难求,(4)被执行财产难动。这四点可以说很精炼,但依据基层法院的实际经验来看,执行难还表现在(1)申请执行人举证不力,导致执行不畅,(2)执行财产的权属状况不明无法执行,(3)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使法院执行工作难在展开,(4)委托执行法院或协助执行法院不配合、不协助,使这两类执行案件执结率极低,(5)法院执行人员素质低下,态度消极、官僚主義、利益驱动等,(6)执行力量薄弱,(7)裁决书制作简单,说理不明,依据不足,证据认定达不到“优势感”造成无法执行,(8)地方行政干预司法独立现象严重,执行活动难以展开,(9)法院片面追求执结率造成执行敷衍,(10)执行法律依据可操作性差等。

2我国民事执行程序的不完善

2.1执行主体。执行主体又称为强制执行的主体,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能够引起执行法律关系生产、变更和消灭的主体,包括执行法院和执行当事人。在我国,有强制执行权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是能够独立行使执行权。执行结构是人民法院内部专门设立的负责执行工作的部门。从各国立法和实践来看,实行审执分离有利于审判人员和执行人员分工负责,从而有利于实现执行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便于提高执行质量和效率,这样做从而也可以使审判人员专心审判业务。但我国属于审执合一的立法模式,民事诉讼法的第三编“执行程序”是主要的民事执行立法,该编只有30条,规定的比较概括、简单、缺乏操作性,难以满足民事执行工作的需要。实践中,往往要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民事执行的司法解释才能适用这些法律规范。笔者认为,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程序。而我国民事执行程序立法过于粗疏,应该加以完善,可以考虑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制定独立的强化执行法,具体规范执行措施和执行程序,以保障执行任务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2.2关于参与分配问题。参与分配是指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申请执行人以外的其他债权人,因作为公民或其他组织的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各债权人的全部债权,申请加入已开始的执行程序,并将执行所得对各债权人公平清偿的一种执行制度。参与分配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并无规定,它是由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确立的,但其规定比较概括,对其怎样理解和执行尚值得探讨分析。

我国目前通过司法解释确立的民事执行程序中的参与分配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主要表现在:对于申请参与分配的其他债权人限制过严,且没有相应的程序来保障。如要求申请人必须已经取得执行依据或者已经起诉。对于其他没有取得执行依据且没有起诉的到期债权人,则不得申请,这对于保护债权人的债权是不利的。另外,对于其他没有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应当设置异议之诉程序,使其他已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如果对没有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的申请有异议,可以通过异议之诉程序,进行处理。而现在是全凭法院的决定。此外,缺少对参与分配表提出异议的程序。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执行工作实践,进一步完善参与分配制度。

3完善民事执行程序,全方位着手克服“执行难”问题

通过以上论述可见“执行难”的确存在着许多原因,对于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3.1完善执行立法,健全具体执行制度。完善强制执行立法,是解决“执行难”的直接有效的手段。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家常怡教授认为:“要解决执行难问题,其根本途径之一,就是要改变强制执行立法滞后的现状,尽快制定出适合实际需要的,独立的强制执行法。”在我国制定独立的强制执行法,可以完善、设置具体执行制度,为执行工作提供具体、充分的法律依据。当然,这要求立法者充分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强制执行法。

3.2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行能力和执法水平。执行工作政策法律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对执行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协调能力要求很高。因此,现阶段要把执行队伍建设作为搞好执行工作,克服执行难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常抓不懈。一是要强化政治和业务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执行人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二是要引入竞争机制,要将那些政治责任心强、业务精、作风好的中层干部充实到执行局,使之成为一支专业过硬,人民信得过的队伍。三是要规范执行案件的流程管理,实行阳光执行。一方面,要实行“阳光执行”,将案件执行的全程公开,即实行案件执行主体公开、执行进度公开、执行标的物处理公开、中止案件的情况公开等“四公开”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执行人员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实行执行裁判合议制,完善执行裁判权、实施权的监督制约机制,促使执行人员依法执行、文明执行。

总之,解决“执行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行之有效的当前措施,也应当研究设计长远的改革方案;既要从体制、司法、立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也要从法院和执行人员本身来合力突破。

参考文献

[1]田径:对民事诉讼执行难的理论和实务分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23卷第5期;

[2]胡家强、宿宝华: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对策建议.《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篇5:论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 关闭 ]

当前土地行政处罚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违法用地现象日益增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土地行政处罚案件已经成为新的执行难点之一。笔者通过对凤阳县法院2008年至2011年受理的114件土地行政处罚案件分析发现:其中,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的43件,法院强制执行即实施强制拆除的3件,法院采取终结执行程序及其他形式结案的68件,有效执行率仅占40.4%。笔者认为构成土地行政处罚案件执行难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农村法律意识淡薄,执行工作得不到相应配合。一些农民认为违法用地现象较为普遍,出于从众心理违法建房;一些农民缺少法律风险意识,认为违法建筑既成事实后,拆除的毕竟是少数,最多罚款了事,即便被依法责令停建的情况下,仍然施工抢建直至建成,增加了行政处罚的执行难度;少数村干部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解决村民实际困难等为由,私下变卖集体土地,默许甚至指使违法建房,并在法院强制执行时敷衍塞责、不予配合,甚至怂恿被执行人采用各种方法抗拒执行。在全部受理土地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案件中,农民个人违法用地建房的就有86件,占总数的75.4%;村委会以新农村建设为由违法用地建房共3件,每年均有1件。

第二,违法用地行为屡禁不止,执行任务较为繁重。当前,随着房产价位攀升,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一方面,受经济利益驱动,部分村民抢占土地非法建房,用于出租、出售或经商经营,一些农民高价出卖承包田用于非农业建设;另一方面,工业用地实行招拍挂后,地价持续增长,部分小企业基于生存发展需要,不惜违法建设,造成既成事实。2008年、2009年、2010年及2011年,在受理此类执行案件中,企业违法用地分别为1件、7件、7件和8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第三,土地执法机关怠于履行职责,执行工作易陷入被动。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7条第(四)项规定,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责令非法占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停止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土地执法部门向违法行政相对人送达《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

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相对人的违法建设尚未完工的情况下采取的制止该违法行为发展的行政强制措施,它具有预防性、制止性、紧急性之特征。由于土地执法部门前期监督力度不够,执法工作不到位,在违法建设尚未完工的情况下,怠于行使职责,对违法建设行为不加以制止,而是在违法房屋形成后方才作出行政处罚,随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将矛盾问题一推了之,不仅使得当事人损失扩大、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对立情绪加剧,也使得执行难度大大增加,进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在该院受理的土地行政处罚执行案件中,土地执法部门下达《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的仅有10件,不到总数的9%。第四,执行措施乏力,容易引发涉诉上访。一方面,由于土地行政行政处罚的内容多是拆除违法建筑、恢复土地原状、恢复耕种等,不仅在操作上难以把握,而且因涉及面广,矛盾复杂,当事人抵触情绪较大。例如,对村镇违法用地只处罚单位,不处罚责任人,起不到教育、打击、处罚的社会效果。有的村镇根本没有钱交罚款。有的就是交了罚款,官员也不心疼,因为这钱是国家的,是纳税人的。因此,“你罚你的,我干我的”怪现象就是这样产生的。另一方面,法院现有的人力、财力难以充分保障强拆工作,特别是违法建筑既成事实后,一旦强制拆除,当事人因投入成本巨大不惜暴力抗法,极易造成上访隐患,影响社会稳定。针对上述执行难的成因,笔者认为破解非诉行政案件“执行难”,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堵住当前,清理过去,着眼将来”的要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人民法院应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行政强制执行力度,才有可能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有所作为,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法守法率。土地管理部门和法院要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在日常普法教育的同时,特别要利用拆除违法占地建筑物的现场,搞好法制宣传,立足自拆、助拆,力求做到“完成一处拆违,教育一片群众”。对涉及土地违法的常发区、易发区、重点区,要逐户上门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同时尽力帮助解决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力求使被执行人理解和支持执行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开曝光一批典型土地违法案件,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第二,建立联动强制执行协调配合机制。非法占用集体土地行政处罚案件的强制执行工作单靠法院力量难以完成,政府部门的配合至关重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法院为执行主体,宣传、纪检(监察)、国土、行政执法、公安、乡镇(社区)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强制执行协调配合机制,设立相应的领导与执行机构,同时,明确国土行政执法部门为强制执行实施主体,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责任人,划分工作职责。确保非诉行政执行案件顺利执结。

第三,完善非诉行政案件审查程序。制定非诉行政案件审查办法,突破书面审查的局限性,使行政相对人参与到非诉行政案件的审查中,了解行政相对人的意见,进一步减少终结执行程序等结案方式,第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土地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加大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制止违法用地行为;同时,建议依照《土地管理法》第67条第(四)项规定,明确土地行政执法部门对违法占地建筑,在建成之前具有强制拆除的执行权。土地执法难需要国家综合治理,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建立土地违法占用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执法,才能使法院真正从执行难的怪圈中走出来。

篇6:试论民事裁判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民事裁判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赵弈涵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1期

摘要:近年来,民事裁判执行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困扰司法体制改革的一大难题,目前,当事人对于法院工作的不满绝大多数源自法院的执行工作。虽然各级法院采取各种措施强化执行力度,探索执行方案,但是执行难得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从而直接导致了公民对于法律公平正义的信仰危机,本文旨在通过对于执行难得成因、对策等方面的探究,拟寻求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民事裁判 执行 缺陷 措施

一、民事裁决执行难问题的现状

所谓执行难是指对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定和判决,原本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但是由于各种人为因素从而导致失去或者暂时失去执行可能的情形。在实践中执行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被执行人难找。在民事执行阶段,经常出现被执行人拒收法院执行通知书,或者被执行人为躲避债务,举家搬离,下落不明等情形,公司也经常设置保安系统或者公司员工组织法院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导致执行难度大,当事人利益得不到保障等状况。第二,被执行人实际资产状况难以掌握。被执行人往往都会有多个户头,而其提供给法院的账户通常是空头账户,被执行人的实际资产状况法院很难掌握,还经常出现被执行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进行资产转移以逃避债务的情形。第三,协助执行人不配合。在执行阶段经常会出现具有法定执行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与法院工作人员配合、不协助甚至刁难法院执行的状况,更有甚者协助执行人帮助被执行人隐匿财产、通风报信,或者重复扣押、查封、冻结被执行人被强制执行的标的物,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和顺利完成产生了极大的阻力。第四,应执行财产难以执行,日常生活中被执行人强行撕毁法院查封令、扣押令擅自处置应执行财产的现象屡屡发生,极端的当事人甚至暴力抵抗或殴打执行人员,执行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二、造成民事裁决执行难问题的原因

(一)关于执行问题的立法不完善

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民事主体尤其是自然人的财产状况以及负债情况缺乏法律调整,从而造成《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措施很难在实践中操作。《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有关条款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同时,《民事诉讼法》还规

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仅仅从法律规定来看,人民法院的执行措施是比较全面的,也赋予了很大的权限。但是这些法律条文能够得以有效运行的前提是,人民法院能够详尽的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而这种了解必然离不开对民事主体尤其是自然人财产以及负债情况进行调整的相关法律规范。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包括不动产住所,以及资金流向等只有所有权人是最清楚的,民事主体的资产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存款储蓄、股票、现金、债券、不动产等。通常看来,一个有能力履行债务的所有权主体当他不愿意履行债务时,往往会采取多种手段转移或者隐匿自己的财产,导致人民法院无法执行被执行人财产。因为法律明确规定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的家属的生活必须费用和必须品,而司法机关对被执行人的实际财产状况一无所知,并且取证困难,因此,更需要建立起一套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当事人财产状况予以调整。

(二)法院执行工作力度不够

一部统一的执行法典迟迟没有出台严重影响了执行的力度,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的 29条规定过于粗略,即使加上高法的司法解释也远远不能适应现在日益复杂的执行情况,导致法官面对很多情况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在连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大可以得过且过,导致执行力度严重不足,还有就是一些司法解释、通知、批复、办法及其它部门法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条文,主要规定内容相当分散、缺失严重。比如对执行担保、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处理,目前只是要求各法院按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办理,而没有作出系统明确的规定;对无故推诿拒不接受或协助法院执行的单位及个人均未作出明确规定。正是由于法律规范的疏漏,给法院执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继而影响了当事人合法诉权的即时实现。

(三)执行工作监督不到位

并不是所有不能执结的案件的当事人都没有履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能力履行债务而拒不履行的大有人在。由于对被执行人资产状况不能有效控制或无法掌握,很多被执行人的存款在银行长利息,被执行人整日吃喝玩乐,但就是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也因无法查到其存款情况无能为力。再如,由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不严,被执行人只要外出躲起来,人民法院就会因查不到其下落而无法执行。

三、完善民事裁判执行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民事裁判执行制度相关法律

执行工作的立法滞后,有关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行则无矩,使执行工作随意性很强;但如果法条不全,处理某些问题时,也会无法可依。强制执行工作是我国司法建设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审判、执行实践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产生,执行人员深感立法的不足,当前,在我国把执行程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分离出来,单独制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的条件已趋成熟。其表现在:第一,执行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债务人利用执行法规不健全的漏洞,逃避执行。执行立法滞后的现象已明显暴露。司法实践要求立法跟上已成燃眉之急。第二,我国法制工作的开展,立法技术的成熟,以及民事、经济、行政法律的逐步出台,法律的综合作用将更充分发挥出来。民事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第三,世界各国的立法模式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立法的趋势。如日本、奥地利、比利时等国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法的体例。制定独立强制执行法,吸纳更具体、更确实、更充分的内容,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执行工作的需要的观念已在许多国家形成共识。

(二)完善执行程序,加大执行力度

作为真正落到实处的执行员面对人手财政的缺乏,行政方面的压力应该重新对执行庭进行设置,建立相对于法院和政府都独立但并不是完全没联系的执行机关,首先执行前期与法院协调以了解全案案情,与行政机关的合作就是要在执行员的监督下适当引入行政权力以便执行的顺利进行,我强调的是一个相对而言,是独立的,但又不完全是独立的机关。在我国,行政机关作为被执行者执行不了的情况很突出,他们的赖帐往往比社会上的一般被执行对象赖帐行为造成的影响要恶劣得多,但是他们的难处并不是绝对的,只要上级机关作出一定的合作就肯定可以给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执行机关和上级部门作出一定的联系和协调就可以解决问题,面对社会上的被执行对象更是如此。有适当的公权力加入总好过几个法官带上法警去磨破嘴皮宣传法制的效率强得多,但是是否说由政府机关来执行呢?我国目前情况还不行,因为我国现在还在强调依法行政,离依法行政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旦赋予政府机关一个独立的强制执行权而且该权力覆盖了民事和行政方面,那是对我国的部分当权者一个相当大的考验。不论判决结果实际如何,和它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是否是不利于自己,只要它满足了判决所具有的条件,如既判力、判决作出的程序,他们就会自愿地去执行判决。相对而言,我国的某些人则是制度的投机者,他们不在乎制度所能带来的制度正义和社会正义,只在意它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如果给自己带来了利益,那么就会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并高呼天天理存在;如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利,那么他们就会尽力办法去规避,而且到处宣讲社会如此黑暗。在他们心中,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法律制度的运行对自己产生利益,他们就会用尽一切救济手段来挽回“损失”。这时最有效的救济手段往往是公共权力。他们既崇尚权力,又害怕权力,在权力的占有者面前,他们要么委曲求全,甚至不惜以养成腐败的代价来求得利益。因此他们不仅是制度的不合作者,为了信仰,他们会寻求一切手段,包括牺牲法律制度来实现个人利益。因此不自愿履行民事判决也是能预见到的,所以应当建立一个既独立于法院和政府但又有适当的公权力介入和在法官的监督下执行机关。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执行难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所以解决“执行难”不是哪一系统,哪一部门的事,是全社会的事,前面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谈到,在金融系统建立法院执行信息系统,这样对被执行人存款就能及时掌握,并能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使案件及时得到执行,再如,对外出务工的人员或其他外出人员的临时住址,由临时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管理,并

及时通报给户籍所在地,这样,不管被执行人到何地去,人民法院都可以通过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掌握其行踪,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明显有利于案件的执行。相信只要全社会上下都能够关心、支持执行工作,经过法官们的不懈努力,执行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参考文献:

[1]孙小虹,“克服执行难问题是社会系统工程”,载《人民日报》1999年3月10日.[2]梁红照《论我国强制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载《强制执行与参考》总第10集.[3]李政、杨惠玲,《从“执行准”透视执行程序之立法不足》,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8).[4]张启楣,《执行改革理论与实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9月版.[5]王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遏止司法权地方化倾向》,体制改革,2002(1).[6]董林华,《关于“执行难”和“执行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思索和探讨》,河北法学2000

上一篇:中级健身计划下一篇: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淘宝网店推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