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论文范文

2022-05-11

小编精心整理了《社会研究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以后,我国社会将进入转型期,即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转折时期,也是我国迈向富裕社会的关键时期。

第一篇:社会研究论文范文

社会治理视域下治安社会化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当前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治理视域下,积极做好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是建设平安、和谐中国的重要支撑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治安管理工作的社会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治安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了社会治理视域下促进治安社会化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治理视域;治安社会化;研究分析

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治安社会化发展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治安社会化的法治保障滞后、治安社会化的发展不均衡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这種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成为治安社会化的发展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一、治安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治安社会化理论研究的误区

最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治安治理社会化发展方面的问题,并且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其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首先,认识以及研究力度不够深入,在理论方面,虽然已经有非常多关于治安社会化发展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是,在研究深度以及研究广度方面,并不理想,缺乏综合性;其次,在理论研究的过程当中,对于治安社会化的概念、内涵以及外延方面并不清晰,导致治安工作、管理以及警务社会化概念出现了一定的混淆。

(二)治安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仍有部分基层政府部门以及公安机关并没有充分的意识到治安社会化实践的重要性所在,因而在实际的开展工作过程当中,由于意识不足,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落实;其次,部分公安民警错误的认为治安主要就是依靠执法者才能够有效的解决的,并没有充分的意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维护社会治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就出现了重法轻民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治安组织的培育以及发展,导致治安社会化形式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再次,当前安保工作的市场化和专业化两者之间并没有实现有机的融合,因而在开展安保工作的过程当中,依然会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响;最后,当前治安工作社会化呈现出泛化的趋势,进而出现了一系列假借治安工作社会化之名实为消极不作为的错误做法,以治安工作社会化之名把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社会化”。

二、社会治理视域下促进治安社会化的对策探讨

(一)加快转变思想意识,树立“公众本位”理念

社会治理视域下,我们必须要创新优化思想意识,充分意识到治安工作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公安部门应淡化“权力”意识,积极的做好“服务”工作,创新执法方法,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治安工作的开展。众所周知,很多治安问题都是来源于社会公众之间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就要积极的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聆听其意见建议,进而树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意识,促使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治安当中,加快和谐、稳定社会的构建。

(二)优化警力资源配置,促进警务工作高效运转

新形势下,要想更好的做好社会治安治理工作,公安机关就要进一步加大对警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基层警力队伍,使得民警彼此之间在面临治安问题的过程当中,能够及时的进行沟通交流,形成与民互动的良好局面,进而更好的解决社会治安信息,同时也能够及时的发现所存在的一系列的不良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除此之外,民警要积极的做好对治安问题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得治安工作能够落实到角角落落,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够充分的意识到社会治安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治安工作维护当中,最终形成“警察一公众一社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三)加强法律保障,拓宽公众参与治安的渠道和方式

治安工作社会化的发展,离不开法律规章制度的有效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不断细化、深化参与渠道以及参与方式,并制定一套完善、规范的法律规章制度。在这一过程当中,公安机关要积极的创新公民参与治安的形式,例如:保安服务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以及治安承包等一系列的市场办法;或者也可以是保安协会以及特种行业协会等防范;同时也可以是义务反扒志愿队以及居民义务巡逻队等等,各个地区应充分的结合地区实际状况,进而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社会治安形式,最终达到“公众安全公众治、社会安全社会抓”的有利局面。

(四)深化社区警务工作,夯实基层治安工作基础

社会治理视域下,社区民警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并充分的结合社区管理创新工作,进一步深化社区警务工作,充分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状况,开展 “民警驻区制”的社区警务模式,这样一来,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基层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治理视域下,我国治安管理社会化发展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治安管理社会化水平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积极的采取针对性措施,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契机,通过加快转变思想意识、优化警力资源配置、加强法律保障、加强城乡社区社会面治安管理、深化社区警务工作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瑞华.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参与的精细化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6):26-31.

[2]沈健.精细管理,贴心服务[N].绍兴县报,2016-06-06(1).

[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4-14(001).

作者简介

苏长枫(1985—),男,满,辽宁丹东人,丹东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作者:苏长枫

第二篇: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研究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以后,我国社会将进入转型期,即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转折时期,也是我国迈向富裕社会的关键时期。开展对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研究,对于全面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和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把我们国家建设成繁荣昌盛、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必然性

富裕社会是指物质财富富足、经济科技发达、政治生态良好、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优良、精神文明健康、民主法治健全、人民生活富裕,具有中国特色的富裕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集中精力进行小康社会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小康社会建设成就斐然。2020年,小康社会将全面建成。此后,我国将步入富裕社会的发展阶段,这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制度的必然要求。

(一)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一论断不仅清晰描绘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也清晰的表明了我国社会正处在富起来的发展阶段。小康社会是富裕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富裕社会是小康社会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实现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推进富裕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社会,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这是我国将要实现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质就是要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裕型的社会。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顺利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

(三)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

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就是说只有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富裕,社会主义社会就应该是富裕社会。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标志。因此,为了充分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小康社会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必须不失时机的推进小康社会向富裕型社会转型,加快富裕型社会建设。

(四)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下,理论界就富裕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并形成了先富 到后富再到共同富的理论思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不仅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而且在许多方面已经接近甚至达到富裕社会的水平和标准。如果我国的社会不能及时实现社会转型,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我国富裕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五)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变是高新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有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与之相适应。21世纪人类已进入高科技时代,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新材料等的发展和运用,催生了智慧社会的到来。虽然这些先进生产力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政治性和阶级性,但是它也必然要求要有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来推动其快速的发展。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的转变是我国社会经济制度进步和发展,必然会成为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小康社会向富裕型社会转型是一项崭新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实现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

(一)构建社会转型理论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变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必須要有科学的社会转型理论作支撑,才能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无关于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理论研究成果问世。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没有经验,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推进改革并取得成功,这是一件幸事。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面临的情况比改革初期的情况要复杂的多,如果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未必还会那么幸运。因此,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进度和成效,甚至可能会导致社会转型归于失败。

(二)科学规划与设计

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由于这一社会转型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借鉴,加之我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区域结构以及国际环境的杂和多变。因此,没有科学规划与设计,要想取得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推进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过程中,很有必要制定社会转型的科学规划与设计。

(三)创建雄厚物质基础

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变是以雄厚物质基础为前提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要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等都需要大量的物质财富。只有物质基础雄厚了,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才能顺利推进。在小康社会建设中我国物质财富有了大幅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提升。但是,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基础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现有的物质财富距离社会转型的需要和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而使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将因缺乏雄厚物资技术基础而难以顺利进行。

(四)区域发展一体化

区域发展不平衡贯穿整个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可以说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就是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它一直是制约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在局部地區还存在不平衡加剧的现象。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的转型过程,必须同时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向区域发展平衡的转变过程。因此,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小康社会向富裕型社会转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增强文化软实力

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不仅需要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也需要有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对社会转型的意义重大。但是如果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滞后,同样会制约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进程。因此,在推进社会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解决国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社会诚信度偏低和公共道德缺失等软实力不强问题。

(六)化解深层社会矛盾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转型的过程也就是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化解的过程。当下,我国存在的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生态治理和环境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社会收入分配不公,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短时间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社会就业压力仍然巨大,而且存在继续加大的可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农民工的利益和权利的保护;旧城和棚户区改造,空心户、空心村、空心校、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山区、老区和贫困地区脱贫等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也必须妥善化解上述社会矛盾和问题。

三、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路径选择

习近平指出: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这就为我国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指明了方向。

解放思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加强社会转型理论研究,提高对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必然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理解与认识。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是一个新历程,新事物,新使命。

深化改革、提高改革水平和质量,加快小康社会向富裕型社会转变的制度、体制、机制创新和顶层设计。改革开放是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同样也是实现社会转型,推进富裕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社会转型设计方面,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转型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为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提供保证。

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实现小康社会向富裕型社会转变的结构、方式和效益的提升。社会转型的关键在经济发展和财富增加,它是社会转型的物质保证。经济发展,财富增加,首先要依靠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手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财富的大幅增加,为小康社会性富裕社会转型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优化生态 保护环境,创造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自然、生态和环境条件。一是树立生态是资源,生态是资本,生态是生产力思想观念,为发展生态生产力提供思想保证。二是深刻认识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对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重要作用,把发展生态生产力作为社会转型的强大动力。三是提升生态意识,尊重自然规律,严格保护环境,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常态化,按照社会转型社会的需要和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属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内涵提升全员行动计划”教研项目(人文社科)《安徽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研究》(编号:2017nhrwc14)研究成果。

作者:葛瑶

第三篇: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正义观研究

摘 要:公平正义自古就是社会追求的目标,而社会正义也是生态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该文试从分配差异的视角探求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正义观,说明现存的分配中权利、空间和收入这三个方面的差异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社会正义 分配差异 平等

古希腊可以说是西方正义的来源,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主张,“社会正义就是每一个人都只做适合他的本性的事情” [1],得到他应得的东西,各司其职而不触犯别人的利益。这个相比于古代的东方也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说法。那么,要谈社会正义观,把它放在社会的层面,似乎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也有人说社会正义应该是分配的正义,包含经济的正义,生态或环境的正义,社区或公共的正义,而该文认为社会正义观应是正确看待分配中的差异现象,并能对此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

1 当前生态社会主义中的分配差异现象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加深的而产生的。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社会正义,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而我们的分配过程中存在着权利、空间以及收入的不平等现象。在现实中,人们所提出生态公平问题,就是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现象,在此主要从以下3方面来看。

1.1 权利不平等

生态与社会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不能单独的解决其中的某个问题。它所强调权利的分配中,不仅是传统的社会保障权利、就业权利,还有女权、移民权利等。而女权也是受到关注最多的,要达到自然的公正,首先得在人群中达到性别公正。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女性在生活中的地位相当不稳定,或者有时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还有一个是代际权利的公平,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平等机会,还要考虑后代人的机会平等。我们不能只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不考虑后代人的权利。我们不能毫无顾忌的为了自身的利益破坏环境,向大自然无限的索取,这对下一代是不公平的。我们应既考虑到当代人的利益,也保全后代人的权益,这才是权利的平等。

1.2 空间不平等

分配过程中另一个不平等的表现就是空间的不平等。空间不平等更多地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在环境中的不正义的处境。空间的正义要求所有的人,不论民族、国家和阶层,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行为和实践中,都享有公平的权利。而现今世界,存在着社会剥削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穷人是生态环境破坏的最直接的受害者。开发商把工厂建在新的土地上,他们获得了利润,而当地居民却要承受环境的污染带来的伤害。在自然面前,有的人利用自然资源获利多而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少,有的人在自然资源中获益少,却要负担更多的环境保护责任。

1.3 收入不平等

社会公平的标准来自于主体间的比较,有人工作投入多,却回报少,有人工作投入并不多,却通过其它方式获取高回报,便产生了社会不公的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公平问题特别关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们收入分配的差距在扩大,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让人们对当前的收入分配感到不那么乐观。相比较来说,收入分配是一个新的更加复杂的问题,尽管收入分配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人们大部分还停留在一般性的议论中,还没有对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相比较来说,收入分配的差异表现的比较明显,在普通大众身上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当然,“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未来社会要特别重视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要千方百计使低收入的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2]可是在社会发展道路中,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 分配差异现象的原因

生态社会主义想要“建立一种自我约束的、更节俭的、生态上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社会”[3],而现实发展中却出现上面的空间、权利、收入的不平等的现象,那么这些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利用与补偿不相对应

在现实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利用自然上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发达国家过多指责发展中国家对自然的破坏,更多地要求发展中国家对自然环境进行补偿,却没有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中的获益程度进行对比,也没有把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破坏所付出的代价作为一个评判的标准。而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部分企业和部门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了更多的个人利益,但也带来了很多环境方面的问题。相反,没有从中获益很多的人却要承受他们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这当然是不公平的。即就是说,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不是无偿的,人们利用自然与利益的补偿是不相对应的。

2.2 发展道路的环境破坏程度高

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加速推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也日益丰富,但是人类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自觉或不自觉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发展道路中还存在着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发展道路中还存在着较大的人与自然不和谐现象,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较高。人们对蓬勃兴起的工业文明不加限制,也不节制自身的欲望,结果导致自然对人的报复。

2.3 人们对生态公平的理念尚没有完全建立

由于长期追逐高利润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发展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利益的不平等现象,而没有看到更多的具体的不平等的原因。人们对生态公平的理念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导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即使出现生态不平等现象,如果没有损害到自身的利益,人们也可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去捍卫生态的公平。可见现实中人们对生态公平的理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也是出现不平等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 实现平等的举措

3.1 建立良好的补偿机制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但生态环境也需要保护的特定地区,国家也应加大投入力度,补偿他们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而造成的利益损失。从企业层面上来说,要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限制这些企业的排污量,促使他们真正在节能减排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个人层面来说,一些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消费品,应承担起必要的补偿责任,如:高排量的汽车、空调等,也应为可能导致的生态恶化付出代价。

3.2 建立有益于环境的科学发展道路

对于之前先污染后治理的开发自然的思路,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应创新发展思路,树立可持续的生态保护理念,生产可持续、可循环的产品。生活中也常见建筑物的拆除与新建,产生了不少建筑垃圾,应该发展绿色建筑业,使用清洁能源,不仅是生产者,还有消费者也要树立绿色消费意识购买清洁产品,有利于我们保护自然,保护人们的生态平衡。

3.3 建设生态环境及道德评价系统

针对人们生态公平理念尚未完全建立的基础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环境及道德评价系统,引导人们能自觉地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从思想上首先改变态度,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与自己无关,而是有关我们每一个人生存发展需要的问题,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谴责,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道德评价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4 结语

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一种在人与环境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4],而为了实现社会正义,生态社会主义在很多方面做了努力。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正义观在当时及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且社会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面对现今存在的权利、空间、收入方面的不平等问题,我们也要正确看待并积极应对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彭绪琴.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民主观及其启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4):29-31.

[3] 蔡春玲.浅析生态社会主义[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3,3(2):74-75.

[4] 王桂艳.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正衣观刍议[J].思想战线,2008,34(3):53-57.

作者:郭婷 杨瑶 刘祎

上一篇:水处理生物学论文下一篇:社会论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