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2022-09-12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价值观多样性、多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当今的大学生成长与生活于新媒体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海量的信息和巨变传播模式,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深刻把握新媒体的特点,研究其发展的新趋势,以主动与开放的心态应迎接新媒体的挑战,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

一、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2]新媒体的发展和进步依托于现代网络及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其发展符合现代社会的总体趋势与潮流。

(一)典型的“去中心化”特点

新媒体具有典型的“去中心化”特点。从信息传播主体的角度来看,新媒体具备多样化和影响力非垄断化的新特点。首先,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生成及传播方式更多地体现为单向传播模式,信息生成与传播主要由信息传播主体通过传统媒介传达给受众个体,受众个体被动地选择与接受,缺乏主动性及对信息的控制与反馈。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与传递的方式由单向传播为主演变为交互性传播为主,主客体边界的认定相对模糊,主体泛化。其次,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渠道的中心化和垄断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冲击,出现了信息传播影响力分散化、弱化的新特点。

(二)显著的“碎片化”特点

新媒体具有显著的“碎片化”特点。“微文化”时刻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手机等网络终端的普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导致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与时间的碎片化。首先,信息内容碎片化。在交互性传播模式替代原有的单向性的传播模式的过程中,人人都有麦克风,原有的传播客体大量的涌入,导致海量信息的不断激增,同时由于人们阅读等习惯的改变,在现代社会下,“微文化”泛滥,短平快的浅阅读盛行。为了迎合这一特点,新媒体平台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将信息内容碎片化。其次,新媒体环境下个体能够有效利用的时间呈现碎片化的态势。海量的资讯、丰富的渠道方便了客体的阅读和信息接受,满足了及时性、生动性与交互性的需求,但也使得人们越来越缺少深层次的思考,智能手机普及、流量泛滥的当下,网络及手机依赖症已然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三)明显的“隐匿性”特点

新媒体具有明显的“隐匿性”特点。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媒体资源具有明显的隐匿性特点。首先,新媒体信息形态虚拟。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形式,数字化信息是一种虚拟的信息形态,在在计算机语言中,是由无数的“01”组合,通过调整和修改比特的排列组合方式来修改或者制作信息,并实现把信息传送到世界各地。其次,信息传播关系隐匿。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交往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区别与传统媒体环境下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和关系,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是虚拟的,交流双方都可以单纯借助虚拟的符号和语言进行交流与互动,网络人际关心虚拟。这一新特点,一方面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扩宽了信息的渠道,但同时也增加了人际交往中的信任成本。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的挑战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总规模已达7.24亿,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人员为主要群体,比例72.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比例为29.7%。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8%。[3]大学生作为网民中最活跃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思维活跃、参与性强,其网络认知、思维方式会受到新媒体深刻影响。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及时性、交互性、参与性的特点,加强价值观的全方位、多角度、个性化的教育,因势利导、加强培育。另一方面,针对新媒体环境的挑战,解决如何破解难题、趋利避害,从而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路径。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模糊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信息传播主体的泛化、话语权释放,个体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传统的传播个人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明显增强。但是,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国家和传统意义上的官方媒体对信息产生及信息传播渠道的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影响力,从而使得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及接触的媒体类型及信息的多样化,在面对多样化的价值观与价值选择时,一些青年大学生往往会仅仅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做出价值判断,忽视了国家、社会与个人的责任问题,对核心价值观认同模糊。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困惑

新媒体碎片化的特点,以及在信息传播模式上的变革,打破了原有“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二元对立,个体可以相对自主地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自定的选择标准接受和发布信息。这一选择的自主性使得原有的社会相对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话语体系受到冲击,增加了个体价值观念选择的自主性。青年大学生群体,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知识增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群体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但思想仍不够成熟、阅历也不够丰富,面对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的碎片化的信息时,无法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从而容易出现价值选择的困惑。

(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约束的懈怠

由于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在新媒体环境下具有“隐匿性”的特点,会给人一种错觉,新媒体环境乃“自由之地”,认为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社会是虚拟的存在,不需要像现实社会那样严格遵守既有的行为规范,将网络空间看成私人属地,随意发表评论,甚至不加甄别地扩散与传播他人言论。

大学生群体个性张扬、思维活跃、主体意识突出、社会活动参与性强,新媒体环境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可自由表达的空间与平台,由于空间的虚拟与隐匿性,信息获取、传递多样,一部分青年大学生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不能做到自觉地用主流的价值观念约束自我。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选择

新媒体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浪潮,在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新媒体环境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因而既要肯定其优点及作用,同时也需克服其不足,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教育青年、引导青年中的作用,探索符合青年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培育路径。

(一)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

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语境内容和多样的传播渠道。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既要利用传统媒体,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特点与资源,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和路径。首先,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适应形势,主动学习新媒体的知识与特点,掌握新媒体的要义与应用技能,充分把握与利用新媒体的现代传播模式与传播规律,让核心价值观教育变的更直观、更生动、更活泼,积极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其次,打造一支优秀的新媒体工作团队,加强信息的研判、宣传与推广。培养团队成员过硬的政治素质、敏锐的媒体嗅觉、良好的媒体素养,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舆情信息,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工作。最后,鼓励大学生开展新媒体的运用,实现学习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二)健全监管机制,净化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舆论环境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现代网络及通信技术不断进步与运用,客观上要求建立与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当前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的大量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的信息,客观上对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尚未真正确立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必须要加强控制与引导。

首先,国家和社会层面上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与规范,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常态化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引导。[4]

其次,学校及个人层面上健全新媒体的组织、领导及协调机制,对新媒体认真开展学习与研究,做好使用与监督工作,发挥好新媒体及时性、扩展性、交互性的特点,让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起到更好、更大的作用。

(三)提升新媒体素养,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

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与运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加强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要求广大青年学生主动提高新媒体素养,不断增强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5]首先,提高选择信息的能力。当前网络信息复杂化、海量化,需要不断学习与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提高信息选择的能力。其次,培养甄别信息的能力。面对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的信息,需要通过教育与引导,使大学生不盲从听信,学会运用自身知识,通过独立的思考,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而自觉抵御错误价值观侵蚀。最后,强化自律与责任意识。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世界是当今现实世界的真实映射,是现实世界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体现,非法外之地和个人私人天地,同样需要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大学生活跃在新媒体平台和网络世界中,要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自主约束个人行为,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倡导者。

摘要:新媒体的普及与运用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正全方位地影响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青年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思维活跃、社会参与性强,其学习与生活的方式、行为与人际交往模式、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均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必须要不断研究新媒体的新特点和发展新趋势,从而不断探索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5-05(1).

[2]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21.

[3]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10):74-91.

[4] 唐平秋,卢尚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76-77.

[5] 韩杰,赵浚.“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着力点[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0-11.

上一篇:关于侧钻井事故的预防分析下一篇:有效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增强学生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