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逻辑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

2022-09-12

1 引言

“梦”, 即梦想、理想, 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于当下中国来说, 最伟大的梦想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魂”, 即灵魂、精神, 可以理解为在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而言, 当下最伟大的铸魂工程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那“梦”与“魂”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呢?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梦是魂的牵引, 魂是梦的力源, 魂为梦所引领, 梦以魂为支撑。”这就清晰诠释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对于如何理解“中国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可具体看以下几点:

2“中国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

“世上最重要的事, 不在于我们在何处, 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坚定的方向凝聚国家前进所需要的社会力量、军事力量和思想力量。“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在新时期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能够从方向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行轨道的准确性, 这是实践证明的科学论断。但“中国梦”为什么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方向引领作用?这背后的逻辑运行又是怎样的呢?

(1) “中国梦”产生的理论和现实逻辑赋予其引领方向的科学性。从理论逻辑来看, “中国梦”是科学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设想, 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基础之上。“中国梦”是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的统一体, 是旗帜也是方法。理论逻辑上的“中国梦”不同于通俗语言上的“中国梦”, 相较于后者, 前者可以说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表达, 在这个层面上, “中国梦”是政治纲领, 是思想理论体系, 也是方法论。作为政治纲领来讲, “中国梦”规划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动路线和奋斗目标, 对全党全国人民起到了统领作用, 恩格斯指出:“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 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中国梦”是思想理论体系, 而且是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 既体现了对理论成果的延续发展, 也体现了对时代要求的回应, 确立了一个时代共同的思想基础;“中国梦”是方法论, 体现为作为顶层设计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工作,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着眼于理想社会的构建。从现实逻辑来看, “中国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史, 是一部寻“路”史, 也是一部追“梦”史。“梦”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奋斗目标, 从中国古代人民向往的“大同社会梦”到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探索的“救国救民”梦, 到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追求“强国富民”的脚步从未停止。从“中国梦”概念的提出到其思想体系的逐步成熟, 这面精神旗帜起到了振奋人心、凝聚共识的作用, 映射了我们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 这面旗帜向全世界宣告了振兴中华民族的自信, 彰显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鲜明时代刻度与精神粹质, 与此同时, 这面旗帜引领着中国精神的沉淀和凝聚, 正如毛泽东所言“主义譬如一面旗子, 旗子立起来了, 大家才有所指望, 才知所趋赴”。

(2) “中国梦”质和量的规定性决定了其引领方向的可能性。“中国梦”质的规定性, 体现为具有社会主义属性、无产阶级属性的“梦”。具体来说, “中国梦”是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相符合的“梦”, 既不同于历史上封建主义性质的“梦”、资本主义性质的“梦”, 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欧洲梦”、“美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梦”没有自己特殊的党派利益, 完全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核心”的“中国梦”体现了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体现了实现“共享发展”的愿景, 这就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方向性。

“中国梦”量的规定性, 体现为“中国梦”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也就是说, “中国梦”不是一个确定的梦想, 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指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梦”的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相互继承、相互衔接的关系, 前者的实现为后者奠定基础和方向, 因而前一个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关系到更高层面现代化建设的后劲。迈过这两个目标, “中国梦”将进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阶段, 这是共产党的最高目标, 最高目标的实现需要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累积。

(3) “中国梦”对目标的追求决定了其引领方向的必然性。“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 也是世界人民的梦。“中国梦”这面旗帜立起来了, 这就需要用坚定的信念、有力的行动来追求它。作为兼具中国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堪当我们追梦路上的思想后盾。因为, 人们只有将积极向上的精神植入头脑和心里, 才有可能将思想变为切实的行动, 时时以价值准则为绳墨而度量自己, 处处奉之为准则而要求自己, 而当一个个正能量的个体集合成联合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与行为自觉。尤其在筑梦、追梦、圆梦的实践过程中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作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深刻地理解、感受、领悟其本身的力量与魅力, 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状态。因而, “中国梦”这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引领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方向。

3“中国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表达

“形象表达”是相对于“抽象表达”而言的。“中国梦”作为一种梦想, 是战略目标, 也是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也是战略目标。二者在国家、社会、公民目标的追求方面是吻合的。不管是“中国梦”所包含的中国梦理念, 还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囊括的核心价值元素, 各个范畴之间不是简单的观念罗列, 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 体现为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社会精神所构建的中国精神风貌, 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 但不同的功能引领造就了二者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说, “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升华。

从文本符号来看, “中国梦”承载的是一个感受性的政治符号。这个政治符号的功能在于使人民群众通过外在符号的感知来知晓国家战略思想所传达的规范性信息。“中国梦”仅仅是一个只有三个字的文本, 其“所指”内容稳定庞大, 像一张网囊括了中国发展由内而外、从古至今及未来的方方面面, 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的愿景, 当然也包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要素。从“中国梦”这个概念来说, 由于与梦、观念紧密相连, 将可感可知的梦想与个人、民族、国家联系起来, 这就脱离了概念本身的抽象性特征, 赋予“中国梦”这个战略思想通俗、形象、简洁有力的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概念较“中国梦”而言, 国家战略性较弱, 语言官方深邃, 意识形态色彩较重。所以说, “中国梦”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表达,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和河里的演绎。“中国梦”理念说到底就是用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问题, 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领未来美好生活的方向。

从国家形象构建来看,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从“美好乌托邦”——“腐朽的木乃伊”——“黄祸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的转变, 显然这些极端片面性的认知和言论是西方意识形态和媒介偏见的观念集合。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中国媒介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随之提升,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形象有了一定改观。“中国梦”思想一提出, 就得到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 一些国家的政要、智库及主流媒体将“中国梦”思想作为了解中国发展走向、中国国内外政策的窗口, 深入研究中国梦思想对国际社会的意义和影响。“中国梦”思想为传播国家形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开启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之门, 因而能否讲好中国故事, 能否做好“中国梦”跨文化阐释的国际传播工作决定了是否能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可以说, 当下“中国梦”思想是中国的形象标识,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不足以彰显国家形象。

4“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承载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以来党的主流思想阵地的主旋律, 这个主旋律能否释放强大的能量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 即承载体, 而“中国梦”这个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毫无悬念胜任承载体的角色。“中国梦”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作为一个通俗易懂的时代新命题, 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公民层面的追求, 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额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中国梦”思想既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元素, 又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注入新的内涵, 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 成为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梦”同许多其他的梦一样, 在实现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艰难险阻, 这就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为价值观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而早在先秦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就已把“心”定义为“情志”。可见, 心在生理意义之外, 更有着对思想、精神、意志、观念的生发、涵养与激扬。这也就是说, 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宰、驱动和引领之下, 我们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 沿着正确的道路, 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进。

筑梦追梦、立心铸魂, 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主体内容与基本要领之一。“梦”是中华民族和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追求, “心”和“魂”是中国梦的精神杠杆与力量源泉。“梦”

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而“心”和“魂”培植了我们内心的准则, 赐予了我们顽强奋斗的心劲, 勇往直前的胆略。“心”和“魂”为“梦”所牵引, “梦”以“心”和“魂”为支撑, 而只有当“梦”“心”“魂”三者结合起来, 才能赋予人们以宏伟的魄力和强大的定力, 才会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产生“最持久最深沉”的提升和驱动作用。在追梦、圆梦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增强价值观自信, 将价值观牢牢锁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与改革实践。

5 结语

综合上述, 在当前“中国梦”时代背景下, “中国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 形象表达和承载体, 二者是旗帜也是目标, 是凝聚当代社会共识的思想意识形态,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方向, 二者同心发力, 才能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创造奇迹。

摘要:“中国梦”的核心是“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魂”, “梦”与“魂”共同撑起十八大以来党的精神旗帜, 二者交相辉映。但就思想功能来看, “梦”侧重于目标引领, “魂”侧重于精神淬炼。在当前“中国梦”时代背景下, “魂”能不能随“梦”而牵, 说到底得看“梦”的吸引力和导航力, 真正发挥“中国梦”的方向引领、形象表达、承载能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起到“有的放矢”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2] 引自李锐.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M].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上一篇:大学生价值观差异性分析——以北京市某财经高校为例下一篇:贵州地区天麻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