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监管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执法监管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周伯华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特别要注重从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和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出发,着力研究和解决涉及全局和扰乱区域经济发展秩序的问题。努力防止市场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

第一篇:执法监管论文范文

基层工商转型升级 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肩负的职责任务、监管对象和手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近年来一系列问责事件的发生,暴露出传统管理模式效能低下、手段匮乏、履职不到位等弊病,工商履职能力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全面履职尽责、实现职能到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道现实而迫切的课题。对此,各地工商机关已就“转型”作了一些探索,实施基层工商转型升级、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一、基层工商转型升级的背景及其必要性

“转型升级”是基于对当前基层工商监管执法效能及运行模式的深刻反思提出的。基层工商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整个工商事业的基石。随着省以下工商机关机构垂直改革的深化,监管执法重心下移,承担起了绝大部分的监管任务,其监管执法效能直接体现工商机关的整体形象。然而,当前基层工商监管执法整体效能不适应综合监管的要求。

一是重数字轻管理。受现行财政供给体制的制约,收费与罚没一直是基层工作的重头戏,并在监管执法中片面追求数字。“个体管理费”实际上就是“个体费”,把“管理”丢了;执法重罚款,未能体现出管理的本意,严重制约了基层监管执法效能,一心抓数字,对各项基础性工作敷衍应付,监管根基极不牢固。

二是体制机制不顺。目前基层长期沿用的“两块制”、“三块制”运行模式,对综合、巡查、监管等业务类别作了大体分工,但不够清晰,在操作中相互孤立,缺乏有效衔接;监管过程和质量的评价机制不健全,人员考核未与监管实效相结合。现行岗位职责界定宽泛、监管巡查缺乏规范,出现考核难、出现事故无法追究具体责任人等种种问题。

三是巡查流于形式.一是巡查效率差。巡查人员习惯于逛市场式的巡费问照,检查没有重点,常规工作突击抓、突击工作经常抓,行政效能很低下;二是敷衍应付。一些基层人员巡查只图巡查表上盖章签字,应付上级检查。

四是问责制不落实。近年来行政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长久以来,基层工商监管仍停留于“巡费巡照”,重罚款,极少考虑后延监管,问责制严重缺失。

基于以上反思,现行基层工商监管模式必须从粗放型监管向集约型监管转变、升级,以全面履职尽责为目标,通过监管模式革新,全面落实经济户口管理,实现监管、执法、收费、服务“四位一体”。“升级”就是以信息化为平台,整合经济户口,有效运用数据库,实现分析、控制、决策的集约式。

二、实施转型升级的障碍

首先,思想障碍。目前不少干部职工对工商行政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严峻挑战不敏感,对创新监管方式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多年来,重收“两费”观念根深蒂固,原有的考核、评价机制,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很多领导沿用旧思维老办法,重两费罚没,在处理监管、执法、收费、服务关系方面单打独斗,未能实现有效衔接、相互促进。

其次,机制障碍。目前,基层工商还是一个“松散联合体”,存在以下四个脱节:一是登记与管理脱节。有的企业注册在某地开发区,但不在区内经营,登记发照后,监管出现“这边找不到、那边管不着”的盲区。二是巡查人员不会办案,仅限于“问问费看看照”,难以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也办不了。三是信息化与业务脱节。使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业务资源,实现电子化监管。而现在电脑成了“打字机”,输入的数据准确性、真实性差,无法用来分析辖区经营情况。四是所、片、点三脱节。有的基层工商还在实行驻场式管理,不论管理模式,还是运行机制,都处于“松散联合”状态。

再次,素质障碍。多年来的工作环境造成干部業务技能单一、知识结构狭窄。经济户口管理需要较高的素质。随着工商系统三级联网的建立和使用。基层人员应具备“会登记、会电脑、会检查、会办案、会调解”。但目前基层“五会”人才相当缺乏。成为制约基层监管效能提升的最大瓶颈。

三、实施转型升级的对策与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

转型升级是提升监管效能的需要。各级领导机关要切实转变观念,彻底转变“以数字论英雄、以两费较短长”的传统观念,修订完善基层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考核全面履职、考量监管质量、实施过程控制的科学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开展滚动式督查,及时发现和查纠纪律作风松弛、基础业务不规范、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推动基层工作落实,督促基层强化履职尽责意识,保障决策畅通。

(二)创新监管方式,实施“井字格法”监管模式

传统“组站式”监管一大弊病是巡查责任笼统宽泛。可将军事地形学相关原理引入工商监管工作,探索试行“井字格法”监督模式,实现定人、定责、定区域、问责到位,精确“制导”,准确“打击”。一要细划监管区域。在划分巡查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监管区域,将辖区划分为多个监管网络,明确划分到街道、小巷、居委会(村)、农贸市场、商城、工业小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杜绝监管盲区。二要实行“一人为主”监管模式。每个网络明确一名监管责任人,负责全面履行网络内的监管职能。监管责任人要准确、熟练地掌握片区内的经济户口状况;做到户口清、底数明、检查实。三要建立监管联动机制。在网格、巡查组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联动机制,实行统一指挥、集中检查、联动监管,确保监管措施到位,隐患整改到位,违法行为查处到位。

(三)畅通运行机制,变“合伙企业”为“有限公司”

要尽快改变当前基层工商“松散联合体”的状态,变分散的“合伙企业”为有效管理的“责任公司”:一是协调联动的内部运作机制。彻底改变“驻场式”管理方式,实行“集中办公、集中管理、集中学习、集中调配、集中考核、统一行动”的内部管理模式。巡查与执法相结合,强化巡查力量配置,在巡查组与执法组之间建立灵活的联动机制;二是建立责任倒逼的考核制度。建立和落实“以权能履职、按程序问责”为基础的岗位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关联责任连带追究制度。在界定基层工商履职边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岗位操作规范,形成基层岗位履职指标体系。建立机关处(科)室与工商所的考核机制,使基层承担有限责任。三是建立突发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要建立各级突发性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经常组织演练,做到对突发性安全事故实现果断、有效控制,防止职务犯罪。四是建立社会联动机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规定,要努力协调当地政府,将责任分流至相关部门,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主动防范责任风险。

(四)培养监管技能,磨炼基层一线“实战精兵”

当前基层素质培训的重点一是“五会”能力;二是工商所长指挥能力;三是内勤协调整合能力;四是巡案能力。要像公安培训反扒能手一样培养巡查能手。要结合基层队伍建设的实际,坚持重在一线、立足岗位、注重实效,全面提高基层工商干部的基本理论、基本法律、基本业务、基本技能,提升基层整体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基层干部队伍。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工商局)

责任编辑 吴 凡

作者:周裕昌

第二篇:有效防范监管执法区域性风险确保执法安全 促进职能到位

周伯华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特别要注重从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和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出发,着力研究和解决涉及全局和扰乱区域经济发展秩序的问题。努力防止市场监管的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近年来,山东淄博市工商局面对各类矛盾易发多发,网络舆情事件持续上升的严峻局面,居安思危,忧近图远,围绕区域监管、执法办案、行政许可三个重点,清积案、建机制、抓基层、强基础,干部队伍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监管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有效防范了区域性监管执法风险,确保了监管执法安全,促进了监管职能到位。

一、抓重点,清积案,全面化解监管执法隐患风险

(一)明确责任,整改区域监管隐患

淄博市工商局于2008年底全面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共查找出区域监管、执法办案、行政许可等各类风险隐患216条,出台了《关于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见》,分类制定应对风险隐患的措施。一是全面推进“片区化”管理的监管执法问责制。将全市72个工商所的监管辖区划分为248个监管服务责任区,建立了市局、分县局、工商所、工商工作室、片区责任人五级管理体系和联动机制,消除了监管盲区,做到了“守土有责”。出台了《区域监管服务实施办法》和《区域监管服务手册》,确定监管执法、服务发展、隐患治理、舆情收集、社会评价等5大类15个工作项目,理清了26个特殊监管项目和8大类173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监管依据、要求和监管方式,有效解决了“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怎么留下监管痕迹,才能达到免除监管责任、确保执法安全”的问题。二是推行了“三知一管”工作法,实施精细化监管。对片区监管人员提出了“知道业户在哪里、知道业户干什么、知道业户想什么,实施精细化监管服务”的标准要求,责任人对责任区的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重点行业、高危行业的监管做到了底数清楚,隐患排查到位,问题及时发现。

(二)强化监督,整改行政执法隐患

从理顺执法体制、规范执法流程、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强化具体执法行为监督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措施,有效防范执法风险。一是全面推行了相对集巾执法办案机制。在区县局设立执法大队10个,在工商所设立执法中队72个,理顺了市局、区县局、工商所三级执法办案事权,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二是全面实行了“网上办案”,规范执法程序。启用了“网上案件审批系统”,全面实行了“网上办案”,规范了行政执法流程,对各办案环节实行节点控制,实现了对执法案件的全过程监督,案件核审率达到100%。三是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将注册登记、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市场、合同、商标、广告监督管理等7大类,88部法律、法规、规章,230余项主要违法行为细化分解成930余项,确定相对固定的处罚种类和量化幅度,减少了对裁量问题的争议。四是强化案件督查。坚持每年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为进行一次全面督查,每半年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一次抽查互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把案件办成铁案、精品案、和谐案。五是树立和谐监管理念。将执法风险防范的内容从具体的执法行为延伸到执法理念的养成,牢固树立和谐监管理念,坚持“攻大奸、戒小过”,强化行政指导,慎用行政强制,推行权利义务告知、释法说理等制度,把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融人监管执法全过程。2009年以来,共查办各类案件18279件,案件处结率和执行率均达到100%,未出现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败诉案件。

(三)全面规范,整改行政许可隐患

对行政许可中存在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界定不严、高危行业无照经营、国企改制遗留问题、作为体现市场主体资信状况的登记档案不完整等隐患和风险,进行了重点整治规范。一是规范登记代理行为。针对发现的企业登记代理机构帮助企业虚假出资出证、伪造营业执照、公章等影响经济安全的行为,与财政、人民银行、银监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公司货币验资工作的意见》,对涉嫌虚假出资的企业严格实质审查,提高登记质量,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登记代理行为的蔓延,保障了地区经济安全。二是规范无照经营查处。针对无照经营现象屡禁不绝的问题,出台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操作规范》,对高危行业重点监管、无照经营行为分类建档、弱势群体区别处理等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将清理无照工作纳入了规范化轨道;对吊销企业仍正常经营的现象,制订了《恢复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经营资格操作规程》,提供有效的行政救济,既解决了吊销企业无照经营的问题,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三是规范国企改制遗留问题。针对淄博老工业城市在“先上车。后买票”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国有企业改制遗留的问题,未雨绸缪,抽调专人对所有改制企业的登记材料进行重新审核,发现问题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与改制企业沟通,积极稳妥地提前化解风险。四是规范登记档案。对企业登记档案进行全面整理,确保了企业登记档案的完整和质量提升;对企业登记档案数据库进行全面清理,核查、补录、纠正、清理问题数据3万余条,有效地保证了登记数据的真实、准确。

二、建机制,抓长效,推进监管执法风险防范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隐患风险的发生

淄博市工商局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要求对关系监管执法对象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从合法性和合理性上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防止在决策、审批等前端环节因工作不当产生隐患风险。为确保科学、正确决策,出台了《主要业务工作事项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对个案涉案金额在100万元以上或罚没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案件,对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国企改制等行政许可事项,都坚持做到集体研究决定。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政策出台,都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调研等形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2009年围绕应对金融危机制定出台的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的意见,先后召开重点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层次的座谈会4个,征求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意见30余条。

(二)建立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对隐患风险的应对能力

畅通诉求渠道,健全完善12315消费维权网络和内外监督机制,实行“局长接访日”、重大案件案后回访等工作制度,多层次了解社会群体的诉求。强化舆情监控,建立和完善了舆情调研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媒体、网络反映的舆情信息,定期通报重要舆

情,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焦点,做到见微知著、心中有数。同时完善了信息报送、矛盾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出台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群体性消费者申(投)述事件、重大传销突发事件、市场监管突发事件等5个应急预案。对监管执法风险做到“可知、可防、可控”。

(三)全面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化促工作规范化

淄博市工商局健全完善了案件处理、行政许可、业务决策等6大类247项制度,实现了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围绕规范登记服务工作,出台了《协助法院冻结股权工作规范》、《企业登记信息查询工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推行了首办责任制、AB角工作制度、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围绕消费维权,建立健全了消费者咨询和申诉、投诉的受理、查办、反馈制度;围绕依法行政,制定了《规范执法办案的意见》、《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执法监督暂行规定》、《错案责任追究规定》。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出台实施,切实规范了行政行为。

三、抓基层,管长远,全面夯实监管执法风险防范基础

(一)以创建“一镇一室”模式为重点,提升基层掌控力

全面整合工商资源,探索创建了“一镇一室”模式,凡管辖区跨乡镇的工商所,在工商所驻地以外的乡镇设立工商工作室,定期进驻2名工作人员处理涉及工商的事务,目前已设立工商工作室34个,实现了工商业务前置、监管触角延伸、服务发展前移、风险隐患掌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星级规范化工商所创建活动,将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内务管理、文明创建、服务发展等具体细化为20项内容、56项具体指标,进行全面考核。每年认定一次,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首批30个工商所已通过验收。“一镇一室”模式的实施和星级规范化工商所的创建,强化了基层组织,提升了对风险隐患的掌控力。

(二)重心下移专群结合,提升综合治理防控力

建立了综合治理防控体系,以主要商业中心区域、社居委、村委会为依托,建设“一会两站“1605处,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参与监管;与365家市场开办单位签署“市场开办单位责任书”,落实其市场秩序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有效发挥社会协管作用;在山东省率先选聘227名“大学生村官”担任工商联络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沟通联络。通过建立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发挥群众信息员的作用,拉长了风险隐患的反应链条,构建起了工商监管、社会监督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执法体系,实现了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群防群治。

(三)塑造群众型干部,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

化解监管执法隐患和风险,除了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更为迫切的是要解决与群众的感情问题。围绕对群众愿望需求不够关注、不够重视等问题,工商局于2009年初开展了“大走访”活动,2010年初开展了“大回访”活动,对全市8869户市场主体进行了走访,了解对工商的需求,帮助解决各类难题,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将走访形式上升为制度,坚持市局和分县局每半年、工商所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家或联络员座谈会,建立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为民便民利民”主题实践活动和争创“文明执法服务窗口”、“文明服务满意单位”、“争当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等活动,群众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在2009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达100%。

通过开展监管执法风险防范工作,淄博市工商局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要有效防范监管执法风险,必须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抓起,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维护和谐稳定的“防火墙”。通过创建“一镇一室”模式,淄博市局感到,面对社会转型、工商职能转型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要做好防范监管执法风险工作,必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向下延伸工作触角。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下沉”,把防范风险隐患工作从最底层、最基层抓起,实现“发现得早、化解得快、处置及时、防止蔓延”的良好效果。

启示二:要有效防范监管执法风险,必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凭借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确保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从淄博市局工作实践来看,在防范监管执法风险工作中,综合治理防控体系、群众信息员功不可投。他们都处在最基层的最前线,能够非常及时的了解社情民意,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为化解隐患风险赢得时间,掌握主动权。设置群众信息员,不仅为防范监管执法风险工作找到了抓手,而且提高了群众参与工商监管执法的积极性,提高了监管执法的效能。

启示三:要有效防范监管执法风险,必须建立全新的监管执法理念。淄博市局坚持将监管执法风险防范的内容从具体的执法行为延伸到执法理念的养成,牢固树立和谐监管理念,正确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防止监管执法过于严苛,导致矛盾激化。把维护公平正义放在首位,反思过去多年形成的一些不合时宜的习惯性做法,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尊重监管对象的人格尊严,凸显行政执法的柔性关怀,最大限度地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张永军 周 琳

第三篇:新形势下种子执法监管方式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十年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及执法监管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执法监管,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提高农作物种子行政执法水平,正确运用行政执法这个法律手段,通过查处各类种子违法案件,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秩序,有效保证制种行业健康、规范、稳定、有序、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种子执法监管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种子法》实施十年来,我国制种产业发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种子管理包括执法监管体制经过改革得到加强,政事企分开,种子管理机构体系初步建立,管理人员、工作条件、经费保障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的建立健全,对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的规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种子公司退出市场,打破垄断经营,市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潜力的种子企业;良种供给供应能力显著提升,新品种轮换推广速度明显加快,有力的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品种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等作物上均培育出一批优良新品种,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积极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制种产业的历史演变,种业还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小散弱,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市场流通品种多乱杂、未审先推问题时有发生;虚假广告、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十分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种业的发展。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制度设计、政策影响、商业道德等,与种子执法监管部门行政许可把关不严、监管不到位、执法不力有一定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判断种业发展的形势和问题,充分认识制种产业执法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要从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农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种业执法监管工作。

1.1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要求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是国家的总方针,是农业部门的责任。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实现产品多样化,突破口就是良种,高质量的种子供应依赖于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加强。

1.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

种子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科技载体,是推动农业发展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有了优良种子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竞争力,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强化种子行业管理为后盾。

1.3种子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我国发展种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种子产品需求量大,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市场,加强种子执法监管对促进种子产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4种子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加强种子生产经营执法监管将有效遏制不法企业的投机行为和恶性、低水平竞争,促进企业公平、公正竞争,健康发展。

1.5保护植物新品种的要求

通过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使育种这一种子产业的关键环节得以保护和激励,可以吸引和加大种子产业领域的私人投资,鼓励种业公司投入巨资进行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培育出具有极强竞争力的优良新品种,从而实现种子产业从品种改良、种子生产到市场营销一体化发展,并成为现代化农业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2我国种子执法监管采取的有效措施和积累的经验

2.1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2.1.1涉及种子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种子法》是新时期依法治种的根本。配合《种子法》,农业部先后制定出台了包括《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在内的30多部配套规章,同时全国各省(区、市)相应制定了种子地方性法规制度。

2.1.2《种子法》为核心的种子法律法规体系确立的基本法律制度

①种子资源保护制度:国家有计划地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种质资源,定期公布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名录。国家对种质资源享有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种质资源应当经过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②品种审定制度:主要农作物品种和转基因品种在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应当审定的农作物未经审定通过,不得发布广告,不得经营推广。中国确立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油菜和马铃薯,各省还确定了一到两种主要农作物,同时实行了品种退出机制,对已经获得市场准入,但在推广中出现种型退化,丧失使用价值,有明显缺陷的问题品种进行淘汰。

③新品种保护制度:国家对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名称适当,和属于国家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中植物品种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新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未经品种权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以商业目的生产和销售授权品种的种子。选育品种得到推广应用的育种者应依法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④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主要农作物种子,商品种子生产,转基因植物种子生产和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种子生产者、经营者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经营许可证,种子经营者凭许可证向工商机关申请办理或者变更营业执照,其中有四类情形可以不办理许可证,一个是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二是受持证种子经营者书面委托,代销种子。三是种子经营者在有效区域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以上四种可以不办许可证,但应办理营业执照。

⑤种子生产经营者档案制度

⑥种子标签真实制度:销售的种子应当加工分级和包装,并附有标签,标签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

⑦种子检疫制度:种子生产应当实施产地检疫,调运和邮寄种子出县域以及进出口种子应当实施种子检疫。

⑧种子储备制度: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生产需要,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

⑨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制度:转基因植物品种的选育、实验、审定、推广,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

此外,种子法还对有关违法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规定,主要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2.1.3 《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实施体现出的初见成效

①法律意识逐步增强:《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涉种单位和个人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种子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种子法》明确规定,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种子行政执法机关,解决了多年来种子管理权和执法权不统一,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任和权力不对等、不平衡、不一致的问题,增强了种子执法的责任感;二是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守法经营和维护自身权益。《种子法》规定销售的种子必需经过加工包装、必须附有标签,目前市场上散装种子近乎绝迹,尽管目前种子的包装有的还比较粗糙、标签还不够规范,但毕竟是向着合法的方向发展,也是法律意识提高的表现。三是种子使用者-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②市场秩序有所好转:《种子法》明确规定了种子的行政执法机关,对各种禁止行为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更加明确具体,处罚力度加大,赔偿金额增加,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因种子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民事赔偿责任,除赔偿种子价款外,还要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和有关费用。再如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要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证照、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最高定罪量刑可以是无期徒刑。上述这些规定,促进了种子行政执法部门加大对种子市场管理的力度,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意识明显增强,种子市场秩序有所好转,种子大案要案明显减少,保护了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

③地区封锁正在被打破:《种子法》的宗旨之一就是要打破地区封锁,形成统一大市场,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为此,在《种子法》中提出了种子经营许可证有效区域的概念,并规定种子经营者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有效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可以不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达到规定的注册资本规模,实行育繁销一体化的大型种子公司可以向农业部申请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其有效区域是全国。《种子法》颁布后,不少公司都积极争取申领有效区域尽量大的许可证。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市场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地区封锁的格局正在被打破。

④种业实力日益增强:农业部在进行大量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对注册资本、检验室和加工设施等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在配套办法颁布后,相当一部分企业通过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造、种子企业间以及与其他行业企业间的资本和资产重组,拓宽了投资渠道,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强劲势头,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脱颖而出。种子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产业基础得到强化。

⑤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极大的促进了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联合,企业办科研,科研办企业,合作研究,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优势互补,使资源和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企业机制改革逐步推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了一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两合制等种子企业。

2.2执法体系建设

2.2.1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强化种子执法监管职能

近年来,各地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农业部有关文件精神,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推动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新的成绩。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197个市和1 840个县开展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县级农业综合执法覆盖率占应建比例的75%。综合执法机构模式主要有三种。

模式一是成立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代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使行政处罚权, 而且绝大多数机构承担了包括种子在内的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执法任务。这种模式是根据农业部有关指导意见成立,集中行使农业行政处罚,与行业管理机构单独设置,将执法监管、管理、服务和质量检验有机的分开,有利于增强管理力量,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效能,切实解决了种子管理方面存在的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力量薄弱、经费缺乏和监管不力等问题。从建立初就注重执法队伍、制度、装备等方面的建设,人员素质和执法能力普遍较好,在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农业部门管理农业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得到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热烈欢迎。是目前职能发挥最好、设置最科学的一种模式。

模式二是在种子管理站的基础上加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牌子,负责种子管理方面的全部工作。这种模式仍属于传统的种子管理模式,习惯于行业管理,由于人员长期从事种子管理工作,加之现在的种子经营人员大多数是种子管理人员以前的同事、亲戚、朋友,碍于人情关系,种子行政处罚方面的工作没做过或做的不多,业务能力普遍不高。重项目、轻执法,重审批、轻监管,重抽检、轻处罚,市场监管执法不力的现象较为普遍。

模式三是还没有成立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种子管理方面的全部工作由种子管理站负责,行政处罚由于没有委托而疏于执行。这种模式有悖于国家推行的综合执法精神,需要改革。

2.2.2注重硬件建设,提高农业执法水平

依照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要求,农业部门全力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包括执法交通车辆、取证工具、档案信息处理设备等执法装备,并逐步更新。通过硬件建设,逐步改善了执法条件,提高了执法能力。

2.2.3加强队伍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素质

切实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了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尤其是加强了对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和执法行为、程序的规范化培训,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执法人员初步实现专职化。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农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成为能担当执法重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3制度建设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全国农业政策法规会议上指出:实行综合执法是贯彻实施《农业法》、《行政处罚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推进农业综合执法符合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符合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向是正确的。各级农业部门必须坚定不移地将农业综合执法推向深入,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的规范化建设。要处理好综合执法与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实行政企分开。改革后的种子管理机构与综合执法机构在职能上有明显的不同:前者主要承担品种区试、田间试验、质量检验、信息服务等行业管理,后者主要承担行政处罚。

《农业部关于全面加强农业执法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综合执法机构主要行使执法环节中的行政处罚权,行政许可、行业管理、检验检测等仍由原专业管理机构承担。

3种子执法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有些地方和部门对贯彻执行农业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农业法律法规的立法宗旨和规定要求

有的对种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认识不足,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产业发展的规律去抓种业,而是简单地把种子看成农业生产的一项措施,把种子生产经营看成事业性工作,搞“小而全”,搞地方保护,按计划经济的思维和模式管理种子生产经营;有的对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够,片面强调“管理”,忽略服务企业和发展产业;有的仅仅从本地区、本部门的狭隘利益出发,制定与《种子法》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外地种子和种子企业的进入设置障碍。

3.2 《种子法》的配套法规、规章和标准尚不够完善

例如对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经营准入条件太低,造成监管困难,发生质量纠纷后索赔难度大,存在潜在农业生产安全风险。对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内容没有具体规定,造成种子生产经营档案不统一、不规范,种子执法监管存在困难。对非主要农作物的命名和试验、示范、推广的主体、程序和准入没有具体规定。对种子生产企业违法生产种子造成损失的损害赔偿,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造成违法生产者因违法成本太低而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对种子生产基地准入条件,种子生产经营人员、场地、设备审查规定太笼统,信息公开公示没有具体规定,同时对生产基地的使用权、环境污染治理等在法律上也没有具体规定。对种子生产企业注册资金中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的比例没有具体规定。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执法监管没有涉及。有些农作物还没有种子生产、加工的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原来的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有的已不合时宜,有待修订。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原来的地方法规还没有修订,对种质资源保存库、保护区、保护地,以及农民自繁自用剩余种子的出售等尚未制定管理办法,对同一生态区域、相邻省区间引种的审批条件和程序也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种子法》的部分条文有待进行统一释义,有的地方出于部门利益保护目的,出台的违背《种子法》基本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待进一步清理纠正。

3.3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行为尚不规范

因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守法观念和责任意识不强,自我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受利益驱动,非法生产、经营种子,违法销售未经审定的主要农作物种子,不严格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规定生产种子,不严格按照规定加工、包装种子,种子包装标签不规范,种子生产、经营档案不健全,“套牌”、“贴牌”销售种子等问题在部分地区仍然十分严重。另外有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重行业管理轻执法监管的思想根深蒂固,加之有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经验不足,对农作物种子市场的形势把握不准,执法监管工作抓得不紧,力度不大,致使制售假劣种子行为和坑农害农事件仍屡禁不止、时有发生。

3.4种子执法机构有待于进一步明确,执法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由于目前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仅仅是被定性为代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相对集中行使农业行政处罚权,对各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职能确定,尚仅仅停留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文件界定层面上,缺乏相应法律、法规或规章等法律层面上的进一步明确,加之有些地方和部门在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中对相关政策精神的曲解,个别地方又借修订地方性行政法规的机会,将种子管理机构明确为农作物种子的法定行政执法机构,这样一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均成为平行的农作物种子执法主体,导致农作物种子执法监管实践中“多头执法”和“推诿扯皮”等不利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全面推行综合执法”的执法混乱现象再度抬头。

3.5农作物种子执法监管部门与种子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检打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种子执法监管效能的高效发挥

在现行的种子管理体制下,农作物种子检验检测机构大多数归属于同级种子管理机构,这样虽然便于管理和对农作物种子的常规抽检,但却不符合对检验检测机构的中立性要求,加上由种子管理机构行使种子执法权,势必会影响种子质量检验检测的社会公信度。由于大多数省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与农作物种子管理机构之间的执法监管协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导致农作物种子执法监管与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检打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两个机构之间的执法协作也就紧紧局限于委托检验检测方面,农作物种子质量常规抽检的行业监管作用和农作物种子质量执法监管的作用,均未能最大效能的发挥出来,不利于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履行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法定监管职能,也不利于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作物种子市场秩序的全面有效监管。

3.6种子执法监管缺少必要的经费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作物种子执法监管的公正性

由于种子执法经费的短缺,加之种子执法监管过程中种子质量鉴定费用较高的现实状况,现有的种子执法监管机构往往是“轻教育、重处罚”,将追求罚款额度作为目标,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执法监管的公正性。

3.7农作物种子品种审定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急需解决农作物种子执法监管在品种真实性鉴定方面实际面临的问题

目前农业部颁布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确定的品种审定包括国审和省审两种,加之品种审定没有要求必须向审定机构提交品种标样,给个别不法者留下了钻法规和制度空子的机会,也造成了我国种子品种多而不精和品种之间优势差异不明显的现实,同时也给执法监管中确定品种真实性带来不便。

4种子执法监管的难点与重点

4.1种子执法的难点

4.1.1种子执法经费不足,办公条件落后,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一是许多地方财政拨款的经费只够用于执法人员工资的发放,甚至有些地方连工资都很难得到保障,使执法工作难以正常有序开展;

二是因工作经费不足,导致执法装备缺乏,执法工作还是靠一支笔、几张纸和两条腿,使违法行为难以取证,影响了执法公正性和力度;

三是许多地方财政变相地将行政处罚款按比例返还,导致部分案件处罚混乱,有的甚至实行处罚款收支一条线管理,使执法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4.1.2种子市场面广量大,经营人员多而杂,监管难以全面到位

一方面,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种子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个体经营者不断增多,经营人员也相当复杂,一些企业下岗人员和不懂农业生产、缺乏种子经营常识的人相继融入了经营种子的行列,有的人因利益驱动故意违法,有的因不懂法而违法,这些都给种子执法监管带来了许多难处;另一方面,基层农业执法因人员编制有限,面对县乡村庞大的农资市场,使种子执法监管很难完全覆盖。

4.1.3违法违规的种子生产经营行为隐蔽,难以发现和取证

近年来,经过农业执法队伍对种子市场的严格监管,一部分种子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违法经营行为更加隐蔽,将违法种子不上门面柜台,而是暗处与下级种子经营者或者农民做交易。因违法违规种子大多成本低价格较便宜,少部分种子经营者、小商小贩和部分农民贪便宜,购买违法违规种子,且大多数没有票据,使得下级经销商和农民很难维权,农业执法也很难取证。

4.2种子执法的重点

4.2.1严格市场准入,清理不合格企业

严格按照《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的规定,严格执行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条件,对发证企业建档立案,定期了解企业在注册资本、设施设备、人员资质、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作到及时清理。

4.2.2强化种子执法,整顿市场秩序

进一步加大种子执法力度,退出一批不适宜生产或有生产风险的品种,清理一批不合格种子企业许可证,查处一批制售假劣种子的违法企业;种子市场监管重点检查品种真实性、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种子质量、种子标签、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经营档案,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种子备案登记主要检查经营者备案登记情况,对经营户的检查中要审查其是否有未备案品种,是否有乱串货行为,补充品种是否追加备案。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经营档案重点检查经营证照、经营范围以及经营档案建立、记载和保存情况、有效凭证的开具等。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属于未审先推、超范围推广,以及品种名称、审定编号、适宜种植区域、品种退出和授权品种生产商是否经品种权人许可等信息。非主要农作物种子品种是否引种试种,是否备案,经营手续是否齐备等。

4.2.3规范品种管理,加大无推广价值品种退出力度

进一步提高国家和省级两级审定的区试对照品种标准和审定标准,加强两级审定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杜绝“一品多名”现象;加大不适宜生产的品种退出力度,对推广面积小、种植风险大、农艺性状差的品种要坚决退出,实施审定品种有效期管理。

5新形势下种子执法监管方式思考

5.1法律法规层面

5.1.1进一步明确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法律地位

从法律层面上解决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究竟以何种形式代表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集中行使农业行政处罚权。同时建议保证地方性种子立法与上位法的高度一致,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种子执法主体的唯一性,杜绝和预防通过地方立法新增种子执法主体想象的发生,以确保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的全面顺利推行。

5.1.2修改完善现有种子法律、法规和规章

①及时制定《主要农作物种子审定品种标样管理办法》:为种子执法监管确定种子品种真实性提供法律认可的检测依据。

②对经营不再分装的种子设定必要的准入条件:对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规格、经营者资金、场所、人员和种子保管等方面制定明确具体的标准,并明确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③制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办法》: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格式、记录内容等方面具体加以明确规定。

④对非主要农作物的命名和试验、示范、推广主体、程序等制定具体规定: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行业管理和执法监管有法可依。

⑤进一步修改完善《主要农作物种子品种审定办法》:明确主要农作物种子国审和省审品种在审定等级和审定时间方面的效力大小,从法律层面上有效防止“一品多名多审”现象的发生。

⑥制定统一的种子生产基地准入条件:就生产经营人员、场地、设备审查,生产基地有关信息的公开公示、生产基地的实际使用、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从法律层面上做出具体规定,以确保优秀生产企业和优质种子品种在落实生产基地面积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

⑦对种子生产企业注册资金中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的比例做出具体规定:将企业流动资金与落实生产基地面积挂起钩来,有效降低因种子生产盲目扩大制种面积可能给制种农户造成的生产风险。

⑧从法律层面上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经营和质检标准做出具体规定:以便于尽快将马铃薯这一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行政执法的有效监管范围。

⑨尽快制定出台《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使农业行政处罚的幅度能有一个统一的裁量尺度,有效避免对同类违法事实做出差异很大处罚现象的发生,更好地体现农业行政执法的公平性。

5.2体系建设层面

5.2.1进一步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建设

根据《农业法》、《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和农业部有关文件要求,按照“协调统一、相对集中、权责对等、执行顺畅、保障有力”的原则,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为限,进一步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农业部有专门对口司局、省级有总队、市级有支队、县级有大队,上下贯通、运行有效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并且进一步明确规定实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后,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再委托其它机构行使行政处罚权。

5.2.2推行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与种子管理机构分工协作的监管模式

在综合执法体系健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与种子管理机构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种子执法监管模式,建立规范化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并承担种子执法监管职能。种子管理机构负责品种区试、田间试验、质量检验、信息服务等行业管理职能,将种子执法监管、行业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检验检测有机分离,使两个机构间做到职能明确、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这不仅符合现行依法治农的基本要求,符合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也符合新时期农业部进一步加强种子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加强种子管理力量,强化种子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效能,切实解决种子管理存在的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力量薄弱、经费缺乏和监管不力等问题,有效实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种子行业从品种审定、推广、保护到生产、经营、质量保障的全方位管理。

5.2.3合理配备职能

将法律法规授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的日常执法检查监管职能,以及对种子违法案件的调查和行政处罚职能明确赋予各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种子质量、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办证审核、品种审定推介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同时加强服务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在种子质量检验检测方面加强对各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查处种子违法案件的必要技术支撑。

5.2.4 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

各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选配执法人员,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强化对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作风纪律锻炼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专职农业执法队伍。

5.2.5进一步加强各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安排,并按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要求安排农业综合执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配备执法专用车辆、取证、通讯、速测仪器等必需的执法设施、设备,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执法装备方面提高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打击能力。

5.3制度建设层面

5.3.1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以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为核心的执法监督、执法公示、执法统计、错案追究、重大处罚集体讨论备案和档案管理制度,使农业执法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

5.3.2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协作机制

①进一步完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之间的纵向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执法指导、执法监督和大要案挂牌督办制度,建立健全跨区域案件和大要案层级报告制度。

②进一步完善省际和省内区域间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之间的横向联动机制:重点是种子生产、销售与使用地之间,生产商、批发商与零售商所在地之间的执法联动和协作。

③进一步完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与种子管理机构之间的执法协作机制:加强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信息和种子执法监管信息的交流与协查配合,做到对种子管理机构检验检测出的问题种子,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能够及时予以调查处理,共同提高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种子行政管理效能。

④进一步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与公安、工商、质检和法院等部门的执法协作:增强农业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社会公信力。

5.3.3强化种子质量检测等服务机制

强化种子管理技术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种子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设备和技术更新方面的投入,有效整合资源,不断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种子质量检验检测、品种区域试验、良种繁育推广和种子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做好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品种区域试验、良种繁育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5.3.4严格种子企业市场准入制,适当提高种子企业市场准入条件

一方面通过优胜劣汰和合理并购提高我国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承担经济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优势企业加大育种科研经费和先进生产设备投入,提高农作物种子整体质量。

5.3.5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建立健全举报投诉登记制度

利用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投诉电话号码等方式,及时对外公布信访投诉电话,做好投诉举报登记受理工作,及时出动执法人员调查处理,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首选,做到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解难,为农业部门树立形象。

5.4管理层面

5.4.1强化种子市场日常监管机制

将种子市场日常执法检查职能明确到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把强化市场监管,建立规范有序的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秩序作为综合执法机构的工作重心。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查必有果”,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违法行为,并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对涉嫌触犯刑律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4.2强化对种子生产经营者的宣传教育机制

进一步加强《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种子生产经营者能够树立“农民利益至上、真诚服务三农”和守法生产经营的意识,使种子生产者自觉做到严格按照生产许可证生产,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套牌生产,不套牌经营,使种子经营者自觉做到合法经营,不经营未审定品种,不经营已宣布不予推广的淘汰品种,并积极举报种子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与种子执法监管部门一道共同维护好种子市场秩序。

5.4.3 采用种子标签信息快速查询系统,搭建高效快捷的现代化种子执法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种子产品信息快速溯源制度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搭建高效快捷的现代化种子执法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种子产品信息查询系统和快速溯源制度,从技术层面上保障种子执法监管效能的进一步提高。具体方法是采用兰州意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二维码+移动通讯+互联网技术建成一个平台、两套系统,通过产品鉴定并入库——产生“入库二维码”到包装、出库并运输——产生“产品码”到验货、溯源及监管环节,完成防伪查询过程。其特点是唯一性、便于识别和查询、低成本和选择管理方式灵活等。

作者:白树明,李学荣,马成旭,柴用锋,段迎花,张丽霞,刘阿龙,刘玉明

上一篇:债务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执法检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