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论文范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低碳城市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大趋势。煤炭和石油的消耗给各国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得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成为共识。在工业、建筑、交通体系的三个方面,其中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几乎占到一半。而这个比例远要高于我们日常的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发展低碳建筑在成了热门话题的同时也成为了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第一篇:低碳城市论文范文

低碳城市系统模型

摘要:分析了学者们在低碳城市领域的研 究成果,针对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成果进行分类,并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然后本文提出低 碳城市研究与规划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思想,低碳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因此在系统论基础上 开展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低碳城市系统模型,分析了构建低碳城市系统的必要性和低碳城市系 统运作的规律,其中低碳城市系统中的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他们之间有 着相对稳定的耦合方式、组织秩序以及失控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最后根据低碳城市系统的 系统运营规律给出了低碳城市系统发展的建议,以期低碳城市系统朝着城市人类群体希望的 方向发展。低碳城市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低碳城市系统是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发展模式。

关键词 低碳城市;系统模型;发展模式

2007年来国际环境组织、各地政府与学术界开始关注低碳城市的理论与概念[1]。 我国多位学者对低碳城市从多个视角进行了定义:夏?堡 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 的能源生态体系[2];付 允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应当以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发展低 碳经济,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同时改变生活方式、优 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庄贵阳定义 的低碳城市是“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和低碳化生产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 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旨在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 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 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4]”。以上学者的定义多偏重于理论,笔者从理论结合实 践的视角认为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战略,企业坚持低碳生产方式、公民坚持低碳 生活方式、政府坚持推出以低碳社会为理念的城市建设的政策,能源技术与结构是低碳城市 建设基础、低碳交通与低碳建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当前基本内容、低碳技术创新是低碳城市 建设的支持,全体市民低碳思维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

本研究在低碳城市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系统,低碳城市系统的提出可 以从宏观上把握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方向,从中观上把握各个低碳子系统环节的运行机制 ,从微观上探索可持续发展城市各个低碳细节实现的方法。

1 低碳城市的研究分类

国内外学者对低碳城市理论的 内涵与外延做了积极有效用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多视角的成果:

1.1 已涉及的视角

(1)低碳经济视角。吴正德提出建设低碳城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 [5];辛章平等认为我国先发展起来的城市有能力、有责任也有必要采取行动 转轨到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上去,率新建成低碳城市,给后进的城市提供示范 和方向[6];黄滔认为低碳城市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发展循环经济最终也 是要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校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7];冯会会等研究 者认为低碳城市在我国还处于实践阶段,而循环经济已经趋于成熟,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循环经济有助于实现碳减排,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和重要路径[8]。(2)能源视角。能源是城市系统生存发展的命脉,是城市系统的输入,只有能源低碳化, 低碳城市发展战略才成为可能。龙惟定等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低碳城市形态必然是紧凑型的高密度 、高容积率和高层的模式,而适应这种城市形态的城市能源系统必然是使用低碳能源、分散 产能和减少需求的模式,并分别在城市、社区和终端用户3 个层面实现[9];张维功等 从低碳城市系统热能源视角认为供热热源规划应符合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 热源规划 的主要原则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 改善供热能源结构, 提升城市能源和供热领域 可持续发展水平[10];马学禄认为在低碳城市建设在能源方面 要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大力发展清洁技术,倡导各种可再生能源[11]; 刘怡君等认为快速城市化必然带动城市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城市的未来应以低 碳 模式为发展方向,将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城市燃料供应的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 度地提高各类城市的气化水平和高质量燃料供应,注重新一代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 料生产技术,清洁煤、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先进节能技术,碳捕获和封存 ,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12]

(3)城市规划视角。赵刚认为低碳建设须规划先行,要将低碳发展的理念融入产业和民 生之中,要将低碳城市纳入“十二五”规划,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13];候波等认为为实现温室气候排放目标,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将成为这一新 理念的标志,也将是发展低碳城市,实现减排目标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规划是发展低碳城 市的基本战略、有效策略和可靠保障[14];叶祖达认为城市规划在建设低碳经济中 有重要的角色,作为可以影响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建筑、交通等范畴的专业,对城市化 过程中合理资源分配和使用都有协调和调整的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必需有两大城 市规划策略:“减缓”和“适应”[15];张泉等对国内外低碳城市 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 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 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16];顾朝林认为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主要在于: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 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揭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 之间的耦合关系,解释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科学问题联接[17] ;陈群元等认为低碳城市建设可通过规划手段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增强 碳汇能力[18]

(4)低碳交通视角。交通系统是低碳城市的运营速度的体现,频繁交通堵塞会造成极大的 能源浪费。陈洁行等针对杭州的低碳 城市交通发展从公交优先,健康出行,环保交通工具与新能源动力应用,政治高污染黄标车 与交通对城市空气污染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对性的策略[19];余凌曲 等从轨道交通视角提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将大幅降低城市排放强度,将有效提升城市 交通效率,将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20];崔耀杰从快速公交视角提出从城市的交 通出发,从交通模式上彻底改变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模式,提倡快速公共交通,是城市在低 排放的快速公共交通模式下发展,形成新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21]

(5)其他低碳视角。李靖等在低碳技术视角认为推广低碳城市应用技 术, 其节能减排效果显著,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 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 , 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蒋有绪等从碳汇视角认为增加城市 的森林碳汇是城市减排的重要补充,发展城市森林或者创建森林城市应是发展低碳城市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可以先行的重要一步[23];赵宏宇等从研究“碳 足迹”的计量方法和影响因素出发,确定低碳城市规划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城市用地与交通间 的联系上,以此来培养城市人的低碳出行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减少城市生活中的“碳 足迹”[24];戴星翼从低碳建筑视角认为城市系统建设大拆大建通常是高碳的,豆 腐渣工程必定是高碳的,重复开挖的道路必然是高碳的,只有消除了此类现象的城市建筑, 才有资格进入低碳城市的行列 [25]

1.2 需补充的视角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经济、能源、城市规划、城市交通、技术、碳足迹、碳汇与城市建筑等多 视角来研究低碳城市系统,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成果存在多个视角上一定的不足 ,这些视角是低碳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

(1)低碳生产视角。企业生产方式经历传统生产方式、末端治理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方式 ,以往生产方式的进化都是为了帮助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低碳城市系统发展方式要求 企业生产必须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此目标,笔者从供应流视角提出了低碳生产方式,把某条供应流采中用低碳生产方 式的企业群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低碳生产方式要求低碳生产系统内的各企业不仅要求企业 内部生产制造运营低碳化,而且要求企业参与供应流企业群的低碳化运作。

(2)低碳生活视角。从超市开始收取塑料袋的费用开始,低碳生活概念开始进入市民的视 线,但是这个只是低碳生活的冰山一角。在现实市民生活中,非低碳生活方式几乎没有撼动 ,要推动市民生活系统低碳化,在未来的研究中,首先应该在低碳思想教化上下足功夫,运 用立体媒体等信息传导工具,把低碳的理念真正植入每位市民的思维中,落实在市民生活方 式上;其次借鉴市场机制制定政策,使得市民生活采用低碳方式,能够直接收到经济效益回 报,从经济上调动市民主动性与推动市民生活低碳化;最后要多学习国外先进的低碳生活理 念与方式,根据中国民族性特点加以吸收改良后推广到全国。

(3)低碳建筑视角。城市建筑是在碳排放中占50%以上的份额,远远高于交通、工业生产与 市民生活,在低碳城市系统中重视程度权重仅仅次于低碳能源,但是目前相关的科研较少, 笔者认为从未来的研究趋势有以下几点:低碳建筑设计技术的研发与设计思维的推广,首先 相关建筑产业要有危机感,传统高碳技术已经与低碳城市发展背道而驰了,要在建筑思维上 嵌入低碳的概念,把低碳落实到建筑的全部细节;低碳建筑的材料创新,每单位的建筑体都 是由若干单位的建筑材料组合而成,建筑材料的低碳化推进低碳建筑系统的低碳,建筑材料 不仅要低碳化,而且还要向着改善环境帮助自然自我净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劳动力的低碳规 范施工,过去与现在的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往往充满高碳的野蛮施工,造成极大的浪费,使得 人力、物力与资源的无功效消耗;现有建筑体的低碳化升级,现有的建筑大多隔热功能欠缺 ,可以采用自然资源有如稻草与木材等合成新型材料去返修现有的建筑,将有效控制升级后 的建筑减少对热与能源的需求。

2 低碳城市系统模型研究

2.1 低碳城市系统模型构建

笔者认同经济学家唐方方教授的观点:低碳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城市的低碳化不只是节能 减排及循环经济这么简单[26]。低碳城市研究与规划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思想,低碳 城市系统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在此试图在此视角上做拓展性研究。以达到提高城市 竞争力、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 体的排放的目的。

低碳城市系统(LCS,LowCarbon City System)是指LCS内各个子系统与要素按照人工设 计的、预先规划的规则或设计好的方向运作,以实现或完成LCS内各个子系统与要素单独不 能完成的以城市为单位的人类群体采用低碳的生存方式与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低碳城市系统建设,重点是低碳,目的是发展,低碳约束将制约城市发展方向的选 择,决定城市向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向发展。

从系统的特征研究低碳城市系统是把某一个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低碳能源系统是LCS的 输入,低碳排放系统是LCS的输出,LCS内的子系统群之间两两耦合,低碳技术系统和低碳政 策系统能对LCS的输入输出起到正反馈作用,通过低碳城市系统实现以城市为单位的人类群 体采用低碳的生存方式与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与延续。

前一节分析了低碳城市的经济、能源、城市规划、城市交通、技术创新、城市建筑、低碳生 产与低碳生活等视角。这些构成了低碳城市系统的子系统与要素,根据这些子系统构建了低 碳城市系统模型图见图1所示:

图1 低碳城市系统模型图

Fig.1 Model of lowcarbon city system

如低碳城市系统模型图1所示,LCS有一定的结构,是由许 多子系统所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与相互 制约,他们之间有着相对稳定 的耦合方式、组织秩序以及失控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低碳城市系统是一类非线性反馈系统 、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低碳城市系统的发展过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和城市有组 织的经济、能源、城市规划、城市交通、技术创新、城市建筑、生产与生活等子系统活动的 相互耦合过程,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都可能对其它子系统产生短期或长期的影响。 低碳城市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具有动态性、突变性和不可逆性,其结构具有分形特征。

2.2 低碳城市系统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低碳城市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各个城市发展的特征不同,但是在环境的大背景 下,任何城市发展都无可忽视环境恶化,都可以抽象为如图1所示的城市功能子系统模块。 那么,将低碳理念对我国城市系统建设进行指导,走集约化道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是处于高速城市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低碳城市系统是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面对我国城市的建设存在一定程度不 足的现状,需要多元化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借鉴,而低碳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 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增长的控制、资源利用、城市生产、城市交通、城市建筑、 技术水平、居民生活等。低碳理念对城市建设有着非常直观的指导和借鉴作用。通过对国内 外建设低碳城市经验的总结,结合中国城市实际而构建的低碳城市系统,以尝试适合中国的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3 低碳城市系统的发展建议

低碳城市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有着系统运作的一切规律,了解低碳城市系统的碳流的方 向、规模以及系统内部机理与影响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低碳政策措施,减少碳排放,促进 低碳发展,对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减缓全球极端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1)低碳城市系统的战略思维建立。“低碳”的词汇已遍布城市系统的大街小巷,如何将低碳 从一个词汇落到实处,成了低碳城市发展科研的关键。这就要求低碳城市系统在治理城市时 ,必须通过多种媒体的有效宣传,制定符合城市系统实际情况的促进政策,使得全体市民形 成低碳共识并与市民的收入支出链接:低碳行为是精神文明,根式物质文明。

(2)系统观视角规划低碳城市系统建设。单一视角研究低碳城市系统只能解决某一个子系 统的良性发展,但是子系统群之间是一个竞合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都可能 对其它子系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低碳城市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子系统或要素必 须协调发展,才能使得整个系统良性运作,就必须以一个整体系统的视角来研究规划低碳城 市系统建设,使得子系统或要素群与整个系统方向一致,合力最大化。

(3)方式结构低碳子系统群的耦合策略。低碳城市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群之间的竞合关系 是系统的特性,不能规避,在低碳城市系统治理中,必须根据国家政策与发展规划进行碳耗 总量控制,借助市场机制在区域范围内有效竞合配置,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加新技术产业 革新,使得碳耗持续下降。

(4)加大低碳技术创新投入,促进低碳资源的多样性与“良性排放”。从低碳城市系统模 型可以直观的看出,低碳技术系统会对基础低碳、支撑低碳与方式结构低碳形成作用力:加 大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用与替代能源的进一步使用与推广;加大技术创 新可以改变排放方式与排放污染负效用,使得排放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会促进自然的自我 净化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可以促进方式结构低碳领域内的各个子系统的碳耗与竞合方式,使 得子系统群高校友好发展,整体碳耗最小化。

(编辑:王爱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19(3):12-18.[Dai Yixin. The Necessity and Governance Model of Developing Lo w Carbon City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1 9(3):12-18.]

[2]夏?堡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33-35.[ Xia Fangbao.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is the Way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City[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8,(2A):33-35.]

[3]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 ( 2):5-10.[Fu Yun, Wang Yunlin, Li Ding.Study on the Developing of Lowcarbon

City[J]. 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2008, (2):5-10.]

[4]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2):34-36.[Zh uang Guiyang.Low Carbon Economy Is Guid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World Economic D evelopment[J]. World Environment, 2008,(2):34-36.]

[5]陶永亮.低碳城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N].中国建设报,2010-03-18(5) .[Tao Yongliang. Lowcarbon C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ffair in Developing L owcarbon Economy[N]. China Construction,2010-03-18(5).]

[6]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4):98-102. [Xin Zhangping, Zhang Taiyin. Low Carbon Economy and Low Carbon City[J]. Urba n Studies,2008,15(4):98-102.]

[7]黄滔.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低碳城市[J].中国经贸导刊,2010,(6): 36-37.[Hua ng Tao.Developing Recycle Economy and Constructing Low Carbon City[J]. China E conomic & Trade Herald,2010,(6): 36-37.]

[8]冯会会,苗红,薛冰,等.循环经济: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手段[J].再生资源与 循环经济,2009,11(2):17-20.[Feng Huihui ,Miao Hong ,Xue Bing , et al.Circu lar Economy:Path and Means to Lowcarbon City[J].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Re cycling Economy. 2009,11(2):17-20.]

[9]龙惟定,白玮,梁浩,等.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和能源愿景[J].建筑科学,2010, (2):13-18.[Long Weiding, Bai Wei, Liang Hao,et al.Urban Form and Energy Vision

in Lowcarbon Cities[J]. Building Science,2010,(2):13-18.]

[10]张维功,焦磊.低碳城市与供热热源规划[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 际论坛文集,2009:253-255.[Zhang Weigong, Jiao Lei. Lowcarbon City and Energy Supp ly[C]. 2009 International Forum 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Collection, 2009:253-255.]

[11]马学禄.低碳城市建设的能源战略[J].城市住宅,2009,(12):74-75.[Ma

Xuel u. The Energy Strategies of Lowcarbon City Construction[J]. Urban Building,

2009,(12):74-75.]

[12]刘怡君,付允,汪云林.国家低碳城市发展战略问题[J].建设科技,2009,(8) :44-45.[Liu Yijun, Fu Yun, Wang Yunlin. The Strategies of Lowcarbon City De velopment[J]. Construction Science,2009,(8):44-45.]

[13]赵刚.低碳城市建设须规划先行[J].经济,2010,66(6):41-43.[Zhao Gang. P lanning is the First Step in the Lowcarbon City Construction[J]. Economy,20 10,66(6):41-43.]

[14]候波,焦琰.浅析建立低碳城市规划体系的意义[J].价值工程,2010,(4):185. [Hou Bo, Jiao Dan.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System[J]. Value Engineering,2010,(4):185.]

[15]叶祖达.发展低碳城市之:反思规划决策流程[J].生态城市规划,2009,176(7): 6-10.[Ye Zuda. Considering the Flow of Lowcarbon City Plan System[J].Value

Engineering,2009,176(7):6-10.]

[16]张泉,叶兴平,陈国伟.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城市规划,2010,34( 2):13-18.[Zhang Quan,Ye Xingping,Chen Guowei.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A Ne w Vision[J]. City Plan,2010,34(2):13-18.]

[17]顾朝林.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城乡建设,2009,(11):71-72.[Gu Zhaoli n. Development Model of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J]. Urban and Rural Develop ment,2009,(11):71-72.]

[18]陈群元,喻定权.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构想[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17-19.[Chen Qunyuan, Yu Dingquan. Planning Idea of Constructing Low Carbon

Cities in China[J]. Modern Urban Research,2009,(11):17-19.]

[19]陈洁行,沈悦林,龚勤,等.杭州的低碳城市交通实践与发展对策[J].城市发展 研究,2009,16(12):19-22.[Chen Jiexing, Shen Yuelin, Gong Qin, et al.Lowcarb on City of Hangzhou:Transportation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J]. Urban Development Reserch, 2009,16(12):19-22.]

[20]余凌曲,张建森.轨道交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作用[J].开放导报,2009,(10):2 6-30.[Yu Lingqu, Zhang Jiansen. On Rail Transits Role in Low Carbon Urbaniza tion [J].China Opening Herald,2009,(10):26-30.]

[21]崔耀杰.基于快速公共交通发展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2009, 19:11-16.[Cui Yaojie. Study on the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Mode Based on

Fast Public Traffic[J]. China Population,2009,19:11-16.]

[22]李靖, 戴慎志.低碳城市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初探[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 际论坛文集,2009:367-369.[Li Jing, Dai Shenzhi.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in Lowcar bon City Planning[C]. 2009 International Forum 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Planni ng Collection,2009:367-369.]

[23]蒋有绪,张炜银.谈谈森林城市和低碳城市[J].中国城市林业,2010,(8):4-7. [Jiang Youxu, Zhang Weiyin.On Forest City and Lowcarbon City[J].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2010,(8):4-7.]

[24]赵宏宇,郭湘闽,褚筠.“碳足迹”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J].规划师论坛,201 0,26(5):9-15.[Zhao Hongyu, Guo Xiangzhu, Zhu Jun.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bon Footprint”[J].Planner,2010,26(5):9-15.]

[25]戴星翼.谁有资格进入低碳城市行列[EB/OL].[2010/7/31]. http:/ /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720/.shtml.[Dai Xingyi. Who is Eligible

to Enter the Ranks of Lowcarbon Cities.[EB/OL].[2010/7/31]. http://fina nce.sina.com.cn/roll/20100720/.shtml.]

[26]唐方方.应当在低碳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EB/OL].[2010/8/9].http://financ e.sina.com.cn/hy/20100606/09348068118.shtml.[Tang Fangfang. Finding the Balanc e between Lowcarbon and Development. [EB/OL].[2010/8/9].http://finance.s ina.com.cn/hy/20100606/09348068118.shtml.]

Lowcarbon City System Model

LI Jinbing1,2 TANG Fangfang1,3

(1. 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2.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China;3. Experiments Economics Laboratory,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Chengdu Sichuan 610074,China)

Key words lowcarbon cities; system model; development mode

作者:李金兵唐方方

第二篇:发展低碳建筑促进城市低碳经济

摘 要: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大趋势。煤炭和石油的消耗给各国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得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成为共识。在工业、建筑、交通体系的三个方面,其中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几乎占到一半。而这个比例远要高于我们日常的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发展低碳建筑在成了热门话题的同时也成为了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本文就通过如何发展低碳建筑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达到城市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低碳建筑 发展促进 低碳经济

1 发展低碳建筑的目的与意义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达到社会有限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其主要指导理念是可持续发展。通过各种创新理念,尽可能地减少石油、煤炭等一次性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建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低碳能源一般是指像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建筑的结构体和居住体完全分离,建筑的结构体具有很长的耐久性,在建筑的内部空间和设备所组成的居住体则以其灵活性和可变性为主。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建筑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之后才流行起来的一个具有“时尚”感的概念,其内涵和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低碳建筑还尚未进行统一的定义,结合低碳经济、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相关概念,应用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理论,在建设期间应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降低其对环境的压力;同时还要注重维护保养和灵活改造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拆除建筑时,要分类拆除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的效率,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还要尽可能实现低碳;在处理阶段,要做到材料分离和有效处理,尽量保证使用过的材料还可以用于其它地方或再生利用。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大趋势。煤炭和石油的消耗给各国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得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成为共识。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在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会议的目的为更深层次使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在本届会议的最后领导人会议上。我国总理温家宝同志以“言必行、行必果”的决心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将坚定不移地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而在此之前的8月份,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曾指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2 如何推广低碳建筑促使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建筑的前提是要激活城市低碳建筑的市场需求,从而促进城市低碳经济的大力发展,最终以低碳经济来引领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激活城市低碳经济市场的需求需要城市管理层在政策制定、城市规划等方面有精心的谋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 加强低碳建筑的支持与推广

与非节能型老式建筑相比较而言,低碳建筑的设计、建筑材料及工艺在成本上有明显增加。因此,相对非节能性老式建筑而言,开发商和建筑商为了节省成本、增加利润,肯定不会主动提出开发低碳建筑产品。因为,建设成本高、质量好的低碳建筑与成本低、质量劣的老式建筑同时进行销售,相对价格肯定要高出许多,而这将制约开发商的销售量。因此,只有通过制定相对扶持的政策,使得低碳建筑产品的价格回归到老百姓认可的、买得起的价格。使老百姓自身参与到除低碳建筑以外的其他低碳经济发展中来,为节能减排做更大的贡献。

制定相对扶持的政策,具体来说是低碳建筑由低碳材料、低碳结构、低碳运营等多方面构成,将形成低碳住宅技术规范后向全国推广。为了这个研究得以顺利进行,还将在海投资一个生产轻钢构架、特种模板等建筑新材料的企业,建城低碳城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引导社会资金向低碳建筑.通过引导社会资金向低碳经济集中配置,给企业更多出头做大的机会。促进一批具有实力,能够代表未来建筑发展方向的建筑企业。

着力宣传应用低碳建筑,提倡发展低碳城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降低温室效应为目的低碳计划势在必行,发展低碳经济是刻不容缓的。

在经济上给予鼓励资助,提供给低碳建筑开发企业和用户更多的补助,促使更好的开发使用低碳建筑。可以从贷款贴息、设立低碳建筑使用奖励基金、税收优惠等等政策。同时,在各项低碳标准上统一,出台低碳建筑标准,加大对低碳建筑的检查力度和信息公开,让企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希望能为我国发展低碳建筑认清障碍。

2.2 通过科技进步促进低碳建筑发展

依托科技的进步促进低碳建筑的发展,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反战。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参与,城市共享的原则,集中政府资源的优势和社会资本,大力提倡发展建筑低碳节能技术。相反,提倡低碳生活,低碳建筑要依托科技进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高效参与、全民共享”的原则,集中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源优势,提倡大力发展低碳节能技术。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主要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不需要我们回到原始生活,也不需要我们省吃俭用、放弃舒适和健康的现代生活。譬如森德康舒地源热泵产品,在很短的周期内就被拆除,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就必须要新建建筑,这样势必会消耗很多的资源。拆毁建筑物又会产生很多垃圾,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在保证空气新鲜的同时,降低了居室能耗,以很低的成本实现健康舒适的生活。通过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就可以延长重建的循环周期,那么用于新建建筑的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就能减低,也有益于节省资源和能源。

2.3 突出低碳建筑的综合属性,培养低碳生活习惯

在建筑界与一个共识,就是在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约50%是在门窗幕墙上的能量损失。我国的城市化步伐正在加快,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一方面建筑物的规模持续增大;另一方面我国建筑物的碳排放普遍较高。低碳建筑是建筑内各个功能系统的汇总,包括供冷供热系统、给排水系统、保温系统、空气循环、照明以及管理等系统的综合体。从建筑物的设计、建设以及使用和拆除、报废的全生命过程中,采用低碳技术,使用低碳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并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满足了建筑物内部资源封闭循环的使用,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能效、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低碳建筑除了要全面运用低碳节能技术,构建有机统一的节能系统,使用建筑的人更是低碳建筑成败关键因素。加强宣传节能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人们的自觉使用低碳产品和服务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低碳生活。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建筑属于绿色建筑,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

2.4 低碳建筑需要科学的城市规划

为将来发展预留必要的空间,低碳建筑需要采用低碳技术和理念,还需要保证正常的使用周期。最大限度发挥低碳建筑的设计功能,减少碳排放,节能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加发展的协调性,从而也使得城市热岛效应得以降低。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以组团布局为主要形态,构建各组团有机衔接、功能定位清晰完善的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

3 推广低碳建筑引领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设计是为了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其本质就是为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把混凝土、玻璃、木材等混合在一起的话,就很难再用于其它用途,再利用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而如果能实现分类回收,假如还是混凝土、玻璃、木材这些东西,分类回收之后,混凝土可以作为路基材料,玻璃可以溶化后再度利用,资源利用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建筑垃圾的数量也会大大地减少。由于不正确的使用方法而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从而增加了完全可以避免的碳排放量冬季室内温度过高,而夏季温度过低,经常出现“冬天开着暖气吹风扇、夏天开着空调”,这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3.1 建筑是城市的主体结构,有效发展城市低碳建筑提升城市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造就了城市的诞生,城市的劳动力水平高低由这座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决定,同时还决定了这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基础设施、楼宇和厂房是城市物质结构最显著的代表。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跨越发展,发展及实际应用为指导,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低碳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因素,大力推广低碳建筑。

低碳城市是指建筑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系统,包括建筑使用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的建筑结构体系。低碳建筑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于碳的减排,主要核心是节约能耗。此外,低碳建筑还包括降低水资源使用消耗、排放对环境的冲击;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设计规划。因此,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建设低碳建筑体系规划,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3.2 低投资、高回报的低碳建筑,有效提升城市经济发展

低碳建筑是通过提升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实现,现代科技有效支撑低碳经济的发展。但现代科技并不表示就需要高投入、高能耗,相反正是通过科技的进步,促使建筑成本和能耗的节约。低碳建筑的成本增加5%,就可以减少大约50%的碳排放。让人们都能够住上冬暖夏凉、高舒适度、低能耗的住宅。

3.3 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集中使用形成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包括了楼宇的低能耗建筑材料、低碳空调系统和低碳电器等材料的使用和日常产品的使用。同时,还包括了城市的交通、道路规划、供排水系统和城市景观等公共设施。它是集合了一切低碳产品及延伸产品的使用。低碳建筑是一切低碳经济的最总产品形式,决定了必须以低碳建筑引领低碳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低碳建筑的市场需求,激活各种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广大市场消费,对低碳建筑的广泛消费需求会促进社会大量的低碳产品生产,低碳建筑的开发是个系统工程,建筑物的前期规划设计、项目建设、使用以及拆除处理等各阶段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将低碳理论融入到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建筑的建设。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源向低碳经济集中,从而丰富低碳产品和提高服务水平,低碳需求与供给达到良性循环。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壮大,努力实现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城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增强全民对低碳生活的认同度和责任感,支持低碳技术的创新,加快了低碳技术的研发及成果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周海滨,吴春威.低碳经济艰难起步,发改委专家透露—— 中国开征碳税无时间表[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9(25).

[2] 崔俊奎,赵军光.电幕墙技术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J].新能源与环境,2008(8).

[3] 粟庆.“低碳住宅”建筑实践案例解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4] 晓武.可再生能源能否担起能源供应大任[J].节能与环保,2006(2).

[5] 吴怀志.以低碳建筑引领低碳经济促进武汉跨越发展[J].长江论坛,2011(5).

作者:王军浩

第三篇:开展"低碳"型城市设计

【摘要】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等国际问题,人类要想继续长久的生存下去就必须寻找一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就是可持续的必由之路。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对于城市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甚至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建设状况。因此,从空间处理、建筑设计、景观营造等城市设计的内容出发,开展"低碳"型城市设计将对于低碳城市的建设有很显著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低碳;低碳城市;城市设计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但对于低碳城市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界定的内涵,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 建设低碳城市是发展的大趋势

当今世界有50%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消耗80%以上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全球特别是中国的城市正呈现人口数量激增,规模越来越大的加速发展趋势,使得城市对资源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所能承载的界限。因此低碳城市建设是城市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能源紧张的宏观背景下,建设"低碳城市"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新形势下会产生放大效应。低碳城市作为一种理念支撑,不仅需要在规划中推广应用相关的低碳技术,还应该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控制碳源的排放。发展低碳城市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2 城市设计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

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城市建设,为公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强化城市特色,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样一个目的,一方面要加强城市设计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城市设计成果的可实施性。

我们要在不宽裕、甚至越来越严紧的城市地域空间条件下,通过城市规划来精心安排好日益增多的城市人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这是中国城市规划师们的历史任务。其手段之一正是城市设计。因为城市设计的目的,正是从城市总体、局部到细部,为人们创造功能健全又有高度文化水的空间环境。

一般说来,城市设计成果给使用者带来的是行为与感受的体验。如果进一步延续城市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从深层次看到城市设计对城市经济、文化复兴的作用。对城市设计在城市经济、文化复兴过程中作用的探讨,也进一步充实了城市设计理论中对城市设计角色的再认识,即借助优美的城市设计,能够实现设计与现实目标较好的融合和衔接,在创造城市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环境品质的同时,带来城市经济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振兴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了城市设计自身的效益外部化;另外精心的城市设计,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带来的是与市民息息相关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突出了城市的易识别性和凝聚力,有利于城市文化氛围的形成,进而通过对文化复兴的作用带来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城市设计对城市经济、文化改进已及对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导向作用不可忽视。

3 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作为近代"城市设计"论的倡导者沙里宁认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的空间组织艺术","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这一点仅仅体现了城市设计的传统渊源,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城市建设的展开,对城市设计定义的认识也愈加纷繁复杂,有的强调功能组织(美国建筑师协会在《城市设计:城镇的建筑学》);有的突出人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Team10);有的针对设计过程(熊明《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还有学者从公共领域、控制层面,甚至综合观来考虑城市设计的含义。但纵观概念的发展,还是可以看到其核心内涵是对空间形态的组织。

无论是整体城市设计还是局部地段城市设计,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处理城市功能、城市空间骨架和城市环境质量。从三位的角度将平面的土地使用转化为立体的建筑布局、交通方式和基础设施的安排,理出一个清晰的框架,从而可以作为控制、指导城市建设、开发与保护的原则;(2)处理城市的景观元素。包括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新旧建筑艺术形式、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试用活动设计、不同时间和季节的景观变化;(3)制定和执行城市建设开发管理政策。城市设计成果完成,并经过公众参与和专家评审以后,来指导城市建设。陈为邦认为: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1)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2)建筑形式、体量和风格;(3)城市的标志性地段;(4)道路与交通;(5)开放空间,包括各种绿地;(6)步行系统;(7)广告与细部;(8)历史文化的保存。

城市设计的内容较广,一个好的城市设计需要涉及到城市历史、经济、社会、人文以及人的生活等方方面面,由于技术和投资等的种种限制,要让低碳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设计的方方面面会比较困难。

4 如何让"低碳"理念走入城市设计

开展"低碳"型城市设计对于建设低碳城市意义重大。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高峰期,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畸形的、不可持续的现象,如何在這种背景下开展低碳型城市设计,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低碳绿色节能建筑技术的运用,要求在其整个寿命过程中节约能源和成本,尽量杜绝"建筑短命"的极大浪费。通过理解各节能要点的设计要素,结合地块中的每种建筑类型,以及它们所处的位置与朝向,找出它们可以加以利用结合点,在减少碳排放的进程中,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2)低碳的交通方式,大家多坐公交,多骑自行车、步行,不开奢华的大排量汽车,在设计中多考虑人的感受,设置成系统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的公交快线能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3)低碳的空间组织,空间是由人的活动所决定的,但是好的空间可以对人的活动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我国城市设计太过于注重大尺度空间、建筑,而在于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节上。居民的行为习惯会大大影响节能效率,对其进行宣传教育,规范系列行为准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结语

中国是第一号CO2排放大国,目前正是我国需要大发展的时候,而其他国家压我们,CO2必须要减排,而低碳城市这一理念的提出恰好能帮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目前的关键就是如何建设低碳城市,制定可实施的低碳城市战略,对于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城市设计便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工具之一。因此如何开展"低碳"型城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当前技术与资金的限制,只能从建筑设计、交通组织、空间设计、开发模式和实施策略等有限的几个方面开展,但是城市设计能够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很多,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会有更过的理念和方法能够走入城市设计,为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龙惟定,白玮,梁浩,范蕊,张改景. 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和能源愿景[J].建筑科学,2010 26(02):13-18.

3 宋聚生,何闽. 总体城市设计内容与方法[J]. 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930-934

4陈为邦.开展城市设计提高城市环境质量[J].城市规划,1998 22(06):6-7.

5王士兰,吴德刚. 城市设计对城市经济、文化复兴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4(07):54-58.

6 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 段汉明.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孙腾 刘静

上一篇:青春万岁论文范文下一篇:消费者权益经济法论文